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语言学概论(合集7篇)

时间:2023-03-14 15:16:10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第1篇

关键词:语言 人 语法 人文内涵

1.引言

语言学概论是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术语抽象难懂,习以为常的语言现象在语言学里却有不同的解释,反倒有变简为繁的嫌疑。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术语“语言”就是如此。那什么是语言呢?这是语言学第一堂课教师不得不提出并回答的简单而又深奥的问题。说其简单,因为人人都知道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说其深奥,因为从早期的语文学时期到现在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对语言的认知不断深入也不尽相同。然而语言的工具论在人们的头脑里已根深蒂固,如何突破工具论的束缚,开启学生思想的大门,引导他们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科学的精神,同时向他们展示语言深广的人文内涵是本科语言学教学的一个目标。

2.语言与人的编导

由经验而知,语言是种系所特有的,是人类的专利,即使最聪明的猴子和海豚也无法习得语言,这在证明语言是人的本质。恩格斯指出,劳动促使猿跳出了丛林走进了社会,进化为了人。那么,社会形成的同时,猿进化为类人猿再进化为人的同时,肯定是带着语言一起走进社会的,因为“语言正是把人与人连起来的最重要‘精神现实’,……没有语言的社会就不是人类社会”,因而,“人究竟还是语言存在的生物”(周兆祥,2004)。这暗示着,人、语言和社会是一个须臾不可分的统一体,谁也离不开谁,否则人就退化成了猿,语言只是一串咿呀呼耶的声音,而社会与自然无异了。当人类灭亡的时候,社会和语言也就跟着消亡了。那么,人和社会之于语言的是什么呢?语言的定义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语言的定义可谓林林总总,它们大致可分为五类,分别包括交际工具类、结构系统类、能力行为活动类、符号类和综合类,列举如下:

交际工具类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

(2)语言既是交际的工具,又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斯大林

(3)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工具。人类最普通的语言是口说的,可以称口语,也就是狭义的语言。文字也是语言的一种,可称为书写的语言,或文语。――王力

结构系统类

(4)语言既是一种自足的结构系统,同时又是一种分类的原创。 ――索绪尔

(5)语言是一组有限或无限句子的集合,其中每一个句子的长度都是有限的,并且由一组有限的成分构成。

――乔姆斯基

能力行为活动类

(6)语言是人类在社会中的一种活动方式。――韩礼德

(7)从真正本质上看,语言是一件持久的事物,在每一个瞬间都稍纵即逝,即使通过文字保存下来的,也只是不完整的、木乃伊式的东西,只在描述当前话语时才重新需要。语言本身绝非产品,而是一个活动过程。――洪堡特

(8)语言是人跟人互通信息、用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成系统的行为的方式。 ――赵元任

(9)语言并非仅仅是一种用以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是存在的住所。 ――海德格尔

(10)语言是人类拥有世界的唯一方式,而世界只有进入语言之中才成为世界。 ――伽达默尔

(11)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进程。――潘文国

符号类

(12)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作用于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许国璋

(13)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天赋能力和习得机制,一套声音符号系统和文字符号系统,逻辑符号系统和规则符号系统;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和认知的工具,文化的载体和信息的载体;是具有普遍性与多样性、有限性与生成性、任意性与约定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经济性与规范性、开放性与发展性、人文性与自组织性的社会文化复杂系统。 ――蔡富有

(14)语言是一套用于人类交际的任意性的有声的符号系统。 (现代语言学,何兆熊编)

(15)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马克思,恩格斯

综合类

(16)语言是人类创造的,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只有人类才会把无意义的语音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成为有意义的语素,再把为数众多的语素按照各种方式组合成话语,用无穷变化的形式来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吕叔湘

这五类定义除了结构系统类,其它四类的定义都包含了人的因素。那么,人对于语言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耿菲菲(2004)特别指出两点:第一,人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不揭示其中人的因素,不可能彻底认清语言的本质;第二,较之山、河、树、木、石头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只有弄清这一点才能理解意义。的确,人是语言的灵魂,当世界上最后一个人死去,与人相伴的语言也就消亡了。语言作为一种特殊存在,至少由外在世界图景、心智和情感世界图景、社会图景等要素构成,人在其中行使“编导”功能。没有人的编导和参与,语言就会孤独地死去。由此可以看出,语言和人互为本质,须臾不可分。那么,语言的定义就必须包括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什么呢?独特的基因图谱、丰富的情感表达、强大的认知思维、不停的交往实践,包括了生理的、心理的、认知的、社会的成分。因而语言研究也就有了生理的角度、心理的角度、认知的角度、社会的角度,角度的整合方可看清语言的外相,仅一个角度,无论它是多么的深入和完善,对于弄清语言的外相来说都无疑是盲人摸象。

3.语言与语法的调变

除了人的因素,语言本身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因为语言的调变在于语法。语法是什么?语法是一套规则系统、一套调变机制,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就试图找出人类千余种语言中的内在的共同共通的语法规则。这些规则既是软规则又是硬规则。所谓软,即为弹性的、开放的、变异的,甚至是可以背离规则的,这种背离不仅反映在日常言语交际中错误遍布的话语里,也反映在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普遍犯的错误里。这种错误有两个特点,否则不能概之以软规则。一是错误并不影响话语的理解,不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它是可接受的;二是错误具有普遍性,它不仅是某一个人犯的错误,更是某一个言语社团所犯的共同的错误。所谓硬,即为强制性的、支配性的,甚至可以重塑进入规则中的任何成员。结构决定功能或关系决定价值,即便是一个名词或形容词,甚或是一个句子,它一旦进入规则中的动词空槽,就会被规则暂时重塑为动词了。当然,这种重塑是可以被规约化的。英语里很多名词都能转化为动词使用,有的是作者临时使用的,有的则已被广泛使用了,这主要来源于英语句法的调变,而汉语的句法并不一定如此,它有自身的独特的调变机制。

申小龙(2000)从中西时空观念之异来比较中西语言结构的差异,他认为西方语言的句子是以一个限定动词为核心(焦点)控制(透视)各种关系构件的空间型构造,而汉语的句子没有这样一种物理学上的“焦点”(主要动词),它是用句读段的形式按逻辑事理的顺序横向铺排(而非空间够架)的,所谓“流水句”才是汉语句子时间型构造的典型样态。申小龙的论述说明二者的语法构造确有差异,凭此语言的规则解释彼语言必有捉襟见肘之处。同时他还指出,汉语语法是一种需要人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的语法,而不是像西方形态语言的语法那样可以对之作客观、冷静的形式标记分析的语法;对汉语句子特点的认识就应向汉民族文化认同,摒弃“以形式为纲”的知性分析方法,确认汉语句子讲究意合、流动、气韵的文化特征。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不争事实是,套用西方语法理论来分析汉语语料无疑有削足适履之弊病。萨丕尔在其《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中也说道:“在这从拉丁语到俄语,我们觉得视野所及,景象大抵是相同的,尽管近处的熟悉的地势已经改变了。到了英语,我们好像看到山形歪斜了一点,不过整个景象还认得出来,然而一来到汉语,头上的天都变了。”(爱德华・萨丕尔 2002:108)也难怪用乔姆斯基的句法理论来分析汉语总让人感到不尽满意,总有欠缺之处。那么,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调变机制自然应该在教学中得到凸显,让学生从差异中去理解两种不同语言的本质。

4.语言与人文内涵的开展

语言的定义揭示了语言的本质,它包括了人的因素和语言本身的因素,是外相与内构的结合,这也是语言学分支学科中核心学科与交叉学科互为补充的原因,而且交叉学科的发展也日益壮大,展示了更为宽广的研究视野。申小龙(2005)针对该课程教学指出:“改革的途径一是把透明无色的语言符号观转换为人文阐释的语言符号观,二是关注语言各要素在各民族语言系统中不同的文化内涵。”其实,这涉及的是语言中人的因素,强调的是语言的民族特性以及语言具有文化传递性这一区别性特征,这只是语言问题的一个方面。

人文内涵普遍的理解在于它包含的三个元素,一是人性,主要精神就是尊重人,尤其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二是理性,以科学的意义来说,人是有思想有头脑的,能够思考真理、追求真理;三是超越性,即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从某方面而言,它叙述了人们在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不因前路迷茫而退却,追求真理、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内涵。

那么,在语言学教学中怎样体现出语言的人文内涵是什么呢?语言的人文内涵其一在于对语言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少一点主观语言经验的臆断,多一点客观语言现象和材料的收集,即保证语言研究的穷尽性、一致性和简洁性,教学中多从现象和材料剖析到理论的归纳和讲解,以启迪学生作为主体进行参与,分享研究的乐趣;其二在于对语言中人的因素的充分解读,包括生理的、心理的、认知的、文化的、民族的等等,通过多维思考和观察以展现语言研究的丰富画卷,这也是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民族语言学等研究的内容,以此突破语言工具论根深蒂固的影响;其三在于超越主体语言的偏见,打通东西语言的屏障,以解决吕叔湘先生曾提出的两张皮的问题,避免用一种语言符号规则解释另一种语言现象存在的不合理性,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我到现在还闹不清楚,我当作语言的本质加以思考的东西,是否也适合于东方语言的本质。”(申小龙 2005)这要求我们在语言学教学的过程中英汉例句并举,既发现差异又总结出共性的东西,既吸收又批判,以探究语言的民族本质和文化内涵,挖掘语言之间的相通性,并从这些相通性中概括出普遍的规律。

唯有如此,语言的人文内涵才能全面地开展,才能开阔学生的眼界,破除他们对语言学抽象枯燥的印象,真正把他们引入语言学的殿堂。

5.结语

语言是人类生活中必可少的一部分,人们也因此对语言的运用习以为常,但是我们对语言的本质又究竟了解多少呢?哲学的发展经历了由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对语言的关注,也即是现代西方哲学发生了“语言转向”,这说明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语言与语词的意义问题成为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那么是谁在连接语言与世界呢?又是谁在解读语词的意义呢?语词的意义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去探讨语言的定义。对其本质的理解,人的编导与语法的调变始终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对语言定义的讲解也因此成为语言学教学的一扇窗,宽广深入地分析能给学生以智慧和精神的享受,激发他们对语言研究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08.

[2]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4-17.

[3]耿菲菲.意义理论的分析与整合[J].外语学刊,2004,(5):26-31.

[4]何兆熊,梅德明.现代语言学[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2,9.

[5]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6]申小龙.谈“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2-27.

[7]杨自俭.谈谈语言和语言学[J].外国语,2002,(1):53-61.

[8]周兆祥.翻译与人生[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90.

语言学概论第2篇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理论教学;理论运用;能力培养

语言学概论是语言类课程中的基础理论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学科本科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就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来看,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被视为一个中文专业本科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设置这门语言理论课程的目的是否只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有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还是应该有更高的、更有意义的目标?更高的目标又该如何去实现?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说,高校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应该着眼于知识的传授,还是应该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如果应该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又该如何帮助学生跨越理论知识与运用能力之间的距离?语言学概论课程在高校中文专业的开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这些问题恐怕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

近几年来,为了更好地应对高等教育发生的诸多变化,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了一套中文学科本科专业基础课教材。受中文教指委委托,其中的《语言学概论》教材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专业教师承担编写工作,目前该教材已正式出版(《语言学概论》,贺阳、沈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对理论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思考,总结了长期理论教学实践的经验和得失,并有意识地将形成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教材的编写中,努力使新的语言学概论教材能够方便这些教学理念的实现。

一、学以致用是理论教学的根本目标

语言学概论是一门理论课程,主要讲授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内容,无疑是语言学概论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如果到此为止,我们不禁要问:学习理论究竟为了什么?怎样才算掌握了一种理论?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理论的本质和功能有充分的认识。

理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系统化知识,它来自实践,但又不局限于当下的实践。理论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对科学观察的引导作用、对观察结果的梳理、概括和解释作用,以及对未知事实的预测作用。理论虽然也是一种知识,但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对认知活动的引导作用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和预测作用。一句话,理论既是人类认识的总结,又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既然理论是一种工具,那么学习理论的目的就应该是运用,而不能只是单纯的了解。脱离了理论的运用,也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一种理论,这跟我们了解和掌握任何一种工具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我们说,学以致用应该是所有理论教学的根本目标。所谓学以致用就是要使学到的理论能够发挥其在认知活动中的应有作用,而不仅仅是识记一些概念和命题。具体到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我们认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

既然理论运用能力的培养是理论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而我们又清楚地知道:知识并不等于能力,从知识到能力需要一个跨越,学习甚至理解了相关理论,并不意味着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理论来解决问题,那么理论课程如何教,才有利于学生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跨越呢?这是我们在理论教学的根本目标确定之后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我们在长期的理论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高校的理论教学应该由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转向理论运用能力培养,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强化问题意识、注重解释理论和理论解释等做法,对培养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都是有意义的。

二、强化问题意识与能力培养

科学研究都是问题驱动的,好奇心是科学研究最为基本的原动力,提问和质疑通常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好奇心的具体表现就是喜欢问“为什么”,这本是人的一种天性,但在应试教育下,这种天性或多或少被消磨折损以至于不少学生只习惯被动接受现成的结论。理论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看不到问题,提不出质疑,也就不会有理论的运用。所以,提问和质疑是理论运用的前提,质疑的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是理论运用能力的基本要素。要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的能力,首先应该培养他们提问的能力和习惯,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以问题导入教学内容和以追问深化理论理解,则是两种行之有效的强化问题意识的手段。

1. 以问题导入教学内容

以问题导入教学内容是说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先提出相关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引起他们探讨的兴趣,再讲授理论作为问题的解答。这种问题导入方式比开门见山讲概念更能引起学生对相关理论的兴趣,更能活跃学生的思维。特别重要的是,教师发问的摹本作用,有利于学生获得发现问题的技巧,逐步养成提问的习惯。

语言学概论中的音位理论比较抽象,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之一,学生尤其不容易理解为什么要把一些明明不同的发音归并为同一个语音单位。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前期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再引出音位理论来加以解释。

通过前期语音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及元辅音的教学,学生已知道不同的元辅音音质不同,发音共鸣腔的任何变化都会造成音质的不同。那么我们就要问:

(1)就不同人的发音而言,没有哪两个人的发音器官是完全一样的,因此也就没有哪两个人的发音是完全一样的。每个人的发音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为什么不同的人发某一个音时,明明都是有差异的,但我们却会听成同一个音?

(2)就同一个人的发音而言,有时候我们通过对自身发音器官变化的感受,明明知道刚才因发音器官的状态不同,所发的音一定是两个不同的音,但为什么却又听不出来分别而把它们当成同一个语音单位?

这些问题是人人都可以亲身体验的,但又是一般人难以回答的。从这些问题出发,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人对语音的感知是一种范畴感知,这种范畴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所得到的语音心理印象是在对客观的声音进行过滤和筛选后形成的。那么过滤和筛选的机制又是什么?或者说人是根据什么来决定在这个过滤和筛选过程中舍弃什么,保留什么?

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和思维工具。语音差别在语言中只有一种功能,那就是把不同的意义区别开来。因此人们对所有的语音差别并非一视同仁,而是根据是否与区别意义有关而区分出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凡是和区别意义有关的,就是重要的,不管它们之间的音质差别多么细微,人们一定会敏感地察觉到而详加分辨,否则就听不明白别人说的意思。凡是和意义的区别无关的,就是不重要的,即使听不出差别,也不会影响对他人言语的理解。久而久之,人们对这些语音差别的感知就会迟钝,甚至完全不能感知。这既是音位理论的经验基础,也是音位理论的基本原理。

在这个提问―解释的基础上,再去讲授“音位”的概念,由于有了人人可以体验的经验事实,学生理解起来就要容易很多。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提问―解释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理论运用案例,学生从中可以获得有益的体验。

2. 以追问深化理论理解

以追问深化理论理解是说在讲授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时,可以通过一步一步的追问,将理论的阐释和理解引向深入。这种追问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也有利于避免学生不求甚解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语言学概论在讲到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或者语言的发展演变时,总是要提到“语言接触”的概念,但很少去讨论“语言接触”究竟是什么,语言和语言又是如何接触的,而只是介绍语言接触的种种后果,如语言成分的借用、双语现象、语言转用、语言混合等。那么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一个由符号和关系构成的抽象实体,并不是具体的物体,它们又怎么能相互“接触”呢?如果我们说不清楚“语言接触”是怎么回事,就无法说清楚语言接触的种种后果是如何产生的。

如果我们提出上述问题,就会引导学生去了解语言接触过程的微观理论。学生就会知道:所谓语言接触是指语言使用者的接触,这种接触指的是互相学习和使用对方的语言。或者说语言之间的所谓接触是通过外语学习和使用实现的,语言接触的种种后果也离不开外语学习和使用的过程。在外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外语成分或表达方式引进到自己的母语中来,从而使自己的母语发生变化。可见,所谓“语言接触”实际上是不同的语言在双语人头脑中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得到这个理论解释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问:外语成分和结构怎么就会引进说话人的母语,从而引发母语的变化?我们完全可以遇到同胞就说母语,遇到外国人就说外语,这可以是两个彼此分离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进一步深入了解语言接触理论,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由语言接触导致的语言演变可以有多种机制,其中之一就是所谓“语码交替”。所谓“语码交替”是指同一个说话人跟不同对象(例如同胞和外国人)交谈时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那么语码交替为什么有可能使外语成分进入母语呢?有关研究表明:说话人如果经常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很难在说一种语言的时候不激活另一种语言,以致一种语言的成分会渗透到另一种语言之中,或对另一种语言产生影响。

得到这个理论解释后,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语码交替等机制会导致外语成分的渗透,这种渗透最为常见的现象是外语成分的借用。但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全体社会成员同时借用同一个外语成分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么个人或个别人的借用怎会影响到整个语言而使整个语言发生演变呢?

进一步深入了解语言接触理论,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外语成分的借用可以分为借用的发生和借用的传播两个前后相连而又不同的过程。所谓借用的发生是指语言社团中的个体在个人言语中引入外语成分,所谓借用的传播是指个人言语中的借用成分在整个语言社团中的扩散和接受。只有当个体借用扩散到整个语言社团并为其所接受,才称得上是外来成分的“并入”,才是语言演变意义上的“借用”。借用的发生和传播虽是不同的过程,但传播也会制约发生。只要有双语人存在,个体借用就有可能发生,但如果个体借用无法获得广泛传播,就只能是个人言语成分而不是语言成分。因此,传播的可能性对个体借用也会有制约作用,除非借用者只图自娱自乐,否则借用者必须考虑借用的可接受性。

在这样的不断追问下,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就会不断深化。更为重要的是,这样深入展开的理论呈现了有关现象的足够细节,而绝非空洞的“宏大叙事”。这就为学生具体运用理论去观察有关现象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说细化的理论才可能对科学观察有更为具体的指导作用。同时,这种提问―解释,再提问―再解释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理论运用的观摩和实践过程。

当然,从语言学概论的教材编写来说,教材编写受行文惯例的限制,不可能总是以“设问”方式引导下文。但编写者如果有问题意识,在编写过程中能够在心中自问自答,则可以使理论的阐述更系统、更深入,避免重要的问题浅尝辄止,同时也方便教材使用者以提问方式展开教学。而这正是我们编写这部《语言学概论》教材的一个原则。

三、注重解释理论与能力培养

注重解释理论是说要讲清楚理论的道理,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理论的介绍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讲清楚某种理论的内容是什么,一是解释某种理论为什么是如此,或者解释某种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才是合理的。介绍理论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显然后者更能够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的精神和实质。只有掌握了理论的精神和实质,才可以更好地把握理论运用的范围和程度,从而避免理论运用中的生搬硬套和强作解释。

语言学概论教学中,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内容。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曾提出“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是思维的纲领和指南,人借助语言对事物进行切分和分类,人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语言组织起来的。因此,语言决定人的思维方式,语言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同,对世界的看法就会不一致。这也被称作“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个理论长期以来充满争议,在中国大陆更是长期遭到批判。但在今天看来,对这样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语言学概论不介绍是不合适的,但前提是要讲清楚这个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才是合理的,简单的肯定和简单的否定都是不可取的。

对“语言决定论”,我们在教材和教学中是这样来处理的:就民族语言和民族思维的关系而言,“语言决定论”在多大程度上是合理的,这要看我们对其中的“决定”做何种解释。如果对“决定”做强式解释,认为一个民族的认知方式和对世界的认识完全是这个民族的语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民族语言不同,民族对世界的认识也就不同,这种关于语言影响思维的看法,目前在学术界还存在较大的争论。如果对“决定”做弱式解释,认为民族语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族的认知,一种语言可能比另一语言更容易促发和指引某些认知方式和认知过程,从而导致不同民族在认知习惯和认知方式上存在差异。这种关于语言影响思维的看法,不仅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而且目前在学术界也有相当共识。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不同的民族语言虽然会造成不同民族的认知差异,但语言和认知毕竟不能等同。认知能力作为人脑的一种机能,是各民族相同的,不同民族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也共同遵循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则和规律。我们既要看到语言不同所造成的认知方式和习惯上的民族差异,也要看到人类在认知能力、思维规律上的一致性以及在认知结果上的共通性。

上述对“语言决定论”的理论解读,可以告诉学生这个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才是合理的、可以接受的。这相当于给出了运用这一理论的限制条件,以保证理论运用的适恰性。

对理论进行解释,还可以利用理论和理论、属性和属性之间的因果关系,用更为基本的理论来解释其他理论,用更为本质的属性来解释其他属性。例如,语言学概论课要讲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离散性和线条性。但为什么语言符号会具有这些特性?我们就可以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社会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角度进行解释。语言学概论课要讲词义的模糊性,但词义的模糊性是否具有必然性?我们就可以从语言和认知的关系、范畴化和词义来源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用理论来解释现实现象是理论的运用,用理论来解释理论同样也是理论的运用。

从语言学概论的教学来说,注重解释理论,可以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使其了解某一理论的立论依据、可信程度和适用范围,建立“理论自信”,而这些都是敢于运用某一理论并能够恰当运用这一理论的保障。

从语言学概论的教材编写来说,注重解释理论,教材内容才能够具有一定的深度,并尽可能地建立理论之间的关联,从而使教师在使用教材授课过程中可以有更大的展开空间。

四、注重理论解释与能力培养

注重理论解释是说学习理论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学会利用理论的解释功能,不但能够描写相关现象,而且有能力对这些现象背后的理据进行解释。描写和解释通常被认为是语言研究的两个层面,但由于语言现象往往无法穷尽观察和完全归纳,因此没有解释的描写往往难以达到“描写的充分性”要求。从这个角度说,描写的充分性有赖于解释。所以,学会运用理论来对客观现象背后的理据进行解释,是培养理论运用能力的重要一环。

为什么下面每组句子的真值条件相同,语法结构一样,但却一句自然,一句别扭:

a1. 茶杯在桌子上面

a2. 桌子在茶杯下面

b1. 板车在大楼前边

b2. 大楼在板车后边

c1. 邮票贴在信封上

c2. 信封贴在邮票上

其中的道理,我们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来进行解释。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符号的意义并不直接反映客观世界,直接反映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语言形式是人的认知活动的一种外化形式。因此,语言形式总是和认知方式相一致,如果不一致,就等于扭曲了人的认知习惯,这样的语言形式就不易被人们接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语言现象背后往往有其认知上的根源。

那么为什么上面所举各组句子中一句能说,一句一般不说呢?从人的认知习惯上看,当人去观察和感知同一空间内的两个物体时,人眼不可能同时聚焦于两个物体,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物体上,这个物体因受到关注而在人的心理上留下突出而清晰的印象,另一个物体则只能作为确定方位的陪衬。在这个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就形成了主体―背景认知模型。那个被关注的物体可以称作“主体”,被当作“主体”陪衬的物体可以称作“背景”。一个物体究竟是被当作主体,还是被当作背景,并不是完全任意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粗略说来,体积、面积相对较大的物体通常被看作背景,体积、面积相对较小的物体通常被当作主体,违反了这一认知规律,语句就难以成立。在汉语里,“在……上/下/前/后”结构通常是表示背景的,(a2)、(b2)和(c2)之所以别扭,是因为这个结构中的名词所表示的都是体积或面积相对较小的物体,用这样的成分做背景,违背了认知规律,所以句子让人难以接受。

从语言学概论的教学来说,注重理论的解释功能,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语言学概论第3篇

语言学概论作为高等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其课程目的是介绍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初步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所以,语言学概论兼有理论、能力两方面的性质,既要系统讲授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又要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反观当前的语言学概论课堂教学,教师大多仍局限于具体的概念、术语的讲解及语料实例的分析,学生则倾向于被动接受,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一环节仍十分薄弱。这也是语言学概论课堂教学未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开展,高校文科课程设置进行了新的调整,课程数量增加,相应减少了一些原有课程的教学课时,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课时就在减少之列;而近年来高校的持续扩招,大学新生整体语言素质逐年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再按原来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将难以充分讲透,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则更为困难。

笔者认为,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的目标是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途径,探索从理论教学到能力培养的有效转化模式,这一目标归根到底还是由课程本身的性质要求决定的。为实现这个目标,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方法改革(包括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改革等)必须紧紧围绕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和探讨。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1.确定教学难点重点,实施分类施教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上述精神为确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思路。

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所掌握的语言学知识的实际水平和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处理教学内容的取舍、轻重、详略问题,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实现分类施教。一是着重讲授难点重点,教学实践表明,教学重点难点往往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知识环节,比如音位理论、义素理论、层次分析法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细致解释充分发挥,直到学生完全听懂为止,不必担心用多课时,也不怕影响教学进度。二是略讲部分作提纲式的指导,充分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人类语言的起源、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内容,学生经过自学是能够充分掌握的。留下一定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2.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探索注重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

当前语言学概论课程的理论体系大都以索绪尔的结构主义学说为基础,存在着强调“知识性”,忽略“能力性”;重形式、静态描写,轻意义、解释等问题。同时,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种语言学观点和思潮的合理之处以及当前语言研究的新成果未能及时引进。应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将现代汉语方言、各语言学观点和思潮以及当代语言研究的新成果适当补充进教学内容,努力探索培养学生语言素质和分析研究能力的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比如,在讲授语法部分时涉及层次分析法和变换分析法。从语法分析方法的嬗变角度看,变换分析法正是突破层次分析法局限的产物。因此,向学生补充这两种分析法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提高分析语言的能力。可以从层次分析法的先进性与局限性入手进行讲述,指出正因其有局限性,才会促使人们寻找到变换分析法这种新的分析方法;对于变换分析法可补充四点内容:(1)“变换”的概念:美国描写语言学后期代表人物海里斯在其1952出版的《话语分析》里用到了transformation,把transformation定义为“结构不同而等价的序列之间的替换”。(2)变换分析法的基本精神:熙(1986)“变换可以理解为存在于两种结构不同的句式之间的依存关系。”因此,决不能将变换仅仅看作是两个具体的句子之间的变换。(3)变换遵循的原则及实例分析。(4)变换分析法的先进性与局限性。通过这些补充内容,学生就会明了在不同的分析方法的优劣所在并懂得了语法分析方法嬗变的内部动力。这些知识无疑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语言现象和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改革教学模式,推行“六步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及创新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坚决摒弃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六步教学法”教学模式,即“教师预先通报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难点――学生预习并提出自学难点――教师根据自学难点进行课堂系统讲解――学生讨论并提问――教师解答总结――布置练习”。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根据学生预习提出的自学难点同预先通报的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比较,教师在上课前即可以确定应该集中精讲的重难点,既实现了讲授的针对性,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非教学难点,教师只作提纲式的简略说明,指出应掌握的内容。这样,课堂讲授时教学内容详略得当,就能始终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学生讨论并提问――教师解答总结”环节,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知识,能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实现了师生良性互动,最终达到了培养学生分析运用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效果。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探索能力训练的综合模式

如何进行技能训练、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是高校中文专业汉语言文学课程至今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造成了学生“一学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一做就错”既说明实际上还没有“会”,也表明学生的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仍未得到培养与发展。因此,在语言学概论教学中有必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切实探索能力训练的综合模式。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实践教学方法:(1)专业语言调查。包括语音调查、词汇调查、语法调查等。学生可对自己的居住地的方音进行记录,并与普通话进行比较,也可对方言词汇及使用的普通话词汇进行调查并进行方言与共同语语法的对比研究。(2)语言应用调查。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两次社会调查或田野作业,如调查城市的某条街道、某个景点语言文字应用的不规范、错误现象等。(3)课内外教学演练。就语言学概论课程中的一般了解性问题或学生普遍感兴趣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教学,任课教师全程指导,由师生共同为参加模拟教学的学生进行评议。(4)开展专题讲座或报告,就学生遇到的较重要或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开展专题讨论或给学生作专题报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研兴趣。(5)以训练学生科研能力为目标的语言学学术小论文写作实践。走“学、练、研”相结合的路子,在研究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达到优化学生能力训练的目标。

语言学概论第4篇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 问题探究式 语言资料 丰富化 趣味性

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语言学概论”在其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该课程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语言资料脱离实际、教材编撰陈旧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不少专业教师从教学模式、教学技巧、增补新知等角度提出应对策略。就增补新知而言,除了增加新的理论成果,在教学中适当丰富语言资料尤其值得重视。

一、语言资料是问题探究模式的组成部分

(一)语言学概论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中,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这种方法强调设置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通过学习者互相合作,研究和探讨隐含于问题中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疑则思,思则究,究则知”[1]的精神,旨在倡导有质疑才有进一步思考,有思考才能探究,通过探究才能得到真知。由此,我们把“基于问题学习”和中国传统的“疑思究知”精神融合起来,称之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其旨趣在于,借助问题的展示和学生的质疑问难,形成教学过程的互动交流,促使学生围绕教学问题,借助学习材料,通过独立探究或协作讨论等得出结论,从而提高探究语言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能力和提高创新意识。

(二)语言资料是问题探究的关键

“语言学概论”课程探讨语言的性质、结构、演变规律等方面的问题。尽管该课程理论性较强,但是更应加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不宜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而应是一场感知、认知、寻求、发现的“探索之旅”。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不仅限于知识传授,而应是有共同话题的对话关系。围绕问题、展开对话、实现探索,理论知识只是骨架,语言资料才是血肉。凭借生动、贴切的语言资料,可以说明概念、原理和规律,可以化抽象理论为具体感知,化枯燥说教为趣味对话。只有这样,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才能充满活力。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我认知、独立探究、协作讨论、平等对话。教师对问题的展示、学生对问题的探究,都应在充分的语言事实基础上展开,空对空的理论学习会导致学生思考乏力,学习不得要领,以至于失去兴趣。要通过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语言资料是关键。

二、语言资料的运用现状及认知价值

(一)语言资料的运用现状

现行通用的或有一定影响的“语言学概论”教材有数十种,其中绝大部分理论都源于外语言学界,建立在印欧系诸语言分析基础上。无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占统治地位的所谓“斯大林语言学理论”,还是60年代以来西方的结构主义、转换生成理论,乃至功能主义、认知理论,都与中国语言文化存在不同程度的膈膜。一方面,基于印欧语材料概括出来的理论,自然不完全适合汉语的特点;另一方面,基于汉藏语系、南岛语系,尤其是汉语的研究成果和材料没有及时吸收到教材中来。由此可见,“语言学概论”教材和语言实际难免有所脱节。同时,由于20世纪形式结构主义的影响,讲的是所谓“纯净的语言学”,而把与语言息息相关的许多重要因素,比如历史、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排斥在外,与中国传统语言学大相径庭。所以,李葆嘉提出:“尽管从普遍唯理语法学派开始,西方学者就追求‘普遍’,但是迄今为止的‘普通语言学’其实并不那么普通,距离世界普通语言学的目标依然存在着很大距离。”[2]

高校“语言学概论”通行教材中的语言资料(这里不涉及民族大学的语言学概论中的各种民语资料),汉语资料以普通话为主(也有涉及一些汉语方言),印欧语资料以英语为主(也有涉及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学生除了对教材中的普通话、英语有些认识外,对其他语言大都没有语感,而自己的方言、语言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却跟课程没有联系。面对这样的“语言学概论”教材,学生会认为语言学理论与中国语言现状和语言研究脱节,感到枯燥无味、陌生难懂,甚至怀疑其实际价值和应用价值。

“语言学概论”对授课教师的语言理论修养要求很高。授课教师若能掌握或了解多种语言,具备较为广泛的其他语言的知识,有助于对教材中的某些例证做出精辟的分析。实际上,中国高校该课程授课老师的语言背景,多以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为主,外语一般为英语,对其他语言涉猎很少。由于老师懂的外语有限,有效的语言资料就少,学生对理论理解的难度无疑就会增大。由于教材中有趣的语言资料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能就会降低。因此,在问题探究式的“语言学概论”教学中,充实语言资料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语言资料的认知价值

1.提升学习兴趣的需要

“语言学概论”课程相对比较枯燥,由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如果完全按照教材授课,会在表述和理解方面难免板滞,从而影响了生动性。问题探究式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如果在探讨中没有结合实际的语言资料,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仍会很难。

许晋、李树新(2009)提出,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主要有“根据学生需要备课”“讲授内容和方式体现学生特点”“安排课堂讨论和社会调查”等[3]。汉藏语系语言有明显的特点,汉语语言学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如果这些成果在语言学教学中得不到很好的阐发,未免遗憾。反之,如果能调动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方言资料,或者分析当代社会语言生活现象,势必能吸引学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只有这样,学生出于实用的学习兴趣,方能提升到学术认知层面的兴趣。

2.培养思辨能力的需要

所谓思辨能力也称为批判性思维,保罗和埃德尔(Richard Paul&Linda Elder,2005)把思辨能力定义为“为了判断事物的价值,使用恰当的评价标准,经过思考而作出有理据的判断”[4]。西方国家的教育高度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把思辨能力作为核心技能,将旨在训练思辨能力的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中。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与“语言学概论”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为了使抽象的语言学理论变得具体、生动、有趣,在教学中广泛运用语言资料,增加语言体验环节,编制实践性或体验性问题,鼓励学生观察并发现语言现象和规律,单独或合作完成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并写出报告,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与语言资料的运用密切相关。以身边的语言现象创设情景,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基础理论课不那么乏味,将问题研究落到实处。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将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的创新精神。教学实践表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语言学教学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语言资料的丰富化和趣味性

(一)语言资料的丰富化

语言学概论的理论来自于具体语言,又反过来作用于具体语言,对具体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教学中应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概论中主要的理论观点,除了使用教材中的例证外,还需要从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古代汉语以及少数民族语言中撷取例证。教学环节要站在普通语言学的高度,培养学生建立普通语言学的思维认识,重视而不囿于某一具体语言,从具体语言中探寻人类语言的一般规律,促进学习者从语言知识习得走向语言规律悟得,进一步实现语言理论对语言学习和使用的指导作用。唯其如此,才能全面充分地凸现课程的普通语言学性质。

学生来自不同方言区,如果在教学中能结合学生实际,尽可能地选取方言资料,以其母语为例说明问题,将会大大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教材语言资料的不足,减少学生对语言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理解的难度。汉语方言十分丰富,各地方言常有普通话中没有的一些音素、音位及其变体,若能合理地联系方言就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有关语音的要I。在语法教学中,对于抽象的“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教材中几乎全是印欧语实例,若能指导学生打开方言和民族语言的窗户,将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如:客家话中存在形容词“级”的形态变化、人称代词的格变形式;宜昌方言中的体标记丰富,有“哒、倒、起、着、在、过”等;某些方言用“内部屈折”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吴方言采用变形法、前加法和后加法表示形容词级的语法意义;藏缅语族的嘉戎语、羌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藏语动词有“式”和“时体”的语法范畴;土家语有六个“格”等。

毋庸置疑,当代大学生对当下的语言现象十分敏感。为理解语言学概论中的抽象理论,需要进一步加大联系现实生活的力度。近30年来,新的语言现象层出不穷,吸收了相当数量的外来词,形成汉语史上吸收外来词的“第三次浪潮”。大量的流行语、新词语层出不穷,普通话南下、粤语北上、强势方言拒不退让等现象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有不少生动表现。这些资料贴近“新生代”学生的语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优化课堂学习的效果。另外,目前不少高校都招有相当数量的海外留学生和港澳生,他们大多有双语能力,语言多具特色。将这些发掘并补充到课堂上来,可以让内地学生看到语言生活的多样性。

(二)语言资料的趣味性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充满趣味的事物最能刺激接受者,使之既不难吸收,又不易遗忘。在语言学概论教学中,适当选用准确而不失趣味性的语言资料,对于学习该课程有着重要意义。所谓趣味语言资料,包括语文游戏、相声、绕口令、幽默小品、笑话及时下的微信小品。它们新鲜奇特、不拘一格,因而往往一出现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为了说明语音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赵元任曾编过一个极“好玩儿”的单音故事,叫《施氏食狮史》,通篇只有“shi”一个音,写出来,人人可看懂,如果用口说,那就任何人也听不懂:“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像这样的语言资料,会让学生大开眼界,对语音和语义、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渗透趣味性语言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语音概念的认识。语音教学中,单纯地介绍四呼会觉得难记,但如果渗透有趣的故事就大不一样。据说,有一位唱京韵大鼓的姑娘,不小心把两颗洁白的门牙磕掉了,为掩盖缺陷凡答话都用闭口音(即合口呼)。问:多大年纪?答:十五。问:属相是什么?答:属鼠。问:家住哪里?答:保安府。问:干什么职业?答:唱大鼓。后来门牙镶上了,再答话时就改用开口音(即齐齿呼)。问:多大年纪?答:十七。问:属相是什么?答:属鸡。问:家住哪里?答:城西。问:干什么职业?答:唱戏。学生在笑过之余,也就理解并记住了这些概念。

渗透趣味性语言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词汇的丰富性。三八妇女节看到了一则微信:女人全是优点――瘦的叫苗条,胖的叫丰满,妖的叫美女,刁的叫才女,木的叫淑女,蔫的叫温柔,凶的叫直爽,傻的叫阳光,狠的叫冷艳,土的叫端庄,洋的叫气质,怪的叫个性,匪的叫干练,疯的叫有味道,嫩的叫靓丽,老的叫风韵犹存,牛的叫傲雪凌风,闲的叫追求自我,弱不禁风叫小鸟依人……同样是对女性的赞美,不同的对象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这些有趣的表达与我们的语言生活密不可分,学生很容易产生认同感。

渗透趣味性语言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有这样一则关于汉语连词使用的笑话:啥叫代沟?小学语文关联词填空题:他――牺牲生命,――出卖组织。“60后”填“宁可……也不”;“70后”填“害怕……所以”;“80后”填“与其……不如”;“90后”填“即使……也要”;“00后”填“白白……忘了”。这就叫代沟!

四、结语

“寓教于乐”是我们应坚持的教育观点。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地学习,与沉闷枯燥地学习相比,效果明显不同。趣味语言资料的收集是一个长期过程,它要求教师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把日常生活中积累的语言现象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去。

(本文为中国矿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建构主义理论和‘语言学概论’创新教学”[项目编号:2014YB4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葆嘉.为母校题词[Z].东台县中学六十周年校庆专刊1925-1985,1985:46.

[2]李葆嘉.理论语言学:人文与科学的双重精神[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277.

[3]许晋,李树新.高等院校《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5).

语言学概论第5篇

一、语言资料是问题探究模式的组成部分

(一)语言学概论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中,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这种方法强调设置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通过学习者互相合作,研究和探讨隐含于问题中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疑则思,思则究,究则知”[1]的精神,旨在倡导有质疑才有进一步思考,有思考才能探究,通过探究才能得到真知。由此,我们把“基于问题学习”和中国传统的“疑思究知”精神融合起来,称之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其旨趣在于,借助问题的展示和学生的质疑问难,形成教学过程的互动交流,促使学生围绕教学问题,借助学习材料,通过独立探究或协作讨论等得出结论,从而提高探究语言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能力和提高创新意识。

(二)语言资料是问题探究的关键

“语言学概论”课程探讨语言的性质、结构、演变规律等方面的问题。尽管该课程理论性较强,但是更应加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不宜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而应是一场感知、认知、寻求、发现的“探索之旅”。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不仅限于知识传授,而应是有共同话题的对话关系。围绕问题、展开对话、实现探索,理论知识只是骨架,语言资料才是血肉。凭借生动、贴切的语言资料,可以说明概念、原理和规律,可以化抽象理论为具体感知,化枯燥说教为趣味对话。只有这样,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才能充满活力。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我认知、独立探究、协作讨论、平等对话。教师对问题的展示、学生对问题的探究,都应在充分的语言事实基础上展开,空对空的理论学习会导致学生思考乏力,学习不得要领,以至于失去兴趣。要通过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语言资料是关键。

二、语言资料的运用现状及认知价值

(一)语言资料的运用现状

现行通用的或有一定影响的“语言学概论”教材有数十种,其中绝大部分理论都源于??外语言学界,建立在印欧系诸语言分析基础上。无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占统治地位的所谓“斯大林语言学理论”,还是60年代以来西方的结构主义、转换生成理论,乃至功能主义、认知理论,都与中国语言文化存在不同程度的膈膜。一方面,基于印欧语材料概括出来的理论,自然不完全适合汉语的特点;另一方面,基于汉藏语系、南岛语系,尤其是汉语的研究成果和材料没有及时吸收到教材中来。由此可见,“语言学概论”教材和语言实际难免有所脱节。同时,由于20世纪形式结构主义的影响,讲的是所谓“纯净的语言学”,而把与语言息息相关的许多重要因素,比如历史、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排斥在外,与中国传统语言学大相径庭。所以,李葆嘉提出:“尽管从普遍唯理语法学派开始,西方学者就追求‘普遍’,但是迄今为止的‘普通语言学’其实并不那么普通,距离世界普通语言学的目标依然存在着很大距离。”[2]

高校“语言学概论”通行教材中的语言资料(这里不涉及民族大学的语言学概论中的各种民语资料),汉语资料以普通话为主(也有涉及一些汉语方言),印欧语资料以英语为主(也有涉及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学生除了对教材中的普通话、英语有些认识外,对其他语言大都没有语感,而自己的方言、语言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却跟课程没有联系。面对这样的“语言学概论”教材,学生会认为语言学理论与中国语言现状和语言研究脱节,感到枯燥无味、陌生难懂,甚至怀疑其实际价值和应用价值。

“语言学概论”对授课教师的语言理论修养要求很高。授课教师若能掌握或了解多种语言,具备较为广泛的其他语言的知识,有助于对教材中的某些例证做出精辟的分析。实际上,中国高校该课程授课老师的语言背景,多以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为主,外语一般为英语,对其他语言涉猎很少。由于老师懂的外语有限,有效的语言资料就少,学生对理论理解的难度无疑就会增大。由于教材中有趣的语言资料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能就会降低。因此,在问题探究式的“语言学概论”教学中,充实语言资料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语言资料的认知价值

1.提升学习兴趣的需要

“语言学概论”课程相对比较枯燥,由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如果完全按照教材授课,会在表述和理解方面难免板滞,从而影响了生动性。问题探究式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如果在探讨中没有结合实际的语言资料,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仍会很难。

许晋、李树新(2009)提出,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主要有“根据学生需要备课”“讲授内容和方式体现学生特点”“安排课堂讨论和社会调查”等[3]。汉藏语系语言有明显的特点,汉语语言学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如果这些成果在语言学教学中得不到很好的阐发,未免遗憾。反之,如果能调动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方言资料,或者分析当代社会语言生活现象,势必能吸引学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只有这样,学生出于实用的学习兴趣,方能提升到学术认知层面的兴趣。

2.培养思辨能力的需要

所谓思辨能力也称为批判性思维,保罗和埃德尔(Richard Paul&Linda Elder,2005)把思辨能力定义为“为了判断事物的价值,使用恰当的评价标准,经过思考而作出有理据的判断”[4]。西方国家的教育高度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把思辨能力作为核心技能,将旨在训练思辨能力的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中。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与“语言学概论”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为了使抽象的语言学理论变得具体、生动、有趣,在教学中广泛运用语言资料,增加语言体验环节,编制实践性或体验性问题,鼓励学生观察并发现语言现象和规律,单独或合作完成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并写出报告,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与语言资料的运用密切相关。以身边的语言现象创设情景,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基础理论课不那么乏味,将问题研究落到实处。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将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的创新精神。教学实践表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语言学教学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语言资料的丰富化和趣味性

(一)语言资料的丰富化

语言学概论的理论来自于具体语言,又反过来作用于具体语言,对具体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教学中应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概论中主要的理论观点,除了使用教材中的例证外,还需要从汉语普通话和方言、古代汉语以及少数民族语言中撷取例证。教学环节要站在普通语言学的高度,培养学生建立普通语言学的思维认识,重视而不囿于某一具体语言,从具体语言中探寻人类语言的一般规律,促进学习者从语言知识习得走向语言规律悟得,进一步实现语言理论对语言学习和使用的指导作用。唯其如此,才能全面充分地凸现课程的普通语言学性质。

学生来自不同方言区,如果在教学中能结合学生实际,尽可能地选取方言资料,以其母语为例说明问题,将会大大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教材语言资料的不足,减少学生对语言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理解的难度。汉语方言十分丰富,各地方言常有普通话中没有的一些音素、音位及其变体,若能合理地联系方言就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有关语音的要?I。在语法教学中,对于抽象的“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教材中几乎全是印欧语实例,若能指导学生打开方言和民族语言的窗户,将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如:客家话中存在形容词“级”的形态变化、人称代词的格变形式;宜昌方言中的体标记丰富,有“哒、倒、起、着、在、过”等;某些方言用“内部屈折”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吴方言采用变形法、前加法和后加法表示形容词级的语法意义;藏缅语族的嘉戎语、羌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藏语动词有“式”和“时体”的语法范畴;土家语有六个“格”等。

毋庸置疑,当代大学生对当下的语言现象十分敏感。为理解语言学概论中的抽象理论,需要进一步加大联系现实生活的力度。近30年来,新的语言现象层出不穷,吸收了相当数量的外来词,形成汉语史上吸收外来词的“第三次浪潮”。大量的流行语、新词语层出不穷,普通话南下、粤语北上、强势方言拒不退让等现象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有不少生动表现。这些资料贴近“新生代”学生的语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优化课堂学习的效果。另外,目前不少高校都招有相当数量的海外留学生和港澳生,他们大多有双语能力,语言多具特色。将这些发掘并补充到课堂上来,可以让内地学生看到语言生活的多样性。

(二)语言资料的趣味性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充满趣味的事物最能刺激接受者,使之既不难吸收,又不易遗忘。在语言学概论教学中,适当选用准确而不失趣味性的语言资料,对于学习该课程有着重要意义。所谓趣味语言资料,包括语文游戏、相声、绕口令、幽默小品、笑话及时下的微信小品。它们新鲜奇特、不拘一格,因而往往一出现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为了说明语音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赵元任曾编过一个极“好玩儿”的单音故事,叫《施氏食狮史》,通篇只有“shi”一个音,写出来,人人可看懂,如果用口说,那就任何人也听不懂:“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像这样的语言资料,会让学生大开眼界,对语音和语义、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渗透趣味性语言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语音概念的认识。语音教学中,单纯地介绍四呼会觉得难记,但如果渗透有趣的故事就大不一样。据说,有一位唱京韵大鼓的姑娘,不小心把两颗洁白的门牙磕掉了,为掩盖缺陷凡答话都用闭口音(即合口呼)。问:多大年纪?答:十五。问:属相是什么?答:属鼠。问:家住哪里?答:保安府。问:干什么职业?答:唱大鼓。后来门牙镶上了,再答话时就改用开口音(即齐齿呼)。问:多大年纪?答:十七。问:属相是什么?答:属鸡。问:家住哪里?答:城西。问:干什么职业?答:唱戏。学生在笑过之余,也就理解并记住了这些概念。

渗透趣味性语言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词汇的丰富性。三八妇女节看到了一则微信:女人全是优点――瘦的叫苗条,胖的叫丰满,妖的叫美女,刁的叫才女,木的叫淑女,蔫的叫温柔,凶的叫直爽,傻的叫阳光,狠的叫冷艳,土的叫端庄,洋的叫气质,怪的叫个性,匪的叫干练,疯的叫有味道,嫩的叫靓丽,老的叫风韵犹存,牛的叫傲雪凌风,闲的叫追求自我,弱不禁风叫小鸟依人……同样是对女性的赞美,不同的对象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这些有趣的表达与我们的语言生活密不可分,学生很容易产生认同感。

渗透趣味性语言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有这样一则关于汉语连词使用的笑话:啥叫代沟?小学语文关联词填空题:他――牺牲生命,――出卖组织。“60后”填“宁可……也不”;“70后”填“害怕……所以”;“80后”填“与其……不如”;“90后”填“即使……也要”;“00后”填“白白……忘了”。这就叫代沟!

四、结语

语言学概论第6篇

一、建构主义与课堂教学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先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后来奥苏尔、布鲁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该理论。建构主义主要观点是知识构建的过程中,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学生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过程中是在教师的教学情景中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在学生的新知识构建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一方面传授知识,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建构主义的这些观点为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奠定了理论基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四个方面的因素:学生、教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意义的构建是学习者根据个人的经验完成的。学习者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意义的重建有很大的局限性,要使学习者对客观世界的理解达到准确和全面,则要求学习者把各自对客观世界的意义的构建互相协调和共享。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互动,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影响知识构建的因素除了上述之外,还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学习材料,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从建构主义观点来看,学习者如果在真实、复杂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就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知识能更广泛的正迁移。因此,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应与现实生活有联系,要与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增强其趣味性。就教学手段而言,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辅助工具,比如多媒体、互联网等。这些工具可以成为学习者认知过程中的辅助工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建构主义理论审视下的“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借助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审视“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提高能力:

(一)教授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目前英语专业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散发性思维,无法适应建构式的教学,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外语教学多年来一直强调以内容和结果为中心,注重知识的获得,忽视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也不注重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使用(黄国文2000:1)”。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和教授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重构他们的认知结构。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的目标,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学习与英语学习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强化他们的学习动力。其次,专门开展有关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学习方法的讲座,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提供一些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阅读时在书本上如何做笔记或批注,四部学习法即预习、听课、复习、自主学习等等方法。然后,经常收集学生对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学习评价,了解学生学习的方法,掌握学生的学习策略,及时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断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

(二)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产生有效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从期刊、网络等各种渠道获取的语言学概论课程相关的资料,提出讨论的问题,布置学生阅读并讨论。比如在讲第一章《语言学导论》中的语言的功能时,教师可以提供语言学家关于语言功能论述的多种版本,例如美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森在《语言与诗学》中对语言事件的六大功能的定义,韩礼德提出的语言元功能理论等等,要求学生归纳语言的功能。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小组讨论等形式,思考他人的信息,形成自己的关于语言功能的概念。这种师生互动、学生合作,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推动学生开展探索式的学习,从而形成适合学生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

(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与其它专业课不同,“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是一门学术性较强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教师不应只注重语言理论知识的灌输,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研究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语料,开展语言的基本研究。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语言学理论时,要有针对性地提醒学生观察语言的实际使用,布置课外学习任务搜集语料,讲授语料的分析方法,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所搜集的语料并加以指导。比如,在讲授词汇的变化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搜集科技领域中新词汇的出现及旧词汇的消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换各自收集到的语料。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网络、智能手机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查询或收集某些研究资料,将某些研究资源信息提供给学生参考。教师应经常向学生介绍语言学学科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当前语言学研究的焦点与热点问题,并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指导学生研究某一专题。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布置课外学习任务,例如:查询乔姆斯基、韩礼德、索绪尔等著名的语言学家的背景,查询重要的语言学术语、某些语言学流派等信息,就语言定义、语境定义等同一主题查询不同的文献资料。这样,使学生能掌握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也为学生提升获得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好准备。

(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习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课程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有很多,总结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讲授型、讨论型、问答型、交际型、研究型和自学型等。根据实际情况,一堂课可以用某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法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而言,教师在讲授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时,比如音位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内容,可以采取讲授型的教学方法;在讲授一些概括性的知识时,比如语言的功能、语言的本质特征等内容,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型和问答型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把握好英语和汉语的使用尺度,我们提倡教师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也可以用汉语讲解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在讨论问题时也要求尽力使用英语,提高他们的英语实践能力。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的构建是建立在自身的经验背景基础之上的。学习者对新语言信息的理解是建立在旧语言知识基础上的,为了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构建,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具体来说就是要帮助学生把已学过的语音学、词汇学、英美文学等知识与语言学的知识衔接起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外复习这些知识,课堂中可以帮助他们简短回忆,然后补充相关的语言学知识和理论,使新旧知识连贯起来,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能更深入地理解、消化和吸收。

(五)改革该课程的评价体系“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评价模式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有一定的联系,目前的只重考试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的课程评价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知识的构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改革,也要求该课程的评价体系作出相应的变革。“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评价体系的改革重点是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具体改革方法就是要提高学生平时在课堂教学中参与讨论、完成信息查询类作业等表现的平时成绩的权重比,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权重比,使学生注重知识的构建和理解,全面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三、结语

语言学概论第7篇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 教学研究 反思

一.与现代汉语课程关系的探讨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性质已得到广泛认同,它们之间有密切联系,但也有明显不同的目标。教育部在两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里明确说明:现代汉语课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语言学概论课程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语言观阐明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起源及发展等基本理论,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两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也存在密切联系。具体教学活动中,两门课都追求自身内容的完整性,很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一些学者就此问题进行过探讨,也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彭泽润、陈长旭、吴葵(2007)提出“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这两门课程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认为进一步的改革措施有:把两门课程结合起来协调改革、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统一术语、适应现代生活、语料互补等。梁驰华(2008)就高等师范院校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语言学概论教学应当突出课程的普通语言学性质,提升课程的语言学习指导作用,联系现实的语言生活,课程的语言教学指导作用和正确处理语言学概论与现代汉语的关系。蔡旭(2011)提出现代汉语课程与语言学概论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存在很多重复,应当对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教学的衔接问题进行探索,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三方面提出改进的策略。甘智林(2008)、聂志平(2010)、张先亮(2010)也探讨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用普通语言学的眼光看待语言现象,对于两门课程相重复的内容,要根据课程不同的性质与教学目标,有选择、区分重点与非重点地安排授课内容,对重复的内容有所取舍,有所详略地加以讲授。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讨

彭泽润(1998)提出,在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中,要结合国家语言建设中的政策,介绍和强调理论问题,更好地使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国家语言政策,介绍与强调其理论问题:运用系统理论,帮助人们分析语言使用中的得失;运用符号编码的原理,帮助人们理解不同文字的优点;从共同语与非共同语的关系,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学习母语和学习外语的问题;运用抽象与具体、相对与绝对的哲学原理,解释汉语拼音方案等的设计原理等。徐越(2000)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就“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如何把语言学的一般理论和汉藏语系的语言特别是汉语的实际相结合,如何吸收国外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及如何安排和进行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等问题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李二占(2009)认为老师授课,不但要具有常规教学法的基本功,而且还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知识,采取不同的灵活具体的教学方法,即“非常规教学法”:推导法、直感法、量化法、穷尽法、背景法、批评法等。谢奇勇(2010)就教学内容中的“语言学理论”与“语言理论经”、“语言学理论”与“语言学方法论”、“普通语言学”与“语用学”、“国外语言学理论”与“中国语言学理论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聂志平(2010)认为语言学概论的教法还应该是讲授式,不是简单的就书衍说,而是融入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多媒体课件不能取代教师教学,板书教学是课件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强调每次课推荐阅读书目的重要性。童湘屏(2011)提出“情景创设”在“语言学概论”课程实践与教学设计方案中的应用及探索。根据实施情况,从课堂“情景创设”实践教学和课外“情景创设”实践教学两个方面,阐述了其主要做法及实施效果。岑运强(1997)、李映忠(2008)、池昌海(2009)、赵宏(2004)就语言学概论教材进行了探讨,许云(1996)、纪秀生(1997)、李树新(2004)、郜峰(2006)、洪水英(2006)、罗耀华、柳春燕(2006)、郭新雨(2009)、刘云(2010)、赵贤德(2010)、徐红梅(2011)、叶川(2011)等也分别对“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三.基于课程建设的探讨

学者们就“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及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具体策略。曾毅平(2001)认为,教学内容调整要体现语言观的进步,要处理好与其他语言学课程特别是“现代汉语”课的关系;要注意补充汉语方言和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等方面的材料。彭泽润、邱婧、方安琪(2010)必须加大语言学概论课程和教学队伍的建设力度。聂志平(2010)从“课程地位与培养目标”、“师资”、“教法和教学手段”、“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与衔接”、“教材与课程体系”五个方面探讨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的问题。纪秀生(1997)、杜道流(2004)、申小龙(2005)王健(2005)、杨宏(2008)、商艳霞(2009)、黄育红(2010)、刘淑霞(2010)、刘丽丽(2010)、张丽(2011)、靳开宇(2011)也就“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的问题及策略展开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