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合集7篇)

时间:2023-10-11 16:15:04
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

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第1篇

<--DisplayAds("Right,Middle!Middle");//--><----><---->

Taxrevenuesareusedtosupportgovernmentspending.税收收入将用来支持政府开支。Healthcare,defense,socialsecurity,andpoliticians''''salariesareallgovernmentexpenses.卫生保健,国防,社会保障,以及政客们的工资是所有政府开支。Fromaneconomicstandpoint,itisreasonabletothinkoftheAmericangovernmentasonelargecompany.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可以合理地认为,美国政府作为一个大公司。Thetotalamountofgovernmentspendingisdictatedbythegovernmentalbudget,justasthespendingofacompanyisdictatedbythebudget.总额政府开支是由政府预算,就像一个公司的开支是出于预算。

Throughtaxesandgovernmentspending,theAmericangovernmenthasadirecthandintheworkingsoftheeconomy.通过税收和政府开支,美国政府有直接的手头的工作,经济。Bychangingeithertaxesorgovernmentspending,thegovernmentaffectstheamountofmoneyavailabletothepublic.改变或者税收或政府开支,影响到政府的资金数额,向公众提供。Changesintaxationandingovernmentspendingarecalledfiscalpolicy.变化,税收和政府开支是所谓的财政政策。ThegovernmentactivelyusesfiscalpolicytosteertheAmericaneconomy.政府积极利用财政政策,引导美国经济。InthisSparkNote,youwilllearnbothhowandwhythegovernmentutilizesfiscalpolicy.在这SparkNote,您将学习如何和为什么都政府利用财政政策。

Butfiscalpolicyisnottheonlymeansthatthegovernmentpossessestosteertheeconomy.但是,财政政策是不是唯一的手段,政府拥有引导经济。Throughmonetarypolicy,theFedisabletoaffectoutput.通过货币政策,美联储能够影响产量。ThekeyfactorthattheFedusestoaffecttheeconomyistheinterestrate.的关键因素,美联储使用会影响到经济的利息。Becausethegrowthoftheeconomyisdependentupontheinterestrate,bymanipulatingthisvariabletheFedcaneffectanincreaseordecreasesinoutputtohelpmaintainstablegrowthandlowinflation.由于经济增长取决于利率,通过操纵这个变量的影响,美联储可以增加或减少产量,以帮助保持稳定增长和低通货膨胀。TheworkingsofmonetarypolicywillalsoberevealedinthisSparkNote.运作的货币政策也将显示在这SparkNote。Together,monetarypolicyandfiscalpolicyworktogetherasreignstosteerthemightyhorseoftheeconomyintherightdirection.同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共同努力的统治,带领强大的马经济的方向是正确的。紧缩的财政政策-政策制定的政府,降低产量。例子包括提高税收和减少政府开支。

ContractionaryMonetaryPolicy-PolicyenactedbytheFedthatreducesthemoneysupplyandthusreducesoutput.紧缩货币政策-颁布的政策,降低了美联储的货币供应量,从而降低了产量。Examplesincludesellinggovernmentbonds,raisingthereserverequirement,andraisingthefederalfundsinterestrate.例子包括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准备金要求,并提高联邦基金利率。

Currency-Physicalmoneyusedinaneconomy.货币-物理钱用在一个经济体。

DemandDeposits-Moneyinabankthatcanbewithdrawnatanytime,thatis,ondemand.活期存款-钱存入银行,可随时撤回,这就是需求。

Deposits-Assetsplacedinabankforstorageandprofit.存款-资产存放在银行存储和利润。

DisposableIncome-Incomethatcanbespentaftertaxes.可支配收入-收入,可用于税后。

ExpansionaryFiscalPolicy-Policyenactedbythegovernmentthatincreasesoutput.Examplesincludeloweringtaxesandincreasinggovernmentspending.扩张性财政政策-政策制定的政府,从而增加产量。例子包括降低税收和增加政府支出。

ExpansionaryMonetaryPolicy-PolicyenactedbytheFedthatincreasesthemoneysupplyandthusincreasesoutput.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政策制定的联邦储备银行,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从而增加产量。Examplesincludepurchasinggovernmentbonds,loweringthereserverequirement,andloweringthefederalfundsinterestrate.例子包括购买政府债券,降低了准备金要求,并降低了联邦基金利率。

Fed-ShortfortheFederalReserve,thegovernmentagencythatcontrolsmonetarypolicy.美联储-短期美联储,政府机构,控制货币政策。

FederalFundsInterestRate-TheratethatbankspaytoborrowmoneyfrombranchesoftheFed.联邦基金利率-银行的利率支付借钱分行美联储。

FiscalPolicy-Policythatusestaxationandgovernmentspendingtosteertheeconomy.财政政策-政策,利用税收和政府开支,以引导经济。

FractionalReserveBankingSystem-Asystemofbanking,likeintheUS,whereonlyaportionofdepositsarehelpinreserves.分数储备银行系统-一种系统的银行,比如在美国,只有部分的存款是帮助储备。Therestisreturnedtothepublicasloans,therebyincreasingthemoneysupplyandstimulatingeconomicgrowth.其余的退还给市民的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和刺激经济增长。

GovernmentBonds-BondsissuedbythegovernmentandsoldbytheFedduringopenmarketoperationsasameansofmonetarypolicy.政府债券-债券发行由政府和销售的过程中,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的一种手段的货币政策。

GovernmentSpending-Moneythatthegovernmentspendsongoodsandserviceslikeemployees,socialsecurity,anddefense.政府开支-货币,政府开支的货物和服务,如员工,社会保障和国防。

GovernmentSpendingMultipliers-Numbersthatincreasethechangeinoutputaffectedbyachangeingovernmentspendingduetoconsumer''''s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政府支出乘数-数字的变化,增加产量的变化而受影响的政府支出,由于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

InterestRate-Theratepaidtolendersbyborrowersinreturnfortheuseofasumofmoney.利率-利率支付给银行的借款人,以换取使用了一笔钱。

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Anumberthatdescribestheamountofanadditionaldollarofincomethataconsumerwillspendratherthansave.边际消费倾向-一个数字,说明了数额增加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消费者将花费,而不是保存。

MonetaryPolicy-PolicyenactedbytheFedtoaffectoutput.货币政策-政策制定的影响,美联储输出。Thethreebasictypesincludeperformingopenmarketoperations,changingthereserverequirement,andmanipulatingthefederalfundsinterestrate.这三个基本类型包括执行公开市场操作,改变了存款准备金,操纵联邦基金利率。

Money-Ameansofexchange,storeofvalue,andunitofaccountwithinaneconomy.钱-一种手段交换,存储的价值,单位帐户内的经济。

MoneyMultiplier-Thenumberthatdescribesthetotalchangeinthemoneysupplyresultingfromasingledepositinabankunderafractionalreservebankingsystem.货币乘数-数字描述的总变化,货币供应量产生一个单一的存款在银行根据分数储备银行系统。

MoneySupply-Thetotalamountofmoneyinaneconomyincludingbothdemanddepositsandcurrency.货币供给-总金额在目前的经济形势,包括活期存款和货币。

Multipliers-Numbersthatdictatetheoveralleffectofapolicychangeontheoutputofaneconomy.乘法器-数字发号施令的总体影响的政策变化对产出的经济。

NationalIncome-Output.国民收入-输出。(Seethedefinitionofoutput.)(见定义输出。)

OpenMarketOperations-ThepurchaseandsaleofgovernmentbondsbytheFedasaformofmonetarypolicy.公开市场操作-买卖政府债券的形式作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Output-Thetotalamountofgoodsandservicesproducedwithinaneconomyinagivenperiodoftime.输出-总金额的商品和服务生产的经济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

PriceLevel-Theoveralllevelofpriceswithinaneconomy.价格水平-的总体价格水平的经济体内部。

RealOutput-Thetotalamountofgoodsandservicesproducedwithinaneconomyinagivenperiodoftimevaluedinconstantcurrency.实际产出-总金额的商品和服务生产的经济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价值不变汇率计算。

ReserveRequirement-Thepercentageofdepositsthatbanksarerequiredtokeepinreservesandnotgiveoutasloans.储备要求-比例的存款,银行须保持在储备,而不是给出了贷款。ThiscanbemanipulatedbytheFedundermonetarypolicy.这可以操纵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TaxMultipliers-Numbersthatdescribetheoverallchangeinoutputcreatedbyachangeintaxesduetofiscalpolicychange.税务乘法器-数字描述总体产量的变化所造成的变化,由于财政税收政策的改变。

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第2篇

关键词:政府财政;税收政策;税制改革

向公共财政转型是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然而,具体到税收体制上,公共财政表现在哪些方面,现行体制在哪些方面与此不相符合,转型如何进行?似乎并未完全清楚。

前两年,鉴于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不佳,民间投资启动不力,学界提出了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的建议。因为生产型增值税只对企业购进的原材料扣减增值税,而对投资部分不抵扣,是一种对投资征高税的政策。况且,现行增值税是1993年通货膨胀严重时制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反通货膨胀的目的。现在,虽然投资增长已经有点过快,民间投资也开始复苏,决策的时滞问题已经相当明显,但是,将“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仍有其积极意义,是在统一税制上前进了一大步。

然而,改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虽然有利于统一税制,有利于向公共财政转型,但其本身并不是向公共财政转型,而只是增值税类型的变化。由于增值税是一种流转税,流转税是一种间接税,其税源来自于生产和流通环节。而以流转税为主,是无法实施公共财政体制的。因为,既然政府的税收主要来自生产和流通环节,来自于生产和贸易企业,那么,政府及其官员关注的中心自然是生产和流通,其精力也主要放在企业身上,投资建设,发展经济成为政府工作的中心。再加上在目前的体制条件下,评价官员政绩的主要指标是经济增长率和招商引资的多少,而不是提供基础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政府就是一个发展型或者建设型政府,我们的财政也仍然是建设财政或者经济财政,不可能是公共财政。可见,相对于以阶级斗争为纲,政府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相对于公共财政目标,政府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值得思考和榷商。

从根本上来看,向公共财政转型实际上是政府行为和政府制度的转型。即从面对企业转向面对个人,从与民争利转向为民谋利,从区别(实际上是歧视)对待转向公平交易。因此,要实施公共财政,必须从以间接税为主转向以直接税为主、以流转税为主转向以所得税为主。这样,纳税的主体就主要是公民个人,而非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得面对全体公民,其与公民的关系就是与纳税人之间的交易关系,政府向公民提供公共服务,公民向政府提供一个等价与之交换,税收就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报酬。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究竟如何,收取的税收是多是少,当然不是由政府说了算数,而要由纳税人来评价。这样就能形成纳税人对政府行为的制衡和监督,只有在纳税人的制衡和监督下,政府的行为才能转变。而在流转税为主的制度安排下,这一切是很难实施的。因为税收主要来自于企业,与纳税人隔着一层,税多税少与个人无直接关系,因而缺乏监督政府行为的激励。这样一来,政府行为也不可能转变。

从目前情况来看,向以所得税为主的直接税制转型的条件逐渐形成,有关方面应当抓紧研究,积极促进,分步实施。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所得税的增长很快,尽管个人所得税的偷漏税现象相当严重,其增长速度也是税收增长中最快的,其比重已经超过了10%。现在要做的首先是转变其征收方式。目前,个人所得税采取的是代扣代交的方式,这虽然保证了一定的税收收入,减轻了税收部门的负担,但这并不是所得税征管的一个恰当的方式,除了养成税收部门的依赖心理和偷懒行为以外,更重要的是不利于个人纳税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其征税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很高。其次,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并轨已经不能再拖。从本质上来讲,对外资企业的优惠,就是对内资企业的歧视,不仅低估了内资企业的市场价值,而且造成了劣胜优汰的效应。因此,统一税负不仅解决了税收制度中一个严重而明显的不公平问题,而且有利于消除资本流出和流入不对等的问题,缓解汇率升值的压力。进而为企业税制的转型创造条件。再次,消费税改革也在加紧实施,这也是转向直接税制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其所以提出和讨论这一问题,目的在于明确税制改革的方向。

就现在的税收工作来看,增值税转型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是两个重点。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原则是“将在保持税收收入稳定较快增长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分步对现行税制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改革。”为了降低税制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有关部门计划先从东北及一些重点扶持的行业试点,“允许企业抵扣当年新增固定资产中机器设备投资部分所含的进项税金”,然后逐步推广。这样,此次改革可能采取“逐步转型”的办法。比如,投资中机器设备只允许增量抵扣;也可能采取分行业逐步转型的办法。必须指出,这种办法虽然可以实施,但要注意区别对待可能造成新的扭曲。

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7.8%,而税收收入(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增长19.1%,两者的差距十分明显,2003年二者的差距更大,经济增长9.1%,而税收增长超过了20%。税收增收超常增长,有税收结构调整的原因,也有加强征管的原因,还有不可比的因素,例如,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进口的相关度相当高,经济增长快的年份,进口增长也快,但是,海关进口税的增长终究与经济增长隔着一层,进口税收的超常增长(如2003年增长47.4%)当然要排除在分析之外。

在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中,增值税是与经济增长率概念和口径最相近的一个指标。因为,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生产净值的概念,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其价值形态是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而增值税就是对增加值征税。因此,如果其他条件不变,GDP增长多少,增值税大致也应增长多少。但从2003年的情况来看,国内增值税增长17%,超过经济增长率87%。对此能够提供的解释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税收征管加强,偷漏税减少。据说,2002年增值税的征收率已经达到70%,进一步提高的余地还有,但不大,即使提高3-5个百分点,也只能解释增收的1/3左右。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税收征管比我们有效,且所得税比增值税的征收要困难一些,其征收率通常为70%-80%。

二是GDP的数据偏低。尽管国家统计局一再说明,近来国内外的一些认为中国已经出现全面经济过热的人仍持此看法,国内各省上报的统计数字也大于统计局公布的数字。退一步讲,即使认可此说,2003年GDP增长不是9.1%,而是10%,也不能弥合与税收增长的差距。

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第3篇

关键词:政府财政;税收政策;税制改革

向公共财政转型是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然而,具体到税收体制上,公共财政表现在哪些方面,现行体制在哪些方面与此不相符合,转型如何进行?似乎并未完全清楚。

前两年,鉴于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不佳,民间投资启动不力,学界提出了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的建议。因为生产型增值税只对企业购进的原材料扣减增值税,而对投资部分不抵扣,是一种对投资征高税的政策。况且,现行增值税是1993年通货膨胀严重时制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反通货膨胀的目的。现在,虽然投资增长已经有点过快,民间投资也开始复苏,决策的时滞问题已经相当明显,但是,将“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仍有其积极意义,是在统一税制上前进了一大步。

然而,改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虽然有利于统一税制,有利于向公共财政转型,但其本身并不是向公共财政转型,而只是增值税类型的变化。由于增值税是一种流转税,流转税是一种间接税,其税源来自于生产和流通环节。而以流转税为主,是无法实施公共财政体制的。因为,既然政府的税收主要来自生产和流通环节,来自于生产和贸易企业,那么,政府及其官员关注的中心自然是生产和流通,其精力也主要放在企业身上,投资建设,发展经济成为政府工作的中心。再加上在目前的体制条件下,评价官员政绩的主要指标是经济增长率和招商引资的多少,而不是提供基础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政府就是一个发展型或者建设型政府,我们的财政也仍然是建设财政或者经济财政,不可能是公共财政。可见,相对于以阶级斗争为纲,政府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相对于公共财政目标,政府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值得思考和榷商。

从根本上来看,向公共财政转型实际上是政府行为和政府制度的转型。即从面对企业转向面对个人,从与民争利转向为民谋利,从区别(实际上是歧视)对待转向公平交易。因此,要实施公共财政,必须从以间接税为主转向以直接税为主、以流转税为主转向以所得税为主。这样,纳税的主体就主要是公民个人,而非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得面对全体公民,其与公民的关系就是与纳税人之间的交易关系,政府向公民提供公共服务,公民向政府提供一个等价与之交换,税收就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报酬。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究竟如何,收取的税收是多是少,当然不是由政府说了算数,而要由纳税人来评价。这样就能形成纳税人对政府行为的制衡和监督,只有在纳税人的制衡和监督下,政府的行为才能转变。而在流转税为主的制度安排下,这一切是很难实施的。因为税收主要来自于企业,与纳税人隔着一层,税多税少与个人无直接关系,因而缺乏监督政府行为的激励。这样一来,政府行为也不可能转变。

从目前情况来看,向以所得税为主的直接税制转型的条件逐渐形成,有关方面应当抓紧研究,积极促进,分步实施。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所得税的增长很快,尽管个人所得税的偷漏税现象相当严重,其增长速度也是税收增长中最快的,其比重已经超过了10%。现在要做的首先是转变其征收方式。目前,个人所得税采取的是代扣代交的方式,这虽然保证了一定的税收收入,减轻了税收部门的负担,但这并不是所得税征管的一个恰当的方式,除了养成税收部门的依赖心理和偷懒行为以外,更重要的是不利于个人纳税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其征税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很高。其次,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并轨已经不能再拖。从本质上来讲,对外资企业的优惠,就是对内资企业的歧视,不仅低估了内资企业的市场价值,而且造成了劣胜优汰的效应。因此,统一税负不仅解决了税收制度中一个严重而明显的不公平问题,而且有利于消除资本流出和流入不对等的问题,缓解汇率升值的压力。进而为企业税制的转型创造条件。再次,消费税改革也在加紧实施,这也是转向直接税制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其所以提出和讨论这一问题,目的在于明确税制改革的方向。

就现在的税收工作来看,增值税转型(下转第61页)(上接第59页)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是两个重点。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原则是“将在保持税收收入稳定较快增长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分步对现行税制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改革。”为了降低税制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有关部门计划先从东北及一些重点扶持的行业试点,“允许企业抵扣当年新增固定资产中机器设备投资部分所含的进项税金”,然后逐步推广。这样,此次改革可能采取“逐步转型”的办法。比如,投资中机器设备只允许增量抵扣;也可能采取分行业逐步转型的办法。必须指出,这种办法虽然可以实施,但要注意区别对待可能造成新的扭曲。

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7.8%,而税收收入(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增长19.1%,两者的差距十分明显,2003年二者的差距更大,经济增长9.1%,而税收增长超过了20%。税收增收超常增长,有税收结构调整的原因,也有加强征管的原因,还有不可比的因素,例如,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进口的相关度相当高,经济增长快的年份,进口增长也快,但是,海关进口税的增长终究与经济增长隔着一层,进口税收的超常增长(如2003年增长47.4%)当然要排除在分析之外。

在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中,增值税是与经济增长率概念和口径最相近的一个指标。因为,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生产净值的概念,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其价值形态是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而增值税就是对增加值征税。因此,如果其他条件不变,GDP增长多少,增值税大致也应增长多少。但从2003年的情况来看,国内增值税增长17%,超过经济增长率87%。对此能够提供的解释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税收征管加强,偷漏税减少。据说,2002年增值税的征收率已经达到70%,进一步提高的余地还有,但不大,即使提高3―5个百分点,也只能解释增收的1/3左右。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税收征管比我们有效,且所得税比增值税的征收要困难一些,其征收率通常为70%―80%。

二是GDP的数据偏低。尽管国家统计局一再说明,近来国内外的一些认为中国已经出现全面经济过热的人仍持此看法,国内各省上报的统计数字也大于统计局公布的数字。退一步讲,即使认可此说,2003年GDP增长不是9.1%,而是10%,也不能弥合与税收增长的差距。

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第4篇

关键词: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1

一、税收和财政政策对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很多企业在创造高额利润,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为社会创造价值,这着实令人欣慰。然而,有一部分企业的高额利润却以严重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非常不利。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宣传和企业自身的觉悟是远远不够的。而税收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可以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我们可以用税收和财政政策作为杠杆促进经济转型,从而达到促进众企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目前相关税收和财政政策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国的税收和财政政策体系中有许多促进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但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资源税征税范围不够全面。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与节约资源有关的税种是资源税。资源税的税目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七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矿产资源的节约开采和使用。但是对于一些被大量使用、需要节约使用的其他资源,如水资源、木材等,不属于其征税范围,这对这些资源的节约使用是非常不利的。

(二)缺乏限制环境污染行为的主体税种。目前针对一些企业牺牲环境而谋求高额利润的不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我们只是通过宣传、教育的手段使企业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或者以处罚的方式对该行为进行限制,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税制体系中还没有相应的税种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加以控制,这使得限制企业破坏环境行为的力度不足,不能更有力地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三)污染程度量化度不足。为了鼓励环境污染型企业不断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如果设立新税种对环境污染型企业进行征税,其税负应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加剧而加深,而且污染程度需要精确量化以确定税率等级。但目前,我们对于环境污染型企业的环境污染程度的量化度不足,对于测定污染物类型、浓度的技术还不够普及,因而缺乏确定税率的依据。

(四)对环保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对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企业在税收和财政政策上有一定的支持,例如有些作为高科技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将为15%等。但仅依靠这些政策的支持力度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更进一步促进这些环保型企业的发展,也不能有力地促进环境污染型企业向环保型企业转型。

三、相关税收和财政政策优化方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对税收和财政政策这一杠杆进行完善,具体改进方案如下:

(一)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为了促进众企业和社会节约水和木材等Y源,税务部门可以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对这些资源加征资源税,可以在开采销售环节征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和合理范围内提高了这些资源的价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量,达到了节约这些资源的目的。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税务部门可以再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从价征收或从量征收,并进一步确定合适的税率。

(二)设立新税种对污染环境的行为加以限制。目前我国的税制中缺乏限制企业污染环境行为的税种,因此还需要设立新税种对企业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加以控制。如可以设立名为环境污染税的税种,其税负随着企业消耗资源、环境污染程度的加重而加深。可以以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为计税依据,采用从量计税的方法进行计征。

(三)对环境污染程度进行评级。在污染环境的企业中,不同的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程度不同。为了鼓励企业不断降低污染程度,税务部门可以对企业的污染程度进行评级,从而将其量化。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将测定有害物质类型和浓度的技术进行推广、普及并作为污染程度的评级依据。评级标准确定后,税务部门可以对不同的污染程度等级设置不同的税率。

(四)对环保型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有些新型企业以开发、生产新能源、清洁能源产品为主营业务,如生产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等。对于这类促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利用的环保型企业,税务部门可以进一步给予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以促进其发展,不仅像对高科技企业一样,使其企业所得税税率降为15%,或者实施几免几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等,而且对其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种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五)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贡献的企业实施财政补贴。对许多开发、利用新能源,或者对环境保护有巨大贡献的企业,财政部门可以对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促进其发展。如回收废品进行能源再生,研发海水淡化技术,研发处理污染物技术的企业等,根据其贡献度的大小确定财政补贴的额度,从而鼓励、促进更多的企业向研发综合利用资源、环境保护技术的方向发展,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有裨益。

四、结语

为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前提和基础进行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转型是非常有必要的。税务和财政部门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可以用税收和财政补贴作为杠杆促进经济转型。税收和财政政策是促进经济转型最根本、最强大的力量。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目前的税收和财政政策进行优化,从而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加快经济转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共同发展,国家繁荣富强的根基才会更加牢固。

参考文献:

[1]王哲林. 环境税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税务研究,2007(07):78-82.

[2]曹明星,贾绍华. 经济转型中的税收调节机制与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2011(04):15-21.

[3]王乔,郭卫泉.构建环境保护税制体系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税务研究,2013 (05):20-24.

[4]杨清明,吴颖华.排污税在循环经济发展初期推进效用的经济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7(01):90-92.

[5]李升.财政研究.促进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研究[J].2012(02):13-15.

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第5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财政税收;研究

财政税收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时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目前的税收制度还不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完善我国现行税收政策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目前的目标。

一、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

1.改革财政预算政策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成了一个新的趋势,它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前提。所以,企业在财政预算结构中,应该体现环境保护这一政策,做到从政策到财力都要重视环保,为建立友好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企业应该把环境保护设置成一个独立的项目,提供一定的环保预算。在我国现有的预算政策中,虽然有环保支出这一项,但是它被安排在其他项目下,不能凸显其重要性。所以,应该把该项目的地位提高,这样就能够使得环保资金的利用率得以提高,对环保事业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确立性质时,应该将环保支出作为经常性支出预算用于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2.将环保纳入政府采购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对环保的投入主要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以及人民的环保意识等方面。目前,环保已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阻碍。因此,将环保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很有必要。如今我国政府采购工作发展得很迅速,未来采购规模也将非常大。所以,我们必须通过适当的政策来突出环保的重要性,大力推广环保事业。要加大环保产品的认证力度,规范环保产品市场,更好的为环保产品加入政府采购做准备。

3.环保补贴

企业从事环保事业获得的收益远少于社会获得的,这使得企业提供环保产品的积极性下降。所以,政府应该对企业进行扶持,提高他们的收益。需要对他们进行补贴,以提高他们的收益。政府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对企业进行补贴,一是给予企业优惠的贷款用于环保事业,二是利用财政资金对环保企业进行补贴。

4.成立环保基金

根据我国的国情,除了加强政府投入外,还可以成立环保基金,为环保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我们可以根据资金的使用方向来设立基金,把环境税、社会捐赠和水电附加费等纳入基金,用于环境污染的整治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在使用时应该要有明确的使用目的,同时应该加强资金使用是的管理和监督。

5.政府要起到引导作用

政府应该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要首先重视自己的环保工作,起到带头作用。同时,还要制定一系列的法规,规定环保指标,明确一些机构的职能。政府应该从自身做起,引导奇特企业和个人的环保行为。同时,政府可以将自己在环保行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跟公众分享,是环保事业得以很好的发展。

二、建立绿色税收体系

1.对资源税费进行改革

对相关的资源税费进行改革,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扩大税收范围,我们可以将水资源纳入税收范围。例如,我们可以改革现行的用水制度,提高税收标准。对生活用水可以少征,对节约用水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

此外,要改进税收依据,完善税收政策。其次,还要合理确定税率。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时考虑市场因素,构建合理的税额幅度,对资源划分档次,不同的档次采用不同的税率。

最后,要把土地税也放入资源税的范畴。由于土地税含有资源税的性质,为了使税收制度更为规范,我们应该将以将土地税纳入资源税,使得水搜的管理更为规范。

2.完善补偿机制

我们可以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学习对一些补偿机制的完善。我们可以建立相关的制度,对资源的耗竭进行补偿,是企业得到用于寻找代替资源的资金。此外,对于能够节约资源的工程,应给与相应的资金补助,以鼓励企业积极地寻找更好的生产工艺。

3.具体的改革措施

(1)增值税的调整

我们要进行增值税的调整,以鼓励环保型生产。主要可以通过加快增值税的转型,提高增值税的促进作用,以及加大增值税的优惠力度这三个方面进行。

(2)企业所得税的完善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企业所得税,以加大资源的节约力度。首先,增大税收减免的范围,只要是完善成了资源的节约减少了污染的项目,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将对其实行谁说减免政策。其次,扩大了优惠范围,对生产节能产品和购置节能设备的企业都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3)消费税的调整

首先,增加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把那些使用不能回收利用的材料的相关产品,纳入征税范围。其次,适当实行调整优惠政策。对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按照一定的程度享受优惠。

4.开征新税种

我们可以开征一项新的税种,名为环境税。在对环境税进行税率制定的时候,应该注意差别税率的实行和税率的调整。环境税的税率应该由环境部门和税务部门共同制定,并且要根据污染程度的不同实习差别税率。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税率的制定是需要不断调整的。因此在制定环境税时,税率需要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变化,这样才能北欧湖环境的同时达到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建立空气污染税和水污染税等新税种。

5.建立企业环保基金

我国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己工业污染,所以,企业成为了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部分。我们应该尝试建立企业环保投资基金,以鼓励企业积极的购置污染处理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总结

财政税收政策关系着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目前的税收制度还不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完善我国现行税收政策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目前的目标。我们应该建立良好的税收政策,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曲亮,郝云宏,王淑贤.试论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政府扶持体系的必要性[J].商业研究,2005(02).

[2]郭建果.我国风险投资业税收激励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

[3]黄新建,施瑞龙.我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第6篇

【Abstract】the tax revenue management system for any country is the core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management, are a part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needs to handle. Tax for a country has an important meaning is obvious, therefore, a country's tax system must match with the country's economic situation, adapt to, and consisten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economy high speed development stage,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economic strength。

【关键词】财税体制 问题 对策

1我国税收体制的发展历程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已经经历了五次重大改革。我国目前最后一次的税收体制改革发生在1994年,当时是为了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因此对工商税收体制进行了一次全方面的改革。经过这五次的重大体制税收改革,每一次改革之后当时的税收体制都能够与当时的情况相适应,同时也为我国这些年来能够取得财政税收方面的重大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现在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大环境对于原来的税收体制又一次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对我国现阶段的税收体制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2我国现阶段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2.1财政税收体制的法制化程度低。在我国现阶段的各项法律规程之中对于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的相关规定并不多,也仅仅是在《宪法》当中提到了我国的公民都具有依法纳税的义务,除此之外并无专门的关于财政税收各个方面的法律出现。

2.2现阶段的财政税收体制具有局限性。对于现阶段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来说,因为体制不够完善,因此在日常执行行政能力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由于在财政管理这方面不能够很合理的去计划和分配收支,因此并不能够很好的贯彻落实施行的分税制度。

2.3地方政府的减免税存在乱象。在国际大环境当中,国家与国家会进行比较,而在一个国家的小环境里,地方与地方也存在着这样的比较。有时,地方政府会为了这种比较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恶劣的竞争手段,诸如减免税政策。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吸引投资,吸引外资,很多时候地方都会对这些企业提供一些减免税的政策,然而这些政策却不一定是合法合理的。

2.4税收机构设立的问题。我国现阶段施行的国税和地税两个机构并存的政策,虽然这样的分税体制可以保证税收体制的完整和改革的进行,但也由于存在着两种职能机构就出现了两种职能机构不可避免的职能重叠、职能冲突、职能矛盾。

2.5企业纳税和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高。虽然纳税的思想已经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还不能够达到纳税意识应该达到的高度,尤其是企业方,很多企业的纳税意识并不高,同时还存在着偷税漏税的情况,这些就是缺乏纳税意识最直观的表现。

3解决方案

3.1对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尽快立法。各相关部门应该即刻督促立法部门对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这一块部分尽快立法,从而明确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纳税人的权利,同时也要让纳税人自己对国家的税收制度承担义务。只有明确了每一个在税收体制中的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就可以减少在税收管理这一部分的纠纷,同时也是为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完善做出了贡献。

3.2建立与现阶段国情相适应的管理体制。针对现阶段财政税收体制的局限性,建立与现阶段国情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是十分重要的。从中央到地方都需要克服这种体制带来的局限性,这是一种横向和纵向同时需要进行改变的过程。纵向来说,自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职能机关都需要为这种改革做出改变;横向来说,如何合理的对收入和支出进行预算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3.2对于地方上越权出台所谓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除了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从硬性条件上去规范地方行为以外,还必须重新划分一下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而避免一些灰色地带的出现。从地方来说,必须要明确自己所能够做出决定的权力到底有多大,而不要因为一时的眼前利益而破坏国家中央的整体利益和自己的长远利益。

3.3针对国税和地税两种税务职能机构并存所带来的弊端提出解决措施。以目前情况看来国税和地税两种税务职能机构并存的状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我们仍然需要认清这种两套税务机构在现实情况中所带来的弊端。关于解决的过程只能分为两步来进行:第一步可以将两种职能机构所存在重叠的部分专门划分出来,对两种税务职能机构的日常工作范围再一次进行明确定位,以减少两种职能机构之间的竞争关系和矛盾;第二步则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慢慢将两种税务机构进行合并,从而彻底解决重叠部分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降低税务部门所日常运营的成本,从而减少财政的支出。

4总结

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第7篇

[关键词]营改增;财政收入;财税体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075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2-0-02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只有对财政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保证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才能促使地方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才能为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虽然“营改增”实施的短期效果与长期效果不尽相同,但仍对利益主体的行为模式进行充分考虑,促使其得到一定的改进和优化。下面针对“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基于“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情况探讨财税体制改革的有效策略。

1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现状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引发了税收的变动,导致地方物价也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动。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还对地方企业的经营发展和个人消费水平都具有特定的影响。就目前来看,“营改增”政策中大多数的规定都具有临时性,其措施也不够稳定,与规范性、秩序性较强的消费型增值税的制度具有较大差距,其完善还需要多方的努力和支持,且应当尽快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

2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

2.1 短时间内地方财政收入明显降低

由于地方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两个部分,税收收入占据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大,而根据“营改增”政策可知,收入预算的级次依然依照过去营业税的级次入库。然而由于营业税在地方税收中占据比重较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营改增”政策减税效应的影响下,降低了地方财政税收。同时,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附加税费的征收将减少,使地方财政收入明显降低。长此以往,若是上级政府未支持结构性减税转移支付补助,那么将影响地方财力的稳定发展。

2.2 长时间内地方财政收入显著提升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助力地方经济的转型,促使其产业得到升级,促进技术得到创新和优化,大大提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同时,“营改增”政策也为生产和流通的专业化创造了重要前提,促使地方服务业比重的提升,为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特定支持,推动了各种产业的有机融合,加快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

除此之外,“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地方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地方企业税收成本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明显节约了税收成本,促使其外购材料、设备及服务发生的进项税得到了充分抵扣,大大减少了税负,特别是对大规模投入生产的企业,其减税的效果更为显著。从我国税收发展来看,“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能有效改善税基,是促进我国税收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我国的综合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3 地方财政体制应对“营改增”政策的改革策略

3.1 建立健全地方税种体系,填补地方财政收入

营业税始终是地方财政收入的关键部分,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建立健全税种体系是当前地方政府的首要工作。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初期,我国税制体系中的房产税、资源税、船舶吨税等财产税种所带来的财政收入约有7 000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国内财政税收的7个百分点。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的相关资料可知,发达国家财产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较大,如美国约占80%,英国占93%,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财产税税收入水平较低,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在结构性减税方针的指导下,加强地方财产税征收,并将其作为主体税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主要原因是当前房产税等财产税的呼声越来越高,其征收条件也越来越成熟。针对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过快,资金投入与流动性过大,金融风险不断加大等问题,地方政府应当完善房产税征收机制,并将环境税纳入到地方税制体系中。

3.2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中央与地方财政达到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需要宏观调控相关的扶持政策,还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行各业的动能性和创造性,促使我国加快改革建设的节奏。“营改增”政策是结构性减税方针的重要内容,其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中央和地方对政策落实的影响,对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财权进行重新分配,明确各自的权利范围。自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以来,中央始终占据全国税收总额的一半,拥有绝对的控制权,符合社会主义体制国家的特点。然而,这种情况导致国内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地区财力较为匮乏,其在行使事权时难以为公共服务项目的实施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持,而地方又需要完善自身的公共服务项目,导致其过于依赖财政转移支付。在这样的形势下,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缺乏规范性和秩序性,使财政政策发生扭曲,进而影响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落实。另外,这种财政转移支付行为随意发生的情况也导致地方企业纳税意识的下降,对税务征收产生消极情绪,使地方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因此,应当对试点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根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对财权进行具体分配,适当调高地方税收比重,调低中央税收比重,助力地方经济快速的发展。

3.3 建立完善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就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使税收情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地方税收,所以保证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达到平衡的状态是推动国家整体实力增强的重要前提。以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的广东省和自治区为例,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地方税收情况较为良好,而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税收状况较差。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贸然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将扩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导致我国贫困差距加大。因此,在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完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借助静态分析对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收的比重加以推算,进而确定转移支付额度,促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应用效率得到提高,以此来补充“营改增”政策实施造成的地方财政税收收入的缺口,促进财税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化开展。同时,为了促进地方财政向均衡化的方向发展,应善于运用税收杠杆制度和财政补贴制度,加强财政政策的落实。首先,应当考虑地区发展的特点和情况,在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实施增值税优惠政策,设立优惠税率,适当实施免税政策。其次,加大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促使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

3.4 优化税收征管机构,促进国税部门与地税部门合署办公

在优化税收征管机构方面,首先可以建立纳税人信息管理机构,搭建统一、共享的网上报税平台,促使税收信息资源能够共同分享。这样不仅能有效处理国税、地税人员供需的矛盾,还能够降低税收成本,促使税收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助力其监管工作的高效开展。因此,只需要将纳税人的报税信息提交到信息管理机构,在完成其信息真实性的审核后,就可以自动形成相应的报表,让纳税人可以根据表格项目完成内容填写工作。其次,实现国税部门与地税部门合署办公能大大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纳税人税务行政注册效率和缴税效率。最后,应当加强宏观调控,促使国税机构掌握准确的地方税收状况,对其实施顶层设计,促使其符合经济发展的节奏,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 语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减少了重复征税,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减税的效应。同时,还起到了完善税基的作用,促使地方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增长,使经济结构得到更好的调节。因此,地方政府应当调整和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提高地方税收分成的比重。另外,还应当保证一定的弹性,不应运用统一的方式对待政策实施。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借助“营改增”实施的契机,加快地方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战略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以此来涵养税基,提高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并且因为“营改增”政策前期实施的主要试点是生产业,所以要充分考虑其发展的特点,将抵扣链条形成后,促进产业链中的行业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效益,进而促进产生分工的发展,促使其得到有效融合。

主要参考文献

[1]任爱华,李阅历,王宁.“营改增”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以河北省为例[J].会计之友,2015(21).

[2]冷鹏.“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5(8).

[3]童香英,陈加国.“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