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电力工程新能源(合集7篇)

时间:2023-11-20 09:57:55
电力工程新能源

电力工程新能源第1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有效措施;工程建设;项目监管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1-017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1.086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其中尤其是电力行业的发展更是有着惊人的速度,除了过去传统的煤电与水电等发电技术,风电技术与生物发电技术等一些新兴的发电技术也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良好趋势,加上电力建设市场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也得到了不断完善与创新,使得整个电力建设市场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发展局面。就目前来说,电力工程的施工已经与有形的建筑市场结合起来了,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因此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只能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来得到施工任务。除此之外,电力需求在今后必将会不断趋于饱和状态,这就会带来电力投资速度与规模的下降,因此也就给众多电力施工企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担与任务。加强电力工程的造价管理能够对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只有做好了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才能够为自身的发展与电力工程的进步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本文就是关于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

1 新能源时代下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电力工程在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进步,但是若从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上来看,我国电力工程的发展还有待加以完善。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

问题:

1.1 准备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为了追求质量达标,我国电力工程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时候普遍认为工程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工作的唯一重心,前期规划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在工程施工阶段中,都只是盲目地追求优选材料、更新技术等工作,成本控制受到了极大的忽视。但是电力工程本身就是一项涉及很多人员、耗资巨大、周期长的复杂项目,如果没有做好前期准备规划工作,那么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就只能靠现场决策来解决,这样不仅会导致资金流向出现问题,还会导致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很难被发现,最后也就造成工程造价与预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个问题的存在对于电力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度不良的负面

影响。

1.2 工程造价管理松散随意

电力工程不只是与电力行业有关的一项工程,其与社会上的很多行业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由社会上的很多单位进行共同配合才能够完成,比如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等,因此整个电力工程的造价与这些单位之间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单位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很少有单位做到了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严格监管。这样一来,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工作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与监管,因此也就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与隐患,阻碍了电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2 做好新能源时代下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措施

要想做好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就要从工程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实施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等阶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并且还要不断提高电力工程造价行业的总体管理水平,对工程造价师加大监管力度。

2.1 做好项目决策阶段中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对于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来说,其是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进行的,因此做好项目决策阶段中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能够为之后的工程造价控制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中,当新建项目的建议书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之后,电力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与区域发展规划等要求与特点,从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对拟建的电力工程项目进行充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对其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进行研究,以此为项目决策者提供可靠科学的依据来决定是否要真正实施项目。

2.2 做好项目设计阶段中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设计阶段中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活动很容易受到忽视,这是因为设计阶段中项目所耗的设计费在整个电力工程投资中只占据了很小的比例,但是设计阶段中的工程造价对于整个电力工程的建设以及造价管理而言都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想做好电力工程整体的造价控制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对设计阶段中的工程造价控制引起更多的重视。在此阶段中,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主要就是要确保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具有高度的准确性、科学性与可行性,能够与国家对相关行业规定的要求与准则相适应。而做好项目设计阶段中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能够让整个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2.3 做好项目招标投标阶段中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在电力工程招标投标阶段的管理工作中,核心就是对标底进行的编审工作,这是因为工程承包合同价确定的基础就是标底,只有标底具有科学合理性,才能够保证电力工程在招标投标阶段中的工程造价具有准确性,进而才能够在定标的时候做出合理的决策。对工程招标投标的相关的管理规定要求做到严格执行,保证标价兼具竞争性与合理性,如此一来,便能够为有形建筑市场中的投标标价与标底编制等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社会服务,有利于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4 做好项目实施阶段中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电力工程产品形成的阶段便是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这不仅是电力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管理起来最为复杂与具有难度的一个阶段。随着施工时间的不断推移,各种各样的建设费用都会不断产生,许多投资资金在施工阶段中都会不断“物化”,最后也就变成了固定资产,逐渐实现了项目投资的目标。在这一阶段中,为了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在遵守相关招标投标制度的前提下,对工程施工单位所编制的工程项目网络图加以认真审查,从各方面完善施工单位设计方案,并从经济、技术等因素上对设计方案加以对比和分析,选择一个最合理的方案;其次,要禁止通过变更设计方案随机扩大工程的建设规模,一些必须要予以变更的设计,要由施工单位从工程量与造价方面对其进行全面深度的分析,对于会影响费用增减的一些设计变更,要由设计单位代表、监理工程师以及建设单位代表等多方进行共同商议,在共同签字之后才能确认变更;最后,工程的施工建设与管理单位要对施工现场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施工是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严禁出现代用材料、任意增加工程量等行为,避免增加一些不必要的费用。

2.5 做好项目竣工结算阶段中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竣工结算阶段不仅是一项电力工程结尾的阶段,同时也是工程造价的收尾阶段,这一阶段中工程造价控制的好坏会对之前阶段中的造价控制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竣工结算阶段中,要对工程预算结算进行认真审核,将其中与实际不相符合的签证、技术措施、工程量以及费用等剔除,加大对工程造价合同的管理与执行力度,对合同采取逐项审查制度,通过合同的法律约束性来确认与控制电力工程的造价。同时还要对在施工预算之外的费用进行严格控制,对于一些不是按照要求完成的工作任务要对其进行审核之后用减掉费用。

2.6 完善造价行业的专业管理水平,加大力度对工程造价师进行监管

首先,加大对造价师的监管力度,全面增强造价师的素质与能力,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其次,造价人员在整个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中要做到全程参与,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个阶段中的造价控制工作,避免造价控制出现盲目性、遗漏性等;最后,造价师要对市场信息投入更多关注,时刻关注到科技进步给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与应用情况做到准确掌握,通过科技来提高造价控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对于电力工程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电力企业能否适应市场发展要求、提高自身竞争力而言有着直接作用,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完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只有做好了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才能够为电力工程的建设与电力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承民,孙伟卿,等.智能电网中储能技术应用规 划及其效益评估方法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7).

[2] 周孝信,陈树勇,鲁宗相.电网和电网技术发展的 回顾与展望――试论三代电网[J].中国电机工程学 报,2013,(22).

[3] 邓永平,游杨均.关于高海拔地区特殊自然条件与 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矛盾问题的讨论[J].科技风, 2014,(24).

[4] 范松丽,苑仁峰,艾芊,等.欧洲超级电网计划及 其对中国电网建设启示[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 (10).

电力工程新能源第2篇

一、前言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电力生产国。到2011年底,电力总装机容量为4.4亿千瓦。历史上,中国曾经历大规模的电力短缺和电力过剩。20世纪50年代,电力供需平衡。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经历长期的电力短缺,至1986年短缺超过了总发电量的20%。1997年中国的电力供需再次达到平衡。到1999年,电力过剩约10%。2002年下半年开始,局部电网开始出现电力短缺,并在两年时间内迅速扩散到全国大部分电网。到2011年,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经历了电力短缺。火电厂的发电利用小时由1999年的4719小时增加到2011年的5988小时。2011年全年平均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为5460小时,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4.9%,工业用电增速尽管呈下降之势,但依然是推动全社会用电量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达16.4%。尽管当年新增发电装机有5100万千瓦,但电力短缺仍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为严峻的一年。预测2005年中国新增发电装机将达7000万千瓦,电力缺口约为2500万千瓦。但是,影响电力供需平衡的主要矛盾已逐渐从装机总量不足转向其他如电煤供应短缺等方面。 林伯强(2004)对中国长期数据运用协整及向量误差纠正模型估计出了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根据所估计出的弹性系数,预测2011年的电力短缺为7%。此预测值与2011年实际的电力短缺十分接近。林伯强(2004)进一步估算7%的短缺会使GDP增长率下降0.64%。然而,对这7%的发电能力(设其经济寿命为30年)以及配套的输配电网的总投资仅是GDP损失的70%。并且,电力短缺造成的GDP损失是一次性的直接损失,它不包括对社会稳定及投资环境的负面影响所带来的间接损失。而为弥补短缺的发电能力以及配套的输配电网投入则可使用30年或更久。 为应对电力短缺,政府从扩大电力供应和降低电力消耗两个方面出台了各种措施,包括增加电力投资,取消用电大户的优惠电价,限制某些高耗能产业项目的过分扩张等。这些短期措施有效地缓解了电力供应的紧张状况,但是电力短缺仍然可能会延续至2006年。国企“以大为先”的经营特性、地方的保护政策,缺电对社会稳定的压力造成了对电源建设的过度投资,林伯强(2004)所预测的2007年的电力装机过剩基本已成定局。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需求方的电力需求,供给方的产煤能力、运煤能力、设备生产能力、输配电能力,以及环境影响,是否得到充分的全盘的考虑?电力会不会由“硬短缺”转为“软短缺”?这一轮电力大投资有没有经过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此外,还包括供电成本上升、电价是否上调或及时上调、电力发展的可融资金是否充足。对于中国这样快速增长的经济来说,如何避免未来的电力短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和政治问题。 所有影响经济活动和消费模式的因素都将影响电力消费(Gellings,1996),因此电力需求的短期波动难以预测。中国电力行业内部原动力和平衡应是解决大短缺大过剩的基本保证。而电力行业内部原动力和平衡只能通过电力体制改革来获得,因此改革是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必需条件。中国电力是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电力工业,目前的许多行业问题,例如大短缺、大过剩、价格、效率,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损失。这些问题不仅有技术方面的原因(如需求预测),更主要的还是行业管理的缺位、错位以及法律、监管框架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电力行业经过多次改革,最近的和影响最大的是2003年拆分原国家电力公司,推进电力市场的改革。但改革的进程缓慢,结果和预计相去甚远。在形成电力市场的过程中,需要配套改革,如电价改革、煤价改革和国企改革。这些配套改革同电力市场改革本身一样难。中国的经济成就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政治社会稳定所提供的具有相对“确定性”(predictable)的商业环境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开放是没有问题了,但稳定仍然需要不懈的努力,商业环境需要不断改善。电力有很强的社会政治敏感性,并直接影响商业投资环境。中国所有的改革进程都应以社会稳定为重,无论是“循序渐进”或“平行推进”(樊纲、胡永泰,2005)。因此,为保证社会稳定,中国电力市场改革将会是渐进的。电力是整个能源需求

电力工程新能源第3篇

摘要:电力配网改造和建设,项目多、资金量大,项目管理点多面广,千头万序。其中,工程质量管理是配改建设的重头戏,它直接关系到配电网能否安全、可靠运行。如何确保配改建设工程质量?本文介绍了相关的经验。  关键词:电力配改建设 项目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 近年来厦门电力配网改造和建设强化配电工程过程控制,重视工程质量管理,积极开展达标投产检查。推行项目经理制、项目经理工程质量终身制、项目监理制,有效地提升工程质量,确保向生产部门移交“性能可靠、资产优良”的工程项目。  1.实行项目经理制及项目经理工程质量终身制严把质量关  配电工程项目建设实行业主项目经理制和项目经理工程质量终身制,首先各业主项目单λ要配足配强工程项目管理经理,加强项目经理的考核培训,赋予项目经理相应的管理权利,同时实行工程质量业主项目经理终身负责制。  ÿ个项目立项后,马上指定一名项目经理,加强对该项目的施工图设计、设备采购、施工、验收、结算等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层层把关,对配网项目的质量终身负责。  (1)施工图设计环节:从工程的第一环节开始把好质量关。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必须以《配电网现场规范化建设标准》及国家颁布的相关的规程规范作为配网设计的依据;积极在配网工程设计中应用《省公司的10kV配网典型设计》成果,从源头上将配电网规范化建设标准纳入设计。  (2)设备采购环节:把好设备质量关。配网工程的物质采购严格执行省公司有关的招投标文件规定。项目经理依据设计单λ开具的设备材料清册及时上报工程物资需求。通过统一物质招投标选用安全可靠,性能优良的设备。  (3)配网施工环节:在施工过程严把质量关。工程项目责任单λ必须对施工队伍进行企业资质、业务能力、装备水平、工程业绩、企业信誉等全面考查,通过招投标选出业绩优良的施工单λ。在施工合同签订中应明确安全、质量、进度等相关责任,并签订安全协议。项目经理密切跟踪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组织协调工程中间验收,配合工程阶段质量监督检查活动,及时收集隐蔽工程签证和验收资料,做好工程缺陷记¼并督促整改。  全国首创推行电缆施工人员资格认定和作业计分制,确保电缆施工质量。工程施工的安装人员均要经过新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培训,重要设备由专业厂家人员进行安装,确保安装的工艺标准。  (4)验收环节:是检验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配网工程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实行三级验收制度。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项目的验收必须以国家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和《配电网现场规范化建设标准》为依据。项目完工后,由业主项目经理发起,业主项目单λ组织工程验收,由设备主人(运行接受单λ)、设计单λ、监理单λ、施工等单λ参与,现场对土建及电气部分进行验收,施工单λ准备验收报告,征求各验收部门意见,并一次性提出整改要求,同时各方应在验收表上签字以示负责。  2.实行项目监理制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所有配网工程都应由项目责任部门负责委托监理。在配网工程中做到“强势监理”,充分发挥监理在配网工程中的作用。各配电工程监理项目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对施工质量、进度等进行监督管理。项目监理的狠抓施工质量的举措如下  (1)、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λ进行整改,对需要监理旁站部λ进行旁站,并作好旁站纪¼,同时ÿ天做好监理日记。  (2)、对各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和质量签证;  (3)、遇到问题,及时通知业主和设计单λ进行现场解决,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4)、对钢筋、接地体预埋件等分项工程进行隐蔽验收检查。隐蔽工程监理必须到λ并拍摄照片作为工程资料予以存档。 (5)

电力工程新能源第4篇

摘要:阐述了电缆的敷设方式、选型、截面积的选择,网络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方式;选型;截面积;问题 1电缆的敷设方式 电缆的敷设方式有以下几种:直埋敷设、穿管敷设、浅槽敷设、电缆沟敷设、电缆隧道敷设、架空敷设几种方式都有优缺点,一般要考虑城市发展规划,现有建筑物的密度电缆线路长度敷设条数及其周围环境的影响等。从技术上比较,电缆隧道方式和电缆沟敷设方式便于电缆的施工、维护和检修。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中,城市规划建设时,已考虑公用隧道。实践证明公用隧道运行效果良好,大大降低了重复投资次数和反复开挖路面的现象,但初期投资巨大,建筑材料耗资金,在国内,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这种敷设方式是极少的。相比而言,直埋敷设和浅槽敷设则是属于经济型的敷设方式,直埋电缆是最经济而广泛系用电敷设方式,它运用于郊区和车辆通行不太频繁的地方。但不利于电缆的维护和检修,一旦遇到电缆故障,即使使用测试仪测出故障点,也要重新挖开电缆沟,极不方便。因此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工程条件、环境特点、电缆型号和数量等因素,用发展的眼光,按照满足运行可靠性、便于维护的要求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 2电缆的选型 常用的电力电缆有油浸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交联聚乙烯电缆等,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又延伸为不同种类的特种电缆。目前,随着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提高,交联聚乙烯电缆已成为使用最广的电缆产品,在电缆选型时,应根据使用的不同环境和条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尽量减少穿越各种管边铁路,公路和通讯电缆;如采用直埋和浅槽敷设方式时,应考虑使用加钢铠的电缆。 3电缆截面积的选择 电缆截面积的选择,关系到投资多少、线路的损耗和电压质量、电缆的使用寿命等。如选用截面积偏小,会导致电压质量下降、线路损耗过大,则会使初期投资太高。因此应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截面积,使电力电缆满足最大工作电流下的缆芯温度要求和电压降要求,最大短路电流作用下的热稳定要求。由于负荷预测工作难度性高、准确性较低,因此,选择电缆截面积时,还要满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和《城市电力网规划导则》要求。 在三相四线制低压电网选用电力电缆时,还要考虑零线截面积的选择,在公用低压网络中,由于受用户因素影响较大,三相负荷平衡难以控制,为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损,零线截面积应与相线截面积相同。 4关于电缆网络及电缆网络自动化 随着电力电缆在配电网中的不断推广与使用,配电网可分为电缆网络和架空网络(含架空、电缆混合网络)。《关于〈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的实施情况及补充意见》也对电缆配电网络自动化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在配电网区域网络采用电缆网络时,应按照配电自动化的要求,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有条件的要考虑自动化试点工作,条件不成熟的也要在配套设备选型时,考虑有充分余地,为实现自动化方案打下基础。 5电力电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大电流电力电缆引发的涡流问题 电力电缆在施工中,有采用钢支架的,有采用钢质保护管的,有采用电缆卡与架空敷设的,凡是在电力电缆周围形成钢(铁)性闭合回路的,均有可能形成涡流,特别是在大电流电力电缆系统中,涡流更大。在电力电缆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使电缆周围不能形成钢(铁)性闭合回路,防止电缆引起涡流现象发生。 二是电力电缆的转弯引起的机械性损伤问题 由于电力电缆外径较大,运输、敷设较为困难,电力电缆对转弯半径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电力电缆在施工中,如果转弯角度过大,可能使导体内部受到机械损伤,而机械损伤因被电缆绝缘强度下降,直到出现故障,施工中发现一次电缆头故障,在电缆头制作时,三根电缆头长度一致,与设备连接时由于受地形限制,中相电缆头偏长而成为拱形,电缆头根部受损放电。后采取措施,在设备的连接,适当缩短中相电缆头连接长度,使三相电缆头均不受外力,实践证明运行效果良好。由此可见,电缆施工过程中,

电力工程新能源第5篇

关键词:新能源;工程机械;特点

实践证明,新能源机械驱动方式是未来工程机械发展必然趋势,新能源机械符合节能环保基本理念,且可为解决能源危机做好准备。当前工程机械无论在其操作舒适性以及节能性上均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随着各方面需求不断提升,工程机械将成为重要污染源。基于此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新能源工程机械。

1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多样性

在工程机械中机器的种类众多,并且每种机器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由此造成新能源工程机械必然具备多样性的特点。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动力电池工程机械、双动力工程机械、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几种。

1.1动力电池工程机械

动力电池工程机械主要源自于电动汽车行业,电动汽车在发展中将以动力电池作为驱动的汽车统称为纯电动汽车。因此在工程机械中以动力电池驱动的工程机械便统称为纯电动机械。当前常见纯电动机械主要有塔机、升降机等,其动力为交流电。以动力电池作为驱动的工程机械已经存在数十年之久,如工厂常见蓄电池叉车,其动力为传统蓄电池。蓄电池叉车在工作中以电能为动力,无排放,零污染。但传统蓄电池并非密封型,其中电解液易在工作中泼洒出来,对环境及人身造成一定危害,不易维护。且该电池能量密度较小,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对其进行充电,因此导致其性能难以发挥。随着蓄电池不断发展当前已经出现阀控铅酸蓄电池、胶体电池等,这些电池的出现为研制动力电池工程机械奠定了动力基础。这些新型电池电解液泄漏情况基本被消除,电池使用过程中无需对其进行维护,且电池能量密度大,可有效降低电池体积和重量,且充电时间极大缩小。例如常见的镍氢电池、超级电容电池等极大促进动力电池工程机械的开发,在此基础上被研制的机种日益增多,例如俄罗斯“TETP”公司研制的通用市政电动车便是以胶体电池作为动力,其动力传输为胶体电池——电机——液压泵——传动装置。其内部结构通过分动箱驱动2个液压泵,其中一个是柱塞泵,其主要作用是向轮毂油马达供油;另一个是齿轮泵,供油给作业机构油缸。该机械作业装置可进行更换。该装置具有250kg牵引力,起重高度上限为2m,起重上限为200kg。行驶速度可达10km/h,持续作业时间可到达5h。机器配备充电器,可随地连接充电。日本三菱研发出电动微型液压挖掘机,我国高校也开发出动力电池运输车及路面清扫车等。

1.2双动力工程机械

双动力工程机械主要由两台动力装置提供及其作业所需动力,一台是燃油机(柴油机或汽油机),另一台是电动机。两台动力装置在机械内部无连接,具有独立功能,发挥不同作用。其中内燃机主要作为驱动行走系,电动机主要驱动作业装置进行作业。例如美国研制的双动力移动筛分机,其中内燃机驱动行走装置到固定作业点后在通过交流电机驱动作业机构。英国LUCAS公司研制出的折叠式双动力装置,通过内燃机驱动行走,通过电池提供动力进行起吊。

1.3混合动力工程机械

混合动力工程机械主要指在工程机械安装有内燃机或动力模块构成的混合动力源,动力模块主要有发电机/电机+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按照发电机/电机和内燃机连接方式主要存在三种连接方式,分别为串联、并联、混联;按照内燃机或动力模块功率比可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混合几种方式。混合动力工程机械中的柴油机相较于同比能力内燃式工程机械中柴油机更小,例如信号为AR65装载机中装载柴油机功率为37kW,并配备功率为15kW的电机,同等能力内燃机装载柴油机功率为51kW。其次电动机在混合动力工程机械中主要作用是助力驱动,装置中的柴油机可在低油耗、低排放情况下高效运行,通过这些措施可有效促进节油减排,使用混合动力工程机械相较于同种能力工程机械可节约15%~30%的燃油,降低15%~35%的污染排放(如图2)。当前有较多机械研发及生产厂家,例如俄罗斯某拖拉机厂研制出混合动力推土机,沃尔沃公司研制出混合动力装载机,德国道依茨公司开发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混合动力模块,可安装在需要的机械装置上。

2评述和建议

(1)动力电池工程机械利用电力作为燃料,因此在运行过程中不耗油,对环境无污染,零排放。双动力工程机械在工作过程时通过交流电驱动工作装置,因此同样具备不耗油,对环境无污染。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具有较低能耗,相较于一般工程机械其污染物排放量极大降低。此外使用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其行走装置可与电缆相连,相较于传统工程机械在结构上降低约60%数量零部件。(2)动力电池具有较高性能,可推动能源工程机械展开工作。当前动力电池工程机械、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在生产过程中其成本会高出同等工程机械15%~30%,具体成本与电池品种相关。电池成本较高是制约新能源工程机械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也是能源工程机械性价比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随着新能源工程机械不断发展,未来动力电池必将量产,之后电池价格会下降,从而有效提升新能源工程机械性价比。(3)当前我国并未建立新能源工程机械标准,例如对新能源工程机械中的混合动力工程机械,仅仅从名称分析就包括柴油、油电、电驱动、混合驱动等多种称呼,为有效推动工程机械在我国的发展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建立新能源工程机械相关标准,例如命名标准、工艺标准、性能测试标准、质量标准、技术标准。(4)结合国外和国内已有新能源汽车推广经验,若要推动工程机械在我国的发展,应加强对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宣传,加深客户对新能源工程机械的认识,并培养大量售后维护人员,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和技术培训。(5)新能源工程机械仍旧处于发展初期,该阶段存在资金为题,研究单位应该建立多方合作渠道,力求获得更多支持。国家在新能源工程机械方面应该给予一定扶持,制定科学的扶持政策,多增加融资渠道,为新能源工程机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结语

新能源工程机械主要有动力电池工程机械、双动力工程机械、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几种,这些工程机械存在其特有机械特点。新能源工程机械将成为未来工程机械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应该大力扶持新能源工程机械项目发展,为新能源工程机械大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章崇任.新能源工程机械特点分析[J].建筑机械,2009(15):90~92.

[2]宋德山.新能源工程机械特点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0):68~68.

[3]苏兆杰,唐向阳,王保森.浅谈几种新能源工程机械特点及发展[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4(3):65~67.

电力工程新能源第6篇

关键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人才需求;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46-02

新能源属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面对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全球都在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规模化开发与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实现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过渡为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必然之举。中国将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加大水电、核电、太阳能和风能设施建设的同时,计划在2020年前使新能源消费比例达到15%。特别是近年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作为新能源电力的两支主力军迅猛发展,出现并驾齐驱的局面,新能源电力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新能源专业人才提出迫切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怎样培养适应新能源产业需求的人才,既有巨大的机遇,也有很大的挑战性。

为适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自2006年以来我国相继有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开办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2010年教育部紧急下达《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自2011年开始,我国部分高等院校设置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新能源产业相关的本科专业。但怎么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起到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培养什么样的新能源产业人才以及如何培养,怎么样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与资源优势开设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是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一、我国新能源电力产业的发展形势

自2007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呈高速增长趋势。2010年,我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风电装机1893万千瓦,累计风电装机容量4473万KW,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至2012年底,全国新增安装风电机组7872台,装机容量1296万KW;累计安装风电机组53764台,装机容量达到7532万KW;风电并网总量达到6083万KW,发电量达到1004亿千瓦时,风电已超过核电成为继煤电和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2013年我国风电又新增风电并网容量1492万千瓦。2014年我国风电发展目标为1800万千瓦。根据2014年国家能源局印发“十二五”第四批风电项目计划显示,列入“十二五”第四批风电核准计划的项目总装机容量为2760万千瓦(27.6GW)。从2011年开始,我国为把握风电发展节奏,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开始制定风电项目核准计划,前三批风电核准规模分别为2683万千瓦、1676万千瓦(后又增补852万千瓦)和2797万千瓦。至此,“十二五”以来拟核准的风电项目规模累计已超过1亿千瓦。

在风电大规模发展的同时,自2009年以来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也迅速扩张。截至2012年底,我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达到7.5GWp;截至2013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0.66GWp,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8.16GWp。201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39GWp,比2012年增长28%。2013年,就新增光伏装机而言,中国、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市场,而德国则退居第四。中国2014年光伏发电的发展目标是全年新增光伏装机14GWp。根据《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与发展目标如表1所示。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全球太阳能光热发电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截至2013年底为止,美国已有5座大型太阳能光热发电站投入运行,规模都在100MW以上。其中美国NRG能源公司联合Google、Brightsource公司投资22亿美元在加州莫哈维沙漠建设的太阳能发电站于2013年成功发电,装机规模为392MW,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塔式电站。美国能源部SunShot计划光热发电的研发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75%的成本削减,在不依赖政策补贴的前提下将光热发电推至每千瓦时6美分甚至更低的水平。欧洲早在2009年12家跨国公司在德国慕尼黑签署协议,计划投资4000亿欧元在北非建立太阳能热发电厂,10年后开始供电,据估计到2050年,该项目在北非的发电厂将满足欧洲15%的用电需求,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拟建中太阳能发电厂同类中最大的太阳能项目。此外,西班牙、南非、印度、智利、摩洛哥、以色列、沙特、阿联酋、科威特以及澳大利亚都已经开始了大规模光热发电的兴建,印度已有50MW规模的电站并网运行。中国在北京延庆县八达岭建设了首个规模为1MW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于2012年8月成功发电,但还没有商业化规模电站。可以预见,随着国外太阳能光热发电公司进入中国和国内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中国未来十年将在太阳能光热发电方向上大有作为。

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2012年,教育部将原风能与动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合并统一改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相应地,风动专业也将面向更宽广意义的新能源产业需求,需要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特别是更名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就业的主战场不能较好地定位,致使专业课程体系达不到市场的期望值,对该专业课程体系怎样设计仍需继续研究探讨。从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需求上来看,专业课程设置和职业能力培养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经济水平还欠发达,从读大学所付出的成本上来看,大多数学生期望接受到职业技能方面的训练;二是用人单位企盼招收到适合于工程技术需要的、能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对于专业设置,国内其它专业的普遍做法是根据就业渠道下设专业方向。专业必须有支撑产业为基础才会有生命力。因此,本文提出“以学科为基础设置大类专业,以产业为支撑开设专业方向”的观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应该在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必须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作为就业主战场,分别面向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场工程、太阳能发电工程三个主要领域,设置各具特色的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10年教育部批准开设以来,全国已有34所高校开设此专业。2013年5月19日,“首届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华北电力大学召开,指出课程体系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现阶段我国系统培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对于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正处于探索阶段。

根据国内部分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公布的培养方案,其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定位(如表2所示)。总体上来看,各高校的课程体系呈现自由发展、特色发展的局面,这有利于各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但同时应注意一些专业基础课程的共性、相通性问题。课程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强调能源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A类),但专业核心课程各高校有所偏重;另一类则是专业方向针对性较强,更强调职业能力培养(B类)。例如风动方向加强了力学、机械、电气方面的课程模块,太阳能方向则强调了半导体物理、材料科学的课程模块,但缺少光学、热学、电气工程方面的教学。

表2 国内部分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专业定位

学 校 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定位

A类:

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 专业基础课程: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应用电化学、固体与半导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

专业核心课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概论、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制造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应用、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技术、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技术、核能发电概论、氢气大规模制取的原理和方法、能源与环境、燃料电池概论、薄膜材料与器件、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热泵技术、能源低碳利用技术、Matlab及其工程应用、CFD软件应用等 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能源科学、系统工程等理论基础,掌握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专业知识

B类1:

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 专业基础课程:理论力学、风力机空气动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与CAD、、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电机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风力发电原理、风资源测量与评估、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液压与气压传动、风电场电气工程、风电机组控制与优化运行、风力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风电机组测试与认证、风电场施工与管理、风电场建模与仿真、风力机设备材料、新能源材料、近海风力发电、风能与其它能源互补发电系统、风电场并网、风力发电机组计算机辅助设计、风电场规划与设计等 面向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场工程等

B类2:

福建师范大学 理论物理基础、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学、材料分析方法与技术、材料热力学、单片机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制图、磁性材料与器件、光电子材料与技术、太阳电池物理、光伏工程与技术、光热工程与技术、固体发光材料、半导体材料、电化学基础、磁熵变材料与磁制冷技术、传感材料及其传感技术、X射线分析技术、储能材料与技术、先进功能材料、光电薄膜与器件、锂离子电池原理与技术、材料设计与模拟计算、纳米材料与应用、新型能源材料与技术、太阳能光热转换理论及设备、太阳能热利用、薄膜材料与技术、光源设计与应用技术等 面向太阳电池及其它新能源材料技术研发

应当指出,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不可能完全为企业的需求而量身定做;即使课程体系相同,但由于学校资源的差别和培养方式、途径及方法的不同,人才培养的类型、质量与层次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新能源本科专业教育主要考虑人才质量的基础性、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与可拓展性。专业基础课应该以能源科学为基础,兼顾高校各自的资源优势,设定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

以长沙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应针对风机制造、风电场、太阳能发电站三个就业领域,结合学校现有学科与专业优势,培养目标定位于既具有较宽广、厚实的专业基础,又有专业方向的特长。为此,针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求和我校的学科优势,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可增设太阳能发电工程方向。主要面向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站及并网工程,同时兼顾太阳能领域的技术研发,为太阳能光热发电储备人才,开设材料科学、光学、热学、电气工程等模块的课程,主干学科为材料科学、电气工程,使学生具有材料科学、光学、热学理论基础,具备电气工程的职业能力。目前我校已有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太阳能方向的开设奠定了基础。

四、结论

当前,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呈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太阳能光热发电也未雨绸缪。为适应新能源电力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应该“以学科为基础设置大类专业,以产业为支撑开设专业方向”。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专业方向上,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在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分别面向风机制造、风电场工程、太阳能发电工程三个主要领域,专业基础课应以能源科学为基础,兼顾高校各自的资源优势,设定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新能源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面对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全球都在加速发展新能源产业。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整合各校相关的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打造新能源专业品牌。

参考文献:

[1] 熊怡.论道学科学专业建设,共话新能源人才培养――首届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3,

(21):26-28.

[2] 熊怡.我国新能源人才培养的道与术[J].中国电力教育,2013,

(21):38-41.

[3] 陈建林,陈荐.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 20-25.

[4] 杨晴,陈汉平,杨海平,等.华中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1):29-31.

电力工程新能源第7篇

关键词:新能源;工程机械;节能减排

1新能源工程机械概述

1.1新能源设备应用现状

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天然气机械、电驱动机械及混合动力机械等是我国新能源机械设备发展的代表。目前,我国新能源工程机械研究的技术理念逐步形成,部分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发展,三一、柳工、山河智能及中联等国内大型的工程机械企业均已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较国家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新能源工程机械发展起步较晚,新能源机械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新能源行业普遍缺乏统一的制度化标准。国家应积极组织人员制定新能源工程机械生产的质量控制及关键技术标准,通过制度规范的方式促进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发展[1]。当前,工业企业生产中,传统能源的应用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随着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工业企业在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方面的研究不断推进,新能源工程机械立足于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进行机械设备结构及性能的优化,有效地践行了绿色、节能的发展理念。

1.2制约新能源工程机械发展的因素

电驱动工程机械设备具有零污染、不耗油、噪声污染小的特点,但蓄电池容量较小,造成电动机整体功率存在局限性。蓄电池无法维持机械设备的长时间作业,电驱动机械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给企业作业带来不便,因此,电驱动设备的应用会受到工作场地的制约,其在电源场所中才能正常作业。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的推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传统能源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数量众多的能源补给站,但新能源的补给站相对较少。因此,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能源补给困难造成的设备无法正常运转问题,天然气设备加气方式局限于槽车与加气站。我国天然气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造成天然气保存方面的难题,天然气对存储环境的要求较高,由于气瓶无法保证隔热,遇到周围环境的温度升高时,瓶内的天然气会逐渐气化升压[2]。当压力值达到极限时就会出现天然气泄漏的问题,造成资源浪费,给设备使用企业带来安全隐患。

2新能源工程机械的特点

2.1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多样性

我国机械设备的种类繁多,不同建设区域的具体工况及地理环境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工程建设人员为满足建设项目的需求,必须采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开展作业,技术人员依据工程需要设计出了不同的机械设备。现代新能源机械设备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积极进行技术研发,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机械设备,新能源机械设备的研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2.1.1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世界能源危机的到来,推动了现代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气候变化及环境污染问题带来了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污染小的优势,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及生物质能都是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应用于工程机械中,是实现现代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太阳能是一种很清洁能源,避免了传统化石能源使用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利用太阳能发电,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光伏装机容量的推广与应用,促进了我国政府光伏政策的完善,我国光伏电装机容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光伏设备的使用是现代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应用的典型代表[3]。在政府政策支持及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光伏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产业链不断完善,光伏电池材料及相关组件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建设光伏及滩涂光伏是两种主要的光伏电机装置,滩涂光伏在集中开发模式下与风电项目结合实现了分光互补发电。在电力企业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依据系统的结构及功能,人们将其分为可调试与不可调试两种。不可调试系统中未设置蓄电池组,系统集成度高,结构相对简单,系统的安装及调试环节简便,其工作原理为通过对系统中逆变器的控制,将光伏电池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将其输入公共电网,应维修或者公共电网故障而需要停止供电时,系统会自动停止供电,光伏供电机械设备降低了企业的运维成本。含大型光伏电站的电力系统中,调度中心依据有功需求调整光伏电站的出力状态,并网逆变器及光伏电站系统的无功补偿装置间相互协调,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2.1.2LNG工程机械的应用工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液化天然气(LNG)及压缩天然气(CNG)是工业企业中普遍应用的两种天然气。LNG采用压缩、冷凝的手段,在低温状态下液化后进入工业生产。CNG通过天然气加压的方式,将其以气态的方式存储在容器中,其与管道天然气的成分相同。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应用中,通常以1:3的比例配置CNG与LNG,保障发动机高效运转,实现了节约能源的目标。新能源研究中,我国的自主品牌机械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例如,我国研发出了LNG装载机,与传统的柴油机相比,其使用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较少,造成的能源消耗也较小,是现代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典范。2.1.3双动力工程机械的应用与传统单一动力的机械不同,新能源双动力工程机械中配置有两个动力机,其使用的能源也不同,一台以柴油供能的方式运作,一台利用交流电实现供能,很好地适应了工作环境的要求。国外创造了一种双动力的移动筛分机,利用柴油发动将机械设备移至施工现场,有效地节约了能源,满足了人们工作的需要。山重建机制造的GC58DP-8双动力挖掘机采用上述原理,利用220V及380V电网工作,有效地节省了电源,降低了作业噪音,设备运行中对人力、资金的要求较低,在远离电源设备的作业中被广泛应用。2.1.车田技术的进步电力平衡发展中,风电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风电场中,通过安装许多风力机组并网发电的方式建立起来的风车田,是现代工业供电的典型模式。风车田装机采用技术先进的中型机组,配合发电机并网的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其单机容量较大,设备性能可靠,实现了风电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风力发电机组的数量持续增加,总装机容量也不断增加。随着技术的进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风车田建设在工业化发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化石燃料造成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而被广泛应用,我国风车田建设是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2.2新能源工程机械的低碳环保性

工业企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生产、制造环节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机械设备制造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粉尘、微粒等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电力企业技术的落后造成机械生产环节严重的资源浪费,传统变电站运行下,落后的电缆技术等造成了电能输送环节的电力浪费。电力企业的风力发电系统,有效地节约了煤炭资源,减少了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排放,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汽车行业使用的天然气发动机,较传统的柴油机设备而言,减少了2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了70%。现代电驱动机械采用电源设备或者蓄电池提供动力,实现了零排放,有效地减少了噪声污染。与传统的内燃机机械相比,混合动力机械节约了20%的燃油,使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也明显减少。

3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工程机械的种类不断增多,在长期的发展研究中,设计人员依据不同工作场景及环境的需要,设计出了满足工业企业发展的多种工程机械设备,传统发动机驱动下的工程机械设备逐渐被大功率马达的电驱动工程机械设备所代替。例如,典型的JCM921D(电动)挖掘机采用电网提供的电能作为动力源,代替传统的柴油机,向外输出功率,电动工程机械设备节能效果好,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较小[4],实现了零排放,该机械在隧道、港口及城市建设的电源场所被广泛应用。电力企业常会出现外接电源供用不够的情况,双动力工程机械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随着天然气机械的普及应用,加气站的设立密度发生了变化,在我国市区或郊区的拌合站,周围存在较多的天然气站。天然气设备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天然气作为主要的新型能源在机械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例如,人们已经开始采用天然气机械进行作业,如天然气装载车、天然气搅拌车及天然气泵车等。但是,在偏远地域,由于加气设备、运输条件及加气站数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天然气机械无法推广应用。我国在新能源工程机械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社会的发展,政府在发展新能源工程机械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未来企业在新能源机械的应用与开发方面将加大资金投入。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新能源工程机械的技术与经验,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机械产业链,实现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生产。政府应制定更多的激励政策,促使现代企业积极应用新能源工程机械,将节能减排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4结语

随着技术的进步及传统能源设备应用下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的研究与应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代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其结构及性能不断优化,有助于现代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应用与推广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章崇任.新能源工程机械特点分析[J].建筑机械,2009,(15):90-92.

2苏兆杰,唐向阳,王保森.浅谈几种新能源工程机械特点及发展[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4,(3):65-67.

3侯林帅.新能源工程机械特点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7,(3):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