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课堂教学设计环节(合集7篇)

时间:2023-09-18 17:04:04
课堂教学设计环节

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第1篇

一、课堂引入环节的设计――师生沟通情感、建立信任的基础

对于小学的学生而言,课堂的引入应突出趣味性同时又兼顾学生身边的实际,让学生乐意参与的同时体会到学习身边数学的重要性,这一点大家基本形成了共识。有效的课堂引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增强表现欲,从而产生师生情感的交流、观点的碰撞,进而建立合作、信任的空间,最终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走出“穿形式的外衣”,让课堂回归到有实效的轨道上来。

如在:苏科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第一节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最熟悉的物体引入:我校操场上国旗杆的高度为16米,比综合楼前雕塑的4倍少2米。请你结合题目提出一个问题并求出来,与同伴分享。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能求出雕塑的高度”、有的说“能求出旗杆与雕塑的高度之差”、还有的说“能求出雕塑与旗杆的高度之和”、甚至还有的说“能求出旗杆与雕塑高度的积和商”。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数与数之间的计算关系瞬时被激活。当学生没有问题时,教师趁机追问:“如果想要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你认为先要求出什么?”学生一致认为必须求出雕塑的高度。教师又趁机质疑:“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会求吗?算算看!”学生迅速动笔计算起来,有的用算术方法计算,有的用方程计算,还有的借助线段图计算,然后请学生代表讲解每种方法的分析过程,待学生结果一致时,教师随机追问:你怎么知道你的结果是正确的?学生继续阐明检验的过程,课余时间我亲自带领学生对雕塑实地测量,验证结果的正确性。这里教师并没有指出哪一个问题提得好(鼓励大胆发言、尊重和信任),也没有总结哪种计算方法优越(尊重学生思维的结果),只是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交流,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出不同的问题,而同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法可能有多个。这一点才是新课标中改革的重要任务,即注重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

二、课堂例题环节的设计――师生思维碰撞、达成目标的关键

好的教学环节应体现教学的有序性、侧重性、分配性、链接性和评价性。其核心环节是侧重性,这是一节课重难点是否达成的关键。本环节主要体现在对教材例题的精选与设计上,它既能呈现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把握,又能训练学生思维分析能力和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师生思维反复碰撞最终达到自觉和谐一致的主阵地。下面通过一个案例的片段加以分析:

片段:苏科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页练习题7:小丽和小明同时从相距960米的两地相对走来。小丽每分钟走58米,小明每分钟走62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此题改为本节课的例题:“小丽和小明同时从相距960米的两地相对走来。小丽每分钟走58米,小明每分钟走62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距60米?”设计此问题的意图有以下四点:其一,复习了有关相遇问题的知识,即相遇问题计算时间的方法;其二,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帮助分析题意,把较为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其三,相距60米,可能发生在相遇之前或相遇之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其四,发挥潜在的育人功能,向同伴虚心学习,发扬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例题设计不是单纯的解题活动,重要的是隐性的探索和交流的动态生成过程。其实教材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对话的机会,只要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钻研,师生与教材对话的育人功能便指日可待,落实课堂的实效就不是一句空话。

三、课堂习题环节的设计――师生携手并进、自我评价的平台

练习具有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功效。为使练习的有效性得到落实,重要的是明确练习设计的要求,即设计的目的性。设计练习时,第一要明确练什么(即内容)?达到什么要求(即目的),也就是说通过练习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内容、懂得什么方法、悟出什么技巧或道理。

例如:教完梯形的面积公式后,我设计了如下的4道练习题:

(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1厘米,下底是6厘米,高是6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2)算一算:1+2+3+4+5+6=;

很明显,此练习既复习了本堂课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又复习了学生的运算和巧算能力。学生计算完后发现:两个不同的问题结果竟然相同!有想法的学生肯定想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偶然现象?看出了学生的疑惑后,我趁热打铁,再出两题。

(3)已知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11厘米,高是7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4)算一算:5+6+7+8+9+10+11=;

计算完毕后,一部分学生看出了一点门道。这时再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引导他们发现蕴含的规律,得出求解的技巧。最终,在学生各抒己见的交流感悟中得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与连续整数的和=(首项+尾项)×项数÷2惊人的相似,后者的计算方法就是高中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学生不约而同的发出一阵惊叹声,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让学生算一算从1加到2013的结果。

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第2篇

提高教学效果,成功的上好一堂课,对教材的内容要认真研究吃透。备好课固然重要,然而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也应精心设计,经过实践我认为“四环节双结构”比较适合数学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论认为,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合,教学的任务是将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教材联系起来,“双结构”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正是用认知结构 的观点,对教材、教学过程作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安排和处理。从教学实践看,在“双结构”课上,学生思维活跃,表达流畅,发言热烈,表现出对新的知识经验主动索取的态势,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都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学效果好。下面简单谈一谈“四环节双结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找出新知识的连接点,提示认知冲突,提出问题,能构成认知冲突,认知冲突一旦形成,就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内在的学习动机。

第一环节通常设计的方法有:用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先进行计算或证明,接着提出“还能用别的更好或更简便的方法吗?”,为了使学生对问题产生疑问,教师提出的问题,作为未知的因素,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急于想找到答案的心理驱动了思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和实验,从计算或实验的结果猜想得到结论,接着提出“这个结构是否有着普遍的规律呢?如何加以证明?”,以构成认知冲突。

对已学过的知识,在形式上加以变更,使学生不易理解,接着提出:“ 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以构成认知冲突。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没有机械的重复上一节课的内容,也没有冗长的复习提问,而是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与认知冲突这两点,过程乘法,中心突出。这一环节中,教师所设的问题以构成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到有学习和探索的需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况。

第二环节,通过学生思维操作,纳入新知识。

“双结构”一般不采用新课内容由老师一人讲到底的形式,而是设计一组练习,让学生有练习中领悟新知识,教师只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简炼的讲,这样能使学生充分的利用教师提供的外部条件,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同时,学生也有了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随其得到发展。

第三环节,纳入新的知识与原知识经验的单向沟通。

传统的课堂结构,一般在讲新课时,教师叙述完某一个性质后,进入范例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并学会新知识的应用。诚然,学生能听懂,但这种懂,并不是来自学生自身的思维成果,因此,也就很难转化为经验去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为此,“双结构”在这里设计的第三个环节,就是将纳入的新知识点与原认知结构网上的各网点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在实施上,配备一组练习题,每道题都只有一个新知识点和一个已学过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思考,使学生通过思考形成知识网络,再经过讨论,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由于新知识点的不断出现,就为新知识点的理解和初步应用创造了条件。这一环节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按认知的规律不断深化,进而提高了能力,发展了智力。

第四环节,新知识点与原知识经验的多向沟通,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这一环节,教师用教材的例题、习题,或自己编题配成一组,每一道题都包含一个新知识点和两个以上已学过的知识点,学生已经过前三个环节的练习后,新旧知识点一对一的联系,思路比较畅通。所以,在进行综合练习时,能在教师的适度启发下凭借自己的思考,将已获得的单向沟通的知识经过灵活组合去探索题的答案。

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第3篇

以《垂直关系的性质》一课为例,我把教学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第二部分是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对于第一部分的自学,我一共留出了8分钟的时间。其中5分钟的独立学习时间和3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在自学之前,我先指出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抓住重难点,突破难点,提高效率。然后,我提出相应问题,我的问题是这样设置的:

第一,定理6.3如何用图形、符号语言来描述?(设置目的:①考察学生对此定理的理解程度和把握效果。②为后面的学习及相关应用作好铺垫。③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图形、符号语言交流的能力。)

第二,定理6.3如何证明?(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此定理的证明教材上有,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证明方法,还要让学生体会反证法的思想,以及反证法的优点和应用范围。在黑板上明确给出图形,让学生依照给出的图形进行描述、证明,而且,给出图形上标记的字母要不同于教材。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此定理证明的理解更加透彻,更加灵活。

第三,对于例3,谈谈这个题目都考查了哪些知识点,并针对此种题目,总结一些简单常用的做题规律和方法。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进而转化成一种无形的能力。然后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对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分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反馈到我这里。然后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做出评价,充分肯定讨论结果,并指出不足和指导性意见。

接下来的一个环节。就是针对小组内反映的各种问题进行集体解决。我解决疑难的方式是点到为止,引导和启发学生突破过程、思路、方法即可,更多的细节和过程自己完成。另外,还可以用举手表决的方式界定一些课堂上必须解答的问题,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益。

当前面一系列的过程完成之后,自然就需要有效的课堂练习来提高和巩固知识。我的理念是:能在课堂上完成的训练,尽量在课堂上完成。我采用的方式是限时当堂训练达标,我课前从学生用的资料和教材上选好定量且难度适中的题目(有多媒体的话更方便),训练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左右。并且当堂评讲。以达到实战演练的目的。这样做,即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的情况,学生也会发现自己在学习本节课内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另外,从某种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达标意识,提高了实战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第4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环节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126-01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数学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系统,是由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结构、效果等要素组成的,具有整体性。因此,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首先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在现代教育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因材施教,师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全面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取得最大教学效果。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该注意:(1)系统规划,不但有过程,还要使人明白其设计思路和意图;(2)教学设计的目标性;(3)处理好教学与发展、主体与主导的相互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把数学教学看作数学思维活动过程;(4)除以班级形式组织教学外,要更重视小组化、个别化、个性化教学,综合各种教学方法,探索适合自身状况、符合学生状况的教学策略;(5)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充分发挥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6)要从一堂课的整体出发充分发挥各个教学因素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协调作用,实现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优化。

一、教学目标设计。

课堂教学策划应从教学目标设计开始。一堂数学课的设计,从选择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结构和手段到反馈矫正等,都离不开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教学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准确。因此搞好目标的决策,是完成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具体性的,因此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应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将目标设定加以分段。教学目标的决策关键是将目标一步一步具体化,面向全体学生,整体地、有层次地制定准确、具体、全面、要求适度的课堂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定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情感教育等项不同层次的达标要求。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目标确定后,第二步就是认真设计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即寻求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和途径。教学时必须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既重视全体学生,也重视个别学生,使教学自始至终坚持面向全体又能照顾好、中、差各类学生的不同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共同发展。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是选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重要依据,是在教学过程中连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中介。因此,应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内容的容量、密度和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结构和知识的前后衔接。由于对内容的组织安排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方案的设计和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注意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内容组织体现知识结构。做到重点突出,揭示深刻,有适当的容量、难度、密度和鲜明的层次。既要忠实于教材,又要灵活运用教材,还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尽可能把教学内容组织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有效地教学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学生、教材、手段、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等教学要素之间的组合或联系方式,是教学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好之后,教学方法的决策就对实施教学目标起关键作用。教学方法的各要素是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的,每一个要素在其它要素的作用下对整体发生作用,体现出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目标,适应师生地位作用的变化,要根据教材特点、课的类型、学生的实际和学校条件,灵活、综合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途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教学,努力做到活动化、探索化、个别化。教师与学生进行多方位的信息交流,使反馈――矫正渗透教学的全过程,以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掌握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五、教学媒体的设计

教学媒体是指在传播知识或技能过程中显示信息的手段或工具。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熟悉各种教学媒体的功效和特点,根据目标、内容、课型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充分发挥课本、板书、语言、教具、学具、幻灯投影等教学媒体的作用,使教学设计更有实效。教学媒体的设计要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认识思维过程,掌握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剖析新旧知识的分化点。要在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展现新知识的构建过程上,以及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密度、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率上发挥作用。

六、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使学生达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过程的诸要素,在时间和空间方面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只有认真分析数学教学活动的结构成份,进行综合规划和科学合理组织“部件”,才能发挥结构的整体功能。结构的设计,要做到复习准备促迁移,探讨启发重说理,理解透,会运用;以体现教学环节的相互联系以及演示、操作、阅读、讨论、讲解、练习、评议的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第5篇

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是指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也称为即时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近来观摩了不同级别的思想品德优质课比赛,听了专家评课,发现一节课一般分三至五个环节。如《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一课分为:环节一,视频导入,引发思考;环节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环节三,活动探究,情景演练;环节四,归纳小结,感悟提升。在湘教版《珍惜我们的生命》一课,教师这样安排:环节一,生命之美(导入新课);环节二,生命之贵(提出问题);环节三,生命之坚(观看材料讨论);环节四,生命之责(分析、感悟);环节五,珍爱生命(理解收获)。这些环节一般分为导入、合作探究、互动、感悟收获等等。那么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应注意什么呢?

一、导入环节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设计得好,可以激起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导课的艺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迅速进入特定的教学活动轨迹。

新课导入要注意把学生的学习动机、思维活动激活,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课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来看,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如设计的问题要引起学生思考,就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在《健康上网 文明交往》一课中,教师列出一些有趣的QQ签名,并提问:同学们有QQ农场吗?你们的网名是什么?有几颗星了?这样课堂气氛一下被激活,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要结合本课内容,又要激发学生兴趣和引起学生注意。导入在时间上不宜超过三分钟。导入后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三维目标,让学生更明确学习方向。如一位教师在《战胜挫折》一课中做了以下展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后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知识目标: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教师简要介绍后,师生带着目标进入下一个环节。

二、让学生“动”起来的环节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指导行动。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一)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有的老师由于怕浪费时间,不愿组织小组活动,或怕活动场面过于活跃难以控制等。然而让学生动起来,取得的教学效果会好些。一位教师在上七年级《劳逸结合》一课时,让两个小组参与活动,在两个沙盆中把沙装入一个保鲜袋,看哪组装得多而且快。结果有一组因袋子超重破裂开来,而退出比赛。这时教师叫停比赛,问学生:两组同学的目标是什么?学生回答:努力装更多的沙进袋子里。教师继续问:袋子破了的那组算成功吗?他们努力了吗?为何没达到目标?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了结论,超出了必要的限度会适得其反,进而明白劳逸结合的意义。

(二)联系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脑子动起来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 “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因此我们设计问题时必须联系生活,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讲。例如在《感受责任》一课中,教师选取播放温州动车事故视频。让学生看到事故现场有不同身份的人出现,有车上工作人员、乘客、消防人员等等。向学生提问:这些人分别承担了什么样的责任?学生综合各种回答能认识到在社会中不同角色应承担相应责任。教师接着问:你在一天当中会有哪些责任?当你与不同人打交道时角色会有哪些变化?又承担了哪些责任?学生能从自身出发,感知多重角色多种责任。又如在八年级《偶像与自我》一课中,对于偶像李宇春的情况学生争相发言谈体会,有的说她长得漂亮,有的说她长得帅气,有的说她歌唱得好。教师再问: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她?学生讨论热烈起来,有从审美方面来谈,有从时展个性自由方面来谈,有从个人奋斗成功方面来谈,有从平民成功的亲近感来谈……总的来说讨论很成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主流见解。

(三)紧靠教材,让学生动手整理知识

很多上研究课、公开课的老师都会花大量精力去补充素材,为的是新奇,为的是与众不同。回归到我们的现实,常态课中理所当然应以教材为主,讨论思考都应以教材的内容来展开。例如在七年级《家庭保护,学校保护》中的“辍学风波”“上课的权利”等事例相当贴近学生实际,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会对家庭和学校对于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有更深的认识。

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是认知深化的过程,因此初中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如有教师形成了一定模式,本课收获:1.新名词 ;2.主要观点 ;3.我的感悟 。

让学生整理后,当场让两三个学生把自己的成果读出来。接着教师对其进行点评,让学生达成共识。

三、 课堂练习,学以致用

课堂教学完成理解感悟的任务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应用能力,起到深化认识的作用。如在学习七年级《秩序与规则》一课时,笔者结合时事设计了这样一道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改变上述问题?2.需要一种什么规则来维持秩序?谈谈对此类规则的认识?多数学生能引用到“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没有规则就没有秩序”“规则有强制性,要改变这种无序状态,必须靠强制性规则,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规则必须接受惩罚”等知识来回答。又如在学习了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后,笔者设计了这样题目:在备受关注的李某某案中,因李某某未满18岁,司法机关宣布不公开审理。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学生能根据所学思考后作出回答。

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第6篇

小学语文教学环节设计,是教师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文化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过程。教学环节设计,是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最终目的是使教学实现最优化,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科学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巧设导入,唱响教学前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前奏,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一是讲故事导入。如教《乌塔》一文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作者“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结识了一位14岁的德国女孩,交谈中知道,她竟然是独自一人游欧洲!她为什么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文吧!简洁的故事,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使其尽快进入教学佳境。二是唱歌典导入。如教《燕子》一课前,唱唱《小燕子》,既唤起了学生对美丽春天的记忆,又水到渠成地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在教学适时、适当的演唱,无疑能“锦上添花。”三是设悬念导入。如教《草船借箭》,导入新课进可这样设置悬念:《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写的。当时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诸葛亮是怎样应付的?事情结果怎样?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这一问题将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

二、巧创情境,营造教学氛围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感情共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尽快进入课文角色,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强以充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习课文前半部分时,适时播放宇航员遨游太空拍摄的地球表面照片,引发学生对地球“神密美”的向往;在学习后半部分课文时,可结合展示学生在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地不球资源遭受人类破坏的图片及数据资料,激感,指导朗读。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同样是创设情境不可缺少的途径。例如教学《老人与海鸥》时,在哀婉的乐曲声中,老师动情地说道:“老人生前孤身一人,每到冬季,他天天徙步二十多里,到昆明的翠湖之畔去喂来越冬的红嘴鸥……也从此定格为昆明市民心目中永久的‘海鸥老人’。”教师绘声绘色的叙述与音画构成了和谐的氛围,不知不觉将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三、巧抓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精彩的课堂教学,总是合理地、艺术地选择并调配各种类型的“点”,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一是巧抓切入点。语文学科大部分教材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词语、句段、开篇、结尾……找准切入点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能让学生对课文留下完整的印象。譬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教师可以两位青年、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设计,富有创意,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二是巧抓品词析句点。语文教学应当着眼于语言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音、形、意、境、情。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抓住“饱经风霜”一词引导学生咀嚼、品味,使学生体会鲁迅先生对处于社会底层百姓的同情。三是巧抓朗读指导点。如教学《搭石》一课,教师可将第3自然段对“一行人走搭石”场景的描摹作为朗读指导点,通过朗读节奏的巧妙把握,通过将课文改成小诗的形式,使学生理解“协调有序”的意味和乡村的画面美、人情美,仿佛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样引导,既悟了词义,又读出了美感,感受了美境,学生兴致勃勃,读得津津有味。

四、巧设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问”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所提问题是否科学、巧妙、有价值,难易是否适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初读课文环节,可以对文章印象提出疏通性的疑问;进一步阅读,则可以引导提出较深层的问题;在学生读懂课文后,则可引导提出延伸扩展性的问题。设问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根据语文的课程要求、教材的重难点进行设问,注重目的性和方向性,注意把握好设问的难度,要有助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引发学生深厚的求知欲。以《落花生》一课为例,文章借物喻人,极富哲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领悟文章的写作特点,体会文章的内涵,教师可这样巧设问题:父亲拿花生和桃子等来对比,是要表达什么呢?父亲要重点突出什么?人能不能讲体面?讲体面有没有错?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讨论中,明确父亲话语的重点是“做对别人有用的人”,并体会到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还有,教材中课后思考题也要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发挥其导教、导学的作用。例如《鸟的天堂》课后有这样一道思考题: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题,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教学中可以将其进行分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见到了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依照学习的步骤,学生将问题逐个解决,最后明白了“鸟的天堂”的含义,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第7篇

关键词:历史课堂;导入;要领

历史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巧妙的环节勾连组合而成的,其每一过程都应彰显着教师高超而灵活的教学艺术,其中,恰如其分的导入环节无疑将是整个课堂教学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宛如一出话剧徐徐拉开的帷幕,好似一曲华美乐章悠悠奏响的序曲,能起到先声夺人、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求知欲的良好作用,更像是在古人与今人、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的一座沟通的桥梁,可以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唤起我们探究历史、神交古人的精神意念和欲望。所以,导入是当前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动机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教师课堂教学的必备技能,一个精当绝妙的导入是每次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下面,对历史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处理技巧及注意事项作一简单总结。

一、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有导入环节,避免枯燥乏味

如果每节课都是登上讲台,单刀直入,直接开课,往往会令学生产生疲乏感,会严重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导入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情的前提下进行

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思维水平,尤其是兴趣点等。否则很难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反而会产生“文不对题”“对牛弹琴”之感,更难唤起和激发学生思维,求得其主动学习。只有充分考虑学情,才能保证导入环节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性。

三、导入还应在充分思考教材、确定教学主题或灵魂的前提下设计

在充分思考教材、确定主题或灵魂的前提下设计导入才能保证导入环节的针对性。比如,在教学“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盘点刚刚结束的两会,幸福可谓其中一大热词。同学们,什么是幸福?(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幸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或许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幸福,但我们终归能找到一些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追求公平、公正,渴望良好的社会运转。今天我们就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上的伟人们为追求公平、公正的社会所进行的探索与试验。

这样让导入充分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贴近学生生活,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导入设计的语言要精练、简洁

导入环节很重要,但它只是个“引子”“导火线”,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中,要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最精妙的语言,缩短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缩短学生与教材所学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一般来讲,导入的时间应控制在三分钟左右,不宜太长。避免过分渲染,不分主次,喧宾夺主。

五、导入的形式和方法要灵活多样

或以旧启新,由已知进入未知,构建知识网络,顺应学生思维;或设置悬念,于无疑处生疑,激发学生动机,点燃学生智慧之火;或运用时事材料导入,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或运用歌谣故事导入,通过感知、联想、审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顺利引入新课。运用诗词导入,拨动喜欢文学的学生的思维之弦;运用理论导入,给理性的学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课时,以《沁园春・长沙》作为导入: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学生谈对这首词的理解,教师略述背景引入。)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导入环节的设计是一门技能,也是一门艺术,形式不同,方法各异,我们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只要能让学生听得懂、感兴趣、有思维,并与所教相联系,能真正发挥导入的功能,让导入有价值即可。

六、导入的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参与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导入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就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避免教师“自言自语”式的独角戏。

这就要求教师导入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避免选择太抽象、太生僻、太高深的内容,真正做到课堂上教师一“导”,学生就能迅速地“入”课。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必须首先能给学生美的感受:设计的巧妙、语言的优美、学生的参与及思维的活跃等。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愈加有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