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健康性护理诊断(合集7篇)

时间:2023-05-25 17:36:32
健康性护理诊断

健康性护理诊断第1篇

【关键词】妇幼 门诊 健康教育

1 妇幼门诊的特点

1.1 病人以妇女和儿童为主,病人多、流动性大、年龄、文化参差不齐 门诊病人来自社会不同层次,既有病人也有陪伴,既有老弱也有婴幼儿,既有病残也有健康人。患者及陪伴者来回走动,人群流动性大,健康人与患者相混杂,而人群的构成造成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交叉感染;又容易因人多拥挤、小孩哭闹嘈杂、疾病的痛苦、行动不便、焦虑不安等因素,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同时也会影响医务人员的情绪。

1.2 疾病种类多 妇幼门诊病人涵盖各种类型疾病,患者的疾病、病因、病种、预后各有差异。就诊患者的职业、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状况、文化习俗、对医疗的希望、需求无从知晓等。

1.3 病人及其家属看病心切、排队时间长、治疗环节多 门诊诊治一般都要经过挂号、候诊、就诊、辅助检查、确诊、取药、输液(有必要时)等流程,反复多次排队,容易使病人及陪伴烦躁不安,尤其是患病小孩的家属。

1.4 病人停留时间短 门诊病人轻者就诊后即可回家,重者需要抢救或住院治疗,在门诊时间紧迫,没有过多的停留时间。时间上的限制,不仅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而且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

1.5 门诊医生不固定、轮换时间执勤 这样常常会使一些远道慕名而来的病人及其家属失望,可能导致不配合诊疗和护理。

2 健康教育目的

健康教育是为了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影响个体评价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要求门诊护理人员掌握沟通技巧,取得病人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从而满足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所需,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3 门诊健康教育方法

3.1 口头健康指导 门诊健康指导大多数是通过口头指导来实现的,是健康教育重要的一部分。由于门诊病人参差不齐、停留时间短,想在短时间内知道自己所要了解的一切,想明确诊断,尽早离开,这就要求门诊护士在咨询解答时要注重针对性,应用通俗易懂、易接受和理解的语言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指导的内容少用或者尽量不用医学术语,注意语言技术,不长篇大论,使病人感到亲切真实,和言悦耳,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转贴于

3.2 利用宣传栏 在门诊走廊各科室候诊区墙面设固定的宣传栏,内容除有专家介绍外,还可以根据季节宣传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预防知识等,要求文字简练、重点突出、图文并茂。

3.3 利用健康手册 在门诊或者输液室相应的地方设架子摆放健康手册,病人及其家属在休息、候诊和输液时能随手取阅健康手册,患者及其家属通过阅读手册上图片、文字获得关于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手册内容应短小,语言通俗易懂,突出重点,知识全面。

3.4 利用电视、DVD视频等播放方式 门诊候诊室或输液室设电视或者DVD等视频,播放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预防知识以及疾病的日常护理知识,使患者获得一些基本的防病治病的护理常识,增加其对基本疾病的护理知识,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疾病的预防以及减少并发症起到一定的作用。

4 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

门诊是首诊科室,大部分病人通过门诊得以诊断、治疗而康复,因此门诊健康教育是门诊护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护士的职责与义务。对门诊护理人员实施岗前培训,加强门诊护士健康指导意识及培训,门诊护士在上岗前除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提高业务能力、职业素质及医德医风教育外,还需进行沟通技巧、独立判断、综合护理及解决问题能力等培训,确保护理工作者在病人就诊过程中能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自身为了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更新知识,使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要求护士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及交流经验,准确地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实事求是,尊重患者的权利和义务。面对人多拥挤、小孩哭闹嘈杂的环境,妇幼门诊的护理人员要善于控制自己,不要把不良的情绪带到工作中,为患者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使其护患关系达到最佳的状态。

参 考 文 献

健康性护理诊断第2篇

关键词: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88-03

随着护理学专业化和专科化发展,培养护理本科生使用护理程序、提高临床决策能力成为护理本科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与挑战。健康评估能力是临床决策能力的基础,它是培养护生收集资料、“以与医疗诊断不同的整体护理评估的思维模式”、确认患者的护理问题/护理诊断、监测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的能力[1],是现代护士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护士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必备技能[2]。为了探究提高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的方法,2013年,我们将养老机构作为培养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的第二课堂,利用护理程序指导护生在养老机构开展融学习与服务为一体的健康评估实践活动。活动后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以每个服务小组为对象,对参与活动的16组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其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的感想、收获和建议,探讨养老机构社会实践对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以我系2010、2011级共32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级23人,2011级9人。2人/组,由2010级、2011级学生结对组成9组(G1-G9),由2010级学生结对组成7组(G10-G16)。所有护生均完成了《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学分,具备一定的健康评估能力。

(二)研究方法

1.实施方法。确定服务对象:石河子市绿洲医院老年科是集养老、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养老机构,从这些老年人当中选择由医院确诊过的老年患者16名(其中,高血压病人10名、糖尿病病人6名)。准备工作:由教师编制健康评估实践的相关表格,包括养老机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评估表及随访表。评估表以吕探云主编,人卫版《健康评估》(第2版)、《健康评估》(第3版)教材为理论依据,结合养老机构老年人特点,参考国内外文献,经专家咨询和预试验基础上编制而成,内容包括:老年慢性病患者人口社会学资料,基本健康信息,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及其他需要;随访表主要包括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信息(症状、体征、服药)及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等内容。以上表格编制完成后,由教师就这两份表格的使用对32名参与护生进行培训。组织分工:1名老年慢性病患者由2名护生配合照顾。教研组2名教师参与本项目,每名教师负责指导8组护生;指导形式包括组织小组讨论及现场指导,其中每对学生的现场指导次数不少于3次。实践内容:从2013年4月6日开始,每周1次,连续12周。每组护生首次实践需完成“养老机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评估表”,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确认服务对象的护理问题/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其余每次则需按照上次制定的护理计划进行实施与评价,并完成“随访表”,在教师指导下,再次确认护理问题/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如此不断循环。最后一次实践每2组互换服务对象以《养老机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评估表》完成终末评估。

2.评价方法。评价内容: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护生健康评估能力的评价尚没有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应从健康评估理论、问诊能力、沟通能力、护理体检能力、阅读及分析相关检查报告的能力、病历书写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3,4]。结合养老机构的特点,本研究从问诊能力(含沟通能力)、护理评估记录书写及诊断思维能力两方面拟定访谈问题,探讨社会实践对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的影响。问题包括:(1)社会实践前后,您与老人的交流与沟通能力有无改变?改变表现在哪些方面?(2)社会实践前后,您对资料的分析归纳、作出护理诊断能力有无改变?改变表现在哪些方面?(3)社会实践前后,您书写护理诊断的准确性有无改变?改变表现在哪些方面?(4)社会实践前后,您的护理评估记录书写的质量有无改善?改善表现在哪些方面?(5)参与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您的收获有哪些?(6)您在为老人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障碍有哪些?(7)您对这项活动的建议?每组学生的访谈时间约为20分钟,访谈前说明目的,在征得学生的同意后现场录音。在访谈过程中,要认真倾听谈话内容,并仔细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对有疑问的内容进行澄清和确认。反复听取录音资料,将资料整理成文字,通过编码、分类和提炼主题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二、结果

(一)沟通能力

1.准备工作。多数学生表示,会在每次实践开始前做部分准备工作。如G5说:“平时到临床见习,我们五六个学生问一个患者,自己也不用做太多准备,反正总有人会问;这次活动就我们两个人,再也不能依赖别人了,为了不尴尬,我们会提前把各自要问的问题分配好。”G6说:“第一次评估是像以前那样按照评估表逐条去问,结果发现老人好像听不懂,有一次还闹了笑话,我们这才意识到问题的问法过于书面化。后来,我们两个会提前交流一些问题的问法。”G8说:“我们在给老人做糖尿病健康教育时,前几次只是讲一些知识,她好像听不懂,也不感兴趣,后来的内容比如糖尿病足,我们就提前在网上找了相关图片,用手机给她看,效果好多了。”

2.沟通技巧。多数学生表示,随着实践的深入,会有意识地使用问诊及沟通的技巧,沟通效果也有了很大改善。G1说:“我们组的老人特别喜欢我们来,每次我们来了就会给我们讲好多他以前的事,这样就影响我们做正事(评估)了。后来,我们就渐渐能把握把他‘拉’回来的时机了,他想说的也说了,我们想问的也问了。”G3说:“开始时我们经常会一次问好几个问题,我们组的老人耳朵背,她总是‘挑’着回答,有的问题就漏掉了。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提问方式需要改变,在那之后每次就问一个问题,问的时候声音大点,她回答起来几乎都没问题了。”G13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按照评估表逐条来问,后来发现有的问题具有相关性,我们就把相关的问题组合了一下,放在一起问了。这样既节约了时间,也没出现相似问题重复问的情况了。”

(二)护理诊断

1.评估意识。访谈中有3组学生表示,评估意识得到了强化。G2、G11说:“以前我们也经常来养老院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当时的服务内容带有随机性和盲目性。这次来机构,每次都是先评估后服务,这使得我们的护理措施更有针对性了。”G8说:“以前来机构,我们能为老人做的只有剪指甲、洗头等这些基础护理工作;这次通过评估老人的情况,我们为他们讲解了需要的健康知识,受到了老人的欢迎。”

2.拟定护理诊断的能力。多数学生表示,通过实践,拟定护理诊断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G10:“之前在收集到的资料中很难发现问题所在,摸不着头绪,通过训练和老师的精心指导,发现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G4:“能按照老师给的思路来分析护理问题,提护理诊断时的逻辑思维明显增强,提出的护理诊断更加全面准确。”G16:“理论课学习时侧重于确定护理诊断的名称,现在对于相关因素的确定感觉容易了很多。”G7:“以前写护理诊断会出现自编自造的情况,现在会有意识的查找资料,在护理诊断手册中查找、分析与资料相符的护理诊断。”G9:“之前随口能说出的护理诊断名称也就五六个,现在掌握的护理诊断数量增加了许多。”

3.护理记录书写。多数学生表示,护理评估记录的书写能力有了明显提高。G16:“现在每次碰到阳性资料都会进一步询问相关原因,把原因补充到护理评估记录里,这样有利于确定护理诊断的相关因素。”G14:“前几次上交的护理评估记录总有漏项,老师在群里指出问题之后就注意多了,每次书写完成后,我们会两人核对、避免漏项。”G15:“以前写见习报告时不会注意护理诊断的先后顺序,这次活动时,老师要求我们排序,并且讲了排序的技巧,渐渐地我们能很容易地完成诊断排序了”。

(三)责任感

多数学生表示,养老机构社会实践使自身的责任感明显加强。G1说:“以前临床见习时没有固定的见习对象,这次活动固定服务对象,无形中就把自己和老人联系在一起,会给予他更多的关注。”G14说:“固定服务对象使我们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有被别人需要的感觉,对这项活动的重视程度增加了”。G13说:“以前临床见习时就是觉得自己是学生只是学习,此次活动中感到自己更像是‘主人翁’,我们组的老人骨折一直卧床,感觉他真的很需要别人的关心,我们就想着多为他做点事,让他舒适一些。”G10说:“此次活动的持续时间长,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自由发挥的余地也大,更能激发我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四)无助与困惑

有部分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无助与困惑。G3:“我们想看看这些老人的病历资料,但科室的护士老师拒绝了我们的要求。”G12:“老师现场指导次数少,小组讨论的次数应当再增加一些,希望老师能多提供几次指导与讲解。”G9:“我们每次都是按照护理诊断来制定下一次的护理计划,可一些计划难以真正落实。”G16:“在服务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知识、能力有限,护士老师为了避免产生不良后果,有的具体操作不太放手让我们去做。”G7:“虽然已经学过健康教育了,但做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方法,只是讲了健康知识。”

三、讨论

(一)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护生的问诊及沟通能力

问诊是收集健康资料的主要手段。正确的问诊方法和良好的问诊技巧是确保健康资料完整与准确的关键,是做出正确护理诊断的基础,更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重要时机。因而,问诊能力不仅对于护生健康评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是其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健康评估课程中,问诊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是临床见习和实验室角色扮演。临床见习时,很多情况都是多名护生见习一位患者,护生的见习机会缺乏,在加之很多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更加缩短了护生的见习时间,导致护生的问诊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地训练。实验室角色扮演时,大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疾病经历及尚未开始专业课的学习,对疾病的知识知之甚少,只能从形式上训练问诊能力。养老机构社会实践已随访方式进行,使护生直面真实的患者,随访时间较长;并采取结对、责任到人的原则,护生有了责任感,大大提高了护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护生的实践机会。在反复训练及教师的指导下,护生的问诊能力与沟通能力得到了充分地锻炼。因而,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护生的问诊及沟通能力,与传统健康评估实践教学可实现优势互补。

(二)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护理本科生的整体护理评估思维

《健康评估》(第3版)指出,课程目标在于培养护生“以与医疗诊断不同的整体护理评估思维模式”确认患者的护理诊断/护理问题能力[1]。整体护理评估思维是在整体护理理念基础上形成的诊断性思维,掌握护理程序的应用是其内在要求。目前的临床见习常局限于某患者一次性健康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诊断,这使得评估、诊断与计划、实施、评价割裂开来;同时在前期课程中也未设计连续的护理程序应用实践的环节,这些均不利于护生整体护理理念的建立。此外,见习报告常以小组作业形式提交、教师的评价反馈往往滞后,且缺乏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与讨论,难以达到有效训练诊断性思维的目的。本研究中,养老机构社会实践以护理程序为指导,护生体验了“动态的”、“连续的”、“整体的”护理服务。随着实践的深入,护生改变了以往来机构时“随意、无准备”情况,形成了“根据评估及诊断结果,实施护理计划”的习惯,很好地强化了评估意识。确定护理诊断是护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实践中采取了“组内讨论确定初步的护理诊断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间研讨教师点评小结”的步骤进行。研讨型教学在这一环节的应用,强化了护生对于护理诊断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了护理本科生的诊断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养老机构社会实践培养护生健康评估能力需要更多的外部支持

为促进机构实践培养护生健康评估能力的长效发展,需要提供以下外部支持:对外,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将养老机构创建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这是医学生社会实践得以长期开展的坚实基础[5]。在此前提下,双方加强协调沟通,有助于解决学生在机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其成就感。对内,高等医学院校需要进行社会实践课程化改革及师资支持。在2015年开始的新一轮实践中,我系的做法是:《养老院护理实践》写入了2013版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安排学生(2013级护本生)在三年级开学前进行为期两周的机构集中实践活动,完成后可获得1学分,这样可使社会实践规范化,解决了与专业课衔接的问题。本学期起,将机构作为健康评估课程的第二课堂,指导学生(2013级护本生)完成与课程理论教学同步的2个月的实践活动,作业及参与情况计入课程平时成绩。教师的指导对学生健康评估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目前开展的第二轮机构实践中,我系已将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纳入了实践教学师资,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平台――QQ群、微信群,实现了师生实时互动,这有助于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吕探云,孙玉梅.健康评估[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张文杰.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评价研制与初步应用研究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3]罗玫,蔡敏,刘兵,等.中医护理本科生临床健康评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2).

健康性护理诊断第3篇

1存在的问题

门诊病人流动性大,停留和与护士接触时间短,护士没有时间进行健康教育;病人及家属来院时普遍存在急躁心理,希望立即诊治,不愿意接受护士进一步问诊,甚至对护士持怀疑态度,只遵从医生,妨碍了门诊健康教育工作;门诊护士健康教育意识淡薄,认为病人做检查就完成任务,不重视健康教育工作;门诊护士健康教育知识缺乏,门诊护士大都为老护士,由于自身业务知识未更新,难以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2改进措施

2.1把健康教育贯穿到导诊中门诊病人来诊后,普遍存在急切希望从医务人员的口中了解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各种检查的指导、用药知识和疾病预防以及科室介绍等信息。根据这些特点,门诊护士着重做好热情接待病人,缓和病人急躁情绪,指导就诊和做好专科医生介绍等。

2.2增强门诊护士健康教育意识 门诊是疗养区连接地方就诊病人的桥梁和窗口,大部分病人都在门诊得以诊断、治疗而痊愈。门诊健康教育是门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门诊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门诊护士的职责和义务。

2.3加强门诊护士的培训,提高其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水平每周组织护士学习健康教育知识,通过举办学习班、知识讲座和定期业务交流等活动,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和健康教育技能,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同时也积极参加护理部、医务处组织的全区业务学习和选送护士外出学习,定期按不同病种的健康指导进行考核,不断更新、提高门诊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

2.4利用候诊时间进行门诊健康教育在病人候诊时,门诊护士主动与病人进行交谈,取得病人的信任,细心询问病人病情,了解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根据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患疾病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育形式和内容进行指导,内容尽量通俗易懂,争取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

2.5 在检查和治疗中进行健康教育护士可以在执行治疗、护理操作等过程中和病人交谈,一是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二是可以不失时机的进行健康教育,耐心讲解做检查和治疗的必要性以及进行相关疾病知识健康指导,交代检查治疗前中后的注意事项,帮助病人消除顾虑和恐惧,取得病人配合。

2.6利用黑板报和挂图、专栏进行健康教育通过门诊走廊的黑板报和挂图介绍卫生保健知识,以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的防治知识为主,向患者及家属进行防病的卫生保健知识渗透,使他们认识到采纳健康行为的益处,改变危险行为,减少与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一些疾病的发生。

3讨论

健康性护理诊断第4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转变,在体现高水平的护理服务中,健康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门诊工作中,健康教育显示出比治疗更为重要的地位。通过对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行为,提供改变行为必须的知识、技能与服务,并且促使人们合理的利用这些服务【sup】[1]【/sup】。因此对门诊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影响面大,社会效益也非常显著。

众所周知,门诊是一个医院的窗口,也是对群众进行健康教育的窗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能主动的到医院体检,进行自我保健。而自我护理正成为一个发展趋势,门诊健康教育也必将被人们所认知,并成为患者及家属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有效途径,因此,应加强患者及家属的门诊健康教育【sup】[2]【/sup】。由于门诊患者的流动性大,每天门诊的就诊业务量无法估计,每个患者疾病的病因,病种,预后各有差异。就诊人的职业、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状况、文化习俗、对医疗的希望、需求、无从知晓,因此要做好门诊的健康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领导重视,建立健全的实施体制、管理机制,监督部门管理到位,全体医务人员转变思想观念,认识门诊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全员参与,才能做好门诊的健康教育工作。应将健康教育贯穿到患者从入院到离院的各个环节,针对某些病情多变情绪不稳的患者则采取见缝插针实施及时有效地健康教育,使门诊健康教育与系统的护理行为相结合,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和谐的就医氛围。

这就要求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运用护理程序,因人而异,可以采用赠送《健康教育处方》、组织专题讲座、个别指导、健康教育宣传栏、电化教育等方法满足门诊患者的健康需要。通过门诊健康教育,使门诊患者掌握就诊须知及对疾病的治疗、预防、康复、保健等方面的知识。门诊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从“传播疾病知识”提升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是连接传播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桥梁,不仅是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

通过开展门诊健康教育,不但可以使患者及其家属得到系统的、专业的健康指导,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降低疾病的复发率,缩短病程,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健康行为,获得很好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医院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而作为门诊护士,为了能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就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这样更有利于整体护理工作的实施。

由此可见,开展门诊健康教育,合理利用医院资源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及其家属,使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护理意识不断增强,也有利于医院自身发展,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公众形象,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更有利于医院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

健康性护理诊断第5篇

【关键词】乳腺癌怀疑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1]。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处于诊断期的乳腺癌怀疑患者容易出现程度不同的精神创伤,表现为焦虑、抑郁、烦躁和不安等心理状况,这种心理状况对于确诊后的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不良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诊断期乳腺癌怀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和分组

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收治的诊断期女性乳腺癌怀疑患者96例,平均年龄45±10.4岁,临床诊断方法为临床表现、钼靶照射和穿刺组织活检相结合。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和文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诊断期为15天,诊断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

1.2 方法

1.2.1 护理干预

观察组从乳腺组织活检开始到诊断结果出来约15天的诊断期内实施护理干预,干预方式包括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和电话咨询等。1)健康教育: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乳腺专业护士,根据诊断前的调查结果,采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实施面对面健康教育。教育方式有如下几种:①讲授法:热情接待乳腺癌怀疑对象。按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因人施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讲解乳腺健康知识,如乳腺癌发生的相关因素、如何保持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加强锻炼等。促进日常健康行为,减少健康危害行为。②演示法:现场指导乳腺癌怀疑患者进行自我检查,如望诊、触诊、检查的顺序、时间、内容等。通过自我了解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深化对乳腺癌的认识。③读书指导法:发放乳腺疾病健康宣传手册,人手一册。并对年长及文化程度较低者加强说明和解释。2)心理支持:因为是保持女性形体美不可缺少的第二性征,乳腺癌怀疑患者担心确诊后,影响夫妻生活,易产生焦虑、恐惧甚至绝望,影响饮食、休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治疗极为不利。向怀疑患者讲解确诊的必要性,以及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对治疗和康复的促进作用。3)确诊后一月,采用电话咨询法,了解和督促的自我检查情况,并作好记录。建立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对行动不便者,主动上门服务。

1.2.2 常规护理

对照组从乳腺组织活检开始到诊断结果出来约15天的诊断期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方式包括包括乳腺癌常识宣传、诊断期间活检通知和确诊信息通知等。

1.2.3 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乳腺癌怀疑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所有受试者填写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包括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心理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分别进行(0~4分)五级评分: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相当重=3分;严重=4分。得分越低,说明心理状况越好;反之,心理状况越差。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各组数据以χ±s表示,各组之间的数据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两组诊断期乳腺癌怀疑患者进行一般资料分析,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教育背景、婚姻状况、生育状况、乳腺自检情况和乳腺癌家族史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护理干预对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SCL-90 各因子得分,进行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表2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CL-90各因子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因子分值的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乳腺癌怀疑患者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可出现强烈的心理反应,表现为焦虑、抑郁、烦躁和不安等心理状况,这种心理状况对于确诊后的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不良的影响。Liao等[2-5]的系列研究发现,对乳腺癌怀疑患者诊断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首先,Liao等对127例诊断期乳腺癌怀疑患者的健康护理和支持需求在诊断不同时期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这种需求的因素,结果发现,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相关信息的需求强于对情感的支持,需求的水平诊断前高于诊断后,活检前最高,诊断后最低,与年龄、、社会支持、家族史及乳腺症状无关。因此,对于诊断期的乳腺癌怀疑患者,护理人员应提供文化上敏感的、个性化的支持性护理。接着,Liao等对127例诊断期乳腺癌怀疑患者的不稳定性和焦虑情绪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诊断前的不稳定性和焦虑情绪明显高于诊断后,对于确诊为良性肿瘤的患者,其不稳定性和焦虑情绪明显好于恶性肿瘤的患者,并受诸多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诊断期的乳腺癌怀疑患者,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不稳定性和焦虑情绪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以便提供更好的护理程序减轻怀疑患者的心理压力。研究者进一步对122例诊断期乳腺癌怀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对健康护理和支持需求的影响,得出相似的结果。

最近,Liao等研究了护理干预对诊断期乳腺癌怀疑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研究者将122例乳腺癌怀疑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发现,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水平在活检前和诊断后均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诊断时期的怀疑患者的焦虑水平,这些研究结果可作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参考,通过提供个性化和文化敏感的护理,可改善乳腺癌诊断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诊断期乳腺癌怀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进行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诊断期乳腺癌怀疑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02. CA Cancer J Clin. 2005, 55(2):74-108.

[2]Liao MN, Chen MF, Chen SC, et al. Healthcare and support needs of women with suspected breast cancer. J Adv Nurs. 2007, 60(3):289-98.

[3]Liao MN, Chen MF, Chen SC, et al. Uncertainty and anxiety during the diagnostic period for women with suspected breast cancer. Cancer Nurs. 2008, 31(4):274-83.

[4]Liao MN, Chen PL, Chen MF, et al. Supportive care for Taiwanese women with suspected breast cancer during the diagnostic period: effect on healthcare and support needs. Oncol Nurs Forum. 2009, 36(5):585-92.

健康性护理诊断第6篇

【关键词】 门诊; 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的观念和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门诊工作正转化为检查、诊断、治疗、预防、康复和促进健康为一体的多元化工作模式,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已将健康教育纳入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保护和促进个体和群众的健康[2]。但目前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阻碍了门诊健康教育更好的开展,现就门诊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综述如下。

1 影响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因素

1.1 护理人员因素

1.1.1 功能制的护理模式对护士有极大的影响,使护理工作长期处于被动执行医嘱的状态,着重局限在打针、输液、导尿等护理操作上。不清楚健康教育的内涵,健康教育意识淡漠。不知道健康教育早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健康教育给医院带来的其他社会效应。

1.1.2 门诊护士大多数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且自身业务更新慢,缺乏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她们大多认为自己的主要职责是分诊工作,而忽略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3 门诊有些护士自身素质不高,工作缺乏主动性,服务意识不强,态度生硬,只能勉强完成基础护理工作,阻碍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的护士理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有一定的健康教育常识,但表达能力差,不能很好地和患者进行沟通,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患者。

1.1.4 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时机不恰当,不能合理安排健康教育的时间,教育内容片面,形式单一,不能抓住重点,没有说服力,缺乏合理性和实效性[3],急于求成,流于形式。

1.2 患者因素

1.2.1 门诊患者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暂,与护士接触时间不长,护士没有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4]。患者参差不齐的文化程度,导致理解能力不同,接受知识快慢不一。

1.2.2 就诊患者的疾病、职业、生理、心理状况、文化习俗等不同,对就诊的希望和需求不同,从而增加了健康教育的难度[5]。

1.2.3 患者来院时心情急躁,不愿意候诊接受护士的健康教育,希望医生能立刻诊治,只愿意遵从医嘱,对护士抱有怀疑态度。也妨碍了健康教育的开展。

1.3 管理因素

1.3.1 没有结合医院门诊患者的实际特点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单调枯燥,教育没有针对性,形式过于单一。

1.3.2 健康教育管理相对滞后,缺乏明确的质量控制方法,管理监督薄弱,在资金、设备、时间上缺乏相应的支持[6-7]。

1.3.3 健康教育覆盖范围广,工作量大繁琐,无法进行量化,质量不容易考评,资金投入多,短期内又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医院的管理者往往容易忽视健康教育带来的社会效应,而轻视健康教育。

2 有效开展门诊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提高护士自身能力

2.1.1 加强护士的培训,增强护士健康宣教意识,重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健康教育技巧与水平。通过医院、科室组织业务讲课及远程教育等学习形式,不断提高护士理论知识,鼓励护士自己通过报纸、媒体、书籍等途径收集与健康相关的医学及生活小常识,并由医院统一制成可随身携带的小册,方便护士随时阅读,以提高护士对健康教育常识的学习兴趣,并不断更新小册的内容,更新护士的知识结构。

2.1.2 把健康教育作为护理工作日程中的一部分,贯穿在整个门诊工作中。因人而异地选择最有说服力,最有教育作用的方法。患者就诊后,护士应该热情接待,主动介绍门诊环境、医疗方法、安全管理制度、卫生注意事项等,着重告知患者需对护理工作进行支持与配合。

2.1.3 抓好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和临床带教三方面培训,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如举办学习班、讲座、外派学习等,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逐步改变其学历低基础差的现状;继续教育内容体现“四新”,即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真正达到“充电加能”更新知识的目的[6]。

2.2 宣教医护同步有针对性

2.2.1 患者看病时心理急躁,护士应迅速指导分诊就医,给予心理护理,做好医院专科、专家介绍,避免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患者自行错误的分诊中,见缝插针地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健康教育,不可泛泛而谈。

2.2.2 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机,不同健康问题给予有效宣教[2],注意宣教技巧,如果医护宣教不一,会造成患者不信任护士的宣教,因此要经常和医生沟通,做到医护同步,宣教一致。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肯定回答时,不可信口开河,错误指导,避免因错误的健康教育导致的医疗纠纷。

2.3 选择适宜时机宣教

2.3.1 患者及家属提问是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针对提出的问题展开恰当的健康教育[6]。应侧重重点,不要答非所问,使患者失去倾听的耐心。

2.3.2 健康教育与护理活动密切结合,边操作边讲解,充分利用患者在门诊输液室、观察室、换药室的时间,重视点滴健康教育。

2.3.3 在导诊途中耐心解答患者关注和咨询的问题,在有限时间内把健康教育知识更快更直接地传授给患者[5]。

2.4 使用有效方法

2.4.1 将医院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的相关知识和健康保健的内容,根据患者就诊的科室,制作成健康教育书籍和图片。书籍内容科学准确,具体详细,图文并茂,内容涵盖饮食、锻炼、保健、注意事项、如何就诊等,有利于知识的普及,即节省人力,又能缓解患者就诊时的焦急心理。书籍和图片不受空间和就诊高峰的限制,患者可以在候诊期间,利用书籍和图片进行学习。还可开展健康讲堂、设立宣传栏、设计板报等。但资料的内容必须不断更新。

2.4.2 护士语言应通俗易懂,态度谦和,具有感染力,尽量取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宣教内容简化,强调重点。

2.4.3 重视媒体宣传对患者的影响,可以在输液室、观察室放置电视等设备,利用电视、光盘、广播等大众媒体对患者尽行健康教育。即专业通俗,又可以有效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2.5 重视健康教育管理 管理者应重视健康教育,为健康教育提供充足资金。完善健康教育制度,包括日常教育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将健康教育规划、运作与评价体系和护士考评融为一体。我院每季度评选“星级护士”,将健康教育的完成情况作为考评指标之一,使教育的内容分解到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统筹运用、综合使用各种健康教育方式,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赖尾兰.浅谈有关健康教育的几个问题[J].福建医药杂志,2006,28(5):116-117.

[2] 李黎.浅谈门诊健康教育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27.

[3] 王亚芬,白凤芝.门诊患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2,33(14):3083.

[4] 梁玉梅,吴云云.门诊患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2(12):352.

[5] 薛红霞,丁献菊.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探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5(2):93-94.

[6] 梁振燕.门诊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北方药学,2011,8(12):76.

健康性护理诊断第7篇

【关键词】门诊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325-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对健康的需要更为迫切,在为患者治病的同时,传授预防疾病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尤为重要。健康教育是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患者了解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配合治疗护理并尽快恢复健康的目的。笔者所在科是综合性急门诊,患者大多数来自农村、小城镇,少数民族占多数,文化程度偏低,地方方言种类复杂,互相交流困难, 自我保健意识淡薄,重治疗、轻教育,笔者根据这些情况谈谈如何开展门诊患者健康教育的几点方法和建议。

1 门诊患者的特点

1.1 门诊患者流动性大 我院每天门诊的就诊量为280―500例次,每位患者的病因、病种、预后各有差异;就诊患者的职业、生理、心理状况、文化习俗、对医疗的希望和需求等无从知晓。

1.2 门诊患者停留时间短

1.3 门诊患者关心的问题 自己患了什么病?能否很快治愈?有什么特效药?希望少花钱就能明确诊断,并得到最佳治疗。大多数患者都有急需治病尽早离开的心理,焦虑、烦躁的情绪,再加上繁琐的就诊程序,极易引起患者不满。而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无论在哪个环节有不满,都有可能把情绪发泄在门诊护士身上,故门诊是最容易出现医疗投诉的地方。

2 门诊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介绍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主动介绍门诊环境、医疗方法、便民措施、卫生注意事项、安全制度等,并告知患者需对治疗护理工作进行支持与配合。

2.2 介绍常见的健康教育知识 全面系统地介绍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各种常见疾病的有关防病、康复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有关化验检查、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制定出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内容。通过健康教育,使门诊护理工作由单纯的治疗服务,向集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系统化服务转变,通过与患者不断交流、沟通,改善护患关系,使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

3 门诊健康教育的实施

3.1 要因人、因病、因情况实施门诊健康教育 由于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患疾病的种类不同,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注意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健康教育语言应通俗易懂,内容中少用或尽量不用医学术语,遇到必须使用医学术语时,则应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解释,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患者是求医而来,因而健康教育要伴随医疗活动的全过程,门诊中有什么样的患者,就应该以这些病的防治宣传为主要内容 。

3.2 门诊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

3.2.1 候诊教育:既可安定患者情绪,又可向患者及家属传播卫生常识及自我保健措施。候诊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口头讲解,即护士对患者个体或集体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内容以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的防治知识为主,形式力求美观大方,内容短小,字迹工整,语言通俗易懂。

3.2.2 接诊教育:它是门诊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以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的一种方法。在整个诊疗过程中,随时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针对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及其未意识到的重要问题,不失时机地进行必要而简短的解释、说明、指导和安慰。

3.2.3 门诊咨询教育:采取护患之间面对面谈话、电话、通信等形式进行“一对一”的信息交流,满足患者及家属对求医求药的需要,提高防治效果。自去年我院开展电话预约挂号以来,门诊患者不断增加,极大的方便了患者看病,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在开展电话预约挂号的同时,又可对咨询的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3.2.4健康处方:在门诊候诊大厅,设一立式分格架,放置各科疾病健康处方,无偿发放,就诊者可随时浏览取阅。患者对健康教育处方中不理解之处,由服务导医台的护师负责讲解。同时,专家诊室也放置适量健康教育处方,供患者候诊时取阅。

3.2.5电化教育:运用现代化的声、光设备,向受教育者传送信息,如采用电视、广播等进行宣传。其特点是视听并存,形象逼真,可增强健康教育效果。

3.2.6专科疾病健康讲座:定期请专科医师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预防、治疗、保健等知识。其特点是教育内容系统,专科性强。可以通过互动形式,让患者进一步了解自己所患的疾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4效果评价

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我院2009年9月份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门诊满意度调查,共发放满意度调查表1 550份。门诊通过满意度抽样调查,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良好,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同时,护士通过系统化、具体化、动态化的形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护士的理论和实践等各方面素质都得到了全面提高,增强了护士的自信心。另外,通过门诊健康教育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医院的社会信誉。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掌握有关疾病防病知识,改善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促进身体恢复健康。同时,要求护士掌握一定的教育技巧,了解不同患者的需要,从各个岗位上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和社会地位。体现护士的自身价值,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健康教育在和谐融洽的环境里不断发展、充实,达到很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郑淑君,何继芳,时振璐.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0,15(2):124.

[2] 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1998,13(3):25.

[3] 郭静,王玲玲.诊健康教育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0年4月第3卷第7期: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