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10-18 00:37:52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型陶瓷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比较低,为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提高符合本企业现状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当前中小型陶瓷企业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从深入分析现阶段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0前言

企业信息化是推动和实现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陶瓷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特别是大型陶瓷企业普遍的认同,并成为它们的战略选择。然而现阶段中小型陶瓷企业中,能够真正进行整体规划,按计划分步实施与推进本企业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并产生实际效果的成功企业并不多,大多数中小型陶瓷企业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如何对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的规划和设计,提高信息化水平都是企业巫待解决的问题。

1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一部分中小型陶瓷企业的调查分析发现,多数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人不足或建设成本过高、经营管理中协作不充分、企业信息化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等问题,归纳有以下主要问题:

(1)中小型陶瓷企业管理层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正确和充分,有些条件较好的企业满足于眼前的状况,认为不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企业照样能搞好,因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信息化初期对信息技术抱较高期望,希望通过企业信息化迅速获得较高效益,而一旦看到投资费用增多而效益又未见明显提高便丧失信心。高层领导不能用长远眼光来看待问题,急功近利,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继续发展。

(2)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在实施中任重道远,实施企业信息化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风险大的系统工程。中小型企业要实施信息化,同样要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引进和留住高级信息技术人才很困难,不易具备建立企业信息化项目组的条件,缺乏完备的项目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没有管理顾问对项目进行监理,这些都是影响项目成功的关键。

(3)信息资源基础不能适应建设需要。有的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资源基础不一致,信息采集渠道较单一,缺少灵活性,使得信息来源不够全面,传输渠道不够畅通,更难以对采集的信息加工处理,使得资源潜力无法充分发挥。

(4)缺乏企业信息化长远规划和实施方案。企业领导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想法,对企业信息化缺乏长远的规划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企业的思想,更不用说构建一套具体的实施方案。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首先,从企业角度来看整体规划。规划应与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在企业的每个层面上识别信息资源和获利机会,并借以构建新的竞争优势。由于不少中小型陶瓷企业尚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尚未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企业对自身的发展战略缺乏考虑,因此很难在推进本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好总体规划,这直接影响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其次,从企业外部看整体规划。企业信息化规划应与当地信息化发展规划相一致,在企业外部应构建一个通过公用信息资源,提高企业间有效沟通与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经营运作效率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以企业信息化作为纽带,把政务信息化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连接起来。由于各地政府在构建信息化社会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够,缺乏构建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方面的规划,这也会阻碍当地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5)中小型陶瓷企业的员工素质尚不能适应信

息化的要求。企业信息化过程就是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过程。没有一支素养良好的劳动队伍,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难以顺利实现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中小型陶瓷企业甚至包括部分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抱有抵触思想,普遍认为会涉及其利益,更不用说积极支持信息化建设上作。企业员工由于知识更新较慢,企业没有构建良好的企业学习文化氛围,导致多数企业员工的劳动素养很难适应企业发展及实施信息化的要求,这也会严重阻碍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提高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措施供相关企业借鉴和参考:

(1)从需求出发,破除瓶颈,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是将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视为一个整体,按企业数据而非业务职能对整个系统进行规划,以保证在分步实施的情况下,不会形成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保证各部门的业务数据能在整个企业内共享。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规范化的管理很重要,因为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管理问题。在信息化建设中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地推进。在项目决策时,应进行详细的调研、论证、分析需求、明确目标、细心听取多方意见,从而增加决策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2)提高认识,加强一把手工程。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创新和变革。经验和实践表明,领导的主持和参与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企业信息化起步与成功的关键。

(3)积极营造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调查表明,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在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至关重要,也就是说信息化建设不仅靠企业自身的实力,还得靠政府的支持。政府有责任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故企业应积极主动争取政府主管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4)员工的信息化培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是企业中人的信息化,员工的信息化意识和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然而,每一种新的技术、新的理念进人企业时,观念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不同层次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抵触。因此应该把培训工作贯穿于信息化工作之中,组织各种技术培训,使各级管理人员尽快熟练掌握相关的技术,提高信息化意识,为信息化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5)做好信息化建设准备工作,落实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多数企业认为资金投人不足是制约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因素,并且企业信息化是一项投资很大的综合性工程。因此,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设立企业信息化建设基金,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资,使资金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

(6)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人才是关键。中小型陶瓷企业信息化需要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及与高校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大批精通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来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

(7)加强中小型陶瓷企业与有关高校之间的合作,积极利用有关高校(科研院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源和科研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对于促进中小型陶瓷企业调整结构,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加快中小型陶瓷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步伐。电子商务可以提高企业上下对信息化建设的兴趣和认识,使生产、管理和经营有机地连在一起,从而带动企业循序渐进地在作业、管理、经营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信息化建设。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第2篇

(一)缺乏会计信息化的标准规范

在会计的电算化起步的阶段我国还没有制定十分完善的标准规范,当前很多会计软件不能兼容,在各软件之间的传递过程中会计信息出现了许多障碍,甚至妨碍了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进程。近几十年来,我国的财政部门出台了许多新的会计准则、法规和制度,然而会计信息化的方面却十分滞后,国家的各项制度与文件当中,没有提到“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只停留在“会计电算化”的上面,例如网络的安全、支付的信息、电子的交易、货物的配等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完善。会计的信息化发展速度需要有统一的规划和配套的标准与规范出台。

(二)会计信息化的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在会计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不仅软硬件的本身、网络通讯的技术和计算机的技术的各项问题,主要是和管理准确的结合。会计的信息化主要关于企业的业务的流程和组织的结构、管理的制度、管理的流程等各系列的问题。同时,企业必须准确的根据会计的信息化的各项要求,结合现代管理的理论,并使管理业务的流程和管理会计的核算进行准确重组,从而建立与之相似的管理制度。

(三)会计信息化的人才缺乏

当前,中小型企业缺乏相关的人力的资源,会计的信息化各项应用低,对许多的企业中的会计的员工来说,会计的信息化作为新鲜的事物,会计员工对会计的信息化的软件了解不够,使用功能的不全面和使用的不当。社会认识与观念的偏差、缺乏保障的机制和我国的用人制度的方面一系列的问题,让中小型企业难以吸收信息的技术、会计专业的技术同时能懂企业的管理复合型的人才。

(四)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成本高

中小型企业的会计的信息化不管购买商品化的会计软件,还是进行定点的开发模式来实施会计的信息化,都需要从硬件与软件上投入大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引进的经济效益不会是立竿见影,在后期的使用过程当中,会发生许多不可预见的各项维护费用。

(五)中小型企业主次不分,会影响战略的全局

信息系统完整的运营维护十分复杂,企业各自的人力有限,我国内的各个软件的公司不能做到随时对企业的维护,同时,企业的个性化的维护要求并不能得到满足。从而使企业主要的精力放在并不擅长的维护系统运行上面,进而分散了企业的主要注意力,改变了企业战略的全局。

二、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的主要作用

(一)增强了企业的监督管理的职能

会计的信息化的管理与建设,使企业的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网络化。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公开化和大众性的特点,社会的公众和企业的其他部门通过直接调查企业和网络在线进行访问企业的会计的信息,从而加强了会计的信息的透明度,有效地减少了会计业务中的“黑箱”操作,加强了企业会计的信息质量,使会计信息更加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强化会计服务、管理、监督各项职能。

(二)简化了会计的流程

电子计算机有十分强大的运算的功能,网络的环境下,大量数据能够实现在线的输入和业务的信息进行实时转化,节省了在手工的方式下使业务的资料输入到会计的账簿过程,从而使会计的核算后变成实时的核算,使静态的核算转变为动态的核算。信息的使用者就会随时随地知道企业的各种信息,同时做出针对性的决策。

(三)更加准确地为企业提供各项信息支持

网络的环境条件下,对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会使财务的业务十分协同,企业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中的生产经营的活动的信息采集各点同时加入企业的信息网当中。企业使用完整的会计的信息进行监控资金各项运营的情况,进而改变了企业的投资各类方式,进而加速企业的目标使效益和资本的最大化。

三、我国中小型企业完善会计的信息化的各项策略

(一)关于政府的方面

1.需要构建新型的会计的信息化的一系列理论体系。会计的信息化会对传统的会计的实务与会计的理论造成全面和深刻的影响,需要适应当代信息化的各项需要,同时改变传统过程中的会计的理论,并且重新整理会计实务的流程,这是会计的信息化中并不能避免的各种问题。

2.需要建立完整的会计的信息化的相关政策与法规体系。我国以及世界会计发展新兴的领域中,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的电算化在技术方面上不断地延续。必须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环境与之相适应的和新型的会计的思想,与会计的信息化的相关有很多的问题需要不断进行修正、改进、摸索的过程当中。从而快速实现会计的信息化,同时需要立法相关的规范。

3.加快会计的信息化的教育的相关力度。中小型企业由信息、物资、资金以及人员组成的各项系统,然而人在会计信息化中起着的决定性的因素。对于具有高的素质会计员工,对于快速实现会计的信息化十分重要。我国需要应用各种形式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化的人员的素质。包含以下方面的考虑:第一,高等教育当中,加强会计的信息化和现代的信息化专业的教育的相关力度。第二,加大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管理的人员培训力度。逐渐建立的经营的管理的人才库中,更加有效地加强我国企业总体的经营水平。第三,加大中小型企业中职工的各项培训。应用高等职业的教育、中专与技校、职业中学等不同层次培训的方式,进一步为中小型的企业培训会计的信息化的人才和提升会计的信息化整体的水平。

(二)软件开发商的方面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软件在设计中应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有机结合,同时开发功能强大的专家的系统与会计的决策支持的系统。必须在符合国际与多国的会计的准则、多币种与多语言的各类情况下,从而提供国际可比性的会计的信息,进而满足各类企业与国际的竞争需要,需要最大的限度做到各种数据的共享。

(三)企业内部的管理的方面

1.会计的信息化很快进入企业的信息化当中。大中型企业在会计的信息化过程中,不应该局限在企业的财会部门,需要立足在整体企业,和企业的信息化相结合来进行。企业的管理者是企业的信息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不能够脱离整个企业从而独立实现。管理工具中出现,会计的信息化不仅财会部门相关工作,也是整个企业当中信息化的工作中的重要的部分。

2.控制会计的信息化的风险,同时建立相关的控制的制度。会计的信息化的风险控制,包含两类:第一,改善软件与硬件的各项措施,配置十分优质的的计算机的硬件,从而减少计算机的硬件风险。使用的性能更加稳定兼容性十分好的操作的系统,应用成熟的设计、先进的技术会计的信息化的软件。同时应用稳定的大型的数据库,进而减少计算机的软件风险。第二,通过建立十分完善的风险的控制制度,通过软件与硬件的管理与维护的控制、系统环境管理与控制、人员与组织机构的管理与控制、计算机的病毒的消除和预防等方面建立相关的制度,从而进一步保证会计的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第3篇

一个企业想导入信息化手段,其过程如同拆迁或改造一座旧城市,要按计划地、步步为营、反复多次地进行才能完成。所以企业在行动之前,应胸有成竹,统观全局,不能走一步看一步。

一、小企业初恋数字化的八个步骤

回顾一下大多数企业的电脑化过程吧。

1.电脑扫盲办公

办公室中开始使电脑,

企业文字与图表处理电脑化,

拨号或宽带,上网收集信息,收发E-MAIL

2.财务管理信息化

单机应用

联网应用,报账与税务申报。

3.部门管理电脑化,内部数据共享

4.搭建企业局域网

5.开通外网的窗口网站

6.开始业务的集成应用

7.升级硬/软件系统

8.抛弃老系统,再投巨资,重新规划应用

从以上看,这种信息化过程是“第一次吃螃蟹”的原始方式,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企业投入大,效果差,隐蔽的成本高,信息化发展比较缓慢。

二、为什么管理软件应用是从财务会计开始的?

这个问题揭示了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区别:

信息是泛指,数字化也是电脑数据化。数字化的前提是具有“信息”的形式。

1.信息的形式的多元化。

2.信息作为独特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一种管理方法。

3.信息的载体可以承载任何内容的质量特征。

首先,财务会计的方法,其本身在企业管理中早先应用了“信息”方法和技术,只是在开始的时候没有“数字化”的信息形式来支持。信息化,首先就需要对管理对象(人/财/物/事件/无形资产等)的在各种情形下进行定义、分类、总括、检索和计算。这些分别体现为会计的科目、记账、立帐、核算与报表方法。这些原始的业务模型,可以被软件完全模拟。

其次,财会信息之间的规范对应与反映关系,也是“数字化”之前提,被约定成俗的东西。所以无论是对管理当局,还是对企业管理者来说,最先规范化的管理领域便是—财务管理。

最后,还因为,它与准确计算有天然的联系,数字之间互相反射和对应,又要求一定的实时性,固“财软”在中外企业界和纵向管理应用上都排在了前位。

三、中小企业成熟的信息化方法

而今,企业管理已从“清冷的珠算时代”步入了“散热式的计算机时代”,企业家们完全可以有“前车之鉴”,免去“趟河溺水之苦”。

信息化的工作可繁可简,但却是一项严肃的系统工程。

企业家们对自己的企业来说,就是父母与之孩儿。大人对小孩从小到大,从吃饭穿衣到职业选择都有一些计划、预测和安排。换成信息化来说,就是要使初始的和后续间断性的投资,互相兼容和促进,实现投资效益1+i>2的目标。

信息化工作又如“写文章”,不能想到哪就写到哪,必须要纲目清晰,统筹安排。因为投资工作不是“软件代码”,可删除、复制、插入、粘贴,失误就要付出代价。

因此,做信息化,就先要用“信息化”的方法来考虑问题。

1.全息决策。即从一开始就要考虑到一个比较长的周期,一个能覆盖多业务领域,最好也能跨越经营周期的一个“数字化计划”。

2.断点决策。由于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的,企业实力和外部环境都要几经更新和升级,这些轨迹并非是“连续的函数”,适应于不同阶段的做法就是这类决策。减少一些“完成取代性”的决策内容是考虑的重点。

3.柔性化。在不同的发展期间,预留“接口”,保证在没开通“电梯”时,能走楼梯。

4.定义好基础信息。企管中的实证、记录、法律、交易、计量、过程、特征等信息都是构成将来“服务器”处理、保存和重用的重要资源,必须事先重视。

5.分布性与组件化。工作站点与应用领域,都应从可独立、可分拆、可组合的方式上进行设计。

四、首推IT规划

俗话说,人是从小看大,三岁看老。这说明,一些基因(包括性格)在起了长远的作用。IT规划,就是要找到你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基因”。

一个站在“信息化”彼岸的企业,如何涉足信息化呢?

一个成熟企业所遇到的问题,后来的企业在开始前都应该规划进去。

1.环境认知(内部与外部)

2.企业宪法

3.战略构思

4.发展要素

5.目标管理

6.管理变革

7.经营变革

8.IT要素(网络与融合、通讯、安全、技术架构、数据结构、平台与中间件、各种系统)

9.系统匹配

10.商业智能

上述基本的“十大纲要”,是一个企业信息的“基因工程”。无论如何,基因的抽取工作是前期的,全局性的,决定性的。

五、引入第三方咨询

不管是实施成熟软件系统,或是新开发自用系统,或是安排IT投资,都需要抽象需求、规范业务流程与控制,这时引入第三方的咨询是必要的。

1.中立的第三方既是参谋,也是医生。他们与企业项目组一起对企业进行事先的诊断和分析,开出性价比好的"药方",对今后的发展和实施是最为有利的。

2.企业若是自己充当咨询角色,由于专业和资源的限制,对信息化的规律性缺乏深刻理解,会出现知识、经验的盲点及失误,常导致多次的“否定之否定”或是前后矛盾的需求,到头来会得不偿失。

3.由“IT提供方”充当医生,他们常常由于利益驱动而做出有"倾向"的决定,误导企业多花钱或是"货不对路",以至于引出法律纠分。

4.一些"IT与咨询"联盟的咨询机构也多暗藏玄机,会增加企业的信息化成本。

六、导入数字化的时机

处于起步阶段的小企业,数字化可能对目前的经营管理还不能有明显的短期"疗效"。因为主要是一些基础性工作。但选择了正确的"入口",却能有"特效"。

1.优先数字化对当前经管有重大意义的业务。选择标准是---数据量和实时性要求。

2.产生原始数据,并对今后经营有基础性影响的业务领域。这些资料需要准确和连续性。

3.在导入一项新的计划或运营一项新的业务时。这时可一步到位,以免事后返工。

4.集成应用的项目,应及早统筹。防止"以新除旧"带来的浪费。

5.可以单点应用的业务环节,在可扩展和集成的条件下,亦可先行。

6.信息化知识条件比较好的部门,如市场信息、综合办公、财务和标准化销售部门等都可先走一步。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第4篇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是在西方发起的由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推动的旨改革政府的一项运动。根据电子政务的实施对象和应用范畴的角度,可以将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划分为政府对政府(G2G)、政府对企业(G2B)和政府对公民(G2C)三种模式。在G2B模式中,政府主要通过电子化网络系统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旨在打破各政府部门的界限,实现业务相关部门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迅速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精简工作流程,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的生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可见,电子政务的发展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息息相关的。

尽管电子政务一词在我国悄然出现才不过几年,但实际上,中国电子政务已经经历了“办公自动化”、“金工程”、“政府上网工程”和现在的“三网一库”四个阶段。无论是那个发展阶段,都与中国企业的信息化有极大的关联。在办公自动化阶段,企业也建设自己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并且比政府更见成效,有效推动了政府信息化建设;“三金工程”的实施,让更多的企业强制性地参与到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当中,将企业纳入到政府的监管范围之内;政府上网工程的开展,触动了政府传统的办公理念,改善了其服务态度,在全社会内引起了思想上的革命;以“三网一库”为框架的电子政务,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上进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体制改革,并为新一轮的政府信息化带来契机,可以让更多的企业感受到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所带来的便利,极大激起企业在电子政务的大好环境中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热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在国家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相辅相成的,互为促进,共同提高。

2我国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期,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了政府、企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已经认识到,选择信息化道路是必由之路。那么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呢?企业信息化包括销售、生产、服务等方面内容,而实质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将融合世界先进管理思想的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企业的全面信息化,它包括着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和企业的外部沟通信息化。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数据的电子化:即把库存信息、销售凭证、费用凭证、采购凭证都以一定的数据库格式录入到计算机里,以数字的形式保存起来,可以随时查询。因此,它也可被称作为“数字化”的过程。第二个层面是流程的电子化:把企业已经规范的一些流程以软件程序的方式固化下来,使得流程所涉及岗位员工的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减少人为控制和“拍脑袋”的管理行为,同时也能提升客户满意度。第三个层面:通过对那些电子化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运用一定的计算模型,从而起到对管理和决策的支持作用。

然而,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企业电子商务进展缓慢等方面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中小企业而言,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

(1)观念落后,管理水平差。

中小企业目前观念中的信息化程度只能称之为办公自动化,在许多中小企业中,计算机还只是停留在充当打字机或电子账本的低水平。不仅没有实现内部的互联网,而且在业务过程中也很少直接借助计算机的帮助。全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不足10%;中小企业的上网率还不到20%。这是许多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另外,许多中小企业领导信息意识淡薄,眼光不够长远,认为信息化资金投人大,而收益却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得到的,不愿拿出资金搞信息化建设。而且企业原有的管理机制、生产机制、销售渠道已运行了多年,管理、设计、生产、销售人员都已有多年的传统工作经验,一时很难转过弯来适应新的工作方式。

(2)资金不足、人才匮乏。

中小企业生存率低、资信度差、抵押资产少、信贷风险大,融资渠道少,融资难度大。而一套信息化系统需要大量资金,即使一些中小企业在前期能够购置基本硬件设备与必要的软件系统,但实际上,它的应用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暴露出来的新问题而需要调整,后续资金会要求越来越多,因此信息化所需的资金投入是中小企业的又一大难题。同时,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也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人力、物力和资金的不断投人与支持。因此,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是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条件。另外,为保证信息化体系的有效运转,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这又是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大瓶颈。

3电子政务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中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和企业信息化建设都是国家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信息化,尤其是电子政务的建设,可以为企业信息化优化外部环境,引导企业信息化积极健康的发展,为企业信息化尤其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搭建一个平台。让企业在这个优秀的平台上“唱戏”,来完成自己的信息化任务。电子政务的建设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将会产生如下影响。

第一,电子政务的建设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利用网络为公民提供终身教育,其中就包含信息技术能力的教育。国家将在一定的时间内为社会公民提供全面的培训任务。电子政务的顺利开展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各级政府的领导人积极利用电子政务系统,这样,各级政府领导人可以为企业的领导人提供一个榜样,促进它们积极掌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并且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制定,将会越来越多的人接触电子政务、了解电子政务,为中小型企业信息化提供了受到良好信息素养教育的领导和员工。

第二,电子政务的建设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提供了优良的外部环境。

电子政务的建设加速了网络的应用,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让中小企业方便快捷地接入到网络;中国的《中国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为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提供了一个法律保证;中国第一份电子合同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的电子商务开始向一个更深的层次的发展,也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注入了新的内容,为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商务、电子交易等提供安全的保证,让企业不再担心交易的安全问题,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完成自己的业务上。

4结束语

新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企业要在竞争更为激烈的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立足,迫切需要企业信息化的支持,以便对包括市场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作出快速反应。而目前在中国积极建设的电子政务,为中国企业信息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如何抓住新世纪的发展机遇,走上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是摆在中小型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借助于电子政务的“东风”,可以降低对建设资金和技术的依赖程度,降低信息化建设的风险,保证在有限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情况下,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取得信息化建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周丕娟.论“珠三角”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J].企业技术开发,2004,23(7):48-50.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第5篇

一、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能力。

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二、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现状

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必须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据调查,有60%的企业认为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和人才流失是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目前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吸引企业目光的往往是需要什么样的硬件,网络环境如何搭建,而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关注不够。事实上,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过程,而所使用的高新技术不是一次购买、一直使用的技术。从项目立项、开发,到投入使用以及以后的维护,技术总在变化、升级和更新,信息系统也就不得不升级和更新。因此,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力量,在开发、应用和维护阶段都必须有自己的技术人才。其次,中小企业内部实施人员的知识层次偏低,大部分是初高中、甚至是小学毕业,对新知识的接受力不强,特别是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安装、配置、维护、操作等技术性知识很难接受,而且已经形成一种定性思维,这对于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是不利的。因此提高企业中普遍人群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核心技术,使之与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步,是当务之急。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信息化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匮乏,由于待遇和企业重视程度等因素决定了中小企业召到和留住高素质信息化建设人才比较困难。

三、解决目前信息化建设中人才匮乏的途径

1.改善用人制度,吸引并引进人才

由于很多企业用人机制僵化,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进优秀的信息化人才。大部分优秀人才选择进入科研机构或者自己创业或者进入大公司。因此,要想吸引人才就必须改革现有人事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提供更加优越、舒适、宽敞、温馨的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

(1)增强安全感:许多优秀人才之所以选择大公司和“国字号”单位,原因之一就是在“国字号”单位感觉生活有保障,有安全感。因此要实现中小企业与“国字号”单位的同等国民待遇,在户口、档案、职称、社会保障等方面予以切实保证,解除后顾之忧。

(2)提高激励机制:企业比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更为有利的条件,激励机制可以更为有效、效率更高。在同等条件下,比同行业有更高的激励标准,这样自然就会吸引来优秀科技人员。另外在人才引进中还要改变以往惟学历、惟职称、惟资历、惟身份的观念。要惟才而用。

(3)宽敞、舒适的办公环境:人都愿意在一个宽敞、舒适洁净的环境中生活,如果我们给一些人才提供优越的工作空间,比如在同等条件下“国字号”单位只给卡座办公的,给他单独的办公室;给小办公室的,给他大办公室。这样对于上了一定层面的人来说:一个单独的办公场所不仅仅是工作的需要,而且是精神上受到尊重。这样对有些人来说势必会有一定的吸引力,从而达到引进人才的目的。

2.改善措施,留住人才

目前中小企业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人才流失问题,因此如何留住现有人才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况且现有的高级的IT人才的跳槽,不只是一个人才的走失问题,他将会带走企业的很多无形资产,给企业的技术和效益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这种局面。

(1)让员工在工作时候保持快乐的心情:快乐的员工是生产力的源泉。一个企业要想留住人才,靠的不是铁的手腕,靠的是人心。所以说,人才管理的根本就是要管住人心。要关心爱护员工,要想让员工安心工作,一要解决员工的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二是作为领导阶层不要吝惜对自己员工的赞美、鼓励、关心与体贴,让员工感觉到温暖,感到自己备受重视。另外,人都有“归属感,经常性的举办一些大家感兴趣的集体活动;让大家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在一起交流、沟通、娱乐,营造出一种被亲情包围的人际环境。对于每一个员工来说都舍不得离开这个既有领导的重视,又有大家的相互关爱的即温暖又团结的大家庭。

(2)建立科学用人和客观考核的管理机制:在不吝惜鼓励的同时建立公平竞争机制,使能者上庸者下,为有建树的工作人员在得到物质激励的同时,有更广阔的成长和提升的空间。制营造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

(3)提供宽松的工作时间表:如果按照我们现有的管理模式去管人,管的是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至于上班后是聊天、摆样子,做什么就没有人过问了。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以改善一下对这部分IT人员的要求,不是要求他们按时上下班,而是要求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至于时间的安排可以灵活控制,甚至有些工作可以在家完成,这听起来好像不可行,可事实证明,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还取得了成功。在吸引了外来人员的同时,也留住了那些曾经拥有的老员工。因为对于员工来说,这种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超级秘书网

3.做好全员的培训工作

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而忽略了领导层与全体员工的培训工作。这是错误的。一个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只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问题,必须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上至企业老板,下至普通员工,都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员工是企业的核心组成,企业是否能顺利推行信息化进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员工的素质是否能适应信息化。为了迅速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与高校联合建立培训基地,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第6篇

信息化是当今技术发展的大趋势,科学院院士吴澄就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什么是信息化?1963年,日本学者在《论信息产业》文章中首次提及“信息化”一词。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也被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在我国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对信息化的定义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技术已经渗入各行各业的发展,企业信息化、会计信息化等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加大。

二、中小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中小企业为什么要实施会计信息化?管理大师戴夫费拉瑞曾说过:成长性企业中有95%是由于基础管理没有做好而失败的。目前,中小企业的管理工作薄弱,主要源于会计部门的制度、监督与管理薄弱。因此,完善基础管理,就要从会计信息化开始,这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核心问题。实施会计信息化,不仅可以理顺生产资源,集成会计信息,加强会计信息流通,又能不断积累经验,为以后实现企业信息化提供经验和基础。

三、中小型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的现状

在近二十年里,会计信息化虽着我国经济的腾飞而迅速普及。中小型企业普遍都实现了会计信息化。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小型企业的会计管理相对薄弱,如内部牵制制度、薪资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产清查制度等等,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是不系统、不完善的,因此其会计信息化工作往往局限于替代手工会计核算,具体表现为以财务软件代替手工处理。市场上面向中小型企业的财务软件主要分成两类,一类属于小型财务软件,基本上是依据传统手工会计的处理流程来设计的,其出发点只是为了满足企业财务部门的需要,即从初始建账到录入凭证、审核、记账、期末处理,最后形成并输出会计报告另一类是在小型财务软件的基础上,整合了供应链系统,集成各个子公司的信息,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即ERP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中的核心子系统,实现了财务集中化,ERP系统如下图所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系统)在目前是比较先进、比较完善的企业信息系统,但是一些中小企业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又回到了以前的模式,财务软件仅在会计部门使用,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的普及,一方面,软件运算速度快,编制会计报告容易,存储方便,简化了财会人员的工作程序,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使财会人员的工作重心由基本财务核算向财务分析转移,从而还提高了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另一方面,财务软件对会计信息的管理更详细、全面、系统,更便于查询和统计,提高了对会计信息收集、整理、反馈的速度和准确度,使会计工作能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再者,财务软件将企业信息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集成,提高了企业对各基础环节的管理水平。

四、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资金少、规模小、管理不规范,人力、物力等方面都受到较大限制,中小型企业要实现会计信息化必然会受到种种阻碍,遇到种种困难,下面就这些阻碍与困难进行探讨。

(一)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有的领导认为,实现会计电算化,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就够了;有的则企业认为,花费较大的成本实施会计信息化,就是为了加强会计信息的流通,这对提升企业效益和发展壮大企业没有太大的帮助;有的领导听说了信息化的好处与风险,但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实施,处于观望态度。因此,有的企业发展起来了,管理手段和方法任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滞后于企业的发展。

(二)员工业务水平不高。一般的中小企业会控制各方面的成本,在人力成本上的控制也不例外。用低成本聘请的员工往往工作经验不足,业务水平不高。即使企业花了大价钱购买会计信息系统,整合企业资源,但在具体实施后,却很难实现预期的效果。

(三)财务与业务相脱节。一个企业实质上是资金、信息、人力、物力等一系列资源的融合。但实际上,中小企业的会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协作,会计信息与其他信息不能实现融合统一。购买的财务软件通常只限于会计部门使用,导致会计部门与业务部门产生的信息不能相互衔接。

五、方法与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培训。企业员工的素质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瓶颈。企业要走出对会计信息化认识的误区,就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会计人员及其他业务人员的培训,充分认识开展会计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学习新的工作规范和方法,提高业务水平。

(二)打好实施会计信息化的基础。企业的基础管理主要包括制定和实施各个部门的标准、制度和流程,制定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传递的流程,将各个部门的工作数据化。这也是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基础。

中小企业信息化论文第7篇

1.1企业组织结构的风险信息技术具有很多特点,比如时效性、数字性、共享性、价值性等,它要求企业必须能够快速地获取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然后根据企业自身来分析这些信息是否能给企业带来利益,从而及时的做出有利于企业的决策。然而,对于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来说,其组织结构大都是锥形结构形态,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关系决定了这种基本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态,锥形结构的特点是高层管理者对业务与职能部门均实行垂直式领导,各中间层次管理人员在职权范围内对直接下属有指挥和命令的权力,并对此承担全部的责任。由于这种组织结构侧重于集权,与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要求不符,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1.2信息存储风险在传统会计模式中,会计资料的保存一般是通过报表或者账簿等纸质形式来进行的,可以长时间的进行保存,因此,丢失或者毁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各种信息数据都是直接人工进行输入,并通过网络系统按原先设定的程序进入相应的地方,构成一个以电子联机实时处理为基本特征的网络化控制的信息系统,会计信息被保存于计算机、磁盘等媒介中,虽然可以保存大量的资料,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但这些载体不易保存,容易导致资料无法读出,增加了数据安全风险。另外,在网络上计算机病毒十分常见,成为制约网络发展的最大危害之一,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很可能遭到病毒侵袭,会计信息被窃取、修改或者破坏,导致企业重要会计信息泄露或者毁坏,企业竞争对手也可以通过网络窃取企业商业机密,从而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

1.3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内部控制是一个受到企业各个利益团体的影响,综合各个利益团体的根本需求,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以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为最终目标,合理地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实现的过程。在传统手工做账阶段,企业会通过审批、授权、确认、审核以及职责分工等工作来加强内部控制,而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会计工作实现了自动化,各个会计流程、手续都被合并到会计系统进行操作,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同时造成信息交叉,使得传统会计系统一些职权分工、相互制衡失效,造成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效果大打折扣。我国中小型企业目前信息技术本身处于人才匮乏及技术上相对较为落后的地位,这也制约着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的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交易越来越多,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成本。在交易无纸化的同时,财务数据在网上公布已成为企业未来的基本模式,要想实现会计信息化,需要培养大量的新型人才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财务系统,新型人才需要拥有过硬的会计知识和新的财务理念,还要能熟练掌握网络技术。我国的中小企业部门都比较多,管理不够严谨,相互之间的衔接相对不集中,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导致企业对各部门的财务数据等资料信息不能及时获取,部门信息上报不及时,无法实现及时监控和做出有效的管理政策。同时,企业中接触会计系统的员工,可能会存在一些道德败坏的人员,他们会将会计信息作为违法犯罪的目标,窃取财务信息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也不利于企业体制创新的落实和企业发展企业的发展。

2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的对策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建设会计信息化存在诸多风险,但建设好会计信息化的道路并不是艰难万分,我们应该把握好中小型企业的经济特点,从我国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就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的以上风险提出以下几条对策。

2.1实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建立适应会计信息化的企业组织结构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最新管理思想,是近年来国外管理界在全面质量管理、准时生产、工作流管理等一系列管理理论与实践全面展开并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的。主要表现是:(1)这种企业组织结构很大程度上压缩了企业部门的数量,致使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再是锥形化,而是逐渐呈现扁平化趋势,虽然以专业技术组织的职能部门仍然会存在,但是各个部门之间的划分不太明显。(2)按照一定的流程组成的项目小组活跃在企业生产经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每个项目小组都可以跨越部门和专业,不受约束,而且项目小组可以临时成立也可以长期存在,这样,企业就可以以一个整体来面向客户,从而避免了信息的传递慢和传递失误等各种问题,还避免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界面的不一致性。(3)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不但可以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事后控制,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事前与事中都能实现有效控制,从而能够健全并严格执行先进的管理制度,做到既重局部管理又能实现整体流程的控制。

2.2加强系统软件本身的安全性,增强数据库资料的保密性选择适合本企业自身的软件系统,建立电子屏障防火墙,防范来自外部的非法访问,应用病毒防治技术,充分利用系统的安全功能和安全机制,防止病毒从外部网络侵入内联网,采取加密技术,并加强设备的维护,提高数据资料的安全系数。

2.3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加强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网络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是防控会计信息风险的有效措施,为减小财务风险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措施,加强财务软件的授权,增强各个有使用权限的人员之间的监督体制,禁止不相关人员使用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防止外部人员窃取企业的会计信息和资料。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