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合集7篇)

时间:2023-06-19 16:21:45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第1篇

1 课程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是一门兼具技术性和多学科综合知识的课程,其特点是新颖、全面并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1)新颖性

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相关技术发展迅猛,各种知识以及相关工具软件的不断更新,这给教师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全面性

计算机网络方面,本课程包含了网络与数据通信、组网技术、网络安全、网页网站开发等内容。多媒体方面,除了对多媒体相关基本理论进行学习外,还包含了几乎所有主流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学习,课程内容及其广泛。

(3)实用性

本课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上机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各种网络与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基本使用技能。

1.2 课程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是一门较新的课程,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在针对以经管类专业为主体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发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生理论学习晦涩难懂,实践教学兴趣盎然

本课程涉及学科领域广、内容繁杂。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枯燥无味,理解起来难度也大,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淡薄。

(2)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

本课程即要讲授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相关的基本理论,又要讲授大量的多媒体开发软件,教学内容多、任务重。

(3)对口教材难觅

本课程现在能够选用的教材较少,我们经过反复对比研究后,选择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胡虚怀老师主编的《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一书,该书总体来说是目前最好的相关教材之一。

(4)应用软件更新快,教学硬件条件跟不上

本课程相关的应用软件,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开发类的软件,更新迅速,随着版本的不断更新升级,对教学硬件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

(5)传统教学以及考核形式缺乏合理性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因此采用只在传统教室讲解的形式或多媒体教室演示的方式,教学效果非常不好。另外,采用传统的纸质试题考核,无法真实衡量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高分低能的现象将成为学生将来就业的屏障。

2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1建立正确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必须与学校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具体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对于以经管类专业为主题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以“儒魂商才”为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重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2)教学模式

新颖、全面、实用的课程特点,决定了本课程教学只能采取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本课程内容多而杂,而且知识更新迅猛,加上教学的学时太少,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只能以引导式教学为主,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2 弱化理论教学,加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

教学中我们充分考虑了经管类学生的专业背景与自身特点,认识到文科学生相对理工科学生而言,逻辑思维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对薄弱,但他们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弱化了复杂理论的讲授,加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力度。

我们主要围绕如何开发和制作网页作品、多媒体应用系统或多媒体作品开发等主题,重点讲授各种软件开发平台和实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大量的案例教学方法,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深入浅出的案例。通过几年的教学建设,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内容丰富的案例库。

教师上课时遵循“展示-讲解-引导”的步骤,首先对案例的最终效果进行展示,然后把枯燥的知识点融入案例的制作过程中进行讲解,最后再对该案例可能进行的拓展与完善给学生以引导启发。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该课程在2008年刚增设的时候是34学时(其中12学时的上机实践),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课程组感觉该安排完全无法满足学生实践锻炼的需求。

2.3自编讲义,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由于适合我们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的教材非常难寻,于是课程组根据我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其专业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团队有针对性地编写了教学讲义。该讲义经过几年的试用与反复修改完善,现已逐步趋于成熟,现正在进行进一步的整理校对,计划尽快作为正式教材进行公开出版。

2.4 改革传统教学与考核模式

除了上述传统的实验室教学外,我们的网上教学环境己经形成规模,课程的网络学习网站日趋完善,作为学生课外学习的补充效果明显。

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很强,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是一些重要网络与多媒体开发工具的应用,考核方式应该更加注重能力的测评。

2.5 改进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尽量采用最新软件教学

该课程实行教学改革后,我们将全部34个学时全部调整在了多媒体实验室进行教学,这样就对学校的软硬件教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6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扩大课程影响力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第2篇

 

二、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的“辉煌”和英语专业的“尴尬”

 

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6)明确指出:“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同年,教育部启动全国高等学校网络教学试点工程,在全国180所高等学校开展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程。笔者所在的学校正是这180所试点学校之一,且于2006年入选全国第二批大学英语教改示范点。

 

得益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多媒体外语教学的高度重视,各高校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理论研宄与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大学英语系列教材配套多媒体光盘成功开发并使用;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业务培训持续多年,使他们对多媒体的了解不断加深,应用技能不断提高;有关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研宄成果成批出现。可以说,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因为引入多媒体网络教学理念和实践而步入了最“辉煌”的时期。

 

反观培养英语人才的母体——高校英语专业的多媒体教学理论研宄和实践却发展缓慢,明显滞后于大学英语教学。现有英语专业教材虽不乏文学经典,但缺乏时代气息,给人以题材单调、内容陈旧的感觉。由于难度较大、受益面相对较窄、经济回报有限,研发者对英语专业相关课程的多媒体网络资源的研发兴趣不大。英语专业可选择的相关课程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屈指可数(外教社新世纪英专本科生系列教材《综合教程》助学光盘、电子教案等),且这些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与各高校使用的教材不甚一致,可供教师直接使用的内容比较有限。不少英语专业教师还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使用粉笔加黑板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传递着有限又缺乏时代气息的信息;有些英语专业教师观念保守,排斥多媒体教学,不愿学习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甚至觉得多媒体教学改革是大学英语的事,与英语专业无关,对飞速发展的现代技术教育漠然置之。此外,由于缺乏培训,己使用多媒体上课的英语专业教师也未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关英语专业诸课程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研宄更是不多见。

 

落后的教学手段产生的直接后果是:比起其他专业的学生,英语专业学生更没机会接受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熏陶,这使得他们所接受的语言信息相对陈旧,对新出现的语言现象和素材知之甚少,应用语言时更是捉襟见肘。使用陈旧的教学题材及保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时代语言新信息,难以适应时代、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无怪乎有学者(庄智象等2007)对此表示担忧:我国培养的未来的英语教师是否能在学习期间获得足够的多媒体教学经历?他们对多媒体外语教学的不甚熟悉是否会影响到他们踏上讲台后我国多媒体外语教学的整体发展?

 

三、英语专业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

 

31英语专业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英语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是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英语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一直为国家教育部门所重视。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重新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作出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

 

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宄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为了监督全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以确保教学质量,教育部规定从1990年起所有英语专业学生都必须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八级考试则自主参加。此举有效地保证了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

 

近年来英语专业发展飞速,是国内各大学扩招较多的专业,也是一些院校申报的主要办学专业(戴炜栋,张雪梅2007)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英语本科专业点多达900多个,英语专业硕士点增至200多个,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点也大幅增长。英语专业教学规模快速发展固然有助于英语专业建设,但也带来师资比较匮乏、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质量堪忧等现实问题。如何保证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2005年教育部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始对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学科定位、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管理和教学效果等5个一级指标共20个观测点进行评估。对部分院校的评估结果表明,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在教学质量上,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功不够扎实,毕业论文的质量及教师的指导均不够理想。社会用人单位和一些研宄生教学单位的反映也印证了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英语院系对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不够重视;现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有待改进(戴炜栋,张雪梅2007)评估还发现,有的院校在硬件建设上投入不小,网络资源丰富多样,英语视频、英语互动学习平台、英语专业系列网络课程等最先进的教学资源应有尽有,但英语专业教师对这些资源的使用极为有限或不愿,甚至不懂得使用。此外,学生毕业论文抄袭现象严重,其中不乏抄自网络的论文,只要指导教师上网稍一查寻就可以找到原文,但有些教师却不愿或不知可以这样做,反倒给抄袭的论文打了高分。这无形中助长了学生的抄袭风气,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众所周知,在大多数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都属于发展滞后的薄弱专业。英语专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英语学科要想不被整个人文学科所遗忘,要想不因落后于时代而被边缘化,就必须与时倶进,顺应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充分认识到多媒体、网络等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外语人才培养方式的事实,认识到电脑己经从教学后台全面走向教学前台的事实,认识到多媒体、网络、光盘等先进教育媒介所具有的信息来源广、学习自主性强、教学形式多样等优势,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充分运用这些教育资源来改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信息、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

 

英语专业教师应参与多媒体外语教学的理论研宄和实践,依托和利用现有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资源,并进一步研发适合英语专业诸课程的各类教学软件,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软件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环境;同时熟悉并学会使用大量开放的超文本信息资源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通过电子邮箱、英语学习网站、英语聊天室、英语QQ群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语学习与交流机会。有些专家(如庄智象等2007)的呼吁不无道理:我们对英语专业多媒体教学理论研宄与实践相对滞后的现状有所担心,因而急切地希望能有更多英语专业的师生参与多媒体外语教学的理论研宄和实践,因为从根本上讲,这才是为我国未来多媒体外语教学积累经验、储备人才的重要工程。

 

32英语专业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主体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多媒体网络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主体教育理论中所谓的主体是指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该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该活动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性主体,其主要作用是“导”学生是主动性主体,其主要作用是“动'教学的本质就是两个主体共同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自我发展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师生间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向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而实现,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己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认识、加工和编码来建构自己的理解,这个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无法由他人来替代的(鞠玉梅2007)多媒体网络教学,尤其是自主学习模式正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上的。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而自己可以进行有效的学习,学习者在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灵活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师通过设计情景,组织学生感知教学环境、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积极探索、主动建构,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

 

上述理论对学习和教学作了新的解释,突出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习者知识经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四、英语专业多媒体网络教学改革的具体构想

 

41通过师资培训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视、听觉良好的交互式语言交际环境。具有大量仿真交际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多媒体的声、光、色、影倶全的功能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贮存的大量信息创设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轻松、愉快、适度紧张的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对语言学习的作用不容忽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把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科学、快速而有效地传输给学生,是当今英语课堂教学对教师的一大挑战。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首先需要广大英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毕竟,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都需要通过教师来应用。所以,英语教师素质和水平的提高是多媒体网络教学改革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现阶段英语专业教师使用现代化外语教学手段的水平还比较低,有关部门应考虑如何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技术培训。其次,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英语专业教师应对自己重新定位,应意识到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要做一名合格的现代教师,就不应回避时代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要求,就要注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国际现代教育技术权威人士曾指出,教育技术永远不可能取代教师,但懂教育技术的教师无疑将淘汰不懂教育技术的教师。所以,英语专业教师在业务进修中应把多媒体技术视为必修课。此外,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方式以计算机、多媒体等虚拟环境为支撑,这将使习惯于扮演传道授业解惑角色的教师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急需完成角色的转变与重塑。有关专家曾建议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内容的传授者、课程体系的呈现者、教育教学的管理者逐渐转变为网络教学环境的创设者和网络教学内容体系的研宄者。

 

42利用和借鉴大学英语教改成果,实现外语资源

 

整合与共享资源的可共享性是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一个突出特点。外语教学改革的总趋势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积极推广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以替代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英语专业改革不但要压缩基础课课时,有些课程如听力、阅读等还将实行零课时。这就可能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只有依托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才能解决这些难题。但是,“外语课程资源仍然存在着资源分散、合力不足、配置不当、效率低下的问题。对外语课程资源进行理性的整合势在必行”

 

外语资源包括硬、软两种资源。硬资源指使信息交流得以实现的各种物理设备的总和,包括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专用机房、网上答疑室、音响设备等;软资源指依赖于一定载体而存在的抽象的信息资源,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多媒体课件等。

 

随着高校各专业的整合,原有的英语系、大学英语部纷纷合并成立外国语学院。在同一个建制下,英语专业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硬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受到的重视程度远超过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己投资建成大量的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但多数按大班规模设计,座位动辄好几十甚至上百个;而英语专业大多是小班上课,因此在共用现有教室的基础上,还应增设英语专业专用的小型多媒体教室、小型自主学习机房,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个地点的语言交流和互动。学生还可以在宿舍利用个人电脑进行学习,打破学习场所的制约,使学习更加便利。

 

除了硬资源的共享外,外语教学更需要软资源的共享。大学英语教学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基于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己基本成熟并在全国推广。英语专业教学,尤其是基础阶段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不少共性,依托和利用现有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资源不失为一条捷径。这样既可以改善英语专业现有教学资源匮乏的局面,又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大量现成的资源,实现软资源共享。

 

在实现与大学英语网络资源共享的同时,英语专业还应根据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的放矢地整合、构建英语专业课程的网络学习资源。较为便利的做法是,购买比较成熟的专业课程教学软件作为网络学习资源的基本平台,再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删减或补充。此外,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利用互联网或校内局域网,收集整理多媒体网络资源素材,逐步建立适合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库,包括百科全书与词典、世界名著、外语专业期刊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人力,通过人工录入和整页扫描的方式,把许多被束之高阁的珍贵的纸质资料转化成数字资源,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模式“课堂教学+课下自主学习”可以作为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借鉴。把英语专业课堂教学向课下自主学习延伸,既可以改变英语专业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终身学习的时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当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更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打破英语专业知识面狭窄的瓶颈,最终实现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目标。

 

43重视开发适合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软件

 

除了利用和借鉴大学英语教改成果,整合硬、软教学资源外,应更加重视开发适合英语专业各课程的教学软件。现有的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软件大都只针对某一具体教材而研发,如果教师所使用的教材与教学软件的教材不一致的话,使用起来就不太方便。如何有机整合现有网络信息资源与教师自己教授的外语课程以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最优化利用,最优化地开发学习者各方面的潜能是教师所不能不考虑的。外语教师可以通过申请教改课题、多媒体课件课题、精品课程课题等方式获得上级部门的经费支持,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搜集、整理多媒体网络资源素材,在借鉴己有课件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使用的教材,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参考资料、现有同类课程多媒体课件等,开发出适合自己使用的课件。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交互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大量的信息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充分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逐步实现教学方法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五、结语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第3篇

【关键词】广告学;课程;网络;多媒体

一、广告学专业课程的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校广告专业是80年代在厦门大学首先创立,进入90年代深圳大学和北京广播学院也相继成立广告专业,到了21世纪,我国有三百多所高校建立了广告专业,广告专业的急迅扩张与飞速发展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而广告学专业课程的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结合也已成为了目前每一个有广告学专业的学校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中最关键的问题。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湘潭大学等广告学专业教师都先后开展了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研究,并有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是由于这些成果大部分都是某门专业课程的教师独立开发并运用于教学的,所以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体系不明晰导致多媒体资源堆砌,教师多媒体技术能力不平衡导致课程效果差异大等等。

二、广告学专业课程的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的理论研究方向

第一,网络与多媒体技术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了解释更高水平的学习,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概念。有机体必须首先表现出正确的行为,这个行为将产生强化。由于看到某个特殊行为之后出现了强化,有机体可能再一次去表现这种行为,以期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网络与多媒体组合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网络与多媒体技术与认知学习理论。新的学习一定要适合学习者当时的认知发展水平,因为以前的学习已经形成了认知结构,正是这个认知结构把输入的信息与过去的经验联系起来,并且强有力地制约着输入的信息。这个加工过程包括发展一般知觉的概念的范畴,并且在相同、相似、不同等特点的基础上把当前的感觉纳入现有的相应的范畴。

第三,网络与多媒体技术与创造性学习理论。我们认为:多媒体组合教学可以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加生动、有效,特别是对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大学教育重要是教育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在今后的一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学习的才能,真正做到活一生,学一世。

三、广告学专业课程的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的实践研究方向

第一,运用多种媒体组合课件。一般而言,像《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之类的概述性的理论课程,运用多种媒体组合课件,可以让教学过程更直观、生动,并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对知识点会理解记忆得更加深刻,并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提出问题。

第二,开发CAI课件。CAI课件是基于WORD、PPT、投影仪、录音机,以及SWF动画等手段而高于其的一体计算机辅助系统教学课件。

第三,开发网络版远程教学课程。因为广告学专业的市场性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在不断变换的市场中转变思维,接受新的市场信息和观念,因此大多数的课外生活都应该纳入到学习范畴。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广告传播要素都依托网络平台,从内容到媒体,以及受众等。这使得网络版远程教学课程更能满足学生不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也可以在业余时间学习的要求。并且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个别学习的机会。

第四,将课程的多媒体教学素材系统化,形成开放的,可以给使用者方便运用的资源库系统。广告学专业各科专业课程的关联性非常强,完整的包含了广告活动运作的整个流程,但是不同课程中很多教学内容和案例之间又难免重复。所以我们要建立的一个可交互的多媒体教学素材资源库,即不同专业课程的老师都可以采集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资源不断提供给资源库,以至于每个老师都能够准确把握学生专业学习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避免资料重复使用。

第五,运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资源库组合教学。当所有的细节性、阶段性教学课件和教学平台开发出来以后,如何将它们综合、有效地组合使用,这就需要所有专业教师根据整体的教学进程进行新的教学设计方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养成学生活泼、大胆的习惯和讨论、争论的学术素养。因为学生只有在创意和策划过程中才能相互进行思想碰撞而产出良好的意念。

综上,广告学专业课程的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的未来发展既要有理论研究作为支撑,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理论深度,又要有实践研究作为保障,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并整合更多的网络和媒体资源运用于教学,保证教师之间、课程之间、学生和课堂之间、学生和专业教师之间多渠道的、高效率的沟通和衔接,节约大量教学时间,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开发。由于广告学专业对信息要求几乎是日新月益的,因此,我们应提供一个视野广阔、信息丰富,且随时可以更新的开放式学习平台和教学平台。对于学生而言,我们还应该提供一个新型的教学环境,一个宽容的思辩环境,一个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和一个自由发挥的创意天地。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布·鲁德斯,华生,李维译.行为主义.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第4篇

入党自传范文

敬爱的党组织:

我叫xxx,男,1988年8月23日出生于xx省xxx市xx镇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xx年5月加入中国共青团,并于xx年11月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就读于xx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06级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专业。

在我还处在童年的时候,父母并没有给我很好的教育,因为他们要忙着耕种,农民就是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现在我听他们说,当初他们并没有要我考上大学的概念,因为那时候并不开明,以为我长大之后还是继续做农民吧。不过还好我比较聪明,我想说,我靠努力考上大学,我可以做的更好了。

上小学后,学习上,刻苦努力,争当先进;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早小学一年级光荣地假如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扶摸着胸前的红领巾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将来还要向团组织靠近。如果说在小学时,我还比较的幼稚,那么进入初中以后,在我的思想上已经有了一个朦胧的人生观,世界观。我渴望加入共青团,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初中一年级下学期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入团宣誓。当父母得知这个喜讯后,表扬我是党的好孩子,并且提醒我不要骄傲,继续努力,将来想党组织靠拢,我又有了新的目标,并时刻为达到目标而努力。

xx年9月,我升入了高中。这时的我,已经基本形成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时我对党组织也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所以我第一批写了《入党申请书》。在高中期间,我成绩优异,一直担任班上的班长一职。学习中刻苦努力,工作中塌实肯干,生活中团结关心同学,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称号。因为表现突出,在xx年6月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业余党校的学习。

学习中,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祖国,了解到党,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及不平凡地了八十多年,在着八十多年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分为两个大阶段。第一个大的阶段从1921年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阶段是以党的领导全国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为内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经历党的创立与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第二大阶段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现在,期间经历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度,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文化大革命和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高考对我来说是灰色的——没考出好成绩。当时,我的信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甚至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但现在我要说如果那是生活向我发起的一次挑战的话,我不会后悔自己所做的选择。来到xx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后(原名物理系),刚开始时,生活的比较的低沉,后来,我和几名学生党员交流,以及老师的帮助,我终于走出了低谷,开始了新的生活。

我认为做为一名学生干部,才可以更好的为同学服务,带领同学共同进步。所以,我先后参加了班级和院内学生会的竞选。在参加院内学生会竞选时,我经过了认真的思考,最后选择了生活部。因为我觉得生活部是最脏最累的一个部门,但它却又是可以和同学直接接触,可以锻炼自己的地方。所以我从班级的团支书和院学生会生活部干事作起,从最地层作起,后来作过生活部部长,直到现在的物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同时我也知道,我对党的认识仍较肤浅,需要不断的学习与锻炼来提高自己。当组织考验我,帮助教育我,并送我到学校的党校学习班进行学习,提高我的理论及实践水平。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列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通过学习,还懂得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际上还比较的落后,但是落后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的政治路线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坚强党风和廉正建设,坚持党饿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也必须始终坚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通过学习,我对党的性质,知道思想,纲领,路线都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我们的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具有铁的纪律的政党,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政党前途必定是光明的。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振兴中华。

通过学习,我不仅在思想上得到了全面的武装,还在学习上刻苦努力,而且积极参加党,团组织的各项活动,为同学服务,主动向组织靠拢,定期写思想汇报,争取党组织对我的帮助,把理论和实践联系到一起,并运用到时间当中。我要谈谈在学习生活中具体表现:

作为班级里的团支书,我多次组织同学学习团和党的知识活动,组织党课学习,并配合班委搞好班级的日常管理;作为院生活部部长,我尽心尽力,为鼓励大家搞好寝室和教室的卫生,保证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先后组织举办了“文明寝室评比”、“教室设计大赛”等活动,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身为伙委会成员,我每周三次到北一食堂做“咨询员”,为食堂和同学架起一条沟通的纽带;作为学生会主席,深知身上的责任,为配合学校开展“对大一新生持续性、延展性教育活动”,组织了“博士论谈”,博士们用平凡的语言感染了每一名学生;并组织配合迎新生和学校运动会,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好评。在做工作的同时,不忘学习,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班级前列,综合素质测评成绩稳居班级前五名,并且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在看到自己优点的同时,还必须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我的不足在于学习成绩不是班里最优秀的,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有时大局观不是很强,遇到突发事件,对问题的处理上显得不够成熟冷静。还应该时常做自我批评,以缩小自己与党组织要求的差距,希望当组织严格要求我,以使我更快进步。

我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这决不是为了光宗耀祖,也决不是凭借执政党的地位为自己谋私利,我深深地懂得共产党员意味着拼搏,意味着奉献,甚至意味着牺牲,我入党只是更直接地接受党组织的领导,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理想是远大的,但还须从实处入手,我会从现在开始以我的实际行动证明我的决心。如果我被党组织接受了,我会更加坚定自己社会主义信念,遵守党的章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还是会对自己保持一个最高的要求的。我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相信我会做到的。从我开始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对自己一直比较克制,我可以很好的管好自己,我有着很强的自制力,我相信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做到最好的!

不断的前进,不断的发展,总是会遇到各种现实的困难,我相信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大的更好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会把我在入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记住,我相信我会在最后成为一名做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请党组织继续考验我!

入党自传范文

我叫xxx,男,汉族,大学专科, 1974年农历2月20日出生于湖南省涟源市伏口区一干部家庭,现工作于娄底二小。

我父亲是一名老地下党员,母亲是一名人民教师,我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沐浴着党的阳光,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父母亲谦虚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从小就深深地感染着我。

当我还是孩提时,父母经常给我讲故事,给我讲党的历史,讲在抗日战争中英雄党员的故事。告诉我幸福生活是无数的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告诉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告诉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个时侯,我对“党”的概念很模糊,认为“党”就是江姐,就是刘胡兰;认为“党”就是毛主席,就是周总理……

一九七九年,我在老家湴田小学读书,开始接受正规教育,老师不但讲授文化知识,而且还谆谆教导我从小立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效力;要用自己的努力,早日佩戴上那用革命鲜血染红的红领巾。我牢记老师的话,在学习上,认真刻苦,严格要求自己;在劳动中,处处抢先,不怕脏,不怕累。在父母眼中我是一名好孩子,在老师心中我是一名好学生,在同学中我是一名好伙伴。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小学一年级,我的第一个六一时,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当戴上那鲜艳的红领巾的那一刻,我抚摩着胸前的红领巾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进步,为它争气。

一九八四年九月,我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从秀加片校毕业,迈入漆树中学的大门。因为我的成绩好,被班主任任命为副班长(班长空缺),第二年五四节,当时只有11岁的我,被发展成为共青团员,并兼任班上的团支书。在小学的五年和初中三年里,我工作细致认真负责,成绩名列前茅,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年年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

一九八七年九月,我以优异的成绩步入涟源九中。因为骄傲和贪玩,我没有把心思全部花在学习上,结果,一九九零年七月,在高考这杆独木桥上,我掉下来了。

在家复习一年以后,一九九一年,我以全市(当时是娄底地区)第四名、娄星区(当时娄底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娄底技校,因为成绩优异,凝聚力强,深得老师的喜爱和同学的拥护,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和团支书。

一九九四年六月技校毕业后,在家等待分配工作时,母亲怕我不安心,无所事事,安排我在娄底二小代课。虽然我不是科班出身,虽然我不是正式教师,但是有母亲的掌舵,有同事的帮助,我工作干得有深厚有色,深得校长李建华、辅导员龙薇的高度好评和赞赏。

一九九六年元月,我分配到娄底市石井学区任教,因为我要求分到最艰苦的地方,那一年,我在最偏远的泽溪小学任教。正式上班后,我深感责任重大,深知要给孩子们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于是,我重新拾起高中课本,认真复习,于同年五月参加成人高考,以全市第三名的成绩被娄底师专录取。

参加工作后,身边的党员无处不在,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深深的感触着我,并且,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我深深的感受到党的伟大,对党的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由热烈向往提高到了一个迫切地希望自己成为她的一员。九六年六月底,我慎重地递交了我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因为业绩突出,组织上有意培养我,一九九七年暑假,送我去参加娄星区第52期建党对象培训。同年九月,调我到石井小学担任总务主任。一九九八年九月,又调我到白云石学校担任教导主任。

二零零二年九月,我调到娄底二小。从农村来到城市,眼界更开了,看到的人和事更多了。学校每年和贫困山区学校“手拉手,心连心”,每年的献爱心活动,特别是九八年的洪灾、零三年的非典、零七年的冰灾、零八年的地震,十三亿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让我再次看到了党的领导的力量,再次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我加入党组织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二零零三年 月,我第二次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娄星区第 期培训,因为我离一个党员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这些年我始终徘徊在党组织的大门之外。为了接受组织的严峻考验,在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我处处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几年,由于组织上对我的重视和培养,加上我个人的不懈努力,我自身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各级论文、教学竞赛均取得了好成绩,还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豆腐块”。今年七月份,我第三次作为重点发展和培养对象参加了娄星区xx年第26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从一九xx年至今,在教书育人这个行业里我学到了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我在业余时间积极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例如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共产党宣言》、《党史》以及《邓小平理论》等诸多有关党的理论知识,思想逐渐成熟,找到了自己的信仰,有了新的任务和奋斗目标。我坚定决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教好书育好人为宗旨,为共产主义、为祖国、为人民奉献我的全部,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崇高的无产阶级事业。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第5篇

[摘要]2013年9月全国28所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首届本科招生,作为新闻与传播学科特设专业与新闻学、传播学等并列二级专业门类,2014年,开设新专业的高校增加至48所,从行业影响到教育热点,围绕新专业的人才讨论多元分化,如何构建与人才市场相适应的核心能力体系,设计具有学科普适性又兼具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直接影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效。本文作者通过全国范围的行业调研,选择高校培养计划作为样本研究,从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的宏观设置两个层面,探索构建具有前沿性和科学性的培养体系,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

关键词 ]新媒体 人才培养 体系

2009年1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相继南都全媒体集群组建成立。2012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2年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成为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专业。

新闻行业与教育的不断改革前行,也激发了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的全面思考。当前,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环境与趋向也在不断演变,主要表现为:(1)信息行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众多领域急需专业化人才;(2)媒体行业的融合发展对复合型的新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3)传统媒体对新闻内容的生存更加注重专业、深度,调查记者、数据分析师等人才需求热;(4)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已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支撑。

2013年,以暨南大学为代表的全国28所高等院校首批招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学生,2014年这一数据加大到48所。面对传媒融合发展的需求及人才竞争的白热化,构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体系迫在眉睫。然而当前该新专业国内尚无完善的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基于传统新闻传播学科的延伸和嫁接,是培养传统新闻人才的数字化应用?还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新闻业务素养?亦或是其他的创新模式?本文将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两大方面来解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建构。

一、人才培养定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科归属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上与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专业并列,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既要有学科的统一性,也要有专业的差异性。

进入互联网时代,传媒的数字化发展日新月异,目前普遍认同的主要趋向有:多适配、多媒体、全天候、即时、互动、社交化、位置;围绕专业能力的需求主要包括:新闻基本功、全媒体传播技能、网络舆情研究能力、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策划创意、团队协作能力、工具应用能力:围绕人才培养的

关键词 主要有:内容、渠道、技术、产品、互联网思维。

从发展趋势、能力需求和人才培养三个维度可以归纳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1)培养掌握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2)培养基于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全媒体传播人才;(3)培养熟悉互联网核心应用的网络与新媒体创新人才。

具体培养规格要求分解为五个层面: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领域所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基本理论。

(2)具备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视野及敏锐的观察力,掌握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新兴媒介的发展特点,通晓信息传播的技术原理。

(3)具备交互、体验、服务等众多类型信息产品的内容策划、设计,并熟练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信息制作的基本技能。

(4)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掌握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具备娴熟、练达的社会活动能力。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

互联网发展对高校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影响与日俱增,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人才培养从传统的内容主体逐渐向复合型转变。技术素养成为未来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多数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的网络传播或新媒体等相似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向“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培养综合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目标,但在主干课程或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操作中却各有侧重,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二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这种模式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专业为代表;三是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这三种模式具有代表性,同时也隐藏着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同价值取向的冲突:选择传统新闻学的价值取向还是传播学经验学派的价值取向;以新闻传播基础训练为主,还是以网络传播应用技能训练为主;是突出网络传播信息内容层面,还是侧重网络传播技术层面。

(一)课程分析。

本文研究选取了全国首批开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28所院校,就新专业申报表中主干课程一栏进行了统计分析,排名前10课程/次如(图表1)

通过图表分析,28所院校全部开设了《传播学概论》基础理论课程,对网页设计、网络动画等计算机技能均比较重视,排名前10的课程中,网络与新媒体实务相关的多达5门,理论课程2门,传统媒体实务2门。研究表明,新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以传统新闻与新媒体融合为理论依据,以传统新闻与传播实务为基础,以网络与新媒体实务为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技术应用与新媒体传播、运营实务等。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院长李怀亮认为,新媒体专业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理科、工科、文学、艺术、经济与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张芹、黄宏在《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文中归纳指出,新媒体的媒介特征及产业属性决定了新媒体专业设置主要由三大学科群构成,即传播学、信息科学和传媒经济学三大学科群;还须三大技术支撑,即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传感技术。

归纳28所高校三大学科群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

传播学科: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写作、网络传播概论、网络伦理学、新闻法规与传媒规制、新媒体与社会、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信息学科: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务、平面设计、数字信息处理、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信息编辑、网络传播技术、数字出版及技术等。

传媒经济学科:传媒经济学、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网络运营、网络广告学、网络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网站策划与建设、新媒体产品设计等。

根据课程涵盖的内容及课程名称

关键词 提取门类,排前5名的依次为技术类(包含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概论(包含传统与网络新媒体)、网页设计(包括网页与网站)、编辑类(包含传统编辑与网络编辑)及广告,其中技术类、基础理论的课程每所学校开设门次接近2门,对技术和理论学习的认可度非常高,广告与营销方面也有49次开课次,对市场运作能力也非常看重。如(图表2)

(二)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28所院校的主干课程分析,构建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可以从三大层面设计,分别是专业理论(包括传统新闻、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包括数学、计算机及通讯)和传媒实务(包括传统媒体实务、新媒体传播实务、市场运营与管理)。

1.专业理论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全新的特设专业,基于完整专业体系的建立,理论部分与实践(务)部分是相辅相成的两大支柱,且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充分必要条件,而且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理论体系以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为一致性原则,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理论为创新构建,其专业理论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1)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体,构建专业理论的纵深,主要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史、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网络传播概论、融合新闻学、新媒体与社会、网络伦理与法规、网络与新媒体研究方法等;

(2)以专业选修课程为补充,丰富专业理论的延伸,主要课程包括西方网络与新媒体理论、数字出版导论、网络与新媒体经典案例等。选修课程根据各高校师资的具体情况,其设计思路也可以不尽相同。

2.技术应用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典型的文理交叉型专业,其技术应用的学习和实践是关键,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可以开设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门课程,构成较为连贯的技术应用体系。体系设计的目标是: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技术。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技术。

(1)以大数据应用为方向,构建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为特色的技术应用,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

(2)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体,夯实学生的技术素养,主要课程包括:C语言、网页设计、网站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网络动画、网络安全技术等。

3.传媒实务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特色在于实务体系的交叉,通过多元化实务的体系设计构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掌握网络与新媒体行业所需的基本业务,能够独立进行全媒体新闻传播,主要包括采编实务、运营与管理实务以及其他实务能力。

(1)以传统新闻实务为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新闻基础业务,课程主要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2)以网络与新媒体实务为主体,与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动手能力,课程主要包括:全媒体新闻采写、网络编辑与策划、网络与新媒体评论、网络与新媒体用户分析、网络舆情监测等:

(3)以互联网思维为基本思路,以传媒经济为主要延伸,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学、电子商务实务、互联网产品设计、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等。

(4)以集中实践为形式,加大实践和实习的培养力度。若以180四年总学分制计算,实践、实习的周数应在20周左右(不包含毕业论文、设计)。

结语: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立足与发展至关重要,它关系专业的学科立足,关系人才培养的效果,关系专业的未来发展,新媒体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远远超出学界和行业的预期想象,因时制宜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断创新改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将是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思想。

参考文献:

[1]余红:《李婷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求调研与专业培养》,《现代传播》2014第2期

[2]朱旭辉:《网络与新媒体学科发展路径的探析》,《编辑学刊》2013年第6期

[3]安金伟:《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2

[4]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5]张运香、李川汇、金升灿:《论高校新媒体人才的培养策略》,《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第6篇

[关键词]网络媒介事件传播特性新闻编辑编辑能力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网络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等公共空间对专业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的互动性、开放性使得网民拥有了快捷、公开、平等和自由的新闻话语权,他们可以快速传播新闻、参与话题的讨论。在一个能够自由对话、公开交往和自由表达意见的“网络公共空间”[1],参与新闻传播与话题讨论的受众,具有受传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许多社会热点事件都是通过这些网络公共空间再进入公众和专业媒体的视野。尤其是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专业媒体或多或少受到网络舆论空间的影响。在新闻的发现、捕捉、跟踪报道等方面,专业媒体的新闻反映往往步网络媒体的后尘。面对网络公共空间对新闻传播权的抢夺,专业新闻媒体应该如何应对?新闻编辑该如何转变思维,把握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征,提高新闻传播的选题策划能力,提高专业媒体的新闻传播效果,增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话语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性,对提升新闻编辑的能力提出一些初浅的建议。

一、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特征

网络媒介事件是指因网络媒体传播而使事件影响力迅速扩大,网民积极参与事件报道、评论,并与传统专业媒体进行互动甚至组织网下行动,引发热烈讨论后,形成社会热点与现象的事件,它具有极大的聚合能力和社会效果。一般媒介事件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媒体界。当时电影院纷纷开办,人们发现报刊、广播、电视以及新闻电影等对同一新闻的报道有着很强的聚合效应,这种聚合效应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在提高媒体的发行量、收视率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2]。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出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网络专业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强,网络媒介事件时有出现,参与网络媒介事件的新闻披露、追踪报道,反映公众评论、媒体评说的媒体有天涯社区、凯迪论坛、强国论坛、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等公共舆论的社区空间,也有新浪、网易、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络专业媒体的新闻频道,还有众多的广播、电视新闻频道以及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热点事件的传播交融着专业媒体与非专业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

笔者曾以“新浪新闻频道”和“新浪博客”为例,对几个典型的网络媒介事件的文本内容和议程变化进行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网络媒介事件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周期性和阶段性

网络媒介事件往往是爆发式的,聚集了网络媒体、新媒体、专业媒体的互动效能,在短时间内爆发,形成社会热点现象;但是往往来得快去得快,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网络媒介事件根据事件本身的客观特性、事件发生的密度和前后的间隔时间,其传播周期有数天、数周到数月不等。此外,事件传播还具有阶段性。在传播周期内大致可以分为初始爆发期、顶峰期和衰退延续期三个阶段。初始爆发期是指事件发生后,关注文章发表数量激增。初始爆发期时间短,几小时、几天不等,一般在一周内。爆发期之后就进入顶峰期,顶峰期往往由专业媒体介入,对该事件进行深度报告、评论等,使得事件的关注度达到顶峰。顶峰期也很短,一般只有数天时间。顶峰期后,一般就进入了衰退延续期。该时期主要的特点是网络媒体关注的文章数量减少,且出现先急速锐减再缓慢递减两个阶段。此阶段一般是一些事件回顾、综合评论等回溯综述和观点汇集类文章。例外的是,因为部分媒介事件的议题具有两可性,受众有支持和反对不同的态度,评价有正反两面的不同舆论;或者前面的事件又牵连附带出后面的事件,这样的媒介事件就会呈现出多个顶峰期。

2.钟型与S型两种基本周期模式

我们选择了2010-2011年度前20名的网络媒介事件[3],以博客和网站新闻频道为例进行统计,绘制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周期图,呈现出两种基本类型。(见图1和图2)

可以看出,网络媒介事件具有钟型和S型两种最基本的传播周期模式。正好符合法国学者丹尼尔・戴扬(D.Dayan)和美国学者伊莱休・卡茨(E.Katz)提出的媒介事件的两大基本类型特点的理论[4]。这两位著名学者早在1992年就提出媒介事件可以分成两类:即重大新闻事件和重大仪式事件,认为两者的区别是,“重大新闻事件具有偶然性、突发性;重大仪式事件则崇尚秩序及其恢复”。当时丹尼尔等是基于电视媒介对媒介事件传播进行的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实际上网络媒介事件的类型与特点则更加丰富。不管是钟型传播模式还是S型传播模式,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即具有爆发性、短时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以下差异:

(1)议题类型与价值取向的差别。钟型周期图的媒介事件往往在议题类型上具有社会公认性和一致性。公众对此类事件的伦理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比较一致。例如“李刚校园撞人事件”、“郭美美门炫富事件”、“瘦肉精事件”、“乔布斯去世事件”等;或者是重大的社会活动和仪式,例如“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神舟八号发射升空”等,公众对此类事件的价值取向也是一致的。S型周期的媒介事件,在议题类型上具有多元的社会价值取向,有赞成也有反对,有同情也有谴责。例如“唐骏学历门事件”、“宜黄强拆自焚案事件”等。或者是因为前面的媒介事件而牵连出其他相关的事件,如“郭美美红十字会事件”、“故宫失窃+文物安全事件”等。

(2)议题出现时间与高峰数的差异。钟型周期媒介事件议题大都出现在爆发期,一般只有一个高峰,议题比较集中。而S型周期媒介事件议题往往不是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出现,而是前后或连续出现,会产生两个或者多个高峰,所以呈现S型的周期变化。

(3)民众等参与的差异。相比较而言,钟形周期事件的民众参与议题设置的门槛低,事件发生后,民众可以在短时间内挖掘出各种与之相关的信息进行互动围观,产生聚合效应,如因某名人言论而引起的网络媒介事件,多表现出钟形传播模式。S型传播事件一般由专业编辑和媒体记者进行议题设置,发掘新闻线索,引起广泛关注吸引公众视线。如社会公共安全类的网络媒介事件,呈现S型传播较多。

3.互动互促效应

在网络媒介事件传播过程中,专业新闻编辑主导的专业媒体和由网民自主管理的网络公共空间――自媒体(如博客等),两者对媒介事件传播具有大致相同的周期曲线。我们对新浪新闻频道和新浪博客的事件关注强度进行分析,发现皮尔森指数(反映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量)均大于0.9,为显著相关。显然,两者之间具有互动和互促效应。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

(1)专业媒体与自媒体具有大致相同的高峰点,事件关注点基本相同。

(2)议程设置呈现专业媒体与自媒体双向影响的特征,民众独立设置的议程可能成为专业媒体的重要报道议程,对事件影响力扩大作用明显。这一特征在李刚门事件中体现最为突出。在10月20日晚网友发起“我爸是李刚”造句活动之前,新浪新闻中的主要报道集中于对车祸发生过程和警方处理两方面,关注点基本集中在车祸本身,但随着造句活动在各大自媒体中扩散后,专业媒体的关注重心也由事故本身转移到对民众所持态度的反映和对肇事者敢于发出如此叫嚣的深层次剖析,对肇事者行为原因评论等议题成为之后一段时间专业媒体的主要关注点。

(3)自媒体对事件的关注强度明显受专业媒体影响,网络媒介事件议题的倾向性强弱直接影响专业媒体与民众所持观点的一致程度。如果网络媒介事件在道德或情感上不存在极端不合理的情况,公众除了了解、体会专业新闻媒体的议程和观点外,还会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表示是否认同专业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在唐骏学历门的6项主要议题中,专业媒体和自媒体只有一个议题相关,专业媒体聚焦事件变化的关键节点和对否定唐骏的评论,而民众却对专业媒体支持方舟子打假行动,否定唐骏,提出异议。可见自媒体具有更多的话语自,如果不进行干预引导,将会产生另一个议题高峰和事件关注点。

(4)专业媒体在媒介事件传播的衰退延续期中关注度急剧下降,甚至出现“零”关注现象。这可能是因为专业媒体的提出议题的人数有限(专业媒体编辑人数有限)和传播任务造成的(可能要传播其他新闻)。但在自媒体中的表现却具有“长尾效应”,这也是因为自媒体的人数造成的(博客自媒体人数众多)。

因此,网络媒介事件的传播者多元并进,且民众参与程度高,不仅事件的源头多出自网络新媒体,而且事件的传播者也不再由专业新闻媒体独揽,传播多呈现“自下而上”的过程,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天涯论坛、腾讯微博等自媒体积极参与传播,它们的反应速度、传播强度甚至优于专业新闻媒体。而在态度形成方面,专业媒体的意见也不再绝对权威。例如7・23动车事件的传播中,微博在新闻传播中起到议题主导作用,专业媒体反而沦落为自媒体的解说工具了,为微博议题寻找理由、解释原因。虽然专业媒体在报道评论中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倾向,但在自媒体上,充当意见领袖角色的学者、企业主管等社会精英积极阐述自家观点,并与普通民众循环互动,逐渐形成或赞同专业媒体或反对专业媒体的多种观点,有些观点的形成甚至动摇了专业媒体的先前态度。可以说,自网络公共空间的存在为媒体迎来了多元化的传媒时代,考量着传统媒体、专业媒体,也考量着新闻编辑的素质、能力。

二、网络媒介事件传播特征对新闻编辑的启示

面对网络媒介事件的产生、发展和传播过程,专业媒体的新闻编辑是积极争取主动,掌握新闻话语权,还是步自媒体的后尘,拾人牙慧,成为他人的随从?这是新传媒时代对新闻编辑提出的挑战,考量着专业新闻编辑的业务能力与素质。因此,努力提高新闻编辑在网络时代的新闻话语权的掌控能力、提升专业媒体议程设置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笔者认为根据网络媒介事件的阶段性传播特征,专业媒体新闻编辑应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积极应对,提高专业媒体的效能,增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话语权:

具体阐述如下:

1.事件初始爆发期,应以“快”、“广”为原则,做好“测”的工作。

初始爆发期时间短,专业媒体要关注议题,及时跟进。所谓“快”是要求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判断事件的新闻价值与潜在的热点度,跟进事件的报道。“广”是要考虑网络媒介事件传播者的多元性,追踪信源、查证事件真实性、把握新闻价值。做好预测工作,一般有主动查询、网络调研和依据网络监测平台等手段。主动查询指专业媒体的记者可以定期主动搜索网站、博客、微博等提供的热门话题排名,结合对话题中网民发文以及对与事件相关情况的核实,判断事件的报道价值。网络调研是指利用网络媒体进行问卷调查,定量了解网民对某一事件的了解情况和态度,从而为判断事件报道价值提供依据。而依据网络监测平台,一般指较大的专业媒体机构会建有自己的舆情监测平台,专业编辑只要对其词频等信息进行分析,就能初步了解当时什么。

2.事件高峰期,应以“融”、“诚”为原则,做好“听”和“评”的工作。

在事件的高峰期,事件议题呈现出多样性,在网络自媒体中会出现挖苦、讽刺、影射、泄愤、谩骂等行为,专业媒体要保持清醒头脑,理性分析网民的观点,深入分析事件的社会原因,从媒体的社会责任出发加强舆论引导。所谓“融”既指兼容多种自媒体和其他媒体的声音,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情绪发泄、网络谣言等杂音,客观把握民众观点;也指兼顾不同民众的声音,包括有专业背景的学者和专业人士、有一定知名度的人以及普通民众,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民众提出的各种观点。而“诚”是指放下专业媒体的架子,诚心营造多元意见的倾诉空间,谨慎评论,以倾听而非急于抢夺话语权的态度去全面掌握民众的观点。网络媒介事件的顶峰期是专业媒体与民众充分互动的关键阶段。一方面,专业媒体应增强“首发力”,对事件新出现的关键节点进行及时报道;另一方面,专业媒体应加强互动机制,设立媒体官方博客、微博等,加强与民众的沟通与互动,提高媒体的亲和力,引导民众以理性的视角观察事件,减少负面情绪或谣言等不良信息的传播。

3.衰退延续期,应以“客观”为原则,做好“留”和“谏”的工作。

所谓“客观”主要针对网络媒介事件中常杂糅情绪性信息和不实传闻,这些信息或是真实中参合有主观臆想,或是纯粹的子虚乌有,若不加以过滤,将会被其引入歧途。在高峰期,由于事件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明朗,因此那时的评论只能针对某一节点进行,专业媒体重点应更多集中在与民众交流,全面把握民众观点态度上。而在事件进入衰退延续期时专业媒体不要迅速转移注意力,甚至整周“零关注”。“留”就是要“留意”,要继续关注事件,甚至要拓展议题,进行“谏”。要强化专业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向社会或相关管理部门谏言的作用,提升传播效果,弘扬主旋律。

综上所述,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专业媒体的新闻编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善于借助网络媒体的优势,把握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和变化的特点,针对媒介事件传播不同阶段的特征积极应对,牢牢掌握主流媒体在事件传播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样才能真正树立专业媒体的权威,不仅不辱专业媒体的社会使命,而且在媒介激烈竞争中能处于不败之地。

注释:

[1]宁晓晓.从哈氏“公共领域”到网络公共空间.法制与社会,2009(2下).

[2]祝华,新单学,胡江春.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EB/OL](2011-12-23). .

[3]师曾志.网络媒介事件及其近年来的研究现状与特点.国际新闻界,2010(6).

[4][法]丹尼尔・戴扬,[美]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邱林川. 新媒体事件与网络社会之转型. 传媒透视,2009,12(2).

[2]庞丹丹.从网络事件看网民力量的崛起.青年记者,2010 (5) .

[3]朱颖华.试论网络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新闻爱好者,2010(22) .

[4]贺明华.网络事件主题特征的调查与思考.青年记者,2008(5) .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第7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媒体专业教育;创新策略

作者简介:燕道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湖南 长沙 410081)

当今世界正处在传媒高速发展、媒介快速融合的过程中,随着互联网技术、频谱通讯技术等高新科技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媒介融合的势头变得更加迅猛。媒介融合不但迫使传统媒体进行数字化转型(如纸质媒体大力投入网站建设),更催生了一系列新媒体的诞生(如数字电视、IPTV等)。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潜力的朝阳产业。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与之相比,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在微博用户及电子商务应用方面也出现较快增长。手机网民数量已达4.2亿,年增长率达18.1%,并大大超过了网民整体的增长速度。{1}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新媒体市场的繁荣,更带来新媒体行业对这一专业人才需求量的激增。

目前我国新媒体行业出现了巨大的人才缺口。据相关专家的统计数据,我国新媒体上市公司的数量已为传统媒体的2~3倍,目前对网页设计与美工、网络编辑、手机软件开发等新媒体人才需求量巨大。{2}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在市场上供给远大于需求,但新媒体与信息网络行业却呈现出“这边风景独好”的景象,这大大鼓舞了国内新闻院系进行新媒体人才教育的探究,同时也给国内新闻传播院校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我国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育的起步与国外相比并不算晚。美国的新闻院校开设新媒体与网络专业的课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最早的属南加州大学的新闻系,于1994年开设了新媒体方面的实验性课程,此后其他高校开始陆续跟进。{3}而中国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育始于1996年,只比美国晚了两年。这一年,清华大学传播系开设新媒体研究专业,招收研究生。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这一年入学的新闻学专业本科生中开设了“网络传播方向”课程,于2000年在本科阶段开设数字新闻传播专业。{4}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于1998年夏季从理科二年级本科生中招收了22名学生组成网络新闻班,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网络新闻传播班,1999年华中科技大学正式招收网络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学生,形成了一个兼有新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与计算机、电子信息等工科的交叉教学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于1999年4月成立了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则在2000年成立了全国各高校中的首家网络传播学院。

国内新闻院系依附各自的学校特色,探索出了讲求新闻主义的中国人民大学模式、崇尚技术主义的武汉大学模式以及推崇传播学的复旦大学模式。{5}这三种模式代表了我国新媒体人才培养的阶段性成果,但随着新媒体行业触角的进一步拓展,其对新媒体人才和新媒体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目前国内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育表面上呈现出一派“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仔细研究却不难发现,这些“花朵”都惊人地相似,并不具有独特性,事实上,繁荣背后仍隐藏着种种问题。

二、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

现阶段,国内学者对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成果相对较少,但这并不能说明高校新闻院系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不高,而是因为这一模式的构建确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育仍处于摸索阶段,各高校面临难以突破的瓶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才培养计划定位空泛,同质化现象严重

一个学科或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关系这一学科或专业定位与发展的指导纲领,也是如何培养以及培养怎样的学生的关键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却缺乏妥善的、理性的人才培养计划。

一方面,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不明确,导致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定位空泛。很多高校都笼统地将培养“新媒体人才”、“复合型人才”等当作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但是这种人才的“新”应该指向何处,“复合”又如何构成?人才培养中的技术比重应该占多少,理论比重占多少?“新媒体人才”总目标下面又应该分为哪些具体的培养方向?面对这些问题,很少有高校能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有清楚的回答。试问,连一个清楚的目标都没有,如何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人才?

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缺乏有特色的培养计划,导致各大高校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培养的人才趋于同质化。当下,几乎所有的传播院校都开设了新媒体与信息网络的相关专业,但是这一专业应该有哪些明显区别于其他新闻传播专业的特点,却是很多高校都忽视了的一个问题。虽然有个别高校在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培养上发挥了本校的优势,如以理科见长的华中科技大学就利用其理工优势,注重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学生的网络新媒体运营、网站策划设计与开发、信息化系统技术等能力的培养。但总体来说,大部分高校的新闻院系仍缺乏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一些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将这一专业与传播学专业、新闻学专业、编辑出版专业混在一起,导致这一专业的学生缺乏应有的竞争优势。更有甚者,仍在用老一套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来教授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使得这一专业的学生脱离了飞速发展的新媒体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实际,毕业之后,根本无法适应当下迅猛发展并不断融合的媒体环境。

2. 师资力量单一,缺乏跨专业的合作与互动

尽管高校的新媒体专业一般设置在新闻与传播学院,但显然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已不再是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家能自行消化得了的。理想的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将新闻传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甚至是艺术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但国内高校往往受学校政策或资金等因素的限制,难以突破不同院系以及学院与媒体之间的屏障,缺乏跨专业的合作与互动。

首先,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目前新闻传播院校中出现师资断层,或者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学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虽然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行业人才需求缺口,但是一般新闻院系都未敢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就导致仍在传统办学思维指导下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难以跟上其实际发展速度,使得这一专业的师资出现断层。另一方面,为吸引生源,目前大多新闻传播院校仍然依靠院系老教授撑起新媒体与信息网络这一新专业的台面,虽然这些老教授们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授课经验,但是却缺少运用新媒体技术的经验与新媒体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而真正能掌握新媒体技术又具有一定的新闻传播理论的教师少之又少。因此,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师资矛盾也成为制约这一专业发展的瓶颈。

其次,院校之间互动困难,难以实现跨专业、跨学院的合作,无法实现教师资源的有效利用。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本身就是一个跨媒体的专业,不仅需要新闻传播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计算机、电子信息、网络设计、金融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老师就有诸多要求,如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了媒介融合专业的麦克・麦金教授所言,“媒介融合这一专业……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目前没有哪一位老师能够教授学生所需要的所有的媒介技能,所以每位老师需要把自己最为擅长的技能教授给学生就可以了。”{6}因此,要解决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中出现的师资断层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或借用其他院校不同学科的老师来给这一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但是国内新闻传播院校很少与其他学院进行互动,不能打破院系壁垒,也就难在当前条件下尽快解决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师资断层的问题。

最后,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同业界缺乏有效互动,导致这一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媒体市场的发展需求。当今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已经被突破,新闻传播手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因此,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能够适应媒体格局大变动的思维和能力,这也就对这一专业的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能为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提供最新的媒体发展信息、最重要的新媒体技术等知识的还是媒体的一线工作者,但是,由于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新闻传播院校鲜有与新媒体行业的互动。与此相比,美国的情况则要比国内好得多,美国的新闻传播学院本身就有很多的兼职教授,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全职教授的数量。{7}同样,美国的新媒体教育中同样配备了众多兼职教授,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一线媒体,能够将新媒体行业的最新消息和实务操作方法教授给学生。

3. 课程设置名不副实,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

目前中国新闻传播院校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典型做法是“宽口径”与“厚基础”。{8}但在注重“宽”和“厚”的同时,却忽视了“专”和“用”,“专”就是专业,指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所需要的网络信息技术;“用”指实用,是这一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进入新媒体行业的实用能力。忽视“专”和“用”导致了国内很多高校在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课程设置上名不副实,并且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课程设置的名不副实体现在国内一些新闻传播院校“新瓶装旧酒”的做法上。一些冠之以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名称的课程,实质上讲的却仍是传统媒体的理论和实务知识,没有跟随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而进行调整。例如,现今国内各大高校开设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课程中,鲜见游戏设计与开发、流媒体技术、数字视频编码等相关课程,事实上这些课程内容正是市场所亟需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内高校在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一般包括学科基础知识课和专业课两个部分,学科的基础知识课一般包括传统媒体的新闻采写编评业务课程,新闻、传播学方面的理论课程;专业课一般包括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互动管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等网络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般院校的学科基础知识课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往往要远远高于专业课的比例,导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实质上与传播学、新闻学的学生没有太大的差别,由此导致该专业的学生缺乏社会竞争力。

专业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则体现在很多国内新闻传播院校“一锅端”的做法上。一些院校给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仅仅是将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网页开发、新媒体管理等各学科专业知识杂糅,然后将这“大杂烩”般的课程一锅端给学生。这些被杂糅在一起的课程在内容上都没有明显的关联,而是自成体系,致使学生难以很好地消化专业知识,更不用说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实际操作了。

这种“新瓶装旧酒”与“一锅端”的课程设置方法,既反映不出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特色,也无法跟随现代媒介融合的发展脚步,直接影响到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方面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可能因专业名称与课程内容脱离,导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位置尴尬,从而进一步损害了这一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整个专业的发展。

4.学生能力泛而不专,缺乏专业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院校都将培养复合型人才当做目标,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也有着同样的要求,力图教授这一专业的学生新闻采、写、编、评,以及新媒体营销等各方面知识。但是相关的行业招聘却对学生的专门才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新浪网在2013年的招聘中对职位进行了清楚的划分,有需要较高的Premier技术的视频编辑,擅长做数据统计分析的网络数据统计分析员,擅长网络设计与美工且具有一定文学艺术修养的尚品频道美编,对证券市场有深刻了解的财经编辑,等等。与此相比较,国内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都太过空泛,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宽泛却没有特别擅长的,因而最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在这一方面,作为世界新闻教育重镇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就要有魄力得多,该学院针对美国新闻媒体市场亟需能掌握数字技术与新闻制作两方面能力人才的现状,将新闻学研究生院和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联合开设一个新闻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双学位硕士项目,以培养既懂数字媒体技术又有新闻制作技能的新一代专业人才{9}。但现阶段国内新闻院系却难以有这样的魄力,往往急于开办新专业,而新开设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却又缺乏良好的培养机制,导致所培养的学生在走向社会时缺乏竞争优势。

由此,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当下的尴尬现实:各大高校培养的新媒体与网络信息专业的学生一届多于一届,但是用人单位却普遍反映说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以致市场上出现了“人多人才少”的窘境。因此,面对日益复杂的媒介环境,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也需不断优化。

三、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教育的策略创新

目前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此相应的新媒体产业也尚未成熟,业界也没有系统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因而,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教育自然也难以高效地对新媒体产业的需求展开教学和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与探索。

1. 理念:以专立身,以通结群

正确的新媒体人才培养理念是打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空泛且同质化瓶颈的关键。何为正确的新媒体人才培养理念呢?对新媒体人才培养理念的讨论绕不开“专才”与“通才”之辩。媒介融合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掌握更多更全媒介相关知识以应对未来工作岗位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的要求。于是“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几乎成了国内所有新闻院系融合型人才的培养思路,通识教育课程大有取代专业性教育课程的趋势。然而,从这种培养思路下走出的毕业生在进入业界后多数被无情地贴上“什么都略懂,后劲不足”的标签,可媒介融合又确实需要新媒体人才掌握庞杂的知识体系,怎样才能走出这种尴尬境地?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有专业壁垒的复合型人才?于是学界得出了培养“一专多通”的复合型人才的解决之道。正如迈克・麦金教授所言:“我们学院媒介融合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不主要是全能记者,而是能够熟练掌握一两门报道技术、同时熟悉其他报道手段、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媒介融合意识的新闻人才。”{10}

实际上,这种“一专多通”的思路可进一步细化为“以专立身,以通结群”。所谓“以专立身”指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一项驾轻就熟的专长,这项专长最好不是大而泛的,相反越细越好,越有专业壁垒越佳。比如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财经内容制作技巧,或者致力于流媒体技术研发,抑或专注于探究游戏市场开发的特点。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角度看,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这在媒体行业也将适应;从实际的角度看,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企业在人才招聘时也呈现出细化需求的特点,比如腾讯QQ在招聘网站编辑时具体到了读书频道、女性频道、星座频道的人才需求配额。“以专立身”可形成人才不被他人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而“以通结群”则是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学生所拥有的区别于纯粹商科、技术类、艺术类等专业人才的优势。通识教育、融合性课程使得新媒体专业学生在“一专”之外积累了较好的媒介素养,成为所谓“懂行”的人,这种素养将成为其快速融入一个“超级团队”的敲门砖,也能使其在团队中更轻松、简便、精准的与其他成员交流,从而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加强团队的凝聚力与创造力。

2. 师资:跨院合作,院媒互动

要突破师资力量单一和师资断层的瓶颈,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实现跨院合作、院媒互动,将其他院校的老师和一线媒体工作者转化为本专业的优质师资,打造紧扣新媒体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现阶段,国内高校的学科划分依旧相对封闭,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融合性教学需求因此受限。而在短期内,要打破这种传统的学科格局有一定难度;因此,新闻传播学院应主动谋求与相关院系的跨院合作,力图解决课程融合性差的问题。可以通过高校相关院系融合教学实验、业界与高校互动等方法,将教学的重心放在理念传递上,将教学的重点转向对学生新观念和新思维方式的培养上来实现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还可以通过院系与业界互动的方式弥补高校因技术设备落后而阻碍学生发展的困境。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是一个涉及新闻与传播学、电子信息科学、经济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的专业,这对师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近年来高校聘任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新闻学院单凭自己的力量招纳贤才来补充师资在操作上有困难。在新媒体专业的成长期,可以通过“借用”其他学院优秀教师的方式完善教师体系,多院合作共同进行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

院媒互动一直是业界与学界的一种美好期待。近年来这种互动也越来越频繁,但新闻学院与媒体机构两者的关系始终未能像医学院与医院那般亲密,而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比传统新闻专业更迫切呼唤院媒互动。一线媒体人掌握了一手的市场需求信息与最前沿的传媒技术,院媒互动一方面能使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更贴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能解决新闻院系因技术设备落后而致使人才培养受限制的窘局。这方面美国第一阶梯的新闻学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比如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担任融合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师有9人,全都来自媒体一线,有的是自由摄影记者,有的是电视台的编导,有的是网站的数字新闻总监。{11}国内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在与媒体互动之时应注意使“人才引进”、“学子走出”这两辆马车并驾齐驱,通过聘用一线媒体从业者或返聘退休的业界精英担任兼职教师,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为学生搭建去媒体实习的平台,使学子真正做到“边学边用”,在实战中掌握未来职场所需的技能。

3. 课程:倚重理念,重视政策

课程设置是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落实之处,要打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的瓶颈必须从理念的改变开始。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合理安排梯度,使学生在低年级对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在高年级有明确的专攻方向。

虽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随着技术软件的“傻瓜化”,学会Ps、Premiere、Dreamweaver等软件的基本操作已不再是难事,甚至可以短期速成,但理念的形成却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教授就指出,现如今“懂行”的新媒体人才,至少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理念: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信息深度整合理念、技术运用理念(互联网精神)、市场经营理念,以及在新时代下的创新理念。{12}由此可见,即使是实践课程也应偏重理念教学。实践证明,最佳的处理方式是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将理念融于技术课程中,一边讲解技术,一边传授理念,使学生懂得技术的突破源于理念的创新。

调查研究发现,新闻院系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对新媒体市场环境及其行业政策的重视度不够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严三九教授在对上海市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做的一次调查中,发现媒体从业者认为在内容策划与制作岗位和企业管理岗位,新媒体人才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分别是版权、著作权知识和国家新媒体产业政策知识,{13}但这两项能力素质的培养在高校新媒体与信息网络课程设置中均未得到足够的体现,也未得到老师与学生的重视。然而版权实际上已成为互联网新媒体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对于国家新媒体产业政策的正确分析与把握也是关乎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应当带领学生对国家相关政策进行梳理与系统总结。

4. 学生:融于团队,勤于观察

鉴于媒介融合对于“超级团队”的需要,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需在校园内开始熟悉团队合作的氛围,找准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也需要通过细心跟踪观察,掌握媒介数据分析技能。

为此可在低年级开启团队传媒观察项目,最好是在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开启此项目。这时的学生对专业已有大致了解,可以找出自己感兴趣的跟进方向并进行组队。每个队伍均配备一名导师,在初期帮助团队调整观察方向,教授基本研究方法等。团队传媒观察要定期进行小组会议,并撰写阶段性成果报告。在一定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团队格局调整,通过团队间的人才交换达到优化团队构成的目标。在此期间,团队与导师的配对也可进行调整。等到高年级,每个稳定成型的团队都需共同完成一个基石项目,作为学业考核,每一位成员都必须撰写详细个人陈述,阐释自己在团队中的核心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应对前沿科技、相关领域保持密切关注,不管是对新型技术,还是国家政策,都要有敏锐嗅觉。作为一个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要在本科阶段做到稳定的关注几家媒体、几个企业、几个行业。从这种长期跟进式观察中,提升自己包括媒介素养、数据分析素养等在内的综合素养,这些素养将成为新媒体人才在风起云涌的新媒体时代竞帆远航的无尽能量。

四、结 语

在新媒介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媒介融合程度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刚刚起步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必然将遭遇各种问题,但不论问题如何变化,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并且拥有较高的创新应用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学生是新闻传播院校不变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探索和发展之路漫长但坚定。虽然目前要立马破解国内新闻传播院校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技术人才培养中的瓶颈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新闻传播院校的师资整合和课程改革的探索中,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必将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真正发挥务实而创新的精神,最终为我国新媒体行业培养一批批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人才。

注 释: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15日。

{2}杨成杰、严功军:《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的对策思考――2010年全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年会会议综述》,《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第1期。

{3}{8}匡文波、孙燕清:《美国新媒体专业教育模式分析及对中国的借鉴》,《当代传播》2010年第8期。

{4}严励:《网络传播教育的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5}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6}{10}付晓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围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变革――访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项目创始人迈克・麦金教授》,《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8期。

{7}匡文波:《美国网络新闻传播教育特点》,《新闻记者》2007年第5期。

{9}许晓静:《人才需求量大 新媒体专业教学需要新方式》,《新京报》2011年7月4日。

{11}郑素侠:《媒介融合下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经验与启示》,《编辑之友》201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