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合集7篇)

时间:2024-01-15 15:05:52
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城镇化建设的意义第1篇

【关键词】 城镇化、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意义、策略

我国的农村建设普遍较城市差,同区域的农村在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经济发展等等都与城镇有着不小的区别,随着我国开始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来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最终加快经济水平的发展。

1、农村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人类社会在劳动特点、生活方式和居民文化等方面逐步被改造成为主要是城市化的社会,是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城镇化也是一个转变的过程,它把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从农村形式对向城镇形式缓慢过渡转变,把农村人口不断的转变成城镇人口,使得城镇也在不断的建设发展,并且逐步完善,主要表现为:(1)人口的转移,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上,城镇人口所占比率不断的增加上升;(2)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城镇化建设使得非农业经济渐渐发展,而传统农业渐渐改变并且其主导地位也逐步下降;(3)农业从业人员渐渐比率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壮大,并且从业人员不断增加;(4)随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产业的调整及积聚使得农村发展为城镇。

农村城镇化就是要不断的优化社会经济,把各种不同的要素相互组合发展。农村的城镇化建设不能是单一的迁徙人口,把原居住地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中去,要考虑到经济的发展要素,城镇建设的规模,从各个角度出发,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切忌盲目求快,各地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城镇化建设。

2、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现状分析

2011年,社科院的《2012社会蓝皮书》中指出,2011年我国的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了50%以上,而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只有40%左右,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消费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比较,建国初期以后才逐步开展。并且,早些年,我国还抑制农村人口的流失,城镇与农村隔离比较大,导致我国在建国30年内的时间里,城镇化的水平一直比较低,发展也非常慢。同时工业化及非农业化发展也不均衡,城镇人口在1978年统计为17.9%,1952年的城镇人口统计为12.5%,只增长了5.4%。但是同期的工业化及非农化增长却为26.7%、22.4%,发展非常不均衡。这一现象自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得到了巨大的改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化的脚步也紧紧跟随,但是,工业化与非农化的发展还是与城镇化不同步,在一定的程度上,城镇化发展仍远远不及工业化的发展水平。

我国目前仍然是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农村的人口被制约在所在的土地,同时,农村人口享受的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等一些制度均与城镇有非常大的区别。虽然在近十几年,这些现象我国投入了很大的力度进行改观,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城镇化建设我国也缺乏一些有效的政策积极引导,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劳动力流动大且目的不明确,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发展。

3、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

3.1、农村的现状。农村一般比较分散并且人口不集中,公共设施少并且建设起来规划比较困难,利用率低,投资比较不划算,另外消息交流也不能与城镇相比较,第三产业开展比较困难,且也不发达。反过来考虑,农村的基础设施薄弱,人口分散使得教育的投入也不能集中精力开展,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也较为不便,生产要素分散难以发挥效用,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村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3.2、农村城镇化的深析。农村城镇化的建设主要是进行各方面的渗透,职业转换、产业结构转换、人口空间转换。城镇化的建设使得经济、技术、社会等多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各方面的不断渗透主要在三个方面互相作用:(1)职业转换。随市场经济发展,农民的价值观的改变等,农村人口也渐渐从单一的农业生产开始向其它行业渗透,这也使得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也使得其收入发生了变化,农村的居民价值观、生活方式等都发生变化。(2)产业的转换。传统农村的经济形式就是单一的农业经济,在城镇化建设后,农民开始从事非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或服务业生产,从业的地点也从农村开始向城镇发展,在资本的渐渐累积下,最终定居到城镇,实现了产业的转换。(3)人口转换。在职业转换与产业转换后,最终农村人口及其经济活动发展到城镇,并且扩散开来,是城镇化在转换过程的结果。

4、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4.1、平衡化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我国目前的城乡人民年收入较为不均衡,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12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7917元,而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为21986元。虽然近几年国家一直在扶持农村的经济发展,但仍然远远不够。城镇化建设能加快农民向城镇专业,把富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增加了部分农民的年收入。

4.2、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化的建设发展能够把劳动力从事低生产率的农业方式专业到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普遍存在富余劳动力,直接从事农业人口多,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速,也使得我国的富余劳动力得到转移,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渐渐下降。

4.3、经济可持续增长。城镇化的建设,随着居民的生活方式及消费方式的改变,也能刺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建设能够增加我国国内的市场,我国经济的增长在一定得程度上也随市场化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得到增长。并且,我国国内的市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也在不断在变大,最终发掘国内的市场潜力,为经济发展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来。

4.4、开拓农村市场。城镇化建设最终使得人口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人口比重的下降也使得农村人口的收入增加,随收入的增加也能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刺激了消费,扩大农村的市场,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城镇化建设的策略

5.1、发展农村工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工业化与城镇化其实是同步进行的,两者之间也在相互促进发展。城镇化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物质基础,而工业发展则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这一基础,同时,城镇化又能为工业化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来。大力发展农村的工业,不仅仅能解决富余的农村劳动力,而且能带动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也为城镇建设提供必要的援助。

5.2、推动小城镇建设。越来越多的特大城市的出现,也给我国城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城市规模过渡膨胀会使得交通拥挤,城镇居民用水、用电压力倍增,以及城镇垃圾处理等等,这些问题都渐渐突显出来。因此,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寻求在农村城镇化建设时制造多元化发展,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近转移,投资比较方便,并且经济发展也相当涵盖比较广,现阶段的城镇化发展应侧重在小城镇的建设上。尤其是要加快区域性重点镇的城镇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5.3、提高农村科技水平及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最终能提高生产的效率,生产力的提高,能对城镇化的建设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5.4、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农民技能水平。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这是一个巨大的变迁。由于从事行业的转变,也要求农业劳动者能够转换自己,我们应该培训其相关的技能水平,增强其在城市的适应能力,并且要加强农村的教育水平。

5.5、户籍制度的改革。这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户籍问题导致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享受的各种制度也不同,住房、教育、医疗等等方面均有很大区别,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时,应帮助农村人口消除这些隔阂,帮助他们更快的融入到城镇建设中去。

结语

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的经济增长、国民生活方式都发生着巨大变化,最终实现双赢,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长胜.2005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 刘 斌,张兆刚,霍 功. 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3] 冯尚春.中国农村城镇化动力研究[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城镇化建设的意义第2篇

一、城镇化现状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而新型城镇化则是在坚持以人为本、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做好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农村的协调发展。

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改革之音逐渐高亢。“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十”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并进行了重点部署。这向国内外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撬动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支点。

以往的城镇化注重粗狂式的用能、用地,导致了能源的大量浪费,城镇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对于城镇的协调发展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就城镇化的主要途径就是对土地的规划利用上,通过很低的价格从农民或弱势群体上获得土地,利用招商引资吸引外界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来投资从而增加经济总量,哄抬了房价增加了政府税收,在通过城镇化吸引农民向城市移民。在旧城镇化中,弱势群体和中低收入的群体是最大的受害群体,政府有关部门和开发商成为了最大的获利群体,进一步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增加了社会的矛盾,成为了社会进一步和谐发展的阻碍。

二、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新型城镇化必然涉及产业升级、优化和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会产生一部分净利益增量。比如土地流转产生的规模经济,农村农民身份向城市工人身份的转化带来的收入增加,都可视为净利益增长量,这部分要确保让农民能得到,防止农民利益受到伤害。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副主任汪德华指出,土地财政加地方融资平台的 融资机制,是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魔法杖”。这种融资机制是“成就”与“争议”的结合体,它既给城镇建设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也使得以房价高企为代表的社会问题越来越难以承受。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政府经营土地获利,政府成了市场主体,以管理手段实现经营目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四部委联合了《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要求土地储备融资要严格执行年度融资规模控制卡管理;土地储备机构贷款不得用于城市建设及其他与土地储备业务无关项目。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更加注重城镇发展的内涵和质量,强调以人为本,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以城乡一体、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突破口。产业集聚有效利用节约出来的土地吸纳富余劳动力,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最佳选择。但是,产业集聚道路的方式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区模式,或者走传统的道路。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尤其要考虑到河中国是举足轻重的农业粮食大国的国情,要在保障“两不牺牲”和“新四化”协调发展的条件下,选择适合的产业集聚道路。世界因多样化而精彩,城镇化亦然。各地必须以个性化和城镇内生性的可持续发展为动力,开拓新型城镇化的广阔前景。

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新技术革命被视作21世纪影响人类社会进程的最主要的两件大事。在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在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需要高度重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我们应该依照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方针推动新型城镇化,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结语

城镇化建设的意义第3篇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产业化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作为一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不同的方式实施。我国政府一直将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有效措施,以往各种城镇化模式,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利弊日益明了。中医药文化作为无可争辩的中国自主创新民族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积淀,正如主席所指出的:“中国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今时代,文化成为国家软实力,探讨中医药文化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具有经济、文化和战略多重意义。

一、小城镇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新的模式

在我国,小城镇建设是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为逐渐消灭城乡差距,促进社会更加均衡发展所进行的一项系统工程,这一工程可以说与新中国同行,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主要是以行政的方式批准建制城镇,将其作为工业的基地,以此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发展小城镇的意义和基本思路。1995年4月,由国家体改委、建设部、公安部、国家计委等11家单位联合《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提出了关于小城镇综合改革的目标、原则、内容及其组织实施。1998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战略;之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又再次提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的计划。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小城镇建设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服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行政指令设立的城镇模式,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小城镇建设模式,如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苏南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的“温州模式”,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珠江三角洲模式”,等等。总之,不论何种模式,其共同的特点都是带动人流量和物流量的增长与集散,以及这种集散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和生活方式改变。

新一届政府一如既往地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强国富民的有效措施。李克强总理强调,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由“乡”到“城”的转变。这表明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的方向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摒弃了过去那种偏重经济成效的指导思想,将发展经济与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有机融合。为此,在已有各种小城镇模式之外,引入中医药文化带动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中医药文化具有引导产业发展的功能

1、中医药文化的定义及其产业化空间

文化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概念,在学术界至今都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定义。广义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物质文明、认知方法和思想体系的总和。中医药物质文明则包括承载中医药思想和技艺的一切器物载体,如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针灸刮痧拔罐器具、推拿按摩手法、中草药植物、中药材饮片、丸散膏丹制剂和工艺、望闻问切四诊方法等。认知方法、思想体系主要表现在生命观、疾病观、健康观、治疗理念等。在这里我们之所以对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做一个界定,旨在表明本文所阐述的中医药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涵盖了中医药文化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而不是单指其狭义的疾病观、诊疗方术。

小城镇建设的驱动轴必定是某种经济体,小型产业是启动小城镇建设的引擎。中医药文化既有产业化的空间,又有可行的实现路径,开发中医药文化产业带动小城镇建设,必定可以为小城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中医药学在发生学意义上是一种实用性的经验医学。当今天我们拥有医学影像、基因分析等高科技手段与成果之时,可能会认为中医药过于古朴,缺少现代医学科学的精细。但是,当我们面对医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的困苦,呼吁遏制抗生素滥用之时;当各国政府的卫生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却没有换来发病率、病死率相应的下降之时;当世界卫生组织为世人重新界定的健康标准超越了现代医学报告单的检验数据之时,中医药便成为了古朴外表的和氏璧玉,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中医药除治病之外,还广泛应用于康复、预防、调理、保养,符合社会大众对延年益寿的普遍诉求。中医中药很多技艺是原生态应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中医主张药食同源,中医单方、验方大多以食材入药,并经过实用验证安全有效,餐饮业加入中医元素,可改造为药膳食疗馆。中药饮片加工、炮制方法大多从我国古代传承下来,可通过展示法、体验法开发成文化旅游资源。

由上可见,中医药文化产业化不外乎两条路径:一是产品培育,二是市场推广。具体而言,就是为某种治疗理念、技艺、方药,研制一套完备的操作方案,以便移植和推广,并为其配设相宜的使用场所,同时对其相关的理念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受众。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培育是中医药文化知识点的有形化过程,市场推广是中医药文化社会传播普及的过程。可见中医药文化产业化过程,实质上是这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过程。

三、中医药文化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1、中医药文化产业有利于构建生态型小城镇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无论是早期的指令性划定,还是后来城市工业化的带动与激发,无一不与发展经济有关,有所不同仅是被动发展和主动发展的差异。国家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金逸民教授总结出了9种小城镇主导产业的类型,分别是:特色农业、一般工业、食品加工业、手工艺品加工业、电子产品加工业、建筑业、流通业、旅游业、边界贸易业。金逸民教授认为:“总体来讲,我国小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整体素质不高、档次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规模小,缺乏聚集力……多数小城镇的产业与农业关联度弱,缺乏对农业的后向效应,如缺乏对农业人口的吸纳能力、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农产品价值的提升能力等……小城镇的污染工业比重较大。近几年,城市许多污染工业向小城镇转移,小城镇在接受城市工业技术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污染的转嫁,导致了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此外,乡镇企业布局过于分散,环境设施不完善,造成了土地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上述种种模式所带来的弊端,虽然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模式也不能完全避免,但却能够自我化解上述较为重大的问题。以农业的后向效应为例,中医药治疗必然需要中医用具和药材,药膳、药茶、药浴也都需要原药材,而通过小城镇中医药文化的耳濡目染,以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和方法的宣教,势必能培育中医用具和药材的消费群体。当地农民不但可以种植水稻,还可以种植中药材。这样既可增加农民的收入,又避免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还能提高当地的绿化率,提升空气的质量,使当地的环境得到改善,并且不会发生污染工业或作坊对当地水土资源的破坏性影响。即使不专门种植中药材,农户的山林竹木亦可加工足浴、火罐、刮痧用具,亦有促进竹木种植养护的积极意义。在经历过现代工业标准化生产的整齐划一后,人们又开始青睐手工制作的个性和体贴,中医药用具这类带有深深历史沉淀印记的实用性产品,既有实用性,更有观赏性,散户手工制作汇集进入流通渠道,还可规划培育为当地的文化景观。

总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发展,以生态理念指导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推动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是今后城镇建设的方向。正如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先生所言:“中国现在根本不缺大城市,不缺钢铁城市,不缺石油城市,就是缺青山绿水,缺土地没有污染、蔬菜新鲜的居住型小区。逆城市化已经在相当大一批城市的有钱人和高档的白领当中开始出现,对绿色、健康、生态小城镇的需求非常大,这是一个市场空白,需要开发。”构建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不失为开发方法之一。

2、中医药文化产业有利于发展小城镇精神文化

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但作为一种人居环境,也必然需要自己的精神文化,否则,单纯经济活跃的小城镇,只会是个产业园而已。现代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影响人们判断是否宜居的一个重要权重。

中医药学广泛地汲取古代的各种思想学派和文化成果,将儒家、道家、释家等养心修身、净心调息、保全性命、和谐调适等养生修行理念都融会在医学体系之中,还融汇了天文、历法、地理、哲学等多学科知识。以中医药文化产业作为小城镇的引导实业,客观上可以提示人们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养生的角度接受传统文化的理念。如前所述,中医药文化体系有多元的产业开发价值,可以构建一座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在局部地域规划一组中医药文化产业,开设医疗、康复、亚健康调理、情志调适、药膳、药浴、中药材生产种植、中草药庭院种植品种培育、中药饮片加工、中医药文化传媒、中医药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等,城区绿化乃至社区绿地,也选择具有药用价值的乔木、灌木、草本等,并在相应的宣传墙辅以对应的性味、药用方法介绍,打造一种衣食住行都有中医药文化指导的宜居小城镇。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中医药文化元素器物化,变得可视、可触、可及,应用中医药道法自然规律、药用自然资源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居民增强保健意识,学习保健方法,将调适身体和爱护家园变成一种自然习惯,久而久之,中医理法方药所蕴含的哲理和多学科知识将成为小城镇的主流文化。而且这种模式在各地都可用。一是人人都需要医疗保健,二是中医药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生生不息的发展,整体上可以看作由众多个性化的地域文化集合而成,如山东阿胶、宁夏枸杞、北京同仁堂、浙江胡庆余堂。而且这种地域性是可以流动或可以移植的。比如有医圣美誉的张仲景,其原籍为河南南阳,南阳市建有医圣祠堂;据说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早在清代湖南长沙就有纪念张仲景的张公祠,1947年长沙中医界捐资重建后命名为仲景堂,这些都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符号。中医药文化集包容性与开放性于一体,如果开发中医药文化产业来引导小城镇建设,既可以多元开发而具有个性,又可以多地呼应,集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普及应用,让中医药学这把“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更多地发挥开启功能,使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共荣。 四、发展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的积极意义

1、建设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是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良好途径

健康产业历来被誉为朝阳产业,不仅人人需要,而且人人都终身需要。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健康概念早已不是单纯的由医学检验指标异常所诊断的疾病,还包括心理、生理上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由此,人们也重新审视医学的职能,“最好的医学是让人不生病的医学”,这一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这与2000多年前中医学“上工治未病”之说不谋而合。近年来,“亚健康”得到广泛关注,中医学“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得到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如体质辨识、冬病夏治,都给老百姓带来看得见的实效。构建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结合当地的中医药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个或多个中医药特色专科项目,并做好相应的配套服务产业,如治疗与康复调养衔接,康复调养与药膳食疗衔接,药膳食疗与保健旅游衔接,保健旅游与中医药文化欣赏衔接,中药文化欣赏与中药庭院种植衔接,中药庭院种植与单验方日常家用科普宣教衔接,多元中医药服务园区与健康地产衔接,将有助于缓解大城市高端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比如中风后漫长的康复期调理、癌症患者放化疗后体质下降无法接受继续治疗,都迫切需要中医药及时介入,这些疗程长达数月、数年,甚至延续终身的疾病后遗症,占用了一定数量的高端医疗资源,家庭和政府医疗保险因此都有不菲的支出,这些患者所需要的医疗服务与现有的高端医疗资源并不匹配,过度医疗于康复意义不大,而散在的单一中医中药门诊又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而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则具备这样的潜能,因为中医中药在维护健康和健康式养老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加之小城镇一般地处城乡结合部,更加贴近大自然,有益于调养身心,还能带动“银发时代”迫切需要的健康养老业,缓解人口年龄结构偏老带来的家庭和社会压力。

城镇化建设的意义第4篇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产业化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作为一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不同的方式实施。我国政府一直将小城镇建设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有效措施,以往各种城镇化模式,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利弊日益明了。中医药文化作为无可争辩的中国自主创新民族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积淀,正如主席所指出的:“中国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今时代,文化成为国家软实力,探讨中医药文化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具有经济、文化和战略多重意义。

一、小城镇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新的模式

在我国,小城镇建设是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为逐渐消灭城乡差距,促进社会更加均衡发展所进行的一项系统工程,这一工程可以说与新中国同行,只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主要是以行政的方式批准建制城镇,将其作为工业的基地,以此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发展小城镇的意义和基本思路。1995年4月,由国家体改委、建设部、公安部、国家计委等11家单位联合《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提出了关于小城镇综合改革的目标、原则、内容及其组织实施。1998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战略;之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又再次提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的计划。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小城镇建设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服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行政指令设立的城镇模式,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各种小城镇建设模式,如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苏南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的“温州模式”,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珠江三角洲模式”,等等。总之,不论何种模式,其共同的特点都是带动人流量和物流量的增长与集散,以及这种集散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和生活方式改变。

新一届政府一如既往地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强国富民的有效措施。总理强调,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由“乡”到“城”的转变。这表明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的方向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摒弃了过去那种偏重经济成效的指导思想,将发展经济与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有机融合。为此,在已有各种小城镇模式之外,引入中医药文化带动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中医药文化具有引导产业发展的功能

1、中医药文化的定义及其产业化空间

文化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概念,在学术界至今都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定义。广义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物质文明、认知方法和思想体系的总和。中医药物质文明则包括承载中医药思想和技艺的一切器物载体,如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针灸刮痧拔罐器具、推拿按摩手法、中草药植物、中药材饮片、丸散膏丹制剂和工艺、望闻问切四诊方法等。认知方法、思想体系主要表现在生命观、疾病观、健康观、治疗理念等。在这里我们之所以对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做一个界定,旨在表明本文所阐述的中医药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涵盖了中医药文化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而不是单指其狭义的疾病观、诊疗方术。

小城镇建设的驱动轴必定是某种经济体,小型产业是启动小城镇建设的引擎。中医药文化既有产业化的空间,又有可行的实现路径,开发中医药文化产业带动小城镇建设,必定可以为小城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中医药学在发生学意义上是一种实用性的经验医学。当今天我们拥有医学影像、基因分析等高科技手段与成果之时,可能会认为中医药过于古朴,缺少现代医学科学的精细。但是,当我们面对医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的困苦,呼吁遏制抗生素滥用之时;当各国政府的卫生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却没有换来发病率、病死率相应的下降之时;当世界卫生组织为世人重新界定的健康标准超越了现代医学报告单的检验数据之时,中医药便成为了古朴外表的和氏璧玉,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中医药除治病之外,还广泛应用于康复、预防、调理、保养,符合社会大众对延年益寿的普遍诉求。中医中药很多技艺是原生态应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中医主张药食同源,中医单方、验方大多以食材入药,并经过实用验证安全有效,餐饮业加入中医元素,可改造为药膳食疗馆。中药饮片加工、炮制方法大多从我国古代传承下来,可通过展示法、体验法开发成文化旅游资源。

中医药文化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来不乏名医、名术、名方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先例,如古代名医南阳的张仲景、亳州的华佗、耀县的孙思邈等,都是某个地域的重要无形资产。出自宋朝的六味地黄丸,是现代众多中药企业的当家产品,出自明代的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成就了传承几百年的酒业集团。华佗创编的五禽戏,早已流传海外。中医药文化的理论体系,同样具有巨大的产业开发空间。比如穴位治病保健方法,是盲人按摩品牌的核心支撑,当然,其中的“盲人”二字日益淡化,因为更多的非盲人借助中医穴位保健和外治方法开设推拿按摩以及药浴店堂,由此衍生出系列用具产业,形成日益壮大的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规模。2014年2月《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合作协议》在京签署,共推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以上可见,中医药文化体系的独特内涵,所运用的治疗手段和保健方法,都具有很高的产业开发价值。

2、中医药文化产业化的路径

产业化的主要特征是规模化经营、有持续的产出。中医药文化经历了两千多年的积淀和传承,其理法和方药都有非常精练而实用的产品。如中医针灸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多国获准合法开业、云南白药誉满中外畅销东南亚。再以湖南省长沙市的洗浴保健业为例,早在2007年商务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长沙市的保健休闲洗浴网点已超过一万家,营业面积在4000平方米以上的有15家,1000平方米以上的有上千家,从业人员约15万人,全行业的年营业额已达到30亿以上,超过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中医院营业额的总和,占全市GDP的2%,上缴税收超过2亿。而洗浴保健行业的支撑产业要数足疗、足浴。足疗治病,足浴保健,这种理念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民众睡前热水浴足的习俗由来已久,一旦把这种“足浴”的理念可视化、器物化、规范化、艺术化,其产业化无疑就会水到渠成。所谓可视化,是指其养生保健乃至祛病强身的理念能直观感受,即让没有中医药知识的人通过参加中医药店堂开展的各种宣传活动,或观看中医药的科普影视节目获取中医药的相关知识;所谓器物化,是指让各种器具、技艺成为中医理念的载体,通过对其运用而实践中医药相关理念,如针灸器具和各种针法、推拿按摩之各种手法技巧、丸散膏丹的制作和内服外用方法等;所谓规范化,是指将某种中医药的技艺程序化和标准化,如针刺的补泻针法、艾灸的计时单位“壮”、穴位定位的度量“同身寸”;所谓艺术化,是指带给应用者正面的情绪,使他们达到精神愉悦,消除焦虑情绪和病痛的目的。近些年来,中医药的冬病夏治理念和方法,通过“三伏贴”的广泛宣传活动,已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和十分可观的产业化效应。口服中医补益类膏方顺应大众保健的诉求,通过业内的持续宣传,产品日益丰富,市场效应可见端倪。

由上可见,中医药文化产业化不外乎两条路径:一是产品培育,二是市场推广。具体而言,就是为某种治疗理念、技艺、方药,研制一套完备的操作方案,以便移植和推广,并为其配设相宜的使用场所,同时对其相关的理念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受众。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培育是中医药文化知识点的有形化过程,市场推广是中医药文化社会传播普及的过程。可见中医药文化产业化过程,实质上是这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过程。

三、中医药文化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1、中医药文化产业有利于构建生态型小城镇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无论是早期的指令性划定,还是后来城市工业化的带动与激发,无一不与发展经济有关,有所不同仅是被动发展和主动发展的差异。国家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金逸民教授总结出了9种小城镇主导产业的类型,分别是:特色农业、一般工业、食品加工业、手工艺品加工业、电子产品加工业、建筑业、流通业、旅游业、边界贸易业。金逸民教授认为:“总体来讲,我国小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整体素质不高、档次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规模小,缺乏聚集力……多数小城镇的产业与农业关联度弱,缺乏对农业的后向效应,如缺乏对农业人口的吸纳能力、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农产品价值的提升能力等……小城镇的污染工业比重较大。近几年,城市许多污染工业向小城镇转移,小城镇在接受城市工业技术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污染的转嫁,导致了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此外,乡镇企业布局过于分散,环境设施不完善,造成了土地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上述种种模式所带来的弊端,虽然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模式也不能完全避免,但却能够自我化解上述较为重大的问题。以农业的后向效应为例,中医药治疗必然需要中医用具和药材,药膳、药茶、药浴也都需要原药材,而通过小城镇中医药文化的耳濡目染,以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和方法的宣教,势必能培育中医用具和药材的消费群体。当地农民不但可以种植水稻,还可以种植中药材。这样既可增加农民的收入,又避免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还能提高当地的绿化率,提升空气的质量,使当地的环境得到改善,并且不会发生污染工业或作坊对当地水土资源的破坏性影响。即使不专门种植中药材,农户的山林竹木亦可加工足浴、火罐、刮痧用具,亦有促进竹木种植养护的积极意义。在经历过现代工业标准化生产的整齐划一后,人们又开始青睐手工制作的个性和体贴,中医药用具这类带有深深历史沉淀印记的实用性产品,既有实用性,更有观赏性,散户手工制作汇集进入流通渠道,还可规划培育为当地的文化景观。

总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发展,以生态理念指导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推动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是今后城镇建设的方向。正如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先生所言:“中国现在根本不缺大城市,不缺钢铁城市,不缺石油城市,就是缺青山绿水,缺土地没有污染、蔬菜新鲜的居住型小区。逆城市化已经在相当大一批城市的有钱人和高档的白领当中开始出现,对绿色、健康、生态小城镇的需求非常大,这是一个市场空白,需要开发。”构建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不失为开发方法之一。

2、中医药文化产业有利于发展小城镇精神文化

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但作为一种人居环境,也必然需要自己的精神文化,否则,单纯经济活跃的小城镇,只会是个产业园而已。现代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影响人们判断是否宜居的一个重要权重。

中医药学广泛地汲取古代的各种思想学派和文化成果,将儒家、道家、释家等养心修身、净心调息、保全性命、和谐调适等养生修行理念都融会在医学体系之中,还融汇了天文、历法、地理、哲学等多学科知识。以中医药文化产业作为小城镇的引导实业,客观上可以提示人们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养生的角度接受传统文化的理念。如前所述,中医药文化体系有多元的产业开发价值,可以构建一座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在局部地域规划一组中医药文化产业,开设医疗、康复、亚健康调理、情志调适、药膳、药浴、中药材生产种植、中草药庭院种植品种培育、中药饮片加工、中医药文化传媒、中医药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等,城区绿化乃至社区绿地,也选择具有药用价值的乔木、灌木、草本等,并在相应的宣传墙辅以对应的性味、药用方法介绍,打造一种衣食住行都有中医药文化指导的宜居小城镇。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中医药文化元素器物化,变得可视、可触、可及,应用中医药道法自然规律、药用自然资源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居民增强保健意识,学习保健方法,将调适身体和爱护家园变成一种自然习惯,久而久之,中医理法方药所蕴含的哲理和多学科知识将成为小城镇的主流文化。而且这种模式在各地都可用。一是人人都需要医疗保健,二是中医药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生生不息的发展,整体上可以看作由众多个性化的地域文化集合而成,如山东阿胶、宁夏枸杞、北京同仁堂、浙江胡庆余堂。而且这种地域性是可以流动或可以移植的。比如有医圣美誉的张仲景,其原籍为河南南阳,南阳市建有医圣祠堂;据说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早在清代湖南长沙就有纪念张仲景的张公祠,1947年长沙中医界捐资重建后命名为仲景堂,这些都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符号。中医药文化集包容性与开放性于一体,如果开发中医药文化产业来引导小城镇建设,既可以多元开发而具有个性,又可以多地呼应,集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普及应用,让中医药学这把“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更多地发挥开启功能,使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共荣。

四、发展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的积极意义

1、建设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是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良好途径

健康产业历来被誉为朝阳产业,不仅人人需要,而且人人都终身需要。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健康概念早已不是单纯的由医学检验指标异常所诊断的疾病,还包括心理、生理上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由此,人们也重新审视医学的职能,“最好的医学是让人不生病的医学”,这一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这与2000多年前中医学“上工治未病”之说不谋而合。近年来,“亚健康”得到广泛关注,中医学“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得到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如体质辨识、冬病夏治,都给老百姓带来看得见的实效。构建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结合当地的中医药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个或多个中医药特色专科项目,并做好相应的配套服务产业,如治疗与康复调养衔接,康复调养与药膳食疗衔接,药膳食疗与保健旅游衔接,保健旅游与中医药文化欣赏衔接,中药文化欣赏与中药庭院种植衔接,中药庭院种植与单验方日常家用科普宣教衔接,多元中医药服务园区与健康地产衔接,将有助于缓解大城市高端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比如中风后漫长的康复期调理、癌症患者放化疗后体质下降无法接受继续治疗,都迫切需要中医药及时介入,这些疗程长达数月、数年,甚至延续终身的疾病后遗症,占用了一定数量的高端医疗资源,家庭和政府医疗保险因此都有不菲的支出,这些患者所需要的医疗服务与现有的高端医疗资源并不匹配,过度医疗于康复意义不大,而散在的单一中医中药门诊又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而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则具备这样的潜能,因为中医中药在维护健康和健康式养老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加之小城镇一般地处城乡结合部,更加贴近大自然,有益于调养身心,还能带动“银发时代”迫切需要的健康养老业,缓解人口年龄结构偏老带来的家庭和社会压力。

2、发展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当今时代,文化成为一种软实力已是社会共识。中医药文化是举世公认的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自主创新的文化体系。这个独一无二的文化体系较好地保存了中国古代思想成果。这个文化体系既包含思想范畴的方法论,又表现为强身健体祛病疗疾的实用性,实现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自然融合。其中所蕴含的模糊集、系统论、阴阳消长矛盾运动规律等思想方法,在当今科学研究中依然大有用武之地。这种超时空的思想成果,我们理当发扬光大。故而有学者呼吁,中国文化应该进入医学时代,将中医药文化看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分支和有机构成。“中医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上,也给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很多有益的内涵。在当代,唯有在中医药学术领域内才能全方位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而只有领会了中医学体系中贯穿始终的文化内涵,才能熟练地运用中医药技术。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灵魂,中医文化则是组成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医学特色的重要成分。”近年来,对中医药文化的学术研究日益多元化,从发生学到现代应用,从思想史到科学范式,从方法论到认知体系,都不乏富有见地的论述。如有学者认为:“中医学不是那种建立在结构论、形态学基础之上的科学,却是一种建立在生成论、功能学基础之上的科学;中医不是公理论、原型论科学,而是模型论科学……中医药能够发展延续至今,正是把握住了人与外在环境密切相联系的规律……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巧妙结合,在西方工具理性的科学之外,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具有东方特色的科学范式的典型……”中医药文化型小城镇,可以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先贤思想成果的培养基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与国医大师座谈时再次明确提出:“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由此可见,中医药文化完全能够担纲小城镇建设的驱动。

(注: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zk2017)。)

【参考文献】

[1] 吴康、方创琳:新中国60年来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与新态势[J].经济地理,2009(10).

[2] 赵之枫: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1(2).

[3] 肖燕、宁泽璞:略论中医药文化产业化[J].世界中医药,2011(5).

[4] 郑佳明:让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2,33(5).

[5] 金逸民、乔忠:关于小城镇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

[6] 乔润令:新型城镇化的内涵[J].大众理财顾问,2013(10).

城镇化建设的意义第5篇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空间格局;城镇化;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F2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肩负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使命。

一、 空间演化阶段

长株潭地区城镇发展历史较为悠久,地处湘中丘陵与洞庭湖冲积平原的过渡带,有湘江穿越而过,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距今约七千年前,这里就有先民定居,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形成了现在的格局。其空间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萌芽、形成、初步发展和快速发展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1840年以前)

早在周朝,“长沙”一名就建于史籍《逸周书・王会》。古籍中记载“潭州古三苗之地”,其中的潭州就是进长株潭区域一带。商周时期,这一代为荆楚之地,人文活动相当发达,是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汇合点。但城市兴起中较中远地区稍微晚一点,楚国时期设置长沙县,始建长沙古城,并逐渐成为楚国南部一个经济、文化、军事重镇,这是长株潭地区最早的城市,距今2390年。秦汉时期,本区域生产技术地下,城镇发展缓慢,但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是故长江以南,地执饶食,五饥馑之患,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值列传》)。东晋以后,随着耕作、水利技术的进步,加上政治格局的变化,人口、经济南移,江南地区经济日益发达,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城镇发展较快。其中,六朝至宋元期间,长株潭区域城镇发展经历了由弱而盛逐步崛起的过程,城镇分布的格局基本形成。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小城镇发展迅速。明清时期,大批商贾涌入湘潭,促成湘潭商业的兴起。借助长江和湘江的水运条件,湘潭的商贸流通沟通了苏杭、福建、广东等地。湘潭城镇不断扩大,并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清朝前期,统治者推行“广劝开垦之诏”,湘江流域农业经济有了迅速发展,耕地面积增加,赢得了“鱼米之乡”的美誉。

这一时期,长株潭地区发展处于萌芽阶段,区域城镇数量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不断增多,但城镇数量少,规模小,职能性质单一,地域结构简单,城镇沿湘江呈稀疏点状分布,长沙、湘潭已有初步的发展,株洲的发展起步较慢。

2、形成阶段(1840-1949)

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时期,城市与乡村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商品交换的发展为城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商品贸易机会,城市手工业和近工业得以发展壮大。19世纪末,长株潭地区以长沙和湘潭为中心,区域的手工业发展快。进入近代以来,区域内的城市商业发展远胜于近代工业生产,因而在数量和规模上,该地区工业基础显得十分薄弱,在全国居于下游水平。城市发展在这段时期表现出不平衡性。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1904年长沙被开辟为对外贸易口岸,加之鸦片战争后外贸经济的日益发展,省内外的商品在这里集散,长沙成为湖南的重要中转之地。与此同时,省内近代通车的主要铁路干线――粤汉铁路和浙赣铁路,均通过长沙而不经过湘潭,进而,湘潭的功能逐渐被长沙代替,丧失了省内经济中心和货物运转中心的地位。由于近代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国外商品的倾销,传统城镇趋于衰落。虽然新兴商业贸易、工业、近代交通的发展及民国初年对镇设置的调整,市镇数量在20世纪初有所增加,但规模较小。小城镇中,传统市镇人口下降很快,许多农村地区恢复到水稻种植业,农村经济、工商业市镇处于停滞,城乡之间开始出现了割裂局面。

这一时期,由于交通方式的变迁和殖民经济等原因,区域空间结构逐步先近代城市转型发展,城市地域空间发展显示出不平衡,区域空间出现了一种新的变化,区域商业中心由湘潭转向了长沙,而株洲仍是湘潭县辖的小城镇。

3、初步发展阶段(1949-1978)

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78年这段时间,国家和省在长株潭区域投入了大量资金,20世纪50年代初的 “一五”和“二五”时期就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点项目建设。1966-1975年“三五”和“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国防工业的三线建设,本区大力发展地方工业,兴建了一批中小型机械、化工、电子、轻纺企业。这三十年间,京广、湘黔等铁路干线开始建设,公路、河流、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均有大范围的建设整修,长株潭区域内外交通结构建立,形成以铁路为主,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相结合的运输网络。株洲是“一五”时期全国156项重点工程的重点布局地,是全国18做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国家先后在这里布局了一大批骨企业,使株洲迅速成为中国的新兴工业城市,株洲的迅速崛起也成为这一时期影响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重要因素。湘潭市同时期也新建或重建了纺织、印染、点击、冶金及锰矿等大型厂矿,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工业为主的工业格局,跻身中等城市行列。长沙通过重工业的建设由消费型城市转化为生产型城市。

这一时期内,长株潭地区一方面受益于国家诸多方面的建设政策,发展了工业,改善了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促进了区域城镇群体的形成,尤其是株洲的迅速发展奠定了长株潭地区品字形的空间格局。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土地政策和户籍管理政策所制约的地域空间扩张和城乡空间融合。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缓慢,城乡严重分化,城乡二元制结构加剧。

4、快速发展时期(1978至今)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伴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城市与乡村发展战略转型、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以及区域与城市规划调控手段的转型,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空间也随之重组。“八五”计划调整方案以及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全省产业结构逐步按三二一产业排序发展。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同时加速发展乡镇企业,产生了一批小城镇,促进了城镇区域空间演化。工业以质优、低耗、高新技术产业、系列产品开发、高附加值、外向型为重点;大力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期间,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成为湖南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体系较为完整,以长沙为重点的工程机械、汽车及电子产业、以株洲为重点的轨道交通装备、有色冶金及陶瓷,以湘潭为重点的几点、钢铁等产业突出。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等生产业及商贸旅游业。总的来看,改革开放后,区域空间差异不断扩大,空间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快速转型和升级,城市的空间组织功能日益重要,各种空间通道快速建设和完善,产业和企业布局快速调整和优化,等级结构日趋复杂,流动性激增。

在转型期,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沿交通轴线发展,农村作为城市环境的缓冲区,使得城镇实体空间不断扩大,乡村地域、生态空间逐步缩小,城市间的联系加强,同时也形成了竞争关系。这段时期内,三市建制镇的数量大幅增加,城镇化迅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群空间开始极化,出现中心-结构,三市城区人均GDP明显高于周围地区,长沙的中心地位也越发凸显。但长沙中心性不强,区域空间结构呈三足鼎立的网络状。总的来看,转型经济时代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是一种非均衡的、不断极化的网络型空间格局。

2010年和2011年长株潭城市群各市GDP(单位:亿元,%)数据来源:《湖南省统计年鉴》

二、城镇化建设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长株潭城市群演化过程与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大体相同。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诺瑟姆(Ray M.No rtham)建立“城市化进程S型曲线”模型可知,长株潭城市群演化过程与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大体相同。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诺瑟姆(Ray M.Northam)建立“城市化进程S型曲线”模型可知,某地区城镇化水平处于25%和75%之间属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其间,由25%增长到59%为城镇化最为迅速推进时期。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与此模型较为吻合,从90年代至今都处于城镇化加速期,主要是由于90年代的长株潭城市群实现了模型所期望的城镇化持续高速增长。21世纪初,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下,长株潭城市群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在推进增长速度的同时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逐渐步入健康城镇化的发展轨道。

某地区城镇化水平处于25%和75%之间属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其间,由25%增长到59%为城镇化最为迅速推进时期。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与此模型较为吻合,从90年代至今都处于城镇化加速期,主要是由于90年代的长株潭城市群实现了模型所期望的城镇化持续高速增长。21世纪初,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下,长株潭城市群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在推进增长速度的同时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逐渐步入健康城镇化的发展轨道。从城市群空间演化发展经历的萌芽、形成、初步发展和快速发展的四个阶段进行研究分析表明:重点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建设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城市化总体水平在现阶段是滞后的,但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前景广阔。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既有历史遗留,也有新条件使然,这就决定了城市化道路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中国的城市化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推进中国的城市化,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还将对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一个国家通过什么途径来推进城市化应当根据该国的社会经济特点来决定。在我国,选择重点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路径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采取适当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之路才是发展中国家所应采取的城市化政策。

以发展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城市化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解决许多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同时,能够全面推动中国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又具有长远的意义。

第一,加快城市化是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一种全球化趋势。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无不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从中国来看,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有的发达地区甚至已经由单一城市发展为群体城市推进城市化。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应该说是有一定规律可遵循,有经验可借鉴,并不是毫无方向的探索。

第二,加快城市化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要求。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农村与城市是截然分开的两个区域,即使是近郊的乡镇也不例外。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十分突出,农民总体生活水平比较低,收入增加缓慢。城市化就是要引导农村生产要素及农业、农村人口向工业和城市转移,同时也要促进城市和工业的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和农业转移,实现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达到城乡大融合。从南方发达省份的经验来看,要想解决农业的问题,必须使非农业先发展起来;要想使农村更加繁荣,必须使所在的乡镇进一步繁荣;要想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实实在在地提高,就要千方百计地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城市化已经被我国许多学者用来作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界限,实现城市、农村共同发展,尤其是提高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

第三,选择重点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路径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首先,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基数大,而现有大、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且已经在超负荷运转,根本不可能吸纳多达几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虽然我国现有小城镇发展不充分,但数量众多,分布较广,且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及亲和力。如果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大发展,就可以以较少的代价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地转移的可能;再次,发展小城镇可以为大量存在的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使小城镇发展与乡镇工业的发展互相促进;最后,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连接城乡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

总之,长株潭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和城乡一体化水平紧密相关,本区域内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往往较快。一般而言,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目标及指导理念。如何分析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辨证关系,在城镇化进程中更好的实现城乡一体化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城镇化建设的意义第6篇

[关键词]蒙古族 吉林省 城镇化 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064-02

吉林省是多民族省份,有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等55个少数民族,共有33个民族乡镇。2012年,少数民族人口已达218.57万人,占总人口的7.96%。其中,蒙古族人口145039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6.63%,[1]仅次于朝鲜族和满族。在行政区划方面,除松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外,另有松原扶余县三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乡、白城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通榆县包拉温都蒙古族乡、洮南市呼和车力蒙古族乡、洮南市胡力吐蒙古族乡、镇赉县莫莫格蒙古族乡、镇赉县哈吐气蒙古族乡、大安市新艾里蒙古族乡、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四平双辽市那木斯蒙古族乡等10个蒙古族自治乡镇。可见吉林省拥有丰富的蒙古族文化资源,在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融入这些民族资源有着特殊意义和必要性。

据吉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网站2012年统计总结绘制

一、打造吉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民族特色

吉林省是多民族省份,并拥有多个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如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等等。这对于我省而言是一笔宝贵财富,尤其是当这笔财富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将实现其最大价值。从各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入手,推广各族优良的民俗文化和团体文娱活动,有利于新城镇中各民族的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

我省西部地区是蒙古族群众聚居较为密集的地区,如白城、松原等市。这些城市在特色城镇化建设道路中,可以寻求蒙古族历史文化资源这一宝库的支持。在城镇建设、产业规划、文化建设等方面,吸取蒙古族文化的经验和精华,如蒙古族式建筑、饮食特色、娱乐体育活动、音乐美术等等文化特点,从而构建具有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貌的城镇,打造特色民族旅游经济,树立蒙古族农牧产业品牌等。再通过合作共赢,配合我省其他地区、民族的城镇化建设,实现交相辉映。对于吉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而言,树立具有民族特色的良好形象有着实质性的作用和决定意义。

城镇化建设在全国全面展开的大时代背景下,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适应地方需求的新型城镇化才是本项任务的立足之处。因而,从本省的历史文化资源入手,从本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着手,努力建设具有吉林省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树立吉林省城镇化的独特品牌。

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探索城镇化发展可操作的文化规律

我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吸取经验教训,学会总结以往历史赋予我们的宝贵经验,在解决问题中活学活用,充分释放城镇化的力和效应,推动城镇化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新形势下,对户籍制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农业与非农的二元户籍制度,引发出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如安居、就业、就学、社会保障等等。不仅导致经济与行政资源的浪费,还易引起社会不稳定的矛盾。可以元朝为借鉴(元朝建立后实行阶层分明的等级制度,将社会阶层构成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人群,并实行有差别的权利和义务,最终导致极端的社会矛盾,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鉴元朝的政策性问题,突破行政性的身份类划分,实行较为灵活的、自主的户籍政策,有助促进人群流动,可自发地解决就业和产业调整等问题。同时,使社会资源更为公平、均衡、节约、科学地配置利用。

城镇化发展中,新成立的城镇要避免出现政府、企业以公共资源、服务作为资本,抬高新城镇居民的生活成本。尤其是在土地开发方面,要有所借鉴。清末,长春地区的城市发展已经有相当规模,成为包括奉天、吉林在内的东北地区三大城市。城镇商业的迅速发展,原来依靠长久出租耕地给商户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王爷,面对与商人阶层收益不对等,意图毁约。1889年,当时的长春府在前郭尔罗斯蒙王的要求下,开展清查“浮地”,导致与商人团体和市民阶层的激烈矛盾,出现了长春的“反清丈”运动。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主动避免出现以公共资源“博弈”民生的社会矛盾。在城市开发之前,要做好规划和准备,力争实现城镇建设与人民幸福的关联发展进步。

三、打破民族与地区发展不平衡,实现地区与民族利益双赢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城市的现代化,根本是人的现代化;不是城镇人口的单一发展,而是城镇与乡村协调同步的发展;不是一个民族的现代化,而是各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现代化。

城镇化建设的意义第7篇

关健词:城镇化;基层公共文化;精神文化需求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203-01

一、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多种方式来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求加强城镇化进程中的基层文化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活动贴近居民的需求,更能针对城镇化进程中人口面临的困惑,更能找到满足其需求的途径。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居民如何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生活环境,如何更好地融入新的生活圈中,如何不断地提升自我,这些都是摆在原来的村民、现在的城镇居民面前的实实在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发展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基层公共文化通过贴近居民的文化活动对居民的思想和观念产生影响,满足其精神需求,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城镇化的生活。

(二)推动城镇化进程顺利进行

乡村文化和城镇文化或者说城市文化是有区别的,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文化适应了不同的地域。在快速推进的城镇化中,有些地方出现了土地城镇化了而人口实际上还没有城镇化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普遍性。究其原因就在于人的城镇化转变还没有顺利实现,而这一问题又是由城镇化过快而观念转变过慢造成的。如何才能够帮助推进从村民到城镇居民的转变呢?发展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宣传城镇化生活的一些活动,帮助村民更全面地看待城镇生活。只有对新的生活有了全面的认识,才有可能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积极地向城镇居民过渡,从而推进城镇化的顺利进行。否则,人口城镇化的滞后将成为阻碍城镇化进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

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从多方面入手。比如,可以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素质较高的文艺人才到文化站工作,负责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等。同时,现有的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也要通过学历提升、技能提升等来提升自身素质,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再则,还要发挥社会居民和志愿者的热情,鼓励社区居民自己组建一些文艺社团,自我开展文化服务,吸纳志愿者到基层文化建设队伍中来,壮大文化工作队伍。

(二)加大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基础,是改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开展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还要保证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文化活动需要通过一定的平台来进行,设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以老年人活动室为例,起码得有一个活动的房间,得有桌椅等基本的设施,这些都需要以一定的投入做保障。各级财政要确保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专项经费来保证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同时,在各类设施之间要有效均衡,大型和小型的设施与设备要均衡,图书馆、剧院等要均衡,方便社区居民的生活。

(三)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活动形式

在基层公共文化活动开展中,可以通过邻里文化节、民间工艺展示、厨艺大赛、中老年画展、青少年才艺展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调动各个年龄段、不同爱好的人口的参与热情,一个人带动一家人,一家人带动邻里朋友,一起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的开展来愉悦精神、构建和谐邻里关系、构建和谐社区。

三、结语

城镇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国快速的城镇化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最根本的人的城镇化跟不上土地城镇化的步伐,而人的城镇化最根本的又是观念、思想方面的变化,因此,大力发展基层公共文化对于推进我国的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充分认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基础公共文化发展的现状,从加大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等角度入手,全方位地推进我国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为城镇化的推进提供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