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美学经济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30 11:34:39
美学经济论文

美学经济论文第1篇

桥梁美学的属性和设计原则

桥梁美学的属性包括其客观性、主观性、相对性、社会性、创造性。桥梁美学的客观性是指桥梁美学是客观存在的,其客观基础具体指其结构形态、材料、技术和功能要求等。很多杰出的桥梁即使经历了几百甚至上千年后依然被认为是美丽的,正是因为美具有客观性,才使桥梁美学的研究具有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桥梁美学的主观性是指在审美过程中有主观意识的参与,同时结合客观审美对象而得出美与丑的判断。如对争议颇多的英国福斯桥的评价,有人说它是“丑陋的极品”,而有的人则赞叹其宏伟的外观气势,同一座桥可能引起完全相反的议论,可见人们的审美观念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桥梁美学的相对性是指在不同的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不同;即使在同一时代,不同地区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也会有不同的审美观;另外,美是相对于丑而言,美和丑相比较才显出美。如中国古代桥梁栏杆上常刻有狮、龙等,而西方古代桥梁常用神和伟人作为雕饰,正是这种审美观念的差异性,才会造就多样化的世界。桥梁美学的社会性是指尽管对于美的认识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由于人类是聚集在一起生活的,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里,存在着能为社会公众普遍接受的审美标准。如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普遍认为装饰是美不可或缺的因素;现在简洁明快、纤细流畅的桥梁被认为是美丽的。桥梁美学的创造性是指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使得创造美成为可能,美需要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现代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桥型不断丰富,这些都是美的创造性在桥梁领域的表现。桥梁美学的设计原则包括环境的协调、主从与对称、韵律、均衡与稳定、色彩、风格六个方面。环境的协调要求桥梁与桥址处的自然景观以及人文建筑能够协调一致,互相映衬,融为一体,构成让人赏心悦目的整体景观。主从与对称是 在 桥 梁 型 体 的 安 排 上 突 出 中 心 部 位 为“主”,两侧部位起衬托作用为“从”,并以中轴线对称布置,从而使整个桥梁体型关系主次分明;同时有时候在不规则环境中,可以不用拘泥于严格意义上的对称。韵律常指建筑型体中的变化与重复形成的有节奏的韵律感,给人们带来一种鲜明、生动、富有活力的美感,能非常显著的统一桥梁建筑的整体形象。均衡与稳定表现出桥梁建筑的稳固和耐用,反映桥梁建筑的基本功能,是宏伟建筑物完美布局的基础,是桥梁美学设计的基石。色彩是审美对象的视觉属性之一,是桥梁建筑的一种表现手段,新型色彩材料和涂料的发展,使桥梁更加瑰丽多姿。风格是一座桥梁的各种因素的整体特点,体现设计构思的特色和特征,表现出时代的、民族的、社会的文化思想,往往成为欣赏者审美的主要方面。桥梁工程师要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重视桥梁的美学设计原则,使桥梁具有使用和欣赏的双重作用。

桥梁的经济性

进入21世纪,由于对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和全寿命设计理念的重视,桥梁设计中遵循的“安全、适应、经济、美观、耐久、环保”六项原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7]。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投入的增加,经济性原则在中国桥梁界似乎越来越被忽视。一些不经济和不合理的大跨度方案,常常因业主的“好大喜功”和设计者的盲目追求大跨度,追求世界第一而被采用,甚至有些工程技术人员认为跨度的突破就是“创新”,并为此付出成倍的代价,甚至造成严重的比例失调。跨径越大,造价越高。经济性作为判定一个桥梁设计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决定了我们必须将造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如果一座桥梁的价值大于其造价,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座桥的经济效益是合理的。通常桥梁的价值有以下几个要素构成:功能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桥梁的功能价值是非常明显的,它跨越障碍、沟壑,使交通运输便利,节约了时间,尤其在当代信息时代,时间就是金钱,节约了时间也就相当于创造了财富。桥梁的社会价值不局限于某种表现形式,通常桥梁象征着和谐、统一、友谊和交流沟通,这种象征的价值很难用具体的数字来量化,但在某些情况下意义重大。如位于南美洲的巴拉圭-巴西友谊大桥(图7)就象征着两国的交流沟通,友谊长存,同时中国也与周边国家建造了不少类似的桥梁,如中越友谊大桥、中朝友谊大桥等。桥梁的美学价值也不能用数字来量化,但却极具价值,类似于衣食住行,为了更高的美学享受,我们愿意为美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为了追求美,我们不一定必须付出昂贵的代价。有时,我们只需在细节问题上给予更多的重视,就能让结构物的外形大为改观。真正美丽的桥梁是生动而有气势的,同时也是优雅而有诗意的,能够超越时间和潮流的。通过正确理解桥梁功能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一定可以建造出经济美观的桥梁。

桥梁美学设计和经济性的关系

概述重视桥梁美学,不能片面追求桥梁的造型美、装饰美,而不惜增加建设投资。一方面目前我国贫富地区相差还很悬殊,对于经济落后地区,仍然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注意节约投资;另一方面,公路桥大都修建在山野郊外,也没有必要都去刻意美化。桥梁横跨在祖国的江河之上,阅山川、历百载,在设计时根据桥址处的地质水文情况和自然景观,选择合理的跨径与桥型,精心设计,做到先进、实用、经济和美观,并非难事。要想达到桥梁设计中合理的美学设计和经济性,我们要注意下面三点:(1)跨径与桥型:因地制宜的选择跨径与桥型,不赶时髦,不片面盲目追求新桥型和大跨径。根据桥址处的具体情况确定一座桥采用哪种结构形式、多大跨径最为经济合理、协调美观。例如适合建筑在园林之中造型优美的玉带桥,如果把它搬到公路上,不仅会给行车带来不便,而且由于同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不相协调,也会显得不伦不类。(2)装饰:适当的装饰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过分强调装饰以至喧宾夺主是不可取的,同样,简简单单,不加一丝一毫的修饰,甚至施工过程中的印记扔留在其上,也不能不说是憾事。另外,桥梁的装饰艺术要同桥梁整体的风格和当地的特点相一致。石狮子雕刻在石拱桥的栏杆上,孔雀图案刻在西双版纳的桥的栏板上,它们是和谐的、美丽的;但如果将石狮子雕刻在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的栏杆上,就会显得格格不入,适得其反。(3)城市桥梁、景观桥的美学“代价”:修建在城市和著名风景区的大桥,适当增加投资达到造型美、装饰美是必要的。这类桥梁数目不多,而且大桥本身投资较大,美学方面花一点钱,在桥梁总投资中所占比例偏小,但它的意义却很大。总之,为了实现桥梁的美学设计,要在设计时,注意博采众长,认真钻研,坚持合理的美学设计和经济性相结合,真正实现桥梁的使用和观赏的双重作用。工程实例我国某城际铁路跨海湾桥,该海湾区域的功能定位:打造 “幸福海岸,绿色海湾、未来之城”为品牌,桥式方案重视现有及规划的周边环境,注重景观要求,合理处理与周边景观的衔接。设计提出3个设计方案:(1)主桥采用跨度为(70+120+70)m的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2)主桥采用跨度为(70+120+70)m的上承式变截面钢桁-混凝土板连续梁桥,(3)主桥采用跨度为(70+120+70)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造价最低,混凝土矮塔斜拉桥的造价是其的1.33倍,上承式钢桁-混凝土板连续梁桥是其造价的2倍,仅从经济性上来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优势最大,矮塔斜拉桥次之,上承式钢桁-混凝土板连续梁桥经济性最差;从桥梁美学来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景观性差,其余两个方案景观性好。最后考虑到海湾区域的功能定位“幸福海岸,绿色海湾、未来之城”,要求桥梁具有比较高的美学欣赏价值,成为地标性的建筑,同时兼顾经济性,推荐采用桥梁美学和经济性合理融合的方案———混凝土矮塔斜拉桥方案。

美学经济论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美女经济;女性地位;符号

近年来,“美女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视角的关注,“美女经济”一词也因而被越来越多地使用。那么,何谓“美女经济”?它因何而起?它与女性的当下生存状况又是何种关系?

一、何谓“美女经济”

“美女经济”是指与制造美女、维持女性美貌有关的经济活动,它包括女性保健品和化妆品的生产、销售及消费,女性美体、塑身、整形美容等营业场馆的开办和消费以及有关如何成为美女之类的专业指导书籍的出版与销售。近年来,这类经济活动的繁荣已是有目共睹。根据有关报道,整形美容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继买房、买车、旅游之后的第四个消费热点,全国美容消费近年年均突破200亿元。

从表面看来,美女经济的兴起是女性追求美的必然产物,它有助于女性保持容颜,给女性带来自信,其受益者似乎毋庸置疑是女性自身。但如果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女性对自身形象的关注从来就不单纯只是女性自身意愿的表达,其背后总是有着更为深刻、更为隐蔽的社会原因。

二、美女的标准及“美女经济”的动因

不同历史阶段,美女的标准不一。《诗经·卫风·硕人》中对美女的描述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周南》中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后汉书·马廖传》中有“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记载;唐朝则有对妇女身段丰腴的要求……缠足可以说是一场全社会的对女性身体进行人工改造的运动,它究竟始于何时,史学界说法不一,但在女人缠足的原因上,人们基本达成共识,即认为缠足之后的女性更符合中国男子眼中的美女标准,可使她们成为更令男性满意的、理想的泄欲工具。

由此看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女性美的标准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历史上有以胖为美的阶段,也有以瘦为美的时期。但纵览整个中国时尚变迁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时尚主题强调的是女性的不同部位,崇尚的是女性的不同韵味,但由男性来设定女性美的标准这一点却是始终如一的,它是贯穿整个时尚历程的中轴。

今天的女性,换肤、抽脂、美容整形,她们对自身外形的改造可谓是全方位的。因为得益于各类高科技,其过程可能不及古时的缠小脚惨痛,但当事人仍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忍受一定的痛苦,媒体有关因美容而给当事人带来伤害的报道也屡见不鲜。尽管如此,女人们仍趋之若鹜,究其原因,是因为“做女人挺好”“让男人一手无法把握”“好身材要保持”“做女人要懂得珍惜自己”等等。而所有这一切无一不是作为欣赏主体的男性群体在通过媒体向女性反复灌输、强调着他们对女性美的诉求:挺拔、丰满、苗条、漂亮,其潜台词是:不具备这些的女人,就是不达标的女人,那自然不是男人的所爱。由此可见,虽然美的标准因时而异,但女性为取男性之悦而美、按男性的要求塑造自己这一点,却是始终如一。只不过这种要求已借助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为女性所接受、吸收和融入,再也看不出任何的蛛丝马迹,女性自身也将之视为她们自我意愿与天性的自然表达。

美貌就这样在男性有意识的引导和女性集体无意识的参与之下成为一种资源,一种换取男性肯定、欣赏的资源。因女性美貌的形态的不稳定性,那么选择最佳时机、及时充分地完成交换成为其价值实现的关键。于是,拥有这种资源的女人“天生丽质难自弃”,想尽一切办法保持其外在形态,而不具备这种资源的女人或资源相对贫乏的女人,则想方设法在原有基础上做些修整工作或干脆以人工替代天然。于是乎,制造美女的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美女经济”因此红红火火以至炙手可热。具体而言,“美女经济”繁荣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传统文化中夫权观念的影响是“美女经济”产生的动因。“用年轻美貌来衡量女性的价值是夫权社会的一个根本标志。”传统社会的女性因其社会地位的低下,处于男性的附庸地位,她们只能通过满足男性的审美需求为自己谋求一小片生存空间。而男权社会赋予男性的至高地位使男性在重视女性生育功能的同时,更倾向于突出女性的美丽纤弱以满足并显示自己的强悍与威严。对女人美貌的关注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对美女的不同方式的消费也并非当今时代的创新(如昔日对歌妓的消费)。今日对女性容貌的过度关注与消费,不过是传统文化中男权观念的延续。这种文化的延续性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为意识形态的力量所抑制,“不爱红装爱武装”的“铁姑娘”曾被认为是美丽的女人。而这种看似对传统文化进行颠覆、将女人放在与男人平等地位的运动事实上与传统文化中借助裹小脚以摧残女人的男权思想遵循的是同一种逻辑,即以男性的设计为准、在漠视女人自身存在与意愿的基础上形塑女人。从实质上来看,传统文化中的男权观念从未中断过,因此,当外部环境一旦适宜,对女性美貌的需求与消费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也就容易理解了。

其次,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是“美女经济”繁荣的契机。从人的观念上看,伴随商品经济而来的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与昔日计划经济相伴而生的观念及价值的一元同构已失去其存在的根基。计划经济时期被刻意淡化的自我重又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人的各种需要有了得以满足的宽松的社会环境,甚至还被当作商品经济得以繁荣的要素。从手段及技术来看,科技与信息的发展为女性按既定标准形塑自身提供了可能。如同其它产品的大工业生产一样,在某种程度上,美女的制造也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

此外,媒体的宣传及炒作与商家在利润趋动下的适时而动使“美女经济”的潜在商机成为现实的荣经济。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为美女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可能,而媒体在将这种可能为现实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借助广告、电视剧等人们易于且乐于接受的形式,将美女的最新准及各种有关如何成为美女的信息传输给人们,其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及效度之高都是以往时代所法比拟的。另外,媒体的富有煽动性的语言也契合女性在对美的追求方面的求同心理与求异心理,它女性带来

三、美的标准内化为女性自身美的标准

美的标准只有为女性接受并内化为她们自身对美的诉求才能使她们成为当今“美女经济”的积极愿的参与者。那么,那些并非轻易达到的标准是如何为女性接受并成为她们追求的目标的呢?

美女的标准为女性所接受是借助多种途径实现的,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其一是我们前已述及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社会化主体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借助种种手段,通过种种渠道,出于不同意图,随时随地向社会化的客体灌输着有关做女人的标准。作为社会化客体的女性就是在这个几乎无孔不入、从不停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社会的标准(男人的标准)作为自我的标准加以吸收。于是,在社会不同主体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合谋”之中,“我要做美女”成为了全体女性的共同心愿。

社会化过程之外的另一有效途径,就是容颜与女人收益的挂钩。这些收益包括金钱、地位以及自我感觉、婚姻幸福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收益,这一点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传统社会的女性生命存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上,而这一价值能否实现的一个关键就是做一个符合男性欣赏标准的女性,以顺利地进入一个理想的婚姻。如若能达到这一点,那就等于一个女人的终生“有了依靠”。正因为如此,女性嫁于他人又被形象地称为“托付终生”。所以古代女子所受家庭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如何在容貌装束、行为举止方面符合男性的要求。如果她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往往会为她带来很大收益。而如能艳冠群芳,她还有机会被“一朝选作君王侧”,不仅自己享尽荣华富贵而且荫及兄妹亲族,其收益的丰厚具有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力,以至“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今天,容貌在女性收益预期上也表现出极大威力,婚前如此,婚后亦如此。就婚前而言,“男性在择偶时年轻美貌成为第一选择。”“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主旨并未因时光流转而发生实质性改变,改变的只是“何谓窈窕淑女”的具体标准而已。就婚后而言,当今,来自婚姻之外的种种诱惑使婚姻变得异常脆弱。“婚外情是当今婚姻破裂、夫妻离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已成为众多青春不再的已婚女性的最大担心。有了钱的男人包二奶、养情妇、找,已成为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而针对有权男人的性贿赂也已成为社会腐败丑恶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虽然当今社会舆论在某种程度上对男性的这类行为仍持批评态度,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力,但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转型,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这种舆论约束力较之改革开放前的会已大大减弱。这种变化对婚姻中的女性影响很大,“……对丈夫拥有资源的妇女来讲,构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面对自己不可抗拒的不断增长的年龄,无法改变的外貌,她们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较低的自我评价。”而那些被称作“第三者”的女人之所以能够轻易达到目的,大多凭的就是青春貌美这种稀缺资源,不具备这种资源的女人或曾经拥有这种资源但现在已随时光流逝的女人都感受到了它的威力或威胁。

而社会在分配婚姻之外的其它社会稀缺资源时,针对女性也往往附加上与容貌相关的条件。就业形势的严峻是当今男女就业者面临的共同难题,但女性的困境又远远大于男性。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将形象好、气质佳等作为女性聘用的必备资质。而这也是女性参与美容塑体的重目的之一。

四、“美女经济"与作为符号的女人

对美的欣赏抑或偏爱本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但当女性迫于有形无形的压力,只能按一定的模式来美化自己的时候,当男性的成功就能够代表一切,而女性不美只能被视为缺憾的时候,“美女经济”的存在事实上昭示了女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被支配与被控制的被动状态。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在探讨支配问题时使用了“符号暴力”这个概念,它揭示了支配关系发挥作用的机制,即:具有认知能力的行动者,对那些施加在他们身上的暴力有时并不领会那是一种暴力,而是认可这种暴力,“符号暴力”就是借助这种误识顺利完成的。

女性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及对社会分配机制的体认,视美化自我为女性义务,将漂亮视为女性的必备特征,积极参与“美女经济”。在这一过程中“符号暴力”又一次成功地、不露痕迹地在女性的“误识”中实施着男性权力对女性的支配效能。

如果说传统的夫权社会对女性容貌的关注、对美貌的消费是男性权力的一种表达的话,那么,在社会处于转型期的今天,这类消费在原有特征的基础上又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那就是:在“符号暴力”的支配下,作为消费品的女人事实上也已演化蜕变成为了一种符号。

波德里亚称今天的社会为消费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消费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一种手段,消费的过程也不再仅仅是体现商品使用价值的过程,它已成为一个符号交换与交流体认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的分层结构被生产和体现,消费成了社会成员显现自我社会阶层及识别他人社会阶层的符号,消费的象征意义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明显。与此同时,消费的范围大大扩展了,当对普通消费品的消费不足以拉开人们在社会分层的差距时,对稀有物品的消费便自然而然地成了少数有超强消费能力的群体的选择。美女就在此背景下作为稀缺物品蜕变为识别男性社会阶层的符号之一。

美学经济论文第3篇

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后代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地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在这段文字中,马克思提出了两个不同的尺度,并区分了动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指的是物的尺度,也就是客体的尺度。“内在的尺度”指的是人的尺度,也就是主体的尺度。动物只能够按照一个尺度,也就是自己的物种的尺度进行活动,如蜜蜂只能造出蜂巢,不能造出其他的物种的穴居或住所,海狸也只会建造出有一道堤坝的住宅,其他形式的住宅则建造不出来,蚂蚁也只能掘出蚁穴。这种生产活动只是动物根据自己的种属的需要和尺度进行的本能活动,是属于肉体的片面的活动,动物不能够按照任何一种自身之外的种属的需要和尺度进行生产活动,它们只能机械的按照自己的本能去适应自然环境,不能改造自然。而人类则可以按照两个尺度,也就是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一起来进行劳动生产。人可以建造出自己住的房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识或特定精神文化的需求建造出类似蜂巢的建筑,可以在河边海边建造出堤坝,也可以在战争时期挖掘出洞穴进行避护。人的生产活动时自由地不仅仅局限于肉体需要的活动,人的活动具有自觉的、有意识的特点,人的活动也是自由的、有创造力的活动。人可以因为根据自己的目的来改变自然界,支配自然界。因此,人能够超越动物,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活动,并且将自己的内在的尺度结合起来,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所以人的生产劳动过程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客观的规律性,一方面是主体的目的性。“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这句话反映了人的生产活动是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的统一。审美是人的生产活动的一种,也包含了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审美是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实现的统一

外在物种的尺度与内在人类的尺度如何达到统一呢?它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达到了统一,审美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实现。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也是主体与客体产生关系从而达到统一的关键之所在。实践的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既否定了黑格尔的抽象的精神属性的观点,也否定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物质属性的观点,他认为人既有精神意识的属性也有物质自然的属性。我们应当把两者统一起来。蒋孔阳先生认为“正是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是人的本质力量突破自然地物质束缚,向着精神的自由王国上升,人除了有自然地本质力量之外,更有精神的本质力量。”这种解读很好的解释了马克思说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因为实践的过程不是静止的,人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自然,超越自己。人的审美感受力也在不断地丰富,对象美的领域也因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不断地扩大。马克思从宏观的角度阐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但并没有具体说明人的本质力量有具体哪些。不过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人的本质力量是多种多样的:“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因此,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审美过程也是人的多种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其中一种过程和表现,并且使人和对象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了统一。从客体方面来看,“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在审美实践中,对象的性质也就是客体的独特的性质,对象的性质与人的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性质达到了统一就是审美实践的过程。对象中存在着美的客观性,比如对称、和谐等美的客观法则。从主体方面来看,“对象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才对我而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恰好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主体的本质力量是审美实践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美学经济论文第4篇

一方面—社会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我国接纳了来自西方的经济学理念,国民在思想价值观方面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形态模式。而经过国内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对于高校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越高,而且是越来越快的步伐更替着,这也就造成了教师资源缺乏的现象,导致了政治经济学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影响了师生之间沟通、情感的交流,造成了整个教学的失败,使学生对这么学科失去了兴趣。另一方面—缺乏兴趣。造成学生对于政治经济学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有以下几方面:(1)客观原因。“政治经济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内容,其实一个抽象且缺乏乐趣的学科,并且跟我们的生活联系是缺乏直接性的,大多数的学生由于其抽象性,因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2)教学方法陈旧。通常情况下,教师是根据以往的教学思想在备课,讲述想要表达的意思,往往忽略了学生针对这门学科的主动性问题,总是按照一贯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的接受,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课堂内容结束后,教师忽略了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往往课程结束后,学生也就下课了,这样就是去了课堂的作用,使学生学不到这门课的精髓所在,所以寻找新的教学方式是必要的的。(3)主观原因。学习不只是一方的原因,作为传授者与接受者,双方都存在问题。作为接受者的学生而言,其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视度不够,认为这是一门不适合自己的课程,也就忽略了其学习的必要性。第三方面—教师素质。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在延续以往的教学方式,一切从基本内容开始,由最初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出发,进而推论出经济学的原理,但是事实表明,这种教学方式不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对于现今的教学来说,单纯的讲述已经不能引起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了,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将抽象的问题具象化,使学生能够明白其重要性在什么地方,而不是单纯的以教完内容为任务,要以教会学生使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中去,融入到学科中为主要教学目标。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

2.1以往的《政治经济学》对当代资本主义讲的较少,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知道不多、分析不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掌握大量资料的情况下,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扩展,进而进行全面、客观、辩证的分析和讲解。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尽量避免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讲的内容重复,相反倒要与之实现科学的衔接。我们在讲授到垄断至今的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时候,经常把当代资本主义放到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去考察,既在思维方式上拓展了空间,又可以增加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回答像当代资本主义为什么垂而不死、腐而不朽这样的间题时,必须有缜密的理论、严格的逻辑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笼统地教条式地回答只能使学生产生更大的疑间和困惑。2.2根据当今社会主义的基本状况,教学内容部分发生了变化,虽然大体内容不变,但是其教学任务也是相当繁重,头绪繁多。其中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怎样产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对外经济关系以及原则;国家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等等。2.3通过以上教学内容改革的分析,同时也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其教学结果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尽管对于老师而言,教学任务增加了,备课量增加了,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不同的备课方式,使老师自身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不断得到完善。通过备课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阅读了更多关于这方面的书籍,通过对知识内容的归纳总结,以及概括吸收,不仅促进了教师对于新知识的渴求性,同时也解决了在课堂中出现的意外现象。而且最重要的是,因为教学内容的变化,让课堂的教学内容发现了新的东西、活的东西,这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并且学生自己也会去反问老师一些关于政治经济领域的问题,使老师跟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让老师跟学生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加了,逐步的深入到了学生之中,丰富了教学内容,减轻了教学困难。使那些对政治经济学不感兴趣的同学也跃跃欲试,开始接受这门抽象、晦涩的学科。

三、新世纪政治经济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政治经济学不只是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记住根据课堂内容跟课堂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来设计备课内容,对此我们规定了一下原则: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2)将改革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3)坚持经济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灌输原则;4)坚持市场经济理论发展与创新的原则。坚持自己的教学理念,将好的教学方式传承下去,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目标,关注实际问题,用正确的思维跟思考方法去面对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提升。

四、结语

美学经济论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美学 工具美 价值美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017-03

经济活动中是否包含有美的因素?经济学的发展是否受美学的指导?罗宾斯就有“经济学与美学不能相提并论”的论断。人们普遍认为,功利的经济学与超功利的美学之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人们在反思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的同时,认为经济学应该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都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即为经济学在功利的层面上添加了超功利的内涵。而近些年出现的诸如“审美经济”、“体验经济”、“娱乐经济”、“情感消费”、“文化产业”、“休闲产业”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等词汇,强调了经济活动中的人们对于美的向往与追求。这些都为经济美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现实的背景。而意大利的哲学家克罗齐终其毕生的研究,提出了美学与经济学是现代“两门卓越的世俗科学”的论断,认为经济学与美学是实现现代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协调发展的重要学科。

一、经济美学何以可能

伴随着“艺术终结”的呼声,美学的重构也是美学的重大课题。实践美学、实用主义美学与生活美学的盛行,打破了美学主客二分的传统,使得美学从遥不可及的精神世界转向了熙熙攘攘的平常生活,这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出现。而“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经济出现了重大的转变,这一转变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表现为商品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成为主导价值。人们的消费不全是购买生活必需品,而是更多地购买文化艺术,购买精神享受,购买审美体验。“日常生活审美化本质上乃是通过商品消费来产生感性体验的愉悦。”“审美体验本身的精神性在这个过程中似乎正在转化为感官的快适和满足,它进一步体现为感官对物品和环境的挑剔,从味觉对饮料、菜肴的要求,到眼光对形象、服饰、环境和高清电视画面的要求,到听觉对立体声、环绕声等视听器材的要求,到触觉对种种日常器具材质和质感的苛刻要求等等,不一而足。体验贯穿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它构成了审美化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的重要指标。”这种幸福感和满足感是感官的感受,同时它又包含着精神的、文化的内涵,它是生理、美感以及某种精神的复合体。“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意义在于把实用的东西升华为审美的东西,或者说,是物质的东西中增添一个精神的层面,在实用功利的东西中增添一个超功利的层面。

对于“研究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经济学家都在不断地反思。罗宾斯批判了“美学是一经济因素”的观点,认为这个观点在用意良好,但是在逻辑上很难站得住脚,因为“为了美学上或道德上的价值而牺牲物质享受,不一定会得到物质上的补偿。”“经济学并不假设各种目的和谐一致,而是正视各种选择之间的冲突。”所以说,“经济学与美学不能相提并论。”罗宾斯认为“美就是一种目的,它与其他目的相竞争供人选择。经济学则根本不关心目的本身。”“经济学对于各种目的而言完全是中立的;只要达到某一目的需要借助于稀缺手段,这种行为便是经济学家关注的对象。”可以看出,罗宾斯认为经济学应该是不关心目的,即经济学是价值无涉的。罗宾逊夫人认为,“经济学绝不可能是一门完全‘纯粹’的科学,而不掺杂人的价值标准,对经济问题进行观察的道德和政治观点,往往同提出的问题,甚至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可分割地纠缠在一起。”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可以把科学的精确性和人文方面的诗意集一身的科学。”盛洪在《经济学精神》别强调:“在最高境界中,经济学不是一堆结论,不是一组数学公式,也不是一种逻辑,甚至不是一种分析方法,而是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所以,经济学应该是科学特质与人文特质的统一。科学与人文都是对人生最高境界“真善美”的追求,科学偏重的是“真”,而人文偏重的是“善”和“美”。所以,经济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统一。

关于经济学与美学的关系,克罗齐认为,两门学科所需求的是“感觉”,就是人们在现实生活里正当具有的“”和“功利欲”。美学与经济学的共同使命是使现代人的“感觉的心灵化”和“心灵的感觉化”,即实现感觉和心灵的“完整与和谐”的统一。“感觉的心灵化”,是指物质的生活上升到一种高水准的精神境界;所谓“心灵的感觉化”,就是要使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获得高水平的现代经济的支持与保障。从而共同实现现代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上的协调发展。两门学科的共同使命使得经济学与美学并非风马牛不相及,而应该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经济美学是完成两门学科融合、贯通、促进的最好的途径。

二、关于经济美学的探讨

1.经济美学的发展阶段。在谷鹏飞的《西方经济美学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一文中指出,经济美学是一门研究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结合的学科,而西方经济美学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古代经济美学思想的德性之美、近代经济美学思想的德性之美与功利之美、现代经济美学思想的丰裕与幸福之美、当代经济美学思想的和谐与快乐之美。这里,对经济学的美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加以论述与整理,而经济学中的美的标准则是从实用与审美以及精神与物质的结合的角度来阐述的,这样使得经济学的分析超越了纯粹的功利层面,加入了审美体验等内容。

2.经济学理论的美。萨缪尔森曾经说过:“我们过去常常认为物理学和纯数学中存在着数学美,而经济学中的数学美是居于次要地位的。我想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简单的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是美的,而没有任何一个数学家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Shackle曾经这样评论一般均衡理论中的美,“如果我们问:什么时代经济理论达到其最大的美,可以毫无疑问地回答:它的伯利克里辉煌时代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和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这一时代的最后,通过瓦尔拉斯种植,帕累托的工作使得这颗树达到了完全的、最后的繁荣……该理论具有一个完整性,是一个兼容性的整体,以及其逻辑的严格性和简单性,在科学上,可以与古典天文学和化学的原子量表相媲美。”而哈恩关于经济学中美的资源的阐述是比较清晰的。他认为:“在读到阿罗——德布鲁的核心理论而不是阿罗——德布鲁均衡的明显角色时,没有人不会为其中的美而感到震惊和喜悦的。”

3.美在经济学研究中的指导作用。关于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美的指导作用,德布鲁与阿罗都有明确的认识。德布鲁认为,“数学的简洁美——一个充满魅力的主题,在我进行的研究中,对我的科学研究生涯进行了无意识的批评。”在《美与经济学家——经济理论中美学的作用》一文中,Cassey Lee and Peter L. Lloyd认为,美在自然科学与数学中的作用是已经被证实了的,同样,在促进理论的构成或者是成为理论的证据方面,美学在经济学中发挥着一样的作用。关于美的作用,Cassey Lee and Peter L. Lloyd认为,美的第一个作用是提供动力,第二个作用是帮助发现。“在评论工作时,克鲁格曼强调经济动力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对美的追求过程中。因此对美的追求和经济上的成功是可以并存的。如果有较少的例子作为代表,经济理论中的美主要是在模型、原理也可能在理论里,但是不在证据、定义和方程式中。”尽管经济学在真实世界的现象和检验假设理论的方法上与自然科学有关系,在某些方面,经济学是与自然科学存在着不同。在这里认为经济学中存在着美,与自然科学的美不同的是,经济学的美没有人去探究,同时,虽然肯定了经济学的工具美以及美学在经济活动中的指导作用。但是对于经济学中的价值美以及价值美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涉猎较少。

4.经济活动中的审美追求。(1)消费活动中的审美追求。阿尔文·托夫勒曾指出:现代经济继服务业繁荣之后,正在向体验经济迈进。另外,在派恩二世和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中,在对人类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区分时,认为当代经济由于体验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发生了转型。这里,托夫勒、派恩二世和吉尔摩等都意识到了人们消费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物质需求,而需要更高层次的需求,即精神需求与审美需求。这里关于经济美学的意识具有偶然性和不系统性。2002年,深入研究经济审美化的内在动因的卡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认为快乐正是经济审美化的逻辑起点,是经济活动与审美活动的纽带,所以要把快乐作为经济研究的源头。这里把满足人的需求而达到的快乐作为经济美学的起点,对人的心理需求倾注了更多的关注。但是,这里的快乐并没有区分感官的快乐与精神快乐的界限,而这种快乐更多地停留在物质享受的层面。大卫·罗勃兹的《只有幻想是神圣的:从文化工业到审美经济》与戈洛特·保波米发表的《审美经济批判》把经济美学从人的意识、需求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2)生产活动中的审美追求。范正美在他的《经济美学》一书中,对经济美学进行了分析,对于经济美学的概念,他认为,“经济美学是研究经济生活(生产、流通和消费以及由此生成的生活环境)中关于美和审美的发生、发展的理论。它以经济生活中实用审美客体与实用审美主体的矛盾运动及其变化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这里的经济美学更多地着眼于经济活动,更多的是研究经济活动中的美。范正美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阐明了经济美学研究的目的,美学在经济中的指导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生产活动规律的解释,所以他的经济美学理论仍然是经济活动中的美学。

同时研究经济活动中的技术美学,金易等的《实用美学——技术美学》是把技术美学应用于生产活动之中,而范玉刚在《技术美学的哲学阐释》则是更加关注技术美学对于人性的关怀,并上升到了人类生存状态的审美化。

5.经济学中的审美关怀。首先是通过美学对经济学的范式进行反思。在江虹、卓俏青的《均衡、演化与度——经济学研究范式演变的美学解读》一文中,通过对“均衡”与“演化”两种不同的经济范式的演进进行美学剖析,来分析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思想对经济学的指引,以及演化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分析模式的超越,尝试以“中和美”中的“度”的思想来弥补西方“和谐美”二元对立指导的经济研究的不足。而程恩富所阐述的经济美学更多地体现了经济学的人文关怀,也就是经济学的审美关怀,关于这一点,可以体现在“经济美学建立的客观基础”和“经济美及其在财富分配中的表现”的论述中。

(1)经济美学建立的客观基础。在这一部分,他分别从古代“美”字的含义、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实践来分析美的产生,然后讨论了美学对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我国的汉字“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蓄主给膳。美在善同意。”羊成为美的对象和社会生活中畜牧业的出现是分不开的。从“美”字可以看出,美是与经济实践密不可分的。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自在之物”,它们作为物质虽然亘古存在,但由于构成审美关系主体一方尚未产生,所以这时的自然是无所谓美丑的,马克思曾经说,人类社会生活是一天也离不开物质财富的创造的。其次,由于实践中的创造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历史的发展。再次,在创造中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勇敢、灵巧、力量等品质。在艰苦的劳动中孕育着成功时的巨大喜悦。所以在实践是连接主客观的重要渠道,而在实践中的人的自由创造是属人的特性,是人与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而人在实践中的自由创造,因其充斥着人的感情与创造力,所以,这里的自由是美的。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这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中的一句话,总结了美的产生。美是在劳动中,在实践中自由创造的结果。

马克思在说明动物的生产与人类的生产根本不同时还指出:动物也生产,但动物只是片面的生产,是为了直接的肉体的需要才进行生产。这种动物的生产是为了自身的物质需求,或者是种的繁衍,这种生产只停留在物质层面,而人的生产不同,人可以通过自身的思想意识,为生产赋予了精神层面的东西,即在合规律的同时,做到合目的,从而达到美的标准与要求。

(2)经济美及其在财富分配中的表现。首先,程恩富分析了经济美与经济丑的概念,接下来特别说明了“和谐为美”的内容和层次。认为“和谐为美并不是一个仅偏于形式的范畴,和谐当然包括形式的因素,但绝不止于形式,它比形式要深刻丰富得多。和谐为美,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是真与善的和谐,是主体实践自由地符合着客观规律。”和谐包括以下的层次:形式和谐、内容和谐、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之间的和谐,上述所说的和谐又被决定于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和谐自由的关系,这种和谐自由的关系又集中体现在完美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身上。只有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能创造和谐的对象,也才能创造和谐的美。美的规律即是客观的必要性和主体的社会性和谐统一的规律,这种统一的结果规定着美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分配制度进行了经济美与经济丑的分析,认为资本主义分配制度是丑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较低层次的美,共产主义分配制度是美的。

这里肯定了经济学中的价值美问题,如美的生产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美对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等,另外,着重谈到了分配等领域涉及到伦理道德与制度所表现出的关于“善”的问题所涉及到的美,这些对经济美学理论的探讨都具有创新的意义。

关于经济美学的范畴,程恩富在马克思实践美学的基础上,专门论述了“和谐为美”在经济中的表现,认为“和谐为美”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表现,还需要内在的和谐,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而这种和谐又体现在自由发展的人的身上。这些都为经济美学的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但是,程恩富的经济美学在为我们研究经济美学提供思路的同时,由于是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角度来谈,因此并没有大量的篇幅进行系统的论述。所以,在他的论文中,没有从经济学学科性质的角度入手,来区分经济活动中的美与经济学思想中的美,而经济活动与经济学思想中的美息息相关,联系密切,但两者是不同的。经济活动中的美主要是从经济活动(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等)的角度来说明,而经济学思想中的美主要体现着经济学理论本身所具有的美,我们知道,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科学特质与人文特质的统一,所以经济学理论中的美又分为工具美与价值美。经济学中的工具美更多地局限于经济学理论本身的美,表现在表述形式上的结构美、表述过程中的语言美(包括实证经济学的数学语言以及规范经济学的日常生活用语)、表述中体现的理性思维智慧的方法美;而经济学的价值美则更多地探讨经济学对人的终极关怀,确定经济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亦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中就曾经论述过。马克思在《手稿》、《资本论》等著作中赋予经济学以美学的内涵,并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学理想作为经济学与哲学的终极目的。此外,王柯平的《旅游美学纲要》中,认为,存在着一些“直接关乎现实生活的”美学,如服装美学、烹饪美学、旅游美学以及一些“直接涉及物质生产的各种专门性技术美学”。卢世林的《人口经济美学浅论》一文中,认为,美学在人口经济学中的作用表现为:利用美的规律来调节人口经济运动;利用人口美学形成人口经济价值系统,即研究与人口相关的价值观念,促进正确的人口价值观念的形成;而人口经济美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评判人口工程的合理性,并提出有建设性的人口规划和建议。祁聿民的《商品美学》,只是从商品的角度来探究经济美学的;章斌的《劳动美学》,陈明的《公关美学》,庄志民与乔修业分别著述的《旅游美学》等,都是从经济活动的某一角度来阐述的。因此,从目前经济美学的研究来看,大多停留在经济美学的某一个方面,特别是经济活动中的美学多一些,虽然存在着对经济学思想中的美学思想的探讨,但是缺乏系统性研究。经济美学试图弥补这种缺憾,在肯定经济美学包括着经济活动中的美学和经济学思想中的美学的同时,梳理了经济活动中的美的外延,同时研究了经济学思想的美学,本文力图从整体性、系统性方面,对经济美学的研究有所创新与突破。

三、经济美学的含义

杜威认为,对于一种真正的审美文化来说,实践科学和审美欣赏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没有实践科学,人将是自然力的和牺牲者;没有审美欣赏,人类将变成奇怪的经济怪物,永无止歇地陷入与自然和其他人类的讨价还价之中。我们可以把经济学理解为实践科学,在经济学中,美学因素是必不可少的。萨缪尔森曾经肯定过经济学中美学因素的存在,“过去我常常认为,纯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数学本质上是美的,而经济学中的数学的美是次要的,但是,我想这种观点是错的。简单的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是美的,而数学家是无法让你信服这一点的。”我们试图建立这样的学科,即把经济学与美学结合起来,就是本文所说的经济美学,通过这一学科的建立,来弥补主流经济学的工具主义贫困,对于主流经济学无法解决的生态恶化、社会不平等、金融危机、道德的缺失等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

本文认为,经济美学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讲,经济美学是指研究经济活动(生产、消费、交换、流通)与经济学思想中的美的学科。活动是以思想为指导的,思想又是来源于活动的。经济活动的美与经济学思想中的美是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的,经济活动中对美的理想追求正是需要经济学中的美的思想予以指导的,而经济学中的美的思想也正是经济活动中的美在经济学理论中的体现。例如,可持续生产与消费就是源于“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的指导。

狭义上讲,经济美学仅指研究经济学思想中的美的学科,主要是研究经济学理论的形式、结构、语言、方法中的美,特别是经济学学科性质所体现的对人的生存状况的终极关怀,所以经济学思想的美包括经济学的工具美和价值美。经济学的工具美主要体现手段的美,是形式美;经济学的价值美主要是探讨体现深厚的人文关怀的经济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亦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学理想作为经济学与哲学的终极目的。

经济学的工具美与价值美的划分是以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为依据的。经济学不仅仅具有科学特质,同时,作为一种人学,经济学的人文特质不容忽视。经济学是科学特质与人文特质的统一。而经济学的科学特质呈现出来的美是一种科学美,是经济学的工具美;而经济学的人文特质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人文美,是经济学的价值美。经济学中的工具美属于科学美范畴,表现为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等,这些美的范畴主要表现了经济学理论本身的美,即结构美、语言美和方法美。这些美更多地体现在实证研究的方法中。经济学的价值美则通过探讨经济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体现了经济学浓厚的人文关怀气息,主要范畴有:自由美与和谐美等,这里的自由是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谐则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作为经济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通过“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实现的。如果说经济学的工具美体现着经济学的科学特质,那么经济学的价值美则体现着经济学的人文特质。经济学的价值美更多地体现在规范分析方法之中。

参考文献:

1.莱昂内尔·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许慎.说文解字(卷四上).北京:中华书局,196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李泽厚.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编.论康德黑格尔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谷鹏飞.《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和谐美学思想.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6.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

7.P·A·萨缪尔森,W·D·诺德豪斯.经济学(上)(第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8.盛洪.经济学精神.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9.阿尔文·托夫勒.蔡伸章译.未来的冲击.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10.王建民.审美文化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集团经济研究,2005(4)

11.张品.论审美的经济效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12.黄建君.论经济活动中的审美性.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13.滕守尧.公司化社会与审美文化.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14.程恩富,胡乐明主编.经济学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5.范正美.经济美学.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16.彭加勒.科学的价值.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17.许纪敏.科学美学思想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18.季德,利斯特.经济学说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6

19.阿马蒂亚·森(印度).经济学与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0

20.J.M.布坎南.经济学家应该做什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

21.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2.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张瑞玉译.资本主义与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3.Samuelson,P.R.Some Psychological Aspect of Mathematics and Eco

nomics.Review of Economic Statistics,1954

24.Shackle,G.D.L.The Nature of Economic Thought: Selected Pape

美学经济论文第6篇

一份十大中国经济学家的榜单近期出炉,在学界引起关注,并公认这是一份具有说服力的名单。

这十大中国经济学家榜单顺序是:张五常、钱颖一、郎咸平、林毅夫、邹恒甫、吴敬琏、张维迎、李稻葵、陈志武、田国强。

这份榜单把学术影响力看做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同时也引入全球知名学者的评价。《华尔街电讯》表示,他们想以此斧正被妖魔化的经济学家,肯定他们对中国经济改革的贡献。

经济学家须有创造力

《华尔街电讯》送出的这张引人注目的榜单,十人中,只有吴敬琏一人是中国本土培养的。其他学者如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张维迎,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李稻葵等都在国外接受过系统的西方经济学训练。

据调查,在中国被称为“经济学家”的约有6000人,然而,能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的经济学者只有大约100人。目前,中国经济学家在全球经济学界和财经媒体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非常有限,他们的观点仍然处于边缘状态,全球主流媒体很少关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华尔街电讯》董事会主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教授指出,“评判一名经济学家是否合格主要有两点:第一,他对经济到底了解多少?第二,是否有创造力?有很多人有一流经济学的教育背景,但他们没有创新思维,这也是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经济学家的。”

学术影响权重占70%

《华尔街电讯》评选经济学家的指标包括三个方面:学术影响(70%)、经济影响力(25%)和社会影响力(5%)。学术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在国际国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被引用的次数,经济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对经济增长、经济改革和产业政策的影响,社会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知名度以及话语可信度。

《华尔街电讯》总编辑丁海森说:“和第一届评选相比,学术影响力的权重已经从60%提高到70%,以后这个权重还会持续增加。”

蒙代尔表示,中国有很多名牌大学经济学系,但没有一个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经济系前列,无法与麻省理工、哈佛、耶鲁、剑桥、牛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世界名校相提并论,这也是制约中国经济学家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经济学是一门非常专业、非常严肃的学科,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才可能出结果。”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十大经济学家的身世:

张五常1935年生于香港;1959年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跟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奇安学习;1961―1962年攻读硕士学位;1963一?967年攻读博士学位;1967年到芝加哥大学跟从科斯作博士后研究;1969年为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1982年至今为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教授。

张五常教授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之一,在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的演讲中,多次提到张五常教授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1997年张五常教授当选为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是第一次将该职衔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

钱颖一 生于北京,祖籍浙江。1977年考入清华大学数学专业;1981年本科(提前)毕业,1982年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学美国;198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1999年任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1999-2001年任马里兰大学经济系教授;2001年至今任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组织和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以及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

郎咸平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长江商学院(首席)教授,2003年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最高学术级别的(首席)教授,搜狐首席经济顾问,世界银行、深交所和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顾问,受中小投资者赞誉的“郎监管”,1990年金融学论文引用率排名全世界第一,畅销书《公司治理》的作者。

在大众心目中,郎咸平是位观点鲜明而且具有世界级学术成就、在中国博得极高知名度的大师级学者。郎教授曾于1998―2001在世界银行担任公司治理顾问,致力于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护小股民权益的课题。在东亚地区,此项研究尚属首次。其论文在美国最负盛名的《2000年金融经济学期刊》、《2002年美国金融学会期刊》发表,被专业学者、研究人员及《经济学家》、《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媒体广泛引用,并且被收存在美国国会图书馆。

林毅夫 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毅夫生于1952年10月,籍贯为台湾省宜兰县;1971年,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肄业;1978年,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1982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198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1987年,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博士后;1987―1990年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90-1993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主要作品有《制度、技术和中国农业发展》、《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等。

邹恒甫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武汉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世界银行政策研究司经济学家,武汉大学经济学教授,武汉大学经济科学高级研究中心主任。

他在国外主要杂志上发表740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由于他在宏观经济学领域所作的突出贡献,在去年年初全球10多万名经济学家和5500名著名经济学家的大排名中名列世界第247位。根据2000年国内文献情报中心的SSCI检索结果,仅仅由于邹恒甫一个人所发表的文章,就把武汉大学在这一领域的排名从全国第十几位上升到了第三位。

吴敬琏 1930年1月生,江苏南京人。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195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曾师从著名改革派经济学家阿―毕尔曼。1983年赴美国耶鲁大学做访问研究员。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1979年开始,吴敬琏教授研究的重点逐步转向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比较研究方面,是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他在国内最早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国经济理论界“市场经济论”和“整体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坚持市场化改革而被称为“吴市场”。其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如建设市场经济、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等,在理论上始终一贯,在实践上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

2000年以来,吴敬琏教授先后对基金黑幕和中国股市进行抨击,引发了学界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争论。

张维迎 1959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82年获西北大学经济系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从事改革理论和政策研究。1990年9月入牛津大学读书;199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8月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1984―1990年在国家体改委工作期间,在部级杂志上发表数十篇有广泛影响的论文,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

张维迎教授的企业理论及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界有广泛影响,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的权威。

据对国内最权威的经济学杂志《经济研究》1995―1997年间论文引证统计,张维迎教授的论文被引证的次数排名第一,其中《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名列单篇第一。

李稻葵 曾任美国安娜堡密歇根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并兼任该校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国家研究员,从事中国经济改革的制度变迁研究;长期受聘为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并任该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曾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学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HIID)访问学者;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经济学)学位。

现兼任(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美国密歇根大学威廉戴维森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经济学通报》、中国《经济研究》、香港《中国评论》等学术杂志的编委;国际比较经济研究会执行理事;南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曾兼任世界银行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研究项目顾问;国际《比较经济学杂志》编委;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转轨经济学、公司金融、国际经济学、中国经济。

陈志武 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美国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普纳思经济管理研究院联合学术主席,国际著名金融学家、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美国价值引擎公司创办人,华尔街Zebra对;中基金公司的首席投资经理,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具有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获得过美国默顿・米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多项重大奖励。

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市场监管、风险管理、资本市场、公司治理、现代金融理论、资产定价和投资管理、公司财务、期权定价模型和套期保值、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等。

陈志武先生在核心财经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大量具有广泛影响的研究论文,涉及从股票定价和期权定价理论到有关外汇、资本市场发展、公司治理、基金管理和投资战略的研究。最近几年,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其他新兴资本市场问题。

陈志武先生的著作常被《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远东经济评论》等杂志所引用,也常发表于许多香港和内地的报纸和杂志上。陈教授的学术思想常被实业界和政府高层领导所采纳。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全球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7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的排名为第202位。陈教授还是许多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主编或副主编等。

田国强湖北省公安县人,1956年生。1977―1982在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就读、任教,1982年获数学硕士学位。1983-1987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系攻读博士学位,并获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美学经济论文第7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家;理论;回眸

[中图分类号]R-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126-02

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爱德华•黑斯廷斯•张伯伦是20世纪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杰出影响的人物中有代表性的一位。1927年他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时,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垄断竞争理论》。1933年他以这篇论文为基础,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一书。与此同时,英国的琼•罗宾逊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张伯伦与罗宾逊的这两本微观经济理论专著,系统阐述了垄断竞争即不完全竞争理论,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理论中厂商理论的基础。在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中,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进行了分析,系统提出了所谓垄断竞争理论。该理论的基础就是他创造的所谓产品差别概念。

琼•罗宾逊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她深受马歇尔经济学的影响,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状况有其独到的深入的分析。她的著作与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并列被认为是不完全竞争理论方面开创性和经典性的著作,但就具体分析范围和目的来看,他们是很不同的。罗宾逊受了斯拉法的启发,在她的著作中,几何分析工具的使用占有突出地位,分析使用范围比张伯伦的更广,也更概括。她直接从垄断均衡进行分析,使用边际分析方法分析利润最大化行为,这种方法后来成为对各种市场结构中的厂商均衡分析的标准分析工具。

纳特•威克塞尔是瑞典学派的主要奠基者,代表作有《利息与价格》(1898年发表)及后来的《国民经济学讲义》。他在这些著作中,深入细致地阐述了后来被称为威克塞尔累积过程的理论,为后来的瑞典学派经济学家提出宏观动态均衡理论奠定了基础。虽然该理论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几乎同时出现,但是他们所作的研究是各自独立的。威克塞尔的积累过程理论从本质上来说,是动态货币均衡理论,试图用所谓自然利率与实际利率的一致与否来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与破坏,这也使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统一起来。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英国经济学家,他和李嘉图被西方世界并称为少有的善于经营并获得成功的经济学者。凯恩斯曾在英国剑桥大学的皇家学院学习经济学,同时兼任国家互助人寿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和一家投资公司的负责人。由于成功经营着私人企业,他拥有巨额财富。他最主要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几乎包含了他全部的经济学说,也使他成为自20世纪直到目前,仍然具有重大作用和影响的西方经济学家。

2 诺贝尔经济学奖及有代表性的获奖者

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不在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中,而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但其评选标准与其他奖项是一致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1969年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

20世纪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1970年美国人保罗•萨缪尔森的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学提高到新的高度。1971年乌克兰人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的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理论为经济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1974年奥地利人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与瑞典人纲纳•缪达尔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的互相依赖现象。1975年美国人佳林•库普曼斯深入研究了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1979年美国人西奥多•舒尔茨,开创性地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1981年美国人詹姆斯•托宾,进一步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探索。1983年美国人罗拉尔•德布鲁,提出了帕累托最优理论,创立了相关商品的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存在定理。1986年美国人詹姆斯•麦基尔•布坎南将政治决策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1987年美国人罗伯特•索洛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经济增长理论。1992年美国人加里•贝克尔将微观经济学理论扩展到对于人类行为的分析上,包括非市场经济行为。1995年美国人小罗伯特•卢卡斯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1996年英国人詹姆斯•莫里斯在信息经济学领域尤其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经济激励理论做了重要探索,美国人威廉•维克瑞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作了开创性分析。1998年印度人阿马蒂亚•森对福利经济学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做了重大突破。

进入21世纪以后:2003年英国人克莱夫•格兰杰与美国人罗伯特•恩格尔对储蓄和消费的关系、汇率和物价的关系以及短期和长期利率的关系等的研究,在经济学领域有着非凡意义。2005年美国人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和德国人罗伯特•约翰•奥曼通过博弈论分析促进了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2006年美国人埃德蒙德•菲尔普斯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使经济增长理论正式确立。2007年美国人埃里克•马斯金,被誉为当今国际经济学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大师。他在现代经济学最基础的领域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美国人罗杰•迈尔森对博弈论有独到见解。著有《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及《经济决策的概率模型》。犹太人莱昂尼德•赫维奇则开创了经济机制设计理论。2010年美国人彼得•戴蒙德和戴尔•莫滕森,以及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提出的“搜寻理论”解释了看似矛盾的高失业率与高空缺率同在的现状。授予诺贝尔奖表彰他们在解释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方面所作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家贵,吉萍.西方经济学家在宏观经济学上的若干共识[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1).

[2]黄国桥.凯恩斯笔下的重商主义与古典经济学[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