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网络教学技术(合集7篇)

时间:2024-01-24 15:06:50
网络教学技术

网络教学技术第1篇

当今社会,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突出它的优势。网络技术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利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网络技术;数学教学;作用

网络技术进入小学数学课堂,让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不仅降低了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网络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作了详细的介绍,仅供同行参考。

一、网络技术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

网络技术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利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搜集丰富的、贴近学生的生活且富有时代气息的素材,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通过展示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如盘子、饭碗、衣服、玩具车、文具盒等,引导学生感知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我在屏幕上演示动态图片:蝴蝶的翅膀左右重合、树叶左右重合。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根据“对折和折痕”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这样的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使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最后,我通过网上浏览中外设计大师利用轴对称特性所设计的宫殿、桥梁、飞机、轮船、立交桥、衣服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知欲。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利用网络技术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二、利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技术集声、光、电等为一体,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先分别出示一枚硬币和一个大圆形杯盖让学生想办法测出它们的周长,学生很快就测出来了。这时,我就用屏幕上的小动物来表扬学生:“你真棒!”接着,我又在电脑屏幕上出示悦耳的音乐和钟山县圆形广场的图片,并提问:“怎么求我们钟山的圆形广场的周长?大家能用滚一圈或绕一周的方法测量吗?该怎么办?”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地投入学习中。等教学完“圆的周长”后,我再次提问:“小明和小杰进行一次跑步比赛,小明沿着正方形的路线跑,小杰沿着以正方形的边长为直径的圆形路线跑,如果他们分别跑一圈,谁跑的路程长一些?为什么?”我要求学生用学过的“圆的周长”来解决问题。网络技术联系实际生活的事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利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普遍较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例如,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我利用网络技术创设一组联系实际发生的台风移动中心的情境,并将具体的情境数学化,让学生能在平面图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另外,我还带领学生到学校的操场上进行实地测量。我们可以确定一个位置,然后再以它为中心,判断各个建筑物的方向,测量各个建筑物与中心的距离,并画出平面图。由于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不同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相同,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合作与交流。这样的过程可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会根据上、下、左、右和东、南、西、北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从而更全面地感知周围的事物,提高了思维能力。又如,教学“行程中的相遇问题”时,我用电脑显示:“如果在一条公路上,有两辆车在行驶,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然后,让学生自主感悟“相向、相距、相遇、同时”四个词语的意思。同时,在电脑屏幕上出示例题:“小明和小红同时相向从自己的家里走向学校,小明每分钟走65米,小红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钟后,两人在学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找出题中的关键:两人1分钟各行走了多少米?2分钟呢?3分钟呢?当两人行走4分钟时,出现什么情况?两人所走的路程和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教师通过设计该行程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网络教学技术第2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校;网络技术;课堂教学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要求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时代产物,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创新教学。但中职学校由于受人、财、物力的制约,加之教学理念落后,在应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网络技术教学方面还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这与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要求不符。下面笔者就结合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探讨网络技术教学在中职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1网络技术在中职学校课堂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熟,完全可以在中职学校课堂上进行辅助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更加愿意学习,而教师必须改变原先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以便适应新时期教学要求。中职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利用黑板、粉笔,条件稍微好点的学校能够辅助以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向学生传授固定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是学生被动地听讲,被动地进行学习,不可能真正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流,即使教师有意识安排与学生的交流环节,也因为学生没有真正消化学到的知识而造成被动应付的流,根本达不到交流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完美结合,学生的学习地位和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并且师生双向交流加深,随时变化更新的图像、文字内容使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充实、知识更形象、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很好的提升。特别是一些中职学校的基础理论课从抽象变得更加直观,易于理解,便于掌握。为此笔者认为,随着学校深层次改革的到来,在中职学校课堂中开展网络技术辅助教学是时代的要求,势在必行。一是学校要创设条件建设校园内部网络;二是教学一线的教师要站在学科的前沿,应用网络技术创作平台制作教学教案,构建起中职学校学科教学软件资源库(素材库),形成一个个优秀的教学模块,供各学科老师学习和使用。三是将资源库的声音、动画、图片、文字等教学素材,运用到中职学校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四是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四是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分类工作,然后组织素材建立资源库,通过网络技术向社会推广,这将解决以往中职学校教学铺助软件所存在的问题。五是是让中职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对第一线教师进行计算机技术倍训,让教师始终站在学科教学的前沿。

2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网络技术实践

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具备实践能力能够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一个好的基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电脑的仿真模拟能力来帮助学生实践:先是以一个工厂车间真实的工作操作环境制作模拟生产车间的课件,然后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方式来感受工作的各个流程或者环节,从而让学生学会操作各类机械。身临其境般地进行实践,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积累经验。

3将网络技术运用到学生的考试中

目前,中职学校主要采用纸笔考试方法进行测试,偶尔在计算机上进行测试的方法。这种测试虽有其优点存在,但它的不足更明显:考试考查的是学生的线性思维,并且因为题目数量的限制,致使中职学校学科科目考试的知识面相对较窄,计算机化考试通常是纸笔测验中所用静态素材的简单计算机化,多局限在多重选择和相关的反应方式上,根本不可能考察到中职学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等,考试效果并不比传统的纸笔考试方式好很多。计算机网络技术出现后改变了这种现状,可以把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汇总,并且把知识点和动手实践的问题制作成为考试课件,使考试题目更加直观、有趣,能够很好地测试学生的知识面和动手实践能力。笔者就所教的学科对比网络考试和纸笔考试的优劣势,发现学生在网络考试的一些视听、模拟实践题目中往往比在纸笔测验时少犯错误。因为在使用网络技术测试学生掌握的知识时,考生觉得就像在现实工作中的考核,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各方面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犯的错误就减少了。这就可以得出网络测试比纸笔方式更能正确反映学生的知识面和实际工作能力。另外,应用网络技术进行学科测试,为有听力、视力障碍的中职学校学生提供了方便。因为应用网络技术可以提供视频和音频,可以想象,如果在中职学校的大规模考试中运用网络技术,无疑将给那些在中职学校学习而身有残疾的人们带来福音。

4将网络技术网络用于中职学校的远程教育

新时期的远程教育是通过通信网络传送教育材料的一种电子教育手段,让学生通过网络信号的传送感受到教育就在眼前,与在课堂上学习没有差别。所以说中职学校远程教育的实施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学习资源的共用共享,也必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信息组织、管理方式结合在一起会促进教学实现质的飞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结语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运用到中职学校教学中的条件已成熟,为此教师要按照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依据新课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依据教材内容进行网络创新教学,让学生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钟柏昌,李艺.计算思维的科学涵义与社会价值解析[J].江汉学术,2016(2):88-97.

[2]朱莉丽.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J].文学教育(中),2011,11(9):11-12.

[3]葛玉华.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5(3):7-8.

[4]瞿颖.浅谈信息技术和初中英语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11(9):76-77.

网络教学技术第3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最优化教学;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072-02

以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为核心的网络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迅速挺进,像一股春风吹进了沉闷的课堂教学,引起了教育革命性的变革。现代教育的目标是要实现学生多样性发展和个性突出的社会双重需求,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满足了社会的这种需求。通过信息化改造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多元化目标体系:知识、能力、综合素质三大目标体系。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智力和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网络信息技术快捷、多样、形象等特征能在更高水平上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提供技术支持,真正使教学最优化由可能变为现实。

一、网络信息技术与过程最优化教学

过程最优化教育理论是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在20世纪60-80年代提出来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教育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以实现教育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为标准,在现有的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的前提下,设计最合适(最优)的教学方案,在人力、物力、时间消耗最少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成果。那就是:实现全班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合理的教育和获得最符合自己的发展,以体现教育的普遍性和鲜明的个性,他们的综合效果既是全面发展下的个人能力突出,其中包括了创造性的培养。过程最优化教育在我国也有较大的影响,不少学校在推行过程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在网络信息技术为特征的今天的教学条件下与“昨天”相比,过程最优化教育就与那时不可同日而语了。在培养具有创造能力人才为教育目标的今天,国家推行素质教育而摈弃应试教育,在这种形势下,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探讨教育过程最优化的课题比巴氏的时代更有价值。

过程最优化教学理论以人的个性化的发展为核心推动班级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突出的发展必须尊重、挖掘、培养学生的天性:既个性。但是,在以往以班级为课堂教学单位的教学模式下,要体现尊重、挖掘、培养学生的天性,形成个性突出的教育特征是不现实的。同时,用传统的传授、灌输以及后来运用的许多改良后的教学方法,也无法做到既照顾了学生的共性发展又突出了学生的个性。而用网络信息技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造,当网络信息技术和虚拟教学等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时候,彻底改变了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提倡了多年在这时才得以真正实现。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情景创设、制作、会话、实验等都给学生发挥天性搭建了一个平台。教师授人以渔,学生的主动性克服了畏难的惰性,积极性克服了厌学的心理,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发挥,创新成果使学生产生了成就感,反过来又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又上一个台阶形成良性循环。全班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挖掘和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都受到强化,班级整体成绩也得到很多的提升。

网络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改造,把传统教育沉闷的过程改造成一个生机勃勃崭新的天地。教与学的角色在变:教师从知识传播者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由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究者。教育的主体也在变:教师的教育的主体地位被学生所替代。从来没有过的一种技术成为学生认知的主要工具,网络信息技术做到了。从此,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封闭式的教学变为开放式,知识源不再囿于教材和教师的范畴,由学生自主去求索。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由教师灌输,变为学生在通过驾驭信息锻造能力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在信息化的课堂里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变得更直接,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信息量更大,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学习的过程优化了。由此看来,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条件,却直接使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比以往其他条件都更全面、更高水平上实践着最优化理论,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全面铺开所取得的成果也越来越丰硕。

二、网络信息技术使教学过程发生了质变

网络信息技术使教学的内容发生了质变,使教学形式实现了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在教育教学的使用中首先使教学内容发生了质变。在现行的教材中,教材内容主要是文字、图表等。而网络信息技术本身的内容就具有颠覆性的革命,使许多新技术、新科学知识作为教材的内容纳入教学内容之中;而由于它的出现使传统的教材内容也生动起来。有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样式,教学内容呈现出信息源的多样化和开放性,符合了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在教学形式上,一改过去许多无奈的灌输教学方式。对认知性的知识,可以用声像来真实地再现;抽象概括性的知识可以用动画软件去模拟。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在多智能主体答疑系统探索更多的未知,使教学方式变得多种多样起来;随着众多功能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不断应用到教育领域,各类信息之间的协同形成多种教学模式的交联,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网络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学生的思维。以往教育中教师、学生的思维是封闭的,因为没有开放的网络空间。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应用改变了这一切,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网络中筛选自己需求的知识,探寻自己爱好领域的未知,创造性的思维也在探寻中逐步建立起来。网络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开辟创新思维的新时代。

三、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方法革新中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应用于教学的网络信息技术有:通讯、多媒体、网络、多Agent、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些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最优化中的应用开启了教学方法的革新。

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更好的适应了人类大脑的生理特征,这是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生理理论基础。例如:特瑞赤拉(Treicheer)在1967年就人类的大脑刺激类型和学习、记忆作了研究发现:人类的学习,从味觉获得1%、触觉获得1.5%、嗅觉获得3.5%、听觉获得11%、视觉获得83%。其中人类通过“听”和“看”获得了总信息量的94%,其价值不言而喻。人类的记忆,从阅读获得的记忆占10%,从听到信息获得20%,从看到信息获得30%。其中,从“听”到和“看”到的信息中可获得记忆的50%。那么,在优化教学过程中抓住或混合使用“听”和“看”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多媒体的“多样化信息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正是利用了视听混合刺激技术使学生获得多重刺激,给教学创设一个视和听并用的环境支持教学过程最优化。

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逼真的学习环境,学生身临其境以实践促学习。网络信息技术的“虚拟环境、虚拟材料、虚拟工具、虚拟实验室”在传统教学中是不可想象的,而在这些虚拟的世界里让学生身临其境的通过实践驾驭知识、学习技术,无疑是天方夜谭,可网络信息技术做到了。虚拟现实技术用计算机在课堂上再现了现实世界、创建了逼真的学习环境,可以使用现实中不具备的工具和先进的实验室,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改造这些情景进行创新。由此可见,虚拟现实技术能解决学习的情景化以及和自然交互反应的难题,对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支持是不可估量的。

四、网络信息技术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

网络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支持是多方面的,以上探讨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影响,而对教学组织形式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课堂教学方式的组织设计和实施,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的关健结点,在学生和教材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教学媒介就决定了教学水平的高低或者是成败。

课堂教学互动是活跃气氛、启迪智慧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多媒体网络的“交互控制性”给师生搭建了—个开放的互动的平台。通过网络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实现学生问的互动,也可以建立师生问的互动。学生独立学习时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与教师互相交流,提出疑问解答问题,也可以和其他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见解;还可以和学习软件、学习资源相互交流在更高水平上探讨问题;也可以和计算机交流,自主学习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可以讨论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答疑,在网络里引进新知识、新观点,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组织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目的。这种开放的互动式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没有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是实现不了的。

协作式、探索式教学是建立在网络资源之上的课堂组织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有以年级为单位教学、以班为单位的教学、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和学科专题教学,通常是单独或联合使用。这种组织形式既能产生灌输式的教学也能产生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只有在网络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以后,旧的教学组织形式焕发了青春:如“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高度共享性”催生了以小组教学为基础的协作式教学方式;以学生独立学习为教学基础的探索式学习等。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在网络时代的教育,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他人(包括教师)的帮助,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用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社会、教育当局、学校、教师的作用是为学创造一个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情境,这是非常重要的。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及其他设备、教具都是为创设情境的教学条件,网络丰富的资源和高度共享的功能既是获得知识的资源又是创设情境的条件。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产生了利用网络的共享性,通过网络使学生们之间互为学习资源,借助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实现双向互动,共享学习资料实现学习目标的协作式教学法;和利用网络丰富资源,教师向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或自己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自己形成假设,学生利用网络查阅相关的信息资源,对此问题进一步探索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苏]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网络教学技术第4篇

【关键词】教学;网络安全;改革

1.适当更改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首先现在一些高校的课程内容陈旧,教材单一,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教材的好坏是影响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的关键因素。本人认为教材中不应是大篇幅的理论知识和几张截图就可以了事,应该采取教材双向化:一本为理论知识,一本为实验实践发散教材,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理论固然重要但也必须也应该进行网络实例学习。比如学生至少掌握灰鸽子、冰河木马的使用,掌握一些留后门的操作,防火墙的使用以及如何突破常规防火墙的技术。对于这些课程很多教师可能会有顾虑,担心学生因此而做一些违背网络安全的攻击事件。我们说网络安全知识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能因为担心学生会进行网络犯罪而忽略学生能力的提高,我们想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了解问题产生的过程,只有这样做到知己知彼才能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为了防止学生网络犯罪,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加强网络规范性,网络道德性以及网络法律法规的教育。另外计算机发展速度非常快,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技术诞生,网络犯罪的手段几乎每天都有更新,近几年继CSDN、天涯社区用户数据泄露后,互联网行业一片人心惶惶,而在用户数据最为重要的电商领域,也不断传出存在漏洞、用户泄露的消息。新的黑客技术在不断的更新,而很多大学的教材几乎连续几年不变,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而忽略了教师对社会对教师神圣职责所应承担的责任。所以有必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教师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应该不成问题,关键还是在实践与创新。比如现阶段比较流行的堡垒技术、防火墙技术、web2.0技术漏洞、认证技术等。

2.网络安全教学方法应该有所改进

网络安全技术确切的说应该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本人认为其目标不应该仅仅是培养高级的网络技术全才,而是把重点放在使大部分学生了解网络安全技术,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解决遇到的安全性问题,培养社会需要的基本性网络安全人才。网络安全对于很学生来说是一门新课程,采用何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好网络安全,掌握基本的网络操作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现在很多高校办公条件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再使用传统的课堂授课而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具有直观性、趣味性,能够充分调动师生的配合性、创新性,也能够更容易地使学生完成对教学难点重点的掌握,以达到教学目的的完成。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但是虽然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有很多的特点和优点,但是现在一些高校对多媒体教学走入了误区,比如多媒体教学唯一化、课件教案化、实验板书也课件化。多媒体教学再具有优势也不应该抛弃原有的黑板教学,更不应该将实验课搬到多媒体教室里。黑板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工具,利用黑板教学能够应对问题产生的临时性、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比如我们在讲授黑客利用反弹攻击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时,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里的图形动画演示给学生,如果有学生提问,为什么被动模式不会产生反弹攻击。我们这时就可以利用黑板生成一个新的图形来给学生讲解。我们知道学生掌握知识的来源除了教师的讲授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所以实验课在网络教学中必不可少。比如我们讲利用空链接做跳板进行远程控制攻击时,学生明白了大体的操作流程但不等于学生掌握了具体的操作。在实际操作时还要涉及到防火墙问题,IPC$是否可用,远程控制的3389端口是否打开等实际存在的问题。当然实验教学也不能完全替代多媒体及板书的理论教学。这三种教学方式应该相互结合使用,具体使用那种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网络教学技术第5篇

结合历年来参与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经验,分析了职业技能竞赛对网络技术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以职业技能竞赛促进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即以赛促建,不断加强专业化实训室建设;与大赛并进,多途径促进课程改革;以赛促教,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关键词: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网络技术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教育部、天津市政府及其他行业共同举办的、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部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技能大赛为校企合作、国际交流、院校互学、服务教学提供了一个开放式平台,呈现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教赛互动、校企共赢的技能氛围。

一、赛项背景及分析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2012年赛项以“绿色、智能网络的升级与改造”为主题,在构建计算机网络核心任务上主要增加了传感网和网络排除内容;2013年赛项以“数据中心网络组建”为主题,主要增加了虚拟化技术、数据中心技术等内容;2014年赛项以“云计算网络组建”为主题,减少了网络服务配置内容,增加了信息安全技术和云计算等内容;2015年新增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桌面云技术与应用方案、FTTx(光接入)场景设计与组网、数字影音后期设计制作、云计算平台搭建与部署、4G全网建设技术能力竞技、物联网技术应用和数据安全与反病毒技能竞赛。

二、职业技能竞赛对网络技术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将竞赛试题引入课程教学,促进专业发展

将竞赛试题引入课程教学,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将竞赛的项目案例作为课程教学的真实案例,在教学实验和实训过程中实施,可有效促进专业发展。

(二)引入大赛项目分组方法,促进专业发展

在竞赛中,组长领到比赛赛题后,要统一分配任务,每隔一段时间检查进度,及时调整,每个人要熟练掌握多个项目。将竞赛中的这种训练方法应用到专用周课程实训过程中,实施分组的课程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以职业技能竞赛促进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以赛促建,不断加强专业化实训室建设

为了紧跟行业企业技术发展,学院加快实训设施的升级改造,我院信息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已建成陕西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依托学院和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网络学院,以技能大赛实景及企业实景建设改造现有实训室,为专业提供全真实景的工学环境。网络技术实训室具有H3C全线网络产品,集交换、路由、无线、安全、存储、虚拟化和云计算为一体,已经成为陕西省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学生技能切磋、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

(二)与大赛并进,多途径促进课程改革

2010年大赛用的是星网锐捷网络设备,2011年用的是神州数码的设备,2012年大赛设备还未确定时,作为网络技术专业负责的赛项,针对大赛设备是等大赛赛程还是提前准备的问题,教研室教师进行了多次交流,认为目前网络设备主流技术一类是思科,另一类是华为、H3C。所以决定在第三学期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省级精品课程和H3C网络学院平台上,以真实设备和企业项目进行教学(这样做的原因一是有真实设备,二是H3C命令比思科简单些,利于初学者学习);在第四学期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中,以思科网院和模拟器为平台进行综合项目训练。紧跟近几次技能大赛最新技术进行毕业设计改革,2011年指导校园网络优化设计课题;2012年指导基于IPv6的企业网构建与分析课题,获得学院优秀毕业设计;2013年指导虚拟化技术应用课题;2014年指导云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以校园网扩容和学生公寓楼网络集成工学结合项目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安排参赛学生去华为、H3C和锐捷等公司或商顶岗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以赛促教,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技能大赛可有效促进教师全面掌握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岗位技能要求和培养需求,增加与企业人员的交流渠道,网络教研室有多名教师参加了H3C网络讲师和锐捷网络工程师项目培训,促进了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网络教研室的所有专兼职教师都有指导学生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的经历。

四、结语

为了提高我省技能大赛的水平,陕西省已经成立了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集训中心,全面指导各赛项的训练工作。在今后的职业技能竞赛中,我们应该继续以竞赛为切入点,加强课程改革,促进学生技术技能提升。

作者:李文宇 李爱国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VelteAT.云计算实践指南[M].周庆辉,陈宗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百度百科.云计算[EB/OL].[2016-03-10].

网络教学技术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技术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68-01

1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现状

各大高校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安排上都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一核心课程,同时也是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用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无论是网络硬件的调试、网络系统的安装和维护都需要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拥有较强的网络编程能力。不过大学网络技术教学发展到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仍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就使得无法完全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这种教学上存在的各类情况进行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因素。

首先,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着发展速度过快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制约教学质量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对学生的吸收和选择,其中构成高职院校学生主体的有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普通的高中毕业生,另一类是专业对口的中专学生。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层次分化,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对网络技术都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从未与计算机进行接触。因此,一些问题就出现了,对于那些已经掌握部分技能的学生,重复学习是浪费时间,而且会造成学生的厌倦心理;从未接触过网络技术的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怀着畏惧心理的,而且课程的安排往往不够合理,课时安排也往往不考虑知识的扎实充分。这一切都使该课程的教学非常难以开展。

其次,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总是扮演着传授知识点角色出现,都以尽可能多地传输知识作为主要任务,其实不然,对于课本上各类专业复杂的理论,学生在接受纯理论之后往往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即使在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下,在教学中加入了影像资料等多媒体媒介,教学模式依旧没有多大的改变,仍旧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仅仅是稍微丰富了教学内容,老师对于多媒体的运用也只是提高了其对理论知识的表达能力,课堂仍旧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没有实际的参与进去,最后取得的教学效果仍然很差,这也使许多教师感到困惑。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课程安排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变得异常紧张,课时安排不合理,导致许多学生失去了实践机会,自然谈不上实践能力的提高。

2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

2.1 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参与教学

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先转变教学的观念,转变的过程必须先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明确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理念,让学生回归课堂。作为一个老师,应当了解到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令学生获得就业技能,使学生拥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作为教学工作者不要沉溺于盲目的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大量的知识点为主的教学材料,应该有节制、有选择地进行讲解,注意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进行过渡。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不应该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对理论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学生也应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于那些没有文化的基础或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加强知识结构的修复,课程安排应考虑到学生的特性,尽可能为这类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知识。

2.2 完善实训室的建设,加强实践教学

网络技术是一种需要结合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学校若没有网络实训室,毫无疑问,必然会对教学的效果造成影响。因此,提高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水平,同时还要保证其质量,就必须完善校内实训室的建设,积极推进实践教学。

学校应对教育经费进行合理的安排,满足学生对专业课程实训室的使用需求,对那些老旧或者损坏不能使用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和维修,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定期保养和管理。除此之外,校方还应注重加强硬件软件的更新,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网络技术,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来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也是非常必要的,利用其执行效率高和成本低的优点,充分融入到网络技术的教学中去,加强实践训练。

2.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只是停留在文件上,必须注意实际的教学过程,对比以往的单调呆板的教学方法,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枯燥无味,学生自然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材进行灵活调整,而不只是局限于课本,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材的编写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若过分依赖教材,只能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窄,学习和了解到的内容也往往是片面的,所以,在交互式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教材为基本点,引入生活中的案例,逐步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动态发展,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能力,也就是实现教材理论到应用的过程,要注意对课堂教学理论的应用。引导学生习惯以工程师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这样可以有效地建立学习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使学生能在不同角色之间进行灵活的转换,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 结语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正以从未有过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现代人才时更加注重对社会需求的契合,对于信息网络技术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大学教师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影响教学的因素进行认真思考,积极探索解决的途径和办法,从教学观念开始转变,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不断发展进步,努力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就业的重要技术。

参考文献

[1] 黎永碧.基于网络技术的教学评价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网络教学技术第7篇

1.培养学生自主性及研究性在网络技术条件下进行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及研究性的学习能力,使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变得更具有现实性、开放性。学生通过网络来搜寻自己所需要和补充的资料,针对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疑点进行自主学习、分析、讨论、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目的。

2.有助于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师生既有的角色、地位与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教师变为网络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习群体的协作者。网络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且个性的学习空间,师生之间逐渐形成一种平等民族的合作关系,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密切,课堂的气氛也变得和谐又活跃。

二、网络技术条件下的中职政治教学研究

1.网络技术与政治课题内容相结合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预习性的作业,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对所要接触的政治原理概念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目的是为教学成功打下扎实的基础。之后,教师便可利用网络技术来构建情境教学模式,将学生一步步引导到之前所学理论知识上,通过生动的表述方式,由浅入深进行进一步深层次的政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PPT或者视频的形式把所看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其他政治学原理结合起来,形成自我的政治原理体系,加强学生对整个政治学科的透彻了解,进而增强学生对政治学科的探索性。

2.创新课件提高政治课的趣味性中职时期的学生往都热衷于一些时尚流行的事物,政治学科总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无聊沉闷的感觉,更难谈兴趣。此时中职政治教师就应该利用丰富的网络知识,将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时事事件通过图片和视频制成教学课件传授于学生,这样在结合政治课本的前提下,学生们更乐于接受,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其次可以教学利用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来随时咨询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继而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中职政治教学的效果,更加有效的开展中职政治的教学工作。

3.利用网络技术教学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不管任何时期,政治学科都始终贯穿在我们整个学习生涯中,由此看见政治学习的重要性。其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更是各位教师老生常谈的内容。教师一遍遍的强调这一观点,就是因为在课堂上我们更多的是学习理论轻于实践,尤其是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政治教学。这一点作为中职教师来说非常重要,而解决这一难点更是让中职政治教师绞尽脑汁。网络技术条件的产生就轻松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在课堂上老是通过播放一些时事政治,国内外新闻来联系所学理论知识,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还对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4.实现教师多渠道、多手段教学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网络技术与政治教学的整合,实现了声形并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一步实现了有效性的教学目的。网络技术条件下的政治教学,使得政治教学更加具有开放性、自主性,教师通过多渠道、多手段进行教学完成网络知识的运用与整合,更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堂营造出一种和谐活跃的氛围,使得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掌握,这样更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同时,中职时期的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教师应该合理运用网络技术将学生的思想带动起来,进而确保政治教学工作有效合理的进行。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