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精神医学发展(合集7篇)

时间:2023-12-09 17:42:27
精神医学发展

精神医学发展第1篇

现代生物医学继续迅速向前发展,新药层出不穷,新的医疗器械与检查方法日新月异,医师的工作方法逐步走向诊断信息电脑化,记录自动化,病史与体格检查格式化、程序化,并通过声像转录遥控化。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是医师直接接触病人的时间越来越少,思想与情感的人际交流机会越来越少,个别化、人性化与人情味越来越少,批量处理法、机械化、商业化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医疗费用急剧上升,许多医院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由门庭若市逐渐变为门前冷落,忙着只看病的医师如今闲着找病人了。而且到下一个世纪将和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一样,即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为大势所趋,由病人上门排队来门诊与住院求医为主,转变为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开展家庭巡诊与家庭病床为主的医疗服务方式。纯生物医学模式训练出来的医师,不适应社会服务,家庭医疗与心理咨询工作,将从清高自得变成不受欢迎。

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社会需求的变化必然促进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改革必须从中学教育开始,高中生可否学点普通心理学,在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中,除身体保健知识之外,可否增加心理保健的内容?并传授一点心理危机应付技能,让青年自己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呢?

作为一个医学生,服务对象是病人,是面向社会的职业,怎么能够不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医学、社会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呢?正如不能不学哲学或逻辑学、外语、电脑知识、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一样,正如不能不参加军训和体育一样。纯生物医学的教育模式不能培养全面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医学专门人才,必须有10%~20%的课时安排人文、社会科学、心理科学与行为科学,同时使用80%左右的课时安排基础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专业知识内容。在临床医学学习阶段,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科(或心理学科与精神病学科)必须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一样并列为五大主干学科,配备充分的师资、教学病房或实习基地。医学院校不开设心理学科与精神病科的畸形现象,再也不能存在下去了。全国现有600多个精神病专科医院,600多个戒毒所。面临精神科医师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医学生选择职业时,虽然对心理学科有兴趣,却不愿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正如大家都是美食家却不愿去当厨师一样。在社会职业中殡葬业与清卫业大概是很多人不愿选择去就业的,但有社会需求,政府必须出面调整,如特殊工种给予特殊工资津贴,优惠的劳保福利待遇,为培训接班人而创办特殊专业等。精神卫生专业教育尤其需要,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教育经济学,不予区别对待,轻率砍掉入学时无人问津、毕业时供不应求的偏小专业。

在医院门诊部各科就诊的病人中,大约1/3的就诊者经过专科各项检查是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的,从纯生物医学角度来考虑,这些就诊者是没有病的,而就诊者却自感躯体与器官有某种不适,认为自身健康受到威胁,甚至有强烈病感,反复求医,希望获得及时医治,解除症状,医患之间的看法大相迳庭,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形成矛盾。

上述的躯体不适,根据病因学原则分类,称为功能性躯体症状(functionalsomaticsymptom),根据症状学原则分类,称之为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disorders),这类症状的病因何在呢?充其量也只有一部分病例中存在心理致病因素或心因,如生活事件或挫折与心理冲突,伴有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悲哀,愤怒等)与认知功能降低(如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低,思维与工作效率下降,易感疲劳),与此同时有某个系统或多个系统的躯体不适感(如心跳,消化不良,尿意频数,下降,睡眠障碍等)。另一部分病例中并无明显心因,但可能有工作或学习负担过重,长途旅行,妊娠分娩,生活节律改变等因素,造成个体适应的困难而出现躯体不适症状。这部分病例虽然发病不是直接源于心理致病因素,但出现症状之后,常引起患者过度关注与焦虑抑郁的情绪反应,同样需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上述这类躯体不适,一部分精神科医师认为是由心理冲突、情绪矛盾转化而来,并命名为躯体化症状(somatizationsymptom)。他们认为转化为躯体不适症状之后,心理冲突、情绪矛盾及其表现出来的心理方面的不适应自然而然消逝了,因为找到了另一条出路。还有少数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即认为这些躯体不适感都是抑郁症的症状(抑郁症患者在自感抑郁的同时有许多躯体不适主诉),但主观上没有抑郁体验,故命名为隐匿性抑郁症,建议用抗抑郁剂治疗,而在一部分病例中确实取得了疗效。不过,这类治疗有效的病例经过详细交谈,仍然可以发现抑郁情绪存在,进一步研究证实隐匿性与社会文化因素并无必然联系,更与情感发育

障碍中的述情障碍(alexithymia)无关,因而这个诊断未获公认。

功能性躯体不适患者,以往提出过器官性神经症的诊断,如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性神经症,头部外伤性神经症,更年期神经症等,90%的病例过去、现在与将来,都是从来没有也不打算到精神科去看病的。他们人数众多,绝大部分由各科医师与基层通科医师、家庭医师处理,不管这些医师有无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基本知识,不管诊断与治疗是否恰当,实际上都将由他们来处理,而不可能把这些病人都集中起来,专设一个临床心理科处理。临床心理医师也将分散到各科去,与各科医师联络、会诊来协同与辅助治疗这些病人,只有不到10%的病情严重且迁延不愈的患者,最后才找精神科医师。

有人不根据临床实际需要与社会需求,据以往传统作法,把这些疾病命名为“轻性精神病”,列入精神病或精神障碍的范围,宣布为精神科医师的服务对象,甚至宣扬就诊于各科患者中30%左右有精神障碍,精神科在下个世纪将成为超越临床其他各科的第一大科。如果把患有一种疾病(包括龋齿、砂眼、痤疮、屈光不正、脚癣、肥胖症等在内)都算病人,人群中还剩下几个健康人呢?如果把出现过心理应激或心理危机,人格特征突出与情绪不稳定的人,功能性躯体不适与神经症的人,加上各种心身疾病患者,烟酒成瘾与吸毒或安眠药物依赖的人,都与智力低下或精神病患者统统列为有精神障碍的患者,那么,人群中没有精神障碍的人肯定只占少数了,这样考虑问题是否带有浓厚的职业偏见,能为社会所公认吗?他们会反问,提出多数人群有不同程度精神障碍的人,本人是否精神也不正常呢?

确有一部分人的人格特征突出,在生活与人际交往中,有过盛的自尊或自卑心理,竞争、攀比与虚荣心理,好奇、冒险与侥幸心理,猜疑与嫉妒心理,过分自私与贪婪心理,依附与逆反心理等,由于社会适应不良而常造成他人与自己的精神痛苦,我们不能说这些人是性格健全或心理健康的人,那么他们存在什么毛病呢?需要怎样的医疗服务呢?看来他们最需要的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而心理治疗的最终目的仍然是改造性格以改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如果说有病,是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distarbance)心理问题(psychologicalproblems)还是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s)呢?我们能否将这类问题称之为心理障碍而有别于精神障碍呢?

生活方式与人类行为本身,也可造成一些疾病,通过行为矫正可以防治,近廿年来形成了一门新的医学科学即行为医学。例如进食障碍中的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即人为的制造了一批营养不良症与肥胖症患者,而肥胖又继而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粥样动脉硬化、冠心病及下肢骨关节疾病等一系列损害;酗酒行为终于造成慢性胃肠炎,肝硬化,周围神经炎与慢性酒毒性精神障碍;注射海洛因引起心内膜与血管炎症,肝炎,肾损害,破伤风与艾滋病,及人格改变的严重后果;攻击与自杀行为,冒险、高危体育活动与嗜赌行为,性禁锢与性放纵行为,对迷信与神秘行为的迷恋入魔,都严重损害心身健康,不断地人为地制造疾病,这些疾病是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所致,是行为医学研究的对象。

各科还有一些疾病从纯生物医学观点考虑,因疾病后期均有明显病理解剖或显微变化,应该算器质性躯体疾病,有别于前述的功能性躯体疾病,但在病因中有显著的心理致病因素的作用,而被称为心身疾病,如心血管系统的高血压病,冠心病,消化系统的溃疡病,肠易激综合征,呼吸系统的哮喘病,皮肤系统的瘙痒症与神经性皮炎,内分泌系统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这些疾病与精神科关系密切,却不能认为是精神障碍。精神科医师,特别是临床心理科医师可通过联络会诊方式协助处理,却不能以精神科医师为主来处理这些疾病,如按照每个疾病在教材中由那科编写即属那一科的疾病,那么有部分精神病学教科书中,已列入了心身疾病。

综上所述,依序有下列几类疾病存在重新归属问题:①功能性躯体不适;②神经症与应激性反应;③人格特征突出与人格障碍;④不良生活与行为方式所致之疾病;⑤心身疾病。

在医学界,按照传统分类,将麻疯病列入皮肤科,而没有将各种皮肤病列入麻疯科,否则有湿疹与脚癣的病人再痒得难受也不会去看麻疯科。精神科的传统却不然,凡是神经症、功能性躯体障碍等疾病,都要他们去看精神科,或说他们患有“轻性精神病”,对他们无疑造成很大精神威胁,而人格障碍患者主动去精神科看病的,可能绝无仅有,难道这种鸡兔同笼的怪现象还要继续维持下去吗?

其实廿多年以前,美国许多医学院的精神病科已更名为精神病科与行为科学科;美国权威教科书,即Kaplan等所编写的精神病学教科书,已经加上一个副标题:行为科学(behavioralsciences)与临床精神病学(clinicalpsychiatry)。正如五官科之划分眼科、耳鼻喉科与口腔科一样,妇产科进一步划分为妇科与产科,而腹部外科划分了肝胆外科与肛肠外科,传统的精神科划分为精神病科与行为医学科(或临床心理科,心身医学科)也是大势所趋。医疗服务发展要分细专科,医学教育要拓宽基础,二者可并行不悖。未来的精神病科将只包括传统的重性精神病,服务对象为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精神病人,还有社区防治对象,即社区与家庭照顾的精神病人,病院精神病学(Hospitalpsychiatry)与社区精神病学(Communitypsychiatry)即以这部分病人为诊疗与研究对象。进一步的学科内部分化,专业化,又出现了儿童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法律精神病学、成瘾精神病学(addictivepsychiatry)、民族与文化精神病学(culturalpsychiatry)、联络会诊精神病学(consultationliaisonpsychiatry)等。

除此之外,前述5类疾病都应与精神病科脱钩,在综合医院与基层医院中,新组行为医学科(或临床心理科,或心身医学科)其服务对象是除精神病以外的各种与心理障碍或心理应激相关的疾病。

患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在人口中不过1%,包括探亲的家属在内,与精神病院有供求医疗关系的人不到5%,终生不入精神病院的人占95%以上,但由于一些常见的精神病虽然发病率低但患病率高,即容易形成慢性病程,因而每省都有几个到几十个精神病院,比任何其他一种慢性疾病专

精神医学发展第2篇

人类将步入21世纪,我国精神医学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1生物精神医学的发展

21世纪初,将完成精神疾病群体遗传学、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研究将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从分子生物学探索精神疾病的病因将得到全面的发展,重点在Alzheimer病、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候选基因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基因组-环境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精神科各种疾病和致病基因将被陆续克隆,在此基础上,21世纪的后期将可能开展对精神疾病有效的基因治疗,从而完成精神医学发展史上一个质的飞跃。

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的各种神经生化假说(主要指经典神经递质假说和神经肽假说等),将在新世纪陆续得到验证;随着神经生物学对各种与精神疾病有关的功能蛋白(包括受体、代谢酶等)性质的了解,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生机制也将得到阐明。在20世纪80年代后,CT、MRI、SPECT等现代先进检测仪器开始用于精神医学,使神经影像学在精神医学领域有了初步的发展。21世纪我国各大城市将逐步装备PET仪在临床科研中应用,精神医学的脑功能影像学将出现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对活体脑部受体的研究将彻底取代20世纪在精神病患者尸体脑组织上的研究,这对克服许多实验不稳定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0世纪90年代热衷于寻找直接服务于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的某些精神生理学标志,虽然探索的结果往往自相矛盾、莫衷一是,但这方面的工作在新世纪会得到加强,除了在脑电生理、眼球运动等方面的研究继续深入、推广之外,新的、更多的精神生理学标志将被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免疫学、神经内分泌学等多种学科与精神医学的结合发展也势所难免,精神医学将出现相当多个互相联系但又独立性极强的分支学科,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体现。

2联络精神医学的发展

在步入21世纪后,心理卫生知识将得到普及,内外科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将大幅提高,市级综合性医院将建立精神科联络-会诊机构,并且有专门的心理工作者和精神科医师参加临床各科的防治工作。

3社区精神医学的发展

康复精神医学在新世纪中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康复模式,造就一批从事精神康复的专业工作者,以及社区服务工作者,广泛地推行各种技能训练、社区病例管理及某些职业康复方案等,以促进精神病人的心理社会性康复。这使精神卫生服务社会化变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4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应作的努力

21世纪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应作的努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队伍的建设精神医学的发展主要靠科研、临床、社区服务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新世纪精神医学分支学科的大发展主要靠科研队伍,我们需要通过自我建设、同国际先进国家合作交流,尽量同国际接轨,进行大量的跟踪性科研,缩短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便在新世纪中进行更多的创新性研究,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其次,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强大的临床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使疾病病因学理论、药理学理论付诸实践,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社区服务队伍的建设和壮大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特色,这支队伍使精神医学走向广阔的社会,使精神医学充满生命力,也是精神医学在21世纪发展的标志。新晨

(2)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21世纪人人关心精神卫生、人人了解精神卫生的普通知识、人人接受精神卫生教育,对在社区开展疾病的一级预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工作得到社会普遍支持的主要途径。

(3)提高临床服务质量随着临床诊断从症状描述性的表层向分子水平深层的转化,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在不断提高,我们对临床分类与诊断标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1世纪生物学的高度发展可能使目前的精神疾病分类标准发生根本性的变迁,比如,“精神分裂症”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分成多个不同的较为合理且有说服力的新疾病类别,而“神经症”属下的8种疾病类别也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重新组合分类;另外,新的诊断标准中必定会增加许多可靠的生物性指标,并且会出现许多疾病“早期诊断”的标准。

精神医学发展第3篇

人类将步入21世纪,我国精神医学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1 生物精神医学的发展

21世纪初,将完成精神疾病群体遗传学、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研究将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从分子生物学探索精神疾病的病因将得到全面的发展,重点在Alzheimer病、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候选基因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基因组-环境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精神科各种疾病和致病基因将被陆续克隆,在此基础上,21世纪的后期将可能开展对精神疾病有效的基因治疗,从而完成精神医学发展史上一个质的飞跃。

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的各种神经生化假说(主要指经典神经递质假说和神经肽假说等),将在新世纪陆续得到验证;随着神经生物学对各种与精神疾病有关的功能蛋白(包括受体、代谢酶等)性质的了解,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生机制也将得到阐明。在20世纪80年代后,CT、MRI、SPECT等现代先进检测仪器开始用于精神医学,使神经影像学在精神医学领域有了初步的发展。21世纪我国各大城市将逐步装备PET仪在临床科研中应用,精神医学的脑功能影像学将出现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对活体脑部受体的研究将彻底取代20世纪在精神病患者尸体脑组织上的研究,这对克服许多实验不稳定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0世纪90年代热衷于寻找直接服务于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的某些精神生理学标志,虽然探索的结果往往自相矛盾、莫衷一是,但这方面的工作在新世纪会得到加强,除了在脑电生理、眼球运动等方面的研究继续深入、推广之外,新的、更多的精神生理学标志将被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免疫学、神经内分泌学等多种学科与精神医学的结合发展也势所难免,精神医学将出现相当多个互相联系但又独立性极强的分支学科,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体现。

2 联络精神医学的发展

在步入21世纪后,心理卫生知识将得到普及,内外科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将大幅提高,市级综合性医院将建立精神科联络-会诊机构,并且有专门的心理工作者和精神科医师参加临床各科的防治工作。

3 社区精神医学的发展

康复精神医学在新世纪中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康复模式,造就一批从事精神康复的专业工作者,以及社区服务工作者,广泛地推行各种技能训练、社区病例管理及某些职业康复方案等,以促进精神病人的心理社会性康复。这使精神卫生服务社会化变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4 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应作的努力

21世纪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应作的努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队伍的建设 精神医学的发展主要靠科研、临床、社区服务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新世纪精神医学分支学科的大发展主要靠科研队伍,我们需要通过自我建设、同国际先进国家合作交流,尽量同国际接轨,进行大量的跟踪性科研,缩短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便在新世纪中进行更多的创新性研究,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其次,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强大的临床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使疾病病因学理论、药理学理论付诸实践,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社区服务队伍的建设和壮大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特色,这支队伍使精神医学走向广阔的社会,使精神医学充满生命力,也是精神医学在21世纪发展的标志。

(2)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 21世纪人人关心精神卫生、人人了解精神卫生的普通知识、人人接受精神卫生教育,对在社区开展疾病的一级预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工作得到社会普遍支持的主要途径。

(3)提高临床服务质量 随着临床诊断从症状描述性的表层向分子水平深层的转化,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在不断提高,我们对临床分类与诊断标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1世纪生物学的高度发展可能使目前的精神疾病分类标准发生根本性的变迁,比如,“精神分裂症”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分成多个不同的较为合理且有说服力的新疾病类别,而“神经症”属下的8种疾病类别也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重新组合分类;另外,新的诊断标准中必定会增加许多可靠的生物性指标,并且会出现许多疾病“早期诊断”的标准。

生物、心理、社会精神医学的高度发展,也使将来临床的治疗水平逐步提高,对因治疗将成为主流,对症治疗手段也增多且更有效。疾病发生机制、药物作用机制的阐明,使开发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药物成为可能,使治疗更有的放矢,治疗精神疾病将像治疗内科其它疾病一样可做到标本兼治。

精神医学发展第4篇

人类将步入21世纪,我国精神医学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1 生物精神医学的发展

21世纪初,将完成精神疾病群体遗传学、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精神疾病遗传学研究将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从分子生物学探索精神疾病的病因将得到全面的发展,重点在Alzheimer病、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候选基因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基因组-环境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精神科各种疾病和致病基因将被陆续克隆,在此基础上,21世纪的后期将可能开展对精神疾病有效的基因治疗,从而完成精神医学发展史上一个质的飞跃。

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的各种神经生化假说(主要指经典神经递质假说和神经肽假说等),将在新世纪陆续得到验证;随着神经生物学对各种与精神疾病有关的功能蛋白(包括受体、代谢酶等)性质的了解,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生机制也将得到阐明。在20世纪80年代后,CT、MRI、SPECT等现代先进检测仪器开始用于精神医学,使神经影像学在精神医学领域有了初步的发展。21世纪我国各大城市将逐步装备PET仪在临床科研中应用,精神医学的脑功能影像学将出现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对活体脑部受体的研究将彻底取代20世纪在精神病患者尸体脑组织上的研究,这对克服许多实验不稳定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0世纪90年代热衷于寻找直接服务于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的某些精神生理学标志,虽然探索的结果往往自相矛盾、莫衷一是,但这方面的工作在新世纪会得到加强,除了在脑电生理、眼球运动等方面的研究继续深入、推广之外,新的、更多的精神生理学标志将被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免疫学、神经内分泌学等多种学科与精神医学的结合发展也势所难免,精神医学将出现相当多个互相联系但又独立性极强的分支学科,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体现。

2 联络精神医学的发展

在步入21世纪后,心理卫生知识将得到普及,内外科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将大幅提高,市级综合性医院将建立精神科联络-会诊机构,并且有专门的心理工作者和精神科医师参加临床各科的防治工作。

3 社区精神医学的发展

康复精神医学在新世纪中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康复模式,造就一批从事精神康复的专业工作者,以及社区服务工作者,广泛地推行各种技能训练、社区病例管理及某些职业康复方案等,以促进精神病人的心理社会性康复。这使精神卫生服务社会化变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4 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应作的努力

21世纪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应作的努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队伍的建设 精神医学的发展主要靠科研、临床、社区服务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新世纪精神医学分支学科的大发展主要靠科研队伍,我们需要通过自我建设、同国际先进国家合作交流,尽量同国际接轨,进行大量的跟踪性科研,缩短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便在新世纪中进行更多的创新性研究,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其次,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强大的临床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使疾病病因学理论、药理学理论付诸实践,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社区服务队伍的建设和壮大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特色,这支队伍使精神医学走向广阔的社会,使精神医学充满生命力,也是精神医学在21世纪发展的标志。

(2)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 21世纪人人关心精神卫生、人人了解精神卫生的普通知识、人人接受精神卫生教育,对在社区开展疾病的一级预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工作得到社会普遍支持的主要途径。

(3)提高临床服务质量 随着临床诊断从症状描述性的表层向分子水平深层的转化,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在不断提高,我们对临床分类与诊断标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1世纪生物学的高度发展可能使目前的精神疾病分类标准发生根本性的变迁,比如,“精神分裂症”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分成多个不同的较为合理且有说服力的新疾病类别,而“神经症”属下的8种疾病类别也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重新组合分类;另外,新的诊断标准中必定会增加许多可靠的生物性指标,并且会出现许多疾病“早期诊断”的标准。转贴于

生物、心理、社会精神医学的高度发展,也使将来临床的治疗水平逐步提高,对因治疗将成为主流,对症治疗手段也增多且更有效。疾病发生机制、药物作用机制的阐明,使开发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药物成为可能,使治疗更有的放矢,治疗精神疾病将像治疗内科其它疾病一样可做到标本兼治。

精神医学发展第5篇

针对这一指示,在同年接见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代表的讲话中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即农村卫生建设重点是要培养出三类卫生人员———“不脱离生产的卫生员”、“在生产大队和一部分公社能够有半脱产的卫生员”、“为公社或区里培养脱离生产的专职医生”。[1]443-444基于政治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进入了相对快速的阶段,在广大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实现了基础医疗卫生的需求供给。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卫生思想在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同时,为医学人文精神发展丰富了顶层设计的人文关怀内涵,并对以后医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面对改革开放新特点,邓小平等人提出卫生事业应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增加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保证居民享有的医疗服务水平与经济水平发展相适应。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指出“还有一个重要的比例,就是经济发展和教育、科学、文化发展的比例失调,教科文卫的费用太少,不成比例”、“我们非要大力增加教科文卫的费用不可”。[2]214这一指导思想对于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它针对我国新时期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符合满足人民的需求与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基本要求。医学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以思想多元化形态呈现。相对于经济发展,我国的卫生健康理念难以与之相适应,为此,针对这一状况,要求医学“要在群众中继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通过普及医学卫生知识,教育和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3]603针对医疗卫生行业出现的不正之风,强调广大医务工作者要牢记“卫生工作一定要坚持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3]598这一时期提出的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实现了政治导向的医学人文精神建设的目标,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细化为对医务工作者群体的具体要求,实现了以政治卫生思想对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直接指导。以政治关怀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人享有卫生保健”[4]2197的思想,既实现了我国医疗卫生的快速发展,也使我国医疗卫生的发展凸显出顶层设计的人文关怀意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医药卫生事业;中西医并重,促进融合与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教育投入,提高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服务水平;“预防为主”的卫生事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5]

二、以政治为导向的医学人文精神

1.“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1941年,在给中国医科大学毕业生的题词中写道“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对医生提出了严格的并且符合人性化的要求。我国的医药卫生工作者秉承这一理念,在战争年代,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做好根据地的卫生工作,为人民军队的战斗力提供了有力保证;在建设年代,这种精神理念作为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不仅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而且体现在中国无数次对外医疗援助的医务工作者身上。它要求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始终把人道主义精神融入医疗卫生事业的实践中,为最广大的同在革命道路上的仁人志士的身体健康服务。对外医疗援助所体现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是我国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63年我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医疗队以来,截止到2003年,我国已经对外派出援助医疗人员1.8万余人,诊治疾患约2.4亿人次。1963年总理访问阿尔及利亚,在看望援外医疗队的队员时指出:“你们要更好地工作,把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健康当作中国人民的健康一样对待……你们要学习发扬白求恩精神。”[6]22-23在对外医疗援助的过程中,中国医生坚守岗位,为以非洲为主体的65个国家地区的人民带去了健康的身体和继续革命的勇气魄力。在人道主义的指引下,中国援外医疗队的队员不仅给驻在国的人民诊治疾患,还先后为数十个国家的外交通商人员进行疾病救治,在国际范围内为我国的卫生事业扩大了影响,为我国医学走向世界做了重要的铺垫。

2.“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意识。提出中国共产党员应当“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8]209这一思想长期指导并影响着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发展。“为人民服务”,即是为每一个有需要的人服务。医疗需求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与人的生老病死每一个环节都息息相关。在医疗卫生领域推行“为人民服务”意识,突出为人民群众中的每一个人服务,亦即是说医疗卫生服务的对象是每一个人,而不是简单的疾病或者系统。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绽放出新的特点。为人民服务,首先要实现医疗卫生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针对我国农村人口多、占人口总数比重较大的情况,要实现为人民群众服务就必须做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建国初期,对农村卫生工作提出“我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七八,城市人口只不过占百分之十二三。如果我们的卫生工作不能把重点放到农村,那怎么为劳动人民服务啊?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服务的口号等于没有兑现嘛。”[1]443恪守这一精神的医务工作者,创造性地建设出被称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三大法宝”,这一举措为实现我国人民最基本的医疗卫生需求提供了切实的保障,贯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新时期,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对于医疗卫生的需求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要求也变得更高。从实现农村基本医疗卫生的普及到高水平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关怀理念的提出,丰富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内容和范围,也进一步加深了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意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4]2199“重点加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中医药工作”[4]2200———并对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这些举措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了医学发展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体现了医学的发展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念。从“为人民服务”到“为人民健康服务”展现出新中国的医学发展中的技术到人的需求的回归,是我国医学发展中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现。在倡导医学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坚持“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3]600实现人文精神在医学的发展中传承与发展,做到医学的属人性和医学发展的以人为本。

3.爱国卫生运动中凸显的人文精神。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党和国家为了解决中国农村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更多注重医疗卫生事业覆盖面的问题,即保障每个人都能享有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3]600要“面向工农兵”,面向革命的人道主义事业发展,把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实现卫生事业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医学人文关怀理念。医学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理念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表现形式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并在医学发展、普及的过程中带有浓重的政治推动特点。1960年3月亲自起草了《把爱国卫生运动重新发动起来》,要求全党对于爱国卫生运动“现在应该立即抓紧布置,抓紧总结经验,抓紧检查、竞赛、评比”。同时要求“在省、市、地、县、社的有卫生部门及民众团体负责人参加的党委会议及党组会议上,在本年三月内,至迟四月上旬,认真讨论一次,由党委第一书记挂帅,各级党委专管书记和有关部门党组书记也要在党委第一书记领导之下挂起帅来……各省、市、区党委迅即做出自己的指示,重新恢复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组织和工作”。[9]149-150以“爱国卫生运动”为主线的带有革命运动性质的医学人文精神,促使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保持着与人不脱离,把握住医学发展中的人是第一位的理念。这种医疗体制使得人民大众由过去缺医少药、有病难医的情况转变为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保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医学的目的是维护人类的健康,而不是简单的为了消灭疾病。爱国卫生运动并不是一种具体的医疗措施,却可以让人民群众避免疾病的痛苦。开展医疗卫生运动,以政治指导推动医学人文关怀的思想,丰富了我国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三、“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精神

新时期以来,我国医学进入自主发展阶段。针对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人文精神面临着自身发展适应性的挑战。在医学院校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医学辩证法、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等课程的开设。医学人文精神由政治关怀的视域逐渐转向“以人为本”的理念,而这种转变过程中呈现出以下“四个结合”的特点:

1.政治关怀与人文关怀思想的结合。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在继承政治关怀的基础上结合人文关怀的理念,为在最大限度解决全国人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先后在职工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试点推广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解决“有无”的基础上通过政治上的努力和经济上的支持,不断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十报告相继提出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指导思想,指出在满足人民大众最基本的医疗卫生需求之后,医学的属人性要求医疗方面应当分出足够的精力对于病人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关怀。我国以世界平均水平五分之一的人均GDP和不到十分之一的卫生投入创造了中国卫生发展的奇迹。李恩昌、刘海客认为基于这一理论提出政治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推动和促进,阐述政治医学产生的必要性。[10]在新时期,通过新的卫生政策改革,实现政治通过医学对于人实施的关怀,实现政治人文关怀和医学人文关怀的结合,在二者的融合中,医学观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文关怀精神普及到医疗卫生事业的方方面面。

2.以人为本与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我党2003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要求我国现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应当体现出对人尊重的价值理念。“以人为本”思想是将人文关怀与我国的“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的传统观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和传承性的特点,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精神融入到当代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西方现代人文主义思想随着改革开放而传入我国,其尊重人、满足人的需要的观念也渐渐为中国医学所接受,成为医学人文精神可以汲取的价值资源。在众多的资源文化中我们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优点形成适合我们自己的人文精神理念。

3.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思想的结合。1977年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医学模式将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将心理和社会因素融入到医学科学中,将人的个体及社会因素带入医学科学研究中。新的元素的加入,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需求也产生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科学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做到求真、求实、尊重医学规律,注重的是医疗过程中的属人因素。医学科学教育注重疾病,教学内容是以疾病为中心;人文教育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以人为中心的理念的建立,教学内容是以人为核心。单纯的医学科学教育是技术层面的,在教育过程中如果不能做到技术与人文结合,技术也将无从谈起。医学科学精神在诊治过程中容易出现以疾病为重心的思想,在人文教育过程中的人文思想对于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精神培养具有一个引导诊治方法由疾病转为病人的整体概念。在教育过程中,做到科技与人结合、科技以人为中心、科技为人服务,实现医学科学成为以人为中心的学科,实现医学人文精神新的发展。

精神医学发展第6篇

长期以来,传统的纯生物医学教育模式与医疗服务模式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疾病不见病人的,讲病因只有微生物或有害理化因素,讲发病机理只有病理解剖生理与生化变化,讲诊断只有各种仪器扫描或滴定的发现,讲治疗只有几种药物,很少提及心理与社会因素在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表现、治疗方法与预后转归中的作用。面对一些与心理社会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如海洛因依赖,艾滋病、肥胖症、自杀、社交恐怖症等,按照纯生物医学的医疗服务模式去处理,往往是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或者是不承认这些疾病谱。例如自杀虽可致死,肥胖虽可致病,可能不被承认是生物医学意义上的疾病。又如海洛因依赖的治疗失败,主要原因是没有解决心理渴求(心理依赖)与社会同伙的诱惑,因而社会干预与心理康复在治疗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考虑心理社会因素在病因、疾病流行学、病程与预后、治疗与预防中的重大作用,是很片面的与陈旧的医疗方式。当发达国家人口中位居前列的十大死因很少是生物学病因所造成的时候,医学教育与医疗服务模式才开始缓慢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

现代生物医学继续迅速向前发展,新药层出不穷,新的医疗器械与检查方法日新月异,医师的工作方法逐步走向诊断信息电脑化,记录自动化,病史与体格检查格式化、程序化,并通过声像转录遥控化。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是医师直接接触病人的时间越来越少,思想与情感的人际交流机会越来越少,个别化、人性化与人情味越来越少,批量处理法、机械化、商业化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医疗费用急剧上升,许多医院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由门庭若市逐渐变为门前冷落,忙着只看病的医师如今闲着找病人了。而且到下一个世纪将和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一样,即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为大势所趋,由病人上门排队来门诊与住院求医为主,转变为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开展家庭巡诊与家庭病床为主的医疗服务方式。纯生物医学模式训练出来的医师,不适应社会服务,家庭医疗与心理咨询工作,将从清高自得变成不受欢迎。

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社会需求的变化必然促进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改革必须从中学教育开始,高中生可否学点普通心理学,在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中,除身体保健知识之外,可否增加心理保健的内容?并传授一点心理危机应付技能,让青年自己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呢?

作为一个医学生,服务对象是病人,是面向社会的职业,怎么能够不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医学、社会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呢?正如不能不学哲学或逻辑学、外语、电脑知识、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一样,正如不能不参加军训和体育一样。纯生物医学的教育模式不能培养全面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医学专门人才,必须有10%~20%的课时安排人文、社会科学、心理科学与行为科学,同时使用80%左右的课时安排基础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专业知识内容。在临床医学学习阶段,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科(或心理学科与精神病学科)必须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一样并列为五大主干学科,配备充分的师资、教学病房或实习基地。医学院校不开设心理学科与精神病科的畸形现象,再也不能存在下去了。全国现有600多个精神病专科医院,600多个戒毒所。面临精神科医师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医学生选择职业时,虽然对心理学科有兴趣,却不愿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正如大家都是美食家却不愿去当厨师一样。在社会职业中殡葬业与清卫业大概是很多人不愿选择去就业的,但有社会需求,政府必须出面调整,如特殊工种给予特殊工资津贴,优惠的劳保福利待遇,为培训接班人而创办特殊专业等。精神卫生专业教育尤其需要,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教育经济学,不予区别对待,轻率砍掉入学时无人问津、毕业时供不应求的偏小专业。

在医院门诊部各科就诊的病人中,大约1/3的就诊者经过专科各项检查是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的,从纯生物医学角度来考虑,这些就诊者是没有病的,而就诊者却自感躯体与器官有某种不适,认为自身健康受到威胁,甚至有强烈病感,反复求医,希望获得及时医治,解除症状,医患之间的看法大相迳庭,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形成矛盾。

上述的躯体不适,根据病因学原则分类,称为功能性躯体症状(functional somatic symptom),根据症状学原则分类,称之为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这类症状的病因何在呢?充其量也只有一部分病例中存在心理致病因素或心因,如生活事件或挫折与心理冲突,伴有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悲哀,愤怒等)与认知功能降低(如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低,思维与工作效率下降,易感疲劳),与此同时有某个系统或多个系统的躯体不适感(如心跳,消化不良,尿意频数,性功能下降,睡眠障碍等)。另一部分病例中并无明显心因,但可能有工作或学习负担过重,长途旅行,妊娠分娩,生活节律改变等因素,造成个体适应的困难而出现躯体不适症状。这部分病例虽然发病不是直接源于心理致病因素,但出现症状之后,常引起患者过度关注与焦虑抑郁的情绪反应,同样需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上述这类躯体不适,一部分精神科医师认为是由心理冲突、情绪矛盾转化而来,并命名为躯体化症状(somatization symptom)。他们认为转化为躯体不适症状之后,心理冲突、情绪矛盾及其表现出来的心理方面的不适应自然而然消逝了,因为找到了另一条出路。还有少数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即认为这些躯体不适感都是抑郁症的症状(抑郁症患者在自感抑郁的同时有许多躯体不适主诉),但主观上没有抑郁体验,故命名为隐匿性抑郁症,建议用抗抑郁剂治疗,而在一部分病例中确实取得了疗效。不过,这类治疗有效的病例经过详细交谈,仍然可以发现抑郁情绪存在,进一步研究证实隐匿性与社会文化因素并无必然联系,更与情感发育障碍中的述情障碍(alexithymia)无关,因而这个诊断未获公认。

功能性躯体不适患者,以往提出过器官性神经症的诊断,如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性神经症,头部外伤性神经症,更年期神经症等,90%的病例过去、现在与将来,都是从来没有也不打算到精神科去看病的。他们人数众多,绝大部分由各科医师与基层通科医师、家庭医师处理,不管这些医师有无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基本知识,不管诊断与治疗是否恰当,实际上都将由他们来处理,而不可能把这些病人都集中起来,专设一个临床心理科处理。临床心理医师也将分散到各科去,与各科医师联络、会诊来协同与辅助治疗这些病人,只有不到10%的病情严重且迁延不愈的患者,最后才找精神科医师。

有人不根据临床实际需要与社会需求,据以往传统作法,把这些疾病命名为“轻性精神病”,列入精神病或精神障碍的范围,宣布为精神科医师的服务对象,甚至宣扬就诊于各科患者中30%左右有精神障碍,精神科在下个世纪将成为超越临床其他各科的第一大科。如果把患有一种疾病(包括龋齿、砂眼、痤疮、屈光不正、脚癣、肥胖症等在内)都算病人,人群中还剩下几个健康人呢?如果把出现过心理应激或心理危机,人格特征突出与情绪不稳定的人,功能性躯体不适与神经症的人,加上各种心身疾病患者,烟酒成瘾与吸毒或安眠药物依赖的人,都与智力低下或精神病患者统统列为有精神障碍的患者,那么,人群中没有精神障碍的人肯定只占少数了,这样考虑问题是否带有浓厚的职业偏见,能为社会所公认吗?他们会反问,提出多数人群有不同程度精神障碍的人,本人是否精神也不正常呢?

确有一部分人的人格特征突出,在生活与人际交往中,有过盛的自尊或自卑心理,竞争、攀比与虚荣心理,好奇、冒险与侥幸心理,猜疑与嫉妒心理,过分自私与贪婪心理,依附与逆反心理等,由于社会适应不良而常造成他人与自己的精神痛苦,我们不能说这些人是性格健全或心理健康的人,那么他们存在什么毛病呢?需要怎样的医疗服务呢?看来他们最需要的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而心理治疗的最终目的仍然是改造性格以改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如果说有病,是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distarbance)心理问题(psychological problems)还是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呢?我们能否将这类问题称之为心理障碍而有别于精神障碍呢? 转贴于

生活方式与人类行为本身,也可造成一些疾病,通过行为矫正可以防治,近廿年来形成了一门新的医学科学即行为医学。例如进食障碍中的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即人为的制造了一批营养不良症与肥胖症患者,而肥胖又继而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粥样动脉硬化、冠心病及下肢骨关节疾病等一系列损害;酗酒行为终于造成慢性胃肠炎,肝硬化,周围神经炎与慢性酒毒性精神障碍;注射海洛因毒品引起心内膜与血管炎症,肝炎,肾损害,破伤风与艾滋病,及人格改变的严重后果;攻击与自杀行为,冒险、高危体育活动与嗜赌行为,性禁锢与性放纵行为,对迷信与神秘行为的迷恋入魔,都严重损害心身健康,不断地人为地制造疾病,这些疾病是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所致,是行为医学研究的对象。

各科还有一些疾病从纯生物医学观点考虑,因疾病后期均有明显病理解剖或显微变化,应该算器质性躯体疾病,有别于前述的功能性躯体疾病,但在病因中有显著的心理致病因素的作用,而被称为心身疾病,如心血管系统的高血压病,冠心病,消化系统的溃疡病,肠易激综合征,呼吸系统的哮喘病,皮肤系统的瘙痒症与神经性皮炎,内分泌系统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这些疾病与精神科关系密切,却不能认为是精神障碍。精神科医师,特别是临床心理科医师可通过联络会诊方式协助处理,却不能以精神科医师为主来处理这些疾病,如按照每个疾病在教材中由那科编写即属那一科的疾病,那么有部分精神病学教科书中,已列入了心身疾病。

综上所述,依序有下列几类疾病存在重新归属问题:①功能性躯体不适;②神经症与应激性反应;③人格特征突出与人格障碍;④不良生活与行为方式所致之疾病;⑤心身疾病。

在医学界,按照传统分类,将麻疯病列入皮肤科,而没有将各种皮肤病列入麻疯科,否则有湿疹与脚癣的病人再痒得难受也不会去看麻疯科。精神科的传统却不然,凡是神经症、功能性躯体障碍等疾病,都要他们去看精神科,或说他们患有“轻性精神病”,对他们无疑造成很大精神威胁,而人格障碍患者主动去精神科看病的,可能绝无仅有,难道这种鸡兔同笼的怪现象还要继续维持下去吗?

其实廿多年以前,美国许多医学院的精神病科已更名为精神病科与行为科学科;美国权威教科书,即Kaplan等所编写的精神病学教科书,已经加上一个副标题: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s)与临床精神病学(clinical psychiatry)。正如五官科之划分眼科、耳鼻喉科与口腔科一样,妇产科进一步划分为妇科与产科,而腹部外科划分了肝胆外科与肛肠外科,传统的精神科划分为精神病科与行为医学科(或临床心理科,心身医学科)也是大势所趋。医疗服务发展要分细专科,医学教育要拓宽基础,二者可并行不悖。未来的精神病科将只包括传统的重性精神病,服务对象为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精神病人,还有社区防治对象,即社区与家庭照顾的精神病人,病院精神病学(Hospital psychiatry)与社区精神病学(Community psychiatry)即以这部分病人为诊疗与研究对象。进一步的学科内部分化,专业化,又出现了儿童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法律精神病学、成瘾精神病学(addictive psychiatry)、民族与文化精神病学(cultural psychiatry)、联络会诊精神病学(consultation liaison psychiatry)等。

除此之外,前述5类疾病都应与精神病科脱钩,在综合医院与基层医院中,新组行为医学科(或临床心理科,或心身医学科)其服务对象是除精神病以外的各种与心理障碍或心理应激相关的疾病。

精神医学发展第7篇

【摘要】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社会,要使医院真正为广大民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就必须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将现代医学技术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结合,实现科技与人文的互补,方能满足广大患者多层次的需求,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医院可持续发展

Arrying forward the spirit of medical humanism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Zhang Qiande,Zhao Jianli.(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China)

【Abstract】In modern society,the competition in health care market is becoming serious. In order to enable the hospital to provide high-quality medical services to the broad masses of people,an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we must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medical humanism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

【Key Words】Medical human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

现代社会,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发展不仅面临着宏观经济体制的变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冲击,还要面临现代医学模式的深化等挑战。一方面,医学高新技术的发展使诊疗手段日益高技术化;另一方面,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缺失,医患关系紧张,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形下,大力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实现科技与人文的互补,增强医院的软实力,才能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爱生命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常译作humanism,意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并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己。

医学人文精神关注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关注人类身心健康和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及可持续发展。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关爱生命。瑰丽多彩的生命现象、奥妙无穷的人体、复杂多变的疾病,既是医学永恒认知的对象,也是促使医学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

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医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由各种器官组织构成的有机实体,而且是具有各种复杂心理的社会成员,一切不良的精神刺激、不恰当的生活方式、行为与环境因素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有些疾病并不是细菌、病毒和各种理化因素引起的,而是根源于有害的心理、社会因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的医学模式在更高的层次上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学科来考察人类健康与疾病,认识医学的功用和潜能。因此,只有将现代医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满足患者躯体上、心理上的多层次需求。

2 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人文精神

1987年4月27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彰显人文精神,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极为吻合。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深化过程中,其对医疗服务业的管理及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医院可持续发展有以下几种观点:①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观。医院可持续发展是指医疗服务达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需求的社会目标的程度。②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医疗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关注双重效益,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③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增长观。有学者从发展与增长内涵的角度,提出“合理增长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但是增长不等于发展,增长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增长仅仅是物质的扩大,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医务人员素质的提升、医疗服务的改善、医疗质量的提高、医院环境的美化等方面的相应发展,医院将会面临难以持续发展的境况。

医院是以诊治病人、照护病人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是通过医务人员的集体协作,备有一定数量的病床与设施,对特定人群或群众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医院关注人的生存、人的生活和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关注人的发展,人文精神重视人的生命,因此,医院可持续发展与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医院服务的对象是人,要树立“以员工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观。以员工为本,就是要尊重员工的各项权利,重视员工的发展需求,把员工满意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其成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资源。弘扬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的人文精神,不断提高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努力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目标。同时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形成合力,为医院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病人与医院是“需要”与“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它是医院发展的基本矛盾。“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服务患者的能力和水平,认真分析患者的需求现状和变动趋势,提高患者的消费价值,进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最好体现。

3 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现代医学模式是强调从整体医学出发的综合医疗模式,既重视人的自然属性,又重视人的社会属性。这一医学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也是21世纪医院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医院的发展应从“重技术、轻服务”的倾向往“重技术和服务的整合”的方向转变,从“以医疗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强化医学人文关怀,更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规律,能较好较快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3.1 加强对医务员工的人文精神传授:医学是爱人、救人、帮助人解除痛苦的科学,在发展中始终渗透着人文精神,始终关注着人的生活质量、生存意义,并且围绕人文价值去实现医学价值。若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真正实现高新科技与人文关怀的有机融合。要让每位医护人员懂得,一个完整的医护职业形象应该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爱心浓烈和人文素养丰厚的完美组合。因此,既要学习医学业务知识,掌握先进的医疗技术,又要扩大人文视野,加强人文知识的陶冶,通过人文知识的积累和道德内化的修炼,提高综合性的人文素养。在医院组织的继续教育和各类培训中,强化人文学科教育,使医护人员不断吸取人文精神的营养,自觉地把人文关怀融合到医疗服务之中。通过对病人的细心体察、精心治疗、悉心关怀来施展医术,提高水平,锻炼提升自身的社会、心理、文化素质,达到真善美人格的融合。

3.2 确立“以人为本”的医院服务理念:所谓“以人为本”的医院服务理念,就是在医院活动中强调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幸福,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和利益,一切工作从“人”出发,一切工作为“人”服务。确立“以人为本”的医院服务理念,应包括两个方面:以病人为中心和以员工为主体。以病人为中心就是要为病人提供一切所需的服务,包括诊疗、生活、生理、心理、安全和精神等方面的服务,使患者有一种温馨感、亲情感和家庭感,以便早日康复。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在硬件上为病人提供优良的就医环境和人性化的设施装备。以员工为本就是把员工作为医院发展的主体,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通过对医院人力资源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并最终使员工的个人目标和医院的组织目标达到和谐一致。

3.3 制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医院发展战略:医院的发展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依托,以提高医疗质量为载体,以“科教兴院”为战略,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加强管理、挖掘潜力、优化结构、提高素质,走优质、低耗、高效的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大力进行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影响全局、制约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探索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整体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绿色理念,打造以人为本的环境设施,实施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提高高新技术含量、先进医学人文精神分量和医疗服务质量。

3.4 建立体现人文精神的医院运行机制:建立体现人文精神的医院运行机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它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首先,建立体现人文精神的医院运行机制必须得到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倡导,特别是医院院长和党委书记,应是人文精神的倡导者、推行者和身体力行者。要站在医护员工队伍的前列,带领员工忠实践行医院的使命,恪守人文精神的信条;其次,建立体现人文精神的医院运行机制必须与医疗业务工作相结合。医学蕴含人文精神,医疗业务工作过程体现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精神的导向作用,使医护人员对医学事业产生一种神圣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好的服务患者,促进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再次,建立体现医学人文精神的医院运行机制必须讲究方式、选好载体。在推行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可通过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文化、教育、体育等载体对员工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同时也可以充分运用电视、录像、网络、报刊、杂志等现代传媒手段,营造医院人文精神氛围,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葛红兵.论人文精神的实质――兼及大学人文教育问题[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0~34.

[2] 杨耀防,汪力平,舒长兴.从医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看医学人文精神的重塑[J].九江医学,2008,23(1):46~48.

[3] 胡登利,邓明然.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医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9):42~45.

[4] 徐婕,张前德.浅论医疗服务的人性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69~71.

[5] 常燕玲.医院“以人为本”医疗服务[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9(4):1485~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