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区域环境质量(合集7篇)

时间:2024-03-08 14:51:21
区域环境质量

区域环境质量第1篇

环境污染尤其是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往往是跨行政区位的全国性问题。在现行的以行政区域为基本划分的环境管理体系中无法很好的做好区位之间的协调。而采用区域环境管理的模式能够很好的对此种问题进行合理的避免。本文系统从区域环境管理的概念、区域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区域环境管理的优势以及区域环境管理的实施过程来讨论用区域环境管理手段来治理、提高环境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核心办法之一。

1 区域环境管理的概念

区域的概念是一个包含了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概念,在环境学上将具有同等自然、人文、社会条件的链接地域或者资源体系称之为环境区域。而区域环境管理则是需要政府、当地居民、非官方社会组织等能动性高的个人与组织在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科学理念对于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进行统一管理的手段。这种管理手段以达到提高自然环境质量以及居民生活质量为基本核心,并保护自然环境的可再生循环。在持续增长的同时以不破坏环境为底线展开相应的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

在区域环境管理过程中主要包含了广义与狭义的环境管理概念。广义的区域环境管理是指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包含了对当下区域之内的环境管理制度以及区域之间的合作管理体系。并包括了区域内的一系列外援效应。狭义的区域环境管理是指在一种特定的环境区域安排的前提下对区域内的管理制度的安排以及管理制度的实现。管理的范围包含了当下区域内的特定自然资源(如:流域环境管理)或者是一切的自然资源(如:保护区环境管理)。并同时包括了当下区域内的人文文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居民生活与活动等一系列人文干扰的活动。这两个区域环境管理概念往往同时作用于一个或者多个环境区域中,进而形成了一种立体式的区域环境管理体系。

2 区域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的环境问题往往表现为面积广、污染严重、流动性强、持续性强等特点。如2011年7月3日发生在福建省紫金山的紫金矿业发生了严重的水污染事件。大量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水被排入汀江。由于水污染未能及时控制,并具有明显的流动性。此次污染不仅对紫金山流域的河道造成了污染,还对下游的包括:上杭县、金桥等20多个县级地区,并且对汀江生态系统造成了短时间无法修复的破坏。又如,2011年7月发生在四川省阿坝州的锰污染事件,导致涪江流域水质异常,由于四川省与下游的重庆市环保部门采取了有效的环境管理区域联防联控措施,使污染水团控制在四川境内,从而确保了三峡库区的水质安全。

从上述污染事件可以看出环境污染往往是跨行政区位的,而在面临跨行政区位的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管理以及紧急事件的处理方面均无法做到有效的协调与快速的反映。因此,对于建立以环境区域为基本范围的管理体系具有明显的必要性。

此外,环境区域内环境具有一定的联系性,以及相似性,处于同一环境区位的环境从植物组成、土壤构成、水源情况、气象条件等诸多方面具有类似的外部条件。针对区域环境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对外部环境进行统一的利用与管理。更好的达到治理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

3 区域环境管理的优势

3.1以环境条件为区域划分

在区域环境管理过程中的区域划分是以区域的自然条件进行划分的。根据环境学中的区域环境管理的定义,需要管理区域中的环境属于一个体系,并且在环境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相辅相成的作用。针对此种区域中的环境问题的管理能够在政策的制定、管理体系的制定、管理办法的执行等多个方面达到高度的协同。在降低了工作量的同时增加了监管的可能性以及管理方案执行的针对性。能够又有效的提高区域内的环境质量。

3.2解决跨行政区域管理的矛盾

由于环境污染具有高度迁移以及影响面广等特点,导致了在环境区域外的环境以及行政区位的划分无法满足对环境管理的需求。在现有的环境管理制度下面以行政单位为基本的划分规范,对下属环境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表现为跨行政区域的监管不利,或者发现问题无法解决问题。此外,由于排污企业的不规范经营有意的选取具有争议的监管空白进而为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创造了可能性。通过区域环境管理能够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出现,利用环境区域之间的包围作用。有效的对环境区域内部的全部环境要素进行监管与管理。达到环境区域之间的无缝连接为压缩不遵从企业的生存空间,进而降低了环境风险。

3.3更有利于环境资源的分配

以行政区规划的环境管理往往以地区的发展为本位进行规划与管理,而对于周边地区造成的影响考虑不足。比如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往往由于行政区域内的规划容易照顾当地的经济发展而过多的对水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而造成了下游的河流生态系统的干旱化破坏。而采用区域环境管理由于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并不具有直属关系因此能够很好的站在全区域的发展视角去对资源的利用进行预算和规划。从而很好的避免了厚此薄彼以及资源的过度开发等问题。

4 区域环境管理的实施对策

4.1 建立区域环境管理职能部门

构建新的环境管理体系,将区域环境管理脱离政府的行政区管理范围内,而是采用中央直接负责的机制。在针对区域内环境问题的治理与管理中有权利问责地方政府。并制定相应的区域内环境资源的开发规划,各级政府不得以任何原因进行干预。此外,在新的区域环境管理体系中需要对区域共同体的概念进行强化。做到以内部区域为一个共同核心结构与外部环境“行政区域”进行平等的、互助的管理与监管环境。进而为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责。

4.2 构建区域环境、政府、企业的互助关系

现行的环境管理是被当地政府垄断的,区域环境管理需要对国家的资源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在区域内形成以区域环境管理委员会为主导、当地政府以及区域内企业为核心成员的共同管理方式。在区域内的政府、企业、居民均受利于并受限于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因此只有建立多方面的合作互助的关系才能够在根本上解决环境质量问题。进而为区域内行政政府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4.3 建立区域领导制度

在区域环境管理的制度改革方面需要主导环保领导制度以及领导责任制制度。具体的实施方案分为如下两个方面:

在环保领导制度方面需要遵循在环境区域内区域环境管理委员会对环境管理具有绝对的领导责任。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并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领导的权利集中。

在领导责任制制度方面,在对区域内环境的监管与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出现重大责任、环境恶化以及环关责任人与责任代为以领导责任制的原则对其进行相关责任的追究。

5 结论

本文从区域环境管理的概念、区域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区域环境管理的优势、区域环境管理的实施对策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提高环境质量的过程中实行与加强区域环境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关键性。通过论证得到了加强区域环境管理是提高环境质量的根本途径。希望为今后的环境管理工作以及相关和谐发展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易容娇.区域环境管理模式主流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2]万薇,张世秋,邹文博.中国区域环境管理机制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区域环境质量第2篇

关键词:减排政策 工业区域 环境空气质量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a)-0130-02

1 研究目标及意义

此论文主要以工业区域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为研究对象,针对受低架污染源影响的区域,运用AERMOD模型,预测区域在减排政策实施前后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差异,研究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为工业区域的环境管理和政策导向提供基础,对现实环保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研究内容

(1)调查工业区域在2014―2015年期间的减排政策和减排对象,基于AERMOD模式对整改前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的环境影响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研究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区域的环境影响程度。

(2)调查区域实施的减排政策,针对典型低架点源开展的环保治理工程方案措施及其治理效果进行调查,并对环保工程的效果进行调查。

(3)基于AERMOD模式对整改后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的环境影响进行模拟计算分析,通过模拟计算的结果分析减排政策带来的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同时搜集当地2014年和2015年全年的常规监测数据资料,对比模拟计算的预测结果和实际监测的调查结果,分析结果的相关性及不相关原因。

3 研究工具和技术路线

(1)研究工具。

此研究用EIAProA2008软件运行AERMOD模式,该软件由宁波环科院(SFS)六五软件工作室研究开发,主要依托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进一步预测模型中的AERMOD模型。

(2)技术路线。

①利用AERMET、AERMEP处理原始气象(包括地面气象数据以及探空气象数据)、地形数据,在运行AERMET、AERMEP基础上运行AERMOD。

②基于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对典型低架点源整改前后的污染源强运行计算,得出结果。

③运用EIAProA Drawer直观表征整改前后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区域的贡献值浓度情况,对比研究实施整治的效果。统计2014―2015年的全年监测数据,分别分析年均浓度和日均浓度的变化情况,对比理论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4 2014年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模拟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

按照此次研究方向,对区域内在2014―2015年接受整改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进行了调查,这些污染源均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完成了环保整改工作,接受整治的污染源类型主要分为锅炉燃料废气和有机废气。

根据2014年的常规监测结果,区域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标,占标率为40%;日均浓度稳定达标,最大值占标率为53.3%;区域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达标,占标率为50%,日均浓度最大值出现超标,最大值占标率107.5%;区域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超标,占标率为155.7%,日均浓度最大值超标,占标率为134.7%。

根据模拟计算结果,2014年,各典型污染源在区域内主要特征点的SO2日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在0.83%~15.36%范围,SO2年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在0.286%~8.16%范围;NO2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在1.95%~29.7%范围,NO2年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为0.444%~12.19%;PM10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为0.964%~30.38%,PM10年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在0.21%~10.5%;VOCs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为0.018 938~0.018 938 mg/m3,VOCs年均浓度贡献值为0.000 974~0.158 486 mg/m3。各典型低架点源排放的SO2、NO2、PM10和VOCs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贡献均有一定的份额,污染物的排放带来了明显的环境质量影响。

5 区域减排政策及典型固定低架点源治理实效

2014―2015年期间该区域实施了减排政策和具体工作方案,重点工作方案包括:(1)积极推行工(产)业园区集中供热;(2)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控制臭氧污染。

该区域主要存在的污染源为燃料烟气和有机废气,在减排政策的实施下,针对区域内的典型污染源开展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典型污染源得到了有效削减。

区域内的锅炉废气主要采用集中供热替代和改用清洁能源的治理措施,该项措施的实施使得典型低架点源排放的SO2下降幅度达99.0%、NO2下降幅度达91.9%、PM10的下降幅度达99.7%,减排效果显著。

针对VOCs,区域内重点排放大户削减明显,使得典型低架点源的VOCs排污量下降了89.1%,减排政策实施的效果显著。

有机废气分别采用了单一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脱附再生的治理工艺以及氧化分解的治理工艺,其中单一活性炭吸附法效率最低,仅达61.4%,另外两种处理工艺运行效果良好,分别达90%和89.4%。有机废气的治理工艺效果差异性较大。

6 减排治理后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区域环境的模拟计算分析

(1)减排措施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显著。其中环境空气质量中SO2的日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14.65%,年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7.82%;NO2日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22.31%,年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9.29%;PM10的日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30.101%,年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10.474%;VOCs的占标率最大可下降1.011 2 mg/m3,年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0.138 43 mg/m3。

(2)SO2和PM10在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结果反映出了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但模拟计算的结果偏小,可能是由于选取的典型低架点源尚不全面所致。NO2在环境空气质量中的浓度变化未反映出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二氧化氮受燃料使用总量的影响较大,而受燃料类型的影响较小所致。

7 结语

该研究对研究区域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进行了模拟计算,对区域减排政策及环保工程进行了调查,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实际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施整治前,各典型低架点源排放的SO2、NO2、PM10和VOCs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贡献均有一定的份额,污染物的排放带来了明显的环境质量影响。而区域实施的减排政策针对不同的污染物整治效果差异较大,其中集中供热方案以及能源替代方案效果显著,各项有机废气治理措施差异性较大。实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中SO2和PM10与模拟计算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证明SO2和PM10在环境空气中的浓度受减排政策的影响,而NO2在环境空气质量中的监测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相反,表明该研究区域内减排政策的实施未能使区域内的NO2指标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伯鑫,傅银银,丁峰,等.新一代大气污染估算模式AERSC REEN对比分析研究[J].环境工程,2012,30(5):71-76.

[2] 黄浩彬.国内外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软件发展现状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08,27(5):82-83.

区域环境质量第3篇

关键词:水环境;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质分析

水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水环境中污染物进行监测,找出水污染因素并评价分析出污染物产生原因及污染途径,同时制定污染对策和采取合理污染治理措施,可以为区域防治水污染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1]。水环境监测对于防治水污染、制定水环境标准、加强水环境及水资源规范管理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目前水环境监测技术快速发展及在线自动监测等相比,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由于存在制度不完善、保障措施不健全、资金落实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滞后问题,距离“科学、准确、实时、动态”信息自动化监管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强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水质监测数据和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可靠性和全面实时性,为环境管理部门和政府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区域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数据依据,具有较大的工程实践应用和水环境高效优质监测管理研究意义。

1区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从目前水环境监管现状来看,尚还缺乏科学合理、统一健全、动态修正的水环境监测质量监管体系,大多采取多层次、多部门、分区域管理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区域水质监测和优化配置带来了局限,影响到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效率和效益水平。

1.1区域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方面现状分析

为加强环境监测的全面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资料具有较高的准确可靠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1991年颁布实施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和2006年颁布实施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并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制定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上述规范标准和指导性文件的颁布实施,对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和规范环境管理行为均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现行水环境监测机构,基本都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和管理权限设置,实际管理中出现水环境监测站分布过多、管理权属混乱、监测设备资源重复配置浪费严重、信息孤立交互功能严重不足等问题,加上管理体制近10年未进行有效修正,存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滞后性”,监测方法、监测手段等得不到有效完善,监测资源也不能得到有效合理配置。地方政府负责制条件下的水环境监测,其监测质量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部分行政干预,出现水环境监测数据、水环境信息公开等存在“数出多门”“相互矛盾”等问题,造成区域水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无法统一、有序、优质的开展。

1.2区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方面现状分析

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等相关研究机构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水环境监测站的制度化建设,为开展全程序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夯实了基础。同时,借助开放流服务平台,为区域水资源污染和优化调至提供了联防联控的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但由于多方原因,目前区域水环境监测其质量管理制度还有待进一步修正完善,具体表现为:(1)管理认证缺乏全面监测指标和有效质量控制。目前,区域水环境监测工作大多注重事后控制,缺乏事前分析和风险预控理念,水质监测指标不全面、水质监控实时动态性较差,整体质量控制体系、方法和手段较缺乏。(2)水环境监测认证标准缺乏针对性和完善性。目前,环境监测部门对区域水资源监测的认证标准与制度,均是通过国家环保部门颁布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两个标准进行鉴定。而实践工作中,水环境监测工作涉及到行业多、规模不同等问题,各地、各行业领域其所需要监测的指标和工作内容又存在较大差异,统一的认证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与工程实际和指标要求存在不匹配问题,制约了水环境监测业务的高效、优质和有针对性的开展[2]。(3)缺乏完善的水环境质量监管网络交流和信息服务平台。目前,不同部门在水资源的质量监管全程中存在重视的类别、数量等方面的差异,存在资源设备重复配置、信息孤立等问题,缺乏资源交互共享和信息实时公布的“科学、准确、实时、动态”的在线网络交流和服务平台。

2提高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2.1深化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区域水环境监测部门,应构建完善的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要通过培训、宣传和实际工作等多渠道全面提升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监测质量管理意识,同时要强化全员参与意识,树立完善的体系化、制度化、常态化等水环境质量监管和服务理念。要进一步健全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和机构,要配备专门的质量监管人员。要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制定适合不同行业和工程领域的全面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标准,建立完善的信息交互平台。统一水环境和水资源信息的渠道与方式,避免出现信息相互矛盾、相互混淆等问题,提高水资源信息公开、质量监管工作透明度。

2.2合理放权加强区域水环境监测认定资质管理

为了提高区域水资源质量监测管理服务水平,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实施认证资质管理机制,通过资质认证一方面保证水环境监测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合理授权和资质认证,区域水环境监测部门顺利开展相应的水环境监测服务工作,出具全面准确的水质监测数据资料及相关证明,并承担相应责任,提高与其他行业和工程间的水资源协同监管和合理配置水平。

2.3提高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能力

(1)提高样品采集水平。水质样品采集要注意采集点的合理布局,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多样性,同时样品采集数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不宜过多或过少。要注意把握好水质样品采集的深度,避免监测分数据受到表面污秽物或杂物等的影响,确保水质样品分析数据真实反映采集区水环境的实际质量。要按照地点、种类等合理进行分区编号,避免检测数据相互混淆,影响分析结果。(2)保证实验室监测水平。在实验工具、实验试剂和试液、实验环境、实验技术等方面均应满足水质监测站实验室要求,严格遵循“量用为出、只进不出”的原则进行样品分析,并严格规范实验分析操作步骤,将样本监测分析的全流程具体化和过程动态复核,减少每一环节可能带来的误差,确保水环境监测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匹配性。(3)强化水环境监测分析工作。根据不同污染有针对性的制定水质监测指标和评估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采取全面、先进的监测方法、监测技术和监测手段。合理运用多参数采集、自动化监测分析等先进设备。要加强重金属、有机物和其他有毒物质的全面识别和分析能力,有效提高区域水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完善性、准确可靠性和实时全面性,更好地满足区域水环境的质量控制需要,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决策,提供完整的数据资料和分析结果。

3结束语

水环境质量监测是环境保护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为了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收集污染资料,提高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效率效益水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监测部门,应加强对水污染监测的体系制度建设和动态质量监管,综合提升水环境监测样本采集、数据分析能力,确保数据全面准确,实现对水环境现状的动态掌握,有效预防和防治水环境污染,确保区域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吕少银 单位:遵义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参考文献:

区域环境质量第4篇

1 研究目标及意义

此论文主要以工业区域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为研究对象,针对受低架污染源影响的区域,运用AERMOD模型,预测区域在减排政策实施前后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差异,研究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为工业区域的环境管理和政策导向提供基础,对现实环保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研究内容

(1)调查工业区域在2014―2015年期间的减排政策和减排对象,基于AERMOD模式对整改前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的环境影响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研究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区域的环境影响程度。

(2)调查区域实施的减排政策,针对典型低架点源开展的环保治理工程方案措施及其治理效果进行调查,并对环保工程的效果进行调查。

(3)基于AERMOD模式对整改后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的环境影响进行模拟计算分析,通过模拟计算的结果分析减排政策带来的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同时搜集当地2014年和2015年全年的常规监测数据资料,对比模拟计算的预测结果和实际监测的调查结果,分析结果的相关性及不相关原因。

3 研究工具和技术路线

(1)研究工具。

此研究??用EIAProA2008软件运行AERMOD模式,该软件由宁波环科院(SFS)六五软件工作室研究开发,主要依托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进一步预测模型中的AERMOD模型。

(2)技术路线。

①利用AERMET、AERMEP处理原始气象(包括地面气象数据以及探空气象数据)、地形数据,在运行AERMET、AERMEP基础上运行AERMOD。

②基于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对典型低架点源整改前后的污染源强运行计算,得出结果。

③运用EIAProA Drawer直观表征整改前后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区域的贡献值浓度情况,对比研究实施整治的效果。统计2014―2015年的全年监测数据,分别分析年均浓度和日均浓度的变化情况,对比理论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4 2014年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模拟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

按照此次研究方向,对区域内在2014―2015年接受整改的典型固定低架点源进行了调查,这些污染源均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完成了环保整改工作,接受整治的污染源类型主要分为锅炉燃料废气和有机废气。

根据2014年的常规监测结果,区域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标,占标率为40%;日均浓度稳定达标,最大值占标率为53.3%;区域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达标,占标率为50%,日均浓度最大值出现超标,最大值占标率107.5%;区域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超标,占标率为155.7%,日均浓度最大值超标,占标率为134.7%。

根据模拟计算结果,2014年,各典型污染源在区域内主要特征点的SO2日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在0.83%~15.36%范围,SO2年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在0.286%~8.16%范围;NO2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在1.95%~29.7%范围,NO2年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为0.444%~12.19%;PM10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为0.964%~30.38%,PM10年均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在0.21%~10.5%;VOCs最大日均浓度贡献值为0.018 938~0.018 938 mg/m3,VOCs年均浓度贡献值为0.000 974~0.158 486 mg/m3。各典型低架点源排放的SO2、NO2、PM10和VOCs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贡献均有一定的份额,污染物的排放带来了明显的环境质量影响。

5 区域减排政策及典型固定低架点源治理实效

2014―2015年期间该区域实施了减排政策和具体工作方案,重点工作方案包括:(1)积极推行工(产)业园区集中供热;(2)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控制臭氧污染。

该区域主要存在的污染源为燃料烟气和有机废气,在减排政策的实施下,针对区域内的典型污染源开展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典型污染源得到了有效削减。

区域内的锅炉废气主要采用集中供热替代和改用清洁能源的治理措施,该项措施的实施使得典型低架点源排放的SO2下降幅度达99.0%、NO2下降幅度达91.9%、PM10的下降幅度达99.7%,减排效果显著。

针对VOCs,区域内重点排放大户削减明显,使得典型低架点源的VOCs排污量下降了89.1%,减排政策实施的效果显著。

有机废气分别采用了单一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脱附再生的治理工艺以及氧化分解的治理工艺,其中单一活性炭吸附法效率最低,仅达61.4%,另外两种处理工艺运行效果良好,分别达90%和89.4%。有机废气的治理工艺效果差异性较大。

6 减排治理后典型固定低架点源对区域环境的模拟计算分析

(1)减排措施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显著。其中环境空气质量中SO2的日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14.65%,年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7.82%;NO2日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22.31%,年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9.29%;PM10的日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30.101%,年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10.474%;VOCs的占标率最大可下降1.011 2 mg/m3,年均浓度占标率最大可下降0.138 43 mg/m3。

(2)SO2和PM10在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结果反映出了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但模拟计算的结果偏小,可能是由于选取的典型低架点源尚不全面所致。NO2在环境空气质量中的浓度变化未反映出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二氧化氮受燃料使用总量的影响较大,而受燃料类型的影响较小所致。

区域环境质量第5篇

关键词:水环境;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质分析

水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水环境中污染物进行监测,找出水污染因素并评价分析出污染物产生原因及污染途径,同时制定污染对策和采取合理污染治理措施,可以为区域防治水污染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1]。水环境监测对于防治水污染、制定水环境标准、加强水环境及水资源规范管理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目前水环境监测技术快速发展及在线自动监测等相比,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由于存在制度不完善、保障措施不健全、资金落实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滞后问题,距离“科学、准确、实时、动态”信息自动化监管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强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水质监测数据和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可靠性和全面实时性,为环境管理部门和政府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区域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数据依据,具有较大的工程实践应用和水环境高效优质监测管理研究意义。

1区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从目前水环境监管现状来看,尚还缺乏科学合理、统一健全、动态修正的水环境监测质量监管体系,大多采取多层次、多部门、分区域管理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区域水质监测和优化配置带来了局限,影响到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效率和效益水平。

1.1区域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方面现状分析

为加强环境监测的全面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资料具有较高的准确可靠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1991年颁布实施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和2006年颁布实施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并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制定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上述规范标准和指导性文件的颁布实施,对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和规范环境管理行为均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现行水环境监测机构,基本都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和管理权限设置,实际管理中出现水环境监测站分布过多、管理权属混乱、监测设备资源重复配置浪费严重、信息孤立交互功能严重不足等问题,加上管理体制近10年未进行有效修正,存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滞后性”,监测方法、监测手段等得不到有效完善,监测资源也不能得到有效合理配置。地方政府负责制条件下的水环境监测,其监测质量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部分行政干预,出现水环境监测数据、水环境信息公开等存在“数出多门”“相互矛盾”等问题,造成区域水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无法统一、有序、优质的开展。

1.2区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方面现状分析

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等相关研究机构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水环境监测站的制度化建设,为开展全程序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夯实了基础。同时,借助开放流服务平台,为区域水资源污染和优化调至提供了联防联控的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但由于多方原因,目前区域水环境监测其质量管理制度还有待进一步修正完善,具体表现为:

(1)管理认证缺乏

全面监测指标和有效质量控制。目前,区域水环境监测工作大多注重事后控制,缺乏事前分析和风险预控理念,水质监测指标不全面、水质监控实时动态性较差,整体质量控制体系、方法和手段较缺乏。

(2)水环境监测认证标准缺乏针对性和完善性。

目前,环境监测部门对区域水资源监测的认证标准与制度,均是通过国家环保部门颁布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两个标准进行鉴定。而实践工作中,水环境监测工作涉及到行业多、规模不同等问题,各地、各行业领域其所需要监测的指标和工作内容又存在较大差异,统一的认证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与工程实际和指标要求存在不匹配问题,制约了水环境监测业务的高效、优质和有针对性的开展[2]。

(3)缺乏完善的水环境质量监管网

络交流和信息服务平台。目前,不同部门在水资源的质量监管全程中存在重视的类别、数量等方面的差异,存在资源设备重复配置、信息孤立等问题,缺乏资源交互共享和信息实时公布的“科学、准确、实时、动态”的在线网络交流和服务平台。

2提高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2.1深化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区域水环境监测部门,应构建完善的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要通过培训、宣传和实际工作等多渠道全面提升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监测质量管理意识,同时要强化全员参与意识,树立完善的体系化、制度化、常态化等水环境质量监管和服务理念。要进一步健全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和机构,要配备专门的质量监管人员。要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制定适合不同行业和工程领域的全面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标准,建立完善的信息交互平台。统一水环境和水资源信息的渠道与方式,避免出现信息相互矛盾、相互混淆等问题,提高水资源信息公开、质量监管工作透明度。

2.2合理放权加强区域水环境监测认定资质管理

为了提高区域水资源质量监测管理服务水平,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实施认证资质管理机制,通过资质认证一方面保证水环境监测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合理授权和资质认证,区域水环境监测部门顺利开展相应的水环境监测服务工作,出具全面准确的水质监测数据资料及相关证明,并承担相应责任,提高与其他行业和工程间的水资源协同监管和合理配置水平。

2.3提高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能力

(1)提高样品采集水平。

水质样品采集要注意采集点的合理布局,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多样性,同时样品采集数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不宜过多或过少。要注意把握好水质样品采集的深度,避免监测分数据受到表面污秽物或杂物等的影响,确保水质样品分析数据真实反映采集区水环境的实际质量。要按照地点、种类等合理进行分区编号,避免检测数据相互混淆,影响分析结果。

(2)保证实验室监测水平。

在实验工具、实验试剂和试液、实验环境、实验技术等方面均应满足水质监测站实验室要求,严格遵循“量用为出、只进不出”的原则进行样品分析,并严格规范实验分析操作步骤,将样本监测分析的全流程具体化和过程动态复核,减少每一环节可能带来的误差,确保水环境监测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匹配性。

(3)强化水环境监测分析工作。

根据不同污染有针对性的制定水质监测指标和评估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采取全面、先进的监测方法、监测技术和监测手段。合理运用多参数采集、自动化监测分析等先进设备。要加强重金属、有机物和其他有毒物质的全面识别和分析能力,有效提高区域水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完善性、准确可靠性和实时全面性,更好地满足区域水环境的质量控制需要,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决策,提供完整的数据资料和分析结果。

3结束语

水环境质量监测是环境保护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为了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收集污染资料,提高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效率效益水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监测部门,应加强对水污染监测的体系制度建设和动态质量监管,综合提升水环境监测样本采集、数据分析能力,确保数据全面准确,实现对水环境现状的动态掌握,有效预防和防治水环境污染,确保区域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贵,陈小霞,马玉娇.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7(91):30-31.

区域环境质量第6篇

【关键词】区域;生态环境;进展

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不仅仅能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还能保障人们的生存环境。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激增,人们想要发展,希望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使环境更好地服务与人类。这样一来,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又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制约,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提升其质量很有必要。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进行评价,能够更好地掌握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从而有效的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1、我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展开了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八十年代末期,由单纯的环境质量评价进一步扩展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此后,随着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盲目从原来的关注灾害和污染逐步转向了涉及多方面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区域生态环境预警的原理基础上,傅伯杰立足于生态破坏、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使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我国的主要省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等级划分与排序。1995年,范常忠等对广东省的是个主要城市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对省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分级,并根据其特点总结出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同年,马玉增等人对我国的山丘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并制定出相应的指标体系。2003年,胡会峰等人通过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大量研究,提出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上的各个研究,针对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拓展了质量评价的新思路。

作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基础,指标体系需要遵循可操作性、稳定性的原则。不同指标构建侧重于不同的属性与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础建设,诸如道路、绿化、景观等,二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如教育、消费等,三是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水文等。评价方法主要使用的是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投影追踪法等。

2、我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方法

2.1层次分析法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提出了层次分析法,该方法主要是讲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从而实现多目标决策。层次分析方法不仅能够减少主观因素对分析结果造成的影响,还能够检验是否正确,因此逐渐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层次分析法首先需要建立起递阶层次结构,然后在对矩阵标度进行判断,然后再计算权重并排序,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该方法在复杂的系统评价中独具优势,能够很好地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

2.2指数评价法

作为一种特定的相对数,指数主要是对食物或是现象的动态变化进行反应。当指数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其他指标的变动。在我国广泛使用的是综合指数法。该方法可以对多个因素指标进行分析,保持一个或多个因素不变,可以用于观察其他因素的变化程度。

2.3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该模式是建立在人工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应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建立起神经网络结构,增强该结构的自适应能力,从而能够以更加贴近人类的思维模式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通过神经网络可以模拟人工对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的评价,相比与人工更加准确、高效。首先需要确定评价指标集,并将BP网络中输入节点的个数作为指标个数。其次还要确定BP网络的层数,确保具有三层网络模型结构。另外,还需要通过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的处理,以进一步明确评价结果。最后确定正确的评价。

2.4生态足迹法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使用生态足迹法,以衡量某地区的生态承载力。首先需要对各项主要的消费项目人均年消费量值进行计算,其次计算人均占用的土地面积,最后计算出生态盈余。该方法缺乏对自然系统提供更自然功能的完全描述。

3、我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由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对于生态环境的质量进行评价的相关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虽然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生态环境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各种情况十分复杂,都会对评价的结果造成影响,再加上生态环境一直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其中某一个环节的质量进行评价有一定的困难性。其次,在评价指标层面,由于缺乏针对特殊指标、常用指标的系统、定量的研究,得出的结论缺乏全面性。在评价手段层面上,虽然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我国发展越来越迅速,但是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领域,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作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辅助手段,遥感能够及时地提供信息,但是却不能及时地解译信息,及时获得了很多信息也不能对其有一个综合的利用。在评价方法层面上,虽然对方法的应用效果有一定的研究,但是缺少各种方法之间的比较。在评价对象方面,普遍还是将视角放在了省、市、工矿区等宏观层面,很少有奖区域内的组织结构和区域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得出的结果却少了量化的分析内容。最后,缺少了对影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因素的范围的研究。人在生态环境系统中,既是感受着,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而对于生态环境指标因素的影响也是两个方面的,需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应当逐步对生态环境影响、响应机制不断完善,让各个指标因素的影响效果更佳明确。其次还应当关注遥感分类提取的评价指标因素,并不断对其进行规范。此外,还需要不断对遥感获取的信息进行分类,通过模型化和规范化,使得评价的模型不断完善,从而确保评价的准确、高效。还可以通过各因素影响程度评价模型的钢构件,明确评价对象存在的问题。最后,使用多个不同层面的尺度对评价对象的结构进行评价,能够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4、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对于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由此很多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生态环境的质量进行评价,能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依据。虽然我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已经有了四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还是存在了一定的问题。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从理论上保障了质量评价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很有必要。本文就在分析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小丽,李祚泳,汪嘉杨.基于指标规范值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引力指数公式[J].环境工程,2014(S1) .

[2]何立环,刘海江,李宝林,王业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实践[J].环境保护,2014(12) .

[3]姚佳,王敏,黄沈发,白杨.海岸带生态安全评估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02) .

区域环境质量第7篇

关键词:地下水; 环境质量; 单项污染指数; 综合污染指数; 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05002

1引言

锦州市地处辽宁省中部偏西,为省辖市,总面积约为9925.34 km2,位于东经120°42′~122°36′、北纬40°49′~42°08′之间。截至2015年,锦州地区水资源量为53610万m3,人均占有量177 m3/人,地下水资源量为42293万m3[1]。为监测锦州地区地下水污染动态及掌握居民饮用水水质状况,地下水监测点位多布设在市区周围的饮用水源地。监测频次为5月份采样一次,监测项目为22项。

2监测结果

“十二五”期间,共对锦州市典型区域地下水采样分析,监测结果见表1。

3结果评价

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采用GB/T14848-93《地下水水质标准》[2]中Ⅲ类标准进行评价。评价方法采用污染指数法[3]。

(1) 单项污染评价。

计算公式:Pi=XS0,其中:pH值的单项污染指数为:Pi=|X-|S2-,=S1+S22

式中:Pi为单项污染指数;

X为某一评价参数的实测浓度;

S0为某一评价参数的标准值;

S2、S1 为pH值标准值的上下界限值;

为pH值背景值的上下界限的中值。

(2) 综合污染指数。

计算公式:P=∑ni=1Pi。

评价结果见表2,依据表2的评价结果可知,单项污染指数从大到小依次是六价铬26.86、锰3.33、氨氮1.77、硝酸盐1.55、挥发酚1.50;锦州地区典型区域地下水各项指标污染分担率由大到小依次是六价铬66.84%,锰8.29%,氨氮4.40%,硝酸盐氮3.85%,挥发酚3.73%。

4原因分析

\州市典型区域地下水水质长期处于五类水,相对较稳定,但主要超标项目下降明显,超标点主要集中在铁合金厂附近。随着常年的渗漏,铁合金附近形成了以六价铬和锰为代表的污染带,因此六价铬污染分担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是由铁合金渣山和女儿河屯东、金厂堡屯机井六价铬的超标造成的。

硝酸盐超标主要与锦州市所处地区的地质结构及土壤类型有很大关系。挥发酚与氨氮的污染分担率高,其原因主要是当地大面积种植水田,使用化肥很广泛,受雨季的冲刷渗透,致使上述分析项目偶有超标。

5结论

“十二五”期间,锦州典型区域地下水水质总体处于五类水平,主要污染因子为六价铬、锰、氨氮、硝酸盐、挥发酚,但污染程度呈下降趋势,应加强监测及管理。

参考文献:

[1]

锦州市政府.锦州市“十二五”环境质量报告书[R].锦州:锦州市政府,2015.

优发表网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