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语言的训练方法(合集7篇)

时间:2023-08-08 16:45:56
语言的训练方法

语言的训练方法第1篇

一、朗读训练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进行语言的积累。可见,我们要把朗读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并注重把握学生的朗读情况,给予灵活的指导。朗读训练要做到:

1.目的明确:有疏通性的初读,有思考性的悟读,有体验性的品x……

2.层次清楚:疏通读、探究读、感悟读、感情读、欣赏读……由易到难,螺旋上升,

循序渐进。

3.形式多样:有齐读、个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读、分角色读、表演读。……

4.富有感情: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景之中,让学生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

同作者一起去观察、体会、想象、思考,活生生读出语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味”。

二、背诵训练

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的最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小学语文各册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所占课文比重较大,其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我们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记忆优势,指导学生背诵一些课文(或片断),对理解课文,开拓思路,丰富词汇和句式都有很多好处。背诵有两种,一种是机械背诵,即死记硬背;一种是意义背诵,即理解背诵。显然,死记硬盘背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件苦差事,有害无益。因此,应当提倡理解背诵,即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其次,在指导背诵时应教给一些背诵的方法,如形象法、分解法、图表法、结构分析法等等,使学生会背、乐背、爱背,从而背得快、记得牢。

三、比较训练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掌握语言的重要手段。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字词比较是最有效的方法。比较训练的形式主要有:

1.相同字词比较

如《我的战友》有这样两个句子:“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几分钟。”这两个句中的“才”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和十分丰富的内涵。教学时便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比较,联系课文理解这两个“才”字的丰富内涵:第一句中的“才”,表示烧的时间太久了,既反映出了“我”不忍看,又不能不看的矛盾、痛苦的心情,又表现了为了战斗胜利,长时间忍受烈火烧身的顽强毅力;第二句中的“才”表示战斗结束时间很短,战友们为了给报仇,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投入战斗,用最快的速度消灭敌人,的伟大精神化作了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

2.删字词比较

如《西门豹》中有这一句话:“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要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这句话连用两个“送”字,其实删去一个“送”字,句子也通顺。哪个句子好呢?学生通过品味、比较,便可明白用一个“送”字显得平淡,两个“送”字重叠起强调作用,西门豹这样说既是讽刺又是愤恨,意思是到了那一天,不是送新娘,而是送巫婆、官绅!“送送”二字为下文埋下伏笔,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西门豹破除迷信,嫉恶如仇的思想感情。

3.换字词比较

通过字词的更换比较,引导学生理解遣词造句的匠心。如理解《荷花》中的这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让学生把“冒”换成“钻”、“伸”、“长”、等进行比较,学生便能体会到“冒”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荷花蓬勃的生命力。

四、复述训练

复述可以检查学生掌握课文的程度,促使学生积累词汇,锻炼语言的精确性、生动性和连贯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复述训练应做到:

1.教给学生复述的方法

复述的方法有(1)连词法。即理出这段内容中起关联作用或起主线作用的重点词语。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让学生理出:“最先……接着……最后……”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进行复述。(2)提纲法。如《穷人》,让学生按照“焦急等待――探望邻居――――抱来孤儿――丈夫归来――同意抱养”这五个小标题复述。(3)提问法。即根据课文的思路提出问题,让学生按问题复述,如《赤壁之战》便可按这些问题复述:曹操渡工的目的是什么?曹操为什么要铁索连船?黄盖为什么想到用火攻?“火攻”这一仗是怎样打的?

语言的训练方法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训练方法

在新课标改革实施以来,语言训练成了语言类学科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语言训练,小学语文成了运用语言训练最为普遍的前沿阵地。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语言训练的方法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更是显著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从而营造出互惠共赢的局面。

一、语言训练的重要作用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始终贯穿整个学科体系。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语言的训练,其在整体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语言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搭配合理详细的方案进行训练,不能盲目求快、急功近利。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进行语言训练教学过程中应当摒弃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要加强对语言训练手段多样化的重视。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根本是一种基本的技能,需要不断地运用和积累,然后逐步地得到提升,这与其他的体育竞技类技能没什么本质上的差别。然而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都忽视了词语的积累,更缺乏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年纪小,理解力和思考能力尚未完善。此时注重词汇和语言的积累对于他们来说为时尚早,不免有操之过急的嫌疑。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只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对其中优美的词汇或语句则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学生由于缺乏语言和词汇的积累,往往导致在日后的训练和写作练习时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写些什么。

另外,在当今以独生子女为主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缺乏与人的交流和沟通,自私自利、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点暴露无遗,和以往相比,孤僻、不合群的学生人数也在与日俱增。而语言训练这种充满互和交流性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之间可以平等交流、相互沟通,对建立健全学生的人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训练这一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综合素养也有着莫大的帮助。

二、语言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涯里,小学语文学习就是其中的一叶扁舟。而语言训练就是这一叶扁舟上鼓起的帆,如何能让小学语文学习这叶扁舟“扬帆远航”,则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首先要有针对性地设立语言训练目标和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立语言训练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训练目标和学习任务,不仅方便以后具体对语言训练成果的检验,更是对未来的语文学习增添了更大的学习动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的大小制定任务与目标。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训练主要是以正确拼写汉字和语文听读能力的培养为主。高年级的学生,年纪稍长,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更强,此时的语言训练应该以流利表达自身观点,能够基本分析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为主。

为了加强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训练,教师除了布置单一的语文抄写作业外,还可以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把其中觉得比较好的词语摘录下来,然后在全班进行分享。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全方位地学习语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全班分组讨论,语言训练中的这种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和交流,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对整体语文学习的把握与认知得到升华,还能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环境中学习小学语文,从而大大优化小学语文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训练中,最后的环节就是对训练成果的评价和总结。这种评价是相互的,既有教师对全班学生的整体评价,也有对学生个人的评价,还有学生之间互相的评价。在最后的评价中,教师要对语言训练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重点表扬,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更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语言训练这一教学方法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通过语言训练,锻炼了小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水平。通过语言训练,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通过语言训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所以,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加强对语言训练的应用,并且积极进行更多该种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

语言的训练方法第3篇

一、分学段、分目标进行常规性语言训练

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是多层面的,可以根据不同学段、不同教材目标来确定。低年级应注意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话、说话的训练,中高年级应注重训练阅读和作文。常规训练主要是指传统语文教学经常采用的、基础性的语言文字训练,如学习生字生词、加标点符号、领会重点词句、感知文章内容、复述大意,等等。

二、依据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合理选择语言训练点

单元教学目标以简炼的语言阐述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认真解读,可以帮助教师准确确定本单元的训练点;课时教学目标也是教师确定语言训练点的主要参照,备课时可以根据训练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语言训练的方法。有时,一个有针对性的训练点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

三、合理运用语言训练的方法

1、补白训练。课文中往往有许多词语、句子写得含蓄精炼,言虽尽意未完。这些往往也是课文内涵与魅力所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并用想象的内容练习说话,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例如白杰老师在讲授《她是我的朋友》这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找出描写阮恒哭泣的词语后,设计了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他想:__)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他想:__)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他想:__)这样的设计将学生的读、悟、说联系起来,既梳理并升华了学生的感受,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

2、变换句式训练。我国语言丰富多彩,表达形式也多种多样。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并学习多种表达方法。如教学《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时,在表达景物与颜色时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__是__(色)的。(银杏树是黄(色)的。)秋天的雨把__色给了__。(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银杏树。)__得到了__色。(银杏树得到了黄色。)通过这三种句式,同学们很轻松地注意到同一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而且表达效果也有不同。

3、语言文字训练。语言文字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达自己的思维,用所学的知以进行作文。这时候我们要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在模仿说话训练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如:在学习《杨氏之子》一课中,在感受到杨氏之子的善听、妙答、机智之后,我随机问:若来访的是李君平、吴君平,杨氏之子又该如何作答?请模仿文中的问答形式来说。“儿应声答曰: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梧桐树是夫子家树。”学生口随心动,有话可说,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促进了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

4、朗读训练。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充分接触语言文字。朗读,既是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文字、培育感情的有效方法。我在执教《将心比心》这一课时,结合“不要紧,再来一次!”这句话进行了三次朗读的训练。教师出示课件:当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有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__;当母亲的手被扎得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__;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她同样鼓励她__。读过三次之后,学生不但理解了母亲对护士的宽容与鼓励,非常感动,也对“将心比心”含义有了深刻的体会。

四、抓准训练时机,关注课堂生成,注重成效

课堂上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出现了精彩的发言或发言中露出语言缺陷,这些都是训练的好时机,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例如,在《卖木雕的少年》这一课,我引导学生想象:当黑人少年得知我是中国人时,他想:__。于是,他__。学生在想象之后,说到:“他又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小象墩,碰到我,就送给了我。”我紧随着问是“碰到”我吗?学生又回答是“见到我。”我又适时引导“看书!再准一些!”学生终于体会到是

“找到”我!类似的词语训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汇积累,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语素、词义和汉字知识的教学。

语言的训练方法第4篇

一、借助情景教学,

培养学习语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某项事物感兴趣,才会从心里想去认识它、了解它。聋生学习语言也是如此。

培养聋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情景教学是个重要原则。不管是人为情景,还是自然情景,都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相对来说,人为情景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训练方法:在训练时,借助周围场景、动作演示、角色扮演等手段,把训练内容与相应的情景结合起来,帮助聋生从整体上感知和掌握训练内容。在这种或随机、或设计的训练场景下,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聋生学习语言。例如,在教《买食品》一课时,我们就是通过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小商店,运用情景教学来完成的。像这样在特定的生活情景下,让学生结合实物,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来亲身体验文中角色,学习对话。在这种“真实”的场景中,利用学生的兴趣,结合生活场景,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

二、利用课堂教学,

全方位进行语训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一堂课的良好开端,三操训练和发音练习是我们每堂语训课之前必做的准备活动。舌操、唇操、呼吸操配合发音练习为聋生更好地学习语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期坚持,还能提高学生发音、口型和舌位的准确性。

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同的听力语言水平,可以采用听话、看话、说话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还可以利用情境图,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情景,认识图画内容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把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提高聋生语言表述能力和交往能力。

三、建立语训小组,

丰富学生第二课堂

我校坚持“走特色之路,创特校品牌”的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对学生的学科特长和艺术、运动、职业技术等方面都加大了教育力度,并把聋生的语言发展和能力培养作为特色训练中的重点内容来抓。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们把不同语言程度的学生进行分组,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包括发音技能训练、听力训练、会话训练,并教给聋生读儿歌、读古诗的技能。另外,一些课堂上遗留的问题,在课下也得到了延伸和扩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更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增强了他们与人交往的信心。

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

提高语训效能

让聋生佩戴助听器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但任何助听器都有它的局限性。由于在校聋生的听力损失普遍较高,即使再完美的助听器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的听觉功能状态。

为了能让聋生更好地学习语言,我校先后购进了三套语训设备,供学生平时上课使用,并确保语训班、一年级、二年级学生每堂课必用,做好正确调试,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设备在使用中的效能。

设备的使用,使语训效果更佳。目前我校语训班学生大多数能够和家长、教师对话,一年级学生也能较为流利地读通顺语文段落和数学题目。去年学校又新上了“新概念学说话”和“启音博士”两套语训设备。用新设备进行语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图文并茂,大大调动和激发了学生语言表达的热情,使语训效果更加显著。

五、与各科教师配合,

全方位发展学生语言

发展聋生的语言不仅仅是语训课的任务,它渗透在思想教育中,渗透在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是我们每一个特教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学校明文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口语为主,各科教师要把语训意识体现到每一堂课中,每堂课都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进行语训,全方位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上述方式方法的使用,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实践,我们发现我校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语言的训练方法第5篇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语言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语言的表达、训练有特定的内涵,而且还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一个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与数学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它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

一、数学语言

笛в镅允且恢钟斜鹩谧匀挥镅缘目蒲ёㄒ祷语言,是人类数学思维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殊表达形式。“特定的教学背景和特定的教学内容都影响着数学教学中语言的句法、语义及实效等特点,因为无论形式还是内涵,他们都与日常用语不同”。由于小学生的所学知识有限,相对而言所训练的数学语言更多倾向于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数学语言训练的必要性

1.数学知识的特点决定了数学语言训练的必要性。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教学、计算教学、应用题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等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双边活动中,语言的工具性显得特别突出。在一定意义上讲,“说题”比“做题”更难,也更重要。尤其是小学生正处在语言发展期,语言训练就显现出突出地位。

2.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决定了数学语言训练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主阵地在课堂。如何在教学中检验每个学生是否开动了大脑这个思维的机器,思考的是否正确,想的是否有条理、有依据,使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要靠思维的工具――“语言”来检验。因此数学语言既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它既是表达的工具,又是交流的工具。

三、训练数学语言要注意的四个方面

1.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数学教学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具体地说,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教师的言语必须合乎一般的语法规则和逻辑要求。课堂上教师讲话的句子要完整、流畅,句子中的主要成分和附加成分要清晰、明确,对判断、推理的程序把握要准确,做到说话时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因果关系恰当。二是教师要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

2.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首先,对学生语言上的缺陷,教师不能有半点疏忽。例如问:“什么是质数?”有的同学回答:“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叫质数。”于是教师问:“8能被1整除吗?能被它本身整除吗?那么8是不是质数?”学生立即发现自己表达错了,应该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叫做质数。”弥补了该生语言的缺陷,强化了正确的概念。其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将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相互转化,这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

3.教师要给学生设计“思维模式”去模仿。例如数学倍数应用题,可以这样教学。“小明有红花四朵,黄花是红花的三倍,黄花有几朵”。教师提问:(1)谁和谁比?(2)把谁的朵数看成单位“1”?(3)黄花有这样的几份?(4)求黄花有多少朵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法则计算?这样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思路,去讲去说,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反复练。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会了用数学语言。

4.不同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不同的训练手段

(1)概念教学。首先,要引导好学生学会抓住概念、性质或公式中的关键词语,用数学语言描述,避免表述不全、分类错误甚至乱造术语、曲解概念,对于概念、性质中限定的话不能随意删简、添加。如积的变化规律不能说“在乘法中,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跟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漏掉了“一个因数不变”这样的首要前提。其次,判断一个概念正说与反说的正误也是训练学生的重要手段。如“自然数都是整数”与“整数就是自然数”的区分判断;诸如此类的概念正、反说法判别能够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更是训练学生数学语言、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

(2)计算题教学。在教学中,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逐渐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条理性。如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要求学生说出每一道题的算理。就像4+5的思维顺序是:利用数的分解与组成来计算,因为4和5组成9,所以4+5=9,又因为9可以分成4和5,所以9-5=4,9-4=5。按照以上的思维模式要求学生进行“说算理”的语言训练,可以使学生条理清晰更加深刻地理解口算的原理,从而达到牢固掌握口算方法的目的。

(3)文字题教学。小学数学中的文字题也是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手段之一。它是把式题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形式,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用多种方式来读题、译题,深刻理解文字题与式题的联系。比如除法式子:36÷9,简单的一步式题可以引导学生用以下几种方式表达:①名称读法:被除数是36,除数是9,商是多少?②直读法:36除以9得多少?9除36得多少?③意义读法:36里面有几个9?把36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多少?36是9的几倍?已知一个数的9倍是36,这个数是多少?而这些数学语言抽象成数学式子就是36÷9。像这样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精心设计数学语言的阶梯,将“日常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再将“数学语言”抽象成为“数学式子”,以“说”促“思”,使学生的知识构建更为丰富、巩固,思维过程更加明确、深刻。

语言的训练方法第6篇

一、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灵活地掌握数学语言

数学课本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又是学生学习数学语言的范本。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仅有助于学生较为准确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积累规范化的数学词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可提出几个思考题,让学生边读边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如教学两位数除多位数的计算法则时,可提出下面几个问题:两位数除多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商应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除到哪一位,哪一位不够商1,怎么办?为什么?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什么数小?为什么?带着问题读,然后回答问题,最后归纳出两位数除多位数的计算法则。

一些较难理解的概念或名词、术语,要放到句子或题目里,让学生反复读,进行对比分析,逐字逐句地理解其意义。如“增加”与“增加到”,“扩大”与“扩大了”等一些词要放到应用题里,学生通过读题,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明确“今年增加21人”意思是:“今年比去年多了21人。”“今年增加到278人”意思是:“今年比去年增加了人数,现在有278人。”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词自编应用题,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二、重视学生对新知识的说理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可利用上课开始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概念、定律、法则、性质等基础知识的口语训练。如让学生口答什么叫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并举例说明。口述一些例题的简便算法过程,如:285+752+115,要学生说出简算过程以及根据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算。读题式的训练,语言叙述要求形式多样,学会用和、差、积、商等数学术语正确读出。如“[240×(24+39)]÷20”可读作:(1)用24与39的和去乘240,再除以20,商是多少?(2)用20去除240乘以24与39的和的积,商是多少?这样做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为新课做好铺垫,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讲授新知识要重视学生对新知识的说理训练。如应用题的例题教学,要求学生能根据解答例题的算式,口述算式的意义及第一步计算所求的是什么问题。如“张华和李成同时从学校回家,反向而行,张华每分钟走65米,李成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钟他们同时到家,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对算式“(65+70)×4”,要求学生口答,式子里的“65”是指张华每分钟走65米;“70”是指李成每分钟走70米;“4”是指两个人都走了4分钟;“(65+70)”表示张华和李成一分钟共走多少米,也就是两人的速度和;“(60+75)×4”表示两人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也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米数。这样训练使学生沟通了数与物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

三、设计好让学生看图编应用题的训练题目,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

数学图形是用图和简练的语言表达数学问题,直观简单又明了。指导学生看图编题,能有效地丰富学生数学语言,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如:

看图编一道应用题。

通过提出下列问题,指导学生看图:(1)上图苹果有多少千克?(2)梨的重量是苹果的多少倍?(3)要求什么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可以编出:小华的爷爷买了35千克苹果,买的梨是苹果的3倍,小华的爷爷一共买了多少千克苹果和梨?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看算式编应用题。这样做,学生的思维活跃,语言叙述形式多样,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四、用缩句的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复杂的文字题,学生由于不理解数学语言,弄不清楚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列式时,计算顺序经常搞错。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教学时可运用缩句方法指导学生列式。文字题缩句训练是抓住题目的关键字眼,缩成有效文字和数的式子。例如“360除以20与40的和,商是多少?”指导列式:结果是商,是谁与谁的商?通过回答,缩成“360÷和”,再把“和”补出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式子。

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语言训练。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语言训练时注意两点:一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说的训练;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从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和个性差异出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说的机会,在说的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语言的训练方法第7篇

1. 音准矫正。开始,教师可让学生模仿口型,模仿声音。当他们发出声音时,让他们体会声音的变化,这些学生常常掌握不了发音的要领,教师对他们的口型、舌头动作要注意观察,并进行矫正,让他们学会张口、闭口,学会口型变化,学会转动舌头,使他们从不会发音到会发音,再到较准的发音。

2. 说做结合。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边做边说,把语言和实际联系起来。如,扫地时就教“扫地”,开门时就教“开门”,关窗时就教“关窗户”,天天坚持这样做,渐渐地就学会说了,并牢牢地记住了这些词。

3. 图意相融。称呼在生活中是经常会用到的,我就出示一些照片,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同时教称谓“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阿姨”、“叔叔”等,先让他们发准这些音,然后再向他们说明这些词的意义,逐渐丰富他们的词汇。

4. 词性活用。教会学生正确理解与使用动词。如,教举、挑、扛、端、摔、摘、提、踢、吹、拍、打等词时,我先自己边做动作边说这些词,然后教给学生做这些动作和说这些词,训练后,再让个别学生模仿动作大家来猜,这样既理解了动词的含义又学会了说这些词。

正确使用数量词启发学生联想,说出物品名称。如教他们《量词歌》:一头牛,两匹马,三杯牛奶四碗茶;五双鞋,六顶帽,七条金鱼八只鸭;九棵树,十朵花,量词用对顶呱呱,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和说的能力。

5. 图物强化。结合实物或图片进行强化,建立图片、实物与语言之间的联系。名、物、图对应,听名字对应实物,也是训练语言的一种办法。如,让儿童听“香蕉”一词,拿香蕉给他们看,再将“香蕉”图片和实物对应起来。经过多次练习后,当他听到“香蕉”的发音时,就能指出图片和实物中的香蕉,再叫他看香蕉的实物或图片说出“香蕉”的音,能看图、实物说出名称,这样语言就上升了一个水平。

6. 词句搭配。开始教汉字时,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反复教,要说得慢,次数多,一个字念会了,让他连着读两个常见的字,尤其是生活中常见的字。有的智力落后学生汉字组词困难,往往只能说一个字。如,“苹”、“苹”、“果”、“果”。然后教师突然将“苹果”连在一起,他也往往会跟着连说“苹果”了。这时教师要大大表扬。当学生能说一些字词后,就要学组句,但智力落后学生往往在短时间内无法记住一句话,要结合实物、图片,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并可将一句话分解成几部分说,再连起来说。也可在教词后,设计一些生活中问题,引导他们把句子扩展开来,说自己熟悉的事情。

7. 说讲并用。说儿歌、讲故事,说歌词也是训练儿童语言的好办法啊。因为这些都是儿童愿意做的。但开始选择的儿歌、故事、歌词都必须非常简单,而且要结合图片事物或结合做游戏进行训练,才能更有效。如,带他们观看视频南湖公园,边欣赏景色边谈大自然中的植物、鸟、兽、鱼、虫、四季变化、彩云、夜晚星空等。然后,让他用自己的话讲述去新地方的经历,以提高语言表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