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合集7篇)

时间:2023-07-04 16:00:50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第1篇

介绍了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意义与形态,探讨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绿色建筑设计与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并从人性化、生态化、一体化三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途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筑设计;人性化;原生自然能源

0引言

在建筑工程领域,建筑设计主要指的是专业人员在工程确定建设以后,对建筑项目进行整体设计的过程。结构设计、水暖电气设计和景观规划等内容都是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所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影响下,建筑设计除了要对人们的自身需求进行满足以外,还要对建筑对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充分考虑。

1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

1.1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意义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的缺乏,让人类自身的一些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在人类对环境问题缺乏关注的情况下,环境恶化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化的问题。对于建筑领域而言,在能源资源紧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对失去平衡的生态系统进行重建修复,也是建筑设计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1]。一些与自然关系相对融洽的优秀建筑作品的出现,为建筑生态体系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也成为了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1.2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形态

对能量和物资资源的节约,是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思想的主要出发点。生土建筑是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这一类建筑的特点来看,它是通过覆土的方式对建筑物的热工性能进行改善的。节约能源和土地资源、防震防尘、防噪声放射性污染等特性是这一类建筑在建成以后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因而这一类建筑形态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应用,是建筑领域保持生态平衡的一种有效措施。新陈代谢类建筑也是生态文明视域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建筑设计形态。这一类建筑形态主要侧重于对历史传统、地方风格等在现代建筑领域有所忽视的因素进行复苏[2]。在对建筑中的一些有价值的成就进行继承吸收的同时,这一建筑设计形态也对现代技术和现代化的施工材料进行了应用。

2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技术

2.1绿色建筑设计技术

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涉及到了不同物种的循环规律、能量流动转化规律和建筑中的能量转换规律等多个知识点。对建筑的节能功能的发挥,是这一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的项目施工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性。在建筑设计领域,设计者已经开始将墙体节能技术、门窗节能技术等多种节能技术进行了应用。在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设计者也可以对一些新型材料技术进行应用。在建筑材料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以砖石为主的传统建筑设计结构已经开始被更为轻便的墙体结构技术所应用、高强度混凝土材料、高强合金钢等材料的应用,对建筑内部空间的拓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2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

针对我国社会发展中所面对的资源紧缺问题,可再生能源资源的运用已经成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在对新能源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建筑设计者还需要对能源的再利用技术进行应用。对国外先进设计案例进行吸收借鉴,也是对建筑领域的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进行优化的有效方式[3]。

3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路径选择

3.1建筑设计的人性化

建筑设计的人性化,主要指的是建筑设计对人类生理需求和心理要求的满足。在对人与环境,人际交往问题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以后,人性化的建筑设计可以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经济效益功能进行充分发挥。对艺术生活的追求,是人们在进入21世纪以后所表现出来的一个主要特点。在人们的消费行为表现出个性化的特点以后,建筑物的个性空间问题也开始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建筑物的规整性进行保障的基础上,对建筑设计的个性化特征进行充分展示,是建筑设计师在新时期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生态文明视域的影响下,建筑设计者在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需要坚持以人类和人际活动的需求为核心。为了对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特征进行充分满足,房屋设计者在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需要对建筑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进行了解,进而在对建筑设计的文化积淀进行强化的基础上,对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特征进行强化。

3.2建筑设计的生态化

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要求建筑设计者在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建筑施工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和气候变化情况等因素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对建筑设计所进行的优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建筑设计与大的生态循环圈之间的融合,成为了建筑设计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建筑物的设计过程、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消耗问题需要纳入到整个生态系统之中。在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中所具有动态化的特征的影响下,人类的建筑系统也会表现出一种动态性的特征。建筑系统与所在区域的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动态性就是这种动态性特征的表现。从建筑物建成到寿命终结,建筑系统都会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相互影响的作用[4]。

3.3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和当前与未来的一体化,是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一种合理化的路径选择,从人、建筑和自然界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建筑设计工作除了要为人们构建一种适合生存的舒适空间以外,还要对建筑所处地域的周围环境进行有效的维护,也就是说,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让建筑设计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人们在从事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的身心健康需求进行充分满足。为了让人们在建筑中更好地对自然景观进行体验,设计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建筑物呈现出室内外空间自然过渡的特性。在对地方文化差异进行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对历史文脉的延续性进行发挥,也可以让建筑设计的一体化特性得到强化。

4结语

生态文明观与建筑设计工作之间的有机结合,是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从人与自然的共生、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生问题入手,对建筑设计进行创新,可以让我国的环境建设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李浩.试析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5(9):229.

[2]孙立红.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科技资讯,2015(11):229.

[3]曹艳霞.分析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6):124.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第2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2

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了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 的总布局,并在报告的第八部分专门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需要对党的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进行深入理解,本文着重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前者是后者的本质要求。

一、生态文明的定义:

当今世界,生态文明已成为共识,但什么是生态文明?对此有着不同的定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生态,如俞可平教授认为,如果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一视角来观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发展,那么可以说,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与之相对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并列的文明形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

对于生态文明的特征,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生态文明理念要认识到人本身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是人赖以发展的基础,人类应用技术理性改造自然的活动不应超过自然的承载力,应该是保护下的开发利用。二是生态经济模式,要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是生态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是一种与“消费理念之上”相对立的绿色消费,是一种适度消费。四是公正合理的生态制度,主要指生态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回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系统脆弱和恶化的问题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系列的挑战,需要转变生态方式。

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推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在2007年12月17日讲话中说:“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党第一次把它作为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建设生态文明,实质就是要建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张趋势看,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保护,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我们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下最大决心,用最大气力把这项战略任务抓好,抓出小过来”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发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也是解决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这就必须转变面临问题重大战略。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思人类历史发展经验的选择:

人类历史的发展,在资本主义时代取得了长足进展,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资产阶级在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需多,还需大”[1]资产阶级在工具理性的旗帜下,一路高歌猛进,急剧改变了以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然而,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自然也对人类产生了反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睦相处,他列举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些例子来说服这一点: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居民,为了想获得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是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是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砍光了森林,他们没有料想到,这样一来,他们摧毁了高山畜牧业的基础,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枯竭,而在雨季竟使凶猛的洪水倾斜到平原上,恩格斯从中得出结论,“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3]这就是说,人始终还是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一方面工业化意味着人对自然征服力加强,另一方面,人们受到自然力的报复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冰冷深刻。

由此可见,人类的行为要以大自然承受能力为限度,大自然也是有限的,对大自然不能无限度的开发。今天,由于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在道德观念、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方面,导致了一系列的严重问题。高速的经济增长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未给人们带来幸福,反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导致了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威胁。生态危机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这一不和谐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全方位的文明,正如所说:“大量事事实表明,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缺,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

出现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何在呢?其根源在于“人类中心论”的思维模式,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与自然界的继续”的观点,日益受到世人的认同,这种观点在培根和洛克那里达到了顶点,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由知识所赋予人类的力量将是无穷的。洛克则相信“人类中心论”的出现,体现了人类认识的伟大成就。我国哲学家金岳霖认为,西洋人的思想大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对于他们,不但人成为了万物之灵,而且差不多人成为了万物之主。黑格尔也认为,从柏拉图到尼采的西方历史是形而上学的人类中心论,这种思想把主客观两极化了,人与自然成了两级对立的关系,这种观点认为人可以无限制的问自然索取,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世界不过是人的对象。人通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来征服自然,的确科学技术意味着进步发展,意味着人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但是科技进步从根本上而言,是人们需求的结果,这种需求是有选择性的,可见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定位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是在反思了人类发展历程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人类中心论”的思维模式,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美好社会。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理论契合性。

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这是对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化,也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突破,对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重大意义。

首先,两者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解决,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要消除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杜绝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无限制的扩张。面对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这是与社会主义的本身不相符合的,恰恰这是由于某些方面没有遵循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而造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是有高度一致性的。两者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一致的,以人为本既是生态建设的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生态文明反对“人类中心论”认为人虽然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建立一种和谐社会,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最根本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在发展观上是一致的,两者都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符合生态的原则,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在形成“绿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生态文明与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生态文明的思维模式是反思人类发展历史基础之上形成的,这种思维模式的本质就是要解决工业文明以来人与自然相互冲突的问题,在工业文明社会中,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仅造成了生态危机,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对人类的持续发展形成了严重威胁,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工人制造的产品越丰富,他们得到的越少,苦难越深重,受到的压迫越深重,产生大量的异化现象,掌握先进生产力的广大劳动者并没有致富,反而走向了贫穷,社会日益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如何解决这种危机,先进的思想家们提出了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把它发展成了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共产主义,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形成平等,自由的社会。但调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根本还在于调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生长点,与生态文明理论基础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建设必然包含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是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

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探索的新突破,具有理论的同源性,在调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调解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信仰危机等问题探索出一条道路来。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探索,同时也是对世界发展新模式的探索,更是目前应对危机的有效模式。

注:

[1]《马克思选集》第3卷,第56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第3篇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这是“中国梦”的第一要义。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

2013年3月,市委书记XXX在YY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式讲话中提出了建设“美丽河东,大美YY”的宏伟目标,旨在营造500万河东儿女的“YY梦”。建设美丽河东,展示的是1.4万平方公里河东大地的经济繁荣之美、政治安定之美、文化自强之美、社会和谐之美、生态文明之美;建设大美YY,彰显的是中心城市现代生态宜居文化的鲜明特色,体现的是开放包容大气之美、文明诚信大爱之美、心想事成大运之美。

YY市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创建美丽河东、大美YY是每个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每个市民要时刻关注城市建设,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建设美丽YY的活动,争做文明言行的参与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作为一名TT人,我们也应有自己的梦想。那么,我们的梦想是什么哪?结合当代中国所处发展阶段“中国梦”及“YY梦”的时代特征,我认为咱们TT人的梦想应呈现出以下四个特征:

一是调查服务水平大提升的“能力特征”。作为TT人向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调查对象提供优质高效的调查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所系,也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能不能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就看我们有没有“金刚钻”,有了“金刚钻”,也就具有了较强服务水平的“能力”;再以百倍的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就能在领导和公众的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生存空间自然就大;反之亦然。这就要求必须全面提高TT人的能力,要求每个TT人都要经常深入学习各方面的新知识、新技能,超越自我,为自己充电,经常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始终具备最大的“能力”。

二是愉快工作轻松调查的“愉快特征”。愉快的工作和带着情绪工作的效率是截然不同的。“让我干”是被动的,虽然也能完成任务,但效率不高;“我要干”是主动的,如果能在工作中再找出乐趣,那工作效率一定会很高。要在工作中体现出“愉快特征”,就要求我们热爱TT事业,喜欢本职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一颗平常心。常言道,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在工作中,只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积极完成所承担的TT调查工作,就一定会在本职岗位上干出一番新天地。

三是打造一支高素质队伍的“文明特征”。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所以建设一支和谐文明高素质的调查队伍符合中国梦“文明特征”的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第4篇

关键词 景观敏感性;评价指标;权重;美丽中国

中图分类号 K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2537(2014)01-0001-05

“美丽中国”概念在党的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中首次提出,是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结合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趋向的全新理念.“美丽中国”建设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对“美丽中国”建设状况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价,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与模型则是衡量“美丽中国”建设水平的关键.

国内学者对“美丽中国”的研究起步于我国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从2012年开始研究日趋活跃,相关研究成果激增,陆续有相关学术文献从生态文明视角对“美丽中国”的内涵、建设理念、建设框架等进行了相关论述.主要是从概念的多种内涵、制约因素及建设实现途径的相关论述,以及对“美丽中国”多种意义的论述等[16].从现有相关研究分析,涉及到“美丽中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的研究还非常缺乏.王金南等对“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框架设计[7],提出了指标体系初步构建的基本思路,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的构想,该研究思路基本可行,但还未涉及到实证研究层次;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美丽中国”研究所甘露等通过构建5个维度56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8个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估[8],从行政区划的角度对我国各省区的“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评价,构建了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进行定量评价,但是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空间联系和差异性考虑不足.总体看来,国内关于“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评价还未形成较为一致的指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国外学者目前未涉及该研究领域,仅有部分中国学者关于生态文明和可持续性的研究在国外文献发表.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空间差异大,并集中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且可用土地资源短缺,根据《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显示,我国60%以上的国土面积为生态环境脆弱区.按照现有思路构建以行政区为单位的美丽中国建设程度评价,显然不能较好地体现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反而让行政区划成为区域生态建设水平评价的一种刚性约束.因此,本研究以基于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为空间背景的区域差异性为主线,提出了基于区域景观敏感性视角的“美丽中国”评价指标权重研究的关键问题,考虑不同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复杂性与限制性,从地理学及生态学角度并结合不同主体功能分区的特点对我国的“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进行评价,以期更好地发挥该评价体系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及“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

1指标选取方法

1.1相关概念

1.1.1景观敏感性景观敏感性是指区域自然和人为活动相互作用对景观特征变化的影响程度.通常情况下,景观类型均能反映生态环境的显性特征,生态环境越敏感,生态系统的某一功能越容易发生变化,且景观变化是生态系统环境发生一定程度变化导致的结果.David(2004)指出,在对空间斑块的景观敏感性格局分析表明,多数的景观斑块描述指标随研究主题、空间分析区域的差异及变化而表现出相应的景观敏感性[9].

1.1.2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主体功能区概念在2005年国家制定“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提出,2006年全面启动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2010 年6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部级和省级层面的功能分区做了相应的规划.相关研究集中在2007―2011年间,有众多学者对功能区划分、空间开发利用的战略引导和约束调控等进行了分析[1015].

1.2指标选取原则

1.2.1指标选择的系统性、层次性原则系统构成要素多,相互作用广,且包含了土地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等多方面的组成要素.在进行景观敏感性评价时,要根据系统的层次结构分解为层次分明的若干子系统.

1.2.2评价区域选择的尺度特征原则尺度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区域景观敏感性分析的关键.区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尺度特征,选择合适的分析尺度对具有景观敏感性的因子进行分析,才能凸显特征尺度的判别优势,得到科学的评价结果.

1.2.3指标选择的敏感性原则根据景观格局变化特点及景观格局分析结果,得出不同类型景观的生态特征与结构功能特征,并确定景观格局变化的敏感性因子,分析并得出各因子的作用机理.

1.2.4指数权重的区域性原则在确定指标体系模型的相关指数权重时一定要考虑景观变化的区域性差异,以及同一评价指标在不同区域的敏感性差异,以尺度相关性与敏感性高的因子为主要指标,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2景观敏感性评价思路

现有“美丽中国”相关评价对区域系统的复杂性、多因素关联性、区域差异性等特点分析不足,依据国土空间与不同主体功能区的景观敏感性差异,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将对优化现有功能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2.1景观敏感性系数确定

若Si>1,表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影响大于景观变化的影响程度,表明该系数具有弹性,该类景观的敏感性值较差;若Si

根据2000―2008年研究区景观结构变化及景观格局指数变化情况,并参照作者前期研究成果[18],运用公式(1)计算得到相关结果,见表1.

2.2景观敏感性评价尺度选择

不同学科对尺度概念的解释不尽相同,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尺度问题在其相应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对尺度的效应、尺度选择以及尺度转换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尺度在地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地理学研究对象表现出明显的尺度依赖性或尺度转换特征.

美丽中国建设最重要的标志是区域景观及生态系统功能的优化.由于土地既是地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的综合体,也具有景观、仓储、生态、生产等多种功能,自然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对土地利用结构功能均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土地利用结构功能变化是区域景观生态功能改变的最直接原因.由于各种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的作用尺度不同,其特征研究尺度的选择也不同.例如,小尺度影响因素中的土壤类型、气候、水文以及个别土地使用者的行为偏好等;较大尺度影响因素中的土地政策、土地投入产出效率等均对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产生不同程度的作用[19].由于小尺度的影响因子在较高尺度等级分析中容易被忽略,而大尺度研究中的影响因子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小尺度范围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在区域景观分析中就需要考虑特征尺度.区域景观变化具有多尺度敏感性,尺度变化是一个负向指标,特征尺度越大,景观敏感性越弱.

2.3景观功能指数构建

不同区域及景观的景观敏感性存在差异,对区域美丽中国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景观功能指数是反映一定区域景观敏感性及景观结构与功能的综合指数,也是美丽中国评价的重要参数.本研究主要依据景观敏感性系数及特征尺度变化共同确定景观功能指数,景观功能指数是一个权重值,反映了该指标在“美丽中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程度.

3基于景观敏感性的“美丽中国”评价实证

3.1研究区概况

长株潭核心区总面积为8 642.148 3 km2,是长株潭城市群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增长潜力很强,近年来经济社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城市群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也对协调快速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关系,构建现代化和生态型城市群提出了更高要求.

湘江干流是区域南北贯通的重要景观廊道,区域地貌类型多样,长、株、潭3市城区和若干紧密关联的周边组团构成的多核城市群,共同承担省域中心城市的功能.针对长株潭核心区开展“美丽中国”建设评价,有助于区域国土资源优化开发,提升区域“美丽中国”建设水平.

3.2评价尺度选择

作者对长株潭核心区土地利用变化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20],得出了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土地利用变化具有多尺度敏感性的结论以及相应的分析结果:长株潭3市的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尺度最小,为1 980 m;3市的城市建成区的特征分析尺度为3 300 m,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建成区的土地利用单一,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尺度敏感性最差;而在3市的边缘区,在城乡共同影响以及自然及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下,尤其是自然因素驱动为主的区域,土地利用及景观变化的尺度敏感性最高;以自然景观为基底的长株潭核心区生态绿心区域,由于人为因素干扰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自然景观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小,因此尺度值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其特征尺度为3 060 m[20].

基于主体功能分区背景的考虑,参照朱翔等人对湖南省主体功能分区的研究成果,确定不同主体功能区的景观功能尺度变化系数[21].

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的景观功能尺度变化系数与长株潭3市的城市建成区的特征分析尺度值3 300 m负相关,一般开发区的景观功能尺度变化系数与长株潭3市的城市边缘区的特征分析尺度值1 980 m负相关,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与生态绿心区域的特征分析尺度值3 060 m负相关.以一般开发区尺度度量值为参照,若该区尺度功能变化系数Vi=1,其景观功能系数Fi也为1;依此得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Fi=0.36;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Fi=0.42.

3.3评价结果分析

研究选择了长株潭核心区3个典型样地进行分析(注:数据来源于2008年遥感影像数据提取的土地利用分类数据),3个样地分别代表景观类型及功能具有明显差异的主体功能区类型.将各项数值代入公式(2),得到了不同主体功能分区背景下的景观功能指数,计算结果见表2.

3.3.1不同主体功能分区的景观功能指数有明显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主体功能区的功能看,不同主体功能区的景观功能指数差异体现了景观功能的重要性.一般开发区的景观功能指数值为1.5,在各主体功能区中数值最高,体现了该区域多种功能中景观功能维护的重要地位;优化和重点开发区的景观功能指数值最低,为0.39.

3.3.2景观功能指数值是基于主体功能区背景下“美丽中国”评价的重要指标构成景观功能指数是区域“美丽中国”评价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结合“美丽中国”评价的内涵以及景观结构与功能的整体要求,对不同主体功能分区背景下的景观功能进行划分.从区域景观敏感性特征角度关注指标的构成及指标重要性,也是进一步确定该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权重的重要依据.

3.3.3景观功能指数变化对区域“美丽中国”建设的积极意义依据景观功能指数构建及实证结果,“美丽中国”建设路径可以采取差异化的策略.由于一般开发区的景观功能指数最高,景观敏感性最强,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应重视其景观功能的发挥,减少景观结构及功能的破坏;而优化及重点开发区的景观敏感性差,景观功能指数低,应突出发挥该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

4结语

景观功能指数是“美丽中国”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美丽中国”建设路径选择的主要依据.作者在景观功能指数构建过程突出了不同主体功能区的景观敏感性差异,也反映了区域生态功能的差异,但由于“美丽中国”评价指标选取的多样性以及强烈的区域差异性,选用同一指标体系对不同区域进行评价仍可能出现评价结论的多样性.由于美丽中国整体评价指标构建的复杂性,景观功能指数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确定还需整体分析,如何把握“美丽中国”的实质内涵,建立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1]许瑛. “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J]. 理论界, 2013(1):6264.

[2]侯佳儒. “美丽中国”的法治内涵[J]. 环境经济, 2013(4):1922.

[3]王茹.“美丽中国”的经济学意义[N]. 中国经济时报, 20130216 (2).

[4]向云驹.“美丽中国”的美学内涵与意义[N]. 光明日报, 20130225 (3).

[5]刘权政. 对“建设美丽中国”的思考[J]. 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34(1):1114.

[6]亚夫. “美丽中国”的五重经济与社会含义[J]. 环境经济, 2012(12): 64.

[7]王金南,蒋洪强,张惠远,等. 迈向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框架设计[J]. 环境保护, 2012(23):1418.

[8]甘露,蔡尚伟,程励. “美丽中国”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建设水平评价――基于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比较研究[J]. 思想战线, 2013(4):143148.

[9]DAVID J B B, KEVIN W, FRANK S, et al. Sensitivity of landscape pattern indices to input data characteristics on real landscapes: implications for their use in natural disturbance emulation [J].Land Ecol, 2004,19:255271.

[10]张晓瑞,宗跃光. 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0,26(6):4145.

[11]孟召宜,朱传耿,渠爱雪,等. 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思路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18(2):139144.

[12]方忠权. 主体功能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调整思路[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27(6):2933.

[13]王昱,丁四保,王荣成. 主体功能区划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的地理学依据[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28(1):1721.

[14]刘传明,曾菊新. 区域空间供需模型与空间结构优化途径选择――功能区建设的科学基础[J]. 经济地理, 2009,29(1):2630.

[15]赵军,刘高焕,傅新. 基于生态功能区划的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化配置[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29(4):489494.

[16]傅丽华,何燕子,朱云. 长株潭核心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驱动因子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2,35(5):8589.

[17]徐立,刘少博,刘云国,等. 湘中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长沙市为例[J]. 环境科学学报, 2009,29(8):17881792.

[18]傅丽华,谢炳庚,张晔,等.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J]. 自然灾害学报, 2011,20(2):96101.

[19]王文刚. 区域间土地利用功能置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2.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第5篇

关于《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的说明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

20xx年2月4日,贵阳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决定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现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党的xx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xx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新精神,有效总结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及《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近三年的实施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法规制度,保障和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巩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增强制度规范约束刚性,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个环节纳入法制轨道,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进一步坚定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信心和决心,实行更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形成更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合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重新制定《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是十分重要的大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条例》的形成过程

20xx年10月17日《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通过三周年座谈会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于10月22日研究决定,成立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忠任组长,副主任陈长发任第一副组长,其他主任会议成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立即启动修订起草工作,加强对修订起草全过程的组织领导,紧张有序地开展了《条例》立法调研起草工作。

11月1日,李忠主任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制定《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工作,对起草工作原则、组织领导、工作方法、具体操作等提出了希望和要求。11月26日,李忠主任召开党组会议,听取《条例》起草工作推进情况,明确要求制定工作时间表,既积极又稳妥地搞好修订起草工作。12月3日,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室、市法制局分别提前完成《条例草案》建议稿起草任务。12月7日,李忠主任又一次召开党组会议,听取起草工作情况汇报,讨论《条例草案》初稿,充分肯定起草工作效率、质量和效果,认为《条例草案》文本总体成型,同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办公室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后,开展了一系列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论证工作。12月17日前,完成了致函全体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区(市、县)人大常委会和政府以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市直各部门、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征求意见工作。12月20日-30日,通过市级新闻媒体和贵阳新闻网、市人大信息网、市人民政府网公告,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20xx年1月4日前,完成了向市四大班子领导成员,市人大常委会其他副厅级以上领导同志以及全体人大代表的充分征求意见工作,召开了省人大各专委、常委会工作机构专题论证会,省直有关部门专题论证会,常委会地方立法咨询专家组专家论证会,市属重点行业、单位专题论证会,省市法律界和环保公益组织专家专题论证会,区县相关部门专题论证会,委托各区(市、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以市人大代表为主参加的各级人大代表征求意见会,共计收到修改意见建议466条。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常委会办公厅致函全体与会代表征求了意见,收集到具体修改意见建议19条。

办公室根据所收集的意见建议,于12月29日对《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进行了集中讨论修改,吸纳各方意见建议共对37个条文100余处进行了修改,形成提请主任会议审议的《条例草案》送审稿。1月5日,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主任会议审议,形成《条例草案》议案(草案),决定提请第十次常委会会议审议。根据主任会议的意见,1月10日和11日,李忠主任分别主持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联席会,再次征求各方对《条例草案》的意见。办公室根据这些意见建议,又对45个条文进行了91处修改。

1月15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了《条例草案》起草说明,对议案草案以及《条例草案》进行了认真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条例草案》已经比较成熟,符合党的xx大精神,符合贵阳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实际需要,符合立法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要求,应当依照《贵阳市地方立法条例》第四条第二款等规定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办公室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再次对《条例草案》14个条文进行了32处修改,形成提请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法规案。2月2日,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法规进行了统一审议和修改;2月4日,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条例》。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贯彻落实党的xx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精神,根据形势的发展、认识的提高和对规律的深入把握,更加准确地界定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外延。《条例》第二条第二款对生态文明定义作了较为完善的表述:“本条例所称生态文明,是指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应当将生态文明理念、原则、目标、方法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第四条中规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条例》还在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三十一条等条文规范中,具体体现了对党的xx大精神的落实。

(二)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深化、巩固生态文明发展成果的决策部署,特别是《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通过三周年座谈会精神和《贵阳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目标要求,总结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和生态文明法规的实施经验,及时丰富和完善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法规规范。《条例》第九、十、十三、十四、十八、十九、二十条等,与国务院以及国家发改委支持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城市以及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等进行了协调、衔接。如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应当包括总体要求、空间开发格局、产业体系构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宜居城市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社会建设和制度保障等内容”。《条例》紧密联系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及时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如第六条,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主管部门的职责作了规定,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又如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弘扬生态文化,实施城市精神塑造工程、城市形象传播工程和诚信体系建设工程,发展体现生态文化、地方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在第二十四条第一款,将公路、铁路干线等对外连接干道两侧和机场、车站周边等区域的取土、挖砂和采石等活动,列入禁止性行为规范。

(三)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对地方立法的客观需要,积极发挥立法职能优势,完善顶层设计,兼顾前瞻性,搞好与我市相关改革发展决策的衔接,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制度安排。在《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一款将体现生态价值、代际公平、合理补偿规定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第二款规定“接受生态补偿后的城乡居民收入,不得低于兑现补偿当年本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了现行法规规定标准,以与本市率先、全省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标合拍,与每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目标值一致,符合党的xx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有利于找到利益共同点,形成补偿者于法有据、心甘情愿出钱,受偿者高高兴兴、长长久久做生态贡献的长效机制。第三十三条优化制度设计,将现行的生态环境和规划建设监督员制度整合为生态文明建设监督员制度,与贵阳市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成功经验相衔接,规定“按照全覆盖、不重叠、网格化和信息化原则,在社区、乡镇村(居)民委员会设立监督员,负责收集破坏生态环境、违反城乡规划和主体功能定位等信息,向生态文明建设主管部门报告”,有利于整合利用社区工作力量,节省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基础,防止出现管理交叉、人员重叠和信息失灵。在《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二款中,规定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单位第一责任人实行“离任报告制度”。

(四)立足实际,因势利导,突出重点,突出特色,针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有效进行规范,着力增强制度刚性和可操作性。鉴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涉及层次多、领域广,需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政策和文化等多种手段引导调整,而且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较为齐全,因此《条例》不面面俱到进行规定,而是从我市市情实际出发,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有针对性地作出规范。

《条例》第二十九条,总结“三创一办”以及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经验,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门前三包执法检查提出的建议,对门前三包责任制度作了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其中规定:“门前三包责任书,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社区服务管理机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与划定范围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个体工商户分别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人履行责任书确定的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绿化维护责任,确保达到规定标准;社区服务管理机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履行相应的组织、协调、检查和督促职责,市容环境卫生等行政管理部门履行相应的业务指导、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责”。

《条例》总结我市环保审判工作经验,根据征求意见过程中相关方面的建议,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认为当事人的行为可能加重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生活环境的破坏,或者可能造成难以恢复后果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措施”,即规定了环境保护司法“禁止令”制度。

《条例》第二十五条和第四十九条,考虑贵阳市饮用水源保护实际需要,针对小规模养殖场对饮用水源的污染现状,将“两湖三库”等饮用水源纳入保护范畴,为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提供更加明确和强有力的法规依据。同时根据饮用水源保护实际需要,对小规模畜禽养殖场的规模在第四十九条作了具体明确,这些规模标准,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省两湖条例的规定是相衔接协调的,符合水污染防治法、省两湖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也符合采用最严格措施保护饮用水源的客观需要,是可行的。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第6篇

文章以建三江地区为着眼点,以农业生态“稻米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其在酒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因此,酒店设计在发挥农业功能和体现地区特色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关键词: 原生态文化;地区特色;酒店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原生态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

1.1指认为是一种审美的大众化重构性实践

由于原生态文化是涉及“地方特色展示”的形式呈现,因此有些学者把它归结为对地方特色的审美的大众化重构性实践,并且把“审美重构”界定成为地方风格——从“祛魅”到“还魅”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以物质文化来保护和界定原生态形式的呈现是“还魅”的重要途径。

1.2从地方模式的文化生态知识挖掘的角度去研究

“原生态文化”这一概念的产生,学界人士提出与生态学相关,认为生态指的是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通过表述,可以确定原生态是从自然科学中得出来的。基于此类观念,在学术上,与文化生态学嫁接并形成特定研究领域来使用其概念。把地方生态知识归结为原生态文化,在逻辑上主要考虑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二者的物质转化。

1.3基于现代经济背景的开发与保护的思考

原生态文化概念的出场是具有时代性意义和现代性背景的,即现代的文化概念,并非古而有之。事实上,它与经济发展相关,滋生于自然生态产业化这样一种背景。因此,对原生态文化含义的理解中,有人指出它是“与商业行为和市场化转型相关的专用符号和指喻”。

二、建三江地区特色的分析研究

2.1人文历史是建三江文化的根

二十万建三江人民,来自全国三十个省市和自治区。他们组成了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能为荣誉而战斗的特殊群体。由包括这个群体在内的所有黑龙江农垦人塑造出来的北大荒精神,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昔日不仅仅靠它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更是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2.2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是建三江文化的精神气质的源泉

建三江是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占整个黑龙江省农垦地区总面积的22%。由于地处祖国最东方,又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而闻名,故有“中国绿色米都”和“东方第一稻”之誉。

建三江农垦地区环境优美,境内各个农场所在地建筑各异、环境整洁、美观大方,分局和农场像十六颗明珠镶嵌在建三江大地上。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天一整片绿色铺天盖地,秋天一整片金黄色丰收景象,自然是美不胜收。

2.3信息社会的思想观念是建三江文化的核心价值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人们应该用一些共同的社会理念和思想价值观念,包括对和谐的追求,对生命的尊重,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提倡,对人类文明的保护等等,于是这些便组成了现代城市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和核心思想,也是建三江原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设计中要充分运用最能体现这一核心价值的处理手法、科学的文化传播手段来建立和发展具有原生态文化内涵的建三江酒店室内设计。

三、酒店室内设计与原生态文化的关系

全世界酒店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文化种类应多样性,世界不同文明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求同存异中实现共同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一旦失去了文化,也就失去了地方特色,而没有自身文化好比失去灵魂的人,它是不能自立的。酒店的文化是酒店的灵魂,灵魂能够反映酒店特色和个性,一个成功的酒店,本身拥有其自身的文化特点,为旅客展示它的独特魅力与精神内涵。从文化传播角度看酒店文化,它是一个国家,城市展示出来的气质。只有与内地区域中的地域性特征结合的酒店才是社会文化整体精彩的一部分。

总之,酒店是城市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能代表城市形象,是一处室内城市风景,更是一处城市特色文化景观。酒店应该显示出其原生态文化的多样性,选择能够贴近地方经典特征的内容并表达出来,对酒店进行室内空间设计要着重强调与城市特殊环境形成呼应,如果酒店处在地域性特征浓烈、形象个性鲜明的城市,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先对其当地城市形象和原生态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调研、分析,提炼核心设计要素,塑造酒店中原生态文化的认同感,以起到城市形象得到优化和提升的作用,从而为旅客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四、建三江酒店室内设计中融入原生态文化的策略

4.1材料运用体现原生态文化

材料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和个性,显示出明显的地区特征。某些材料因其地理、气候具有地区独特性,材料既可以是为实用功能的实现而服务,又可以承载精神文化和空间品格的表达。

4.2通过色彩设计体现原生态文化

色彩设计被称为室内空间环境的灵魂,设计中的空间感、环境氛围、舒适度等因为色彩作用于人的心理感受和生理感受而随之改变。因此,通过色彩来体现原生态文化主题是常用手法。色彩为空间在实现功能后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增添空间独特的美学效益与文化艺术氛围。

4.3在主题性陈列物品中体现原生态文化

陈设物品可以烘托空间意境,抒发高雅文化和优化环境氛围。陈设品因其造型、图案、色彩、质感的不同而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某些物品带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可以运用它们来塑造空间的地域性,空间风格也相应起着进一步确定与强化的作用。陈设物品可以最具原生态文化的表达性和感染力,具有完整性,既能准确的表达原生态文化内涵,又具有极好的视觉审美价值。

4.4主题烘托手法体现原生态文化

任何设计都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因为它是设计的灵魂。主题烘托法体现原生态文化是设计师创新思维的再现,对酒店室内空间的艺术理解和对原生态文化的领悟,将现代设计手法与独特文化内涵相结合,突出主题的文化性和地域性特征。使酒店室内空间的文化底蕴与艺术特色是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显露出来,被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心领神会。

4.5装饰符号体现原生态文化

将简约而又复杂、传统而又时尚的符号,应用在现代酒店室内设计中,从而创造出人文化、地域化、个性化的全新符号。酒店室内设计中符号的象征性,在形式上使人产生视觉和思想上的联想,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富有原生态文化内涵的酒店空间环境也因而更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瑞君.室内设计创作思想中的地区主义.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

2.张德勋.走近原生态文化[J].文化大观园,2008

3.张再铁.艺术设计的本土性[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4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第7篇

(1)功能信息,如功能、材料、工艺等;

(2)视觉信息,如形态、色彩、质感等。人们对于汽车前灯造型的直观感受和评价主要来源于视觉信息,汽车前灯的视觉特征即承载汽车前灯视觉信息的特征,可分解为3个主要特征要素:形态、色彩和质感。3个视觉要素的组合和搭配构成的整体形式关系构成汽车前灯造型的视觉特征,也构成了汽车车灯视觉特征框架。其中,形态是汽车车灯视觉特征最重要的要素,分为外部轮廓形态和内部组件形态,外部轮廓形态是汽车车灯造型设计中最首要的设计要素,内部组件形态是色彩和质感两要素表现的载体。

1.1形态

形态要素包含外部轮廓形态和内部组件形态。汽车前灯的外部轮廓形态分为基本形和异形。基本形包含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基本形可通过衍生和叠加的方式形成衍生形和叠加形。衍生形是指通过调整方形,圆形或三角形的比例、大小、曲直关系形成的形。叠加形则是指方形,圆形或三角形两两结合形成的形,如方与圆的结合、三角与圆的结合、圆与圆的结合等。异形主要是通过对生物的眼睛和有机的自然形态进行仿生形成的形状。内部结构形态分为功能形态和装饰形态。功能形态指车灯内部为满足功能需求而存在的形态,如圆形的灯筒。装饰形态指车灯内有装饰意义的形态,是以功能形态为载体的,如转向灯的形态分为点状、线状、块状等。

1.2色彩

色彩要素包含功能色彩和装饰色彩。功能色彩是指仅出于功能属性和安全属性考虑的色彩。如黄色光对雾气的穿透力较强,转向灯和示廓灯的色彩用来传达行车信息。装饰色彩是指车前灯出现的出于满足消费者生理和心理需求目的,且带有装饰性意义的色彩,如淡蓝色灯罩。

1.3质感

质感要素包含功能质感和装饰质感。功能质感是前灯各组件采用满足功能需求的材料的质感,如灯罩常见的质感有半透明、透明、不透明。装饰质感是指车灯除了材质的合理运用之外,为使车灯更加美观大方,在细节上进行表面精加工而产生视觉及触觉质感,如在灯罩上添加凹凸的纹理。

2汽车前灯的视觉特征获取与表达

2.1汽车前灯视觉特征的识别性

同品牌的车前灯能被用户识别出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视觉特征具有相似性。当相似的视觉特征出现在同品牌多款车型上,该视觉特征就称为共同视觉特征。如奥迪现在所有车型的大灯中都装备的LED日间行车灯,是奥迪汽车前灯的品牌识别标识。共同视觉特征越多,用户对车前灯感到越熟悉,越容易被识别。汽车前灯视觉特征具有显隐特性和强弱性。显性视觉特征较易识别,如车前灯外部轮廓形态;隐性视觉特征不易识别,一般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完成认知,如通过广告语提示后才能认知的特征。视觉特征在整体造型中面积或体积所占比例越大,离视觉中心越近,其强度就越强,反之,则越弱。此外,有功能作用的特征比无功能作用或具有不常用功能作用的特征强。设计显性的,强性的视觉特征较易表现识别性。

2.2基于视觉特征的汽车前灯造型设计流程

(1)品牌理念分析阶段。该阶段为设计前期定位阶段。要求明确品牌文化诉求,建立明确的品牌定位,提炼出品牌核心理念,并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的内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为消费者对品牌理念的一致性感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设计主题提取阶段。该阶段是对设计的总体概念进行创意深入挖掘的阶段。要求针对提炼出的品牌核心理念衍生出多个设计主题,然后从衍生出若干个设计主题进入到具体设计的开发阶段。

(3)方案设计阶段。该阶段即具体的设计开发阶段,也就是视觉特征的获取与表达阶段。视觉特征获取与表达是寻找提取到的设计主题词汇语义与形态、色彩和质感三要素的视觉象征语义相匹配的设计元素,将这些元素进行组合设计出具体的造型。根据提取到的设计主题词制作情境版可帮助设计师快速获取视觉特征。设计草图和计算机辅助制图可帮助设计师提取视觉特征。构成视觉特征的每1个因素都可成为识别体系中的1个要素,识别内容的特征化必然具备无限的可选择性,所以不同的设计师会有不同的设计方案,但是有1个共同的设计原则就是视觉特征既要向消费者传达品牌内涵又要帮助该品牌车型与其他品牌同类产品的相互区分。

(4)最终方案设计阶段。基于视觉特征汽车前灯造型设计涉及到人的感官因素等,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不能局限在仅是对车前灯的外观形态进行设计,因为它只是较直观和较表层的部分,深层次的设计是通过结合品牌文化诉求、市场消费情况等建立品牌识别,并从多方位去权衡,确定最终方案,通过建立模型、加工制造等手段转化为有形产品。

3基于视觉特征的汽车前灯设计实例

在对汽车前灯造型视觉特征框架和设计流程研究的基础上,以某品牌C级车灯造型设计为例验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1)品牌理念分析。该品牌定位于面向中国市场的中高档行政商务用车,品牌特征上趋于夸张和保守之间,不怪异、不夸张也不过于传统和保守,因此,提取到的品牌特征词是“中庸”,“中庸”可用不保守和不夸张两个词加以描述和解释。品牌特征词和特征解释词形成了某品牌的核心理念。

(2)设计主题提取。围绕某品牌核心理念两种解释提出了两组设计主题,第1组设计主题是围绕不保守的解释提出的大气、端庄;第2组设计主题围绕不夸张提出的庄重、沉稳。

(3)方案设计。首先,选取视觉象征语义与设计主题词汇语义相匹配的图片制作情境板。然后,从情境板中获取视觉特征表现要素和造型灵感,利用草图快速将获取的表现要素和灵感视觉化表达。最后,从草图方案中选出符合品牌理念、设计主题及相关汽车前灯设计工程标准和技术要求的两个方案,利用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绘制选中方案的效果图。

(4)最终方案。首先返回设计初始阶段,与品牌特征及主题对应,选定方案B为最终确定的方案;进行方案细化,得到最终方案;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制作实体模型等流程后将方案效果图转为有形的车前灯产品并应用于目标样车。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