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普通科技期刊“数字化”研究

时间:2022-11-25 10:34:35
普通科技期刊“数字化”研究

2019 年,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意见》指出要建设数字化知识服务出版平台,探索论文网络首发、增强数字出版、数据出版、全媒体一体化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提供高效精准知识服务,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1]。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众多实力强劲的出版单位“闻风而动”,纷纷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期刊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并利用直播平台对科研内容“二次加工”,探索科研与科普互补的期刊“数字化”传播模式。如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提出了以学术质量为基础、平台建设为抓手、数字化建设为重点、集约化出版为方向的发展策略,实现了期刊管理、内容采编、生产数字化,内容数据化,期刊传播数字化[2]。而与之相对应的普通科技期刊(相对于核心期刊而言)则因投入有限、载文量小、管理方式保守、期刊编辑成长通道狭窄等因素,在“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困步不前。

 1普通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显示,截至2019 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量为 4 958 种,共有 3 083 个第一主办单位,平均每家办刊 1.61 种,共有4288 个出版单位,平均每家出版 1.16 种期刊,出版 1 种期刊的单位占 95.80%[3]。由此可见,我国科技期刊总量虽大,但多数个刊仍处在小、散、弱的阶段,主办单位多将办刊作为辅助科研成果转化的渠道,扶持力度有限,管理方式各自为政,未形成立体多元的传播矩阵。目前国内关于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品牌化运营及建设的学术讨论较多,较少关注载文量小且正处于普刊阶段的科技期刊,但这类期刊是科研人员成长通道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办好该类期刊有着“强基础、育人才”的深远意义。我国现有的普通科技期刊多数由高校及省级以上事业单位主办,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运转经费依靠主办单位,无经营性质的创收,以编辑部的形式存在,在学术期刊市场中竞争力不强。当数字出版浪潮袭来时这类普刊的发展往往岌岌可危,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寻求一条提高自身学术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关乎生死存亡。

这类期刊创刊之初定位于服务某一特定行业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旨在为一线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研讨、技术交流的平台和学术成果产出的通道,在加速培育特定行业科研工作者、缓解科研人才断档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一批扶持力度较大、发展较好的期刊通过科研院所合作、壮大编委会力量、引进全媒体数字化采编系统、构建数字化传播矩阵等方式稳居中文核心期刊行列。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期刊以科研辅助的身份运转,原地踏步等于退步,不仅失去了科技核心的资格,也因资质平庸、主办单位扶持力度有限,无财力、能力搭建自身数字化出版传播平台,陷入了稿源质量下降、影响因子提升难的恶性循环中。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和期刊影响力评价的影响,这类期刊若想吸引优质稿源就要追求影响因子的不断提升,若要保证影响因子就要严把审稿关,如此便要舍弃部分基层科研人员的工作实务类的稿源。众所周知,一线科研人员研究能力有限,正处在科研的入门及爬坡阶段,论文质量及影响力均处劣势,创新性更是欠佳,如若一味追求影响因子,就会影响一线科研人员的进步,进而打击科研热情,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唯有明确定位、坚守办刊初心,对内加强管理、提高编校质量,对外结合刊物实际、赶乘“数字化”东风,借助平台和刊群化的力量,全流程提升稿件质量,提高刊物影响力,才能在激烈的全媒体竞争环境中“守得云开见月明”。

 2普刊面临的“数字化”困局

2.1期刊定位不准,缺乏差异化品牌运营能力

数字化时代海量的资讯及其多元化的提供者强化了有深度的资讯需求,但是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普刊仍困于创刊之初的发展模式,来稿范畴广、无所不包,既无亮点也无特色。期刊作为有深度内容的提供者,应该承担起肩负的社会职能,努力提升品牌影响,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但多数普刊因刊小势弱就放弃品牌运营、刊物定位不清、稿源质量参差不齐、受众群体不明确,缺乏精准把握读者需求的能力和差异化品牌运营的能力。同类期刊的定位、风格、内容、栏目设计多有重叠,内容同质化、方法类似是很多普刊的通病。

2.2管理方式落后,尚未构建“数字化”传播方阵

部分学科狭窄的普刊因管理方式保守、办刊经费有限、缺乏对科技期刊传播规律的了解和学习,尚未建立符合自身刊物定位和特色的数字化传播方阵。目前国内已开发出几款较为成熟的全流程数字化出版平台,如知网腾云、玛格泰克、勤云等较成熟的专业期刊采编系统。这些系统在优化编校流程、提升期刊“数字化”传播影响力方面卓有成效,但售价较高,且每年都需投入平台运营维护经费,这令许多载文量小、办刊经费紧张的普刊望洋兴叹。这类期刊目前面临的“数字化”平台构建困难概括来说就是既无独立研发能力,又无购买第三方全流程数字化平台的财力。在全媒体时代,闭门办刊,仍延用纸本时代的“收—审—编—校—出版”的编辑方式,“数字化”传播方式止步于期刊进数据库、PDF 版进作者群、上主办单位官网的初级阶段,影响力难以提升。

2.3出版周期长,载文量少,无“数字化”投入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显示,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周期以双月刊和月刊为主,占总量的3/4[3],其余 1/4 是季刊或半年刊。有研究表明,在稿源质量有保障的情况下,缩短刊期,适当增加载文量,对提升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有积极作用[4]。若结合在线优先出版、网络首发等渠道进一步缩短时滞,可确保学术成果的首发权与快速传播,将有效提高期刊的传播力和学术影响力。但是普刊出版周期长,以季刊为主,年载文量少,小于 100 篇,学科面较窄,稿源受限。即便一些个刊办刊经费充裕,投资建设了数字一体化编辑平台和网页、网刊、微信公众号互动平台,但因体量小、更新慢、内容面窄,对影响力的提升也是有限的。以《内陆地震》为例,该刊物创刊于 1987 年,季刊,年平均载文 52 篇,年收稿量在 100 篇左右,2019—2020 年平均退稿率 28% ,在不降低审稿标准的前提下,若没有扩大优质稿源的渠道,盲目缩短刊期,改为双月刊,则会面临稿源紧张的危险局面。基于对以上因素的考量,很多普刊因“数字化”投资大、见效慢、难成气候而放弃“数字化”投入。

2.4精品内容供给不足,个刊“数字化”吸引力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传播是知识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系统,是知识创新的源泉,科技期刊无论基于哪一学科领域,都担负着传承知识、培育人才、启迪创新的历史使命,求真、求实、求新应该是科技期刊始终秉持的办刊原则。普刊因自身定位和发展阶段的限制,虽然所有刊用稿件均经过同行专家评议,按照科技期刊编辑规范编校后呈现,但因作者多为中级职称及以下科研人员,精品内容有效供给不足。由于内容的低水平重复,研究方向和方法缺乏创新性,其下载率和被引率的提升空间都是有限的。此外,编辑因对外沟通交流学习的机会较少,闭门办刊,办刊思路窄,方法少,个刊“数字化”的呈现方式吸引力较低,影响面较窄。

 3科技普刊“数字化”发展对策探析

 3.1明确期刊定位,提升“数字化”品牌影响力

 期刊品牌不仅传递着期刊的定位、特色、风格等信息,还体现了办刊人的理念、品位和境界。期刊的内涵体现在稿源的选择和稿源的内容呈现方面,面面俱到则处处平庸。只有精细化定位、明确服务群体、走特色发展之路,且坚持对于既定风格的代际传承和接续,辅之以专题栏目的策划和组织,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继而培育出自身的品牌特色。所谓差异化品牌运营也就是期刊特色化建设,就是在明确定位的前提下,从期刊的风格定位、内在质量到选题策划、栏目设计均进行差异化的设计和组织的过程。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工具做好推广,完善内部运行机制,积极开展对外合作,走上品牌建设之路。无论是品牌建设还是寻找“数字化”抓手,在新媒体环境下,若想提高传播的广度,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地增加期刊的展示窗口,提高刊物的曝光度,借助技术手段创新内容形式,全方位强化出版流程建设,进而提高品牌影响力,促进刊物良性运转。对于普刊来说,数字化传播方阵构建不在于大而全,而在于小而准,做可为之事,将可为之事做精。资金有限的编辑部应充分运用平台的力量,可借助主办单位的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平台,在已有的流量基础上开发设计二级栏目,推送期刊最新研究成果、约稿信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等;结合办刊单位经费情况,引入或开发适合自身实际的数字出版系统平台。若经费不足可选择协办单位或合办刊物共同购买使用编辑出版采编系统,以降低成本压力、提升全媒体传播效果;充分利用免费或成本较低的传播平台,如为期刊论文注册 DOI,实现跨平台链接,以提高期刊的显示度和可获取性。加入 OSID 开放科学计划[6],使论文成果更加立体化展现,提高论文质量,提升论文的阅读量、下载量和引用率,扩大论文和作者的影响力。

 3.2优先数字出版和全媒体,缩短发表时差

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论文只有在数字出版后才能被有效传播、检索、发现和引用。有研究表明,排除稿件质量的差异,同等条件下,期刊数字化发展程度高的期刊,被引频次就高。因此,优先数字出版是缩短发表时滞、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一条必由之路。只有解决期刊的数字化断层问题,尽快实现在线优先数字出版,缩短发表时滞、保证论文“新鲜”出炉,提高“曝光率”,才能提高论文下载率和引用率,才能最终实现提高期刊整体影响力的战略目标。科技普刊在解决期刊数字化出版平台的问题后便可将编务和编辑从繁琐的流程化工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投入到学习编辑制作多种形态的数字化传播媒介和产品上来(网站、网刊、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通过“数字化”传播渠道大幅缩短发表等待期和提高论文曝光率。对于高质量、具有创新点的论文,可开通绿色通道,快审快编,优先引入编辑加工环节,在终审通过后就进入数字出版程序,提前在已构建的全媒体传播平台,纸质版在刊物封面、头篇曝光,充分利用有限的创新稿、高质量稿弥补年载文量较小的劣势,最大限度地抓取关注度,提高刊物影响力。

 3.3借助期刊融合发展契机,打破个刊孤立局面

目前国内大多数科技普刊一方面无法成为主管、主办单位的业务核心,另一方面因办刊自主权等体制原因缺乏交流的渠道与途径,长期处于管理方式固化、闭门办刊的状态,与期刊融合发展的大势格格不入。因此,科技普刊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必须“走出去”,创新思路,重视交流、合作与竞争机制的建构,以有效打破落后局面。以地震科技期刊为例,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按照出版来源搜索“地震”显示,共有 28 个学术期刊的主办单位均是中国地震局各研究所和地方省局,复核影响因子低于 0.5 的有 12 本期刊,目前实现网络首发的仅 4 本期刊,较多期刊存在定位不明确、缺少特色、期刊数字化进程迟缓、内容缺乏创新性等问题。局级主办的个刊无论是搭建采编一体化平台还是全媒体传播方阵,均存在投入过大、影响力过小、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的问题。若加强地方各局之间的沟通,打破各刊孤立运营的现状,整合系统内期刊资源并构建、共享编辑出版一体化平台,整合平台优势,变“散点出击”为整合发力,打造契合新媒体环境的多元化传播方阵,借助期刊融合发展契机,便可有力促进我国地震科技期刊的持续健康发展。

3.4坚持“内容为王”,借助“数字化”提升活力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内容始终是期刊建设的主体,质量始终是维系期刊持续健康发展的动脉。科技期刊主办单位应明确刊物定位,加大投入,扶持编辑部搭建“数字化”平台,立体化考核科技期刊,不能仅仅以“影响因子”论成败。科技期刊编辑应时刻保持对本领域学术的灵敏嗅觉,分析前沿动态,善于捕捉学科、学术热点,精于选题策划,创新栏目设计,专注挖掘、吸纳有影响力的论文及作者群。应充分利用期刊数字化出版平台的交互性、公开性与参与性优势汲取可行性建议,通过优化出版流程,提升服务作者和审稿专家的能力,致力于打造并维护稳定的作者群、专家群。通过做强内容、创新表现形式、提升服务水平以吸引优质稿源,并提升期刊活力和影响力。

4结语

科技期刊担负着记录、传播创新科技成果和引领、推动科技进步的使命,单靠纸本传播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媒体融合时代的受众需求,普通科技期刊应革新办刊理念,明确自身定位,找准“数字化”抓手,守住办刊初心,尽快打破孤立“数字化”困局,借助期刊融合发展契机,坚持质量办刊,不断提升期刊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郭伟.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新契机——试论《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政策亮点及实施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10):1029-1033.

[2]魏均民,刘冰,徐妍.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挑战、机遇和对策[J].编辑学报,2021,33(1):4-8.

[3]中 国 科 学 技 术 协 会 .中 国 科 技 期 刊 发 展 蓝 皮 书(202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4]崔建勋.合理设置期刊出版周期与载文量的理性思 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7):821-827.[5]吕雪梅,程利冬,张宏,等.基于中文 DOI 优先出版科技期刊论文的快速精准推送[J].编辑学报,2018,30(5):488-491.

作者:邱媛媛 李帛珊 孙燕萍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