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课堂教育(合集7篇)

时间:2022-09-21 04:11:20
课堂教育

课堂教育第1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职院校;课堂

一、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育进课堂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中职学校致力于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这就导致很多中职院校只重视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德育教育,加之中职学校的学生们大多数缺少丰富的知识积累,没有找到恰当的方式以及价值取向认真的对待知识,没有树立良好的人生观或者道德观去弥补学习能力的欠缺。所以,在中职的教育课堂开展德育教育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们缺少知识补给与价值观形成的缺陷,进而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自身知识的丰富,由此学生们面对新的知识与挑战也会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方式方法,精神境界也同时得到了提升。另外,我国各大中职院校对于课程的安排会根据社会企业的用人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学生们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格以及完好的价值取向,就会不适应这种调整,不能很好的接受各种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所以,在中职院校中开展德育教育是势在必行之势,有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进而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二)促进学生就业

综合性人才是企业如今选拔人才的重要尺度,中职院校的学生们大多数学习时间都花在了专业技能上,而传统的中职职业教育也是为了技能性的培养。但是如今的企业为了适应大时代的要求,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品德要求更加注重。如果中职院校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文化,会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领会了先进的思想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自身行为的规范以及素质的养成,长此以往在就业的过程中相比较那些没有独立思想、美好情操的技术人才就会更加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锻炼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在研究中发现,中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后都会深入到用人单位的基层进行工作。而基层工作需要学生们有着过硬的技术本领之外,还需要有兢兢业业,戒骄戒躁,艰苦朴素的道德情操。所以,在中职院校的课堂中进行道德教育就显得十分有必要,要在就业之前就培养学生们能够扎实工作的思想,用德育去教育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培养出学生们敢于吃苦,勇于担当的职业道德以及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怀。由此,才能锻炼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培养学生们高尚道德情操,则对于学生们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以及面对人生坎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的一生,使之终身受用。

二、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育进课堂的方式

(一)内外兼修达到德育教育目标

中职学校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德育教育引入课堂。在课堂中,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德育教育,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在课前导入时间播放语段有教育意义的动画,新闻或者是故事。在上课之前也会对于中职学生的着装有着要求,比如说:整洁干净,不允许出现奇装异服的现象。教室是否的整洁,学生是否标志卡的佩戴等进行检查,从内在与外在要求学生,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

(二)将德育融于教学内容之中

除上述在上课之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中职的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教育。这就需要中职教师在课程的设置中巧妙的将德育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用一些现实生活的例子,在讲课的过程中设立一些情景,并且将发言权交给学生,抽出5―10分钟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对一些时间,新闻,名言警句,或者有启示性意义的漫话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的发现问题,并且对某一个现象或者实践进行分析,锻炼和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顺其自然的完成德育教育。

(三)充分挖掘学生兴趣点,引起道德共鸣

根据实践经验,我国各大中职院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德育教育的形式比较枯燥,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就没有深刻的领会道德教育所要传达的精神。

例如:在上课之前的几分钟,教师可以就所讲专业课程播报一些当下案例,引起全员讨论。就某中职院校的经济理论教学为例子。教师在上课之前为学生们播放了海尔集团在进口货电器进军中国的形式下采取的应对之策的视频短片。观看之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考虑一下,海尔集团除了技术性战略之外还有这什么样的思想战略,海尔集团作为民族企业传递给我们什么样的道德情怀”。不出所料,大部分的学生都分析出海尔集团在经营战略上打出了民族品牌是借助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并表示这种爱国情怀也深深的影响了自己购物时候的心理。此时的课堂上,浓重的爱国主义情怀其实已经深深扎根于学生的思维之中。所以说,在中职的课堂上,只要教师能够将自身课程特点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就可以有效的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小琴.浅析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及对策初探[J].中国轻工教育,2010(3)

课堂教育第2篇

关键词 教育教学 教学理念 理想课堂 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28

Small Classes, Great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Thinking and Reconsideration

GAO Xinghua

(Shando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ifang, Shandong 261061)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education and teaching,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deal for classroom and teacher and so do the requirements set forth in order to classroom teaching seriously re-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truly achieve "small classes, great educ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eaching concept; ideal class; teachers’ quality

1 对教育教学的思考

“区区三尺讲台”到底承载了多少?有必须完成的任务,又有必须尽的职责,有必须背负的道义,又还有许多潜在的东西等等。所有的这一些我们做到了多少?完成了多少?在课堂上除教会他们应该学到的课本知识外,还应教会他们什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朝着什么方向改进?……记得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的话:“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是可以凭着自己高尚的品质,超越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路,这种不追求物质享受,只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安静,才是人生的永恒追求。”这是一种对生命享受的追求,是对人生理性的选择。①我们的教学如果朝着这种方向努力,就不仅把课堂教学看作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还要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但适应生活,享受生活,还要对生活有高质量的追求。

2 对“教学理念”的再认识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会因为一堂课结束了就结束了,教育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一定有一个自己坚守的信仰,有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使自己在教育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有一个理性认识,来指导和指挥自己的教育实践。正确的“教育理念”会影响着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对教育的态度、和采取的教育策略,会影响自己的教育行为,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说,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作为自己教育行为的载体。②

(1)以人为本,重视学生自身的价值。我们的教育不能只传授课本知识,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自身的价值的实现,注重他们对现实的需要,把传授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注重开发和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和禀赋,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理、自强的生活意识,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

(2)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课堂上要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培养,重视课程在教育实践中的实际价值,把学生的未来发展放在第一位,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其健全完善的人格,培养他们的整体素质,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转化为能力,知识转化为他们的自身素养。

(3)我们的教育不能把课程看作是单一的传授知识的工具,要体现教学的多元价值观念,课堂上不能忙着做题,只讲与课本有关的知识和内容,其他一概不管,课程应当是一种理念、一种过程、一种态度和一种许诺,通过培养态度和技能,使学生能从多种角度去感悟、解析、评定生活,培养学生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去顺应时代的发展,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确认”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偏离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能只教会本节课的内容,要把学生一生的发展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不但教书,更要育人。

3 对课堂教学价值的追求

我们进行的教育主要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知识和能力,所以课堂教学价值尤为重要。课堂的教学价值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的内在价值,二是教学的外在价值。内在价值是能够建构、丰富和完善人的精神价值,外在价值是培养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在社会上立足,适应社会,能够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把学生的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完美的统一起来。

我们认为理想的课堂教学符合下列要求:

一是参与度,真正的课堂不只是一节课老师在讲,学生在听的“填鸭式教学”,而是让学生积极与主动全员地、全程地有效参与到整个课堂中去,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有些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一动不动地坐好,一节课都在口若悬河的讲,学生没有任何的参与,课堂真正成了老师“满堂灌”的课堂。

二是亲和度,理想的课堂,教师不应是严肃的、甚至是严厉的,在课堂上发号施令、施展威严,而是与学生之间要愉快的合作,让学生感到上一堂课就像进行一次情感交流。

三是自由度,课堂上教师不要一味的板着脸,要多几分风趣、多几分幽默、多几分温和,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思维,放松的学习,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有的教师上课板着脸,非常严肃,对学生要求非常严,学生吓的大气不敢出,怎么能进行正常的思维。曾经有毕业的学生和我聊起当年的一个老师,很厉害,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要罚站不说,还要受批评。同学们一上他的课,紧张的不得了,特别怕老师提问,只要老师一说“这个问题找个同学起来回答一下”,同学们都吓得气都不敢喘了,就害怕喘气声让老师听见,被叫起来回答问题。这样的课堂学生只想着害怕了,哪有心思思考问题。

四是练习度,课堂上尝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观察、多操作、多和学生互动,不要一味的强调秩序、纪律,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来,在具体实践中学习新知,探索真理。五是延展度,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讲课本,要对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拓展,充分联系生活,要从课堂延伸到社会,从已知探索未知,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的空间。③

4 对教师本身的要求

4.1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要追求这种理想的课堂,无形中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孜孜以求,诲人不倦,不断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丰富自己的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要有渊博的知识,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积累一桶水。教师要做一个终身的学习者,并注意适时更新,以适应日益变迁的新时代,在自己的教学中要研究,多反思,要不断地总结自己,改进自己,提升自己。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实施针对性的措施,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爱护学生的自尊。教师要在教学中敢于解放自己的思想,不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保守,不安于现状,要主动求变,敢于创新,要研究出适用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新路子、新方法。

4.2 教师要精心备课

教师不光要有新的教育理念,还得精心备课,对于每一堂课,都得深入研究大纲、教材,要去了解学生、分析学生,认真对待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引入的方式生动有趣,适合于不同的同学,让学生满心欢喜的进入课堂,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课堂上,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自己的语言,做到语言幽默诙谐、简洁风趣,不唠叨,不重复,能感染学生并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课堂效果。让学生怀着对求知的欲望走入课堂,通过积极思考、探索,最后带着收获和喜悦走出课堂,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实现学生心灵最深处的需求。课堂的内容要丰富、充实还要疏密相间,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充分把握课堂,不能安排内容像赶火车一样,让学生觉得喘不上气,也不能安排的太空,让学生无事可干,要适当的控制学生的注意力,重点、难点要处理的恰当好处,最后的总结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悬念、一个幽默的语言、一个潇洒的动作,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4.3 教师要付诸自己的全部热情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出来的东西才能达到人的心灵深处。”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影响着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态度和效果,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真心关心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不应是严肃的,一味的板着脸发号施令,要真心热爱自己的事业,真心关心自己的学生,对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用真诚热烈的情感把学生相应的情感激发出来,使学生兴高采烈的投入到美好的情景中,自己对美的知识的渴求,唤起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潜能。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满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讲课要语言丰富、生动,要充满热情,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去调动学生的热情,创设一个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教学情景,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笑容、一个肯定的手势,都能给学生一个无限的激励与温暖,鼓励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另外,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仪表,穿着端庄得体、优美雅致,要有大方的举止,让学生感到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创设一个情感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4.4 教师要有“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的一种能力,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一些事件处理好了,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就会课堂效果。课堂上一些事件随时发生,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对课堂的调控水平和自己的应对能力,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④

5 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小组成绩分工制、小组游戏竞赛制等方式,使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每一小组成员中不但要自主学习,还要有义务和责任给其他同学以帮助,使得整个小组共同进步。合作学习让学生感到一种“患难与共”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团结互助,共同努力,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且对学生的情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能满足学生的交往需求,更有意义的事,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在整体中的正面作用,让每个学生在团结协作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6 舒心的教室环境

良好的课堂教学还要把教育结合各种因素融入到美好的情境中,使学生通过耳濡目染的影响形成正确的思想及行为习惯,使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课堂教学情景的要素很多种,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教室的良好环境,充足的光线,清爽的空气给了学生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学习环境,能让人心情愉快,不仅(下转第111页)(上接第60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和促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我们学院在开学初期,学生都会精心布置教室,不但把教室打扫得窗明几净,还挂上漂亮的窗帘,贴上美丽的窗花,窗台上摆上几盆绿色的植物,精心设计板报、墙报。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下学习,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大大提高学习的热情。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要想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从我们每一个教师做起,从每一节课开始。

注释

① 李华秀.浅谈教师的教育观.世纪桥,2007(11):95-96.

② 孔伟利.新课程中的师生角色.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11):7-8.

课堂教育第3篇

1.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

我们究竟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不在于我们的教学条件如何优越,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构建了适合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而课堂教学模式是否科学决定我们培养模式是否科学。我们之所以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不适合学生的健康成长,或者说,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天性,我们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很差。我们要想改变教育就必须从改变课堂入手。

2.教师不变,课堂就不变

教育的希望在课堂,课堂的希望在教师,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课堂,没有好课堂就没有好教育。中国多次的教育改革的主体都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而

唯独课堂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变,课堂就不可能改变,教育就不变。所以,课改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改教师,构建新课堂必然呼唤有新思想、新观念、新行动的新教师。

3.观念不变,教师就不变

课堂教育第4篇

成都市基础教育新星—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不仅是世界网球冠军晏紫的母校,更是众多人才的摇篮。一进学校大门,正面迎来几行大字:“我快乐、我成长,我锻炼、我健康,我自信、我成功。”既令人肃然起敬,又令人倍感亲切、温馨。校园规划有序、清新整洁、绿树掩映,教室里不时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新学堂”的办学思路就是在这里诞生的。通过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康永邦同志的介绍,我们对该校的整体办学状况、核心办学理念及和谐“新学堂”构建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贵校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与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一所高规格公办小学。近年来,贵校以四川省示范学校建设为契机,努力构建和谐“新学堂”,能否先请您介绍下学校的整体状况?

康永邦校长: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创办于1956年,是世界网球冠军晏紫的母校,目前已被列为成华区品牌提升重点打造学校。学校现有沙河、府青、蓝水湾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48亩。62个班,近3 000名学生,180多名在岗教师,教师平均年龄32岁,其中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教师6人,教育硕士1人,省特级教师2人,市区校学科带头人50余人,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和优秀教师奖各1人。学校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教学的方针政策,以建构和谐“新学堂”为办学目标,将现代教育工程建设、实验教学示范校创建工作与深化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品质紧密结合,先后荣获“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实验学校”“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为和谐“新学堂”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在全区、市、省乃至全国都树立起了“新学堂”的教育品牌形象。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一所学校精神的支撑和基石。构建和谐“新学堂”,理念更要先行,能否请您谈谈贵校的核心办学理念以及和谐“新学堂”的内涵和具体实践概况?

康永邦校长:1.办学理念

(1)动起来,让每个生命更精彩

这是我校的核心办学理念。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育就应当尊重和顺应孩子的天性,在动中激发其潜能,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今天的孩子动的时间不够、运动的空间不够,体育锻炼的时间少;学习方式偏颇,课堂听讲多,参与性不够,动手较少,学生动口动耳多,动脑少。于是我校大力倡导“每天锻炼2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开展“全员乒乓”和“全员网球”。在教学中更是引入“走班制”概念。

(2)心系健康,赢在习惯

“站在儿童的角度做教育”,学校建立了以关注学生“健康、理想、习惯”为核心,守住“卫生、礼仪、秩序”3条底线的德育模式与评价机制,明确提出“儿童身心健康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包括学生是否“长得高、立得稳、跑得快、坐得住、看得远、想得通”等都纳入考核。

(3)立大志,重细节,师生共养好习惯

以培养“323”型现代人—即“3好”:身体好、品德好、学习好;“2有”:有良好心态、有个性特长;“3个突出能力”:有突出的自学能力、有突出的自治能力、有突出的创新能力—让每一名电子科大附小的学生与教师过得自信、健康、快乐。

2.和谐“新学堂”内涵

变“讲堂”为“学堂”。90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老先生欣然挥毫,题写了校刊名—“新学堂”3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新学堂”之“新”,即学校教育从理念、方式、设备、课程、环境等方面都必须有从“量”到“质”的提升与飞跃。而“学堂”二字则将过去的“讲堂”改为现在的“学堂”,是教学模式上的一种改变:“讲堂”是教师一人在上面讲解;而“学堂”则是师生互动、上下交流,真正体现了我校教育理念中“动起来”的特色。

3.和谐“新学堂”实践概况

在和谐“新学堂”构建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模式改革—“走班制”,打破了现行班级制的常规,学生不再像从前那样,自己每天上什么课,完全由学校指定,而是将部分“选课权”还给学生,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课程,让学生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真正让学生的脑、眼、手、口都“动起来”。

学校尝试的这场班级模式改革,主要有以下“变革”:

从6个班到62个班—“班级”概念大延伸。4~6年级各有6个行政班,每天上午原则上为定班,下午为走班。各年级300多名学生在一个星期中重新组合成了62个教学班,这完全是根据学生的现实学习状况和兴趣、特长而做的重新组合。

从8门课到36门课—“课程”内容大拓展。特别是音、体、美、科学等实验教学课程拓展变化最大。学校现阶段“走班制”课程主要有8类,包括基础学科拓展类、科普类、艺体类、语言类、书画类、类等,学生从8门课增加到36门课,真正实现了课程内容大拓展。

从“分数”到“素质”—评价体系大变脸。以前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界定学生的优劣,而现在,学校以“走班制”为突破口,将教学课程中学生的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结合起来,既要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又要评价他在“走班”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展示情况和动态的发展过程,这样得出的评价结果更加全面、更加准确。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制度、教学策略的深入实施,教学模式、教学理论的变革,这些教育教学中的动态变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进的教育设备和技术。贵校是如何运用先进设备和技术为“新学堂”的构建增添一对起飞的翅膀的?

康永邦校长: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认识到,现代教育装备和技术是当代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打通这个“突破口”,才可以带动和促进学校教育各方面的发展、改革。构建“新学堂”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把这种对教育现代化的渴望变成现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图1 计算机教室

1.充实硬件

近三年来,尤其是构建“新学堂”以来,我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方面一直保持着较大规模的投入,从2007年9月至今,共投入300多万元用于设备更新及改造,为和谐“新学堂”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到目前为止,已投入近20万元完成校园网建设,并与成华区教育信息网和电子科技大学教育科研网连接;建立了网络中心,网络设备齐全,服务器容量充足,为校园网的进一步建设留下一定的余地。

(2)目前已拥有5间计算机网络教室、50台教师备课及教学用计算机、30套固定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系统、14套移动多媒体教学系统,18间教室配备了学生查询资料用计算机。

(3)建成了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和校园广播系统,能进行全校范围的校内外重大事件、学术报告、公开课的转播;“新学堂成长在线”以及“校园之声”广播系统工作人员定期播放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自制的相关节目,对全校教师进行政治业务培训,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更新软件

(1)2007年对学校网站主页进行了改版,使之成为我校与外界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全新平台。学校大部分的工作安排、通知均通过主页向全体教师传达,使学校管理工作更畅顺。

(2)我校安装了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将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录入系统,建立了图书借阅排行榜和图书查询系统;将电子科技大学教育科研网上的数字化图书馆并入学校图书室。师生可以方便地借书、还书,从而营造师生和谐的学校文化。

(3)从2006年开始,通过多渠道搜集媒体教学软件和音像教材,初步形成了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学资源体系。我校现有一套200 G的中央电教馆教学资源库,还购置了“维美学堂”小学数学课件、“鹏博士”小学语文课件等软件资源,供教师日常教学使用。我校注重校本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鼓励原创,全校教师进行了教学资源包建设。

:实施“走班制”、创新性地构建和谐“新学堂”,让学校师生“动起来”,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哪些实际突破?

康永邦校长:1.教师大收获—专业成长快速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每年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学科教学及培训计划,加强计算机应用的培训,制定内部激励机制措施,积极探索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纳入教师的年度考评的途径。我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比率达到100%,特别是除了学校中青年教师积极承担区级及区级以上的公开课或研究课外,学校每学期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公开课、示范课活动。学校开展的观摩课、优质课等献课活动,几乎所有参加献课的教师都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制作较高水平的课件。经过几年的努力,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学生大成长—现代素养提高

通过不到两年的研究,较好地探索了现代教育技术与科技活动有机结合的途径,最大限度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技能力。同时全面改善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加工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近年我校在省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成绩优异,有一项集体科技活动项目在成都市第二十八届青少年电子作品制作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多次获优秀组织单位奖,有50多个单项获得省市区奖励,获奖的层次、数量大大超过以往,受到上级领导和家长的好评。

3.家校大互动—家校真情交流

在我校“动起来”的“新学堂”建设中,家长“动起来”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家校联系更方便、更快捷。班级网站、班级QQ群等提供了丰富便捷的家校交流平台。通过这些平台,教师可以相应信息,将学生在校的活动情况用文字和相片反映出来。家长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了解孩子所在班级的动态,促进班级管理及班级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同时,还利用网络对家长进行相关培训,实现家校同步教育。

4.学校大发展—品牌快速提升

为了充分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学校教育中的功效。学校承担“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背景下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管理与德育上的应用案例,也是成都市“十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的一个组成部分,编著了“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课资源包。经过近三年的课题实践研究,在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上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已有现代教育技术的经验交流论文50多篇,有10多篇论文在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一支具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科研型骨干队伍正在茁壮成长。

课堂教育第5篇

课堂教育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也是品德教育课的载体,更是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现实生活,提炼生活环境,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课堂课外活动中,发现问题,感悟生活。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老师倡导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转为身临其境的去感受。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道德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了,并转化为行动而外显出来。如在教学《注意交通安全》一课时,老师将公共汽车作为一个切入点,把课堂装扮成车厢环境,并安排同学为司机,售票员,乘客,马路行人等各种社会角色。老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和激励,表演完成后,请表演及观看的同学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将交通安全,秩序,礼仪等品德潜移默化到学生的意识和行动中。

2生活是学生成长的舞台

陶行知对学生的解释为:生,即生活或生存。这个解释发人深省。学校教育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如何在社会上生活。品德教育要联系实际生活,不同地区生活的自然条件和社会风俗会有较大差异,因此要品德教育要根据学生周边的生活环境来进行适配结合。使学生在身边的社会活动中体验,获得进步。把课堂教育搬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真善美。比如开展各种爱国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组织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新型建筑等活动,丰富小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等事物的有关了解;让学生走到街头观察交通实况,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在父亲节或母亲节时,引导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洗一件衣服等。在生活中让学生养成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愉悦的态度,培养学生出动脑筋勇于创造生活的意识。通过这些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堂教育上分享对这些社会活动的感受,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思想。

3实践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

课堂教育第6篇

一、教学有法,正确把握育心教育的手段

一堂好的体育课应该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事,教会学生做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情感投入。教师应该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课堂学习,并将育心教育活动充分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之中。第一,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在讨论、竞争、合作中自主参与,在互助、互学、互练中全员参与并共同提高。第二,教学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主性、自信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如在练习跳绳时,有的学生创造了新的跳法,教师应及时予以肯定,并让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第三,在探究学习中,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发现者、倾听者和参与者,要善于发现、珍惜学生的创造冲动。倾听、理解、尊重学生的内心表露,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发展,做到教学有法,促进其人格发展。

二、师生有情,充分体现育心教育的特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同自己的教育对象的每一次接触都能激发他们心灵的热情,这件事做得愈细致,愈有感情,从学生心灵深处涌现出的力量便愈大。”这就告诉我们,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包括心理活动、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等。要在教学中以诚相待,营造一种没有“围墙”相互尊重的课堂氛围。教学中,教师不能总以一副高高在上、令生敬畏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要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以朋友谈心式的语气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其次,应重视感情投资,向学生传递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信息,使学生产生敢于学练的良好学习心理,点燃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再次,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适当给予点拨与帮助,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绪。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敢于创新,才能做到师生有情。

三、学练有趣,有效驾驭育心教育的方法

托尔斯泰认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环境中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在课堂学习中,任何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的体验与运动的乐趣。即使是完成一个简单的动作,或者是取得点滴的进步,都会带来成功的喜悦。因此,体育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成就动机心理,多给学生创造获取成功的机会,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与信心。对于学生的奋力拼搏、坚持到底的精神,团结合作、互助友爱的情操,宁失一球不伤一人的风格,以及认真操练、不断提高成绩等的良好表现,教师一定要及时、客观地给予评价,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不断在运动中体验成长的乐趣。可以通过集体竞赛活动来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竞争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通过规则来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乐观的性格、豁达的胸襟、坚强的意志等健康心理。因此,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不同阶段都要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贯穿在整个体育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精心预设与全程关注,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做到学有个性、学有创新、学练有趣。

课堂教育第7篇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既是“学会了”,也就形成了能力。而“学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若不能切实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可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主动、长期地坚持下去,其学习过程就有可能中断。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为人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明确了这一点,教师的教育行为就随之而改变了。

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使学生爱学

把课堂教学过程作为一种文化过程。课堂是一种师生互动,它的文化含量取决于教师的文化意识、文化视野和文化阐释等文化底蕴。我们的课通过教师的互动努力和不断提炼,以行为实践为主要形式,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民主、开放的文化意识形态,彰显出“文化的教学”。我们的课堂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人生经历中一段具有生命意义的交往过程;课堂教学以唤醒学生主体参与的内驱力为指向而形成其学习人格;课堂教学突破了时空延伸到社会生活之中。

我校研究了促主体性发展的备课模式,即“四分层”的备课模式。遵循差异性和发展性原则。这个备课模式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分层:

一是学生分层。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分析,根据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和单元验收把学生分成不同类别,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教学时分类指导。所分类别是随着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二是教学目标分层。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其中包括基础目标和层次目标。分别针对于低层学生和中高层学生。在目标的设定上,我们力求下要保底,上要挖潜,使各类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三是课堂提问分层。在设计重要的课堂提问时分层。在认知结构发生变化时,要充分发挥中、高层学生的领先突破作用和示范作用,在强化认知反馈的时候,要多照顾低层学生。四是课堂练习分层。有为低层学生设计的基本练习题,也有为全班学生设计的平均目标水平的练习题,还有为高层学生设计的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各层次的学生完成自己的练习后可以选做高一层次的提高题。这样的备课由于充分考虑了每一个学生,利于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分层备课使教师心中有了全体学生。教师心中有了学生,自然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甚至是照顾,进而兴奋起来,上课时也就能够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听讲上了。

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乐学

学生上课做到不说话、不搞小动作,老师让做什么就是专心听讲了吗?这样说只说对了一方面。在学生进行了预习的前提下,有许多较易的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在听课时,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不懂或似懂非懂的知识点上,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使一堂课非常轻松愉快。

我校研究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趣、动、评”教学模式。这个教学模式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教学,更要爱学、会学、创造性的学习。

“趣”,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习动机,使之爱学;另一层是不断满足学生认知的心理需求,使之处在不断地探索之中。在激趣方式上以问题,以形象,以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自主式、互动式、评价式学习等来激发学生探究。

“动”,即积极活动。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全过程的学习活动,参与以开启思维为核心的学习活动。教师要设计学生全身心参与的教学环节,组织好全动、互动、自动的活动。巧妙地将游戏、表演等形式引入课堂,力求在活动中交流,活动中发展。

“评”,科学的评价。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对课堂教学一种必要的反馈。可以是自评、他评或互评。我们除了重视对学生获得知识进行评价,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要评出自信,体验成功,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够在评价中享受快乐,在评价中彰显个性。

习惯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更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学生获取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所以,学校要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成长。依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不同年龄的学生的特点,学校并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为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管理,解决习惯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习惯培养正常、稳步的进行,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组员的学习习惯培养领导机构,全面负责习惯培养计划的制定、检查督导以及考核评估。其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各学科分别制定出了学科教学培养习惯的思维导图,科学可行的计划和方案的制定,是保证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扎实有效进行的关键。以语文学科为例: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在这个迅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时代,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其成为终生学习者、思考者,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为了学生的良好发展,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我们的教师有爱心、耐心、决心、恒心。同时,良好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对课堂教学的质量其意义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