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合集7篇)

时间:2023-10-13 09:41:58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第1篇

【关键词】纺织服装业;产业转移;路径

一、引言

纺织服装产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是永恒的民生产业,是工业革命的发端和工业化的跳板,这一产业凝聚着智力、技术和资本,这种特性决定了该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需承接经济转型矛盾焦点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的历史性使命。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极大地冲击了实体经济;全球纺织服装贸易量骤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受到的影响巨大。2012年受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危机会导致欧元区增长下降,欧盟又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其目前占中国出口市场的比重约在18%至21%之间,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愈发艰难。从国内来看,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东部等纺织服装业较发达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之劳动力、土地、能源与原材料等要素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产业升级压力增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和《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均对纺织产业优化区域布局和加快产业转移提出了鼓励和指导意见。推进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有利于发挥东部沿海地区人才、技术、市场和信息等优势,突破土地资源匮乏、环境压力加大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制约因素,提高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加速产业升级的步伐;有利于发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土地、劳动力、原料、能源等比较优势,通过承接纺织和服装制造业转移,发展经济并扩大就业;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地缘广阔、区域经济互补性强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增强纺织服装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研究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路径,或者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中对于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乃至整个国际纺织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主要受到转出地的推力、转入地的拉力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三个因素的影响。

(一)纺织服装转出地的推力

“推力”是指产业转出地推动本地产业向外转移的力量。企业经营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企业的逐利行为、竞争需求以及市场需求是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推力。

1.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海外接单、沿海加工模式恰恰适应当时的对外开放土壤。纺织行业很快就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创汇产业,到201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高达2549亿美元,是1978年的85.6倍。而改革开放的另一贡献就是给我国纺织工业开辟了世界第一大市场―内贸市场,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内销市场逐渐发展成为纺织行业运行第一大驱动力。

纺织服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追求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是产业转移的主要动机。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土地、水资源及能源日益紧缺,从而使该地区的商务成木迅速抬高,再加之远离新兴市场以及劳动与环保法规的日趋严厉,因而,对产业转移产生了推动力。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也产生了逐利行为,向中西部转移。

2.竞争的需要

全球金融危机给纺织服装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随着美国、欧盟等地区出口量的大幅度削减,纺织服装企业调整策略,制定了出口转内销的方案,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此外,由于原材料价格的提高,纺织服装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一些纺织服装企业采用后向一体化战略,向上游原料环节延伸,中西部原材料的产地成了首选。中西部的纺织服装原料供给地给东部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带来了巨大诱获力。

3.市场需求

纺织服装行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属于中低端产品,东部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基本达到饱和状态。近年来,中西部各省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居民购买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纺织服装需求,中西部广阔的纺织服装市场也在客观上吸引着东部纺织服装企业。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投资中西部,在中西部建厂,将会很好地连接生产和销售市场,减少物流成本。因此,东部纺织服装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利于开拓新兴市场。

(二)纺织服装承接地的拉力

“拉力”是指产业承接地接受外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力量。原材料及劳动力的优势、区域竞争力提升是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拉力。

1.原料及劳动力上的优势

中西部地区具有原料资源的明显优势,正逐步成为我国纺织服装原料加工基地。在土地资源方面,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且土地价格较便宜。在能源资源方面,中西部水资源、煤炭等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和制造业基地。在劳动力资源方面,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沿海地区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使得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条件大大恶化。以江西为例,从劳动力成本看,河南纺织业工资水平仅相当于上海、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的40%。由于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价格相对于沿海地区来说较低,纺织服装初加工能力西移,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纺织服装企业的整体效益。

2.区域竞争力的提升需要

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对不发达区域来说能够弥补资金的不足,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结构优化;对发达区域来说可以通过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有利于缓解中西部地区产业趋同现象,可以形成对资源的替代作用,减少资源产业布局中的指向性。中西部通过承接服装纺织产业转移,可以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提升区域的竞争力。

(三)政府政策的引导

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第十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推进和引导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东部沿海纺织工业发达地区充分利用技术、资金、研发、品牌、营销渠道的优势,跟踪国际最新技术和产品,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纺织行业和产品。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严防低水平产能的转移和扩张。加强内地与新疆的合作,建设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支持大企业集团将其产业链的一端移入新疆发展,构建跨区域上下游紧密联系、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继续推进和深化“东桑西移”。重点巩固提高现有200个中西部地区蚕桑生产基地,推广规模化、标准化种桑养蚕模式;延伸中西部地区缫丝、织绸产业链,提高企业加工水平。在全国发展50家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形式、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的丝绸企业。《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指出,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考虑资源禀赋、消费市场、产业基础、环境容量、运输条件等因素,以提高产业区域布局的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原则,引导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促成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区域布局。按照市场规律加强协调整合,避免各自为政,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链上下游、价值链各环节相协调的区域布局。产业转移要和产业升级相结合,与地区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相协调,杜绝落后生产能力和污染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三、纺织服装产业转移路径的实证分析

(一)产业转移的测量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我们借鉴苏云霞和孙明贵的方法,本文认为,产业转移不仅可以用静态的存量指标来测度,也可以用动态的流量指标来考量。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衡量目前产业生产分布的存量,产业动态区域集聚指数体现产业生产的区域转移方向和速度。

1.纺织服装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

产业的静态区域集聚指数是在Hoover系数的基础上得到的,Hoover系数是表示某行业在各个区域的集聚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表示行业i在区域j的产值,表示全国范围内行业i的产值,表示区域j所有产业的总产值,表示全国所有行业的总产值。

2.纺织服装产业动态区域集聚指数

,其中为在时间段(0-t)内产业i在区域j的动态集聚指数,为在时间段(0-t)内产业i在区域j的产值的增长速度,为产业i产值在时间段(0-t)内的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3.样本的选取和数据的来源

我们从东部省份中选取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广东省,从中西部的省份中选取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贵州省作为研究的样本。全国的数据来源于2002-2009中国统计年鉴,各个省份的数据来源于分省2002-2009的统计年鉴。

4.具体结果的处理方法

本文对计算结果的处理:产业动态区域集聚指数大于1,归为产业集聚;产业动态区域集聚指数小于1,视为产业转移,2008年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小于1,该地区产业视为绝对产业转移,2008年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大于1,该地区产业视为相对产业转移。(见表1)

(二)各省份静态区位商分析

从各个省份的纺织业的静态区位商的数字可以看出,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四个省份的静态区位商数值大于1,说明纺织行业在这些地区的集聚程度极高,由于这些省份纺织行业的前期发展较好,说明这些省份目前还是纺织业的大省。

从各个省份的服装业的静态区位商的数字可以看出,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个省份的静态区位商数值大于1,说明服装行业在这些地区的集聚程度极高,由于这些省份服装行业的前期发展较好,说明这些省份目前还是服装业的大省。

1.东部沿海省份

上海、广东发生纺织产业转移。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市和广东省的纺织产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在全国的地位下降,纺织产业已经不属于核心产业。上海和广东是全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问题,它们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市场推广等生产业和纺织总部基地,培育建设全球或区域性纺织服装时尚创意中心、营销中心、贸易中心、品牌中心和购物(消费)中心,以贸易、商业流通带动周边地区和全行业的生产制造。

江苏发生产业相对转移。江苏省纺织工业在原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其经济总量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省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影响下,纺织业也开始向外区域转移,但是优势地位还没有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转移趋势还将加大。

浙江、山东、福建三省纺织产业不但没有转移,其集聚程度明显加大。浙江、山东、福建是中国纺织出口大省,是中国纺织重点生产基地。纺织行业门类齐全,已形成包括化学纤维、棉纺织、色织、印染、毛纺织、针织、麻纺织、纺织器材等链式结构工业体系。它们纺织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调整步伐也在加快,主要纺织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纺织产业从省区的沿海地区向省内非沿海地区梯度转移进程加快。逐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特色的产业基地,主要有绍兴、萧山、象山、潍坊、滨州、德州、晋江、石狮、长乐。从产业的发展周期看,它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进入产业的衰退期,产业转移的趋势不明显。

2.中西部地区

安徽和江西纺织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成为纺织产业的承接地。安徽省为了承接纺织产业转移,提出了以安庆华茂集团为龙头,发展纤维到服装的棉纺织产业集群;以淮南新南港为龙头,发展汽车装饰品产业集群;以蚌埠一毛、二毛为龙头,发展毛纺织产业集群的战略计划。并延伸产业链,带动纺织产业相关产业发展。江西纺织业的持续发展,首先得益于其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随着东部沿海省市纺织服装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江西各级政府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其次,产业基地的崛起使江西纺织业发展充满活力。

河南和贵州纺织产业转移趋势明显。河南和贵州的纺织业发展一直受产业链不完整,产业集聚发展程度不高,专业市场、物流等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新产品开发滞后,产品档次不高,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制约,纺织行业一直发展不景气。目前政府通过制定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大纺织行业支持力度,随着纺织行业的调整,它们也将成为纺织产业转移的承接地。

从表3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1.东部沿海省份

上海、浙江和广东服装产业向外部转移。上海、浙江和广东是中国服装的传统大省,近几年却逐渐衰落,只能从其发展遭遇瓶颈制约寻找原因。从外部因素来看,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常令人始料未及,劳动力成本一路高涨,服装出口优势不再。外销锐减,内销又十分困难。后者因为前者引起,做了外销而丢了内销。于是产业升级、走品牌化发展之路成为了没有选择的选择。由于热衷承接海外“大订单”和习惯了“来料加工”的工业模式,导致转型显得迟滞和缓慢。如果没有合适的措施改变这种局面,服装产业转移将成为必然。

江苏、山东和福建服装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江苏、山东、福建的纺织服装产业在全国转型得比较早,比较早地走上了品牌化发展之路,因此一批品牌企业当前的市场增长速度非常快。它们以服装节为平台、推手,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和产品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服装产业的品牌建设,扩大服装业的影响力。它们利用在大型企业、金融资本、品牌营运经验等多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时尚创新能力,走差异化发展之路,进一步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些省份还将保持竞争优势,服装产业转移可能性较小。

2.中西部地区

河南和江西服装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是服装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为了承接服装产业转移,河南省、郑州市把服装行业列为省经济支柱产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政策,国家服装协会也正式把河南省确定为承接服装产业转移试验区,这些让河南服装产业发展面临绝好的战略机遇。在积极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河南服装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河南省服装产业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逐步完善,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集群优势。江西服装产业采用“量质并举”及“品牌发展”战略,做大服装总量,提升发展层次,实现从“订单加工型”向“品牌经营型”的战略转移。

贵州服装产业不论是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处在全国的下游水平,在承接服装产业转移过程中,贵州的优势也不明显,受到交通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影响,招商引资一直收到限制,因此服装产业整体发展状况较差。

四、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为了分析纺织服装产业转移路径,本文选取东中西10省份作为样本,通过比较各个省份的纺织服装产业的静态和动态区位商,发现以下结论:(1)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纺织行业的集聚地,随着商务成本的变动,上海、广东等部分省份的纺织行业产生转移;(2)中部省份是纺织产业转移的重点,安徽和江西是纺织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3)服装产业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商务成本的变动,上海、广东等部分省份服装产业发生转移;(4)中部省份是服装产业转移的重点,河南和江西是服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5)受到交通及其他配套设施的限制,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效果不好。

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推进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工作的对策建议:(1)东部地区要做好纺织服装升级转型工作。东部地区发挥市场、人才、资金、信息等优势,以“优化结构、强化创新、增强服务、培育品牌”为原则,引导纺织产业向高端领域转移,加速产业升级步伐。东部地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市场推广等生产业和纺织总部基地,培育建设全球或区域性纺织服装时尚创意中心、营销中心、贸易中心、品牌中心和购物(消费)中心,以贸易、商业流通带动周边地区和全行业的生产制造。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现有纺织产业集群水平,培育特色区域品牌;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重视发挥东部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作用,满足国内外客户一站式采购的服务需求。进一步细化产业分工,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时尚化、差异化终端产品制造业;发展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科技含量高的化纤、产业用纺织品、纺织机械制造业。(2)中部地区做好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工作。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人才、资源等优势,以“发挥优势、积极承接、加强配套、完善体系”为原则,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重点发展棉纺织、麻纺织、针织、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加工制造,逐步建立和完善纺织产业制造体系。河南、安徽等棉产区可利用资源优势重点承接东部棉纺织产业转移;江西等地应加快麻纺织生产基地建设;江西、河南可依托粘胶纤维产业的基础,重点推进功能化、差别化粘胶纤维开发生产。(3)西部地区应该完善招商引资的配套措施,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后备军。西部地区发挥资源、能源、劳动力等优势,以“立足资源、发展边贸、突出重点、强化特色”为原则,抓住西部开发战略机遇,发展棉纺织、丝绸、服装及其他特色产业。新疆应利用棉花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优质棉纱、棉布和棉纺织品生产基地建设;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甘肃和可利用羊绒羊毛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毛制品;四川、广西、云南等地发展蚕桑生产,扩大茧丝绸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四川、重庆、陕西等省市可适度发展棉纺织、服装业。利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多、文化多元、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大力发展民族服装服饰、藏区藏毯、贵州蜡染、江南蓝印花布等特色产业。西部地区应该进一步完善工商、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为纺织服装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高顺成.中部六省对沿海纺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拟熵权分析[J].纺织学报,2011(4):138-144.

[2]李廷,陈淑英.中国东部地区纺织企业产业转移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1(7):159-161.

[3]刘泽仁,饶绍伦,刘银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路径研究―基于路径依赖理论视角[J].成 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0):13-17.

[4]刘泽仁,饶绍伦,刘银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路径研究―基于路径依赖理论视角[J].成 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0):13-17.

[5]苏云霞,孙明贵.江、浙、沪商务成本构成比对分析及对产业转移路径的影响[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7):15-25.

[6]王革非.中国纺织服装业产业转移推力研究[J].丝绸,2011(8):54-57.

[7]杨峻.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创新模式的研究[J].纺织导报,2013(9):24-28.

[8]张龙琳,周莉,梁列峰.长江流域纺织产业转移中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09(6):1-3.

[9]郑小碧. 基于产业转移成熟度的我国纺织经济发展研究―以浙江省绍兴县纺织经济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6):49-56.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第2篇

Abstract: Textile industry is a livelihood, pillar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ustry, "Textile Industry Adjustment and Revitalization Plan" provided a favorable opportunity for the revival of textile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ssues of wool textile industry in Northern Shaanxi and proposed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ccelerate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revitalize the wool textile industry in Northern Shaanxi.

关键词:陕北;毛纺织;服装;产业复兴;结构调整

Key words: Northern Shaanxi;wool textile;clothing;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restructuring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083-02

0引言

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陕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羊毛防寒服生产基地,其毛纺织服装产业在推动全省纺织产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由于能源产业的“挤出效应”,毛纺产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如何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纺织产业西移的机遇,结合国家实施纺织工业振兴计划,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全面升级,打造全国最大的羊毛防寒服研发和生产基地[2],建设世界一流的毛纺织工业基地、部级研发中心,以实现陕北毛纺的全面振兴,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1陕北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

1.1 取得的成就“十一五”期间,产业政策调整,陕北轻纺工业出现发展新机遇,毛绒加工及纺织业开始了缓慢复苏。2009年轻纺工业完成产值18.71亿元,同比增长62.4%。其中毛绒加工及纺织业实现总产值3000万左右,占轻工业总产值的1.6%。产业复苏还带动了上游养殖业发展,2009年,羊子存栏520.06万只,毛纺织加工及纺织500万规模以上企业两家,企业引进较为先进的毛绒加工及纺织设备,生产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3]。产权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榆林市第一、二毛绒厂,毛绒分梳厂通过重组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万民纺织集团、羊老大、七只羊等民营企业的崛起加速了陕北地区毛纺织服装产业的复苏。榆林市高新区纺织工业园集聚了羊老大、七只羊、兰花花等羊毛防寒服生产企业,加之米脂、横山县一大批防寒服生产企业,成为陕西省服装产业的一大特色,产品远销新疆、内蒙、东北等地,产生一定的集聚效应。另外,榆林市作为陕北地区最重要的毛纺织服装基地,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1.2 存在的问题

1.2.1 对毛纺织工业的地位认识不足,政府扶持政策不够完善[4]“十一五”期间,随着榆林市能源化工行业的迅速崛起,投资者片面地追求短期收益,更倾向于选择回报率高,回报周期短的行业进行投资,而对毛纺织服装的产业地位及行业本质认识不足。同时各级政府对毛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的投资严重不足,制定“大煤田、大煤电、大油气、大化工、大载能”的产业发展战略,从外部环境对毛纺织服装产业形成挤出效应,使其逐渐边缘化,导致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化。

1.2.2 行业发展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上世纪末,受各种因素影响,毛纺织服装产业全面滑坡,企业全面停破产。本世纪初,其产值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0.6%左右。近年来略有回升,2008年占0.9%,2009年占1.3%左右,行业发展规模小,速度缓慢。同时,由于近些年国企全面停破产,导致原有传统知名品牌逐渐退出市场,丧失品牌优势;民营企业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市场开拓和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市场占有率低,企业无法迅速成长壮大,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1.2.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一方面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另一方面,未能充分利用纺织工艺及技术优势,“产、学、研”环节脱钩,科技成果转化难度高,无法形成实际生产力,产品结构单一,产品设计缺乏特色,难以应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竞争力不足。榆林市至今没有专门的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对企业发展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监督,行业内没有统一的产品质量及技术标准,行业发展混乱,动力不足。

1.2.4 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不完善,园区发展出现障碍榆林市高新区虽已建成西沙纺织工业园区,但园区内企业较少且缺乏合作与沟通,没有配套齐全的公用设施和服务体系,现代化程度较低。该园区规划面积较小,限制了部分企业的发展,已经无法适应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要求,急需扩建或增设新的园区。下游产业中羊毛防寒服和西服等的生产能力不足,而且与上游产业基本脱节。上游产品绝大多数销往外省,下游产业所需原料主要从外省购进,没有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产业链急需进一步完善。

1.2.5 体制矛盾依旧存在,民营企业发展步履维艰榆林市90%的毛纺织服装企业是计划经济下成长起来的“老字号”厂家。受体制影响,发展过分依赖政府,管理体制和机制不灵活,职工缺乏压力和危机感,企业无活力,生产与市场脱轨,缺乏市场适应能力,体制矛盾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起点低,规模小。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导致民营企业经营成本高;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度大;企业人才引进及培养体制不完善,管理理念落后;政府对民营企业扶持力度不够,企业发展缓慢。

2振兴陕北毛纺织服装产业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稳定增长、优化结构、完善渠道、强化创新、开创品牌”发展思路,以振兴陕北地区毛纺织服装产业。具体建议如下:

2.1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优化行业及产品结构首先,要积极进行业结构调整,优化行业结构。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完善产业链,大力发展下游产业,提高防寒服、西服产量,实现其对整个毛纺产业的拉动作用;鼓励发展中游产业,提高面料、呢绒等生产能力;巩固上游产业的传统优势,提高毛绒加工、羊毛洗梳等技术水平。其次,优化产品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完善对市场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沿着适销对路、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特色明显、生态环保的方向,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2.2 推进企业体制创新,优化产权结构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以制度创新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改革改组和结构调整力度,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优势企业参股、重组、改制本地国有企业,培育一批名牌企业。同时,改善民营纺织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扶持民营纺织企业的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纺织企业改制,包括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联合组建纺织企业集团。引导民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使民营纺织企业户数和工业总产值比例逐年提高,最终使非国有经济成为毛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2.3 促进纺织工业信息化,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加快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开发和应用,进行包括CIMS、ERP在内的电子信息化建设。加强纺织网站建设,强化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加快行业公共技术创新及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纺织科研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寻求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院(所)开展长期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2.4 提高毛纺服装品牌贡献率,开创自主品牌要提高自主品牌毛纺、服装企业综合实力,引导企业树立自主品牌意识,制定企业自主品牌发展规划,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升加工制造水平和产品品种质量,加大研发设计投入,着力培养设计师队伍,提升创意水平,培育毛纺、服装品牌文化;通过管理、营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提高自主品牌管理、营销及宣传策划水平和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明确品牌定位,推进“自主品牌进名店”活动,鼓励“自主品牌创名店”,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2.5 完善生产营销渠道,培育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大力开拓采购、生产及销售渠道,建立完善的渠道体系,有效节约经营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发展自主品牌连锁店、专卖店、电子商务等符合现代流通发展趋势的新型流通销售模式,建立多层次的自主品牌销售渠道,提高企业自主程度和市场占有率。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发展行业龙头企业。加强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特别是拥有终端纺织品知名品牌或掌控市场网络的跨国公司合作,提升技术水平,增强资本实力,扩大产业规模。

2.6 提高纺织产业集群能力,实现园区化发展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引导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健康发展,支持承载产业集群的纺织园区建设,继续发展榆林市西沙轻纺产业园,开辟榆横工业园,实现园区化发展。联合东部园区企业共同推动园区建设,打造毛纺织服装品牌园区,使之成为区域性的贸易、品牌展示、潮流中心,使产业集群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2.7 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抓住我国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转变思想观念,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招商引资洽谈活动,使陕北地区成为东部纺织产业转移最具吸引力的承接地。重点引进填补本地产业空白或完善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项目与优势企业,如高档面料、新型产业用纺织品研发生产项目与企业,具有纺织服装品牌优势和完善营销网络的企业。鼓励引进具有知名品牌企业与本地骨干企业的联手合作,共同打造知名品牌。

2.8 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加快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纺织重点行业和企业跟踪制度,整合现有数据资源,建立共享信息平台以及政府、银行和企业间的信息快速通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动态信息,加强产业引导和预警。搞好区域信息服务支持平台及网站建设,如创建西部防寒服科技信息中心和服装跨国采购信息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快捷、准确、便利的信息服务。

3政策措施

3.1 加大对毛纺织服装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确定万民纺织集团、羊老大、七只羊、兰花花等为重点毛纺企业,加强监测,扶优扶强。一是增加对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资金力度;二是设立纺织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纺织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三是制定促进自主品牌建设的鼓励政策,对毛纺服装企业举办专业展会、新产品等给予必要支持。对纺织重大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优先列入省市重点科技攻关和产业化计划。落实纺织产品出口退税、增值税转型等国家有关财税优惠政策,确保及时足额退税、减免税。研究制订对产业集聚区内新建纺织服装企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奖励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3.2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纺织企业技术改造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贷款的支持,扩大信贷资金投放,简化审批手续,开辟信贷“绿色通道”。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为毛纺织服装企业和重点项目提供信贷支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纺织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提供担保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纺织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扩大直接融资能力。

3.3 实施轻纺工业园区示范项目,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加大对产业园区在资金、土地及税收等有关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一是政府有关部门返还纺织服装工业规划园区内土地出让金、新增用地有偿使用费上缴部分,并专项用于产业园区发展。二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投入,按照起点高、配套齐、服务支撑体系完善、承载能力强的基本要求,由市、县政府组织实施,做好环境保护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西沙轻纺工业园区升格为省级纺织工业园区,增强陕北毛纺的规模优势。

3.4 建立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建立榆林市纺织工业协会,引导行业发展。行业协会要认真履行职责,努力为企业提供规划指导、行业标准、数据统计、信息咨询、教育培训、技术交流等全方位服务;协会要成为企业与政府的桥梁,及时反映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落实各项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分析预测内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建立经济运行监测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和贸易纠纷法律援助机制,帮助企业化解风险,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3.5 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加快转移支持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品牌推广,并加大对企业的资金资助力度;支持建立省级产业用毛纺织品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并在此基础上申请建立部级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制定促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支持政策,鼓励采取异地投资、税收分享,异地托管、合作共建等方式,促进省外产业转移。结合产业集聚区规划布局,在土地、财税、金融、环保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高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支持毛纺织服装专业园区建设,产品检测、研发、物流、职工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集群式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1]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陕西省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意见.

[3]榆林市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意见.

[4]董继先,朱文莉,陈巧玲等.发展新轻工――走富民强市之路.榆林市轻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榆林市科技局.2007,11.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第3篇

关键词:纺织服装产业;升级;OEM;OBM

Abstract:ThepaperanalyzestheChinesetextileandapparelindustryupgradingunderopeneconomy.Facedwiththedomesticpressure,theriseoflaborcostandrent,theouterpressureofappreciationofRMBandtradefriction,itisagoodchoiceforChinesetextileandapparelindustrytoupgradeitself.Accordingtoindustrialorganizationtheory,itissuggestedproductdevelopmentandmarketingbetwoupgradinganddifferentiationcreationpathsforChineseenterprises.FeenstramodeimpliesOEM-offshoresourcingandtrianglemanufacturing-OBMare3upgradingstepswiththeincreasedrelativedemandforskilledworkers.

Keywords:textiles&apparelindustry;upgrading;OEM;OBM

一、引言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一个先导的、劳动密集型制造部门,通常代表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一旦纺织品服装出口开始了,经济发展其他阶段紧跟其后,例如,韩国,中国台湾,印度,许多南亚和东南亚的其他国家,拉丁美洲国家等。[1]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2004年我国主要纺织产品,如棉纱、棉布、呢绒、丝织品、化纤和服装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还是世界上纺织品消费大国和贸易大国,自1994年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一直位世界第一位。尽管我国是纺织大国,但还不是纺织强国。当前,纺织服装产业在企业治理、组织结构及竞争条件上都得到很大提高,加上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相对发达的工业基础,以及基于FDI的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形成了目前许多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代工关系,这种商业代工模式许多以OEM(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形式存在,这使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嵌入全球产品链。但是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发展中存在一些不足: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小,大多在中低档次和初加工上进行生产,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在市场开拓和营销方面力量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信息来源和销售渠道严重依赖国外供应商和进口商等。同时中低端产品市场上处于竞争激烈且无序的状态,而在高端产品市场上又显得竞争不足,如中国的服装加工贸易以OEM制造为主,兼有少量的ODM生产[2]。在纺织服装链条中,中国OEM企业只是赚取了10%左右的加工费,90%以上的利润掌握在国外品牌商、渠道商和零售商手中[3]。中国这么大的生产能力和巨大的市场容量,自己的企业不创造自身的品牌优势和技术能力优势,长期甘当作为配角的“国际代工者”角色,仅仅赚取低廉的手工费,会受到国内产官学界要求“产业升级”的巨大压力。那么在现有开放经济条件(全球生产体系)下,为何升级,如何升级,升级可能性和障碍是什么,已成为现阶段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之一。

二、中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升级的必要性

(一)纺织服装产业的国际转移趋势

从世界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历程看,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纺织服装业能够在世界纺织品生产和贸易市场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18世纪的英国诞生现代纺织业,19世纪英国是世界纺织工业的中心,20世纪中心转移到美国,二战后,亚洲纺织业日益发展,50和60年代的日本、60和70年代的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80年代以来的中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90年代的巴基斯坦、越南。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能力在比较优势的带动下,向具有劳动成本优势的地区集中。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世界纺织生产能力增量的70%来自亚洲国家,世界纺织业的重心逐渐从欧美转向亚洲。[4]从世界纺织工业转移历史看,曾经领先的国家不断被超越,旧的产业格局和市场格局不断被突破。中国虽然目前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随着本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面临着向低工资地区的转移及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径。

(二)国内供给约束和外部压力促使中国纺织企业升级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地价的提高使供给成本相对上升,人民币的升值和贸易摩擦与配额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构成压力生产成本上升与人民币升值使中国纺织品服装的比较优势弱化。由图1可知,中国的劳动工资高于印度和斯里兰卡,而这些国家也在发展本国纺织业,面临这些低工资国家竞争,中国纺织产业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渐失。2005年初,中国对全球出口的148项纺织品加征出口从量关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由于部分出口纺织品款无法短期回笼,人民币汇率调整使我国纺织品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价格低廉,经营不规范,产品质量等让贸易保护者找到理由实施如反倾销、SA8000、绿色壁垒,242条款等WTO充许的贸易壁垒,贸易摩擦的长期存在性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外部压力,而且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利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战略从静态角度看有利于本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但从动态看,当许多国家同时采用这一战略将导致生产能力快速增长,产品供过于需,市场价格下降,销售越多,收益反而下降,结果会陷入贫困增长陷阱[5]。提高产品档次,提高管理和营销水平,增强技术创新和设计能力等是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内外压力下必然选择。

三、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一)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升级路径

纺织服装企业如何摆脱对价格竞争路径的过度依赖,实现产业升级,可从纺织服装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分析。由产业组织理论,纺织服装产业的市场结构特征是类似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有许多卖者和买者,产品有差别,容易进入和退出。如中国国内纺织服装企业数量较多,特别是MFA取消后(见表1)①,中国前四个最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地区的三个地区,浙江、江苏和上海的纺织企业的数量2005年比上一年增长均超过了30%,三个地区纺织企业数量总和超过了4000家。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比,进入纺织服装产业相对较容易。

从产业组织理论看,由于处在垄断竞争市场的企业只能在短期获得经济利润,长期由于进入容易不能获得经济利润,所以企业获得经济利润的方法是不断创新,即创造产品差别以不断创造垄断。创造产品差别包括创造产品的实际差别和产品感觉上的差别,这正是微观曲线的两端产品创新(产品的实际差别)和品牌运营(产品的感觉上的差别)。前者是通过产品开发,如设计和技术创新,后者通过广告和营销。这也是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的两条升级路径。

(二)开放经济条件下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可能性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必须定位于全球化生产背景下,因产业升级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与封闭的条件下不同,参与全球价值链是产业升级的必要步骤,因为它把企业和经济放在潜在的动态学习曲线上,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在全球价值链中谋求升级更易缩短与价值链高端国家纺织服装产业的差距,更现实可行;另外,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和信息技术、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业产业的发展使产品的全球化生产和管理的成本下降,交易成本的降低为更细的专业化分工成为可能。专业化分工由产品间到产品内,即产品的不同工序,效率提高。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产业的竞争力表现为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8],即微笑曲线的两端,产业动态(创新)效率更为重要,而非仅仅降低成本的静态效率。笔者运用Feenstra的连续投入品的模型[9]来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可能性。

设指数z∈[0,1]表示制造一件产品的许多工序,包括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运输和销售等。z的大小不是按时间的先后排序而是按熟练工人/非熟练工人的递增顺序排序,如最小值代表的活动可能是加工,最大值的活动可能是研究与开发。设x(z)表示每一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数量,αH(z),αL(z)表示生产每单位投入所需要的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的数量。假设只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H(z)和L(z)表示本国生产投入品z所需要的熟练劳动和不熟练劳动的数量。假设只有两种投入品资本和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之间符合里昂惕夫技术关系,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θ表示每种投入品生产成本的劳动比率。外国的生产函数与本国一样的,区别只在于均加了一个*号(图2)。

本国单位成本函数:

C(w,q,r,z)表示本国生产每一单位x(z)的成本,非熟练劳动的工资为w,熟练劳动的工资为q,资本的价格为r,中间投入品可以在任何国家生产,用来生产最终产品。一般来说,企业希望从成本最低的地方购买投入品,为此,将做出如下假设:假设本国是一个熟练劳动力和资本丰裕的国家,外国是一个熟练劳动力的资本相对不丰裕的国家。则:

如果本国所有工序的单位成本低,则在本国生产,如果外国所有工序单位成本低,则在外国生产。我们感兴趣的是国家之间“分享生产”的情况,因此假设曲线C*C*和CC至少相交一次,FreenstraandHanson(1996)证明在假定(2)下只相交一次。本国的工资为wL+qH,因为工资占总成本的比率为θ,所以国家的GDP为(wL+qH)/θ,乘以(1-θ),即资本的比率,可得:

假设允许资本在国家之间流动,尤其是,当前面的假设(2)r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升级路径选择是通过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创造产品特色,即不断向高附加值产业链转移。作为产品内贸易理论的Feenstra模型是把生产过程按熟练劳动力/非熟练劳动力的递增顺序排序,得出结论是在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下,随着本国相对外国生产成本增加,本国从事的生产工序将转向熟练劳动力/非熟练劳动力比值更高的阶段,这一z值更高阶段表明了本国产业向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更高的的设计、技术创新、营销等生产环节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东亚新兴经济实体(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路径,即通过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国际分工,从简单的组装活动开始,利用不同工序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可以向上游溯升到复杂工序与零部件的贴牌(OEM)、设计代工(ODM)生产,再延伸到自有品牌的市场销售的生产方式产业升级过程。这对中国在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下,选择升级路径提供重要借鉴。其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启示如下:

(一)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方式:一是嵌入全球生产体系,如从事OEM生产并加强组织能力与学习能力。OEM的优点是可以了解国外购买者的偏好,了解更多纺织服装产业上游和下游的知识。二是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和人民币升值及贸易摩擦的存在,中国成熟的纺织服装企业可以把产业链中的某一部分外包,具体为从事相对技术密集型的活动,劳动密集型的活动外包给低工资的国家或地区。Feenstra模型的外国是纺织产业的发展水平低于中国的地区,所以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可以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生产和出口的对象为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并与这些国家或地区进行贸易,另一种“制造三角”,即拿到发达国家的订单,然后部分或全部外包给其他低工资国家或地区。三是成为品牌营运商即OBM。

(二)纺织服装产业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要

OEM-外包或制造三角-OBM的升级过程,后两阶段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因此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至关重要。劳动力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另一个是劳动的熟练程度。而目前纺织服装企业与其他工业相比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调查数据显示,纺织服装业中大多数企业中有大学本科或更高学历的员工占全职员工的比重仅为2%~5%,最高的达到10%。最严重缺乏的人才集中在总(副总)经理级别、部门主管、工程师、技术员这几类人员方面,企业在招聘选拔时明显感到上述几类人员供应不足企业选择余地较少。2002年,纺织业企业平均教育费用占全部工业平均水平的56%较前一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而职工平均教育费用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7%,下降了12个百分点。[10]可见,中国纺织业中职工素质培训的严重缺乏状况。这是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障碍,这或许对中国的职业化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培养体系的改革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可充分利用作OEM这一阶段一方面积累资本,一方面教育和培训工人,注重学习在价格、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满足买主的要求,以降低生产和时间成本为竞争手段,努力建立与发包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诚信关系,形成快速的技术学习和扩张产能的组织能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形态是靠个人的创新、创造力和企业家精神,而不是仅仅依靠“转口贸易”或持续的过度开发而发展起来的[11]。

(三)资源在地区间优化配置

中国国土辽阔,地区差距不平衡,国内市场容量大,可以在国内进行地区间资源配置。这也意味着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调整将是一个长期过程。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的升级可以参照这种模式向中西部转移,但产业转移过程中中西部的交通、能源、商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相关管理人才的素质能否适合产业转移的需要。另外,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过程中对中西部的生态环境是否造成破坏等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Diao,X.,&Somwaru,A.ImpactoftheMFAphase-outontheworldeconomy:Anintertemporalglobalgeneralequilibriumanalysis(TMDDiscussionPaper).TradeandMacroeconomicsDivision,InternationalFoodPolicyResearchInstitute,Washington,D.C.October,2001(79).

[2]卜国琴,刘德学.中国服装加工贸易升级研究——基于全球服装生产的网络视角[J].国际贸易,2006(11):27-31.

[3]黄永明,何伟,聂鸣.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升级路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6,(5):56-63.

[4]GaryGereffi,Internationaltradeandindustrialupgradingintheapparelcommoditychain,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99,(48):37-70.

[5]黄兴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贫困增长源于对比较优势战略的过分依赖[J].国际贸易问题,2006,(3):40-45.

[6]PeterMinor,Changesinglobaltraderulesfortextilesandapparel:implicationsforDevelopingCountries,researchreport,November20,2002,NathanAssociatesInc.TCBProject.PageNo.12.

[7]冯伟.ChallengesFacedbyTextileEnterprises:PostQuota[D].上海交通大学网络学院学位论文(英文),2005-08.

[8]荆林波.质疑外包服装降低成本及引起失业的假说[J].经济研究,2005(1):120-121.

[9]RobertC.Feenstra(2001),advancedinternationaltrade,theoryandevidence,MITpress,110116.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第4篇

[关键词]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区域经济;苏州;绍兴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1-0061-03

[作者简介]曲洪建(1979-),男,山东烟台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和东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方向:纺织服装市场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2YJC630157);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项目(校启2012-09,2012pg33)。一、引言

纺织服装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多年来保持了快速发展,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要素制约加剧,成本上涨较快,竞争优势减弱,而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推进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对推动纺织服装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纺织服装行业持续发展显得尤为紧迫。推进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有利于发挥东部沿海地区人才、技术、市场和信息等优势,突破土地资源匮乏、环境压力加大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制约,提高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加速产业升级的步伐;有利于发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土地、劳动力、原料、能源等比较优势,通过承接纺织和服装制造业转移,发展地区经济并扩大就业;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地缘广阔、区域经济互补性强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增强纺织服装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对我国东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张龙琳,2009;王革非,2011;郑小碧,2011;高顺成,2011;李廷,2011;刘泽仁,2012;杨俊,2013)。但我国专门针对纺织服装产业较全面的区域产业转移研究还不多,且研究方法多数为定性研究,缺乏对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采用苏州和绍兴的纺织服装和区域经济的数据,实证分析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的具体影响,从而为政府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参考。

二、实证分析

1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1—2011年苏州和绍兴市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其中苏州数据来自苏州统计年鉴,绍兴数据来自绍兴统计年鉴。

2变量的选取

(1)被解释变量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选取。学者们根据自己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构建很多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如李雪梅和张素琴(2009)选取了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等19个指标。本文认为GDP是区域经济发展最核心指标,与其他指标具有较强相关性,变化趋势也基本相同,因此选取GDP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解释变量

以专业化、多样化、竞争因素三个变量测度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程度。

专业化可表示为:SPt=Xst/Xt,以Xst、Xt分别表示纺织服装产业s和整个区域在阶段t的产值,这一比率测度了产业s产值占区域总产值的比重。因此,SPt越大,产业s在区域内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即纺织服装专业转移力度越小。

多样化可表示为:DVt=∑s s=1[Xst/(Xt-Xst)]2,这一比率表示产业s的生产规模占该区域所有其他产业部门生产规模的比重。因此,该比率越低,则该区域产业的多样化程度越高,即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力度越大。

竞争程度可表示为:CPt=(Est/Xst)/(Et/St),其中Est表示区域中产业s的企业数量。因此,如果在该区域的某产业s中,单位生产规模的企业数量高于全区域水平,那么在该区域中,产业s的竞争程度较高,则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力度较小。

3.计量模型的构建

以GDP的对数值为被解释变量,以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多样化和竞争程度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GDP=k+k1SP+k2DV+k3CP+η

其中,k1、k2、k3分别表示专业化、多样化、竞争程度对GDP的回归系数,η是误差项,k表示常数项。

三、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苏州与绍兴两地GDP的对数值相差不大,而专业化、竞争程度和多样化的数据相差较大,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纺织服装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变化较大,纺织服装产业产生转移的可能性较大。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苏州与绍兴GDP和专业化、竞争程度、多样化的相关性较大,基本符合回归分析的要求,绍兴纺织服装产业专业化、竞争程度、多样化之间相关性较强,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而通过VIF检验发现,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2.回归结果分析

(1)专业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苏州和绍兴的纺织服装专业化程度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负值,说明纺织服装专业化程度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负面的,即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竞争程度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苏州的纺织服装产业竞争程度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绍兴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纺织服装产业竞争程度越大,产业集聚程度越高,产业专业力度越大,因此苏州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从绍兴数据未发现此种影响。

(3)多样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苏州的纺织服装多样化程度对区域经济影响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而绍兴的数据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系数为负,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苏州来说,多样化程度越高,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力度越大,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而从绍兴数据未发现此种影响。

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东部等纺织业较发达地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之劳动力、土地、能源与原材料等要素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产业升级压力增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纺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必然。在这种情况下,东部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不断调整专业化和产品多样化程度,产业转移逐渐成为趋势,并以此带动纺织服装产业的结构优化。从目前情况看,纺织服装产业海外转移时机还不成熟。虽然东南亚地区,如越南、老挝等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但在员工素质、生产配套、基础设施、政府效率及地区政策等方面都无法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相比。从模式选择来看,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或应成为转变发展模式的首选。因此,为了配合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应该促进东西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协调发展,东部地区主要抓好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两端:上游的设计和技术创新,下游的品牌提升和市场营销;中西部地区应该利用较低的人力成本与土地资源优势,合理承接东部省份纺织服装产业的转移。

四、对策建议

1加快技术研发和推广

建议加大支持和引导纺织服装产业在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和攻关成果产业化推广,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建立常态化机制,增加专项资金支持纺织行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突破。促进政府资助技术创新项目成果在一定范围内开展技术扩散,可通过买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技术创新项目,或选择国际成熟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相关协会或行业组织向广大中小企业免费推广,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和决定作用,促进中小企业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

2建立东部和中西部产业转移协调机制

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需要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间的协调配合,由于东部和中西部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转出区和转入区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其中难免存在利益冲突,阻断产业转移。因此,各地区要从全局利益出发,建立起区域间经济利益的协调与平衡机制,着力为产业区域转移搭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区域协商机制的建立,推动区域产业转移和合作,实现互利双赢。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服务功能

各级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和扶持,优化企业经营环境。由于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的工作方式和办事程序还有许多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要改变依靠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发展的模式,在转变政府管理模式、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上下功夫,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政府密切关注产业转移东向,围绕本地产业结构,制定各种产业政策引导资本流入,如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等。通过采取财政贴息或直接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淘汰落后设备,促进产业升级。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支持开展品牌培育,鼓励企业参加各类相关行业展会,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开拓国际市场等。

[参考文献]

[1] 高顺成中部六省对沿海纺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拟熵权分析[J]纺织学报,2011(4):138-144

[2] 李廷,陈淑英中国东部地区纺织企业产业转移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1(7):159-161

[3] 李雪梅,张素琴主成分分析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19):204-206

[4] 刘泽仁,饶绍伦,刘银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路径研究——基于路径依赖理论视角[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0):13-17

[5] 王革非中国纺织服装业产业转移推力研究[J]丝绸,2011(8):54-57

[6] 杨峻中国纺织产业转移创新模式的研究[J]纺织导报,2013(9):24-28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第5篇

关键词: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演化机理;产业转移

纺织服装产业是最早实现全球化的制造业,不仅是当今新型工业化和初级工业化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发达国家继续保持核心地位的重要产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在多重力量(国际、国家、地方)的作用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变化巨大:一方面,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内要素结合,并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逐渐成为世界纺织服装制造大国;另一方面,不断加大的内外部冲击,推动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发生重组,在向内陆地区迁移的同时,也逐渐走出国门,其空间分布呈F出新的局面。在纺织服装中小企业发展存在困难,劳动力和原料成本持续上升,曾经凭借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代工方式跻身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如何在新一轮的调整中进一步跨越到该链条的高端位置?如何通过优化国内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和通过“走出去”实现其全球性发展与布局等来有效干预和缓解这些难题?这些都需要对现有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及演化研究进行必要的梳理总结,理清发展脉络,以进一步确定未来的研究方向,从而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研究支撑。

1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理论研究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其空间布局也是根据区位条件、劳动力等区域资源的分布以及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生产要素在时空上的配置过程。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产出总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结构转换,其中就包括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及优化。

1.1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测度与模式

以往学者对于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测度,主要使用区位基尼系数、地理集中与集聚、产业(品)竞争力系数、非参数法,也有学者从地区间经济份额的变动来刻画产业空间布局的演化。一般来说,对于产业空间布局的识别,学者们认为具有从均质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T型结构、“学习场”结构,再到网络模式的发展演化规律。李爱民等从空间分散与集聚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经历一个“分散”-“大集中、小分散”一“整体分散、优势集中”一“大分散、小集中”一“分散”的发展过程。毛琦梁等认为中国的省区间制造业在空间上已形成显著的中心边缘结构,李小建等对河南的研究也得出河南经济已形成明显的“中心边缘”结构模式,方澜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演化模式总结为产业发展起步阶段是水平集聚、产业成长阶段是纵向集聚或混合集聚、成熟阶段是协同创新模式。

1.2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影响因素

区域产业空间布局演化,不仅有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基础设施、政策制度、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等普遍受关注的影响因素,也有信息、科技、生态环境、体制创新、经济全球化、贸易摩擦等新因素。有从某一主要因素的影响进行研究,也有强调多因素的研究,但多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总体来看,近年来影响包括纺织服装产业在内的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要素禀赋。要素禀赋涵盖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经济基础、产业结构、资本和技术等因素。众多学者认为,劳动力和资本直接关系着区域产业分布格局的演化,要素禀赋也是导致高科技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赋存是西部产业空间结构特征的物质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省级差异和区域差异,可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来提升竞争力。第二,区位与对外开放程度。东莞、深圳等东南沿海城市首先成为纺织服装产业的集聚地,与其区位优势和开放程度是密不可分的。开放程度和贸易水平也影响到产业的效率和发展水平。第三,产业转移。区域间根据自身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结合价值链环节相互问进行良好的分工与合作,促进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进而影响区域间的产业空间格局。第四,政策体制。中国的产业集聚,始终离不开政策和体制的重要影响,地区政策会使本地产业的发展偏离其比较优势,影响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地区政策与措施本身也是一个内生的结果。我国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越来越倾向于由区域倾斜转向产业倾斜,强调产业集群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工具对具体指标影响程度、实际效果及持续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3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内在机理

马海涛等采用社会调查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和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对中国潮汕地区的纺织服装生产进行研究,发现其空间结构经历“节点涌现与集聚――多孤立集群网络一跨集群生产网络”的演化过程,演化机理是:企业战略选择是结构演化的原动力;地理临近选择与路径依赖促进集群网络结构保持;创新需求及路径创新推动网络结构变化。张定等利用圈层分析、热点分析、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上海市纺织服装产业不同类型企业的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得出该行业空间布局演化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历史沉淀,奠定初始格局;区位条件变迁,加速空间格局演化;金融危机,倒逼产业转移升级;政策调控,规划引导,规范产业空间布局”。

1.4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模拟

近些年来,学界多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理解和解释地理空间中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一般是将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以及过程的演进性和动态模拟等引入到模型来实现的,如陈良文等利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对城市经济活动的集聚程度进行模拟,薛领等也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整合基于agent的建模技术,探讨了大都市经济活动对空间结构的影响。梁育填等从企业的角度,建立基于智能体和GIS集成的企业迁移决策模型,以此模拟企业迁移带来的空间格局变动。

2全球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布局演化

纺织服装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成本优势的丧失使其成为产业转移特征最为显著的行业之一。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断加大的争压力,后配额时达国家更加严厉的进口限制措施,以及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等一系列的打击,亚洲乃至全球的纺织服装产业都要进行新的区域空间重组,各国间的相互投资促使全球新生产网络的形成。

2.1全球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大转移

尽管纺织服装业属于传统产业,但也是诸多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和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墨西哥、印度、巴基斯坦等)的重要或支柱产业,已成为世界贸易格局变动、产业区域重组和国际关系矛盾冲突的重要焦点。全球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重心大致经历了几次大的区域空间布局调整:第一次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从英国调整到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和美国;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从北美和西欧到日本;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从日本转移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第四次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从中国香港和韩国到中国、东南亚和斯里兰卡;第五次是20世纪90年代,转向美洲(集中在美国、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地区)。

21世纪以来,随着生产成本的上升,服装产业大有从中国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态势。由于中国还是世界第一大纺织服装消费国,其国内的纺织服装产业也在继续发展,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很多企业向东南亚等地区进行投资,借助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网络进行全球资源配置;同时,受政策驱动,如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纺织服装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2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产业的转移路径

发达国家的纺织服装产业在其国内也经历着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布局演化过程,之后将基本生产转向国外,在国内坚持高附加值发展道路。意大利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第二大纺织服装制品国家,贝卢西认为该产业发展的最突出特征就是地区性产业集聚,纺织品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伦巴第和皮耶蒙特,针织服装主要分布在威尼托、托斯卡纳、艾米利亚等地区。在这些地区,大中小企业彼此间相互合作,以集群的形式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走向世界。意大利纺织服装产业对外投资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具有文化相似性的法国、德国等国家以及快速发展的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前者主要是是利用本地市场,后者更为了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能源和原材料等资源,以此来提高市场渗透和竞争力。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意大利纺织服装企业越来越看重中国的中高端用户市场,不仅在中国建立专卖店和培养营销合作伙伴,而且通过投资扩大了产品影响力,如杰尼亚公司和乔治阿玛尼集团。

日本也曾是世界纺织制造中心之一,其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可追溯到17、18世纪的江户时期,当时的群马县的桐生市是丝、人造丝、人造纤维和编织品的主要集聚地;石川县的小松市分别在1640年和1921年成为丝制品的主要集聚地,兵库县的西胁市开始在1793年成为棉纺织品的主要集聚地,岐阜县的岐阜市在20世纪40年代晚期成为服装的主要集聚地;福井县和石川县分别在1910年~1930年间和1966年成为人造纤维的主要集聚区。直到20世纪1970年代之前,日本作为欧美等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海外生产基地,纺织服装业高速成长,之后受到国内生产成本上升和亚洲四小龙的竞争,日本开始将部分生产转向东南亚和中国等地,同时本土企业进行成功转型,形成“日本品牌、本土设计、海外生产”的全新生产方式。2000年以后,日本纺织服装业从单一制造型产业成功转型为集制造业、流通业、广告业、化妆品服装及运动、休闲等于一体的生活关联产业体系。

目前,来自低工资国家的成本竞争,导致发达国家的纺织服装企业转向外包生产,更多地关注供应链管理,不断转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2.3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表现

政府干预对纺织服装企业获取信息和知识溢出均产生正向显著影响。相比较而言,政府干预最为突出的是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因为他们面对更多成本低且效率高的外来竞争者,政府通过补贴和调整、离岸组装条款以及优惠贸易协定、保护国内企业等形式进行干预。从企业方面来看,纺织企业主要采取为大市场生产标准化产品、在离岸地区利用廉价劳动力为大市场提品、针对特定市场生产小批量的特制货物等策略来应对挑战;服装企业主要采取为大市场生产基本服装的规模经济、雇佣移民或非法劳动力进行小规模生产、快餐式订单等方式来应对竞争。

其他国家的政府干预行为也较为明显。如澳大利亚政府在2011年宣布对67家纺织、服装和鞋(TCF)企业资助250万澳元(约合260万美元),用于企业文化建设、商业模式优化和管理,帮助其度过经济低迷的关键时期。埃及宣布了近20条保护国内纺织服装业的措施,据此将对埃及进口的机织和纺纱产品、服装征收保护费,提高进口纺织品的关税税率。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政府色彩也相当浓厚,比如,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2009年2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每个五年规划期都会编制纺织工业发展规划;地方政府为吸引相关企业入驻,纷纷出台不少相关扶持措施和政策。

3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演化

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统计,1949年~2000年之间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处于内涵式增长阶段,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目标由最初的尽快解决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转向出口创汇等,全国各省(市、区)都在积极发展纺织服装产业;2000年以后,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其他国内外因素,发展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始到国内的不发达地区或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产业转移的趋势愈加明显。

3.1内涵式增长时期

新中国建立以前,纺织服装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大城市地区。上海、青岛、天津三市的棉纺锭占全国的70%左右,上海的毛纺锭占全国的75%。新中国成立后,纺织服装产业开始向内地和原料产地扩散,北京、河北、河南、陕西等原料a地建立了一系列新兴纺织工业基地。由于“三线建设”的推动,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产棉区的棉纺锭占全国的2/3,产毛区的毛纺锭占全国的1/2,西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云南、等省市也有了规模不等的发展,纺织工业基本上成长为一个品种丰富、门类齐全的产业。但在此期间,发展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政治烙印,既存在停滞不前的状态,也有盲目布点、严重消费过度的阶段,总体上来说,发展非常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产业空间布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与调整,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等服装企业大量来到中国大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国际贸易和承接国际转移首当其冲的阵地,东莞、佛山、深圳、晋江等城市成为最早的纺织、制鞋、制衣等产业集聚地。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下,纺织服装产业逐渐向东部沿海地区聚集,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福建等地形成一批产业集群;与此同时,传统纺织基地,如上海、天津、北京和青岛等地的国有企业逐步退出纺织制造加工业,经过压锭重组,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的产业策略转向贸易、品牌和研发,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出口骨干企业。

3.2区域内外转移时期

进入21世纪,由于劳动成本上升、原材料紧缺、欧美等市场出口疲软、贸易摩擦加大以及东南亚国家的竞争等因素,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开始进行转移和转型升级。既有向东南亚等主要海外国家的直接投资和建厂生产,也有从中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

3.2.1海外投资与产业转移

截至2014年年底,国内纺织业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建立超过2600家纺织服装生产、贸易和产品设计企业,其中大多数在亚洲;2004年以来,国内约200家服装企业在东南亚设立了生产工厂。从开拓国际市场来看,海外并购成为纺织服装企业快速实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3.2.2国内产业转移

从区域来看,东部沿海区域在2005年开始将部分企业或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基础较好、成本较低的周边省份,南部沿海区域以内部转移为主,北部沿海区域主要是山东省内部及向周边地区转移,中部区域是未来重要的承接区域;从省(市)间来看,主要是东部地市和江浙一带省内地市问的调整,也呈现出向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的部分地市移动的趋势。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功能转换,从大都市空间尺度上来说,上海市纺织服装产业呈现出明显的郊区化趋势。

从纺织服装产业的细分行业来看,纺织业主要是山东、江浙和广东的省内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四位码产业中转移特征非常显著的包括从东部向西部转移的毛条加工,毛针织品及编织品制造;明显具有临近转移特点的毛织品制造、纺织带和帘子布制造,其他针织品及编织品制造;生产更加集中的有毛纺织品和丝织品制造。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发展有在福建泉州,山东的青岛、威海和潍坊集聚发展之势。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有在福建泉州和中西部地区集中发展的态势,四位码产业中转移特征非常显著的包括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羽毛(绒)加工;明显具有临近转移特点的皮箱、包(袋)制造和毛皮服装加工;生产更加集中的有皮鞋制造和毛皮鞣制加工。

总体来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演化,一方面由于要素禀赋、政策引导以及技术梯度的差异,可以观察到我国大区域板块之间的大尺度布局调整,另一方面也有基于产业链分工引起的省区内部以及大都市区内部的布局调整和优化。同时还存在基于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的海外直接投资和建厂生产加工。

4研究述评与展望

面对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以及中国人口、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的剧烈变化,影响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的因素更加复杂和模糊,使得原有研究和分析框架已不能有效解释和分析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布局演化,因此在未来需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具体如下:

第一,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机理研究尝试新途径。现有对于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研究,大多采用“问题一原因一对策”的研究范式,往往局限于对现有实际经验的总结和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分析上。对于产业空间布局调整过程中多区域、多尺度、多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机理研究不足,未来不仅要使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演绎和推导,还要基于企业的微观主体进行建模,以动态反映纺织服装产业空间系统内各种参数的变化特征。

第二,对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随着后配额时代的到来,纺织服装产业的全球性开放已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同时由于国内对于纺织服装产品需求的升级,以及有效推动地区产业集聚、形成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需要,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研究课题。但现有研究无论是在全球层面,还是在国家和区域层面,对纺织服装产业整体以及各分支行业空间布局演化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等都还缺乏更为缜密的系统化研究。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第6篇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常态”,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也不例外。中国服装行业正步入从高速增长期向中速平稳增长期过渡。近年来,中国服装纺织行业发展进入了换挡期,无形资产已经成为我国服装纺织行业提高经营绩效的有力武器。本文选择2010-2014年服装纺织行业所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服装纺织行业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影响行业无形资产的企业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出发,提出无形资产的权益管理与经营管理能力,加大无形资产的投资力度与创新。

关键词:

无形资产;服装纺织行业;经营绩效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文献综述

近年来,中国服装纺织行业受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出现了消费市场需求动力减弱、综合成本上升、内外棉价差较大等各种压力,但总体上实现了平稳运行,服装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持续稳步推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一直对无形资产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对无形资产投资比例较低,无形资产结构管理不到位和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完善等方面。无形资产作为我国服装纺织行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元素,因此研究我国服装纺织行业无形资产迫在眉睫。

1、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研究Aboody&Lev(1998)通过对1987-1995年163家英国软件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进行研究,发现软件行业无形资产支出的资本化成本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和盈余质量产生正相关关系。薛云奎、王志台(2001)通过对1995-199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的股票进行研究,发现无形资产对企业生产能力、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的提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王化成、卢闯、李春玲(2005)通过对1998-2002年沪深A股3940家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以及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状况进行研究,发现无形资产的整体价值对企业未来经营业绩产生正向影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向影响越发地显著,无形资产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邵红霞(2006)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2001-2003年152家沪深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盈余质量和无形资产整体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不同。

2、无形资产与企业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的评述以上研究结果充分地显示出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我们应重视无形资产的作用,加大无形资产的投资力度,完善无形资产的披露制度。迄今为止,我国对于无形资产的研究还是处于停滞不前的阶段,尤其是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绩效的驱动作用、未确认无形资产的作用等,仍需要持续、深入的研究分析。

二、样本选取、数据来源

1、样本选取本文选取我国服装纺织行业发展势头较好的五年(2010-2014年)做为研究区间,对60家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为保证样本数据的有效性,剔除了被特别处理和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完全的上市公司。

2、数据来源本文所用到的无形资产信息的相关数据均来自于锐思(RESSET)金融研究中文数据库、东方财富数据库、新浪财经数据库和中国证券网。数据处理采用EXCEL和SPSS18.0版软件。

三、服装纺织行业无形资产的描述性统计

通过对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详见表1和表2),可以发对我国服装纺织行业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的研究赵肖瑞(贵州商学院,贵州贵阳550004)摘要: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常态”,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也不例外。中国服装行业正步入从高速增长期向中速平稳增长期过渡。近年来,中国服装纺织行业发展进入了换挡期,无形资产已经成为我国服装纺织行业提高经营绩效的有力武器。本文选择2010-2014年服装纺织行业所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服装纺织行业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影响行业无形资产的企业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出发,提出无形资产的权益管理与经营管理能力,加大无形资产的投资力度与创新。关键词:无形资产;服装纺织行业;经营绩效表1服装纺织行业无形资产绝对值的描述性统计现企业已认识到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并加大了对无形资产的投资比例。无论是无形资产的绝对数还是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每年都是呈上升趋势。但是,这五年间,无形资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也在渐渐地拉大,表现在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发展不均匀,这是由于企业之音发展状况和企业规模不一的原因。从表1无形资产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可以看出,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投入力度加大了,无形资产绝对值的变化趋势是逐年递增的。从2010年均值17265.54万元到2014年均值31470.77万元,增长了82.28%。从侧面可以反映出,企业意识到无形资产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加大了无形资产的投资力度。从2010年均值3.8170%到2014年均值4.4304%,上升了16.07%。这可以反映出,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重视无形资产结构的管理。

四、服装纺织行业无形资产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

1、研究假设无形资产在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挖掘无形资产的潜力,是当下我国服装纺织行业无形资产发展的重中之重。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拥有无形资产含量的较量。本文提出假设: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2、研究设计借鉴Aboody&Lev(1998)研究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和王化成、卢闯、李春玲(2005)研究无形资产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中的模型,本文设计以下模型验证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性:模型OPINCt=a0+a1OPINCt-1+a2PPEt+a3INTANt+a4LIABt+a5ASSETt+εt其中:OPINCt为本年度营业利润;OPINCt为上年度的营业利润;PPEt为第t年度的固定资产净值;INTANt-1为本年度的无形资产净值;LIABt为本年度的总负债;ASSETt为本年度的总资产自然对数;a0,a1,a2,a3,a4,a5为回归系数;t为2010至2014年。实证结果显示R方为0.975即拟合优度特别高,说明解释变量无形资产净值对被解释变量营业利润的解释程度非常高,由此可知,实证研究结构具有很强的可信度。从表2营业利润与各解释变量相关系数可以看出,Sig是0.084,这说明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业绩产生正向影响且比较显著。

五、研究结论、建议

1、研究结论在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进程中,无形资产是重要的生产力元素。从上述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无形资产对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无形资产具有无限的潜力,挖掘其潜力,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还可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创造力等等。

2、研究建议

(1)加大无形资产的投资力度。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是拥有无形资产含量的较量,无形资产的多寡对应着企业的成功或失败。加大无形资产投资力度,是当下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2)完善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度。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还远远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比较松散,管理制度不完善。即使有些上市公司设置了相关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但形同虚设。加强我国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必须完善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度。

(3)完善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制度。在搜集无形资产数据时,发现很多服装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披露无形资产信息,即使有些上市公司披露了无形资产信息,但是很笼统,没有对无形资产具体项目详细地披露。鉴于此,我国财政部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完善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制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无形资产信息。

参考文献

纺织服装产业研究第7篇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纺织服装;发展路径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Abstract: Thanks to years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ha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country’s total in terms of scale, total profits, investment, export, etc. However, the resources of the industry are distributed in gradient. Based on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in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path for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in respective area and recommends to establish a joint-action mechanism for the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across the administrative area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and set up regional alliance, so a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Key words: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textile and apparel; development path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在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减弱,以及劳动力、土地和能源等要素价格上涨带来经营成本增加的双重冲击下,纺织服装产业的投资拉动型和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难以继续,必须找到行业发展的新动能。那么,如何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机遇,通过创新、绿色和特色发展理念来促进长江经济带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起纺织服装产业新的增长极、多层次的国际比较优势和修复产业生态、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已经成为整个行业所关心的重要问题。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发展,在规模、效益、固定投资、出口和产业集聚等方面都有所改善,对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推动作用。

(1)主营收入逐年增加。“十二五”期间,长江经济带纺织服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逐年增长,年均增长率为6.62%。2015年长江经济带纺织服装产业的主营业务总收入36 369.32亿元,占全国纺织服装产业的51.43%。

(2)利润总额稳步提升。长江经济带纺织服装产业利润总额从2011年的1 548.5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 933.4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5.7%,占全国纺织服装产业比重也从2013年的48.12%上升到2015年的50.08%。

(3)固定投资稳中有升。长江经济带纺织服装产业固定投资完成额从2011年的3 578.11亿元上涨到2015年的5 912.3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3.4%,占全国纺织服装产业比重从2011年的52.6%下降到2015年的49.6%。

(4)出口总额缓中有进。“十二五”期间,长江经济带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量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出口额总量从2011年的1 397亿美元上升至2015年的1 524.1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2%。

(5)产业集聚效应明显。2015年,长江经济带沿岸九省二市拥有各类纺织服装产业集群107个,占到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总数的51.9%。从产业集群分类来看,长江经济带拥有服装产业集群有16个,家纺产业集群有18个,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集群有 7 个,针织产业集群有14个。

二、发展特征与条件

无论从规模、利润、投资,还是从出口和产业集群等方面来看,长江经济带纺织服装产业都占据了全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半壁江山,是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重要支撑,也是增强纺织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载体。但是,长江上中下游三地纺织服装产业资源分布不均衡,呈现出“下大、中瘦、上小”梯度分布特征。为了理清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优劣势,本文选取规模、利润、投资、市场、集群、产品、劳动力、自贸区、人才和品牌等指标作为比较因子,对上中下游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展开研究。

从规模来看,长江下游纺织服装产业的规模明显大于中游和下游地区。2015年下游地区主营业务收入28 302亿元,占长江经济带的78%、全国的40%,是中游地区6 958亿元的 4 倍、上游地区1 107亿元的25倍。从单位面积上的主营业务收入来看,江苏、上海和浙江居于第一层次,重庆、安徽、江西和湖北居于第二层次,湖南、四川位居第三层次(图 1)。

从利润来看,长江下游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利润占了长江经济带利润额的79.82%,占全国总量的39.97%,是中游地区的4.5倍、上游地区的30倍。从省市来看,下游地区中江苏省所占比重最大,占长江经济带的20.93%、全国的10.49%;中游地区中江西省占比最大,占长江经济带的9.84%、全国的4.93%;上游地区利润排列分别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和贵州省,分别占全国的3.34%、1.34%、0.24%和0.08%(图 2)。

从投资来看,2015年中游地区投资增速最高,为16.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3个百分点;下游地区投资增速为16.29%,略高于全国水平;上游地区投资增速为7.9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97个百分点。从省市来看,江苏省和浙江省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分别占全国的20.93%和14.12%。近年来江西省纺织服装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投资总量位列第三位,占全国比重的4.93%(图 3)。

从出口市场来看,下游地区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来源地,2015年下游地区出口额1 321.8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5.4%,是中游地区的10倍、上游地区的19.4倍;从内销市场来看,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下游地区居民衣着服务消费支出较多,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领先于中游和上游地区。上游地区的重庆衣着消费能力较强,居于全国第二位,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图 4)。

从产业集群来看,下游共有产业集群87个,中游有18个产业集群,上游有 2 个产业集群。从产业集群的分类来看,长江下游地区拥有服装集群 9 个,家纺集群17个,产业用纺织品集群 5 个、针织集群12个和 1 个印染集群;中部地区服装集群 6 个,家纺 1 个、产业用纺织品 2 个、针织 2 个;上游地区家纺集群 1 个、服装 1 个(图 5)。

从纱、布、服装和化学纤维等主要产品来看,下游地区产量最大,以上品类分别占全国的22.4%、35.47%、29.93%和75.8%。中游和上游地区均以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前端产品为主(图 6)。

从劳动力数量来看,长江中游地区净流出人口多,其人口回流的基数越大,劳动力资源越丰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上游地区净流出人口3 934万人,其中中游地区净流出2 547万人,当中安徽净流出人口最多,为890万人;下游地区净流入人口2 302万人,其中浙江省净流入人口997万人(图 7),一旦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下游江浙沪将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局面。

从自贸区来看,其设立有利于技术、资本和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提高开放水平。长江下游拥有上海和浙江两个自贸区,上游拥有四川和重庆两个自贸区,中部只有湖北省一个自贸区。

从人才资源来看,由于产业规模、教育资源、发展空间和工作待遇等原因,长江下游地区对纺织服装人才的吸引力很强,全国纺织服装类高校的毕业人才大部分选择“孔雀东南飞”,到上海等地就业。而中上游地区的纺织服装人才不足,尤其是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当地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品牌来看,国内大部分男女装品牌企业都集中在长江下游地区,中上游地区品牌企业较少。如太平鸟、海澜之家、红豆、江南布衣等著名品牌均位于江浙沪等地。品牌可以产生品牌效应,不但能增加所属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还能带动当地纺织服装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的描述,本文按照规模、利润、投资、市场、集群、产品、劳动力、自贸区、人才和品牌等因素对上中下游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进行评价打分,并画出相应的雷达分析图(图 8)。

(1)下游地区:从图 8 可以看出,下游地区产业基础雄厚,品牌种类丰富、人才众多、市场活跃,同时产业规模、利润总额、固定投资、自贸区、产品和产业集群等因素也较为突出,但劳动力资源相对缺乏。

(2)中游地区:该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虽具有一定的规模基础,但人才相对不足,市场开发力度不够,贸易开放度有待加强。该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为纺织服装产业提供充足的产业工人。

(3)上游地区:上游自贸区条件优越,川渝地区可以发展对外出口加工业务,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规模、利润、投资等其他指标都相对一般,该地区织服装产业规模效益有待提升。

三、发展路径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了解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长短板。因此,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发展,必须在协同过程中贯彻创新、绿色、特色的发展理念,合理调节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下游地区更加着重创新发展理念,中游地区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理念,上游地区更加关注特色发展理念。在充分认识自身发展特征的同时,可借鉴密西西比河流域、田纳西河流域和莱茵河流域的“国际经验”及其发展趋势,下文将分别探讨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路径。

1. 下游发展路径

(1)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首先,加快信息智能化工具的推广,促进平台集成、仿真实验、协同研究等新型研发模式的应用,构建协同创新的研究机制;其次,加速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的系统集成和整体化运行,从而实现柔性化生产和精细化生产;接着,加大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在企业关键生产设备中的运用,逐步优化重要装备的功能,快速提升纺织服装设备的信息化水平;最后,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流程和传统生产工艺,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要素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实现绿色化发展。

(2)推进模式创新

加快跨界创新步伐。纺织服装产业可以通过多元化发展跨界到其他领域,通过整合产业关联因素,促进纺织服装企业与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品牌及服务等与自身契合的相关企业加强合作,全方位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加速供应链集成创新。在充分掌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努力打造一个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合作平台,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降低供应链成本,以实现链上企业的共赢。

(3)改善创意设计环境

首先,健全创意设计人才的孵化机制,积极将富有才华的独立设计师引入纺织服装产业链中,同时加大对创意设计人才和企业的资金投入、技术支持与生产能力的现实支撑;其次,加大法律法规方面对创意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机制与观念的创新纠正抄袭者定价的不良之风;最后,建立强有力的渠道承载与平台传播,加强本土品牌与百货业渠道、时尚消费媒体等的合作,提升消费群体对中国创意设计的认知度,实现本土创意设计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4)积极推进产融结合

努力借助资本市场的价格机制,实现制度、人才、政策和经济资源协同,进行并购重组,跨区域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积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实现资本有序扩展,提升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纺织服装企业要“不忘初心”回归到行业本身,以实现长远发展。

2. 中游发展路径

(1)加快“两化融合”

积极运用ERP、CRM、SRM来实现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立集产、供、销、财务于一体的集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同时,引进CAD、CAM、PLM来实现技术系统的信息化,对传统生产过程进行改造,提升技术的自动化和集成化水平。

(2)完善精准对接

一方面,在承接产业项目转移过程中,既要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又要做好区域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以产业转移为契机,淘汰落后产能,完善功能布局,延伸产业链,走绿色发展之路;另一方面,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与长江下游地区搞好衔接,搭建平台载体,变被动承接为主动服务,为项目落地提供保障。

(3)加强产城融合

第一,统筹考虑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环境容量,加快形成产城有效融合规划体系,积极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和城镇可持续发展;第二,完善基础设施,切实加快公路、铁路、空港、港口和信息港等的建设,促进资源信息互通,产业功能互补;第三,充分依托当地纺织工业园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集聚;第四,优先保障纺织服装产业的用地需求,努力拓展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空间;第五,健全支持政策,切实加大在财税、人才、投资、融资、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对纺织服装产业和城镇的支持力度。

3. 上游发展路径

(1)关注川渝地区

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四川省和重庆市要利用好国家相关政策,加大城市开放力度,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以贴牌生产加工为主,提升本地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度,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加大纺织服装产业集聚,积极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深挖民族特色

首先,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以及国家对民族地区“对口支援”的扶持政策,将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特色产业的低碳、生态化发展;其次,挖掘当地人文资源,利用当地的历史古迹、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提升和展现民族文化品位,让地方历史文脉得以有效传承;再次,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一带一路”区域具有“同根性”人文优势,可通过寻找情感纽带,借助文化认同来扩大民族纺织服装产品的市场份额,促进民族特色纺织服装产品走出去,积极利用“文化营销”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上进行市场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此外,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安排专项资金参加国内各种纺织服装展销会和论坛。

(3)精准产业扶贫

第一,突出扶贫重点,要选择体现地方纺织服装特色的产品进行重点扶持;第二,产业布局要突出重点,覆盖所有扶贫对象,不能有所遗漏;第三,加大对“草根”企业的培育力度,积极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实施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深化制度改革,降低企业创办门槛,加快创业园建设;第四,保证扶持政策“落地生根”,破除草根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更好地发挥政策效用。

四、结语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当国家致力于改善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发展不均衡的局面时,该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战略思维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以往那种各省市“关起门来发展”的模式已面临战略空间的约束,出现了库存过多、利润空间收缩、环境承载压力过大、劳动力资源不足等问题,集中体现为纺织服装产业增速下行的压力。鉴于此,必须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建立跨长江经济带行政区域的纺织服装产业联动机制,筹建区域发展联盟,才能构建世界级的纺织服装产业带。

参考文献

[1] 金碚. 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维[J]. 区域经济评论,2015(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