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合集7篇)

时间:2023-11-08 11:02:10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第1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数字经济;生产要素;数据

自2015年正式提出“互联网+”以来,我国先后推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年)、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2017年)、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智能+”(2019年)和新基建(2020年)等一系列战略举措,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逐步迈入了数字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驱动要素发生了重大改变[1]。这为占全国人口68%、国土面积占90%、GDP占41%(2019年)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2]———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多重挑战。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趋势下,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县域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创新发展步伐,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数字经济时代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一)新的经济发展体系给县域经济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随着“新基建”的大力建设与推进,以5G、AI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催生了新的经济发展体系:1.市场资源配置出现新要素。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携同算法、算力共同赋能物理世界(主要是机器),物理世界将替代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而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人类将进入“数字生产力”新经济时代。2.竞争要素和机制出现新规则。竞争要素已由传统的资源、产品、技术、服务等过渡到生态圈体系竞争时代,市场竞争要素资源将向数字经济体系无限集中,将改写商业经济竞争的规则,传统经济管理被强中心、共生化、无边界、自驱动的数字经济全方位取代。3.经济发展出现新趋势。传统经济形态将与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建立起高度耦合“数字联姻”关系,传统组织、物理世界将在数字化进程中进化出“智能生产力”、“智能生产关系”及“智能产出”的新型经济关系,传统经济的智能数字化转型将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并产出新型智能产品,新的经济发展体系将给县域经济带来全方位的机遇和变革[3]。

(二)县域经济统计和核算面临重大调整和冲击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创新和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产品表现形式,创造出了诸如共享经济、共享知识等新型产品、新型消费和新型收益的综合经济形态和数字化产品。而现有宏观统计体系已经无法完全对具有跨界融合、免费服务、动态创新等特征数字和被数字化提升的产品与活动所带来的增加值进行准确的捕捉和计量[4],这对我国传统统计、税收和财政管理体系提出新的重大挑战,国民经济统计与核算体系面临重大调整[5]。而县域在数字技术、数据积累与规范、新产业规模与集聚能力等方面与市域城市或发达区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新型统计与核算体系的完善、实施和推广,县域经济发展的数量与质量都将面临不利的局面。

二、数字经济时代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生产要素运用不足及固化依赖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先后交替及转换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推动县域经济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型发展。但由于不同县域发展水平和条件的差异,传统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诸多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木桶效应”现象。同时许多县域对传统生产要素产生了“刚性”依赖,这严重束和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随着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劳动力红利逐渐消失、资本门槛逐年提高、环保标准日益提高等一系列发展条件的变化,传统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常态下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两难选择。

(二)数据要素发展积累和沉淀不够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要,许多县域先后推动诸如智慧县域、数字县域、数字政府等的建设,除了在物流、交通、基础配套等数字化硬件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外,还将线上线下数字化产品市场的触角伸向了偏远的乡村,网上购物、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数字化场景进入并深刻影响县域人们的日常生活。县域数字化建设及数字化产品催生了海量的数据,但相比需求相对规范、采集技术成熟、应用场景系统、渠道兼容较好的一、二线及中心城市来说,由于应用需求、采集技术、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县域内绝大多数的海量数据呈现碎片化、无序化、失联化的特点,处于“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无处可用”的“流浪”状态,规范、有序、标准的数据积累和沉淀明显不够,县域经济智能化发展先天不足。

(三)新型经济形态发展的系统性不足数字经济的本质是以数据流动的智能化来解决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其经济形态主要表现为消费端和供给端的高效协同和精准匹配。但目前我国县域经济供给端与消费端存在明显的失衡和不匹配:在消费端来说,县域经济范围内拥有较大规模的网购人群和网络零售、快捷便利的快递物流及移动支付体系;但在供给端来说,县域普遍存在全球知名品牌缺乏、精准营销不足、产品定位不准、数据驱动产品不足、数字化制造能力偏低、柔性生产和定制化生产能力供应链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新型经济形态发展的内生动力及韧性严重不足。

(四)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理念与思维“误区”1.认知误区。数字经济要求县域治理进行创新和适应、跨越不同领域技术、传统创新方式等诸多改变和适应,因此普遍存在害怕、惶恐、抵触、轻视的倾向和情绪,对数字经济的本质、趋势、应用等认知不足。2.思维误区。受传统思维惯性和现实情境双重因素影响,出现了一方面轻视数字经济的引领创新作用,而另一方面则认为领数字经济无所不能的两种极端思维。3.实践误区。在推动数字经济过程中,县域政府普遍存在过于追求国际前沿水准、打造大型新型商业生态而普通民众却对发展数字经济“孤陋寡闻”、参与度较低的不对称情境。同时许多县域过于谋求县域范围内全方位的智能发展,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特色与差异,缺少问题导向的思维转变。

三、数字经济时展县域经济的途径与方法

(一)解放思想,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理念与思维创新1.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大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和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县域数字经济发展要树立人本理念、惠民理念、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所有的智能产业、技术、产品等均要以县域内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特别是要紧紧围绕并服务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扶贫攻坚等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发展大局。2.坚持问题导向。不同县域的发展均有其自身优势和不足,推动县域数字经济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县域面临的痛点和难题,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方法予以解决,谨防“两张皮”现象再现。3.创新县域管理方式。推动县域管理从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思维向多元包容的管理方式改进,关注用户思维、流量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等,满足并达成县域管理过程中多方的利益需求,实现共赢共享。4.树立全生态思维。在推动县域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一味求大求全,要在夯实数字基础设施、营造数字转型环境、完善数字化积累等多个方面构建数字智能产业生态体系。

(二)确立数据要素引领地位,联动传统生产要素融合创新发展1.确立数据要素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把数据要素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要素,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全要素中的关键要素。县域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把数据要素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确立其在全要素中的主体与引领地位。用数据思维深度拓展、挖掘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领域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制定完善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和制度,做好县域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2.发挥数据要素的创新带动作用。针对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的生产、发展、应用或挖掘不足的问题,运用智能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生产要素所涉及的行业企业进行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提升,推动对传统生产要素、生产能力等的创新运用、升级和发展,以解决和释放传统生产要素的发挥不足等问题,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智能化转型步伐;同时构建以数据要素引领驱动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新型五要素有机融合的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新函数和新逻辑,推动新型五要素的有机整合与高度融合,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第2篇

[关键词]数字资源 系统模式 区域模式 区域性保障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G250.76

经过10余年的建设,各系统全国性的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已经走向成熟,但在显示其强大的信息资源保障能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与信息用户需要不相符的一面。而以区域为单元建立的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模式却能直接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在响应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要方面显现出无限的生命力。本文拟通过系统模式和区域模式的比较,分析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可行性并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1我国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模式比较

从宏观的视角分析我国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模式可分为系统模式与区域模式。两种模式在管理体系、服务方式、资源建设目标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和明显的区别。

1.1系统模式

数字信息资源的系统模式是按照国家行政职能来区分的、以某个行业为体系而形成的自上而下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体系。按照我国图书馆管理归属系统,基本分为高校、科研和文化三大系统。

高校系统。即教育部所属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项目(CADLIS)。CALIS是我国最早启动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CASHL是全国性的唯一人文社会科学外文期刊保障体系;CADLIS是CALIS二期工程与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两个专题项目的有机结合。CALIS、CASHL、CADLIS共同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科研系统。即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是由国务院批准、科技部牵头组织实施的部级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成员有: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现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等。经过10年的建设,NSTL已成为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基地、国家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的集成枢纽和国家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发展的支持中心。

文化系统。由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该工程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文化基础工程,是政府提供公益的重大文化项目。“十一五”期间,该项目已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创新工程和惠民工程。

1.2区域模式

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模式是在一个地理区域范围内,相同性质或不同性质的图书馆之间开展合作而形成的横向的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可分为同质性与异质性两类。

同质性的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模式包括:上海高校网络图书馆、广东高校电子图书馆、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天津市高校数字化图书馆、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等。

异质性的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模式包括:以上海图书馆为中心的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吉林省图书馆联盟等。此外,地市级的异质性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有:东莞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联盟、广东佛山地区图书馆联盟等。

1.3系统模式与区域模式的比较分析

对于系统性信息资源保障模式的不足,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龙丽从用户吸引与发展、共享程度、资源配置、共享效益等方面对CAMS、CASHL、NSTL三大系统进行了分析,认为:共享覆盖率不高、资源利用率不高、用户共享成本偏高等。黄筱玲认为,系统模式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推广范围有限。以CALIS为例,目前有成员馆500多家,而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全国1 908家普通高校(本科院校720所),远远超过了CALIS的成员馆的数量。而且在这500家成员馆中,经常利用CALIS各项服务的图书馆也并不多。②受制于网络条件等诸多因素,系统中心的一些项目利用率并不高。

从宏观管理角度来看,系统模式利益主体单一、资金来源有保障、易于管理控制、可持续性强。区域模式的优势在于将不同性质的图书馆或信息机构组织起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为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保障服务;不足则表现在:管理难度大,多数区域性联盟资金有限,难以满足文献信息日益增长的需要,在可持续性上有待提高,如表1所示:

从使用效果和用户体验来看,系统模式在数字信息资源保障能力上表现强,但资源覆盖面、资源利用率均低,服务方式主要是文献传递,用户的满意度不高。而区域模式虽然保障力不如系统模式,但资源覆盖面、资源利用率均高,服务方式多样化,包括文献传递,授权IP等,用户的满意度较高,如表2所示: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系统模式和区域模式各有优势。系统模式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保障能力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区域模式的长处在于其使用覆盖面、资源利用率、用户满意度上的优点。而就数字信息资源的实用性而言,区域性保障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2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必要性

数字信息资源的区域性保障弥补了全国性系统模式灵活性差和不能跨系统整合的不足,体现了区域发展的要求和用户的愿望,也是信息数字化发展的趋势。

2.1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是区域发展的根本要求

进入21世纪,人类迈进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然而,由于历史、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分布等诸多原因,各个区域的发展都处于不平衡状态,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

区域发展理论表明,在经济社会的区域化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某些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在经济形态上,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一个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经济形态――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正在兴起;另一方面,在区域形态上,知识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本身是倾向于地方性的,知识的区域集聚促成了一些“新产业空间”的出现和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因此,知识经济的兴起也使得知识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日益倾向于地方性,知识的区域集聚引起了学者们研究知识在创造、保持产业和区域竞争力中以及区位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地理聚集与地方环境、区位与学习创新已成为经济地理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因此,从区域发展的整体要求来规划、运作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系统,正是地方政府及其所属信息机构谋求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服务的突破口,也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

2.2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是区域用户的迫切愿望

以用户需要为原则是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出发点

和最高目标。程焕文教授认为,“用户立场”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大趋势”,“不能只站在或主要站在图书馆立场上去研究图书馆学,而应该尽可能地或主要地站在用户立场去研究图书馆学”。蔡卫平认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必须坚持“读者利益最大化”的根本原则。数字信息资源保障如果不考虑用户(读者)的需要、方便用户获取,就失去了其自身存在的价值。

就区域用户而言,数字信息资源的区域性保障更有价值。美国学者齐夫认为,人都有精简节省和追求经济效率的天性,他据此提出了“最小努力原则。人们在获取信息资源时通常也遵循这个原则,希望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效果。因此,就近、方便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最基本的特点。我国系统性的数字信息资源保障,服务用户的手段较为单一,除少数高校可直接利用局域网和授权IP外,多数成员馆服务用户的方式只能依靠文献传递。而仅靠文献传递的方式满足科学研究的信息需求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才能满足研究型用户的需求。

2.3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是资源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且信息数量以几何级数激增,图书馆普遍感受到经费的压力。依靠单个馆的力量,是无法实现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和长期保存的,而区域性保障体系则由区域内各类图书馆开展分工合作,为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和保存提供了条件。

数字信息资源的不断增长与数字资源商的垄断,可能使得小型信息机构、小型集团用户无力购买数据库资源而带来两方面的结果:①数据库推广应用越来越困难,数据库开发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②用户无法使用数据库的可靠信息,造成信息社会新的“数字鸿沟”,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而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则可以通过区域内各类图书馆合作建立联盟来解决这个矛盾。区域图书馆联盟作为商业信息机构的区域人,对商业数据库在区域内进行推广,为局域网外社会机构和用户提供有偿服务,这种营销模式就是商业数据库区域模式。其优点在于:①数据库商扩大了用户使用范围,增加了对数据库的需求;②数据库商降低了企业营销成本,提高了企业纯利润;③区域人与数字资源商合作,能够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有利于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可以说,数据库区域模式是信息资源数字化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重要策略。

总之,通过数字信息资源的区域性保障,不仅可以从国家信息资源保障系统中获取区域用户所需的信息资源,而且可以将区域特色信息资源“贡献”出来,成为国家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因此,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近年来,数字信息资源的区域性保障发展迅猛,不仅经济发达地区,就是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区域性的图书馆联盟也纷纷建立,但在其建设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因而,在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上,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政府支持是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基础

国内外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实践表明,“政府效应”是非常明显的。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和长期发展,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支撑,而从国内外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资金来源来看,政府支持占主导地位,其他渠道如捐助等是辅助渠道。

信息资源属于公共性、公益性资源,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经济特性,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提供。政府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介入区域图书馆的运作在逻辑起点上具有无可非议的合理性。同时,“谁受益,谁投资”的受益原则是经济学领域成本分担理论的一条重要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地方政府要在区域发展创新中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实力,就要深刻认识到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作用,承担起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责任和义务。采取一系列长期的促进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政策措施,提供不同程度的经费与相关的政策支持,以提高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为区域创新和发展服务,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2规划与协调是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关键

规划是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基础工作。统一规划是指对区域信息资源建设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系统的发展计划,是一个区域现在和未来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设计的行动方案。规划的内容包括:①完成区域内各类图书馆现有数字信息资源的调查,为制订规划提供基础;②根据区域用户群需要制定出区域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方向、原则等;③统筹制订区域图书馆的商业数据库和特色信息资源建设计划。

协调是数字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节约经费的重要方法。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应建立统一协调机制,统一各成员馆资源建设工作,有效避免联盟在资源建设上的重复。协调应包含以下工作:①通过统一协调电子资源集团购买,避免重复采购,同时以集体的力量争取数据库服务商降低价格;②根据区域内图书馆的能力与需求,协调分工建设地方特色数据库;③各成员馆统一合作,在书目数据库共享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软件平台整合各成员馆的电子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3推广应用是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重点

数字信息资源如果仅仅局限在共建的联盟成员图书馆内使用,其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而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目的,是保证区域内所有需要的用户都能使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而通过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将不同需求的用户纳入服务范围,无疑会提高数字信息资源使用效率。因此,面向区域用户的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必须加强推广应用,提高资源覆盖面和资源使用率,这是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用户的使用能促进数字信息资源的良性发展,数字信息资源的使用率低,就会降低社会的认可度,造成政府的支持信心下降,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可持续性受阻。因此,在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上,应致力于数字信息资源的推广应用,以提高资源的覆盖面和使用效益。

3.4合理利用知识产权是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的难点

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信息资源在共享的实现中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数字信息资源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应当为所有社会成员所用,而知识产权强势保护主义者则过于强调其利益的保护。只要能够把握好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中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合理使用,就能够有效避免知识产权纠纷。

从数字信息资源商与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关系来看,区域图书馆联盟实质上是数字资源商的服务机构,即“授权推广”。“授权推广”的核心是有偿服务,只要数字资源商能够得到利益的保证,就能突破《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7条“使用地点限定于本馆馆舍内,不得向馆外对象提供”的限制。因此,数字信息资源区域性保障应在知识产权的合理应用上下功夫,解决好共享系统的知识产权问题,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首先,区域联盟在积极组织电子资源集团采购、降低文献资源购置费的同时,要与数字资源提供商充分沟通、协商和谈判,改变当前主要以IP范围控制方式提供电子资源服务的合作模式,争取形成以用户规模大小确定电子资源引进价格的合作模式,使电子资源在统一的用户认证机制下合理合法地开通至馆外用户。其次,要引进或开发一套包括远程访问、统一认证管理、用户信息与行为数据挖掘、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等功能完善的数字资源门户系统来解决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服务的需求。这样,在提供数字资源远程服务的过程中,就能充分遵守知识产权有关规定,将用户认证功能配合以严谨的防扩散技术措施,防止电子资源在馆外被无限制地使用。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第3篇

[论文关键词]区域性政府作用数字图书馆

[论文摘要]区域性数字图书馆是一种社会信息环境和社会共享系统,其建设和发展与政府的正确决策、经费保障以及资源配置密切相关。

数字图书馆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数字图书馆的雏形一出现,就在发达国家引起重视,并相应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和财力实施了该类图书馆的相关工程和项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从而使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也加速了社会的信息化。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社会环境,也是一种社会服务,更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应用都与社会密切相联,它的运作和运行都不能离开社会化。而它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作用。自上世纪末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图书馆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美、英、法、德、日、俄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投入巨资开展数字图书馆研究,一批规模效益型成果已在互联网上陆续出现。我国政府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开发应用也予以相当力量的支持,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部级的数字图书馆工程相继实施,其成果也让我国社会各界直接受益。在部级数字图书馆项目或工程的影响和示范下,我国以省市为行政主体的区域性数字图书馆不断出现,因其区域性强、贴近服务、运作灵活、效益明显,其作用和影响更显重要。如天津、江苏、上海、浙江、北京、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一些区域性的数字图书馆有的已步人良性发展的轨道,为行业和区域社会的信息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由于区域性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管理与发展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政府的作用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因素。

1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首先取决于政府的正确决策

图书情报界多年以来追求协作、合作和共享,虽然也曾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注意,但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很难得到政府的持续支持。因此,此类活动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收效甚微。而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开始迈进信息化社会的门槛,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已成为世界的一股潮流和趋势,图书情报界呼吁政府予以重视和支持,此项事业也很快引起政府的关注和兴趣,许多省市的人大、政协的委员代表均以议案和提案的形式,要求政府建设以省市为基础的数字图书馆,以改善信息环境,营造信息社会条件,消除数字鸿沟。这些提案和议案也在一定层面和一定程度上促进政府决策的实施和执行。

政府决策是政府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对于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正确决策则是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成功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政府治理模式和管理模式正在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而实施和实现这种转变很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求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和交流。构筑区域性的数字图书馆,这是公众对文化、教育和信息等资源社会化的迫切需求,也是推进社会信息化的有力行动。可以说构筑区域性的数字图书馆对目前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信息服务、满足公众和社会多层次的信息需求、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社会进步等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决定了政府决策建设数字图书馆的信心。

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政府决策一定要落实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目前我国由政府资助建设的数字图书馆从运行的结果来看差异很大,收效也很不一样。所以,区域性数字图书馆什么时候建,怎么样建。以什么方式建,建在什么地方,建几个地方,政府与承建方的责任,如何持续发展,受益面的大小和效益的发挥,管理与控制机制等等均需要在决策中区分清楚。我们目前的状况是把数字图书馆建设敞为一项工程,建完拉倒,不考虑建设模式,也不考虑其后续的发展。本来数字图书馆是以集中建设分布利用形式出现的,而我国一些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则采用多中心制,最终造成无中心。有些还套用陈旧的行政地区中心模式,造成管理层次多而滥,导致效益低下,利用不畅,投入和产出不能成正比,建设重复浪费,有的甚至出现停工停用状态,使政府的前期投入归零。所以,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决策,首要的是科学和发展,其次是规范和合乎规律,三是要注重效益和责任。

2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依赖于政府合理的经费保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形势步人较快发展的良性轨道。政府财政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依照公共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开始对共享信息资源基础设施予以经费支持。做为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数字化图书馆,它既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同时也要为社会发展服务。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教育普及程度,与该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利益关系。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机构包括数字图书馆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这就要求作为社会信息环境和社会信息服务的公众信息保障系统之一的数字图书馆在区域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发展事业中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这也要求地方政府更加积极地支持数字图书馆发展,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图书馆来推动地方信息化水平和社会的发展]。

时展到了今天,可以说信息化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应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当然,数字图书馆的投资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定要求实现信息资源一定程度的共享和成本分摊。数字图书馆是一项长期共享的事业,而不是一次投入就可以满足了的工程,它既有硬件环境技术没施的建设,更有数字资源管理平台和服务手段的建设。所以政府的前期投入和后期持续的经费保障都十分重要。从国内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败经验来看,前期建设政府投入大而没有后续经费保障或完全依靠建设单位自筹经费的,运作起来都十分困难或者胎死腹中,造成前期投人的巨大浪费,而能持续投人并每年纳入预算拨付的都可以不断发展,充满生机活力。

由于区域性数字图书馆规模大,覆盖面广,其前期投入和后续支持经费都是巨大的,光靠政府的投入也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根据受益原则,各共享单位分摊一定的经费也是合理和积极的。另外在分摊经费时也可考虑共享单位经费支付的能力予以经费的合理摊派。这样,使数字图书馆在政府拨给稳定持续的保障经费情况下,各分享单位根据受益面和承担能力分摊一定的经费,从而使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得到全面有效的经费资助,全面承担为区域性社会、教育和文化发展服务的职责,并走人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3通过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政府可介入社会信息资源的配置

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就是向社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以满足人们各方面的信息需求从而营造与区域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环境。信息资源,就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人们需求的信息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源,其配置规律也就遵循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目前,我国的信息市场在借助于其自身内在的运行机制配置信息资源,维持市场正常运行的同时,经常会出现信息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行偏离预期结果的情况。这种情况发生的结果往往形成信息市场的无序和追逐信息资源的利润化而造成信息的垄断、恶意竞争及信息资源的粗制滥造。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在区域性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有必要运用其行政的强制力和影响力,对信息资源的流动、交易和利用、共享进行一种有效的监督和干预,使其在社会的不同部门和领域发挥应有作用。

其实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产品由于其特殊的消费和生产属性,具有非常明显的外部效应。信息资源市场配置方式中外部效应必须要求政府的干预。人们从数字图书馆中获取信息资源,其实也是一种信息资源消费。信息资源消费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具有公共产品特征。一般情况下,公共物品的配置方式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以政府为主,以市场配置为辅。对于非排他性公共需求信息,由于它对社会有益,而信息提供者通常又无法或难以控制消费行为和从用户那里收费。因此,这类信息应当主要由政府直接投资或补贴的作法予以资助。

数字图书馆总体上是社会公益性机构,在资源配置上往往受知识产权、专利权、原料控制诸方面制约而造成经费和运作上的困难。可以说现在知识原料控制导致了数字鸿沟,发达国家控制了80%的信息资源和人才,我国的东西部区的差距也日益扩大。知识产权一方面保护知识拥有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造成信息商品市场垄断的一个原因可以说,信息产品特殊的成本结构导致自然垄断的产生,而在市场出现垄断的地方和行业,政府干预一直被认为是变更市场结果的有效措施。政府可以通过专家评估确立特许制度,操纵和管制信息资源市场价格及规定允许的资金利润率,从而使市场接近社会有效的消费和产出水平。另外,政府可以通过反垄断立法,防止个别数据商的经济行为者独霸市场。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第4篇

[论文关键词]区域性政府作用数字图书馆

[论文摘要]区域性数字图书馆是一种社会信息环境和社会共享系统,其建设和发展与政府的正确决策、经费保障以及资源配置密切相关。

数字图书馆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数字图书馆的雏形一出现,就在发达国家引起重视,并相应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和财力实施了该类图书馆的相关工程和项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从而使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也加速了社会的信息化。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社会环境,也是一种社会服务,更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应用都与社会密切相联,它的运作和运行都不能离开社会化。而它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作用。自上世纪末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图书馆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美、英、法、德、日、俄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投入巨资开展数字图书馆研究,一批规模效益型成果已在互联网上陆续出现。我国政府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开发应用也予以相当力量的支持,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部级的数字图书馆工程相继实施,其成果也让我国社会各界直接受益。在部级数字图书馆项目或工程的影响和示范下,我国以省市为行政主体的区域性数字图书馆不断出现,因其区域性强、贴近服务、运作灵活、效益明显,其作用和影响更显重要。如天津、江苏、上海、浙江、北京、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一些区域性的数字图书馆有的已步人良性发展的轨道,为行业和区域社会的信息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由于区域性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管理与发展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政府的作用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因素。

1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首先取决于政府的正确决策

图书情报界多年以来追求协作、合作和共享,虽然也曾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注意,但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很难得到政府的持续支持。因此,此类活动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收效甚微。而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开始迈进信息化社会的门槛,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已成为世界的一股潮流和趋势,图书情报界呼吁政府予以重视和支持,此项事业也很快引起政府的关注和兴趣,许多省市的人大、政协的委员代表均以议案和提案的形式,要求政府建设以省市为基础的数字图书馆,以改善信息环境,营造信息社会条件,消除数字鸿沟。这些提案和议案也在一定层面和一定程度上促进政府决策的实施和执行。

政府决策是政府管理的核心和关键,对于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正确决策则是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成功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政府治理模式和管理模式正在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而实施和实现这种转变很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求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和交流。构筑区域性的数字图书馆,这是公众对文化、教育和信息等资源社会化的迫切需求,也是推进社会信息化的有力行动。可以说构筑区域性的数字图书馆对目前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信息服务、满足公众和社会多层次的信息需求、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社会进步等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决定了政府决策建设数字图书馆的信心。

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政府决策一定要落实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目前我国由政府资助建设的数字图书馆从运行的结果来看差异很大,收效也很不一样。所以,区域性数字图书馆什么时候建,怎么样建。以什么方式建,建在什么地方,建几个地方,政府与承建方的责任,如何持续发展,受益面的大小和效益的发挥,管理与控制机制等等均需要在决策中区分清楚。我们目前的状况是把数字图书馆建设敞为一项工程,建完拉倒,不考虑建设模式,也不考虑其后续的发展。本来数字图书馆是以集中建设分布利用形式出现的,而我国一些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则采用多中心制,最终造成无中心。有些还套用陈旧的行政地区中心模式,造成管理层次多而滥,导致效益低下,利用不畅,投入和产出不能成正比,建设重复浪费,有的甚至出现停工停用状态,使政府的前期投入归零。所以,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决策,首要的是科学和发展,其次是规范和合乎规律,三是要注重效益和责任。

2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依赖于政府合理的经费保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形势步人较快发展的良性轨道。政府财政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依照公共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开始对共享信息资源基础设施予以经费支持。做为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数字化图书馆,它既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同时也要为社会发展服务。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教育普及程度,与该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利益关系。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机构包括数字图书馆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这就要求作为社会信息环境和社会信息服务的公众信息保障系统之一的数字图书馆在区域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发展事业中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这也要求地方政府更加积极地支持数字图书馆发展,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图书馆来推动地方信息化水平和社会的发展]。

时展到了今天,可以说信息化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应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主要内容。当然,数字图书馆的投资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定要求实现信息资源一定程度的共享和成本分摊。数字图书馆是一项长期共享的事业,而不是一次投入就可以满足了的工程,它既有硬件环境技术没施的建设,更有数字资源管理平台和服务手段的建设。所以政府的前期投入和后期持续的经费保障都十分重要。从国内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败经验来看,前期建设政府投入大而没有后续经费保障或完全依靠建设单位自筹经费的,运作起来都十分困难或者胎死腹中,造成前期投人的巨大浪费,而能持续投人并每年纳入预算拨付的都可以不断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由于区域性数字图书馆规模大,覆盖面广,其前期投入和后续支持经费都是巨大的,光靠政府的投入也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根据受益原则,各共享单位分摊一定的经费也是合理和积极的。另外在分摊经费时也可考虑共享单位经费支付的能力予以经费的合理摊派。这样,使数字图书馆在政府拨给稳定持续的保障经费情况下,各分享单位根据受益面和承担能力分摊一定的经费,从而使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得到全面有效的经费资助,全面承担为区域性社会、教育和文化发展服务的职责,并走人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3通过区域性数字图书馆建设,政府可介入社会信息资源的配置

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就是向社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以满足人们各方面的信息需求从而营造与区域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环境。信息资源,就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人们需求的信息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源,其配置规律也就遵循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目前,我国的信息市场在借助于其自身内在的运行机制配置信息资源,维持市场正常运行的同时,经常会出现信息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行偏离预期结果的情况。这种情况发生的结果往往形成信息市场的无序和追逐信息资源的利润化而造成信息的垄断、恶意竞争及信息资源的粗制滥造。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在区域性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有必要运用其行政的强制力和影响力,对信息资源的流动、交易和利用、共享进行一种有效的监督和干预,使其在社会的不同部门和领域发挥应有作用。

其实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产品由于其特殊的消费和生产属性,具有非常明显的外部效应。信息资源市场配置方式中外部效应必须要求政府的干预。人们从数字图书馆中获取信息资源,其实也是一种信息资源消费。信息资源消费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具有公共产品特征。一般情况下,公共物品的配置方式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以政府为主,以市场配置为辅。对于非排他性公共需求信息,由于它对社会有益,而信息提供者通常又无法或难以控制消费行为和从用户那里收费。因此,这类信息应当主要由政府直接投资或补贴的作法予以资助。

数字图书馆总体上是社会公益性机构,在资源配置上往往受知识产权、专利权、原料控制诸方面制约而造成经费和运作上的困难。可以说现在知识原料控制导致了数字鸿沟,发达国家控制了80%的信息资源和人才,我国的东西部区的差距也日益扩大。知识产权一方面保护知识拥有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造成信息商品市场垄断的一个原因可以说,信息产品特殊的成本结构导致自然垄断的产生,而在市场出现垄断的地方和行业,政府干预一直被认为是变更市场结果的有效措施。政府可以通过专家评估确立特许制度,操纵和管制信息资源市场价格及规定允许的资金利润率,从而使市场接近社会有效的消费和产出水平。另外,政府可以通过反垄断立法,防止个别数据商的经济行为者独霸市场。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第5篇

【关键词】 区域合作 信息化 工业化

一、引言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报告首次强调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这对于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我国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认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其最本质的技术特征就是信息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主要由信息技术(信息化的前提条件)、信息资源(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信息网络(信息化的基础)、信息产业(信息化应用的必要条件)、信息人才(信息化发展的能动因素)、政策法规和体制标准(信息化实现的保证)六个要素组成,为信息化平台(电子政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产业信息化平台、社会信息化平台、农村信息化平台、社区信息化平台)促进区域合作指明了方向。

区域合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当今经济发展新局面的关键点,是各区域谋求发展合作新契机的突破口,也是拓宽各区域新空间的大舞台。信息化能够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升,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推动区域合作发展的首要前提,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二、信息化平台在区域合作中的地位

1、信息化技术提供区域合作的手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信息化的前提条件,没有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就没有信息化。信息化的实质就是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内容也在不断扩充(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即4c技术是信息化赖以生存及发展的核心技术),与现代工业相结合,其能极大地解放社会生产力,改变生产组织、经营模式和社会协作方式,为结构调整提供新型管理模式,并最终实现缩小城乡差别、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区域合作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伟大目标。

当信息成为人类社会重要需要时,加工及传输信息的技术手段随之快速发展起来,反过来技术手段的发展又为信息的获取、加工、整理、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信息技术能够通过管理创新重组传统产业,使我国具有传统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焕发生机,为我国具有雄厚基础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区域合作提供了手段。信息技术渗透性强、覆盖面广,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开发研究信息化技术有助于增进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缩小信息化在不同区域和社会群体间的差距,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使人民能更好地分享信息化成果,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2、信息化网络拓展区域合作的空间

信息网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它既能将区域细分至个体,同时又能使区域扩展到全国、全球。凭借着网络,各种知识和信息可以低廉、自由、高效地传递,而且信息资源不遵循“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在有限的自然资源衰竭时依然丰富,从而减少实物型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束缚,使得区域要素之间信息量趋于对称,拓宽了区域合作的空间。

传统工业化以物资、能源、人力和资金作为基础性资源,信息化则将知识和有效信息作为战略资源。信息网络将增加这种战略资源要素相互需求,从而有助于产业的错位竞争、优势互补以及城市的准确定位、特色经营。区域之间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产业之间、地域单元之间的关联度以及产业与地区内部各组之间的依存度加强,最终分工协调的程度提高,交流协作的范围扩展,区域的开放度进一步提高,为区域合作拓展了空间。

3、信息化服务加快区域合作的进程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服务,极大地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发挥信息流对人员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的引导作用,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加速了区域合作的进程。一批重点战略性资源库,如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国家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工程、农业资源库、企业资源库、科学数据库、政策法规数据库等正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建设,我国数字信息资源呈指数增长态势。信息资源的价值同使用的数量、区域经济发展是成正比的,甚至可决定国家及民族的生死存亡,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信息化服务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区域间的信息共享、信息整合,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加快区域间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与引进,从而加快区域合作的进程。

区域间搭建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开放共享的信息化服务平台,能有效降低区域间信息使用的成本,优化信息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区域间信息资源服务的发展。例如区域间不断完善的数字图书馆、网络新闻、远程教育系统等为推动区域、政府、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选择。信息化服务平台服务于企业,为企业提供了产品检测、网络化制造、工艺指导和产品设计;服务于政府、区域,为政府、区域间信息的公开、交流和社会化增值开发添加了剂。

4、信息化设施搭建区域合作的桥梁

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的信息基础工程,是信息传输的主要载体与通道。它主要由计算机服务器、网络和计算机终端组成。我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CNII计划投入1500―2000亿美元,到2020年建成。

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由固定互联网(Stable Internet)、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多种网络组成等方面构成,建设、完善现在“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可以拓展信息的通达性。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区域网络的组织方式是构成区域合作软环境的重要因素。通过信息设施、信息传输的瞬时性和有效性都增强了区域合作的联系深度和广度。信息化基础设施可以通过改变区域空间结构影响区域合作,特别是以“面”为主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合作搭建了桥梁。

三、信息化平台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

1、信息化平台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必经阶段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搭建信息化平台是实现区域合作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必经阶段。

信息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呈现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向西逐步递减,自然资源分布由东向西递增的局面。随着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省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的同时,中部经济整体发展却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势头。信息化平台则通过加大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合作提供服务,普及信息化知识和信息技能,促进区域间能更好地分享到国家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和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信息化平台是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必经阶段。社会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资源成为社会活动的战略资源和重要财富,信息化技术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主导技术,信息科技人员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当今由于通信、电子、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全球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利用变得更加便捷,传统工业社会正在向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社会演变,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社会正在形成。

2、信息化平台是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消除“数字鸿沟”的突破口

在当前的经济时代,信息即是财富,一个地区信息化发展的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共同富裕理所当然地包括数字上的共同富裕。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特别是重视西部信息产业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国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就必须跨越“数字鸿沟”。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有现实的迫切要求,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数字鸿沟”是指在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领域中,特别是在网络技术方面,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差距”。由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二元化结构,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特别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信息产业发展严重不平衡。中国网络用户的普及和应用主要发生在城市,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740倍,农民用户只有0.3%。信息化将推动区域增长极,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推动下,城市可将其技术、理念、服务、能量向腹地辐射。通过建立互联网,城乡信息拥有量的差别在减少、区域交流的障碍在化解,从而有助于区域之间生产力的梯度转移和优势互补。因此我国要想缩小这些数字鸿沟,跨越数字鸿沟,乃至消除数字鸿沟,关键是要加快我国的信息化建设。

3、信息化平台是打破区域“条块分割”、解决资源浪费的关键环节

区域合作是地区间突破行政区划进行资源配置和共同发展的一种手段,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行政区资源和要素数量有限,基于行政区划产生的地方经济必然会出现统一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益的需要,因此,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可以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整合资源,消除恶性竞争,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信息化除了丰富区域的资源类型外,还对工业化中传统的实物资源具有明显的替代作用。信息化使得区域间的资源要素软化和无形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物型的资源对区域发展的瓶颈作用,拓宽了区域发展的空间。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契机,打破部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自成体系格局,实现信息、技术、设施、管理等信息化要素的共享,搞好社会和企业的分工与协作,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重复建设,并通过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点,将优质的生产资源得到广泛的共享,形成跨城市、跨地区的分布式信息资源网。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大都市作为我国信息极、信息源或信息化的发动机,率先实现大都市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实现大都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流畅通。总之,信息化平台突破了狭隘的地理空间,是打破区域“条块分割”解决资源浪费的关键环节。

4、信息化平台是推进我国“两化”融合的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潜能开始成倍释放,并逐渐成为权力和战略的主导力量,决定着国家的整体实力。谁在收集、处理、加工和传播信息上拥有更强的能力,谁就有条件获得竞争的优势。信息革命的伟大成果使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分析和使用以及交互式网络化的信息交换实现了便捷、大容量、高速度和低成本,这也赋予工业化以新的内涵。我国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体系,才能为信息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两化”融合的崭新命题,是促进我国近代经济社会转型的一项巨大工程,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最终目标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所谓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指运用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络等高科技手段,与传统的生产、销售、管理方式相结合,改善工业化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实现经济、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

我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路径,开创一条全新的工业化道路,充分把握比较优势、后发优势,走信息化与工业化互补共进、同步发展的道路,做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跨越式发展,赶上世界发达国家。

【参考文献】

[1] 甘中达: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论与道路选择[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 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推进司:跨越与融合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9[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 姜元章、张岐山:区域经济信息化程度比较的灰关联分析方法[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4(1).

[4] 王梅英、王玮: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数理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3).

[5] 徐长生:信息时代的工业化问题――兼论发展经济学的主题[J].经济学动态,2001(2).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第6篇

去年8月份我们在接到市政府办公室转来的(政发[]31号)文件和领导批示后,落实了一名同志专门做前期准备工作,于年9月初向市政府上报了关于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的请示报告。(市统发[]34号)。根据市政府领导的批复。我们提出了具体贯彻意见(市统发[]39号),另外及时向财政局上报了市本级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所需经费的预算报告。经局领导多次与财政局联系,市财政局及时将县域经济考核经费列入市本级年财政预算计划。(财政预算5万元)。在做前期准备工作阶段,我们还深入县区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对考核资料搜集渠道进行了调研。与此同时,各县区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由于我市前期准备工作行动早,为全面开展考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进入实战阶段

全省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考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的各项考核工作步入了紧锣密鼓的实战阶段,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领导重视,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考核工作。市政府对考核工作非常重视,于年召开第一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县域经济考核工作,市局局长到会对县域经济考核工作进行了汇报。为了保证我局上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关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所列各项议题都能顺利通过,会前,我们就县域经济考核工作的要求、步骤、方法等向主管市长进行了详细汇报,对上会研究的各项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形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汇报材料。从而引起了市政府领导对考核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决定1、成立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市长助理玉,市统计局长为副组长,计发委、经贸委、卫生、教育、科技、民政、公安、财政、人事、社保、城建、农业、林业、水利、外经、交通、广电、统计、乡企等20个部门领导为成员的中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统计局,办公室主任由杨建林局长兼任。2、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我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的通知》(政发[]5号),对考核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范围、指标、时间按排,工作开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3、市政府决定召开一次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会议。由于市政府对考核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扎实有序的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周密部署,市政府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要取得圆满成功,必须取得县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会议,是对考核工作的支持和重视,是搞好考核工作的关键,是落实县区政府和市直主管部门的责任,夯实考核基础工作的重要措施。市局要求大家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定要抓住全市县域经济考核工作会议的时机,让市政府领导把问题讲透,把要求讲明,把工作讲细,把责任夯实。为了开展会议,市局先后召开了多次局务会议对会议的筹备工作进行具体细致的部署,成立了材料组、会务组,落实了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市局杨建林局长要求,这次会议的材料质量要高,会务组织要严密,各项工作要细致。按照局领导的要求,考核办几名同志分工协作,积极筹备会议材料,在筹备材料过程中,局领导和同志们一起加班加点,对每一份材料都认真进行推敲。由于会议材料的高质量和准备工作的周密细致,从而保证了市政府2月1日召开的全市县域经济考核工作会议的高质量。这次会议各县区分管统计工作的县区长;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领导,各县区统计局长和市统计局、考核办、普查办的科级干部共60余人参加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文正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市政府市长助理李宝玉同志主持,市局杨局长代表市县域经济考核领导小组对全市县域经济考核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会议主题突出,任务明确,市政府领导重视,会议对全面完成全市县域经济考核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对会议的意义和重要性做了及时的报道,中日报也刊发了会议召开的消息和主要内容。从会后各县区反馈给市局的信息看,各县区都及时召开了县长办公室会议传达贯彻会议精神;没有成立机构的县区尽快成立了考核机构,落实了工作人员,夯实了工作责任。另外按照会议要求,各县区政府解决了考核工作中的困难,疏通了部门资料搜集渠道,落实了考核经费。据统计全市落实财政预算经费27万元,目前已落实到位11万元,从而保证了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明确分工,建立考核工作责任制。为了使县域经济考核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尽快制定了中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制定了分县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统计表,在考核工作中要求各县区上报的《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表中的数据必须与中市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表中的数据一致,相关部门的数据必须与上报给市政府主管部门的数据一致,涉及考核指标的数据必须与上报给市局年报数据一致。严防同一指标几套数据的问题出现。为了落实各项数据审核把关责任,市政府要求各县区政府、市直部门分管考核工作的领导,要对考核工作负总责,实行报表上报审签制,各县区统计局长是考核数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涉及部门的数据,由各部门及时提供分县区2003、两年的数字;部门领导必须对数字质量负责。为了把部门责任落到实处,县域经济考核领导小组成立后及时召开了第一次成员单位会议,要求各成员单位领导要把考核工作列入部门重要议事日程,考核工作不但要有领导亲自抓,还要落实一名工作人员具体从事考核工作,认真填写考核表,并于2月20日前上报市考核办。市考核办人员根据考核任务进行了具体分工,明确了工作职责。正是由于分工明确,建立了考核工作责任制,形成了上下,部门之间齐抓共管的好局面,保证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四)认真审核,严把数字质量关,考核表中的数据质量是县域经济考核工作关键,数据真实可靠,考核工作才能发挥作用,才能考核出水平。市政府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各级考核办要确保考核数据的真实性。市、县考核部门要根据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统一数据来源、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规范考核数据采集,汇总、审核上报办法。目前,按照市考核办的要求,各县区、各部门已将县域经济考核报表上报市考核办。市考核办正在认真进行审核。在审核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方法:一是涉及统计部门的数字将各县区上报的县域经济考核表中的数字与统计局2003年年鉴资料进行核对。年数字与各县区目标责任考核表中的数字进行核对。二是涉及各部门的数字,各县区上报县域经济考核表中的数字与市考核办搜集各部门的数字进行审核。三是对考核表中出现的红色数字认真进行审查,弄清原因,做到心中有数。对审核出的问题,工作人员进行了认真记录。针对存在的问题,市考核办将于25日、28日分两批召集各县区考核工作人员集中进行讲解,按照市考核办会议要求各县区考核工作人员立即进行复查核实,并将核查情况电话报告市考核办。市考核办认为考核表没有问题后,各县区方可填写正式报表,由县区长签字后上报市考核办。在整个考核工作过程中,审核是重要环节。市县考核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恪守职业道德,说实话、报实数、确保数出有据、真实可信,严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数据质量关。

三、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第7篇

关键词:数据收集;信息平台;资源调配

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产业,从产业发展的根本现状来看,农业的生产水平是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创新性的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数字化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是现阶段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1数字化农业技术概述

在农业领域进行数字化管理其实质是将先进的管理技术运用到农场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利用系统化的管理方式,维持农场的健康高效运行。数字化管理技术,是根据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创新性的运用现代化技术对农场人员调配、基础机械建设、财务数据运行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将先进的科技手段与传统的管理经验相结合,研发出的一种加强农业管理效率,提高农业产出的综合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填补传统管理系统的漏洞,提高农场运行效率,实现人力的充分调动与农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善农业机械的利用水平,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农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增强现代化技术在农业产业的运用,也为农业经济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数字化农业就是将数字化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流程,实现可视化管理,从而使农业管理的过程实现数据的高效有序处理、控制农业经济运行成本和加强基础农业机械的建设等发展目标。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区域水平差异较大,数字化管理技术通常与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相适应,农业发达的区域对于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为此加强农业数字化进程,首先要强化其在区域推广的力度,促进区域农业的高速发展,只有当区域农场的发展具有规模性,才能带动该区域对数字化管理的技术需求,从而有效推动农业产业整体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之上,率先成为数字化管理的试点地区,将为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现代化农业运行模式提供了参考模板。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实现农场管理方面的统筹规划时,要切实将数字技术应用于管理系统的内部,不要只将其作为一种外在的技术手段。在农业生产实践环节、农业技术研发环节和农产品的运输存储环节要切实落实数字化管理技术,实现现代化技术对农业产业的全面管理。

2农场农业统计信息系统的建立

准确全面的信息采集,是建立数字化农场管理系统的基础环节。在建立农场统计信息系统时,农场应加强专业化机械的建设,使用专业化技术人才进行农业指导,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信息管理技术的全面有效推行。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建立实时传递的信息渠道,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从根本上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损耗。

2.1农场经济统计数字化系统的数据采集

(1)在信息的存储方面。将农场信息通过网络数据的模式进行存储,在保证信息完整性,将农场历年的产量、收益进行对比,制作明确的统计报表,分区域实行综合绩效等方面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技术辅助。(2)在对农场大数据的处理方面。数字化的网络技术,可以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计算,对于农场的财务管理、产量统计、农产品运输等方面的数据信息管理提供了便利。然而,尽管数字化管理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力推行,但由于历年来信息数据的保存不当和基础数据的记录不完善,使得农场数据的采集和区域内农业信息的交互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3)在农业信息采集方面。建立一个专业化的信息交流存储平台,成为了数据信息有效管理的首要前提。相关部门应将农业数据平台作为各区域农场实时信息数据存储的数据库和区域化数据对比的网站,从而实现对农场数据信息的有效管理。

2.2农场经济统计数字化系统的指标表达与实现

(1)利用Access数据库技术实现数据的存储,并利用基于ASP动态网站技术开发的网络应用系统,最终实现了散点图分析、经济增长率分析等。这一技术在农业数字化研究的实现,可以直观、具体地展示农业经济投入和经济增长的比例关系,突破了农业数字化研究中单机版系统现状,实现了网络下多终端共享,并为农场数字农业集成系统网络平台的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2)数字化农场的方差贡献率是指它所包含原始指标信息变化的程度,当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0%至106%以上时,我们还可以认为这几个主分量可以代表原来的多个变量来反映原始指标的信息。在分析过程中应该根据每个主分量中载荷因子相关系数大小排序,说明第一主分量主要表达了农场产出收益能力;第二主分量主要代表了第一、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第三主分量主要表达了林业的高产效益类指标。

3结语

农场经济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发展过程中应深化数字化管理技术在实践环节的应用,保证信息化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加强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数据收集与存储的全面有效性。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管理方面,不仅是农业产业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海波.发展数字化农业提升大农业层次[J].农场经济管理,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