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职业规划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9-07 10:57:57
职业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第1篇

职业生涯规划书格式

(职业生涯规划书要求计算机输入,按照规范的要求编排,双面打印在A4纸上。页面上边距:3.0厘米、下边距:2.5厘米、左边距:2.5厘米、右边距:2.8厘米,行距20磅。)

4.1封面

署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和年月日,可以在封面插入图片和警示格言(自行设计)

4.2扉页

个人资料(三号黑体居中,行距20磅)

真实姓名:××(行距20磅,宋体小4号)

笔名:×××

性别:×

年龄:××岁

籍贯:××省××市/县

身份证号码:××××××××××××××××××

所在学校及学院:××大学××学院

班级及专业:××级××专业

学号:××××××××××

联系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E-mail:×××××××××××××××

4.3目录(另起一页,三号黑体居中,行距20磅)

引言

第一章认识自我(章的名称4号黑体,其余小4号宋体)

1.个人基本情况

2.职业兴趣

3.性格特征

4.职业价值观

5.职业能力(或技能)

自我分析小结

第二章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含家庭、学校、社会、职业环境分析

2、目标职业分析

环境分析小结

第三章职业目标与路径设计

1.职业目标的确定

2.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

3、目标实现的策略路径

第四章具体行动计划

第五章评估调整

1.评估的内容

2.评估的时间

3.规划调整的原则

结束语

附:参考书目

4.4正文(另起一页)

引言的具体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

第一章认识自我

(三号黑体居中,行距20磅)

结合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对自己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

1、个人基本情况(四号黑体,段前0.5行,段后0.5行,单倍行距)

×××(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以下按此标准排版)×××××××××××××××××××××××××××××××××××××

2、职业兴趣—喜欢干什么

在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中,职业兴趣最强的两类兴趣是什么,最弱的兴趣是什么?我的职业兴趣的特点、职业兴趣喜欢和对应的工作,应避免的一些工作。

3、性格特征—适合干什么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显示……我的性格特征情况是……(从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4、职业价值观—最看重什么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结果显示前三项是××取向、××取向。我的具体情况是……

5、职业能力(技能)—能够干什么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结果显示我的学习风格是××类型,我最擅长的技能是:××,我最薄弱的技能是:××

自我分析小结:我的职业兴趣、性格特征、职业价值观、学习风格和技能的优劣势,所对应的岗位特质,适宜和不适宜的工作等。

第二章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参考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建议,对影响职业选择的相关外部环境和目标职业进行系统的分析。

(1)家庭环境(小四号黑体,以下按此要求排版)

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家族文化等以及对本人的影响

(2)学校环境

如学校特色、专业学习、实践经验等(简要综合分析)

(3)社会环境

如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竞争对手等(简要综合分析)

2、目标职业分析

(1)行业分析

(如××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人职匹配分析)

(2)目标职业分析

(如目标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类型、地域、发展前景,人岗匹配分析等,目标职业一般分几个选项来分析)

环境分析小结。

第三章职业目标与路径设计

1、职业目标的确定

根据自我分析和环境分析,得出我的职业生涯目标的三个选项:生涯目标1、生涯目标2、生涯目标3,为选择最佳的职业生涯目标,制作决策平衡单如下:

决策平衡单

考虑因素考考虑因素虑因考素重视程度(权重)重视程度职业生涯目标的选择生

生涯目标1生涯目标2生涯目标3

分数分数分分数分分数数

自己物质方面的得失1.收入情形

2.健康状况

职业规划论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随着1999年以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大学教育业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同时,大学毕业生劳动就业体制也由“统一分配”转向“自主择业”。这使得过去“天之骄子”们的从容和优越逐渐被严峻的就业现实带来的焦虑和压力所取代。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消费观念也在逐渐由“人才高消费”向合理化转变,更使得大学毕业生求职难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种局面对于社会未来的发展而言,或许是一种进步。但是,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则无疑是一种挑战。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发现、培养自我的潜能与创造力,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这已经成为每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就业指导的目的是为指导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不仅局限于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大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并使他们有能力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谋求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而当前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问题却影响着这一目的的实现。

1.就业指导理念仍停留在浅层次的目标上。多数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停留在把毕业生送出校门,为学生安置工作,强调一次性就业率的状态,缺乏对就业指导和就业主体的深层思考。如此简单的目标和导向,自然把学生引人思路闭塞的怪圈:只要找到一份工作就算大功告成,至于对即将从事的职业是否适合自我的个性特质、是否贴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却不甚了解,造成了就业的盲目性,致使跳槽现象屡见不鲜,扰乱了人才市场的正常秩序。

2.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全程化服务意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获得更高的就业能力和更多的就业机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一人校就在学校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职业目标的确立,并根据这一目标安排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和培养相应的素质、技能,进而在毕业时找到较为理想的职业。如何选择职业,如何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如何成就一番事业,这是大学生一进大学校门就应密切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可是当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仍停留在“阶段式”的就业指导层面,还属于“临阵磨枪”型,只是到大学四年级临毕业的时候踢出临门一脚,把教育对象仅仅锁定为应届毕业生,工作重点仅仅停留在毕业生的择业指导上,距离“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目前多数高校把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局限在解答毕业生有关就业合同的签订和就业政策的咨询上,即使开设就业指导课,其内容仅是就业形势的分析介绍、就业信息的通报,以及如何撰写求职报告,如何填写个人的求职简历,如何应对用人单位的笔试、面试等方面,信息量小,内容陈旧,缺乏实用性。而对如何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等带有根本性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的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力度。有些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仅停留在协议发放、回收、签字、盖章和罚款等行政任务的完成上,根本就谈不上就业指导。

4.就业指导专业队伍人员不足,人才匾乏。根据教育部规定,在校大学生的人数与就业指导的专职队伍的人数比为500,1,但目前多数高校在安排就业指导专职工作人员方面尚无法达到这个比例。一方面,很多高校专业的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严重匾乏,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应急,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一些行政人员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就业指导的效果难免会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即使是专职工作人员也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在质量上也不能完全适应在新的就业环境里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的要求。

二、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和现实惫义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历程。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其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明确规划者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对每个个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所从事的工作、职务或职业发展道路所进行的设计和规划。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需要对个人的特质、职业环境进行探索,以逐渐发展个人的生涯认同,并建立生涯目标;在面对各种选择时,针对各种机会进行生涯评估,以形成生涯决定;进而投身到职业生涯当中,最终获得自我实现。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还能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筹划未来,定下事业大计,确定一生的发展方向。

应用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从自我认知开始,准确定位自我,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以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理性面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具体而言,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实现学业与职业的良好对接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更早地接触职业世界和进人职业角色,激发学生进人职业角色的渴望,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主动探索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以职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来规划自己的学业与大学生活。从而实现大学生活“职业化”,实现学业与职业的无缝对接,最终实现“人职匹配”。

2.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就是认识自我,只有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才能有针对性地明确职业方向,而不盲目化。大学四年是职业生涯的重要准备阶段,因此从适应社会用人要求的角度出发,大学生要培养一些必备的个性品质,只有了解这些,在大学期间才能按社会所规范的人才要求培养自己的个性品质,这是大学时期必修的人生课程。对自己认识越多,对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品质认识越深,大学生的自我塑造计划就越具有前瞻性。给自己定一个塑造个性的计划是让自己保持适度自尊、合理进行生涯设计的必要步骤。

3.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胜、目的性

学分制使学生进人大学后选择课程更为自由,但是,如果没有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很难明确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大学期习目标存在盲目性,必然导致学习缺乏动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弱化。所以,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学生人学就开始培养、引导和训练,以便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有意义的帮助。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策略,建立学习的兴趣和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这些具体且可行性较强的行动方案会帮助毕业生一步步走向成功,实现目标。

4.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持续科学发展

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成才教育,对大学生来说,适合自己职业潜能、性向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决定其能否成才的关键。对事业的持恒热情、执著投人和高效工作是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保证,而其背后的主观决定性因素是能力、性向以及对所从事的职业的意义的认知及与该职业要求的适配性。当今择业者和从业者大概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确实知道自己适合和愿意做什么而选择了某种职业或工作;好像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而选择了什么;说不上适合和感兴趣做什么,只是在机会或条件的作用下被迫选择了某种职业或工作。在后两种情况下,成才的可能性低于第一种情况。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助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持续科学发展。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新途径、新方法,它贯穿大学生整个职业学习的全过程。高校运用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可以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科学性。高校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普及和推广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美国从小学生就开始进行生涯教育,而我国是在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之后,才逐渐开始关注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当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如何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成了各高校应该关注的问题。首先,学校自身应该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发展、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帮助他们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且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中来;再次,做好信息和经验交流工作,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应经常沟通,互相汲取经验,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2.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新近引人的理论,因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这一理论比较陌生。只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才能做好其他相关工作,这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必由之路。高校在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年级个体的不同学习任务以及心理发展的不同,进行各有侧重的职业生涯辅导。一年级处于大学适应期,这一阶段可引导学生对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作初步了解。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大学生活,处于对职业生涯目标的探索期,这一阶段应着重于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职业个性的优化、职业价值观的确立,从而帮助他们寻找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三年级学生的职业目标逐渐明晰,可助其为实现职业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优化心理素质。四年级就业的严峻形势就在眼前,要为求职准备好一切软件和硬件,为即将从事的工作积极搜集信息和材料,寻找所有可能的机会,参加面试,进行求职前的培训以及转变角色,适应社会。

3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保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需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应具备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的知识,指导人员应逐步专业化、专家化,只有这样,才能科学规范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一方面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讲授,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外部职业世界,确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目标;另一方面要通过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难题,同时结合职业世界不断变化的各种内容对学生进行集中讲座辅导,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规划需要。

4.引进与开发科学的职业测评体系

职业测评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验、情境模拟等手段,对人的能力水平、个性特征等因素进行测量。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高校应该充分认识职业测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一方面挑选、引进合适的科学的职业测评体系,另一方面发挥科研优势,积极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测评产品,增加测评的信度和效度,努力让所有大学生都能接受职业测评,真正地了解自己,正确地认识自我。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测评,才能树立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自我观念。学生把握了测量结果,就能很好地认识自己,消除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迷茫,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个较为科学、客观的参考。超级秘书网:

职业规划论文第3篇

【论文摘要】就业是每个人必经的面临的问题,不同的只是在这方面的成就大小,在我们的学业生涯我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考虑职业的导向作用,在学生阶段就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趋向规划和理想,对于以培养职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生来说更要认清这一点,理论和实践是分不开的,学习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的规划最后都必须有一个具体的工作来实现,而就业便是有一个工作来检验,实现自我。 【论文关键词】职业梦想规划 就业 一、社会环境规划和职业分析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经进入大二了,大学生活已经过半。我不由考虑起自己的前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一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生,我将如何面对它们,我究竟能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能否在未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能? 1、行业现状 有关专家介绍说,近年来我国大型工业逐渐在复苏,社会对于精通现代机械设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正逐渐增大,像北京交通大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院的就业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0%以上,生一次就业的结构和地域都非常好。今后一段时间内,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机械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 2、就业远景 机械类机械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不少同对该类机械专业的就业机械专业前景存在着误解,认为该类机械专业的对口工作看起来不太“体面”。其实,他们都忽视了机械类机械专业所具备的广度适应性,比如在设备维护、数控维修、环保设备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机械类机械专业还涉及不少交叉科,通过这些知识的积累,也为跨机械专业、跨行业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该类机械专业要求同学们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富于想象力,并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其实,机械类机械专业也并非全部都只是和硬梆梆的机器打交道,比如工业设计机械专业,就是一门和艺术相关的机械类机械专业。“什么是工业设计?”有人认为,工业设计就是简单的包装。其实不然,工业设计是属于对现代工业产品、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进行规划设计、不断创新的机械专业。它是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形成商品,符合需求,有益环保的核心过程,是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着陆点,是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相互转化的系统方法。该机械专业就是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机械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工业设计在一件产品的价值里占多大成分,不大容易量化,因为它是蕴含在里边的,是一个软价值。国外有些类似的比方,如美国有这样一个说法:企业里如果投资于技术设备更新带来了效益的话,那工业设计带来的效益是它的5倍。这样说来,工业设计师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职业规划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就业是每个人必经的面临的问题,不同的只是在这方面的成就大小,在我们的学业生涯我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考虑职业的导向作用,在学生阶段就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趋向规划和理想,对于以培养职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生来说更要认清这一点,理论和实践是分不开的,学习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的规划最后都必须有一个具体的工作来实现,而就业便是有一个工作来检验,实现自我。 【论文关键词】职业梦想规划 就业 一、社会环境规划和职业分析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经进入大二了,大学生活已经过半。我不由考虑起自己的前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一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生,我将如何面对它们,我究竟能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能否在未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能? 1、行业现状 有关专家介绍说,近年来我国大型工业逐渐在复苏,社会对于精通现代机械设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正逐渐增大,像北京交通大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院的就业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0%以上,生一次就业的结构和地域都非常好。今后一段时间内,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机械专业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 2、就业远景 机械类机械专业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不少同对该类机械专业的就业机械专业前景存在着误解,认为该类机械专业的对口工作看起来不太“体面”。其实,他们都忽视了机械类机械专业所具备的广度适应性,比如在设备维护、数控维修、环保设备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机械类机械专业还涉及不少交叉科,通过这些知识的积累,也为跨机械专业、跨行业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该类机械专业要求同学们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富于想象力,并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其实,机械类机械专业也并非全部都只是和硬梆梆的机器打交道,比如工业设计机械专业,就是一门和艺术相关的机械类机械专业。“什么是工业设计?”有人认为,工业设计就是简单的包装。其实不然,工业设计是属于对现代工业产品、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进行规划设计、不断创新的机械专业。它是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形成商品,符合需求,有益环保的核心过程,是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着陆点,是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相互转化的系统方法。该机械专业就是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机械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工业设计在一件产品的价值里占多大成分,不大容易量化,因为它是蕴含在里边的,是一个软价值。国外有些类似的比方,如美国有这样一个说法:企业里如果投资于技术设备更新带来了效益的话,那工业设计带来的效益是它的5倍。这样说来,工业设计师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

职业规划论文第5篇

1.入学动机不明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工作岗位都对职工的学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岗位的学历要求让开放学员时刻感到下岗或转岗的威胁,这种威胁经过转化就变成了对文凭的需求,迫使一大批不符合学历要求的职员必须进行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学员在入学时十分清楚自己的入学动机,会充分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和自身需求选择专业。目前,很多单位在招聘时就明确标注学历要求,却对具体的专业不作要求。这样导致很多学生入学时对专业的选择也不重视,仅仅是因为开放教育的“低门槛”,方便其获得一纸文凭。甚至还有一部分学员根本就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来入学,仅仅是因为周围有人来读书,自己跟风,或者家里人希望他们来读书,经济条件又允许,所以报名接受开放教育。学习动机不强,明显的内驱力不足,是无法让学生产生持续的学习热情的,也极大地影响了学员学习的效果。

2.专业了解不清目前

很多学员都是通过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或者经熟人介绍接受开放教育的。一些学员仅仅希望学历上有所提升,但对于具体的专业要求、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并不清楚。在专业选择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学员所学的专业在毕业时根本无法体现作用,多年的学习,仅仅是获得了一纸文凭,并没有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获得提升。此外,有些招生单位为了完成招生任务,在进行招生宣传时,虚化了一些专业优势,弱化专业劣势,让一些学员对于专业情况发生混淆,选择了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专业。这些情况,最终会导致学员的流失,让学员对于开放教育产生不良印象。这既不利于学员的自身成长,也不利于开放教育的后续发展。

3.学习过程无序

开放教育以其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征受到成人学习者的欢迎,为其实现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没有明确职业发展规划的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目标性不强,学习动机较弱,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侥幸的心理,对于其系统的专业学习不利。而与全日制高校相比,开放教育自学为主、面授为辅的授课方式,更使得在学习过程的控制方面显得较为薄弱。对于意志力不强,目的性较弱的学员来说,时间与精力的付出有时候是事倍功半的。对于初期对专业了解不够的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转换专业的要求。

4.专业转换不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工作变动或者其他原因,会要求进行专业转换。学分制也是开放教育得以吸引学员的一个原因。但出于专业设置角度考虑,有些专业课程的学分是不能随着专业的转换进行抵扣的。这就会产生在转换专业时,有些课程还需要补修,浪费了学生的时间、精力还有金钱。而在专业转换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

5.毕业去向迷惘

由于开放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在职人员可以学习时限内(8年),采取不离岗、不离家的自主学习,所以,参加开放教育学习的学员,多数是在职人员。但很多获得开放教育专科或者本科文凭的学员,在毕业后,却无法像入学时预期的那样得到提升或者转岗。获得文凭,却无法凭借所学的专业知识改变工作或者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也使得一部分学员对毕业后的去向感到茫然。

二、开放教育学员的职业规划建议

1.建立入学前专业分析帮助体系

考虑到学员的实际情况,在学员产生入学动机的时候,帮助其认真分析自身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其选定专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更为了解,也可以帮相学生认清自己的兴趣点与需求。帮助学员更快的融入学习之中,更好的适应开放教育。

2.建设入学初各专业体验环节

宋彩凤在其论文《电大开放教育学生保持研究——以北京电大东城分校为个案》研究中提出:各专业之间的保持率差别较大,与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学生保持率较高,对基础和抽象思维要求高的专业学生保持率偏低。学生注册入学的第一、二学期是学生保持的关键期也是“危险“期,它直接决定学生后续的保持情况。如果经过了入学前的专业分析,在帮助学员确定了专业的基础之上,结合开放教育的特点(在读期间,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专业),让学生在入学初期,增设不同专业的体验环节,让学员再深入了解不同课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深切的了解所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情况,同时也能更坚定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学生的保持率,避免学生的流失。

3.引入学习过程学情分析模块

开放教育各专业之间的保持率差别较大,与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学生保持率较高,对基础和抽象思维要求高的专业学生保持率偏低。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学情进行分析,消除学生的认识误区和侥幸心理,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学习,促进教学。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如法律、财会等专业,要加大对学员实践性的辅导,让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获得学习指导,得到专业提升。

4.搭建不同专业学分互通平台

为保证专业特征,即便开通专业转换平台,但对基础课程方面也有一定的学分要求。对于进行专业调整的学员,如果能在学分方面也进行调整,保证学员在相近专业调整后,免修某些学分,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为不同专业的学员搭建互通平台,解决学员学习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专业变换要求,降低退学率。

5.实行毕业后职业跟踪反馈机制对于毕业生

职业规划论文第6篇

做好职业规划就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决择与行动。

知己:是全面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与需求,以及提高内心最深处的到底要的是什么,能做什么?

知彼:是全面了解外界,指了解各种职业的特性,变业渠道、职业能力、工作内容及发展前景。

知彼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可能性,知己告诉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东西,两者密不可分。

决择与行动:是指对制定目标,执行目标与修订目标。

对于上述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用下面一个真实的例子进行分析:

Steven ,某外资通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业务发展总监

如何做下一步的职业规划,经过反复的考虑与验证,确立了自己的职业目标:

理想职业目标 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在40岁前做世界500强的大部部门经理或国外中小企业的在华总裁。

分析目标差距:

自身条件:

年龄:31岁

学历:清华大学硕士

工作经历:5年在摩托罗拉公司工作,主要从事项目管理、销售、市场推广及团队管理。

擅长:团队与人员的管理。

优点:敬业。

缺点:冒险精神不足。

… … … …

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资历必须具备条件:

1、全面的企业管理知识,包括财务知识。

2、优秀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3、敬业精神。

4、良好的工作背景与业绩。

… …

现实与理想职业的差距:

缺乏全面的企业管理知识,包括财务知识。

缺乏全面管理的实践。

… …

分阶段实现长远职业目标

第一阶段:

实施步骤

1999-2009年 职业规划重点: 弥补全面的企业管理知识,包括财务知识的理论知识。

实施策略:难以自学,而且在工作中边做边学的机会亦很少,通过攻读MBA解决。

决策考虑

1.全职攻读:蒸蒸日上的事业,不愿放弃

2.业余攻读:EMBA形式可以接受

选择EMBA的条件:

第一、必须能够授予美国或欧洲学位,因为主要在欧美公司工作,他们对于国内的EMBA学位并不感兴趣;

第二、学校在会计、财务管理、现代生产管理等课程上要有特长,这样才能弥补的自己的知识欠缺;

第三、上课时间能够配合经常出差的要求,如每月最好集中几天上课,这样其他时间可以安排出差。

目标评估

目标实现-> 2009年EMBA毕业

第二阶段:

2003-2006全面管理能力的锻炼与实践。

决策考虑: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EMBA的管理提升,跳槽或晋升到负责全面管理的岗位。

目标评估

职业规划论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生涯职业决策职业生涯挽划理论

1大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盲目性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大学毕业生,重庆人,是河南省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2005年本科毕业生,英语过六级。因为考研,错过了找工作的好机会,去年8月,回到重庆找工作。经熟人推荐,进人江北一度假中心做销售代表,底薪600元。仅仅干了17天,就被“炒鱿鱼”,原因是专业不对口,也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整天呆在办公室里无所事事。不久,找到第二份工作,在一家生产眼科仪器的公司做打字文员。可每分钟打三、四十个字的速度还没来得及提高,又被“炒”了。去年11月12日,进人一家畜产公司做外销员,月薪800元。不过,可能是与另位外销员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没干多久,被公司无故就解聘了。来不及伤心和难过,有了第四份工作,在花卉园一家中介公司做中介,月薪800元。不久,主动“炒”了第四个老板。现在,我拼命学习各种知识,还在考导游证。我只有一个希望:下一个工作能干得长久一些。

据调查,有这样经历的大学生,在我国大学毕业生中不是个别现象。今年毕业的大学生中,不到半年已经有大约20%的人更换过工作。跳槽不是坏事,但盲目而频繁的更换工作,会使得刚毕业的大学生无法给自己准确定位,从而在频繁更换工作中迷失自我,失去自信,给相当一部分人造成了重大的人生损失!这种现象从一方面反映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欠缺,学生对于社会缺乏必要的认识,对于外界的情况掌握的较少,对自身又缺乏足够的分析了解,这就造成学生们进人社会后,极其的盲目和不适应。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改进我们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帮助我们的学生认识了解自己,强化自己的职业选择,从而增强竞争力。

2职业生涯的定义及生涯规划的几个重要理论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和担负的职业、职务、职位的过程。职业生涯不仅仅是职业活动,而且包括与职业有关的行为和态度等内容。是以自我价值实现和增值为目的。职业生涯设计就是指个人和社会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设计基本上可以分为确立目标、自我与环境的评估、职业的选择、职业生涯策略、评估与反馈等五个阶段。

下面介绍几个生涯规划的重要理论。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职业生涯规划学科有一个著名的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霍兰德认为,职业性向包括价值观、动机、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职业或岗位的重要参数。他基于对职业性向测试的研究,一共发现六种职业性向,然后根据业者的心理素质和择业倾向划分为六种基本类型:(1)实用型。倾向于从事包含着体力劳动并且需要一定技巧、力量和协调性才能承担的职业;这类人通常遵守规则,实际、安定,喜欢需要基本技能的基本活动,如操作工具,各种修理工作等。(2)研究型。倾向于从事包含较多认知活动的职业,这类人通常内省,理性,创造,喜欢独立分析与解决抽象问题,如研究数学、物理等工作。(3)艺术型。宜从事包含大量自我表现、艺术创造、情感表达以及个性化活动的职业;这类人通常想象丰富,做事凭直觉,冲动、无序,喜欢用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如绘画、音乐、表演等。(4)社会型。宜从事包含大量人际交往内容的职业;这类人通常乐于助人,喜欢与人合作,富有同情心,如教师、医生、咨询等社会服务工作。(5)企业型。宜从事人量以影响他人为目的的语言活动的职业;这类人通常喜欢支配、劝导别人,自信,喜欢从事领导他人实现组织目标或获取经济利益的活动。(6)常规型。宜从事包含大量结构性的且规则较为固定的活动的职业。这类人通常有条理,顺从、有序,喜欢有固定规则的工作,如秘书,会计,出纳等。

霍兰德认为,失业者职业性向类型与职业及岗位相关系数越大,两者适应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他还认为人格类型与环境类型适配性越高,对所做的选择就越满意,对职业认同度也就越高。通过这个理论,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分析自己的人格类型与所处的环境类型之间的匹配度,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选择职业的盲目性。

3舒伯职业发展理论

美国的一位职业指导专家舒伯认为职业选择是一个发展过程。他把人的职业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I)成长阶段(出生一14岁),是以幻想、兴趣为中心,对自己所理解的职业进行选择与评价;(2)探索阶段(15--24岁),逐步对自身的兴趣、能力以及对职业的社会价值、就业机会进行考虑,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开始从事某种职业;(3)确立阶段(25一44岁),对选定的职业进行尝试,变换工作,到逐步稳定;(4)维持阶段(45-64岁),劳动者在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维持现状,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5)衰退阶段(60岁以后),职业生涯接近尾声或退出工作领域。在上述舒伯的生涯展阶段中,每一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每一阶段需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准或成就水堆,而且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达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发展。他还认为,生涯发展可能是循环的而不是直线的,并用生涯彩虹图描述生命全程和生活空间。一个人一生中,在不同的生活空间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并且每一阶段都有其重要的角色。

透过生涯彩虹图,可以帮助我们具体而清晰地f解不同生命阶段中不同的角色是如何构建其特有的生涯类型,小同的角色如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扮演其特有的内容,角色的组合如何合理安排才一能达到址佳的自我实现。

4Gottfredson的职业抱负发展理论

Gottfredson的职业抱负发展理论被归属于生涯发展理论的一种,主要关注发展理论的发展问题。将心理学观点与社会学观点相结合,以性别类型、社会声望和职业领域作为研究职业抱负发展的3个重要纬度。

Gottfredson指出,职业抱负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缩小范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淘汰和放弃那些不能接受的选择,建立一个自己认可可以接受的社会空间。个体有时会为了那些虽不太喜欢但更可能得到的机会,以妥协方法调整抱负以适应外部世界。妥协有两种,一种是预期性妥协,即个人根据自己对现实的知觉,意识到自己喜欢的选择不可能实现,于是调整自己的希望。另一种是经验性妥协,即个体在实施自己最喜欢的选择时遇到障碍,不得不放弃先前的选择。因此,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决策者要回答“如果我有几种理想的工作可供选择,我应该选择干什么?”和“如果我不能干我想干的工作,我应该干什么?”我们通过此理论,可以确定自己可以接受的职业选择的范围,在选择和妥协中不断的达到内外平衡,寻找合适自己的职业方向。

当然,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理论和专业测评工具充分分析自我,了解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整合自己的价值观、分析自己的人格类型、发现自己的兴趣、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为我们今后的生涯决策奠定基础,提高对自己未来职业定位的承诺。否则,即使勉强就业,其获得的成绩和乐趣也远低于付出的辛苦。

5生涯规划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