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语言交际(合集7篇)

时间:2022-09-06 19:32:38
语言交际

语言交际第1篇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它涉及语言学、文化学、心理学、交际学等相关学科。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法是采用现代心理学“格式塔”削瘦的理论演绎的方法探索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以及他们与底层文化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它把交际过程看成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多变的编译码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包括文化、社会、心理、环境等,并强调学习者要达到有效交际在心理、文化等方面应具备的条件。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极易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障碍和误解,从而产生文化冲突(cultural shock)。“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参与的各方不仅要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而且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特别是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

二、交际活动中突显出的文化差异

1.称谓用语

称谓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称谓系统。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称谓词语的数量和指称的范围各有特色。中国文化传统“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中西方在称谓系统上存在着明显的反差。称谓的使用差异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在称呼问题上,中国文化一直认为年幼的必须尊敬年老的,这可能与我们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有关。称呼比自己年长的人时,我们常常说老王、王老、老爷爷、老奶奶等等,因为“老”字在中国代表着见多识广,足智多谋。但在西方文化中,除了在非常正式的场合下称先生、女士、夫人之外,认识的人之间往往直呼其名,上级与下级、长辈与晚辈、老师和学生之间都可以这样,他们认为这样是关系亲密的表示,尤其是年长者,如果你在他们的姓之前加上“old”,他们往往会非常生气,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暗示着你认为他们身体虚弱,风烛残年,失去活力,他们更希望你称呼他们的名字。七、八岁的孩子称呼自已的爷爷、奶奶“Tom,Susan”在西方人看来是非常亲切的,可对于中国人来说却是不可思议。这将会被视为没有教养,是无论如何不能被接受的。另外,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尊称的词很多,早些时候最通用的是同志、师傅等等,不论男女,都可以这样称呼;在西方文化中,尊称的通用形式为“Mr.”、“Mrs.”、“Miss”、“Sir”、“Madam”等。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先生”、“女士”、“小姐”等国际通用称谓语使用逐渐频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化对我们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 2.礼貌用语

不懂英语习俗的人也知道在需要表达感激之情时需要说“Thank you”。但他们却不知道许多其它场合也该说声“Thank you”。例如,晚会上,一位美国人用这样的话来赞美一位中国女性:“That’s a lovely dress you have on.”她可能立即回复到:“No,no,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而这样的答复会引起对方的不快,他会认为女士认为自己缺乏审美能力,无法鉴别漂亮裙子和普通裙子。这时,恰如其分的做法就是说一句“Thank you”。再如“Excuseme”一词,很多人认为它的意思是“对不起”,和“Sorry”属同一用途,自然应该在道歉时用到它。可英语中“Excuseme”一词通常用在打断别人或打扰别人,希望引起对方注意时用到。

3.告辞用语在使用告辞用语时,也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万万不可对号入座。例如,一位中国学生到美国教师那里请教问题,美国老师热情的接待了他,还耐心地解答了他的问题。告辞时学生按照汉语习俗说:“I am sorry for having wasting a lot of your time.”这会让这位美国老师感到相当费解。为什么学生认为自己解答问题是浪费时间,难道学生感到没有收获吗?在上述情况下,告辞时怎样说才算恰当呢?按西方人的习惯,首先应该表示感激之情,然后才道别,而且往往要找一个借口。可以说:“Thanks a lot for your help. I’m afraid I must be leaving now. I don’t want to get caught in the rush hour.”或是“Thank you for occupying you so much precious time.”这样,既符合英语习惯,又容易被中国学生掌握和接受。

4.邀约用语

请客吃饭,如果是比较正规的要发请柬,这种礼节在中西文化中相同。不同的是吃便饭。中国人在客人造访时,临时决定挽留客人吃顿便饭是很平常的事。而英美人士要事先发出口头邀请,并约定时间和地点。例如:

(1)I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 You must come around for dinner sometime.

(2)I was wondering if you’d like to come to dinner at our place next Saturday evening.

(3)we’d like to invite you to dinner next Friday evening.

上述陈述中,“1”只能认为是寒暄而已,而“2”、“3”则可视为真诚的邀请。另外,如果到饭店吃饭,按中国人的习俗应该由邀请人付账,但按照英美人的习惯却不一定。如果对方说:“I’ll take you to dinner”,这意味着对方付钱。但如果对方说:“Let’s eat togather”,这将意味着“going Dutch”。对西方人来说,约朋友到饭店吃饭而各付各的钱是很正常的现象。

5.比喻用语

语言交际第2篇

摘 要:一般来说,人际间的交往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在交际中,沉默,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言语行为,所传递的文化涵义与讯息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很大差异。本文想通过对沉默的相关现象进行分析,以探究沉默现象背后的文化原因,并希望通过对话语中强势与弱势方的相关研究,来解析沉默在会话中的重要意义。以便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灵活的区别沉默的意义,促进交际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会话 沉默 中西文化 强势与弱势一方 意义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一、引言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致分为两类:言语交流方式与非言语交流方式。言语方式,顾名思义,即通过言语说话来达到交流目的,除此之外,非言语交际也普遍存在于人际交流中。聋哑人无法通过说话来达到交流目的,他们通过手势,肢体语言,或者通过观察交流对象的唇部动态来进行沟通。此外由表情、体态、手势、信号、甚至是沉默等构成的非言语交际方式,都在人际交往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交际意义。

沉默,即保持安静或者默不作声,是人类交际的重要手段。沃德霍,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认为:“沉默通常是具有交际功能的,沉默可表达尊敬、安慰、支持、反对、不确定等意义。在许多社会中,除非有重要的事情,人们是不交谈的。”据高盛・艾斯勒统计,沉默占据日常会话时间的5%~65%,一般集中在40%~50%左右。可见,沉默作为现实交际中的一种重要而普遍的现象,一直受到语言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二、“沉默”现象出现的原因及中西方文化中“沉默”的差异

(1) “沉默”现象出现的原因

沉默作为非言语交际的重要形式之一,广泛存在与社会人际交往之中。会话中的沉默取决于话语中会话双方的是否连贯性,若发话者在说出了一段话,或者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之后,选择了下一个说话者,而被选中的说话者并没有立刻承接住上一说话者的话语并及时发话,或者延迟了说话,这中间出现的无语时段,被称作沉默。通常在话语转换中,这种沉默作为一种话轮,也能表达各种交谈的意义。

①接话者在思考的缘故。发话者给予接话者会话主题或会话内容,期许的是接话者给予思考与回应。若发话者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复杂,或者需要接话者一定时间搜索词汇、组织语言、理顺逻辑、思考表达的会话内容,那么思考的时间越长,沉默的时间就会越久,这种多为拖延性的沉默。

如,课堂上老师提问:“有谁能阐释一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学生:“....(沉默)”

在这一会话中,老师作为发话者,提出了一个比较复杂,对方不可能立马回应的话题。老师期望的是学生能够认真思考,理顺条例,组织语言,最终给出比较完美的答案。然而,作为接话者的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做出思考的行动,表现形式就是沉默。

②接话者可能会给发话者提供一个不满意的应答语的缘故。沉默正可以代表我们的某一倾向或态度。

例如,两个朋友在商场逛街,甲指着一件衣服说:“哎,这个颜色挺靓丽的,很适合你呢。”

乙:“...(沉默)要不我们再看看别的吧。”

会话中,乙以沉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沉默,而不是直言的反驳甲的观点,乙以一种委婉的方式回应甲的提议,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与态度。

③同意或者默认的缘故。接话者以沉默的方式表达的是默许。

例如:男:“你能嫁给我吗?”

女:“...(沉默)”(报以微笑)

会话中,明显这位害羞的女生,以沉默来表示对男子求婚的默许。可能是幸福之情无法言表,但沉默的含义可以被发话者领会。她愿意嫁给她。

④不知如何作答的缘故。或不想理会,未理解话语,惊奇或者莫名其妙,揣测等等原因。

(2) 东西方文化中“沉默”的差异

在传统东方文化里,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普遍比较内敛含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对个人的表现远不如西方那么自在。加之中国人对“面子”的尊崇,实际会话中,人们会保留自己的意见,甚至以沉默应万变。

而在西方文化里,语言被看做是探索知识、表达真理、延伸自我和影响他人的工具。人们推崇语言交流,他们认为静默是不可忍受的,是缺乏诚意,缺乏注意力与无礼的消极行为。在现实会话中,他们善于展示自己的个性,健谈幽默。会话中沉默的现象也会相对减少。

当然,并不是说中西方文化中沉默的意义没有任何的共同之处,相反沉默有时也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涵义。如:人们在情绪不稳定时,为了自卫保护或者对某事心存反感时,都会倾向于沉默应答。长者说教时,幼者多以沉默的方式倾听,等等。

三、会话中“沉默”现象的分析

现实的会话交往中之所以会出现沉默,就涉及到在谈话中,强势与弱势方的区分问题了。

(1) 弱势一方“沉默”

交谈中强势一方一般指地位较高,年龄较长,占理的一方。若会话中强势一方发话,而弱势一方沉默。此时,强势一方又为话语的发起者,这使得所说的话语更具震慑力,接话者保持沉默的话,大多是表示默许,听从或者无从辩解。这种弱势一方“沉默”的现象在社会交往中广泛存在,此时的沉默表示了接话者的态度和观点,可以使会话活动继续进行,或者使会话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并完满的结束交谈。

(2) 强势一方“沉默”

弱势一方指地位较低,年龄较小,相对不占理的一方。若是弱势一方发话,而强势一方沉默。那么这时的沉默就不是表顺从、默许的态度了。反之,对于强势一方的面子或者权利受到威胁,此时的沉默则表示反抗、不满或者不理会。这时的沉默则通常会终止这次会话活动。因此,我们要巧妙的把握会话中强弱势方的沉默意义,区别对待,以免造成会话中的不愉快。

四、意义

在交际会话中会话者的文化背景,会话中两者的强弱势关系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沉默的意义。因此,首先我们只有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不仅仅是东西方的,民族的,还应该了解地区的文化背景差异,在最真实的会话中灵活把握沉默的涵义。其次,我们需要考虑交际情境,在不同的会话情境中,沉默所传递的意义应当区别理解。再次,只有合理的把握沉默的时机,对沉默的理解,才能促进会话交际的顺利进行,减少文化差异等带来的交际失败。

参考文献

[1] Goldman Eisler,F.1968.Psycho linguistics:Experiments in Spontaneous Speech,London:Academic Press.

[2] 左岩,英语会话中沉默的研究[ J],国外语言学,1996(2)。

[3] 周琼,张瑞鸿.沉默的顺应性解读,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 2008(1):113

[4] 高杰,汉语会话中话轮沉默的关联性探析,渤海大学学报[J],2010(2):134-136.

[5] 匡小荣,汉语口语交谈中的沉默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J],2007(6):86-93.

语言交际第3篇

关键词:英语教育;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

1引言

交际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借助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来实现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深入研究。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非言语交际是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相关调查,在直接的面对面交际中,只有大约35%信息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的,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来进行表达和传递的。由于不同的国家与民族,在文化上存在差异,这也使得非语言交际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带有强烈的国家或地域文化色彩。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缺少对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的了解,就会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甚至造成人际交流的障碍。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由于受到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印象,非语言交际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利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交际时,往往过于注重语言交际,而忽略了非语言行为的信息传递。通过英语语言学习与应用实践,可以发现,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协调使用的,尤其是在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非语言交际可以使表达更直观,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实现,使交际效果达到最佳。因此,在英语教育中,必须要充分重视非语言交际的积极作用,强化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英语教育的效果与质量,促进学生英语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 跨文化交流及非语言交际的概念与特点

2.1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相互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活动。这种活动是跨国家、跨地域、跨种族的。当今,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及科技、信息、交通的日益现代化,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趋密切,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日益频繁。可以说,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何促进跨文化交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2.2 非语言交际的概念

交际离不开语言,语言也是实现交际的重要手段。但是,语言并非是唯一的交际手段,非语言在很多特定环境下,比语言交际具有更强大的信息传递功能。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是基于文化基础之上的、不用言词来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具体就是指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主要包括眼神、手势、体态、表情、服饰、声调、音量等,作为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非语言交际能够传递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意念、感情。总的来说,非语言交际有四种类型:(1)体态语:又称“身体语言”,主要指人们在交际中,借助身体动作进行信息表达的行为方式,比如,点头表示认同,摇头表示否定和不满意,握手或拥抱表示欢迎等等。体态语可以辅助语言交际的使用,补充语言交际的不足,对有声语言的信息传递起到辅助作用(2)副语言:这是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过程中的一种辅助语言,比如一些没有固定意义的声音或伴随语言等,包括音色、音高、音调、音量、音频、重音等。在交流过程中,时间间隔较短的称为“停顿”,较长的称为“沉默”。由于文化的差异,沉默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如在中国,沉默是表示默许、理解,但是在英美却是缺少自信的表现。(3)客体语:客体语具有明显实用性和交际性两个显著特点,主要包括人们的容貌、服饰打扮、辅助工具,甚至书面文字等,如头发的颜色,西方人多为金色或棕色,中国人多为黑色;服饰的风格,欧美比较休闲随意,英国人比较绅士庄重等。服饰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体现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国家与国家的交往中,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TPO原则是国际公认的着装原则,“T”就是time,强调服饰衣着要符合时代、季节和特定时间;“P”就是place,要求服饰衣着要入乡随俗地符合当地要求或场合要求;“O”就是指对象和目的,也就是通过服饰衣着要表达或传递的信息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4)环境语:非语言交际的环境语,一般包括空间信息、领地观念、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声音、颜色和标识符号等十二个层面的内容,比如,英美国家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保护,强调自由;符号语言作为人们交际的手段,在跨文化交际中,作用也非常重要,如果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对符号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甚至迥然相异,比如,龙是中国人的图腾,代表着神圣、尊贵、权力,但是,在西方圣经中,龙却是凶恶和罪恶的象征。

3 英语教育中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教学的必要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应用,能促进人际沟通交流更加顺畅、高效。非语言交际有五种主要的功能,即重复、补充、调整、替代和否定。在交际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来判断其心理、情绪状态,调整谈话的方式和节奏,从而增进交际的和谐与畅达。因此,在英语教育中,教师除了要加强英语语言教育外,还要注重非语言交际的教学与应用指导。我国开展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非语言交际教学引入英语教育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没有特定的规则,有些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手段是约定俗称的,有些是特定环境中使用的,在实际交往中,只要求行为得体就可以,以表示对对方文化的了解、尊重和认同,增进交际的和谐、愉快,避免文化误解或冲突。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手段,使其学会正确、得体地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尽量排除母语文化对跨语言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影响。以餐桌文化为例,中餐与西餐用餐过程中的礼仪是不同的,其非语言行为也有着明显的区别,比如西餐刀叉的摆放顺序、喝汤是否发出声音、对穆斯林国家女士问候的要求等,教师要对此进行详细的指导。

4英语教育中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4.1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往的英语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知识点与英语技能的培养,在新形势下,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育中的一个新兴的课题。从教师角度来说,英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教学指导。

首先,教师应开拓思路,与时俱进地进行广泛学习,在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提高对非语言交际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储备,能够助学生准确分析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文化的异同点,使学生能够明确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非语言交际的异同。由于跨文化非语言教学没有特定的模式和教材,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增加跨文化交际知识方面的语篇,然后,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向学生介绍英语文化中非语言交际手段,帮助学生养成准确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习惯,科学处理非语言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其次,由于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协调使用的,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非语言交际内容融入到语言交际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更真切地理解和掌握非语言交际行为。为了更形象准确地表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的特点,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视觉文化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英语中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手段,以提高对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培养质量。

4.2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我国的英语教学更注重实用性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根本上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综合素养的体现,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也需要学生充分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法、词汇及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也需要学生具备在特定环境和语境下,应用这些技能的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多接触一些外文作品、报刊等,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积累跨文化交际知识;要对不同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比较,特别是英语和汉语之间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别,积极引导学生探讨不同文化态度与理念,逐渐形成多样化的文化视角,降低母语文化对英语中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影响;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沟通交流,使其能通过具体实践,加强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及特点的理解和掌握;多为广大学生播放英文经典电影,在视觉文化语境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其英语文化视野;鼓励学生改编并表演英语课文中的小品、情景片段等,使其在身临其境中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外教的作用,通过外教的指导,让学生能获得更多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技巧。

4.3 开设非语言交际课程,促进理论转化为技能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兴起来的一项课题,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实用的理论研究体系与科学的课程设置。为了提高英语教育的质量,各级学校可以根据英语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兴趣特点,借鉴国外非语言交际成功的教材与案例,有针对性编纂适合我国英语教育的非语言交际课程教材,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纳入到英语教育体系和课堂教学中来。在教学方面,要不断加大对文化背景、习惯、风俗和文化禁忌等内容的讲授,同时,为了提高跨文化非语言能力的教学效果,学校与英语教师要创新非语言交际模式与策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语境,让学生学会得体使用非语言手段进行交际,促进理论知识向实际技能的转化。

4.4 提升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学习的主动性

现代英语教育中,学生是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引导者,因此,在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兴趣,投其所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巧设问题、构建交际情境、小品表演、游戏、观后感等多种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学习中来。非语言交际技能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关键的作用,在人们的交际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教师要鼓励学生成为交际型的学习者,在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英语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也注意积累积累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知识,多参与利于开展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活动,提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技能和英语综合素养。

5 结语

一言以蔽之,交际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开展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人们的交际行为包含了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语言交际尽管非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非语言交际对信息的传递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只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协调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由于文化、语言、习惯的差异,极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交际障碍。但是,借助非语言交际,则能有效消除这种障碍,使沟通交流变得轻松顺畅。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地的人们交际日趋频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大对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力度,真正提升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尹玮.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探析[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3,01:77-79.

[2]尹丽丽,徐军.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及其作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5:157-158.

[3]隋金平.中西方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差异――以体态语为视角[J].学理论,2012,32:178-179.

[4]田俊.从非语言交际角度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2:172-173.

语言交际第4篇

    论文摘要:网络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符号与语言交际符号是两个并行的系统,网络非语言交际发挥着表明态度、强化感情、补充说明等作用。语言交际符号系统当然是主要的,但在非语言交际符号的辅助下,网络交际才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于2005年5月公布了首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根据报告中国家语言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对7所高校2005年的网站BBS用字的调查统计显示,BBS上标点、符号使用率达到了55.07%,高于汉字的使用率。网络符号的大量使用是网络语言日益凸现的一大特点。这些标点、符号、表情等网络符号实际上属于非语言符号。在网络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符号与语言交际符号是两个并行的系统,语言交际符号系统当然是主要的,在非语言交际符号的辅助下,网络交际才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一、日常的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是日常交际的重要方式之一 。“人们在交际时,特别是在口头交际时,往往不只是动嘴就了事的。在动嘴说话的同时,还伴有非言语的声音(如咳嗽、鼻音、声调等),而身体的其他部分也会有所动作。最富有表情的是面部;身体的姿势、手势也在传递信息。再推而广之,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种生活习惯,以及各种认知都无一不在传递信息。因此,尽管有声语言和书面文字非常重要,我们也应该知道,还有一套与之平行的符号系统,可统称为非语言交际。”[1](P201)非语言交际符号在交际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oss 和Samovar都曾声称两个人面对面交往时,高达65%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2](P107)另一美国心理学家爱伯特·赫拉别恩的研究也证明在表达情感和态度时,语言只占交际行为的7%,而声调和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却多达93%。

    简而言之,非语言交际就是指人们语言手段之外的交际行为。大致包括近体语、体态语、副语言、环境语言,还包括交际者的体型、身高、肤色、衣饰、发型等几方面。作为一种交际方式,可以直接用来表明态度、交流思想、抒发情感、掩饰内心状态,辅助语言的表达。

    二、网络非语言交际

    网络交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文字为主要交流手段。仅仅靠文字来进行交流的网络交际,虽然能打破空间的限制,建立人与人的即时交流,但同时由于传播方式的限制,交际双方无法面对面交流,看不到对方表情、姿态、动作等非语言的信息,导致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这一重要手段的缺失。人们思想情感的表达受到严重限制,使我们的网上交际如同在“带着镣铐跳舞”。尤其是网络聊天的交际形式,交流的即时性更不满足于语言的单一表现。语言本身有一个补偿机制。为了补偿非语言手段这一重要缺失,人们创造了各种网络表情来描摹日常体态语等非语言信息,使非语言交际在无法面对面的网络交际中以它特有的形式发挥作用,辅助文字形式的交流,使双方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中的非语言交际符号就是日常非语言符号的书面化、符号化。

    三、网络非语言交际的发展阶段

    目前,网络交际中存在的非语言表达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表情符号、字符图形、图形表情、动画表情、特殊符号、字体及色彩、图景式聊天背景、头像、QQ秀等。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一) 符号阶段

    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表情符号,通过各种标点符号、数字、字母的组合,形成各种既形象又抽象化的表情脸谱。比如笑的表情就有很多种表现:∶-)最普通的笑脸,∶-D张嘴大笑,∶->邪恶戏谑的笑……我们只需把符号右转90度即可领略其中的“眉目传情”。网上还有不用转头就可以看的“垂直式”表情符号:(0--< 面无表情,目光呆滞, (^o^)大笑,(^-^) 微笑,(^-^) v 和平或者胜利……表情符号发展产生了更为复杂的字符图形,即将各种符号组合成各种复杂图形,甚至是图景。

    (二)图形阶段

    这个阶段,丰富多彩的图形图画替代键盘符号占据了绝对优势。表现形式主要有图形表情、动画表情、特殊字体以及聊天背景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图形表情。最初人们可用的表情只有聊天软件中设置的固定的少量图形表情。自从QQ软件支持自定义表情后,各种表情图形的创造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增加。通过下载君君表情全集V5.0版、杰杰QQ表情全集V7.6版,可以收集到近五千个图形表情,此外还有许多网民自己创造的图形表情。与早期的表情符号相比,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

    除了数量上大幅度增加这一特点外,这一时期的表情还呈现出动态化、复杂化和与文字相结合的趋势特点。在近五千个图形表情中,70%左右的表情是动态化的,或是描绘一个动作的流程,或是描绘一组动作、一个情节,即使是生活中的静态实物,也可以让它在屏幕上“动”起来。表情的复杂化表现在有很多表情是用一组卡通、一幅图画来表达一个词义。并可以设置表情快捷方式,当在屏幕上敲出这个词时,就会自动用这个图片代替。一组卡通、一幅图画的意义有时会不太明确,需要一定的文字进行说明。在所有图形表情中,这类表情与文字相结合表情已经达到了23%左右的比例,并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四、网络非语言交际手段的分类

    基于网络这一特殊平台,网络交际中的非语言手段不可能与日常交际的非语言手段达到一致。一方面是由于网络传播媒体的限制;一方面,网络的非语言交际产生后的历史还很短,许多日常非语言手段还没来得及转换;此外,有些日常非语言交际形式,如声音、空间、近体语等不具备形象的因素,无法实现与网络非语言交际形式之间的转换。按照目前的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将网络非语言交际分为五类:

    (一)网络体态语

    这是网络非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运用最广泛的手段。主要包括表情符号和网络图形表情,分别用抽象的键盘符号和形象的图形形式描绘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头示语言、手势语言和体势语言,它在网络交际中的作用与日常体态语的功能大致相同,实际上是日常体态语的书面化和网络化。在搜集到的两百多个简单表情符号中,70%以上的属于网络体态语。其中60%以上描绘面部表情,表现了高兴、生气愤怒、惊讶、悲伤、疑惑、恐惧等情感,40%左右描绘面部动作。图形表情中的大多数也属于网络体态语,达到总数的82%。有的是描写简单的面部表情,有的则以动态的形式描绘人们复杂的肢体语言。

    (二)网络副语言

    日常副语言包括“辅助语言”符号系统和“语言外”符号系统。前者是发声的系统,指的是音量、语调、音质、音高、发音清晰度等。后者指的是在言语中所加入的停顿、语速以及哭声、笑声、咳嗽声、打哈欠声等人口所发之自然声。这些因素附着在语言的声音形式上,辅助语言的表达。但在网络交际中,语言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传播,脱离了语言的声音形式,这些副语言因素无所附着,在网络交际中无法发挥作用。于是人们利用想像来实现抽象的声音形式与具体形象的转化,通过一些特殊符号、字母、数字来表现日常的副语言。如:“啊~ ~ ~”,通过具体形象的波浪线描绘声音的波动起伏;“这个嘛——”,通过破折号的延长联想到声音的延长;“我 不 想 去!”,通过字与字之间的空间隔离联想到音节之间的停顿;“因为。。。。因为。。。。”,通过几个句号连接的断续联想到声音的断续;55555~~~~~,用数字谐音表示哭声;Zzzzz~~~~~,用符号把打呼噜的声音形象化,这是源于漫画中的创造。

    (三)网络环境语言

    环境语言是指与交际具体文化环境有关的环境因素,包括颜色、灯光、雕塑、绘画等等。网络聊天中的不同字体和色彩,以及聊天软件中的不同聊天背景都属于网络化的环境语言。这些字体、色彩、图片背景一旦进入交际领域,起到了情感表达、信息传递、氛围调节的作用,也是一种非语言符号。它的功能与日常交际的环境语言大致相同。

    (四)网络个人形象语言

    非语言交际还包括交际者的体型、身高、肤色、衣饰、发型等。在网络交际中也有这一手段的运用,主要包括表情符号中描绘个人形象的符号、聊天软件中的头像,此外网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自己的形象——QQ秀。这些形式都可以向对方传递性别、年龄、职业、面部特征、性格等丰富的信息。试论网络非语言交际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 第19卷第5期

    (五)实物形象语言

    主要是以表情符号、字符图形和图形表情等形式来表现。它们虽然在网上被统称为表情,但不是体态语范畴的表情,而是描写事物的具体形象。在网络交际中这些符号往往替代文字传达信息。表情符号中5%左右是属于这类的,如:3∶=9牛,<·=〕>><鱼。字符图形中82.7%属于实物形象语言,表情图形中也有很大比例。

    实物形象语言这一非语言手段可以说是非语言交际在网络交际中的独特表现。它们的功能是代替语言的表达,更加直观,同时达到谐趣的特殊效果。在某些文字无法完成交际的特殊场合,实物形象语言的替代就显得尤为可贵。

    五、网络非语言符号在交际中的作用及功能

    (一)表达功能

    这是网络交际中非语言符号最重要也是最初始的功能。人们在同一句话后面加上不同的表情就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产生不同的交际效果。如:你不理我(难过地); 你不理我 (惊讶地); 你不理我 (尴尬地); 你不理我 (愤怒地)。

    (二)替代功能

语言交际第5篇

论文摘要:网络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符号与语言交际符号是两个并行的系统,网络非语言交际发挥着表明态度、强化感情、补充说明等作用。语言交际符号系统当然是主要的,但在非语言交际符号的辅助下,网络交际才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于2005年5月公布了首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根据报告中国家语言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对7所高校2005年的网站BBS用字的调查统计显示,BBS上标点、符号使用率达到了55.07%,高于汉字的使用率。网络符号的大量使用是网络语言日益凸现的一大特点。这些标点、符号、表情等网络符号实际上属于非语言符号。在网络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符号与语言交际符号是两个并行的系统,语言交际符号系统当然是主要的,在非语言交际符号的辅助下,网络交际才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一、日常的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是日常交际的重要方式之一。“人们在交际时,特别是在口头交际时,往往不只是动嘴就了事的。在动嘴说话的同时,还伴有非言语的声音(如咳嗽、鼻音、声调等),而身体的其他部分也会有所动作。最富有表情的是面部;身体的姿势、手势也在传递信息。再推而广之,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种生活习惯,以及各种认知都无一不在传递信息。因此,尽管有声语言和书面文字非常重要,我们也应该知道,还有一套与之平行的符号系统,可统称为非语言交际。”[1](P201)非语言交际符号在交际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oss和Samovar都曾声称两个人面对面交往时,高达65%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2](P107)另一美国心理学家爱伯特·赫拉别恩的研究也证明在表达情感和态度时,语言只占交际行为的7%,而声调和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却多达93%。

简而言之,非语言交际就是指人们语言手段之外的交际行为。大致包括近体语、体态语、副语言、环境语言,还包括交际者的体型、身高、肤色、衣饰、发型等几方面。作为一种交际方式,可以直接用来表明态度、交流思想、抒感、掩饰内心状态,辅助语言的表达。

二、网络非语言交际

网络交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文字为主要交流手段。仅仅靠文字来进行交流的网络交际,虽然能打破空间的限制,建立人与人的即时交流,但同时由于传播方式的限制,交际双方无法面对面交流,看不到对方表情、姿态、动作等非语言的信息,导致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这一重要手段的缺失。人们思想情感的表达受到严重限制,使我们的网上交际如同在“带着镣铐跳舞”。尤其是网络聊天的交际形式,交流的即时性更不满足于语言的单一表现。语言本身有一个补偿机制。为了补偿非语言手段这一重要缺失,人们创造了各种网络表情来描摹日常体态语等非语言信息,使非语言交际在无法面对面的网络交际中以它特有的形式发挥作用,辅助文字形式的交流,使双方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中的非语言交际符号就是日常非语言符号的书面化、符号化。

三、网络非语言交际的发展阶段

目前,网络交际中存在的非语言表达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表情符号、字符图形、图形表情、动画表情、特殊符号、字体及色彩、图景式聊天背景、头像、QQ秀等。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一)符号阶段

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表情符号,通过各种标点符号、数字、字母的组合,形成各种既形象又抽象化的表情脸谱。比如笑的表情就有很多种表现:∶-)最普通的笑脸,∶-D张嘴大笑,∶->邪恶戏谑的笑……我们只需把符号右转90度即可领略其中的“眉目传情”。网上还有不用转头就可以看的“垂直式”表情符号:(0--<面无表情,目光呆滞,(^o^)大笑,(^-^)微笑,(^-^)v和平或者胜利……表情符号发展产生了更为复杂的字符图形,即将各种符号组合成各种复杂图形,甚至是图景。

(二)图形阶段

这个阶段,丰富多彩的图形图画替代键盘符号占据了绝对优势。表现形式主要有图形表情、动画表情、特殊字体以及聊天背景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图形表情。最初人们可用的表情只有聊天软件中设置的固定的少量图形表情。自从QQ软件支持自定义表情后,各种表情图形的创造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增加。通过下载君君表情全集V5.0版、杰杰QQ表情全集V7.6版,可以收集到近五千个图形表情,此外还有许多网民自己创造的图形表情。与早期的表情符号相比,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

除了数量上大幅度增加这一特点外,这一时期的表情还呈现出动态化、复杂化和与文字相结合的趋势特点。在近五千个图形表情中,70%左右的表情是动态化的,或是描绘一个动作的流程,或是描绘一组动作、一个情节,即使是生活中的静态实物,也可以让它在屏幕上“动”起来。表情的复杂化表现在有很多表情是用一组卡通、一幅图画来表达一个词义。并可以设置表情快捷方式,当在屏幕上敲出这个词时,就会自动用这个图片代替。一组卡通、一幅图画的意义有时会不太明确,需要一定的文字进行说明。在所有图形表情中,这类表情与文字相结合表情已经达到了23%左右的比例,并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四、网络非语言交际手段的分类

基于网络这一特殊平台,网络交际中的非语言手段不可能与日常交际的非语言手段达到一致。一方面是由于网络传播媒体的限制;一方面,网络的非语言交际产生后的历史还很短,许多日常非语言手段还没来得及转换;此外,有些日常非语言交际形式,如声音、空间、近体语等不具备形象的因素,无法实现与网络非语言交际形式之间的转换。按照目前的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将网络非语言交际分为五类:

(一)网络体态语

这是网络非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运用最广泛的手段。主要包括表情符号和网络图形表情,分别用抽象的键盘符号和形象的图形形式描绘人的面部表情、眼神、头示语言、手势语言和体势语言,它在网络交际中的作用与日常体态语的功能大致相同,实际上是日常体态语的书面

化和网络化。在搜集到的两百多个简单表情符号中,70%以上的属于网络体态语。其中60%以上描绘面部表情,表现了高兴、生气愤怒、惊讶、悲伤、疑惑、恐惧等情感,40%左右描绘面部动作。图形表情中的大多数也属于网络体态语,达到总数的82%。有的是描写简单的面部表情,有的则以动态的形式描绘人们复杂的肢体语言。

(二)网络副语言

日常副语言包括“辅助语言”符号系统和“语言外”符号系统。前者是发声的系统,指的是音量、语调、音质、音高、发音清晰度等。后者指的是在言语中所加入的停顿、语速以及哭声、笑声、咳嗽声、打哈欠声等人口所发之自然声。这些因素附着在语言的声音形式上,辅助语言的表达。但在网络交际中,语言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传播,脱离了语言的声音形式,这些副语言因素无所附着,在网络交际中无法发挥作用。于是人们利用想像来实现抽象的声音形式与具体形象的转化,通过一些特殊符号、字母、数字来表现日常的副语言。如:“啊~~~”,通过具体形象的波浪线描绘声音的波动起伏;“这个嘛——”,通过破折号的延长联想到声音的延长;“我不想去!”,通过字与字之间的空间隔离联想到音节之间的停顿;“因为。。。。因为。。。。”,通过几个句号连接的断续联想到声音的断续;55555~~~~~,用数字谐音表示哭声;Zzzzz~~~~~,用符号把打呼噜的声音形象化,这是源于漫画中的创造。

(三)网络环境语言

环境语言是指与交际具体文化环境有关的环境因素,包括颜色、灯光、雕塑、绘画等等。网络聊天中的不同字体和色彩,以及聊天软件中的不同聊天背景都属于网络化的环境语言。这些字体、色彩、图片背景一旦进入交际领域,起到了情感表达、信息传递、氛围调节的作用,也是一种非语言符号。它的功能与日常交际的环境语言大致相同。

(四)网络个人形象语言

非语言交际还包括交际者的体型、身高、肤色、衣饰、发型等。在网络交际中也有这一手段的运用,主要包括表情符号中描绘个人形象的符号、聊天软件中的头像,此外网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自己的形象——QQ秀。这些形式都可以向对方传递性别、年龄、职业、面部特征、性格等丰富的信息。试论网络非语言交际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19卷第5期

(五)实物形象语言

主要是以表情符号、字符图形和图形表情等形式来表现。它们虽然在网上被统称为表情,但不是体态语范畴的表情,而是描写事物的具体形象。在网络交际中这些符号往往替代文字传达信息。表情符号中5%左右是属于这类的,如:3∶=9牛,<·=〕>><鱼。字符图形中82.7%属于实物形象语言,表情图形中也有很大比例。

实物形象语言这一非语言手段可以说是非语言交际在网络交际中的独特表现。它们的功能是代替语言的表达,更加直观,同时达到谐趣的特殊效果。在某些文字无法完成交际的特殊场合,实物形象语言的替代就显得尤为可贵。

五、网络非语言符号在交际中的作用及功能

(一)表达功能

这是网络交际中非语言符号最重要也是最初始的功能。人们在同一句话后面加上不同的表情就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产生不同的交际效果。如:你不理我(难过地);你不理我(惊讶地);你不理我(尴尬地);你不理我(愤怒地)。

(二)替代功能

设置QQ表情自定义快捷键,当敲入一个词就会自动由相应的图片来代替,这一功能是非语言符号替代作用的集中体现。替代作用可分为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特殊效果的替代,产生幽默、生动的交际效果,适合年轻人口味。二是受客观条件限制,文字无法发挥作用时可以用便捷的非语言方式来替代。三是回避话题的替代,如,当对方唐突地询问年龄,可以用一个笑脸来回避回答,委婉拒绝。

(三)强化、补充、说明作用

非语言符号是一种显现性的符号,它较之抽象概括的语言交际符号更生动、形象,所传递的信息可以使语言交际的信息更清楚、更明确,也可以对语言信息起到强化作用。在自定义表情中有很多是图画、动画与文字的配合,这些图形表情实际上是用一个或一组动作来对特定短语进行强化和说明。

六、网络非语言交际的特点

(一)伴随文字表情达意

网络交际不可能完全由非语言的符号来完成,脱离了文字,这些非语言符号的意义表达是不明确的。

(二)诙谐性和趣味性

网民的相对年轻化使网络交际充满活力,他们苦心构思创制出许多可爱的表情,营造出轻松幽默的交际氛围。

(三)虚拟性和无限丰富性

如同文字是有声语言符号的符号一样,网络非语言符号是日常非语言符号的符号(网络实物语言除外)。它的能指是它们的网络形式,即各种非语言的网络载体,所指是体态语、副语言、环境语言等表达的意义。人们可以把点头摇头等各种非语言附加在不同的载体上,它可以是各种动物,也可以是卡通、漫画人物,表现出极大的虚拟性,同时,载体的不限定性使网络非语言符号无限丰富。

(四)表达的主观性

日常非语言交际符号中,有些是有意识传达的,但就总体而论,多数体态语是被无意识或者半意识地显示出来的。而网络非语言交际是交际者在预知行为效果的前提下进行的主观选择,是信息发出者主观确定的要向对方发出某种信息,是主观能动的行为,会发假信息是主观性的特点之一。

当然,网络非语言符号也存在着使用的弊端。首先,意义表达的模糊性。如,∶-(可以表示伤心也可以表示生气,而(∶-&可以表示生气也可以表示结巴,一个表情的意义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决定,意义的不确定造成交际上的误会。其次,表达手段不够丰富与总量的无限丰富的矛盾。一方面网络非语言交际符号产生历史短,并且受到网络媒体的限制,它的表现手段不够丰富。而另一方面它的总量上是无限增长的。网友们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创造表情符号,因此表情符号数量上是无限增长的。这在给人们不断带来视觉新鲜感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使用造成不便。

[参考文献]

语言交际第6篇

关键词:网络交际语言;情景语境;语场;语式;语旨

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互联网(Internet)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普及,一场以网络化、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革命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诺顿指出:“互联网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了不起的创举之一,就其社会影响而言,它可与印刷术、铁路、电报、汽车、电力以及电视之类媲美,有些人将它与印刷术和电视相提并论,这两项早期技术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互联网的潜力要大于前两者,它利用知识杠杆,通过广播电视所具有的各种便利条件,无拘无束地给人类传递大量文字信息。”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十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我国互联网发展再次提速,在多个方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进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期。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国网民人数增加了2600万人,是历年来网民增长最多的一年。增长率为23.4%。网络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在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它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和不可阻挡的势头席卷全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存观念、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语言已成为人类交往的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

一、网络语言概述

从广义上讲,网络语言是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到的一切语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计算机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软件、病毒、宽带、登录、在线、聊天室、浏览器等。这是网络语言的最基本成分;二是与网络文化现象有关的特别用语,如黑客、第四媒体、网恋、电子商务、政府上网、虛拟空间、注意力经济等;三是CMC(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语言即网络交际语言,是指通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发生的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际交际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从狭义上讲,网络语言仅指第二类即CMC语言,本文将从狭义层面上对网络语言展开分析。

DavidCrystal认为网络对语言的影响将在语言领域内引发一场新语言革命(DavidCrystal2001)。网络语言就是网民们为了适应因特网的发展和网上交流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它是一种用于网上交流的社会方言。主要由年轻人群创造和使用,它以其简洁实用。新颖独特,巧妙幽默的主要特征为网民们日益接受,具体表现为“汉字新词”(如公鸡指公家免费上网的机器)、“表意数字”(1314表示一生一事)、“谐音替代组合”(大虾指的是大侠)、“字母缩写”(CU是“Seeyou”的缩略)、“情意符号”(:-D大笑)、“特殊用语”(温酒屋Windows95)以及“童言赘语”(东东即东西)这几类。

二、情景语境

系统功能学家将语境分为语言知识(verbalcontext)和非语言知识(non-verbalcontext)两大类。非语言知识(Non-ver-balcontext)又可分为情景语境(contextof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ofculture)。其中,情景语境是指言语行为发生的实际情况。它决定在特定的场合下,说话人所传达话语的实际意义。语言具有社会性,社会是由不同阶层构成的,他们有各自的社会习语与表达方式。由于交际情景、交际媒介及交际对象的不同。语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各种变体,这就是语域。情景语境也就是语域(register)。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他提出了决定语言特征的三个主要语境因素即语场(Field),语式(Mode)和语旨(Tenor)。语场是指所涉及的社会活动或实际发生的事;语式是指语言载体形式也即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一一书面还是口头的。还是两者并用:语旨是指交际活动所涉及的人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情景语境在社会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交际行为会随交际情景的不同而千变万化。每一特定的情景语境都有其特殊的词语,这些词、词组和语法结构常被以一些特殊的方式使用。使其不同于其他的情景语境。我将利用情景语境的三个要素——语场、语式和语旨来对下面的例子进行具体的分析。

例如:在某中学里的一堂外语课上,它的语场是外语学习,外语的某一方面,如情态动词的用法。教师传授情态动词的用法和学生学习。语旨是指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这是由学校确定的固定的身份关系,教师地位高一些,学生之间的身份关系是临时的,依性格而定。语式是指教师教学和学生讨论时所用的语言媒介,渠道有口头,如教师提问引出信息,学生答复提供信息以及学生彼此间的对话:也有书面的,如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学生所用的教科书以及一些参考资料等。该语篇是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产生的,是受制于情景语境的。

同一个人,表达相同的意思,可能因情景语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例如:一个人觉得房间空气不好,想请求他人打开窗户时。他可以说:

“Openthewindow,please!”

而在另外一种场合,他的话语又可能变为:

“Wouldyoumindopeningthewindow?”

在这里,它们的语旨是不同的,第一句话是表示命令的祈使句,言者与听者的关系比较亲近;而第二句话则是表示委婉请求的疑问句,言者与听者的关系比较陌生。但这两句话的语场却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请求对方打开窗户。它们的语式也是相同的,都是采取口语交际的方式。

三、情境因素与网络交际中的语言现象

1、语场与网络交际中的语言现象

语场是有关交际的目的和主题的东西,即交际为什么会发生(why),它是关于什么的(aboutwhat)。语场可分为专业性的和非专业性的。网络交际语言是属于后者。因为,网上的交流方式是建立在匿名基础之上的,参与者是以自己在网上的绰号而存在,并且通过打在屏幕上的文字符号与他人交流。因此现实世界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在网络上毫无意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是平等的,扮演的角色也是随意的,摆脱了真实生活中地位、身份、职业等的约束。这种平等的网络交往有利于使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潜能得以提升,创新精神得以发挥。

在互联网上聊天时,双方是不见面的,他们面对的是键盘和屏幕,因此交流时的面部表情、语调、姿势、语气都被省略掉了。网络交际的这种特殊性使网络交际者既无法真切感受到交际双方所处话语情景的气息,也无法借助具体的情景、社会、文化语境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去补充、完善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量的不足。因此若想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标点符号、特殊符号、数字和字母等组合在一起,模拟现实交际中的面部形态,不断创造出一些生动活泼、充满怪异情趣的表情符号,以期望获得接近现实交际的丰富生动的效果,如:\(^o^)/表示举手欢呼;<<<<(:-)表示戴着高帽子;@_@高度近视;:-D表示大笑;>^-^<表示猫。在现代的网络中,人们加入某个社区不需要一个真实的身份,由于网络交际参与者之间的相互知识是模糊的、甚至是缺失,交际双方的性别、年龄、长相、身份、籍贯、性格等都可以是虚拟的,所以网民们会很容易地进行思想交流,倾吐自己的心声。他们并不害怕对方会将自己的隐私告诉他人,因为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相互熟悉的交际者也能变成陌生人,网民们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交际目的而变换自己的性别、年龄、所在城市等基本资料,一个人也可以拟订几个不同的网名与别人进行交谈。网络所带来的一种平等使得一部分虚拟的热衷者得到了完全的释放,交际双方不会受到现实世界中具体的身份、地位的牵绊,因此会把网络当作可以随意宣泄感情的平台。网络中很多交际者抱着放松心情和打发时间的目的,带着娱乐的态度进入网络交际圈的,交际者这种特殊的心态会对网络交际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在网络上对交际对象的选择随意性较大。有时仅仅凭借对方的网名来选择交际对象。因此起一个新颖独特、新奇古怪的网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吸引更多的网民。此外。在网络聊天中对待交际对象的态度也很随意,当一方对正在聊的话题提不起兴趣或者觉得另一方很乏味而不愿意和他聊天的时候,就可以不说话,对方问话也可以不回答,交际对象可以随意地抛弃别人,也可以被别人随意抛弃。在网络交际中。现实世界的种种限制已经销声匿迹。网络交际的隐匿性使得交际主体可以在匿名情境下进行交往,性别、年龄、肤色、国籍、身份、地位不再成为交际的障碍。网络交际的自由和开放使得人们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正如Farfeleder所说:“Steppingintoobarislikeaccessingachatroom:dailyroutineandstressarefadingaway;itisdarkandcozy.andyoucanbcyourselfmorethanwork.Inchatrooms,peoplehangaroundjustlikeinabar,theygetthemselvesdrinks,theyleaveforthetoilet(theymightevenannouncetheseactionsasinreallife),theyinterruptalongerdiscussionwithonepersonforgoodbyetosomeonewhoisleav-ing.”

2、语式与网络交际中的语言现象

语式是指进行交际的手段——主要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即交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的。语言交际有两种媒介:声音(口语)和文字(书面语)。在这里,我引用DavidCrystal的一段话来区别口语和书面语。

“Speech(spokenlanguage)isphonicsubstancewhilewrit-ingisgraphicsubstance.Speechistypicallytime-bound.spon-taneous,face-to-face,sociallyinteractive,looselystructured,im-mediatelyrevisable.andprosodicallyrich.Writingistypicallyspace-hound,contrived,visuallydecontextualized,factuallycommunicative,elaboratelystructured,repeatedlyrevisable,andgraphicallyrich.”

那么,网络交际是通过什么媒介进行交流的呢?它是借助于连接网络的电脑屏幕和键盘,采取书面的形式来实现网络交际,但是它的内容却是口头的、即时的。不同于传统的口头聊天,网络聊天这种交流方式是把口语和书面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方式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由此形成了独有的一种话语方式。即介乎书面交流和面对面交流之间的方式。网络交际具有互动性,双方交换意见并相互影响;同时也具有即时性,谈话快速进行,并且话语一经敲出就不能再收回修改,因为网络信息交流是以光速的方式快速进行的。在QQ上聊天时,当你输入你想说的一句话并同时敲击Ctrl与Enter键或者是利用鼠标点击QQ对话框上面的发送键,你的话语就会立即出现在对方的QQ对话栏中。一封电子邮件也可以在瞬间到达大洋彼岸,因此网上聊天既可看作是书面交际,也可看作是口头交际,

与此同时,他们在网上聊天时为了适应网络上快速信息交流,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省上网时间和费用,所以强调快捷、简略。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递最大的信息量,网民们自然要寻找最为简洁的表达方式,因此他们对一部分词汇或短语进行改造,随意创造特殊符号,打破语言规范,比如DIY是“自己动手做”的意思;F2F(=facetoface:面对面),Y2K(=Year2000:千年虫问题)。还有用一定的数字象征某种意义,如15730表示“一往情深”:530表示“我想你”等等这些词汇具有奇异性、游戏性,符合网民追求的新奇怪异心理,所以网络语言是依赖网络交际的特殊语境而存在的,离开了网络这个语境,是很难被人们所理解的。

目前,网络交际手段还主要是键盘输入。虽然现在也可以通过语聊(即语音聊天),但音效效果都不理想,甚至丑化了交际者的语音,所有大部分网民仍青睐于通过键盘输入进行聊天。由于键盘输入必须以字母、符号为输入方式,这就加大了汉字输入的复杂性和难度,现在网友们用得比较多的是汉语拼音和五笔字型,由于使用汉语拼音在快速输入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互联网是宽容的。只要不影响特定语境中的传情达意,人们对于错别字并不十分介意。至于其它类型的缩写,多数网民可以心领神会,所以网络上的缩略词语比比皆是,

3、语旨与网络交际中的语言现象

语旨指的是交际的参与者。他们的身份以及相互之间关系,即交际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和交际意图——考虑的是你在跟什么样的人交际(Towhom)。Huston在社会语言学教程(Sociolinguistics)中谈到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时说:“Speechmayalsoreflectthesocialrelationsbetweenthespeak-erandtheaddressee.mostparticularlythePOWERandSOLI-DARITYmanifestedinthatrelationship.”根发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专业人员和专业人员,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非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或普通人之间。在现实交际中,人们之间的交流反映了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说话时我们要考虑到权势(Power)和亲密关系(Solidarity),也应该考虑到交际对象的身份、地位和职业等问题,对于专业人员和普通人员要选择不同的交际语言与他们交流;而在网络交际中,参与者并不清楚自己在和谁聊天,因为网上聊天并不需要真实资料,所以交流对象的身份、性别、社会地位、职业和文化程度都显得无足重轻。权势和亲密关系问题在网络交际中也就不存在了,对交际对象可以直呼其网名,因为参与者的唯一身份就是他的昵称即网名,它体现了网络交际中的最在特点——隐匿性。当人们想在因特网上进行交流时,他必须先输入自己的网名,这代表着他在网络空间里的身份和形象。一般而言,网名反映了此人的性格特点、此时的心情状态。又或者他的抱负和梦想等等,而网名的语言成了展示自己的唯一标志,因此,为了与众不同以便引起他人的注意,同时为了追求面对面的交流体验和交流速度,网民往往会对语言符号进行删减、篡改、替代、变通等,使语言符号更直观地进入到人们的视觉经验,促成认知活动的快捷与敏锐。如:homepage是“主页”的意思,可网民们却更乐意接受“烘陪鸡”,把E-mail电子邮件称作“伊妹儿”,把“大侠”(网络高手)变成“大虾”。

四、从情景语境三因素分析网络交际与现实交际的差异

交往是交际主体之间以符号或语言为媒体的行为。交际要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现实交际是这样,网络交际也不例外。但网络交际模式下的语场、语旨和语式均发生变化,他不同于现实交际中情景语境的三因素。从语场因素看,在现实交际中,一群人进行交流常常会围绕具体的话题而展开,有专业性和非专业性;而在网络交际中,交际参与者可能没有特别的目的,只是为了放松心情或者缓解压力;有时,一个人甚至可以和几个人说同样的话,因为在网络交际中,缺乏交际的具体环境和具体的对象,它是非专业性的,从语式因素看,在现实交际中,人们除了依靠言语交际之外还大量借助于非言语交际(如利用身体语言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而在网络交际中,网民们融合了口语与书面文字这两个人类交际的主要媒介的功能,而网络交际中的书面文字即文本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文本。网络中的电子文本吸纳了传统印刷文本的一切,又增添了网络所特有的文字和表情图像符号等,主要表现在浓厚的口语味与高度的简洁度。它溶入了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验,它是虚拟的真实。又是真实的虚拟。从语旨因素看,在现实交际中。交际者知道自己的交际对象。在交谈过程中要考虑到权势和亲密关系,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际;而在网络交际中,网络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平等的。不用顾及对方的身份、地位,大胆倾诉心中的想法,并且,网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网络语汇和生动传神及幽默风趣的情态符号语言。这种虚拟的网络交际空间形成了网络交际不同于日常交际的新交际环境。

语言交际第7篇

关键词:微笑 面部表情 非语言交际

1、引言

人类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的这两种形式,而非言语交际又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贝恩(Albert Mehrabian)认为:信息的总效果有7%是来自文字,38%来自音调,而55%却来自面部表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非言语交际。美国学者伯德惠斯特尔做了一项研究,针对在对同一民族的对话中,语言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的在总信息中所占的比例有很大的区分,该项研究表明言语交际在整个交际活动中所表达的信息只占30%左右,而非语言交际所表达的信息量却占了70%。萨莫瓦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活动当中,语言只占整个交际活动的35%,非语言交际传递的信息却占了75%。由此,非语言交际是人们在表达和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微笑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笑和有声语言一样,承载着不同文化所赋予的意义。在不同文化中,微笑所表达出的意义是不同的,不了解微笑的特殊含义则会影响双方的交流,甚至产生误会,因此了解和学习微笑的差异,对于提高交际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2、非言语行为―微笑的功能

吉尔兹认为,微笑以一种准确而特殊的方式交流: (1)有意的; (2)向着特定的某人; (3)传达特殊的信息; (4)按照社会通行的信号密码。等等。(克利福德?吉尔兹,1987:265),但微笑并不仅仅是一种固定意义的持续表达,“如果将笑的意义放在一根轴线上观察,中央处有同感、亲爱、同意等笑的意义,它们相互之间都可以明显区分出来。轴线的两端,一方有谦虚、奉承的笑,另一方则截然相反,有傲慢和嘲讽的笑。”(山琦正和,2008:217)微笑这一行为之所以能表达出如此多的含义,是由其所具有的特殊功能而决定的。Malandro 归纳出微笑的六大功能:补足功能,抵触功能,重复功能,协调功能,替代功能,强调功能。下面对其中三大功能进行展开说明。

抵触功能就是微笑的一大重要功能。抵触功能即说谎。当你收到一份不太想要的礼物时,你可能仍然微笑,但你的心理活动也许跟你的微笑表情相矛盾;甚至两种表情相互矛盾,比如微笑的同时又皱眉。。这说明人的交际意图非常复杂,皱眉是一个人真情实感的流露,但心里感觉不舒服,表面上还要努力掩饰,主要就是为了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效果。很多时候人们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悲伤而不被别人发现,故而保持微笑的表情,此时的微笑会欺骗人们的眼睛,内心与所呈现的表情是不一致的。

微笑具有协调功能,在人际交往中, 微笑是一种友好而无声的感情表达,它可以协调人际关系,减缓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融化心理上的隔阂与矛盾,最终达到互相谅解的效果。微笑还可以促进彼此的信任,增添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与美好。在当今社会中,微笑已成为一种高雅的交际艺术。很多企业运用微笑服务来促进员工之间,员工与顾客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的和谐。由此促进企业的良好运转。微笑同时也是一种交际策略,“友好相处”是人际交往的基础,而微笑又是人们表达有好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微笑具有替代功能,微笑是爱心的表现,它带给人们快乐的同时也感染微笑主体的心情。微笑可表达一种慈爱、表现一种教养,有时对人微微一笑,这里可表达出种种不同的语义:轻轻赞许、满意、高兴、惬意或者某种欣慰与承诺。微笑是人们交往活动的通行证,是人们相互沟通的“剂”。

3、文化的不同赋予非语言行为―微笑以不同的含义

语言交际是人类进行交往的主要手段,但与此密切相连的非语言交际却常常有着更胜于语言的交际功能、非言语交际是交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同语言交际一样,它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在人际沟通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萨莫瓦(Samova)认为,非言语交际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许多非言语行为都承载着浓厚的文化意义,因此人们的非言语行为所表达的含义都会受到一定的文化环境的影响。

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叫做“一会即觉”,这就是说是人们可以从对方的表情中就能感受到或者明白对方的态度观点,这是因为对方的表情是他或她所在的特定文化环境中所习得的一种表情符号,它涵盖了特定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在中国,尤其是在传统的婚礼中,男方家庭以微笑的表情来表示开心和幸福,而女方家庭即使再怎样高兴,也只是用掉泪的方式来表示对出嫁女儿的不舍以及对女儿的祝福。正如弗朗索瓦?基佐所说的:“如果一个民族拥有悠久而光辉的历史,那么他们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不会同自己的过去决裂;他们在动手摧毁过去的时候也不能摆脱过去的影响;就算处身于最剧烈的变革当中,他们仍然在根本上延续着历史赋予他们的特质和命运。”(理查德・刘易斯,2007:136)

在日本,妻子在面对丈夫去世时是很淡定的,甚至面对微笑,而在其他国家,妻子或许不会是那样淡定,甚至会是嚎啕大哭。日本人认为死亡是必然的命运,忍住眼泪是对死者的尊敬。 笑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最初总是与美好相关联的。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是与农耕稻种的生产方式密切相连的,稻谷离不开太阳的照耀,对太阳的渴望和追求,成了人们内心的永恒向往和冲动,如果用颜色来描述人们内心世界的光明与憧憬,那就是白色和红色,而在感情上的表现就是笑,一种向着太阳的微笑。同时,在他们看来笑是一种通行证,是一种愉悦众人的武器,使人们在相互交流和沟通时的符号和语言。 日本籍的英国血统文学家小泉八云,在题为《日本人的微笑》的随笔中描述道:“日本人即使临死时也能莞尔一笑。平时,他们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这种微笑,没有伪善,没有反抗,同人们经常联想到的那种性格软弱的病态微笑也没有关系。它是一种竭尽心力,长时间培养成的一种品质,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如果用西方式的脸部表情来解释这种微笑,不管作何努力,都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社会的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标准看待个人不同的微笑表达方式。越是久远的年代,越是偏僻的地区,其标准就可能越奇特。人类微笑最神秘、最费解的特征之一,就是它能够透露我们不经意间产生的想法和欲望,也能够成为一种面具,让自己以另外的面目呈现给外部世界。(安格斯・特鲁贝尔,2006:72)所以要理解微笑所真正表达的含义,我们,就得首先了解与它相关的文化环境与背景。微笑传播作为一种符号建构,其含义是由特定文化决定的。微笑作为一种交际符号,其含义是由特定文化含义所决定的,同时,微笑也能折射出特有的文化意义。笑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最初总是与美好相关联的。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是与农耕道中的生产方式密切相连的,稻谷离不开太阳的照耀,对太阳的渴望和追求,成了人们内心的永恒向往和冲动,如果用颜色来描述人们内心世界的光明与憧憬,那就是白色和红色,而在感情上的表现就是笑,一种向着太阳的微笑。同时,在他们看来笑是一种通行证,是一种愉悦众人的武器,使人们在相互交流和沟通时的符号和语言。

日本籍的英国血统文学家小泉八云,在题为《日本人的微笑》的随笔中描述道:“日本人即使临死时也能莞尔一笑。平时,他们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这种微笑,没有伪善,没有反抗,同人们经常联想到的那种性格软弱的病态微笑也没有关系。它是一种竭尽心力,长时间培养成的一种品质,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如果用西方式的脸部表情来解释这种微笑,不管作何努力,都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社会的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标准看待个人不同的微笑表达方式。越是久远的年代,越是偏僻的地区,其标准就可能越奇特。人类微笑最神秘、最费解的特征之一,就是它能够透露我们不经意间产生的想法和欲望,也能够成为一种面具,让自己以另外的面目呈现给外部世界。(安格斯・特鲁贝尔,2006:72)所以要理解微笑,就得考察与它相关的文化背景。微笑传播作为一种符号建构,其含义是由特定文化决定的。文化设定了使我们成为人,以及使我们微笑、使我们哭泣并使我们感觉相互联系的因素。

4、学习了解非言语行为―微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微笑是交际活动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交际方式,它存在于不同的文化当中。人们利用微笑所表达情感的信息量要远远超过人们利用言语所表达的意义。尽管微笑是一种交际的通行证,但由于微笑承载不同的文化含义,不同场合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微笑具有其特殊性。了解文化差异和微笑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有利于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误解,甚至冲突。若不能正确理解微笑的含义及其相关的文化背景,对微笑语的运用存在偏差,很可能会导致交际活动的失败,甚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一名被革职的菲律宾警察挟持香港游客,在挟持过程中,很多游客惨遭毒手。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在事发现场,面带微笑对着镜头,他这一表情深深伤害了网民及其香港民众。很多人指责菲律宾总统为冷血动物。总统阿基诺三世在记者招待会上出现时,仍然面带微笑,这一次招致广泛而强烈的批评。总统为自己的这一表情表示道歉,说自己的微笑是一种习惯性表情,没有任何冒犯之意,说那是无心之失。

《微笑的表象与内涵》一节里,提到不同民族对微笑抱着不同的态度:或吝惜,或慷慨,常常因文化差异引发误解。以该段为例:“在西方人的眼中,菲律宾、泰国以及柬埔寨人跟日本人一样,喜欢在不该笑的场合笑。” 学者沈旭晖在文章中引述了一位菲律宾大学女教授AileenBaviera的话――微笑是这位总统的一贯风格,该教授研究东亚国际关系,并且认识总统本人。“我亲眼见过他谈及自己最关心的严肃事情时也是那样的,笑是用来显示冷静,真的不是有意表示不敬。”在这次事件之前,网络上早已有着“Philippines Smile for No Reason”(菲律宾人会无缘无故地笑)这类外国人所下的按语。

因此,如果不理解特定国家的身体语言而想当然的运用的话,不但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甚至会招来误会和不必要的麻烦。微笑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交际语言,不但能很快缩短你和他人的距离,并且还能传情达意。了解微笑这一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有利于我们正确的使用该非言语行为。微笑的运用须注意场合,对象和程度;微笑时要做到适度,要“有的放矢”,适可而止;微笑同样要自然、得体,发自内心,不能为笑而笑,假装发笑。国家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点导致交流双方难以相互理解。只有了解了非言语交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含义,人们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与沟通。微笑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交际语言,不但能很快缩短你和他人的距离,并且还能传情达意。了解微笑这一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有利于我们正确的使用该非言语行为。微笑的运用须注意场合,对象和程度;微笑时要做到适度,要“有的放矢”,适可而止;微笑同样要自然、得体,发自内心,不能为笑而笑,假装发笑。由于国家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点所导致的,强烈的语言文化色彩使交流双方难以彻底理解对方。只有了解了非言语交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含义,人们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与沟通。

5、结语

微笑作为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交际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微笑有其独特的功能,既能表达出与本身相反的含义,也可以协调人际关系。但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文化会有其特殊的文化含义。充分了解与微笑相关的文化背景,有利于使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片面或想当然的了解微笑的文化含义会导致交际活动的失败。了解微笑的文化差异、尊重差异,把握和细究微笑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非言语交际,从而促进和加强各国人们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克利福德・吉尔兹:《深描说:迈向解释的文化理论》,《文化:中国与世界》,三联书店1987年版,265页。

[2]山琦正和:《社交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年版,2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