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合集7篇)

时间:2024-01-11 16:05:11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第1篇

过去,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束缚下,为了应付考试,为追求升学率,高分数造成学生苦学,教师苦教,家长苦管的局面,导致教学方法刻板,学生负担过重,费时多效果差等诸多问题。近几年来,学校教育正逐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许多语文教师已开始利用语文教学这块阵地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全面素质教育包括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等方面,如此丰富的内涵,语文教学最适合不过了。因为语文学科不仅自身具备语言、文学的知识系统,还广泛涉及数、理、化、史、地、政、生等各门学科的知识。语文教学目的的多元性,教学功能的多重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要通过这一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只凭单一的“黑板加粉笔”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难以实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进步,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采用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可以使学生形象深刻地感知学习内容,领略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使之各方面的素质均衡发展。

目前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有些独生子女,在思想观念,道德情感,社会心理,职业意识,审美水平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怕苦怕累,盲目追求,自理能力差,缺乏同情心等,素质发展不全面。语文教学应在现代化教学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用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进行教学信息交流,优化教学过程,使受教育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效率,高质量的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克服弱点,完善自我,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如在教学《人民解放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记叙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事迹的课文时,结合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的镜头片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其坚强勇敢的意志和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忘我精神,学习《济南的冬天》等写景散文,可借助多媒体来展示课文所描写的自然景象,引导学生追求美好事物,培养审美情感;在分析《“友邦惊诧”论》等一些讽刺性较强的议论文时,可制作一些诸如漫画等幻灯片,使学生便于理解与认识,同时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不仅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作指导,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理论,二是设计制作。

教育理论,这里主要指当代的学习理论和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必须以最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从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于教育的历史考察,学习理论与之相随相伴,并促进了教育技术教育应用的发展。学习理论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基础曾有过三次较大的演变:

第一次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时间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这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

第二次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时间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这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发展阶段。

第三次是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时间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这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成熟阶段。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只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个要素或四大属性。

科学性原则还包括设计制作的科学性。设计和制作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结构合理,操作便捷。不论是利用网络还是设计课件,都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教学目标的,完成资源素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确定,并就结构安排呈现方式提出最佳方案,最终完成制作。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必须遵循适用性原则

适用性原则包括教育技术的适用性和教学过程中的适用性两方面。这里着重研究教学过程中的适用性。

所谓“教育技术的适用性”指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技术手段、呈现方式。还要根据教育资源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这里着重研究“教学过程中的适用性”问题。所谓“适用性”主要指多媒体的选用和课件使用的时机设计等。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第2篇

关键词:网络课程;理解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0-0120-03

目前网络课程比较重视资源的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呈现,但这些资源大多数以直观呈现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而忽视了网络课程中学习者和学习活动这两个重要的维度,不利于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解决不了“促进学生理解”这一教与学的本质问题。如何根据网络课程的特点,从学习者出发来设计网络课程,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是目前网络课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从“促进学生理解”这个视角出发,以“为理解教学模式”为指导,从网络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及学习评价等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做了一些尝试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理解视角下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理解”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明白、了解、懂得”。从教育哲学的观点来看,理解是一种倾向和能力。[1]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或技能,还要使学生理解知识、生命及生活的意义,所以理解本身就具有教学价值,知识、技能、理解这三者共同构筑起我们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知识,应是教学的最高追求。注重理解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的宗旨应是为学习者提供机会,真正地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学习者能够深入地理解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世纪90年代由斯宾塞基金资助的零点项目和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研究开发了“为理解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包括启发性论题、理解目标、理解活动和持续性评价四个组成部分,该模式解决了理解教学中“为什么要理解”“理解什么”“如何理解”“是否理解”这四个理解教学的基本问题。[2]注重理解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应从该模式出发,结合网络课程特点,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选择具有理解价值的主题,设计、完善学生积极参与能有助于形成理解的学习活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

网络课程内容设计:以理解的维度安排课程内容

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它包括功能设计和知识内容设计两个部分。注重理解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内容也应从这两个方面去设计。

1.网络课程功能设计

网络课程功能设计以“为理解的教学模式”为导向,围绕“为什么要理解”“理解什么”“如何理解”“是否理解”这四个理解教学的基本问题来进行。设计时将功能分为理解学习引导、理解学习、理解学习支持、理解学习评价、理解学习深化这几个模块,其中,理解学习模块是核心,其他模块对该模块起帮助和促进作用,通过这几个模块的组合全维度地促进理解目标的达成。各个模块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以该结构为导向,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功能模块为:①理解学习模块是网络课程实现理解学习的关键,通过理解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学习者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理解学习。它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学习活动、参考资料等几个组成部分,用学习活动引导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开展。②理解学习引导模块是在学习前对学习者进行启发引导,让学习者带着理解的目的有备而学。③理解学习支持模块是学习者在理解学习过程中,针对理解主题,自由讨论、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学),并可通过该模块以合适的方式向教师和同伴求助(助学)。④理解学习评价模块是对学习者网上学习活动进行实时适当的评价,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为其后续学习指明方向。⑤理解学习深化模块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本课程的拓展学习内容对某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理解性学习。

2.网络课程学习内容设计

格兰特・威金斯将理解分为解释、释义、应用、洞察、移情和自我实现六个维度。[3]每个维度代表了理解的不同层次,理解水平决定了学习内容的安排,理解是一个动态的实现过程。首先,要选择那些有理解价值即在课程内容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持久性的价值,能够激发学习者学习潜能的理解主题。其次,一门课程理解的主题肯定不止一个,选择出那些具有理解价值的主题后,将主题根据理解的层次和水平进行区分,按理解水平成递增趋势排列、组织课程学习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具体学习内容设计采用的是“模块―主题―问题”的结构:一是根据课程理解目标和知识的特点,将学习内容分成六个模块,每个模块相对独立,又呈递进关系;二是根据每个模块的理解目标,确定具有理解价值的主题。

理解性学习目标的设计:以理解为教学的最高目标

以理解为目标的网络课程设计,在引导学生达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将理解目标作为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更高层次目标,将学生学习的重心放在对知识与技能的深层次理解上,在理解中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理解性目标不是教材目标的形式化,而是要具体地界定教学中使学生理解哪些观念、关系或问题,以及要达到什么程度。知识的理解是一个过程,因此,理解性目标要注意分层级地进行,且目标之间要相互关联和不断深入,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如可设计理解性目标为从基于问题理解目标到主题理解目标,再到模块理解目标的递进结构。

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设计知识目标和理解目标的双目标引导方式;对于实验教学部分,设计技能目标和理解性目标的双目标引导方式。理解目标要在学习活动之前公开呈现给学习者,让学习者带着目标进入学习活动。下页图2是理论教学部分模块四――主题1教学设计概述的双目标引导式学习目标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以学习活动开展理解过程

网络课程的学习活动应是网络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学习者利用已设计好的网络资源与网络教学环境,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在以理解为目标的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主体,学习过程是作为主体的学习者主动内化知识、构建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

首先,学习活动的设计要以知识、技能、理解三个目标为引导,围绕理解的维度,对学习活动进行排序和结构化,形成学习活动序列,以促进更有效的学习。可根据理解维度将学习活动分为初级理解学习活动、中级理解学习活动和终极理解学习活动三类。初级理解活动主要适合解释或诠释维度的理解目标实现,其活动方式主要是交流讨论;中级理解目标适合应用维度的理解目标的实现,其活动方式是一系列探究活动;终极理解目标能够涵盖前面理解活动所要达到的理解层次,其活动方式主要是协作应用。

其次,要根据知识类型的特点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任务,促进学生理解知识。例如,自然知识的学习活动设计要围绕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假设,引导学生搜集、分析、整理资料,诱发学生得出结论,以及引领学生展开验证等基本环节进行;人文知识的学习活动设计要引导学生理解与建构符合时代精神、社会需要以及个人生活的知识,从而真正学会做人;社会知识的学习活动设计要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建立正确的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达到社会知识学习的理解性目标。[4]

从任务情境的设计、学习过程的建议和任务成果的设计这三个方面说明“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学习活动设计方法:①理论教学的学习活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将问题情境化呈现,在交流、反思中达成知识理解的目标。由于学生经历了体验、移情、理解、对话、反思等五个环节设计活动过程,所以活动的过程成为一个引领学生反思各种思想、反思现实和反思个人的过程。活动成果设计是让学生体验、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反思成果,而不是对一些观念和立场的机械强化和汇总。活动的形式包括阅读、交流讨论、反思等。②实验教学的学习活动以任务为驱动,在虚拟情境中进行实验和体验,在完成成果中达成应用技能的目标。活动成果设计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为目标,如可以设计让学生写研究报告、创作作品等。活动形式包括体验虚拟情境、网络探究、作品创作等。

结语

本文从促进学生理解这个视角出发,提出了注重理解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和主张,希望能为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改革提供一些帮助。网络课程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让网络课程更好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参考文献:

[1]陈明选.论网络环境中着重理解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2]王会,张琨.哈佛“为理解的教学”模式及其应用实例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1).

[3]Grant Wiggins & Jay Mc Tighe.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第3篇

1970年美国AECT给国会递交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教育技术”这个词。在随后的几十年间教育技术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其中94定义一直被人们熟悉和研究。AECT94定义为“教学技术是把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融于理论和实践的学科领域”。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一直围绕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涉及了关于学习过程与资源的研究,各研究领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围绕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在使用技术和研究技术的过程中,人们对技术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人们更加关注技术应用的绩效以及伦理道德。AECT在2005年提出了教育技术的新定义:“教育技术是研究如何利用适当的技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创造、使用和管理,从而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学科和伦理实践”。新的定义强调了资源使用的适当性,强调了教育技术不应该是一小部分人的教育技术,也不应该是研究所或专家的教育技术,应该是一种公众的教育技术,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教育技术,要为社会大众服务,要能在实践中真正地“利于学习,改善绩效”。

2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误区

由于受特殊的地域以及其历史发展等因素,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特别较偏远的地区发展比较缓慢。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的应用在逐渐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及知识量的剧增,数字化的差距也在逐步增大,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除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与能力外,还需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但是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与应用存在很多的误区。他们把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简单等同于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2.1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解决传统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在中小学教育的数学教学中,存在学生对某些知识点不容易理解的情况,仅仅借助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模式是不够的。当有了多媒体技术以后,热衷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教学问题的老师就希望能够把那些不容易理解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使学生理解,并认为学生不能理解的或者复杂的问题,只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就一定能够解决。

2.2现代教育技术就是用计算机来演示的教学

很多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就是用计算机演示来进行教学。一些老师纯粹地认为只要在上课的过程中使用了计算机演示来进行教学就是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学内容呈现在屏幕上,或把不相关的视频、图像、动画、声音、音乐加入在教学课件中,就算是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教学。

2.3现代教育技术不应使用在教学中

有些教师完全否定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把声音、视频、动画、图片引入课程中,这些多媒体素材不仅没能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反而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五花八门的多媒体素材中,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吸收知识,同时让老师更难掌控课堂的教学秩序及把握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点。

3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不应被简单地理解成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它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系统科学及信息技术等领域。正确地理解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师在传达及使用信息技术中给学生传播正确的观念,引领教师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有利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仅仅只是工具。现代教育技术中技术的应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技术包含了传统的媒体技术,也包含计算机技术,在现有的观念中偏向于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工具,除了具有传统媒体的功能之外,由于其独有的多媒体技术,使其在展现教学内容过程中更受老师与学生的偏爱,但是多媒体技术仅仅是将我们的教学内容以视频、图像、动画、文字的方式呈现,由于多媒体技术的生动形象以及能够展现一些无法通过文字让学生理解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个知识点。但作为工具,它并不能解决所有传统教育中无法解决的教学问题。(1)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计算机演示教学不等于现代教育技术,它只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一部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技术,应注重理论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用技术的指导意义,注重教师在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方面知识的提高。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教育学的相关原理,知道传播原理及传播方式,通过理论指导教师,更好地发挥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2)理性看待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当新的技术产生并应用时,我们不能一味地夸大新技术的作用,也不能因为新技术存在某些缺点而将其完全否决,更不能固步自封地只使用传统的技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它的优点,使新的技术为教育和社会作贡献。

4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教育中的应用

4.1加强理论对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必须认识到理论对技术的指导作用,理论与技术随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因此民族地区的教师更应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定期将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相关的理论传递给教师。由于大多数民族地区的教师都是一线教师,除了通过定期的传统培训方式外,更便捷的方式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培训。可以通过专门负责的教师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学习资源,将这些学习资源通过互联网传递给需要学习的教师,然后再进行必要的考核即可。

4.2提升教师应用技术的能力

技术的应用是民族地区教师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除了教师应用技术能力本身比较弱之外,还与民族地区的硬件配置状况有一定的关系,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应用技术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一些短期的培训来提升教师应用技术的能力,保证教师能够进行简单的课件制作、素材处理等。此外,还应结合教师所教授的不同学科,利用适合不同学科的软件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观摩让教师学会将课件、网络资源熟练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检索、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民族地区的教师学会利用网络资源。

4.3重塑民族地区教师对技术的认识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第4篇

现代教育媒体的出现引领了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人们不仅可以向教师和书本学习,也可以向教育机器学习,出现了多种“人---机---人”的教育新模式,引起了教育方式的根本变化。

伴随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及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在步入信息时代的同时,“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概念应运而生,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概念被广泛的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在教育史上引发的不仅是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变革,而且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一系列内容的历史性变革,但现今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表述及理解仍不尽完善。

二、“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不同解释

为了收集国内学者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解的资料,我有针对地选择了10本不同教学性质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材,其中有的教材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有所提及,但很简略;有的教材就没有提及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有的教材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作了详细的解释。

1.“技术”的涵义是指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的总和。教育技术不仅包括视听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硬件及其软件,还包括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学习资源和过程的一切方法和理论。所以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也指运用系统方法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开发教学策略、构建教学模式等等。

2.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开发、应用为核心,但不是只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应用研究的对象,而忽视或抛弃了对传统媒体(黑板、挂图、标本、模型)的应用与开发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一切教与学资源(包括传统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为研究对象的。

3.现代教育技术必须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绝不仅仅是教育内容和手段的改革,它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根本变革。现代教育技术若要实现优化教与学的最终目标,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探索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关键是“在教育、教学的现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我国课堂教学既要保留“传递——接受”的基本形式,又要实现创新教育,这就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必须把握“教与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一规律,针对每一堂课进行最适用的模式、策略和方法的具体设计。

5.现代教育技术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因为我们不可能抛弃“教”,完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我们对“教”的改革是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宰地位,变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为“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教师进行指导和促进”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抛弃它。

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概念,而不应该是“教育技术AECT94定义的中国版本”,也不应该是传统教育技术的“传统继承者”。既然现代教育技术被提出,并被应用于教育教学,就应该被予以深刻的含义、准确的定位和充分的理解,而且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吸纳了全新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在《现代教育技术》――陈琳著中,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理论描述中添加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中,祝智庭老师还将客观主义等一系列反映或影响学习变更的理论加入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描述中),而且现代教育技术积极与信息技术联合,将现代教育媒体定位于以现代信息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交互网络通讯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为核心的整合媒体,使教育信息呈现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教学过程智能化。

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概念中,众多学者强调要突出“现代”二字,我认为强调“现代”是要从现代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来认识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支持作用,强调要更多的注意探讨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有关的课题,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系统思维方法,因而信息技术环境下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理解必不可少的要突出“现代”,着眼于“现代”。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思考

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正在利用信息技术构造一个更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现代教学环境,现代教学平台将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架起,届时,所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将得到沟通,并会酝酿出新兴的教育教学规律。因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自身的信息素养,还要用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理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重新理解。

(1)“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之教育技术”

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克服传统教育理念桎梏的同时,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发展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使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不断升级。教育技术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单纯的以“学”为中心或以“教”为中心的片面的教学设计观念,“教学一体”即双主模式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这一重大变革正是现代教育技术这个教育改革制高点引领的结果。

“现代之教育技术”是立足于“学”的基础上,倡导以教师的“教”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既重视“教”,更重视了“学”的过程;而教育技术更多强调的是一切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它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因而较教育技术而言,“现代之教育技术”应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在处理和转换。教学应该由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主体性、个性和创造实践能力。在教育目标上,既要满足社会要求,也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需要,鼓励学生向多样化发展;在教育内容选择上,应从学生和社会的共同需要出发,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安排;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上应更多地提倡合作化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动作技能和态度情感技能等;在教育形式上,可以结合多种教学理论,并采取非常灵活的方法,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很好地协调。

不同于教育技术,“现代之教育技术”综合了多种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客观主义等等),强调了学习的意义建构过程,强调了学习的意义活动过程,强调了学习必须处于真实的情境中,加上传播学理论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论基础,为了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现代之教育技术”紧密与教育传播学结合,发展多媒体交互式视听传播技术,运用系统方法为指导全面分析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及其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建立相关的策略方案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试行解决的方案并对试行结果进行修改,从而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在此基础上,“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之教育技术”,即要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树立系统的教育技术设计思想,运用系统的方法考虑目标、内容、师生、媒体、策略、资源和环境等各个教学要素之间关系,重视经验技术,使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2)“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之现代技术”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产生、选择、存储、传输、转换、分配的过程,而信息技术正是指用上述一系列过程的各种先进技术,包括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等,现代教育媒体被引入教育领域,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即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媒体要由仅仅作为教师演示和讲解用的辅助工具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习和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媒体不应是传递教学刺激的载体,更重要的是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的工具,即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四类用途:指导、探索、应用和交流。

除了现代信息技术外,将传统教育媒体有效地整合利用,并配合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地展现现代教育媒体改善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丰富教育教学内容等特点。“教育之现代技术”更多的是从技术的智能层面,描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的基础之一“现代信息技术”,它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的要求。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进入了信息化发展阶段,因而“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之现代技术”,即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对一切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为核心,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的体系。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未来的主导技术是信息技术。显然,未来的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考察20世纪末直到现在的新技术革命形势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可以发现目前信息技术上的每一点进步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直接、越来越深刻。

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人工世界虚拟现实技术等一批高科技含量的现代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代表了信息技术正是形成“教育之现代技术”发展的主力军。

同时,信息时代的一些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法手段、新的教育模式等在配合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包括了:关于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以及由“学”为中心而发生变化的整个教学师生关系等等,都无不形成了新的教育理论的代表。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从教育模式上,而且从教育的各个方面要素(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内容等)上改善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改善了传统观念对教育技术的曲解。它为教育变革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并已成为教育变革的制高点。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理解的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第5篇

1970年美国AECT给国会递交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教育技术”这个词。在随后的几十年间教育技术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其中94定义一直被人们熟悉和研究。AECT94定义为“教学技术是把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融于理论和实践的学科领域”。①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一直围绕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涉及了关于学习过程与资源的研究,各研究领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围绕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在使用技术和研究技术的过程中,人们对技术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人们更加关注技术应用的绩效以及伦理道德。AECT在2005年提出了教育技术的新定义:“教育技术是研究如何利用适当的技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创造、使用和管理,从而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学科和伦理实践”。新的定义强调了资源使用的适当性,强调了教育技术不应该是一小部分人的教育技术,也不应该是研究所或专家的教育技术,应该是一种公众的教育技术,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教育技术,要为社会大众服务,要能在实践中真正地“利于学习,改善绩效”。

2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误区

由于受特殊的地域以及其历史发展等因素,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特别较偏远的地区发展比较缓慢。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的应用在逐渐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及知识量的剧增,数字化的差距也在逐步增大,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除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与能力外,还需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但是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与应用存在很多的误区。他们把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简单等同于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2.1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解决传统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在中小学教育的数学教学中,存在学生对某些知识点不容易理解的情况,仅仅借助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模式是不够的。当有了多媒体技术以后,热衷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教学问题的老师就希望能够把那些不容易理解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使学生理解,并认为学生不能理解的或者复杂的问题,只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就一定能够解决。

2.2现代教育技术就是用计算机来演示的教学

很多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就是用计算机演示来进行教学。一些老师纯粹地认为只要在上课的过程中使用了计算机演示来进行教学就是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学内容呈现在屏幕上,或把不相关的视频、图像、动画、声音、音乐加入在教学课件中,就算是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教学。

2.3现代教育技术不应使用在教学中

有些教师完全否定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把声音、视频、动画、图片引入课程中,这些多媒体素材不仅没能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反而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五花八门的多媒体素材中,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吸收知识,同时让老师更难掌控课堂的教学秩序及把握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点。

3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不应被简单地理解成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它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系统科学及信息技术等领域。正确地理解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师在传达及使用信息技术中给学生传播正确的观念,引领教师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有利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仅仅只是工具。现代教育技术中技术的应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技术包含了传统的媒体技术,也包含计算机技术,在现有的观念中偏向于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作为教育教学的工具,除了具有传统媒体的功能之外,由于其独有的多媒体技术,使其在展现教学内容过程中更受老师与学生的偏爱,但是多媒体技术仅仅是将我们的教学内容以视频、图像、动画、文字的方式呈现,由于多媒体技术的生动形象以及能够展现一些无法通过文字让学生理解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个知识点。但作为工具,它并不能解决所有传统教育中无法解决的教学问题。

(1)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计算机演示教学不等于现代教育技术,它只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一部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技术,应注重理论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用技术的指导意义,注重教师在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方面知识的提高。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教育学的相关原理,知道传播原理及传播方式,通过理论指导教师,更好地发挥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2)理性看待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当新的技术产生并应用时,我们不能一味地夸大新技术的作用,也不能因为新技术存在某些缺点而将其完全否决,更不能固步自封地只使用传统的技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它的优点,使新的技术为教育和社会作贡献。

4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教育中的应用

4.1加强理论对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必须认识到理论对技术的指导作用,理论与技术随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因此民族地区的教师更应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定期将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相关的理论传递给教师。由于大多数民族地区的教师都是一线教师,除了通过定期的传统培训方式外,更便捷的方式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培训。可以通过专门负责的教师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学习资源,将这些学习资源通过互联网传递给需要学习的教师,然后再进行必要的考核即可。

4.2提升教师应用技术的能力

技术的应用是民族地区教师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除了教师应用技术能力本身比较弱之外,还与民族地区的硬件配置状况有一定的关系,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应用技术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一些短期的培训来提升教师应用技术的能力,保证教师能够进行简单的课件制作、素材处理等。此外,还应结合教师所教授的不同学科,利用适合不同学科的软件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观摩让教师学会将课件、网络资源熟练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检索、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民族地区的教师学会利用网络资源。

4.3重塑民族地区教师对技术的认识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第6篇

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育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毋庸置疑,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教师的发展模式。根据本人任教的英语学科,现着重谈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师发展的关系。

一、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思想,积极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1.了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技术知识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不只是指物质层面的机器、设备和网络,它是一种运用立体教育技术和资源,经过人的智慧加工合成后的一

种综合教育技术。一方面,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并实践,从而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综合性运用,全面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必须切实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知识,包括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等技术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以及认真地学习各种设施的具体功能,并力求在教育教学中能够合理运用,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2.教学设计中要突出基于网络与多媒体的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内容包罗很广,例如教师、课本、教学电视、计算机课件、粉笔板、投影器、教室、操场、讲授、课堂讨论等。另一个方面是现实世界中原有的可被利用的资源,例如各行各业的

专家、报刊、影视、展览、博物馆、生产现场、游戏、竞赛等。但是其核心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因此,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必须要根据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使之形、神具备,既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

合的最大优势,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二、加强研究与学习,博采众长,为己所用

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技术相比较,现代教育技术更注重探讨那些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有关联的课题。具体表现在它所关注的学习资源是最近一二十年问世的信息、传递、处理手段和认识工具,如先进的电声、电视、电脑系统及其教学软件,而这些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又是与现代化的科学方法――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指导分不开的。因此,英语教师要充分了解这一特点,不断强化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内涵,然后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使课程设计合理与完整。同时,利用网络和其他资源,广泛涉猎各种教育技术和学科教学案例,博采众长,为己所用。

就学习方式来说,主要有自行进行网上查询和浏览;阅读学术文章与学术著作;参加学术研讨会等,其中课件的制作和使用、网络环境的使用以及课堂评价方式的改变,都是目前教育技术应用的主要内容和方向。对英语学科来说,音像产品等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三、应用中注意中外有别,科学理解现代教育技术概念,推陈出新

1.在学习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我们从广义角度理解“现代”二字

即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包括现在使用的传统技术,也包括新技术,它使我们的眼界宽广,担心“跟不上、学不会”的问题也可解决。我们目前的任务是开发现有资源,利用一切可用的技术。不管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还是利用传统的标本、挂图、模

型……只要它能够有效地传递教育信息,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现代教育技术。因此,要破除一些教师的“崇洋”心理,在公开课中大胆使用一些传统教育设备和技术。

2.现代教育技术不等于中国的教育技术,更不等于本地的教育技术

如上所述,我们知道,对一个概念所加的修饰性词语越多,其外延也就越小。无论是从广义角度,还是从狭义角度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它的范围比教育技术范围窄。若狭义理解“现代”二字,教育技术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育技术;若广义理解“现代”二字,则现代是与古代、近代相对应的概念,因而教育技术不仅包括现代教育技术,还包括古代教育技术、近代教育技术及未来教育技术。可见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绝不能等同。必须指出的是:我们要根据国家和本地的历史特点和发展情况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所谓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是指我们在利用教育技术解决教育问题时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和其他国家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就是在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也不同。如果一味强调“现代”或“中国特色”而忽视事物本身的共同属性,就容易犯“”或“保守主义”错误,因而要明白中国的教育技术绝不能等同于现代教育技术,也不能把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等同于国际的“现代教育技术”。但是,二者具有兼容性和互补性。事实上,美国教育技术用外文“Instruction Technology”,而我们用汉语“教育技术”,这本身就体现了中外理解差别。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中国的教育技术有其历史特点和地区差异,作为目前的主要工作,我们应提倡利用广义现代教育技术,这样才可能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更好地完成实际教学任务,避免格式化和形

式化。

“借鉴―吸收―创新”是我们学习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导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第7篇

(一)体育院校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在体育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运用现代化教育设施。虽然在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中开设了多媒体课程,但是其利用层级偏低,没有从实质上提高体育院校的教学能力。不仅如此,体育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改变教育现状的重要性,许多体育院校只是在形式上实行现代教育技术,并没有从本质上进行革新。

(二)体育院校的教学条件还需不断改进

体育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程度偏低,没有从本质上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现有的教学设施已经不能满足体育院校的发展需要。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讲解比较复杂的体育理论知识的时候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乏空间性与立体性。

(三)当前体育院校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理念

在体育院校管理方面存在重要问题,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管理质量偏低。现代教育技术仅仅融入课堂是远远不够,还应当将现代教育技术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始终,加强相关方面的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件制作,利用科学技术设施将课件制作得系统化、直接化。

二、解决体育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问题的对应措施

(一)体育院校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

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体育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设施。体育院校要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改变教育现状的重要性,体育院校要摒弃在形式上实行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从本质上进行革新。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课堂上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体育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体育院校的教学条件还需不断改进

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程度,从本质上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现有的教学设施已经不能满足体育院校的发展需要。这就需要国家政府部门以及体育院校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以及设备。体育教师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讲解的时候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三)体育院校要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理念

不断解决体育院校管理方面存在重要问题,从而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管理质量。现代教育技术仅仅融入课堂是远远不够,还应当将现代教育技术理念融入体育课程教学的始终,提高相关方面的管理工作质量。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