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风险识别应对措施(合集7篇)

时间:2023-06-27 15:56:07
风险识别应对措施

风险识别应对措施第1篇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风险应对

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它的任何一次具有风险性的变化,都可能给经济和民生带来重创,因此,房地产项目风险的识别与应对措施对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及我国经济市场的良好运行至关重要。对于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表浅显的认识。

一、房地产项目风险及主要构成要素

房地产项目风险,是指投资商因对未来某房地产项目投资的决策以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该项房地产项目投资的实际收益与期望收益产生负偏差的程度及其发生概率,即投资商在房地产项目投资过程中,遭受各种损失的范围或幅度及其可能性,包括投资商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其主要构成要素包括房地产项目风险因素、房地产项目风险事件和建设项目风险损失三个方面:

(1)房地产项目风险因素

房地产项目风险因素是指能够引起或增加房地产项目风险事件发生的机会和影响损失严重程度的因素,是事件发生的潜在条件,可将其分为有形风险因素和无形风险因素两类。

(2)房地产项目风险事件

房地产项目风险事件是指直接导致房地产项目损失发生的非故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偶然事件,它使得风险的可能变成了现实并导致损失的后果。

(3)房地产项目风险损失

房地产项目风险损失是指由于房地产项目风险事件的发生而导致投资商投入资本的减少,或者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出现负偏差值,主要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部分。

二、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

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对房地产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加以认识和辨别,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归类分析,以揭示风险本质的过程,它是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是大系统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它是以专家为索取信息的重要对象,各领域的专家运用专业方面的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并对其后果作出分析与估计,主要包括专家个人判断法、智暴法和德尔菲法等10余种方法,其中智暴法与德尔菲法是用途较广、具有代表性的两种。

(2)故障数分析法(FTA)

故障树分析法是由瓦特森提出来的,该方法是利用图解的形式将大故障分解成小故障,或对各种引起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实际上是借用可靠性工程中的失效树形式对引起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分层次的识别。这种方法常用于直接经验较少的风险辨别,比较全面地分析所有故障发生原因。

(3)幕景分析法

幕景分析法是一种能够分析引起风险的关键及影响程度的方法,一个幕景就是对项目未来某种状态的描述,它采用图表或曲线等形式来描述当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发生某种变化时,整个项目情况的变化及其后果。此方法可向决策人员提供最好的、最可能的或最坏的投资前景,并且详细描绘出不同情况下可能发生的事件和风险。

(4)筛选一监测一诊断技术

筛选一监测一诊断技术是由高德曼提出的比较实用的一种风险识别方法。筛选是依据某种程序将潜在危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选择的风险识别过程;监测是对某种险情及其后果进行监测、记录和分析显示过程;而诊断则是根据症状或其后果与可能的起因等关系进行评价和判断,找出可疑的起因进行仔细检查。

三、房地产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在完成项目风险识别之后,应针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制定风险应对措施,以降低项目风险的负作用。风险应对措施主要包括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分散和风险利用等几种方法。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根据风险预测评价,经过权衡利弊得失,采取放弃、中止开发活动,或改变开发活动方案,以避开风险源,达到消除风险隐患的措施。风险回避是处理风险最强有力的手段,有效的回避措施可以完全解除某种风险。

(2)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前、发生时及发生后,采取的降低风险损失发生概率,缩小风险损失程度的措施。由于风险控制措施成本低、效益好,不会产生不良后遗症,因此,对于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种种风险,应优先采用风险控制措施。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自己不能承担或不愿承担的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单位承担所采取的措施,主要通过合同、保证、期货和保险四种途径,达到风险转移的效果。

(4)风险分散与风险利用

风险分散是通过房地产开发主体和客体的分散,增加风险的承受单位数,达到减少风险的目的;风险利用是指开发商利用人们惧怕风险、追求安全的心理,通过参与确实存在风险的开发活动,依靠自身扎实的风险管理工作,兴利抑弊,谋求自身最大收益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刚.论房地产开发风险[J],经营管理者.2009( 23).

[2] 孔德军,刘冬松.建设项目中的风险识别方法[J],基建优化.2002( 4).

[3] 唐秀丽,杨子君,赵世强.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识别研究[J],建筑经济.2007( 7) .

风险识别应对措施第2篇

引言:如果把市场比作大海,企业就是大海中乘风破浪的一艘艘帆船,无论大船还是小船,都要经历市场风浪的考验。而风险就是市场上一排排风浪与暗礁,他们隐匿于大海之中,不住地窥望着帆船,时时刻刻准备把帆船吞溺于大海之中。

风险与经营管理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市场的不断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企业的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力争将风险控制到最低来保证经济利益的流入。世界经济迈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美国境内发生的“安然”、“施乐”和“世通”等财务舞弊事件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争议,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法律遵循性开始备受重视,财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了社会众多的密切关注。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签发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简称萨奥法案),这对海外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企业面临着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企业能否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应对,是企业能否生存发展、能够实现企业预期目标的关键。企业的风险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无论是影响全球的COSO报告还是国家有关规范制度,都强调了对风险进行控制的重要性。

一、风险识别(risk idintification)

风险无处不在,有效地识别风险就会使风险的控制有的放矢,从而消灭这吞溺企业的风浪和暗礁。按照风险管理学科对风险的分类,企业的风险可划分为市场风险、产品风险、经营风险、投资风险、外汇风险、人事风险、体制风险、购并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公关风险、政策风险和外交风险等;按照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划分,企业风险可划分为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按照企业实现目标层次划分,企业风险相应划分为企业战略风险、企业日常经营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但所有的风险都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过程中。

风险识别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应遵循全面性、系统性、制度化和经常化等原则。由于风险随时存在,因此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抚顺石化分公司的风险识别过程中,笔者将企业风险识别分成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按照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梳理业务范围,建立风险控制流程

抚顺石化公司是一家以石油加工炼制为主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在风险控制流程的建立中,将经营活动划分为规划计划、建设过程、物资采购、生产过程、产品销售、存货、财务资产、人力资源、内部审计和合同纠纷等几大类,全面系统地梳理并确定了公司经营活动的业务流程。

在确定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还对每一大类业务流程进行了细化,依据管理的细化程度,进一步划分各级子流程,形成了层层嵌套的流程树状体系。如图1所示。

(二)按照制度化和经常化原则,对风险控制流程建立风险数据库

为了全面地评估风险数据,公司对每一个子流程都进行了风险分析,风险分析以“找出关键控制点,建立风险控制文档和流程控制程序”为目的,建立并健全公司的风险数据库。如图2、图3所示。

在风险控制文档和流程控制程序中,针对每一个流程步骤,分别从是否为经营决策风险、是否违反了法律法规、是否致使财务报告失真、是否使资产安全受到了威胁和是否有营私舞弊的现象等五个方面进行归类;同时,对于控制目标的类型从完整性控制(completely)、准确性控制(accurate)、有效性控制(valid)和接触性控制(relative)四个方面进行分类。通过这些分类,将为每一个流程步骤设定出风险控制点,再对风险控制点进行全面归集,就形成了完整的企业风险数据库。

(三)对风险数据库进行风险评估分析,设定关键风险控制点

抚顺石化公司的风险数据库建立在COSO框架的目标基础上,COSO框架的风险应对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1.针对企业的基本目标来确保经营的效果和效率(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operations),包括业绩、盈利目标和资源的安全性;

2.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Reliability of financial reporting);

3.确保企业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性(Compliance with applicable laws and regulations)。

依据上述三项目标,对风险数据库的各项风险数据进行了筛选,将影响上述三项目标的风险数据设定为关键风险控制点,建立了关键风险控制数据库。

二、风险应对(risk response)

在对公司的经营风险进行了逐一识别后,公司需要树立风险组合观,按照“避免风险,减少风险,分担风险,接受风险”原则,对公司的风险实施了有效控制。目前,各公司的现行做法各有不同,抚顺石化分公司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控制。

(一)设立组织机构进行风险控制

加强对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企业成立了以总经理为主任,分管业务的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为副主任,各业务部经理、财务部经理以及外聘专家为成员的风险管理委员,其职责是审查批准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方案,具有对风险业务的最终决策权。

(二)开展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成立风险管理部门

以现行管理制度为基础,建立企业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成立风险管理部门。直接对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负责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

(三)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步骤

1.企业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

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总体目标,达成共识,识别战略风险,有效规避战略风险;以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需求为动力,努力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从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方式入手,合理控制或规避企业法律风险;以企业管理和财务监督为中心,以日常企业管理检查、考核为手段,针对企业日常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控制缺陷,实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与QHSE现行管理制度体系的有机结合;规范企业内部企业管理流程,完善管理方式和行为,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企业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见图4)

3.基本步骤

第一,建章建制,规范业务流程的操作。

规章制度的健全与有效执行,是企业内部操作的行为准则。根据风险管理记录模板,将企业现有的控制措施与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对比,发现风险管理记录的差异。风险管理记录的差异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管理,但没有形成正式的规章制度;二是有管理,也有相关规章制度,但没有达到所确定的风险管理记录的要求。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差异分析,确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第二,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测试。

在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需要反复地进行系统测试。从业务流程描述、风险数据库的建立最终到实施,都要有层次、分步骤地进行系统测试。一般做法中,主要的系统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跟单测试、关键控制测试、管理层测试、控制环境测试、信息系统测试和跟踪测试等。

笔者以以抚顺石化分公司的跟单测试流程为例,说明企业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过程。如图5所示。

第三,建立考核与评价机制。

为强化风险管理,企业实施了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制度,建立配套的奖惩制度,定期对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解决,并在执行中逐步完善,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的,予以严惩。定期提出企业风险管理检查结果,并向企业考核部门提出奖罚意见。

第四,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企业以强化企业风险管理为契机,推进企业过程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在保证企业风险管理有效运作的前提下,要求信息传导和反馈要快捷、准确,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理念,结合企业管理实际,研发并推行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ERP软件,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第五,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规划,防止战略风险。

企业推行了谨慎的发展战略,突出主业,三思而后行。适度采用多元化经营,紧密围绕主业,谨慎涉足自己不熟悉或者没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并从人力资源、资金资源、资产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多方面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三、企业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局限性

抚顺石化分公司通过近两年的风险控制管理,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成绩。

(一)有效的风险识别与应对,仅仅能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但是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不能使平庸的战略目标变得卓越。由于政策的变化、竞争对手行为的不确定性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外因影响,不能保证企业一定成功。

(二)不能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内控制度是企业目标的实现向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合理的、而非绝对的保证。内控系统的内在局限性包括以下现实情况:决策判断可能失误以及简单的人为错误可能导致重大纰漏。

风险识别应对措施第3篇

引言:如果把市场比作大海,企业就是大海中乘风破浪的一艘艘帆船,无论大船还是小船,都要经历市场风浪的考验。而风险就是市场上一排排风浪与暗礁,他们隐匿于大海之中,不住地窥望着帆船,时时刻刻准备把帆船吞溺于汪洋大海之中。

风险与经营管理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市场的不断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企业的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力争将风险控制到最低来保证经济利益的流入。世界经济迈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美国境内发生的“安然”、“施乐”和“世通”等财务舞弊事件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争议,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法律遵循性开始备受重视,财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了社会众多的密切关注。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签发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简称萨奥法案),这对海外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企业面临着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企业能否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应对,是企业能否生存发展、能够实现企业预期目标的关键。企业的风险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无论是影响全球的COSO报告还是国家有关规范制度,都强调了对风险进行控制的重要性。

一、风险识别(risk idintification)

风险无处不在,有效地识别风险就会使风险的控制有的放矢,从而消灭这吞溺企业的风浪和暗礁。按照风险管理学科对风险的分类,企业的风险可划分为市场风险、产品风险、经营风险、投资风险、外汇风险、人事风险、体制风险、购并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公关风险、政策风险和外交风险等;按照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划分,企业风险可划分为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按照企业实现目标层次划分,企业风险相应划分为企业战略风险、企业日常经营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但所有的风险都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过程中。

风险识别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应遵循全面性、系统性、制度化和经常化等原则。由于风险随时存在,因此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抚顺石化分公司的风险识别过程中,笔者将企业风险识别分成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按照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梳理业务范围,建立风险控制流程

抚顺石化公司是一家以石油加工炼制为主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在风险控制流程的建立中,将经营活动划分为规划计划、建设过程、物资采购、生产过程、产品销售、存货、财务资产、人力资源、内部审计和合同纠纷等几大类,全面系统地梳理并确定了公司经营活动的业务流程。

在确定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还对每一大类业务流程进行了细化,依据管理的细化程度,进一步划分各级子流程,形成了层层嵌套的流程树状体系。如图1所示。

(二)按照制度化和经常化原则,对风险控制流程建立风险数据库

为了全面地评估风险数据,公司对每一个子流程都进行了风险分析,风险分析以“找出关键控制点,建立风险控制文档和流程控制程序”为目的,建立并健全公司的风险数据库。如图2、图3所示。

在风险控制文档和流程控制程序中,针对每一个流程步骤,分别从是否为经营决策风险、是否违反了法律法规、是否致使财务报告失真、是否使资产安全受到了威胁和是否有营私舞弊的现象等五个方面进行归类;同时,对于控制目标的类型从完整性控制(completely)、准确性控制(accurate)、有效性控制(valid)和接触性控制(relative)四个方面进行分类。通过这些分类,将为每一个流程步骤设定出风险控制点,再对风险控制点进行全面归集,就形成了完整的企业风险数据库。

(三)对风险数据库进行风险评估分析,设定关键风险控制点

抚顺石化公司的风险数据库建立在COSO框架的目标基础上,COSO框架的风险应对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1.针对企业的基本目标来确保经营的效果和效率(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operations),包括业绩、盈利目标和资源的安全性;

2.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Reliability of financial reporting);

3.确保企业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性(Compliance with applicable laws and regulations)。

依据上述三项目标,对风险数据库的各项风险数据进行了筛选,将影响上述三项目标的风险数据设定为关键风险控制点,建立了关键风险控制数据库。

二、风险应对(risk response)

在对公司的经营风险进行了逐一识别后,公司需要树立风险组合观,按照“避免风险,减少风险,分担风险,接受风险”原则,对公司的风险实施了有效控制。目前,各公司的现行做法各有不同,抚顺石化分公司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控制。

(一)设立组织机构进行风险控制

加强对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企业成立了以总经理为主任,分管业务的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为副主任,各业务部经理、财务部经理以及外聘专家为成员的风险管理委员,其职责是审查批准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方案,具有对风险业务的最终决策权。

(二)开展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成立风险管理部门

以现行管理制度为基础,建立企业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成立风险管理部门。直接对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负责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

(三)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步骤

1.企业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

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总体目标,达成共识,识别战略风险,有效规避战略风险;以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需求为动力,努力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从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方式入手,合理控制或规避企业法律风险;以企业管理和财务监督为中心,以日常企业管理检查、考核为手段,针对企业日常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控制缺陷,实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与QHSE现行管理制度体系的有机结合;规范企业内部企业管理流程,完善管理方式和行为,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企业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见图4)

3.基本步骤

第一,建章建制,规范业务流程的操作。

规章制度的健全与有效执行,是企业内部操作的行为准则。根据风险管理记录模板,将企业现有的控制措施与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对比,发现风险管理记录的差异。风险管理记录的差异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管理,但没有形成正式的规章制度;二是有管理,也有相关规章制度,但没有达到所确定的风险管理记录的要求。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差异分析,确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第二,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测试。

在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需要反复地进行系统测试。从业务流程描述、风险数据库的建立最终到实施,都要有层次、分步骤地进行系统测试。一般做法中,主要的系统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跟单测试、关键控制测试、管理层测试、控制环境测试、信息系统测试和跟踪测试等。

笔者以以抚顺石化分公司的跟单测试流程为例,说明企业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过程。如图5所示。

第三,建立考核与评价机制。

为强化风险管理,企业实施了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制度,建立配套的奖惩制度,定期对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解决,并在执行中逐步完善,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的,予以严惩。定期提出企业风险管理检查结果,并向企业考核部门提出奖罚意见。

第四,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企业以强化企业风险管理为契机,推进企业过程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在保证企业风险管理有效运作的前提下,要求信息传导和反馈要快捷、准确,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理念,结合企业管理实际,研发并推行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ERP软件,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第五,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规划,防止战略风险。

企业推行了谨慎的发展战略,突出主业,三思而后行。适度采用多元化经营,紧密围绕主业,谨慎涉足自己不熟悉或者没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并从人力资源、资金资源、资产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多方面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三、企业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局限性

抚顺石化分公司通过近两年的风险控制管理,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成绩。

(一)有效的风险识别与应对,仅仅能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但是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不能使平庸的战略目标变得卓越。由于政策的变化、竞争对手行为的不确定性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外因影响,不能保证企业一定成功。

(二)不能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内控制度是企业目标的实现向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合理的、而非绝对的保证。内控系统的内在局限性包括以下现实情况:决策判断可能失误以及简单的人为错误可能导致重大纰漏。

风险识别应对措施第4篇

我国对外投资在2002-2010年间达到了49.9%的年均增长速度,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达到565.3亿美元,而2010年在此历史最高位之上实现了21.7%的快速增长,年度流量首次超过了日本、英国这两个传统对外投资大国。而面对我国对外投资越来越大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广的投资行业,越来越多投资主体,越来越丰富的投资方式,多国也对此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保护措施,对我国境外投资带了诸多负效应。对于这些日益增加的境外投资政治风险,如何正确的识别分析与解决应对就成了我国境外投资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我国境外投资的主要政治风险

境外投资政治风险是指东道国发生的政治事件或东道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的变化对投资国投资利益所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具体来看,政治风险主要分为公司特定风险和国家特定风险。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针对特别公司的政治风险,与之不同的是国家特定风险不是针对某一特定公司,而是涉及整个国家甚至多个行业的政治风险,比如利比亚的战乱使得整个国家的多数企业都遭受不利影响。

公司特定风险中我国主要面对并需要重视的包括歧视性法律法规,蚕食性征收和政府违约三大风险。其中歧视性法律法规和政府违约较为多见,也是我国对外投资中主要面对的政治风险;前者是指即由东道主国人为设置的,用以限制海外投资的法律法规而形成的贸易壁垒,后者是指东道国政府单方面改变、否定、非法违反或不履行项目协议对投资方造成重大损失。蚕食性征收,又称逐步征收,指东道国政府国有化、没收、征用等非适当法律程序的行为,直致使投资者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减少或终止。

除以上三类公司特定风险外,还必须重点关注的国家特定风险包括战乱、法律变更、禁止汇兑以及大规模国有化。战乱对于境外投资造成的负效应最为直接,影响也最为巨大;法律变更是指因法律的变更或政权更替导致的风险;禁止汇兑,又称汇兑限制,包括“兑换的限制”和“汇出的限制” 前者使投资者不能将当地货币兑换为国际硬通货币,后者限制投资者将货币汇出东道国,两者都会对投资者带来直接或间接损失;最后,大规模国有化则和蚕食性征收较为类似,区别在于它是大范围无差别的国有化征收,并不针对特定某一家企业。近几年我国对外投资中对以上的几类国家特定风险均有遭遇,如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三国政府对富通银行荷、比、卢三地的机构实施全面国有化,而是中国平安在比利时对富通的投资遭受损失,以及美国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对中海油竞购优尼科提出的五条严苛审查标准,而中海油应对不及,竞购夭折等事件。

三、境外投资政治风险的应对措施

应对境外投资政治风险的防范措施主要应包括企业自我保护层面和政府法律法规完善层面两大方面。

企业自我保护层面是指境外投资企业依靠和调动自身资源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政治风险。

第一,在“走出去”前做好充分的政治风险评估工作。境外投资的企业需要对其整体政治形势有较高的认识,而有了对投资目的国政治背景的充分研究,便能筛选出相对适宜的东道国。

第二,建立有效的监控、预警机制。由于政治因素的变动是一个长期连续变动的过程,即使社会发生突变,也是基于各种矛盾的长期积累而生的结果。所以建立有效地监控机制对东道国的政治形势变化给予实时的关注,便能在政治风险来临之前预警,赢得规避风险的时间。

第三,购买政治风险保险。政治风险保险既可以由商业保险公司出售,也可以通过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或投资保险机构购买。而典型的政治风险保单一般承保征收、汇兑限制、战争及政治暴力、政府违约四大类政治风险。投资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对上述政治风险部分投保或全部投保。

政府法律法规完善层面与企业自我保护层面的应对不同,政府更多应在法律层面保护中国境外投资。包括国内法、双边投资协定、多边投资协定的完善和境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建立。

首先,国内法部分应当根绝我国尚处于境外投资的实践起步阶段这一实际情况对外商投资法进行修改以适应境外投资的需求,加快民营、私营企业境外投资立法;双边和多边协定上需要进一步规范,协调到吸引投资与对外投资的平衡,同时增加跨国并购的条款。

其次,虽然我国有对境外投资政治风险承保的企业,但目前并没有建立境外投资保险制度;对于我国日趋扩大的境外投资规模,完整的境外投资保险制度是极为必要的,并且其理论基础实际条件也日渐成熟。

四、结语

后危机时代我国境外投资在面对层层政治风险的同时也来着诸多机遇——境外投资限制的减少、海外并购无形资产机会的增多、中国境外投资的优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的可能性增大等等都无疑有利于我国现有产业结构的转型以及在国际市场上地位的巩固。但威胁仍在、风险仍在,不能有效应对境外投资所面对的政治风险,一切便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 王晨光,李峥,李瑞民. 如何对境外投资项目进行政治风险管理[J]. 国际融资, 2011(06).

[2] 丁艳波.金融危机下中国境外投资法律保护研究[D].烟台大学,2010.

风险识别应对措施第5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运动风险;识别;急救应对

高中体育运动风险是指高中生在体育运动中可能发生的运动伤害。近年来,体育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但在体育课内发生的伤害事故也越来越多,给学校及家庭带来直接的精神伤害和经济损失。对体育课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体育课上的伤害风险性,因此如何进行体育运动风险的识别及应对急救,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心和应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体育运动风险识别分析

1.运动风险的特征

(1)风险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和伤害性。绝大部分体育运动损伤是在教学和训练中发生的,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如在篮球课中,一名学生由于过度兴奋,跳起用右手抓篮筐,松手后,令左手撑地造成前臂骨折。随着高中体育运动项目的不断增加,体育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般的身体素质难以适应强度大和难度高的教学训练,所以各种不可预知的体育风险越来越多,体育运动的伤害程度也越来越重。

(2)风险的可测定性以及可控制性。某些体育运动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无迹可寻,但通过研究发现,运动损伤原因带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可以利用体育风险的规律性来控制或减少体育运动风险的发生频率及损伤程度, 为体育风险急救应对提供理论依据。

2.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体育运动风险

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体育运动风险可从学校、教师、学生和运动项目本身四个主要方面来进行识别。

(1)学校场地器材潜藏着不安全因素。因教学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不安全而引起的运动风险是体育运动风险的主要方面。例如:某高校学生在上跳高课时,因学校没有田径场,体育教师就将体育课安排在水泥篮球场地上进行,一名学生过竿后飞出海绵垫头部直接接触到水泥地上,当即昏迷,经过及时抢救才避免了恶性事故。

(2)教师责任心欠缺,对体育运动风险的认识不足。北京一所大学某大学生致残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其手举杠铃到摔倒的过程中,教练在杠铃房与他人讲话,由此可见,教师由于责任心不强,没有对他进行合理的帮助和保护,没有认真检查器械排除安全隐患。

(3)学生安全意识淡薄,隐瞒身体实际状况或者不遵守上课纪律。有些有特殊疾病的学生因为难以启齿或者没有意识到隐瞒实情的后果而隐瞒身体实情。如:某个学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该学生及其家长没有将此事告知学校,他也一直参加体育锻炼,但因患感冒仍然参加长跑,结果在途中突然死亡。

(4)体育运动项目本身。体育教学中由于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学生运动风险在所难免。在打篮球或踢足球时,两名学生为了争球,在高速奔跑中发生碰撞,就可能会造成运动伤害。

二、高中体育运动风险的急救应对

体育教学中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对于体育运动中运动风险的急救应对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1)对于学校运动场地和器材方面所造成的运动风险,可以安排专门负责人进行定时检修和保养。另外,学校开展一些有关体育运动中安全意识的讲座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在开学时,可以对全体高一新生开展一次集体的体育运动安全意识讲座,这样新生就可以在头脑中形成注意安全的意识。

(2)对于有特殊疾病的学生,学校要充分了解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掌握学生是否有不适宜剧烈运动的疾病,以便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合理的安排。

(3)体育教师课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把上课需要的器材安排到位,反复检查运动场地、运动器材,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例如,一些用于体力锻炼的哑铃等器械,有全金属质地的,也有橡胶质地的。通常在哑铃的选择中,最好选择橡胶质地的哑铃,因为在学生的锻炼过程中,难免会有学生肘部不经意撞上哑铃的时候。诸如这样的例子还是有很多的,因此,在挑选体育器械时应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安全问题。

风险识别应对措施第6篇

关键词:国际工程 承包商 风险分析 应对措施

国际工程承包是一项充满风险的事业。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囊括了项目筛选、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资金分配、合同管理等多个环节,每一环节都有固定的工作流程,也有其潜在的风险因素。笔者现就国际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承包商需要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展开深度分析,同时进一步明确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工作要求,尽力规避各种风险因素,以期在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同时,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1 项目的筛选

项目实施阶段第一项任务是项目的筛选。未来项目的建设效果以及对各种风险因素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如何起步。这一阶段的风险因素一方面要考虑项目所在国的基本国情,另一方面要明确资金供给以及业主的资信情况。

1.1 项目所在国情况 要深入分析项目所在国的基本国情,比如该国政局是否稳定;与邻国的关系如何;对中国采取何种态度;金融、货币是否良好运作;该国的外汇管理政策是否利于跨国投资;重点调研该国的工业发展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了解其工程招投标方面的法律条文、对境外投资的限制因素和优惠政策。另外,要掌握项目在建地的和民俗风情,以免激化群族矛盾。

1.2 项目的资金来源及业主的资信情况 非洲地区一些资金供给不足的国家,项目建设所需的大部分资金基本依赖于欧盟、联合国开发署、世行等机构的供给,即使是自由资金,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也往往会出现资金不到位,支付不及时的现象,承包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以后,会造成进退两难的不利局面。

2 项目投标报价

筛选项目后就要进行投标报价分析。对于跨国工程而言,由于对项目所在国的投资政策、法律体系、各种限制因素和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有限,因此在投标报价阶段常出现报价不准的失误,使得跨国工程建设遭受了重重损失。具体来讲,投标报价阶段承包商需重点预控以下几个风险点:

2.1 现场考察 现场考察是全面了解工程实况的第一步,也是投标报价的基础工作。工程实施阶段的经营策略、采购方案和施工组织计划的敲定都要根据实地考察结果而定。有时业主所提供的招标资料也会存在一些漏洞,需要实地考察去查漏补缺。现场考察须重点关注的项目包括气象、地理、水文状况;通讯情况;道路交通;水电供应;原材料供应和设备租赁情况;周边的生活、医疗等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另外要看现场条件是否允许建设预制厂、生活营地等临时建筑。

2.2 市场调查 市场行情的变化和物价涨跌可能为跨国工程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承建项目前,需考虑当地的物价波动情况及其未来涨跌趋势,关注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及雇工的成本支出,并将前期办理银行贷款、保函、保险等手续的费用纳入成本核算体系。另外,须了解当地对伐木、道路穿越和污水排放等有无具体要求,确保市场调查客观、全面。

2.3 标书 透彻理解标书内容是投标报价的首要任务。应明确报价范围、责任归属、价款支付条件及税务、保险、保函等相关流程的工作任务,筛查不可抗力因素方面的规定及补救措施,所采用的技术标准以及材料和人机配备等有无特殊要求。就标书中模棱两可或错误的条款及时与业主沟通,否则可能出现废标。编制标书时需全面预控技术标和商务标中存在的主观风险:

技术标是业主对标书评判的基础。承包经营中,由于管理、技术经验等方面的限制,有的承包商无法全面把握跨国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政策和建设要求,有时也错会了业主的意图。为此,承包商应该在项目招投标环节针对合同条款中的技术要求,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员进行全面分析,或者将标书审核工作外包给专业的咨询公司,以全面筛查技术漏项,控制偏差。另外,要对实际工程量进行综合评估,以免因工程量增减引起工程变更。

商务标不仅关系到标书的竞争力,而且与承包工程预期的经济目标密切相关。投标报价高于或低于实际成本、商务漏项以及商务报价与工程实际不符是招投标环节客观存在的现象。为了最大限度规避承保风险,承包商应组织各专业人员对跨国工程的合同款项、技术标准、工程量、工程造价等方面展开深度分析,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行情展开全面调研,以期科学合理地编制项目商务标。

3 项目合同管理与变更索赔

发展国际工程需要一定的人才储备。因为涉及境外投资,要求项目建设人员有外语基础,精通国际建筑相关的政策法规,并且从事过工程管理、熟悉FIDIC条款,但显然以我国目前的人才类型来看,能够胜任国际建筑管理岗位的人才屈指可数。因此,要发展跨国工程,承包商所面临的投资风险(包括合同谈判、变更索赔等等)远甚于国内建筑业。这些风险因素往往是主观方面的。

3.1 合同管理 根据相关规定,建设工程需要通过公开招投标,通过竞争择优选择施工企业。招标完成后,业主方和施工方要将建设工程合同提交建设主管部门备案。业主在合同条款上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欠缺工程管理经验,有的业主不能全面理解合同条款的现实意义,对合同条款和相关规定不予重视,也不懂什么叫做默示合同义务,以致提出的合同条件局限、片面。

3.2 变更索赔 变更索赔必须以合同为依据,并针对具体项目在合同策划中制定适当的索赔方法,及时发现索赔机会、对口头变更指令要及时、力争单项索赔,避免一揽子索赔,力争友好解决、防止对立情绪等引发的索赔风险。

4 项目资金方面

充足的资金供给是国际工程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资金运作方面的主要主观风险主要有:

4.1 资金状况 跨国工程通常需要强大的资金供给,如果出现募集资金不能如期到位、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不力、项目不能按计划开工或完工、项目投产后疫病防控体系不完善、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市场拓展不理想等情况,可能影响募投资项目的实施效果。

4.2 项目资金运作 资金的运作情况与最终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国际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充足的资金供给。在投标报价阶段,资金来源是承包商必须考虑的问题。对贷款运作项目,尤其是那些带资项目,须兼顾贷款因素。一般来讲,由于跨国工程所在国的货币政策和资金汇率的变动,工程在资金运作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风险,承包前应全面分析资金风险因素,提前制定措施规避风险。

5 项目管理能力与经验

5.1 项目管理理念 承包商由于长期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工程管理理念明显滞后于国际建筑理念,有时为赶超进度采取“人海战术”,客观上忽略了成本管理,不能正确处理工效与成本的关系,有的重视具体工作而忘了工序流程。有的承包商不适应业主项目管理程序,不重视项目管理公司的监督管理职能,以致工程与设计要求不符导致返工。有的承包商过于关注施工进度,忽略了变更索赔的因素,以致引起事后争端,甚至一些变更索赔项目得不到业主认可。国际工程应推行精细化管理,注重细节的把控。如不同条件下精细严格的合同管理,资金风险与结算盈余机率并存的财务管理,型号与标准不一的设备物资和施工技术管理,文化背景和行为方式相异的劳务管理等,都可能成为承包商在国际建筑市场中的形象定位。

5.2 施工与分包管理 施工管理具体体现在施工组织计划管理、造价控制、现场安全管理以及人机、材料的分配等诸多方面。其中造价控制是跨国工程项目成败的关键。但现实情况是,有的施工单位为赶超工期而忽略了造价控制,材料领用和人机调配无固定规律,成本浪费现象相当严重。有的施工单位在现场安全管理方面“走形式”,只将文件和理论口头宣传,无实质工作内容,致使工程在建期间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等事故屡有发生。另外,承包商对分包工程的管理不到位也是影响国际工程建设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一方面,承包商对当地分包市场行情的掌握程度,影响着项目分包成本;另一方面,对分包商现场管理,尤其是采用单价日费率时的工效管理尤为重要。

6 结论

国际工程承包是一项跨国经营的综合性商业活功,必然受到多个外部客观因素的制约。对于由于自身局限因素而引起的潜在风险,承包商减轻风险损失的重要工作是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优化工程管理、严密施工组织、严格规章制度和抓住时机进行合理应对。项目的特点决定了执行过程中各种不可预见因素存在的必然性,只要能认真分析自身因素的潜在风险,并积极应对防范,定能将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顾孟迪,雷鹏.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陈伟珂,黄艳敏.工程风险与工程保险[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杨俊杰.国际工程管理实物[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

风险识别应对措施第7篇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

3

职责

3.1总经理室: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负责公司的SWOT分析并确定公司的战略方向。

3.2品管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3.4营销部:负责收集产品售后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识别,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3.5供应链管理部:负责识别来自供方的要求或期望,并识别其中的风险或机遇,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

定义

4.1

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4.2

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4.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4.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4.5风险降低: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

4.6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

4.7内部风险:企业内部形成的风险,例如战略决策风险、环境因素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应急事件等。

4.8外部风险:由外部影响因素导致的风险,例如政策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和业务风险、相关方风险等。

4.9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

4.10风险发生频度: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

4.11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x风险发生频度。

4.12

SWOT:S

(strengths)是优势、W

(weaknesses)是劣势,O

(opportunities)是机会、T

(threats)是威胁。

5

程序

相关部门

使用表单

跟踪验证至结案

YES

内外部信息收集

记录保存

方案修订

NG

部门风险和机遇识别

风险和机遇管控

风险和机遇评估

部门风险和机遇识

部门现状评估

风险和机遇识别管控

董事会议召集

方案(经营规划)建立

合作洽谈需求收集

趋势判定

确定投资计划

方案评估

总经理室

总经理室

总经理室

总经理室

总经理室

董事会/总经理室

董事会/总经理室

总经理室/各部门/评估小组

各部门/评估小组

各部门/评估小组

各部门/评估小组

各部门/评估小组

品管部

风险和机遇评估表

风险和机遇评估表/FMEA

风险和机遇评估表

风险和机遇评估表

5.1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

总经理室根据国际、国内、地区和本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对手、市场变动和价格、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企业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以往绩效、客户技术信息反馈等,确定本公

司企业目标和战略方向,识别出本公司投资计划要求,同时分析识别风险、消除风险、降低或减缓风险,充分利用可能的发展机遇,保证实现企业效益和管理体系预期结果,形成初步方案含经营规划等,同时上升至董事会讨论.

经公司董事会议讨论研究,最终确定公司战略目标方向及方案,明确与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包括需要考虑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或条件。

总经理室根据董事会会议决议结果,识别形成《风险和机遇评估表》,依照分析结果为重大风险或机遇的,需实施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并形成《风险和机遇评估表》。

各部门依总经理室决议后确定的公司战略方向目标以及识别出的风险和机遇,同时结合本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建立识别和应对的方法,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表》。

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车间、生产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风险:

5.1.1总经理对公司环境与背景、投资计划方案等阶段进行分析,明确公司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经营、环保政策环境,确定公司的正面环境与负面环境,并形成SWOT分析报告。

a

.在SWOT分析报告中,

SO方面,属于公司的机遇,利用公司的优势与机会,由总经理确定公司的“战略方向”。

b.在SWOT分析报告中,

WT方面,属于公司的风险,针对公司的劣势与威胁,识别出主要风险并采取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5.1.2相关方要求或期望中存在的风险或机遇。

a.

营销部识别来自顾客的要求或期望,识别出的顾客要求如果目前公司不能满足,则构成公司的风险,需要采取应对风险或机遇的措施。

b.

供应链管理部识别来自供方的要求或期望,并识别其中的风险或机遇,如果评估风险属于高风险或机遇,需要有应对风险或机遇的措施

c.

厂务部识别来自法规监管方的要求或期望,并识别其中的风险或机遇,如果评估风险属于高风险或机遇,需要有应对风险或机遇的措施。

d.研发部识别来自产品方面法律法规的要求,并识别其中的风险或机遇,如果评估风险属于高风险或机遇,需要有应对风险或机遇的措施。

5.1.3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a.对产品适用的法律法规、客户要求的变更造成的风险;

b.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c.设备、工装夹具、刀具对产品质量造成的风险;

d.产品售后的风险;

e.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设计失效风险①;

f.过程失效的风险①;

g.重大环境因素未识别的风险;

h.关键设备故障的风险;

i.应急预案不完善的风险;

j.人力资源短缺的风险;

k.操作工无法准确理解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l.订单突然增加的风险;

m.客户投诉增加的风险等。

注①:设计失效和过程失效可参考失效模式分析中DFMEA设计失效模式分析和PFMEA过程失效模式分析的方法对设计和生产过程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若选用其结果应按要求得到控制。

5.2建立风险/机遇管理团队

5.2.1建立分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

风险识别活动的开展应是一次团体的活动,各部门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应通过集思广益和有效的分析判断下进行,在此之前应建立一个“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总经理室应通过授权,赋予该“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以下的职责:

a.

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

b.

制定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并落实执行;

c.

组织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

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中,

总经理室应指派一名人员作为该小组的组长,负责规划和安排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的控制,并赋予评估小组组长以下职责:

a.

熟悉其所在部门的所有流程;

b.

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c.

熟悉本标准的要求,并依据本标准内容策划风险分析和评估。

5.3

各部门风险机遇策划及识别

评估小组组长依据总经理室最终确认的战略规划及目标,以及总经理室的《风险和机遇评估表》,组织策划识别各部门风险和机遇并编制《风险和机遇评估表》,指导操作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及对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规定。

5.4风险评估

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进行评价,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认,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的确认用以确定风险系数,之后根据风险系数确定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5.4.1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准则

风险严重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根据对潜在风险的评估量化,若潜在风险发生后,其会导致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危害程度,以下包括但不限于风险产生后会导致的危害:

a.法律法规、产品及客户要求;

b.风险发生时导致的环保影响;

c.损失的多少;

d.是否会导致停工/停产;

注:在对风险进行严重程度判定时,推荐扩大分析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层面,以便于更有效的对潜在的风险采取措施,以达到减少或部分消除风险乃至完全消除的目的。

为便于识别风险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风险严重度分为以下五类:

a.

非常严重

b.严重

c.

较严重

d.

一般

e.

轻微

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时,下表作为评价风险严重度的准则:

严重程度

描述

严重

等级

质量

质量环境

环境

顾客方面

影响后续过程

成本损失

(万元)

法规监管层面

污染排放方面

非常严重

顾客停止与我司合作

本过程无法工作

损失≥10

停业整顿

临近江河湖泊流域性

5

严重

顾客停线

本过程全部离线返工

10<损失≥5

行政罚款

本行政区域内

4

较严重

顾客退货

本过程局部返离线工

5<损失≥0.5

有条件运行

本工业区区域

3

一般

顾客投诉

下过程全部在线返工

损失<0.5

书面改善

本工厂内

2

轻微

顾客情报反馈

下过程部分在线返工

无损失

口头问题

不影响

1

严重度判定过程中,当多个因素的判定其严重程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严重度级别更高时,依据严重级别高的因素作为风险严重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表》中。

5.4.2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准则

风险的发生频率是指潜在风险出现的频率,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险频度定义为5级,如下所示:

a.

极少发生;

b.

很少发生;

c.

偶尔发生;

d.

有时发生;

e.

经常发生;

通过对上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评价风险发生的频度,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以其可能发生的频率进行量化确认作为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准则:

发生频度

定义

等级

极少发生

发生概率≤0.001%

1

很少发生

0.001%<发生概率≤0.1%

2

偶尔发生

0.1%<发生概率≤1%

3

有时发生

1%<发生概率≤10%

4

经常发生

发生概率≥10%

5

发生频度判定过程中,当一个或多个因素在判定过程中其发生频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发生较为频繁时,依据发生频率较高的因素作为风险发生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表》中。

5.4.3风险的可接受准则

风险可接受准则是通过计算得出的风险系数来判定风险是否可接受,通过对风险的严重度和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后,通过计算风险系数确定是否对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的计算如下公式:

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等级*风险频度等级

使用风险系数作为参考值,下表为风险风险系数的范围及当风险系数达到一定值时应对风险采取的措施:

风险

系数

风险等级及应采取的措施

风险等级

风险措施

15-25

高风险

应立即采取措施规避或降低风险

5-15

一般风险

需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1-5

低风险

风险较低

,接受风险

在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过程中,应保持风险措施的方案和实施结果的跟进记录,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措施的详细内容应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记录的保持依据《记录控制程序》文件执行,便于后续的查阅和跟进。

5.4风险应对

各实施部门应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风险采取措施,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风险的目的,风险的应对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当潜在的风险可有效的采取规避措施进行规避风险时,应制定风险规避方案,确认风险规避措施并予以执行,直至部分消除或完全消除风险。制定风险应对的额措施时必须将相关措施贯彻到公司日常运行程序中,且部门的管理活动不应与公司层面如SWOT

分析活动对应的措施冲突。

对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应考虑尽可能的消除风险,在无法消除或暂无有效的方法或者采取消除风险的方法的成本高出风险存在时造成损失时,再选择采取降低风险或者风险接受的风险应对方法。

5.5.风险和机遇评审的策划

风险和机遇评审应每年度至少实施一次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当出现以下情况是,应当适当

增加风险和风险评审的次数:

a.

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

b.

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调整时;

c.

发生重大品质事故或相关方投诉连续发生时;

d.

第三方认证审核前或其他认为有管理评审需要时;

e.

其他情况需要时。

6

引用文件:

6.1《记录控制程序》--------------------

SST-QEP-02

7

记录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