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态农业产业分析(合集7篇)

时间:2023-07-19 16:57:29
生态农业产业分析

生态农业产业分析第1篇

关键词: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指的是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土壤、水源、气候等要素组成的生态圈。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如果生态环境恶化,就会制约农业的发展。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1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

1.1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

和工业、服务业相比,农业是直接将自然环境再生产与经济相结合,而其产品(即农作物)的生产与农业生态系统紧密相连,离开生态环境,其生产过程将无法进行下去。从农业的这一特性,能够看出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过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农产品的产量以及质量有着极大的益处。

1.2农业生产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农业生产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搭建了通道。换言之,农业的生产过程是生态环境不断循环的过程。合理的农业生产有助于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打造良好的小型生态圈。

1.3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目前,农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表现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盐碱地增加;滥砍滥伐以及不合理的耕种方式,导致耕地贫瘠、土地沙漠化以及荒漠化严重;同时,不科学的施肥、喷洒农药,导致农田出现化肥污染,并且土壤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微量有毒物质等。这些因素严重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相违背。

2环境破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农业自然灾害增多,危害增大

人类不合理的开垦荒地、砍伐森林,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增大了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首先,水土流失,使得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大量流失,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土地变得贫瘠。而土地荒漠化、沙漠化,又使得耕地不断地被蚕食,可耕种土地面积减少;其次,全球变暖,导致洪涝灾害以及旱灾频发。如果不能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农业受灾范围将会不断扩大。

2.2农业的产量以及质量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致使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下降、土壤肥力下降,同时,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导致耕地发生大范围的板结,这些原因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以及质量大大降低。并且,胡乱喷洒农药以及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导致土壤污染,部分农作物可能携带微量有害物质,危害人类健康。

2.3农业生态链遭到破坏

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为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就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然而,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

3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是指过度施肥以及喷洒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营养成分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地膜等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等。

3.1预防环境污染

首先,应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对于病虫害及早预防,尽量减少使用农药的次数;积极开发容易分解、对人体危害小、对消除病虫害效果明显的农药,同时,采用喷雾技术,充分发挥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最大效用;最后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措施,从根源减少农药污染。

3.2预防重金属污染

首先,应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农田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重金属污染;其次,在重金属污染较重的农田,应选用恰当的农作物,如玉米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差,根茎类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残留较少,这些都可以有选择的种植。当然,还可以采用一些科学手段,引导重金属迁移或者发生化学反应,减少其危害。

3.3预防化肥污染

首先,应科学施肥,重视施肥的时间以及施肥量,采用正确的施肥方式如分层施肥等,减少肥料的扩散,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同时,增加有机肥的使用,保持土壤自身的肥力;最后,可以根据土壤养分搭配肥料,平衡土壤中的各种微量元素,从根源提高土壤的营养成分。

3.4预防碱以及无机盐污染

土壤中的碱以及无机盐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农业以及生活废水的肆意排放。因此,预防这一类污染,就必须规范人们的行为,将废水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再排放。在农业灌溉过程中,不能用废水进行灌溉。

参考文献

[1]杨金发.立法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农民日报,2002

[2]孟凌声,吴东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正面临严重挑战.人民政协报,2000

[3]龙新.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农民日报,2005

生态农业产业分析第2篇

中国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朴素而丰富的经验[4]。然而把这种朴素的经验上升到科学和理论的高度,却是现代的事。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一些农业现代化的弊端开始显现,很多专家对农业生产只重视粮食生产、乱垦滥开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同时以马世骏院士为代表的学者指出,要以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概念与观点来指导农业的研究与实践。1981年,马世骏先生在全国农业生态工程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工程建设原理[5]。1982年,叶谦吉教授在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发表“生态农业——我国农业的一次绿色革命”一文,正式提出了中国的“生态农业”这一术语[6]。随后,1982年至1986年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根据我国人多地少底子薄的国情,提出农业要“走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优点的同时,广泛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走投资省、耗能低、效益高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一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以及一些县,开始了生态农业的探索[7]。在近10年的较大规模的试点后,1993年由农业部等7部委局组成了“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重点部署51个县开展县域生态农业建设,从其分布的区域和生态类型的代表性看,也是具有推广意义的[8]。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在广泛的生态农业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经验,并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初步形成了中国的生态农业理论。200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至2010年中国在新世纪连续出台了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其中4份“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生态农业在经历了约30年的发展后,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整合、深化和扬弃,进一步与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城镇化相结合,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无公害化已经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的重点趋向;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补偿研究逐渐活跃起来,生态观光农业也成为了生态农业中新的亮点。但也应当看到,中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进入一个瓶颈期[9]。首先,当前的生态农业还是以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追求产出为主,对农业的多种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其次,以种植业为核心的基本格局对与包括工业、服务业在内的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重视不够,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缺乏市场化的引导、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很难获取显著的经济收益;第三,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10],往往只重视模式的物种结构搭配与组装,而不太重视模式结构组分之间适宜的比例参数、各个环节的关键配套技术;最后,农业管理标准化整体还处于较低水平,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甚至出现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

2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为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重要起源地之一。长期以来,中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条件,创造了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农业技术与知识体系。这些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同时也对全球可持续农业产生积极影响[11]。在中国生态农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的时候,人们开始从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及技术方面进行反思,重视对传统农业价值的挖掘,以期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FAO列为首批GIAHS保护试点,标志着新时期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探索的新起点。截止目前,全球共有16个GIAHS保护试点,其中4个保护试点在中国。除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以外,还有云南红河稻作梯田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显然,与以往的基于考古研究和农史研究为重点的农业遗产相比,这里的农业文化遗产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蕴含着深厚的生态哲学理念、有效的农业种养殖技术以及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将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实践技术与平台建设。2012年3月13日,农业部正式发文将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方面有助于联合国粮农组组织推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相衔接,促进农业功能拓展,更为重要的是,将极大地推动新形势下生态农业的发展和落实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业文化遗产主要体现的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农业,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保留了杰出的农业景观,维持了可恢复的生态系统,传承了高价值的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同时也保存了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首先,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知识技术,还包括那些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系统,是一类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体现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特点。其次,农业文化遗产“不是关于过去的遗产,而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及传统农业知识、技术和农业景观一旦消失,其独特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和文化效益也将随之永远消失。最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强调农业生态系统适应极端条件的可持续性,多功能服务维持社区居民生计安全的可持续性,传统文化维持社区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性[12]。因此,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保护一种传统,更重要的是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留一种机遇。

3面向多功能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思考

中国农业具有较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地域性特征,几千年的农户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形形的农业区域,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同时又为文化的多样性奠定了自然基础,赋予了农业更为广阔和丰富的内涵,促使生态农业的功能在现代社会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基于对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及其特点的分析[13],我们认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业多功能的拓展,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基础上的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拓展为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3.1生产功能拓展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保持人均粮食占有量及相应的农副产品产量是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一直注重采取不同农业生产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如稻鱼共生、北方“四位一体”模式、南方猪沼果模式等都是生产多种产品,提高产品产量。针对一些小规模生产模式调查的实验证明,其净收入往往高于现代常规农业[14]。另一方面,在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产品质量问题方面,中国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也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在源头尽量降低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污染土壤和水的可能性,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但随市场经济发展,由于生产规模小、分散化程度高,生产方式和技术不能适应市场多样化要求等,小农经济与大市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规模化和产业化成为生态农业生产功能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

3.2生态功能拓展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文化遗产地多具有生态环境脆弱、民族文化丰富、经济发展落后等特点,促使农业不仅肩负生产发展的任务,还须在生产中保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维护生态平衡。环境压力的胁迫促使人们通过在生态关系调整、系统结构功能整合等方面的微妙设计,利用各个组分的互利共生关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5],提高农作物的抗性和品质[16],控制农业有害生物[17],提高土壤肥力[18],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9]。如稻鱼共生系统中,鱼类的活动搅动了土壤,同时杂草和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减弱,从而减少了稻田CH4的排放量;鱼的排泄物中含有氮、磷等营养元素,减少了氮肥和磷肥的使用;对三化螟、纵卷虫、稻飞虱、稻叶蝉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生态功能型农业发展的途径可以概括为3类:一是生态质量附加值产品开发,如优质有机农产品等。我国是传统的有机农业国家,生产绿色食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加之我国区类众多,农产品种类多样,具有形成区域特色的有机食品生产的客观基础。二是休闲功能开发,如生态型观光休闲农业等。生态观光旅游是未来生态系统与社会、人文需求相结合的一个切入点,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体现。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多彩,人文资源各具特色,具有较大的农业旅游业开发潜力。积极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可促进我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无污染绿色农业的发展,给农村增加就业渠道。三是生态补偿[20]。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一样,生态农业耕作方式下的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也存在外部性的特点,在以往的经济核算框架下这些成本或效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从而错误地低估了生态农业耕作方式的综合效益,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激励社会效益大的行为方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21]。

3.3文化功能拓展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中国的农业文明在近万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得到了延续[22]。当前任何区域的农产品都有一定的文化、历史、地理和人文背景与内涵,它们均富有区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能有效地发展地方经济,继承与传播文化遗产,对弘扬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3]。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对传统知识的传承以及提供教育、审美和休闲作用,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文化功能型农业发展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文化休闲功能开发,如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等,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复合性、动态性、脆弱性、原真性、独特性等特点。而农业文化遗产地除了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之外,还有其他诸如山水景观、民俗、歌舞、手工艺等资源,既有物质形态,也有非物质形态,共同组合成丰富的旅游资源,受到了很多旅游者的青睐。但同时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遗产地文化传承中存在工具理性、传统与现代的背离、文化传承的代际失衡等问题。因此,要推进遗产地旅游开发中文化传承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使遗产地文化得以正常传承和发展[24]。二是文化附加值产品开发,把农产品和地域文化、地理和历史实现有效的嫁接,通过“科学商标”、“历史商标”、“人文商标”、“地域商标”和“文化商标”等赋予农产品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孔府家酒”、“曹雪芹”、“茅台酒”、“北京烤鸭”、“莱阳梨”、“道口烧鸡”和“岐山哨子面”等,不仅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对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价值。

生态农业产业分析第3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湖北省;策略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201

生态农业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目前我国生态农业的技术理论和实施过程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仅仅将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对保护生态农业环境的制度,而忽略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必然无法有效的将生态农业和产业化结合。

1 湖北省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湖北省某县已经采用的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成本一直偏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不足。开发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最终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由于各种产业化条件不足使得经济效益极低。

农产品市场需求不稳定,产销产业化模式尚未成熟,对生态农业的生产销售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同时生态农业相对较高的成本与较低的产量也降低了产业化生产与销售的可控性。

湖北省某县由于乡镇发展特点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较小,因此缺乏有力的劳动力保障,大大影响着生态农业生产行为的高效开展。这种生产压力主要表现在农忙时期,即使加入了现代化的设备和机械仍然无法满足较大的生产需求。

2 湖北省某县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2.1 强化制度的推进

对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义重大,我国长期以来所选择的分散性农业生产体系不仅不利于劳动力与农业资源的集中生产,同时也对产业化发展造成了非常直接的不利影响。深入的将制度不断推进和强化能够将农村土地更加集中化生产与管理,促进产业化的发展速度。要强化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关注农村土地承包权的详细登记,确保每一位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要从土地经营模式与承包权转移制度上进行不断革新,推动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条件形成。

2.2 加强农业生产基础性建设

生态农业除了对生产、加工、销售这一产业化过程每一个阶段有着具体要求外,还要求在具体的产业化设施上具有生态化性质。例如农业生产的水利设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持基础建设等,都决定着生态农业是否能够满足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在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建设上主要是指与之相关的设施、设备,例如水利、抗旱涝等,以及与农业生产运输相关的其它硬性配置,例如道路、电力等。这些基础性建设是农村生态农业的最基本发展需求,对这些方面投入建设可以直接的促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与提高。

2.3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农村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产品的市场经营,因此建立新型的农村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对产业化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从政府方面来说就应当对农村生态农业予以足够的政策扶持,降低农村生态农业投资贷款的条件为其创造宽松的金融环境;需要针对生态农业的产业发展要求加入农业保险的支持,并且根据生态农业的具体要求增加保险的内容,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保障更加可靠;对农村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优惠的财政支持条件减少或免除部分税收,刺激在生态农业产业化方面的投资水平;最后建立起新的农村产业化经营模式并不断的发展与创新。

2.4 深入落实农村城镇化发展

这是为了解决农村生产力明显不足的问题而进行的改革,对农村实施城镇化改革,创造出生态农业的多种产业链模式,使农村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提升,同时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全面的保障机制加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从而保证农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例如从公共服务上的建设和完善,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保障,建立起完善的生活生产配套设施,以城镇化的标准来对农村进行有效改革,并且加入更加有效的惠民手段增强农村生态农业的吸引力。

3 结束语

在当前市场经济做为主体的经济大环境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这对湖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有着极其不利的作用。在国家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要求之后,运用有效的手段将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是当前湖北省某县寻求农业高效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本文的分析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只有从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趋势从农业生产的硬件设施完善到生态技术性支持,才能有效的促进生态农业与产业化发展的有机结合,实现湖北省农业产业的高效发展。

生态农业产业分析第4篇

生态农业产业化以其融合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优势,逐渐成为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长期以来存在一个悖论:已经实现产业化的农业急需向生态化的方向升级,否则会对生态环境带来难以修复的损害;而现有的生态农业又缺乏完备的产业系统支撑,缺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导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化解上述悖论的关键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则是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抓手。文章在分析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和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宣城市

一、引言

随着时代变迁,农业产业化迎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我国农产品进入世界市场的主要壁垒来自于绿色检测,让传统农业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民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绿色消费观念兴起让绿色、有机农产品不断获得青睐,生态农业日益成为时代骄子。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存在一个悖论:已经实现产业化的农业急需向生态化的方向升级,否则会对生态环境带来难以修复的损害;而现有的生态农业又缺乏完备的产业系统支撑,缺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导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融合了二者优势,把内涵式进步和外延式增长统一起来,把生态农业的品质要求和产业化的规模要求统一起来。正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诸多优势,它不仅成为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也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二选择。实践中有需求,理论上必然有呼应。近年来,学术界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界定,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建设、经营模式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展开了系统研究。张壬午[1]、马世骏[2]、徐保根[3]、王静慧[4]等均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特点、对策进行阐述。孙艳华[5]等认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市场机制,以培养和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生态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张宁[6]等认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绿色农产品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高效化生产的集中体现,而龙头企业则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组织。孙桂琼[7]、李树[8]等认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应以经营模式及主要环节中产生的问题为导向,对生态农业产业化提出对策建议。夏蕾[9]、杨明娜[10]等从加强金融体系支持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分析着手,提出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体系的支持建设。上述学者围绕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的研究,基于定性角度揭示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特点及发展规律,为人们从宏观上把握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脉络做出了贡献。而这些研究缺少从县级、市级等微观角度分析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所提出的理论问题宏观跨度大,与实际具有较大差距,可操作性低。这种片面性,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空间。本文在深入调研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探索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地方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现实借鉴。

二、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与苏浙两省交界,是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人口约279.9万人,面积约12313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优越,境内国家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森林覆盖率近58%。宣城市农业的发展水平比较高,生态农业基础良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这也是本文选择宣城市作为研究微观生态农业产业化样本的原因。宣城市农业生态环境基础良好,可从如下数字中获得概括性了解。2014年宣城市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有效论证企业73家,全国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全市现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认证产品数分别为83个、99个、137个。2015年宣城市实行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计划,全市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较2010年削减20.1%、13.3%。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3.45%,还田面积可达222.51万亩,农业领域综合利用量101.85万吨。问题在于,宣城市虽然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铆足了劲,然而,生态农业仍然呈现出发展后劲不足、规模不大、效益不显著等弊端,制约了宣城市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究其根本原因则是因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程度不足,这源于现代农业发展存在一个典型悖论。一方面,农业产业化从传统农业变迁而来,是传统农业这个古老的“道”和产业化这个富含现代意蕴的“器”结合而成。结果,传统之“道”相对人们的熟稔和习惯,以及现代之“器”给人们带来的现实利益,使得产业化和传统农业紧紧捆绑起来,所谓“道”“器”不可分割。另一方面,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从“道”的角度讲,是一种转型和进步。然而,这种新“道”却和旧“器”联系在一起。所谓旧“器”,就是传统的、低效率的、非产业化的生产方式。新“道”和旧“器”的混杂和交织,使得人们产生“要发展就不能要生态,要生态就不能要发展”的二律背反。要走出上述悖论或曰二律背反,就需要把新“道”和新“器”嫁接在一起,让农业发展也能实现“形而上者谓之道”和“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有机结合。

三、制约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从理论进路回归实践状态,可以发现宣城市在破解农业发展悖论,也就是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方面,存在诸多梗阻因素。这些因素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分成两块:一是在“道”的问题上存在梗阻,也就是不愿意用“新桃换旧符”,不愿意用新“道”替代旧“道”。二是在“器”的问题上存在制约,不能很好地运用新“器”助推新“道”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宣城市农业生产者生态意识较为淡薄

尽管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进步的方向,然而在人们头脑中把绿色的“生态”与黄色的“农业”主动结合起来,仍然需要很长时间。一方面,习惯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多年来的耕种习惯,让人们不愿意反思传统农业的诸多弊端。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尽管现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地膜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农业资源消耗巨大,污染严重。但是农村土地作为集体所有产权,使得农户更为看重眼前利益,容易忽略不合理作业带来的长期危害。

(二)宣城市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宣城农业产业中粮食生产比重过大,林牧渔业及其他副业比重较小,农业结构不够合理。这种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发展生态农业构成了三重威胁。一是粮食生产比重过大,化肥、农药等农资消耗量大,直接制约了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二是粮食生产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根深蒂固,转型到现代生态农业生产的难度大。三是粮食生产比重过大,必然意味着林牧渔业及其他副业比重较小,尤其是林业比重非常有限。林业就是生态农业的典型组成部分,林业比重低,也增加了宣城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困难。

(三)宣城市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脆弱

宣城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抗御水旱灾害能力仍然薄弱,有相当一部分的山冲梯田、高塝田及坡耕地还是“靠天收”,缺少基本灌排条件。此外,有的渠道、河道、水坝、池塘多年失修、功能退化。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农业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人为破坏,自动调节功能变弱。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脆弱,使得农业生产者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很难做到“合纵连横”,从而更加迷恋小规模的、低效率的生产方式。

(四)宣城市农业金融体系尚待完善

持续有效的金融体系对于任何一个经济模式的发展运行都是必不可少的。相应的,当下中国要实现生态农业现代化的既定目标,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不可或缺。不管是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是发展现代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物流体系,都要求现代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作为前置要素。把上述“规范化”要求与宣城实践状态予以对照,可以发现宣城市生态农业金融体系亟须完善。目前,该市生态农业企业贷款基本以农村合作机构、农村商业银行为主,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为辅。农村合作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很难提供足额化、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特别是,随着近两年金融政策的收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出现贷款手续繁、门槛高等问题,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更是雪上加霜。

(五)政府的引导作用有待提高

生态农业产业化作为新生事物,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一方面,政府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要不断完善。比如,政府对于生态农产品的标准化制定、检测及市场监管能力均有待提高。目前,市场上所谓生态农产品鱼龙混杂,政府检验、检疫以及检测不够全面,尚未做到生态农产品的质量有保证、责任可追溯。从完善政策的角度讲,政府对于生态农产品需建立认证机制,依据世界贸易中的普遍绿色检测指标,严格进行统一标准认证。特别是,对市场上及生产中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进行检测认证,建立诚信红黑榜对于达标、未达标产品进行公示,提高生态农产品的优质优价的竞争力,提高生态农业企业的活力。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已出台政策的落实力度。比如,宣城市相关农业企业反映,由于政策没有落实到位,相关主体在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仍然遭遇很多政策关和执行关。所谓政策关,就是相关政策已经颁布,但政府部门以各种理由拖延实施或不予实施。所谓执行关,就是政府部门以各种理由推诿,不落实政策中的相关优惠条款。

(六)宣城市生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困难

由于上述“道”和“器”普遍存在问题,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可谓举步维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宣城市生态农业经营主体面临发展困境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一是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农业保险相对滞后;二是规模经营主体存在集中连片流转难,流转平台建设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通;三是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公益性技术服务能力不足,农技推广、植保联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公益性和经营组织发展不够;四是部分基层农经部门机构不健全、人员老化、专业人才缺乏。

四、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选择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化解上述“道”、“器”背离的关键点,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则是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抓手。然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存在一个匹配与衔接的问题。进一步讲,对于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由于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不同,不同经营模式的适应对象和约束条件也不同,如何选择适合本地区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并赋予一定的目标,对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做出科学选择。

(一)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实现生态农业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

在背景和资源拥有量一定的前提下,怎样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在小规模的农业生产规模下,由于产量较小,所以说平摊到每一产量单位上的成本就较大,致使收入偏低。当农业生产规模较大时,即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在原有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在较低生产成本下获取更多的收益。因此,在建立相关生态农业模式时,将更多的产业链加入到生态农业模式中,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二)根据比较优势原理,选择适合自身的经营模式

通过要素禀赋理论,我们知道:各国之间生产各种产品的生产效率不同,当地应较产本地优势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换取本地劣势产品,从而达到收益的最大化。缩小到国内农产品贸易甚至地方性农产品贸易背景中,该理论同样成立,甚至更加符合实一方面,国内贸易和区域性贸易的交易成本相较国际贸易而言,不存在关税壁垒等阻碍贸易进行的负面因素,降低了交易成本,这与要素禀赋理论中关于无交易成本的前提假设是趋近的。另一方面,作为国内区域型经济贸易,政府的行政干预使得贸易双边更趋于理性化,就避免了国际贸易中由于博弈的存在使得最终的结果背离了预期的最优状态。将宣城市作为一个产业整体来看,宣城市毗邻经济最发达的苏浙沪地区,安徽省工业基础薄弱,同时周边优质发展工业的资源已被苏浙沪地区吸收,短期内以正常成本无法重新吸引以上资源的依附。故以常规手段进行招商引资盲目发展工业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吸引不到优质工业企业进驻,而是那些追寻政策优惠、产能过剩、高排放高污染企业的进驻,对地方经济将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所以宣城市应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区域优势,致力于发展其具有优势的农业,并结合其多山多林特点,尤其适宜发展以种植经济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为主的生态农业,如山核桃、茶叶等。将宣城市划分为由若干区县组成的大经济整体来看,要素禀赋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各区县发展差异化农业,避免同质化竞争。大力发展本地优势农产品,较少不适合当地种植的农产品产量,通过区域间农产品交易的方式保证当地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农产品供给。例如以盛产山核桃的宁国市,地形特点是多山多林,适宜种植经济作物,不适合水稻小麦等农产品的耕种,若为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开垦山林、梯田种植水稻等作物,不仅本身成本较大,而且由于减少了山林作物产量造成的收益减少也产生了一部分的机会成本。综合要素禀赋理论和市场供求理论,在理想状态下,宁国市应该因地制宜,由地方政府牵头培育的山核桃产业的龙头企业,并在做好市场调研、对总产量有所规划的前提下,在适合山核桃种植的区域大规模种植山核桃,发挥规模效应,纵向深化山核桃种植发展,提高其生产专业程度,最大程度的增加经济附加值。二是优化交通等基础设施,加强冷链技术的应用。对于农产品而言,优化其上下游间物流通达程度一方面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农产品因运输时长导致的品质下降。两者都能使得交易成本有所减少,从而使得现实中的农产品交易更能达到要素禀赋理论预期的结果。三是地方政府给予专项支持,建立区域间农副产品交易平台。农副产品交易平台同样是提高农产品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举措。同时也可以起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当地就业的作用。

(三)协调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

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可持续性的保障,取决于产业链上的企业、农户、合作社(协会)等是否建立了良好的利益分配机制。自古以来的小农经营与产业化的矛盾,以及农业生产的加工销售环节对利润的压榨均导致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难度较大,农民增收也异常困难,削弱了农民投身其中的积极性。因此,宣城市应协调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链各节点的效益,改善农民收入。宣城市正积极探索用土地使用权、技术、资金、产品等各种生产要素入股的方式。通过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使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吸纳更多的农民资本入股,使企业与股民结成互惠、互利、配套联动的利益共享体。

五、发展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对策

为了让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能够从蓝图变成现实,从理想变成效益,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夯实现代化的“道”和现代化的“器”。可以乐观地预计,当“道”、“器”皆备时,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春天也将到来。

(一)强化生态意识,实施绿色经营战略

这是从“道”的角度夯实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世界观基础。具体做法如下:加强媒体对生态、绿色意识的宣传,引领绿色消费理念,形成绿色消费偏好。对于生态企业则应树立生态化营销模式,以“生态”牌作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形成特色竞争力。政府则应加大对破坏生态的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其预期成本,强化经营者绿色意识。通过行业协会招募环保志愿者及相关从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让他们对农户、合作社、企业中进行生态农业知识宣传教育和技能的普及,从而逐步提升大众生态意识。

(二)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体系

从投入体系角度关乎“器”的建设。具体说来: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设立生态农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加大支农力度,增加财政在生态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领域的投入,并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政府通过技术专利制度、生态保护制度等对相关生态农业企业进行政策倾斜。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加大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投资力度,不断使产加销,工贸一体化经营的产业链的纵深推进,加快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和农民为主体、信贷资金为补充,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生态农业投入机制。通过培育农业资本市场,完善生态农业保险和担保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便利、小额、畅通的生态农业专项金融产品,鼓励农村民间借贷及担保等灵活的金融支持方式,监督、规范农业资金和农村金融发展的良性信用体系,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资金提供保障。

(三)搭建产学研平台

从多主体合作角度关乎“器”的建设。具体说来:健全生态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强对农业劳动者的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工作,造就一批农村生态科技人才,培育出优质、安全、高效、高产的绿色新品种,不断研发推广新型生物农药、有机肥料、天然添加剂等生态化方面的前沿技术,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绿色友好型转变。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重视与高校合作对接,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四)加强生态农业品牌建设

从品牌建设角度关乎“器”的建设。具体说来:发展品牌农业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政府要加大对生态农业品牌建设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注册绿色有机认证商标,以生态品牌赢得市场。同时进行区域内品牌联合,引导企业通力合作,寻求建立战略联盟,整合资源。政府部门依据《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及国际贸易中绿色认证系统等对农业企业进行审核评估,综合企业资质、生态、品牌创建等方面的表现予以“生态等级”的星级认定,并对社会公开。高星级农业企业可获得行业协会或政府相关部门的优先宣传推广、资源优先对接等待遇,以此刺激企业进行生态品牌争创,形成良性循环。

(五)积极发展循环农业一体化

从循环农业角度关乎“器”的建设。具体说来:建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有机链条,推进产业特色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复合式现代农业,利用生态观光、生产体验和产品推介,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打造集“自然—生产—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休闲农业示范区。

作者:胡彭鹏 姜启军 单位: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壬午.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内涵[J].经济研究参考,2003(55):26-27.

[2]马世骏,李松华.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30-34.

[3]徐保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浅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10(1):110-112.

[4]王静慧.县域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典型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

[5]孙艳华.论生态农业产业化[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4,4(2):101-103.

[6]张宁.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基本手段[J].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2):30-34.

[7]孙桂琼.安徽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制约因素探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19-22.

[8]李树.关于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的思考[J].理论月刊,2000(8):43-44.

生态农业产业分析第5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化;生态修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效益

一、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所谓生态农业,就是运用生态经济原理和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精华有机结合,使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修复、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相统一,形成良性循环、生态合理、高产优质的新型农业综合体系,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筹兼顾。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因此,生态农业产业化,就是遵循自然经济规律,基于生态系统自身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当地生态、区位优势及产品的比较优势,在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整合农业生产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将农户、龙头企业、大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开发绿色、优质、健康的农产品,发展高效益的现代化农业产业。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SWOT分析

(一)优势

相比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化具有以下优势:产业化经营。现代市场经济对小农经济具有天然的排斥性,然而农业家庭经营又是我国农业的基础,要想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走产业化经营之路是最理想的选择。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载体,依托本地资源的比较优势,培育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生产经营体系,提高农户的抗市场风险能力及市场谈判力,使千万农户走向市场,将小农经济转化为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传统的小农经济规模小而分散的特点是其进入市场的重大障碍,产业化经营的规模要求可以有效地克服小农经济的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与龙头企业联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整合农村分散的土地,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通过种养加结合、工农贸并举、产加销一条龙的形式,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群体,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以市场为导向。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广阔,要想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就要围绕区域化的支柱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通过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带头人、基地连接农户的方式,是远离市场的农户能够直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从而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龙头企业作为农户连接市场的纽带,能够根据市场行情进行生产决策、预测产品价格、提供生产指导,避免小农经营的盲目性和短视性,提高农民收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的方式,农民可以与涉农企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不必单独承担来自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而且能够参与产业化经营带来的规模经济的利益分享,实现农户与公司的双赢。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产业化经营将提供给农民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在实践中将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再加上企业化、产业化的现代管理,必将潜移默化地改变广大农民传统的小农思想,促进市场经济意识的形成,成为高素质的现代农民。

(二)劣势

与一般农业产业化相比,生态农业产业化具有以下劣势:某些地区生态破坏严重,生态修复的成本高昂。要发展生态产业,首先要解决生态破坏的问题,如过度耕作的土地需要休耕,盐碱化的土地需要投入资金、劳动、技术进行土壤改良,滥砍滥伐的山地需要植树种草等等,这些工程需要投入高昂的成本,而且短期内难以见效。市场竞争引导农户违背自然经济规律生产。生态农业讲究遵循自然经济规律,综合考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前期投资于生态修复、水利建设、生态循环模式搭建的资金较多,短期效果不明显,投资回收期较长。市场经济下,农户与企业将面临短期收益问题和资金链断裂的问题。短期逐利行为很可能诱导农户和企业违背自然经济规律背道而驰。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关注不足。从现行的生态农业模式来看,主要还是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追求产出为主,对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如生态观光等没有给予充分重视。缺少生态农业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管理方式与之匹配,但是中国生态农业仍然涉农缺乏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从而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三)机遇

“互联网+农业”为生态农业产业化注入强大动能。互联网时代下,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农村电商为代表的农业新兴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为消化农村产能过剩、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优化重构我国农村产业链组织结构和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开辟了新路径。生态农业可借助互联网打造安全、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品牌,以品牌为纽带垂直整合种植、养殖、加工、流通、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扩大经营规模,开辟网络市场。供给侧改革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大环境。新形势下,供给侧改革结构型性调整要求农业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适应消费者对农产品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有效供给。生态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提供安全、绿色、健康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业供给侧优化完善,必将能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政策的支持。业外资本的进入为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资金支持。近年来颁布的农业政策鼓励资本下乡,在政策的引导和农村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发展空间的影响下,百度、阿里、腾讯等商业巨头纷纷进军农业,使得业外资本大量涌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生态产业由于向其投资较多而回报少、周期长,地方政府、农户及合作组织往往缺乏必要的发展资金,而各大企业入驻农业则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再加上生态文化又符合商业宣传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必将获得各大企业的垂青,在外界资本的带动下建立起产业化模式。消费观念和社会风气的改变彰显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潜在价值。在国家倡导勤俭节约、限制“三公消费”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环境下,全社会健康、绿色的消费理念逐渐形成,同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日益提高,在此形势下,无污染、高质量的生态农产品成为消费者新的选择,获得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带动下,农村电商、冷链物流等相关体系将不断扩大规模,从而削减生态产业成本,广大消费者将以更低廉的价格享用放心食品。

(四)挑战

我国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首先,我国许多地方的生态农业技术仍只是传统技术的简单叠加,对物种比例搭配、生态配套技术重视不足,生态农业技术缺乏有效的创新优化,无法适应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另外,由于农村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大部分由农民承包,没有足够的资金过大企业规模,一般都是初级的手工作坊或小规模加工厂,引进先进深加工技术的成本高,企业主无力购买价格高昂的生产设备,也缺乏资金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导致农民加工的产品品质较低,不具备市场竞争力。此外,我国广大农村的技术推广服务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农业技术如生物技术、精准农业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未能得到广泛普及,利用现代科技支撑农业、现代设备武装农业的格局仍未形成。龙头企业的短期逐利行为使生态农业产业化偏离正轨。外来资本进入生态农业,虽然有利于产业化发展,也有利于企业开拓市场,实现农户与企业的双赢,但是在市场竞争的现实中,一些企业未免急于求成,难以容忍生产农业长时间的投资回报周期,为了尽快取得投资回报,企业往往忽视生态工程等前期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而是热衷于终端产品的营销,甚至产生道德风险,通过炒作价格谋求短期利润,这显然违背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初衷。生态农产品价格机制有待完善。目前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设施投入、技术投入、营销投入等等高成本决定了生态农产品的价格必然较高,不能适应中低端市场需求。同时,我国农产品价格机制还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生态农业补偿机制和保障措施,这就大大降低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济效益。农民和龙头企业缺乏激励,产业化经营必然受到限制。

三、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生态农业产业化符合我国供给侧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仅可以使生态农产品得以推广,还可以通过产业化运作获取规模效益、分工效益,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修复与良性发展,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为农业市场化、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开辟新路径。同时也应该看到,生态环境破坏造成了巨大的修复成本,生态农产品的市场环境不容乐观,生态农业技术应用还存在较大空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激励农户与企业以保证产品质量为前提、以综合效益为中心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还有待探讨。对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是市场,应该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利用当地生态农业的比较优势,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大力扶持生态农业企业,组件生态农业产业链,形成工农商一体化、产加销一体龙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实现产业化经营和规模效益。加大农业信息平台的建设,形成有效地信息传播机制,促进农民形成现代市场经营理念,密切农民与市场的联系。融合现代科技,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投入,注重农村农技站建设,建立健全生态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引进国外先进实用技术,如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果蔬保鲜技术等等,因地制宜地借鉴国外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发挥生态农业的后发优势。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科技创新,通过产学研结合带动生产实践。加大对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培训任务,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农村科技人才。以科技带动生态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提高我国生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政府加强市场引导,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政府应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完善生态农业生产所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站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拓宽生态农业融资渠道,提高农民与龙头企业的谈判能力。对生态农业前期应加大补贴力度,对生态农业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引导外界资本进入农业,鼓励涉农企业与生态农业展开合作。同时制定、完善生态农产品加工的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包装运输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形成标准化的生态农业管理体系,保障生态农产业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毓良,武春友.生态农业产业化内涵与发展模式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4-29.

[2]鲁伟.生态产业:理论、实践及展望[J].经济问题,2014,(11):16-43.

[3]于法稳.中国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回顾及展望[J].社会科学家,2015,(10):7-13.

[4]周小萍,陈百明,卢燕霞,张正峰.中国几种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及其实施途径探讨[J].农业工程学报,2004,(5):296-300.

[5]张燕,张进.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现实困境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58-60.

生态农业产业分析第6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化;生态修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效益

一、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所谓生态农业,就是运用生态经济原理和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精华有机结合,使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修复、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相统一,形成良性循环、生态合理、高产优质的新型农业综合体系,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筹兼顾。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因此,生态农业产业化,就是遵循自然经济规律,基于生态系统自身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当地生态、区位优势及产品的比较优势,在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整合农业生产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将农户、龙头企业、大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开发绿色、优质、健康的农产品,发展高效益的现代化农业产业。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SWOT分析

(一)优势

相比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化具有以下优势:产业化经营。现代市场经济对小农经济具有天然的排斥性,然而农业家庭经营又是我国农业的基础,要想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走产业化经营之路是最理想的选择。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载体,依托本地资源的比较优势,培育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生产经营体系,提高农户的抗市场风险能力及市场谈判力,使千万农户走向市场,将小农经济转化为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传统的小农经济规模小而分散的特点是其进入市场的重大障碍,产业化经营的规模要求可以有效地克服小农经济的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与龙头企业联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整合农村分散的土地,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通过种养加结合、工农贸并举、产加销一条龙的形式,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群体,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以市场为导向。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广阔,要想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就要围绕区域化的支柱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通过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带头人、基地连接农户的方式,是远离市场的农户能够直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从而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龙头企业作为农户连接市场的纽带,能够根据市场行情进行生产决策、预测产品价格、提供生产指导,避免小农经营的盲目性和短视性,提高农民收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的方式,农民可以与涉农企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不必单独承担来自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而且能够参与产业化经营带来的规模经济的利益分享,实现农户与公司的双赢。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产业化经营将提供给农民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在实践中将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再加上企业化、产业化的现代管理,必将潜移默化地改变广大农民传统的小农思想,促进市场经济意识的形成,成为高素质的现代农民。

(二)劣势

与一般农业产业化相比,生态农业产业化具有以下劣势:某些地区生态破坏严重,生态修复的成本高昂。要发展生态产业,首先要解决生态破坏的问题,如过度耕作的土地需要休耕,盐碱化的土地需要投入资金、劳动、技术进行土壤改良,滥砍滥伐的山地需要植树种草等等,这些工程需要投入高昂的成本,而且短期内难以见效。市场竞争引导农户违背自然经济规律生产。生态农业讲究遵循自然经济规律,综合考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前期投资于生态修复、水利建设、生态循环模式搭建的资金较多,短期效果不明显,投资回收期较长。市场经济下,农户与企业将面临短期收益问题和资金链断裂的问题。短期逐利行为很可能诱导农户和企业违背自然经济规律背道而驰。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关注不足。从现行的生态农业模式来看,主要还是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追求产出为主,对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如生态观光等没有给予充分重视。缺少生态农业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管理方式与之匹配,但是中国生态农业仍然涉农缺乏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从而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三)机遇

“互联网+农业”为生态农业产业化注入强大动能。互联网时代下,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农村电商为代表的农业新兴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为消化农村产能过剩、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优化重构我国农村产业链组织结构和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开辟了新路径。生态农业可借助互联网打造安全、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品牌,以品牌为纽带垂直整合种植、养殖、加工、流通、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扩大经营规模,开辟网络市场。供给侧改革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大环境。新形势下,供给侧改革结构型性调整要求农业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适应消费者对农产品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有效供给。生态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提供安全、绿色、健康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业供给侧优化完善,必将能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政策的支持。业外资本的进入为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资金支持。近年来颁布的农业政策鼓励资本下乡,在政策的引导和农村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发展空间的影响下,百度、阿里、腾讯等商业巨头纷纷进军农业,使得业外资本大量涌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生态产业由于向其投资较多而回报少、周期长,地方政府、农户及合作组织往往缺乏必要的发展资金,而各大企业入驻农业则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再加上生态文化又符合商业宣传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必将获得各大企业的垂青,在外界资本的带动下建立起产业化模式。消费观念和社会风气的改变彰显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潜在价值。在国家倡导勤俭节约、限制“三公消费”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环境下,全社会健康、绿色的消费理念逐渐形成,同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日益提高,在此形势下,无污染、高质量的生态农产品成为消费者新的选择,获得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带动下,农村电商、冷链物流等相关体系将不断扩大规模,从而削减生态产业成本,广大消费者将以更低廉的价格享用放心食品。

(四)挑战

我国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首先,我国许多地方的生态农业技术仍只是传统技术的简单叠加,对物种比例搭配、生态配套技术重视不足,生态农业技术缺乏有效的创新优化,无法适应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另外,由于农村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大部分由农民承包,没有足够的资金过大企业规模,一般都是初级的手工作坊或小规模加工厂,引进先进深加工技术的成本高,企业主无力购买价格高昂的生产设备,也缺乏资金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导致农民加工的产品品质较低,不具备市场竞争力。此外,我国广大农村的技术推广服务仍然不能满足需求,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农业技术如生物技术、精准农业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未能得到广泛普及,利用现代科技支撑农业、现代设备武装农业的格局仍未形成。龙头企业的短期逐利行为使生态农业产业化偏离正轨。外来资本进入生态农业,虽然有利于产业化发展,也有利于企业开拓市场,实现农户与企业的双赢,但是在市场竞争的现实中,一些企业未免急于求成,难以容忍生产农业长时间的投资回报周期,为了尽快取得投资回报,企业往往忽视生态工程等前期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而是热衷于终端产品的营销,甚至产生道德风险,通过炒作价格谋求短期利润,这显然违背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初衷。生态农产品价格机制有待完善。目前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础设施投入、技术投入、营销投入等等高成本决定了生态农产品的价格必然较高,不能适应中低端市场需求。同时,我国农产品价格机制还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生态农业补偿机制和保障措施,这就大大降低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济效益。农民和龙头企业缺乏激励,产业化经营必然受到限制。

生态农业产业分析第7篇

生态农业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目前我国生态农业的技术理论和实施过程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仅仅将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对保护生态农业环境的制度,而忽略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必然无法有效的将生态农业和产业化结合。

1 湖北省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湖北省某县已经采用的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成本一直偏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不足。开发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最终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由于各种产业化条件不足使得经济效益极低。

农产品市场需求不稳定,产销产业化模式尚未成熟,对生态农业的生产销售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同时生态农业相对较高的成本与较低的产量也降低了产业化生产与销售的可控性。

湖北省某县由于乡镇发展特点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较小,因此缺乏有力的劳动力保障,大大影响着生态农业生产行为的高效开展。这种生产压力主要表现在农忙时期,即使加入了现代化的设备和机械仍然无法满足较大的生产需求。

2 湖北省某县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2.1 强化土地改革制度的推进

土地改革对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义重大,我国长期以来所选择的分散性农业生产体系不仅不利于劳动力与农业资源的集中生产,同时也对产业化发展造成了非常直接的不利影响。深入的将土地改革制度不断推进和强化能够将农村土地更加集中化生产与管理,促进产业化的发展速度。要强化土地改革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关注农村土地承包权的详细登记,确保每一位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要从土地经营模式与承包权转移制度上进行不断革新,推动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条件形成。

2.2 加强农业生产基础性建设

生态农业除了对生产、加工、销售这一产业化过程每一个阶段有着具体要求外,还要求在具体的产业化设施上具有生态化性质。例如农业生产的水利设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持基础建设等,都决定着生态农业是否能够满足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在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建设上主要是指与之相关的设施、设备,例如水利、抗旱涝等,以及与农业生产运输相关的其它硬性配置,例如道路、电力等。这些基础性建设是农村生态农业的最基本发展需求,对这些方面投入建设可以直接的促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与提高。

2.3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农村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产品的市场经营,因此建立新型的农村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对产业化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从政府方面来说就应当对农村生态农业予以足够的政策扶持,降低农村生态农业投资贷款的条件为其创造宽松的金融环境;需要针对生态农业的产业发展要求加入农业保险的支持,并且根据生态农业的具体要求增加保险的内容,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保障更加可靠;对农村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提供优惠的财政支持条件减少或免除部分税收,刺激在生态农业产业化方面的投资水平;最后建立起新的农村产业化经营模式并不断的发展与创新。

2.4 深入落实农村城镇化发展

这是为了解决农村生产力明显不足的问题而进行的改革,对农村实施城镇化改革,创造出生态农业的多种产业链模式,使农村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提升,同时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全面的保障机制加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从而保证农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例如从公共服务上的建设和完善,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保障,建立起完善的生活生产配套设施,以城镇化的标准来对农村进行有效改革,并且加入更加有效的惠民手段增强农村生态农业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