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战略管理实践(合集7篇)

时间:2024-02-07 14:50:49
战略管理实践

战略管理实践第1篇

摘 要 本文套用彼得•德鲁克的话引出论点――战略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实际;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然后通过网上搜寻和查阅书籍等方式收集资料,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对论点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战略管理是一种实践,它来源于实践,同时又要运用于实践,其唯一衡量标准就是成就”的结论。

关键词 战略管理 战略定位 战略选择 战略实施

一、引言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由此可见,同样一种管理方法,作用于不同企业其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关键是,如果这种管理方法可以给企业带来成效,那么就要坚持下去;如果不能,就要试图改变它。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笔者认为,作为对企业管理起决定作用的战略管理,本身也是一种实践,套用大师德鲁克的话说:“战略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实际;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一般来说卓越的战略制定和卓越的战略实施是卓越的战略管理的基本要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战略能力和执行能力。因此,战略管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战略定位,战略选择,战略实施。

二、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定位,重点是解决公司使命与愿景问题,即公司现在的生存问题和未来的发展问题。每个公司所处的环境和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能力不同,决定了它们所选择战略的定位点就会有所不同。战略管理是一种基于实践的管理活动,制定战略的目的就是要为公司指明发展方向,最终实现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实现公司所期望的成就。所以在战略定位阶段就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公司实际需要和公司能够实现的战略。企业首先要认真分析外部环境,以便使制定的战略能够适应其所处的环境。其次要分析内部资源和能力,清楚的了解自己,才能制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战略,从而才有实现此战略的可能性,一个超出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范围的战略,只能存在于形式,对企业来说并没有价值。再次企业要评估利益相关者的目的和期望,以便使制定出的战略能够被接受,只有接受了这个战略,才会去实施它。

准确的战略定位之后就要进行战略选择,处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选择战略的方式不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战略选择。公司层战略关注公司整体目标和活动范围,以及增加各个不同部门的价值,所以作为公司层战略的制定者,就要从宏观角度去选择自己的战略,所选择的战略要有利于整体目标的实现。业务层战略关注的焦点是在某个特定市场上成功的开展竞争,所以业务层战略的选择更加侧重于竞争层面。职能层战略则将更侧重于具体过程或细节。

战略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战略实施。一个再好的战略,如果不能有效的实施,那它最终对企业来说也是没有价值的。战略管理是基于实践的,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如果一个战略的实施没有给企业带来利益,那么这就是一个失败的战略。执行是战略的基础,所以它必须同时成为战略的决定因素。如果不考虑企业的执行能力,任何战略制定者都不可能制定出真正有意义的战略。

三、实例论证

福特汽车公司在初创的几年内,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为大众制造汽车,制造工人们都买得起的汽车。正如同行们称福特是“疯狂的亨利”一样,福特制定的目标与当时一般人的观念相去甚远。那个时候,汽车是富人专有的玩具,价格昂贵,性能也谈不上稳定可靠。经过多年的精心研制,亨利•福特终于造出了自己梦想中的汽车。这种T型车坚固结实、容易操纵,售价是825美元。1908年,他们就卖出了10000多辆。为了让人们能够买得起汽车,他采取了规模经济。T型车的售价越便宜,买得起的人就越多;购买T型车的人越多,每辆车的平均成本也就会越低。到了1921年,福特汽车的销量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55%。但是1927年5月,福特在与通用的竞争中失败了。这场大败后亨利•福特终于意识到:一旦人们都拥有了汽车,他们的生活就发生了彻底改变。这就意味着,某人购买一辆汽车,可能只是他购买的第一辆汽车,人们还可能购买第二辆、第三辆,也更乐意购买更好的汽车,这种汽车会更加舒适、强劲、时尚。伴随着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方式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买得起更好的汽车了。而定位于低价市场作为基本交通工具的T型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在甚至要以比旧车更低的价格出售了。

福特汽车公司告诉我们:战略管理是基于实践的,所以制定的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周围的环境在变,因此我们的战略也应当随环境做适当的调整。在本案例中,福特公司最初将自己的战略定位在“能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汽车”。在这样的定位指导下,他引进了规模生产线,设计出了适合大多数人使用的汽车。当时福特汽车凭借其正确的战略定位和有效的战略实施,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丰厚的收益。但世界在变,环境在变,人们的需求也在变,战略管理是一种基于实践的管理活动,所以它应该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现在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已经不再是能够买得起,而是更好的性能和美观的外形等,那种只是一味追求低成本的大规模生产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顾客的需求。可由于福特创始人过于沉迷在过去的辉煌之中,他被成就蒙蔽了双眼,致使1927年被迫停工的惨剧发生。不过可喜的是福特本人最终意识到了这种变化,并积极进行了改进,才使福特汽车公司不会因此销声匿迹。战略管理是一种实践,我们只有将目标定位在现实中,时刻关注周围发生的变化,才能制定出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战略。而不能只是从过去的经验中去推断它是否合理,或从所谓的MBA教程中去寻找其合理性,最有发言权的就是我们实施此战略所取得的效果。如果有效说明这个战略还是适合我们的,那就要坚持的走下去;如果此战略已经不能再给我们带来收益,或者至少它已经不再是我们的竞争优势,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它做适当的调整,如果它已经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那么我们就应当考虑制定新的战略。

四、结论

从上面的理论和实例中我们能够看出,战略管理确实是一种基于实践的管理活动。它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体。笔者认为一个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能够获得收益,现在虽然我们都说要以顾客为中心,但如果一个企业只是一味的服务于顾客,自己却得不到好处,那么我想这样的企业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企业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获得了利益,这样才可以维持市场平衡。因为一个企业制定实施战略的最终目标是获得收益,那么将企业所取得的成就作为标准来衡量企业的战略管理是否有效是理所当然的。

那么现在为什么要强调在制定战略时要以顾客为中心呢?笔者认为是现在我们的顾客对企业的要求高了,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如果站在顾客的角度,就更能满足顾客的需求,有时甚至可以在顾客出现此需求之前就为顾客提供服务,从而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整体生活水平。顾客需要你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当然会获得收益。

另外,核心竞争力对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制定战略时必须要努力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上案例中的企业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它所选择的战略给它带来了核心能力。福特公司1927年之所以险遭失败,是因为他没有及时的随环境变化对自己的战略进行调整,原有的战略已经不能再给他带来核心竞争力了。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任何一种知识,只有当它能应用于实践,改变人们的生活,这种知识才会有价值。”企业制定的战略不应该只停留在具体的条款,而应该对现实起作用,能够给企业和其利益相关者带来收益。对现实不起作用的战略是没有价值的。而要使战略在现实中起作用,我们就必须从现实出发来制定战略。

综上所述,足以证明战略管理是一种实践,它来源于实践,同时又要运用于实践,其唯一衡量标准就是成就。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6.

战略管理实践第2篇

关键词:监理企业;建设工程;战略管理;创新实践

现代企业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制定和实施战略管理变得更为必要。现代监理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根据企业的特点,以对内外部环境分析为依据,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谋划和实施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方式发展的动态过程,强调创造性和实用性。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企业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一、现代监理企业离不开战略管理及创新

建设工程监理是指监理企业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依据施工承包合同,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手段,促使承包合同双方履行各自的义务,最终完成工程项目。现代监理企业的工作特点是独立公正性,现代监理企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化、专业化和高度市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监理企业离不开战略管理。企业的经营就好像一场博弈,其管理者如同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不仅仅要运筹帷幄,还要统筹兼顾,在团队协调上实现合理部署,从而战胜对手,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现代监理企业同时也离不开战略管理创新。战略管理创新是指企业采取全新的经营管理方式,改变以往的竞争法则,重新设立新的规则、新的制度。战略管理创新的原动力是市场机制的倒逼,任何形式的战略管理创新都不开顾客的需求变化,离不开市场机制的约束。

二、创新现代监理企业战略管理的具体实践

2010年以来,我公司围绕可持续发展实施战略,结合公司人力、技术、市场等资源,大力推行观念、管理、业务、服务四大方面创新。一是组织对全体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创新思维与创新工具”为主题的观念创新培训,让领导层充分意识到加强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二是以重点项目为龙头,积极探索片区管理,开展项目互助互查,将重点项目作为人员培训、人才储备基地,创建学习型项目部来带动全员培训。改变以往传统的总监例会,改为总监分组现场交流形式,突出提升总监解决问题的现场服务能力。同时加强了紧缺人才与复合人才的储备工作。三是在做好施工阶段监理,同时向前期咨询、设计阶段监理、项目后期的服务咨询延伸。四是在立足省内市场同时,积极向省外拓展,拓展薄弱项目和潜力地区的业务,承接各地标志性建筑,提高公司的美誉度和影响力。通过以上举措,公司近年产值稳步上升,综合排名位居全省前列,同时进入全国百强监理企业行列,尝到了战略管理创新带来的收获。

(1)观念创新。对于现代的监理企业来说,观念的创新是其实现战略创新的关键所在,而监理企业观念创新的主要是通过人的思想意识的改变来体现。[1]因此,在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监理企业必须要树立起牢固的顾客观念、科技观念以及市场观念,促使监理企业的员工的敢为人先、以人为本等意识得到有效加强,力求企业创新性的观念能够深入人心,并将这种观念的创新性充分体现在每一个员工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作为企业的监理人员,我们应当跟紧时代的发展步伐,树立自己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始终保持观念的创新。实践中有两条要求很关键,近年来我公司一直在认真组织实施。其一,监理人员要重视学习当今发展迅速的新工艺、新技术,建立了以“总监负总责”为核心的全年学习培训制度,并严格执行。其二,监理人员要注重学习同行业先进的战略管理知识以及国外先进的战略管理经验,做到随时都能够准确把握工程建设监理行业的发展趋势,紧跟发展潮流,争取将自己所在的监理企业发展成为同行业的先进者。

(2)管理创新。有效的管理是企业研究员工并激励员工,以企业的发展目标为核心,建立决策、组织、协调与控制机制,促使企业形成最佳的时间、人力、财力、物力、技术、信息等资源配置,帮助企业获取最好的效益。现代监理企业要想实现战略管理创新,就不能忽视其在管理方面的创新。实践中我们的具体做法主要有八种:其一,有效融合危机管理与正常管理。现代监理企业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不仅仅要加强正常的管理,还要做到未雨绸缪,对企业潜在的风险、危机等做出准确的预测,制定出反风险反危机的管理方案,一旦风险或者危机降临,就能够及时做出应对,尽量降低甚至是消除风险和危机给监理企业带来的损失。其二,有效结合非工作管理与工作管理。监理工程师长期野外作业,远离城市,生活单调,所以不能忽视企业自身的亲情管理,尤其是一些管理相对松散的、远离本部的项目监理部,更不能忽视对他们的亲情关怀和人文关心。其三,有效结合控制与积极性的调动。监理企业不仅仅要将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还要给予适当的控制、约束,做到收放稳妥恰当。其四,有效结合无形资产管理与有形资产管理。企业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品牌和信誉,监理企业也一样。因此,要切实做好无形资产管理,特别是分公司管理、业务分包等业务活动,要注重品牌和公司集体荣誉,不能放任自流,以至损坏公司名声。其五,有效结合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一线施工人员大都来自农村,他们在行为方式及生活习惯上大大区别于城市,所以监理企业在监理工程师的安排方面不能忽视被监理者的特殊因素,即便是监理企业内部也是一样的,要充分考虑被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组合、层次,创立和谐的工作环境。其六,根据监理企业实际情况,部分有条件的企业要实现战略转型,向高端咨询企业发展。其七,全面推进监理行业和企业技术进步,大力实施信息化管理手段,逐步实现依靠现代化技术、现代化手段和现代化程序管控施工阶段质量安全,而不是长期停留单纯依靠人力现场监督简单的工作方式上。其八,创新人力资源和绩效考核方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培养和岗位培训机制。对不同岗位实行不同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绩效考核和绩效薪酬挂钩,让有高素质、熟悉国际市场运作的人才去开拓国际市场。

(3)业务创新。现代监理企业在业务方面的创新具体是指监理企业应重视开拓全新的业务范围和市场领域。当下,我国的大多数监理企业所监理的对象都局限于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监理企业实际上只是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控制,并没有做到真正的监理。所以,作为现代监理企业,应当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积极将监理的业务范围扩大。其一,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将前期咨询、设计阶段监理、招投标、审核预决算以及项目评估等咨询工作的业务范围扩大。其二,监理企业应主动开展一些工程项目管理。例如,全方位、全过程的代业主管理工程,从而极力创新现代企业的业务。其三,立足国内监理市场,借助国家对外建设工程、基础设施等投资的战略选择,主动跟踪项目建设,自觉接轨国际通行做法,既要推行自己的成熟做法,也不排斥善学善用,师人长技,自信积极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4)服务创新。工程建设在监理服务上的创新是指工作内容上提供给建设工程单位更全面更完善的服务。[2]其一,在建设单位做出委托的范畴内,监理企业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成熟的工程管理经验以及自身在专业技术方面的特殊优势,致力于严格把控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造价、质量以及安全等工作,为建设单位顺利实现建设目标提供帮助,促使建设单位认可监理企业提供的服务,进而产生物有所值的感觉。其二,监理企业在提供服务方面要做到积极、主动,不仅仅要将监理规范以内的工作内容完成好,还要重视对建设单位在建设施工环节遇到的突出问题、重点问题等进行了解,主动为他们出谋划策,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建议,帮助建设单位体验监理企业所提供的增值服务,为业主提供更多高品质、高质量服务,创造更大、更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树立监理企业在行业中的良好口碑,为今后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三、结语

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监理企业只有在战略管理上追求不断地创新,才能够充分调动企业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满足建设单位的具体需求,有效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监理企业的持续发展。监理人员只有保持自身业务水平的优秀,致力于为企业的战略创新出力,才能够为建设单位提供优质的监理服务,为企业塑造良好的监理口碑,最终为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战略管理实践第3篇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战略性组织绩效管理;实践

一、战略管理是组织长期发展的必然命题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80年代后期的快速崛起和针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进,中国企业的经营开始进入战略管理时代。在这一进程中,尽管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生存仍是战略的核心问题,但战略的重点正逐步从如何维持生存过渡到如何培育持续竞争优势上[1]。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组织后,中国企业面临的商业环境俨然已经扩充为整个世界。垄断优势被瓦解,成本优势被稀释,客户要求在提高,跨界对手不断出现,这些情势的变化不断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命题。

二、战略性组织绩效是企业竞争优势培育的仪表盘

在企业战略实施的过程中,不管是对战略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监控,还是调整,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管理控制机制。国内外的研究及实践表明,不论采用何种形式,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都不可避免地要包含以下内容:三个目的、四个环节和五项关键决策(见图1)。具体展开来说,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的目的包括支撑战略落地、实现管理目标达成以及人力资源开发,并由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和反馈绩效四个环节共同组成的一个闭合循环[2]。通过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工作,将组织的战略转化为绩效指标体系和行动方案,并按组织架构逐层分解和协同;并在科学的绩效评价方式和标准基础上,实现定期监控,并为战略的迭代更新和激励提供必要的反馈,由此可实现战略的衡量与管理。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性组织绩效管理方案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家先后提出和实践了目标管理(MBO)、平衡计分卡(BSC)、卓越绩效管理等绩效管理的理念、方法和工具。纵观绩效管理工具的演变历程,已经从单纯的绩效评价工具上升到承接组织战略的战略性绩效管理工具。自美国学者卡普兰和诺顿于1992年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落地和绩效管理工具以来,广大企业家纷纷将平衡计分卡作为绩效衡量系统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不断的应用、改良和丰富,使其成为了一个普遍采用的战略性组织绩效管理方案。

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性组织绩效管理实践步骤

(一)绘制战略地图

以战略为导向的组织绩效指标体系需建立在对组织战略衡量的基础上。组织战略的制定需采用内外部环境分析、SWOT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制定,通过评估和选择之后就可以利用战略地图这一方法实现战略的显性化描述。在实践时,需将组织战略参照战略地图提出的四个维度进行描述。这一阶段的成果是有明确内涵和清晰因果连结关系的战略目标群。

(二)设定绩效指标体系

在描述战略目标之后,需要对目标进行衡量,以便为后续的管理奠定基础。在这一阶段,需要采用度量手段对战略目标进行衡量,并设定阶段性目标值。具体实施时,一般采用时间、数量、货币、质量等量纲对目标进行定量衡量。

(三)制定行动计划

由于定量衡量往往受制于组织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也存在难以衡量的情况,这时候需要采用行动方案和标准的方式进行定性衡量。具体实施时,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工作计划和工作/行为标准的组合方式确定。

(四)设定权重

权重设定一般采取三种方式:主观经验法、专家评分法和权值因子法。确定权重时,一般采取两种或以上的方法交叉验证,坚持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以确保权重分配尽可能合理。

(五)绩效监控

在绩效评价周期内或结束后,组织开绩效回顾分析会议。通过收集绩效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在、整理和分析,有效监控组织绩效达成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协调解决问题并开展改进工作,以促进绩效目标达成。

(六)绩效评价和反馈

这一阶段,为保证效率,特别是信息的流转和存储,可以搭建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在系统中实现包含绩效评价和反馈的诸多功能。基于这个平台,在每个绩效周期结束后,组织相关评价者收集、统计和分析绩效数据,完成绩效评价并向被评价单位反馈;同时绩效结果应在薪酬管理、职位任免、选先评优以及培训等工作中应用。

五、小结

在社会和商业环境中,技术、文化等因素持续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也若隐若现地与企业发展成败的命运相联。对于任何一个努力成为百年基业的企业,不仅需要审时度势,在洞悉趋势中选择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战略,更需要有掌控航向的“船长”、“大副”以及仪表盘。战略性组织绩效管理能为企业的永续发展提供标定方向和判定方位的功能,帮助企业在商海中不迷失,按着既定战略前进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杰伊•巴尼,威廉•赫斯特里著.李新春,张书军译.战略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2—23.

战略管理实践第4篇

关键词:品牌战略 项目管理 实践

项目管理是通过具体的项目来推动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其在应用于品牌运作、新产品的研发等企业主要战略活动时,效果明显,品牌战略在项目管理中实践较多。

一、品牌战略在项目管理中实践的表现形式

品牌战略在项目管理中实践可表现为如下:

1、项目管理有专业的团队对项目进行目标负责。有效避免了在跨部门运作时会出现的责任主体不清等问题。按照责权利对等的原则,项目经理一定有与项目目标对等的基本权力,而品牌战略则贯穿其中,对保证项目的成功运作发挥了作用。

2、项目管理有着明确的运作目标和时间界限,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资源,高效运作,快速完成目标。而品牌战略贯穿其中,对管理中的量化和绩效进行挂钩充分调动了项目组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

3、来自组织内部的不同部门的项目组员工,在业务上不仅能发挥协同效应,而且还具有互补性。另外,项目经理还要清楚知道多种业务活动的运作,和其他岗位的工作经历,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系统操作能力。品牌战略则是贯穿其中具有掌控作用。

4、项目资源的可持续性和可获得性。项目管理的核心要素是,该项目所专有并且能够持续性获得项目资源,而品牌战略贯穿其中有与项目相匹配的资源作支撑发挥了作用。

二、品牌战略在项目管理中实践的意义

1、组织协调发展的需要。对于品牌运作中应用项目管理,项目组员工和项目经理负责品牌运作的过程和结果,提高了组织内部的资源运转和横向协调分配,帮助解决了纵向操控问题,带动了多种业务职能和活动的横向协调。垂直职能型的组织架构偏向于组织内部的纵向控制,在资源的控制基础上再以职能部门为单元进行条块分割。

2、项目选择关键和需求分析离不开企业战略目标进行。近年来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对突出骨干品牌的发展,实现了可持续。

3、这几年,在行业“订单生产”模式的带动下,特定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以及对特定客户的个性化营销能力要求明显上升。各工业企业之间也开始跨部门合作,创新品牌运作模式,加快了市场响应,提高了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目前具体项目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管理实践中存在的观念问题。

管理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成熟,没有系统、科学、重要的对项目管理、目标变更、预算时间控制以及计划制定有所理解。项目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还没有确立牢固地位,致使一些企业对项目管理与组织协调发展的关系、以及项目管理与品牌运作的关系认识不够全面。

2、项目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体制问题。

现在的项目运作组织架构,只有弱矩阵型组织架构,项目经理是靠项目协调人的身份管理着,产生了低功能,低效率的项目运作。定位不准确。生产运作管理也一样,在项目管理方面,特别是在企业经营层的项目管理会间接驱动企业发展。就目前来说,这一点在企业中还没有被充分体现出。

3、项目管理实践中存在的机制问题。

品牌运作项目管理的基础性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善,以及项目管理运作的规范化程度不高。目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能有效的支撑项目管理的运作,项目组成员的绩效和资薪没有挂钩,激发不了项目组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资源也明显一直缺乏中,部分项目运作需要的重要资源分散在其他职能部门,导致了财务预算机制不能有效的运转起来。

四、品牌战略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将推动项目管理长足发展

明确定位,理顺关系。就目前的状况来说,还要加强项目管理在企业中的长远发展。

首先要要明确项目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首要地位,将项目管理和运作管理看成同等重要的企业管理模式,以技术研发、品牌运作、等项目为突破口,积极推广项目管理在企业内部的应用。要认真理解项目管理的各种关系,了解项目组的管理职能,加快提高项目职能的集合,带动项目活动有效的顺畅运作。要努力优化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项目管理在组织架构中的地位,积极推动项目运作组织架构由弱矩阵型向平衡矩阵型转变,把项目协调人转变成真正的项目经理。

观念上我们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项目管理是提高产品市场适应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品牌力的核心,一方面增强了企业内部横向协调,使内部业务和职能进行平滑对接,另一方面推动了企业组织架构由垂直职能型向矩阵型的逐步过渡。在品牌运作中,项目管理不仅提高了组织活力、完善了组织体系、还增强了组织竞争力。

战略管理实践第5篇

1实践教学引入《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活动的必要性

《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门立足于管理学基本理论基础上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该课程系统的介绍了战略制定前、制定中和制定后的企业行为,主体部分基本划分为战略制定前的环境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战略的制定(包括战略制定的过程和战略的类型)、战略的评价与选择及战略实施。由于战略的制定涉及到企业的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问题,因此比较强调思维模式和理念的培养。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在掌握战略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系统的、灵活的运用其基本理论进行企业管理。想要学生达到这种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简单的介绍课程内容,更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

2《企业战略管理》实践教学方式

2.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1870年由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创立的,该方法通过模拟现实场景,让学习者把自己作为案例场景中的一员,通过讨论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如果运用得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课本上基本理论的现实意义,加深对课本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如果想要运用好案例教学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选择适当的案例。案例要和所讲的知识点有关联,案例中要有能够进行思考和深入讨论的典型问题。战略管理相关的案例非常多,如果想要找到能够和相关内容比较切合的案例,就需要授课老师进行大量的案例查找、总结和思考。同时,案例要与时俱进,在讲课中选择的案例企业要注意其现实发展动向。有很多教师采用多年前的老企业作为案例,甚至有些企业在现实中已经倒闭或者被购并,如果仍然选择该企业的战略方法作为战略类型的介绍,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案例的选取最好选择当前学生较为关注的,或者学生较为熟悉的企业,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案例教学中要教学互动。案例教学并不等同于案例举例,很多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只是简单的进行案例介绍,同时发表一下自己对该案例的看法,案例教学就结束了。这仅仅是案例介绍,并不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要求在选好案例的基础上,文字案例和视频案例交互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案例中有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深入讨论的问题,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2模拟实验法

《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现实企业的经营中需要大量运用战略管理的内容。然而由于现实环境的不同,不同的企业对战略管理的运用千变万化,课本中知识的介绍只是概括性的、理论性较强的介绍。没有一种理论可以适用于现实中的任何企业,也没有一个企业可以完全用一种理论去运作。因此,在课程的学习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观念,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去灵活的、创新性的运用,这就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后能够进行现实的模拟,例如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企业经营群模拟,引进一些实习软件,如啤酒游戏的软件,让部分同学作为生产商、部分同学作为中间商、部分同学作为销售商和顾客,进行现实经营决策的模拟。还可以开展企业战略制定大赛,将学生分组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关注的企业,并对其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运用战略管理的理论就其目前的经营制定相应的经营战略等等。

2.3实践训练法

案例教学法和模拟实验法能够较好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但在现实工作中仅仅掌握基本理论是不够的,特别是现代企业在人才招聘时大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工作和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更加灵活多样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最常用的实践方式是学生课外寻找公司进行实践,这种实践方式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或者在毕业前,通过自己寻找实习公司或者学校建立的实习基地,在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的过程。但这种方式是在非上课时间完成,对于提高学生课堂兴趣的作用不大。授课老师应该积极创新授课方式,更多的在课堂上或通过课外作业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如为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企业战略制定的能力,可以在将学生分组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大赛。该创业大赛是属于实质性质的创业大赛,如组织学生思考怎样在两个小时内用10元钱赚到100元钱(启动资金或者目标资金可自行设定)。该实践教学组织过程要注意几点:第一,给学生设定一定的启动资金,金额不能太大,在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第二,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方法,如四天或者一周;第三,实际赚钱时间要有所限定,如2个小时内,2天内等,所有小组要在同一时间启动,赚钱的过程是实实在在的实践过程,并不只是限定在策划书上;第四,每个小组将自己的赚钱方法整理成文档,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做报告;第五,及时对报告内容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课堂内容和实践训练充分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企业战略管理》实践教学运用应该注意的问题

3.1注意案例库的建设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对于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众多老师在案例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案例选择,比较负责任的老师通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案例,因此建立一套和各部分专业原理相配套的案例库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建立案例库需要大量的工作,通常并不是单个老师能够做到的。因此,一是需要相关的教学部门成立案例采集团队,进行专门的案例采集和研究,并归入案例库中,相关老师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共享案例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确保案例是本地典型的,真实企业的案例,以确保案例的保存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注重学校相关配套建设

模拟实验训练要求学校能够提供一定的训练场地和计算机软硬件,因此需要学校加强对实验室的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需要的电脑和相关软件。校外实习要求学校最好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基地,如一些固定的、长期合作的实习企业,在学生得到锻炼的同时,企业也能够得到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而课堂实践训练,则要求学校在提供硬件支持的同时,学校制度管理也能够灵活,如上课时间和地点适度调整等。让学生在毕业前除了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能够提高其实践工作能力。

3.3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战略管理实践第6篇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 现代管理会计 实践 分析

现代企业正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挑战,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和管理现代化的今天,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时时刻刻要涉及到战略问题。传统管理会计的重点是成本问题,已不能适应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战略管理会计应运而生和发展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且在现代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 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

战略管理会计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看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从企业的战略目标选择、组织重构、管理体制到内部业务重组、价值链分析、企业绩效评价以及产品市场的优势地位、销售核算及优化等各个方面提供具体的决策信息,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1.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结构

战略管理体系结构核心内容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企业战略层次、企业动作层次、市场能力层次。管理会计在企业战略层次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帮助企业决策者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在企业动作层次战略管理会计主要实现的功能是管理层次与管理方式的确定、预算管理、价值链分析、绩效评价、生产组织、成本优化等,这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密切相关;市场能力层次对管理会计的运用,主要针对竞争对手的选择、市场占有分析、消费群体的特性、消费倾向分析等内容,这决定了企业的短期竞争力。

2.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意义

由于科技迅猛发展,现代管理会计已不能满足企业在竞争环境下的信息需求,它所提供的信息与企业战略决策缺乏相关性。为此,管理会计学者在如何使管理会计能够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适当的信息和有效的控制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拓展了传统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结合对竞争者的分析来考察本企业的竞争地位,从战略的高度审视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资源配置,并据此取得竞争优势而提供内部和外部的、财务的和非财务的、定性的和定量的会计信息,为企业发挥优势、利用机会、克服

弱点、回避威胁提供信息,创造条件。因此,实施战略管理会计,有利于企业在市场激励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我国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会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总体应用水平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普及程度不高。战略管理会计是伴随战略管理的出现而产生的。我国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从1997年开始才陆续在专业期刊上介绍引进的,距现在不过10年左右,所以一直处于理论研究和探索之中,至今仍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未得到有效的普及。

第二、战略管理会计应用对企业环境要求较高。企业环境影响着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方法体系、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及范围等有关方面。在企业所有权形式基础上建立的企业生产经营机制是决定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状况的根本因素。但目前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由于所有者虚伪,不能形成足够的产权归属明晰条件下的委托-监督-激励的机制。在这种情况下的委托关系实质上是一种行政利益关系。

第三、部分经营管理者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观念,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能否起到作用,能起什么样的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使用这种方法手段的人,即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某些经营管理者比较注重短期利益,不注重长期利益。而战略管理会计遵循长期性的原则,立足长远,从长远利益来分析、评价企业的各种管理策略,注重长久、持续的竞争优势。于是,一些经营管理者明知战略管理会计能帮助企业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但为了短期利益,根本不重视。

第四、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会计师。战略管理会计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产物,为适应外界环境及企业组织机构的变化,其应用方法较传统管理会计有很大变化。所以,新型管理会计人员就总体素质而言,不仅应熟悉本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征,而且更要精通经济领域其他各个方面,乃至了解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具有战略的头脑、开阔的思路、高瞻远瞩的谋略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善于抓住机遇,从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是一种具有高智能、高创造力的人才。

三、 促进战略管理会计的建议

1. 加强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系统研究

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应定位于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密切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要加强对现有的理论体系重新评价,其中不合理的假设,抛弃过时的技术方法,不要仅仅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字模型,不要生搬硬套那些无法操作的名词、概念与方法,而要强调行为的研究与应用,便于广大会计人员、管理人员操作运用。应该设置一个专门机构来研究和指导管理会计工作,展开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创办专门管理会计刊物,促进各种学术或职业组织将管理会计列为其重要的研究课题;拓展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兼顾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和企业外部市场信息,加强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2. 大力普及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

现阶段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知识普及程度还不够,经营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的素质都有待提高。目前,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一般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但其他经济管理专业大部分没有开设。我们认为高等院校非会计专业的经济管理专业也应该开设管理会计课程,并且要求在开设管理会计课程时,一定要注重对战略管理会计等新知识的讲解介绍。另外,要加强企业管理层与财会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树立其战略管理会计意识,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因为只有建立和培养一支高战略管理会计队伍,才能促使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建立、创新以及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3. 努力营造一个适合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的良好环境

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健全,从制度上引导企业经营者的价值取向与企业根本利益趋向一致,只有当企业经营者能切实地承担起对企业的受托经营责任,才能对包括战略管理会计在内的经营管理科学产生发自内心的需要。为此,应优化市场环境,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塑造清晰的国有产权主体,促使企业经营机制的改变,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遵循我国会计人员愿意应用法律制度规范会计行为的惯例,政府可制订指导性的管理会计制度,为企业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提供示范的法律制度环境。同时,应继续强化企业的市场观念、风险观念、人本观念、时间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在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企业应具备的观念,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企业文化,为战略管理会计的良性动作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4.认真总结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成功案例

战略管理会计应该说在我国的少数企业中已得到了成功应用。如杭州百大集团根据自身情况,采用了财务和非财务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有效地调动了职工完成责任指标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河南油田采油八队在业绩考评中,把岗位责任制、按劳计酬等传统做法与战略业绩评价的平衡记分卡等新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控制了生产成本。湖南韶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实行“水泥散装优势”战略,有效地扩大了韶峰水泥的市场。邯郸钢铁公司通过战略定位选择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通过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来降低成本,建立并保持竞争优势,创造了我国冶金行业一流的佳绩。我们应对企业运用战略会计实践中涌现出的典型案例和重要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加以推广,这样就可使一些企业少走弯路,促进战略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

5.积极建立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库

战略管理会计的资料主要来源于财务会计,但受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不能及时取得相关资料,使得管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仅限于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内部网络信息也仅限于一般的管理通知,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并没有能够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造成了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为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及时提供战略性信息,有必要建立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库,培养自己的战略管理会计人才。平时收集、整理来自各方面的多样化信息,包括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各类资料、行为分析报告、政府政策及统计公告、国际市场行情、国际经济发展动态、重要的新闻报道以及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在战略决策时,战略管理会计师则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战略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及时提供给决策当局,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管理会计实践逐步趋同的背景下,我国管理会计实践的国际差距及其改进问题应引起实务界和理论界的重视。有关各方应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来共同推动我国管理会计实践的改进,以提升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延波.高级财务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2]吴大军.管理会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3]何璋.国际金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战略管理实践第7篇

关键词:战略管理 实践教学 改革

基金项目:内蒙古财经大学校级教育教学项目《〈战略管理〉精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的阶段性成果。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被内蒙古自治区确定为精品课程项目以来,课程建设小组按照自治区以及学校两级单位等文件精神与要求,积极、努力、认真地开展《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建设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手段和课程特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与任务,使《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妥善处理与前续课程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的课程包括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为了突出《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重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我们对所涉及的前续课程的有关内容做简略讲述,从而既保证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又建立了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体现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综合性特点。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大信息量

2.做好《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资料的广泛收集工作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便捷性,收集课程教学案例资料并集成到课程教学网站上,供学生学习使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学生做过的案例分析PPT上传到精品课网站上,以供学生借鉴。再有为学生寻找了一些与课程教学有关的网站,那里有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我们将网站的地址告知学生,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使用,开阔视野。

二、教学方法的实践

1.坚持案例教学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任课教师没有丰富的科研经历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仅靠一本教材是难以胜任高水平教学要求的。本课程组承担大量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

在教学中运用案例丰富教学内容,理论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由有关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规律等构成,但若教学只讲这些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规律是很不够的,是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和学习的枯燥。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授课计划当中,我们安排了十几个案例的题目供学生选择讨论。通过将一些现实的、生动的案例引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改变课程教学内容的原有结构,丰富了教学内容,理论结合了实际。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到这些案例的讨论过程,使学生对抽象的管理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规律等有了深入了解。

2.坚持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我们逐步尝试和不断完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包括在讲授重点理论概念时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讨论,以及针对争议问题进行课外研究等。为了发挥主讲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主讲教师在讲课前先作精心准备,确定启发讨论的重点、计划和步骤,以便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讨论课题进行资料查询,以求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更加深入和牢固的理解。

3.坚持多种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教学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充分、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自制课件、视频录像、互联网、课程网站等,综合发挥它们各自特点与作用,在原有课时不变情况下,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了教学效果。

4.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热情,笔者采用了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如每次给两组学生布置内容相反的案例,要求学生用一周的时间准备案例分析课件,并将分析结果给其他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其他同学可以对改组同学自由提问。如果提问的尖锐,或者是回答的精彩,都将获得平时成绩的加分。此外,对每组进行的案例分析,进行全程录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实践教学的探索

1.改变《企业战略管理》的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结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知识结构的特征,我们需要对教学目标予以调整,并将案例教学法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理论讲授结束后开始软件模拟实习,这些都是为了提升学生全局性决策意识和利用理论和工具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组申请,学校教务处批准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考试成绩的改革办法。新的成绩计算方法,包含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20%,《商道》模拟成绩及模拟报告占20%。

2.加强本地化案例的教学

在吸收、借鉴国外案例教学模式的同时,选择“本地化”的案例,注重增加内蒙古本地企业案例的调研、编写。目前,国外案例、我区案例和区外案例的比例达到:2∶5∶3。大部分案例可在该课程网站“案例实录”栏目中阅读。这一案例结构,使学生既领略到国外企业的先进性、也学习到我国企业、特别是我区企业的典型案例。学生对“本土化”案例熟悉快、兴趣高、甚至有阅读背景,所以讨论热烈,知识点把得握较好。

3.加强实验软件的模拟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教学集中体现在调动学生个体的手、嘴、眼、脑功能发挥上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上,最重要的是引入了《商道》模拟软件。

《商道》模拟软件是一款经营仿真类模拟软件,在模拟中学生扮演总经理以及生产、市场、财务等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对该公司每年的经营做出一系列决策,并与其他学生扮演的虚拟公司竞争。决策涉及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为主,同时还穿插着金融、贸易、会计、期货、投资、电子商务等众多学科的知识点,最大限度地模拟一个公司在国际化市场竞争条件下的真实运作状况。学生们作为虚拟公司的领导人和几个重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决策团队,需要在电脑提供的公司经营现状基础上,对该企业的各种资源,各部门职能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并参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的竞争、竞赛。竞赛的结果以公司的综合加权总值作为评估标准。该软件以企业管理模拟为基础,让学生依据模拟的市场行情和计算机反馈的其他市场信息,在特定的时间内上机研究“市场”行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并依据这些信息做出“经营”决策。这些决策是否合理将直接反映在“企业”的股价变动以及其他技术指标的变动上。《商道》模拟仿真系统,虚拟了现实环境中的商战要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商战模拟仿真平台,几乎融会贯通了工商管理专业所有课程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4. 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知识直观化,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相关工作岗位去实习、实践,由企业和教师根据实践的目的拟定实践教学内容,以便培养学生战略管理实践能力。校企联合共建基地可以实现学校、企业资源互补,企业在共建的过程中可以挑选合适的学生,可以从教师和学生这里得到新知识和信息,教师和学生则可以从企业获得实际的管理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式恩.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改革的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宋梅.《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12

[3]王景峰,李兴旺.论培养学生战略意识是学好《战略管理》的重要途径[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