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合集7篇)

时间:2024-02-21 15:44:30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第1篇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 A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1.质量第一的观点:坚持质量第一观点就是要求施工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的规定,符合承包施工合同的要求。

2.为用户服务的观点:为了控制好每一工序的施工质量,要求上道工序把下道工序是为用户,按质量标准作好上道工序,再交下道工序继续施工,工序之间要衔接好,防止弄虚作假。

3.预防为主的观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坚持预防发生质量事故,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对生产以前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注意施工方法和工艺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规程,权衡建筑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关键工程技术工人的操作水平是否达到要求的标准等等。

4.一切用数据说话的观点: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从量变到质变,任何质量都反映一定的数量,评价一个工程或工序的质量应依靠反映实际的必要的数据,来评价它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而不是凭表面现象或主观论证。因次,在质量控制工作中,要充分注意取样,化验或材料检验等工作,以足够的数据证明工程的质量是合格的。

二.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为了保证PDCA循环有效地转动,有必要把循环的工作的进一步具体化,

一般细分为八个步骤.

阶段 工作步骤

计划(P)

1.检查质量现状,找出存在问题

2.找出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3.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

4.研究和制定出明确的措施计划

实施(D) 5.认真实施和执行预定的措施计划

检查(C) 6.检查执行措施计划后的效果

处理(A) 7.通过总结,巩固成果,将成功的经验形成标准,失败的原因作为教训

8.把遗留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在上述八个步骤中,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工作,以便作出科学的判断。

三.七中工具

常用的工具有七种,即直方图、排列图、因果分析图、控制图、统计分析表、分层法等。

1.直方图

直方图又称频数(或频率)分布直方图,它是把从生产工序收集来的数据经过整理后,再分成若干组,画出以组距为底边、以频数为高度的一系列矩形图。直方图可以对某质量特征来观察其分布状态,分析其分布位置、偏差大小。直方图法的优点是:计算和绘图比较方便,既能明确表示质量的分布情况,也能较准确地得出质量特征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其主要缺点是:不能反映随时间变化数据的群内和群间的波动,要求收集的数据较多,一般至少在50个以上,否则难以反映其质量的规律。

2、排列图

排列图又称主项因素分析图、帕累托图,它是按照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的频数,按大小次序排列,寻找出造成质量问题的主次因素,以便抓住关键,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控制图

控制图又称管理图,它是按照数理统计的原理,在直角坐标系内画有质量控制界限,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状态的图形。这种利用控制图区分质量波动的原因分析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管理方法,称为控制图法。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4、因果分析图

根据排列图找出主要因素,用因果分析图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些原因通常不外乎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等五个方面。在一个大原因中,还有中原因、小原因,应一一列出,如鱼刺状,并框出主要原因。根据主要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措施实施后,再通过排列图等,检查其效果。

5、散布图

散布图采用分析影响质量原因之间的相关关系。纵坐标代表某项质量指标,横坐标代表影响质量的某种原因。由于质量指标和原因之间不一定存在确定的关系,故散布图中的点子可能比较分散,但可以通过相关分析,确定指标和原因之间的相关关系。

6、统计调查表

统计调查表法简称为调查表法或统计分析表法,是利用统计整理数据和分析质量问题的各种表格,对影响质量的原因作粗略分析和判断。在质量控制活动中,使用这种方法简便灵活,便于整理数据,可随时监视质量动态,并能为其他方法提供依据。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第2篇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 A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1.质量第一的观点:坚持质量第一观点就是要求施工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的规定,符合承包施工合同的要求。

2.为用户服务的观点:为了控制好每一工序的施工质量,要求上道工序把下道工序是为用户,按质量标准作好上道工序,再交下道工序继续施工,工序之间要衔接好,防止弄虚作假。

3.预防为主的观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坚持预防发生质量事故,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对生产以前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注意施工方法和工艺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规程,权衡建筑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关键工程技术工人的操作水平是否达到要求的标准等等。

4.一切用数据说话的观点: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从量变到质变,任何质量都反映一定的数量,评价一个工程或工序的质量应依靠反映实际的必要的数据,来评价它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而不是凭表面现象或主观论证。因次,在质量控制工作中,要充分注意取样,化验或材料检验等工作,以足够的数据证明工程的质量是合格的。

二.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质量管理过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e),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简称为PDCA循环,它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首先提出的,故又称为“戴明环”。PDCA循环体现了全国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PDCA循环特点是:1.大循环要按照四个阶段不停地转动。2.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相互促进。3.每转动一次要提高一次,关键在于处理。

为了保证PDCA循环有效地转动,有必要把循环的工作的进一步具体化,

一般细分为八个步骤.

阶段 工作步骤

计划(P)

1.检查质量现状,找出存在问题

2.找出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3.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

4.研究和制定出明确的措施计划

实施(D) 5.认真实施和执行预定的措施计划

检查(C) 6.检查执行措施计划后的效果

处理(A) 7.通过总结,巩固成果,将成功的经验形成标准,失败的原因作为教训

8.把遗留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在上述八个步骤中,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工作,以便作出科学的判断。

三.七中工具

常用的工具有七种,即直方图、排列图、因果分析图、控制图、统计分析表、分层法等。

1.直方图

直方图又称频数(或频率)分布直方图,它是把从生产工序收集来的数据经过整理后,再分成若干组,画出以组距为底边、以频数为高度的一系列矩形图。直方图可以对某质量特征来观察其分布状态,分析其分布位置、偏差大小。直方图法的优点是:计算和绘图比较方便,既能明确表示质量的分布情况,也能较准确地得出质量特征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其主要缺点是:不能反映随时间变化数据的群内和群间的波动,要求收集的数据较多,一般至少在50个以上,否则难以反映其质量的规律。

2、排列图

排列图又称主项因素分析图、帕累托图,它是按照出现各种质量问题的频数,按大小次序排列,寻找出造成质量问题的主次因素,以便抓住关键,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控制图

控制图又称管理图,它是按照数理统计的原理,在直角坐标系内画有质量控制界限,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状态的图形。这种利用控制图区分质量波动的原因分析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管理方法,称为控制图法。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4、因果分析图

根据排列图找出主要因素,用因果分析图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些原因通常不外乎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等五个方面。在一个大原因中,还有中原因、小原因,应一一列出,如鱼刺状,并框出主要原因。根据主要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措施实施后,再通过排列图等,检查其效果。

5、散布图

散布图采用分析影响质量原因之间的相关关系。纵坐标代表某项质量指标,横坐标代表影响质量的某种原因。由于质量指标和原因之间不一定存在确定的关系,故散布图中的点子可能比较分散,但可以通过相关分析,确定指标和原因之间的相关关系。

6、统计调查表

统计调查表法简称为调查表法或统计分析表法,是利用统计整理数据和分析质量问题的各种表格,对影响质量的原因作粗略分析和判断。在质量控制活动中,使用这种方法简便灵活,便于整理数据,可随时监视质量动态,并能为其他方法提供依据。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第3篇

1、明确目标。

2、做好质量管理基础工作。

3、确定工作方针和推行步骤。

4、明确各部门质量管理的职能,建立质量责任制。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

1 引言

质量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需要系统有效地应用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和运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落实项目各参与方的质量责任,通过项目实施过程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的职能活动,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在政府的监督下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2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内涵

2.1 质量和工程项目质量

我国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关于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该定义可理解为:质量不仅是指产品的质量,也包括产品生产活动或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质量由一组固有的特性来表征(所谓“固有的”特性是指本来就有的、永久的特性),这些固有特性是指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特性,以其满足要求的程度来衡量;而质量要求是指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要和期望, 这些要求又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也就是说,质量“好”或者“差”,以其固有特性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来衡量。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是指通过项目实施形成的工程实体的质量,是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其质量特性主要体现在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经济性及与环境的协调性等六个方面。

2.2质量管理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我国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关于质量管理的定义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与质量有关的活动,通常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所以,质量管理就是建立和确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职责,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手段来实施和实现全部质量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指挥和控制项目参与各方关于质量的相互协调的活动,是围绕着使工程项目满足质量要求,而开展的策划、组织、计划、实施、检查、监督和审核等所有管理活动的总和。它是工程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共同职责,项目参与各方的项目经理必须调动与项百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共同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完成项目质量管理的任务。

2.3质量控制与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我国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关于质量控制的定义是: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相关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

(1)设定目标:即设定要求,确定需要控制的标准、区间、范围、区域;

(2)测量结果:测量满足所设定目标的程度;

(3)评价:即评价控制的能力和效果;

(4)纠偏:对不满足设定目标的偏差,及时纠偏,保持控制能力的稳定性。

也就是说,质量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目标和具体的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进行质量目标的事前预控、事中控制和事后纠偏控制,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系统过程。

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是由业主方提出的,即项目的质量目标,是业主的建设意图通过项目策划,包括项目的定义及建设规模、系统构成、使用功能和价值、规格、档次、标准等的定位策划和目标决策来确定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在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中,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安装、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项目参与各方致力于实现业主要求的项目质量总百标的一系列活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包括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各方的质量控制活动。

3 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

3.1 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思想

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全”管理思想和方法。

(1)全面质量管理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施工分包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商等,任何一方、任何环节的怠慢疏忽或质量责任不落实都会造成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不利影响。

(2)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过程质量管理,是指根据工程质量的形成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

(3)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组织内部的每个部门和工作岗位都承担着相应的质量职能,组织的最高管理者确定了质量方针和目标,就应组织和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实施质量方针的系统活动中去,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

3.2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面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以顾客满意为宗旨;领导参与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提倡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用数据说话等。

3.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概括起来叫做“一个过程,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七种工具”,简称“一、四、八、七”。

(1)一个过程

所谓的一个过程,就是指企业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提出目标、组织实现、组织用人、落实组织形式、指挥协调和检查控制等。

(2)四个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为PDCA循环法。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把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划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

(3)八个步骤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八个步骤: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分析各项影响因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对策及措施;执行对策或措施;检查工作效果;总结经验修正巩固;将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次循环。

(4)七种工具

全面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数理统计工具是控制图法、调查表法、排列图法、分组分析法、因果图法、直方图法和相关图法。

实践证明,PDCA循环法是解决质量问题的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掌握应用它,能使管理工作更切合客观实际,且层次分明,有条不紊。

3 结束语

我国基本建筑总的形势良好,但就建筑工程质量而言,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因此,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建筑界专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探索和研究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问题,建立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探讨了质量管理的内涵、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特点,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QC)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具体讨论了“一个过程,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七种工具”的全面质量管理基本方法和步骤。

参考文献

[1]王泓领.中国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6:8-11+73.

[2]韩锟.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建筑经济,2005,02:67-70.

[3]胡德银.论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体系[J].建筑经济,2003,06:10-15.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第5篇

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总包工程施工管理也在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建筑企业建立并实施一整套的总包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施工成本控制管理、施工进度控制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施工合同管理和施工信息管理等,是强化建筑企业管理的需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工程施工;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管理方法

总承包工程施工管理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积极推行总承包工程施工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保证施工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等,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总承包工程施工管理的“灵魂”是工程施工管理方法。以下论述的内容为施工管理方法:施工进度控制方法,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和施工成本控制方法。

一、工程施工管理方法体系

1.工程施工管理方法应用的特征

(1) 选用方法的广泛性。由于现代化管理方法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故凡是现代化管理方法,均可在工程施工管理中选用。

(2) 工程施工管理主要方法服从于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各种管理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工程施工管理方法与企业管理方法密切相关。由于工程施工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中心,故企业管理方法与工程施工管理方法具有密切关系。

2.工程施工管理方法的分类

(1) 按管理目标划分,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有进度管理方法、质量管理方法、成本管理方法、资源管理方法等。

(2)按管理方法量性分类,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有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和综合方法。

(3) 按工程施工管理的专业性分类,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有行政性管理方法、经济性管理方法,技术性管理方法和法规性管理方法。

3.工程施工管理新方法的应用原则和步骤

(1)工程施工管理新方法的应用原则

根据我国应用工程施工管理方法的经验,应用其原则有四项:一是实用性原则,即与工程、专业、目标对路;二是灵活性原则,即灵活选用方法,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三是要有坚定性,即在遇到干扰和产生困难时,应坚持正确的做法,不可轻易否定方法的有效性而半途而废;第四要有开拓性,研究为了用好某种方法而进行开拓和创新。

(2)工程施工管理新方法的应用步骤

应用其方法的步骤如下:

1)研究管理任务,明确其专业要求和管理方法应用的目的;

2)调查进行该管理所处的环境,提供选用方法的依据;

3)选择适用可行的方法,即专业对路、能实现目标、条件允许;

4)对选用方法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制定保证措施;

5)在方法的应用过程中进行动态控制,使之产生好效果;

6)在应用过程结束以后,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管理方法的应用水平。

企业施工管理的基本方法是“目标管理方法”。要完成其基本任务“目标控制”,必须依靠这项基本方法。进度目标控制的主要方法是“网络计划方法”;质量目标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成本目标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可控责任成本方法”。

二、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全面质量管理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了推广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热潮,对推进我国各种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取代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作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全企业参与质量管理”主要是全企业要形成一个质量体系,在统一的质量方针指引下,为实现各项目标开展各种层面的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循环,而每一循环均使质量水平提高一步;“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开展全员范围内的“QC小组”活动,开展质量攻关和质量服务等群众性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主要表现在对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建设项目等形成的全过程和涉及的各种要素进行全面的管理;在工程施工中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应强调以下几点:

1)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有效的,这一点应充分肯定。大量的实践证明,它在项目管理中的突出地位不可动摇。

2)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不要混同于数理统计质量管理方法。以往在宣传该方法时往往把大量时间花在学习数理统计知识上,我们应该承认,数理统计方法是“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的方法,发展到TQC以后,统计方法虽仍然有效且可用,不能停留在数理统计的水平上,而应该易于被广大职工所掌握。

3)推行TQC控制项目质量目标的重点应是工序控制和质量检验。工序控制要以控制人、机、料、法、环五要素实现;质量检验要求把好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各项检查验收关,不允许有任何一项和任何一环不达标。只有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结合起来,才是提高项目质量水平的有效途径。

例如:某建筑公司承建的工程,建筑面积约6万平米,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基础为预制桩基础。施工方采用静力压桩的施工方法主体建筑地下5层,地上22层,建筑檐高81.4m,该中心(东楼)工程与西楼工程连成一体,体现具有独立的交通体系、设备系统及一切配套设施。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采用“三全一多样”的控制原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人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控制投入品的质量,严把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关,全方面做好过程控制,最后达到控制目标。夺得鲁班奖。

三、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可控责任成本

成本是工程项目各种消耗的综合价值体现,是消耗指标的全面代表。成本的控制与各种消耗有关,把住消耗关才能控制住成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供应、使用与管理都是消耗的环节,都要把关。在使用该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按以下程序实施管理:列出成本控制的总任务,确定各项成本目标,通过责任成本目标的落实,确保可控责任成本的实现―统计实际成本控制结果,进行动态控制。

2)为实施可控责任成本方法,必须加强成本核算,包括成本预算、成本计划和成本统计。要算细账,算实账,算准帐。

3)可控责任成本方法实施的全过程,就是“目标管理方法”实施的过程。确保可控责任成本取得实效。

4)项目经理部应以项目成本核算制保证可控责任成本方法的成功应用。

以上我们突出了项目目标控制的四种方法。它只说明我们应重视的主要(基本)方法,它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其他管理方法的应用。另外,这四种方法也是相关的,不可孤立地对待它们。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第6篇

关键词: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管理策略

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层医院作为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乡镇居民健康保障责任,其医疗业务越来越多,检验科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但是,就实际情况来说,基础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加强对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的研究,探索有效的管理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现状概述

检验工作重视不足:在我国基层医院当中,受传统因素影响,临床诊断更多依靠的是经验和简单器械,检验科的地位相对偏低,得不到相应重视,其工作诉求也难以被理解和接受,工作较为被动,质量管理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检验科场地规模小:在基层医院中,虽然检验科是必不可少的部门,但受限于经济条件因素,许多基层医院医疗用房是较为紧缺的,无法为检验科提供足够面积的场地,只能提供有限的房间,在这种情况下,检验科的办公、标本采集以及检验、洗涤等难以规范分区,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之间没有明确划分,仪器摆放空间较为狭窄,无法规范放置,实验室环境的温度、湿度控制达不到要求,都会对检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降低检验结果可靠性[1]。检验设备方法落后:基层医院服务的对象多是农民,主动就医意识理念较差,导致基层医院检验科的业务相对较少,检验科仪器使用率较低。同时,受制于基层医院资金紧张的情况,许多检验科采购的检验设备大多是半自动仪器,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检验质量存在隐患。此外,在仪器采购中,对仪器基本工作原理、市场情况等了解得不够全面、深入,购置的设备并不符合检验需求,甚至是淘汰设备,也会影响检验质量。最后,在日常管理与使用过程中,对仪器操作规范掌握水平低、仪器没有定期检查与维护,或者采用低档次、过期或变质的试剂等,也是检验科质量管理的重大问题,无法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检验人员素质较低:检验人员是检验科操作的执行者,检验人员素质水平与检验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在基层医院检验人员中,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检验专业知识水平低的情况,人才素质水平较低,业务素质能力不强,对细胞学、微生物学等方面知识了解较少,对检验质量造成了极大影响。同时,由于基层医院的条件较为有限,检验人员缺乏进修学习的机会,其理论水平难以得到提升,即使有丰富实践经验,但由于知识得不到更新,只会机械执行操作,对检验过程中的偏差、仪器报警等问题无法准确判断,新方法、新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会对检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质量管理控制问题: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质控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室内质控问题:在许多基层医院的检验科中,其人员配置并不合理,每个实验室只配置1个人员,甚至会有2个实验室由1人负责的情况,检验人员也并不固定,轮岗较为频繁。在这种情况下,检验人员缺乏良好的责任心,缺乏检验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审核,没有人对检验过程进行监管,实验室质控几近于无,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自然也无法保障[2]。②仪器管理问题:仪器的精确无误是检验质量的基本保障,做好仪器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但是,在实际当中,检验室仪器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对仪器使用、保养等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仪器的清洗、保养等操作不够规范、合理,在仪器校正与室内质控时,未处理比色杯、仪器管道上的污垢;仪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定误差,未及时修正标准曲线、校正仪器或者仪器偏差校正不到位等,无法达到相应的校正目标,会降低仪器可靠性,影响检验质量。此外,在仪器使用过程中,没有准确处理异常报警问题,检验数据记录不够全面或者过于简单等,也会对检验质量产生严重干扰。③检验全过程质控问题:检验科质量影响因素包括许多方面,除了检验操作之外,检验前的标本采集、保存、运输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检验前误差能够占到总误差的70%。在检验前影响因素中,常见的问题有:a.标本采集方面问题,在采集前与患者沟通不到位,没有向患者告知相应的注意事项,空腹时间不足或者服用药物等,都会降低标本质量,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采集人员在采集操作中,没有选择合适的试管、药剂或者样本量,或者对特殊标本采集缺乏了解等,造成采集失误,引起检验结果失真。b.标本保存方法问题:标本保存会对标本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在标本采集后,没做好容器密封或者未进行必要的保温、遮光处理等,没有及时将标本进行送检或者送检过程发生碰撞等,都会给标本质量带来负面影响。此外,对于一些无需及时进行检验的标本未进行分离冷藏处理,也是检验标本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缺乏生物安全意识:生物安全防控是现代检验科的重要安全工作,但在某些基层医院中,由于领导层大多只注重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对生物安全防控方面重视不足,缺乏良好的生物安全意识,并没有对生物安全展开相应的宣教与培训。如此以来,导致检验人员对生物安全知识了解较少,并没有树立相应的生物安全防范观念,在日常检验工作中,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在不配戴防护眼镜、穿工作服、戴手套的情况下开展工作,许多高传染性物质会对检验人员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医疗废物处理问题:在检验科工作中,医疗废物处理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也会构成污染源,对检验质量产生影响。检验科的医疗废物来源很多,包括检验后的标本、一次性消耗品等,比如检验剩余体液、注射器、采血针、尿杯以及试管等,在实际检验当中,受检验人员自身水平、监督管理等因素影响,经常会出现医疗废物处理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3]。

二、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的策略

健全检验科实验质量管理体系:①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检验科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基本保障,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全当中,首先,需要对检验质量相关的工作都制定规范、完善的制度,比如《标本接收制度》《误差分析处理制度》等,并做好各种制度的落实,为检验质量提供良好的基础。②对检验科工作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结合检验科的实际工作情况,对检验科的组织管理、人员职责以及设备仪器、环境等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人员和岗位职责规范、检验科规章制度、试剂使用注意事项以及生物安全防护的技术性文件等等,为整个检验科工作提供有效的准则和依据。③对检验报告质量建立相应管理体制,对检验前、检验中以及检验后3个过程均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做好标本采集、运输的控制,确保标本接收与检测的可靠,严格审核检验结果,提高发出报告的可靠性,从而有效提高检验科的质量。同时,对于标本量少的项目,需要加强标本的保存,采取批量检测的方法,避免单独检测的偶然性因素[4]。加强检验科的质量控制管理:质控管理是提高检验科质量最有效的手段,在检验科质控管理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标本采集、送检的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确保标本采集的真实、可靠,从源头上控制检验质量的不良影响因素,为检验质量奠定良好基础。②加强对质控管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实验室人员对质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结合奖惩制度,调动实验室人员执行质控管理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提高实验室质量标准。③做好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工作,严格按照质控规则,建立相应的质控图,设置相应的警告限、失控限,对检验结果进行准确、有效评价,及时发现检验质量问题,并查找问题发生原因,区分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采取针对性纠错方法解决问题,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加强检验科仪器、试剂管理:检验仪器与试剂与检验结果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如果仪器精确度不够或者试剂有问题,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加强对检验科仪器、试剂的管理,具体管理措施有:①做好检验仪器、试剂的采购工作,基层医院检验科任务并不完全相同,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仪器、试剂时,在采购时,选择信誉度高、有相应资质的供货商,并对仪器、试剂的性能和质量等进行严格审查,确保仪器、试剂质量的可靠。②做好仪器、试剂的档案管理,对所有的仪器、试剂进行一一建档,了解仪器、试剂的使用时间与保质期,制订合理的检查维修计划,定期对仪器进行校正与保养,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可靠性,并根据仪器类型选择相应的试剂,试剂要保证无污染、未超出保质期,减少仪器、试剂因素导致的检验质量问题[5]。③由于大多基层医院经济条件情况较差,在检验仪器方面经费并不充足,无法采购高端检验仪器,加上检验一些项目业务量较少,检验科运行成本过高,对于此种情况,可以采取与其他大型医院实验室合作的方式,委托其进行检验,不仅能够充分保障检验质量,也可以降低基层医院的检验成本。做好检验科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检验人员素质,对保障检验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做好检验科人员的素质培训,具体内容:①对检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检验人员掌握检验仪器操作方法、检验注意事项等内容,定期进行实践操作培训,提高检验人员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增强检验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②对检验人员进行进修培训,包括定期到上级医院进修、开班学习班、邀请专家讲课以及学术交流活动等,开阔检验人员视野,更新检验人员知识体系,促进检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好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在基层医院检验科中,许多患者的体液、尿液和血液标本都携带有病原体,为保证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应加强对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视,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工作:①对生物安全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做好生物安全的培训,提高检验人员对生物安全的认知,树立相应的意识,在日常检验工作中主动采取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为生物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②做好实验室改造,明确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与清洁区,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安装安全生物柜等装置,为生物安全的实现奠定基础。综上所述,临床检验是基层医院的重要内容,检验质量对医院工作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对检验质量的重视,充分认清检验科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对策加以解决,是基层医院需要重视的内容,对基层医院医疗服务和质量水平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小林.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控制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6):546-547.

[2]赵丙喜.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控制难点及对策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597-598.

[3]刘玉兰.加强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7):178.

[4]曾红儒.基层医院检验科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7):2163-2165.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第7篇

电力建设基建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包括多方面的管理内容,无论是合同管理、安全管理还是质量管理都需要运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本文分析了电力建设基建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电力建设;基建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1电力建设基建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1.1缺少健全的管理体制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管理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管理体制的支持,需要部门的有机设置、岗位的科学规划、人员力量的有效分配等。然而,目前在基建工程管理方面却未形成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使得整个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从目前来看,个别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现场混乱,无论是施工人员、施工材料都未形成统一的规划,施工工序也未进行集中统一地安排与设计,整体的施工现场处于管理混乱状态,影响了施工进度,工程施工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1.2未有效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安全管理是基建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安全管理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的大多数电力建设基建工程施工管理中,却未能将安全管理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将过多精力放在基建工程质量控制、进度把握与成本控制方面。忽视安全管理的基建工程施工势必存在危险隐患,酿成施工风险,影响施工进展。

1.3合同矛盾问题突出电力建设基建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的另一个问题为:基建工程合同纠纷问题,具体指的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者间出现合约矛盾与纠纷。导致合同纠纷的一大原因为:在未做好分析、预测与统筹的情况下,各方盲目签署合同,未深入分析合约条款的正确性、合理性,施工中矛盾出现时,无法依据合同来平衡处理矛盾,各方相互推卸责任,加强合同管理十分必要。

1.4质量管理不到位电力建设基建工程施工是一项技术工程、专业化工程,其中涵盖多个项目、多项工作,也需要多方面知识、技术等的支持。这就需要参与基建工程施工的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管理工作质量,然而,实际的电力建设基建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却达不到要求,技术人员水平不达标、管理人员素质不合格等问题和矛盾相对突出,在没有健全、完善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的监督下,基建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2电力建设基建工程的施工管理的方法

2.1创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制电力建设基建工程施工单位首先应该形成积极的施工管理意识,立足于整体、顾全大局形成一套全面覆盖的施工管理体制,建立规范合理的施工管理层级结构,从施工安全管理到质量管理到成本控制管理再到人员管理等,都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针对不同的管理制定不同的政策、方针和制度,并设置与其相适应的岗位,安排层级管理人员,形成从上到下、层层落实、全面覆盖的管理制度,以此来逐步实施并完善电力建设基建工程的施工管理。

2.2安全管理放第一第一,积极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的安全责任制体系是基建工程安全施工的制度保障,施工单位应采用分级管理、分层落实的管理模式,要求承建基建工程项目的各部门统一签订安全责任合同,按照合同上的规定来履行自身的安全责任,本着各岗位各部门各负其责的理念来细化安全管理,各项目负责人都必须尽职尽责、切实履行到位。第二,强化安全体系建设。基建单位必须创建安全体系,例如:风险应急体系、安全监察体系等,参照电力基建工程的具体情况来有效利用这些应急系统、监察系统等来识别并防范危险。第三,做好施工检查,加大监督。基建工程项目负责人需要做好施工现场检查与监督工作,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要积极采取措施,制定防范措施,加大防范力度,形成精细的防范对策,从根源上维护基建施工安全。

2.3重视基建工程合同管理必须积极重视基建工程合同管理,将其纳入基建工程管理工作中。首先,参与基建工程施工的各个单位,例如: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必须掌握相关的法律常识,拥有较强的法律法规意识,能够依法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其次,合约签订过程中,各个单位要加大对合同条款的审核力度,要结合过去的合作经验以及所要建设的基建工程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约条款,本着“公开、合理、公平、自愿”的原则来签署合同,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来履行合同条款,矛盾出现时,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各方统一商定来集中妥善处理问题,控制由于合同引发的矛盾,充分发挥合同的正面的积极作用。

2.4强化施工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电力建设基建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高质量的基建工程是电力建设的重要保障。对于电力建设工程来说,其基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重点把握下面几大点:电力设备调试质量。电力基建工程施工中必然涉及到各项电力设备、线路等的安装工作,具体的安装质量一般通过调试的方式加以检验,这其中必须严把质量关,具体应该根据设计图、技术规范等来深入检查、分析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安装质量等,确保其各项功能都达到技术规范的规定,达到设计标准。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电力基建工程施工必须切实根据设计图、质量等级标准等开展施工,监理部门要严格依照技术规定、质量等级规定等进行监理,做好施工质量检查工作。施工结束后,必须切实根据相关规定与规范做好施工质量验收工作。提高施工人员水平和素质。施工人员的素质、能力与水平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必须从施工人员的选拔方面入手,严格审核施工人员的技术等级、工作经历和经验以及管理能力等,确保有责任心、技术等级高、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被分配到各个岗位,以此来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基建工程施工队伍,发挥其优势和积极性。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5加强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电力建设基建工程管理工作的关键,成本控制要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为前提,基建工程开始前要制定成本预算,根据施工阶段的划分来制定成本核算任务,确保每一个阶段成本得到科学有效地控制。

3结语

电力建设基建工程施工管理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各单位必须重视施工管理,加大管理投入力度,打造出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电力系统基建工程。

参考文献:

[1]石海波,郝雪.浅析电网基建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J].电源技术应用,2014(0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