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管理综合(合集7篇)

时间:2023-10-15 10:07:59
经济管理综合

经济管理综合第1篇

近年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经济林果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开发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林业部门现场检查情况来看,个别乡镇对后期管理管护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严重地影响了全县经济林果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时令已进入冬季,正是经济林果综合管理的有利时机,为了扎实有效的抓好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提高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有效巩固产业开发成果,现开展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的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经济林果栽植苗木管理管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开展经济林果综合木管理工作是有效巩固产业开发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产业开发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此项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全县林果特色产业开发工作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关注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经济林果栽植苗木管理管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抓上手、摆上位,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搞好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

为了扎实有效地抓好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工作。一是要全力抓好历年经济林栽植苗木的综合管理工作,要在广泛宣传谁栽、谁有、谁受益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组织动员群众集中时间对历年栽植的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地块全面施一次肥、锄一次草、浇一次水、涂一次白、剪一次枝,开展刨盘、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工作,要教育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精心管理,切实达到自管、愿管、管好的目的,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重点区域林业局要派出技术人员精心指导,督促乡镇全面完成任务。新城子、临江、甘江头、官亭、两河口、沙湾、新寨、南阳、韩院、竹院、好梯等重点乡镇要把公路两边管护难度大的经济林作为这次综合管理的重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涂白、修剪、施肥、锄草。二是认真抓好新栽苗木的管理管护工作。要全面落实谁栽植、谁管护、谁受益的管理管护责任制。针对近年来苗木管理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生物措施与机械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对新栽苗木整修刨盘,并在周围采用放鼠夹、撒鼠药、刺罩等多种方式,有效防治苗木病虫害、鼠害和人畜活动对苗木的损坏,巩固栽植成果,确保栽一株,成一株,见效一株,最大限度地提高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三是落实管理经费,采取县上有关部门帮一点,乡镇筹一点,农民拿一点的办法,全面落实经费,确保浇水、涂白、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锄草等管护措施落到实处。锄草、涂白、施肥、剪枝、浇水工作,从11月16日开始,12月6日结束。

三、加强培训,规范管理,确保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开展科技培训,培养农民科技队伍是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的关键,为了扎实有效的搞好此项工作,确保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县林业部门要及时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业队伍,迅速深入到林果基地建设区,利用办培训班、开群众会、放录像、发放技术资料、亲自做示范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展经济林果综合管理技术培训,详细介绍开展综合管理管护的好处和技术要点,通过培训,使当地群众全面掌握经济林果综合管理技术,真正做到每村有一个科技带头人,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使科技兴林活动更广泛、更深入的开展,从而促使经济林果栽植苗木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经济管理综合第2篇

1.1绩效管理中存在的突兀反应

结合传统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分析,大部分规划主体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事后管理范畴之中,对于过程控制下的绩效内容不够重视,缺乏必要的绩效沟通流程。这类问题往往与组织内部文化息息相关,现下我国经济组织文化设定上过于形式化,有关个人崇拜信息全面散播,使得绩效管理实践中偏差比比皆是。单纯透过不合理的绩效管理组织解析,所谓的激励机制已经全面缺失,这势必直接危害管理者的决策执行效率。作为新时代优秀的经济管理人员,必须全面走出核心误区,进而针对计划控制基础加以稳固。

1.2非核心业务的过度考核

管理主体必须时刻关注组织存在动机指标,明白核心业务内容,毕竟一切管理都是围绕业务核心内容拓展,其间获得应有的增值绩效。有关价值水平不高的非核心业务,行政性管理花费书面过高,这样必然导致组织工作注意力的分散结果。具体来讲,管理主体有必要依照既定职责规范标准发挥应有的权力能效,定期观察增值性业务划分状况,利用科学的管理资源结构规划程序的等级特性,避免今后管理出现头重脚轻问题。

2.经济管理过程中的重点操作环节细致解析

2.1核心业务的顺利拓展

组织内部一切管理资源都是极其宝贵的,必须应用到具备特殊价值的业务中,这就要求管理人员针对组织整体战略计划以及业务流程实施深度解析,避免一切模糊认知问题滋生。作为组织管理者,需要针对不同业务模式进行精简、优化,尽量将部分理论空间不高且市场前途狭窄的业务清除,并且将核心发展实力投射在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主营业务范畴之中。上述一切细节需要管理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充分做好战略定位,确保组织结构的紧凑灵活特性,适时进行内部优化,进而针对职能部门做出调整,为后期管理行为有的放矢做好铺垫。

2.2业务流程的精细化管制

管理行为不单单与组织结构质量紧密衔接,同时需要依靠严谨的数学结构优化系统指引。这部分强调的精细化管理,实际就是利用科学的系统工程和实践经验加以调试的决策手段。传统粗放式管理手段已经被历史淘汰,目前企业经济管理必须全面渗透到任何程序环节之内。有关业务流程控制要求显得足够精细化,特别是在关键关节调试动作中,必须借助大量生产运作管理知识规范。当然,为了充分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柔性生产模块绽放是有必要的,企业领导应结合组织技术条件,完成精细化生产任务,关注库存风险隐患,全面提升组织对待现实问题的应对实力。以上任何工作细节都无法脱离大量科学数据和严密管理制度而独自运行。

2.3综合管理模式的凸显

结合客观角度观察,有关综合行政管理在组织内部归属于围绕后勤管理手段,管理人员不至于将精力集中投射于此,同时更不可遗留任何行政管理缺失迹象。涉及较为合理的激励、考勤以及人事制度,都将是日后经济管理环节中需要重点调试的关节,管理者不得产生任何轻视心态。

2.3.1综合管理的现实意义

综合管理作为企业组织凝聚力的根本所在,能够时刻督促单位成员保留深度归属和认同情感,至于规范严格的管理体制可以适当遏制不必要的精力损耗现象,稳定决策执行效率。实际上业务管理作为组织支撑媒介,需要配合综合管理体制作为剂,确保组织文化能够在其中清晰呈现,时刻监督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杜绝生产线上出现一切产品质量问题,为企业实现后期可持续发展绩效指标奠定深刻适应基础。

2.3.2综合管理制度化

主要是透过组织结构设置以及业务绩效考核等细致层面拓展,管理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该主动关注一下细节:第一,避免任人唯亲以及任何赏罚不公迹象,始终坚持制度严明和公正特性,借此提升员工长远工作的积极态度。第二,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严格执行,其间贯彻人本服务理念,如大部分公司针对员工迟到早退行为加以规范,但是有关加班和休假制度并未进行科学完善,单纯地要求员工保留奉献精神便显得不尽人意。针对富士康事件加以审视,由于其自身制度设置不够严谨,加上管理程序上丢失人性化特征,使得员工长期饱受经济和精神剥削;员工经过长久的机械化加班劳作逐渐被组织所异化,最终悲剧就此上演。透过这类结果分析,综合管理的制度化必须透过企业健全文化内涵加以拓展,这样才能顺势稳定内部成员工作积极态度,进而为组织良性发展积累更多适应实力。

2.4阶段经济指标的合理设定

按照上述内容陈述,企业经济管理期间组织不同行为细节和素质状况都会清晰地反映给管理人员,那么其在面对纷繁的数字信息环境中,经常会因为注意力分散而缺失整体判断分析能力。此时阶段指标存在意义就清晰展现,主要在于能够针对某类环节以及部门信息予以充分解析、记录,将内部关键内容反馈给管理者。

2.4.1指标的分类和设置

组织内部指标主要包括业务、财务以及综合管理指标等内容,其中后两者模式较为稳定,包括流动、产权比率等运营能力指标,计算公式基本固定,可以更加清楚地反映公司不同组织财务状况和盈利绩效。而相对来讲,业务指标个性特征极为显著,单纯拿物流企业作为示范,其装载率能够准确反映车辆实际运输成就,到货准时性则映衬出物流服务基本本质。业务指标设计需要管理者针对业务流程的不同环节加以深度解析,撇开实际操作而盲目规划明显是不科学的。

2.4.2指标的分析和优化管理

各项指标需要经过分析才能看出其意义。尤其是需要通过编制各种表格。在现在信息化时代环境下,指标可以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分析。反之而言,信息管理系统不但需要各种原始数据,更需要通过指标分析、编制生成各种报表来工作。指标也具有时效性。在组织进行重大经营调整后,许多指标都需要相应的进行优化。对于指标的管理和应用,不但是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每个指标的接触者所需要的能力。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清楚的了解各种指标的具体意义,才能在工作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主动的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面对我国不同区域以及城乡之间经济管理不够均衡问题应该适当加大调试力度,必要时依靠不同地区经济产业特征以及规范管理制度,提供对应的优惠条件和扶持政策,如利用发展速率较快的城市带动偏远山区经济发展实效,全面鼓励落后地区及时开展各类经济发展方案,进一步完善对地区经济文化的宣传力度,最终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便利支撑条件,如透过招商引资等经济管制手段加快偏远地区经济建设实力。再就是对新时期产生的新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解决,完善经济管理中的规章制度,对管理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不断的补充,在问题产生时有法可依,有据可依,完善的制度可以更好地规范经济管理的工作态度,提高对经济管理的重视,科学的发展社会经济管理工作。

3.结语

经济管理综合第3篇

(一)加快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四年来,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14.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068.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比*年增长71.7%。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超1000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超7800美元。*年来源于*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7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比*年增长82.4%;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比*年增长79.5%。

(二)推进结构调整,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培育建设了一大批带动力强、高增长的生产力骨干项目,形成了东部、北部、南部三条产业带和汽车、钢铁、造船、石化四大产业基地。工业向技术密集型、集群化和适度重型化升级转型,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特别是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量跃居全国轿车产区第二。*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810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比*年增长一倍。商贸、物流、会展、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年实现增加值3503.52亿元,比*年增长64.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8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增速创九年来新高。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年增速快于全市2.4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4.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1.13,比*年提高46.6点,预计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上年降低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生产总值电耗分别比*年降低22%和11%。

(三)推动科技进步,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软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187.57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0.1%,我市连续5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区域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建立起一批创新平台和部级软件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动漫网游产业发展基地,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技企业孵化网络,有力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四年来,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5.5%。

(四)加大城建力度,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重点建设机场、港口、新铁路客运站、地铁、高快速道路等一大批对*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四年新增高快速道路579公里,市政道路412公里,桥梁145座,隧道25座。*年,白云机场国际航线达41条,*港货物吞吐量超3亿吨,地铁通车里程达116公里。基本形成了以海陆空交通枢纽为基础,层次分明、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有效提升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交等公共服务设施日臻完善,饮用净水工程和天然气利用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和人民防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五)加强环境建设,城市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完成“青山绿地”、“蓝天碧水”一期工程。建成16条主干道林带、13个近郊林区、119处园林景观,完成613个采石场、采泥场整治复绿工作,全市新增绿地面积131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3平方米。五大污水处理系统已经建成,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1.9%,完成28条河涌截污,对56条(段)河涌进行了综合整治,珠江*河段及市内河涌的水质明显改善,成功组织畅游珠江,检验了珠江综合整治成果。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建设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加快推进老城区产业“退二进三”工作和重点企业脱硫工程建设,提前实施机动车排放国Ⅲ标准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中心城区限行摩托车,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总天数91.5%。经过八年持续不懈的努力,我市顺利通过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开展为期三年的城市管理年活动。查处一批违法用地,收回闲置土地346宗、618万平方米,清拆违法建设552万平方米。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102个街区成为卫生模范街区和卫生街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取缔无证照生产经营业户7万多家,基本完成289个室内肉菜市场、160个农贸市场和42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改革生猪屠宰管理体制,放心肉上市量大幅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和应急处置机制逐步健全。建立了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提升了交通管理水平。一批货运市场迁出中心城区。加大了反走私综合治理力度。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一系列严打整治行动和“打黑除恶”及禁毒专项斗争,加强对“两抢一盗”犯罪的有效打击,加大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力度,刑事发案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年全市刑事立案比上年下降10.1%,其中“两抢”案件下降29.9%,流花火车站等治安重点地区的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社会保持稳定。制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建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特种设备的监管,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形势保持平稳。

(六)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246.74亿元,分别比上年和*年增长6.2%和16.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788.27元,比上年增长10%。四年财政共安排统筹资金6.9亿元支持中心镇建设,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产业和人口集聚及辐射带动功能日益增强。支农惠农的各项措施得到了落实:*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年以来共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超过15万人;资助了2125名农村贫困户子女免费入读中专和技工学校;从*年起连续三年市、区(县级市)安排49.6亿元,推进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初中建设工程;从*年秋季开始全面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全市所有镇、村,*年参合率达86.1%;四年共投入11.91亿元推进农村“五通”工程建设,全市行政村和一批自然村实现了“五通”,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近600条村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农村面貌有所改观。全面清兑了历史遗留的4.9亿元拖欠农民的征地补偿款,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七)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全市90%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11户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初步构建起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国有资产运行质量逐步提高,经营行为逐步规范,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逐步增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了行政区划调整;取消了414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和停止了14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改革成效明显,“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落实;全市事业单位基本完成人员聘用制工作;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工作有序推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外源型经济稳定发展。*年*地区进出口总值达637.67亿美元,增长19.2%,是*年的2.3倍。四年来,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105.53亿美元,年均增长22.6%。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51家在*投资。企业境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有较大发展。加快推进各类部级经济功能区建设,*开发区和南沙开发区在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全市75%的区和73%的镇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区和教育强镇。投入23亿元推进教育综合改造工程,老城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投入21亿元创建部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市一级普通高中学位所占比例从*年的37.5%提高到*年的82.6%。高考各项指标连年居全省前列。全市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比*年增加了13所。*大学城如期建成,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热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中国音乐金钟奖等大型文化活动在*举行,进一步提升了*的文化品位。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扫黄打非”斗争成效明显,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版权事业取得可喜成绩。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体育产业发展迅速,我市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上,均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2010年亚运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有序展开。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救灾救济、慈善捐赠、优抚安置、妇女儿童与老年人、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广泛开展区域合作,出色完成了对口帮扶和安置三峡库区移民任务。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关系和睦,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工作得到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新的进展,“双拥”工作成绩突出。推进统计改革和建设,统计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成绩显著,低生育水平进一步稳定。外事、侨务工作取得新进展,*国际友好城市达18个。成功举办了中法文化年*文化周、里昂文化周和迎接瑞典“哥德堡”号仿古商船系列活动,增强了*的国际影响力。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信息化综合指数达85%。参事、文史、档案、保密、修志、气象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九)积极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不断加大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投入和援助工作力度,*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由*年末的3.6%下降为2.1%,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74.3%。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和残疾人等贫困群体救济力度进一步加大,低保工作实现了分类救济、“应保尽保”。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300元调整到330元;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标准从548元增加到624元;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从684元调整到780元,退休人员每月养老金从*年7月起增加100元。筹集投入近15亿元,妥善解决了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和社会申办退休人员参加医保,以及“农转居”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等问题。实施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大幅度减轻了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成效显著。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完成了220个村卫生站达标建设。加快危破房改造,四年共拆除、修缮、改造危破房76.9万平方米,使11039户居民直接受益。在全国率先实行住宅用地出让“双限双竞”政策,规划建设新社区,投入15亿元建设廉租房,为解决中低收入和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创造了条件。对全市在册的141宗“烂尾地”和57宗“烂尾楼”提出了解决方案,目前已依法处理61宗“烂尾地”、47宗“烂尾楼”,解决了涉及5.2万人利益、长期困扰的历史遗留问题。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达36321元,分别比上年和*年增长7.3%和42%。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850.66元,分别比上年和*年增长8.5%和48.3%。*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3%。四年来,全市用于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56.9%。

(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绩。

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四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3460件,办复率达100%。政府法制工作不断加强,四年共完成地方性法规草案19项,审议通过政府规章34项。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制度。实行市政府领导接听群众电话和政府部门领导接访群众制度。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密切与派、工商联对口联系。加强了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和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强化审计、监察工作,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推进了政府系统的勤政廉政建设。

四年来,我们在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中,始终贯彻总书记在*年春视察*时首次提出的科学发展思想,紧密结合*实际,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体会:

一是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我们始终狠抓经济建设不放松。一方面,立足当前,加强经济运行调控,有效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着眼长远,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从战略的高度科学谋划生产力发展,推动*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是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两手抓。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抓好环境建设,集中力量解决事关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环境,整体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我们把改善民生,让群众安居乐业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推进各项民心工程,全面发展社会事业,高度关注困难群体,努力维护社会公平,切实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市民,促进*的和谐安宁。

四是坚持改革开放。我们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深化各项改革,努力化解各种矛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五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我们认真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促进城市与农村的相互融合、互动发展。

六是坚持勤奋务实和开拓进取。我们把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作为历史使命,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真抓实干的精神,不断提高统揽工作全局、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的稳定发展。

经济管理综合第4篇

关键词:果树经营管理;农业经济;综合经济效益

作为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基础,通过提升果树经营管理力度,能够促使我国经济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由于我国土地疆域辽阔,导致果树经营管理存有较大区域性差异,而部分偏远地方,不仅无法接触到现代化果树经营管理方式。同时,也无法享受国家发展农业经济相关政策,这导致我国果树经营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制约。因此,需对果树经营管理综合经济效益的作用与机制形成更深层次明确认知,并始终秉承实事求是这一原则,令果树经营管理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对其产业结构加以合理调整,从而促使果树经营管理现代化建设得以强化,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1综合效益对果树经营管理发展机遇

1.1有利于新工艺与技术推广。在传统果树经营管理发展当中,所出现任何新型工艺与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与应用难度加大,导致果树经营发展较为滞后。而果树经营管理综合效益的提升则能够为果树经营应用新工艺与技术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另外,新时代在促进果树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对于提升其生产效率而言也有着诸多裨益,并且也能够为果树种植发展与升级转型提供有力保障[1]。1.2优化与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农业经济重要构成部分,果树产业结构与综合效益水平有着最为直接的关联,因此,若想有效促进果树经营管理综合效益发展,便需对其产业结构加以合理优化与调整,从而促使果树生产质量与产量达到理想状态,进一步推动果树种植发展。通过这一方式,能够促进果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创造极为有利的现实条件,同时也为果树经营管理综合效益发展注入全新活力,促使果树经营管理现代化发展得到有力保障。1.3促进果树经营管理现代化与机械化。作为农果树种植产业发展主要需求,针对其生产力,综合效益是推动其现代化与机械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举措。由于综合效益对于果树经营管理新技术与工艺发展有着诸多裨益,并且能够有效促进果树生产能力与效率,故而能够令果树经营管理现代化与机械化这一目标得以切实实现。

2果树经营管理所存有问题

2.1发展观念尚未紧跟时代步伐。现阶段,社会发展需求已成为改革创新与适应时展的关键内容,对于果树经营管理发展而言更是如此。我国部分果树种植户在果树经营管理中仍然在沿用传统方式,时至今日,这一方式无法令社会与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并且,目前我国政府出于对农业经济的思考对果树经营有所扶持,但是其在生产方面并未形成任何质的改变,因此导致果树经营管理综合效益发展较为滞后。除此之外,果树经营管理综合经济效益落后也在人员方面有所体现,目前,由于年轻劳动力开始向一线二线城市大规模聚集,导致果树种植生产人员大部分年龄较大,并且这一部分人员对于自身生活现状较为满足,缺乏进取心,由此不难看出,果树经营管理由于受到传统方式与思想影响,导致其综合效益发展受到极大制约。除此之外,我国部分果树种植拥有良好农业资源,但是相关种植人员往往仅对传统果树物种植有所重视,导致此类资源受到极大程度浪费,针对这一情况,便需在果树经营管理过程当中改革与创新其农业经济理念。2.2缺乏高素质劳动力。对于所有行业与领域而言,工作人员素质对其发展皆有着决定性作用,果树经营管理亦是如此。并且,伴随时间发展,令农业自身面临更高要求与挑战,若想促使果树经营管理综合效益得以切实提升,便需提升劳动力自身素质。然而,在我国现阶段大部分果树经营管理人员当中,综合素质普遍较为低下,并且其中大部分人员年龄相对较大,而接受过教育的年轻劳动力开始转移到城市,导致果树经营管理极度缺乏高素质人才与劳动力。除此之外,大部分从事果树经营工作人员自身也不具备较高文化程度与综合素质,难以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导致果树经营机械化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在现阶段,应将高素质劳动力作为果树经营管理首要发展目标从而为果树经营管理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2.3产业化水平较低。现阶段,果树经营管理正处于重要过渡阶段,但是这一过程转化效率却并不理想,目前,大部分果树种植户未能够跳出小农意识与小格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果树经营管理仍然沿用传统粗放式模式,导致发展资源受到严重浪费,其次,果树经营管理过程当中不具备较高机械化水平,导致果树经营管理综合效益发展效率低下,并且由于目前尚无法果树种植规模与产品规模化需求得到充分满足。2.4对果树质量管理不到位。果树自身经营效益与其自身质量有着最为直接的关联,例如,果树树苗自身级别。成活率、坐果率等与果实最终价格有着最直接关系,并且,不同品种与类型果树对于环境要求也存有一定差异。现阶段,不论是果树种植户或相关监管机构,对于果树质量皆尚未予以足够关注力度,仅仅对于销量倾注更多注意力,这对于果树经营管理而言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若想促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相关部门便需强化自身果树质量监管力度,而种植户则需针对苗木前期养护予以更大关注,同时,技术部门需针对新型果树品种展开积极研究。

3果树经营管理综合经济效益有效提升方式

3.1优化传统果树经营管理方式。由于传统果树经营管理方式具有较大局限性,并且无法令综合经济效益提升这一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因此,需对果树经营管理方式以及其产业模式加以优化,从而为果树经营管理综合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促进果树种植朝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因地制宜也是果树经营基本原则,在对果树经营产业优化过程中,需与当地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首先,将地域优势充分展现,加大本体特色果树发展力度,发挥果品经济价值,例如特色采摘园等,同时对果树产品实施分类,促进当地果树经营多样化发展,转变传统单一种植模式。其次,对果树经营模式进行升级,并始终贯彻绿色发展这一理念,尤其是在生产无公害果品这一方面当中,应加大无公害果树种植经营技术推广与使用力度,这一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区域果树经营管理综合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与现阶段果农整体农业经济发展大方相匹配。例如,通过现代化果树经营管理体系构建,以新型经营管理模式作为主体,例如家庭果园、合作社、当地果品产业相关企业等,从而对果树经营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促进其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3.2优化果树经营管理资源分配。对果树经营管理资源加以合理优化与分配是果树经营管理综合经济效益提升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促进果树经营发展的根本需求。首先,需对果树种植地资源加以具备较强科学性的开发,尤其是在现阶段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这一背景下,只有为土地资源提供有力保障,才能够促使果树经营管理综合经济效益提升这一目标得以切实实现。因此,各区域需针对此问题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其次,在种植果树过程中,不仅需对周边植被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需对化肥使用量加以合理管控,并对水资源合理开发,在灌溉果树过程中予以水资源利用率更大关注力度,始终秉承科学灌溉,合理用水这一原则,同时制定全方位果树水资源灌溉机制[3]。3.3提升种植户与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作为果树经营管理中重要支撑,种植户与工作人员需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首先,定期开展果树经营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工作,并要求有效种植与经营管理专家对种植户与工作人员日常生产活动加以指导与纠正,尤其是针对果树经营管理中部分普遍性问题,促使果树经营管理切实实现科学化管理,令综合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其次,通过现代化机械设备开展果树经营工作,同时向种植户与工作人员对机械设备原理与操作方式进行讲解,令其能够对机械化生产重要性形成更深层次认知。3.4确保果树质量,优化产品品种。果树苗木自身质量与生长环境、养护方式、品种改造对于果实最终质量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故而,种植户、经销商、上级管理部门、技术部门等皆需对果树质量管理予以更大重视利多,反之,便会导致果实销量无法提升。因此,站在经销商角度上来看,需对果实质量检验程序加以规范,同时加大苗木质量检验工作严格度,始终秉承质量第一原则。而研发机构则需针对果树成活率、坐果率等内容展开更深层次研究,以及开发新型树种[4]。

4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果树经营管理对于其经济效益综合提升而言至关重要,并且,其背后也有着产销一体的产业链,因此,各方须针对果树经营管理加以完善,从而确保果树综合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娜.农业技术在果树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初探[J].农家科技旬刊,2018,(6):13.

[2]孙文颖.新时期农业技术在果树管理中的推广及应用[J].农村实用技术,2020,(5):32.

[3]周继文.提高果树保护,促进果树产量提升的几点有效思考[J].区域治理,2018,(3):285.

经济管理综合第5篇

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整合教学资源、调整实践教学比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通过实验实践环节的精心设计,突出以学生为本、强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协调发展,坚持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紧密结合,初步形成了结构清晰、特色鲜明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与训练学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目标和改革思路

学院实验实践教学的建设目标是:立足学科建设、办学特色和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高度,以“跨专业、跨学科、大中心和现代化”的新型实验室建设理念,跨学科交叉、资源共享,尽可能避免走低层次重复设置的老路,充分考虑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发展的历史特色和优势,坚持“地经渗透、工管结合”的发展思维,体现我院重点学科优势,坚持满足教学需要作为实验室工作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具有整体综合优势、高效率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基地。

“十一五”期间,学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和整体推进的原则,分两个阶段开展工作,第一阶段(2006—2008)以教学评估和创建部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契机大力建设实验室,实现实验室建设办学条件标准化。第二阶段(2009—2010)提升经管类实验室层次和水平,达到财经类院校先进实验室水平。

二、构建协调完整、相对独立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实践教学要求,按照整合学科资源、突出重点、开放共享、打造特色的原则,突出地质技术与经济管理的结合、交叉与融合,突出工程与管理的结合,以工程的教育理念打造经管实验中心。构建了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素养训练、综合创新训练相结合的实验实践教学新体系。这一新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用整合的思路重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和结构,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依附课程理论教学的旧模式,着力构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优化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将实验课与理论课分离,按照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课实验、综合实验等模块独立设置实验课,并单列学分。使不同学科、专业、课程、类型的教学实验可以在实验模块内进行内容的重组与更新。同时,进一步明确分工,规定学校主要负责总体教学体系设计,院系认真组织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师侧重抓好课程实验实践内容体系的完善。

充分利用我院多学科的优势和地矿类的院校特色,积极推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渗透,重新整合实践教学系统,对不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验项目进行删减或更新,及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型实验项目,努力实现整体优化。

实施科研素质训练计划,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将创新基地设在实验教学中心,鼓励和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活动、创业创新活动等。将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开发的实验项目以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及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实践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运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手段,促进虚拟、仿真实验和实际实验的有机结合。

三、形成科学合理、资源共享的实验室体系

学院根据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不断调整并逐步优化实验室的宏观布局。坚持以服务教学科研为宗旨,以满足教学科研需要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按照适应需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资源共享为原则,对照教育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标准,进一步整合优化教学设备资源,打破按照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格局。突破课程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实验三者之间的界限,增加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的多功能综合实验室,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综合效能。

院校以创建部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契机,搭建了包括学生基本素养训练平台、课程与专业实验训练平台、综合实验训练平台和创新创业性实验训练平台在内的多层次、立体式实验室教学体系,为着力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实验实践教学管理新体制

学院坚持从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发,从培养地质经济复合型人才出发,按照基础性、公共性、综合性等实验实践教学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要求,逐步调整实验实践管理体制。

组建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实行学校统一管理和委托相关院系管理相结合,将原来由院系、教研室管理的功能单一的部分实验室整合为综合性较强的实验教学中心,理顺隶属管理,明确工作职责,促使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努力适应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和学校自身改革发展的大目标。

强化实验实践教学管理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建立上下一致的实验实践教学组织系统,明确组织间的相互关系和各自承担的责任,逐步形成职责分明、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和谐有序的实验实践教学组织系统。

经济管理综合第6篇

关键词 经济管理 综合统计工具 应用

综合统计工具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完善经济管理的服务对象,推动单纯的服务决策向服务决策和战略规划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相关服务技能的完善,推动经济管理的高效发展。因此,在经济管理工作中运用综合统计工具,有利于科学判断企业的竞争实力。结合运行现状和相关管理政策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综合统计工具的发展

综合统计工具是由统计工具演变、发展而来的,主要是指统计工作由单纯的统计数据服务于企业管理决策,向综合型的服务决策、服务战略规划等方向发展。客观上有利于为企业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详实、科学的数据参考,确保管理决策和战略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随着统计工作的全面性、多样化发展,逐步形成综合统计工具的规模,有利于运用多种统计手段为企业的经营状态进行全面分析。同时,逐步向企业生产、经营和规划等方面发展,有利于针对企业的现有状况提出完善措施。综合统计工具的高效运用,受统计人员统计水平的影响,因此,应加强统计人员的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运用相关管理措施,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以确保企业综合统计工作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发展。统计工具向综合统计工具的发展、完善见表1。

通过表1得知,综合统计工具是对统计工具的完善和补充,有利于在新型网络环境下全民运用综合统计工具,以实现对经济管理工作的完善和补充。[1]

二、经济管理中综合统计工具应用的积极性

(一)依据计划检查进行状况,确保按时保质进行

经济管理中综合统计工具的应用,有利于针对企业运行状况制定相应的规划战略,同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统计人员应依据相关规划加强对各阶段运行状况的检查,确保企业各阶段依据相关规划稳定进行,有利于体现战略的科学性和指导性。例如,某单位进行经济管理工作中,针对传统管理工作中的运行弊端,结合相关规定提出完善措施;加强对企业运行状况的全面分析,及时制定相应运行规划和检查措施,以确保企业稳定运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政拨款减少3%,资金流通效率提高5%,结合各阶段检查制度的运行,经过初步统计,企业的经济成本投入减少300万。[2]

(二)通过对比分析,指导改进方向

经济管理中综合统计工具的应用,有利于针对企业的运行规划、运行状况建立详实的数据表格,结合数据表格的分析。其中主要指对数据的横向和纵向比较,指出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结合相关管理规定和完善措施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确保经济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经济管理中综合工具的运用,首先应通过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横向对比,针对企业运行规模、竞争实力和市场需求等进行详细统计,以确保全方位、多角度分析企业运行中的弊端,结合相关运行管理措施,提出改进方法,以实现在最短时间内推动企业发展的目的。其次,应通过与国际先进行业的纵向对比,找出不足和改进方向,以国际先进行业管理措施为学习榜样,虚心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以结合其管理经验为企业赢得全新的发展空间,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全面运用综合统计,推动经济管理发展的高效性、科学性

经济管理中综合统计工具的应用,有利于运用统计工具各专业分析优势,以形成对经济管理工作客观、全面的分析,通过对企业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综合运用管理资源,以保证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综合工具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应通过对综合统计工具形成数据的整理、分析和研究,以形成研究结论,应用在企业制定管理决策中,客观上为企业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中综合统计工具的运用,一般通过图像、文字和二者的结合,将抽象的数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数据信息,有利于企业经济管理部门掌握详实的企业运行信息,运用相关管理措施,制定全方位的战略决策,以推动企业的高效发展。

三、经济管理中综合统计工具应用的完善措施

经济管理中综合统计工具应用的完善措施,应加强对数据表格的分析对比,根据相关数据信息的变化情况科学判断企业的运行状况,结合企业的管理规定和相关管理措施,尽快做出调整应对措施,以确保企业的稳定运行。[3]如果企业能够明确运行状况,同时科学判断发展趋势,应结合企业运行实际进行资源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企业资源的浪费情况,最大化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如果企业运行处于良好的发展状况,企业经济管理者应制定相应管理措施,以企业的经济利益为核心,采取扩大生产规模和加大生产力度等措施,以推动企业的稳步前进,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如果发展的态势不是很好,则此时决策者就应该及时改变企业的发展方向,努力的研发新产品,确保企业能够在激烈竞争下有效发展。

四、结语

经济管理中综合统计工具的应用,企业管理人员应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同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统计分析工作,确保综合统计工具的合理运用,结合企业的相关运行状况和管理规定及时制定发展战略,以实现对企业经济利益最大限度的保护,有利于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作者简介:宋怡霖(1994―),陕西潼关人,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统计专业。]

参考文献

[1] 张悬.综合统计工具在基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 .大陆桥视野,2015(10):59-60.

经济管理综合第7篇

关键词:计划管理;经济活动;分析

中图分类号:U415.13

1 基于综合计划的经济活动分析目标描述

1.1 企业战略管理对经济活动分析的要求

在长期的经济活动分析实践中,企业各级主管的领导和从事经济活动分析的形势和实现手段都有许多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经济活动分析不能仅强调经营考核指标结果的分析,还应强调各类主要经济指标的实现过程分析与控制。

1.2 经济活动分析目标描述

经济活动分析要适应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实施目标管理、综合计划管理。综合计划管理是对公司未来一年的战略计划进行设计,合理分配任务指标至各专业部门,由各专业部门分别完成各专业计划的初步设计,然后进行内部协调平衡,减少重复与交叉,达到资源最佳配置与利用,确定最终计划后再进行计划的下达、执行、控制并纳入经济活动分析中,通过运用先进管理思想和理念,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强调过程化的精细化管理,保障综合计划有效执行,保证实现良好的经济活动分析结果。

1.3 基于综合计划的经济活动分析管理范围

公司所属各相关单位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主要包括以下部门:发展策划部、财务资产部、电力营销部、运维检修部、安全监察部、人力资源部、基建部、信息通信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等。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是综合计划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执行省公司下达的综合计划。公司综合计划实行各专业部门分工负责,发展策划部统一归口管理。经济活动分析由发展策划部牵头,各专业部门分析各自专业计划完成情况、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由发展策划部召开企业经济活动分会议,由各专业作专题报告。

1.4 基于综合计划的经济活动分析指标体系

1.4.1 综合计划指标

1)电网发展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规模、 投产规模、科技投入、教育培训投入。

2)资产质量指标: 固定资产销售增长率、市公司应收电热费余额、市公司陈欠电费回收率、市公司当年电费回收率、县公司应收电热费余额、县公司当年电费回收率、县公司资产负债率、县公司流动资产周转率。

3)供电服务指标:城市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城市综合供电电压平均不合格时间、城市供电可靠率、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农网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农网综合供电可靠率。

4)经营业绩指标:购网电量、售电均价、线损率、成本费用、可控费用、职员人数、应发工资总额、全员劳动生产率、县公司可控费用、县公司利润总额、县公司线损率。

5)人力资源指标:人力资源变化、职工教育培训情况、劳动生产率。

1.4.2 基于综合计划指标的经济活动分析内容

1)公司经营活动整体评价及其特点:本期公司经营活动的开展情况、主要特点以及对经营活动的整体评价。

2)地区经济形势及电力市场分析: 本地区经济形势分析、地区电力需求情况、电网运行分析。

3)购、售电量分析:购网电量分析、售网电量分析。

4)财务状况分析:售电均价分析、应收电费余额分析、供电成本分析。

5)电力建设情况分析:本期在建项目形象进度及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情况、项目开工和投产情况、投资完成情况和资金到位情况。

6)人力资源分析:本期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全员劳动生产率、教育培训投入指标完成情况,各项指标变化特点和原因。

7)县公司资产经营指标分析:本地区各县级供电公司售电量、收入、成本、利润情况以及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主要经济指标数据预测:预测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三季度预测全年完成情况,四季度预测次年指标。

9)问题和对策:本期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影响公司经营的重大问题和事件;公司经营管理短板;需防范的潜在经营风险;需要省公司解决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分析客观和主观原因,以及对经营成果影响的大小及时间的长短,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建议。

1.5 最佳指标值的确定

根据省公司资产经营考核办法及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管理办法,按照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分解所属各单位基于综合计划下的经济活动分析考核目标,既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经营目标,又确保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保证同业对标指标的先进性。

2 基于综合计划的经济活动分析主要做法

2.1 组织机构

公司总经理是经济活动分析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协助总经理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为第二责任人,指标体系中各个综合计划指标的责任管理部室负责人根据职责划分,负责具体落实相应综合计划指标的分析、评价和预测,为第三责任人;形成了责任层层分解,管理、跟踪与考核逐级实施的经济活动分析管理组织体系(见图1)。

图1 六安公司经济活动分析组织机构图

2.2综合计划管理流程

图2 综合计划编制、执行、上报流程图

2.3 流程过程控制方法说明

流程过程主要分为:信息收集分析预测总结提炼辅助决策四个阶段。

2.3.1 信息收集阶段:根据年度下达的综合计划指标,由策划部牵头,财务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基建部等部门共同配合,利用相关分析系统进行全面、及时、准确接受与采集数据。计划部负责汇总并综合计划指标汇总信息。

2.3.2 分析预测阶段:根据相关分析系统采集生成统计数据,由策划部负责汇总,财务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基建部等部门共同参与,运用经济活动分析方法,计算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与预算对比分析。从经济、技术等方面查明影响综合计划指标的原因,找出关键问题,及时预控、协调、平衡、管控,指出整改措施。

2.3.3 总结提炼阶段:对公司综合计划指标的全面分析,主要将综合计划指标的执行进度分析贯穿于经济活动分析中,对各单位指标实绩同下达计划数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断评价,通过对综合计划指标执行实现的过程流程的分析,揭示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内在联系,及时预控、协调、平衡、管控,为保证企业能以最低的投入获得尽可能高的产出效益,以期提高企业的全面综合效益。

2.3.4 辅助决策阶段:公司领导依据计划部提供的综合经营分析报告,对预期计划目标进行动态修正,提出新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并做出经营决策。

2.5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经济活动分析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2.5.1 绩效评价

1) 绩效评价组织机构

发展策划部门负责对基于综合计划下的经济活动分析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a) 省公司目标管理评价。

b) 省公司资产经营评价。

c) 省公司综合计划指标进度评价。

2.5.2 绩效评价的流程及说明

绩效评价和考核的流程(含组织机构)

流程体现了考核的分级管理原则和考核结果作为制定或滚动修订指标改进计划的依据,使工作不断循环、提高的目的。绩效评价贯穿于整个综合计划管理、同业对标、目标管理的全过程。

2.5.3 绩效数据的采集

经审核后的各类经营报表、综合计划指标数据,同业对标数据。

2.5.4 绩效评价方法

差异分析法、正态分布法、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

2.5.5 绩效评价的纪录形式

书面材料

2.5.6 绩效评价的结果的应用

1) 综合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指标责任单位季、年度管理责任制考核,并作为年度工作评先评优的依据。

2)通过绩效考核,进一步增强了各指标责任单位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有效地推动了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不断提升。

2.5.7 规章制度

《六安供电公司资产经营考核办法》、《六安供电公司经济活动分析实施细则》、《六安供电公司资金管理办法》、《六安供电公司线损“四分”管理办法》、《六安供电公司线损考核办法》、《六安供电公司预算管理办法》、《六安供电公司资金管理办法》、《六安供电公司生产成本考核办法》《六安供电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3 持续改进

3.1 考核目标的改进方法

3.1.1 进一步加强综合计划指标分析工作,建立科学的预控机制,加强系统分析的深度和广度,采用单维、多维等方法,开展差异性、阶段性、典型性、综合性分析,实现管理精细化、工作规范化。

3.1.2 根据分析结果,实时进行指标预控,寻找指标背后的管理差距,不断提高公司、部门、过程的绩效。

3.2.3 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加强执行情况、过程性检查和定期考核落实。

3.2 对指标体系的改进方法

建立公司经济活动分析的综合计划指标体系,使得公司、部室(中心)指标互相支撑、相互协调、责任到人。

3.3 对标杆数据的修订

公司每年修订标杆数据,做到既符合实际,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3.4对工作流程的改进方法

对重点指标实行评价督办制,加大动态管理考核力度。梳理、优化各项成本费用的管理、考核流程,细化费用的结算方式和考核办法。

3.5 对绩效考核改进的方法

3.5.1 绩效考核过去以相关部门评价为主,改为单位自评、基层单位互评、相关部门评价、公司领导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3.5.2 加大动态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直接引入部门领导、一般管理人员年度考核。

4 推广应用建议

今年以来,六安供电公司加强基于综合计划下的经济活动分析,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管理、组织、控制体系,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重视对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加强执行力,实行动态管理,以实现指标最优、效率最高、效益最佳目标,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结束语

成本费用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