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合集7篇)

时间:2023-09-03 14:47:40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第1篇

关键词:股指期货 交易风险 风险控制

要想了解股指期货投资的各种风险,并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规避,就必须首先了解股指期货的定义以及其自身的一些重要特征。

一、股指期货的定义和特征

(一)定义

股指期货是股票指数期货的简称,它是把股票的价格指数当成标的物的一种金融期货合约,并协议合约双方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间以约定的价格来买卖股票的价格指数,是一种可以转让的合约。合约的价值是由交易的单位和股票的指数相乘得出来的,这里的交易单位是每个点的指数多能表示的价值。

(二)特征

投资组合价格是用数字来表示的,而股指期货交易的对象其就是这些数字,所以,它跟商品期货交易不同,不用把商品作为标的进行交割,而是必须用现金来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有自身的一些特征:

1、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

其中的双向交易指的是投资者既可以买入期货合约,又可以卖出期货合约,这两种情况都能作为交易的开端。对冲机制指的是双向交易了结,即所谓的“平仓”。通过低价买进然后再高价卖出可以获得收益,高价卖出低价买进也能获得收益。

2、杠杆机制

这里指的是投资者在股指期货交易的过程中只需要交少部分的保证金就有可能实现数倍甚至几十倍的合约交易,这种用少量资金来获得较大价值的方式就叫做“杠杆机制”

3、“T+0”交易制度

这是与“T+1”交易相区分的,即只要是在交易的规定时间内,投资者就可以随时进行买进和卖出活动

4、每日无负债结算

即在每个交易日结束之后,都要对交易者当天的盈亏情况进行结算,对于不同的交易者,根据盈亏状况要在他们之间实行资金划转,以便投资者在资金不足时及时补足。

5、市场流动性高

股指期货交易能够有效提高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从而提高整个市场的有效性。由于套利和套期保值策略的影响刺激了股票交易需求,股指期货的出现增加了这种需求,从而提高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进而提高市场的流动性。

二、股指期货投资风险的种类

股指期货交易市场充满了各种风险,投资者在获得高收益时也承担着高风险。通常来说,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风险

风险对投资者来说,因期货经纪机构选择不合理而带来损失的风险就是风险。如投资者选择的期货公司因为风险管理不当最后倒闭,这就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风险,这种风险就是风险。

(二)操作风险

这种风险是由于投资者或者是机构在期货交易中因为操作上的失误或者公司内部控制不力或者是因为信息系统方面的缺陷所造成的的意外损失带来的风险。

(三)市场风险

由于价格变动使合约价值发生改变所带来的风险,导致这种风险产生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心理因素等。

(四)流动性风险

市场的流动性较低或者合约交易双方不够活跃,参与者少等问题就会造成交易难以及时达成,这种原因带来的风险就是流动性风险。

(五)交割风险

股指期货是用现金来交割的,若投资者没及时进行平仓又必须交割的话就要支付百分之百的现金,此时保证金如果不足的话就会有爆仓的风险。

(六)资金流风险

这种风险一般存在于投资者满仓或者持仓比例过高的情况。此时投资者的资金不能满足保证金的需求,那其持有的头寸就存在被强制平仓的风险。

三、股指期货投资风险的有效控制

(一)完善宏观监管体系

当前我国对期货市场的监管缺乏行业自律,使得市场在风险监控环节出现空白,从而给政府的和期货交易所的监管工作带来困难。股票指数期货与商品期货不同,他对风险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及时建立自律性的内部沟通机制,从而降低风险。除此之外,跨市场、跨部门的监督应该要有,它给各机构信息共享提供便利,有利于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二)健全中观层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对股指期货进行监管的中观主体是交易所,它将市场中的买卖双方以及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是整个交易的中心,同时也是对风险进行防范的第一防线。应该清楚证监会和交易所的职责,有效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三)加强微观层面的风险控制

这个层面主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加强对期货经纪公司的管理力度,健全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每个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同时不能忽视对员工的道德教育,企业内部还要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财务及结算制度等;第二,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对出现的亏损要有准备,提高心理承受力。

参考文献:

[1]李明,方晓,陈敏.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股指期货的风险与防范[J].技术与市场.2011 (07)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第2篇

一、引言

另类投资(AlternativeInvestments)有别于传统的股票、债券多头投资(long-onlyinvestments),其差异或者体现在投资方式上或者体现在投资对象上。从投资方式来看,另类投资主要投资于一些特定的工具,像对冲基金(HedgeFunds)、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EquityFunds)、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等;从投资对象来看,另类投资包括不动产(realestate)投资和商品(commodities)投资等。一般认为,另类投资具有流动性较差、需要较强专业知识、高风险高收益等特点。但更为重要的是,另类投资也被认为具有和传统投资低相关性的特点。根据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和夏普等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投资组合中的风险资产相关系数越低其投资组合的标准差就越小,越有利于分散风险。因此,基金管理人在构建投资组合时也越来越经常地考虑另类投资。比如,著名的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和弗吉尼亚大学捐赠基金都配置了较大比例的另类投资,以2008年6月末为例,这两个大学捐赠基金的资产配置如表1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表1中两个学校的捐赠基金的现金头寸都是负数,这意味着在2008年6月末这两个基金都有净的资金借入或净贷款,但占整个投资组合价值的比例均不大。在这两个学校捐赠基金的资产配置中,另类投资都占到了极大的比重,原因之一可能在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基金管理人更愿意将资产更多配置于和传统投资市场相关性较低的另类投资品种。商品投资作为另类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虽然占整个投资市场的比例仍旧很小,但近年来已经获得长足的发展。商品投资的实现方式有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两种,而期货交易是最主要的一种。由于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低,农业一直被认为是非周期性行业,农产品投资也是商品投资的主要对象之一。比如随着全球农产品价格在2011年一季度达到历史新高,和农产品相关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根据Pleven(2011),2011年1月和2月,美国投资者总共对农产品相关的交易所交易基金注入了10亿美元。基于以上思路,本文在另类投资相关研究背景下,主要研究我国农产品期货和传统证券市场的相关性问题,分析农产品期货对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作用,并提出相关的投资对策和建议。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相关研究国外对于商品投资(包括农产品)对于分散投资组合风险的研究在近十年以来经历了两种观点的转变。国外较早的研究比如Gorton和Rouwenhorst(2006)以及Erb和Harvey(2006)均认为,商品投资以及农产品期货投资的收益率和股票市场的收益率相比具有低相关性的特点,因此商品投资能够加入股票投资组合以分散风险。再比如,Fleming、Kirby和Ostdiek(2006)认为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动的方差显著低于股票市场,在极端假设下,农产品期货价格仅仅和天气有关,而和股票交易没有任何相关性。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种类的商品投资,在不同时间段和股票市场的相关性也是不同的。比如根据Inamura等(2011)以及Tang和Xiong(2010)的研究,进入21世纪初能源期货(主要是原油期货)、农产品期货和股票市场几乎表现出了零相关性,但2004年以后商品投资(尤其是农产品指数)和其他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性日益增加。究其原因,他们认为这是由于近年来,商品投资交易所交易基金获得了巨大发展,包括农产品期货指数、能源期货指数和金属期货指数的构建,为投资者提供了商品投资的便捷途径,越来越多的基金将商品投资纳入投资组合,因此商品投资和其他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性也就日益增加。Mayer(2009)的研究也表明指数交易者对于农产品投资的价格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农产品投资的实践上,国外学者Waggoner(2011)认为交易所交易基金是较好的选择。在现实中,国外投资者也主要通过交易所交易基金进行农产品投资:荷兰银行(DeutscheBank)在2007年1月5日设立的强力农产品基金(PowerSharesDBAgricultureFund)是现在最大的农产品交易所交易基金,2011年3月资金规模就已达到28亿美元;世界第二大的农产品交易所交易基金是由瑞典出口信贷公司(SwedishExportCreditCorporation,SEK)在2007年10月17日发行的农产品指数基金,2011年3月资金规模也已达到4亿美元。从国外已有文献来看,商品投资包括农产品投资在投资组合中的作用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并被深入研究,在实践中各种类型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在资产组合中加入商品投资以分散风险。

(二)国内相关研究国内关于商品投资包括农产品投资分散投资组合风险的研究尚不多见,绝大多数关于农产品期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也有国内学者考察农产品期货和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但着眼点还是在于农产品期货与相关农产品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比如寇明婷、卢新生和陈凯华(2011)通过构建农产品期货综合价格指数与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综合价格指数,运用由协整、Granger检验及向量自回归多元模型构成的递进式的计量分析框架,对2005—2010年间两类市场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与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农产品期货市场与相关股票市场之间关联度高,存在长期均衡的互动关系;农产品期货市场短期价格与均衡价格的偏离对相关股票价格有显著的引导拉动作用。此外,实证分析还表明两类市场存在由期货市场到股票市场单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张喆和罗泽举(2011)以棉花交易品种为例,考察我国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两个市场的相关影响关系。他们认为由于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上棉花产品收盘价格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因而可以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建立了两者的长期均衡方程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其着眼点其实还是在于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由于国内相关研究的缺乏,本文试图开阔我国农产品期货投资的研究领域,分析农产品期货与证券市场收益率的相关性,从投资组合的角度分析农产品期货分散风险的作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做有益的探讨。

三、我国农产品期货与股票、债券的收益率和风险比较

为了研究农产品期货与传统投资市场的相关性,我们采用易盛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上证综合指数和国债指数来衡量农产品期货与股票、债券的收益率,样本期间为2009—2013年共5年,以月度数据为样本。具体收益率按照金融领域一般计算方法,以本月价格除上月价格取对数作为本月收益率,即ri=LN(Pi/Pi-1)作为第i月收益率,本文称之为月度对数收益率。易盛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上证综合指数和国债指数的月度对数收益率曲线如图1所示:在图1中,stock曲线表示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bond曲线表示国债收益率,AFI曲线表示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收益率(100%保证金比例,多头)。从图1可以看到,我国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和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收益率的波动明显较国债收益率大。根据最近五年的数据,我们也可以得到这三种投资收益率的均值和方差(表2)。表2中的收益率均值和标准差均是未经年化的月度值,表2表明近五年来股票(上证综指)的月度收益率为0.250%,国债为0.233%,农产品期货(保证金比例为100%,多头)为0.437%,这意味着农产品期货的收益率最高,股票次之,国债最低。但从风险角度而言,国债的标准差最低,仅为0.231%;股票的标准差最大,为7.161%。

这似乎意味着股票的风险高于农产品期货的风险,但期望收益率却比农产品期货要低,这与有效市场理论相违背。需要注意的是,期货交易采用保证金交易,而表2中的数据是根据指数或价格变动得到的,根据我国农产品期货交易规则,期货保证金比例会随最后交易日的临近而有所不同,越是临近最后交易日保证金比例越高,但总体在5%—35%之间。如果以中值20%作为保证金比例,那么价格波动1%,收益或亏损就将达到5%,标准差也将增长5倍,由此表2中农产品期货收益率的均值将达到2.2%左右,标准差就达到25%左右,农产品的期望收益率以及风险均是最高的。根据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在近五年来我国国债投资的风险以及期望收益率是最低的,股票投资的风险与期望收益率比债券都要高,而农产品期货的风险与期望收益率在这三种投资中均是最高的。

四、我国农产品期货与股票、债券的相关性和具体品种分析

(一)我国农产品期货与股票、债券的相关性分析由于在投资组合中,各资产类别的相关性越低,在其他条件相同下,投资组合的标准差将越小,风险也就越低。因此分析农产品期货和股票、债券(以国债为例)的相关性对研究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散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从相关系数以及线性关系两个方面展开:1、相关系数分析根据2009—2013年5年的月度数据,农产品期货指数、上证综指和国债指数的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到,农产品期货指数与上证综指、国债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40和-0.196,相比较上证综指与国债指数的相关系数-0.443,这两个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还是比较低的。如果我们让这三个相关系数的原假设为0(即H0􀏑ρ=0),则农产品期货指数与上证综指、农产品期货指数与国债指数、上证综指与国债指数的p值分别为0.0642、0.1327和0.0004,所以在95%的置信水平下,前两个相关系数我们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可以认为农产品期货指数与上证综指、国债指数均是无关的,这就意味着在以股票和债券构成的传统投资组合中如果加入农产品期货可以扩大投资的可能性边界,能够有效分散投资风险。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债指数和股票指数相关系数的p值为0.0004,在95%的置信水平下应该拒绝原假设,国债指数和股票指数的变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如果构建头寸不当,以股票和债券构成的传统投资组合会遭受相同的系统性风险。2、线性回归分析确定若干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除了计算相关系数以外还可以通过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由于本文涉及的上证综指、国债指数与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均为时间序列,在进行线性回归前必须做平稳性检验或协整检验。根据Granger(1981)的研究,对于时间序列而言,有可能序列本身不平稳但仍旧存在稳定的线性组合,所以我们在做回归前先用ADF模型做单位根检验,如果序列本身平稳就无需做协整检验;如果序列本身不平稳,则必须做协整检验。我们直接对农产品期货指数、上证综指与国债指数的对数收益率做滞后0阶的ADF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到,由于ADF检验的p值均小于1%,因此我们应该拒绝原假设,这三个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可以认为农产品期货指数、上证综指与国债指数对数收益率本身就是稳定的。这个结论和一般的研究相符合,已有研究大都认为指数价格变化滞后1阶是平稳的,而本文的收益率是价格之比取对数得到的,其本身就是平稳序列。用上证综指、国债指数对数收益率对农产品期货指数对数收益率做线性回归得到以下方程:RA=0.0096452+0.1324884RS-2.40115RB(1)(p值0.186)(p值0.436)在(1)式中,RA表示农产品期货指数对数收益率,RS表示上证综指指数对数收益率,RB表示国债指数对数收益率。由于回归系数的p值为0.186和0.436,均远远大于0.05,因此不能拒绝这两个系数为0的原假设,也就是说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对于农产品期货价格不存在显著影响。这个结论和相关系数分析的结论一致,也意味着在以股票和债券构成的传统投资组合中如果加入农产品期货可以有效分散投资风险。

(二)农产品期货具体品种分析上文分析了农产品期货指数与股票、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而农产品期货的种类繁多,每个农产品期货与股票、债券之间的相关性不尽相同,以下我们从投资角度,以易盛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的二级指数为研究对象,分析具体农产品期货的投资价值。1、相关系数分析易盛农产品期货价格指数的二级指数主要包括农期强麦、农期谷物、农期软商、农期油脂、农期棉花、农期白糖和农期菜油等。各品种指数的月度对数收益率与上证综指、国债指数月度对数收益率的相关系数如表5所示。表5中每格均有两个数字,前一个为相关系数,括号内为p值。根据表5,所有的期货品种与国债指数均可以认为不相关(与国债的p值均大于0.05)。而不同的期货品种和股票市场表现出了不同的相关性,农期油脂、棉花、菜油的p值均小于0.05,和股票市场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农期白糖的p值为0.09,也表现出和股票市场一定的弱相关性;农期强麦、谷物、软商的p值均远大于0.05,可以认为和股票市场不存在相关性。究其原因,可能在于股票市场价格变化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油脂、棉花、菜油等可能需求弹性较大,也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影响,因此和股票市场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而强麦、谷物、软商等商品本身需求弹性较小,具有非周期性的特点,因此和股票市场的相关性较弱。综上分析,从投资角度而言,如果想要在传统投资组合中加入农产品期货以分散风险,为了尽可能降低系统风险的影响,应该在投资组合中加入农期强麦、农期谷物和农期软商等品种。2、夏普比率分析夏普比率是用来计算投资资产中每一单位风险所得到的超额补偿,其计算公式为:夏普比率=[E(Rp)-Rf]/σp(2)在(2)式中,E(Rp)表示投资组合或资产的期望收益率,Rf表示无风险收益率,σp表示投资组合或资产的标准差。一般认为夏普比率越高,每一单位风险得到的超额补偿就越高,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风险规避者会选择夏普比率高的项目进行投资。我们可以将国债指数的月平均收益率(0.233%)作为无风险收益率,以2009—2013年的月度数据计算各农产品期货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以此得到各农产品期货的夏普比率,结果如表6所示。农期强麦和农期谷物由于在近五年来价格成下跌趋势,表6中的收益率为空头收益率,而农期油脂和农期菜油由于平均收益率较低但波动较大所以夏普比率为负数,这两个品种是不适合风险规避者投资的。结合表5和表6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想在以股票和债券为主的传统投资组合中加入农产品期货以降低系统性风险,农期软商和农期白糖将是不错的选择。农期软商价格的波动和股票市场几乎不相关,夏普比率也较高,达到了8.40%,风险得到了较高的补偿;农期白糖在95%的置信区间和股票市场表现出相关性,但在90%的置信区间和股票市场不相关,而农期白糖的夏普比率达到了9.67%,风险得到了最高的补偿。

五、结论与农产品期货作为投资组合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本文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基本结论:近五年来我国国债投资的风险以及期望收益率是最低的,股票投资的风险与期望收益率比债券都要高,而农产品期货的风险与期望收益率在这三种投资中均是最高的;农产品期货作为整体和股票市场以及债券市场表现出了低相关性,在以股票和债券构成的传统投资组合中如果加入农产品期货可以扩大投资的可能性边界,能够有效分散投资风险;对于具体的农产品期货品种,农期强麦、谷物、软商均和股票市场不存在相关性,农期白糖和股票市场存在一定的弱相关性,农期油脂、棉花、菜油和股票市场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结合夏普比率,农期软商在最大化分散风险的同时可以得到较高的风险补偿,而农期白糖在风险得到最高补偿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分散风险。在构建包含农产品期货的投资组合时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一)准确测定投资者的风险态度和风险承受能力金融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是相互对应的,常规的投资可以分为三大步骤:确定投资目标并制定投资计划,执行投资计划,跟踪反馈投资执行效果。对于基金经理而言,投资者的风险态度和风险承受能力是决定投资目标和计划的重要因素,如果要在投资组合中加入农产品期货,首先要做的就是准确测定投资者的风险态度和风险承受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专业的调查问卷来了解投资者的相关情况,由于农产品期货属于高风险投资,一般只适合高风险容忍度和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风险容忍度或风险态度与风险承受能力是不同的概念,风险容忍度是投资者对风险的主观意愿和态度,投资者越是追求高收益并愿意容忍更高的风险,风险容忍度就越高;而风险承受能力是一种客观的经济条件,投资者的收入越稳定,总财富的水平越高,风险承受能力就越强。我们认为,只有在测定投资者具有高风险容忍度和高风险承受能力时才能考虑农产品期货投资。

(二)合理确定农产品期货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仓位以及品种如果投资者符合高风险容忍度和高风险承受能力,基金经理进行投资时还需要合理确定农产品期货在整个投资组合中的权重。这就需要考虑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我国现有的公募基金在投资方面就有很多限制)以及基金自身的风格。一般而言,如果基金风格是稳健型的,即使涉及农产品期货投资,仓位也不宜过大;如果基金风格是进取型的,则可以根据投资者的情况合理确定农产品期货的仓位以达到投资目标;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旦确定在投资组合中加入农产品期货,则应选择和传统证券市场相关性低、风险能够得到较好补偿的品种,比如根据本文的研究可以选择农期软商和农期白糖。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第3篇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股指期货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并且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论述了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特殊风险,最后提出了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股指期货 特殊 风险 防范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开放和资本市场规模的飞速发展,投资风险日益上升,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需求日益强烈。作为一种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可以规避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但是,作为在全球金融市场上占据极大份额的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货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性。1995年巴林银行的倒闭和1997年国民西敏士银行在股指期货交易中的巨额亏损,都显示出了股指期货的内在风险性。1998年,国际投机资本在香港股票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上的联动交易,更显示出股指期货对金融安全的潜在威胁。由于股票指数期货市场运作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交易风险,给市场宏观主体和微观主体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环境造成了潜在性的危害。因此,对股指期货交易风险的防范尤为重要,以期充分利用其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改革服务。股指期货的出现,可以完善中国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市场功能、改变市场单边运行机制、为投资者提供有效对冲风险的工具,但是它也可能带来加重投机氛围、增加操纵行为、加大样本股和非样本股波动等问题。这导致在进行股指期货交易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风险。分析这些风险,并学习如何防范对于充分利用股指期货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文献综述

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朱坤林(2009)认为股指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对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基础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但作为金融创新工具,其本身也会给市场带来新的交易风险,应通过建立健全股指期货交易制度、加强股票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的协调和合作、加强对市场交易主体的监管以及加强风险意识与投资技巧的教育和培养这几个方面防范和控制股指期货的交易风险。

徐伟东(2009)对我国股指期货的风险来源及防范机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股指期货的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的完善性,认为应该强化法治精神和信用精神,旨在为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和正常运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张婷、杜建智(2008)从股指期货的基本内涵和功能出发,着重探讨我国股指期货面临的风险以及如何防范的问题,认为应该从主题角度、运作角度和监管角度三个方面防范股指期货的风险。甄红线(2008)通过分析表明对股指期货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在我国推出股指期货交易的初始发展阶段,更应该重视和研究如何管理股指期货风险,以便于我国股指期货的健康发展。雷裕涛(2008)提出我国开展股指期货面临的特殊风险包括制度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结构不对称导致的风险和市场过度投机的风险,针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交易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等相应的防范措施。王钦安(2008)从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起步晚的实际情况出发,详细阐述了在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现实意义,并对如何规避股指期货带来的各类风险提出了建立严密的法规与监管体系、合理设计期货合约标的、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和完善上市公司的监管、建立跨市场联合监管机制以及培育和壮大机构投资者的建议。

陈波(2007)在文章中表明股指期货风险防范非常重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防范股指期货风险的经验,提出我国股指期货应采取如下措施加以防范:建立严密的法规与监管体系;科学合理地设计股指期货合约;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的合作;壮大与完善股指期货的投资主体;对国际游资建立适时监控和防范预警制度。学者的研究集中在股指期货上市交易之前,本文将以2010年4月股指期货在我国的正式上市交易为背景,对我国股指期货的风险防范进行系统的分析。

股指期货交易风险分析

股指期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保值或投机工具,投资者并不一定非要持有股票才能参与股市交易,由此可以省去挑选股票所面临的困难又同样可以获得盈利的机会。股指期货是股票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管理股市风险的有力工具,但其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其在具备管理股市风险功能的同时,自身也蕴含着相当大的风险,作为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存在一些区别于其他金融衍生品的特有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差风险

基差就是某一特定地点某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与同种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货合约价格间的价差,即基差等于现货价格减去期货价格。从本质上看,基差反映着货币的时间价值,一般应维持一定区间内的正值(即远期价格大于即期价格)。套期保值实际上是用基差风险替代了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如果投资者在进行套期保值之初与结束套期保值之时基差没有发生变化,就可能实现完全的套期保值。但是在巨大的市场波动中,也有可能出现基差倒挂的异常现象,这就表明股指期货交易中的价格信息已完全扭曲,这将产生巨大的交易性风险。

(二)市场操纵风险

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只要交易者拥有足够多的资金,就有可能通过买卖大量期货合约达到操纵期货价格的目的。而期货市场的保证金制度使这种操纵行为更为容易。大资金的交易者通过价格操纵,将期货价格迅速拉升或打压,使持有相反头寸的投资者难以补足保证金而纷纷爆仓,从而获得巨大利润。价格操纵严重影响市场的公平与公正,导致期货价格严重失真,套期保值者无法规避风险,而且极有可能引发最后的逼仓风险。

(三)高投机性风险

在股指期货市场中,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构成了市场中两大参与主体。由于股指期货市场通常实行的是保证金制度,投资者可以利用杠杆作用以小博大,大大增强了市场对投机者的吸引力,使市场中投机者的比重占了上风。在期货市场中,投机者承担了套期保值者转移的巨大风险。通过买空卖空博取价差,是保证市场流动性,促进市场活跃的重要力量。但是过度投机行为也将会给市场机制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价格剧烈波动和市场恐慌。如果期货市场的风险放大效应与价格操纵、黑幕交易等非法行为联系在一起,将会造成整个金融市场的巨大震荡,甚至危及经济体系的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我国开展股指期货交易面临的特殊风险

由于我国特有的市场文化背景、股市的现状和政策干预等诸多因素影响,要研究股指期货,首先要了解我国推出股指期货制度所要面临的特殊风险。

股指期货推出的初衷是为了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目的是为了规避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但由于其本身的高杠杆性和损益的放大效应,投资者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其心理和投机行为,指数期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主要来源于其损益的放大效应。股指期货交易的参与者大多是以投机为目的,套期保值者只占其中较小的比例。

我国股市要加快同世界全面接轨的步伐,相应的改革方案和措施以及政策的出台将会引起汇率、利率、债市及期货市场联动的不均匀性,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优势者抢得先机,而信息劣势者遭受损失。

实现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必须以允许买空卖空为前提,即买空(卖空)股票现货,同时卖空(买空)股指期货才能实现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但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只能做多,不能做空,这就导致了市场不对称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投资者只能通过买进股票、卖出股指期货进行单边套期保值,因而导致股指期货价格被持续性地低估;另一方面,股指期货市场做多者,由于在现货市场不能抛空,必然导致股指期货交易纯粹投机,如果现货市场发生较大幅度的下跌,股指期市多头者将抛出股指期货,现货市场抛售股票者也会增多,从而进一步促使股价下跌,再次引发上述过程,这种市场不对称机制将有可能导致股指期货价格单边下跌(或单边上涨)与现货指数脱离,甚至引发股市崩盘的风险。

从近几年国内外期货市场上市品种的交易情况看,品种的选择、合约的设计、保证金的规定等,对交易活动中的风险形成都具有一定的影响。股指期货交易的标的物是股价指数,由于我国股票价格指数编制方法以及所特有的股本结构的原因,被选作标的指数的股价指数纵的风险较大。

在股指期货市场上,主要存在三类交易主体,他们分别为套利者、套期保值者与投机者。大多数投资者并非是标准金融投资者而是行为投资者,由于他们的行为并非总是理性的,因此这三类投资者将会面临着各种风险。从投资者结构上看,成熟的证券市场、多元化机构投资者是交易的中坚力量,而我国呈现出典型的散户型特征,机构投资者只以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为主,目前这种市场交易主体结构失调,使机构投资者更易联手操纵市场,他们利用信息不对称、内幕交易等优势,进行不公平交易、违规交易,影响指数的变动,人为造成股指期货与现货的偏离,以求获取暴利。 现阶段我国证券和期货监管的机制尚不完善,交易行为尚没有完备的法律保障,由于管理法规和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投机功能失控,产生极大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法律制度风险以及管理风险。

股指期货风险的防范措施

投资者的风险管理目标应该是保障自身财务安全、在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投资。为有效的防范风险,应该避免投资者非理性投资。投资者在进入股指期货市场之前,应选择一个具有合法资格、信誉好、资金安全、运作规范和收费比较合理的经纪公司;推出股指期货后,监管者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灵活地对现有的法规、条理进行适当调整,以规避或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强化对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的管理,对交易所的管理,包括对其的组织监管、规则审核、监审风险管理措施与直接监督检查,对期货经纪公司的监管体现在中国证监会对期货经纪公司设立审批权和监督检查权。监管者还要引入熔断机制进行管理,熔断机制是为了让投资者在价格波动剧烈时,有一段时间的冷静期,抑制市场非理性过度波动,同时在熔断期间也便于交易所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市场风险。在面对突发事件引起价格巨变时,熔断机制可以制止恐慌性抛售,让市场恢复理性运行。

参考文献:

1.朱坤林.浅谈我国股指期货交易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商业时代,2009(5)

2.徐伟东.我国股指期货的风险来源及防范机制[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

3.张婷,杜建智.我国股指期货推出的风险和防范[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11)

4.甄红线.我国推出股指期货所面临风险的防范措施[J].金融发展研究,2008(12)

5.雷裕涛.我国开展股指期货的特殊风险分析及其防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7)

6.王钦安.浅析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意义和防范风险的相关建议[J].财会研究,2008(9)

7.陈波.我国股指期货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N].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作者简介: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第4篇

【关键词】期货投资基金;我国期货市场;利弊分析

一、期货投资基金的概念

期货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募集资金,以专业投资机构为主体在期货市场进行投资的一种期货投资工具。作为一种投资基金,期货投资基金具有规模经营、降低成本、组合投资、风险分散、专家理财、投资科学、安全性高、经营稳定和收益可观等特点。广义上的期货投资基金在国外通常被称为管理期货(ManagedFutures),指的是由专业的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一个行业。这些基金经理被称为商品交易顾问CTA(CommodityTradingAdvi-sors)它们使用全球期货和期权市场作为投资媒介,向那些想要参与衍生品交易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专业的资金管理,其交易对象包括实物商品和金融产品中的期货、远期和期权合约。狭义上的期货投资基金主要是指公募期货基金,是一种用于期货专业投资的新型基金。

二、期货投资基金对我国期货市场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利于完善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

由于我国政府对进入期货市场投资者资格的限制,国内金融机构不能进入期货市场,国有企业期货交易也仅限于套期保值,其他企业由于害怕期货市场的高风险性,进入者很少,这样就造成了期货市场一中小散户为主,缺少机构投资者。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底,国内期货市场的开户数约130万户左右,其中机构投资者仅4万户左右,占比仅为3%。应该说,期货市场经过清理整顿后的多年发展已经培育了大量个人投资者以及产业套期保值交易者,但随着实体经济提出更高的要求,急需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建立期货投资基金不但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期货市场,发挥大资金的优势,更能将广大中小投资者变成机构投资者力量,增加我国期货市场上理性者的数量。

2.有利于期货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发展期货投资基金有利于发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功能。在期货市场中,保值者和投机者都是必不可少的,投机者为保值者分担一定的风险,缺少任何一方,交易都无法顺利进行。若投机者太少,套期保值者的风险就无人承担,市场缺乏流动性。我国目前的期货市场会员和投资者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小,套期保值和投机力量都不充分。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加大了我国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和非理素,而建立期货投资基金则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期货市场,发挥大资金的优势,把广大中小投资者变成机构投资者力量,增加我国期货市场上理性者的数量,从而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维护期货市场的稳定。

3.有利于加快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争夺原材料的定价

权期货市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定价功能。发达国家的期货市场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芝加哥期货市场拥有对全球农产品的定价权,伦敦金属市场拥有对全球铜,锌等重金属的定价权。我国期货市场成立二十多年来经历了快速发展期,混乱发展期,调整期,目前进入了规范化发展道路,发展壮大我国的期货市场对我国争取全球重要原材料的定价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由于国内期货市场缺乏机构投资者,都是散户机操作,这就导致期货价格经常出现波动偏离正常轨道的情况,其价格与国际市场期货价格有一定差距,这就为嗅觉敏感的国际资本提供了的不同市场之间投机套利机会,从而从我国期货市场获利。我国建立期货基金后,这些基金也可以在各种可能的市场上套利,从而加大了我国期货市场同其它期货市场的联系,促进我国期市价格与世界期市价格同步,从而增强我国期市的竞争力,增强我国在商品定价上的影响力。

(二)消极影响

1.操作风险

(1)对客户信息了解不充分引发的风险。在期货投资基金业务中,如果没有足够了解客户财产与收入状况、期货投资经验、风险认知、承受能力以及投资偏好等情况,就难以为客户推荐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服务,也由此会带来诸如因产品、服务错配而导致的客户投诉风险,客户自身经营风险(如客户破产所带来的纠纷)等。

(2)道德风险。由于期货公司各自规模及其他情况的不同,投资基金业务与经纪业务、投资咨询业务以及其他期货业务有时很难做到机构、人员、资金的分开。各期货业务部门之间不设置防火墙,就无法保证各项业务操作的独立性,从而就有可能会出现将自有资产与受托资产混在一起,通过对冲操作牺牲客户利益而实现公司自身利益的情况。

(3)法律风险。金融产品同质化的特性决定了期货投资基金业务推出之后,期货公司之间必然会出现竞相争夺客户的现象。为了拉拢客户,吸引资金,期货公司有可能会对客户做出保本保息的收入承诺,将投资基金业务变相成为融资业务。2.市场风险所谓市场风险,又称期货价格风险,是指期货价格朝着不利于投资者所持有头寸的方向变动,从而导致资产价值损失的风险。它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经济方面如利率、现行汇率、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与货币政策、能源危机、经济周期循环等。

三、我国期货投资基金健康发展建议

(一)不断完善市场法律环境建设

我国目前已颁布《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从市场、交易、结算,到监管系统,建立了初步的法律体系。但至今尚未出台一部完整的期货法,因此,期货交易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的对冲和避险工具在制度上并未引起管理层足够的重视,部门众多的证监会,也只下设一个期货部来处理和监管期货有关事务。

(二)建立有效风险评价体系

为了有效针对诱发市场风险具有复杂的多重性因素的特性,期货投资基金风险管理体系总体框架,从结构上应该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两个部分,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在对期货投资基金总体风险进行评估后,应对其面临的风险进行管理,该管理过程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期货投资基金高级管理层根据风险评估的情况,对风险进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制订期货投资基金长期风险战略目标和风险管理目标以及在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并经由风险管理部门作出风险管理计划,将总体风险分解到期货投资基金内部的各个业务部门。

【参考文献】

[1]孙才仁.发展中的中国期货市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2]高伟、李海军.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与展望,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3):25-30

[3]刘潇、程威、王玲玲.国内商品市场最优投资组合分析,金融经济,2010(22):110-111

[4]李江鹰.商品期货金融化的利弊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10(30):82[5]史晨昱.大宗商品金融化,中国金融,2011(7):96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第5篇

关键词:股指期货 规避系统性风险 走势预测

我国自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速,资本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扩展,证券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因素,都推动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仍只是一个单边市场,推出股指期货是我国金融市场深化的必然选择。2007年《期货公司金融期货结算业务试行办法》《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试行办法》以及《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正式实施,意味着股指期货上市的法规基本建立,股指期货的正式推出也渐行渐近。

一、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一)股指期货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仍是一个年轻的市场,发展并不完善。推出股指期货是对资本市场的必要补充和完善,也是证券市场发展中重要的一步,这对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改变单边市场格局。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我国证券市场基本属于单边市场,即市场参与各方只能在股市上涨中获利。而股指期货的推出特别是做空机制的引入,将有效制衡我国的单边市场现象,使市场各方在股市上涨和下跌中都有盈利机会。二是满足投资者多种投资需求。投资者原来的投资模式只能是买进之后等待股价上升,股指期货推出后,对于愿意承担高风险的投机者来讲,可以利用股指期货的杠杆作用进行放大投资以获取高额利润;对于看好股票市场未来总体表现但缺乏选股能力的投资者,可以简单地买人股指期货,以获取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对于选股能力较强但对股票市场总体走势缺乏信心的投资者,则可以通过双向投资模式最大限度规避风险,确保收益。股指期货的推出开辟了新的交易品种和投资渠道,同时丰富了避险工具,增进投资者对长期投资策略的信心,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促进股市长期稳定的发展与持久活跃。三是规避系统性风险的有效工具。我国资本市场还不成熟,系统性风险在投资风险中占主导地位,市场缺乏有效控制风险的工具,而投资者可以通过买进或卖出股指期货合约与现货市场上个股股价变动进行对冲,从而达到转移股价风险,规避系统性风险的目的,帮助投资者进行收益锁定。股指期货规避系统性风险的作用对我国证券市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笔者在本文将结合实证数据资料进行更深一层的剖析。

(二)股指期货的潜在风险

股指期货的潜在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风险放大效应。我国证券市场不允许卖空,不管市场如何变化,投资者的最大亏损仅限于交易账户的资金,即股票价格风险并没有放大作用。而股指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投资者只按照合约总值的一定比例缴纳保证金作为投资者履约的财力担保,当市场状况朝着股指期货投资者有利方向变动时,会使得投资者收益按比例倍增,但若市场状况为不利变动时,就会导致投资者的损失也按比例放大,从而使股票价格风险放大。因而股指期货在刚推出时,监管部门应建立较高的门槛及良好的风险防范机制,如熔断机制等,在市场不太成熟的时期帮助股指期货这一新的投资品种在证券市场实现软着陆。二是投机性较强。不论在证券市场或外汇市场,利用期货投机、套利、保值的区分本来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在更多的时候是很难判别的。但由于在股指期货市场中,投资者并不能获得股息红利,这就决定了股指期货市场的投机氛围比股票市场严重。这在客观上就要求监管机构加大监管力度,才能保证市场的健康稳定。

二、股指期货规避系统性风险作用的分析

(一)股指期货对证券市场的作用:分散系统性

风险股票市场中投资人面临着两类风险:第一类是由企业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造成的,通常是单支股票由于受到特定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市场价格波动,给该股票持有者带来的风险,称其为非系统性风险;另一类是在作用于整个市场的因素影响下,市场上所有股票一起涨跌所带来的市场价格风险,称为系统风险。对于非系统风险,投资者用增加持有股票种数,构造投资组合的方法来消除,如(图1)所示。对于后一种风险,人们在长期股票实践中发现。可以对股票价格指数进行买卖与现货市场上个股股价变动进行对冲从中达到保值的目的,因为股票价格指数基本上代表了全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趋势和幅度。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第6篇

论文摘 要:股指期货专业性强、风险程度高,在缺乏金融知识和操作技巧的情况下贸然参与交易,将面临极大的风险。加强投资者基础知识普及和风险意识教育,使他们了解风险形成环节,提高风险控制自我意识及投资决策水平,不仅有利于投资者树立科学的投资理念,也是股指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引言

适时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投资渠道,进一步推动投资理念的转变;创造性地培育机构投资者,改变投资者结构;回避股市系统风险,促进股价的合理波动,充分发挥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与功能,等等。但是,股指期货也有其风险,保证金机制所产生的杠杆效应、每日结算制度带来的资金压力以及期货高于现货市场的敏感性,都给投资者造成了看得见的风险与压力,它为投资者“以小博大”提供可能的同时,投资风险也被同步放大。

2007年10月底,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中国股指期货在制度和技术上的准备已基本完成,推出的时机正日趋成熟。一段时间以来,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股指期货吊足了各路投资者的胃口,他们历兵秣马对股指期货充满了期待,期待在将来的股指期货交易中一显身手赚得个盆满钵满。在股指期货何时推出仍然悬而未决的时候,正是继续做好投资者风险控制教育的有利时机。

二、股指期货风险何在

股指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品的一种,风险规模大、涉及面广,具有放大性、复杂性、可预防性等特征,股指期货使价值投资理念得到弘扬,市场稳定性提高,但是,投资者投资方向一旦出现错误,风险会成倍放大。对于股票投资而言,三四个跌停也许并不会使持有者陷入绝境,但对于股指期货,10%的升跌就会将保证金全部蚀光,满仓操作更有“暴仓”的危险。概括起来,股指期货风险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资产价格波动。期货市场的投资机会是买卖期货合约的获利机会,市场机会的把握是投资成功的关键,但是机会是市场预期、分析、判断的产物,存在着不确定性。股指期货作为指数的衍生品与股票市场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相互影响、连锁反应,股票指数的涨跌决定股指期货的赢亏,股指期货发挥着指引股指现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也可能使股票市场波动增大。

2. 杠杆效应。股指期货将以沪深300指数为交易标的,假设股指期货的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10%,投资者投资500万元的股指期货,只需50万元的保证金。如果看对了方向,当指数上涨5%时,他的盈利为25万元;同理,如果判断失误,其亏损也会放大10倍,它在放大盈利的同时也放大了亏损,这种以小博大的高杠杆效应是股指期货市场高风险的主要原因。而且这种亏损和股票的浮动盈亏不同,是真金白银的实际进出,一旦被强行平仓,投资者不可能像股票那样通过长期持有获得“解套”。

3.高流动性。股指期货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规避现货市场的系统风险,但是,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它有着不同于现货交易规则的高流动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参与机构众多;二是T+0的交易制度和保证金制度,投资者可以用少量资金在当日多次交易数倍于面额的合约,再加上期货交易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一旦方向做反,稍大的价格波动就可能招致强行平仓,一次亏损就会将以前的盈利和本金消耗殆尽;三是作为期货产品的时间概念与股票不同,一般持有5天以上即算长期,持有期的缩短必然使交易更加频繁。

4.市场风险。股指期货业务中市场风险来源于它的不确定性,因为任何分析都只是预测,存在着与市场价格偏移的可能性。期货交易是一一对应的零和规则,即市场存在多少买方合约就存在多少卖方合约,如果市场中持有合约的买方赚了钱,那么持有合约的卖方肯定就赔了钱,反之亦然。投资者在每一次交易中,不是充当买方就是充当卖方,交易结果除了赚钱就是赔钱,概莫能外。也就是说,期货交易买卖双方必有一方赚钱,一方赔钱,这是机会和风险并存的客观原因。

5.机制不健全带来的风险。如果股指期货市场管理法规和机制设计不健全,可能产生流动性、结算、交割等风险,在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初期,可能使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套利有效性下降,导致股指期货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小而言之,有的机构不具有期货资格,投资者与其签订经纪合同就不受法律保护;某些投机者利用自身的实力、地位等优势进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活动,使一些中小投资者蒙受损失;投资者在一些经纪公司或者公司签署合同时,由于不熟悉股指期货各个环节的流程,不熟悉相关法规,对于那些欺诈性条款不能识别而导致风险。

三、加强风险控制教育

股指期货的投资理念、风险控制、交易标的、风险特征和运行规律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大力开展投资者教育和股指期货知识宣传、普及,有利于帮助投资者尽早熟悉市场、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有利于投资者树立科学的投资观念,理性参与市场。

1.明确游戏规划。股指期货投资者教育工作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股指期货产品能否顺利推出、平稳运行、功能发挥、长远发展,投资者风险控制教育以及股指期货知识的普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监管部门、媒体和各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制定了“一规则三细则五办法",明确了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这是股指期货的基本原则及操作指南,首要的任务是要宣传、普及这些规则、细则、办法。除了可以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大众媒体加以普及,也可采取成立培训讲师团、编印各种基础知识读本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避免期货经营机构和投资者在对市场缺乏基本判断,对市场风险缺乏基本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参与。

2.突出风险教育。投资者在依据预测提供的入市机会进行交易时存在交易风险,期货交易机会和风险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一些投资者在入市之前不能正视期货交易的风险,热衷于期货交易“以小博大"的市场机制,这需要在投资理念和舆论宣传等方面积极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认识金融期货的特点,客观评估各自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做出科学理性的投资决策。

3.培养理性投资群体。把握机会是获取收益的前提,控制风险是获取收益的保证,投资收益实际上是把握投资机会和控制投资风险的报酬,面对机会和风险,不同投资者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有些投资者缺乏期货交易的常识和风险控制意识,喜欢听信传言跟风而动;有些投资者缺乏自信,在“一慢,二看,三通过"中失去了市场投资机会;有些投资者见涨就买,见跌就卖,一旦出错,就立即砍单,习惯过度交易,热衷于短线交易和满仓交易,没有止损概念,这些非理性投资群体将是期货市场的失败者。风险控制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一批理性投资者,他们对风险投资和资产管理有清晰的认识,面对市场机会和市场风险头脑清醒,习惯于从风险的角度来考察和选择市场机会,每一次交易都能经过缜密的分析、事后又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他们也会在某次交易中失手,但是,他们往往能够笑到最后,成为股指期货市场上的赢家。由众多理性的投资者组成的市场才是理性的市场。

4.注意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风险控制教育既要宣传投资机遇,更要告知市场风险;既要普及证券期货基础知识,又要培训风险控制能力;既要明确金融期货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又要正确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风险防范为重点,深入剖析股指期货的风险特征,使投资者获得启发和教益。初期可将工作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法规政策、交易流程、风险特征等基础知识的普及上,随着投资者对股指期货市场的逐渐熟悉,可以将培训工作逐渐过渡到交易策略、风险管理和市场研究分析等领域。股指期货对内地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国外的期货市场大量的风险投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中选取典型案例教育投资者,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加强风险控制教育,不仅能够普及股指期货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全社会对期货市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风险控制教育能够使投资者、期货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倡导理性参与的意识,为股指期货的成功推出和平稳运行创造条件,为期货市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四、提高风险自我控制能力

股指期货在交易规则、方式、投资策略等方面与股票、债券、基金存在很大的差异,与投资商品期货也不尽相同。对广大的证券投资者来说,一定要深入地学习、系统地了解相关的知识,以改变业已形成的投资习惯和心理。尤其是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中小投资者最好能抱着尝试和学习的态度,在资金运用、风险控制和危机处理等方面加强自我约束。机会总是青睐有所准备的人,只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投资者,才能成为股指期货市场的实际得益者。

1.实力上的判断。每一笔期货交易既是一次赚钱的机会,也是一次冒险。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风险承受能力,了解股指期货的风险究竟有多大,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量力而行,才能享受到股指期货交易的乐趣。善于独立分析,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人云亦云,不盲目跟风,在交易中又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亏得起赢得起。

2.知识上的准备。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必须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要有效地把投入资金比例、开仓头寸、止损幅度设置好,如果在知识面和操作技巧没有预先的学习和贮备的情况下贸然参与股指期货,将承受更多更大的风险。深入了解股指期货的基本知识、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期货交易规则、期货交易软件的使用以及期货市场的基本制度,将游戏规则了然于胸后再坦然进入这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市场,将成为期货投资赢亏的关键。

3.心理上的准备。期货合约是一个完全被放大了的市场,对广大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心理上的考验。在指数大起大落,资金大进大出的股指期货市场,一些投资者出现贪婪、恐惧、急躁等情绪在所难免,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范围内从事股指期货,才可能够在操作中游刃有余,避免出现心理上的崩盘。

4.控制风险的方法。由于每日结算制度的短期资金压力,投资者既要把握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向现货价格回归的特点,又要注意合约到期时的交割问题;既要抛弃股票市场满仓交易的操作习惯,控制好保证金的占用比率,防止强行平仓风险,又要根据交易计划加仓或止损,切忌心存侥幸心理硬扛或在贪婪心理驱使下按倒金字塔方式加仓。控制风险的方法很多,理论上的积累固然重要,也需要投资者在今后的操作实务中善于归纳、总结。

发展股指期货是完善和深化我国证券市场的必然选择,通过风险控制教育,让投资者掌握股指期货的运行规律,了解股指期货的风险特点,这样才能使投资者理性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确保股指期货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姜昌武.应对股指期货时代的市场风险.中国证券报,2006.6.29

2.冯子沣.股指期货市场的整体风险性质.证券时报,2007.11.16

期货投资风险分析第7篇

摘要:股指期货专业性强、风险程度高,在缺乏金融知识和操作技巧的情况下贸然参与交易,将面临极大的风险。加强投资者基础知识普及和风险意识教育,使他们了解风险形成环节,提高风险控制自我意识及投资决策水平,不仅有利于投资者树立科学的投资理念,也是股指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引言

适时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投资渠道,进一步推动投资理念的转变;创造性地培育机构投资者,改变投资者结构;回避股市系统风险,促进股价的合理波动,充分发挥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与功能,等等。但是,股指期货也有其风险,保证金机制所产生的杠杆效应、每日结算制度带来的资金压力以及期货高于现货市场的敏感性,都给投资者造成了看得见的风险与压力,它为投资者“以小博大”提供可能的同时,投资风险也被同步放大。

2007年10月底,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中国股指期货在制度和技术上的准备已基本完成,推出的时机正日趋成熟。一段时间以来,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股指期货吊足了各路投资者的胃口,他们历兵秣马对股指期货充满了期待,期待在将来的股指期货交易中一显身手赚得个盆满钵满。在股指期货何时推出仍然悬而未决的时候,正是继续做好投资者风险控制教育的有利时机。

二、股指期货风险何在

股指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品的一种,风险规模大、涉及面广,具有放大性、复杂性、可预防性等特征,股指期货使价值投资理念得到弘扬,市场稳定性提高,但是,投资者投资方向一旦出现错误,风险会成倍放大。对于股票投资而言,三四个跌停也许并不会使持有者陷入绝境,但对于股指期货,10%的升跌就会将保证金全部蚀光,满仓操作更有“暴仓”的危险。概括起来,股指期货风险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资产价格波动。期货市场的投资机会是买卖期货合约的获利机会,市场机会的把握是投资成功的关键,但是机会是市场预期、分析、判断的产物,存在着不确定性。股指期货作为指数的衍生品与股票市场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相互影响、连锁反应,股票指数的涨跌决定股指期货的赢亏,股指期货发挥着指引股指现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也可能使股票市场波动增大。

2.杠杆效应。股指期货将以沪深300指数为交易标的,假设股指期货的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10%,投资者投资500万元的股指期货,只需50万元的保证金。如果看对了方向,当指数上涨5%时,他的盈利为25万元;同理,如果判断失误,其亏损也会放大10倍,它在放大盈利的同时也放大了亏损,这种以小博大的高杠杆效应是股指期货市场高风险的主要原因。而且这种亏损和股票的浮动盈亏不同,是真金白银的实际进出,一旦被强行平仓,投资者不可能像股票那样通过长期持有获得“解套”。

3.高流动性。股指期货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规避现货市场的系统风险,但是,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它有着不同于现货交易规则的高流动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参与机构众多;二是T+0的交易制度和保证金制度,投资者可以用少量资金在当日多次交易数倍于面额的合约,再加上期货交易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一旦方向做反,稍大的价格波动就可能招致强行平仓,一次亏损就会将以前的盈利和本金消耗殆尽;三是作为期货产品的时间概念与股票不同,一般持有5天以上即算长期,持有期的缩短必然使交易更加频繁。

4.市场风险。股指期货业务中市场风险来源于它的不确定性,因为任何分析都只是预测,存在着与市场价格偏移的可能性。期货交易是一一对应的零和规则,即市场存在多少买方合约就存在多少卖方合约,如果市场中持有合约的买方赚了钱,那么持有合约的卖方肯定就赔了钱,反之亦然。投资者在每一次交易中,不是充当买方就是充当卖方,交易结果除了赚钱就是赔钱,概莫能外。也就是说,期货交易买卖双方必有一方赚钱,一方赔钱,这是机会和风险并存的客观原因。

5.机制不健全带来的风险。如果股指期货市场管理法规和机制设计不健全,可能产生流动性、结算、交割等风险,在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初期,可能使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套利有效性下降,导致股指期货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小而言之,有的机构不具有期货资格,投资者与其签订经纪合同就不受法律保护;某些投机者利用自身的实力、地位等优势进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活动,使一些中小投资者蒙受损失;投资者在一些经纪公司或者公司签署合同时,由于不熟悉股指期货各个环节的流程,不熟悉相关法规,对于那些欺诈性条款不能识别而导致风险。

三、加强风险控制教育

股指期货的投资理念、风险控制、交易标的、风险特征和运行规律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大力开展投资者教育和股指期货知识宣传、普及,有利于帮助投资者尽早熟悉市场、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有利于投资者树立科学的投资观念,理性参与市场。

1.明确游戏规划。股指期货投资者教育工作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股指期货产品能否顺利推出、平稳运行、功能发挥、长远发展,投资者风险控制教育以及股指期货知识的普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监管部门、媒体和各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制定了“一规则三细则五办法",明确了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这是股指期货的基本原则及操作指南,首要的任务是要宣传、普及这些规则、细则、办法。除了可以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大众媒体加以普及,也可采取成立培训讲师团、编印各种基础知识读本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避免期货经营机构和投资者在对市场缺乏基本判断,对市场风险缺乏基本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参与。

2.突出风险教育。投资者在依据预测提供的入市机会进行交易时存在交易风险,期货交易机会和风险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一些投资者在入市之前不能正视期货交易的风险,热衷于期货交易“以小博大"的市场机制,这需要在投资理念和舆论宣传等方面积极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认识金融期货的特点,客观评估各自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做出科学理性的投资决策。

3.培养理性投资群体。把握机会是获取收益的前提,控制风险是获取收益的保证,投资收益实际上是把握投资机会和控制投资风险的报酬,面对机会和风险,不同投资者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有些投资者缺乏期货交易的常识和风险控制意识,喜欢听信传言跟风而动;有些投资者缺乏自信,在“一慢,二看,三通过"中失去了市场投资机会;有些投资者见涨就买,见跌就卖,一旦出错,就立即砍单,习惯过度交易,热衷于短线交易和满仓交易,没有止损概念,这些非理性投资群体将是期货市场的失败者。风险控制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一批理性投资者,他们对风险投资和资产管理有清晰的认识,面对市场机会和市场风险头脑清醒,习惯于从风险的角度来考察和选择市场机会,每一次交易都能经过缜密的分析、事后又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他们也会在某次交易中失手,但是,他们往往能够笑到最后,成为股指期货市场上的赢家。由众多理性的投资者组成的市场才是理性的市场。

4.注意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风险控制教育既要宣传投资机遇,更要告知市场风险;既要普及证券期货基础知识,又要培训风险控制能力;既要明确金融期货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又要正确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风险防范为重点,深入剖析股指期货的风险特征,使投资者获得启发和教益。初期可将工作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法规政策、交易流程、风险特征等基础知识的普及上,随着投资者对股指期货市场的逐渐熟悉,可以将培训工作逐渐过渡到交易策略、风险管理和市场研究分析等领域。股指期货对内地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国外的期货市场大量的风险投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中选取典型案例教育投资者,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加强风险控制教育,不仅能够普及股指期货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全社会对期货市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风险控制教育能够使投资者、期货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倡导理性参与的意识,为股指期货的成功推出和平稳运行创造条件,为期货市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四、提高风险自我控制能力

股指期货在交易规则、方式、投资策略等方面与股票、债券、基金存在很大的差异,与投资商品期货也不尽相同。对广大的证券投资者来说,一定要深入地学习、系统地了解相关的知识,以改变业已形成的投资习惯和心理。尤其是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中小投资者最好能抱着尝试和学习的态度,在资金运用、风险控制和危机处理等方面加强自我约束。机会总是青睐有所准备的人,只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投资者,才能成为股指期货市场的实际得益者。

1.实力上的判断。每一笔期货交易既是一次赚钱的机会,也是一次冒险。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风险承受能力,了解股指期货的风险究竟有多大,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量力而行,才能享受到股指期货交易的乐趣。善于独立分析,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人云亦云,不盲目跟风,在交易中又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亏得起赢得起。

2.知识上的准备。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必须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要有效地把投入资金比例、开仓头寸、止损幅度设置好,如果在知识面和操作技巧没有预先的学习和贮备的情况下贸然参与股指期货,将承受更多更大的风险。深入了解股指期货的基本知识、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期货交易规则、期货交易软件的使用以及期货市场的基本制度,将游戏规则了然于胸后再坦然进入这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市场,将成为期货投资赢亏的关键。

3.心理上的准备。期货合约是一个完全被放大了的市场,对广大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心理上的考验。在指数大起大落,资金大进大出的股指期货市场,一些投资者出现贪婪、恐惧、急躁等情绪在所难免,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范围内从事股指期货,才可能够在操作中游刃有余,避免出现心理上的崩盘。

4.控制风险的方法。由于每日结算制度的短期资金压力,投资者既要把握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向现货价格回归的特点,又要注意合约到期时的交割问题;既要抛弃股票市场满仓交易的操作习惯,控制好保证金的占用比率,防止强行平仓风险,又要根据交易计划加仓或止损,切忌心存侥幸心理硬扛或在贪婪心理驱使下按倒金字塔方式加仓。控制风险的方法很多,理论上的积累固然重要,也需要投资者在今后的操作实务中善于归纳、总结。

发展股指期货是完善和深化我国证券市场的必然选择,通过风险控制教育,让投资者掌握股指期货的运行规律,了解股指期货的风险特点,这样才能使投资者理性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确保股指期货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姜昌武.应对股指期货时代的市场风险.中国证券报,2006.6.29

2.冯子沣.股指期货市场的整体风险性质.证券时报,200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