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美学和文学的关系(合集7篇)

时间:2023-11-06 10:07:33
美学和文学的关系

美学和文学的关系第1篇

关键词:英文电影;英美文学;关系发展

电影与文学的发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文化表现形式。但是,两者之间却又是有着异常紧密的关系。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电影与文学的发展都是从生活中汲取的养料,且在此基础上将生活进行了升华。对于电影和文学发展来说,其都需要借助不同的载体将其所具有的艺术内涵、故事情节、人物特点,以及事情发展的顺序等表达出来,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观点等进行彰显。也可以说电影的发展来自于文学作品,如电影拍摄所用的剧本大多就是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的知识,用以诠释成电影所要拍摄的内容。固英美文学作品是英文电影创作取材的重要基础,而电影则是文学作品升华和延伸的重要渠道。[1]现今,随着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许多电影作品创作中都开始以经典文学作品作为题材进行拍摄,也有更多经典电影是以文学作品作为内容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以此促进了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得到了良好的艺术发展。

一、英文电影发展历史介绍

英文电影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娱乐大众的方式而存在,其中所体现和包含的艺术性相当少。而随着英文电影的发展,且在电影技术上也在不断深化,人们更多的想要从电影中窥探到一些饱含内容的东西,更愿意从中看到一些喜闻乐见的元素,以此作为英文电影艺术性的发展史,开启了其艺术创作之路。随着英文电影的深入发展,其在发展中也分支出了诸多流派,尤其是在电影拍摄手法和技巧上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文电影在全世界所流行,且受到人们广泛的青睐和喜欢。对于英国人来说,其最初所拍摄的电影题材大多源自于其日常生活,或者是根据民俗文化等作为题材来拍摄电影。但是美国人所拍摄的电影在题材选择上更加丰富,其更多的想要将一些臆想或者猜测的内容在电影作品中进行创作。所以从美国电影中可以看到诸多关于科幻或者星球大战一类的电影题材。但是,不论是哪种形式的电影表达方式,其所具有的影响力足以对世界产生震撼。因此,从人们所喜爱的英文电影题材中可以看到,世界人民对于英文电影还是非常推崇和喜爱的。

二、英美文学发展历史介绍

英美文学发展历史与我国古代文学发展颇有相似之处,都包含时代政治或者文化影响等因素,且在文学作品发展上也呈现阶段性的发展。英美文学发展鼎盛时期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的迅速发展,且在该历史阶段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得到了创作,在文学风格和体系上呈现出不同特色。

如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追溯的话,那么可以追溯到5世纪阶段,其在当时世纪中就有了《贝奥武甫》等该类文学作品,其所讲述的内容是关于搏斗方面的故事。而随后,在6世纪英国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在文学作品创作上也开始倾向于宗教文学方面的发展,如《英国人民宗教史》就是在该阶段所完成的。而到了9世纪,当时的英国国王韦赛克斯非常喜欢文学创作,且将拉丁文M行了翻译,以此将拉丁文中所具有的文学知识融入到英美文学创作中去。随后,随着国家之间文学交流和沟通的加深,使得英美文学创作在题材和内容上越发丰富。[2]而到了16世纪,英美文学中诗歌题材的出现,为以后的歌剧创作提供了良好素材,且将文学作品与电影进行融汇,在电影发展中将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知识融入进去,能够使电影看上去更加有故事性,以此根据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内容进行改变和变化,逐渐的形成了现今英美文学与英文电影之间的发展。

三、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的共性及差异性分析

(一)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之间的共性分析

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虽然在艺术表达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两者之间仍具有一定联系,存在诸多相同点,而在本文研究中则对两者之间存在的共性进行分析。

1.在主题表现上存在一致性。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在题材上都是来源于生活,且所描述的对象都是将人作为主要对象。进而根据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背景、社会阶层等的不同,对人们思想、行为、存在的关系等作为描写的线路进行揭示和描述,能够将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彰显出来。尤其是对于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发展的主题来说,对于时代特征以及社会现象进行描写是亘古不变的,也是其艺术形式中所要表达的本质内容。但是,如对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进行了解,则会发现两者之间与生活形态又存在一定区别,虽然在主题和内容上都源自于生活,但是都经过了艺术渲染,而超越了普通生活的描述方法,以此得到了升华。

2.在基本要素上存在一致性。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都具有人物、情节、语言、结构、时间、场景等内容,而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和题材的不同,在表现手法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两者在基本要素上仍是相同的,都要根据人物语言表达特点以及情节的设定、情境的编排等来表达内容和主题,以此能够将作品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彰显出来。

3.都是借事表现的艺术形式。两者之间在发展上都离不开叙述这一基本情节,能够通过叙事的表现手法和情节,来将读者和观众带入到特定的艺术创作中去,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作者或者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及情感上的诉求。

(二)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之间的差异

虽然两者之间在艺术上存在一定共性,但是在一些方面上仍存在差异。

1.电影的时空的艺术。从发展历程上来说,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都是时间的艺术,但是更确切来说电影则是时空艺术。[3]因在电影发展中,其所表现的是电影技术与时空所结合的一种方式,能够在空间构架下根据故事情节将电影脉络表达出来,且在此基础上给观众带来更多冲击力,以此使内容更加丰富。而对于英美文学来说,其所表达的内容只是根据情节所展开的线索分析,且在语句上更加倾向于抽象方式。

2.两者在语言表达位置上存在差异。两者之间虽然都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艺术表达,但是语言在两者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却存在一定差异。对于英美文学来说,文字语言是其重要载体形式。不同的文学题材作品在语言文字使用上是不同的,其在文学传播载体上完全要依靠文字为基础进行传播。也可以说文学的发展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表达,如果其失去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那么文学艺术也就丧失了其所具有的价值,而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也不能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和情绪。反观电影的发展,其在最初发展形式上是从默剧开始得到的发展。并且,电影发展形式除了语言表达之外,其还具有多种形式的表现形式,如通过动作、音像等的表达等。尤其是电影发展上,其所展示的主要效果是电影镜头,而语言只是作为一种对白或者旁白的形式所应用,能够对电影镜头的发展起到情绪波动的作用。[4]并且,观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注意力大多在镜头表现方面,能通过视听语言了解到电影情节和内容,而不用通过观看文字就能够了解到整部电影所要讲述的内容。也可以伴随电影演员动作、表情,或者布景等的应用,能够完全的将内容得以彰显,而文学作品则要通过语言才能将内容进行刻画,其具有一定抽象行为。

四、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英文电影补充了英美文学作品中表现力不足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文明生活要求越来越高。而电影的出现和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多视听艺术上的享受,俨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享受和消遣的主要方式。虽然电影在题材上大多源自于文学作品,但是其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能够弥补到英美文学作品中表现力不足的问题。如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情感的描述上往往要使用大量篇幅进行描写,而读者需要在充分理解这些文字的基础上脑补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而以电影所呈现的话则能够通过一组,或者几组镜头就能够将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呈现出来,使观众直观的了解到人物情感特点。

(二)英美文学是英文电影的创作源泉和根基

电影的发展仅有一百多年,虽然经过电影技术和科学技术等的发展促进了电影成为一门艺术形式被人们所喜爱和熟知、了解。但是,电影的发展仍离不开文学发展。对于英文电影来说,其在创作源泉上往往都是根据诸多优秀和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得到的创作,所以可以说英美文学是英文电影的根基所在。[5]如人们所熟知的电影《沉默羔羊》、《在路上》、《乱世佳人》等都是由著名的英美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并且,在电影对白的应用上往往也是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润色,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台词往往会在电影作品中被直接应用。这些都说明了英美文学是英文电影的创作源泉和基础所在,其为电影创作和改编提供了重要素材,如果没有文学作品的话,那么电影也无法具有如此深刻的艺术内涵和社会影响力。

五、结束语

自古以来文学与电影之间都具有息息相关的关系,且都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得到发展。对于英文电影来说,其能够通过电影镜头和画面情节去打动观众,而英美文学过多的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来打动读者内心。但是,历史的发展注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学作品被搬上大荧幕,使人们能够了解和熟x到更多关于电影和文学作品的艺术表达,以此丰富着人们的内心生活。

参考文献:

[1]李贵垓.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以作品《杀死一只知更鸟》为例[J].电影评介,2016(02):79-81.

[2]海燕飞.当代英美传记文学的影像改编[J].电影文学,2016(02):99-101.

[3]贺华丽.《杀死一只知更鸟》: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的相关性探析[J].电影评介,2015(24):66-68.

[4]陈丽珠.以《杀死一只知更鸟》为例探析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之间的关系[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8):36-37.

美学和文学的关系第2篇

关键词:英文电影;英美文学;关系发展

电影与文学的发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文化表现形式。但是,两者之间却又是有着异常紧密的关系。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电影与文学的发展都是从生活中汲取的养料,且在此基础上将生活进行了升华。对于电影和文学发展来说,其都需要借助不同的载体将其所具有的艺术内涵、故事情节、人物特点,以及事情发展的顺序等表达出来,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观点等进行彰显。也可以说电影的发展来自于文学作品,如电影拍摄所用的剧本大多就是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的知识,用以诠释成电影所要拍摄的内容。固英美文学作品是英文电影创作取材的重要基础,而电影则是文学作品升华和延伸的重要渠道。[1]现今,随着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许多电影作品创作中都开始以经典文学作品作为题材进行拍摄,也有更多经典电影是以文学作品作为内容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以此促进了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得到了良好的艺术发展。

一、英文电影发展历史介绍

英文电影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娱乐大众的方式而存在,其中所体现和包含的艺术性相当少。而随着英文电影的发展,且在电影技术上也在不断深化,人们更多的想要从电影中窥探到一些饱含内容的东西,更愿意从中看到一些喜闻乐见的元素,以此作为英文电影艺术性的发展史,开启了其艺术创作之路。随着英文电影的深入发展,其在发展中也分支出了诸多流派,尤其是在电影拍摄手法和技巧上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文电影在全世界所流行,且受到人们广泛的青睐和喜欢。对于英国人来说,其最初所拍摄的电影题材大多源自于其日常生活,或者是根据民俗文化等作为题材来拍摄电影。但是美国人所拍摄的电影在题材选择上更加丰富,其更多的想要将一些臆想或者猜测的内容在电影作品中进行创作。所以从美国电影中可以看到诸多关于科幻或者星球大战一类的电影题材。但是,不论是哪种形式的电影表达方式,其所具有的影响力足以对世界产生震撼。因此,从人们所喜爱的英文电影题材中可以看到,世界人民对于英文电影还是非常推崇和喜爱的。

二、英美文学发展历史介绍

英美文学发展历史与我国古代文学发展颇有相似之处,都包含时代政治或者文化影响等因素,且在文学作品发展上也呈现阶段性的发展。英美文学发展鼎盛时期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的迅速发展,且在该历史阶段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得到了创作,在文学风格和体系上呈现出不同特色。如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追溯的话,那么可以追溯到5世纪阶段,其在当时世纪中就有了《贝奥武甫》等该类文学作品,其所讲述的内容是关于搏斗方面的故事。而随后,在6世纪英国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在文学作品创作上也开始倾向于宗教文学方面的发展,如《英国人民宗教史》就是在该阶段所完成的。而到了9世纪,当时的英国国王韦赛克斯非常喜欢文学创作,且将拉丁文进行了翻译,以此将拉丁文中所具有的文学知识融入到英美文学创作中去。随后,随着国家之间文学交流和沟通的加深,使得英美文学创作在题材和内容上越发丰富。[2]而到了16世纪,英美文学中诗歌题材的出现,为以后的歌剧创作提供了良好素材,且将文学作品与电影进行融汇,在电影发展中将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知识融入进去,能够使电影看上去更加有故事性,以此根据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内容进行改变和变化,逐渐的形成了现今英美文学与英文电影之间的发展。

三、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的共性及差异性分析

(一)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之间的共性分析

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虽然在艺术表达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两者之间仍具有一定联系,存在诸多相同点,而在本文研究中则对两者之间存在的共性进行分析。1.在主题表现上存在一致性。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在题材上都是来源于生活,且所描述的对象都是将人作为主要对象。进而根据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背景、社会阶层等的不同,对人们思想、行为、存在的关系等作为描写的线路进行揭示和描述,能够将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彰显出来。尤其是对于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发展的主题来说,对于时代特征以及社会现象进行描写是亘古不变的,也是其艺术形式中所要表达的本质内容。但是,如对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进行了解,则会发现两者之间与生活形态又存在一定区别,虽然在主题和内容上都源自于生活,但是都经过了艺术渲染,而超越了普通生活的描述方法,以此得到了升华。2.在基本要素上存在一致性。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都具有人物、情节、语言、结构、时间、场景等内容,而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和题材的不同,在表现手法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两者在基本要素上仍是相同的,都要根据人物语言表达特点以及情节的设定、情境的编排等来表达内容和主题,以此能够将作品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彰显出来。3.都是借事表现的艺术形式。两者之间在发展上都离不开叙述这一基本情节,能够通过叙事的表现手法和情节,来将读者和观众带入到特定的艺术创作中去,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作者或者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以及情感上的诉求。

(二)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之间的差异

虽然两者之间在艺术上存在一定共性,但是在一些方面上仍存在差异。1.电影的时空的艺术。从发展历程上来说,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都是时间的艺术,但是更确切来说电影则是时空艺术。[3]因在电影发展中,其所表现的是电影技术与时空所结合的一种方式,能够在空间构架下根据故事情节将电影脉络表达出来,且在此基础上给观众带来更多冲击力,以此使内容更加丰富。而对于英美文学来说,其所表达的内容只是根据情节所展开的线索分析,且在语句上更加倾向于抽象方式。2.两者在语言表达位置上存在差异。两者之间虽然都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艺术表达,但是语言在两者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却存在一定差异。对于英美文学来说,文字语言是其重要载体形式。不同的文学题材作品在语言文字使用上是不同的,其在文学传播载体上完全要依靠文字为基础进行传播。也可以说文学的发展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表达,如果其失去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那么文学艺术也就丧失了其所具有的价值,而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也不能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和情绪。反观电影的发展,其在最初发展形式上是从默剧开始得到的发展。并且,电影发展形式除了语言表达之外,其还具有多种形式的表现形式,如通过动作、音像等的表达等。尤其是电影发展上,其所展示的主要效果是电影镜头,而语言只是作为一种对白或者旁白的形式所应用,能够对电影镜头的发展起到情绪波动的作用。[4]并且,观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注意力大多在镜头表现方面,能通过视听语言了解到电影情节和内容,而不用通过观看文字就能够了解到整部电影所要讲述的内容。也可以伴随电影演员动作、表情,或者布景等的应用,能够完全的将内容得以彰显,而文学作品则要通过语言才能将内容进行刻画,其具有一定抽象行为。

四、英文电影和英美文学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英文电影补充了英美文学作品中表现力不足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文明生活要求越来越高。而电影的出现和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多视听艺术上的享受,俨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享受和消遣的主要方式。虽然电影在题材上大多源自于文学作品,但是其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能够弥补到英美文学作品中表现力不足的问题。如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情感的描述上往往要使用大量篇幅进行描写,而读者需要在充分理解这些文字的基础上脑补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而以电影所呈现的话则能够通过一组,或者几组镜头就能够将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呈现出来,使观众直观的了解到人物情感特点。

(二)英美文学是英文电影的创作源泉和根基

电影的发展仅有一百多年,虽然经过电影技术和科学技术等的发展促进了电影成为一门艺术形式被人们所喜爱和熟知、了解。但是,电影的发展仍离不开文学发展。对于英文电影来说,其在创作源泉上往往都是根据诸多优秀和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得到的创作,所以可以说英美文学是英文电影的根基所在。[5]如人们所熟知的电影《沉默羔羊》、《在路上》、《乱世佳人》等都是由著名的英美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并且,在电影对白的应用上往往也是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润色,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台词往往会在电影作品中被直接应用。这些都说明了英美文学是英文电影的创作源泉和基础所在,其为电影创作和改编提供了重要素材,如果没有文学作品的话,那么电影也无法具有如此深刻的艺术内涵和社会影响力。

五、结束语

自古以来文学与电影之间都具有息息相关的关系,且都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得到发展。对于英文电影来说,其能够通过电影镜头和画面情节去打动观众,而英美文学过多的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来打动读者内心。但是,历史的发展注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学作品被搬上大荧幕,使人们能够了解和熟读到更多关于电影和文学作品的艺术表达,以此丰富着人们的内心生活。

参考文献:

[1]李贵垓.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以作品《杀死一只知更鸟》为例[J].电影评介,2016(02):79-81.

[2]海燕飞.当代英美传记文学的影像改编[J].电影文学,2016(02):99-101.

[3]贺华丽.《杀死一只知更鸟》: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的相关性探析[J].电影评介,2015(24):66-68.

[4]陈丽珠.以《杀死一只知更鸟》为例探析英文电影与英美文学之间的关系[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8):36-37.

美学和文学的关系第3篇

美国文学最初就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展的,所以说美国文学一直具有全球化的性质,在大力发展本国文学精髓的前提下,不断融合世界先进的文学精华,不仅推动了美国本国文学的发展,也为世界文学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一、美国文学民族性的全球性发展

在全球化的发展中,文化全球化是指文化精神超出本国或本民族的限制,在世界共同的精神文明范围内,将世界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一种全球共享的文化。这种文化在尽量保持各国特色的同时,又能兼容其他社会意识和形态,普遍存在于世界的各个地区。由于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建国初期的美国文学,主要的文学形式应该是印第安文学,主要通过民众口头传诵的形式传播,美国的印第安移民作家在当时的文学界占有很高的地位。因此,那个时期的文学主要是印第安人的诗歌和小说。但是美国的主流文学一直将印第安文学排斥在外,因为欧洲移民的出现,使美国文学受欧洲文学的影响更深一些,尤其是英国文学。在十六世界后期,英国移民来到美国,英国文学成为正式有记载的文学形式,加之英国文学本身就具有融合欧洲不同地区的特点,所以说美国文学从一开始就具有全球性。

虽然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印第安文学和英国文学对其影响巨大,但美国文学也不是单纯的欧洲文学翻版。自从北美大陆被哥伦布的船队发现后,殖民者始终对这块新土地怀着希望和失望,从满足殖民者的占有欲来讲,北美大陆的出现无疑是一个新的政治平台,但是在这块土地上原有的文化文明还有待开发。

美国的民族首先是由欧洲的民族移民过去的,接着,世界各地域的民众也开始移民美国,所以说美国文学的发展有着各民族文学的发展印记,不是单纯的复制欧洲文学,这与单一民族文学发展与演变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在文学全球化的浪潮中不让本土文化被外来文化所排斥,被欧洲文化所取代,在文学全球化的过程中就要保证本土文化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兼容性,并且从外来文学中获取最精彩的部分。美国文化在发展之初就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更为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输出提供了基础。二十世纪后,美国文化逐渐繁荣,甚至产生了美国文化的霸权主义,在全球文学的发展中,美国无疑利用了良好的契机吸收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部分。

二、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政治性文学是美国早期的文学形式,主流的美国文学也是从政治性文学开始兴起的,这样的文学发展历程为今后美国文学对全世界文学的影响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且造就了二十世纪美国本土文学的兴盛。

首先,由于美国文学是由欧洲传承过来的,在政治色彩上还保留着欧洲政治的特色。其次,二十世纪世界政局的动荡也影响着美国文学的发展。近代欧洲哲学思想发展迅速,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许多伟大的政治哲学家,例如法国的孟德斯鸠、英国的密尔、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虽然各国的政治哲学内容不尽相同,但是其主要内容都是强调人权和自由主义,人人生而平等。美国在殖民地时期,通过不断将这些自由主义的思想植入本国,使美国逐渐成为一个人权思想很重的国家。《独立宣言》使美国政治性文学达到了顶峰,杰弗逊起草时主要引用的哲学观点是欧洲的自由主义,并且用简明流畅的语言将英国与法国的哲学思想相融合,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可读性。美国文学早期的政治性文学对美国文学后期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在这一阶段的文学创作,都是在欧洲政治哲学的影响下进行的。其实美国的文学发展道路与欧洲的文学发展历程大致相似,大致可以概括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五个时期,但是由于美国的建国时间较短,由深受欧洲文学的影响,只经历了很小部分的浪漫主义阶段和现实主义阶段就步入现代主义,与世界文学正式接轨。浪漫主义在美国的发展时间短暂主要是由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大量的资本积累加剧了资本主义与普通民众的矛盾,使贫富差距拉大,以揭露社会现实为目的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涌出,加速了美国文学向现代主义的发展。

三、美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与贡献

美国从建国至今,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在这二百多年之中,其文学艺术发展的成就不可忽视。在欧洲文学垄断的时期,美国文学能够突破界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世界文学发展的繁荣与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大批的文学家如艾默生、海明威、马克吐温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伟大作家,美国作家所创作的小说、诗歌、戏剧也以不同形式在世界各地传播,先后更是有是一位文学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尽管美国建国初期的文学形式和内容主要来源于欧洲的文化和文学,但是在二十世纪后期,美国文学已经彻底转变输入和输出关系,将,美国本土文学向世界各个角落传递。虽然我们经常说资源共享,但是在文学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以本国为基础的进行文学的输入和输出。在本质上,文学的输入就是指强国向弱国的输入,但是这不仅仅是建立在国家的文化基础上的,还跟经济与政治有着很大的关系。美国在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政治、经济逐渐成熟,在世界上取得了霸主的地位。美国通过世界强国的地位为其文学的发展带来更大更多的空间,同时美国文学的输出也为其政治做出一定的贡献,不单纯是文学的输出,政治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主要形式,从文化精神层面向世界传播,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殖民。为此,美国政府不仅向世界各地派出文学文化的传播者,还大量招收其他地方的相关人员在美国进行思想培训。所以说文学的传播与政治、经济的传播无异,都是发达国家进行霸权主义的手段。

美学和文学的关系第4篇

美国文学最初就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展的,所以说美国文学一直具有全球化的性质,在大力发展本国文学精髓的前提下,不断融合世界先进的文学精华,不仅推动了美国本国文学的发展,也为世界文学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一、美国文学民族性的全球性发展

在全球化的发展中,文化全球化是指文化精神超出本国或本民族的限制,在世界共同的精神文明范围内,将世界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一种全球共享的文化。这种文化在尽量保持各国特色的同时,又能兼容其他社会意识和形态,普遍存在于世界的各个地区。由于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建国初期的美国文学,主要的文学形式应该是印第安文学,主要通过民众口头传诵的形式传播,美国的印第安移民作家在当时的文学界占有很高的地位。因此,那个时期的文学主要是印第安人的诗歌和小说。但是美国的主流文学一直将印第安文学排斥在外,因为欧洲移民的出现,使美国文学受欧洲文学的影响更深一些,尤其是英国文学。在十六世界后期,英国移民来到美国,英国文学成为正式有记载的文学形式,加之英国文学本身就具有融合欧洲不同地区的特点,所以说美国文学从一开始就具有全球性。

虽然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印第安文学和英国文学对其影响巨大,但美国文学也不是单纯的欧洲文学翻版。自从北美大陆被哥伦布的船队发现后,殖民者始终对这块新土地怀着希望和失望,从满足殖民者的占有欲来讲,北美大陆的出现无疑是一个新的政治平台,但是在这块土地上原有的文化文明还有待开发。

美国的民族首先是由欧洲的民族移民过去的,接着,世界各地域的民众也开始移民美国,所以说美国文学的发展有着各民族文学的发论文联盟展印记,不是单纯的复制欧洲文学,这与单一民族文学发展与演变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在文学全球化的浪潮中不让本土文化被外来文化所排斥,被欧洲文化所取代,在文学全球化的过程中就要保证本土文化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兼容性,并且从外来文学中获取最精彩的部分。美国文化在发展之初就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更为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输出提供了基础。二十世纪后,美国文化逐渐繁荣,甚至产生了美国文化的霸权主义,在全球文学的发展中,美国无疑利用了良好的契机吸收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部分。

二、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政治性文学是美国早期的文学形式,主流的美国文学也是从政治性文学开始兴起的,这样的文学发展历程为今后美国文学对全世界文学的影响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且造就了二十世纪美国本土文学的兴盛。

首先,由于美国文学是由欧洲传承过来的,在政治色彩上还保留着欧洲政治的特色。其次,二十世纪世界政局的动荡也影响着美国文学的发展。近代欧洲哲学思想发展迅速,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许多伟大的政治哲学家,例如法国的孟德斯鸠、英国的密尔、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虽然各国的政治哲学内容不尽相同,但是其主要内容都是强调人权和自由主义,人人生而平等。美国在殖民地时期,通过不断将这些自由主义的思想植入本国,使美国逐渐成为一个人权思想很重的国家。《独立宣言》使美国政治性文学达到了顶峰,杰弗逊起草时主要引用的哲学观点是欧洲的自由主义,并且用简明流畅的语言将英国与法国的哲学思想相融合,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可读性。美国文学早期的政治性文学对美国文学后期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在这一阶段的文学创作,都是在欧洲政治哲学的影响下进行的。其实美国的文学发展道路与欧洲的文学发展历程大致相似,大致可以概括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五个时期,但是由于美国的建国时间较短,由深受欧洲文学的影响,只经历了很小部分的浪漫主义阶段和现实主义阶段就步入现代主义,与世界文学正式接轨。浪漫主义在美国的发展时间短暂主要是由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大量的资本积累加剧了资本主义与普通民众的矛盾,使贫富差距拉大,以揭露社会现实为目的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涌出,加速了美国文学向现代主义的发展。

三、美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与贡献

美国从建国至今,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在这二百多年之中,其文学艺术发展的成就不可忽视。在欧洲文学垄断的时期,美国文学能够突破界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世界文学发展的繁荣与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大批的文学家如艾默生、海明威、马克吐温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伟大作家,美国作家所创作的小说、诗歌、戏剧也以不同形式在世界各地传播,先后更是有是一位文学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尽管美国建国初期的文学形式和内容主要来源于欧洲的文化和文学,但是在二十世纪后期,美国文学已经彻底转变输入和输出关系,将,美国本土文学向世界各个角落传递。虽然我们经常说资源共享,但是在文学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以本国为基础的进行文学的输入和输出。在本质上,文学的输入就是指强国向弱国的输入,但是这不仅仅是建立在国家的文化基础上的,还跟经济与政治有着很大的关系。美国在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政治、经济逐渐成熟,在世界上取得了霸主的地位。美国通过世界强国的地位为其文学的发展带来更大更多的空间,同时美国文学的输出也为其政治做出一定的贡献,不单纯是文学的输出,政治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主要形式,从文化精神层面向世界传播,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殖民。为此,美国政府不仅向世界各地派出文学文化的传播者,还大量招收其他地方的相关人员在美国进行思想培训。所以说文学的传播与政治、经济的传播无异,都是发达国家进行霸权主义的手段。

美学和文学的关系第5篇

摘 要 本文运用解释学的研究方法,从解释美学和接受美学两方面,分析设计理念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对设计理念和大众文化的审美诉求、审美体验、审美归宿等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设计理念与大众文化在解释学美学和接受美学中遇到的问题,旨在对两者进行全面而客观的美学认识,为今后的设计提出一个折中的解决手法。

关键词 解释美学 接受美学 设计理念 大众文化

一、概论

1.解释学美学

把“解释学”或称“释义学”运用到美学分析或作品解释上来,非自今日始。但是到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则早已完成了原有意义上的解释学向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解释学的转折。这在这种理解中,一切表达的意义——艺术的意义以及一切从前流传物的意义——就形成并实现了。 因为解释的目的不是诠释文本而是深入事质本身。①

伽氏的解释学美学是以胡塞尔的现象学为其基础,并师承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说:“我的著作在方法上是立足于现象学基础上的,这是毫无疑义的。解释学美学从传统理论中所吸取的理论营养;从传统美学中所吸取的人文主义的关怀精神、主体性精神、审美判断。这种凭借概念的审美的反思判断,恰恰为伽达默尔本体论解释学美学不同于科学论证的“此在”的真理观奠定了理论的基础。

2.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运用现象学、解释学的方法对接受者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它提出,文学不是一种指向客体的对象活动,而是一种处理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正如尧斯所说,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流性质。文学的进程应该成为一种“对话过程”。

尧斯认为接受美学应更多地去考虑接受者的心理和接受后的反应,像对待创作者一样,要深入地并系统地研究读者在有效阅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要把读者作为研究对象之一。它强调应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审美经验放在社会历史环境中去研究。

二、设计理念与大众文化

1.设计理念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依据目前的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文化层面上每个人都属于大众,因此,将过去传统的“高雅趣味”作为人类普遍性的标准是难以成立的。事实上,可以理解,这种具有普遍性的趣味的标准,是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审美习惯与审美规范。

朱立元先生在《接受美学导论》中提到,阅读是读者想象性再创造的接受美过程,一部新作品的文本“为读者唤起熟知的来自较早文本的期待和规则的视界,那样,这些较早的文本就被更动、修正、改变,或者甚至干脆重新只做了。”接受美学运用到二者中意味着设计理念的转变,从过多注重设计师的创作转变到既注重设计者的创作又要注重受众者的欣赏上来。关注欣赏者的接受效应,是提升审美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设计理念和大众接受在解释学美学和接受美学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双层作用。

2.出现的问题

然而设计理念与大众文化并不是平稳的向前发展,在时代的影响下,各种审美思想的作用下,也会面临矛盾:设计理念中的历史精神和大众审美的矛盾。对待这个矛盾,有两种片面性。

一种是片面地强调历史的客观性,而排斥任何当代的解释。这样的历史,就成了编年史或者完全的复刻。死的材料是有用——只对少数学者有用,广大读者不会有兴趣。

另一种片面性是强调历史的当代性,否认历史的客观性。把历史的“当代性”理解为当代的某一个最新的思潮。把这种新思潮直接套用到历史的头上,改变历史本身。

众所周知,这两种观点都过于片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折中的,也就是在历史主义精神和大众审美之间保持一种张力的平衡。这种张力的平衡,有些接近于尧斯的接受理论所说的视界的融合。

当然,要达到这种平衡的融合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里显然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那就要求设计师的个人的视界尽量做到符合“历史精神”和“大众审美”才能更好地引导接受者在空白处填补和完善,实际上就是一种解释,在设计创造中,利用接受美学中“为定点”理论提出的理想模式所创作的文本是一种开放的结构,具有充分的可解释性。

三、总结

伽达默尔就曾说过:“对一个文本或艺术作品所包含的真实意义的获得永远不会终结。它事实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只是新的误解根源不断被消除,从而真实意义从掩盖它所有事件中显露出来,而且新的理解源泉也.从那儿不断涌现,展示出意思丕到的意义因素。⑤显而易见,在伽达默尔的心目中,艺术作品的意义结构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它向读者观众开放,向历史开放。

每一件设计文本在被设计师设计完成之后,再由大众文化的参与,接受者在自己的审美经验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富有个人色彩的解读、对话和交流,对设计理念进行再创,这就是大众文化的解读,从而赋予设计文本以别样的生命。由此可见,设计师在设计理念的表达上,不在于把设计理念一览无余地暴露给接受者,而在于制造悬念,给接受者以想象的空间,吸引他们参与其中。只有在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充满了许多未知,充满了设计师未曾点透的空白点的理念中,才能给接受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方能使得接受者用心去体会设计的真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立元.接受美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7.

[2]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

美学和文学的关系第6篇

一、概论

1.解释学美学

把“解释学”或称“释义学”运用到美学分析或作品解释上来,非自今日始。但是到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则早已完成了原有意义上的解释学向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解释学的转折。这在这种理解中,一切表达的意义——艺术的意义以及一切从前流传物的意义——就形成并实现了。 因为解释的目的不是诠释文本而是深入事质本身。①

伽氏的解释学美学是以胡塞尔的现象学为其基础,并师承海德格尔。伽达默尔说:“我的著作在方法上是立足于现象学基础本文由收集整理上的,这是毫无疑义的。解释学美学从传统理论中所吸取的理论营养;从传统美学中所吸取的人文主义的关怀精神、主体性精神、审美判断。这种凭借概念的审美的反思判断,恰恰为伽达默尔本体论解释学美学不同于科学论证的“此在”的真理观奠定了理论的基础。

2.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运用现象学、解释学的方法对接受者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它提出,文学不是一种指向客体的对象活动,而是一种处理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正如尧斯所说,文学的本质是它的人际交流性质。文学的进程应该成为一种“对话过程”。

尧斯认为接受美学应更多地去考虑接受者的心理和接受后的反应,像对待创作者一样,要深入地并系统地研究读者在有效阅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要把读者作为研究对象之一。它强调应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审美经验放在社会历史环境中去研究。

二、设计理念与大众文化

1.设计理念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依据目前的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文化层面上每个人都属于大众,因此,将过去传统的“高雅趣味”作为人类普遍性的标准是难以成立的。事实上,可以理解,这种具有普遍性的趣味的标准,是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审美习惯与审美规范。

朱立元先生在《接受美学导论》中提到,阅读是读者想象性再创造的接受美过程,一部新作品的文本“为读者唤起熟知的来自较早文本的期待和规则的视界,那样,这些较早的文本就被更动、修正、改变,或者甚至干脆重新只做了。”接受美学运用到二者中意味着设计理念的转变,从过多注重设计师的创作转变到既注重设计者的创作又要注重受众者的欣赏上来。关注欣赏者的接受效应,

转贴于

是提升审美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设计理念和大众接受在解释学美学和接受美学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双层作用。

2.出现的问题

然而设计理念与大众文化并不是平稳的向前发展,在时代的影响下,各种审美思想的作用下,也会面临矛盾:设计理念中的历史精神和大众审美的矛盾。对待这个矛盾,有两种片面性。

一种是片面地强调历史的客观性,而排斥任何当代的解释。这样的历史,就成了编年史或者完全的复刻。死的材料是有用——只对少数学者有用,广大读者不会有兴趣。

另一种片面性是强调历史的当代性,否认历史的客观性。把历史的“当代性”理解为当代的某一个最新的思潮。把这种新思潮直接套用到历史的头上,改变历史本身。

众所周知,这两种观点都过于片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折中的,也就是在历史主义精神和大众审美之间保持一种张力的平衡。这种张力的平衡,有些接近于尧斯的接受理论所说的视界的融合。

当然,要达到这种平衡的融合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里显然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那就要求设计师的个人的视界尽量做到符合“历史精神”和“大众审美”才能更好地引导接受者在空白处填补和完善,实际上就是一种解释性行为,在设计创造中,利用接受美学中“为定点”理论提出的理想模式所创作的文本是一种开放的结构,具有充分的可解释性。

三、总结

美学和文学的关系第7篇

【关键词】时代性;文化的主导权;平民化;生活化

有人说,影视作品“平实化意识的自觉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承继,有利于打造电视剧的民族文化品牌”,作为一个影视艺术爱好者和华夏五千年悠久文化的追随者,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当代影视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给予足够的重视。

诚然,影视艺术是诸多艺术类型中最具时代特性的一种艺术样式。影视艺术的时代特性一方面是由其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其内在的美学品格。影视作为一种文化既具有其他艺术样式难以比拟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也是接受范围最广的艺术形式,同时由于其市场化、商业化的特点,影视作品也成为最受大众影响的一种艺术形式。影视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突出的审美意识形态特性的社会现象,其市场形态表征着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与内涵,同时,影视艺术的发展与衍变又势必受到民族审美心理、伦理道德水准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某一国或者某一民族的影视艺术要健康、继续的发展就必须同时兼顾到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电视文化的时代性

一在现有的诸多艺术种类中,电影和电视无疑最具有时代性的。电影和电视在当代艺术文化的发展中,无论其表现形式、艺术语言,还是其文化意蕴,都体现出浓郁的创新意识和时代特征。笔者认为,影视文化的时代性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与商业并重。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向社会售票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公映电影《工厂的大门》标志着电影的诞生。影视艺术自诞生之日起便和市场有了割不断的联系,经由百余年的运作,已成为一门具有鲜明市场特性的艺术。同时,由于影视作品通俗性、大众性特点,以及其艺术表现形式与内涵的丰富性,使得影视作品同时具有了娱乐与审美的双重功能。综观当代的影视作品,不难发现,娱乐的未必是优秀的、美的,但优秀的作品之中必定有娱乐的成分,只有关注艺术接受者,让广大观众得到愉悦感和满足感一,与其审美经验和审美期待产生共鸣,影视作品才有市场,也才有能力继续运作。因此,影视文化的娱乐功能显然大于文学等艺术种类,只有在将市场牢牢把握的同时关注文化内涵,才能算是优秀的作品。第二,传播的迅速和受众的广泛。影视文化,特别是电视,其传播区域的广泛和速度的迅捷显然是无以伦比的,由此也带来了艺术信息的极大增殖,以及人们对现代传播媒体的高度重视;.同时由于影视文化艺术作品传播的迅捷和覆盖区域的广泛,影视作品,特别是电视作品,几乎在面世后的第一时间就会受到社会的关注,观众的审美情趣与接受心理以及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评判,这些因素也对影视文化极大的压力和挑战;第三,对现代科技的倚重。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附属产物的电影与电视艺术,愈来愈离不开最新科技成就的促动;每一项对艺术可能产生影响的科技成果,几乎都会同步地运用于电影电视的制作与传播之中。因此,可以说影视艺术作品体现着时展的脉搏和大众审美理想和接受心理变化的曲线,影视文化的健康发展首先必须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二、冲击·反思·回归

回顾电影诞生后的这一个多世纪,我国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对外交流一直是输入大于输出,这与我们的综合国力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直接相关。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在汉寸外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不对等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我国的影视文化在艰难成长的同时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误导。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采用高科技手段,大大增进了信息流通和传播的效能,对于文化艺术活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驱动着文化艺术事业的整体性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伴随信息化而来的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化模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与文化有着负面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西方一些人坚持所谓“西方文化中心”论,更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鼓吹所谓“文化一体化”,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强加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基土之上;在国内,也有一些人持类同的观点,似乎一提及国际间文化交流,就应该是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的盲目引进。然而,和影视技术与制作、艺术市场管理科学等具象的科学技术不同,影视文化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和民族性,不能以某一种文化模式来规范和代替其他国家或者民族影视艺术的发展。有感于此,很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维护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主导权的倡议,“中国电视剧要坚持‘民族性’和开放的姿态,并且坚决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保护自己的“文化”。

丹纳曾经说:“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的种类。”如果一味追随西方文化的审美情趣,一味追求高科技手段带来的视觉效果,一味依赖市场条件下的商业运作,而背离我国影视文化生长的土壤,只会逐渐扼杀其生存的空间。曾经指导过《推手》《喜宴》等深刻挖掘新时期下民族心理擅变的优秀作品的华裔导演李安指导的电影《卧虎藏龙》就是值得反思的。影片虽然讲述的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式的含蓄的爱情故事,也夺得了200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却没有在国内取得预想的收效。究其原因,蜻蜓点水、燕过无痕式的武术动作吸引了西方人好奇的目光,却忽视中国观众原有的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这样的处理自然不为中国观众接受。当地中国并不乏优秀的影视制作公司和艺术家,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开掘广博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宝库,使之生成更强大的艺术影响力。从本质上讲,提高当代影视文化水准最根本的在于植根于本国和本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同时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我国影视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才能够使其为广大国内观众喜闻乐道,并且逐步在对外文化艺术市场上站稳脚根,产生更大效应。

三、影视文化的生活化和平民化

改革开放之初的十几年间,我们的影视工作者曾经走过很多弯路,有一批盲从于西方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的作品问世,经过一段时间的仿徨、挣扎和沉寂之后,中国的影视文艺工作者逐渐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近几年一,以平民和家庭伦理为题材的国产影视剧的实践,在中国影视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值得肯定成绩。观众对那些反映平实生活的电视作品反映的热烈程度远盛于其他风格的影视作品(其中反映当代人婚恋困扰的有王海翎《牵手》,万芳的《空镜子》、《空房子》系列,还有关注挣扎在城市生活底层的农民工生活状态的《生存之民工》等)。平实化是传统美学的重要法则,影视文化艺术平民化和生活化意识的自觉回归就是对传统美学平实化法则的继承。这种有意识的反思和回归有利于打造影视艺术文化的民族文化品牌。而在去年沸沸扬扬的批评声中落下帷幕的“超级女生”选拔活动,不论其文化价值含量究竟有多少,但是正因为功利的存在,在“超女”评选进行过程中出现的凌乱感和在年轻的“超女”之间发生着的吵闹,让平民受众感觉到市井生活的亲切感,让他们找到了最需要的,也是最真实的感觉,也因此让湖南电视台声名鹊起,树立了自己的文化品牌。

马克思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虽然影视文化艺术是最昂贵的、受市场制约最强的艺术,受到成本大、版权引进以及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局限性,却是当代中国传播范围最广、最迅捷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广大的影视艺术工作者不能不关注中国的社会现状。目前我国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比较大,而这个拥有九亿农村人口的涣涣大国,不可能忽视占全部人口四分之三的农村受众和城市普通百姓的经济接受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不能不把更多精力放在对传达他们审美理想上。目前,大众审美文化的崛起和兴盛是影视文化艺术市场的突出表征,这是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必然现象,符合马克思对于第一性和第二性的论断,同时也是对传统美学思想平实化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