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4-09 11:05:13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第1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 英语文学作品 分析

众所周知,文学与其它科目如历史、数学或者地理的学习不同,这些科目的学习是基于事实和固定的规则,而在文学的学习中,各种批评评论都是公开性的,对同一文学作品的观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可以说文学的学习是基于欣赏和分析。没有任何两个人会用同一观点来看待一个文学作品,每个人对文学作品的含义的理解以及理解层面都有所差异的,正所谓有一百个读者,也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每位读者都会根据自己的感情、观念、信仰、生活经验及教育程度来思考、理解和分析一部作品,评价它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等,只要论点论据充分并符合逻辑,就可以提出自己对这部文学作品的观点和见解。基于文学学习的这些特点,英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时候便负有艰巨的责任和任务。教师不仅应教授学生如何欣赏文学作品,而且要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文学作品。

学会分析评论英语文学作品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陶冶情操,涵养心灵,在品味语言的同时,领悟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意义,体会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并通过文学作品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生活,及西方人的情感世界。

大多数学生倾向于把文学批评分析看成非常棘手的问题和对自己的巨大挑战,他们会把文学评论作为自己最不想做的事情,当他们在教师的要求下不得不对某部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分析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恐惧和迷惑,他们总是认为做文学评论就是要对一整部作品进行批评性分析。但其实不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作者通常会首先确定主题,然后进行局部创作,再以各个局部统一构成整个作品,据此作品的局部既有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又与其它局部发生联系,共同表达同一主题,因此,学生完成整部作品的阅读后,可根据某一局部确定分析主题,一旦确定了分析主题,即找好了适当的切入点,以点带面,就可以毫不费力的着手对某部文学作品做评论了,因为切入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找到适合的分析评论方向。

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在进行文学评论分析的时候需要做些什么呢?在阅读某部英语文学作品之前,教师应鼓励学生了解该文学作品的作者,了解其所处的社会背景、身份地位、思想状态,以及创作动机,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同时学生需要熟悉该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多数文学作品都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文化特征,可以表明作者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态度和意见,因此了解当时的时代文化特征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此外,学生还应对作品中人物形象、情节、背景、主题等一系列因素加以了解,根据作品所体现的含义,寻找出恰当的切入点进行分析和评论;教师的任务则是要通过简化对该部作品的分析过程,并使这一过程更加吸引人,来帮助学生更加顺利的完成文学作品分析任务。

首先,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存在的含蓄型和多义性,人们往往会因个人背景经历的差异,在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上产生不同的理解观点,因此,教师在英美文学课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分析方法,愉快的进行文学作品分析评论。

其次,要做好阅读强化工作。英美文学阅读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生经常会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阅读,因此阅读量不足,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感悟和自身的文化积淀也不够,所以要让学生扩展思维,加强想象力,就要强化学生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加强文化积淀。通过广泛的阅读,使学生逐渐大学扎实的人文底蕴,正所谓广泛的阅读是文化积淀的基础,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基础,对于分析评论文学作品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再次,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与文学作品相关的且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插图和事例,以使文学作品中的情景和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显得更加真实。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事实上许多教师选择直接提供给学生已经准备好的批评分析,这就是使学生在独立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的能力上缺乏了锻炼。我们不反对为学生提供类似的帮助,但是长期如此,学生会对这种现成的评论分析有所依赖,从而失去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因此,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来取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第一次课上就应该向学生详细的介绍课程学习方法、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以避免造成学生对本课程的模糊认识,导致无法达到最终的课程教学目标,然后根据参与课堂的学生人数,将所有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的每名学生分配一定的文学作品阅读任务,阅读完成后,让一个小组的每名学生到教室前面做口头阐述,其它小组的同学则准备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对整个课堂进行监控和指导。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打破恐惧的障碍,而且学生也有机会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来积极的参与课堂讨论。

毋庸置疑,英语文学作品分析评论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英美文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其英语语言水平、理解能力的非常重要的一种途径。虽然英语文学作品的分析评论对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加之恰当的学习方法,相信学生也会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第2篇

众所周知,文学与其它科目如历史、数学或者地理的学习不同,这些科目的学习是基于事实和固定的规则,而在文学的学习中,各种批评评论都是公开性的,对同一文学作品的观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可以说文学的学习是基于欣赏和分析。没有任何两个人会用同一观点来看待一个文学作品,每个人对文学作品的含义的理解以及理解层面都有所差异的,正所谓有一百个读者,也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每位读者都会根据自己的感情、观念、信仰、生活经验及教育程度来思考、理解和分析一部作品,评价它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等,只要论点论据充分并符合逻辑,就可以提出自己对这部文学作品的观点和见解。基于文学学习的这些特点,英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时候便负有艰巨的责任和任务。教师不仅应教授学生如何欣赏文学作品,而且要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文学作品。

 

学会分析评论英语文学作品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陶冶情操,涵养心灵,在品味语言的同时,领悟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意义,体会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并通过文学作品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生活,及西方人的情感世界。

 

大多数学生倾向于把文学批评分析看成非常棘手的问题和对自己的巨大挑战,他们会把文学评论作为自己最不想做的事情,当他们在教师的要求下不得不对某部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分析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恐惧和迷惑,他们总是认为做文学评论就是要对一整部作品进行批评性分析。但其实不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作者通常会首先确定主题,然后进行局部创作,再以各个局部统一构成整个作品,据此作品的局部既有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又与其它局部发生联系,共同表达同一主题,因此,学生完成整部作收集整理品的阅读后,可根据某一局部确定分析主题,一旦确定了分析主题,即找好了适当的切入点,以点带面,就可以毫不费力的着手对某部文学作品做评论了,因为切入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找到适合的分析评论方向。

 

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在进行文学评论分析的时候需要做些什么呢?在阅读某部英语文学作品之前,教师应鼓励学生了解该文学作品的作者,了解其所处的社会背景、身份地位、思想状态,以及创作动机,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同时学生需要熟悉该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多数文学作品都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文化特征,可以表明作者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态度和意见,因此了解当时的时代文化特征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此外,学生还应对作品中人物形象、情节、背景、主题等一系列因素加以了解,根据作品所体现的含义,寻找出恰当的切入点进行分析和评论;教师的任务则是要通过简化对该部作品的分析过程,并使这一过程更加吸引人,来帮助学生更加顺利的完成文学作品分析任务。

 

首先,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存在的含蓄型和多义性,人们往往会因个人背景经历的差异,在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上产生不同的理解观点,因此,教师在英美文学课教学中,应充分

转贴于

挖掘教材因素,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分析方法,愉快的进行文学作品分析评论。

其次,要做好阅读强化工作。英美文学阅读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生经常会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阅读,因此阅读量不足,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感悟和自身的文化积淀也不够,所以要让学生扩展思维,加强想象力,就要强化学生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加强文化积淀。通过广泛的阅读,使学生逐渐大学扎实的人文底蕴,正所谓广泛的阅读是文化积淀的基础,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基础,对于分析评论文学作品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再次,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与文学作品相关的且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插图和事例,以使文学作品中的情景和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显得更加真实。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事实上许多教师选择直接提供给学生已经准备好的批评分析,这就是使学生在独立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的能力上缺乏了锻炼。我们不反对为学生提供类似的帮助,但是长期如此,学生会对这种现成的评论分析有所依赖,从而失去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因此,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来取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第一次课上就应该向学生详细的介绍课程学习方法、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以避免造成学生对本课程的模糊认识,导致无法达到最终的课程教学目标,然后根据参与课堂的学生人数,将所有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的每名学生分配一定的文学作品阅读任务,阅读完成后,让一个小组的每名学生到教室前面做口头阐述,其它小组的同学则准备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对整个课堂进行监控和指导。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打破恐惧的障碍,而且学生也有机会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来积极的参与课堂讨论。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文学作品;反讽;言语行为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批评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丁(J.Austin)于1962年首次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语言的功能除了陈述、描写、说明外,还可以实施某种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分为三类:言之所述,言之所为,以及言之后果。其中,言之所为是该理论的研究重点。通过施为动词(performativeverbs)、祈使、疑问及陈述三种句型来表达命令、请求、疑问及叙事的是直接的言之所为;间接言之所为是指通过实施一个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行为。听话人对言语行为的理解主要依据常识及一般推理能力,评价言语行为则要通过适合条件。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在语言学界引发巨大反响,继而成为语用学的基础核心理论之一。此后,美国语言学家舍尔(Searle)进一步把适合条件归纳为:根本条件、命题内容条件、前提条件和诚意条件。他还把言语行为放在一组对话交际中分析,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了语境因素,并进一步将言语行为分为五个大类: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及宣告类。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国外许多学者对该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的可行性作了深入的理论性研究:玛丽·普兰特(M.Pratt)指出用来研究普通语言的理论可以用于文学批评中;范代克(VanDijk)建议“将文学当作具有自己的恰当条件的一种具体言语行为”,并区分出文学作品中决定整个语篇的宏观言语行为和语篇中单个句子所执行的微观言语行为。我国学者朱小舟认为,“宏观言语行为实际上是指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与读者所进行的交流,即作品的主旨;而微观言语行为则指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所执行的言语行为。”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反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文学作品中惯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平均每4页就有一例反讽。文学作品中的反讽不仅体现在语言的修辞技巧上,也隐含在人物刻画、情节安排和主题表现上。反讽的使用属于间接言之所为,其言外之意是对其命题内容的对立、否定或矛盾。海佛凯特(Haverkate)特别指出“对诚意条件的反讽性的操作是实施任何反讽性的言语行为时所固有的。”

    三、《傲慢与偏见》中宏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继承了欧洲文学的反讽传统,为读者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反讽艺术。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在讲述青年男女迂回曲折的爱情故事的同时,用反讽手法批判了19世纪初英国中上阶层一味追求金钱和地位的婚姻观。

    作者在小说一开场就通过反讽点明主题。“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作为卷首第一句话,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无疑会影响读者的认知思维,进而博得读者的广泛认同。但随后的一句“这样的单身汉……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又不动声色地推翻了上文的“真理”——不是有钱的单身汉想娶太太,而是尚单身的女儿非要嫁个有产业的男子不可。这便将句中“人们”的代表人物班纳特太太的真实心态表露无遗:一心要把五个待在闺中的女儿嫁给有钱人。经过“真理”的陈述及推翻,讽刺意味一目了然,令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不禁为作者含蓄展现其智慧魅力拍手叫好。在小说结尾,书中的“智者”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等人都受到了现实的嘲讽,而可笑的“愚人”班纳特太太、科林斯先生等却被证明是正确解释了这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奥斯汀通过形式多样的反讽抨击了当时英国中上阶层错误的婚姻观,这既是这部小说的主旨,也是作者所执行的宏观反讽言语行为,为整个语篇定下了反讽的基调。

    四、《傲慢与偏见》中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文学作品中,微观上的言语行为主要体现在人物对白中,由小说人物执行。反讽作为《傲慢与偏见》中最出彩、最显着的语言艺术手段,在人物对白中贯穿始终。小说人物的反讽言语行为不仅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与整部作品的反讽基调相得益彰,令读者回昧无穷。

    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反讽也可分为五种类型,即:阐述性反讽、指令性反讽、承诺性反讽、表达性反讽和宣告性反讽。反讽言语行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主要见于阐述类。

    1.阐述性反讽。阐述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陈述、描绘、报道、说明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所表达的命题是真的,适应方向是言语到世界,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信念。舍尔指出阐述性言语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做出承诺”。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说话人在不相信命题真实性的情况下仍然发出话语,则该话语就含有言外之意,具有反讽意味。

    当班纳特太太得知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搬到了附近,便匆忙将此消息告知丈夫,并敦促他即刻去拜访这个新邻居。班纳特先生不堪其烦,故意气她说:“我不用去。你带着女儿们去就得啦,要不你干脆打发她们自己去,那或许倒更好些,因为你跟女儿们比起来,她们哪一个都不能胜过你的美貌,你去了,彬格莱先生倒可能挑中你呢?”“我的好老爷,你太捧我啦。……”

    班纳特先生假意赞美妻子的美貌,是希望班纳特太太能依据语境或句子的语义结构从反面领会其言外之意。然而,班纳特夫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丈夫的嘲笑,反而信以为真,令读者忍俊不禁。 2.指令性反讽。指令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建议、要求、请求、命令、邀请等。其目的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者去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愿望,命题内容是让听者做某事。它的言之所为是说话人试图使听话人去做某事。当说话人发出一句话语要求或命令听话人做某事时,如果听话人根据语境认为命题内容不合情理,他会依据关联原则从命题内容的反面去判断说话人的真意。此种情形下,话语就具有了反讽意味。

    班纳特先生故意不断地提到彬格莱,不明真相的班纳特太太感到厌烦,迁怒于咳嗽的女儿。但是,当她得知丈夫已经拜访了彬格莱,立刻兴奋异常,对丈夫说道:“你真是个好心肠的人,我的好老爷!……”“吉蒂,现在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咳嗽啦。”

    班纳特先生一面说,一面走出房间"“。班纳特先生的回答就是一个指令性反讽。该言语行为并非针对女儿吉蒂,而是对一心只想着把女儿嫁给有钱人、智力贫乏、喜怒无常的妻子的嘲讽。

    3.承诺性反讽。承诺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允诺、答应、打赌、发誓、保证等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意图;命题内容是说话人做某事。它的先决条件是说话人对所承诺的行为有能力去完成。通过许诺,说话人就自觉承担起做某事的义务。如果交际双方都知道说话人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而又主动承担义务,承诺便赋予了反讽的含意。

    班纳特太太听说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先生租住了附近的内瑟菲尔德庄园,急于抢先结识,便试着说服丈夫尽快去拜访他:“……你的确应该去一次,要是你不去,叫我们怎么去。”“你实在过分心思啦。彬格莱先生一定高兴看到你的;我可以写封信给你带去,就说随便他挑中我哪一个女儿,我都心甘情愿地答应他把她娶过去……”。。

    班纳特先生所说的“写封信给你带去”,承诺性反讽言语行为。由于受到当时社会习俗的制约,班纳特太太是不可能去拜会那位新邻居的,班纳特先生的许诺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毫无诚意的口头许诺,其实是对班纳特太太一门心思寻找有钱婿的挖苦讽刺。

    4.表达性反讽。表达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感谢、祝贺、道歉、欢迎、哀悼等。其目的是表达由真诚条件说明的心理状态,这种表达式无适应方向。此类表达式所表达的命题的真是预设的,命题内容的真实与否是判断话语是否具有反讽性的前提。

    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他那傲慢的神情和居高临下的口吻令对方感到反感,以致遭到拒绝。当伊丽莎白以犀利、刻薄的语言历数他所犯下的罪恶时,达西再也不能保持沉默:“这就是你对我的看法!”达西一面大声叫嚷,一面向屋子那头走去。“你原来把我看成这样的一个人!谢谢你解释得这样周到。这样看来,我真是罪孽深重!’,达西所说的“谢谢你……”就是一例表达性反讽。凭借其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达西一向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当他决定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丝毫不曾料到会遭拒绝。此刻突遭意料之外的指责和拒绝,达西内心的震惊和沮丧是不难想像的,但他毕竟是有教养的绅士,不便有过激的言行,于是他在房间里飞快地来回走动,并以这缺乏诚意的“感谢”来表达他当时的心情。这一反讽言语行为使得这一幕成为小说开篇以来最强烈的冲突。

    5.宣告性反讽。宣告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任命、辞职、命名、解雇等。这种言语行为与诚意条件的联系不是特别密切,因而较少出现由于违反诚意条件而实施的反讽言语行为。但是,海佛凯特强调指出“宣告性言语行为如果违反了合适性条件,同样可以表达反讽”。实现宣告不仅需要语言规则,还必须有超语言惯例——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条件的人。另外一个适合条件就是可接受性,即交际双方都清楚说话人所承诺的行为将给听话人带来益处,所以听话人从内心愿意接受说话人的承诺。如果违反了该条件,话语就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所谓的“宣告”变成了实质上的“威胁”。

    咖苔琳夫人是一位极度自负、傲慢无礼又尖酸刻薄的贵夫人。为了让外甥达西娶自己的女儿,防止伊丽莎白与他结合,她兴师动众地跑到班纳特家向伊丽莎白问罪,以此来扼杀他们之间的爱情。咖苔琳夫人对伊丽莎白威胁道:“……不允许(你)这么做。……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会斥责你,轻视你,厌恶你……”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文学作品;反讽;言语行为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批评

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丁(J.Austin)于1962年首次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语言的功能除了陈述、描写、说明外,还可以实施某种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分为三类:言之所述,言之所为,以及言之后果。其中,言之所为是该理论的研究重点。通过施为动词(,!performativeverbs)、祈使、疑问及陈述三种句型来表达命令、请求、疑问及叙事的是直接的言之所为;间接言之所为是指通过实施一个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行为。听话人对言语行为的理解主要依据常识及一般推理能力,评价言语行为则要通过适合条件。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在语言学界引发巨大反响,继而成为语用学的基础核心理论之一。此后,美国语言学家舍尔(Searle)进一步把适合条件归纳为:根本条件、命题内容条件、前提条件和诚意条件。他还把言语行为放在一组对话交际中分析,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了语境因素,并进一步将言语行为分为五个大类: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及宣告类。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国外许多学者对该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的可行性作了深入的理论性研究:玛丽·普兰特(M.Pratt)指出用来研究普通语言的理论可以用于文学批评中;范代克(VanDijk)建议“将文学当作具有自己的恰当条件的一种具体言语行为”,并区分出文学作品中决定整个语篇的宏观言语行为和语篇中单个句子所执行的微观言语行为。我国学者朱小舟认为,“宏观言语行为实际上是指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与读者所进行的交流,即作品的主旨;而微观言语行为则指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所执行的言语行为。”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反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文学作品中惯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平均每4页就有一例反讽。文学作品中的反讽不仅体现在语言的修辞技巧上,也隐含在人物刻画、情节安排和主题表现上。反讽的使用属于间接言之所为,其言外之意是对其命题内容的对立、否定或矛盾。海佛凯特(Haverkate)特别指出“对诚意条件的反讽性的操作是实施任何反讽性的言语行为时所固有的。”

三、《傲慢与偏见》中宏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继承了欧洲文学的反讽传统,为读者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反讽艺术。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在讲述青年男女迂回曲折的爱情故事的同时,用反讽手法批判了19世纪初英国中上阶层一味追求金钱和地位的婚姻观。

作者在小说一开场就通过反讽点明主题。“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作为卷首第一句话,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无疑会影响读者的认知思维,进而博得读者的广泛认同。但随后的一句“这样的单身汉……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又不动声色地了上文的“真理”——不是有钱的单身汉想娶太太,而是尚单身的女儿非要嫁个有产业的男子不可。这便将句中“人们”的代表人物班纳特太太的真实心态表露无遗:一心要把五个待在闺中的女儿嫁给有钱人。经过“真理”的陈述及,讽刺意味一目了然,令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不禁为作者含蓄展现其智慧魅力拍手叫好。在小说结尾,书中的“智者”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等人都受到了现实的嘲讽,而可笑的“愚人”班纳特太太、科林斯先生等却被证明是正确解释了这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奥斯汀通过形式多样的反讽抨击了当时英国中上阶层错误的婚姻观,这既是这部小说的主旨,也是作者所执行的宏观反讽言语行为,为整个语篇定下了反讽的基调。

四、《傲慢与偏见》中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

文学作品中,微观上的言语行为主要体现在人物对白中,由小说人物执行。反讽作为《傲慢与偏见》中最出彩、最显着的语言艺术手段,在人物对白中贯穿始终。小说人物的反讽言语行为不仅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性格,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与整部作品的反讽基调相得益彰,令读者回昧无穷。

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反讽也可分为五种类型,即:阐述性反讽、指令性反讽、承诺性反讽、表达性反讽和宣告性反讽。反讽言语行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主要见于阐述类。

1.阐述性反讽。阐述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陈述、描绘、报道、说明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所表达的命题是真的,适应方向是言语到世界,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信念。舍尔指出阐述性言语行为的根本条件是,“说话人(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做出承诺”。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说话人在不相信命题真实性的情况下仍然发出话语,则该话语就含有言外之意,具有反讽意味。

当班纳特太太得知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搬到了附近,便匆忙将此消息告知丈夫,并敦促他即刻去拜访这个新邻居。班纳特先生不堪其烦,故意气她说:“我不用去。你带着女儿们去就得啦,要不你干脆打发她们自己去,那或许倒更好些,因为你跟女儿们比起来,她们哪一个都不能胜过你的美貌,你去了,彬格莱先生倒可能挑中你呢?”“我的好老爷,你太捧我啦。……”

班纳特先生假意赞美妻子的美貌,是希望班纳特太太能依据语境或句子的语义结构从反面领会其言外之意。然而,班纳特夫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丈夫的嘲笑,反而信以为真,令读者忍俊不禁。 2.指令性反讽。指令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建议、要求、请求、命令、邀请等。其目的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者去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愿望,命题内容是让听者做某事。它的言之所为是说话人试图使听话人去做某事。当说话人发出一句话语要求或命令听话人做某事时,如果听话人根据语境认为命题内容不合情理,他会依据关联原则从命题内容的反面去判断说话人的真意。此种情形下,话语就具有了反讽意味。

班纳特先生故意不断地提到彬格莱,不明真相的班纳特太太感到厌烦,迁怒于咳嗽的女儿。但是,当她得知丈夫已经拜访了彬格莱,立刻兴奋异常,对丈夫说道:“你真是个好心肠的人,我的好老爷!……”“吉蒂,现在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咳嗽啦。”

班纳特先生一面说,一面走出房间"“。班纳特先生的回答就是一个指令性反讽。该言语行为并非针对女儿吉蒂,而是对一心只想着把女儿嫁给有钱人、智力贫乏、喜怒无常的妻子的嘲讽。

3.承诺性反讽。承诺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允诺、答应、打赌、发誓、保证等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言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意图;命题内容是说话人做某事。它的先决条件是说话人对所承诺的行为有能力去完成。通过许诺,说话人就自觉承担起做某事的义务。如果交际双方都知道说话人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而又主动承担义务,承诺便赋予了反讽的含意。

班纳特太太听说有钱的单身汉彬格莱先生租住了附近的内瑟菲尔德庄园,急于抢先结识,便试着说服丈夫尽快去拜访他:“……你的确应该去一次,要是你不去,叫我们怎么去。”“你 实在过分心思啦。彬格莱先生一定高兴看到你的;我可以写封信给你带去,就说随便他挑中我哪一个女儿,我都心甘情愿地答应他把她娶过去……”。。

班纳特先生所说的“写封信给你带去”,承诺性反讽言语行为。由于受到当时社会习俗的制约,班纳特太太是不可能去拜会那位新邻居的,班纳特先生的许诺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毫无诚意的口头许诺,其实是对班纳特太太一门心思寻找有钱婿的挖苦讽刺。

4.表达性反讽。表达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感谢、祝贺、道歉、欢迎、哀悼等。其目的是表达由真诚条件说明的心理状态,这种表达式无适应方向。此类表达式所表达的命题的真是预设的,命题内容的真实与否是判断话语是否具有反讽性的前提。

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他那傲慢的神情和居高临下的口吻令对方感到反感,以致遭到拒绝。当伊丽莎白以犀利、刻薄的语言历数他所犯下的罪恶时,达西再也不能保持沉默:“这就是你对我的看法!”达西一面大声叫嚷,一面向屋子那头走去。“你原来把我看成这样的一个人!谢谢你解释得这样周到。这样看来,我真是罪孽深重!’,达西所说的“谢谢你……”就是一例表达性反讽。凭借其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达西一向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当他决定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丝毫不曾料到会遭拒绝。此刻突遭意料之外的指责和拒绝,达西内心的震惊和沮丧是不难想像的,但他毕竟是有教养的绅士,不便有过激的言行,于是他在房间里飞快地来回走动,并以这缺乏诚意的“感谢”来表达他当时的心情。这一反讽言语行为使得这一幕成为小说开篇以来最强烈的冲突。

5.宣告性反讽。宣告性言语行为主要包括任命、辞职、命名、解雇等。这种言语行为与诚意条件的联系不是特别密切,因而较少出现由于违反诚意条件而实施的反讽言语行为。但是,海佛凯特强调指出“宣告性言语行为如果违反了合适性条件,同样可以表达反讽”。实现宣告不仅需要语言规则,还必须有超语言惯例——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条件的人。另外一个适合条件就是可接受性,即交际双方都清楚说话人所承诺的行为将给听话人带来益处,所以听话人从内心愿意接受说话人的承诺。如果违反了该条件,话语就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所谓的“宣告”变成了实质上的“威胁”。

咖苔琳夫人是一位极度自负、傲慢无礼又尖酸刻薄的贵夫人。为了让外甥达西娶自己的女儿,防止伊丽莎白与他结合,她兴师动众地跑到班纳特家向伊丽莎白问罪,以此来扼杀他们之间的爱情。咖苔琳夫人对伊丽莎白威胁道:“……不允许(你)这么做。……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会斥责你,轻视你,厌恶你……”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第5篇

关键词:文学视野;农民工形象;叙事分析;变化

中图分类号:H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文学不仅仅只是一门艺术,它同时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乃至于是一种生命现象。乡土文学是中国社会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更是中国社会生命延续的写照。乡土是中华民族生存之根,也是传统文化存在的根基,乡土承载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无论时代如何变革、城乡差异如何巨大,乡土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直占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时代社会一直都在关注贫瘠落后的农村和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如今作家们以其敏锐的眼光、作家的责任关注到了时代变革中的农村和农民工。

一、自给自足经济下

回顾历史,当城市仅作为政治中心的存在,城乡在经济上差异很小时,我们国家处在小农经济体制中。自给自足的经济现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几乎每家每户都以田地为谋生手段,也没有将农民独立成特殊群体的说法。那么,不难想象当时的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如何了。封建社会地主阶层猖獗,变换手段压榨百姓。加之国家征收赋税严重,自然民不聊生。诗人通过写诗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怒,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之类的这些在当时很常见,诗歌体裁也多种多样。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

鸦片战争为开端,外国侵略者用武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社会格局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殖民地大多在城市,而乡村还保留封建社会的剩余势力,两者分化已经很明显了。外国人将商品经济引入中国,中国被迫放弃原先的自然经济。加之中国的一些实业家创办的民用企业,都在加速着中国社会性质的深刻变革。此时,城乡出现二元化经济,这是直接导致了农民大军向城市转移的原因,很多进城农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他们在城里以其他方式谋生。从此,城乡的单向流动的状况鲜有变过。

三、建国后

在“五四新文学”诞生后,文学作品量日益丰富。许多文人开始关注农民工进城这一社会现象,并创作出许多思想深邃的文学作品,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文人对于这类“从乡村走向城市”的人群,似乎有着强烈而执着的兴趣,几乎成为了现当代文学中孜孜不倦探讨的主题。分析下不难看出关注“农民工进城”的意义:(一)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关注他们的生活有社会意义;(二)他们是传统的剩余,大多文化素质不高,研究他们在社会巨变下,思想轨迹的转变很有价值;(三)他们中的大多人的结局都以失败而终,究其原因将引发社会深思。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较早的描写“农民工进城”的小说。有如潘训的《乡心》,小说讲述了在农村衰败后,主人公阿贵成为较早一批由农村来到城市的代表。原本以为从此幸福生活降临,没料到来到城市后,人生地不熟,勉强维持生计都还算困难,阿贵最后灰心意冷。还有王任叔的《阿贵流浪记》也有类似的描写。处于由殖民经济和市场经济占主导的社会形势下,农村的自然经济必然破产。而多年处于传统安逸下的这些农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在身心上都难以接受。即使他们许多渴望着“城里人的生活”,但没有意识到在“城里生活”所需的转变,这必然导致失败。20世纪30年代,作家吴组缃、王统照、老舍等人,对这种社会现象有更深入的描写。在长篇小说《山雨》里,主人公奚大也是被逼进城。老舍的《骆驼祥子》很有名,祥子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的身上拥有着中国人提倡的传统美德,但最终还是以幻灭结尾。这种结局的实质原因,首先是社会环境不好。而来到城市打工的人,全部都因家乡经济破产来到城市寻求谋生。但城市的环境又不能适应,个人本身素质就有限,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能让生活牵着走,失败是必然的。看着文学作品里的主人公,发现他们身上都有可爱之处,十分同情他们的遭际却也无可奈何。近代中国的社会改造,由于没有过渡和引导,对乡村和农民来说,被迫转变没有准备,无法消化,只能不断造成身体和心灵上的困苦。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流趋于稳定甚至停滞。其原因很复杂,大致有:城市的户籍制度的建立,阻挡了农民从乡村涌入城市。这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以农村为题材的描写不再像原先那样对农村的破败突出描写。此时,“农民工”在文学视野中的形象是欠缺的。

21世纪初到现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差距更大。农村的建设走入瓶颈。户籍制的略有松动,造成大批人口从乡村向城市流动。社会现状的变化,给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时期作品有如高晓声《陈奂生上城》,以写农民陈奂生的视角,来看城市生活的变化。小说《哦,香雪》写了现代都市文明的文明成果对一位乡村少女的吸引程度,借乡村少女形象,来写出无数的乡村人对城市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后,社会由于过多的农民工进城引发了诸多问题,使得一部分不得不弃城返乡。这时的文学作品描写的重点仍是以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渴望和想方设法进城的故事。如中篇小说《到城里去》,还有小说《城市里的一颗庄稼》讲述的是名叫崔喜的农村姑娘,为了进城,不惜嫁给死了老婆的30多岁的城里人宝东。小说《富萍》讲了农村姑娘富萍来到城市后,对城市生活产生了留恋,为了留在城市,她婚变后选择了嫁给城里的一个残疾人。有些小说从另外的角度来写农村人进城,它们以进城后的农村人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展开描写。农村人来到城市生活,需要适应城市的环境,从生活方式到价值取向都要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却不容易,小说《北京候鸟》讲述的是来北京谋生的外地人就像候鸟迁徙一样,虽然来到了北京,却不能及时适应都市环境、文化。还有的一直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的这些农民工重返家乡,城市生活的岁月成为了一段记忆。文学作品中有较多的返乡者形象,如小说《归去》、《蒙娜丽莎的微笑》、《上海一夜》、《异乡》、《紫蔷薇影楼》等等。看似他们的重返是原地踏步,其实不然。在城市生活的经历对他们将造成一生的影响,城市的生活资料丰富,生活水平很高,生活节奏很快。这些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正面的影响,亦有可能影响是负面的。

如果说在“农民工”小说中,中国乡村女性与乡村男性一样在时代大潮下抛别乡村走人都市,成为等值的城市民工和城市文明的创造者,这显示出历史之手在善恶纠缠中对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推动力和助力作用,因为大批乡村妇女进人城市,对广大农村妇女的社会化和现代文明化具有值得肯定的意义。当下小说在城市社会的背景下,通过对乡村女性在城市的被工具化、欲望化和客体化存在的揭示,以及她们依然被压抑的性别地位和由此造成的心理与情感的焦虑,展现了作为农民工的乡村女性复杂的命运图景,其价值意义远非一般的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所能涵盖。

参考文献:

[1]逢增玉,苏奎.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J].兰州大学学报,2008,(1).

[2]樊星.当代文学中的“农民性”问题[J].文史哲,2009.

[3]熊峰.谈谈我国现代文学中农民形象变化的“轨迹”[J].九江师专学报,1989.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第6篇

[关键词] 概念整合理论;心智空间;网络;映射

[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2)02—0063—04

一、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福柯尼耶在1985年提出“心智空间”[1]这一概念,此后他进一步提出“概念整合理论”[2]。这一理论在语言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诗词解读更是具有独特的阐释力。目前,概念整合理论在诗词领域的研究大都从诗歌意象、诗喻等层面展开分析,较少从读者心智空间层面探究诗词情感及主题意旨。概念整合理论对诗词的宏观研究已经有所成果,但运用其阐释陆游的《钗头凤》(以下简称陆词)仍有研究空间。本文旨在通过概念整合理论的整合网络、模型构建等,验证其对《钗头凤》的分析能提供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理论框架。

二、概念整合的理论基础

概念整合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福柯尼耶和特纳在心智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共同提出来的。概念整合是一系列的认知活动,是将不同空间的输入信息进行彼此映射的最优化选择,提取各自最契合的意义整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概念结构。福柯尼耶和特纳提出了四空间论,这四个空间为概念整合的场所,即类属空间、输入空间Ⅰ、输入空间Ⅱ和整合空间。四个空间是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个运作方式衔接起来的层创结构。结构整合、心智空间都包含着映象意念,是投射链将表征、所指空间输入、超字面意义整合空间、心智空间连接在一起的一系列认知活动[3]。语言都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中,所以概念整合具有一定的背景区。“背景区”是由言语事件、言语事件参与者及周围环境构成的。每个意义表达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背景动因,之所以发话者起码能朦胧地知道如何对待概念中的角色作用,是背景区发挥的作用[4]。概念整合涉及两个或多个输入空间的映射及第三空间的信息整合,当一个输入空间的信息同其他信息明显不同时,这时的概念整合便会产生新创意义。空间关系可用图1加以描述:

概念整合理论认为意义成因涉及共有空间、呈现输入空间、所指输入空间及整合空间,编码意义整合模式及新的概念模式的产生都在这四个空间中进行[5]。

三、概念整合理论对陆词词语的认知阐释

《钗头凤》是南宋诗人陆游为抒发自己对唐婉的爱情眷恋而作,述说着失去爱情后的伤感、内疚、悔恨和叹惜之情。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陆词进行认知分析,对其艺术语言的赏析能提升至更高的境界。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6]!

空间是概念整合的基本理念。词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是一个独立的意义空间,事物所包含的所有意义可以组成一个概念包,经过人的心智空间对诗词整篇解读,进行输入信息概念的选择加工整合,而此加工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认知处理过程。概念整合是在一系列心智空间的概念整合网络中进行的。词汇的构成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合并,其构成时往往被赋予人类的感彩,词汇意义随人类感情而迁移,迁移的过程就是概念整合的过程,词素由于移就而失去原来的意义。“满城春色宫墙柳”一句中“春色”,春天的颜色,这里是囊括了春天所有的景物。春天本来是没有颜色的,“色”的客观存在的自然义是色彩,但是它和“春”组合在一起之后,通过人的感情迁移而赋予的意义,“色”非色,而是景物。“春”与“色”合并、完善、整合的新创意义就生成了“春天里的景物”。这个词的意义生成过程经历了概念化的历程(如图2)。 “景物”的意义不是“色”本身意义,而是带有人的体验的认知意义。

任何一个短语、搭配形式的形成都是在线的、动态的意义的整合,短语的意义是在整合中生成的。诗中描述的自然客观事物为源域,诗人的感情为目标域,以“物”或“景”寄托诗人情感的表达形式体现了人的“情”与“景”的概念整合思维,并由此产生了新创意义。意象可以是“客观的”,感情攫取了某个外部场景或动作,并把它带进头脑里,这个漩涡把其他东西全部清除掉,只留下那些基本的、主要的或鲜明的特质,最后以类似外界的原型的形式而出现[7]。“东风”是客观事物,而“恶”是人类的感情,东风是指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春风,春风本应是和煦的,可是由“恶”来修饰,就颠覆了其原本温暖柔和的情感,在概念整合的过程中产生了矛盾,由此衍生出新创意义,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礼教的愤懑。

比喻字面语涉及所指物是对虚像存在体而言,而不是对真实的存在体而言,真实的意义指的是同环境世界的关系,而虚像存在体涉及与真实界面不同的虚像成分的结构[8]。隐喻语言中虚像成员常常要经历整合空间运动的谓语表征而具人性化。“山盟”,山一样的盟誓,在整合空间整合而产生的实际意义的比喻机理如图3:

“山盟”字面语涉及物是对“盟”而言,而不是“山”。 具有高连通性者,总是被优先映射和理解[9]。“山”具有横亘不变、巍峨坚固等特征,而“誓言”具有虚无空洞、坚定长久等特征。“盟”空间映射到“山”的意义空间,并在此空间寻求最优选择成员,通过心智整合映射到高连通性的“横亘不变”、“坚定长久”的空间成员,得到新创意义即盟誓像山一样坚定,亘古不变。

四、概念整合理论对陆词小句的认知阐释

概念整合的中心环节是人的心智空间映射,所以映射是表征同所指成员之间存在的关系通道,这样心智空间才得以对真实信息和表征信息加以区别。如: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与“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之间是类推映射关系。当输入的“手”、“酒”、“柳”与“恶”、“愁”、“离”被映射在心智空间并连通起来时,便激活了读者心智空间中的认知图式,从一个空间概念去指另一个空间概念成员的过程中产生了概念整合意义:手还是那样红润,酒还是那样甘醇,柳树依旧碧绿,可是这时的诗人心里满是难以言状的凄楚和愁怨。满园春色,却毫丝不能减轻他的离情别恨,使人对“手”、“酒”、“柳”后隐藏的意义多有猜测。衍生出的整合意义是以乐景反衬哀景,加深渲染哀景的凄凉孤寂之情,突出对封建婚姻的抨击。

概念整合的本质是人的思维方法,常见的整合形式是糅合型整合。糅合型整合是两个相似而不相关的概念整合[10]。糅合整合的基础是相似性,它将两个不相关的概念域中的相似成员性质整合在一起而产生新的概念意义。糅合是有层次的,可以分为首序糅合、二序糅合等。若将“红酥手”看成概念图示,“手”由“红”和“酥”修饰,经过心智空间的整合验证是合理搭配,其合理性基于两个图示间的概念可整合性,我们可以把修饰与被修饰词组看成是概念糅合型产物,如图4:。

正如特纳指出的那样:“意义来自跨越一个以上心智空间的连接。语意并不是概念容器中的存放物,而是有生命的、活跃的,具有动态性与分布性。”[11]意义不是限定在概念容器中的心理物品,而是投射、联接将多个空间进行融合的复杂运算[12]。整合概念是通过新创结构实现的,新创结构的成因在于整合空间推理,跨域映射是新创结构产生的途径,因此新创结构是概念整合的产物。诗歌的整合形式之一便是图示整合。诗中感情的升华是人的心智网络概念的整合,“情”与“景”交融整合也是诗的隐喻图像连通所致。《钗头凤》也是有“颜色”的。“红酥手,黄藤酒”和“东风恶,欢情薄”,“红”、“黄”都是暖色调,而“恶”、“薄”是冷的感情,以暖色衬托冷调,突出了冷调的悲凉凄冷。诗中光色结合,明暗对比,冷暖平衡所产生的意境效果,都是诗歌隐喻图像连通所致,读者从诗中看到的“色”实质上应该说是颜色隐喻图像连通性把所看到的景物与人的心智连通起来,也可以说是“颜色”规约了读者所想象到的景物范畴,从而凸显了诗人情感中的景物特征。因为各种的隐喻图像连通映射可以激活人的心智空间相应的图示域,为诗歌的理解提供解释力。各种的隐喻图像连通不只在诗的文本中,而且读者的心智中,隐喻图像连通引发了读者与诗人的共鸣。

五、概念整合理论对陆词语篇的认知阐释

诗词的隐喻和象似性是互动的,诗词的映像象似性引领着诗词的隐喻阅读。三个主要映射连通着诗词意义整合工作过程,这三个映射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隐喻映射,诗歌视觉文本对源域输入空间的意象映射,整合空间对诗的视觉拟象映射[13]。这首诗的概念整合理解就是通过上述三个映射所实现的,因为词语和词语之间,即域与域之间发生关系才成为系统,发生关系的动因是映射。此词上阕中,“红酥”与“手”、“黄藤”与“酒”、“东风”与“恶”、“欢情”与“薄”、“一怀”与“愁绪”都是映射连通使这些事物感情产生了关系。如以此词上阕为本,可产生下图认知模型结构图:

概念整合理论者福柯尼耶和特纳认为:整合产生了输入中所没有的新创结构。概念整合理论是理解认知推理的理据,输入空间不同成员被有选择地映射到整合空间,使整合空间的新推理成为可能;这些新推理是自动的,所有的输入空间都是严格的心智结构[14]。整合形成的新创意义是一种创新,是对输入信息在整合框架中认知的结果。概念整合形成的新创意义不同于参与整合的各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也无法从后者直接推导出来。设定《钗头凤》的上阕是输入空间Ⅰ,下阕是输入空间Ⅱ,上阕中的所有事物及其被赋予的感情与下阕所描述的事物及其感情产生映射关系,经过读者心智空间网络整合,结合诗人因封建礼教的束缚而被迫与相爱之人分离的背景语境,得出的新创意义就是对已逝的感情的无限叹惋。由此可得,诗词语篇的概念整合模型构建如下图: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第7篇

主观题

作品分析题(共1题,共60分)

作品分析题:

请在下面所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三类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同学们可以根据文学概论课程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与观点,既可以选取文学的属性描述、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的形象性认知理论、文学体裁的特征表现、文学的阅读理论或者文学批评的相关模式等等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具体要求如下:

1.必须运用文学理论知识,结合作品展开分析与评价;

2.要准确、恰当地使用不低于2限次的学科专业术语;

3.问题回答要划分出层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4.避免出现照搬材料内容,就事论事,缺乏理论依据的表述。

诗歌评析

背影

汪国真

背影

总是很简单

简单

是一种风景

背影

总是很年轻

年轻

是一种清明

背影

总是很含蓄

含蓄

是一种魅力

背影

总是很孤零

孤零

更让人记得清

诗歌评析

背影

答案:

该首短诗都是以背影开头,慢慢的深入。由“简单”到“年轻”再到“含蓄”最后到“孤零”,那份独特便也显现出来。众多的背影里面,个人眼里的背影也只是那个与自己牵绊最深的,它不管人群是怎样黑压压的如幽灵般显现。

行者有行者的背影,伏案者有伏案者的背影,思想者有思想者的背影,望其背影之时,他的前路会有怎样的奋斗和执着又是另一番风貌了。

《背影》只有轮廓,看不到喜怒哀乐。背影是简单的,是年轻的,是蹒跚的,是含蓄的,是独特的,更是孤零的。看着背影,不仅仅的是看着渐行渐远的风景,更是心中千思万绪的情感的渐行渐近。

散文评析

信念的力量

鲁先圣

鲁西南深处有一个小村叫姜村。这个小村子因为这些年几乎每一年都要有几个人考上大学、硕士甚至博士而闻名遐迩。方圆几十里以内的人们没有不知道姜村的,人们会说,就是那个出大学生的村子。久而久之。人们不叫姜村了,大学村成了姜村的新村名。

姜村只有一所小学校,每个年级一个班。以前的时候,一个班只有十几个孩子。现在不同了,方圆十几个村,只要与村里有亲戚的,都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这里来,人们说,把孩子送到姜村,就等于把孩子送进大学了。

在惊叹姜村奇迹的同时,人们也都在问,都在思索。是姜村的水土好吗?是姜村的父母掌握了教孩子秘诀吗?还是别的什么?

假如你去问姜村的人。他们不会告诉你什么。因为他们对于秘密似乎也一无所知。

在二十多年前,姜村小学调来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教师,听人说这个教师是一位大学教授,不知道什么原因被贬到了这个偏远的小村子。这个老师教了不长时间以后,就有一个传说在村里流传。这个老师能掐会算,他能预测孩子的前程。原因是,有的孩子回家说,老师说了,我将来能成数学家;有的孩子回家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作家;有的孩说,老师说,将来我能成音乐家;有的孩子说,老师说我将来能成钱学森那样的人,等等。

不久,家长们又发现,他们的孩于与以前不大一样了,他们变得懂事而好学,好像他们真的是数学家、作家、音乐家的材料了。老师说会成为数学家的孩子,对数学的学习更加刻苦,老师说会成为作家的孩子,语文成绩更加出类拔萃。孩子们不再贪玩,不用像以前那样严加管教,孩子也都变得十分自觉。因为他们被灌输了这样的信念:他们将来都是杰出的人,而有好玩、不刻苦等恶习的孩

子都是成不了杰出人才的。

家长们很纳闷,也将信将疑,莫非孩子真的是大材料,被老师道破了天机?

就这样过去了几年,奇迹发生了。这些孩子到了参加高考的时候,大部分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这个老师在姜村人的眼里变得神乎其神,他们让他看自己的宅基地,测自己的命运。可是这个老师却说,他只会给学生预测前程,不会预测其它的。

这个老师年龄大了,回了城市,但他把预测的方法教给了接任的老师。接任的老师还在给一级一级的学生预测着,而且他们坚守着老教授的嘱托:不把这个秘密告诉给村里的人们。

我的几个好朋友就是从姜村走出来的,他们说,他们从考上大学的那一刻起,对于这个秘密就恍然大悟了,但他们这些人又都自觉地坚守起了这个秘密。

听说完这个故事,我始终在被这位可敬的老师感动着。人世间还有什么力量能超过信念的力量呢?他通过中国最传统的方式,在这些幼小孩子的心灵里栽种了信念啊!

散文评析

信念的力量

答案:

从老教授的角度,本文昭示了一种“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期待效应.老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期望,还应该把这种效应用于学生身上.老师要告诉学生,他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让学生对自己增强自信心,对自己的人生前……

小说评析

回家

皮特·哈米尔(美)

几年前,我在纽约格林威治村遇到一个姑娘,就是从她那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也许是一个神秘的民间传说,每隔几年重复出现,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重新流传。然而我仍然愿意相信它确实在某时某地发生过。

他们要到劳德戴尔要塞去——共三个小伙子和三个姑娘——上公共汽车时,他们拎着纸袋,里面装有三明治和葡萄酒,梦想见到金色的沙滩和大海的潮汐。这时,纽约灰暗而寒冷的春天已经在他们身后消失。

公共汽车驶过新泽西州时,他们开始注意到文戈。文戈坐在他们前面,衣着简朴,但不很合身。他坐在那里,从来没有动一下,满是灰尘的脸上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他一直咬着嘴唇,表情冷漠,一语不发。

深夜,汽车抵达华盛顿郊外,在霍华德·约翰逊饭店停下。大家都下了车,只有文戈坐在座位上像生了根似的一动也不动。几个小伙子感到奇怪,试图猜想他的身世:也许他是一个船长,也许是抛

下妻子,离家出走的人,也许是一个回家的老兵,他们回到车上时,一个姑娘坐在他身边,作了自我介绍。

“我们要到佛罗里达去,”她欣喜地说,“听说那儿真美。”

“是的。”他平静地说,仿佛他想起了曾极力忘掉的事情。

“想喝点葡萄酒吗?”她问。他微微一笑,对着酒瓶喝了一大口。他向她道了谢,又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她回到伙伴中间,文戈则打着盹睡着了。

次日早晨,他们一觉醒来发现汽车已停在另一家霍华德·约翰逊饭店门外。这次文戈进了饭店,那个姑娘坚持要文戈与他们坐在一起。他看来很害羞,要了一杯不加牛奶的清咖啡。他听着年轻人闲聊海滩露宿的情景,紧张不安地抽着烟。回到车上后,那个姑娘又与文戈坐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他讲述了自己辛酸的经历。他在纽约监狱里关了四年,现在回家去。

“你结婚了吗?”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她问。

“是这样,在我坐牢时我曾给妻子写过信,”他说,“我告诉她,我要离开很长时间,如果她受不了,如果孩子们总是问这问那,如果她太伤心,那么她可以把我忘掉。我能理解。再找一个丈夫。我说——她是一个极好的女人,确实了不起——把我忘掉吧。我告诉她不必给我写信。果真如此,三年半里她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

“你现在回家,对家里的情况什么都不知道?”

“是的,”他羞怯地说,“不过,上一周,当我确信假释就要批准时,我又给她写了信。我们过去住在布伦斯威克镇,就在杰克逊维海港前边。镇口有一棵高大的橡树,你一进镇就能望见。我告诉她,如果她没有改嫁,愿意等我回家,那就在橡树上系一条黄手帕。我看见黄手帕就会下车回家。如果她不想要我,就忘掉这件事——不系手帕,这样我就继续坐在车上走过去。”

“哇,”那个姑娘叫起来,“哇!”

她告诉了其余的人,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他们都关注着布伦斯威克镇的到来,并相互传看着文戈拿出来的几张照片,照片上是他妻子和三个孩子——妻子透露出一种纯朴之美,孩子们尚未发育成熟。可以看得出来,照片不知被文戈抚摩多少次了。

现在他们离布伦斯威克镇还有二十英里,几个年轻人都坐在右边靠窗的座位上,等待着那棵大橡树的出现。文戈停止张望,脸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好像他在给自己鼓劲,决心战胜另一次失望。

这时离布伦斯威克镇只有十英里,五英里……突然,所有年轻人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们叫呀,喊呀,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只有文戈除外。

文戈坐在那儿望着橡树惊呆了。树上挂满了黄手帕——二十条,三十条,也许有几百条;这棵树,

真像一面欢迎的旗帜,在迎风招展。正当年轻人高声欢呼的时候,这位老囚犯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朝着汽车前面的方向,回家去了。(试题分值:60分)

小说评析

回家

答案:

①小说写文戈的回家之路,文戈是小说中的线索性人物,小说从动作、神情、语言等角度正面表现文戈形象。

②回家途中的文戈是小说情节展开的中心人物,小说中人物的活动都是围绕文戈回家展开。

③小说通过文戈在回家途中讲述自己辛酸的经历,表现人们对亲情对人间温暖渴望的主题。“幸福的黄手帕”好。

小说幕后的文戈妻子是小说着力表现的主要人物,而黄手帕的有无与之有直接关系,文戈、几个年轻人只是引线。挂黄手帕的文戈妻子是情节发展决定性人物,文戈的的命运前程决定于已离开了很长时间的妻子。 小说对亲情对人间温情渴望的主题主要是通过挂黄手帕的文戈妻子表现出来的。

小说评析

妈妈的秘密

赤川次郎(日)

千万不能让丈夫知道。

绫子拿着那个小包,站在桥上。夜深人静,河水在黑暗中悄无声息地流淌着。

它能带走这秘密吧。

小包飞快落入河中。回家吧,明天丈夫住院,得起个大早呢。

绫子疾步往回走。轻轻打开后门,穿过厨房,溜进卧室——丈夫站在那里!丈夫满脸愤怒。

“上哪儿去了?”

“这……”

“哼,是把见不得人的东西扔到河里了吧!”丈夫真的动了气。绫子的脸也变白了。

“扔了什么?说!”

绫子忍不住反问一句,“你怀疑我什么?”

“我替你说吧——是北山的信!”绫子睁大了眼睛。接着,慢慢将视线移至脚下。

“跟那家伙勾搭上啦!”“啪!”一记沉重的耳光。绫子头晕目眩,一头栽倒在床上。

好不容易抬起头时,女儿有纪子正怯生生地站在床边,黑黑的瞳仁里充满了恐惧和疑惑。

“我到底是谁的孩子?”有纪子问,“是爸爸的,还是叫北山的那个人的?”

“你为什么问这个?”

“想知道。”

良久,绫子没有作声。微风吹拂着她那业已大部分变白的头发。

“好,”绫子终于开口了,“那就告诉你吧。”

“和我结婚前,你爸爸爱着一个人,她叫……晶美”。晶美,并不出众。在中学,比爸爸他低一年级。当时很迷恋爸爸的绫子,偏偏和晶美又是最好的同性朋友。不过,这两个女孩儿那时都还不到敢向异性吐露爱心的年龄。因此,也就没有发生什么争“郎”大战。论家庭背景,绫子占上风。晶美死了父亲,与母亲二人相依为命,度日维艰。她自然穿不起绫子身上的漂亮衣裤,也不善于玩耍。不过,绫子知道,晶美特有的那种清纯、温柔和娴静是谁也学不到手的。

那件事发生在一个炎热的暑假。

晶美突然跑到了绫子家。爸爸正巧也在。紧追而至的是一群恶煞似的男仆,他们的主人是当地首富,晶美的母亲在那家干活。

“让那个女孩儿滚出来!”男仆们叫嚣说,他们小姐放在梳妆台上的宝石不见了,晶美当时正进府找她母亲,偷宝石者必是晶美无疑……爸爸,发怒了,让晶美躲进里屋,转身直奔门口,跟那帮男仆大吵起来。

大概是被爸爸那不要命的样子吓住了,男仆们嘟嘟哝哝着回去了。本来他们也没有充分的证据。

爸爸走向面色惨白、颤抖不已的晶美,温柔地拉起她的手……然而,那件事并未结束。暑假期间,晶美偷盗宝石的传言飞遍整个镇子。新学期开始后,没一个人愿跟她说话。她母亲也失去了工作,娘儿俩的日子更难过了。爸爸则明明确确地爱起了晶美。那不是出于怜悯或同情,而是纯粹发自内心深处的诚挚之情。绫子一如既往关心着晶美,同时暗暗在心里发誓:委屈自己,成全他们。

然而,单靠一个学生的爱情,是无法支撑母女俩的生计的。这个事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晚秋的一个黄昏,晶美和她母亲一同投河自尽了。

“后来,你爸爸倒插门到了咱们家,再后来,就有了你。”绫子停顿了一下,“不过,你爸爸在心里一直思念着晶美。我只是他的妻子,晶美才是他的恋人,而且只有她一个……”

有纪子长长地叹了口气。“可这与你扔到河里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呢?”

“我打扫里屋的时候,发现了塞在天棚上的宝石,就把它偷偷地扔进了河里。”

“是,是这样……”有纪子几乎喘不过气来。

“晶美被人追到咱们家,趁你爸爸跟人吵架的当儿,踩着板凳,把宝石塞到了天棚里。”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爸爸呢?”

绫子莞尔一笑:“我那时已经得知,晶美的不幸使你爸爸在身心方面所受的沉重打击和极度悲痛该有多大。对你爸爸来说,晶美是完美无瑕的女性偶像。如果告诉他真实情况,你想会发生什么事儿?”

“妈妈!”有纪子紧紧地抱住了母亲。

“您才是最爱爸爸的人啊。”

绫子的脸微微发红。

小说评析

妈妈的秘密

答案:

小说先设置悬念,制造-一个妈妈的秘密,然后丈夫动气,女儿追问,层层推进,而揭秘又必须回到过去的岁月。于是小说自然巧妙地用插叙的方法让时光倒流,回到青春的岁月,展开丰富复杂的感情纠葛。最后又出人意料地揭示出宝石的秘密。让读者在“欧.享利式”结尾中顿悟、体会、感受妈妈的秘密。这样,整个故事情节集中紧凑,让读者一气读完,便荡气回肠,感受到巨大的艺术冲击力。

诗歌评析

感谢

汪国真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诗歌评析

感谢

答案:

《感谢》是汪国真在2006年暨南大学百年校庆所作的一首现代诗歌。作者用收获、捧起、撷取、亲吻这四个词语都饱含着作者的深情,表达出“我”对“你”真挚的感谢之情,同时收获春风,捧起

浪花,撷取红叶,亲吻雪花,都无一展示出这四季之景的特点。

诗句对仗工整,用词准确,表现出文学大师的深厚功底。一年有四季,“我”写尽了四季,却也写不尽“我”深深的感谢。作者将自己饱满的深情蕴涵于四季最美的景色之中,用四节诗中丰满的形象与真挚的语言,表达出其真切动人的感谢之情。

散文评析

感谢遗憾

王文

曾听过一位哲人讲的故事。一个旅人在路旁看到许多盛开的鲜花,他一边走一边采。沿途的花一朵比一朵大,一朵比一朵美,一朵比一朵香,到黄昏的时候,将近旅程的终点,他看到一朵巨大的奇异的花,在暮色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他喜出望外,抛掉了手中的花,奔跑过去,但他的脚步却因跋涉的疲劳而显得有些沉重。他终于赶到了那朵花的面前的时候,那朵花已经枯萎了,他绝望地握住花梗,手一摇动,花瓣一片一片地掉了下来。

于是,有人为旅人感叹,如果他不留恋那些小花而大踏步地一直向前走,就可能得到那朵奇异的花。我却不以为然,就算他得到了那朵令他喜出望外的奇异的花,当他回眸时,也会以同样地心情遗憾错过的那么多芬芳的无名的小花,也许就在这不起眼的无名小花丛中会有一朵更让他心驰神往,更让他感慨不已,更让他喜极而泣……

人生是一个遗憾的过程,正因为有了无数个遗憾,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如此精彩如此美丽。稍不经意的一次回眸,满眼往事中最令人难忘和记忆犹新的注定是曾经有过的些许遗憾,就像我们常常忘记的夏日的沐浴,而记住了难捱的燥热,忘记了冬季树挂上的棉絮,而记住了严寒的冷酷。每一个遗憾倒给我们的都是凝重的思索,每一个遗憾留给我们的总是流年的感动。重要的是不要因为一次遗憾,而忘却了我们人要风雨兼程的行旅。

许多人因为没有得到而抱怨而放弃而沉沦,智者会因为没有得到而奋起而执著而追求。感谢遗憾,就是感谢生命的馈赠;感谢遗憾,前方的路才会走的更坚实;感谢遗憾,未来的日子才不会有太多的遗憾。带着遗憾远行,人生旅途会更加的精彩!

散文评析

感谢遗憾

答案:

《感谢遗憾》开头以一个故事开头,吸引读者的注意,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以为有了一些遗憾,生命反而会呈现不一样的美好,所以作者以感谢遗憾为题,列举了一些为我们可能会遗憾的生活琐事,但是另一面也对比写出了另一种美好,不纠结于那些没能顾虑全面的事,生活会过得更轻松,抓住美好,感谢遗憾,这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