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5-23 03:29:39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第1篇

标准形式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开题日期学号姓名指导教师

1.本课题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提纲包括:

3.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研究进程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按成教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3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XX年9月26日"或"XX-09-2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中国互联网经过10年的持续发展。目前在普及应用上正步入崭新的多元化应用阶段。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宽带用户、网络国际出口带宽、上网方式和途径、网络应用服务更趋多样化。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广度、信用度、依赖度正在逐步提高。随着网络提供的功能和服务的进一步完善,网络应用化、生活化服务正逐步成熟。互联网的影响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中国互联网整体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中国地区之间互联网发展水平、普及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呈现"东快、西慢,城快、村慢"的特点,因此,加大对于互联网应用和发展的研究力度,借鉴国外互联网应用的成功范例引入和普及互联网应用的先进经验是当务之急。

2.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从全国人口来看,互联网普及率还很低,仅有7.9%,与世界平均水平约14%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普及互联网,让更多人来使用互联网是任重道远的事情。

第二,网上信息资源还不够丰富,质量比较好的、能反映我国优秀文化的、对广大网民有真正用处的信息还不够多。根据国信办的调查,截至XX年底,我国共有6.5亿中文网页,比XX年底差不多翻了一番,但是仅占全世界网页数量(300多亿)的2%,比例很低。因此我们需要网上有更多丰富的内容,特别是健康的、有质量的、有针对性的内容。

第三,目前,互联网产业虽然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整体上看网络应用水平和实效(即网民的用户体验)还比较初级。在技术驱动下产生的包括网络游戏、电子商务、无线宽带、voip、p2p等新的应用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

第四,新技术发展遭遇机遇和挑战。当前国外互联网新技术层出不穷,一直处于互联网发展的领先地位,而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因此需要更加努力,迎头赶上。

第五,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面临严峻挑战。网络文明要靠政府法制、行业自律、网民的自觉来维护,而最关键的应该是网民素质的提高。就像交通管理一样,有交通法规的限制,也有警察的监管,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司机素质的提高,否则交通事故还是无法避免的。同时,提供内容、服务的企业也应当承担其责任,实施行业自律。

3.论文提纲

我国互联网在若干领域的应用

1.互联网在政府中的应用

2.互联网在企业中的应用

3.互联网在消费群体中的应用

我国互联网应用前景

1.互联网将加速融入我们的生活

2.互联网经济逐渐产生效益

3.宽带网络建设打通互联网应用瓶颈

4.互联网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亲笔签名)

年月日

系部审查意见: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第2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按成教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3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XX年9月26日"或"XX-09-26".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中国互联网经过10年的持续发展。目前在普及应用上正步入崭新的多元化应用阶段。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宽带用户、网络国际出口带宽、上网方式和途径、网络应用服务更趋多样化。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广度、信用度、依赖度正在逐步提高。随着网络提供的功能和服务的进一步完善,网络应用化、生活化服务正逐步成熟。互联网的影响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中国互联网整体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中国地区之间互联网发展水平、普及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呈现"东快、西慢,城快、村慢"的特点,因此,加大对于互联网应用和发展的研究力度,借鉴国外互联网应用的成功范例引入和普及互联网应用的先进经验是当务之急。

2.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从全国人口来看,互联网普及率还很低,仅有7.9%,与世界平均水平约14%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普及互联网,让更多人来使用互联网是任重道远的事情。

第二,网上信息资源还不够丰富,质量比较好的、能反映我国优秀文化的、对广大网民有真正用处的信息还不够多。根据国信办的调查,截至XX年底,我国共有6.5亿中文网页,比XX年底差不多翻了一番,但是仅占全世界网页数量(300多亿)的2%,比例很低。因此我们需要网上有更多丰富的内容,特别是健康的、有质量的、有针对性的内容。

第三,目前,互联网产业虽然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整体上看网络应用水平和实效(即网民的用户体验)还比较初级。在技术驱动下产生的包括网络游戏、电子商务、无线宽带、voip、p2p等新的应用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

第四,新技术发展遭遇机遇和挑战。当前国外互联网新技术层出不穷,一直处于互联网发展的领先地位,而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因此需要更加努力,迎头赶上。

第五,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面临严峻挑战。网络文明要靠政府法制、行业自律、网民的自觉来维护,而最关键的应该是网民素质的提高。就像交通管理一样,有交通法规的限制,也有警察的监管,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司机素质的提高,否则交通事故还是无法避免的。同时,提供内容、服务的企业也应当承担其责任,实施行业自律。

3.论文提纲

我国互联网在若干领域的应用

1.互联网在政府中的应用

2.互联网在企业中的应用

3.互联网在消费群体中的应用

我国互联网应用前景

1.互联网将加速融入我们的生活

2.互联网经济逐渐产生效益

3.宽带网络建设打通互联网应用瓶颈

4.互联网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指导教师意见:

(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亲笔签名)

年 月 日

系部审查意见: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第3篇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运用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中占着重要的一部分,而开放式的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由于我国的信息网络体系研究仍处于不协调状态,从而影响了很多高校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信息,为了提高就业率,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发展状况,以开放式的信息网络体系为重点,如何构造校园官方论坛与高校就业信息网络有机结合的双平台,从而使高校大学生在校园里得到想要的各种信息和资源。通过打造“二个平台”,建立“三个层次”,健全“四项机制”的就业信息网络纵向体系结构,实现高校就业信息网络以可控、开放、丰富的共享形式为多元化、个性化的学生企业服务。

关键词:

高校就业;信息;网路体系

1建立开放式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重要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毕业生面临着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每年大量毕业生在毕业前后不能及时找到工作。2015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此外还有往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由此可见,现在就业难的这个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不争事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评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以及检验高等教育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随着现代互联网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也随着时展不断在创新,而开放性的网络平台和互联网技术正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真正实现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高校更是承担着互联网开放创新的发展。美国的facebook、google是当今互联网技术的领航者,无一例外的都是起源于高校。他们的社会化网络的开放概念,大大推动了信息的共享,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同样,他们的思想也能适用于当前互联网网络高速发展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国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推展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也正在逐步向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的现代化网络管理模式靠拢。在就业工作的手段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管理虽然逐渐向网络化、信息化的目标迈进,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会选择去看一些网上招聘或是直接在网上择业。而这种网上择业正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高校如何在建立自己的就业信息网上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充分利用现在大学生做常用的一些网络区域,建立一套自己完整的开放式信息网络体系。高校毕业生就业时的就业信息来源是否广泛、就业信息是否能让学生在网络上及时看到的内容,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2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构建

2.1构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目标如何在多元的个性化就业诉求与多元的市场需求中寻求建立沟通机制,把校园信息网络打造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实现开放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是本文研究目标。

2.2构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思路通过整合“两个平台”,即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信息平台与高校校园论坛;建立“三个层次”即监管层(高校就业指导老师)、自主层(管理校园论坛的在校学生)、用户层(在校学生、毕业校友、企业、团体)。健全“四项机制”即“产学研合作机制”、“沟通交流机制”、“双向选择机制”、“宣传与推广机制”。构建出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实现高校就业信息网络以可控、开放、丰富的共享形式为多元化、个性化的学生和企业双方服务。

2.3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方案设计

2.3.1第一维度:整合两个平台的建设当前,我国高校均已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使用效果多数表现出信息资源滞后、信息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一个较为完善的、能够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的设计,需具备让学生及社会各界认同权威性、引导性、保密性、灵活性、差异性以及开放性等特色。当前较为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大多数应具备学生基本信息采集、就业指导活动安排、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招聘单位信息、学生就业意向登记、学校招聘信息、学生就业信息统计分析、就业情况跟踪管理、就业文件颁布等功能模块。研究表明将毕业生、高校和用人单位联系起来,使高校就业信息平台更有效的拓展对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有效方式。经常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和沟通,以方便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对接,信息的更新变得更快、双方的对接也更加方便,多渠道地开展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这一种开放式的平台服务能够给毕业生更充分的去了解职业生涯教育、及时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和各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针对平台建立,从调研分析、需求分析以及人力资源分析等分析平台建设的可能性,在技术方面可以结合计算机软件开发等功能,从结构设计、功能设计以及运维方面,做好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建立一套开放式的就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2.3.2第二维度:管理模式的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多是由国家政府投入资金为主导,由信息方面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相关老师作为管理人员,来进行管理,相关技术、管理较为成熟。但高校论坛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为在校大学生以及社会团体提供了一个广阔参与的平台。具有开放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中的校园论坛应由学校组织建设监管,由在校大学生进行日常运维及信息审核,论坛开放给社会,本校大学生、外校学生、毕业生、社会企业、社团均可注册成会员。从而能够使开放的校园论坛得到可控的效果。校园论坛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组织、人员、资金、信息技术等一系列的综合管控。建立“监管层、执行层、支撑层”三层管理实用化纵向结构,为校园论坛的可持续、可控、开放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一是成立由就业指导办等相关学生工作老师组成的高校校园论坛工作小组作为监管层。负责贯彻执行有关学生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和审定校园论坛发展规划和重大技术决策。负责校园论坛活动的组织、协调、总结、推广,为校园论坛的发展创造必要和有利的条件,监督和检查校园论坛开展情况。二是在校团委、校学生会的基础上成立校园论坛运营管理执行部门作为执行层,加强“参谋、执行、服务”三项能力建设,向监管层负责。针对校园论坛从服务器、数据库、中间件、到前台页面展示、页面内容更新等信息系统软硬件平台及应用系统相关内容进行运维开放管理工作。三是完善信息专业爱好社团作为支撑组织团体,作为校园论坛中的各个板块招募的相关版即为支撑层。多由执行层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选拔成为版主。从而引导、组织校园进一步来讲,针对性的将版主分为三类内容主体。——由学校中高年级学生作为版主,形成实用型版主团体,版主成员多对当前校园生活、专业领域、就业创业有一定成熟理解认识,能够合理引导各板块内容文化风气的。——校园中的各年级兴趣爱好者,做为版主。多是由自身相关兴趣爱好特称,成为相应论坛版主。

2.3.3第三维度:健全保障机制在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范围内,高校还需健全就业的“四项机制”,即“质量评估机制”、“沟通交流机制”、“跟踪反馈机制”、“宣传与推广机制”。构建出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实现高校就业信息网络以可控、开放、丰富的共享形式为多元化、个性化的学生和企业双方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即高校需对就业信息网和高校论坛的建设运行以及相关实用化程度进行评估。以保障信息化的高校就业体系能够得到持久性、制度性的建设深化完善开展,以避免就业信息网以及高校论坛成为摆设,相关内容未得到实用化应用。通过将高校就业信息网以及高校论坛的实用化程度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价体系中的一项指标。从而使实用化程度作为贯穿长期执行的保障。同时在评估指标的确定上,需要遵循重点突出、科学全面的原则。沟通交流机制,即通过分层次、制度化建立沟通交流渠道,实现高校与学生,高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从而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社会的当前需求以及意愿,为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优化提升奠定基础,保证体系中相关内容不断的完善提高。沟通交流渠道可以采取线上以及线下的方式,通过宣讲会、QQ群、微信公众号、论坛投票以及调查问卷的方式。为用人单位和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了解的平台。跟踪反馈机制,高校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体系虽然大致建设成规模并且也得到了很大的实用性,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平台的建设仅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着一些辅助和推进的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在利用就业信息网络的同时,每年应该针对毕业生已就业和未就业的学生就业情况跟踪了解和反馈,以及时来调整高校在招生和专业设置上,寻求最有效的解决思路。加强跟踪与与反馈机制功能,避免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以往过多侧重于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等方面。在具体做法上,可以把学生之前建立的信息体统进行有效整合,以院系和班级为单位,升级为校友跟踪与反馈信息系统并及时进行信息更新管理。其次,可以按照已经毕业后的学生按照半年至一年,或是一年只三年来进行跟踪反馈。宣传与推广机制,通过学校组织的宣传活动以及学生之间的口传心授使就业信息网络体系里的各部分模块得到充分传播。扎实做好经常性的宣传,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更加注重分类宣传、网上宣传、协同宣传,形成政策宣传广覆盖、长效化、不间断的有效机制。在宣传方面可以通过开设网上专栏,以及运用新媒体在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扩大宣传面,让高校毕业生和各用人单位、就业困难群体等及时了解到高校信就业信息网络上的信息。

3结语

网络信息化时代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何利用好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推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发展是当前就业形势下最为重要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任重而道远,通过发现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对策,提升高校就业信息网络对毕业生就业的效率。通过整合“二个平台”;建立“三个层次”健全“四项机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构建成高校就业信息网指导就业,高校论坛推动就业的“可控、开放”就业网络体系,为高校毕业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陶蓉.浅析高校就业指指导工作网络体系[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

[2]李波.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探析[J].新闻知识.2013(11).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网络 毕业生 就业

[作者简介]沈苏海(1960- ),男,江苏启东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轮机工程技术与航海教育。(江苏 南通 2260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99-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由此引发的“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社会网络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我国逐渐兴起的一种研究理论,为研究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理论依据。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是依靠社会网络理论,利用“强弱联结”和“结构洞”理论实现就业的。因此,以社会网络为视角,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有着特殊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网络理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社会网络指联结社会单位之间政治、经济、管理以及文化、传统和人与人之间多种关系而形成的网络关系。社会网络理论主要由社会资本理论和结构洞理论构成。社会资本理论指人们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构洞理论源于格兰诺维特的联结强弱重要性假设。联结指各种社会关系,个人与其较为紧密、经常交往的社会关系称为强联结,反之则为弱联结。结构洞是社会网络中的空隙。空隙周围的行动者或群体之间本无直接的联结,但一部分人或单位可以在其中起到桥梁的作用,获得对跨越结构洞信息流的控制。因此,利用“弱联结”和“结构洞”理论,可以拓展社会网络的内涵,使信息流动具有独创性,有利于增加网络附加值。而构成“强联结”的个体或群体之间具有相似的背景、相同的成长环境,彼此间信任度较高,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具体到大学生就业网络中,由于大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匮乏,也没有完善的社会网络,所以在寻找工作时,只能依靠“弱联结”和“结构洞”寻找就业机会,这使得“弱联结”和“结构洞”在大学生就业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也是他们获得职业的关键性因素,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而对于小部分拥有“强联结”的大学生来说,我国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以血缘等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关系,突出表现为以自己为中心,以家庭为核心的发散型关系圈。大学生的强联结主要是其父母和亲戚。通过父母和亲戚等“强联结”找工作仍然是目前很重要的一种手段。

二、社会网络理论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主要依靠本人的内在素质和外部条件。内在素质包含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起主要作用。外部条件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网络、信息网络以及利用社会关系网络的能力等,属于社会网络理论里的强联结,牢固、稳定、可信度高,所以说社会网络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一般来讲,拥有较好社会网络的毕业生在同等条件下具有明显的优势。社会网络对于毕业生成功就业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网络有利于增进彼此间的信任。社会网络对于大学毕业生的重要作用首先体现在增进彼此间的信任上。当前我国的就业市场还不规范,全国性的统一就业市场仍未形成。所以,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间的信息传递不畅通,缺乏信任度。对于毕业生来说,不知道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不明白用人单位的相关承诺是否可信;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不了解毕业生的个人素质、综合能力等,不确定毕业生所取得的各类成绩和证书是否真实。这就造成了双方间的信息交流障碍,利用毕业生的社会网络,双方基于对社会网络的信任,可以加大彼此间的信任度,节约了双方考察的时间和成本。

2.社会网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高校虽不像初、高中那样信息闭塞,但毕竟不同于社会,加之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仍是学习,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和手段有限,除了传媒和网络外,就只能是社会网络了。而利用传媒和网络获得的就业信息数量有限、信息滞后,广度、深度和可信度也有限。相比而言,通过自身社会网络获得的信息无论是深度、广度还是时效性、真实性都是有保障的,有利于毕业生的求职、就业。具体而言,社会网络可以起到“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所谓“间接”指通过社会网络中的熟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可以实现信息的自由畅通,加深彼此的信任度,双方达成一致的可能性大大加大了;所谓“直接”指社会网络中有人是企业的负责人或高层,他熟悉你、了解你,那么你成功就业的几率也就很大了。

3.社会网络有利于减低大学生就业的成本。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具有两大特性:第一,我国的就业市场尚未成熟、就业制度也不完善;第二,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脉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很多本应由就业制度和就业市场来引导的事情就不得不转由社会网络来代行。因此,如果你拥有良好的社会网络就会降低你就业的成本。首先,社会网络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毕业生与社会网络中亲朋好友的强关系,使毕业生不需花费过多的成本就能拥有更多的信息,而且高度的相互信任降低了机会主义的可能性,加强了相互促进。其次,社会网络节省了协商、谈判、执行的时间和费用。在社会网络中,合作双方是相互信任的关系,利益的共享者交换的不仅是物质,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就业工作的各项活动和举措都是通过持续互动、反复协商来实现的,有利于双方彼此信任,增进合作,从而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4.社会网络有利于毕业生的自主创业。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并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和各高校也纷纷出台了相关鼓励措施,但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仍很少,据统计只有毕业生总数的2.8%。创业的学生除了拥有较强的职业素质、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外,还拥有优良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创业资金、良好的创业条件,也为成功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高校毕业生如何利用社会网络为就业服务

由于社会网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十分重要,因此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社会网络意识的培养和社会网络的培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注重家族、亲朋好友等强联结的社会网络积累。由家族成员、亲朋好友组成的社会网络属于强联结,这种社会网络牢固、稳定、可信度高,是很多毕业生赖以就业的保障。家族成员、亲朋好友在经济和社会上的地位决定了他们的社会网络的质量和规模。大学生就业是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的大事,家族成员、亲朋好友会充分利用社会网络帮助其寻找好的机会。由于他们一般都分布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单位,所获得的信息也就更多、更快、更可靠,从而为毕业生的就业拓宽了渠道。同时,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每年都会有很多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此时,来自家族成员、亲朋好友社会网络的支持对毕业生来说尤为重要,能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分析不足、调整心态,为日后的成功就业打下基础。

2.注重校友、老乡等强联结社会网络的积累。同学之间本来就具有深厚的同窗情谊,加之年纪相仿、经历相近等因素,使得同学间形成了强联结社会网络,校友、老乡亦是如此。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通过相互间的联系,能够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提高就业的成功率,并相互鼓励、相互安慰,取得心理上的优势。当然,要获得高质量的校友、老乡等强联结社会网络,就要求毕业生在校期间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打破院系的壁垒,扩大同学的圈子和数量;积极参加校友会、老乡会、学生会等社团活动,以认识更多的校友、老乡和同学,逐步形成一个潜在的由校友、老乡、同学等强联结所组成的社会网络。当他们就业后或他们中一部分人就业后,这个潜在的社会网络就转变成为一个高质量的就业社会网络。

3.注重与社会的交往,利用弱联结和结构洞组建就业社会网络。不是每个高校毕业生都拥有优质的强联结就业社会网络,所以毕业生也不能放松组建弱联结和结构洞社会网络。这种社会网络不像强联结社会网络那样牢固、稳定,但也有其优势,弱联结和结构洞中的各组成个体都拥有不同的社会关系,处于不同的社会网络中,这种网络具有异质性,虽然信息流动较少,交流活动也不是很多,但信息流动具有独创性,有利于网络附加值的增加。要利用好这些弱联结和结构洞,就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多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平时多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社会兼职,利用一切机会接触社会、联系社会。通过这些活动,展现自我风采、表现自我能力和素质,让用人单位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同时,要保持与社会的联系,这样在就业时就能拥有更多的信息和机会,从而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4.提高综合素质,打造人格魅力,凝聚社会资本。建立良好的就业社会网络不能仅靠外部资源,毕业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要形成高质量的校友、老乡等社会网络更是要经历时间的洗礼。一个人格高尚、心理健康、职业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自然会赢得很多人的信任,这种信任是持久的、牢固的。所以,高校毕业生要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学会做人和做事,不断磨砺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自觉完善人格,这是形成良好就业社会网络的重要条件。

四、对高校和社会的建议

1.树立品牌意识。由于我国的就业市场还不规范,很多用人单位在招收员工的时候都会考虑毕业生的就读学校。知名度较高的毕业生一般在双选会上可选择的机会相对多一些,同时这些毕业生也会更容易获得更多社会组织和单位的社会网络资源。因此,高校一定要树立品牌意识,提炼自己的办学特色,形成品牌效应,要提高教学水平,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同时,高校也要注意宣传,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扩大社会知名度。

2.加强就业指导。调查发现,大多数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就业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不高,甚至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前竟未受到任何的就业培训。为此,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将就业工作做到全程化、全员化、职业化、个性化。同时,政府和社会也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就业市场,协调社会网络的不平等性,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正当合法的社会网络渠道。

就业工作是目前高等教育中最欠缺的环节。社会网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社会网络也具有其局限性。在社会转型的今天,拥有社会网络的不同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这也是社会不公平的一种象征。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靠政府、学校、毕业生,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学校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才能逐步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崔雅莉,罗云桂,马于强.社会资本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5).

[2](美)林南.建构社会资本的网络理论[J].张文宏,译.国外社会学,2002(2).

[3](美)马克·S.格拉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J].张文宏,译.国外社会学,1998(2).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第5篇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按成教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3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8年9月26日或2008-09-26.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第6篇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按成教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3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XX年9月26日"或"XX-09-26".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中国互联网经过10年的持续发展。目前在普及应用上正步入崭新的多元化应用阶段。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宽带用户、网络国际出口带宽、上网方式和途径、网络应用服务更趋多样化。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广度、信用度、依赖度正在逐步提高。随着网络提供的功能和服务的进一步完善,网络应用化、生活化服务正逐步成熟。互联网的影响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中国互联网整体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中国地区之间互联网发展水平、普及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呈现"东快、西慢,城快、村慢"的特点,因此,加大对于互联网应用和发展的研究力度,借鉴国外互联网应用的成功范例引入和普及互联网应用的先进经验是当务之急。

2.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从全国人口来看,互联网普及率还很低,仅有7.9%,与世界平均水平约14%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普及互联网,让更多人来使用互联网是任重道远的事情。

第二,网上信息资源还不够丰富,质量比较好的、能反映我国优秀文化的、对广大网民有真正用处的信息还不够多。根据国信办的调查,截至XX年底,我国共有6.5亿中文网页,比XX年底差不多翻了一番,但是仅占全世界网页数量(300多亿)的2%,比例很低。因此我们需要网上有更多丰富的内容,特别是健康的、有质量的、有针对性的内容。第三,目前,互联网产业虽然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整体上看网络应用水平和实效(即网民的用户体验)还比较初级。在技术驱动下产生的包括网络游戏、电子商务、无线宽带、voip、p2p等新的应用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

第四,新技术发展遭遇机遇和挑战。当前国外互联网新技术层出不穷,一直处于互联网发展的领先地位,而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因此需要更加努力,迎头赶上。

第五,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面临严峻挑战。网络文明要靠政府法制、行业自律、网民的自觉来维护,而最关键的应该是网民素质的提高。就像交通管理一样,有交通法规的限制,也有警察的监管,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司机素质的提高,否则交通事故还是无法避免的。同时,提供内容、服务的企业也应当承担其责任,实施行业自律。

3.论文提纲

我国互联网在若干领域的应用

1.互联网在政府中的应用

2.互联网在企业中的应用

3.互联网在消费群体中的应用

我国互联网应用前景

1.互联网将加速融入我们的生活

2.互联网经济逐渐产生效益

3.宽带网络建设打通互联网应用瓶颈

4.互联网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亲笔签名)

年月日

系部审查意见:

系部负责人:(亲笔签名)

年月日

你只要开题报告吧我再上传点例文你对照下,

还有网站自己去看

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社会责任

摘要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三个元素组成,即企业的市场行为、监督行为、自愿行为。通过对iso9000质量体系、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的分析介绍,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道德标准”、“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

网络互联毕业论文第7篇

摘 要: 进入“互联网+”时代,应用型网络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之间形成了巨大落差。本文在研究“互联网+”时代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特点和分析当前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培养应用型网络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从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出发,提出“重基础强实践,重能力强应用”的实践教学理念,并形成科学、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工程; 实践教学; 模式;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6)07-95-03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for network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the Internet plus age

Wang Xinzhong1, Huang Jinyu2

(1.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College of Commerce,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63, China;

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llege of Commerce)

Abstract: Enter the "Internet plus" era, a huge gap between the demand and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network talents i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in the "Internet plus" era and the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twork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of training applied network talents with high feasibility is explored.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plus" era, starting from the social demand for network talents,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e teaching idea of "Pay attention to the found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Pay attention to the ability and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and forms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network engineer;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system

0 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实践风起云涌,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的动力来自于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网络工程专业涉及互联网+课程。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内容能切合“互联网+”的步伐。在网络工程专业完整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互联网+”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注重新课程、新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来。

1 研究意义

从人才需求出发,目前各类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对网络规划师、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工作岗位的需求量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现在的大部分高校培养出的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比例却因不具备实用的网络技能被企业拒之门外。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高校网络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着“教”(培养)和“用”(就业)脱节的情况。

我们的教学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践与创新精神的重要过程。在提倡和推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大环境下,我们把实践教学作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办法,同时也是解决网络应用型人才供求关系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

2 目前现状

2.1 传统网络工程的特点

目前,“互联网+”时代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全面性。“互联网+”融合多种产业,涉及的方面比较广,如金融,政务,商业等领域,同时在技术上要结合科技的新技术,特别是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内容,对网络技术人才的要求更高。当前,网络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有:计算机网络、交换与路由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通信编程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安全、无线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综合布线等,这些课程在整个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1]。同时,这些课程都有相应的实验和实践环节,且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此外,这些课程间的关联也非常密切,结合新技术的地方越来越多,如云计算、大数据等,其实践教学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技能水平。

2.2 传统网络工程实践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目前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如:①过分依赖理论教学,实验和实践教学重视不够;②课程之间结合不够,课程与新技术结合不够,新技术引入课堂滞缓;③实验和实践设备和环境不够完善,特别是工程实践内容需要大量的网络设备作为支撑,设备更新匹配不及时;④学生课后难以充分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实验,大多数学生借助仿真实验环境来解决,但没有处理好仿真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区别与联系;⑤缺乏综合性实践的网络平台,大部分实验和实践只停留在验证性层面,实验时间短,综合性不强;⑥毕业实习存在走过场情况,没有真正深入企业,同时,毕业设计缺乏创新,部分设计脱离实际需求与应用,很难体现实际价值。

3 “互联网+”时代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案探索

“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它的前提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广泛安装,这相当于重新定义了信息化,互联网+将推动各产业的互联网化。

3.1 引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工程专业所需的新课程并深化课程间联系

从网络工程方向的主干课程计算机网络、交换与路由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安全、无线网络、网络操作系统、综合布线出发,引入“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工程所需的新课程,如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课程,形成网络工程实验和实践新的教学体系。深化课程间的联系关系,引入新技术到课堂,并与网络技术相衔接,如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课程,要把这些新技术切入到实践教学中,并通过综合实践联系好课程间的前后呼应关系,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符合“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人才培养的规格[2]。

3.2 结合实际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和学时并提高综合实践与设计的能力

结合网络工程专业特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实验、实践学时,组织学生集中实践,部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作为两门课程来开设,并且学分独立,以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同时,每门主干课程开设完后,在接下来的一学期都布置课程设计,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综合设计的能力,并加入一些新的跟实际工作密切联系的内容,切合企业需求,对实践教学内容做进一步的扩充和创新。

3.3 从实际需求出发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对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实践,并应用于实际需求环境,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实际网络运行的状态,理解“互联网+”时代的网络需求,增进学生与社会及企业的联系,摆脱毕业时与社会脱节的困境,同时理解好“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工程的重要性,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注重最为关注的网络技能,重点集中在网络互联设备、网络建设和维护、网络安全和无线网络、网络与学科融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方面,包括网络系统和应用服务搭建、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以及网络运行安全、大数据等。让学生必须掌握大中型网络的组建与管理、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各种网络系统平台下应用服务器的搭建与管理;掌握主流广域网技术与流行的接入技术的配置与管理、路由与交换配置管理;学习实用的企业网络应用安全方案、企业无线网络规划方案等;学会通过网络管理软件对网络实施管理等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3]。另外,加强综合性实验和实践培养,以企业网络项目为基础,以小组形式完成较大型网络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并让学生掌握主流网络技术,增加学生的选择技术的能力,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4 结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完善实验和实践环境

结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完善实验和实践环境,注重网络与这些技术的融合,充分利用网络实验室,网络规划与设计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无线网络实验室,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实验室,并结合相关仿真环境和虚拟环境,如VMware,GNS3,Cisco Packet Tracer,VSpere等。同时,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广泛业务,涉及金融、商业及政务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学分,采用分组教学,项目式教学,以小团队的形式开展实践[4]。另外,在教学模式上,采用重基础、强实践的方式。必须让学生掌握基本网络技能,进而掌握综合性实践的技能,并学习掌握在多种技术中选择最佳技术的能力。

3.5 开展校企合作,深化合作内容

“互联网+”时代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非常需要引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同时引进企业工程师进课堂,并安排指导学生的设计[5]。充分利用好企业引进的工程师进行开放性实验,开放性实验旨在使学生能利用有限的网络设备自主掌握除课堂教学实验内容之外的其他相关内容,如学生自己感兴趣但受限于网络设备的基本网络技能。开放性实验既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网络技能,又可以锻炼其运用知识、技能自主再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时,考虑让学生深入企业,试行学年实习方式。让企业一线工程师指导,多布置和实施综合性规划类与设计类实验,因为综合性实验内容可以训练学生实施企业网络搭建与管理能力[6]。通过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与故障排除的能力,从而使其具有解决企业网络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4 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以强化实践动手能力为手段,以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生适应性为基础,增强实践能力为根本,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让学生具备应用型网络人才所需的网络基本技能、动手解决问题的技能、学习创新的技能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结合现有实践环境,辅以仿真实践环境,让实践教学充分开展,并紧紧把握实践性和应用性两个要点,确保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成为适用人才。以校企合作为抓手,与多学科融合为契机,引进企业优秀的一线工程师进课堂并参与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让学习实践的内容能和企业及社会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何建新.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西安科学大学《高教研究》,2011.2:65-69

[2] 郭杨.民办高校计算机网络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价

值工程,2014.35:217-218

[3] 黄治国.网络工程实训平台建设与实践教学创新[J].实验室

研究与探索,2011.12:146-149

[4] 李平.网络工程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

论坛,2013.4:113-116

[5] 苗春雨.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模式[J].计算

机教学,2014.6: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