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合集7篇)

时间:2023-08-17 17:34:56
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1篇

《经济》:您从事外交方面的工作几十年,是如何走上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之路的?

沙祖康:大家都知道,我是新中国培养成长起来的一名职业外交官。43年的外交生涯,使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威望的提升,我为当一名中国人而自豪。2007年,经中国政府推荐,我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任命为主管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2010年至2012年,我被推选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秘书长,负责筹备和组织召开了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里约+20峰会”。经过长达两年的艰苦谈判和最后48小时的挑灯夜战,达成了峰会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在人类发展历史上首次明确了“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今天,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转型发展的方向。

在联合国工作期间,我有幸接触和结识了中国一批又一批关心、支持、参与绿色经济发展事业的人士。回国后,在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秘书长邓继海的安排下,我参与了很多次相关的调研和座谈,包括收集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的企业、太阳能光伏光热的行业代表等。我从他们身上都能深深感受到,中国的企业家对绿色发展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扎扎实实地在做,并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我发现,中国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不仅有激情,还有战略、有规划、有措施、有行动,堪称世界楷模。当然,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资源相对贫乏而又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国家,我们面临的挑战无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但前途绝对是光明的。对此,我充满信心,也非常愿意为中国的绿色事业发展再次贡献力量。

《经济》: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集中讨论了两个主题:一是绿色经济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方面作用,二是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框架。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秘书长,您如何解读绿色经济?

沙祖康:从宏观层面来说,可持续发展是所有国家的首要目标,而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各国都认识到,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大背景下,绿色经济应该保护并扩大自然资源基础,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推广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推动整个世界走向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绿色经济能够为实现人类发展的重要目标做出贡献,尤其能够帮助人类实现在多个优先领域的目标,如消除贫困、保障粮食安全、合理管理水资源、普及现代能源服务、可持续发展城市、管理海洋提升其恢复力与应灾能力、公共卫生、发展人力资源、维持能够创造就业机会的包容性增长和平等增长等领域。

在微观层面,绿色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而界定的,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过去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基础,迫使人类开始深刻反思和重新审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并努力探索新的发展途径。

绿色经济将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为特征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绿色经济将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贯穿于工业、农业等所有传统行业,使各行业的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和资源循环效益。

当然,绿色经济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联合国组织的关于绿色经济的讨论中,指出了发展绿色经济有3个全球性的焦点难题,即技术转让、融资和能力建设。这3个焦点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同时,必须防止借口绿色标准制造新的贸易壁垒。绿色经济转型应当成为所有国家的机遇,对任何经济体都不应构成威胁。不能对扶(援)助和融资行业强加新条件;不能加深技术差距,也不能加剧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不能限制各国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政策空间。

《经济》:在今年5月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2014”上您谈道:“我们需要进行新的工业革命,那就是可持续性的革命。”您认为,我国应如何进行这场可持续性的革命?

沙祖康:人类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发展的步伐可以说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但是,人们在享受经济增长成就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日益突出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为化解这个矛盾、探索可持续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当前,我国发展主要面临3方面的挑战:一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几十年来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廉价资源和低成本要素的高强度投入来推动,资源、能源、环境不堪重负;二是中国尚有数量很大的贫困人群,必须依靠经济发展来解决贫困问题;三是在全球绿色经济变革的背景下,我国资源能源消费持续增长,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面临着巨大压力。

面对这些挑战,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走以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为支撑和特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使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和赢得较强竞争力,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当许多人在5至6年前讨论如何保持中国GDP较高的增长率时,很难想象后来中国逐渐而稳定地从“褐色”经济转变成为“绿色”经济。在发展绿色经济的意识形成、准备、探索和正式宣告的过程中,中国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同时也尽最大努力向真正的绿色经济转型。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已经有效地降低了能源强度,实现了国家的碳减排目标,减轻了污染,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目前在环保技术和环保技术市场的份额位居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绿色经济发展变革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一方面,中国要发展,要改善人民生活,就会有排放,同时,中国又要自觉地做好节能减排,中国在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两个方面的政策和实践都受到国际瞩目。遗憾的是,从国际环境看,对于中国所采取的诸多绿色经济方面的法规、政策和措施,国际社会也不甚了解,甚至经常会有所误解。这些都是当前中国需要解决的课题。

《经济》:我们了解到,您从联合国回来后担任了国际绿色经济协会这样一个社团组织的名誉会长,您认为,像这样的非政府组织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2篇

浅论全球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的这场目前还不曾见底的全球经济衰退,给各国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场金融灾难,虽然说肇始于华尔街,又延伸至欧洲日本,并波及到新兴世界,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是“别人的危机”、“外部的危机”,而是一场全球金融体系的危机。因此在全球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显的很重要。

关键词:全球 经济危机 可持续发展

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3篇

虽然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最重要的是立足国内需求,但世界经济的变化给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目前全球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不断累积,潜在风险逐渐增大。下面将从利用外商投资、对外贸易、境外投资、能源供给、价格传导等方面分析对我国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影响。

(一)利用外商投资虽稳步增长但也带来威胁产业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

2006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94.68亿美元,同比下降4.06%,但我国仍是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7年1~2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97.09亿美元,增长13.04%。外资的不断进入对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外资并购给我国产业安全带来影响。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并购的对象已重点转向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成长力的重点企业,如装备制造业企业等。而且众多属于国民经济命脉的经济领域,如交通运输、电力、公共设施等,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外资企业并购的对象。可以看出,外资企业开始谋求对我国工业从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全面控制。二是部分地方政府为吸引外资不计成本。在我国目前以GDP为主的官员考核机制下,一些地方政府对跨国公司投资采取过于积极的态度,把扩大招商引资作为保持经济增长、实现企业改制、扩大就业、体现政绩的重要途径,甚至通过行政手段,以国有资产流失为代价强行推动。三是跨国公司带来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发达国家环保标准的日益提高,跨国公司不断将橡胶、塑料、制革、造纸、电池以及五金矿产等污染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治理这些外资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将加大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成本。四是吸引外资面临其他国家的竞争。如日本、越南、印度等国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可能会分流部分跨国资本,成为导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下降的因素之一。

(二)外贸依存度过高引发贸易摩擦、产业安全风险等

2006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67.5%左右。2007年1~2月,我国出口总值1687.1亿美元,增长41.5%,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进口总值1291.0亿美元,增长20.6%,同比减缓6.8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96.1亿美元,增长2.3倍。强大的出口需求有力地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但也蕴含诸多风险:一是巨额贸易顺差引发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针对我国过快增长的贸易顺差,发达国家制造和滥用多种形式的贸易壁垒,使贸易摩擦逐步从产品、企业等微观层面向宏观经济政策、体制和制度层面延伸。截至2006年,我国已连续13年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调查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多的国家,因此而导致巨额损失。二是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虽较快增长但蕴含不良因素。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28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1%,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0%。近年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我国为加工中心、以东亚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方、以欧美为技术研发和主要市场的产业链,这决定了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只能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生产多集中在增值较少的装配环节,再加上国内出口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而竞相压价,从而造成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同时发达国家对我国高技术产品进行出口管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急需产品的进口。三是我国出口企业面临巨额坏账风险。目前我国众多出口企业由于缺乏外贸经验,面临海外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或不能按时收回的状况。据有关部门预计,我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高达5%~30%,而发达国家平均仅为0.25%~0.5%;我国海外应收账款总额约达1000亿美元,而且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递增。四是对外依存度过高诱发产业安全风险。一方面,我国部分出口产品对外依存度过大;另一方面,部分资源性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对外依存度过高将使我国相关产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加重产业安全风险。

(三)外汇储备过快增长成为短期内不可逆转的趋势

截至2007年2月底,我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11573.72亿美元,比上年底增加910.2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位。虽然外汇储备是一国经济实力的表现,但如果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超出适度区间,且结构不尽合理,将不可避免地给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一是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加重金融调控难度。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持续累积,外汇大量流入导致外汇占款不断增加,使货币政策难以保持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加重了金融调控难度。二是引发通货膨胀和投资膨胀风险。巨额外汇储备在央行账目上的对应项是外汇占款,外汇占款是构成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组成部分。尽管政府会采取“对冲”政策来吸收过多的货币,但囿于金融工具短缺的限制,难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如果对冲量不足,基础货币的投放速度加快,将进一步构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威胁。同时,基础货币投放所导致的大量流动性,给银行信贷扩张提供了资金条件,可能会引发信贷规模的膨胀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三是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外部环境。外汇储备的激增将会引起国际上对我国人民币升值和贸易状况的高度关注,容易引发争端,造成更多的贸易摩擦,引起反倾销等一系列问题。人民币升值反过来会助长外汇储备增加,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四是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结构面临贬值风险。据估计,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60%为美元资产。这种过于单一的储备结构使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受到严峻挑战。

(四)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稳步实施,但抗风险能力亟待增强

2006年,我国企业境外投资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全年中方协议投资额约15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2%,投资领域和方式不断拓展,但油气和矿产资源类投资仍是我国对外投资的重点,约占投资总额的73.6%。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优势主要在于规模经济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但也存在缺乏世界性品牌与自主核心技术、跨国经营经验不足、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等劣势。目前我国企业总体上仍处于转换机制、学习和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阶段,缺乏经营全球业务的管理技巧;对市场前景缺乏应有的调查和评估,缺乏可行性分析,盲目投资现象较为普遍;大部分企业对所在东道国的法律缺乏应有的了解和掌握,导致法律风险;由于政府补贴和金融配套措施的缺乏,部分“走出去”企业处于资金不足的窘境。同时部分“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囿于经营规模的限制,难以承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强烈冲击,导致收益水平难尽人意。

(五)巨大的能源消耗使我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世界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

由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根本改变,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目前我国GDP大约只占世界GDP总量的5.5%,而能源消耗却占到了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5%左右;2006年能源消耗系数高达0.87,比发达国家水平高出4~8倍。由于庞大的能源消耗,2006年我国石油进口量超过1.8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47.0%。这种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将会使我国的石油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受世界政治、军事形势变化的影响。目前,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的商业储备量加上第一批国家储备基地的储油量,也仅够全国30天的消费。由于我国进口石油的60%来自海湾地区,因此,如果伊朗战争发生且超过一个月,我国将可能减少近50%的石油供应,这会使正在高速增长的我国经济难以承受。而且如果石油供给大幅减少,将会导致从上游的石化产业到下游的化纤、纺织、服装以及塑料、家电乃至汽车等与石油相联较密切的产业都受到影响而可能会放慢增长速度,从而引发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全面下滑。

(六)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可能使我国产生输入性通货膨胀

目前,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对我国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贸易的方式得以实现,即通过影响进口价格水平,最终对我国国内价格水平产生影响。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为例,据国际能源署研究表明,如果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上涨10美元,将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减缓0.8个百分点。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国际油价猛涨可能会使我国产生输入性通货膨胀,将深入影响我国油品以及化工、电力、钢铁、造船等相关生产资料的价格,增加公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运输行业的经营成本,带动服务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波动我国整个价格体系,最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带来不良影响。由于目前市场格局的变化,这种传导影响的最终程度可能有限,但仍值得给予重视。

二、对策建议

(一)构建内外需均衡的发展战略

如果能成功地将过多的外部盈余转化为国内需求,那么我国经济增长将保持持续性,因此要力争把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更多地建立在国内经济自身和企业内部,实现内外需均衡发展。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使消费升级;稳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开拓农村市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完善消费信贷品种,健全与完善消费信贷的担保与保险制度;继续改革和规范公务员工资制度,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力度,坚决制止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市场行为,保持消费者食品安全知情权,为居民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转变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不断优化进出口结构

调整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促使外贸出口从规模导向转向效益导向。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既要保持中低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又要提高和实现中高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继续严格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逐步淘汰增值比例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对名牌产品的扶持措施,加大对名牌企业提高研发能力、产品自有科技含量和培育国际营销队伍的支持力度。健全重要商品出口预警和贸易摩擦协调应对机制,妥善解决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强化出口企业的信用风险控制。进一步扩大有关节能环保等方面资本设备的进口比重。

(三)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利用外资的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跨国公司投资,特别是与跨国并购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注重其可操作性。探索以产业基金、投资基金等方式利用外资的新途径。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中心,积极参与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以及和国内科研单位、企业研发中心合作研发。积极探索有效方式,逐步拓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范围以及使其参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和重组不良资产的途径与管理办法。利用好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实现外资政策和国家的区域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对跨国公司大型并购投资的审查和监督,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和产业安全。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严禁引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四)改善外汇储备结构,拓宽外汇储备使用范围

通过多元化来增强其安全性,增加除美元外其他国家货币比重,鉴于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黄金储备占比过低的状况,应选择适当时机,适度增加黄金储备,逐步形成以美元、欧元和日元等世界三大货币和黄金为主体的多元外汇储备体系。选择适当时机对部分外汇储备进行分散投资,提高其他资产如长期国债、公司债券或优质证券的投资组合比例,通过有效的管理获取合理的预期回报,减少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发挥国家外汇储备对促进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和确保经济金融安全的积极作用。加大原材料进口及对国外资源的开发力度,对境外资源开发给予相应鼓励。考虑运用部分外汇储备,用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建设等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

(五)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境外投资健康快速发展

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是产业调整的需要,也是缓解高额外汇储备压力的一个重要举措。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对企业进行风险指导。加强对东道国政治、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建立健全涉外经济的预测预警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明确“走出去”的目标,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引入健全的法律咨询与审查意见。完善激励和约束制度,注重积累海外市场管理经验和人力资源,实行人才本土化战略,吸引东道国当地的优秀人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走出去”企业的知识产权。

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4篇

一、全球能源危机的表现

(一)全球能源储量与开采时间有限

全球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与核裂变能的广泛投入应用。因而它是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一种经济。然而,这一经济的资源载体将在2l世纪上半叶迅速地接近枯竭。石油储量的综合估算,可以支配的化石资源的极限大约为1180亿吨~1510亿吨,以1995年世界石油的开采量33.2亿吨计算,石油储量大约在2050年左右宣告枯竭;天然气储量估计131800~152900兆立方米,年开采量维持在2300兆立方米,将在57~65年内枯竭;煤的储量约为5600亿吨,1995年煤开采量为33亿吨,可以供应169年;铀的年开采量目前为每年6万吨,据1993年世界能源委员会的估计可维持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核聚变到2050年还没有实现的希望。

(二)全球能源价格飙升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2007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能源短缺更为明显,特别是石油、煤炭、天然气、粮食等价格大幅度飙升,推动全球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造成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不仅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严重和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如经济发展较快的东南亚,特别是越南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金融危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如美国、欧盟等)。与此同时,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比较严峻,2008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特别出口增长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见,价格是能源稀缺程度的反映,当前全球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价格不断创新高,充分说明能源危机迫在眉睫。

(三)全球股市暴跌与失业增加

股票市场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在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影响下,美国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并波及到各国的股票市场。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和股票市场的暴跌根源于美国经济的不景气,而美国经济不景气又来源于全球能源短缺危机和能源价格的飙升。例如,1973年的美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突如其来的石油危机使美国当年9月份的物价指数比1月份上涨了6百分点,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跌幅达11.4%。如果说第一次石油危机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结束了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那么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则加重了西方经济的“滞胀”。石油价格由2007年上半年60~70美元一桶上升到目前接近150美元一桶,是否会引发全球新的经济危机还不能十分肯定,但造成了全球股市暴跌(很多新型市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跌幅达50%以上)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连美国都出现了很多著名金融机构破产,大量的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在全球大量裁员削减成本以求生存。很多资本市场甚至丧失了融资功能,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全球能源危机,必将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和地方冲突的加剧,最终可能葬送现代市场经济。事实上,当前中东及海湾地区、非洲和南美洲局部地区的紧张局势都是能源的重新配置与分配而引发的。

二、全球能源危机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根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目前,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基本上集中在两个方面:全面发展和公平发展。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达到的目的是:经济的长期、稳定、良性的增长,重视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行为的生态合理性,保证经济行为的持续性;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得到保护,而生态系统的质量不断提高;人口逐步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人类得到永恒的延续。公平发展主要体现在人类与自然界的公平和当代人与后代人发展机会的公平。前者要求人类的发展要以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为限;后者要求,由于人口膨胀、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类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威胁的发展道路。

然而,全球以石化能源为主的能源短缺和价格飙升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影响既有负面的又有正面的。

(一)能源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是粗放型经济,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以及全球性能源短缺和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国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过度开发。以煤炭为例,我国是世界第一煤炭储藏国,但是2007年成为世界上煤炭净进口国,主要原因是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混乱现象严重,全国各地有许多小煤窑,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存在严重的开采浪费现象。因此,我国前几年陆续关停了许多小煤窑,造成供应不足。同时,我国在消费石化能源时,也存在严重不节约和浪费的现象。这些表现与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相悖。

(二)价格管制和补贴世界

在世界石油价格大幅飙升的情况下,我国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和维护居民生活稳定,高价进口原油,然后低价供应市场,造成中石化和中石油的炼油业务严重亏损。政府从财政收入中大额补贴,实际上是在补贴世界。价格是能源稀缺程度的反映,价格管制既不能反映能源的稀缺程度和合理配置,又会加重财政负担,更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克服能源危机的出路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即可再生能源。用可再生能源和原料取代石化资源,进行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不仅是出于生存的原因,与之相联系的是我国经济可获得持续的发展。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为基础的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以及价格的飙升,迫使我国政府加大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等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这客观上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和长远发展。

三、全球能源危机条件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选择

(一)建立有效的能源协调机制和管理机构

一个高效合理的能源协调机制和管理机构,是能源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的保证,是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自1993年中国能源部撤销以来,几个主要能源行业相继实行了市场化改革。各能源公司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能源协调机制,导致整个能源行业分散、混乱、无序竞争和低效率的局面。在2003年两会后成立了一个正局

级机构一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设石油天然气处、煤炭处、电力处以及新能源处,外加一个发改委直属的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统一协调各能源行业。但这并没有改变能源开采过度和浪费严重现象,甚至还出现了能源严重短缺。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能源协调机制和能源管理机构设计不合理,如节能不在能源局的管辖范围内。而是归人口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司负责。2008年部委改革撤并对上述问题有一定的调整,其效果还有待观察。

(二)加大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度和制定严格统一的技术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总体上说,这些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能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与此同时,在节约能源方面还缺乏一个统一、严格的技术执行标准。

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和发展道路,必须开拓新的发展道路,探索合理的、适合我们现在生产力水平的能源消费模式。这对影响能源需求的作用十分重大。

(三)加强能源战略规划和执行力度

我国能源开采和利用缺乏统一、长远的规划,规划力度较弱,造成一段时间内能源严重短缺,随后就是大规模、无序化的开发,导致能源的过度利用和严重的开采浪费,同时还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因此,一个良好的能源战略远景规划和适当的执行力度,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5篇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农业合作社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一是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一步加剧,以及经济活动日益国际化,给各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带来挑战。

WTO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已使农业经营活动在国际范围内开展,除了国内竞争者之外,农业合作社将面临来自国外经济组织的竞争压力;与此同时,政府对农业合作社的态度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和直接涉入逐步减少,如对政府依赖性较强的日韩农业合作社正逐步从政府的直接干预中摆脱出来,走向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而美国联邦政府则减少了对农户的支持,力图建立一个市场主导的产品经济框架等等。如此环境变化使农业合作社在减少农产品成本和开拓产品销售市场等方面面临更大压力,开拓国际市场成为农业合作社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二是农业技术发展较快,对农业合作社的影响越来越大,给各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带来挑战。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科技创新,促进了新产品的产生和新技术的应用,从而能为工业提供更好的原料。但是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农户和合作社所面临的资金风险加大,导致了更高的工业化集中度和农业技术相关领域的垂直整合。在这个供应链中农业生产部分变得不再重要,农业合作社将面临着更多地来自于其他组织形式的竞争。在此背景下,合作社在农产品供应链上如何重新定位参与竞争是其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三是农业工业化的趋势,对传统农业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带来冲击,给各国农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在现代农业阶段,消费终端成为决定农产品供应链各节点利益的决定力量。尤其是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链条上,零售终端(超市和大卖场)正取代加工商成为供应链链条上的核心力量,它们规定着与供应商和企业的贸易条件,包括生产量、品种、交易地点等等,从而保持货源的稳定性,迫使供应商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销进行一体化管理。由此,契约成为联系生产者、加工者、分销商和零售终端的主要方式,迫使农业合作社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在不同农产品供应链中所起的作用。

四是消费者消费方式的多样化,要求农业合作社经营的产品日趋差别化和品牌化,给各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带来挑战。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消费结构的改变,只有那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高质量的产品才能被经常惠顾。因此以消费者为中心成为零售端的经营理念,并且影响着上游供应商和生产商的经营方式。此外,零售端也鼓励供应商组成纵向和横向联盟以减少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稳定供应货源。为此,传统的以商品经营驱动的农业合作社正在转向以消费者驱动为特征,农业合作社经营的产品日趋差别化和品牌化。要想保持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进行消费者偏好研究、创新包装、新产品开发以及广告等费用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必然会增加对资金的需求,从而对传统合作社自我筹资的方式提出挑战。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取向与战略选择。

(一)重组与并购。农业合作社重组和并购的形式主要有:一是合并与收购。合作社的合并与收购发生在包括生产相似产品和不同品种产品的企业之间,不仅发生在合作社之间,也发生在合作社与其他经济形式之间。二是合资企业。指合作社和其他企业在一起共同承担经营风险,按出资比例分享利润。三是契约。包括战略联盟、工作伙伴等。在这种情况下,为实现战略目标,合作社和其他企业之间以契约关系维持,保持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四是扩张和紧缩。前者通过建立新设施或者购买新资产及企业来实现扩大经营,后者通过售卖资产及关闭企业的方式提高企业绩效。

(二)联合。从各国农业合作社联合的趋势看,主要是进行横向联合与纵向联合。所谓横向联合是指经营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及服务,或者同样的惠顾成员的合作社或其他组织形式之间进行联合,以减少成本及扩大规模;而纵向联合是在同种产品供应链上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进行的联合经营,比如加工企业和营销企业的联合。农业合作社实行联合战略主要采用订立契约或者合资企业的形式,将传统的农产品上、下游各经营组织之间松散的、偶然的经济关系转变为紧密的、连续的契约关系,合作社自身也整合到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来。在供应链各节点上,各组织主要以契约关系维持,农户和合作社的关系也以契约维持。

(三)运营机制日益多样化。和传统的农业合作社相比,新型合作社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同:一是成员由开放性向封闭性转化。如北美及欧洲一些国家成立的农业合作社,其目的在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确保最佳规模,总的交货数量是确定的。要想成为合作社的成员,只有认购与交纳原料农产品相当份额的资金才行,因此成员的数量和资格具有封闭性的特点。二是与成员的关系契约化。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合作社与成员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具有契约化的迹象。三是与非成员的贸易额增加。在竞争比较激烈的产业领域,合作社趋向于增加与非成员的贸易,其目的在于减少成本、扩大规模及防止季节性变动等。四是成员控制转化为经理控制。由于合作社面临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因此在一些大的合作社内部,经理在企业运营方面拥有更大的控制权,合作社经理的角色也越来越多地由职业经理人担任。五是公司化运营,即在合作社的治理结构上引入有限责任公司的治理结构。

(四)国际化经营。由于国际竞争的压力,寻求国际伙伴及经营国际业务已经成为一些合作社的战略选择。合作社接受外国成员的动机一方面是为了获得规模经济优势,另一方面是为了提供给本国成员来自于其他国家的产品组合。除了成员国际化外,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活动也在国际范围内开展。在经营方式上,主要包括直接的出口,通过外国的销售机构进行代销,或者与外国的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及战略联盟关系,或者建立子公司及合资企业。由于合作社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经营活动的国际化被认为是农业合作社赢得市场进入机会和持续经济成功的最有发展前景的战略之一。

(五)筹资渠道多元化。一是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和子公司的形式。子公司和合作社的经营是保持独立的,建立子公司主要是为了从事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拓展销售渠道及改善风险管理等。二是外部成员投资。许多国家的合作社吸收了外部成员投资,并保持了合作社的法定形式。合作社对投资者发行不同于社员股的股票形式,主要有优先股、非投票普通股及参加者证书等形式。三是比例投资。是指根据项目资金需要,社员认购与交货数量成比例的股金。四是可升值和内部可交易的股票。为了给社员增加投资激励,以及诱使社员提高收入留存的比例,许多合作社引入了可升值股票和可交易股票形式。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农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首先,注重人力资本投资,不断提升农业合作社的人力资源水平。综合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情况可以发现,凡是合作社发展较好的地方,对合作社成员的教育体系都是很完备的。因此,我国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对农业合作社教育体系建设的经验,大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一是注重对合作社领导人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素质与办社能力。当然,随着合作社规模扩大、业务增加,也可以学习国外合作社的做法,通过理事会聘请专家来进行管理。二是注重对合作社成员的培训。农业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组织目标的实现。基层政府、农经部门要探索各种有效方式,不断提高社员的平等、合作与市场参与意识。三是大力探索建立健全农业合作社吸引、留住人才的机制。要利用各种途径,努力营造吸引、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

其次,科学规划,努力建立健全合作社的内部运行机制。一是通过明确成员的权利和责任来确保成员的主体地位。投票权的分配是体现成员主体权利的一个关键问题。“一人一票”原则是合作社的经典原则,但随着非社员及资本的入股,为了真正体现成员的权利,应该在原则上采取一人一票的情况下有所调整,如对股份较多的成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附加表决权等。同时为提高农户的责任意识,可借鉴美国新一代农业合作社的做法,通过购买交易权,通过契约形式约束社员,使其履行义务。二是创新灵活的筹资机制。目前我国许多农业合作社的发展面临着资金匮乏的严重制约。对此,在合作社的经营收入中,可以适当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留作合作社发展壮大的积累资金;还可以尝试合作社与非社员联合,包括一些农业大户、农业公司,以吸引外部资金,成为非社员股东。

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6篇

与外部世界在商业和战略上的一体化

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海湾国家的经济本质,最恰当的莫过于“一体化”。不管是否是因为石油资本,几个世纪以来,海湾地区对于外部大国来说一直是商业和战略上的一块肥肉。海湾地区与外界的联系可以追溯到前伊斯兰教时期。回顾殖民时代,我们会发现海湾地区横跨了欧印殖民贸易路线。海湾地区的诸多部落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得益于广大的印度洋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形成的繁忙的跨洋运输网络。当地造船厂制造、当地水手领航的单桅帆船(dhows)和帆桁船(booms)每个季节都会从波斯湾驶向印度次大陆,或沿东非海岸线航行。随着区域内和区域间复杂多样的贸易方式的兴起,当地人用阿拉伯小马、枣椰和珍珠来交换大米、木材和棉花。直到今日,这张贸易大网仍在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创造着动力。

当前海湾地区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海湾发现了石油。海湾地区巨大而迅速的收入增长及其重要的战略位置,恰恰造成了如今海湾国家不可持续性的特征。令人欣慰的是,海湾国家认识到了这一短板,目前正在进行经济转型。比如,迪拜因已因成为金融服务、交通运输和物流服务的国际商业枢纽而名声大噪。尽管迪拜几乎没有石油资本,它仍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经济迅速繁荣。迪拜经济部国外投资办总裁法赫德·艾尔·卡尔卡维(Fahad Al Gergawi)公布的数据显示,输入迪拜的外国直接投资在2012年增长了16.6%,新增119家公司,新增投资额达42亿迪拉姆(约合12.25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主要集中在金融和商业服务、房地产、休闲娱乐、化工、食品烟草、保健和金属等行业。

笔者不会像其他观察人士那样,把迪拜的发展路径乐观地称之为“迪拜模式”或是“迪拜奇迹”,但可以肯定的是,海湾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金融一体化已为海湾国家所认可,这是脱离石油经济的一种途径。迪拜完全可以视为一扇重要的门窗,透过它人们得以了解海湾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

贸易型实体经济

巨大的石油收入令海湾国家成为食利国家。大多数国民都愿意在公共部门工作。公共部门的工资比私营部门至少高一倍。私营部门大多是外籍劳工,既有来自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国家的极低收入的流动劳工,也有主要来自欧洲国家或其他西方主要英语国家、收入较高的中高级管理层人士。市场流动性构成海湾国家经济的新特点。在海湾国家市场,看不到其他主要市场上见到的那种市场稳定性。海湾国家,以迪拜为代表,依靠20世纪下半叶积累的石油资本,正回归到其作为中转性枢纽的传统角色。作为商品和金融交易中心,海湾国家作为全球市场的关键枢纽继续存在,充满动态稳定性。

总的来说,海湾地区的未来在于其自由贸易港经济。从2005年开始,阿联酋航空公司(Emirates Airways)(迪拜)、阿提哈德航空公司(Etihad Airways)(阿布扎比)和卡塔尔航空公司(Qatar Airways)(多哈)迅速发展成为全球主要客运和货运航空公司。随着这三大航空公司的快速增长,迪拜和多哈成为“超级空港”,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只需在波斯湾中转一站就可到达。这些航空公司证明并加强了区域间贸易和交流航线的重组。其中,总部设在迪拜的阿联酋航空公司居国际航空运输量世界第一。截至去年3月31日,其年纯收入为23亿迪拉姆(6.27亿美元);而到今年3月31日,年纯收入则达31亿迪拉姆(约合8.45亿美元)。

发展可持续金融经济

贸易型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更为可持续的金融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海湾国家借鉴美国和西欧等其他国家的经验,采用这些国家广泛使用的制度,变革了自己的市场治理方式。海湾国家受伊斯兰教的限制,存在市场透明度的问题;然而,随着经济自由区和独立监管机构(IRAs)的设立,问题开始得到解决。这些新设立的独立监管机构在法律上独立于政府公共机构,享有正式授权,拥有明确设定的法定目标和法定权利。迪拜金融服务局(Dubai 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卡塔尔金融中心监管局(Qatar Financial Centre Regulatory Authority)以及沙特资本市场管理局(Capital Market Authority)就是海湾地区独立监管机构的三个范例。时间最早、影响最深远的改革发生在迪拜。2004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修订了联邦宪法,允许各酋长国建立各自的自由贸易区。迪拜及时抓住政策变化,迪拜酋长谢赫··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主动响应,建立了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迪拜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把迪拜建成一个世界金融中心,尤其是伊斯兰世界金融中心。作为经济自由区,迪拜国际金融中心享有自己的法律体系,与英国普通法系的结构类似。迪拜自我宣传并逐渐发展成世界金融枢纽,不仅涵盖银行业、保险业、理财、资本市场、金融服务和零售业,同时也成为了诸多公司设立总部的首选之地。中国农业银行近期在迪拜设立分行,至此在中东地区,中国四大国有银行都在迪拜国际金融中心设立了总部。

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7篇

1、全球化促进了可持续发展。(1)全球化增强了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全球化有利于增强世界各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与协调;(3)全球化提高了环境容量;(4)全球化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经济全球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1)加剧资源负担;(2)全球化有可能扩散环境污染,引发生态安全问题;(3)经济全球化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这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二、正确处理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原则。从人类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出发,经济全球化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经济全球化能否真正健康发展,经济全球化到底能走多远?关键就在于它是否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切实推进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自然、社会、经济”这个复杂系统中的有序规范和成功运作,应当看作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目标的最终归宿。

2、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构建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对环境容量的占有应当同环境容量的培育相平衡。全球的环境容量是环境的缓冲力、抗逆力和自净力的总和。在实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应始终保持对环境容量的持续培育,使其保持为一个常数,不随时间而减少。不允许环境污染的跨国转移。(2)经济全球化应促进全球资源的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协同。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比较容易为人们所理解,经济全球化中寻求资源优化配置的初衷,就是发掘其生产价值,但是对于它的生态价值则十分容易被人们所忽略。(3)经济全球化必须维系物质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的协调。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把“人口、资源、环境”的充分协调作为一切行动的前提条件。(4)经济全球化应实现“经济成本外部化”与“经济效益外部化”的对等。二者之间的相等,恰好将其对自然的索取同对自然的回馈平衡起来,以确保应获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受损失。

3、可持续发展不能成为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借口。在人类维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中,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以保护环境的名义,建立自己的环境标准,排斥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构筑“绿色贸易壁垒”,在这些国家看来,利用贸易手段达到保护本国和世界环境的目的、是正当的、无可厚非的。而在出口国看来这些标准的确构成了阻止本国商品出口的贸易壁垒。

4、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协调机制。(1)实行国际协商和国际合作。在制定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原则和具体规划时,必须经过充分广泛的国际协商,最终达成国际公认的公平合理的协议。单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实施环境措施时,应该与有关国家进行协商和谈判,任何国家的单方意志都不能强加于他国。(2)明确负有协调责任的国际组织。负责协调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国际组织应该是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要充分发挥这些国际组织在研究、主持谈判、规则制定和争端解决中的主要作用,明确其权威,保持其公正性,防止任何国家左右这些组织的运行。(3)制定和实施统一的国际规则。统一的国际规则必须充分反映和兼顾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地域和不同国家的利益,具有足够的公正性。同时要保证统一的国际规则不折不扣地实施,任何国家都不能超越于国际规则之上。(4)建立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在协调国际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争端。因此有必要建立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三、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趋势

1、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虽然经常会出现一些阻碍因素,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会出现反复,但是,全球化的潮流是任何组织和国家都阻挡不了的,世界经济从总体上来说仍将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物质财富的绝对量都将进一步增加,从而为其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物质基础。

2、世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矛盾与利益、合作与斗争并存。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扩大了世界的不平衡,富国与穷国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全世界1/5最富有人口占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最富有人口的人均收入是最贫穷人口人均收入的74倍,大大高于1960年的30倍。南北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无疑会使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矛盾更加尖锐,而发达国家在缓解这一矛盾方面并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但是,在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又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一国的生态安全与其他国家的生态安全是高度一致的,因此,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于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