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文化内涵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6-21 05:01:14
文化内涵论文

文化内涵论文第1篇

作者:左嘉琳 鲁薇 单位: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团体,来学校为师生普及高雅艺术,使学生们近距离享受高雅艺术的魅力,感受经典、学会欣赏、懂得艺术,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校园文化内涵,受到师生热烈的欢迎,在校园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坚持长期开展,提倡普及教育。高雅艺术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与现代社会脱节,也不是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才能享受的专利,学生们希望学校能更经常性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将高雅艺术引进校园。普及高雅艺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由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在高校建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长期深入开展下去,为高职院校学生创造学习、欣赏和参与高雅艺术的条件,从而达到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目的,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

倡导红色校园文化,营造高雅艺术氛围。红色校园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一种新途径和有效形式,具有感染力强、形式多样化、与时俱进、价值高等优势,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例如本校每年举办一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团学干部培训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连续三年赴革命圣地西柏坡进行红色教育;利用寒假“三访三学”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红色教育,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党的伟大。通过主题班会、我的团日我做主、广播台、QQ群、微博等途径,加强对学生进行红色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的舆论氛围。

加强学生艺术团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指出,今后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的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各个高校都应当组建自己的大学生艺术团。这些艺术团招收有一定艺术素养背景的学生作为主要群体,组建舞蹈队、合唱团、管乐队和话剧社等艺术团体,并给艺术团提供相应的场地、教师等资源,使其成为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主力军,在校内外各种文化交流与艺术教育展演活动中承担重要的任务。

本校从2002年开始,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已经举办了10届。在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给同学们提供了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是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活动的一次盛会。参与人数和获奖人数都是全年学生活动中最多的。此外,目前我院已有包括大学生艺术团在内的学生社团80个,学生中不乏会小提琴、钢琴、古筝的同学,且有几位达到八级、十级水平。学生参与各个协会的兴趣也很大。可以说,全院师生对文艺生活有着极高的热情和期盼。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升了艺术修养及综合素质。各个高校应当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作用,把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大力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普及高雅艺术,让艺术的气息充满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普通的学生都有机会欣赏高雅艺术、参与高雅艺术,构建真正符合学校特色的高品位校园艺术。这不仅培养了广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了校园舞台艺术水平的提高与繁荣,更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

文化内涵论文第2篇

【关键词】医院文化内涵根本性整体性层次性

医院文化是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医院全体职工所共同遵循的目标和行为规范及思维方式有机结合的总称,医院文化是医院的底蕴和灵魂,是一种价值观,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事实上是一种人化的产物和结果。就文化本质而言,医院文化同样具有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等基本属性,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院文化内涵具有根本性、整体性和阶段性的三个特征。

1医院文化具有根本性

文化代表着基本的价值观念,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在医院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只有那些具有服膺万众的医院文化的医院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凸显出医院文化具有根本性。

随着WTO的加入,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医疗市场的竞争正面临着全面的开放式的高强度竞争,而医院间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

优秀的医院文化是比设备、资产更重要的医院财富,是医院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医院文化决定了医院与病人、医院与社会、医院与环境、医院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调。医院文化的根本性表达在医院内部形成的基本价值观上,而这基本价值观的确立应具有独创性和不可模仿性。正如老子所言“万物生于有,又生于无”。因为,只有独特的医院文化才是最不容易被克隆,最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的。

2医院文化具有层次性

作为医院无形资产的医院文化必须通过有形载体来表达和实现。杨曾宪等国内大多数学者根据文化的不同性质,将医院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因此,医院文化具有层次性。医院文化建设应在三个不同、依次递进又相互重叠的层次上展开。

2.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医院文化中最为表浅的第一个层次,物质文化是医院文化最直观的载体,是医院文化的表象,如医院的院徽、院容院貌、院歌等能在外部直接表达的医院特征,是医院外在形象。

医院环境和建筑是医院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较好地体现出医院文化特征。如协和医院的琉璃瓦建筑结构所透出的那份凝重与协和医院一向稳重严谨的风格十分吻合,体现出了协和医院文化的积淀和历史的绵长。良好的医院表象文化可以起到展示医院个性、熏陶和培育职工精神文化的作用。

2.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医院文化的第二个层次,制度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制度文化是医院精神文化的体现和外化。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医疗活动的流程程序、各种操作规范、医院管理和运作制度等均是医院制度文化。医院员工的核心价值观要通过制度文化来表述,通过制度文化来培养,医院运作的高效、有序与成功的医院制度文化建设有着紧密的关系。

2.3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医院文化的第三个层次,也是医院文化的最高层次,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境界。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两个有形文化的升华。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形成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和医院精神。核心价值观以员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是医院主导思想。在多元化日趋明显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凝炼医院精神,培育共同价值观对医院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培育员工的服务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就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医院精神文化是不能直接触摸到的,但可以在每时每刻、在每件事、每个角落中和每个职工身上感受和体验到。转医院文化的层次性对实施医院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医院文化的层次性决定了医院文化建设的阶段性。表象文化作为一个低层次文化较容易达到,但是制度文化是需要长期和艰苦的坚持和不断地完善来实现的,而高层的医院精神文化则是长期传统的传承和经久的文化积淀的结果。通常来讲,医院文化需要分阶段实施,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任何事物都是互相作用和相互依存的,三个层次和三个阶段事实上是不能绝然分开的,是互为交叉、互为重叠和相互支撑和影响的。因此,医院文化建设中必须统筹兼顾,既分步实施,又主题明确,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统一,使精神文化最终成为医院的灵魂。

3医院文化具有整体性

医院文化是通过医院员工这个载体来发挥作用的,而绝大多数的医疗服务活动是一个整体的团队活动。因此,医院文化具有整体性。医院文化的整体性是由三个方面所决定的。

医院文化的整体性由文化的载体特征所决定。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有形的特定载体来传承和实施,医院文化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融合在医疗活动和医院管理的每个细节中,医院经营管理要受到医院文化的指导和制约,医院文化也必须服从和服务医院的经营管理,否则,皮之不存,毛之所存焉?

医院文化的整体性由文化的导向作用所决定。文化代表着基本的价值观,医院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在医院员工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为医院发展铺垫思想基础。文化对人们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导向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通过文化的训导和教化,使医院员工形成和固化医院核心价值观,培养和引导全体员工达成清楚和明了的共同价值观为核心,形成共同的目标追求、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增强医院内部凝聚力和使员工认知共同的行为规范。

医院文化的整体性由文化的流行特征所决定。从众心理是人类的一个心理活动的本能。文化的流行特征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表象文化和制度文化更趋流行性。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最为紧密的学科,只有医院文化与环境、社会和主流文化实现了融合,医院文化才会有生机和活力。所以,医院文化建设中必须整体考量社会、环境和文化多元性等要素。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创建成熟的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医院文化已是医院成长进步、永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建设先进的医院文化中,必须认真考虑医院文化的根本性、层次性和整体性,以医院文化内涵的深度理解来培育具有鲜明特色和经久不衰的医院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二),1987,824.

[2]吕进.巅峰管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251.

文化内涵论文第3篇

关键词:品牌形象战略文化内涵

一、品牌形象的文化内涵

品牌形象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一种企业文化,正成为一个行业的标准;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就算品牌的载体消失了,还是悄悄的以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在人群中传播。可以说品牌文化是品牌价值不竭的源泉。

品牌文化是品牌最核心的基因,它是品牌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的自然流露,是品牌触动消费者心灵的有效载体,它蕴涵着深刻的价值理念、情感表达、审美品位、生活情趣、个性修养等精神元素。品牌文化经过精神境界的塑造,带给消费者高层次的情感体验、精神慰籍,触动消费者的内心,激发他们对品牌文化的认同。品牌文化的价值在于,它把产品从冰冷的物质世界,带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放飞心灵的梦想,寻找精神的归宿,体现生活的品位。未来企业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更是品牌文化的竞争,培育具有品牌个性和内涵的品牌文化是保持品牌经久不衰的“秘笈”。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文化的灵魂,广告、新闻、公关活动等手段又成为品牌文化传播的途径。创建品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将品牌文化充分的展示过程,持续不懈的演绎,与时俱进的传播,使品牌文化植入人心。优秀的品牌文化提炼着人类美好的价值观念,诠释着人类永恒的情感主题,引领着时尚的潮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真能被称为民族品牌的品牌是具有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的一些品牌。这些品牌有的有较长时期的历史,比如“全聚德”、“五粮液”、“六必居”、“东来顺”、“盛锡福”、“王麻子”、“内连升”、“荣宝斋”等。有的没有很长的历史,但在建立品牌特征的工作中,使用了移情中国文化的手法,让品牌的基础有了浓厚的民族性,比如说“红豆”、“熊猫”、“长城”、“孔府家酒”、“鄂尔多斯”等。

企业品牌策略中利用移情作用的例子比比皆是,所移之情,遍及天上、地上、人间情感、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等。例如上海永新染织厂的“大地牌”风雨衣,北京绅土衬衫厂的“绅士牌”衬衫,北京大华衬衫厂的“天坛牌”衬衫,南京无线电厂的“熊猫牌”收音机,沈阳啤酒厂的“雪花牌”啤酒等等。

如果说利用移情手法托起的品牌一般都有一个人们可以想见的人物、动物、事件或者物体的话,移情手法下的民族品牌所传达的则是人们看不见的和被高度抽象了的文化内涵。

中国经济的腾飞,造就了一批国内优秀的企业和知名的品牌。其中那些经过市场考验的传播语都已经成为品牌价值的组成部分,给品牌注入了精神食粮,很好的诠释了企业和品牌的核心价值。例如:

1.海尔:海尔,中国造

国产家用电器一向被认为质低价廉,即使是出口也很少打出中国制造的牌子。海尔在中国家电工业走向成熟的时候,果断地打出“中国造”的旗号,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就广告语本身而言,妙就妙在一个“造”上,简洁有力,底气十足。

2.长虹:以产业报国、以民族昌盛为己任

作为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长虹在中国彩电工业逐渐走向成熟的时候,承担起民族昌盛的责任,是何等的勇气和魄力。如今,经过几次降价,进口品牌的市场已经很小了。这句广告语就是长虹的精神图腾。

3.商务通:科技让你更轻松

简单、易用的商务通解释了什么叫“科技让你更轻松”。凭借着铺天盖地的广告,商务通创造了一个市场。

4.飞亚达:一旦拥有别无所求

当人们的生活品质达到一定高度后,手表就不再是看时间这么单一的用途了,飞亚达用高贵的品质,把自己与身份联系起来,使人们戴上飞亚达手表后,更多的感受是不凡的气质和唯我独享的尊崇感受。

5.李宁:把精彩留给自己

国内最好的体育用品恐怕非“李宁”莫属了。体育用品是年轻人的天下,既没有耐克的超级明星,又没有锐步的国际背景,李宁的“把精彩留给自己”却也同样符合青少年的心态,谁不希望精彩呢?

6.康师傅:好吃看得见

台湾品牌却在大陆发家,标准的“墙内开花,墙外红”,一个普通的方便面,能够让美味看得见,的确不容易。

7.张裕:传奇品质,百年张裕

当进口红酒蜂拥进入中国市场时,以张裕为代表的国产红酒并没有被击退,而是通过塑造百年张裕的品牌形象,丰富了酒文化内涵,使一个拥有传奇品质的民族老字号企业毅然挺立。

8.孔府家酒:孔府家酒,叫人想家

1995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王姬为孔府家酒拍的广告,孔府家酒巧妙地把《北京人在纽约》的火爆嫁接到自己的广告中来,而一炮成名的王姬和“千万次的问”成为最大的记忆点,不过人们也记住了“孔府家酒,叫人想家”这句充满中国人伦理亲情的广告语。

9.农夫山泉:农夫山泉有点甜

一句广告语打响一个品牌用在农夫山泉身上绝不过分。没有这句广告语就没有广告的成功,而品牌的长期积累,则离不开这句广告语的作用。换一个角度去看瓶装水,换一个思维去理解瓶装水,就会找到差异,而后,你的品牌个性也就不难塑造了。

优秀的品牌文化超越意识,超越国界,超越民族,可以为全世界人所向往和共有。优秀的品牌文化赋予品牌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使品牌成为市场克敌制胜、点石成金的利器。优秀的品牌文化塑造出许多百年品牌,演绎出经久不衰、生生不息的传奇。

二、围绕核心价值演绎有生命力的品牌文化

品牌文化的演绎必须围绕品牌核心价值的主线,改变或偏离这根主线往往使消费者雾里看花,对品牌认知产生错乱,自然难以积淀成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万宝路品牌的核心价值是男子汉的“阳刚、豪迈”,万宝路一直鼎力赞助F1方程式车赛、滑雪、沙漠探险等运动,这些自由、奔放且极具挑战性的运动紧紧围绕“阳刚、豪迈”这一主线,完美地演绎了万宝路品牌的文化内涵。

品牌文化从来就是细小之中见伟大。酒鬼酒宣称自己是“中国酒文化的引导者”,然而酒文化又是一个多么宽泛的概念,将自己等同于酒文化,这样的文化又有几个人能领悟其中的内涵。相反,许多优秀的品牌文化以小见大,以少见多,动人心怀。如金帝巧克力“只给最爱的人”表达了情人之间的爱,打动了多少恋人的心;脑白金“送礼只送脑白金”体现出儿女对父母的孝敬之情,也造就了脑白金品牌。品牌文化,往往是细小之中见伟大。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往往是最自然清新独特的东西。凡是能够穿越时光,跨越国界的品牌往往都蕴含着自然、鲜明、独特的文化内涵,自然流露,动人心弦,保持长久的生命。例如,可口可乐的“欢乐、自由”、戴比尔斯钻石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等。品牌建设的短视、急功近利往往导致品牌文化内涵的浮浅、匮乏,这样的品牌文化难以博得大众的共鸣和青睐,自然是一颗流星,转瞬即逝。

文化内涵是提升企业品牌附加值、品牌竞争力的原动力,是品牌价值的核心资源。品牌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以内蒙古为例,多年来,随着草原文化日渐深入人心,由此产生塑造了一些品牌。

草原文化是原生态文化,它代表着纯天然、无污染、绿色环保,代表着广阔无垠、热情奔放和生机蓬勃,着力于对绿色品牌的塑造。内蒙古在全国站得住的食品品牌几乎都给了人们绿色的特征,而这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几乎都与草原文化的生态特征有关,比如伊利、蒙牛、小肥羊等品牌。

草原文化具有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对品牌的作用品牌文化是品牌价值的依托,是品牌差异化的体现。伊利、蒙牛、小肥羊、草原兴发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饮食文化差异性导致的。

草原文化具有神秘性特征。对品牌的吸引力作用在高度竞争、工作与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的工业文化为主的社会里,草原文化的神秘和清新气息会扑面而来。草原文化可以迎合人们的猎奇和松弛心理的需要。因此内蒙古名牌产品,无一不在宣示自己“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目的都是吸引人们的眼球。

草原文化就是重视信用,对品牌信赖感形成具有推进作用。蒙古人的价值观中以诚信为重,极力推崇诚信的价值核心、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由于企业品牌是抽象的、精神的、文化的,它贯注了消费者的情绪、认知、态度及行为。因此,内蒙古企业在挖掘草原文化对信用重视对品牌信赖感形成的作用打造内蒙古的产品。

品牌文化总是依附于特定历史地域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域受社会发展、经济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形成了自己富于地方特色的文化。中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差异性巨大,食品品牌应积极挖掘产品的地缘文化优势,以特定区域的风物、习俗、人物、历史、建筑、服饰等人文景观为背景,表现地区文化的差异美,不断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度和忠诚度。

“上海老酒”选取石库门这一极具浓郁地方特征的象征性符号,彰显中西合壁的上海弄堂文化和海派文化,在特定的地域和情味中勾起人们的怀旧情结,赋予广告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姚生记瓜子之“花样年华篇”,以1931年的上海为背景,在江南特有的小桥流水,烟雨迷朦等象征符号诠释下,表现了姚生记瓜子独特的江南韵味,一种地域情结和江南文化流动其中,感人至深,实现了强势地域文化逐渐向产品或者品牌转移甚至增值的效应。浙江绍兴的咸亨酒店、孔乙己茴香豆更是巧妙地借用了鲁迅小说作品中的人物而身价倍增,名气大升。

可以说成功的品牌总是其民族文化的对象化,只有体现民族的特定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才更易获得消费者心理上的共鸣。比如食品品牌建设时应巧妙利用传统的民族道德情感与价值取向,表现与弘扬民族道德、意识、伦理观念、礼仪风俗、民族艺术与文学,艺术地传达人对物的心理要求,以民族文化丰富品牌的内涵。在长期的封建宗法农业社会熏染下,华夏民族形成了浓重的家国意识、乡土情谊、孝亲忠信仁和等富有人伦情感的民族特点,因此,品牌文化创意时可具体从“忠信文化”、“家文化”“福文化”、“礼文化”、“和文化”、“名文化”、“财富文化”、“情义文化”、“爱心文化”、“健康文化”等方面进行诉求,创造产品的附加值。

这方面的案例多得数不清,非常可乐坚持“中国人,当然要喝自已的可乐”,激发起中国消费者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喜之郎将美味果冻布丁的产品功能扩展为“传达亲情”的产品理念,借青少年、情侣和家庭相聚为表现形式深刻地表达了喜之郎“亲情无价”的品牌理念和主张,传达出人们对亲情的期盼。金六福酒则始终以“福文化”进行品牌核心诉求,从个体的福,走向民族的福,最后定位于世界人民共同的福,让消费者不断感受“好日子离不开金六福酒”、“喝金六福酒,运气就这么好”、“喝了金六福,年年都有福”、“金六福,中国人的福酒”、“奥运福·金六福”等美好的品牌体验与回忆,达到情感与理智的认同。这些广告都与中国人的民族情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有着极强的情感感召力。

品牌文化不仅需要融注传统文化思想,还可通过特定的传统生活场景、传统修辞方法、叙述方式等来表现。南方黑芝麻糊的挑担卖食品,杜康酒的曹操煮酒吟诗等借用历史生活场景进行现实诉求。可口可乐、水井坊等甚至直接以中国结、石狮、龙等抽象符号进行表达,赋予品牌鲜明的文化个性内涵。

总之,品牌文化的魅力是诱人的,满足人性需求的品牌文化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品牌文化虽由企业建设培育,但却由消费者需求而定,所以品牌文化的演绎应该洞察消费者的内心世界,满足消费者的人性需求。例如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烟草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找到一个切入点是关键。我国的烟草行业不可能去照搬国外的经验,那是不合实际的。因此,品牌的形象延伸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是现在应该关注的问题,将烟草文化与品牌延伸结合起来似乎才是一条可行之路。不管怎么样,品牌文化的建设和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企业集合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主线,贯串与品牌相适应的文化背景元素,进行合理的整合、演绎与传播。

参考文献:

[1]余艳波:论广告创意设计的文化内涵[J].湖北大学学报,2002.4

[2]王苹:现代广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J].宁波大学学报,2004.11

文化内涵论文第4篇

一、企业文化的思想内涵

企业文化的思想内涵包括企业哲学、经营理念与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主要有企业的价值体系等,在总体上规范了企业的经营宗旨和行为。经营理念是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是经过整理后可以宣示于人的条理性思想,是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使命。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促进企业发展并能够激发员工干劲的一种无形力量,包括创新精神、独立协作精神、顽强拼搏精神、务实精神等。

(一)、企业哲学——上下同欲,确立共同的目标及价值观念

企业哲学是企业处理经营与环境、经营与人、经营与物、经营与事等的根本指导,而企业哲学中,最根本的则是价值体系。人们的价值观影响着人的行为举止,企业员工的信仰和行为又决定着企业的行为方式,企业的价值观念是一个企业获得成功的指南和动力。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正确的、明确的价值观念,就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中国古代兵法也强调:“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讲的都是一个意思,只要指挥员与士卒有共同的好恶,共同的欲望,就没有不成功的事业。上下一心,士气必然旺盛,众志成城,打仗时个个奋勇向前,当然就攻无不克了。如果上下离心,那就必然军心涣散,号令不明,以之对阵,焉能不败?

如果说上下同欲是创造适应打仗需要的军队文化的要素,那么,它同样也是缔造合乎竞争需要的企业文化的支柱。上下同欲,关键是企业上下要有共同的目标。而共同目标的确立,又取决于企业上下一致的价值观念,谋求一致的利益。如果价值观念不同,人欲不同,共同目标是无法真正确立起来的,所以缔造上下同欲企业文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于企业目标和价值观念的确立。

企业的企业文化要想发挥预期的效果,必须要让员工承认公司的价值观念,这样,心往一处想,事往一处做,劲往一处使,才能保证企业文化的顺利建设和落实。否则,只会事倍功半,而且还会在执行的过程中,积累不满,埋下祸患。

惠普公司的“惠普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惠普方式是不能以数字和统计老表达的,它是一种精神,一个观点:惠普方式是感觉,认为每个人都是惠普的一份子。公司公然声明:惠普公司不应有一套严格的军事化组织,而应该给与员工自由,以他们所决定的最好的方法工作。惠普公司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的结果,创造出上下同欲的企业文化,结果使得惠普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这种结果就是将公司的价值观念渗透到员工的思想里,是落实的完美表现。

(二)、企业的经营理念

经营理念是企业价值体系的表现,是企业哲学的明晰化体现。它常常以口号或固定的标语形式展示与人,贯穿于企业的生产行为、市场行为、研究行为,社会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中。如“诚心、创新、和谐、共荣”。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必须是一个严密的整体,企业员工必须团结一致为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奋斗。而能够把全体员工有效地的组织在一起的就是企业理念。企业经营理念的落实是否到位,本质上在于公司的企业理念是否合理,是否具有人性化。

“不偏为中,不易为庸”,《礼记》里是这样记载中庸的涵义。其余企业经营理念而言,不偏就是要符合人的本性,符合市场规律,这样才能使员工和社会大众接受;而不易就是指企业文化石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文化建设与落实不是一朝一夕的,要长期坚持。所以,我认为要想落实好企业文化,就要牢记中庸之道。

(三)、治气——培育企业精神

孙子说:善用兵者,比起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意思是善于用兵的人,总是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到敌人松懈疲惫时方去打击他,这是掌握军队士气的方法。孙子在这里的治气有两层含义,一是等待敌人的士气,要避其锐气;二是对待自己的士气,则要鼓舞士气。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在军队中表现为士气,在企业中则表现为职工之气,企业之气,这就是普遍重视的企业精神。

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原理要求人们,在诸多矛盾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矛盾两方面中,要着重把握其主要方面。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十个跳蚤”,到头来,什么矛盾都解决不了。如果说,人才是企业最难得的资源,那么我觉得凌驾于这种资源之上的,必然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才是企业的灵魂。在企业文化中,起制成作用的就是企业精神,企业精华让员工鼓足勇气,提起信心去工作,去奋斗。如果说,没有企业精神的话,那么企业落实只是一个空壳,即使是落实下去,也是难以持久的。没有内涵、没有意义的企业文化是不可能在竞争中胜出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外在表现。而企业精神则是企业文化的实质内涵。只有培育起企业精神,才能让企业文化有实际意义,进而再进行企业文化的落实;而企业文化的落实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企业的精神,并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时俱进。

二、信息网络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战争中,科学分析、科学预测的重要性,而孙子还说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知己而知彼,胜负各半;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这就是说在战争中,信息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而在企业文化落实中,信息网络是否畅通,在决定着落实是否到位,是否及时,是否全面。陈丽琳老师认为,企业中,信息网络由三种渠道构成,正式渠道、非正式渠道和立体式渠道。通过这些渠道的建设,可以将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等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式,有效地传达到下级群体,这样,只有大家理解并支持企业的价值观等才能共同奋斗,一起进步。所以说,评估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否落实到位,是否有效,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信息网络,只有完善信息网络,才能保障企业文化的顺利实施。而企业文化的有效实施又可以反馈出一个企业的信息网络是否完善、是否合理,两者相辅相成。

具有良好的企业信息网络的企业,内部沟通流畅,通过沟通,人们知道企业的状况,也知道自己在企业中的状况。这有利于吸引员工关心企业的发展,关心企业的经营改进,使企业经营成为员工生活的中心;也有利于员工关心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他们会自己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之适应企业的要求,使之和伙伴更加一致、紧密结合。只有这样,公司的企业文化才可能真正地的得到落实,产生应有的效果。

三、企业文化的行为规范

陈丽琳老师认为,企业文化的行为规范是指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指导下,通过培训体系、激励体制的设计和实践等,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员工行为的强化,形成企业组织及个人在行为组织行为上实践企业文化的范本。而对企业有影响的行为主要就是内部的领导人行为、员工行为和外部市场影响。而内部的影响则是决定性的,所以我将自己的视野重点放在了企业内部因素尽心过司考。

1、领导人行为规范与企业文化落实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影响态度,所以领导人行为对企业文化落实影响的实质是其态度和自身素质对企业文化落实的影响。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关键是看领导人是否点头。企业文化是一种个高级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慢慢渗透,细微的事情,领导人应对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做到春风常吹,润物细无声。古人说:为将者,应该具有智、信、仁、勇、严五个基本素质,在今天也是很适用的。领导人的态度决定行为,从而决定下属对企业文化落实的执行力度,而领导者基本素质也是要在符合公司的价值观后,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样你的员工才会在你的领导下英勇奋进。

2、员工的行为规范与企业文化落实

企业文化石手段、是工具,人才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所以说在制定了合理的企业文化之后,员工的行为是否支持,是否执行,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良好的企业文化要对员工的生活、工作、价值观等起到积极的影响。因此,企业一定要将自己的理念、价值观念贯彻在日常运作中、员工行为中。落实是否到位,执行是否严格,关键在于员工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的理解程度和执行能力,而重点职责是在于理解程度,所以公司要通过渗透的方式,长期的进行渗透,用企业哲学去影响员工价值观,用经营理念去统率、规范员工的行为,这样才能将企业的文化落实到位。这一环节如果做到了,那么,企业文化的效果就会产生响应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影响员工的行为。所以,领导者要通过在思想内涵上的渗透,结合公司的经营事件,使员工行为规范化、模式化。

四、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落实

1、企业文化管理中形成的企业形象是指企业自己在自己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指导下,为适应社会公众和消费者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综合运用一系列的手段和工具,把以企业价值观为基础的经营理念和产品服务特色,展示给社会公众和目标消费者,使他们对企业产生良好的形象和认同感,并转化为相应的基本信念和综合评价,从而为企业创造一种理想的经营环境。

企业形象是否塑造的好,是否维护的好,则关系到落实的过程和效果,好了,则会促进企业文化的传播,不好则会影响到公司的发展,尤其是公司内部员工对其的认可程度;而如果塑造并维护的好,对内部而言,则会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增加他们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可程度,从而利于企业文化的落实和效果反馈。反之,则不然。

2、塑造良好的形象,建设企业文化

1)、立足服务,塑造企业丰满的外部形象;

2)严格管理,塑造企业严格的内部形象;

主要措施有:

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之魂;

实行目标管理;

强化教育,提高人员教育;

崇尚民主,塑造员工的主人翁地位;

注重实效,塑造企业家的公仆形象;

资源是会枯竭的,只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在这个时候,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了公司时代进步的利器,而只有落实到位,才能让这把利器发挥应有的作用,产生应有的效果。如果要致力于企业文化管理,就要把企业文化落实到位,严格执行,及时反馈,这样才能让企业文化闪烁智慧的光芒。

文化内涵论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管理当中的核心要素。在这种情势下,营造一种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支持,无疑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纵观成功企业的发展史,无一例外地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中最模糊的领域,也是迄今为止对每个企业来说最具挑战性的一环,因为它涉及了有关企业的价值观、员工士气以及领导方式等诸多领域。这说明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密相连,所以构建企业文化,也成为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1.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Schein,1984),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具有延续性的共同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企业文化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管理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

2.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首先,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

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是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

再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更谈不上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①企业哲学②企业精神③企业目标④企业道德⑤企业风尚⑥企业民主⑦企业形象⑧企业价值观⑨企业素质⑩企业行为规范等。

3.企业文化的功能

(1)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2)导向功能

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念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3)激励功能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4)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辐射功能

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八十年代,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管理人将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关于经营理念、基本假设等达成的共识用于教育新成员,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1.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取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人才争夺日益国际化,然而在这个人才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

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为标准,只会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频繁跳槽,企业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在世界许多优秀的企业中,企业会帮助员工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设计自己的未来。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可想而知。这样可以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以及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也是紧密相连的,只有企业领导者具备了伟大的人格魅力以及人性化的领导方式才是优秀的企业文化。

2.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的竞争对企业的经营思想、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制度建设和行为规范,都将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因此,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以适应扑面而来的全球化经济浪潮。要想在经济全球化中生存并有所作为的企业,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难以在世界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文化是创造和谐的企业氛围和优良的企业环境,使企业能够在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得以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迈克尔·波特指出,“如果企业文化与竞争战略相适合,企业文化可以强有力地巩固一种基本战略以寻求建立竞争优势。企业文化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它是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3.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随着营销组合内容的不断发展充实,人员(people)、公共关系(PR)都成为营销组合中的新内容。而公共关系的一个核心目标即是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使雇员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助于雇员感到自己这个角色在整个公司形象中的重要性和个人责任感,让雇员感到“自己拥有这个组织”,并通过与顾客的接触,让顾客知道他们的这种感情,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顾客加深对这个组织的良好印象,更加信任依赖这个组织。这样消费者的任何细小的要求都会很快反馈回组织,使组织依据原始的

信息反馈来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此来成功满足顾客的需求。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可见,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营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并体现在企业员工所共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企业文化,外层是企业物质文化,包括企业的产品包装设计、环境空间等,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企业经营者的特点、风格和作风等;中层是企业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的规章、规范以及渗透到员工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内层是企业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经营战略、价值取向,以及由此体现的企业员工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等。三个层面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关键,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要建设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从这三个层面入手,规范企业文化各个层面的内容,使之为企业管理服务。

首先,规范企业物质文化层,如统一标志、企业名称,统一服装、环境空间、产品包装设计等等。其次规范企业制度文化层,完善企业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最重要的是要使企业文化的最深层,有关企业的价值观、经营战略等深入人心,被所有员工所认同和接受,并在实践中成为自己行为的唯一准则。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全体员工要不断学习,使学习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唯一方式才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一种学习型组织——能够使各阶层所有成员全心投入,并持续不断学习的组织。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速学习的能力。当然,在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转型的新形势下,必须调整和建立新的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①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②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中要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③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将更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④企业家的素质、决策力将越来越重要。

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到底如何有效地激发组织的创新和创建成功的学习型组织早已成为现代管理的两大主题。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到来使得企业为了适应新形势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革新,如何成为学习型组织将成为新的管理革命的重要内容。企业要通过学习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这样描述一个学习型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人们不断地开拓他们的创造能力……新颖的、扩展型的思维模式被培育起来……而且人们不断地学习如何在一起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核心是让员工更快地学习,使企业进入自我学习、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郭纪金.企业文化[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文化内涵论文第6篇

文化营销的内涵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企业出现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品牌文化营销。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以有形产品为中心的营销模式,充分利用文化动因在营销过程中的潜在作用使企业产品的竞争优势凸现出来。关于文化营销的含义引言中已经做了阐述,其核心任务在于价值观的构建,而且在企业通过广告等宣传手段将产品的文化定位传达给消费者之前,必须慎重考虑消费者的满意度问题。也就是说,产品的文化定位是否能与目标消费群的价值观达成一致。因为只有当文化营销赢得了消费者的心理认同,从而产生消费欲望与购买行为才能算是成功的营销策略。文化营销的真正内涵在于细心观察、甄别、培养或创建一种与目标消费群的思想意识一致的价值观。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文化与营销显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国学者A•克罗伯曾提出过“文化”的五种含义,其中有一条指出“历史上形成的价值观念乃是文化的核心”。而关于市场营销的定义,著名教授菲利浦?科特勒这样界定:“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周朝琦等,2002:49)”菲利浦教授提出的这一营销定义从客观实际出发着眼于消费者生理的和物质的低层次需要,然而当社会物质生活非常丰富,消费者生活质数逐渐提高时,消费者的价值和满足将从基本的生理满足层次更上一个层次,即看中产品中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观念。通俗地讲,如今消费者购买商品已不再仅仅是购买“一种物的使用价值,而是购买一种品牌,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心理上的满足。(周朝琦等,2002:46)”因此,企业在宣传产品使用价值的同时还应注重某种文化价值的传输,这样不仅使现代消费者感到称心满意,也能使企业在正常价值之外又增加了附加价值,同时又增强了企业品牌竞争差别优势,可谓是互利双赢。

酒类产品文化营销手段的实例分析例

例1“:致中和”五加皮分析:从品名的“中”、“和”二字不难推测出“致中和”这个品牌和儒家文化有关系。《中庸》中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相传这两句话是孔子教人调理情感的。《礼记》礼运篇中说道人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无论哪一种情,一旦发动,如果不能节制,都能令人违背本性,丧天害理。孔子深谙人情,于是便说了以上两句话教人先达中和之境,然后便能率性,即循性——依顺本性而不违背。可见,“致中和”是一种通达和谐的情感境界,而商家将生产的五加皮命名为“致中和”显然想传达一种喝了该品牌酒之后的人就不会在情感上大喜大悲伤了身体,继而在待人处事上都能平心静气,心平气和。而“和”正是中国人所推崇的一种处世态度。例2:“孔府家酒,叫人想家。”分析:山东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孔府、孔林、孔庙更是名扬中外。曲阜“孔府家”集团借此东风大做儒学文章,大兴带有儒家文化的品牌,使“孔府家”酒连续几年成为我国出口量第一的白酒。在进行品牌文化营销的过程中,“孔府家”集团不仅为产品取了个好名,还伴以广告语以情动人。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曾让无数海外游子为之动容;也唤起了无数人心中的思乡之情。这句广告语的成功正是源于儒家思想的精髓。儒学中的“仁爱”是从家庭血缘亲情中直接引申出来的。孔子的弟子有若即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作为“仁”的核心和基础。他在《论语?学而》中说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时至今日,诸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百善孝为先”此类的古训始终在人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可见儒学中的亲情和家庭观念两千多年来早已化为人们心中一种不自觉的固有意识了,因此各大企业商家才会依靠这张“亲情”牌获取无限产品增值。例3:REMYMARTIN——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分析:“人头马”X•O是较早打入中国市场的具有国际品质的高档酒,当时“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这句广告语可谓家喻户晓,尤其是后半句让中国消费者欢喜有加。之前笔者已经提到儒家学派的处世观之一就是“善”,意为“好人、好事、好思想”。既然人们“见善如不及”,那么对于会“自然来的好事”又怎会不喜呢?也许当中国消费者听到“人头马”的这句广告语时尚未意识到其精妙的缘由,但是细细想来,商家设计这句广告语之前应该是对中国消费者的传统价值观做过深入研究的。例4:MARTELLX•O——独具慧眼,品味非凡分析:“马爹利”在中国市场的广告宣传中打出的口号是“独具慧眼,品味非凡”。乍看这支广告似乎非常洋气:一切皆在西式的环境中上演,它所要表现的理念是喝“马爹利”的人是拥有智慧,品位高尚的,并非凡夫俗子之徒,其实这恰恰与儒学中三“达德”之一的“智”相契合。所谓“智”就是智慧和才能。《论语》中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之说,还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等等崇尚智慧,贬低愚昧的名言警句,并且这种“智”并非指与身俱来的天赋,而是由后天进修培养而成的判断是非对错的理性和能力。时至今日,睿智的人仍然受到人们的崇敬,因此“马爹利”向中国大众传输的“独具慧眼,品味非凡”的文化精神仍然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以上实例中外酒类的文化营销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和”,“善”和“智”,不难看出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拥有极高的文化地位。

文化内涵论文第7篇

关键词:美术;文化传统;存在样态;文化特征;传统观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Traditional Connotation of Fine Art

YAN Qing-lai

(School of Fine Art,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面对当下纷繁复杂的美术事象,彷徨困惑的同时,我们忽略了一个逻辑点,即美术文化传统是指什么,或者说美术文化传统的实质和特征是什么,美术文化传统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样态?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美术文化的良性变迁。

一、美术文化传统的内涵界定

“传统”一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传”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意为“驿站”,以后逐渐引申为“传达”、“延续”、“继承”之意。“统”,其本意为“丝的头绪”,引申为“系统”,“纲要”之意。“传统”合为一词后,指历史沿传下来的,具有根性的模式及行为规则。《辞海》界定传统为“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①在文化学中,对“传统”的代表性表述是“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 ②在此意义上的“传统”,就是文化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就是文化传统的同义语。然而,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以传统相称时,大多指向为历史。这就不可避免造成“传统”、“文化传统”以及“传统文化”之间的混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区别。《人学词典》对“文化传统”的定义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与人类实践活动有关的各种生活方式。” ③这与“传统”的界定近似。而“传统文化”,则指“由传统的作用而产生的凝固、稳定的文化形式。……它相对于现在,却是一个相对凝固而稳定的即成事实。……体现传统形式化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 ④此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二者的差异。庞朴在其著作中论述说“传统文化是指具体的文化,……是一个死的,……是过去已经完成了的那些东西。” ⑤而所谓文化传统一般“指的是支配千百万人的习惯和力量,可以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是一种潜意识。……集体的无意识是整个民族即凡是这个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都具有的这样一种无意识的集体行动或集体的无意识的行动,这些东西叫做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传统,叫做文化传统。” ⑥朱维铮在文章中从不同的层面详细论述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⑦,而张岱年、姜广辉则指出“‘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概念,‘传统文化’的意义大致相当于过去的一切文化现象,而‘文化传统’的意义是指历史文化中影响深远,以致对现代仍有重大影响的内在因素。” ⑧刘梦溪认为“‘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称作传统社会。……‘文化传统’是指传统文化之后的精神链接链,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现象都能够连接成传统。” ⑨王炯华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横向的概念、静态的概念、文化‘源’(狭义)的概念。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绵延流传、通古贯今的外汇内涵。中国文化传统则是一个纵向的概念、动态的概念、文化‘流’的概念。” ⑩从众多学者关于“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内涵的界定看,无论各种界定的侧重点为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二者不是可以互换的概念。总之,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存在过的文化事象,相对于现代而言,就是传统的。“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阶段,世代沿传的那些相对稳定的,体现文化的质的规定性的本质内核。

简要地区分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切入美术文化传统与传统美术文化的区分。传统美术文化是历史上一切美术文化现象,相对于现代美术文化而言,它并不对整个美术文化有决定作用,只是指明时间概念,是体现传统形式化的凝固、稳定的文化形式,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处于定型样态的文化现象。美术文化传统是人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美术文化演进中出现的对人类美术文化有过很大决定性作用,并且依然活在现实中的那部分根性传统,是一个动态的流向,其影响及于现在以至未来的那些具有根本性的内隐和外显的要素,是历史沿传下来的美术文化域内的规则,制度,思想,信仰等等行为模式的总和。

二、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

所谓存在样态,是指事物(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体现出的形式与状态。任何事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都呈现出特殊的形式与状态。美术文化传统是内隐的,动态的。因此,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不是简单的机械的线性构成排列,而是呈现为有机联系的复杂的存在样态。梳理清楚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美术文化传统,形成相对合理的美术文化传统观。

1、美术文化传统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正如前面所说,美术文化传统是人类美术文化演进中出现的对人类美术文化有过很大决定性作用的,沿传下来的根性的东西。既然是美术文化演进史上沿传下来的,那么一定有其历时性的延续性。它是贯穿美术文化演进史的,是历史延续性的表现。比如,属于美术文化传统范畴的视觉性因素,是美术文化自形成时直到现在以至将来都在沿传的因素。因此我们说,美术文化传统是历时性存在。“讨论文化传统,必须辨别现实中间有无踪影。”B11辨别是否为美术文化传统,必须注意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依然活在现实中的那部分根性的传统。如若只是存在于美术文化演进史中,而现实中不存在,那就是历史的遗存,属于“死文化”的范畴,而只有“活文化”才属于文化传统的范畴。B12由此,美术文化传统必然存在于当下各种美术事象中,我们可以用共时性存在来描述。而相对于传统美术文化而言,它仅仅是历史的存在,它出现在美术文化演进中的某个阶段,只是美术文化演进中的一个过程,一个已经定型化的美术文化现象而已。因此,美术文化传统一定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任何美术文化传统必定有其历时性的发展轨迹,以及其共时性的存在样态。

2、美术文化传统是时间性与学理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按照刘梦溪提出的“‘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称作传统社会”B13的观点,传统文化仅仅指明时间性存在,即仅仅指明传统文化存在的历史阶段,并没有任何的感彩,不具有褒贬之意。传统美术文化同样是仅指明历史时间阶段。比如我们说汉、唐、宋、元、明、清美术文化,都是一种定型的特定历史阶段的美术文化现象,属于传统美术文化。当我们说古希腊的艺术如何如何,中世纪的艺术如何如何时,仅仅是我们对特定时期已经定型的传统美术文化的个人喜好的表达,而不是一种深入本质的内涵界定。因为,它们仅仅是美术文化演进史中的一个特定阶段,是已经稳定的无法改变的美术文化演进的一个过程。但是,美术文化传统并不仅仅是历史中的美术文化现象,而是这种美术文化现象背后的反映美术文化本质的规律性的精神内涵。换言之,特定时期的美术文化蕴涵着美术文化传统在其中,这是美术文化传统时间性存在的体现。美术文化传统是这种特定历史时期美术文化现象背后的反映美术文化本质规律性的精神内涵,这体现了美术文化传统的学理性存在样态。不同时代的美术文化现象,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美术文化的质的规定性。比如,萌芽期美术文化孕育了整体自律性美术文化传统范畴的内在因素之视觉性以及美术文化传统生成的动力源;史前美术文化发展完善了美术文化传统的内涵结构之思想-视觉性、语言-体系性、创生-演进性;文明期美术文化则促使美术文化传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再比如谈到古希腊美术时,我们自然会想到和谐的数的比例,这里就蕴涵了属于整体自律性美术文化传统范畴的视觉性。当我们谈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文化时,透视、结构、体积等概念就会出现在脑海中,这就是整体自律性美术文化传统范畴之语言性的体现。这些都是美术文化传统的时间性存在与学理性存在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总之,美术文化传统是以时间性的存在样态蕴涵了学理性的存在样态,以学理性存在样态反映了时间性存在样态。这是与仅仅体现时间性存在的传统美术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

3、美术文化传统是正面性与负面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美术文化传统是美术文化演进的中轴线,是沿传下来的规定了美术文化质的规定性内涵的东西。因此,美术文化传统是促使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内核因素。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的正面性存在的体现,也是我们强调学习传统,深入传统的理性支持。但历史不是线性结构发展的,文化也不是直线式承传的。因此,文化传统中不同的内涵成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了不同的礼遇。比如一直围绕着笔墨发展的中国画历来以笔力墨气为表现手段,以线的力度与气势,以水与墨的谐和作为评价作品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当下多元化发展趋势下,“水墨实验”的兴起,综合手法的运用,中国画所谓的“底线”已经不复存在了。如果,我们仍然以各种局部他律性美术文化传统为标准衡量各种实验性美术文化的艺术价值,就会忽视甚至否定实验性美术文化的价值。况且,创生性是美术文化传统的重要内涵之一,任何有悖于创生性的约束限制,都是不利于美术文化的变迁演变的。因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美术文化传统不再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依据。相反,会成为约束甚至阻碍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因素。此时,美术文化传统的绝对正面性也就随之颠覆了,美术文化传统成为没有明确价值取向的中性词汇。但是,美术文化传统无论被视为历史沿传下来的美术文化的质的规定性的体现,还是被视为约束或阻碍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因素,都是具体历史阶段的个别化。宏观的看,美术文化传统就是正面性与负面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美术文化就是以美术文化传统的正面性与负面性的回旋波动为轨迹变迁演变的。

4、美术文化传统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任何文化传统都是人类认识选择的结果,没有人类主体的选择,就没有文化传统的延续。美术文化传统是人类艺术意识B14的选择的结果。中国画以线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是我们这个民族共同艺术意识的选择的体现。众所周知,早期绘画中,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是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随着历史的演进,我们选择了继续以线为重要表现手段,而西方民族却逐渐偏向了色彩与体面。B15其中的原因自然有很多,但不同的变迁方向与民族的共同艺术意识的不同取向有着必然的联系。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行为主体选择的结果。美术文化传统的客体性存在,表现为美术文化本身的规定性的存在。不论个体选择与否,美术文化传统是客观存在的,是永恒存在的,不可消亡的。从美术文化传统开始生成起,视觉性、语言性、创生性就形成了。在美术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美术文化传统从来就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因人类主体的选择而有任何改变。换言之,美术文化传统是相对存在的,相对于人类主体的选择而存在的;美术文化传统又是绝对存在的,它是不以人类主体的选择改变而变化的,是客观存在的。这看似矛盾的结论,却恰恰是我们认识美术文化传统时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5、美术文化传统是专门性与融合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从学科分类学角度讲,美术文化广义上就是视觉文化,包含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篆刻、建筑、设计等等,绘画中又分为水墨画、油画、版画等等画种。每一画种有其自身独特的传统。比如水墨画与油画,就有着相互独立的表现工具和表现技法。版画、年画、连环画各自有着各自的内涵规定性。总之,不同民族地域的美术文化有着相对独立的传统内涵,不同画种之间有着不同的专门性内涵。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专门性存在样态的体现。但是,各种画种或不同民族地域的美术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特定条件下是相互交流融合的。东西方美术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事实。不同画种之间的表现技法相互借鉴、工具材料的相互借鉴,也是事实。再如,宫廷绘画、文人绘画、民间绘画之间的相互借鉴等等。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的融合性存在样态的体现。美术文化传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由相对独立的众多小体系共同构成的一个大体系。小体系之间呈现出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的状态。这种状态决定了美术文化传统的专门性与融合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6、美术文化传统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探讨美术文化传统是一种纯粹的理论问题,研究美术文化传统,就是一种理论性探讨。通过理性思维,去分析美术文化传统内涵结构及其价值体现。没有一定的理论体系框架的梳理建构,就无法认识美术文化传统的真实面目。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把美术文化传统看作是理论性问题。美术文化传统研究的宗旨,是促进当前美术文化良性变迁,是促进美术文化的实践创作活动。美术文化传统是存在于当下美术文化现象中的,与当下美术文化创作实践是分不开的,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的实践性存在的具体体现。美术文化传统的重要作用,就是对当下美术文化良性变迁的推动作用,没有这种推动作用,美术文化传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研究本课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对美术文化传统的认识梳理,促进美术文化的生态性可持续性变迁。因此,美术文化传统只有应用于美术文化创作实践才有其存在意义。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的体现。

通过以上对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的简要梳理。我们可以看出,美术文化传统就是在众多的悖论中不断变迁的,是众多矛盾的结合体。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以简单的直线式逻辑去认识美术文化传统。

三、美术文化传统的特性

对美术文化传统的特性的梳理,是建立在正确认识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的基础之上的。对美术文化传统存在样态的梳理,是对美术文化传统的浅层感知的感性梳理。这种感性认识必须通过概括、抽象等思维手段上升为理性认识,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与认识美术文化传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历史承传性。

首先,任何文化传统都是历史的延续,是人类实践生活的积淀,是人类世代相传的文化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文化传统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中,从众多美术文化事象中抽象、提炼、凝聚而成的。比如,属于局部他律性美术文化传统范畴的工具材料是历史承传的。原始美术文化中无论是石制工具的刻制,是骨制工具的运用,还是其它各种具有制作美术作品功能的工具,都是人类的一种选择。随着人类的不断实践,随着历史的积淀,人类选择了笔作为最具表现性的美术工具。无论是东方柔软的毛笔还是西方挺硬的油画笔,在美术文化演进史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新技术不断问世的今天,“电脑美术”、“数码美术”开始兴盛。如若只看表面,这些工具没有体现出历史承传性。但是,从深层审视,原始美术中的石制骨制工具,后来笔的运用,以及现在逐渐兴起的电脑等等,其本质都是一种表现工具,是实现人类创生美术作品的工具,是视觉转换的工具,是美术语言体系的承载体。原始时期的美术工具,当下的美术工具,以及将来出现的各种美术工具,都是以此为线索的有机联系的系统。再比如,民间美术中,同样的“五毒”形象,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在肚兜,枕头上?小孩子的鞋子为什么会用一个夸张的虎头来修饰?这种防身护体的寓意就是美术文化传统历史承传性的体现之一。其次,美术文化传统是人类选择的结果。一种美术文化要素之所以成为美术文化传统,重要的一点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适应人类美术文化变迁的需要。只有满足人类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需要,人类才会选择,进而沿传下来。仍然以工具为例。石制骨制工具满足了原始人类在岩壁等坚硬物体上创作的需要,于是原始人类选择了它们。毛笔、油画笔的出现满足了运用水墨和油彩的需要,于是毛笔、油画笔得到了重视。电脑数码技术的运用,更是满足了信息时代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潮流趋势,自然也蓬勃发展起来了。因此,美术文化传统是历史继承的结果,也是人类选择的结果。

2、文化指令性。

此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群体认同。美术文化传统之所以能够沿传下来,必然有一定的原因。一方面是上面论述的物质实用需要,另一方面是思想上的群体认同。美术文化传统包含着美术文化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这些深层的内涵得到了群体的普遍认同。人类的美术文化实践行为都是围绕着这种沿传下来的模式变迁的。如果仅仅是个人习惯,而不被普遍认同,就是贴上传统的标签也不会沿传下来。只有当一种美术行为范式、价值观念、信仰系统等等被社会群体所共同认同,才会被承传。其二,引导趋势。当美术文化传统被群体认同后,社会群体自然会以美术文化传统为轴心推动美术文化的变迁演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正确认识美术文化传统,是辨别美术文化变迁演变趋势的重要因素。仔细梳理清楚美术文化传统变迁的脉络,就能把握住美术文化的变迁演变趋势。当我们以整体自律性美术文化传统为衡量标准时,我们就会以一种相对宽容的心态来欣赏所谓的现代以及后现代美术,我们就会充分理解艺术是有无限可能性的深刻内涵。当我们在不懈地讨论美术的“真”、“善”、“美”标准时,我们是否认真地研究过美术文化的整体自律性传统呢?如果,我们想当然的一贯地以意识形态来匡正美术文化,那么美术文化将不会成为润泽人类心灵的精神养料,只会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是约束人类思想的缰绳而已。因此,研究美术文化传统,揭示美术文化传统所蕴涵的被社会群体所认同的具有引导趋势的文化指令,是认识美术文化变迁演变趋势的重要途径。

3、开放互补性。

任何文化传统都是开放的、互补的。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人类文化将无法前进。正如佛教传入我国,历经扎根、发展、结果,成为我国的一大宗教,并最终影响促成了现在这样的民族共同心理意识。可以说,没有佛教的传入,也无法形成现有的中华民族文化。文化需要交流,封闭自守只会束缚自身的发展。历史证明封闭、保守之路是行不通的。易言之,文化的进步,必须以文化传统的开放为前提。开放的文化传统,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开放,而只是对于于己互补的那些文化因素的开放。对于互补的内涵,我国很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中国人以阴阳来标注世界,有阴必有阳,阴阳调和,万物兴盛。某种程度上说,阴阳就是相生相克相补的矛盾统一体。没有互补,就意味着残缺。因此,美术文化传统必定不应该是死水一潭,而是开放的,互补的。当西方艺术的科学理性精神成为东方艺术追求的目标时,“天人合一”与科学理性相结合。当厌倦了科学理性精神的西方当代艺术,意识到东方艺术的圆融精髓所在时,一味以科学理性著称的西方美术,也开始关注处于混沌状态的“道”的存在。这就是东西方美术文化的开放交融,就是东西美术文化传统互补的价值。当民间绘画,文人绘画,宫廷绘画相互融合时,民间绘画的“趣”,文人绘画的“意”以及宫廷绘画的“技”也就融为一体了。B16当“所谓”的国、油、版、雕、连、年、宣B17相互借鉴融合时,我们不能以某一画种的特征不明显,不能以画种之间界限的不明确,而否认整体美术文化的发展。

4、时代变迁性。

任何文化传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的。时代的更替,社会的发展,导致人类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这就势必要求美术文化传统也要相应的变化。而这种变迁体现为扬弃与继承,吸收与创生。即原有的美术文化传统一部分被扬弃,一部分被继承发扬,新环境下形成的新的美术文化传统一方面来自于吸收其它优秀美术文化传统,一方面产生于自我的创生。原始美术那种实用的创作动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改进,渐渐被淡化弱化。而以情感的宣泄,思想的阐述为动力的创作成为美术文化实践的主流。这些就是扬弃与继承的体现。魏晋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促进了我国佛教美术文化的形成,产生了莫高窟、云岗窟、龙门窟等一批经典的石窟艺术。我国的书法传入日本、韩国,分别形成了书道与书艺。南画经过大和民族的改进发展成为日本人引以为豪的日本画。早期东西方绘画同样以坚硬的工具在岩壁上刻划为主要的表现手段,同样重视线条的运用。但由于西方油制颜料的运用,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西画以油制颜料为主,重结构、重体面、重色彩的美术文化传统。而随着毛笔水墨的发展,生熟纸张的运用,以及“以形媚道”的绘画思想的产生等等,最终形成了现有的中国美术文化传统。这些就是吸收与创生的明证。总之,美术文化传统就是在这种不断延续的过程中不断地变迁,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美术文化正是在美术文化传统的不断变迁中演变的。

5、生态多元性。

生态学方法已经广泛运用到各种学科中。“所谓生态学方法,是用生态观点研究现实事物,观察现实世界,又称生态学思维,用生态观点思考问题。”B18我们有必要运用生态学方法梳理认识美术文化传统。“生态”最早运用于生物学科,是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般学科。二十世纪下半叶,环境问题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使之快速地渗透到其它学科中。于是,由自然生态推衍到生态文化观念,生态的含义也就不仅仅局限于是生物学含义了。从广义上去理解,“生态就是人们具有的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和承认差异性和谐生存的整体的价值观与规范体系。简言之,异质同构为生态,差异性是生态的重要标志之一。”B19美术文化传统的范畴,是由相对独立的小系统构成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美术与西方美术之间存在差异。国、油、版、雕、连、年、宣之间的存在差异。宫廷绘画、文人绘画、民间绘画之间也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画种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误导了我们对美术文化传统的认识,也正是这些差异共同构成了内涵丰富的美术文化传统的内涵体系。这就是异质同构,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生态多元性的体现,就是美术文化多样性变迁的内因,就是美术文化“没有绝对标准”B20的标准依据所在。

以上就是理性分析美术文化传统存在样态后得出的结论。在充分认识了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与特性之后,我们不应仅仅简单地以“继承传统”为口号,而应该理性的分析、梳理美术文化传统,并有效的加以继承。但是,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美术文化传统,以促进我们当下的美术文化实践创作呢?我们如何继承学习美术文化传统以作用于自身的美术文化实践行为呢?有学者认为“继承传统、弘扬传统,首先必须分析、研究传统,弄清它的精华和糟粕,在今天条件下有可能继承的精华和不可能继承的精华,以继承它的精华而不是糟粕,继承它在今天条件下有可能继承的精华而不是不可能继承的精华。”B21但是,什么又是美术文化传统的精华,什么又是在今天条件下有可能继承的精华呢?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形成合理的美术文化传统观,即认知美术文化传统的态度观念。

四、美术文化传统观的提出

我们提出的“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的目标,如何构建?虽然我们无法明确地提出“中国气派”的风格概念,但是“中国气派”一定不是固定模式的呈现,而应该是多元呈现,兼容包并的体现,是中国传统精神内涵的支撑与当代社会氛围有效结合的产物。面对当下复杂的美术文化事象,我们如何认知?一个关键点就是认知美术文化传统。在系统研究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形成以辩证的眼光审视美术文化传统、以严谨的逻辑思考美术文化传统、以变迁的理念接受美术文化传统、以宽容的心态欣赏美术文化传统为基本内涵的美术文化传统观,实现及时宏观把握美术文化变迁趋势的诉求目标,促进美术文化的生态性可持续性演进。(责任编辑:帅慧芳)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7页。

② 傅铿《论传统》译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转引于刘守华《文化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99页。

③ 黄楠森、夏甄陶、陈志尚《人学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416页。

④ 同上,第416页。

⑤ 庞朴著《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159-161页。

⑥ 同上。

⑦ 朱维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⑧ 张岱年、姜广辉《中国文化传统简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⑨ 刘梦溪《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人民政协报》,2004年7月12日。转引于《新华文摘》,2004年第19期,第104页。

⑩ 王炯华《中国传统十二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B11 同⑦。

B12 同⑦。

B13 同⑨,第104页。

B14美术文化不仅仅是人类审美意识选择的结果,美不是美术文化的唯一。审美与审艺是有区别的。此观点参见梁玖《新编艺术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审艺学”相关内容参见梁玖《审艺学》,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此处以艺术意识指代包含审美与审艺的两个层次。

B15此处所说中国绘画以线为重要表现手段,西画逐渐转向了色彩与体面,并不是简单的认为中国绘画和西画的区别在于此,也不是指明中国绘画不存在色彩与体面,西画不注重线的运用。此处仅是相对的便易的以此区分二者。

B16 此处的趣,意,技只是相对来说,不能绝对看待。

B17 之所以用“所谓”一词,因为本人不认同这种分类法。这种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本身就存在差异,不同标准下划分出的类别自然导致混乱的出现。

B18 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B19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梁玖教授的观点。根据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