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文学创作(合集7篇)

时间:2022-02-21 04:41:57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第1篇

有了交流讨论的抛砖引玉,学生的思维如洪涌而来的浪花般跃动而出。此时,学生要整合好自己所掌握的各种信息资料,这是个性作文创作的最好表达方式。从命题立意到谋篇布局,再到遣词造句,学生的文采一一透露于文字之间,简单的复制绝不能达到这种效果,这过程也是文学知识的展现过程。初中作文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江苏省响水县双港中学殷晓海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话题作文,都本着“一定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原则,鼓励学生寻找源于生活的素材,抒发真情实感,打破传统单一的作文模式,使之迸发活泼的氛围,充分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不囿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产生联想。这样,学生就能张开翅膀,在富有创意的万里晴空看尽万里山水,从而改变以往千人一面的作文状况,写出富有特色,语言流畅的好文章。一方面,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讨论与交流为其带来写作思路的来源,发散他们的思维。在此基础上,他们逐渐模仿然后在加上个人特色,是迈向个人创新的重要一步。另一方面,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必将努力超脱窠臼,继承创新,摆脱束缚,另辟蹊径,将个人色彩溢于文字间,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在此基础上整合的文章,凝聚集体智慧,具有可读性,也闪烁着个人作文创作的火花。若是缺乏讨论交流,脱离模仿借鉴,学生的思路不能得到开拓,则作文创作效果不佳。有成就的作家不忌讳模仿,重要是模仿中要有个人特色,才能创作出精彩的文章。

二、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及评改

完成作文创作后,对作文进行批改及评改是重要的一步,而学生对于创作后的文章所存在的缺点不能及时指出,不了解对于自己写出的文章到达什么程度。这时候只能留给别人评价,毕竟局外者清。这环节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总结经验教训,矫正错误,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根据传统教育模式来说,这场剧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在此过程中只能担当听众的一角,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因此,要打破一人独霸的僵局。按照新课标理念,作文修改主要分为老师面评与学生互评两种形式。老师面评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展开关于作文的一个交流过程,相互讨论作文中的优点与缺点,这个过程彰显了师生关系之间的互相平等与互相尊重,而学生互批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借鉴相互了解,因为每个学生的阅历不一样,审美观点、作文功底等都存在差异,所以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借鉴与相互学习的过程,使双方能从各自的文章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实验证明,相比于老师的评语,大部分学生对同学批语的关注程度较为高,再者,相比于老师,学生批改作文更加认真仔细。改变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有教师主评、学生主评与师生共评。师主评是教师作为评讲主体,对作文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全面的解读。学生主评是学生作为评讲的主体,可由一人进行主评而其他人进行补充的形式进行。学生之间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生共评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共同挖掘文章的价值所在。特别要注明的一点是讲评要注重激励,要善于发现长处,找出文中的亮点,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快乐。在作文教学中,可以进行另类的创新,将特别优秀的作文打印出来,在学生间相互传递,让大家领略到文章的精彩之处。这样不仅让小作者感受到当作家的愉悦感,而且激励学生之间竞争意识,在竞争同时得到作文水平的一定提高。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教学关系方面,要发展学生个性,激发思维活力,需要理清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提倡开放式教学。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使自己的角色转变:努力成为学生生活的促进者,与学生一起经历各种辛酸,共同分享成功的愉悦;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了解学生的动态,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平等对待,宽以待人,相互尊重。教师不要摆出一副高傲在上的样子,而是要把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自觉克服在写作中的惰性,从而实现由“要我写”到“我要写”的飞跃,只有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达到理想的境界,铸造出拥有个性,凝聚集体智慧的作品。

三、小结

文学创作第2篇

1.文学批评社会政治化有余,美学自由化不足

当前,很多文学批评作品的政治化倾向明显,实际上不过“以学究之陋解诗”罢了,对作品只是理论上的标示,仅仅用文学理论去解释作品,而不是基于审美或经验主义。在职业批评家看来,也只是“禾”与“莠”在一个田地齐生共长的景致。事实上,其对于推动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功用微乎其微。20世纪初改良派提出的“小说界革命”,目的就在唤醒民众,启蒙民智,改良社会风气。文学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色彩浓厚无可厚非,而当代文学则必然要求借鉴西方文学的精华,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反映新生活、新文明。因此,文学批评者也必须从美学立场出发寻找安身立命之处,这样,文学批评界的社会地位才能有所提高。

2.文学创作的民族化与文学批评的现代化相互制约

文学发展整体形势不容乐观。文学创作要民族化,文学批评要现代化,大家的思考重心往往都放在“如何改革上”,而缺少对“为何要这样”的深入思考。其实,答案不在于艺术,而在于政治。令人遗憾的是,创作方法可以探索创新,创作原则却难以动摇,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背景必须时刻牢记和体现,那么,在文学批评当中,批评的政治立场显然比艺术方法重要,文学批评的“推陈出新”的实践时隐时现,文学批评的从属地位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二、文学批评的未来与展望

1.丰富批评理论体系,消弭批评与创作之间的无形鸿沟

文学创作从来不源于理论思考,并超前于理论思考,其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这种“清风自来”的新鲜感,而这恰恰是一般批评家所未能进入的境界:他们往往把或许也曾感受到的这种得之不易的新鲜感置之脑后,其所看重的只是文学史的知识和材料而已。威尔逊提出,批评家仅仅是批评家也是不够的,他应该首先是艺术家,善于创作诗歌、小说、戏剧,才能真正对艺术创作者及其作品产生真挚的同情,才能把作品中最真实的信息传递给读者。

2.将艺术和审美相结合,实现文学批评的美学化

艺术是精神性的,它不是供人换取功名利禄的“职业”,它需要一种活跃的、敏锐的、精深的鉴赏活动,它既关乎文学问题,也涉及社会、政治、历史、哲学等问题。将艺术与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从某一角度深层次揭示该文学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及从美学的角度发现该作品的深远意义和价值所在,并能条理清晰的阐述该作品对文学和美学发展的意义,从而实现文学批评的美学化。

3.构建文学批评的多元化体系,达到现代化和民族化的有效融合

文学创作第3篇

1.文学批评社会政治化有余,美学自由化不足

当前,很多文学批评作品的政治化倾向明显,实际上不过“以学究之陋解诗”罢了,对作品只是理论上的标示,仅仅用文学理论去解释作品,而不是基于审美或经验主义。在职业批评家看来,也只是“禾”与“莠”在一个田地齐生共长的景致。事实上,其对于推动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功用微乎其微。20世纪初改良派提出的“小说界革命”,目的就在唤醒民众,启蒙民智,改良社会风气。文学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色彩浓厚无可厚非,而当代文学则必然要求借鉴西方文学的精华,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反映新生活、新文明。因此,文学批评者也必须从美学立场出发寻找安身立命之处,这样,文学批评界的社会地位才能有所提高。

2.文学创作的民族化与文学批评的现代化相互制约

文学发展整体形势不容乐观。文学创作要民族化,文学批评要现代化,大家的思考重心往往都放在“如何改革上”,而缺少对“为何要这样”的深入思考。其实,答案不在于艺术,而在于政治。令人遗憾的是,创作方法可以探索创新,创作原则却难以动摇,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背景必须时刻牢记和体现,那么,在文学批评当中,批评的政治立场显然比艺术方法重要,文学批评的“推陈出新”的实践时隐时现,文学批评的从属地位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二、文学批评的未来与展望

1.丰富批评理论体系,消弭批评与创作之间的无形鸿沟

文学创作从来不源于理论思考,并超前于理论思考,其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这种“清风自来”的新鲜感,而这恰恰是一般批评家所未能进入的境界:他们往往把或许也曾感受到的这种得之不易的新鲜感置之脑后,其所看重的只是文学史的知识和材料而已。威尔逊提出,批评家仅仅是批评家也是不够的,他应该首先是艺术家,善于创作诗歌、小说、戏剧,才能真正对艺术创作者及其作品产生真挚的同情,才能把作品中最真实的信息传递给读者。

2.将艺术和审美相结合,实现文学批评的美学化

艺术是精神性的,它不是供人换取功名利禄的“职业”,它需要一种活跃的、敏锐的、精深的鉴赏活动,它既关乎文学问题,也涉及社会、政治、历史、哲学等问题。将艺术与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从某一角度深层次揭示该文学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及从美学的角度发现该作品的深远意义和价值所在,并能条理清晰的阐述该作品对文学和美学发展的意义,从而实现文学批评的美学化。

文学创作第4篇

论文摘要:表象有其独特的特点,具象性、概括性、可塑性、间接获得性。因其独特的特点,创作者根据文学创作规律把现实世界里丰富多彩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塑造出丰满、形象各异的文学形象。表象的存在也是读者欣赏的基础,在文学欣赏中,读者只有借助于头脑中固有的表象,才能将文学作品呈现给我们的奇异美妙的世界还原成一个形象生动的审美世界。表象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表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文学创作和欣赏就其过程而言,都是综合了多种因素,诸如作家读者的生活、经验、学识、兴趣、感知、理解等,都是各种因素经过复杂融合的过程。我们无法把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中的要素进行单

一、细化、明晰的分割,形成科学定理、公式一样的内容。但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仍然需要从不同细小的点出发,来认识它们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促进或完成文学的创作和欣赏。

什么是表象?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与感知种类一致,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觉表象等。表象有具象的表象和抽象的表象,它不仅是一个或几个画面,一个或几个形象,还可以是一段故事,一段情节、一种体会、感触甚至可以是一种意境、一种寄托、一种憧憬。表象具有五种形态。第一,个别表象,即是某一个具体、个别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在大脑留下的印记,它具有定性的特点。第二,概括表象,它是指记忆中某一类事物的形象。它比第一种带有概括性,带有类的特点。第三,回忆表象,是指头脑中重新浮现出的过去生活经验的积淀,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头脑里可以呈现出小时候玩伴的形象、自己以前住过的房间的布局及各种用品的模样等等。它是再生的表象。第四,想象的表象,是指大脑中未曾记忆过的凭借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内心表象。例如,日本的富土山,即使是没有登过它的人,也能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座巍峨的雪山。第五,不同感官感觉知觉的表象,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通感所获得的不同的表象。

文学创作不像其它科学创造发明,是直接对物质实体的加工、改造,那么,文学创作的对象是何物,我们从直接来源上看,就是表象(当然是源于对生活感知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表象就是文学创作的基源,没有表象,文学创作就无以为托,缺少了加工的原料。当然,如此说,也不是有了表象就有了文学创作。表象不仅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源,它也贯穿文学创作的始终,金开诚就说过“从量上说,文学创作的自觉表象运动贯穿于全过程,无所不在,因此它在整个创作的心理活动中占有巨大的比重。但更重要的是从质上说,自觉表象运动本身就是反映客观事物、进行艺术构思、结出艺术成果的主要手段。rr(1]101文学创作不是一毗而就,它是个过程,这里试从文学创作的不同阶段和文学欣赏来分析表象在创作和欣赏中的基源和手段作用。

在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首先是材料(信息)储备,无论作家的材料是来源于自身的直接感知,还是源于间接的文字阅读,他们都终将转化成一种记忆表象,作为材料存储在作家的头脑中,黑格尔说过,艺术家需要“通过常在注意的听觉和视觉,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人心灵里”,川形成创作的基础。普希金娜的相貌表象存储在托尔斯泰的脑中,几十年后,作家依此创造了安娜的相貌;凡尔纳在书刊中获得的信息表象,成就了他的一百多部(篇)幻想小说。

作家头脑中储存的表象数量不可计数,不是每个都转化成了作品,这就要经过艺术发现阶段,也可以说成是,作家对表象的意义的一种发现,周敦颐在莲花身上看出了君子的本色。有了这些,在一定的动机下就可以使作家投人文学创作中,在这个过程中,表象有时可以成为创作的诱因、动机。巴金一次夜里醒来,看到黑暗中湿流流的闪着微光的抹布,在这一表象的触动下(创作时离开了具体事物存留的就是表象了),开始了小说《抹布》的创作。

具备了上述内容后,文学创作进人了构思阶段,开始形成创作的内在意象。“意象对于任何物象的再现,本质上都是主体对记忆痕迹的再现”,〔’〕所以说,构思阶段就是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就是各式各样的自觉表象运动,主要是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这常被说成是运用想象(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作中将形成的形象都非作家头脑中储存的表象,它已注人了情感、思维的改造。关于构思中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许多作家和理论家都结合实际的艺术经验做过生动的描述。歌德在讲他对《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女主人公夏绿蒂形象塑造时,就说得极为明确:“我写东西时,我便想起,一个美术家有机会从许多美女中撷取精华,集成一个维纳斯女神的像,是多么宠幸的事。我因不自揣,也模仿这种故智,把许多美女们的容姿和特性合在一炉而冶之,铸成那主人公夏绿蒂;不过主要的美点,都是从极爱的人那)L撷采来的。好诊索的读者因此可以发现出与种种女性的相似之点,而在闺秀们中,也有人关心到自己也许是个中的人物。>.y)so这是构思中表象自觉运动(分解和综合)的很好诊释。构思过程中,无论是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还是表象的深化、异化,都是创作构思中对表象的加工,正是因对表象的创造,才有了文学形象的胚胎。

内在的构思要借助语言文字外化于笔端,才算完成了作家角度的文学创作。“语言的斟酌是始终联系着作者的表象运动的”,f}lu2>贾岛在创作“僧敲月下门”一句时,对“敲”的选择到底是“推”或“敲”,他总在做手势,这不难想象他脑子里正在进行相应的表象活动。还有,作家根据情感进行创作,一定要把情感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种意象。“他自己对于这个情感一定要变成一个站在客位的观赏者,然后才可以得到形式的完美。..}a)作家需要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反复思考,所描绘形象是否贴切、真实传达了自己的审美理想,这一过程是必要有表象的参与。还有文学创作中的各种创作手法,如比喻、象征就是各种各样的表象联想。

从狭义上可以说,文学创作就是积累表象—加工表象—创造新表象的过程。

二、表象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

按接受美学的观点,作家完成创作并不等于真正完成了作品,作品需要读者的阅读、欣赏,才算真正的完成了。表象在创作中是创作的基源、手段,并贯穿文学创作的始终,在文学欣赏中表象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于其它科学、哲学著作的阅读,文学以形象性为主,为更好地欣赏作品,同样需要借助于表象。这里表象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更好阅读、体味的手段使用吧。例如,读一首唐诗,大概只要几十秒,可如果人们真的只用这短暂的时间去读,那就决不能算作欣赏艺术。“只有对诗句进行反复的吟咏和玩味,才能由本身并不具形象性的语言符号引起相应的的表象、联想,从而产生丰富的形象感,并领略其中的意境或理趣。a[1)373表象可以加深你对作品意韵的体味,并形成深刻持久的阅读记忆。新晨

文学创作第5篇

文学作品是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却又不可等同于生活,文学作品语言虽似于日常语言,却又有别于日常语言。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文学作品的语言被创作者通过精心组织和编排,注入了特定的创作意图和审美观念。因此可以说,文学创作是创作者或描述某种现象、场景,或表达某种意愿,或抒发某种感情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毫无拘束地安排和组织文学作品的文字语言和篇幅结构。文学翻译正是以文学作品作为对象的翻译活动,关于文学翻译的理解,林语堂称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余光中说文学翻译是有限的创作,虽然大家都有各自的理解,但一般地都认为:文学翻译属于翻译的一种,具有翻译的所有共性,是用一种语言去传达另一种语言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翻译是带有很强目的性的语言文学转换过程,文学翻译作品仅仅是原作经历了语言文字转换过程后的复制品。然而文学翻译毕竟是有人参与的活动,凡是有人参与的活动,必然或多或少会体现人的主观意志,尤其是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对于原作所体现的思想肯定有自己的理解,翻译过程中这种对原作思想的理解就会通过译作语言文字展现出来,这已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翻译它又是一个带有创作性的过程。

2文学翻译的创作性

文学翻译虽然是通过语言文字转换活动将异国文学作品原貌或思想呈现给本国读者,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了译者的参与,文学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文字转换活动,它会因为受到译者主观意志的影响而使文学翻译带有创作性。但是,文学翻译毕竟是翻译,和文学作品创作不同,文学翻译的创作性必须以原作为基础,不能与原作的思想相悖,这意味着文学翻译的创作具有有限性。如何在文学翻译活动过程中既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译文创作,又能使译作传达的思想与原作相契合而不致发生偏离,这是所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想追求的理想结果。一般而言,在文学翻译活动中体现译者翻译创作性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译者对原作所表达思想的理解。和应用文本不同,文学作品创作者并不会直接通过语言文字非常直白地告诉读者他想要表达的思想,因为那样的话就失去了文学美感,文学创作者往往会通过精美的文字和特殊的语言结构编排来表达某种思想。对于译者而言,他需要凭借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阅历对原作形成自己的理解,然后通过合适的语言风格和文字结构表现出来,这需要发挥译者的创作性。二是不同语言系统的差异性需要译者发挥创造性,准确地表达原作意思。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因,不同语言系统有着各自特有的表达方式,它们在语言文字结构和用语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在文学翻译活动中,往往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谈论同一个事物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可能发生一个语言系统中的事物,在另一个语言系统当中根本就找不到对应的表述词。没有了译者的创作性,文学翻译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3文学翻译创作性在语际转换障碍中的体现

所谓语际转换障碍,是译者在进行翻译过程中因为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性,导致语言之间的直接转换发生困难。正是由于文学翻译这种语际转换的障碍,才使得译者翻译创作性得以体现。具体来讲,这种语际转换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结构障碍、习惯用法障碍、文化障碍。

3.1语言结构障碍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中,因为语言文字各有千秋,文学创作过程中也会形成富有特色的语言文字结构,这样往往带来非常好的文学效果,但如果要将这种特有的文学效果全部“移植”到另外一种语言系统中去就会有一定困难。比如一些利用发音形成的修辞,在其它语言系统中就很难找到对应的形式。例如:“foralltheslow,sleepy,slyggish-brainedslothesstayedathome”(MarkTwain),在句子中,作者反复连用了4个sl音,其目的就是想用这样的编排方式表达出一种厌恶的感觉。要想将这种修辞方法完全“移植”到汉语中来,如果不发挥译者创造性,几乎不可能实现。同样的,在汉语当中也有这种情形出现,如元代散曲作家乔吉也曾作过一首全用叠字的《天净沙》曲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3.2习惯用法障碍习惯用法是各个语言系统当中,某些词汇或者语言表述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形式。这种习惯用法往往因为某些历史事件或者文化因素而得来,能够为大众所接受,它并不拘泥于传统语言规则,各种习惯用法也差异较大,无一定规则可循,因此在语际转换过程中,译者如果不采取一些变通方式,原作的意义或者意境就无法完全传达出来,甚至出现误译的情况。比如:dressingroom是化妆室而不是更衣室;horsesense是常识而不是马的感觉;blacktea是红茶而不是黑茶;whiteman是忠实可靠的人而不是皮肤白的人;greenhand是新手而不是绿手;spanishathlete是吹牛的人而不是西班牙运动员;bringdownthehouse是博得全场喝彩而不是推倒房子;还有Heisablacksheep是指他是一个败家子而不是他是一只黑羊;Youarereallyaluckydog也不能翻译成你真是一只幸运的狗如此等等。

3.3文化障碍文学翻译在传达原作意境和思想的同时,必然会涉及到文化的传递。然而不同国家的文化是有差异的,文学翻译的创作性就体现在译者要使读者克服文化障碍并理解原作思想内容。比如,基督宗教文化对欧洲人影响深远,而中国人则深受孔儒文化影响,译者的工作就是通过翻译使读者去理解两者的差异性。另外,对于一些文化色彩浓厚词汇或句子也对译者翻译的创造性提出较高要求。比如“拔火罐”,“麒麟”,“不到长城非好汉”,“大江东去浪淘尽”,“Justicehaslongarms”,“AllroadsleadtoRome”等等。译者当然可以选择直接翻译,也可选择进行一些变通,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克服文化障碍,传达原作思想。

文学创作第6篇

一、基本情况:

浦北县文联成立于1984年8月。属党群战线的人民团体。1984年12月至2008年,邓传瑶、黄家玲、容锐、龚章贵先后为县文联主席,黄家玲、肖祥彰、谢凤芹、韦志远先后为副主席;2009年,人员编制为 3 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1人,设文学、诗联、软笔书法、硬笔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电视、摄影、戏曲等10大协会,会员398人(部级会员9人、省级会员48人、市级会员39人、县级会员302人。),其中:文学协会会员83 人。

二、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高度重视浦北文学创作工作。

浦北县文联认真树立文学创作工作成效见不见,领导重视是关键的意识,从而赢得了县四家班子对文学创作工作的重视,并有力地推动了该县文学创作工作的全面开展。在工作中,县四家班子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亲自协调把县文联的《浦北文学》、《蕉香》和县诗词学会的《浦北诗词报》的办报刊的专项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并且落到实处,县主要领导还亲自批示要求县人大、财政局帮助解决经费问题,县财政局及时把经费按时划拨到县文联和县诗词学会的账户,从而为县文学创作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县文联的文学创作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由于经费落实,自2009年以来,县文联及时恢复出版了《浦北文学》共四期。二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县文联自身的努力下,县文联的办公条件由三旧变三新。一是2009年4月22日县文联已经搬到文化馆新楼二楼办公;二是办公室添置了新办公台、椅、电话、文件柜、沙发、安装了空调,争取自治区文联的重视,增添了价值近万元的照相机、传真机和扫描仪;三是县文联的事业经费、办公经费现在已经增加到30000多元。2009年1至6月份,县文联三人每人都配备了一台新电脑,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从而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旧面貌,实现了办公设施由三旧变三新。2009年3月9日,《广西文艺界》还报道了《浦北县四家班子领导重视县文联工作落到实处》的消息。

同时,2000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每年表彰浦北县十个有影响的文艺家、十件有影响的文艺作品、十个有影响的文艺活动等“三个十”活动的文件由有关部门具体执行,并且于2009年出台了关于设立浦北县人民政府文艺奖励基金和专项奖励的文件通知 。目前,县文联的文艺刊物《浦北文学》、《蕉香》报和县诗词学会的《浦北诗词报》的办刊经费都列入了财政预算。自2009年以来,县文学创作阵地的“两报一刊”( 《蕉香》报、《浦北诗词报》、《浦北文学》)都实现了财政拨款创办。

三、文学创作情况:

1999年至2009年 ,县文联发挥文学协会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举办文学各种培训班 18期,培训学员2876人次, 1999年至2009年,全县共创作文艺作品1.85万件。其中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1.08万件,获奖700件;累计出版《蕉香》报66期,《浦北文学》4期,出版《浦北诗词报》47期。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共创作文艺作品11800多件,在县以上发表6300多件,获市以上的奖励250多件。2005年,韦志远被文化部、国务院、中国作协等12个单位评为全国百佳新闻文化工作者;2009年4月,黄家玲、卢炼的作品分别获钦州市2008年度一、二等文学奖。林巧云被评为钦州文学优秀会员。2005--2009年,县文联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30多次系列文学创作活动。如:兴业县文艺采风、融安、融水县文艺采风、“浦北文人看浦北”等大型采风活动6次,组织举办“白求恩杯”征文、庆祝恢复建县40周年征文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征文、税收与发展征文等活动8次。2008年参加市文艺评奖,县文联获组织奖。

1、文学创作情况:

1999--2009年,共出版文学作品集10部,有238位作者在市以上的报刊发表各种文学作品。 1999--2009年,丁泽、林巧云、钟剑俏、韦锦雄、刘德光、杨荣、黄家玲、陆凤杰、韦志远、冯基南等10人出版个人作品集。特别是杨 荣的《孙子兵法今论》出版后县人事局奖励5000元给他,《广西日报》作了报道。刘德光出版《壮士泪》、《权柄》、《极乐园》、《苍天有眼》、《地狱之门》、《穿越死亡》、《马君武全传》等七部长篇小说《并且在《佛山文艺》、《江门文艺》等刊物上连载。《刘永福》、《千古传奇苏三娘》等两部长篇小说在《钦州日报》上连载。《权柄》获市“三娘湾”杯文学三等奖。100万字的长篇小说《魔鬼密码》在《逐浪小说网》上发表;中篇小说《铁血男儿》、《天道》在《娄山文学》上发表。浦北籍的作家谢凤芹出版长篇小说《欲望的轮回》,中篇小说《为官一任》、《官事》、《播种》、《守望》等作品在《广西文学》等上发表,她的小说作品《婚姻黑子》研讨会在钦州学院报告厅举行。自治区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德昌致贺词,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广西作家协会、广西写作协会、广西文学杂志社、钦州市文艺理论家协会的有关专家学者共26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林辉的中篇小说《海城之恋》在《浦北报》上连载;陆凤杰出版长篇小说《汗血牛》;县文联副主席韦志远在《钦州文艺》上出版个人专集;黄家玲在市以上36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87万余字,出版诗集《海笋》、《笔的神话》;22次获市以上文学奖,其中诗集《笔的神话》获中国文艺界名人作品展示会作品展览金鼎奖。他先后主编过《蕉香》文学双月刊、《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浦北卷》、《浦北县文史资料》、《浦北文化报》、《浦北县文化志》等,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忆是金》,诗歌《护珠棚》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发表,韦志远的作品和传略已在《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突出贡献专家名典》、《中华诗词年鉴》、《中国作家精品文库》、《广西文艺报》、《广西文化报》、《华夏脊梁》等800多种省级以上的书刊网站上发表。并撰著有13部诗文集8500多首(篇、集)共600万字,主编50多万字的《浦北县军事志》。他的报告文学《金晖红盾耀中华》、《浦北今朝》等和散文《融安融水书画行》等以及新诗分别被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等单位评为金奖和银奖,翁德生的散文诗歌也多次获全国奖。韦志远、黄家铃、丁艺分别被评为钦州市德艺双馨和优秀文艺家,韦志远、刘德光被评为钦州市优秀文艺创作员;杨荣的《孙子兵法今论》再版发行。韦晓琴的诗歌《祖国啊!我为你自豪》等10多次在《广西日报》上发表。利远艺的中篇小说《独弦琴》在《小说阅读网》上发表。2009年,韦志远的散文《融安融水书画行》、《南宁之行》、《硕果采金秋》,诗《甲子回头看东方》、《故乡月亮今又圆》、《三娘湾畔耀明珠》、《 灵城赞》、《父亲那年是英模》等在《中国作家网》、《中国》等上发表。2009年,韦志远的文学作品《龙女大塘鱼》、《文武清官林苑生》、《北部湾赋》、《桂北行吟》等40多篇文学作品在《甘肃作家网》、《中国名家网》、《中国国际文艺家网》、《中华辞赋网》、《中国焦点网》、《中华诗词网》、《中华诗词论坛网》、《广西名家网》、《广西文联网》、《中国》等文艺网站肯报刊上发表。黄镜天的散文在《当代广西》等报刊上发表,张淦侑的散文在《广西文艺界》、《中国青年作家网》等书刊网站上发表,钟剑俏等人的作品在《广西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同时,县文联在全县各中小学建立文学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创作活动,特别是浦北中学文学社创办《好望角》、白石水中学创办《通天诗联》、寨圩中学创办《归德诗联》、浦北二中创办《世纪之星》、一职校创办《大地》、乐民中学创办《凤池》等文学刊物,并发表了大量的作品和培养了大批的青少年文艺人才,2007年,县教育局、县文联组织选送的学生作文参加中国—东盟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有三人获一等奖。

2、诗联文学创作情况:

1997年,浦北县诗词学会在县城召开会员代表会选举正副会长和理事。自成立以来,历经了四届会长。第一届会长为邓传瑶;第二届会长为韦善通;第三届会长为邓锡华;第四届会长为黄佳祖。学会自成立以来,一是共出版《浦北诗词报》37期;发展会员127人;出版诗集《越州儿女颂回归》、《五皇山诗文集》等。邓传瑶、韦善通、丁艺、叶逢荣、翁德生、黄佳祖等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韦志远加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毛泽东诗词研究会,邓传瑶、韦善通、丁艺、米世楷、黄佳祖等的作品在《中华诗词》、《诗刊》上发表,卢炼、翁积新、李世刚、张军南、韦志远、梁章成、温远权、黄伟舫等50多位诗词作者120多首作品在《八桂诗词》、《广州诗词》、《诗词之友》等诗刊上发表,刘秀运的诗在《广西人大》、《钦州日报》上发表。二是黄佳祖、陈世儒、范韦的春联参加广西春联2008年1月大赛分别获金、银、铜奖。三是韦志远的诗《正义长存万古松》2006年1月获由中华诗词学会、中共浏阳市委、浏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达浒花炮杯”纪念谭嗣同诞生14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佳作奖,春联12首被中国楹联学会评为全国“金猴杯”春联大赛优秀奖。韦志远《劝学》一诗获贵州省作协举办的首届“先觉杯”全国文学大赛优秀奖,诗词创作获“庆共和国60周年贺‘南瓷’科学发展”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对联获广东岭南诗社举办的全国诗联大赛二等奖,他创作800多首诗在《中华辞赋网》、《中华诗词网》等上发表,诗词作品入选《中华诗词年鉴》,对联12首入选《中国楹联年鉴》(2007——2009) 。四是翁德生的诗文入编一百多部部级出版的文集;部分作品收入《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陈列展出。被授予“世纪文坛之星”银星奖杯及“华夏散文优秀作家”荣誉称号,荣获“中国乡土文学奖”国家一级文学奖章,首届“西柏坡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古典诗词组一等奖,“牡丹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现代诗歌组一等奖,“秦皇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古典诗词组一等奖,“中华颂”全国文学大奖赛一等奖,首届真情人生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二等奖等。五是2008年韦志远的诗词21首在《钦州日报》上发表。六是王辑敬出版个人诗集7集。七是邓传瑶的词2008年获由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华夏诗词大赛三等奖。八是县文联、县诗词学会举办公猪脊对联征集和公猪脊诗词对联大赛,有3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32人获优秀奖。

3、电影电视文学创作情况:

浦北电影电视剧文学创作是钦州市的一大特点,并填补了钦州市影视剧文学创作的一大空白。1999--2009年,县电影电视剧文学创作在李英敏出版《南岛风云》影视剧本集和拍摄电影《十天》、《南岛风云》及龚知敏出版电视剧本集、庞彩华的电视剧《蕉乡风云》在《蕉香》报、《电视文学》发表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展。一是韦志远创作的100集《导游小姐》系列电视和谐喜剧其中一集《万树摇钱诗正浓》在《五彩八桂》上发表;31集电视文学和谐喜剧《蕉乡浦北舞诗龙》在《钦州文艺》、《天水作家网》、《三月原创文学社区》、《红豆社区》、《中国国际剧本网》、《中国报告文学网》等上发表;电影剧本《古安潮》在《蕉香》报、《中国作家网》、《中国国际剧本网》等上发表;电影剧本《五皇卧虎》在《中国国际剧本网》、《中国作家网》、《中国报告文学网》等上发表,送广西军区专家评审而得到好评,在由中国散文学会、长篇小说杂志社、散文选刊等举办的第五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上已经通过二审。并且获第五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的资格,并且应邀出席了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笔会。电影剧本《古安潮》经广西电影制片厂导演鲁东青审阅认为已到达拍摄水平,23集电视连续剧《冯敏昌》在《三月原创文学社区》、《天水作家网》、《中国诗赋网》等上发表;电影剧本《除夕》在《中国国际剧本网》、《中国作家网》等上发表;30集电视连续剧本《海南农垦情》在《中国作家网》、《天水作家网》等上发表;小品剧本《虎年大吉》在《中国国际剧本网》、《甘肃作家港》、《中国作家网》、《小品剧本网》等上发表,电视、电影文学剧本《退伍之后》、《屏梦书香》、《越州王》、《青龙望月》等正在创作中;二是刘德光的电视剧本《马君武传》已达成投资意向 。

4、文学理论创作情况:

1999--2009年,浦北县的文学理论创作有了新的发展。一是邓传瑶的论文《李英敏小说成功原因初探》被收入《李英敏和他的文学创作》一书中,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二是韦志远的《文学艺术是第一生产力中的生产力》、《建好文艺馆是充分发挥县级文联职能作用的关键》、《中华诗词如何走向大众化?》、《浦北县文联的工作如何实现全面创新?》、《银勾铁划灵霄殿,瘦骨梅枝老辣功》、《现代文化下中国书法的危机及对策》、《论越州文化》等18篇论文获全国特、一等奖和国际优秀论文奖,并在国家权威出版社出版。论文《试论毛泽东的诗词书法与他的政治艺术人生》在《中国作家网》、《甘肃文艺》、《中华诗词网》等上发表;论文《建好文艺馆是充分发挥县级文联职能作用的关键》被中国管理科学院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8年11月2日论文《中华诗词如何走向大众化?》获由决策者杂志社举办的征文大赛特等奖;2008年11月28日论文《浦北县文联在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实践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广西文联网上发表。2008年11月28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围绕县域经济和三农开展活动,为加快文联步伐而努力创佳绩》在《广西文联网》上发表。三是翁德生的学术论文《李贺诗中的“鬼”“月”意象》载入《当代专家学者优秀论文集》。四是原县文化局长黄海的论文《弘扬传统民间文化,促进浦北新农村文化建设》在《钦州日报》上发表。五是黄镜天的论文《关于发展浦北文化事业的新思考》、《报告文学其实挺兴盛》在《广西文联网》上发表。

5、文学报刊创办情况:

《蕉香报》为中共浦北县委宣传部主管,县文联主办的文学报。1984年创刊。四开四版,内部赠阅,不定期出版。1991年-1993年,主编黄家玲,1994年-1997年6月主编为肖祥彰,1997年7月-2002年12月主编为容锐,2002年12月-2003年3月主编为韦志远,2003年3月-2008年4月主编为龚章贵,2008年5月主编为韦志远。该刊设有《红蕾》、《杏树》、《拾翠》、《校园新苗》、《文学界动态》《文艺评论》、《民间文学》、《地情风物》等栏目。1999-2009年,累计共出版《蕉香报》26期。其中65期为彩版。刊载各种文学作品共1880多件,总发行 26000多份。

文学创作第7篇

(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兴起,当代文学创作出现了急遽转型,呈现出从经典写作向消费写作转化和从公共写作向私人写作转型的特征。

zo世纪so年代至今,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转型。这神社会转型对文学创作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虽然,对这种文学转型,人们的评价还不尽相同,但是在基本问题的判断上,学界还是取得了一致的共识,那就是“无论是中国文学本身,还是我们对于文学的态度,在20世纪90年代都在发生‘分化’或‘分裂’。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那种一往无前、坚定不移的气势相比,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正在变得暖昧、犹疑、矛盾重重,没有了20世纪80年代的那种明确的方向感。”〔’〕本文试图从经典写作向消费写作转化和从公共写作向私人写作转型两个角度,概括和阐述发生在世纪之交的这场文学转型现象。

从经典写作向消费写作转型

传统的写作方式,追求的是经典写作。这种写作模式为人类历史留下了许多熠熠发光的伟大的文学作品。从《诗经》到《荷马史诗》,从《离骚》到《巨人传》,从唐诗宋词到《人间喜剧》、《安娜?卡列尼娜》,这些伟大的文学作品,要么以瑰丽的想象向俗世的人们描摹一个美好的世界,要么以深厚的人文理想启蒙愚昧时代的人们,要么以高超的艺术手法震撼孤独的人类灵魂。文学经典的写作带给人类的意义是深刻的,“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记忆的延伸,而文学经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使作品获得原创性,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超越艺术的极限,为未来提供崭新的、艺术化的记忆。”〔’〕一句话,这些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之所以能彪炳史册,就是因为它们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并为它那个时代的人们带来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但是,时至今日,这种经典写作模式渐渐式微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消费写作模式,完全抛弃了传统写作的那些案臼。作家们不再追求作品传至万世,他们只求文学作品在当下快速消费。作家把自己变成了码字工和搬运工,他们源源不断生产出文字,至于这些“快速消费品”到底有多少营养,里面蕴含多少深厚的思想,是否给人类提供瑰丽的想象,是否能给人类的存在带来希望,这些都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大致而言,1卯0年代之后的文学生产、传播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与经典写作完全不同的样式。

第一,文学创作商品化、流水线化。世纪之交,市场经济体制己经确立,文化的产业化使得一向被认为精英文化的文学写作和出版逐渐地失去其神秘性和神圣性,而由庙堂式的精雕细刻逐渐转向集市型的复制生产,作家和出版商对利益和物质的追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取得了合法性。〔’〕消费写作模式已经使得文学创作成为一种产业,作家退化为码字工人。大量的文学作品按照文化工业的程序,经过精心的策划设计、包装宣传,在流水线上无限复制。在消费写作的模式下,商业化市场、出版社(编辑)、作家、媒体、受众只不过是文化生产流水线的某一环节。而文学生产的策划和包装,就显得特别重要。于是,传统写作时代无关紧要的出版社(编辑),被提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市场嗅觉敏锐的编辑能够及时把握市场的动向,引导读者的趣味,并谙熟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出版运作。而相反,编辑经纪人的出现,使得计划经济时代头上套着神圣光环的作家,沦落为出版社赚取利润的工具—。正如谢刚认为的那样,“一个文学制作和策划的时代已经来临,文学将像商品一样,投人到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的系统运转中,批量地生产给读者。在这样的运作系统中,有些时候,甚至有没有作家都是无关宏旨的,只需要技巧娴熟的“写字人”就行了,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编辑,有好的策划。

文学作品在畅销情结的驱使下导致的商业化媚俗化,使得某些畅销作品表现出一定的畸态性质。舒也指出,“这种畸态之一便是轻内容重包装:文学不再以内容的丰富取胜,而是强调封面装帧的花哨和内文标题的刺激诱人,‘艳’、‘欲’、‘裸’等颇具煽情意味的字眼,开始频频现诸小说标题。这种畸态的表现之二则是重制作轻创作。许多畅销作品只是在商业目的的驱使下,成了性暴力和粗鄙的简单拼凑,没有任何创作可言。”〔’〕这种畸态的表现之三就是,文学创作的潮流化。今天中国文坛流行的是,纪实文学、追踪报道、历史题材、名人艳史,读者迷恋的是驻颜术、古装戏,于是很多作家一窝蜂从事这样的快餐化写作。而真正能够反映这个时代人们生存状态,展现当代社会全貌与生活整体性,挖掘生活真相与反映现实复杂性,描摹文化现状与人性现状的文学经典却集体缺失了。今天的文学生态正如黄发有所指出的那样—文学创作流行的是反经典写作,“十年磨一剑”的苦吟之作几乎绝迹。在废话横行的年代,不甘寂寞的作家“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了不被浩如烟海的文字垃圾所淹没,只能加人到垃圾制造的文化狂欢之中。

第二,文学传播影视化和事件化。周宪认为,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考察,人类文化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形态:口传文化、印刷文化和视觉文化。川随着文化形态从传统的文字文化时代向视觉文化时代的转型。视觉消费成为当今文化的第一要素,“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的眼球”也已成为当代文化的价值追求。[s〕为了吸引眼球,文学必然要借助影视化和传播的事件化。这种传播方式已经深深影响了文学的创作。一是通过对六十年代作家群、七十年代作家群、八十年代作家群以及晚生代、新生代、“”后一代等眼花缭乱的命名,吸引读者的眼球,制造文坛的虚假繁荣,以掩盖文学创作的真正的屏弱。二是不断制造文化事件,提高作家和作品的知名度。在文学传播中引发的话题往往超越了单纯的文学领域,而演化为文化事件。如2000年开始的“下半身写作”,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问题,有学者就认为,是“诗歌内部争夺话语权的策略和工具”,对于“解剖我们时代的身体观念、文学观念以及文化观念存在的问题,无疑具有案例型意义。a[9)黄发有指出,随着九十年代以来关注文学外部空间甚至脱离具体的文学创作的文化批评的兴盛,加上媒体对文学中的“趣味”资源的开掘,作家们开始不务正业,通过明星路线和通过一些诸如“断裂”、“身体写作”、“美女作家”、“韩白事件”的“行为艺术”来炒作自己,真可谓“功夫在诗外”,文学的内在品质在内外交困中逐渐地走向媚俗。〔’”〕三是借助影视娱乐化提高作品的销量。今天,作品靠网络或者影视改编而走红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从《仙株》系列小说到《明朝那些事儿》,从海岩作品到《武林外传》,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大众传媒对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力。与此同时,很多传统写作的作家,也热衷于将自己的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本,改写成手机小说、网络小说,以获得更多的阅读量,赚取更多的稿酬。尽管作家们影视情结之后隐藏的金钱和名利意识,一直为人们所垢病,但与影视结合,已经成为今天畅销书运作的最便捷途径。

从公共写作向私人写作转型一直以来,中国的作家的身上都有一种为天地立言、为苍生请命的知识分子批判现实的气质。从孔子到屈原、从杜甫到鲁迅,无论是传统的士大夫,还是现代知识分子,莫不如此。我们不妨把这种干预现实生活,深怀忧患意识,践行知识分子责任的写作称为公共写作。近代以来,这种公共写作占据了文学创作的主流,从“五四”以下,无论是鲁迅开创的乡土写作,还是30年代流行的革命浪漫主义小说,他们对国民性的批判,对民族存亡的忧虑,都显示了知识分子的风骨。虽然历经,这种知识分子公共写作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但是,1980年代以后,随着朦胧诗的名噪一时,以及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知青文学以及寻根文学等文学思潮的高潮迭起,作家积极介人当下生活,批评极左思潮、呼唤社会改革的到来,这些文学创作赓继了自“五四”以来的知识分子文化启蒙的传统,再次确立了公共写作的意义和价值。

但是1990年代之后,作家阵营发生了分化。出于对文学高度政治化时代的厌恶和逃避,相当一部分作家的创作“远离崇高”,陷人了谢有顺所说的“闺房写作”的怪圈中—何谓闺房写作?它喻指的是作家的观察尺度是有限的,内向的,细碎的,它书写的是以个人经验为中心的人世和生活,代表的是一种私人的、自我的眼界。

闺房写作,实际上就是个人化和私人化的写作。这种私人化写作,认为写作的初衷只为宣泄或娱乐,他们把文学的娱乐性、消遣性和通俗性,放到了比政治性更高的位置。他们不再关心政治事件,也不再关心宇宙世界和人类未来,他们只关心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以及性和欲望。从公共写作转向私人化写作和欲望叙事,具体表现为作家身份的转化、写作立场的游离和审美意识的更迭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

第一,作家身份:从知识分子向文学转化

文学创作从公共写作向私人写作转型的根源之一,在于作家身份的变化。

陶东风把这种身份的转化现象,戏称为“作家倒下去,站起来”。他认为,大众文化的崛起,尤其是网络的普及,造成的最戏剧性的去精英化效果,就是“作家”、“文人”这个身份、符号和职业大面积通胀和贬值,这是对于由浪漫主义所创造、并在中国的20世纪80年代占据主流地位的关于作家、艺术家神话的一个极大冲击。作家不再是什么神秘的、具有特殊才能的精英群体。文学被“祛魅”了,作家被“祛魅”了。笼罩在“作家”这个名称上的神秘光环消失了,作家也非职业化了。

与此同时,作为知识分子的作家内部也在分化。赵勇认为,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从文化层面考察,存在着知识分子文化到知道分子文化的转型模式。1980年代的知识界人士常常身兼二任:他们既具有专业关怀,又具有社会关怀和政治关怀;学者、作家的身份保证了他们的声音可以在学术场、文学场内有效传播,而知识分子的诉求又使他们的声音越过场域的边界,延伸于社会,成为一种公共话题。陈平原也认为,“八十年代没有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因为,几乎每个学者都有明显的公共关怀。独立的思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超越学科背景的表述,这三者,乃八十年代几乎所有著名学者的共同特点。;(ia〕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知识分子分化为专业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和赵勇所论述的“知道知识分子”。知道分子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知识分子的既有认识。赵勇认为,如果说在1990年代,知识分子文化还不时以种种方式幽灵般地显山露水,那么,如今这种文化已真气涣散。或者也可以说,强大的知道分子文化已对知识分于文化形成了一种覆盖。

第二,价值立场:从启蒙辩证法向欲望辩证法转化

在写作立场上,陶东风从“精英化”和“去精英化”角度概括世纪之交的文学转型。他认为,1980年代的“启蒙文学”和“纯文学”都属于精英文学,它们的核心价值是一致的,即捍卫文学艺术的所谓“自主性”,反对文学的功利性(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启蒙文学的自主性侧重在精神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而纯文学的自主性侧重语言形式的自主性,强调艺术和日常生活的距离。而到了1990年代,中国文学进人去精英化时期。去精英化的矛头同时指向了“启蒙文学”与“纯文学”,直接威胁到了文学的自主性。去精英化否定和消解的是关于启蒙、自主性和自律性的神话,以及由这种神话赋予文学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崇高性、神秘性和稀有性。(16〕舒也也认为,1990年代以来,随着精英意识的衰微,作家的立场逐渐从1980年代的道德理想化,转向1990年代初的道德迷茫和疑惑,最终滑向世纪之交的道德虚无。当昔日被祭起的启蒙和理想沦落为被自动放逐的言辞,道德感的旁落便差不多成了文化转型时期某些精神萎缩的集体表现。

事实上,1990年代的文学转型也不是铁板一块,其过渡性特征非常明显。张光芒用“启蒙辩证法”和“欲望辩证法”来指称从19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中国文化转型的价值轨迹,亦可谓非常有见地。他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与文化思潮在深层哲学精神上表现为对启蒙理性的批判性反思,揭示从神话中解放出来但最终又回归神话的“启蒙辩证法”成为这一文化/审美思潮的现代性动力;而世纪之交21世纪初的文学思潮则将这种对启蒙的矫治及对理性的反拨,再度推向了从解放到神话的自我异化之途,演绎出一种可称为“欲望辩证法”的文f沙审美逻辑。从“启蒙辩证法”到“欲望辩证法”,既反映了90年代以来文学转型与文化动力的复杂性与逻辑必然性,也体现出这一时期文化精神式微的内在症结。新晨

第三,审美体验:从人化审美向物化审美转化

新时期以来,随着个体生命意识的苏醒,人成为文学审美的中心。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文学思潮中,“文学是人学”的命题再次得到了确认,文学对人的主体地位、尊严和价值的表达具有了合法性。但是,1990年代的“身体写作”、“欲望写作”等等又使“个人解放”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人过度关注自我,关注内心,关注身体而不再关注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的时候,实际上就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迷失方向,迷失自我。因此,李建磊认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和文艺学展开了对时期人性禁锢的批判性反思,个体生命意识开始走向历史的前台;1990年代以后的个性发展在经历了群体意识的退场之后则再度走向了从解放到迷失的自我异化之途,演绎出了苏醒一发展一迷失的文化/审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