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合集7篇)

时间:2023-06-06 15:45:07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第1篇

关键字:新型人才;青少年;科技创新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逐步受到社会的重视,通过活动开展,激发青少年的内在潜能,培养其学习能力,鼓励实践、探索、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一、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的必要性

每位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为了达成愿望的实现,在对孩子的艺术培养和文化课补习上不惜重金。认为文化课相对的优秀便可“成龙成凤”。

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每每提到发明创造,家长和学生的脑海里都情不自禁的联想到爱迪生、牛顿、居里夫人等与我们差之千里的伟人伟事。让青少年去迪生未免有些贻笑大方。家长普遍的这种心理,从根本上限制了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那么中小学生究竟如何做到国家对其一直提倡的发明创造呢? 发明创造从广义上说,既有高科技的大发明,也有小科技的小发明,青少年在有限的知识前提条件下无法创造航空航天,也创造不了飞机导弹;但是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创作一些小发明。国家对青少年提倡的科技创新,不是要求发明的成果史无前例,而其深远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散性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全方面的成长和自身各种潜能的引发。

从古至今每一个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不起眼的小发明开始,从失败开始。正是青少年在常人熟视无睹的小发明中,培养和锻炼了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以后的伟大创造奠定基础。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曾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发明创造,创造意识非常重要。当有人称爱迪生是天才的时候,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而那1%的灵感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日常生活身边,有不少青少年看到其他同龄人的发明成果以后,十分惋惜,原来原理是如此简单,惋惜自己也曾有过同样的机会。生活处处有科学,发明就在你我身边。你的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你缺少一件十分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创造意识。每位青少年都希望自己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兴趣是进行发明创造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青少年必须重视创造兴趣的培养,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造兴趣和创造能力,兴趣和能力的收获是任何都无法估量的。

二、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提高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科学素质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是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了解,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信念,并具有实施、应用处理和参与实际事务的能力。在公众的意识里,已经认识到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是使国强不可缺的一个重要指标,而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高将为培养科学技术新型人才打下结实的基础,也为发展国家经济建立科学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仍处于把升学作为最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阶段。但凡与升学有关的各种科目补习班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参加,从小学入学到高考,分数成为了衡量学生的标准。这种片面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体制,严重阻碍了青少年个人潜在能力的爆发,束缚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成长。对青少年来说,学习本应该是生活与精神又与科技的交流活动,这些是不能仅凭一张试卷就能概括的。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从而深化对科学技术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发展其对陌生事物的探究能力。同时,通过多样的探究学习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良好的科学情感态度,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露出新型人才的一角。

三、培养科学素质教育 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交替,人人都需要知识的充电。 “少年强则国强”,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是提高其科学认识培养科学兴趣的有效途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出兴趣才能有产生探究的欲望。青少年的兴趣需要引导,经过科学教育的引导,其可能会对科技产生兴趣,从而产生探究欲望。展望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给我国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引以为荣的惊喜。遗传学告诉我们,在基因组中的DNA决定了个体在生理结构上和行为上的潜在性能,但并非所有的潜在性能都必定可以在那个正在发育着的个体中获得实现。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至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对新奇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因此,让青少年学生在做中发现、感悟、理解、探索,把枯燥的学习内容变为动态的探索活动尤为必要,而实践可以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宝贵的感性知识,是学生经历、感受、体验和获得知识的源泉。实践又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如果学生养成手脑并用的习惯,能利用大脑左右半球的协同作用,充分动手操作,尽心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有助于促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萌发智慧潜能。

四 、构筑社区科技活动平台

为了拓宽孩子智力发展的空间,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可以广泛构筑社区科技活动平台。社区科技活动平台的管理人员及师资可由退休教师、退休技工、熟练工人来担任,主要起到管理和技术指导作用,人员不宜多。平台还可以开设“技术培训”专题频道,播放趣味科学、实操技能、机械制造与维修等知识,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的作用。

五、建立家庭小实验室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第2篇

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发展先行区和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省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格局中,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教育部、科技部对广东给予厚爱。和广东省政府联合开展了省部产学研合作区域试点工作,大力支持广东在科技、教育工作的很多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

三年来,在两部一省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单位的积极参与下,省部产学研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成效不断显现。校地、校企通过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实施产学研结合项目、共建研发平台等多种模式,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了广东区域创新体系,提升了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省部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广东破解制约发展重大难题的重点工作和开展自主创新综合试验的重要基础及主要内容。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是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条件下制胜的核心战略资源。当前,广东省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坚持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努力建设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善于科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两部一省”联合启动的“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就是深化省部合作,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培养和引进一大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创新之举。

通过省部合作平台,组织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广东企业的沟通联系,促进校企、校地产学研的深入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省部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开辟国内优势创新资源加快进入广东的新渠道新途径,同时,也为全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了加快培养中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的大舞台、加快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的新天地。

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高校能否培养出善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正日益成为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组织实施企业特派员行动计划,为中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深入了解企业和产业的技术需求提供了条件。从目前众多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第一批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情况看,高校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上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培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比如华中科技大学专门制定政策,把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驻点一年,作为其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

明确定位,扎实推进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

今年6月,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政府联合印发文件,共同组织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对于单项具体工作,两部一省联合印发文件,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充分体现了两部一省的主要领导对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国内第一批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应该感到无比的光荣,同时,也应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

以企业为主体,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

企业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要以服务企业为主要目标,主动开展工作,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凝练出支撑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和高校、科研机构的雄厚科技创新资源和优势,组织力量开展技术攻关。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特派员除了肩负为入驻企业服务职责外,还应成为企业、地方政府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联络员和桥梁,要积极推动相关高校、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更多、更紧密的产学研合作。

以服务产业为己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批143名特派员主要从事领域集中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广东支柱产业,涵盖了广东20个地级市,与广东的产业发展布局契合度非常高。这一批特派员大都来自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科研机构,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超过了85%,很多都是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省部产学研办和地市科技局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深入的调研,结合产学研创新联盟、示范基地和创新平台建设,凝练重大产业共性技术需求,突破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省内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在“特派员行动计划工作指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根据实施方案,切实负起责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形成工作合力,推动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省部产学研办和科技厅要切实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制定和落实支持特派员开展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要督促各地市科技局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时时关心特派员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要经常到特派员入驻的企业,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也希望特派员派出高校、科研机构要解决好特派员们的岗位、工作考核等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在企业安心工作。各特派员驻点企业,要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机遇,要切实履行协议,为企业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要充分发挥企业特派员的技术所长,解决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加快提升自身研发能力。

创新思路,不断开拓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新局面

在刚刚闭幕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大会上,书记、科技部万钢部长、黄华华省长、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等领导都对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深化省部产学研合作,推动省部合作再上新台阶,迫切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不断开拓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新局面。产学研各方及有关部门要在抓好企业科技特派员、产学研创新联盟、共建创新平台等具体工作的同时。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勇于探索更多有利于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新模式,不断丰富省部产学研合作的内涵。

广东省委、省政府一直把省部合作作为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平台。在两部一省印发的《关于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近期出台的《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中,都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优化环境,努力创造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新优势。希望各位特派员在为企业和产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也要把为企业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和优化企业研发团队作为工作重点。要通过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研究生创新基地、共建企业研发中心和委托培养等方式推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第3篇

关键词 科技领军人才 培养模式 作用发挥

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胡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加速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国内各省市纷纷围绕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采取一系列举措,例如,广东省加大“博士后”的培养力度,上海市实施留学人才集聚工程,河北省着眼拔尖科技人才的培养,四川省全力集聚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湖南省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浙江省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

院校虽然在科技领军人才成长的制度机制建立方面没有优势,但在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方面应充分发挥作用,不断探索既能体现院校的办学优势,又符合科技领军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训)模式,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1 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其特殊素质要求

当前创新人才主要是在科研环境中自然成长起来的,专门大规模培训很少。通过征求院士意见,对培养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培养对象普遍存在对重大战略性科技问题把握不够,不了解现实社会对科研创新的需求,缺少开阔的国际视野,不太了解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需求等问题,甚至有自主设立课题、自己研究;有的科技干部因受不良风气影响,贪恋官位,心浮气躁,不愿在一线做艰苦细致的科研工作等。对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也存在重专业知识培训,忽视创新思维的培养,重学历层次拔高,忽视创新能力的锤炼,重人才团队的组合,忽视合力优势的发挥等现象。

从这些现象,我们不难分析,科技领军人才不能仅像一般的科技创新人才那样,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特殊素质要求。一是要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科技领军人才首先要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要像钱学森等老一代科学家那样把“强国之梦”当作一种理想、一种责任,只有对国家、对民族有着强烈的责任心的人,才能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才会渴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并以此作为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不竭动力。二是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文化素养。包括深厚的专业造诣,战略性、前瞻性的视野(远见卓识),高尚的人格品质和艺术修养等。深厚的专业造诣是科技领军人才内在的基本要求,它体现在科技领军人才具备其研究学科领域系统的、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在解决有关科研技术的疑难问题时,有新思路、新创意。战略眼光和前瞻性视野,保证能带领整个团队始终走在同一科研领域的前沿。三是要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卓越的领导协调能力。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所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21世纪是一个合作互利、强强联合的时代,只有合作才会共赢,这种合作既包括团队内的合作,也包括团队外的合作,而能否形成强大的合力,是与科技领军人才的领导协调能力分不开的。这些素质是作为科技领军人才所必不可少的,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要注重从提高这些素质入手。

2 院校在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中的模式选择

2.1 顶级专家高端帮带引领学员开启创新思维的大门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当前中国两院院士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断层现象比较严重;有的老院士感言,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把接班人培养出来,因此,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的首要一环是要注重发挥老院士的作用,通过总结学术思想、传承科学精神、指导科研创新等方式,坚持好接力培养,促进年轻优秀科技人才的快速成长。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训过程中,我们通过专家、院士高端授课与座谈帮带的方式来启迪学员思维,从学员反馈情况和研修效果来看,学员对聘请顶级科学家授课辅导反响强烈,感到院士、专家的授课“站位高,信息量大,内容前沿,方法科学,经验务实,问题分析透彻,启发深刻,启迪作用强”,“阐明了科技创新的精髓,拓展了科技创新的视野,推动了创新思维模式的转变,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每一次与专家院士面对面交流,都有一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之感”。这充分证明了顶级专家、院士在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无可比拟,不可替代。

2.2 灵活运用讲坛与研讨交流拓展科技视野,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创新灵感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多样性与交叉性并存,学科专业分类越来越细,融合度越来越高,实践证明,大量的学术技术成果和发明创造往往产生在多个学科专业的交叉点上。但从当前科学研究的现状看,很多科技人才囿于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不关注科技发展前沿动态,不关注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科学研究思路不畅。因此,在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中要引导科技人才在科研创新实践中,要坚持联系的观点,自觉运用大跨度交叉、整体性把握、综合集成掌控的方法,努力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学员讲坛与研讨交流在科技领军人才培训中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从培训效果来看,学员讲坛“开拓了知识面,启动了交叉综合思维”,研讨交流“碰出了阵阵思想火花,使科技创新思路更加清晰”。学员们普遍反映,学员讲坛与研讨交流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学习环境,纵向学习的同时,横向也萌生了创新灵感”,这种教学方式“符合现代科技综合集成的特点和规律,达到了多学科领域充分融合的目的”。院校应在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中加强学员讲坛与研讨交流,不断创新发展培训模式。

2.3 采取科研学术考察增强团队意识,学习团队建设经验

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的方向发展,靠个人力量单打独斗很难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必须凝聚不同类型人才、汇集各方面智慧,才能出大成果、有大建树。这就要求科技人才必须牢固树立团队意识,善于运用社会思维模式开展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信息获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集思广益能力、合作攻关能力。这就启示我们,要引导科技人才不断强化团队意识,注重发挥群体优势,在充分吸收团队智慧中寻求创新火花。通过考察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参观高科技企业的科研实践和产品转化过程,并与其科研团队进行学术研讨交流,吸取各团队集智攻关的先进思想与方法,通过考察,学员们感到“每一次与一流团队零距离接触,一下子就打开了科研创新的思路”,同时学习到了很多科研团队集智攻关的先进经验,在考研考察与学术研讨活动中,学员交叉思维得到释放,创新灵感得到发挥,仅在科研考察过程中,学员之间便达成科研合作意向160余项。科研考察与学术研讨的培养(训)模式充分得到验证。因此,应该进一步拓展科研考察范围与交流环境,到国内、甚至国外一流科研院所开展考察与学术交流。

2.4 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培养领导科研能力和集智攻关能力

人才培养的规律之一是与工作实践结合进行培养,对于科技领军人才来讲,要融入国家信息化建设大环境,依托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通过对重点课题的攻关、研发和推广,使领军人才在科研实践中得到锻炼与升华,从而逐渐成长为站在各个学科最前沿的科技领军人才。院校有着众多的先进学科、重大科研项目,与国内有关单位有着密切的科研合作与联系,完全可以在领军人才培养中通过与领军人才开展联合科研攻关,让科技领军人才在这些项目中担任主要角色,甚至是项目领头人,以起到提高领军人才科研领导能力和集智攻关能力的目的。

3 院校在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发挥

3.1 桥梁纽带作用

院校中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为科技领军人才提供一个交流创新体会的平台。发挥这个桥梁纽带作用,主要是要通过设计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方案与实施计划,提供既符合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规律又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要综合运用重在启迪思维的名家授课,没有“标准答案”的互动研讨、紧扣创新要素的科研考察、开阔科技视野的学员讲坛与展现学习成果的大会交流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开挖学员的创新思维,开拓学员科技创新视野,为学员提供一个多学科充分交叉融合的成长环境,供科技领军人才交流科研创新经验。要继续探索更为有效的方式方法,保持与这些领军人才的经常流,建立科研合作服务站,将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延伸到平时的科研合作中,跨系统跨部门进行资源整合,跨学科跨专业进行知识融合,以达到互学相长的效果。

3.2 引领示范作用

目前,院校在教学科研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这些团队都承担着国家或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其先进的团队经验和科学精神一直得到了比较好的传承与发扬,不断出创新成果,在国家科技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对于参加培训的领军人才来讲,通过考察先进的学术成果,与院校一流的创新团队面对面的交流,深刻感受到发挥集思广益、合作攻关的团队优势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对提高科技领军人才的团队意识和领导科研的能力将有着巨大的引领示范作用。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第4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人才;行政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6-0116-02

高等院校作为为社会提供高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是科技创新知识的发源地和造就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但是相比目前国内先进教学省市区域来说,河南省的科技创新培养的现状却不尽人意,需要我们及时反思。

一、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河南省高校行政化干预比较严重

河南省政府和教育厅近几年对于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高度重视,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在增强高校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为河南省科技创新领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力、学校的办学水平以及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制度和评价方式全要依靠政府行政机关的推进。当前高校行政化管理机制在资源分配、人才评价、教育培训、人才引进和教学设置等各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行政对教育的干预并不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制约了一些前瞻性科技创新技术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发现和培养。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国际化视野的扩大,以及资源配置的进一步市场决定化,这种传统的以行政为主导的资源管理机制、人才评估机制和创新科技评价机制急需被打破,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市场化让出道路。

(二)高校教师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能力相对不足

现在的大学随着大学生的扩招持续了很多年的快速发展,在河南省提供了培养人才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随着高校在校学生的不断扩招,办学条件也在逐渐改善,但是大学之间的条件差别较大;科教资源配置不均匀,因此教学实力也是良莠不齐;科教分离也比较严重,教学和科研严重不平衡。好的学校少,好的教师就更少,而且现在很多高校教师的思维僵化,以教为主;课程资源贫乏,缺乏创新;课程内容陈旧,教案多年不;在教学上只会以教为主,单一地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不足。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中,教师自身要有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新一代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必须要具备科研和实践居于一身的能力,而且还要具有科技科学的前瞻性和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引导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人,如果自身没有科技创新意识,根本就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人才。目前河南省高校大部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不足,教师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三)河南省高校教学设置缺乏针对性

目前河南省的高校在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中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虽然随着行政的引导、市场的需求,很多高校为了迎合市场,也增加了很多市场化的专业和课程,并把这些东西归位到教育教学深化改革中,但这其实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真正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需要一整套的教育教学的重新规划,现在的整体教学设计存在着不足之处,教学设置死板僵硬,很多学科的设置太过于偏向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较少,很多学科的设置完全没有针对性,也没有科技创新前瞻性可言,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以后走上社会却发现自己在高校里学习的东西很多都没有用,参加工作以后发现需要从头学起,这样的教学设计显然是不合理的,根本就不能很好地推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想把高校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搞好,就一定要顺应社会潮流,高校从大学生一开始进入学校就应该有目的地规划整个大学期间的科技创新理念的培养和实践教学课程。

(四)高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培养理念相对滞后

目前不少河南高校的大学生教育中,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多看中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培养,很多孩子从小就只会学习,目标就是学习和考学,这样的教育理念极大地限制了孩子的创新思维发展,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和缺失,很多学生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以外,完全没有科技创新理念,经常能够听到所谓的“高分低能,高学历低能力”就是这种教学弊端导致的。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到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几乎就没有学习过,毕业以后走上社会才发现完全没有能力去面对社会的竞争,只能惶惶然去考研,去考博。这样没有任何科技创新思维的大学生,也就不会有自我创新、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理念,极大地影响到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要想更好地培养出新一代的科技创新人才,势必要从根本上培养和改变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

(五)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形成

内容:现在河南高校也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一些探索,如:2011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ZX-103);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A630085)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框架下河南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作者:王芳(郑州轻工业学院)。以及2013年的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提升河南区域软实力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0764);作者:李家祥(许昌学院社科部);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B630033)的《河南省创新人才模式探析》;作者:于善甫(黄河科技学院)等,虽然提出了一些办法和研究,但是科学高效成体系的培养模式尚没有形成。

二、未来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一)逐步加大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力度

逐步加大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力度,根据河南省现宰高校的实际情况,学习外省区域的先进经验,找到去行政化的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未来主要研究的方向在进一步改善行政管理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方式,以产生切实有效的人才成果为导向,改革现有的人才引进制度,改革科研评价机制、成果评价机制、人才评价机制,逐步推动行政管理在科技创新评价环节中退出,对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出贡献的人才予以优先的支持,并且简化支持生序,保证公平自由,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铺平道路。

(二)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

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首先,提升现有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教师的能力,加大对目前河南省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课程的教师投资力度,对高校现有的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提升教师辅导科技创新人才的能力,改革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能够分类施教,在教授大学生理论知识的时候能够同时植入科技创新的理念和精神;其次,畅通各类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师的引进渠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一大批高层次、有活力、有创新、有思维的先进教育人才,同时能够聘请社会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才、企业家、科学家、创新人才到学校开展课程、定期开展讲座,给大学生创建一支创新型、实践性、科研型的新一代科技创新引导导师团队,能够给学生在大学里就提供更实际的贴近社会的科技创新教育引导。

(三)重新规划高校实践教学课程设计

改变现有教学方式,革新现有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改变传统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加大实践教学的分量,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通过广泛的多方面的科技创新课程开展,多融入启发性、引导性教学,勾起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并同时多开创新型课外课程,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走出校园,去接触社会上的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科技人才,让课程和实践相结合,体验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在学习中拥有创新新思路,为科技创新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科技创新思维理念的培养

加深科技创新思维理念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型的前提,积极引导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从思想上、思维上改变大学生学习的目标和理念,通过思维的引导,让大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习以及学习什么,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变学生思维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改变现有高校学生的“高分低能”的不良现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W生科研能力,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与学习乐趣的培养,早日参与科研研究,在从事科研过程中能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坚持不懈的科技创新思维。

(五)构建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河南省来说,省内高校承担着为河南科技实力进步发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首要任务。为了进一步发挥河南省高校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主体作用,各高校要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改善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及时弥补,瞄准国内外前沿科技发展的最新形势,针对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教育办学的定位,确定创新人才培养方向,围绕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从管理观念、教育改革、师资培训、教学提升、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践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实力,发展出一套符合新时代需求、切实高效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争取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高水平的人才,为河南省未来快速提升软实力,加强核心科技竞争力以及科技实力全面发展中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提高河南省创新科技的整体能力和后劲。

参考文献:

[1] 徐晓媛,史代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第5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教学平台;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19-03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强调:选择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东北石油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强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依托,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多层次、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二、加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和意识强、创新水平和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决定着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际能力。每年都举办院青年教师比赛课、创新开发设计竞赛活动。为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培养“科研型”、“创新型”青年教师队伍,为青年教师将来能参与高级别科研课题的申报奠定基础,设立院青年教师基金。鼓励学生在青年教师的指导下积极申报国家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强化青年教师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设立院级管理的青年教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给予一定经费支持。支持青年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获国家奖励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奖励。组织教师申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带动教师队伍建设,使多数教师能够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逐步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三、突出专业特色,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1.应用物理学专业,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改进优秀学生培养方式,如何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与创新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应用物理学专业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探索优秀拔尖学生的选拔机制,为优秀本科学生构建学习平台。

2.实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校企合作“电子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依托。实行3+1培养,学生需完成分散在各个学期累计一年的企业阶段学习和实践。以实践课为载体,不断加强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先聘请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担任专业课主讲教师,并以这批教师为核心,不断加强专业教师工程经历的培训,通过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工作、在企业建立教师培训基地、以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为载体、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等,培养专业教师工程经验。

四、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本科生教育中体现四个阶段培养:一年级“素质教育”,二年级“知识教育”,三年级“技能教育”,四年级“综合教育”。本科生导师制的核心是密切、融洽的师生关系,要求导师注重道德引导、以“一对一的学习指导”为重点,培养学生自学、独立思考、触类旁通的能力,体现了师生互动、素质教育及“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的理念。通过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创设一种“教”、“学”互动的宽松的育人环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较早地进入教师的科学研究,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五、加强电子类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大力度开展学科竞赛

1.作为工程技术与应用性都很强的电子类专业,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践教学平台上丰富多种形式的实践条件可以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在专业舞台上一展身手。通过设立多种形式的课内、课外开放式的实践项目,竞赛型、学术探索型、社会实战型、自我提高型等,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成长的最佳环境和氛围,也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扩建现有的电子创新设计开发基地,使更多有意愿进入基地的学生能够有实践创新的环境。

2.平台向全校电子类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开放,可同时容纳约80人进行各类实验和技能实训。同时也面向社会开放,构建以创新开发培养为主线、体现“强化就业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引导创新实践,提高基本素质”的实验实训体系,开设基础型、设计型、综合型和自主创新型和“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等多层次、多种教学模式的实验实训。

3.结合“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开展研究生及优秀本科生助教、助研、助管的方法,弥补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的不足,也使优秀学生较早的进入实验室进行创新研究。

4.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国家、学校和院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鼓励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撰写科技论文、申报专利,使学生较早的参与科学研究,从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5.实践教学平台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为配合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在实践平台架构、实验条件建设、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将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工作。

6.在平台管理方面、实行全天候开放,除了正常教学学期外,实验室技术人员在寒暑假期均实行轮值制度,保障各项课外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7.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的优势,组织部级、省级和校级学科竞赛和创新大赛,使每年报名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从以往比赛结果来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都较以前有了大大提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竞赛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了好的成绩,这是学校的一个闪光点,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在外的形象。参加竞赛能够提高专业办学实力及声誉,同时能够加强同兄弟院校的沟通和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主办学科竞赛。①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②参加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③主办东北石油大学电子设计竞赛,参加校“挑战杯”;④参加美新杯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⑤参加全国“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⑥主办东北石油大学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⑦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8.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推动了学院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实践,通过对历届参加电子竞赛学生调查、参赛的学生毕业就业率达到了100%且实现了高薪就业。

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培养创新人才平台建设

经过多年与“大庆油田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的科研、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合作,于2007年校企共建了“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油气田控制与动态监测实验室”,于2010年校企合作建成“电子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于2011年5月校企合作申报成功了省教育厅的“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十二五”期间学院将深化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加强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研究生和本科生创新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1.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基地。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工作,与校外基地科技人员沟通交流,了解生产实际技术需求,加强横向科技合作。构建科技服务、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实施的探索基地。使平台成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习基地,每年可接收150名本科学生进行创新实习实训;聘用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设计(已指导50余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设计);平台建设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3.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的实践基地。能同时容纳20名研究生从事论文研究工作,校外基地已为学院培养硕士生14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互聘兼职人员、实施“双导师”制培养研究生。

4.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近年来已有7名硕士研究生分配到大庆油田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工作,20余名本科生分到该公司工作。

七、结语

构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本科人才质量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强化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我院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近年来,我院学生参加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了学风建设,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提升了专业的知名度,吸引了更多的生源,其中参赛的学生毕业就业率达到了100%且实现了高端高薪就业。

参考文献:

[1]陈新华,等.电工与电子实验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6).

[2]丁坚勇,等.建设高水平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践[C]//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6.

[3]郑双进,熊黎,黄志强,周丹.工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探索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高志凯,王定君.本科生导师制的渊源、内涵和实施意义――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1,(1).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第6篇

依靠科技进步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法宝和成功经验,是提升气象业务服务水平的关键。因此,要着力强化气象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成果转化的能力和中国气象事业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积极推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科技创新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彰显,而气象事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和强烈。目前,我国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气象大国地位不相称,尚不能满足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需求,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类科技资源的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渠道不畅,科研与业务有机结合的政策环境和机制措施有待完善;实质性部门合作、协作机制尚需加强;部门内国家、区域、省级科技力量的布局、分工、合作的格局和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气象人才培养不足,科技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领军人才相对缺乏、创新团队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制约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的涵义

总的来讲,科技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其次,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第三,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第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1]。气象科技工作必须突出行业特色、立足部门职责,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以增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解决气象业务服务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着力提高事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核心领域。

三、高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针对切实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这一问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一要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政策研究,制定更适应新形势发展、更具针对性、更科学合理的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体制机制;二要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现有人才的分类管理,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良好的环境;三要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端口前移,既培养业务服务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又注重培养更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注重对气象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首先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水平,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及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技能技法等等。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我国的形势下,采用国际化培养方式是快速培养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访问学者、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博士后等形式,邀请或接收国内外相关气专家学者进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

2.分化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复合型气象人才

气象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科学研究、发展气象学科知识为取向的高层次学术型气象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以气象业务实践工作为取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集成合力才能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3]。如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既需要尊重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纯粹性,也要保证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从而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支撑。气象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天气预报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是气象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4]。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结合点,使高校教育由高校向社会延伸,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兼顾的契合点。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结合院校气象相关学科的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加强部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培育和建设工作,进行气象基础、气象应用基础研究,为气象科技创新夯实基础。高校除承担研究、教学等工作外,还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工作。

4.加强科技服务型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第7篇

本文分析了创新教育视域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基地建设、教师建设、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以加强电气类专业特色建设。

【关键词】

创新教育;电气类专业;特色;建设

在创新教育背景下,专业特色建设已经成为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电气类专业作为高校的重点专业,直接关系者电气人才培养。在创新教育日渐重要的高校教育中,电气类专业特色化建设成为各高校的重要工作。研究创新教育视域下电器类专业特色建设不仅能够促进电气类专业的发展,而且对高校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有着深刻意义。

1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类专业的综合性较强,不仅涉及到电子技术、电力技术,而且还涉及到信息网络技术、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学科知识。因此,电气类专业应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首先,在创新教育视域下加强电气类专业特色建设要加强制定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根据学校的文化传承、办学历史和专业发展方向制定。为此,高校应积极制定体现本校人才培养特色的方案,并根据方案构建电气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规划电气类专业的发展方向。另外,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电气类专业特色建设应加强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坚持创新人才培养的主线,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突出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和创新性特色;其次,在创新教育视域下加强电气类专业特色建设需要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将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国际交流能力等目标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之中,重点培养能够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尤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要着重强调国际化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再次,在创新教育视域下加强电气类专业特色建设应加强重视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沿性,在特色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高校的办学传统,而且还要重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前沿特点,及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促进专业特色化的发展。另外,高校可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大学的优秀课程资源,加强培养国际化人才;最后,加强重视课程的模块化发展。在创新教育视域下加强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设置模块化教学,按照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自主发展课程这四个模块进行课程设置。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文化艺术教育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电气类专业学科需要学习的主干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电气技术等专业主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自主发展主要指新技术选修课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课,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加强综合实践基地建设

首先,在创新教育视域下加强电气类专业特色建设应按照专业课程的类别构建实验室体系。为此,学校可以根据专业课程设置专业主干类实验室。例如,高校可以根据电力电子、电机、电磁兼容等内容开设相关的实验室,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研究。另外,高校可以根据专业的发展方向建立综合类实验室,以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例如,学校可以开展智能楼宇模仿、智能变电站、控制工程实验室、电力系统实验室,开展专业实践教学。除此之外,高校应加强重视创新教育,建立以创新研发为主的实验室。例如,高校可以建立科研实验室和创新实训室,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在创新教育视域下加强电气类专业特色建设应加加快建设教师自研实验室。建设教师自研实验室能够有效避免高校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设备雷同、缺乏特色、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为此,学校应加强重视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科技兴、创新性、开放性、研究型和工程性的科学研究,加快建设用于教师科学研究的实验室,促进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最后,在创新教育视域下,电气类专业特色建设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建设实习基地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校内的实践教学资源,而且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实现学校和企业人才培养的优势互补,为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行业发展前沿特点知识和学科交叉技术。并且,小校企合作合作构建实习基地应突破传统的企业实习实践模式,根据学生的课程学习开设企业见习和企业实习教学,加强学生对相关行业的了解。

3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在创新教育视域下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采用层析教学法培养一般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首先,高校应积极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将创新型人才培养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之中,通过开设必须课的形式,制度化执行人才培养计划。例如,电气类专业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完成创新产品研发,加强学生的创新锻炼,积极培养一般性创新人才;其次,高校应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新研究,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学校可以通过开放性的创新实验室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年级进行创新实践。除此之外,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创新竞赛和科技竞赛,加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最后,高校应积极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激励政策,充分调动电气类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为此,高校应对电气类专业特色化建设提供经费资助,并制定针对教师和学生的经济奖励及工作奖励,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研发的积极性。

4建设双师型教师

在创新教育视域下加强电气类专业特色化建设需要高校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为此,高校应积极重视电气类专业教师的教学培训,定期组织电气类专业教师参加培训,引导电气类专业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技能,尤其要学习实践教学技能。另外,高校应组织电气类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训,了解行业发展的前沿热点和新兴技术,不断提高电气类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使电气类专业教师能够科学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作者:季颖华 单位:仪征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