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合集7篇)

时间:2023-09-21 16:38:49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第1篇

关键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类型;知识领域;培养环境

2009年教育部、中组部、财务部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以期基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建立拔尖人才重点培养体制机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致力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9所高水平大学先后参与该计划。参与高校在探索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实践过程中,大胆改革,努力创新,在拔尖学生选拔、开展因材施教、吸引学术大师和优秀学者参与以及加强国际化培养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机制,引起了社会和国际一流大学的广泛关注。

参与高校在总结探索经验的同时,相应地也反思了实施该计划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形成了诸多总结性的研究成果,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现有的研究中,主要是由实施该计划的各高校的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以本校的做法为例,从经验或者说是实践的层面说明对于一所研究型大学应当采取哪些与普通的大众化教育不一样的培养理念、制度与策略,来实现拔尖人才的培养,概括而言就是以“一制三化”(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为特征的因材施教培养模式。尽管实施该项计划的各高校都结合自身的历史渊源选取了一些不同的名称来命名,但这未能说明实质性的差异,毕竟这些研究成果所介绍的做法归结起来大同小异,并不足以从根本上揭示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在更深层次的教育哲学内涵与拔尖人才全面发展的成长规律,也就发现不了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培养模式。

为此,究其根源首先应当明确“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所潜藏的含义,是培养基础学科研究学术型人才,因此对于人才培养类型的考察无须考虑学术研究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这一维度。同时,“拔尖”意味着在专业知识、综合素养,以及学习能力、适应力、创新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上超越大多数同等阶段学生的极少数学生,而培养方式也必然是个性化培养。另外,“人才”则表明所培养的学生对于推动学术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因此培养目标即是在当代与未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人才。所以,明晰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内在价值取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辨别出区分培养类型的因素。

在强调新常态的今天,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来看,该计划属于高等教育领域供给侧十分关键的战略之一,是优化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拔尖人才培养过程所涉及的供给要素也应当既强调内涵,也注重外延。通过内涵与外延的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该计划的最终目标。

依照这一视角再回顾现有的文献,容易从中发掘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类型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划分依据。就内涵层面而言,各高校在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方面的研究成果多倾向于突出个性化、全面发展、创新、开放性等价值选择,以及导师制、小班化教学、学科交叉等举措,存在的差异主要就在于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深度与广度的差异;就外延层面而言,多采取了混合住宿制、书院制、国际合作培养等制度和措施,主要差异在于培养环境的价值属性不同。

为此,本文抽象出这两个主要的差异,基于知识领域与培养环境的视角,构建理想化的二维模型,分别阐述不同类型条件下的培养特征与适用范围。每一类模式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是强调对于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意义,目的就在于切实落实到育人的层面,更为充分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从而为各高校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层面上的构想与参考。

一、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类型分类依据

1.知识的视角

学习和创新的内在根本对象就是知识。知识作为学习过程供给侧的内生因素,对人的影响通过内在思维、情感等一系列活动的作用,最后转化为行为、成果,是对于学生而言最为重要的内部影响要素。根据前述分析,针对第一项因素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的差异,将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以及高校学科资源供给条件结合考虑,大体上可以分为本学科培养和多学科培养。

本学科培养的内涵是以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为主,在各类别课程的学习中涉及少量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最后毕业时只需要按照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相应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即可授予本专业的学位。因此,这一培养方式的根本属性就在于掌握专深知识,培养专业型人才。

与本学科培养方式相对,多学科专业交叉培养的内涵在于除了学习本学科内的知识,还会涉及与所学专业有一定关联性、但差异较大的学科,并且学习该学科的时间和知识量也占培养方案中的较大比重,如数学和计算机学在有些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大互通性,计算机学的拔尖学生可能会选择同时辅修数学专业。

毕业时,可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根据学生实际表现情况,综合导师与院系其他教师的评价,以及学院、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学生个人的意愿,给予学生在两个及以上的专业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机会,通过答辩则授予该学生两个及以上的学士学位。两个学位可以具有同等的地位,也可以采用第一学位和第二学位的形式。当前国内高校推行多学科交叉培养主要采取主辅修制、双学位制、跨学科教改实验班等形式。

2.环境的视角

学习和创新还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作为学习过程供给侧最重要的外生因素,反映在人类社会生活环境中主要表现在文化因素的差异性。针对外在的培养环境的差异,可以分为一种是培养过程主要在校内或国内,即侧重本土化培养,另一种是由校内、国内加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学生在国内与国外都具有一定时期的学习经历,即侧重国际化培养。

从形式上看,本土化培养以国内高校的培养为主,培养过程的多数时间以及主要培养任务都在国内完成。尽管会涉及国外教授前来授课、讲学,甚至学生还会短期出国交流访问,但究其根本仍然是本土化的培养方式。从实质上看,本土化的内涵既包括适应我国国内整体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发展环境,也包括适应学生所在高校、所在院系、所在专业发展路径中形成的文化与基础。而文化对于人的影响具有内在持久性。因此,不能够一概而论要求所有参与拔尖计划的学生必须接受1年及以上的出国学习经历,而是要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选择出最有利于拔尖学生成长的培养方式。

与本土化培养方式相对,国际化培养的内涵在于拔尖学生由国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共同培养,表现在学生本科阶段培养方案的具体学年组合形式有“2+2”和“3+1”等。学生不仅需要在国内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以完成培养方案中的国内部分,同时也要在国外度过一年及以上的学习时间,并由国外高校教师负责主持完成培养方案的另一部分。因此,国际化的培养方式根本上是一种联合培养的特殊形式。

从实质来看,国际化的内涵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适应本校与国内的拔尖学习,而且更侧重强调学生适应国外学习环境的能力,包括语言掌握、沟通、文化理解等方面的技能。因而十分有助于拔尖学生拓展综合素质,在今后的各类国内外学术活动中游刃自如。

不论是本土化或者国际化培养,还是专业化或者多学科培养,应该是学生基于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所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根本落脚点最终应当取决于学生自身,使内外部两大影响因素统一于学生的学习与创新活动之中。

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类型理论探讨

按照知识领域与培养环境的划分视角,若以培养环境主体因素作为横向的维度,以知识领域因素作为纵向的维度,则交叉组合形成四大类培养类型。需要说明的是,各培养类型并不具有绝对意义上的好坏之分,也不意味着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只能适用某一种模式,更不存在级别等方面的差异。只是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需求,依照个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养方式的组合,以更好地促进基础学科领域内拔尖人才的形成。

1.本土化培养与专业化培养的结合

本土化培养与本学科培养结合,是指主要在国内的教学与科研环境中专门学习和研究基础学科内的一个专业,适用于更加倾向习惯于我国传统文化与精神影响下的当代国内环境、具有以聚合型为主的专研思维与精神,能够将所学习得到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为本专业研究活动所运用的拔尖学生,最终形成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本专业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因此这一类型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型人才。显然,当前国内有部分高校的做法实质上归属于此类型,因此是最为可行并且最容易操作、难度最小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此类型的优势在于培养成本相对较低,包括学科间的转换成本与国内外协作成本,产效较快,毕竟相对而言的中间转换环节较少。劣势则是学生可能会增加因为缺少多个大类学科的知识背景,以及在国外的深度学习与科研体验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直接成本较低,但间接的机会成本可能相对较高,因此投入产出的实质效益依然有待反思与提升。但在当前知识仍以高度分化为主要表现特征,学科交叉的基础依然以学科深化的成果为基础,由此来看此类型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可作为入学后初步的试验方式而提供给学生。

2.国际化培养与专业化培养的结合

国际化培养与本学科培养结合,是指国内外联合培养基础学科领域内某一专业的拔尖人才,共同协调完成培养该学生的计划方案。因此适用于具有开阔视野、在语言沟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较强、性格较为活跃、更倾向于具有聚合型专研思维的学生,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环境中始终坚持创造、创新,以形成国内外广泛认同的、本专业领域内的科研成果。因此,这一类型的培养目标是国际化的专业型人才。

从已有的资料来看,国内多数高校实际上采用的做法正是此类型,因此是最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意义、操作难度适中,并且投入产出效益较好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此类型的优势在于培养的效益较高,即经费、人力、资源等投入可能相对于第一种类型较多,但所培养的人才更为活跃,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形成创新成果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值得多数有条件的高校所采纳。劣势在于不仅投入的直接与间接的成本较高,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多重风险因素,例如学生在国外高校学习期间逐渐习惯于国外的文化与环境,今后便有可能愿意选择继续在国外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甚至入籍他国。这样的话,培养拔尖人才的投入就成为沉没成本,不利于国家宏观层面人才战略的建构。由此,采用本类型时需要充分考察学生的个人短期与长期的规划,密切同参与本类型模式培养的学生多方面的联系,为他们提供各级别制度、政策上持久的优惠支持,所以本类型可作为学习一段时期后分流的备择选项之一而提供给学生。

3.本土化培养与多学科培养的结合

本土化培养与多学科培养结合,是指主要在国内的学术环境中学习和探究处于不同学科的多个专业及其交叉形成的领域,共同协调完成该学生的培养方案。适用于对我国的文化传统与当代环境有着执着而独特的体认,并具有以发散式为主的综合思维方式与自由精神,能够自如适应不同学科背景,并最终有较大可能性形成独具自身多学科特色的创新成果。因此这一类型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部分学科间已运用此类型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与第二类型近似,这一类型的培养模式比较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同时操作难度适中,因而投入产出效益同样相对较好。优势在于培养的效益较高,与第二类型不同之处在于,形成创新成果可能性的基础更多的是多学科的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方法等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从这个视角来看,可以通过联合国内优势专业所在高校之间构建互联互通的联合培养机制,以切实突破院校壁垒、院系壁垒与学科壁垒,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升级,学生可依据自身认知与辅助指导在本校所学专业的前提下,选择本校不同专业、国绕渌院校其他专业进行多学科联合培养。劣势与第一类型中缺乏国外的经历与体验较为相似,间接的机会成本可能相对较高,但通过侧重多学科背景的交融而形成的相对优势,对于国内环境更有利于个体发展的学生而言,不太会因为这一潜在的劣势而阻碍个人今后的发展。所以,本类型同样可作为一定时期学习后的分流选项之一。

4.国际化培养与多学科培养的结合

国际化培养与多学科培养结合,是指国内外合作进行多学科的联合培养,主要有国内多学科与国外本学科组合、国内外相同多学科组合等形式,从而在国内国外两个环境背景中学习多个学科下不同专业。适用于性格开放、心理素质与适应能力较强,能够自由运用综合与专研思维方式,对自身感兴趣且擅长的不同学科下的专业领域、同时对我国与境外培养机构所在国的历史文化与当代社会都有着相当程度的理解与认同,最终非常有可能形成国内外广泛认同的、独具多学科特色的创新成果。因此,这一类型的培养目标是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

显然,与前三类培养模式相比,此类型培养模式不仅更加需要投入各类资源、经费,也更要求不同专业以及国内外培养机构多方之间的协调联动合作,因此可以说国内只有极少数高校能够实现此类型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尽管当前有部分高校己尝试实践此培养模式,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依然不能算作是国际化的多学科培养。所以,这一类型的培养模式很难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毕竟操作难度较大,而且投入产出的效益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通过此类型所培养出的拔尖学生应能够在多学科专业知识的坚实基础上,同各类具有不同阅历与文化背景的师生进行协作创新,从而有助于不断提升科研能力与综合素质,因此优势是十分显著的。当然,与第二类型相似,国际化的双重作用所潜在导致的劣势就在于可能存在的人才流失问题。这不只是涉及大量的成本与资源非最优化地被消耗,而且偏离了拔尖人才培养的初衷,不利于我国基础学科科研事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培养拔尖人才不仅仅是操作层面的问题,一定意义上更是制度层面的问题。如何形成一种长效的机制,使得国内国外两大环境各自的优势,与不同学科专业思想、知识、方法的交互汇通真正服务于我国的科研事业、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以及服务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是保障和促进拔尖人才培养的根本之策。

三、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分类总结与反思

培养模式的划分方式不存在绝对标准性的意义,亦不具有好坏、等级之分,只作为一种理论上的构想,更好地理解我国当前基础学科的拔尖人才培养的主导方向究竟应当如何选取,才能够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又有助于院系、高校、社会的良性持久健康发展。

当然,理论的构想应始终紧密联系实际情况,才能够使得所设想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客观真实地接近事物的应然状态。因此,文章中所构建的模型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有所争议、有待考察甚至难以实行的做法和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第2篇

[关键词]平台 模块 人才培养 教育技术专业

[作者简介]曹育红(1967- ),女,吉林长春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化、知识工程。(广东 广州 51066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信息技术类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WYM_008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12-03

一、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呼唤“平台+模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1994年美国教育技术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al and Technology,AECT)发表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简称“AECT94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2004年AECT对教育技术定义作了进一步修订,即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与改进绩效的研究和实践。针对上述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国内各高校纷纷制定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纵观各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宏观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具备在信息化环境中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系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能力,掌握数字教育媒体创作或教育软件开发技术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微观上,从专业能力素质出发,以培养理论和技术并重的教育技术创新型人才为教育技术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其中,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完成教学系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教学思路和流程的设计等;教学资源开发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掌握各类教育信息获取、存储、传播、表达等信息处理技术,强化信息处理能力的训练;教学媒体开发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掌握教学过程中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能力。

教学技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因此有必要研究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课程结构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是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而采取的培养方式,目前国内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课程体系存在知识系统性强但知识互相渗透性差、知识的专业化和深度性强但知识面相对狭窄、理论知识和传统知识多但实践环节相对缺乏等问题,在学生的创新教育与创业训练方面缺乏重视和投入。“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大类的基础上,设置“平台+模块”结构的课程体系,实施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教育技术学科特点,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培养模式的个性化,有利于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表现和核心内容,因此,构建与“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以通识教育为平台基础,即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共性的必修基础课程;以专业教育为辅助模块,即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与专业发展方向相关的课程组块的集合。教学技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采用“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特征的教育技术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根据教育技术学科特征建构科学的基础课程体系,以保证教育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和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性;根据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专门知识的需求建构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保证教育技术人才达到“专”“尖”的水平,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以培养复合型教育技术人才。

2.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现共性发展培养目标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潜能、秉性、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学生个体差异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根据专业发展方向趋势、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社会需要设置柔性专业方向模块,通过自由、自主地选择专业模块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多元化人才分流培养,实现知识的高度细化,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满足社会对各类教育人才的需求。

3.有助于实施素质与创新教育。为保证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平台除提供涉及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课程外,还基于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设置思想道德素质类公共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文化人格;“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块除提供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外,还设置创新类辅修课程,在保障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专业规格基础上,使学生个性的发展得到张扬,激发学生的创新性,突显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

二、构建“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体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构成、课程比例进行组织建设,集中反映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最终以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作为检验标准。“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构成通识教育平台,由专业方向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构成专业教育模块。

(一)平台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结构体系中的平台设置依据学生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以必修课程的形式体现学科和专业的基础教育和共性教育,强调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和全面性,满足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层次要求。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是实现教育技术人才的基本预设目标的基础保障。公共基础平台提供的课程必须满足国家规定的素质要求,是保证教育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等;提高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的课程,如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等;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培养基本能力而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基础平台提供教育技术领域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课程,是为不同教育技术专业方向学生提供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基础课程,是教育技术学科门类中各专业方向学生达到专业知识要求的必修课程,为各专业方向的相通和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从事教育技术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师口语技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等;学科主干课程,如教育技术学导论、摄影技术、视觉传达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等。

(二)模块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结构体系中的模块由专业核心技术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两部分组成,是根据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行业分工变化而设置的,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分流培养,拓宽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口径,与社会需求衔接。学生在修完平台课程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模块课程,模块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限选课程的方向性、灵活性和典型性,增强学生选择的灵活性,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突出教育人才培养的多元性、整合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

专业核心技术模块由多个相互独立、知识融合的专业方向限选模块组成,体现教育技术专业特色和创新,包括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学术科研项目、实习实验、研究论文、毕业设计等体现专业方向特色的课程,如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网站设计与开发、多媒体软件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动画原理与应用、电视摄像、电视编辑、教育技术项目实践等。针对教育技术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数字媒体教育和教育软件工程,开设数字音频创作、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三维动画设计与创作、影视后期包装等课程,支撑数字教育媒体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开设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与安全技术、软件工程等课程,支撑教育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

专业拓展模块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和综合素质教育要求设置任意选修课程群,如电视广告创作、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手机媒体开发。中小型网络集成与维护、可视化程序设计、Flash高级交互编程技术、WEB编程、人工智能初步、流媒体技术及应用、网站编辑与营销、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DV创作、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教育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法、教育技术新发展讲座、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等。专业拓展模块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综合性和学科交融性,有效增强教育技术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满足社会和市场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实施策略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实施过程是不断探索、发展、认识和完善的过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学生个体的存在,发挥“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制订切实可行的、优化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有效进行平台课程的分类与模块课程的组建,规范培养方案编制的操作程序,优化专业知识结构与完善人格化的个体知识。“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实施策略在按学科类别基础上,实施“2+2”分段培养方式,即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习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学习专业核心技术模块课程和专业拓展模块课程,实现专业和专业方向的二次分流。

(一)平台设置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平台建设以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教育的时间周数安排活动,以表格的形式体现课程设置、学时和学分安排。

(二)模块设置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模块设置建设以表格的形式安排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块课程的教学进度,体现其与课程对应的学时和学分的具体要求。

(三)大力开发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对学生专才教育的拓展,其课程设置的质量和数量是“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要理顺限选课程与任意选修课程的关系,遵循课时短、内容新、难度适宜的原则开发设置合理的选修课程结构,使选修课程内容兼顾理论与实践,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既强调教育技术学科专业教学,又注重学生个人专业特长和能力的培养。任意选修课程采用网上公选的方式进行;限选课程只允许学生选一个方向模块,其他方向模块可以作为任意选修课程由学生自由选择。影响选修课程开发的制约因素很多,如课程结构体系不健全、选修课比例偏低、教师教学水平限制、教学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因此学校要增加财力和物力的投入,积极挖掘校内外教师资源。依托校内教师层面进行选修课程的开发需要从课程和教师两个方面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对于课程,既要建立相关的扶持激励政策来鼓励开设新的课程,又要建立相应的审核机制来保障课程的质量;对于教师,既要鼓励教师开发自身潜能,又要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不断吸收最新和最前沿的专业信息,积极参与企业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教学科研专业实践的结合。外聘教师是开发选修课程的宝贵资源,既可以解决师资问题,又可以弥补学科不足。要吸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作为外聘教师,将教育技术的前沿科技带入选修课程。外聘教师开设的选修课程作为对校内教师开设课程的补充也要严格把关,贴近社会、对学生就业有帮助。

(四)实施自主选教

实施自主选教对学生来说能提高其学习自主性,对教师来说能起到督促作用,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调动教学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对于平台课程可以全面推行自主选教,对于模块课程可以部分实施自主选教,在安排课程时尽量把自主选教的课程放在同一时间,采用一课多师的方式允许学生试听1~2周,学生试听结束,确定所选课程后,就必须按教学要求完成该课程的全部学习过程。

教育技术专业“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教育技术学科教学过程的积极探索,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加以完善,在思想观念上,将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全面推进,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教育技术专业“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贯彻落实,把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作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复查.地方高校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版,2007(3).

[2]俞德鹏.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7(6).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第3篇

我国综合类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可以概括为:绘画+理论+设计+应用软件+短片创作+实习。从这种学习体系中不难看出,我国动画专业课程体系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素养,培养出来的学生比较注重手绘制作动画技能,这对于从事原画设计、场景设计、二维三维动画设计等极为有利。当然综合类艺术院校与专科类学院的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也各有特点,笔者总结我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模式:其一,“两年制专业基础美术技能+基础专业理论+专业基础应用技能”模式。这种模式多适用于综合类高校和综合类艺术院校的动画专业本科培养阶段,这种模式可以划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四个部分。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动画课程体系构成模式重视专业基础美术技能的学习。专业基础美术技能课程包括色彩、素描、速写、设计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透视学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外设计史、中外美术史、动画概论等。真正的动画专业基础应用技能学习设置在本科第三年,包括动画运动规律、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短片创作等课程,最后一年才学习动画专业基础应用技能,包括动画软件、动画短片创作课程。总之,这种模式对动画产业领域和专业课程涵盖面广,适合培养动画理论复合型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眼界开阔,动画领域知识丰富,将来可以在动画理论方向继续深造。其二,三年专业基础应用技能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合专科类学院动画专业。第一学年学习公共课和基础课,课程设置较少,第二、三学年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第四学年加深专业课学习与实习。这种课程体系模式主要培养动画应用技能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基础美术技能和专业基础理论教学,是为适应动画产业工厂化生产、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而专门构建的课程体系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艺术素养不高,但是软件应用操作技能娴熟,主要从事动画软件操作工作。其三,“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递进型高端培养模式。应用这种培养模式的高校为数不多。本科作为初级阶段,主要培养适合动画产业需求的动画应用型人才。硕士研究生作为中级阶段,主要培养有前瞻性眼光的动画产业理论型人才,这个阶段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少,就业方向单一,主要从事高校动画教学及理论研究工作。博士研究生作为高级阶段,主要培养动画高端理论人才,但培养动画专业博士研究生的院校很少,一般高校不具备培养动画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条件。这种递进式培养模式填补了我国动画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空白,使得动画人才培养跃升了一个大台阶,对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具有良性影响。

二、中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进措施

其一,要适当进行动画课程体系结构调节,以适应动画人才市场需求。当前我国动画产业发展迅猛,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动画专业课程,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依然不能满足行业需要。一是人才数量上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二是培养质量上也不能满足商业动画制作需求,无论是基础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还是动画理论研究硕士、博士,都有非常大的缺口。因此,只有加强我国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适时调整,才能满足动画人才市场的需求。各高校要加大对于动画制作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更要向培养专业艺术理论研究高端人才的方向发展,这样动画产业的发展才能拥有强有力的后劲,我国的动漫产业才能具有国际竞争力,因此调节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其二,要加强动画课程模块的文理渗透。动画专业在高校被列为文科专业,因此招生时一般面向文科生,文科生的感性思维能力往往比理科生强,在动画编辑、文案策划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是理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在学习动画软件过程中往往比文科生更加思维敏捷。此外,网络动画程序、计算机软件编程、动画程序语言等课程也与理科有着重要关系。这样一来,动画专业课程设置如果完全偏向文科就不合时宜了,因此加强文理科之间的渗透是有必要的,部分高校动画专业也开始招收理科生。动画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既懂得艺术设计,又懂得程序设计。加强课程模块的文理渗透,就需要增设诸如计算机软件课程、基础物理课程、机械制造课程等与动画专业相关的理工科课程,从而加强学生对应用学科的学习,使其掌握动画相关的设计原理和物理原理。

其三,要加强动画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动画专业本科阶段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趋向于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这就要求在培养学生时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任何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指导实践,动画专业也不例外,学生需要在动画实践中反复体会理论的精髓。动画教学不仅仅是进行动画理论讲授,还要传授学生动画制作流程等一些实践内容。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动画理论和动画制作实践紧密结合,让动画专业学生分组进行动画制作实践,并督导学生小组进行动画创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解和掌握动画制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升动画制作能力。

其四,把类似的课程模块加以整合。动画专业课程既有美术类基础课程,又有艺术设计类课程,这会导致课程模块结构松散,内容上有重复和相似。如,图案设计、平面设计、设计色彩等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很强,内容也有很多相似性,可以把这三门课程整合成一个课程模块,这样就能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可操作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了可以整合绘画基础课程、设计基础课程与动画软件设计基础课程中相似的内容模块之外,还可以整合关联性很强的内容,如动画软件应用与动画软件编程等,这样就能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扩大专业课程的覆盖面。

三、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第4篇

【论文摘要】 通过对目前流行的三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得出对我国高职旅游专业人才模式的启发。 【论文关键词】 高职 人才培养 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涵义 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的研究和实践己有多年,但理论上缺乏公认的科学定义。代表观点主要有三种:目标方式说、结构方式说、总和说。指出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培养目标和方式,突出了基本内涵,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资队伍、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 二、国外高职人才培养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起来的,研究时要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典型人才培养模式加以描述,理清其源流。 1.“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学生一面在企业(通常私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一面在职业学校(公立)接受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 以职业分析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将若干个社会职业归结为一个职业群来对应专业。这样既能了解职业的活动内容,分辨该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又能确定相邻社会职业的技能知识联结点,为职业群的确定奠定了基础,也专业设置提供了依据。 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阶梯式课程结构,理论课都采取综合课程的形式(如专业理论、制图和计算)覆盖了专业所需的所有理论,知识面广、深浅适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又分为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专长培训,三个层次呈阶梯式逐渐上升,课程围绕职业活动从泛到精、由浅入深开展。 以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为基础的课程实施。学校按照各州总体教学计划实施理论课程教学。企业则按照联邦培训规章实施实践课程的培训,双方通过教育文化部和自主的形式加以协调,保证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 2.CBE人才培养模式 CBE(Compepency Based Education)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分为四个阶段:职业分析形成DACUM (Develop a Curriculum)图表、学习包的开发、教学实施与管理、教学评价。主要流行于北美,20世纪90年代初在各国推广,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习和运用。 CBE模式的特点包括: (1)以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以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根据职业能力分析表的专项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育体系。 (2)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而不是以学历或学术知识体系为基础。 (3)强调学生自我学习和评价。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管理者,负责按职业能力分析表编出模块式的“学习包”。学生根据实际制定学习计划,完成学习后,先进行自我评价,认为达到要求后,再由教师考核评定。 (4)办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和严格的科学管理。课程可以长短不一,随时招收学生并按情况决定学习方式和时间。毕业时间也不一致,做到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 3.MES人才培养模式 (1)MES模式的原理。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意为“模块式技能培训”或“模块培训法”。为具体职业建立岗位工作描述表,确定应具备的职能,再划分成各个不同的工作任务,以每项工作任务作为一个模块。该职业的工作就由若干模块组合而成,根据每个模块确定完成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每个单项的知识和技能称为一个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第5篇

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方向课程结构改革创新一、前言

我校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市政管道规划设计及施工、高层建筑管道设计及施工和水资源处理利用的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房屋和城市市政管道的设计、安装及水厂和管网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而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是确定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保证教育质量的指导性文件,其中,课程结构的设计与制订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我校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从2006年开始招生,到目前为止,我校总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70人,而目前在校生人数为108人。06级和07级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的是“大专业、小方向、学分制、活模块”的方式进行,从08年初开始我校主要采用的“2.5+0.5”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采用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的课程结构体系,学生在校两年半学习理论课,最后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

然而,随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断调整,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步凸显。人才培养模式里的课程结构就是关键了,在高职学生只有三年的在校学习时间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有用地安排课程,让学生能够既掌握强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实践操作技能,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加贴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更加深入,真正实现“毕业就能工作,工作就能胜任”的“零距离”就业,这必将逐步成为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课程结构的改革将成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关键。

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结构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许多高职院校推出了 “2.5+0.5”或“2.0+1.0”人才培养模式。“2.5+0.5”或“2.0+1.0”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3年高职教育中,学生在校内集中学习两年半(或两年)的理论知识,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或一年)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校内的理论知识主要来源于传统的课程模式,总体表现在“大一上基础课,大二上专业基础课,大三上专业课”,以这样的“三段式”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教学中主要以“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然而,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虽然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但对于高职教育来讲, 存在一些弊端。让学生不能很好的做到学以至用,理论用于实际。

三、我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的探讨

1.我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

首先,校内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并且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工学结合不紧密,同时,校内教师对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新材料把握有一定难度,造成校内外教师、工和学相对脱离,且理论和实训的融合度不高。其次,传统的课程结构中,主要有2.5年的理论学习时间。“2.5”年中,又有1年的公共基础课学习,专业理论课的学习时间只有1.5年,时间比较短,而毕业前的顶岗实习主要为学生独立实习,可能得不到有效的实习指导,结果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赶不上本科生,在动手能力与适应性方面与中职生相比也毫无优势可言。

鉴于目前“2.5+0.5”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需要创新适合于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的课程结构,同时,探索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竞赛促进学习的培养方式,优化学生的课程结构,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完成相应的实训部分,从而构建基于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应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让我校学生能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2.我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2.5+0.5”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的创新

(1)设计思路的创新

结合我国国内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思路,我校本着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学生为主体,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培养目标,按照“学习与实训相结合、理论与技能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改革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同时,完善具有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特色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在课程设置上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和综合职业技能培养,争取能在一门专业课程上,做到“基本理论讲授、专业技能训练、工程实践锻炼”三阶段模式。

(2)课程体系的设计

以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培养为主线。基础理论教学应该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尺度。专业课教学贯彻应用性、针对性的原则,对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融会贯通,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学习专业课,明白为什么学习这门专业基础课,同时,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学会运用专业基础课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授课分布上要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师保证既教学生理论知识,又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工程项目问题。比如,我校选择了现代给排水设计这门课程,里面包括了专业基础课部分―水资源的利用与处理方法;在讲授完理论部分后,我们应该带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与自来水厂,让学生了解现实中水的治理方法及工艺流程。同时,我们在学习专业课部分――给水管道系统和排水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时,就应该在讲授理论课程后,安排学生做相关的工程实例,自己动手完成一个市政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如果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求我们在设置课程结构时,要合理安排课程的学习顺序,先学习相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如工程制图、水力学、水处理工程技术、CAD绘图软件、水泵与泵站等都应该安排在现代给排水设计之前完成,这样才能让学生把以前的知识都能学以致用。

四、结论

通过对我校的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的探索,提出了对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避免理论课和实践课脱节,在课程的授课分布上做到“理论讲授―实践操作―理论讲授―项目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同时也解决了高职学生理论学习不足,操作能力不强的问题。让学生能在有效的3年学习时间里,蜕变成适应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让学生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参考文献:

[1]李静.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2+0.5+0.5”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工教育,2014,(08).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第6篇

摘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地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地方高校应科学定位、挖掘特色,树立“三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多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的大类通才型、宽基础复合型、“合格+特长”型、外向型等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关键词地方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合 多模式 高级应用型

1 找准定位、突出地方特色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东北地区地方工业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地方工科大学要认清自己根在地方这一现实,考虑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发挥地域优势、传统优势,为本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建立与本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并于产业界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与合作,根据其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来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凸显学校的地方特色。

2 树立“三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2.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地方高校应紧密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各高校应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龙头,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积极适应社会需要密切结合,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既较好地体现和保持地方高校特色,又紧随时代变革和社会需要不断推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专业调整改革,拓宽专业口径,加强新老专业交叉、渗透和相互支撑,构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平台,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开瓶颈、奠定有利基础;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动各项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推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并在业务方向、服务方向、人才类型与质量等方面,都应适应本地区的需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地方性。

2.2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一、二、三课堂相结合

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不断明确第一、二、三课堂的教育理念及其分工作用,要做到“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既有主次,又有互补,明晰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理念。培养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要统筹安排、精心设计这三大教育板块,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

首先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在学生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第一堂指按培养计划在校内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

其次要充实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使之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地方高校要根据学校自身教育特点,建设坚持经常、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为学生创造更加多样化的教育空间。

第三要开辟多元化的第三课堂渠道,使之成为人才培养过程的亮点。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努力建设校企合作、校研合作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引导学生走向本专业实际工作岗位、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第三课堂与第一、二课堂的紧密结合,不断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保证人才培养的 (下转第79页)(上接第36页)质量。另一方面,社会实践及各类社团活动是深受学生欢迎,实效明显的有效人才培养途径之一 。

3 构建“多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3.1 大类通才型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学科内的“通才”,指在文化科学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基础上,以某一专业为载体,培养学生既能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又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要按共同的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培养,着重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教育,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的学生具有专业口径较宽、文化科学基础较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等特点。

3.2 宽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宽基础指学生必须具备本学科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人文社科知识,牢固打下广博的学科基础;复合型指学生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学科、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能跨学科(专业)工作的能力。培养这类人才一方面要拓宽专业口径,指导学生跨学科、专业选课,实现文理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实行双学位、主辅修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原专业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第二专业的主干课程,从而使学生的知识领域得到扩展。

3.3 “合格+特长”型人才培养模式

合格是指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各门课程成绩合格;特长是指学生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上有特长。这种培养模式强调重视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某一专业专门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某一领域的独立工作能力,本科毕业后能尽快承担工作任务。在制定这类人才培养计划时,要遵循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的原则,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和行业发展,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又使所学知识贴近实际应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正确处理两个关系

4.1 高级应用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的关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动力。当代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偏重于经济社会实践的实际工作者,但并不排斥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实际应用中需要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际应用。一个优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2 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是两大学习要素。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需重视实际应用技能的掌握,但并不降低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实际应用技能是指具有宽厚基础知识作支撑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掌握实际应用技能,不能排斥学习基础知识,学好基础知识,才能促进实际应用技能的形成。

地方高校应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历史机遇,科学准确定位,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诠释与应对.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肖海涛,向春.论大学特色的内涵与特征.中国大学教学,2007(2).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第7篇

关键词地方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合 多模式 高级应用型

1 找准定位、突出地方特色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东北地区地方工业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地方工科大学要认清自己根在地方这一现实,考虑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发挥地域优势、传统优势,为本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建立与本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并于产业界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与合作,根据其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来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凸显学校的地方特色。

2 树立“三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2.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地方高校应紧密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各高校应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龙头,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积极适应社会需要密切结合,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既较好地体现和保持地方高校特色,又紧随时代变革和社会需要不断推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专业调整改革,拓宽专业口径,加强新老专业交叉、渗透和相互支撑,构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平台,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开瓶颈、奠定有利基础;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动各项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推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并在业务方向、服务方向、人才类型与质量等方面,都应适应本地区的需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地方性。

2.2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一、二、三课堂相结合

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不断明确第一、二、三课堂的教育理念及其分工作用,要做到“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既有主次,又有互补,明晰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理念。培养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要统筹安排、精心设计这三大教育板块,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

首先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在学生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第一堂指按培养计划在校内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

其次要充实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使之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地方高校要根据学校自身教育特点,建设坚持经常、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为学生创造更加多样化的教育空间。

第三要开辟多元化的第三课堂渠道,使之成为人才培养过程的亮点。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努力建设校企合作、校研合作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引导学生走向本专业实际工作岗位、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第三课堂与第一、二课堂的紧密结合,不断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保证人才培养的 (下转第79页)(上接第36页)质量。另一方面,社会实践及各类社团活动是深受学生欢迎,实效明显的有效人才培养途径之一 。

3 构建“多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3.1 大类通才型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学科内的“通才”,指在文化科学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基础上,以某一专业为载体,培养学生既能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又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要按共同的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培养,着重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教育,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的学生具有专业口径较宽、文化科学基础较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等特点。

3.2 宽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宽基础指学生必须具备本学科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人文社科知识,牢固打下广博的学科基础;复合型指学生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学科、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能跨学科(专业)工作的能力。培养这类人才一方面要拓宽专业口径,指导学生跨学科、专业选课,实现文理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实行双学位、主辅修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原专业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第二专业的主干课程,从而使学生的知识领域得到扩展。

3.3 “合格+特长”型人才培养模式

合格是指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各门课程成绩合格;特长是指学生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上有特长。这种培养模式强调重视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某一专业专门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某一领域的独立工作能力,本科毕业后能尽快承担工作任务。在制定这类人才培养计划时,要遵循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的原则,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和行业发展,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又使所学知识贴近实际应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正确处理两个关系

4.1 高级应用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的关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动力。当代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偏重于经济社会实践的实际工作者,但并不排斥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实际应用中需要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际应用。一个优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2 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是两大学习要素。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需重视实际应用技能的掌握,但并不降低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实际应用技能是指具有宽厚基础知识作支撑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掌握实际应用技能,不能排斥学习基础知识,学好基础知识,才能促进实际应用技能的形成。

地方高校应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历史机遇,科学准确定位,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诠释与应对.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肖海涛,向春.论大学特色的内涵与特征.中国大学教学,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