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探究式学习(合集7篇)

时间:2022-08-26 05:22:55
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第1篇

关键词:科技馆;教育模式;探究式学习

一、“探究式学习”的特点与流程

“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即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相比较其他形式的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将自主性、实践性和过程性贯穿于活动始终。让学习者真正的通过正确的引导积极的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去,以自己的亲身努力,将问题进行分析、规划和完成的一个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将自身获得的经验和收货自然而然的纳入到自己的学习体系中,同时,也在“实践”过程中,不经意的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的将实践活动与探究过程贯穿到学习过程的始终。

我们将“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流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提出问题、思考、分析、梳理与问题相关知识脉络、设计动手探究实验过程、改进及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以及完成最终对实验的评价。

二、科技馆引入“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科技馆作为科普工作开展的重要主体。不但肩负着科普传播的重要作用,也肩负着培养千万青少年建立良好学习习惯和创新性学习能力的科普教育重要场所。但传统的 “以展为教”科技馆教育模式已显然不能跟得上当前要求培养创新性教育人才的教育新主张,所以,引入“探究式教育”的教育模式,可以大大增进一些科技馆的教育作用,使科技馆的教育目的得到充分的发挥。

探究式教育模式,可以让枯燥的科技展品摆脱固有的学习定位,通过对于人群年龄的情景设定、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以及实验的环节,让公众切实的感受到科学知识与科技展品相辅相成的学习魅力。科技馆运用“探究式学习”模式,大大的提高了公众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公众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公众的“逻辑性”学习能力,也让公众真正的把自己当成了学习的主体。

三、在国内科技馆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探索和分析

我国科技馆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大量的引入国外优秀的“探究式学习”教育理论和资源,这些资源的引入更快的帮助了我们形成符合我国科技馆现状的“探究式学习”理论,也在梳理“探究式学习”理论的模式当中起到了抓住关键点和提炼知识体系精髓的过程。

以黑龙江科技馆开展的探究性活动为例,我们利用馆内现有的展品进行拓展和重新的进行探究性学习构建,将每件独立的展品,重新进行规划和分析,把一件件固定的展品,变成一堂堂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课、科学探究课、动手实践课以及科学实验表演、科普剧和各种形式上的科普小讲堂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正是结合了探究式教育的活动开发流程和模式,根据不同公众的年龄、兴趣,通过不同的方式,带给每一位公众不一样的科学体验。同时,这样的过程也把每一件展品将产生的科学教育作用发挥到极致,将科技馆展厅中有限的展品资源无限延伸为科技馆的教育资源,让公众每次参观科技馆都有不一样的参观体验,提高了公众参与科技馆的积极性,潜意识的激发了公众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热情。

四、如何开展科技馆“探式究学习”新模式

第一、创造探究式学习氛围。努力通过展品和教育内容为科技馆探究式学习新模式营造良好的氛围,逐渐转变科技馆在传统意义上的看展览学科学的旧思想。

第二、要注意运用科技手段,为展品以及展览提供能够给予“探究式学习”的良好条件和氛围。有效的利用各种设备所带来的科技现象增强公众对于科学的感官刺激,加深公众对于科学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对展品所展示原理和内容的积极性。

第三、科技辅导教师队伍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构建一支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的科技辅导教师队伍,可以对科技馆的“探究式教育活动”开发和设计起到有力的能力资源保障。

第四、还要不断的提高公众的互动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互动性学习能力的能提高和激发公众与科技馆辅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增强公众与辅导教师之间的互动能力,让公众真正的参与到探究性科普学习中,主动去了解科学,探究科学。

第五、提供各种丰富的科普资料与活动学习单。学习单和学习资料可以在公众进行“探究式学习”中帮助公众更快、更好的了解的重要学习内容。同时也能成为公众与科技馆之间的重要学习扭带,另外,可以作为今后进行“探究式学习”深入研究的重要Y料。也能保证科技馆在各个时期进行学习与发展的丰富馆藏资源。

结语

随着科学的不断的发展、科学教育不断的改革和深化,科技馆教育作为现代校外教育的重要科普基地,在社会的发展和科技建设上的职责也越来越艰巨、越来越重要。“探究式学习”不但能从主观上改变公众对于传统学习的观念,也能真正的改变公众对于所谓“真正学习”的传统定义。同时,“探究性学习”能真正的满足科普对于参观者的具体需求,也能在正确的体验过程中推进和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同时,“探究性学习”也能完成科技馆对于科学知识传播的具体教育理念及教育观念的改变,真正的将我国未来科技馆教育推上正确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谢俊翔.浅析科技馆的探究式学习模式[J].城市建设理论研,2012(8).

探究式学习第2篇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方式 含义 原因 策略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对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在探究式学习方式中需要弄清的问题

我认为课堂教学采用探究式要弄清如下四个问题:问题一:什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问题二:为什么要选用探究式;问题三:探究什么?问题四:怎么探究?

问题一:什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层什么是探究式;第二层什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所谓探究,就其本意来说,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现在我们常说教学要创新,怎么创新?许多人感到迷离,其实,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创新就在一个个探究实践活动中,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再总结出新的理论,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创新活动,这就是我们提倡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老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

问题二:为什么要选用探究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多种方法和渠道,为什么探究式就被认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

第一,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并能满足改革者的心理需要。其实,教学改革并不神秘,它的宗旨是三点:一是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一套做法;二是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三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对于教师来说,改革就是探究从来没有用过的新方法,去获得从来没有过的理想教学效果。所以,改革就是在不断探究新的教学途径和新的教学策略中运行。而这种探究适合于每一个学科,能用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对每一个教师都适用,可以说谁能够掌握探究的钥匙,谁就能够打开教学改革的大门。由此可知,教学改革与探究是相伴而行的,每个教师都能在教学中探究,每个教师也都能在教学改革的轨道上运行。

第二,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班级授课制有利有弊在科学技术不大发达的情况下,班级授课制利大于弊,在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发展的今天,弊大于利,因为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难以因材施教。如今,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转弊为利,它要按照现代教学运行机制,变换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组织形式,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实现教学形式的转变,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讲授;二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三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课堂教学选用探究式,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等等。这些都是改革班级授课制的有效做法,若能结合实际去应用,将可以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情景。

问题三:探究什么?这比较简单,就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确定。在这里要进行充分的备学生 ,使自己的探究过程有效。

问题四:怎样探究:可以说是实施策略。1. 问题情境,即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2. 独立探究,即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独立探究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3.合作交流,指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4.实践运用。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

二、在探究式学习方式中要注意的问题

1、信任学生的探究能力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探究的能力,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教师要承认并信任学生中潜藏着的极大的智慧和才干,只要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做,只要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自由发展,充分发掘学生的探究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好习惯

学生对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都有一个适应的阶段,探究性学习也是一样。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的学生来说,突然有意识地让他去探究一种新知,这无异于让他建造一座空中楼阁,毫无根基可言。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就成为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基础。根据需要,在课前通过学生的调查、了解、测量等活动,获取有关的感性认识,并让学生在这些相关知识中探求新知,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3、要促进学生全程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究知识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系统连贯性,新知是已知的延伸、发展或转化,每个知识都有其生长点,也有相关知识的连接点。只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就能发现、探究。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是人类对数学长期探索的结果,但是儿童学习数学却不能只记住结论就行了。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最终总要落实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事实上,学生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领悟,体会到“怎样想”和“为什么这样想”,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因此,教学中应将学生作为一个能动的个体,激发、尊重和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全程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探究知识。这样做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确立科学态度和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4、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探究式学习第3篇

【关键词】转变思想 引发兴趣 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51-02

根据多年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

一、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角色需要重新定位。以往的“填鸭式”教学,知识似乎灌下去了,但一到检测,学生碰到灵活性的题目,就无从下手,更不用说有什么发挥与创见了。什么原因?恐怕是老师包办代替,而学生缺乏思索和认知所致。探究式学习使教师位置发生了改变,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采用灵活新颖的课型,让学生的才情发挥到极致,让学生参与面达到最大,让学生的思维面达到最广,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其次,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需要转变。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运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达交流等过程,可以有效地获得知识、情感、态度的发展,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有特色地可持续发展。

二、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乐学”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创造精神。让学生愉快地学,愉快地思考,愉快地成长。怎样使学生乐学呢?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真正燃起学生求知的渴望之火。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和学生来了一个朗读比赛。学生非常踊跃,很多人比老师都读得好。然后,我放手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他们谈了大榕树的静态美,谈了鸟儿的动态美,谈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他们理解得那样透彻,是我没有料到的。此种教学方法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他们多了一些思考活动的空间,多了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了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挖掘了自身的潜能。

三、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1.自主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有两种情况,一是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和引导学生认真读书、钻研教材。这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同时也是引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起点。如教学《我的战友》时我布置了预习题:(1)课文哪一个词最能体现严守纪律?(2)当时有什么办法能使获救?(3)为什么能救而不救?让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地感知课文内容,减轻课堂教学任务;质疑的另一种情况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自读课文,预习时要求学生必须提出一个问题,问题可大可小。在教学之前,我将同学们的疑问加以分类汇总,并对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加以表扬鼓励。

2.合作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意:

(1)明确小组讨论的要求:要学会大胆发言,大胆创新;学会自由发言,清晰表达;学会仔细倾听各种意见;学会坚持自己正确的看法和勇于修正自己与他人错误的意见。

(2)掌握小组讨论的程序:教师集体引导,出示讨论目标;围绕讨论题目,充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突出发现规律;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归纳共识。

(3)指导小组讨论的方法:畅所欲言法,人人参与发言;思路开放法,从多角度寻找多种思路;选优法,突出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激励法,实施以激励为主的评价,保护同学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以利于继续探究。

讨论的要求、程序、方法教给了学生,教师在平时的课堂里就要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在锻炼、在实践中长见识,培养能力。

3.探究创新

探究创新就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探索。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己提问题、找规律、概括特点等,自己探索思考,建立逻辑关系,提高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追寻知识奥秘的过程中标新立异,培养其竟争意识和顽强品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

(1)空白点探究

例如学习《小英雄雨来》,在“芦花村的人们——有志不在年高”处想象当时河岸上的具体情境,表达芦花村里的人对河的情感,以深化学生对雨来的英雄品质的认识。

(2)矛盾点探究

例如教学《穷人》这一课时,教师提出疑问:桑娜企盼丈夫归来,为丈夫迟归而“心惊肉跳”,但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后,为什么对丈夫的归来又忐忑不安?仅仅怕自己挨揍吗?她这样做值得吗?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这样,就开拓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不断地去求知,去发现,从而产生新的思想。

(3)求异点探究

例如学习《全神贯注》,对“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进行探究,想象说什么悄悄话?探究“似乎在跟谁争吵,好像喝醉了酒一样,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傻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进行探究,在“好像”处发散,跟谁争吵?感受罗丹的全神贯注。

(4)转换点探究

例如学习《我要的是葫芦》,首先让学生用“细长的葫芦藤”、“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等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然后,让学生在叶子和葫芦之间增加“蚜虫吃”,在探究组句中使学生明白“叶子”和“葫芦”之间的变化与作用。

(5)模糊点探究

例如学习《凡卡》,对其中“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处探究,凡卡甜蜜的梦想是什么?醒来后的现实是什么?

(6)细节点探究

例如学习《第一场雪》,描写松树和柏树上的雪球蓬松松、沉甸甸。探究毛茸茸的东西怎么会亮晶晶?蓬松松的东西怎么又会沉甸甸?

4.答疑解惑

教学中,总有一些疑难问题,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帮助答疑解惑,从而提高学生的辨别和修正能力。再以《我的战友》为例,当学生提出:当时“我”趴在附近,为什么火只烧到而没有烧到“我”?这是一个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考虑,这就需要教师调动各种手段,学生通过探究后明白:从“我扭转头一看”说明当时处在“我”的左或右下方,而根据当时的情境,“火苗趁着风势乱窜”,说明着火点应在“我”的下方,风势从“我”这边吹到那边,所以火烧不到“我”,这样的情节应该是真实可信、不容置疑的。

5.小结归纳,检测评价

学生在自主和合作学习中虽经过自学互研、讨论探索,但获得的知识是感性、零散的,只是初步的结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已学的分散知识进行归纳,上升为规律性认识。小结归纳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使学生的自我归纳能力得以有效训练的过程。

探究式学习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探究式学习;问题意识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施瓦布教授首次提出探究学习,并倡导将探究式学习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提倡用科学的方法来开展科学研究。自施瓦布大力提倡探究学习后,探究式学习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得到了官方的支持和认可。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英国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都强调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以科学探究为科学学习的核心,并倡导学校课堂教学运用探究活动进行教学。随着探究式学习理论的广泛传播,我国学者也开始探索探究式学习。近年来,探究式学习已经被新课程改革引入课堂教学中,并且很多教材中都穿插了探究性活动。

一、探究式学习的内涵特征

探究式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的问题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探究性、互动合作性和学习结果的创造性。

1.学习内容的问题性

探究学习是围绕与学习者所学科目相关的问题而展开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冲突时,学习者要学会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去探究从而解决问题。需要探究的问题可以是学习者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也可以是经过教师启发找到的或者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直接提供的。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首先要具备的条件就是难度适宜。如果问题太难,探究活动开展起来比较困难,就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如果问题太容易,也就没有探究的必要了。所以要探究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吸引力,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动力。

2.学习过程的自主探究性

在探究学习中需要学生的自主参与和主动探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学习与探究,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己寻找相关问题,主动提出问题,自己安排探究计划,进行探究学习活动,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然后交流讨论探究成果,得出探究的结论。

3.互动合作性是指探究式

学习活动是一个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通过互动与合作共同参与探究的过程。探究学习过程需要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合作,才能更有效地完成。如果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需要帮助,教师应该提供适时的帮助,例如提供资料等。学生之间也需要交流合作,处理数据或分享、比较自己探究的成果,这样不仅可以检验自己得出结果的合理性,而且能够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4.学习结果的创造性

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造,获得了新的知识。学习者在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多种已有知识、方法、技巧等进行高水平思维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些新思想、新方法、新技巧,这些新的知识相对于老师或其他人来说可能是已知的,但相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新的或本来是未知的,这就是创造性。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从已知去探索未知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的模式

1.提出探究问题

探究式学习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一节课开始时,教师首先要做好导入工作,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背景知识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引导学生提出与主题相关的探究问题。学生也可以和同学或教师一起讨论,从而提出难度适宜的探究问题。问题的难度要适宜,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会让他们有成就感。

2.组织探究活动

组织探究活动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部分,因为探究式学习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探究活动是否组织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如何探究、如何分组、如何获取资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比较、思考、讨论等方式去探究,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以小组形式探究的话,教师还要合理安排分组工作,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3.交流归纳应用

学生经过自己的自主探索,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后都希望有机会能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自己的收获,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学生之前是以个人为单位探究的,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来交流讨论,这样既能培养其合作意识又能提高效率。如果学生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可以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讨论。归纳出成果之后,还需要总结出规律,拓宽知识,看是否能举一反三,应用于相似问题的解决。

4.采取多元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通常比较单一,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而探究式学习鼓励采取多元评价,重过程、重个性化、重应用体验、重共同参与及等价值取向等。在多元评价中,评价的对象、标准、角度、客体、方式、结果都应该体现出多元化。评价对象不能仅仅是对探究结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探究过程的评价。评价标准既可以是教师给定的要实现的标准,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己设定的。学生自我评价能够鼓励学生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能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或失误,促进学生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在探究式学习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生的自身体验和自我价值感等,还要注意把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采取多元评价。

参考文献:

探究式学习第5篇

【关键词】探究式;地理;学习方式;改变

1 探究式学习的本质

“探究式学习”是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掀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倡导提出的。他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同时受到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等的教育,并发展自己的个性。“探究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它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美国教育改革中较有影响的教学方式。在美国的科学教育改革中,强调科学探究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探究式学习虽然是在科学领域里首先提出来,实际上,它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过程中进行学习,它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与接受式学习相比,它更强调的是:

(1)参与和过程:探究学习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把学生视为“小科学家”,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而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

(2)平等与合作:探究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学习的成果是学生合作的结果。同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是学生的朋友、伙伴。因此,探究学习是一个合作的过程,而不是竞争和对立的过程。

(3)鼓励创新:在探究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

探究式学习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正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2 探究式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人才培养方式的不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面对新世纪以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为核心的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使我国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新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高素质要求,必须改变以往人才的培养模式,努力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国民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

中学生学习方式是中学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方式不同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或学习策略,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态度、意识、习惯品质和认知的取向,是学生在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好比是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本的指导思想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因而一个重要的着眼点是要呼唤改变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以单纯地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换句话说就是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

经验和诸多研究都表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需求是青少年学生普遍的特性。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往往都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但是,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而探究式学习恰恰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这些要求。

多年来,我国在借鉴国外关于探究式学习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使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两者是相互对应、相辅相成的,教师的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是教的出发点,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必然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是倡导探究式教学的双重目的。探究式教学作为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双重变革,在我国教育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教育教学中加以推行。

3 地理教学与探究式学习

地理教育在自然科学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地理科学素养兼有自然科学素养和人文科学素养。全面提高每一个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是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提高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离不开探究式教学。地理知识传播只是地理教学的一个方面,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探究地球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过程。《地理教育国际》强调“鼓励学生采用质疑或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又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地理教学中主要采用灌输-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很少有实践和探索的机会,使得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地理知识及结论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压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因而使一些学生失去了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当然也谈不上培养他们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了。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所以,地理教学改革,除了地理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等要发生变化以外,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也必然发生重大变化,有必要把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引入到地理教学过程之中,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记忆的状态,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联系身边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或者说使学生具备亲自获取和应用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要实现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重大转变,进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也因此,我们认为在地理教学任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提倡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从地理教学实际出发,积极的适当的选用这种学习方式,以便充分发挥和利用它所固有的优越性。

探究式学习第6篇

关键词:教育理念;教学氛围;教学评价;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加强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探究式教学提到了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高度。现代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激增和教育改革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所以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教师只能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或者只能是学生学习的后勤保障者,而不是主宰着学生的一切,包办着学生的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探索,就这个特点来说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了,必须有所创新。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选择,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性的学习,它是一种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有创造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探究解决问题,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师不仅要备好教法,还要备好学法。教师在指导他们英语学习方法时,必须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已有学习知识能力的个体差异,启发创新,让学生学有所成。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最优化的学习方式从事学习活动,确保学生学习任务顺利、高质量地完成。在课堂中,多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理顺他们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指导学生逐步地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精心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起重要作用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导学生初步学习英语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只有这样,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才会逐步养成,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坚持在活动中学习

活动课程是素质教育进程不可或缺的教育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素质、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把知识转化成能力,为学生自主探索问题提供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开放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探究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活动课着眼于行为养成和技能训练,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良好途径;忽视了活动课就谈不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活动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特长,树立自尊、自信的观念,确认自己的价值。活动化教学中,学生是探究、发现的主体。老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帮助,更不是代替。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并不是不要教师的正确指导,而是要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诱导学生发挥更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探究式学习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教师讲、学生听,也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两者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为满足学生精神和心灵的渴望,学生必须接受式地学量的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以丰富他们的心智;而且,对于大多数学习内容来说,他们不可能自主发现式地进行探究。但这并不意味着间接知识的接受式学习就只能采取被动的、消极的听讲方式开展。实际上,学生围绕一定情境或问题开展的主动搜集资料的过程,虽然是接受式学习,但却是主动、积极地探究式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五、给予支持,重视探究过程

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只是起引导、启发诱导作用,学生是探究者。所以,我们要一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探究的各种条件,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无限激情、拓宽思路,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确定丰富多彩的探究方式,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诱导他们运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知识。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必要、有效地进行指导,确保探究过程井然有序地开展,不能让学生处于无管束状态,感到漫无目的、手足无措。应该让学生目标明确,在探究中有所收获。在此过程中,要努力做到:

1.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交流,在交流中思维相互碰撞,才会不断地有所创新

教师要给予适当引导,合作学习,探究质疑、解疑,为学生充分表现、合作、竞争搭建舞台。知识在探究中获得,思维在探究中发展,素质在探究中提高。

2.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评价

一个单元学完后,应指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单元应知应会的知识点、重难点和考点。

评价是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教育学生认识自我评价对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积极参与并密切配合,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不断地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体验进步与成功。因此,指导学生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又一个重要手段。

教学的实质是教学生会学,这才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精神。只有抓住了这个实质,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成果展示,享受探究的喜悦

探究式学习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的、和谐的、互动的、多元的、综合的学习环境中,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学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对问题也会出现独特的理解,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理解,或相互交流探究的结果,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究带来的乐趣,以更大的激情投入探究。

总之,教师应提高教学手段和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其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潜力,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将英语教学改革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蒋树业.包天仁与四位一体教学法.国际文化出版社,2003-08.

探究式学习第7篇

所谓探究式学习,就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都有重要的作用。这种学习方式有很多的优势,比如它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探究式的沟通,而不是简单的问答,允许学生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保留自己富有个性的语言。这些表达方式能够规范化、逻辑化地传递信息、表情达意。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要运用多种活动方式。例如角色交换、模拟活动、决策练习等,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谈。这些沟通方式不是一个环节,而是在各个阶段都有所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只让学生单独进行学习,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而且效果还不理想。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能够一定的方式,克服漫无目的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充分运用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最终形成独立性、价值性较高的学习方式。在这里值得提醒的就是,给学生自由的发挥空间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毫无作为,那是不负责任的。教师应该随时关注教学的过程,对教学的节奏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以保证学生的正常发展,如当学生运用专业语言时,他们应充分理解词汇的涵义。

探究式学习的课堂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想法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课本中的知识,还培养了创造力。在开放式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主方向,要收放有度,引导学生多探讨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做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平时要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必须注意精心设计探究性提问,开展探究性讨论,不断探索实施探究式学习的途径。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往往是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更有甚者有些老师也很少提问。教师应将教学内容激活并转化为系列“问题”,精心设计,恰到好处地进行探究性提问,提出高水平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与一般课堂讨论相比,探究性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会刺激学生萌发富有新意的联想,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促使其创造性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课堂上要尽量使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讨论,不断质疑、不断求证、不断反思。

学生的积极探究,当然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是多方面的。如教学过程中的奖励机制,老师的自身素质、人格魅力、亲和力,学习后的愉悦感等,这都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要发掘学生的优势,创设一个愉快的、吸引人的探究氛围,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也是很重要的。他们之间以复杂的方式发生交互作用,这是课堂气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间相互对待、学习、交谈、期望的方式不同,对探究式学习研究结果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对学习速度也有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务必在讲授中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精心设计问题,通过活动中带出技能,通过技能带出知识点,引导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做到视听结合、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精心设计问题,激活学生知识储备明确目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会学得兴趣盎然,效果自然就显现了。

当然,课堂上运用准确用语、简洁生动,幽默风趣,有张有弛,抑扬顿挫,深入浅出的语言,不仅能把无声无息的书本知识讲得有纲有目,有理有情,有声有色,给学生以脉络清晰、泾渭分明之感,而且能给学生以“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语言美的享受。因此,老师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会使学生对眼前的客观各种真实表象,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会使所学知识记忆牢固,久久难以忘怀,这种讲授在探究式学习中,也应该是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