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文物保护修复(合集7篇)

时间:2023-10-30 10:29:20
文物保护修复

文物保护修复第1篇

文物修复:

文物修复是一门科学,它包含了很多学科和实用技术。在学科方面,有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鉴定学、金石学、金属工艺学、化学、美术鉴赏学等。在实用技术方面,有钣金、铸造、鎏金、油漆、陶瓷、造纸、电焊、石刻、色彩等。

文物修复的规定:

1、文物修复工作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除文物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标本的残缺部分,其目的是恢复它的本来面目,防止附着有害物继续危害文物藏品。

文物保护修复第2篇

关键词:青铜 保护修复 化学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394-02

我国几千年的青铜冶铸史,在冶铸技术上有着辉煌和独特的成就。青铜器主要是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些器物不管是传世品还是新发掘出土的,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破坏,形成各种类型的腐蚀产物。因此,保护好它们,对于我们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古人的创造智慧,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1]。

由于青铜器成分、耐腐蚀性不同,腐蚀环境不同,所以它们的腐蚀情况和腐蚀程度也各不相同:有的仅在器物表面形成一层各种颜色的腐蚀膜;有的铜质已完全矿化;有的腐蚀在其表面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锈斑、锈块。有的锈蚀已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有的腐蚀活动则十分活跃,正继续不断的发展。所以,文物的损坏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内因或外因其中之一,都可以实现文物保护的目的。

本文主要讨论控制内因对文物进行保护,并以出土青铜器为例,简述用化学方法去除青铜器表面腐蚀产物以及进行保护的方法。

一、腐蚀产物检测

首先应采用仪器分析对锈蚀产物进行分析。目前应用的方法主要有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通过仪器的分析,可以得知青铜器表面的锈蚀有多种成分:黑色的氧化铜(CuO)、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靛蓝色的硫化铜(CuS)、暗绿色的碱式碳酸铜(CuCO3・Cu(OH)2)、灰白色的氯化亚铜(CuCl)、氯化铜(CuCl2)、绿色的碱式氯化铜(CuCl2・3Cu(OH)2)等等。这些腐蚀矿化物,质地较为紧密,在青铜表面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称其为“无害锈”;而氯化亚铜(CuCl)、碱式氯化铜(CuCl2・3Cu(OH)2)等锈蚀先产生于小孔或缝隙中,由局部逐渐蔓延,严重时可深入到铜体内部,器物体积膨胀,使铜体酥解,甚至造成器形严重改变和断裂。称其为“有害锈”或“粉状锈”[2]。

在青铜器的保护过程中,粉状锈的危害性在于其腐蚀会在青铜器体内反复进行,氯离子对青铜器的危害甚大,所以在处理文物之前对氯离子的定性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硝酸银检测法

氯化亚铜与水反应:2CuCl + H2O Cu2O + 2HCl

在酸性条件下加入硝酸银就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Cl- + Ag+ AgCl

2.乙醇检测法

氯化亚铜在乙醇溶液呈白色浑浊状,尤其是活性的氯化亚铜反应现象十分明显。而无水乙醇是文物保护中常用的有机试剂,对人体无毒无害,用此试剂检测简便易行,是检测氯离子的好办法。

3.吡啶检测法

氯化亚铜加入砒啶溶液中生成绿色固体 :

CuCl + 4C4H5N Cu(C4H5N)4Cl(绿色固体)

二、腐蚀机理分析

青铜器有害锈的锈蚀机理较为复杂,在含有氯化物的潮湿环境中,青铜器中的铜发生氧化反应:

Cu Cu+ + e

当氧化反应产生的铜离子与环境中的氯离子相结合,金属表面就形成一层灰色的氯化亚铜,氯化亚铜和水反应,转化成红色的氧化亚铜(赤铜矿):

2CuCl + H2O Cu2O + 2HCl

金属表面周围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与Cu2O作用,使之转化为墨绿色的碱式碳酸铜:

Cu2O + O2 + H2O + CO2 CuCO3・Cu(OH)2・2H2O

由氯化亚铜反应而产生的氯离子反过来又影响铜器,使之继续发生锈蚀,这种锈蚀机理也可以解释青铜器腐蚀物的层状现象。由以上所述可以得知青铜文物有害锈的形成原因,对于出土青铜器来说,有害锈(氯化亚铜)的存在是器物继续锈蚀的内因,只要外界条件有利,它就会对器物造成损害,因而对于一般青铜器的保护修复,主要就是对氯化亚铜进行物理和化学的清除处理。

三、除锈保护方法

1.清洗除垢

青铜器长期埋藏在地下环境中,出土时表面附着有锈蚀产物和粘土矿物的混合物,土壤中含有酸、碱、盐等物质,遇到潮气就会腐蚀青铜器。出土青铜器可以先用毛笔或软毛刷去器物表面的浮土,还可以用8%―10%的醋酸作为松土剂,软化器物上的干硬泥土。醋酸既是缓蚀剂,又易挥发产生气体而起到松土的作用。

2.除锈

除去腐蚀产物有许多方法,如机械去锈法、还原去锈法、化学试剂去锈法、置换去除氯离子法等,其中有些方法去锈后文物的外观改变了,失去原来的特征。所以必须选用对严重的粉状锈去除有效、处理后对青铜器的颜色质感无明显影响的方法。

2.1利用索氏萃取器

索氏萃取器一般的化学实验室都有。将小件青铜器置于提取器中,用蒸馏水作萃取液,为了防止在萃取过程中发生锈蚀,可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烧瓶中的水经加热后变为蒸汽上升,用冷凝器将蒸汽冷却,冷凝的蒸馏水则储存在索格利特管中,当储存的蒸馏水超出某一定量时,通过虹吸管让水回流到烧瓶中去,如此反复数次,用离子色谱仪或硝酸银法对回流到瓶中的水所含氯离子量进行定期测定,以确定清晰程度,直到除去氯离子为止。

2.2倍半碳酸钠溶液浸泡法

将化学纯的碳酸钠(Na2CO3)与碳酸氢钠(NaHCO3)以等摩尔数混合后,溶解于蒸馏水中,一般配置成5%的溶液。浸泡处理前,先用手术刀去除表面的粉状锈,并用氨水刷洗干净。

在溶液中,Na2CO3水解呈碱性:

CO32- + H2O HCO3- + OH-

在倍半碳酸钠浸泡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CuCl(固) Cu++ Cl -

2Cu+ Cu + Cu2+

Cu2+ + CO32- CuCO3(固)

对于大件青铜器来讲,浸泡法处理费用较为昂贵,可以采用脱脂棉蘸5%倍半碳酸钠溶液或用5%倍半碳酸钠浸渍过的纸浆敷到有“青铜病”的地方。这种方法很平稳,但费时很长,有时需1-2年时间才完成一件器物的去锈。此外,由于将CuCl转化成CuCO3,加之其它一些铜盐也转化成难溶的CuCO3,使处理后的器物色调较处理前加深加绿。

2.3氧化银局部封闭法

当青铜器有害锈尚未蔓延开来,仅仅是些斑点时,可用细钢针或手术刀将锈斑剔除掉,剔除范围可以稍大于粉状锈的范围,特别要将产生“青铜病”的有害锈(灰白色蜡状物)清除干净,直至看出新鲜的青铜为止。然后用丙酮溶液擦洗孔穴,待干燥后把氧化银粉末用乙醇或异丙醇调成糊状,仔细擦入孔穴内,再把此器物置于饱和的水蒸气中或潮湿环境中存放一昼夜,让氧化银和氯化亚铜充分作用成膜,同时也可用以检验封闭程度,若又发现新的绿色斑点,可重复操作,直至在饱和水蒸气中放置一昼夜后不再有新的绿色斑点产生为止。其化学反应为:

Ag2O + 2CuCl 2AgCl+ Cu2O

用Ag2O保护处理的斑点,外观呈棕褐色,与青铜器的其它锈蚀也能和谐一致,但不宜处理大面积的有害锈。

3.缓蚀

苯骈三氮唑是一种有效的青铜缓蚀剂,简写为BTA,它是白色或奶油色的粉末结晶,能溶解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它可与铜及铜合金形成不溶于水和部分有机溶剂的透明覆盖膜,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其原理是苯骈三氮唑与青铜器中的铜交替结合,形成类似金属配合物,并且很像高聚物的线状结构形式,从而有效地阻断金属铜与各种腐蚀介质的接触,起到保护的作用。

3.1浸泡法:

将器物浸泡在1.5%的BTA、三氯乙烷溶液中,水浴加热至50℃,持续10-15分钟,使其充分反应后取出干燥。

3.2涂刷法:

如果器物强度不高,内部酥解,则不宜浸泡,可用毛刷涂刷1.5%的BTA处理,同时用红外灯光照射,使之反应充分,然后干燥。

4.封护

为了增强青铜器本体对大气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抵御能力,采用保护剂对其表面作封护处理,其目的是创建一个连续的膜,并与外界环境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平衡,用以阻止可能出现的新的腐蚀,形成保护屏障。现在常用的封护剂有:

4.1B72

丙烯酸树脂(Paraloid B72)是目前常用的表面封护剂,采用1.5%的B72丙酮溶液涂刷器物表面,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起到与外界隔绝的作用。

4.2微晶蜡

微晶蜡是石油衍生物产品,熔点比天然蜡高很多,防水性好。涂抹在器物表面,有助于减缓大气污染等自然因素对文物的影响。

四、小结

去除青铜器有害锈的方法和试剂很多,由于各地出土器物的质地不同,加之藏品保存环境的差异,对于被处理的青铜器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应依照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使用。不当的化学处理,常常会对青铜器表面长期形成的薄而致密的氧化物和金属矿化物等皮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因此要尽量采用较温和的对皮壳不起破坏作用的化学方法处理,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对青铜器做去锈处理时,修复者应有很高的自觉性和很强的责任感,因为使用的每一种化学试剂都会对青铜器有一定的腐蚀作用,要随时注意所发生的变化,避免在去除铜锈时对青铜文物造成新的损害。对每一件要修复的青铜器,应建立健全保护档案,便于随时考察保护处理的效果,同时为该青铜器以后的修复工作提供参考资料,这体现了保护原则中保证文物真实性的原则。

此外,从技术、青铜器的微观结构以及考古意义方面不可能彻底清除造成青铜器腐蚀的氯离子,而任何封闭手段也仅起到相对的缓蚀作用。因此,对腐蚀青铜器保护的最有效方法应从研究和控制腐蚀环境入手,这就是保护原则中的最小干预原则。

参考文献

文物保护修复第3篇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修复;传统文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促使人们开始关注精神文化需求,从国家顶层方案到文化需求,挖掘、修复与保护文物工作,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并且,文物保护修复能够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其自身所表现出来的美学性、历史性,能够进一步实现社会与自我认知,从而反映出文物保护修复所面临的挑战及传承的必要性。

一、文物价值及保护修复理念

第一,文物价值及存在现状。文物是具有悠久历史,且集艺术、科学、技术于一体的古代遗产,其体现出设计者与制作者的思想与精湛技术,反映当时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从而被社会认可,且赋予其一定的价值,并具有观赏或使用价值。文物不仅具有外在的艺术之美,同时蕴含着社会性、历史性,还有科学美、文化美。而目前,研究者未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来认识文物科学性,其科学价值对文物价值的影响也没有完全彰显出来。若想要更好地理解“古为今用”思想,就需要重视科学技术与文物间的辩证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开始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入,趋于文物认同感。文物修复的工作认识也在加强,但是多数情况是从文物病害及复杂程度来进行解读与探究文物价值。一方面,文物修复包含很多意义,促进我国的历史发展,且能够提升社会向心力,从而使文物社会价值得以体现。另一方面,重视文物修复工作,对宗教、民族、地域文化及特色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精神层面的发展。社会历史的向前推进,文物价值及功能逐渐凸显出来。对此,文物修复,首先应考虑到文物自身承载的历史价值及稳定性,在平衡社会、历史与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尽量还原其本真价值。并且,文物明显特点是真实性与高价值,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人们不重视文物保护,尤其是历史建筑景区的不恰当行为,导致文物的价值、完整性受到影响。对此,应采取合理方式保护、修复文物,用科技弥补历史文物缺陷,促使文物达到完美境界,同时也使其生命力更加鲜明[1]。第二,修复理念及现状。现代文物的修复理念兼并文物修复和保护理念,以及观念、意义和方法,存在科学认知。文物保护修复的工作起源于19世纪,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建立了一套系统且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对这项工作的发展非常重要。现阶段,文物修复既要还原文物真实性,同时还要保障其自身艺术、文化与历史价值的小概率影响。并且要区别看待艺术作品和文物,文物是不同时期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政治和经济性,超高价值与不可再生性特征明显。对此,应小心对待出土文物,尽量保留与还原其原有信息,如历史与艺术等特征,进而才能促进相关历史、科学、艺术的研究。可以说,研究意义与研究价值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已出土文物,需要对其进行科学保存,还应“延长”其寿命,保障文物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而相对于破损严重的文物来说,在修复中应该去伪存真,弥补文物不足。文物修复也是赋予古文物新生命的过程,相关人员在修复中,应从文物原有生命的角度进行技术研究。

二、文物保护修复对策

第一,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建筑保护范围中,文物自身、原生环境、历史原貌、历史信息等,促使其共同维护文物保护标准。而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应坚持“保护兼修复”的原则,促使其延续历史文化。重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不是进行简单或机械的技术性保护,而是需要保持文物和保护修复技术的平衡。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如环境监控、灾害防治、历史考古等,且包含文物信息展现工作。并且,文物保护修复中,修复技术人员应了解修复材料的性能,促使保护修复效率,提升文物修复水平。古文物的保护,需要研究新修复技术,已经逐渐被人们重视。文物是历史的产物,同时也是文明的一种延续形式。因此,要制定科学步骤及技术,针对不同的文物性质采用针对性的修复技术非常重要[2]。但是,缺少新的、必要的文物保护修复理念,会影响修复技术发展。对此,提升文物修复保护技术,是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内容之一。第二,文物保护修复方法。加强文物保护修复的完整性与生命力,新技术和传统技艺的融合发挥着积极作用。传统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受到保护与传承,其精湛的工艺符合文物修复需求。文物保护修复从传统技艺上入手,是比较好的突破点。相对来说,传统技艺对修复文物有尽善尽美的作用。但是从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我们了解到,技术落后也不利于文物保存和修复。对此,不能完全依靠传统工艺,而要结合文物历史文化背景,将传统技艺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最大程度还原文物原有形态,并利用现代材料筛选、修复检测等手段保障修复效果。这一过程,减少了不必要的物力、人力和财力方面的消耗,如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之前,利用现代电镜微扫描、X射线等技术,了解文物结构,为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提供支持。采用传统技艺发现的新信息,为科学技术的改进等提供了参考。按照科学技术检测结果等采取针对性办法,使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促使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更加科学与规范[3]。第三,加大文物保护修复资金的投入。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因其自身的不可再生及珍贵性,增加了工作难度。文物保护同时也是文物修复,资金支持是保障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国家各级政府应给予文物保护与修复支持。尤其是博物馆建设,应调动各主体的参与活力,扩展文物保护的资金渠道,促使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开始关注精神世界,博物馆及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无论是当地的旅游建设,还是人文的传承与发展,都应保障其建设资金的充足。第四,建立文物保护修复管理系统。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参考及引用文物保护数据,并建立文物保护修复数据库。一是相关单位从数据库中,可以便捷地查询与提取文物信息,有利于为相似类型文物保护与修复提供经验。并且,根据不同文物的差异性,还能进行对比分析与修改等数据操作。二是在线评估文物修复的质量。智能数据库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发挥了积极影响,人工操作环节不能省去。对此,建立专家评估部分,借助于数据库编制文物保护修复方案。针对情况复杂的文物修复保护,应对比新旧数据库,再进行方案的编制。三是输入文物保护修复档案信息,并建立导出功能。按照不同性质的文物及保护修复技术特点进行分类管理或查询,其形成的文档形式也存在一定差异。对此,将不同类型文物保护修复档案,如TDS/TCS/WORD等文档,导出PDF或视频格式,便于展开不同工作的需要。四是建立文物保护修复及相关知识的图谱。按照文物类型、材质及年代等,还有历史文化等信息,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手段进行文物知识图谱的架构,提出文物及文化保护的排序算法。五是建立文物保护修复的信息知识数据库。知识数据库同文物自身所建立的信息库相比,存在一定差异。知识库一般应用分区化处理原则,数据处理效率会更高,处理结果也更加准确。利用PHHON等技术采集处理WEB中的内容,分析其对应的数据。对于ETL处理技术,通常采用HADOP、框架及风暴技术平台,选择是否进行流处理和批处理等管理技术,促使其完成数据提取、清理及转化等数据挖掘、分析技术,从而加强信息知识的查询与分析功能[4]。第五,科学设置文物保护修复流程。在文物保护修复上,因文物自身性质与年代等不同,工艺及艺术价值或破损程度不同,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与保护方式非常重要。首先,在文物前期调查与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文物自身的保护价值及修缮情况进行分析,精准判断文物真实情况。同时,设置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尽量还原文物自身属性而对其进行适度的修复工作。设计文物保护修复措施,可按照调研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其次,编制文物修复文本。前期采取总结、归纳的修复文本编制方法,为接下来的修复工作提供指导。文本编制应明确文物保护原则及目标,提出详细的修复步骤与建议,避免后期因意外事故影响到文物保护修复效果,甚至出现非常严重的损坏。最后,全面实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基于客观条件反复确定修复方案,对于无法探明的问题,可先进行部分研究,再进行修复工作,促使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更加切实可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要求工作者应扎实地掌握不同时期的美学、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历史文化等知识,这些维度的差异导致文物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特征等不同。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实施之前,还要透过文物所处的年代判断文物价值及其背后所要传达的内容。因此,思考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意义,可保障在修复工作中,不会减少文物自身的艺术或者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舒光强.文物修复保护制度建设的紧迫性[N].中国文化报,2021-01-04(3).

[2]周希婧.对可移动文物修复中涉及法规、标准与原则工作思考[J].首都博物馆论丛,2020(00):338-343.

[3]平小娟.论文物修复对于文物价值体系的重要性[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22):60-62.

文物保护修复第4篇

[关键词]纺织品文物;材料属性;保护修复技术

[中图分类号]G2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4-0116-03

我国早在公元前3世纪便以丝绸古国闻名于世,但是我国对纺织品文物的考古及保护修复工作却是由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开启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纺织考古收藏、科研、保护修复等工作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1991年以来,平均每年十大考古发现中都有一项以上为纺织品的出土,我国也成立了第一家以纺织品文物的科技考古和保护修复为目的的专门机构──中国纺织品鉴定保护中心。之后又有很多从事纺织品文物的科研及保护修复实验室成立,如2001年,随着法门寺地宫出土纺织品的保护工作的开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德国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一起成立了纺织品保护实验室。

欧洲的纺织品文物保护强国包括英国、瑞士、法国、德国、意大利等,美洲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少数南美国家。国外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特点主要是重视预防性保护、谨慎科学地对待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保护修复方法的选择,并且也会对与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研究相关的社会、文化、宗教、种族等因素进行探讨,充分利用积极因素,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促进工作探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印染、刺绣的国家,丝绸更是我国古老文化的象征。但是这些文物由于材料属性使其保存困难且易受损坏,加之气候、环境等外部因素,许多出土的珍贵织物由于无法保护和保护不当而毁损。因此研究保护修、复纺织品文物的方法对妥善保护我国丰富的纺织品文物资源、更好地研究我国的纺织和丝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 纺织品文物的材料属性

纺织品文物主要有丝织品、毛织品、棉制品和麻织品。在距今500年前后的史前时代出现的丝绸曙光,发达于商周时代。西汉时期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可以说,丝绸之路的开辟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宗教、语言的交流,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传播、物种引进,各民族的思想、感情和政治交流,创造人类新文明,均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丝织品则是当时开启通往世界大门的钥匙。丝织品由蚕丝加工而成,蚕丝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是由蚕体内绢丝腺分泌出的丝液凝固而成,主要含有丝素、丝胶及少量其他物质。丝素、丝胶蛋白质中的主要氨基酸为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等。因此,丝织品易损、易氧化、易在水解作用下发生变质,这对丝织品的保存时间及质量有严重影响。在现存文物中,发现最多的纺织品文物就是丝织品,并且有很多文字、图像等均记载于丝帛之上,所以对丝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进行研究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为科技考古所用。

古代毛织品的原料主要有羊毛、兔毛、牦牛毛、骆驼毛,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天然蛋白质。我国发现最早的毛织品文物是1980年4月新疆考古研究所在古代丝绸之路的罗布淖尔孔雀河古遗址发现的粗毛织品。1978年秋,在新疆哈密地区五堡遗址有精美的毛织品出土。这说明当时哈密地区的毛纺织染技术已有很高水平。

最早传入我国的棉花是原产非洲的草棉和印度木棉。非洲草棉产量低,纤维品质较差,种植面不广,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仅限于新疆。印度木棉传入我国的时间要晚一些,它结核多,产量高,棉花的纤维一般长1寸左右。中国发现的棉制品文物有:1959年在新疆民丰东汉遗址出土的棉织品有蓝白印花棉布、白布裤和手帕等残片,1964年吐鲁番晋墓出土的一个布俑以及1959年在巴楚脱库孜沙来晚唐遗址出土细密的棉布等。

我国古代人民最早使用的纺织品就是麻绳与麻布。新石器时代遗址、 商墓、西周墓、战国楚墓等都出土有麻布,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苘麻的双股麻线和三股草绳、河北省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两块大麻布残片、陕西宝鸡西周墓里出土有平纹麻布等。这些文物说明当时已经有绕线框、斜织机等较先进的织具。

无论是植物纤维还是动物纤维的纺织品都有一定的吸湿性,并且具有一定的蛋白含量,所以非常适宜微生物的生长,也就很容易导致纺织品发霉腐烂,但是每种纺织品材料上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又不尽相同。因此,纺织品文物的材质属性的判断对保护和修复非常重要。

二、 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研究

国外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上有着丰富的沉淀,虽然受体制、人力、资金的限制,但是得益于他们对保护修复实用技术的开发、交流和推广的重视,不时有大的文物保护技术突破或科技创新。而国内现在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国外同领域相比,由于发展历史较短,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专职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专业人员数量有限;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专业教育培训体系落后;绝大多数纺织品文物保存环境差,保存设备和材料落后;专业保护修复实验室和科研机构数量少等。因此,总体来说,国外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水平要高于国内。

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针对具体文物进行具体处理的技术,另一类是可以标准化的规范性技术。前者主要包括考古处理、清洗、加固各环节中的技术,而后者主要是在文物进入博物馆后的修复、保存等技术。

(一)揭取技术

纺织品通常由植物纤维(棉制品和麻织品)或动物纤维(丝绸和毛织品)组成,植物纤维中的纤维素易发生水解,动物纤维中的蛋白质易发生酶解和降解。当其从埋藏环境中发掘时会加快氧化反应,使有机纤维炭化;紫外线会使纺织品中的丝纤维氧化降解,使之断裂、褪色;高温则会使织物发生霉变。而且地下的环境通常湿度大、缺氧,可能会使纺织品水解,不堪提取。因此,当出土文物中有纺织品文物时,最好先整体移到避光的室内,再进行揭取等操作。

李玲、张晓梅等人对古代丝绸的老化和保护做了研究,刘秋香、吴顺清等人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古代丝织品的降解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表明,丝织品经过长时间的地下环境的影响,其质地不再致密均匀,丝蛋白的构象发生了变化,钛键、碳键断裂,结晶度变小,热稳定性变差等,使古代丝织品失去了原有的强度和手感。因此纺织品揭取要掌握好揭取时的干湿程度。如果含水率过高,织物会呈烂泥状;如果纺织品湿度过低,纤维无弹性,不耐折、压。这时揭取,也会造成织物断裂,甚至成粉末状。在揭取出土织物时一定要掌握好干湿度,将织物用卷曲的方法,进行揭取。其总的原则就是通过温湿度的改变逐步使织物之间的粘连强度改变,进而进行揭取。

(二)回潮技术

回潮法对于抚平褶皱、展开折叠、剥离粘连、去除印痕及校正扭曲变形等操作有很好的辅助效果。回潮法指通过间接或直接的方法,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以可觉察的湿气而非潮湿或饱和湿气为物态来增加纺织品纤维的含水量的技术操作。在回潮操作之前,应考虑纺织品的湿度敏感性、回潮中的发霉及外观变化等问题;在选择回潮方法时需考虑文物大小、结构、纤维强度及回潮时间等因素。

回潮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密闭式和敞开式两种模式,简易帐篷式回潮法是最简便的密闭式回潮方法,主要的加湿手段有容器水挥发法、饱和盐溶液法、硅胶法、水含体释放法和超声波加湿器法。密闭式回潮还有湿度自动控制回潮箱回潮、低压吸力操作台回潮和半透膜回潮。开放式回潮方法主要有房间环境控制法、冷膏状含水体法、蒸汽法、加湿器法和化学试剂法等。

(二)加固技术

加固是近年来纺织品文物保护研究取得成果的一个方面,主要用于粘附在器物之上的纺织品。首先要去掉织物表面的泥土和杂质,用丝网贴在采样的织物上以防止散落。起初是利用稀疏的锦纶丝网,下面填以棉花或丝棉。例如,在保护修复一件1821年产的彩绘镀金旗子时,将丝绸绉纱染成旗子颜色,在绉纱表面涂上粘合剂,并加热粘合在旗子上,使脆弱且已断裂成许多块的旗子平展完整地展示出来,效果良好。后来由湖北省的文物保护人员改进为用微生物法来加固脆弱丝织品,主要原理是利用乳杆菌分解丝绸角质化的物质为糖类和有机酸,并将这些代谢物用醋酸杆菌转化为纤维素,从而达到加固无强度丝绸的目的。稍后,中国丝绸博物馆和浙江理工大学开始尝试用丝蛋白来加固脆弱丝织品。

(四)清洗技术

国外有的专家就纺织品文物表面的有些污渍该不该洗掉以及洗掉的利弊进行了讨论,有的对纺织品文物该不该用不可逆的湿洗操作发出了质疑。但是,不清洗就可能使该文物继续遭受泥土等所带来的病害隐患,对文物的长期保存不利,因此清洗处理过程是保存文物原真信息或者保护文物本体材质的选择过程。一般情况下本着布兰迪的最小干预性修复原则进行判断,对文物施加的技术手段越少,干预越少,文物保留的信息越多,为后人留的空间就越大。

在纺织品文物保护初期,由于条件所限和认知不足,对清洗文物的水质因素没有进行考虑。随着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多种经过不同处理的水曾被用于纺织品文物的保护,用水的质量和要求逐步提高。路智勇等人对这些用水的水质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普通自来水含有杂质和重金属盐,若用于纺织品文物的湿洗或回潮操作,不但会影响表面活性剂的清洗效果,还会带入新的污染,并可能对纺织品纤维的水解、织物染色的稳定性和老化产生影响;软化水的水质并不高,并且其中存在大量钠离子,对某些染色纺织品文物是非常有害的;纯净水较高的电导率标准、含有机物及偏酸性,矿泉水含有多种金属阳离子的特点决定了它们不宜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中应用;纯度较高的蒸馏水基本适宜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中应用,但它的溶解力很强,使用时需要进行判断;使用去离子水时也需要考虑纺织品文物及其附属材质的老化程度和保存状况。

(五)针线法技术

对纺织品文物进行修复常用针线法技术,缝线的材质、染色、强度和粗细,缝针的材质、粗细、弯曲形状,缝线在文物残破区的应用针法、分布区域和密度选择,以及对不同类型织物服饰所应采取的针线处理方法都是针线法技术的考虑范围。简言之,针线法修复就要对其修复材料和修复工艺进行选择。总的来说,修复材料及修复工艺的选择应与纺织品文物的材料和制作工艺尽可能的相同或相似,但修复后效果也应有所区别,以体现布兰迪修复理论中的可辨识性修复原则。

(六)染色技术

染色技术是纺织品保护修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将优质的丝绸、棉、麻等纺织材料或缝线经过恰当的预处理及染色后,用于文物背衬托护、表面覆护,或用作展览背景及包装材料等操作是纺织品文物保护常用的方法。国外对纺织品文物的染色非常重视。美国纺织化学与色彩学研究组织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纺织品实验室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1994年,瑞典学者对古代织物上使用的红色染料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研究。2004年,瑞士阿贝格基金会博物馆发表了关于古代织物染料的科学分析方法、染料化学组成、来源与分类的研究结果。国内由于缺乏对纺织品保护修复过程中染色技术的认知和重视,没有相关的修复染色实验室,也缺少对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在染料选择、织物材料选择及预处理方面的认知,在文物染色上的使用成果不是很让人满意。

纺织品文物保护实验室染色过程通常包括对纺织品的预处理、具体的染色过程、染后清洗和整理。染色技术在染料、添加剂及染色工艺的选择都应该以不会对文物带入新的有害物质,有好的色牢度及耐老化性为前提。纺织品的染色预处理是用来降低现代纺织工业使用的添加剂对织物的老化速度的。我国古代纺织品的着色剂分为植物染料和矿物颜料两大类,而相应的染料施色方法称为“草染”和“石染”,“草染”是利用染料分子与织物纤维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染色,而“石染”则要借助粘合剂使颜料与织物结合。染色的方法主要包括:染液煮染法、染液浸染法和染液蒸染法,其中煮染法的操作最为简单。

(七)除霉技术

纺织品的纤维原料主要成分纤维素和蛋白质,它们是微生物的理想营养源,因此防腐防霉是保护文物的重要方面。要控制纺织品文物保管库的湿度、温度,以防止织物腐烂与霉变。对出现腐烂霉变的纺织品文物,应该根据纺织品文物性质及害虫的生命特征进行处理。纺织品文物常用的防腐杀菌方法主要有物理及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有冷冻法、去氧充氮法、微波法,化学方法主要有熏蒸发。

三、 结语

加强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工作是当前纺织品文物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应加强纺织品保护修复技术的研究、交流、总结,培养专业人才。这样,我国的纺织品保护修复研究工作才能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路智勇. 国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现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3).

[2]刘秋香,吴顺清,赵宇等. 古代(战国)丝织品的降解特征初探[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3).

[3]路智勇,惠任. 纺织品文物回潮方法[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3).

[4]戚军超,胡继芳等. 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方法在承德皇家丝织品文物中的应用[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9,(3).

文物保护修复第5篇

[关键词]文物保护修复; 技术成果; 评价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156-01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上千年的人文历史,文物的数量庞大,但是目前的文物保存状况并不令人乐观,文物修复保护工作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这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也渗透到文物修复保护领域,成为文物修复保护的重要力量。“十二五”规划中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强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出现,其中文物修复保护技术占据科技创新成果中的重要地位。开展文物修复技术成果评价是使文物得以安全并且长期保存的重要保证,文章结合文物修复保护技术特点对技术成果评价提出合理的评价体系。

一、文物特点

1.1 文物具有珍贵性和稀缺性

文物承载人类的历史文化价值,非常重要且宝贵;我国虽然具有数量庞大的文物,但还具有种类繁多的特点,具体类别的文物数量其实不多甚至是仅有一件的。这要求在选用文物修复技术时要小心谨慎,尤其是直接与文物实体接触的技术。

1.2 文物具有复杂性

文物的复杂性是从各角度来分析的,第一,文物包括了人类所有历史演变的社会和自然活动,文物的年代各有不同,文物的材质工艺千变万化。第二,同一时期出产的文物,经过不同的环境,完整程度各有不同。第三,统一进行保护管理的文物,因为保存的环境和条件也各不一样,文物病害发生具有速度上不同。文物的复杂性使得文物修复保护技术也要随之进行调节改变,由此可知文物修复技术是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

1.3 文物具有脆弱性

文物本身作为一种存在了成百上千年的物件,自身的材|渐渐变差,容易损坏。并且由于文物的流落多地和保护不当,文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还有一些曾经被修复保护过的文物,由于时间过长失去效用或者保护不当加剧文物的损坏速度,使文物变得更为脆弱。

1.4 文物保护具有“永续”性

实际上文物都会随之时间渐渐消失,但是由于文物是一种承载了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物品所以需要人为的保护来延长其存在。延长文物寿命的原因有三:首先是为了给后代提供研学习继承其中文化价值,其次是文物的所有信息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是不能研究完全的,需要时间进行研究,再有就是一些当前不能完成的修复保护问题在未来或许可以攻破。文物保存的这一特点增加了文物保护修复的要求。

二、文物修复技术成果评价概况

2.1 我国文物修复技术成果评价体系建设落后

我国其实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有提出与科技成果评价相关的概念。我国在国家层面开展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是国家科委在1959年发出的《关于总结鉴定新产品新技术的通知》[1]。2009年我国实施新的评价办法与评价模式,将“评价”代替了“鉴定”一词,自此我国成果评价步入了新阶段。

我国文物局规定成果评价由国家文物局和各级文物部门实行,用鉴定作为主要方式。这一方法以及不符合我们国家文物保护工作大量与科技结合的要求,当前我国的文物保护行业还没有建立适应目前发展情况的评价体系,主要由技术人员在进行研究过程中自己评价。不能够客观、系统科学地评价技术成果。因此我国的文物保护行业的技术成果评价体系是不完善的。

2.2 文物修复保护技术成果评价具有特殊性

文物保护和修复对技术的安全性要求很高,根据上文提出的文物的特性可以理解对待文物修复的严肃谨慎。在修复过程中需要尽可能使文物受到的损害最少。文物修复保护对于技术的有效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物具有复杂性,这使得每项技术可以运用的范围较为狭窄,想要达到预期的功能设计比较困难。由于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特别要求,虽然当前产生了很多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成果但是需要严格评价这些技术成果。

三、文物修复保护技术研发阶段

研发文物修复和保护技术不仅需要多阶段进行还需要很长的周期。不同研究阶段都必须对技术安全性和技术有效性密切关注而不同的阶段的研究目的、具体内容和采用方法都可以不相同。为了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得到足够的证明,需要落脚于从技术研发的整个过程,分阶段控制技术成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是将所有阶段得出的结果以同一个评级目标来进行评价会有两个缺陷:首先是这会使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能得到有力的证明,评价效果不好而且评价的难度比较大;其次这样并不能及时地发现技术研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在实验室完成技术成果的研究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研究才能在工作中运用。文物技术成果后续研究主要包括在文物修复中进行初步的使用,检查使用后的效果。因此可以把文物修复技术的研发过程划分成三个阶段:实验室研究阶段、文物本体实验阶段、技术应用推广阶段[2]。

四、文物修复保护技术成果评价流程

根据上文提出的文物修复技术研究过程,为了确保技术结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以阶段的目标为中心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在进行下一阶段的研究之前要参考前一阶段的结果讨论是否需要进行下一步研究。这种层层递进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风险控制对于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有很大的保证。

3.1 实验室研究评价

这一评价需要根据实验室研究结果对在实验室进行研究产生的技术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有验证并且判断实验室的技术结果是否具有真实性,为后面阶段的研究提供有效前提;对技术成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考虑是否可以使用该技术结果进行文物本体实验。

3.2 文物本体实验评价

这一评价是依据技术成果对文物本体进行实验后的结果来评价该项新技术。可以根据这次评价大体上说明技术在实际工作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考虑是否能够将改技术进行推广应用。这次评价需要文物本体因此要通过专门的机构来进行研究,这就需要建立的试验机构。

3.3 后评价

后评价主要是在技术进行推广应用以后进行操作过程中的监督和跟踪。这是一个时间较长范围较大的效果评价,需要对推广后的全过程进行检测。后评价的进行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以发现新技术推广使用后会出现的未能预料到的问题并且及时进行改进,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可以使之与同种类的技术进行参照对比。为技术的淘汰、更新或优选提供决策依据[3]。

五、小结

文物修复技术成果评价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需要对此进行长期的探索完善。完善这一评价体系需要体系运转的各项基本条件以及技术和制度的支撑。在建立体系过程中可以先采取试点工作,首先在一些固定类别的文物中尝试实行,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缺漏不断进行完善修复,在积累到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后再行推广,形成相对全面的文物修复技术成果评价体系和施行的规则标准。

参考文献

[1] 王明明,王小蕊.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成果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03:45-49.

文物保护修复第6篇

关键词:铜质文物;修复;保护

铜质文物在各类文博机构保存,但是受到保存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灰尘、紫外线、有害气体、霉菌等对文物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铜质文物受损问题严重,必须加强对其的修复,做好对文物的保护措施。基于此,加强对铜质文物的修复和保护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铜质文物的修复

(一)对铜质文物表面的修复

第一,物理法。主要包括机械除锈法、超声波洁牙机除锈法、去离子水法以及激光除锈法。每一种方式各不相同,适用的情况也不一样,还需要根据铜质文物表面锈蚀的程度、具置等进行合理选择。其中机械除锈法依靠手工机械,操作十分简单,但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激光除锈法主要运用在小面积除锈领域;去离子水法能够在不破坏文物表面绿绣的基础上,将锈蚀原去除。

第二,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倍半碳酸钠法、氧化银封存法、苯丙三氮唑法等,原理是利用化学药剂,将铜质文物表面的锈蚀发生反应,然后将有害的锈蚀去除干净。

第三,电化还原法。以锌粉或铝粉为还原材料,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先将还原材料与电解质溶液混调成糊状,敷在青铜器锈蚀的部位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后,用蒸馏水反复擦洗干净即可。此法适用于青铜器表面局部有害绣的处理,特别是有复杂纹饰及精美铭文的部位,除锈彻底又不伤铜胎。

(二)矫形

铜质文物的矫形是修复工作中关键的环节,是后期做旧、焊接以及粘连工艺的基础。在铜质文物矫形过程中,需要选用合适的工具,采用最佳的矫形方法。现阶段,我国对铜质文物矫形的方法共有五种:第一,捶打法,对于同胎延展性较好,且具有高强度的韧性的铜质文物;第二,模压法,利用液压机、台钳等对其进行加压整形;第三,工具整形法,使用不同种类的工具,采用扭、扳、定压、撬等方式对文物进行整形;第四,加热整形法。采用烘干箱,将温度控制在200~250度范围内,对文物进行加热并整形;第五,锯解法,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弹性差、延展性弱,且发生严重变形的铜质文物。

(三)补配修复

在经过上述的过程后,还需要采用粘合、焊接等技术,将破损的碎块进行拼接,保证文物的完整性,同时通过做旧手段,保持文物原有的历史风貌。这是青铜文物修复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工作程序,大致上分为焊料及焊锡的选择、锉焊口、焊接、粘连、补配和做旧等几个步骤。可以说铜质文物修复的各个步骤与环节都十分关键,对保证文物的历史传承性、价值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铜质文物的保护建议

近百年来,中外文物保护专家,加强了对铜质文物保护问题的研究,同时也做了大量的试验性工作,逐渐摸索出一套关于铜质文物保护的方法体系。根据笔者多年相关工作的经验,现提出几点关于铜质文物保护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对铜质文物保存环境的控制

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低湿度控制对青铜器的保存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抑制锈蚀部位的发展。同时,通过对有害锈蚀部位的测定,在干燥恒温条件下,不同湿度环境中,腐蚀残片在湿度低于35%的环境下较为稳定,锈蚀部位发展性也不够大。因此,一般来说,在铜质文物保存环境控制中,需要保证其湿度低于35%,如果没有条件对大环境进行控制,可以采用小环境封闭保存。

(二)加强对铜质文物腐蚀原理的研究

随着我国铜质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对铜器腐蚀层进行有效的检测分析,对腐蚀机理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包括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制作工艺的铜器,其腐蚀机理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其差异具体体现在哪里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必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对铜器的腐蚀进行更加全面的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与方案。

(三)加强对铜质文物的抢救工作

现阶段,在发现的众多铜质文物中,存在大量已经损坏的铜质文物,加强对这些文物的技术处理和抢救十分必要。但是,在具体的抢救过程中,配方以及工艺的选择,必须事先进行有关的试验,确保文物的安全性后,再在具体的文物上实施。严禁采用对铜器具有损害的配方和方法。当今社会中,绿色环保、经济等都是常见的词汇,对于铜质文物的保护也应该体现绿色思想,为其提供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保护。尤其是采用化学方式进行保护中,应该保证化学原料的绿色化、配方的绿色化等。在绿色化保护原则下,研究出更多保护铜质文物的方式与技术。

(四)建立健全的铜质文物保护管理制度

为了避免铜质文物受到人为的损害,在文物出土后就需要进行严格的保护,在铜质文物进行修复工艺处理过程中,也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制定有效的铜质文物保护管理制度,落实相关部门的责任等,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对铜质文物的保护质量,及时的消除安全隐患等,避免铜质文物遭到更加严重的伤害。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用智慧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瑰宝,现已成为我国不可缺少的文物。铜质文物是我国文物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其易腐蚀、容易破坏等特点,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修复和保护。关于铜质文物的修复工作,包括了除锈、矫形以及修补等过程,同时必须从发现文物以及文物出土的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保护,为我国铜质文物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罗叶奇.用电铸法进行铜质文物的补配和修复[J].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学术年.2012,14(2):74-75.

文物保护修复第7篇

关键词:修复保护;书画;发展;现状

1 引言

书画艺术作为一种适用在二维画面上的临摹自然的手工艺术方式,也是传统艺术中起源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随着近年来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繁盛,对书画作品的收藏也投资也非常火热,对艺术品的品相标准、质量标准、价值标准、鉴定标准,也日益为投资者所认可好评。因此艺术品的流通及方式也变得非常活跃和多样。绘画作品长期流传,收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病害,而作品本生的材质和装裱材料,也决定不可能一劳永逸。书画修复对于书画作品来说如果一旦出现损伤,基本上都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即使能得到专业、及时、高质量和有效的治理与修复,也无法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本文主要以对书画的装裱及修复为主介绍书画文物的保护的问题,对于当前,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如火如荼,从古至今书画作品一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笔财富,它是一个独特的方式来记录古代历史的绘画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特征,是一种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

2 中国书画文物保护起源及保护观念的形成

我国不乏一些出色的书画修复大师,如我们熟悉的书哈名家张彦远,米芾等。他们不仅收藏丰富,在书画的保护及修复方面的造诣也颇深,其中的一些见解对于现在的书画的保护适用度也很高;书画文物的保护经过了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已经形成了书画保护的观念。书画作品从古至今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和古代艺术的珍贵文献,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如果保护管理不得当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不仅是历史的遗憾,也会造成大多数收藏者、投资者的损失。对于绘画作品的保护不仅是对艺术品的保护,也是对作者的敬仰;是对国家文化的保护;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贡献;更是对历史的尊重。

2.1 书画修复的起源及发展

我国的书画修复及保护工作随着绘画的历史而产生,而且早在2000以前修复技术就已经出现,对于具体的修复技术也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书画藏品因为长期流传,收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病害,而作品本生的材质和装裱用料,也决定不可能一劳永逸。如今发现的最早的修复技术处于秦汉时代,1972-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个出土的一件“T”锦画,它属于西汉初期。在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纸张逐渐取代了昂贵的丝锦。魏晋时期技艺虽尚未达到完全成熟,但也开始逐渐形成对书画保护的观念。我国书画装裱修复技艺起源于秦汉时期,汉末到两晋北朝的初创阶段,对于书画作品保护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隋唐五代时期,是一个大发展,到了两宋时期的飞跃,明清时期的整个大完善,形成了如今基本的装裱样式及基本的修复方法。

2.2 书画的保护与保养

对于书画的保护可分为两个层次:修复和保养。虽然修复和保养都能起到保护书画作品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侧重点并不相同,保养更侧重于对于日常状态下的保护,而修复侧重于如何使材料纤薄的书画或已经遭到自然或者人为破坏的书画得到恰当的保护与救治。唐代张彦远有提到:“非好事者,不可妄传书画。近火烛不可观书画,向风日、正怪饮、睡泣、不洗手,并不可观书画。”由此可见张彦远对于书画作品的酷爱,对于书画的保护非常细致入微。

3 中国书画作品的保护现状分析

3.1 保护不当的书画作品反面案例及原因分析

书画作品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发黄霉变、粉化脆断、糟朽破碎、污迹满面。此时,如果通过恰当的修复措施对其实施拯救,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得到保护,还能恢复古书画原有的风貌和神采。下面就一些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

首先,大家所熟知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女史箴图》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British Museum也就是大英博物馆,因为年代久远,现存《女史箴图》也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当时创作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讽谏晋惠帝贾皇后,规劝后宫的妃子们遵守道德礼教。他所采用的游丝描手法,使得画面典雅、宁静又不失明丽、活泼;画面中的线条循环婉转,均匀优美,人物衣带飘洒,形象生动,女史们下摆宽大的衣裙修长飘逸,每款都配以形态各异、颜色艳丽的飘带,显现出飘飘欲仙、雍容华贵的气派。由于历时久远英国方面知识欠缺,保管不善,并出现了掉渣现象,急需修复拯救。于是,《女史箴图》前些年被送到日本实施修复,但是,非常惋惜的是,由于但日本人不精通国画的修复技术,修复后画卷无法再卷上,只能摊平展览,西方盛行的日本装裱却给中国书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女史箴图》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反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经过日本的修复使作品生硬厚重,无法舒卷,将画心截下来,单独裱在一块木板上,而后面的历代题跋就很画心分家了,变成了两截。

3.2 成功保护书画作品案例及原因分析

书画修复技艺保护技术也逐渐走进博物馆。虽然有许多失败的案例,但其中也不乏有许多成功的例子,也有很多修复专家他们参照古法,在所有技法上有所创新,成功拯救大量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的书画遗迹。这样的实例真是数不胜数,同时他们也为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杰出成就。

就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修复《五牛图》(如图5)是一次较成功的案例。此画卷于1977年1月28日送原文物修复厂,由孙承枝主持修复。此时,《五牛图》多处破损,伤痕较多,而且色泽深浅不一,经过对破损情况的研究,定制修复方案,经过揭裱等工序,该画恢复了原有的完整统一的效果。该画于1977年9月28日修复完成,经专家组验收,认为该画各个地方的修复毫不露痕迹,与原画保持了统一,裱工精良、完美,达到了装裱修复的绝佳水平。

4 加强传统技术继承、改良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在文化遗产日益受保护的今天,对于绘画作品的保护愈加重视。由于使用方法不当,对社会也造成许多负面影响。这也是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所以在对待传统技术,现代研究成果以及高科技手段三者的关系中,要在继承传统技术的同时,还要不断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不断开拓创新对绘画作品保护的新思路,新材料,新手法。在实践中多积累,多总结,多交流,最终推动绘画保护发展的新革命。

5 结语

本文以中国书画文物的保护为中心,整体分三个部分来讨论该问题。第一部分主要谈到书画文物保护的起源及保护观念的形成。结合古人对书画保护的例子,说明的我国书画保护的起源以及在不断探索中的发展。分析的书画作品的保护与保养;如何对待书画作品保护与修复的关系。第二部分主要讲中国书画作品的保护的现状。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了书画作品的保护成功和失败的例子。从而分析了现在我们对书画作品的保护认识和发展情况。第三部分主要讨论针对现今书画作品的保护及发展方向。在保存和修复的原则下提出了加强传统技术继承,改良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观念。所以必须认清它的适用范围,不可盲目使用。只有本着事实求是的态度,才能在书画保护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曹娜.书画修复中的“揭裱”技艺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

[2]金波鸣.书画装裱的美学魅力[D].吉林艺术学院2011

[3]季慧.书画装裱材料对装裱质量及耐久性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0

[4]田婷婷.继承传统技艺,融合现代科技[D].中央美术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