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普通地质学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2 17:42:19
普通地质学论文

普通地质学论文第1篇

关键词: 地方普通话 普通话 理论研究 个案研究

一、“地方普通话”的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了很多的方针与政策,鼓励与支持方言区的人们学习与使用普通话,增加普通话的交际功能与适用范围。长期以来,在国家推广普通话的背景下,汉语方言区、少数民族地区与海外华人社区的人们都有学习与使用汉语普通话的主观愿望,且热情很高。近几十年来,很多学者对这种带有明显地域色彩与民族特征的普通话进行了命名,主要有“方言普通话”、“地方普通话”、“方言腔普通话”、“方言区普通话”、“带有方言色彩的普通话”、“民汉中介语”等。“地方普通话”可以视作标准汉语普通话的一种地域变体,它是各方言区的人们在学习与使用标准普通话的过程中,因受方言母语的影响而讲的一种带有不同程度地方口音的、不甚标准的普通话。

二、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

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个案研究与理论研究两大类。从时间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上世纪九十年代”与“本世纪至今”三个时期,具体内容如下:

(一)1980—1989年:“初步发展时期”

八十年代,一些学者已经开始注意到地方普通话现象的大量存在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地方普通话在名称、性质、研究意义上的认识与针对地方的个案研究等。这一时期,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属于初始阶段的探索,开启了地方普通话研究的新领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当然,这一时期在理论上对地方普通话还没有很明确与统一的说法,而且对地方普通话的个案研究数量也很有限。

1.个案研究

八十年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个案研究主要有陈亚川的《闽南口音普通话说略》和姚佑椿的《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略》。1987年发表的《闽南口音普通话说略》是首篇对地方普通话展开的个案研究。1988年姚佑椿的《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略》是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总结出了受上海方言影响的上海普通话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并按照普通话的好坏程度对其进行了分类。此外,还对一些语音特征的产生原因联系说话人的社会文化背景(年龄、性别、职业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2.理论研究

在理论方面,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始于1988年李如龙的《论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该文首先定义了什么是过渡语,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在研究方法中,他指出在调查中“最好采取不公开录音的方式”来取得自然状态下的语料,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同时还要考虑说话人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姚佑椿《应该开展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1989)一文中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即“地方普通话到底算不算普通话”与“地方普通话值不值得研究”。

(二)1990—1999年:“进一步发展时期”

对带方言口音的普通话的总论较多,但对一些具体的地点的研究还比较少。并且某地的地方普通话的研究材料比较有限,缺乏对整个的音系的研究。对各地带方言口音的普通话基本上采用简单的描写,还没有进行足够深入、细致的定量分析。

1.个案研究

1990年,陈松岑在《绍兴市城区普通话的社会分布及其发展趋势》中首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绍兴城区的普通话”。作者对浙江省绍兴市城区的居民进行了大样本的社会调查,并统计出该地居民学习与掌握普通话的人数比例及途径,结果显示大部分人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这一途径来学习与掌握普通话。同年,汪平发表了《上海口音普通话初探》,该文主要对比了上海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对带有上海口音的普通话的语音系统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并对某些语音特征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解释。

2.理论研究

1990年6月5日至8日,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在北京举办了“普通话与方言问题学术讨论会”,很多专家与学者从总论的角度对“地方普通话”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并提出了十分精彩的论述。于根元先生在大会总结发言中指出,“地方普通话”是国家推广普通话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各方言区的人们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而产生的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此外,会议还肯定了地方普通话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次年,陈亚川发表了《地方普通话的性质、特征及其他》,在文章中作者对地方普通话的性质、主要特征与研究意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他认为,“地方普通话是学习普通话的人在普通话输入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与标准普通话有不同程度差距的语言系统”,具体表现为一种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1998年10月,香港中国语文学会也进行了时间长达一年多的有关“大众普通话”的讨论。众多学者针对这一现象参与了讨论,并积极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姚德怀提出:“我们既要推广普通话,又要研究大众普通话。”

(三)本世纪至今

本世纪以来,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逐步扩展,研究的方法也渐渐多样化,无论是个案研究还是理论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除了采用描写法以外,还有些人尝试结合一定的语音实验的方法对地方普通话进行更为深入与细致的定量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实地调查,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1.个案研究

2006年,邵敬敏、石定栩的《港式中文与语言变体》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解释了“港式中文”产生的原因、性质及发生变异的方式。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个案研究有苏州大学汪平教授所指导的硕士生与博士生,如,吴琼的硕士论文《徐州口音普通话初探》(2004),陈建伟的博士论文《临沂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2008),吕文蓓的硕士论文《吴语、南京话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2010),傅灵的博士论文《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以长沙、上海、武汉为背景》(2010)。此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毕业论文有华中师范大学高山的《“武汉普通话”语音考查》(2006),山东大学陈蒙的硕士论文《“济南普通话”语音研究》(2009),等等。劲松、牛芳的《长沙地方普通话固化研究——地方普通话固化的个案调查》(2010),向柠《广州“地方普通话”单字调的声学实验分析》(2011)也是个案研究中的典型。

2.理论研究

张建强在《“地方普通话”研究刍议》(2005)一文中明确提出:“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是介于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之间的母语标准语的习得研究,也是一种语言变体的研究,可以从语言系统本体和发展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2009年又发表了《地方普通话产生根源探究》一文。2007年肖劲松发表了《普通话中介语研究述评》,指出地方普通话具有“可渗透性”、“动态性”、“系统性”、“顽固性”等七大特征。同年,张雪平在《试论推广普通话的制约因素》中指出了目前推广普通话中存在的重语音轻词汇、语法,重书面语轻口语,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并因此提出了四点有针对性的意见。朱玲君、周敏莉在《地方普通话研究综述》(2009)中将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划分了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又按照内容的不同各分两类,并各举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参考文献:

[1]陈亚川.闽南口音普通话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4).

[2]李如龙.论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8,(4):62.

[3]陈建民,陈章太.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学[J].中国语文,1988.

[4]姚佑椿.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

[5]姚佑椿.应该开展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J].语言建设,1989,(3).

[6]陈松岑.绍兴市城区普通话的社会分布及其发展趋势[J].语言建设,1990.

[7]汪平.上海口音普通话初探[J].语言研究,1990,(1).

[8]陈亚川.“地方普通话”的性质特征及其他[J].世界汉语教学,1991,(1).

[9]刘宏.加快“过渡语”研究的步伐[J].语文建设,1999,(4).

[10]吴琼.徐州口音普通话初探[D].[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大学,2004.

[11]张建强.“地方普通话”研究刍议[J].广西社会科学,2005,(7).

[12]邵敬敏、石定栩.港式中文与语言变体[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3]肖劲松.普通话中介语研究述评[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14]张雪平.试论推广普通话的制约因素[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3).

[15]张建强.地方普通话产生根源探究[J].贺州学院学报,2009,(25).

[16]陈建伟.临沂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D].[博士论文].苏州大学,2008.5.

[17]高山.“武汉普通话”语音考查[D].[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大学,2009.

[18]陈蒙.“济南普通话”语音研究[D].[硕士论文].山东大学,2009.

[19]朱玲君,周敏莉.地方普通话研究综述[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20]吕文蓓.吴语、南京话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D].[硕士论文].苏州大学,2010.5.

[21]傅灵.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以长沙、上海、武汉为背景[D].[博士论文].苏州大学,2010.5.

普通地质学论文第2篇

关键词:地方普通话 中介语 动态演变

“地方普通话”又称“方言腔普通话”“方言区普通话”“蓝青官话”等,是各方言区的人在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过程中,受自己母方言影响而形成的、带方言色彩的普通话。“地方普通话”研究不仅可以为普通话的规范和推广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为国家制定相关语言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还可以帮助方言区人提高普通话水平,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应用价值。本文从研究历程、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梳理和总结三十年来“地方普通话”的研究成果,探讨其发展前景。

一、研究历程

“地方普通话”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林宝卿在《闽南方言区学生常见语病初析》中首次提到“受方言影响的普通话”,引起人们对“地方普通话”的关注。此后,陈亚川、李如龙、陈建民、陈章太、姚佑椿等多位学者纷纷发文探讨这一问题。不过,80年代的“地方普通话”研究仍处于萌芽时期,研究内容主要局限于其性质、特点及其地位等方面,且研究成果不多。

1990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在北京举办“普通话与方言问题学术讨论会”,60多位学者提交了与“地方普通话”相关的论文,“地方普通话”成为该次会议讨论的热点,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普通话”研究,并使之得以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地方普通话”的地位得以确立,学界普遍认识到“地方普通话”研究的重要性,展开对各方言区“地方普通话”的探讨。

21世纪以来,“地方普通话”的研究进入繁荣时期,研究成果丰硕。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地方普通话”的性质、特点和功能等问题;研究方法多样化,除采用描写法,还有学者尝试结合语音实验的方法对“地方普通话”进行深入与细致的定量研究。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更是齐头并进,不仅补充了语言学理论,更推动了各地方言与普通话研究的进程。

二、研究范围

三十年来,“地方普通话”研究范围逐渐扩大。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性质、特征、地位及规范等方面。此后,研究范围扩大到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发声学、语言测试等方面。

(一)“地方普通话”本体研究

本体研究着重描写“地方普通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比如:陈亚川《闽南口音普通话说略》(1987)、姚佑椿《上海口音普通话说略》(1988)、王文虎《四川口音普通话的语音特征》(1994)、王咏梅《龙岩新罗区“地方普通话”的语音特点》、陈蒙《“济南普通话”语音研究》等描写分析了“地方普通话”的语音特点;邝永辉《粤语影响下的韶关市城区普通话词汇的特点》(1996)、田皓《地方普通话常见词语失误分析――以湖南腔普通话为例》(2006)等描写了“地方普通话”的词汇特征;周润年《析金华“地方普通话”》(1990)、曾子凡《“港式普通话”剖析》(2000)、张建强《铺门“地方普通话”语言特征分析》(2008)等则全面描写了“地方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特征。

(二)“地方普通话”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从语言接触角度出发,研究普通话与方言的接触规律、变异机制等问题。如:顾钦《语言接触对上海市区方言语音演变的影响》(2007)、陈建伟《临沂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2008)、傅灵《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以长沙、上海、武汉为背景》(2010)、曹晓燕《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接触研究――以无锡方言为例》(2012)等论文以语言接触理论为指导,研究方言与普通话的共变规律;劲松、牛芳《长沙地方普通话固化研究――地方普通话固化的个案调查》(2010)、李庐静《地方普通话方言变项的使用和扩散――以福建永安普通话“来去”句的调查分析为例》(2013)、《福建永安地方普通话共时变异研究》(2013)等论文运用语言变异理论,研究地方普通话的变异规律。

从语言规划角度入手,研究“地方普通话”的规范问题。相关研究如:陈建民、陈章太《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学》(1988)、陈海燕《浅析海南腔普通话在词汇方面应该规范的问题》(2001)等。

(三)“地方普通话”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学界对“地方普通话”形成的机制和原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学者从偏误分析角度出发,研究“地方普通话”中介语的特点及如何纠正地方普通话等问题。如:许长安《大田普通话的普及和偏误》(1991)、顾英华《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2003)、王磊、张颖《普通话中介语负迁移及应对策略》(2007)、韩玉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香港人普通话中的词汇偏误问题》(2007)等论文探讨了“地方普通话”偏误的表现及其原因。

(四)语言测试中的“地方普通话”

1994年,普通话水平测试正式启动。随着这一工作的开展,大批学者以语言测试为切入点,针对各方言区使用普通话的难点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提高普通话水平的策略,有力地推动了普通话的普及工作。这一方面的成果,如:韩玉华《香港考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中几种常见的偏误分析》(2006)、张建强《中介语理论与PSC论略》(2006)、周萍《上海地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韵母偏误的比较研究》(2006)、张玉梅《吉林方言中介语及语言测试》(2009)等。

(五)“地方普通话”的发声学研究

传统的语言研究多凭语言学家用口耳来摹仿语音并依靠音标对语音进行描写。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使用仪器分析各种语音,使语音研究更加科学和准确。近几年来,出现了很多从实验语音学角度入手、探讨“地方普通话”语言特征的成果,如:李爱军、王霞、殷治纲《汉语普通话和地方普通话的对比研究》(2003)、韩维新《粤语常用入声字的普通话声调习得偏误研究》(2010)、银沛月《成都口音普通话“去声+去声”双音节词重音研究之简介》(2010)、李宁、孟子厚、李蕾《山西普通话的语音特征分析》(2011)等。

在上述研究中,以社会语言学方面的成果最为丰硕,认知语言学和发声学研究则处于新兴阶段,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三、研究内容

“地方普通话”研究的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理论研究和个案分析。

(一)理论研究

学界对“地方普通话”的名称、性质、特征、界定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目前,学术界对这种不标准的普通话还没有统一命名,如:李如龙(1988)等称之为“过渡语”,姚佑椿(1988)、汪平(1990)等称之为“XX口音普通话”或“XX普通话”,陈建民、陈章太(1991)等称之为“地方普通话”,还有人称之为“XX腔普通话”“蓝青官话”“椒盐普通话”等。究其原因,这与每个人对“地方普通话”这种现象的性质和特征的认识不同有关。

“地方普通话”是一种既非标准普通话又非地方方言的语言现象,这已得到学界公认,然其性质如何,各人看法略有不同。侯精一将其视作“标准普通话的地方变体”,郭正彦认为这是“在各方言地区的运用中带有一定程度地方特色的普通话”,李如龙认为它“是方言和普通话这一对立统一物之间的中介,是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相互影响的中间环节”,陈亚川认为“是方言区的人学习非母方言的共同语的过程中产生的中介语现象”。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地方普通话形成于方言区人们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过程中,与第二语言习得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很多人赞成陈亚川的观点,如韩玉华、顾英华、刘艺、肖劲松等。

通过对“地方普通话”的性质进行讨论,学界对其特点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如:李如龙(1988)认识到“地方普通话”“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并且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在一个方言区的一个时期里,多数人所说的过渡语的两种成分构成又是具有大体一致的系统性的”,具有动态性、系统性、模糊性等特点;陈亚川(1991)进一步谈到“地方普通话”“有其不易改变的顽固性”的特点。

在如何判断“地方普通话”方面,姚佑椿(1989)提出区分普通话的严格标准和功能标准,认为普通话的下限是“能沟通不同方言区的人的语言交际”;谢俊英(1999)进一步提出语音是判定一种语言是否是普通话的首要条件,同时应兼顾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肖劲松(2007)提出普通话中介语的七个语言表征。

(二)个案分析

从成果数量来看,“地方普通话”的个案研究远多于理论探讨。笔者共搜集到108篇有关“地方普通话”的研究成果,其中80%属于个案研究。目前,全国各地的“地方普通话”都受到学者关注并作了一定研究。如:陈亚川对闽南口音普通话的研究;姚佑椿、汪平对上海口音普通话语音特征的分析;曾子凡对“港式普通话”的剖析;张淑敏、张兆勤对甘肃“地方普通话”特点的剖析;邵敬敏、石定栩对“港式中文”形成原因、性质和变异手段的探讨;高山对武汉普通话的解析;陈秋娜对柳州普通话的语音体系特征的探讨等。

四、研究方法

20世纪80~90年代的研究以定性法为主,多采用描写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如:陈亚川、刘新中等运用描写分析法对地方普通话的语言特点进行了详细描述。

2000年以后,学界除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还引入调查统计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趋于多样化。如:汪平、杨金凤、赵玲等运用比较分析法将方言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对当地地方普通话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解释;陈松岑、劲松、李庐静等运用抽样调查和比较分析法探讨方言普通话与社会变项的共变关系;刘艺使用定量分析法分析了粤方言区普通话字音的偏误类型及字音习得;韩维新、李宁、孟子厚等使用语音实验法探讨了地方普通话在发音方面的情况。

五、结语

总体来说,国内地方普通话研究已发现不少语言事实,也有一定的理论探讨,在描写其静态语言特征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但总体上仍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注重对地方普通话的调查描写,但对其形成机制和动态演变的研究不够;其二,个案研究多集中于非官话方言区,官话方言区的成果较少;其三,研究过程未能更好地凸显地方普通话的应用价值。有鉴于此,未来还应该加强“地方普通话”研究。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专项资助项目[11JK0278];陕西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2K080]。)

参考文献:

[1]陈亚川.闽南口音普通话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4).

[2]李如龙.论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

[3]陈建民,陈章太.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学[J].语文

建设,1988,(04).

[4]姚佑椿.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

(4).

[5]汪平.上海口音普通话初探[J].语言研究,1990,(1).

[6]陈亚川.“地方普通话”的性质特征及其他[J].世界汉语教学,

1991,(1).

[7]崔梅.地方普通话与汉民族文化心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1993,(6).

[8]王文虎.四川口音普通话的语音特征[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1994,(3).

[9]刘俐李.新疆汉语方言语音特点的扩散[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1995,(1).

[10]刘新中.海南口音普通话初探[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1998,(4).

[11]刘宏. 加快“过渡语”研究的步伐[J].语文建设,1999,(4).

[12]曾子凡.“港式普通话”剖析[J].方言,2000,(3).

[13]韩玉华.香港考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中几种常见的偏

误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6,(3).

[14]韩玉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浅析香港人普通话中的词汇偏误

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7,(6).

[15]刘艺.粤方言区普通话字音的偏误类型及字音习得的量化分析

[J].语言文字应用,2008,(2).

[16]劲松,牛芳.长沙地方普通话固化研究――地方普通话固化的

个案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10,(4).

[17]李宇明.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建设[J].中国语文,2010,

(4).

[18]叶军.上海地方普通话口音特征语项动态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12,(12).

[19]李庐静.地方普通话方言变项的使用和扩散――以福建永安普

普通地质学论文第3篇

关键词: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99-03

《普通地质学》课程是各高校地质类专业大学一年级所面对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与其配套的野外认识实习课程,不仅是一门必修课程,而且因其很强的实践性和授课对象的普遍性而受到高校和大学生的普遍重视。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野外教学实习课程更是面向地学类所有专业,包括地质学、矿物岩石矿床学、地球化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以及地理学等,每年有近300名学生参加,学校投入30多人次的师资,在南京湖山地区、六合方山、苏州、宜兴和连云港等地,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进行为期1~3周的野外实习。作为大学一年级的新生,第一次用专业的角度去观察野外岩石露头,他们对体验地质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充满了好奇。因此,野外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在野外复习和巩固课堂学习的专业知识,更直接影响了学生能否获得更高的兴趣进一步学习地质学专业知识,以及他们将来的就业取向。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南京大学创新性地提出了“三三制”培养方案。为了让学生打下宽广的基础,得到全面发展和拓宽就业渠道,该方案将大学一年级作为“通识教育”阶段,要求在一年级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平台、更丰富的专业信息和更自由的选择空间。这一方案的提出和实施,正在引发一些列相关的教学改革,包括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培养目标的转变等。《普通地质学》及野外认识实习课程作为一年级专业基础课,在课程改革中首当其冲。如何结合地质学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是适应和配合新的教学改革方案及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将根据作者近年来在《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教学中的体会,分析在教改新形势下该课程教学所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和新机遇,提出如何提高野外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以供与同行进行交流与探讨。

一、新教改带来的主要变化

1.适应社会需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大学和教师的职责和目标是给学生传授好专业基础知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全面型和创新型人才越来越为社会所需要。从高校走向社会的毕业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更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很强的学习和融会贯通能力。这需要在教学中利用启发式教育,不仅教会学生基础的专业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去思考,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朝哪个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中,突出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与人才成长规律,走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不是给他们带来烦恼和压力,而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快乐中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潜力。

2.调整课程设置以增加通识教育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南京大学此次“三三制”教学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将课程选择、专业选择和发展路径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为此,一些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主要集中安排在一年级通识教育阶段。以往在大学一年级只有《普通地质学》一门专业课,在新教改方案执行以后,《构造地质学》也放到了一年级进行。这一变化,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一年级结束后对自己的专业进行再次选择前,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进一步培养一年级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另一方面,《构造地质学》课程的基础理论也是《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中必须的专业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在野外认识实习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有关地质概念,增加野外教学的效果。

二、适应教改形势,提高野外教学质量

新的教学改革,引发了大学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与专业设置等各方面的改变,给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作为地质类专业大学一年级通识教育阶段的公修、必修课程的《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有效地提高野外教学的质量,既要让学生复习、巩固《普通地质学》课程中学习到的基本概念,领会和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更要在野外体验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引领他们在娱乐中了解地球,理解地球,并探索地球,为国家培养未来的地质人才。

1.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好奇心。要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对教学内容感到好奇,就必须改变灌输式、传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学中从新获得主动权。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学生在野外从被动接受转变到主动获取讯息。这需要一个过程,学生往往一开始对野外现象没有专业的认知能力,需要教师带到地质露头,在听教师的讲解中获得信息。随着对野外工作方法的熟悉和掌握,学生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思考接下来教师将要讲解的内容,带着好奇的心态去接受教师传授的信息。这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先介绍当前露头所观察到的现象,然后根据地层新老过度关系、构造接触关系等,推测路线前方可能出现的地质现象,然后鼓励学生到下一个观察点去验证。当观察与推测一致时,如何将不同观察点看到的地质现象联系起来,讲述实习地的地质概况以及地质构造演化。如果所观察到的现象与推测的不同,则要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原因。应该注意的是,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强调从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到地质解释之间的推理过程,解释可能有多解性,教会学生如何用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到各种不同的解释,以及每种可能的解释所需要的支持证据。这样的方式方法,相对于单一的说教式讲解,或者将观察与解释混杂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更能体会科学的严谨性,以及教师实事求是的作风,也有助于学生对地质过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回答,必要的时候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相比以前的学生,现在的大学生在高中及其之前的学习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课外的一些知识,其中包括有关地球地质方面的知识。他们有时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有的可能是比较初级的“外行问题”。无论是哪一种问题,都应该从鼓励学生提问的精神出发,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对于不能解答的问题,可以与其进行平等的讨论,或者留下来作进一步的资料调查,以待后续解答。在讲解和回答问题时,尽量避免命题式的方法,而是用客观推理的方法,特别是对一些不能确定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地调动,也能激发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好奇心。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选择好实习基地,是野外地质实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实习基地的建设,是不断提高野外实习教学质量的保障。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主要基地位于宁镇山脉西段湖山地区和苏州、连云港地区,也是国内众多兄弟院校的实习地点,具有近半个世纪的教学实践的悠久历史。尽管如此,该实习基地的建设仍然不能放松,原因有两个:(1)虽然该基地发育的地层、岩石、构造和古生物等地质现象比较典型、简单,但仍有很多学术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不断更新并提高以往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清楚、完整、合理地理解实习区的构造、古地理演化简史;(2)由于开山采石等人类经济活动,使得以往典型的地质剖面遭到破坏,同时又开辟出新的剖面。这需要实习队不断去寻找、选择合适的教学剖面,并首先对剖面进行研究,制定教学方案。

3.稳定野外教学队伍与吸收新鲜血液相结合。野外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观察野外地质现象,做到“腿勤、眼勤、手勤、嘴勤”,不仅需要说教式的教学,更需要教师身先士卒,做好示范作用。这就需要有一些喜欢、愿意和善于进行野外工作和教学的教师,投身于《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的教学工作中来,用他们在野外的工作热情,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他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教会学生如何在野外进行观察,并如何将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提升到认识和理解地质过程中。只有在这样的教学中,野外地质工作才不会被片面地认为艰辛和枯燥无味,而是在娱乐中探索自然的奥秘,实现人生工作与兴趣的统一。保持野外教学队伍的稳定性,让熟悉教学基地地质情况的有经验的教师承担《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的教学,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不断有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加入或者轮替,这样有助于野外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进,也有助于适应学生和后继教学工作的需要。

4.坚持小论文写作,起航从学习到学术的转型。实习小论文的写作,是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教学近年来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学术小论文的写作,让学生对实习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学术论文写作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并有一次从选题、文献搜集、实验和论文写作的全程学术性过程,能够帮助他们体会基础知识学习与学术研究的差别,并开始对如何开展学术研究有了一定了解。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三三制”方案力求引导大学生在通识教育阶段以后实现从学习型到学术型或职业型的转变。对那些有志于在专业方面进一步深造并投身于科学研究的学生来说,《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小论文的写作,一般是在实习结束以后,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的一年内完成,这完全符合“三三制”教改方案的目标。在近几年的实习中,大学生参加小论文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形式从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完成不断革新,小论文质量也不断提高,收效甚好。参加过小论文写作的同学,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论文研究的热情更高,也明显更加专业。这说明,小论文的写作实习是成功的,在今后的野外教学中仍应该坚持。与此同时,还应该在小论文选题、组织形式、辅导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在经费支持和实验资源等方面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作为地质类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程,是检验课堂知识学习效果的考场,更是提高和深化理论基础知识,学习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培养专业兴趣的重要一环。在新的教学改革环境下,该课程的教学遇到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得到了难得的机遇。野外教学中应本着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和稳定教学队伍,坚持教学创新,努力提高野外教学质量,为国家选拔未来的地质人才。

参考文献:

普通地质学论文第4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终身教育;个性化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深化,学生的个性发展逐步受到关注,终身教育、全面发展逐步成为大众教育之观念,且随着现今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的教育缺失逐步显露,个性化教育作为一种与现行“划一式”教育相对的教育理念开始进去广大研究者视角,在普通高中阶段开展个性化教育逐步成为人们关注内容。

一、普通高中阶段的性质任务分析

由于大众对普通高中教育有不同的价值期待,关于普通高中的价值定位有着不同的观点,大致有“双重任务说”、“育人说”“复合性质说”“大学预备说”,不难看出,我国现关于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地位尚未明确,这必然导致在办学过程中,思路混乱、目标模糊,势必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也迟滞了普通高中的自身发展。

随着高中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推进,2000年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拭验修订稳》中提出,“普通高级中学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基础教育”。随后,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拭初》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再次重申了上述观点,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①。在当今社会,当我们用终身教育的观点来审视高中教育,将高中视为每个人持续终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时,它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毋庸置疑。

二、个性化教育的性质特点

个性化教育思想在我国自古有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学记》《论文》中均有相关论述,如何了解学生特点,如何针对学生不同兴趣、旨趣进行教育在《论语》中有详细论述。我国近代受工业经济影响,“麦当劳”式的生活方式的形成,致使轻个性重共性的“标准件式”的培养模式的形成,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磨灭了学生的创造性。

个性化教育,即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基础上,正视学生性格特质、智能特点、情感倾向、道德认知等水平等各方面。针对学生不同旨趣开展教育,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同时个性化教育并非主张张扬个性,其是在完成“共性”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对其进行针对性教育。个性化教育顺应个性发展的多样,“强调尊重人的个性和人的个性潜能优势的发掘,主张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而和谐发展的人,提倡教育的特色化,是培养、强化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素质与预防、改造受教育者不良个性素质的统一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的转化过程,是个性化与社会化、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体”②。同时个性化教育认为,个体不是以领会和接受社会文化为唯一目的,不是单纯地适应社会,而是通过接受教育培养,使自身成为个性健全、富有创造性与开拓性的人才来满足社会需要,以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为目的。

三、普通高中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

通过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现状的研究,不难发现在我国的普通高中教育中,存在着以下问题:①培养目标上片面追求升学,存在着严重的工具主义倾向,应试教育仍是许多学校的教育指导中心,“高考”仍为普通高中教育的主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眼中只看“分数”。成绩的“好坏”成为判定学生“好坏”的标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严重被忽视;②教学组织形式上,班级授课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组织形式的主体,在教育界中存在300多年的班级授课制,在教育教学中有着其作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性。但随着时展其弊端也日益显现,班级授课制针对班级中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情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对于班级中成绩特别好或者特别差的学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单独个体,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有着很大的差异。班级授课制影响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去学习。班级授课制注重课堂教学,学生几乎所有时间都在教室里,无法掌握、生产生活的实际经验,且与外界沟通机会很少。对其交往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③在普通高中教育中智力评价仍是作为评价方式的主体,评价方式上,采用定量评价为主,学生成绩仅用量化标准进行评定,长期的量化评定形式,严重影响升学的个人成长和学习兴趣。④课程设置上,高度统一,我国幅员辽阔,但各地受中央统一的课程进行教育教学,忽视了地区间的差异和文化差异。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无法满足学生多方面的个性发展需求。

通过上文分析普通高中阶段作为基础性教育,应着眼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的有个性的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课程结构中亦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改变课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着眼于个性化化发展的普通高中教育的开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建平:高中.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中国教育报,2004- 02- 21(01)

[2]谭晓兰:试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J].教师教育科研,2006,(5).

[3]“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 教育研究 2006`2

[4]高丙成、陈如平: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研究[J]教育研究 2013`9

[5]刘红宇:关于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定位之思考[J]教育时空

[6]叶玉华.俄罗斯普通学校的课程结构改革.全球教育展望,2003(11)

[7]王玉衡.丹麦普通高中课程机器改革.外国教育研究,2003(11)

[8]李其龙.国际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趋势.全球教育展望,2003(7)

[9]陈乃林,经贵宝.终身教育略沦[J].教育研究,1997,(1)

[10]许海.普通高中任务问题的困惑和思索.教育研究.1991(2)

[11]刘文霞.完整地理解个性教育[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7一8

[12]高益民.日本教育改革的新自由主义侧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9):47

注解

普通地质学论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普通话教学;工具性;课堂用语

语文课程承载着中华名族文化的传承,也肩负着汉语的传承和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师生都讲普通话。但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风俗和文化传统又千差万别,导致语言差距非常大。教育教学中,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是达到普通话二级甲等,事实上,有些语文教师局限于自身的年龄、发音等,并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有些教师则操着一口带有浓厚本地口音的“普通话”,不仅让语文课程的语言性大打折扣,而且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发音等都产生了比较消极的影响。与此同时,农村学校由于地域局限,人员较为固定,很多俗语、约定俗成性的语言也会被带入语文课堂之中,弱化了普通话教学的效果,甚至产生了一些不应有的谬误。那么,在农村初中语文课中,如何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呢?本文认为,应该把握如下三个关键问题。

一、规范教师课堂用语,从教师层面上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中普通话教学的质量

农村教师的师资力量匮乏一直是农村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和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问题。从当前的农村教师师资构成来看,老年教师群体中有很大一批是民办教师转正而来,他们没有受过全面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更没有受过普通话培训,无论是课堂之上还是生活之中,都使用惯常的方言。中青年教师群体则基本都能使用普通话教学,但是在普通话的标准程度上存在差异,有些教师也存在课堂上说普通话,课下说方言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都影响了普通话教学的质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是普通话教学的主体,要想让语文课中的普通话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就必须从教师出发,规范教师的课堂用语。

二、要求学生采用普通话交流和作答,从学生层面上解决普通话教学中的谬误

学生是语文课教学的承载者,也是普通话教学的对象和使用普通话的主体,要想让农村初中语文课中的普通话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就必须从学生层面上提高普通话的使用质量。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课堂交互形式多样,既有语言的交互,也有情感的交互,高质量的语文课堂还会有思维的交互,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则是语言的交互为先,其次才是情感和思维的交互。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要使用普通话进行问题的交流、探讨、发言等。首先,用普通话交流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准确地领悟文本的内涵、价值取向等,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流畅,为在交流过程中思维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其次,在师生交流中,普通话所表达的含义更准确,也更容易被对方理解和认同,能够有效地促进师生的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尤其是在课堂生成中,普通话更能让学生得到准确的思维活动,对语文课教学来说,就更能得到有益的提高。第三,普通话教学能够给学生传授准确的字音、意义等,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十分明确,减少了教学中的谬误,提高了普通话和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三、抓住语文课程的语言工具特点,从文本层面入手为语文课的普通话教学创造素材和情境

语文学科作为一种工具性十分鲜明的学科,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基本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用能力,而这二者的养成,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文本内容的主题、角度等提炼语言素材、创造语用情境。在语言素材的提炼上,文本之中的内容纷繁复杂,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对话、口头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普通话表达,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普通话教学的质量。在创造语用情境方面,教师则需要深度挖掘文本,提炼出能够被学生理解和二次加工的素材,经过思考之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呈现出来,其中在口头呈现时,能够加深学生对普通话的理解和使用程度。可以说,中学语文课程既是语言性学科,又是工具性学科,二者都离不开普通话的使用,也为语文课中普通话教学提供了载体和空间。

总之,农村初中语文课中普通话教学依然是很多农村中学没能彻底解决的问题之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解决教师层面的普通话教学问题。学生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学普通话、用普通话,双方共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普通地质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普通话;教学方法

新中国成立之后,接连颁布了多项推广普通话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使得各级学校、教师都逐步重视普通话教学。为提高全国普通话水平,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专门的普通话教学课程,中小学也纷纷推出不同的的普通话教学方法,可谓异彩纷呈。而对于处于大学生与小学生之间的中学生来说,学习普通话也是刻不容缓的。由于多数中学并未开设专门的普通话教学课程,那么普通话教学这一重担就落在了中学语文教师的肩上。众所周知,目前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的教师仍然采用方言或者并不十分规范的普通话进行教学,使得从小学升入中学的学生在普通话方面存在大量的问题,本文将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以提高中学语文的普通话教学水平。

中学教育是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重要的一个环节,可谓在每一个人的学生生涯中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中学教师的教学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国家大力提倡普通话,各个行业对于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普通话素质愈来愈重视。毫不夸张的说,普通话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优秀的社会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中学语文普通话教学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使得中学生的普通话素质得以提升,完善了自身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其日后的工作与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汉语在国际上地位,扩大影响范围,为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中学普通话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目前的中学普通话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普通话教学水平的提高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只有找出问题的根本源头所在,分清问题的主次,才能有的放矢,重点解决。目前中学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

(一)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学生在普通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言问题。这在刚从农村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身上较为明显,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中比较重要的问题。他们本身因为受地域方言的影响,普通话并不规范,甚至于“南腔北调”,说话时带有浓郁的方言。第二是自身受过良好普通话教育的同学,他们对普通话学习存在轻视心理。有些学生会因为自己普通话素质较高,从而扰乱课堂秩序,影响老师授课情绪,破坏学习氛围;第三是由于普通话并不作为专门的考试课程,而且中学生与社会生活的接触有限,因此并不能正视普通话的重要性,认为反正普通话不会计入考试成绩,就敷衍了事,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二)教师教学中的问题

教师在普通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部分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普通话培训,自身普通话水平不高,自然对于普通话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次是大多数教师对普通话教学并不熟练,而且受到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授课方式的影响,片面的大量灌输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一些教师在授课时避重就轻,根据个人喜好,在擅长并喜欢的领域大讲特讲,而将自己陌生的重点一笔带过,使学生主次不分,失去学习兴趣。

二、中学语文普通话教学方法

成功的教学不仅要考虑到教师的实际素质,还要重视学生的接受情况。只有老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拥有充足的授课经验以及实用的授课方法,学生乐于接受授课内容,主动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中学语文普通话教学中,同样应将这一理念贯穿始终。只有如此,才能使得中学语文普通话教学水平实现质的提高,而不至于偏离轨道。那么,在教师授课过程中,使用怎样的授课方法,如何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找准重点,有的放矢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受到地域方面的影响,各个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发音习惯。在农村表现的尤为明显。这个现实情况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应针对当地语音习惯,找准重点出错的地方加强训练。同时也要求了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对普通话及当地方言的双重掌握,以便于纠正同学们的发音,使之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正确掌握普通话学习规律。以南阳地区为例:

在南阳当地方言中,经常把“shui”“zui”(“水”“嘴”)读作“shei”“zei”,这是韵母“ui”“ei”不分造成的。那么在当地的教学中,老师就应该把对韵母“ui”“ei”的辨析作为重点来教学。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展示发声器官剖面图、老师示范朗读等方法,强化训练,加强学生记忆能力,同时可以列出相应的字词,如“谁”“背”等来进一步强化辨析,最好让同学们自己动脑筋去想一些有韵母“ei”“ui”的字词,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

(二)课堂内外教学相结合

我们都知道中学生有着相对较重的课业负担,因此普通话授课课时相对较少,短时间的课堂训练不可能完全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要想使得教学时间与教学效果达到平衡,就需要我们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之外,还要注重对课堂以外生活的利用,尽可能的将课堂时间与课外生活相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成果,实现教学目的。

1.课堂教学趣味化。教师在授课时要做到“以生为本”,尽量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授课方法,同时也可以运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授课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在普通话教授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实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多种实践练习方式。例如提问某位同学朗读、要求大家一起朗读、教师示范正确朗读方法、挑选优秀学生带领大家朗读等都是不错的方法。教师也可以在实践中自行总结其他方法,只要围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课堂教学趣味化,学生良好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即可。

2.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教学相结合。普通话这门课程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实践重于理论,但是适当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针对学生的兴趣,讲解部分较为基础的理论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而学生掌握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很容易就能熟练掌握普通话这一技能,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实行“以优带差”的教学方法,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将普通话学习在班级范围内全面展开。首先要发现并重点培养一部分学生,这些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自身有良好的普通话修养,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对班级及同学有责任心,乐于助人,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对这些学生重点培育之后,每人分派几位普通话基础较差的同学,以优带差,促进班级普通话水平全面平衡发展。同时对于表现比较突出或者进步较大的同学,教师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如轮流对其进行辅导等。

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外的时间。如教师可以发动学生组织并积极参与以普通话为主题的活动,设立奖项,使活动具有良性竞争意义,激发学生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这不仅有利于普通话教学效果的巩固,同时也锻炼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普通话教学日常生活化

语言的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循序渐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样,作为现代汉语的推广语言,普通话口语的教学也是一项长期的内容,需要教师与学生长期的配合。作为一门实践重于理论的学科,短短的课堂教学对于普通话发音习惯及语言能力的养成无异于杯水车薪。要想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把课堂教学“搬”到日常生活中去,做到普通话教学日常化,使每一位同学、每时每刻都说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一)每节课都用普通话

要做到每时每刻说普通话,首先要在课堂上下功夫。很多学生只是在语文课堂上或者回答问题时使用普通话,觉得在其他课堂上使用普通话会显得很奇怪或者是很不好意思。这是因为学生心里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因素,不敢承认自己。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在每个课堂上都大胆使用普通话,同时还要做好引导,使学生不仅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时使用普通话,要让他们在课堂之后,课间十分钟也使用普通话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二)在日常交往中使用普通话

部分学生由于害羞或者生活在方言区等缘故,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而在离开课堂之后就使用方言。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引导并鼓励这些同学们敢说、常说,抓住一切可以练习的机会说普通话,用普通话与父母、同学、朋友进行交流,真正做到普通话教学日常化。

(三)营造合适的普通话语言环境

鼓励并引导每一位同学使用普通话,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普通话学习环境。真正建立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有助于规范口语化练习,培养学生语感,让每一个同学都具备较高的普通话素质。这也正是普通话教学日常化的目的所在。

中学普通话教学在每一位中学生的人生历程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提高普通话教学水平。这是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重要体现。同时,中学语文普通话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为普通话的推广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也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童玮.高校普通话课程教学的提高[J].《剑南文学》.2012(08).

[2]王仲文.高校普通话课程建设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06).

普通地质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认知学习理论 普通高校 音乐教学

在现代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在普通高校已经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音乐教育正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认知学习理论正是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我们就从认知学习理论的视角对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予以分析和研究,促使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认知学习理论视角下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音乐素养与认知学习理论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素养是音乐基础课和必修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全面音乐素质的专业学科,主要包括音乐能力、音乐知识和音乐价值观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知识的掌握,能够起到调节人的心情、培养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品味的作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外部事物更深层次的感悟能力,顺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认知学习理论发端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论,是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规律的学习理论,应用于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主要体现为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感知、注意、记忆、理解是有选择性的,通过个体的学习质量来提升整体的学习效果。认知学习理论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强调的主动性、自觉性要求,正是现代音乐教学的发展方向。

(二)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的实践现状

从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实践来看,当前普通高校都已将音乐教育纳入到正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教学现状与教育体制改革前相比,已经得到了很大改观。但是,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速度仍然远远落后于其他基础学科以及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步伐,学生的音乐素养仍有待提高。在音乐教学目标定位模糊的情况下,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理论缺少必要的逻辑起点,教学活动带有盲目性,严重削弱了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与功能,间接地将在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边缘化,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音乐素养与性别、年龄、专业等因素也是存在一定联系的,主要体现为女生的音乐素养普遍高于男生,低年级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高于高年级学生,文史哲与艺术类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高于理工科的学生。从认知学习理论的视角来分析,普通高校音乐课程与实践虽然具有选择性,但并不意味着学校就可以忽视相关资源的供给,只是强调“学”的意义,却推掉了“教”的责任。高校应该转变现有的思想观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音乐的良好教学环境,努力摆脱音乐教育的发展困境。

二、认知学习理论视角下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音乐教育的思想观念

音乐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是教育学生、培养人才的手段,教育学生、培养人才是音乐教育的最终归宿。因此,普通高校必要对音乐教育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对音乐教育的思想观念是开展高校普通教学的关键,这主要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思想观念的转变,而这三者之间从上至下又都起着助推的作用,即学校应正确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以此来影响教师,教师应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综合素质有一定的正确认识。

(二)完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模式

公共音乐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公共艺术教育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要求和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目标定位。当前,普通高校开设的音乐课程主要集中在音乐欣赏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难以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因此,音乐教学的课程设置应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多样性的课程设置还要与开放性的教学体系相结合,融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对公共课程进行合理的定位。

(三)健全音乐教育的管理体制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加强音乐教学的机构建设,提高音乐教育的整体管理水平。具体实施如下:其一,构建网络性的组织管理体系,打破传统的集中化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确保音乐教学的完整统一,有序进行;其二,实施科学化的音乐教学管理,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学习氛围。

三、结语

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仍面临着一定的发展难题,高校学生的音乐素养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音乐教育的今后发展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今后音乐素养的状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校音乐教育进行改革,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而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认知学习理论的视角对普通高校音乐教学进行研究,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央.认知学习理论视角下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及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