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合集7篇)

时间:2023-11-30 11:21:34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第1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二地理;具体应用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研究出台了新课程改革政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我国高中地理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中学的地理教学不再仅仅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是以案例研究为对象,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析理论知识,有力促进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教学理念发生明显转变,注重联系实际成为当前教学的时代特征,案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案例教学法的概念:案例教学即教师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加以选择设计典型案例,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案例教学法已经推广应用到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并且在便于学生理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方面显示出了强大优势。因为地理案例教学不同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它可以提供更直观、典型的数据和背景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学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简单具体化,从而进一步降低学习难度。但是不能否认,目前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在运用案例教学时依然存在一些不恰当的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有待深入探究。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案例教学法在高二地理教学中得到了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并且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下文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1.学生的基本地理常识严重缺乏

我们对我校高二的学生进行了一个小的测试,发现学生的基本地理常识严重缺乏,这就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正常应用。因为案例教学是为学生提供特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由于学生地理常识严重缺乏,因此在典型案例中不能将理论与实际完美结合,从而影响了地理案例教学的效果。

2.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根深蒂固

根据对部分高二地理课堂教学现状考察发现,我国大部分高二地理的授课方式依然是灌输式的讲课方式。即使新课改明确规定了要大力推广素质教学,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教师仍然主导课堂,使得案例教学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其潜在优势,这严重阻碍了地理教学的健康发展。

3.地理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据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高中地理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这就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教学质量。由于案例教学需要教师设计典型的教学案例,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但是由于教师对案例教学法不是很熟悉,而且没有接受专门的教学培训,因此很难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案例,这就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促进案例教学法在高二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案例教学法在高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下面针对上述列举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地理案例教学的健康发展。

1.加大学生地理常识普及力度

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学生地理常识的普及力度,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基础水平,为其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地理问题提供坚实基础。我们可以在编订地理教材时注意基本常识的注入,或者在制作视频课件时注意加入地理基本常识。

2.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我国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只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的引导者。比如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发言,给学生互动、交流、讨论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应该改变传统理论传授的教学方式,在进行理论教学时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案例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

3.建立健全教师的培训体系

我国教育部门应该建立健全教师的培训体系,通过定期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其案例教学水平。还应该为教师构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加强教师在案例教学理论与实际问题上的探讨与研究,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案例设计的水平,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模式。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进入21世纪以来,案例教学法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客观来讲,我国在案例教学法在高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案例教学理念,并结合我国的教学特点,加以吸收利用,并不断发展创新,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贾遂建.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研究———以开封市为例地理教育.河南大学,2012(学位年度).

[2]王运菲.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研究———以人教版旅游地理为例.学科教学(地理)河南大学,2014(学位年度).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第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130-01

案例教学最早应用于美国的法学教学,由于教学效果显著,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本世纪80年代也引入我国,案例教学重视现实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学生面对现实问题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在案例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学生由原来的知识接受转变成能力的培养。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学科特有的性质,是跨自然和人文的学科,是和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这些特征又符合案例教学的特点,所以把案例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案例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从案例选取、呈现、课堂教学都得科学合理。

一、案例的选择科学合理

在地理案例教学中案例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案例的优劣决定着教学效果,适合学生具体情况的良好案例会让地理教学事半功倍。所以,教师选择地理案例时务必慎重。一是要紧紧围绕地理课程标准选择案例,案例要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案例学习获得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方法,地理能力。二是案例本身要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也就是案例本身呈现一定的事实,也有一部分让学生自主讨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对问题进行判断、分析、总结,建构自己的地理知识。三是案例具有较强的客观真实性,具有一定的乡土气息,能够让学生关注身边的现实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知识去指导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体现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个课程标准。

如:在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中课本应用的是《南昆铁路的建设》,关于南昆铁路学生比较陌生,特别是沿线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所以本人换成起点在我们莆田本地的《向莆铁路的建设》,呈现出从福建的莆田到江西南昌向塘的地图,这幅图是以地形图为底图,加上重要城市、港口、居民点、矿产资源、人口分布。向莆铁路是一条勾通中西部和东南沿海的铁路大动脉,通车以后现在实现具有优越自然条件的湄洲湾港口腹地的扩展,也使中西部的资源优势得以“借船出海”,促进内陆和沿海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完成山海合作。

二、呈现案例要灵活多变

平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一直用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学生连教师下一步要做什么都知道,这种情况下的教学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地理案例教学过程中对案例的教学呈现模式要多样,展示案例的手段较多,如:印试卷材料、教师口描述、多媒体动画情境再现、多媒体视听材料、师生模拟对话表演等。几种展示方换使用,让学生有一定的新鲜感,课堂更加灵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程度更高。

在平常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比较简短的案例,采用教师口述表达案例内容。如:在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讲到国防因素时,教师直接口述表达生产东风的十堰汽车城主要分布在湖北的武当山脚下,其主要原因考虑的是国防安全的需要。相对较长的较枯燥的案例为了不影响学生思考判断,一般采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或是多媒体情境模拟演示,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案例,具用代表性的,就用试卷印发给学生,方便以后复习用。如:案例向莆铁路的建设。在案例呈现时机应该科学把握,大部分案例在教材内容讲解以前呈现,这样会让学生形成头脑风暴,答案可以丰富多彩,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如果在教材内容讲解后呈现案例,那学生的思维定势,答案可能会高度一致,这种情况的案例只能流于形式了,达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让学生拥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地理课堂教学运用案例主要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图表材料中获取地理知识,判断、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表达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能力。如果教师在展示完案例之后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交流讨论,就等同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等同于教师全程包办课堂,这样就让案例教学停留在形式上。案例呈现完后应当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分析,拥有自己的观点。但平常案例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呈现完案例后,让学生自主思考、判断、分析。在这个时间段里教师每隔半分钟就给学生一个说明,一个提示,让学生无法专心钻研案例,大大的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四、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以往教学课堂中经常出现成绩好的学生参与课堂较多,而成绩差的同学只能轮为看客,案例教学法不管学生的基础知识层次高低,课堂中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案例教学,从案例教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如:案例《向莆铁路建设》中,针对案例问题的设置上具有不同的层次,低层次的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如:地形,资源等的判断,较难的问题如:向莆铁路修建过程中碰到的障碍有哪些?修建的意义有哪些?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其中。

五、分析案例要全面,但不偏离主题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对待问题的分析所持的角度也是各不一样,有些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容易偏离主题,在这关键时刻教师应该适当引导,不能让学生天马行空,否则既浪费大量的时间又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总结到位

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判断、分析完后,教师收集学生的分析结果,对这些分析结果进行客观的反馈评价,最后进行总结。总结不一定是教师完成,也可以由教师引导个别学生来完成。总结过程中语言表达要科学,特别是地理专业术语的应用,重要的知识点要突出,知识要系统化,便于学生记忆。如:《咸海的忧虑》中,总结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教师适当引导来总结,做到全面的分析咸海面积减少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开源和节流)。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案例选取、呈现、分析、总结必须符合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形成地理知识建构的方法,地理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许定龙,地理教学案例的选择原则和应用举例.中学地理参考 2002.4。

[2]车 娟,高师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实施策略.教育探索,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第3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培养;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是在教学需求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把实践中所形成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等与教学有关的事实筛选、整合,组成事实材料,在教学中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既能增加学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下面浅谈一下我对案例教学的理解。

一、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类型

根据我国高中学生的特点和教材,高中地理案例可分成四类:一类是讲读式的案例,如《城市区位分析》等;第二类是讨论式的案例,如《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第三类是活动式的案例,如《城市化给我们带来什么》《身边的污染及人们的反映和能做的小事》;第四类是调查式的案例,如《关于家乡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活动的调查》《家乡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等。

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作用

1.生动具体,直观易学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

例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于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发生里氏8.9级地震,此次地震引发了大规模海啸,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灾难。在这个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高中地理《地质灾害及其防御》设计一节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这样既联系了时事,又引起了学生对地质灾害理论知识的好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提升,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能够集思广益

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带动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由于调动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应该避免的问题

案例教学是强调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近年来随着地理新课改的深入,选修一、选修二中采编了许多的典型案例,教师在教学中也面临着此方法所带来的巨大挑战。该教学方法易受学生情况、教材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在使用案例教学时应避免以下情况出现:

1.不重视系统的理论知识与传授

案例教学确实能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使用案例教学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能就此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万能的,不能认为只要给学生提供案例就一定能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效果,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案例教学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须以理论知识为前提。学生只有在系统地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对教材或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平衡好案例学习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

2.切勿将案例教学与事例混淆

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例子很多,但是不能都作为案例应用于案例教学中。事例是教师在讲解理论时列举的一些典型的例子,并通过这些例子来说明问题,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对学生而言,事例的启发性与探讨性较小,在教学中应居于次要地位。例如“热力环流”一节内容,在讲述热力环流原理后,可以开展以下这个活动:让学生听歌曲《军港之夜》,找出歌曲中歌词的不当之处。这个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热力环流”理论的应用能力,它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事例,但不是案例。一个优秀的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通过整合加工之后,将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部分展示给学生,这些案例必须有典型意义,它必须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

3.案例选取要把握好难易程度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第4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初中地理教学 应用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长期以来却存在重现象描述和事实罗列、轻原理探讨和实践运用的倾向。一些初中,把地理看成是“文科”范畴的学科,教学上偏重于认识与识记,少了对学生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等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即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模式。地理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包括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而且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在教“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知识的方法”;在让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都应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理论指导,注重应用操作的地理学习。在地理教学中要求所选择的材料与“案例”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比较、选择地理环境,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在教学中要求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用具体的生活例子,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新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地理技能。让学生感受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魅力,从而产生需要学习地理的内在动力,激发学习热情。

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比较生动形象地深化理论学习,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课堂效果看,案例教学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性,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质疑他人的想法,学习如何发问,进而提高独立思考、与人相处、解决冲突、尊重他人等能力。

因此,运用案例教学法于初中地理具有深远的意义。

1.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地理案例把抽象的地理理论具体化,将其置于一定的生活例子中,让学生感受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魅力,增进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使学生恰当地掌握它所具有的特定含义和意义。

2.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固定的理论知识。并能指导学生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获得这些知识,而不只是单纯讲授。

3.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虽然不一定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罗列出来,但学生逐渐学会了如何处理众多的疑难问题。

4.案例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与学的互动,同时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性和灵活性。

5.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思维与表达、辩述与讨论技能,增强面对困难的自信心。教学中选择的地理案例来源于现实实际,有些是热门话题。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关键;教师有意识地对案例进行引申和扩展,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拟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6.通过案例教学,促进学生学会了沟通和合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弘扬社会的人文精神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石。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多,且较多停留在口头引导鼓励的层面。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善于合作和交往、沟通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操作模式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教学法操作流程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

一般表现为如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整理呈现案例。

教学内容涉及的案例,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去收集、分类和整理,并在教学中以具体的案例呈现出来。

第二步,分析案例,解决问题。

学生对已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相似性,寻找差异性。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各种知识,甚至是课外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讨论解决方法。教师在此时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导演”,对学生的分析、讨论不作过多的干预,不作过多的评论,并充分地尊重学生的观点、想法,同时还要对这些观点加以归纳和总结。

第三步,回顾和总结。

教师展示结论,和学生共同讨论教材结论和同学结论的共性和差异性,分析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并对学生的各种结论加以点评(以鼓励的形式);也可由学生阅读课本来分析自己的得失,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下面是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初中地理的一个教学片断:

1.案例陈述

南方为什么多吊脚楼、尖顶的房子(如以前很多瓦房),而北方平顶房比较多呢?为什么大多数房屋都是坐北向南?如果买楼房,在一般情况下,位于南边的和东边的会贵一点,而西边或北边的会便宜一点。

2.分析讨论

(1)地方气候特点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关系是怎样的?如何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状况来选择生活方式,合理地安排生活?

(2)生活环境质量与宅居地的区位的关系是怎样的?

3.归纳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如下要点:

(1)要学会观云识天,推测天气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与天气状况来选择生活方式,合理安排生活;

(2)能够评价生活环境质量,根据自己的需要及个性与爱好选择宅居地的区位,并能对环境采取积极态度与保护行动。

三、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案例教学法因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归纳、推理,因而较传统教学方法更能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无论是案例的选择,还是课堂组织和活动的设计,都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最好经过良好的教科研培训,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进行科学的应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而要科学地运用该教法,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过程应循序渐进

案例教学法成功的要素之一是学生素质,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不敢大胆采用此法,正是担心学生素质差而使得教学中师生无法配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注重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即在低年级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并进一步训练他们学会如何分析问题,经过反复训练,待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后,教师便可渐渐放手。切不可因为对学生的能力缺乏信心,而将案例教学停留在教师自己进行案例分析的层面上,如此,则违背了案例教学法的真正内涵。

2.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

案例教学法有多种教学方式可供选择,具体采用哪种形式,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任务的不同来确定,切不可自始至终采用单一形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例如,要突出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就应较多地采用小组作业形式,使学生交流更加频繁,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矛盾。

3.教学过程应遵循启发引导的原则

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一定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或小组的见解,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应牢记自己的主要责任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当学生见解不一时,引导学生展开辩论,逐步统一认识,切忌处处包办代替,从而违背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阻碍学生的智力开发。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江静华.地理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及提高策略初探[J].地理教育,2008,(1).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第5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案例教学法;应用

一、案例教学及其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中心,注重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渗透不同形式的教与学,使学生在参与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逐步学会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创新学习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旨在通过每个具体的案例探讨,来诱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它重视的是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得到某个正确的答案。[1]因此,地理案例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一)案例选择的多样性与生成性。学习所选的案例要因时、因地制宜,即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地理文字材料案例,也可以是地理图象案例;可以选取当代的,也可是历史时期的;只要符合地理教学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就行。

(二)评价更注重过程。学生利用典型案例的学习,得出解决具体问题的答案可以是符合常理的,也可以是不符合常理的,只要对自己的答案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就可以,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提高,让学生获得体验,就是成功的。

(三)学生自主学习。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中心,教师的任务就是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参与精神,鼓励他们自主思考、自主交流、自主学习,并进行总结或提炼要点。

(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案例教学是使用特定案例学习原理等知识的方法。成功的案例教学是把原理等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应用融合在 起,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二、案例教学对地理新课程教学的促进

(一)案例教学符合地理科学的学科特点。地理科学具有全球性,又具有区域性,同时,现代地理科学门类众多,分枝愈细,上至天文、宇宙,下至海洋、地壳,自然、人文、经济、政治、军事都在研究之列,综合性很强,知识庞杂,时空跨度很大。[2]在学习和研究中,不可能具体到方方面面,只有充分利用典型案例,才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二)案例教学促进了地理新课程教学。地理新课程标准注重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要求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改革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提倡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3]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注重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在新课程中大量采用,必将极大的促进地理课教学。

三、案例教学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引用案例,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在新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新鲜、生动的案例提出问题,创设地理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思考的欲望,主动地寻找结论,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比如:在《海水的运动》这一节,学习洋流之前,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二战中,英军严密封锁了直布罗陀海峡,连苍蝇飞过都要仔细分析,但德军的潜水艇却照样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出入地中海,德军是怎样做的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望,然后提示德军正是利用了“洋流”的特性助战的,顺利导入“密度流”的学习。

(二)列举案例,辅助解释、验证地理原理、规律。地理课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原理,有些很复杂、抽象、难于理解,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因地制宜选取典型案例加以解释、说明;有些为加深理解,还要对所学原理加以验证。如在“地质构造”学习中,可列举华山、泰山、庐山、东非大裂谷的图片或录像让学生直接感知断层;在学习“地壳运动”时,学生对“垂直运动”缺乏认识,可以出示“那不勒斯海岸石柱位置变化图”,让学生观察、验证。另外,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一难点的学习中,可通过“长江三角洲的发育”验证“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也可通过对“本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与纬度的测算”来掌握。

(三)类比、分析、探究案例,归纳结论、原理、规律。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创新学习的能力,这是当代地理教学的主旨之一,在这一方面,案例教学优势明显。[4]它以案例为中心,注重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运用对比、类比、归纳、抽象思维与综合,通过探讨、调查、和实际验证,使学生在参与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逐步学会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创新学习的能力。

四、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实施的保障

(一)师生教学观念的更新。师生教学观念的更新势在必行。一方面,案例教学法对地理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高,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精选案例、精心设计,要对教材、学情、课标非常熟悉,这些都影响了案例教学法在地理学科中运用。另一方面,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死记硬背,难以适应要求勤于思考的案例教学法,以致案例分析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时可能会出现“冷场”,收效不佳。

(二)课程、课时设置的保障。与传统教学相比,案例教学要求课时要足,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而由于地理课的现状,课时比较紧,课堂上案例的展示过程及讨论过程中效果及效率不太好。安排合理的课程和课时才能有效保证它的实施。

(三)探究、合作、主动学习环境的营造。因为案例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是学生相互讨论、争论的过程。学生分组完成之后,有着共同兴趣的同学只有通过相互间的共同合作,在和谐的合作环境下才能开展案例学习。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能够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将需求相似的同学聚集在一起,然后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之能够很好的完成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基础知识的传授”转移到“运用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来,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并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这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值得尝试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文阿利.对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反思[J].法制与社会,2009(29).

[2]赖喜英.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9(30).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第6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案例;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1-0188-02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分为:(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大家普遍认为,三维课程目标的提出是个亮点,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可谓是亮点中的“亮点”,又是亮点中的“难点”。如何实现、如何突破,我认为案例教学法不失为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和途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现行高中地理课程,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具体的课堂教学,都倡导以典型案例为载体,以探究问题为导向,通过案例的探究学习,使学生掌握和深化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学会和掌握对某一地理问题、地理现象分析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案例教学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符合地理新课程的理念。现就案例教学的作用及模式进行浅析。

一、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和原理。由于案例具有相关的背景材料,直观、形象、典型,可以深化学生的感知认识,帮助学生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将抽象地理知识形象化、地理概念具体化,提升学生理解能力,使学生掌握问题的分析方法,获得自我驾驭知识的能力。

2.案例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有些是热门话题,如温室效应、人口问题、城市化等,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一个典型事件实际情境的描述,易于创设问题情景,容易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动机,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认真参与。

3.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是围绕着一两个案例展开的,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案例教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宽松环境;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学会提取有用信息和加工处理信息,把握案例的关键;综合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和基本原理层层剖析案例,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案例教学有利于紧扣课标导向,强化课改理念。就高中地理新课程而言,由于区域发展内容的教学由选修变成必修,许多章节都采用了“案例分析法”来编写教材,进一步明确了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学习原理而非仅学习具体区域”的实质,从而使案例教学实际上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必将促使整个课改理念的深化,也将对今后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案例教学法的模式

案例教学法按照案例的“展示——探讨——评价”三步骤进行:

1.地理案例的展示。地理案例的展示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发放文字材料、多媒体展现图像影像资料,或通过教师学生的描述、实际情景的模拟、甚至实地参观考察等。教师最好提前告知学生本次案例的探讨方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尽快的进入案例的情境之中,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讨论作好准备。课堂上教师呈现地理案例时,尽可能采用从小到大、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方式,并尽量用多媒体形式来呈现地理案例,以增加信息量。例如,在进行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案例教学,先展示一组图片和文字资料:昔日的“天堂”,今日却变成了荒漠(1992年和2002年分别摄于额济纳旗同一个地点)让学生思考: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有哪些表现?为什么天堂变成了荒漠?然后引入课本中的“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案例教学。

2.地理案例的探讨。该过程是将案例的情境与相应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揭示案例与所学原理之间的联系。在此,教师的作用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展开研讨和探索。学生是分析、研讨案例的主体。例如,教师在引入“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案例后,要启发引导学生通读案例素材,并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探究问题分组开展深入的研究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有哪些?人为原因有哪些?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与干旱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和萨赫勒地区荒漠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哪个因素常常起决定性作用?为什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思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尽力把事件发生的背景、案例反映的问题、矛盾和冲突揭示清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教师观察并适度参与一些学生的合作交流,了解探究情况,把握探究的节奏和方向,对学生探究进程、课堂纪律等进行宏观调控。

3.地理案例的评价与总结。教师针对案例讨论的内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结果的表述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在前面几个阶段的学习表现和思维水平进行评价,以正面激励为主,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与长处。二是对学生研讨结论进行补充或提高性阐述,并给出相对完善的案例分析原理,同时呈现同类案例进行迁移拓展,例如,学生探究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案例后,引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案例,使学生在迁移中掌握同类问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检测学习的效果。这样能避免单一案例分析可能带来的某些局限性,同时为学生提供知识和能力迁移的平台。

三、案例教学法的策略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要真正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掌握教材中抽象的知识,以此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非易事。因此,教师运用地理案例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

1.精选案例。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选择地理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几点:(1)案例选取要有真实性和实用性。应根据学生当前的知识储备和生活实际,尽可能选择学生身边的案例。(2)案例选取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一定要根据教学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案例内容必须适应具体教学环节的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能够反映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的案例。(3)案例选取要具有新颖性,讲究时效性。案例的选择应该不断的变化和更新,离学生时间距离越近,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效果也越好。(4)案例选取要难易程度适中。太难和太易都会使学生丧失对案例参与的兴趣,难易适度的案例,往往有助于教师把握好教学进度,提高课堂效率。

2.精心备课。案例教学法对地理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高,因此,教师课前一定要通过多渠道搜集案例素材,精选案例。同时针对教学目的,结合案例材料,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设计的问题应注重递进式探究,尽量避开大而空的提问,否则学生会无所适从,找不到切入点。通过设计具有一定深度和递进性的问题,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交流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得以充分展示。

3.精致授课。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因时因地制宜、因材分层施教,把握提问对象及提问时机,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交流、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师生互动,挖掘案例所反映的原理。同时,教师应加强课堂教学节奏的调控,重在讨论过程,寓原理于讨论之中,不单纯地去追求一种正确答案,注意在分析的基础上,有概括、总结、提升和扩展,从而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突破案例自身的限制,以实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

4.精准评价。对于案例学习而言,课堂讨论的结果可能会形成若干个“可行的方案”,每个方案各有千秋,我们应教会学生在众多方案中进行抉择的方法。教师要善于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通过多种方式加以鼓励。有了这样的评价机制,教学双方才都乐于探讨课堂教学,每位学生才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

总之,地理案例教学作为实现新课标三维目标的重要教学手段,是新课程背景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适当采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领悟地理学科的无穷魅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杨毅.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教育.2001(19).

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的应用第7篇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

1.联系实际在案例教学中,所选的案例一般都来自生活中,是学生熟悉或了解的,因此,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如教材中讲到的宝钢和鞍钢的区位对比、福特汽车的生产网络、美国硅谷的发展、上海交通的改善提高。这种实际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2.归纳总结教学案例的选材要针对教学目标的需要。教学目标总的来说是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有广泛的内涵,它可以通过学生在复杂的案例分析与决策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思考、归纳、领悟而形成一套独特的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升华与质变。

二、案例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案例教学的特点是联系实际,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过程的理解,使学生有兴趣阅读。如将北京两客站三个方案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从而理解和掌握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类似的还有国际互联网带来的崭新生活、某规划区的公路线路方案选择、阜阳市对外交通口岸的转移、李守银家稻谷商品率的估算等。这些案例的选取都体现了将现代教学理论和思想教育渗透在教材内容的组织与编写过程。2.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并将理论与实践融合;既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又要求教师更加重视改革开放的社会实际,对现实中的问题保持高度敏感,不断地从社会实际中求索适宜教学的案例。采用案例教学可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3.有利于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为主体。但是,这并不是说,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可有可无了,或者说,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只是一个旁观者了。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辅”。学生积极参与,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中则始终起着“导演”的作用。既要选择好的“剧本”,即符合教学需要的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最大的收效。4.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主动探索并举,学生将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教学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这样可以避免教与学的脱节、实际与理论的脱节,同时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