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乡村发展的趋势(合集7篇)

时间:2023-10-13 16:07:17
乡村发展的趋势

乡村发展的趋势第1篇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逐渐增多,人们的旅行观念和出游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在自游行盛行的体验旅游趋势下,旅游者更加注重旅游产品给个人所带来的身心体验,乡村凭借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然而旅游消费者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地观光式旅游,而更趋向于以民宿为核心的住民居、吃特色餐、搭便车、利用本地人伴游的深度休闲体验游模式。2015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活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2015]85号)首次提出积极发展客栈民宿,2016年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在旅游需求的刺激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乡村民宿迎来了又一轮的发展契机,然而目前乡村民宿在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种种问题,本文旨在分析乡村民宿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其发展思路。

二、体验旅游与民宿

(一)体验旅游

所谓体验式旅游是指“为游客提供参与性和亲历性活动,使游客从感悟中感受愉悦。”体验式旅游的发展使得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已不再停留在体验传统的消遣和娱乐上,而是要满足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更倾向于体验当地的人文风情和生活方式。体验式旅游是继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后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是旅游者消费心理走向成熟的结果,体验旅游强调旅游活动的参与性、旅游现场的真实性、旅游产品的创新性以及旅游服务的差异化和个性化。乡村旅游是利用乡村独有的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餐饮、住宿等基本条件基础之上,使其能在乡村从事休闲活动的旅游形式,在乡村旅游活动中,乡村的空气、河流、风俗民情、农耕文化、生活方式、农副产品以及各种美食,可以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田园风光、体验农村生活的深度体验需要。因此,体验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属性,乡村旅游是旅游体验的展示舞台。

(二)民宿

“民宿”发源于日本、英国和我国台湾的民宿,它作为一种旅游业态早已存在,台湾的民宿发展特色突出,一直是台湾自由行旅游的一大亮点。民宿在国内的发展刚刚起步,对于民宿的定义暂未清晰明确,目前国内学者比较认同的是台湾省2001年出台的《民宿管理办法》中对民宿的定义为: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民宿按地理位置划分,可分为城市民宿和乡村民宿,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指乡村民宿。

民宿是乡村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农家乐”的升级模式,民宿在“农家乐”的基础上:

1、产品升级。“农家乐”主打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系列参与性活动,一般以一日游游客居多,而民宿由是以休闲度假产品为主,在特色餐饮、娱乐的基础上更强调“宿”,给游客提供当地特色的住宿体验。

2、客源升级。“农家乐”主要依靠参与性活动吸引周边的城市居民,以团队游为主,民宿的目标客源除了周边客源,更通过具有地域特色的住宿环境吸引跨区域、远距离的自助游游客。

3、服务升级。“农家乐”提供服务形式单一,消费大众化,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民宿强调服务的综合性和配套性,为客人提供个性化和具有人情味的服务。同时,乡村民宿还具有以下特点:与周围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相融,保持原汁原味,传播乡土文化;营造“家”的氛围,提供贴心、个性化的服务;民宿的设计和服务体现文化主题性;提供一系列体验式服务,主客积极互动。

三、乡村旅游民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正演变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目前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迅速增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国内民宿企业已达4万多家,行业从业人员近90万人,然而国内的乡村旅游大多停留在农家乐和家庭旅馆阶段,民宿的发展刚刚起步,加上地域性的差异和逐利性,全国各地的民宿五花八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较多问题。

(一)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基础设施不完善

目前的民宿大多基于当地旅游接待能力不足,由当地居民利用闲置房间或空地进行改建扩建而成,常常成为饭店宾馆的一种衍生性替代产品,尚未形成一个独立的业态,乡村旅游民宿很多停留在“农家乐”或“家庭旅馆”的阶段,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游离在法律规范的边缘。各地的政府尚无一个健全的管理机构来对其进行统一的协调与管理,完善的行业机构也暂时处于空白状态,甚至部分民宿无证经营,民宿的开发和管理缺乏科学规划和指导,经营管理门槛低,盲目建设,重复开发,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的资金投入不够,道路交通、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对民宿的监管存在较多漏洞,民宿的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生态环保问题存在较大隐患。

(二)总体接待水平低,质量参差不齐

乡村民宿经营素质的偏差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造成民宿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民宿经营者多为当地居民,服务接待人员也以家庭成员为主,基本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指导,缺乏基本的服务技能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服务意识淡薄,安全意识欠缺,管理漏洞较多,与规范化、标准化的旅游接待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与民宿住客要求的温情服务、个性化服务相去甚远。服务设施方面,民宿原本是自家住房,受资金投入限制,在转为经营场所时在配套设施上往往标准较低,绝大部分接待设施所用布草缺乏专业的洗涤和保养,厕所设施简陋乱,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导致污水横流、蚊蝇肆虐,卫生环境堪忧。

(三)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文化内涵

乡村民宿数量虽然日益增多,但功能结构单一,同质化明显,由于经营者大多是当地农民,其投资建设多处于自发状态,普遍存在盲目跟风、相互模仿和抄袭的现象,“吃农家饭、摘农家果、做农家事、住农家屋”的“农家四套路”遍地开花,千遍一律,没有很好的结合本村本地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来塑造本村本地特色,没有和地方产业结合起来,不能凸显村庄的景观、文化特色,部分业主以收购农民旧宅院改装来经营,事实上已脱离休闲农业的本质,没有农家生活文化内涵,对本土文化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与一般旅社度假俱乐部经营无两样,缺乏地道的农家味。

(四)过度依赖周边景区,营销手段单一

现有的乡村民宿大多为增补景区接待能力而建,集中分布在乡村旅游景区周围,由于经营者市场观念的相对滞后,没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对客源市场没有细分,严重依赖旅游景区或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客源供给,加上乡村民宿的投资小、设施设备落后和人才的匮乏,缺乏先进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专项营销投入有限,大多农家乐、家庭旅馆以及乡村民宿主要依靠旅行社的组团营销,而对于自助游散客只能被动地等着客人自寻上门,因此造成淡旺季明显,旺季一房难求,淡季大片闲置,加上同一目的地的民宿产品同质化严重,未能形成战略联盟,各自为政,甚至互为竞争对手,从而产生互争客源、恶性竞争等不良风气。

四、体验旅游趋势下乡村民宿的发展思路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行业规范和标准

国家和地方政府是规范民宿行业发展的“大手”,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乡村公路进村连户,水电供应充足,网络覆盖完全,让乡村民宿“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对民宿的开发进行统一规划和指导,针对各村的特色进行合理定位,对民宿的主题风格进行科学规划,避免重复。督促民宿行业形成产业集群和战略联盟,规范民宿审批流程和经营秩序,编制推行农家乐、民宿综合评定的国家和地方标准,组织专业人员民宿的安全、消防、卫生、服务等方面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对民宿的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进行专业的系统培训,提高旅游规范化、标准化服务水平。指导民宿经营者共同组织建立当地的行业协会,共同制定有助于当地民宿发展的行业规则,将区域内民宿都纳入规则中,减少个体之间的恶性竞争,共同促进当地民宿发展。

(二)植入本土文化内涵,保持乡村原汁原味

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原始简单的一种田园生活的体验,乡村民宿浓厚的乡土气息、淳朴的民俗民风是其最大的吸引力。因此乡村民宿的开发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于商业化、城市化和酒店化,注意地方文化与住宿体验的完美结合,突出当地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风情,在挖掘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民宿产品要整合当地自然、产业、生活等资源,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意民宿,如温馨家庭、怀旧复古、龙井茶韵、原住民风情、异国风情、人文艺术等主题创意产品。民宿的主人最好是拥有闲置房源的当地居民,民宿本身就是主人日常居住生活的场所,主人纯朴善良,游客与主人同吃同住,观田园风光,吃地道家常菜,聊家常闲话,为游客营造一个良性的本土文化氛围,增加民宿产品本身的旅游吸引力,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提供个性化温情服务,提升民宿服务品质

家的归属感、浓郁的人情味和亲和力是民宿最鲜明的特点,民宿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提供游客“家”的感觉与气氛,主客双方建立起类似于“家人”的关系。与传统酒店标准化的住宿体验不同,游客虽然旅行在外,却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因此,在民宿的经营过程中,打出“温情”牌,用经营者的优质、温馨的服务感染房客,让游客在实现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减少异地的陌生感,获得情感和归属需求。民宿的经营者要殷勤好客,富有人情味,让客人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与客人住在“同一屋檐下”,一起喝茶,闲话家常,品尝地道的家常菜,通过与客人分享他们的办店理念、起缘,自身的兴趣爱好、所见所闻以及生活态度,主人待游客犹如自家的客人,真心相对,相互信任,不存在商业欺诈,游客在当地游玩,主人还可为其提供出行建议,推荐当地景点和出行路线,讲解风土人情和注意事项等。

(四)拓展市场营销渠道,实施多元化营销

乡村民宿的发展需要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对各自的经营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面对自助型、家庭式、“银发”客源市场,包括青年、学生、背包客、老年人、自由职业者以及部分自驾车游客,乡村民宿除与旅行社建立固定联系之外,要全方位扩展销售渠道,借鉴台湾民宿和城市民宿的做法,形成战略联盟和产业集群,开展整体营销,利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电视电台、户外媒体、新闻会、旅游展览会等立体化的宣传手段等进行销售和推广,让更多游客了解乡村民宿,诱发游客的购买意愿。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民宿+互联网”,建立在线短租平台,通过网络预订承揽客源,或是依托专业网站如去哪儿、途家、艺龙进行销售,或是自建网站进行自行销售,利用微博、微信进行营销,或是借助各大团购网站进行营销。还可以通过举办节庆、民俗等主题活动,邀请游客参与体验,体验过程和日常经营中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通过温馨服务获取客人的认可和赞许,实现口碑营销。

(五)开发多样化体验活动,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

现代民宿最大的特点是提供体验式服务:体验自然人文环境、农家生活方式以及强调与经营者的互动,来自城市的旅游者迫切要求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工作的压力,返璞归真、享受田园生活,“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寻找不一样的居住和休闲体验。民宿要能给客人参与活动的体验,通过开发多样化的体验活动,如骑行、采摘、农耕体验、垂钓、传统工艺DIY、民俗活动等,让住宿与旅游、休闲、健身、农作等有机结合。同时,民宿可集聚更多的内容和业态,整合当地旅游资源,延伸产业链条,从“住民宿”延伸到“吃喝玩乐购在当地”,主人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为游客推荐出行路线,将自家闲置车辆出租给游客,或为其提供包车服务,主人亲自为游客提供地道的家常菜,或帮助游客预订本地较为知名的餐饮,甚至亲自带游客品尝当地特色菜肴,为游客提供当地有机蔬果等土特产品等,打造一站式旅游民宿。

五、结语

乡村发展的趋势第2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趋势

引言

乡村旅游在中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发展时期。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兴项目,已经被广大旅游爱好者所钟爱。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农村不管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处于落后地位。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劳动生产率缓慢增长,许多问题都制约着我国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某区域的经济发展,对于农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契机。要是我们能合理地发展乡村旅游业,就不仅能推动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也能让我们国家向着强国的方向更进一步。

1.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1.1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乡村旅游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为旅游吸引物,以农业和农村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考察学习、参与体验的旅游活动。在我国,主要的乡村旅游模式是城郊型,即城市居民到郊外去休闲娱乐。最成熟的应该是开展农家乐,人们观光农业,体验农村生活。其他形式是去到一些知名的大型景区,这些景区保留着乡村的原始状态。现在很多人都倡导回归大自然,于是选择到一些真正的苗圃村寨里去感受大自然,欣赏山水、田园风景。

1.2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2.1经营理念、管理制度不恰当。经营者可能过于追求旅游品牌的效应,而忽略了乡村的本真意义。乡村旅游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人们想找到最真实、最纯真的感觉,并让自己置身其中,能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但大多经营者想把自己的品牌打造得更城市化,却没有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其实这是适得其反的。要知道,人们到农村来就是想暂时远离城市中的喧嚣与繁华,去领略乡村的宁静与优雅。而且经营者和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养不是很高,在对游客进行服务时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可能会造成不和谐的现象。

1.2.2盲目开发。盲目开发有两种,一是草草开发,二是过度开发。草草开发虽然能保留许多乡村的本来面貌,但在住宿或者某些设施上配备不足的话还是会对游客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在进行开发时只对一些基础性设施稍加改造,没有真正用心去设计自己的品牌,或者是缺乏创新。过度开发是对乡村最具毁灭性的开发。既把大量乡村的本真面貌给抹去,也没有体现出乡村的内涵与文化,更严重的是还可能会破坏环境。

1.2.3不注重旅游中的环保。游客去某地旅游,并进行一系列的活动,难免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其实对环境的污染是双方的。对管理者来说,在开发时肯定要用到工业技术,也会产生一些废气。如果忽略这些因素对环境的影响,随着开发的进行,这些一点一滴的因素就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再有就是餐饮行业中产生的污染物不经处理就排放的话,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对游客来说,一些生活用品的随处乱扔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重视,对乡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危险。

2. 对我国乡村旅游中出现的问题的应对对策

2.1改变经营理念,完善管理制度。经营者首先要正确认识乡村旅游的意义,要对乡村文化及内涵有着自己的深刻见解。乡村应该是美好、纯真的,不应融入太多其他元素。真正应该做的是把本村的独特的文化宣传出去,当然要善于从其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具有正能量的东西传递给大家。

其次,在宣传文化的基础上,还要完善管理制度。旅游业本来就是一种服务性行业,能把游客服务得很舒心、放松,这才算成功。由于服务人员大多是本地村民,对其进行专业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面对这些人员进行全面、专业的培训,提高自身素养,这不仅对当地旅游业有帮助,对整个乡村发展也会产生作用。

2.2科学、合理地进行开发。能够科学、合理地开发乡村,让游客对其产生深刻的形象,是推动当地旅游业的重要的一步。如何进行开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适度开发。既要有乡村的原本面貌,也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指能让游客在吃、住上面都能舒适,并且也能领略乡村独特的风光。但不能太偏向于城市化,要有一定的乡土气息。

二是要有自己的品牌。这非常需要经营者的创新意识,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但品牌是很有商业价值的,其带来的效应也非常大。不过不能因为太过追求品牌效应而忽略了乡村的本真面貌,最主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东西。

2.3加强环境保护。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到乡村去旅游,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乡村的环境比城市要好。如果在开发和运作过程中使得环境遭到看破坏,那人们也不会愿意来旅游。所以对环境的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开发过程中,尽量选择对环境破坏较小的方式和技术。不能因为某个大型项目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就不顾对环境的破坏,经济利益是次要的,没有了良好和优美的环境,不仅游客不会愿意来旅游,自己也难以长期住下去。

在运作过程中,要严令禁止游客乱扔垃圾,餐饮、住宿行业对外排放的污染物也要规定一个排放量,而且排出的污染物也要对其进行处理。最好有一个专门的环境部门对各种环境问题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管理。

3. 对未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趋势的展望

3.1更具创新性。对于乡村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项目,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更具创新性。常规的旅游方式对人们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在去过许多知名景点,品尝过各种特色美食后,更渴望有新鲜的东西去尝试。目前我国乡村旅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肯定会有许多更具创新性的项目回被开发出来。

3.2更具地方性。像许多其他知名的景点一样,因为独具其地方特色,所以能被更多人所熟知。乡村也是一样,每个乡村都是独具特色的,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不同于城市的工业化气息,乡村是原始的面貌,是纯真的地域。乡村的地方性更具有浓郁的气息,因为它是被大自然所包围,更能让人感觉到一种亲近与舒适。在我国这么一个地大物博的地方,开发乡村旅游时,肯定会更具地方性。

3.3更具文化性。当今社会是一个文明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文化所组成的。世界上的每个地方都有其自己的文化,需要人们慢慢地去挖掘。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才是值得人们去的地方。我们都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才只是了解了其中一部分。城市中的文化大多被高楼大厦所掩盖,而在乡村这种贴近自然的地方会更加明显地展示出来。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能更深层次地去挖掘隐藏在其中的东西,肯定会更具文化性。

4. 结语

中国山水秀丽,风光迤逦,是全世界人民的旅游胜地。在旅游业不断兴起的今天,乡村旅游已经显现出其极大的魅力和商业价值。具不完全统计,中国有75万个村庄,如果能对一半的村庄进行开发,不仅能获得极大的经济利益,还能把各个村落的文化和地方特色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中华名族的博大精深。此外,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农村,对乡村进行开发,让人们在其中生活得更加舒适也是很有必要的。找到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去开发乡村旅游这个项目,在诸多方面都是很有利的,并且我国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一定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作者单位:通济隆外币兑换(中国)有限公司北京首都机场第一兑换店)

参考文献:

[1] 段兆雯.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乡村发展的趋势第3篇

乡村旅游在中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发展时期。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兴项目,已经被广大旅游爱好者所钟爱。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农村不管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处于落后地位。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劳动生产率缓慢增长,许多问题都制约着我国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某区域的经济发展,对于农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契机。要是我们能合理地发展乡村旅游业,就不仅能推动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也能让我们国家向着强国的方向更进一步。

1.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1.1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乡村旅游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为旅游吸引物,以农业和农村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考察学习、参与体验的旅游活动。在我国,主要的乡村旅游模式是城郊型,即城市居民到郊外去休闲娱乐。最成熟的应该是开展农家乐,人们观光农业,体验农村生活。其他形式是去到一些知名的大型景区,这些景区保留着乡村的原始状态。现在很多人都倡导回归大自然,于是选择到一些真正的苗圃村寨里去感受大自然,欣赏山水、田园风景。

1.2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2.1经营理念、管理制度不恰当。经营者可能过于追求旅游品牌的效应,而忽略了乡村的本真意义。乡村旅游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人们想找到最真实、最纯真的感觉,并让自己置身其中,能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但大多经营者想把自己的品牌打造得更城市化,却没有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其实这是适得其反的。要知道,人们到农村来就是想暂时远离城市中的喧嚣与繁华,去领略乡村的宁静与优雅。而且经营者和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养不是很高,在对游客进行服务时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可能会造成不和谐的现象。

1.2.2盲目开发。盲目开发有两种,一是草草开发,二是过度开发。草草开发虽然能保留许多乡村的本来面貌,但在住宿或者某些设施上配备不足的话还是会对游客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在进行开发时只对一些基础性设施稍加改造,没有真正用心去设计自己的品牌,或者是缺乏创新。过度开发是对乡村最具毁灭性的开发。既把大量乡村的本真面貌给抹去,也没有体现出乡村的内涵与文化,更严重的是还可能会破坏环境。

1.2.3不注重旅游中的环保。游客去某地旅游,并进行一系列的活动,难免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其实对环境的污染是双方的。对管理者来说,在开发时肯定要用到工业技术,也会产生一些废气。如果忽略这些因素对环境的影响,随着开发的进行,这些一点一滴的因素就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再有就是餐饮行业中产生的污染物不经处理就排放的话,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对游客来说,一些生活用品的随处乱扔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重视,对乡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危险。

2. 对我国乡村旅游中出现的问题的应对对策

2.1改变经营理念,完善管理制度。经营者首先要正确认识乡村旅游的意义,要对乡村文化及内涵有着自己的深刻见解。乡村应该是美好、纯真的,不应融入太多其他元素。真正应该做的是把本村的独特的文化宣传出去,当然要善于从其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具有正能量的东西传递给大家。

其次,在宣传文化的基础上,还要完善管理制度。旅游业本来就是一种服务性行业,能把游客服务得很舒心、放松,这才算成功。由于服务人员大多是本地村民,对其进行专业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面对这些人员进行全面、专业的培训,提高自身素养,这不仅对当地旅游业有帮助,对整个乡村发展也会产生作用。

2.2科学、合理地进行开发。能够科学、合理地开发乡村,让游客对其产生深刻的形象,是推动当地旅游业的重要的一步。如何进行开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适度开发。既要有乡村的原本面貌,也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指能让游客在吃、住上面都能舒适,并且也能领略乡村独特的风光。但不能太偏向于城市化,要有一定的乡土气息。

二是要有自己的品牌。这非常需要经营者的创新意识,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但品牌是很有商业价值的,其带来的效应也非常大。不过不能因为太过追求品牌效应而忽略了乡村的本真面貌,最主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东西。

2.3加强环境保护。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到乡村去旅游,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乡村的环境比城市要好。如果在开发和运作过程中使得环境遭到看破坏,那人们也不会愿意来旅游。所以对环境的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开发过程中,尽量选择对环境破坏较小的方式和技术。不能因为某个大型项目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就不顾对环境的破坏,经济利益是次要的,没有了良好和优美的环境,不仅游客不会愿意来旅游,自己也难以长期住下去。

在运作过程中,要严令禁止游客乱扔垃圾,餐饮、住宿行业对外排放的污染物也要规定一个排放量,而且排出的污染物也要对其进行处理。最好有一个专门的环境部门对各种环境问题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管理。

3. 对未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趋势的展望

3.1更具创新性。对于乡村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项目,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更具创新性。常规的旅游方式对人们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在去过许多知名景点,品尝过各种特色美食后,更渴望有新鲜的东西去尝试。目前我国乡村旅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肯定会有许多更具创新性的项目回被开发出来。

3.2更具地方性。像许多其他知名的景点一样,因为独具其地方特色,所以能被更多人所熟知。乡村也是一样,每个乡村都是独具特色的,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不同于城市的工业化气息,乡村是原始的面貌,是纯真的地域。乡村的地方性更具有浓郁的气息,因为它是被大自然所包围,更能让人感觉到一种亲近与舒适。在我国这么一个地大物博的地方,开发乡村旅游时,肯定会更具地方性。

3.3更具文化性。当今社会是一个文明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文化所组成的。世界上的每个地方都有其自己的文化,需要人们慢慢地去挖掘。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才是值得人们去的地方。我们都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才只是了解了其中一部分。城市中的文化大多被高楼大厦所掩盖,而在乡村这种贴近自然的地方会更加明显地展示出来。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能更深层次地去挖掘隐藏在其中的东西,肯定会更具文化性。

乡村发展的趋势第4篇

随着广西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周边的乡镇人口众多,大批的农民工进城打工,城乡公共汽车交通是连结城市和农村的重要纽带,也是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城市的发展取决于交通,同时,城市的快速发展又促进了交通的发展。随着近年来广西区内各大中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扩大,居民出行需求的提高,城乡之间、乡镇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人员之间的流动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带来了客流量的与日俱增。此外,随着城区的不断拓展和公交线路的对外延伸,城区公交和公路客运的经营区域逐渐产生了“交集”,这样,城乡公交一体化就成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含义

城乡公交一体化就是根据城乡旅客运输发展的客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现有的城乡客运管理模式,打破原来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发挥客运资源效益最大化的一种交通运输模式。

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能够明显提高城乡客运的服务质量,使乡镇居民享受到“快捷、方便、经济”的运输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差距,体现了运输和谐。宏观方面,它的实施有利于城乡道路客运行业管理,加强宏观调控能力,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避免城市公交与公路客运之间的无序竞争,有利于客运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提高城乡客运的整体竞争力。

三、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交运发〔2011〕490号)的要求,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目标是:一是基本建成分工明确、衔接顺畅、保障有力、安全高效的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客运网络。二是建设一个管理规范、服务优质、衔接顺畅、方便灵活的城际客运系统,有效衔接城市公共交通、农村客运及其他客运方式,不断巩固道路客运的保障能力、竞争优势及其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三是基本建成能力充分、方便快捷、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地市级以上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覆盖郊区主要乡镇。四是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行稳定、安全规范、经济便捷的农村客运系统,实现全国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建制村通班车率达到92%,100%的中心镇建成客运站、候车亭或招呼站;积极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力争实现县域内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达到30%以上。

广西区内各城市的发展水平不一,在制定当地的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具体发展目标时,应根据所处的环境和城市发展情况因地制宜来确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目标,例如,桂林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到“十二五”期末,努力实现全市50%的农村客运线路完成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力争到2020年,全市范围基本实现城乡公共客运服务均等化。又例如,广西北流市制定的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目标为:(一)2010年,组建北流市农村客运公交有限公司。(二)2010年,北部镇的43辆专线车转为公交车,全市公交车达到95辆。(三)2011年,南部镇的42辆专线车转为公交车,全市公交车达到137辆。(四)2012年,推广到南部镇及玉林周边县市的专线车转为公交车,全市公交车达到200辆以上。

四、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基本步骤

城乡公交必须要根据农村客流的特点和农村群众的出行要求,摸索农村公交客运的发展规律,形成适合农村需要的公交客运组织模式。现在,不少地方对农村公交客运的管理还停留在强制完成农村通达率、延伸公交线路的层面上。

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要着力于规范行业标准上、着力于完善监督和考核制度上、着力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上、着力于方便城乡居民的出行上,笔者认为,其发展的基本步骤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范行业标准

地方政府应加强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城乡公交技术标准体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城乡公交客运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统一监管;落实公交扶持政策;依法查处各种非法营运活动;规范城乡公交企业经营行为,监督检查企业服务质量;监督城乡公交安全工作,保障城乡公交的运营安全。

(二)完善监督和考核制度

公交事业是公益型事业,需要进行必要的服务质量考核和社会的监督。行业管理部门应当制订服务质量考核标准,建立信用评定和服务质量考核通报制度。例如,制定基本的城乡公交服务标准,开展优秀驾驶员、从业人员评比等文明创建和规范化服务活动,不断促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对城乡公交企业的资质、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制度、车辆安全、排放要求做明确规定等等。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城乡公交要得到发展,就需要加大政府的投入。首先,积极拓展建设资金渠道,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城乡公交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来。其次,在土地使用上,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实行划拨,保证城乡公交换乘站场建设用地。最后,加快车辆更新,加大科技投入。启动GPS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对车辆的实时调度监管能力。

(四)方便城乡居民的出行

城乡公交的线路应与主要客流流向一致,应分设主线和支线。主线主要是连接客流集散点和交通枢纽,比如一些较大的乡镇作为主线,较偏远的乡镇作为支线。科学规划站点布局,按照便利、优先的原则,统筹城区公交、乡镇公交和农村支线班车运营,逐步将城区公交与乡镇公交进行融合,使群众出行更加方便。

五、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具体推广思路

(一)采用新能源汽车

乡村发展的趋势第5篇

【关键词】:多维角度;中国低碳乡村;产业发展;策略

乡村产业结构的主要推动力是农业生产总量和劳务输出总量,其中,种植业过程以及农产品的加工是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而导致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是乡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经济的增长对乡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逐渐凸显出产业趋势与中国低碳乡村发展之间的相互劣势。因此,要想实现生态型与低碳型乡村发展并存,需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低碳乡村发展的趋势,建立健全的发展模式体系,从碳能源的排放角度对低碳乡村的发展方向进行诠释,包括社会经济、生态平衡、环境文化等等多种层面实施乡村低碳化的发展路径,以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以及低污染的生态领域,从而达到低碳乡村发展的高效目标。

1、现阶段中国乡村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1.1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传统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导向,而从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的总量极高,随着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从业人员的比例随之减少。例如,工业、建筑业、餐饮业等从事人员逐渐居多,由此可见,中国乡村产业的结构现状是,农业虽然依旧处于主导地位,但重要性已经处于下滑阶段,随着工业以及服务行业的发展,明显较为劣势。而中国乡村产业结构的特点又是多样且复杂的,所以,要结合各地区的气候特征、资源状况以及地理实际情况来决定产业发展类型,做到因地制宜的实际效果。

1.2产业趋势现状分析

中国乡村从事人员是直接体现中国乡村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国乡村产业转型趋势的优势与劣势。从经济学软件可以分析出中国乡村从业人员的主要分布情况,同时反应乡村各行业从业人员的相关数据,按照比例预测发展趋势的上升与下滑状态。例如,根据各个乡村产业转型趋势,可根据地区间的差异,包括环境、气候、资源、地理等,选择合理且科学的产业转型路线,实施正确的产业基地,使产业类型符合市场发展要求,并长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满足乡村经济发展的目标。

2、 产业结构对低碳乡村的影响

乡村在生产碳排放的基础上取决于乡村产业的类型,而产业结构又是决定低碳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实现农村在生活中达到碳排放量极低的效果,对低碳乡村来讲,产业结构至关重要,不但直接体现碳生产排放时的污染现象,同时间接体现节能减排的作用。任何行业都需要不断的提升内在空间,无论在生产上或者质量上都要逐步提升,才能长期立足于趋势的发展。尤其在现代社会经济的要求下,必须做到符合时代需求,并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方可实现社会与经济同时发展的共同目标,也可以实现社会与生态并存的友好关系。现阶段,随着产业转型带来的经济效果,人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就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产业转型的初期,工业及农业等高污染产业,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碳排放与环境污染的不规则现象,不仅对环境本身造成影响,同时危害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因此,要加强各行业间的低碳环保意识,使人们能够意识到保o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创造更好更安全的和谐居所。

3、 多维角度的中国乡村发展产业策略

3.1确定低碳乡村发展路线

首先,在低碳乡村发展过程中,要先完善发展路线,对其遇到的问题实施整体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时改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产生,最终实现乡村经济的高效发展,为乡村低碳化发展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在实施过程中,要勘察当地实际情况,核实地区资源现状,对其优势选择正确的产业方向,使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来满足该产业的价值。产业的发展不仅体现于在市场上有着足够的影响力,同时体现于是否带动当地经济效益,并解决多数居民的就业问题,使从业者收入得到提高,并提升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使大部分人都能从中受益。因此,要想把低碳乡村发展落到实处,需要着重分析发展方向,完善发展路线,以保证这一战略高效完成。

3.2做好低碳乡村发展的调研工作

针对当地乡村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利用不同地区的独特资源来巩固低碳乡村发展的实力。例如,对于乡村设立旅游景点时,可引进其他地区景点的独具特色,其目的是创造更完美的旅游项目,为满足人类的需求打造更为理想的公共场所。当然,在引进新型产品时,需要审核当地环境以及地势的条件是否满足新项目的采用,在保护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以开发实用且安全的产业来促进低碳乡村的发展。由于在低碳乡村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长期的资本投入,因此,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可行性策略,做好相关的调研工作,确保引进的产业与区域相符合,做到真正互补的同时,为产业的发展提供经济保障。而相关政府也要做好监督工作,使生态与经济友好并存,从而逐步实现低碳化乡村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乡村发展需要综合协调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等,使其各大要素共同达标,以保持生态平衡,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要以人类的健康为主,以多种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低碳乡村更好的发展,为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彬如,韦{兰。关于低碳乡村内涵与外延的研究[J].甘肃金融,2013(9):12-15。

[2]牛立业,赵永峰,孙小平,等。新农村建设及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532-535。

乡村发展的趋势第6篇

关键词:村镇绿化;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发展模式

1 村镇绿化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

1.1村镇绿化的全面覆盖问题

绿化应该全面,不应留有死角。有人认为,村镇处于广阔的原野,到处郁郁葱葱,既有农作物,又有树木,没有必要再搞绿化。其实不然,水土流失不仅仅是在农田,村镇内部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只要存在的土地,暴雨过后,随处可见雨水涌漫的泥泞,水土必然流失。由此可见,村镇绿化并不全面,还存在着大量的疏松的土地,应该坚持全面覆盖的原则。

1.2村镇绿化的科学问题

绿化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因地制宜。村镇绿化一定要根据本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等,合理选择适宜本地区的树木花卉。②错落有致。绿化在空间布局上要有层次,错落有致,不应只栽树木或只种花草。在绿化上要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视觉的美感。③内外结合。室外绿化固然重要,但室内绿化更是自然宜人,它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消除疲劳,使人更接近自然。④文化艺术。通过绿化把文化艺术的感染、陶冶、净化等作用有机地融于自然之中,花草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观念、心态和情绪,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1.3村镇绿化的管理问题

绿化的管理应随着村镇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采用现代管理方式、方法,从植物品种的选择、种植栽培、浇水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日常修剪等各项工作都应当专业化、合同化。绿化可委托绿化公司进行管理,淡化政府职能,减轻政府负担。

1.4村镇绿化的经济效益问题

绿化不讲效益或效益不高是阜宁县义务绿化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应把绿化同科研结合起来,同产业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阜宁县实际情况的村镇绿化发展道路。

2 村镇绿化的发展趋势

2.1城乡绿化一体化趋势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在走城乡一体化道路的同时,城乡绿化一体化是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必要环节,是村镇绿化的一种趋势。所谓城乡绿化一体化是指在着力抓好城区绿化的同时,大力向农村辐射,加大郊区、农村、小城镇的绿化力度。通过道路绿化建设将城乡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村镇的绿化水平和面积,缩小城乡差别。

2.2乡村景观化趋势

景观规划不仅要提供一个健康的城市环境,同时也要提供一个受保护的乡村环境。乡村景观规划不仅突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而且提出了对环境的创造性保护。人居环境的改善,成为乡村景观规划追求的境界。我县未来村镇绿化将与乡村景观规划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对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乡村建设的合理规划,走村镇绿化的景观化道路,将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成为人类未来最适宜的居住空间,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2.3乡村园林化趋势

由于阜宁县村镇自身的环境特点,使其朝着园林化方向发展。广大的农村有着广阔的土地、美丽的田野、稀落分散的农舍,但是随着农村各个产业的蓬勃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原有的景观格局正在不断地改变或被破坏。因此,在村镇发展中,保持和发展乡村环境成为村镇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村镇绿化将沿着乡村园林化方向发展,对农村绿化进行合理规划,突出绿化的环境美、艺术美,与乡村的景观结合起来,与发展乡村的旅游业结合起来。

3 村镇绿化的发展模式

3.1村镇绿化与景观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在村镇绿化中,注意乔、灌、草三者的结合,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结合,观花与观叶植物的搭配,使其在绿化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做到层次有变化、色彩丰富、四季有绿。还可充分利用村镇原有的自然景观(河、湖、林等)为背景,创造出更为丰富的乡村园林景观。此外,在村民庭院绿化中,提倡垂直绿化。垂直绿化是园林绿化的新形式,是利用攀缘植物在建筑上攀附,它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节省土地。

3.2村镇绿化与发展农村旅游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是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创造优美的乡村环境成为这一趋势的主题。村镇绿化要与园林相结合,利用村镇原有的景观和资源,在园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创造出舒适优美的乡村园林环境。村镇绿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的需要,而且美化了农村环境,也造福于子孙后代。

乡村发展的趋势第7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 模式依靠 发展现状 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89-01

旅游如今已经成为国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所提供的大量旅游资源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近年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成为了旅游业中重要的一部分。许多乡村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地理优势,大力开发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当地的主要收入。但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当注意环境的反馈和行业状态的健康。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开发较为落后

我国的乡村旅游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政府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进行支持和保护,乡村旅游还是农民自发开发的阶段,资金投入不足,旅游模式和产业规模没有形成,管理滞后。

(二)我国乡村旅游中的设备设施还不完善

很多地方还没有完整的旅游系统作支撑,没有统筹全局的管理方案和设备设施建设。设备落后导致游客旅游体验差,收入减少,设备更加落后。这样的循环怪圈一直都困扰着我国的乡村旅游业。同时设备不完善还导致在兴建设备设施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目标,重复建设严重。其中最能体现的便是乡村交通问题,还有道路泥泞、垃圾处理不科学不合理、住宿条件差、公共设施破旧等。

(三)我国乡村旅游中的管理和规划不统一

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农村人只看到当前的利益,没有看到长远的发展,政府等相关部门支持力度不够,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乡村旅游进行规范和制约。各种旅游乱象层出不穷,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消费模式落后且高昂,造成在乡村中的竞争偏向,旅游业取得的利益一年不如一年。

(四)乡村旅游在利益的驱使下忽视了环境,过度开发

很多乡村旅游业为了得到巨额的利益或是响亮的名气,无度地向大自然索取,毫无节制地开发。没有规划,没有顾虑,造成环境恶化,生态资源快速枯竭,水源污染严重,垃圾处理不得当,大量树木遭到砍伐。这种盲目的做法是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的国家政策背道而驰的,长久下来对我们的子孙后代就是断绝后路。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未来趋势

针对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大概可以从以下三个模式来发展乡村旅游,当然在整个过程中也离不开健康的管理方式和辩证的、发展的统筹规划。

(一)依托在其他旅游方式上的发展

一些紧挨着旅游区的乡村,可以以该旅游区为指引,开发自己乡村特色的旅游项目。利用临近旅游区的吸引力,逐渐壮大自身,从而取得良好的发展。

(二)城市孕育乡村的模式

很多乡村旅游区应该建立在城市和农村中间的城乡结合部,利用城市的各方面的发展来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距离够近,不需要在途中花费太多的时间,周末就可以前往,随到随走。二是这样的乡村可以依据城市的特点发展自身的旅游特色,依靠特色来吸引大量的人员。

(三)以科技为重要中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科技是@个时代不变的主题,把现今的科技植入到乡村旅游中来,让游客在体验原生态的乡村旅游时能够感受到时刻离不开的科技的作用,无疑会给游客带来良好的旅行体验,也能够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现代化气质。

在依托了三个重要的发展点之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进必将一片广阔,在未来的乡村旅游中可能会开发出多种旅游模式和特色,主要还是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规范化的,统筹全局的管理,乡村旅游未来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定需要健康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而不是放任自流,管理过程中要考虑人文、环境、科学等重要因素,综合发展;二是在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中,科技和自然必然是主要体现的两个方面,科技带动社会的发展。同时在乡村旅游业中科技元素的注入也是必然的趋势,自然则是乡村旅游的本质,是原生态旅游体验必不可少的元素,自然也是乡村旅游对人们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的源头,应该长久地保持下去,保持最纯净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三、结语

乡村旅游业近年来悄然崛起,不断发展,给农村带来了大量的收入,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却也是不可忽视的。运用多种经营模式来解决或是缓解这些问题,在发展中看到机遇,沿着时展的大趋势,客观看待乡村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才是目前正确的观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