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人民教育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2 17:42:00
人民教育论文

人民教育论文第1篇

一、影响基层人民银行培训效果的因素分析

(一)会计人员培训缺乏系统规划。目前基层人民银行会计培训主要围绕年度工作要点开展,缺乏系统性规划。一方面在制定辖区会计人员教育培训计划时未能充分考虑会计人员现状,很少站在全局高度统一规划,会计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直接结合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培训,导致培训与实际需求不衔接,纯粹为了工作开展而培训,培训内容单纯集中在基本业务知识和制度讲解,具有专门特点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培训少。另一方面教育培训内容前瞻性存在过剩或不足的现象,影响了会计人员培训的积极性,比如财政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完全依托会计网校培训,培训的内容大多是企业会计的内容,与央行的业务脱节,前瞻性不足;总行通过内网组织的培训,包括会计人员培训,培训的内容没有考虑基层行的特点,比如国际性的央行财务体系研究等前瞻性上又略显过剩。未能有效开展深层次的贴合基层的央行会计知识和经济金融知识学习讨论,影响了培训效果的转换,更是不能满足人民银行会计业务转型工作长期发展的需要。第三方面在培训费管理新规出台后,要求所有的培训必须有培训计划,没有培训计划的,原则上不允许报销培训费用;在缺乏系统性规划的前提下,会影响会计人员培训计划的制定,进而影响培训的效果。(二)会计人员培训评估体系不健全。一是网络会计教育培训测评基本以测试的形式来进行,测试的内容过于简单,无论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还是人民银行内部的网络培训,有的是讲的内容,有的是日常简单的会计基础知识,直接影响了培训的严肃性。导致大部分员工认为教育培训就是为了完成任务,扎扎实实走过场,培训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二是会计教育培训激励机制欠缺,除了部分取得国家认可证书的教育培训外,如注册会计师考试、研究生学历教育等有适当的奖励外,其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没有奖励机制,没有真正把教育培训与年度考核、职称聘任开展情况挂钩,造成了会计人员“学与不学都一样”的学习态度,直接导致部分员工以“工作忙、任务重、时间紧”为由敷衍参加教育培训,导致会计人员教育培训流于形式。三是培训效果不理想,培训现场讨论热烈,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内容缺乏有效追踪提高,培训效果转化程度低,对培训后要达到的效果缺乏明确的认识,常常是为培训而培训,没有真正实现以培训促工作的目的。(三)会计人员队伍老龄化导致其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一是年龄结构老化。大多数基层人民银行会计人员年龄偏大,据不完全统计,全辖会计从业人员平均年龄在42岁,县支行更是达到了45岁,大部分会级人员由于长期从事会计岗位,提拔晋职的希望不大导致其参见教育培训的热情不高,会计工作管理满足于经验管理,工作目标就是安全无事故,会计队伍活力不足。二是思想观念老化。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缓慢,再加上传统思想“人过四十不学艺”的影响,认为没必要再认真学习会计新业务和新知识,用自己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也能应对日常工作,影响了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会计人员的培训效果有待提升。随着人民银行会计业务管理不断加强,总行及上级行会计部门对会计队伍的培训教育日渐重视,培训内容和方式也不断改进,但是全员培训的次数较少,培训效果有待提升。一是培训范围有限,主要表现为受时间、费用限制,会计人员培训往往主要集中于会计主管或者部分业务骨干等少数人,使得全员培训目标不能实现。二是培训方式大部分仍以层层培训为主,即总行培训省行、省行培训地市和县支行,更有甚者地市再培训县支行,层层培训的方式直接降低了培训效果。(五)会计人员培训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目前的会计人员培训基本局限于会计基础理论的范畴,没有将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各类法律常规知识、高新技术的发展态势及其影响等与会计培训有效融合,影响了基层会计人员的思路和视野,管理能力和水平改善不大,无法很好适应新形势下中央银行会计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更不能站在较高层次有效开展创新性管理工作。

二、改进基层人民银行会计培训效果的建议

(一)制定长期会计人员培训规划,提供良好培训资源。会计人员培训教育工作应从人民银行会计工作转型面临的新形势和任务出发,科学制定匹配会计队伍建设现状的培训标准,下发会计人员培训教育整体规划。一是针对会计人员队伍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准确掌握各岗位会计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文化知识和业务工作能力等情况,划分各类别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政治理论水平、文化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能力的基本标准,以及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具体标准,从而构成完整的会计人员素质能力标准评估体系,以此以专业胜任能力为基础、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与履职能力相衔接的会计教育培训体系。二是提升会计人员培训的灵活性,会计人员在完成规定的基础内容培训后.可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工作岗位的要求,自主地选择培训内容,使培训的供需达到最佳匹配。三是充分发挥总行的在线培训,利用总行的优势,提供更优秀的培训资源。(二)完善会计培训评估机制,创新培训管理手段。一是要加强会计培训组织领导,结合人民银行会计全局性工作和重大事项,积极联合人事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保证教育会计培训工作落实。二是实施会计人员培训学分制度。借鉴卫生人员目前实施的继续教育学分制度,会计人员培训学分分为部级学分和省级学分,部级学分通过参加部级的培训获得,比如人民银行各专业司局或者《金融时报》和《金融会计》组织的专题学分培训以及财政部组织的部级培训,省级学分由省会中支组织的培训取得。部级学分用于职称晋升需要,达不到学分就不能晋升,省级学分用于年度考核,达不到规定的学分,年度职称考核就不能算是称职,督促会计培训取得良好效果。(三)创新开展会计队伍培训。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培养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能力。会计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受训者具备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央行会计培训课程结构设计必须打破传统理论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思维,建议尝试试行上岗证培训,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在一个明确的平台很好地结合。针对岗位工作内容设计相应的培训项目及多个对应的工作任务,每个项目都针对会计工作过程中的某一具体方面或环节,都有具体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培养目标,受训人员完成所有项目的学习,也就具备了从事央行所有会计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获得上岗证或者规定的学分,否则就不能上岗。(四)建好人才库,发挥人才“池子”的作用。成分发挥会计人才库的作用,目前按照省行的统一规划,各地市也建立了会计人才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发挥会计人才库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荣誉。下一步要充分发挥人才库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人才的“池子”,提高人才库的含金量,做好应急会计队伍的建设。(五)改进会计培训知识结构,拓宽培训广度和深度。会计培训应不局限于会计专业知识,除开展基本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培训外,适度增加会计前沿动态、最新会计理论和观念;本地区、全国以至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金融形式分析;国内国际经济金融热点事件讲解,做到深广结合。并与人民银行会计工作实务紧密联系,启发会计人员的管理性思维,促使其从经济金融管理者的高度看待各类问题,工作中更具全局性思维、前瞻性意识、以及较强的社会使命感。(六)采取多种形式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忠诚度和兴趣。经常组织区域性的会计队伍横向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拓宽思维。会计工作的机械重复性和安全管理的固定模式,在一定程度束缚了会计人员的思维,没有有效触动和启发思维的环境,会计工作兴趣逐步降低。因此,经常性开展会计队伍横向交流学习或者联谊活动,推出先进典型,介绍经验,探讨问题,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和激励,有助于在会计队伍中培养浓厚的会计职业兴趣。

作者:焦政康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周口市中心支行

人民教育论文第2篇

(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做到人民满意的教育有一定程度上的难度,其难度主要表现在人民满意是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追求的行动目标,这一要求就决定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带有一定的理想性。但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制度又是党和教育部门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所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其提出、推进、及完成的整个过程。这也决定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制度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充分认识到这种教育的现实性和理性性的统一,既不能夸大这种教育的理想性,认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不可取的,从而影响其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也不能夸大其现实性,认为可以超越客观现实条件做到一蹴而就,这两种不良倾向都不利于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所谓绝对性是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规划过程中必须贯彻实施的,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而相对性是根植于满意的主观性及教育的选择性之中。因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诉求,不能忽略教育供给人民需求的相对性。因此,要从人民的而根本利益出发,在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教育期盼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此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性的教育需求。

(三)社会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社会性是指站在社会的角度对教育事业提出的一条基本要求,人民群众在其中占有主体地位。同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制度又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具有鲜明的教育性。由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只向社会的,所以这就决定的人民群众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的最终方向,以此教育的社会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四)宏观性与微观性的统一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指向,具有一定的宏观性,然而,这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具体细微的评价指标,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微观性。教育的宏观性反应的是教育发展的整体态势和水平是否符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整体趋势,微观性指的是教育对个体的不同影响,是否能培育出符合社会进步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社会发展宏观性和微观性的统一。

二、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培养出具有职业能力的人

学习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更好的就业,中职教育实质上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就业平台,使学生从无业到有业,从而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符合社会建设的需求。职业能力是指从自身的个性特征以及对待职业的态度出发,综合运用所有取得的知识和技术,完成各项职业活动目标所具备的特长,区别于其他个体完成的效果,具有相对的优越性和时效性。职业能力大致包括技术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性的能力,如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在职业生涯中具有出色能力的人才,以此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渴求,同时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

(二)培养出健康的人

健康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健康的身体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体参加社会活动的基本保障,是生存之本,也是个体通过社会服务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保障,拥有健康良好的身体不仅能承担起个人、家庭的重任,也能承担起社会赋予个人的独特使命,承担起社会需要的基本劳动。心理健康是指能够以一个积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挫折和挑战等等,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舒缓压力的能力,一个健康的人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健康指标和所学的技能知识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同时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时代要求的专业人才,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三)培养出具备全民素质的公民

公民素质就是指公民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所具备的一切素质的总称(李芳)全民素质是公民素质的基础,这就要求中职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大具备全民素质的公民,然而,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社会对公民的基本需求都是一定的,一个具有公民素质的人才才能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公民素质的人,培养出为社会所需的人,同时培养出符合社会建设的具有全民素质的公民。

三、如何构建人民满意的中职教育

(一)增加和保障教育投入

投入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办好人民满意的中职教育首先要加大教育投入,中央和各级政府应该努力缓解教育经费短缺的现象。在增大教育投入的基础上要更加合理的使用教育资金,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二)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中职教育课程中要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不仅需要教师及时接受理论培训,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并将其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还需要教育部门加大对教育设施的经费投入,只有保证教育内容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

(三)全方位、多渠道的培养人才

实现中职教育培养的全方位需要家长、社会和学校共同协作,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的教育模式,共同促进教育的实施。同时实施的内容要面向现代化、多样化和趣味化,从多渠道培养人才。

四、结语

人民教育论文第3篇

摘要:人文教育是全民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人文求善,科学求真,社会的进步需要科学,科学的发展又受人文的影响。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教育新体系,首先必须走全民教育之路;其次科技人文并重;再次健全和完善保障机制。它是一项重大、艰巨而长期的工程,必须经历几代人的努力。

关键词:人文教育中国特色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的表现。

人文精神指的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对于社会而言。是指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则是指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

一、中国人文精神的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文教育一直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是人文教育的一次规范。但不少专家学者还是疾呼“中国人文精神失落”。笔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在物欲日益膨胀的今天确实有所失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

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从内容上来看。一方面来自对传统人文精髓的冷漠无知。一方面对西方人文思想的无所适从。现在。有些青年向往西方浪漫的文化情调.而对西方的文化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他们分辨不清,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侵袭着人们的灵魂;社会上一些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行为时常发生.不讲信用、坑蒙拐骗成为社会公害;金钱成了有些人为满足物欲所追求的目的,良心、道德、人性、人伦、人格成为金钱的奴隶。甚至更严重的是行贿、贪污、盗窃、抢劫、图财害命等社会犯罪,所表露的人文精神失落,让人触目惊心。

2、人文精神的淡化

有些地方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现象继续升温.人文教育逐渐淡化。社会上有些人豪赌豪饮,一掷千金,但社会上另一部分人却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上。以前邻里之间相互往来,互相问候,互相帮助的风气.现在渐渐被铁门铁窗隔离.人际亲情在逐渐淡化.功利主义在某些人的思想意识里逐渐滋长。孔子主张:“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种诚信、孝道、关爱的优良传统.也逐渐被当今一些人所忘记。

二、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1、对人文教育的重视.是当今发达国家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世界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当他昕到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造成五十万平民丧生的消息时.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自己犯了一次最严重的错误。为此他亲自组织了“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意在反对核战争。原子弹研究的组织者,物理学家费米决定尽快离开“战争科学”.回到物理学研究中去。人们已经意识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人文保驾护航.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英国针对20世纪8O年代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下降的状况.在1988年公布《教育改革法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道德教育,把培养学生懂得诚实、自强、责任心和尊重别人的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日本1987年临教审第四报告中也对教育目标进行调整.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目标是以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面向世界的日本人。同时还把过去智德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改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突出了德育的地位。我国专家学者同样也意识到对国民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及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由此看来,对人文教育的关注,是世界性的教育问题,更是发达国家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

2、国民人文素质,关系民族的命运兴衰

鸦片战争时期,当时的守将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杨芳、朱贵、陈化成等率众英勇杀故,大长了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如果当时能有更多能谋善断、不怕牺牲的将士,英军也不会如此猖獗,清王朝也不会签订一次又一次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果在此之前.中国能多出现一些像魏源、龚自珍那样启蒙的民族精英.清王朝也不会如此腐败透顶,国民也不会如此愚昧无知。“”十年.个人崇拜达到极点,无数干部、知识分子挨批斗,关牛棚,如果没有成千上万像张志新等一批敢于为民请命的有为志士与“”做不屈的斗争,国家的命运与前途将更加暗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凝聚力、战斗力,如果没有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它的前景将暗淡无光。

3、人文精神是促进世界和平的剂

世界和平的保证不只靠科技发达.经济繁荣.军事强大:只要有霸权主义存在.世界就没有和平安宁的日子。世界政治一元化、民族一元化是不可能的,政治局势多极化也会不平衡而产生磨擦.能够减少磨擦使世界局势趋于稳定主要靠人文精神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歪曲尼采“权力意志”的学说.把征服欧洲的个人意识强加于欧洲人民(特别犹太人)的头上。这种强盗的人文观是希特勒发动战争的借1:3。真正的人文精神是“实践宽容,尊重人权,实行民主”日。只要有这种精神在,世界和平就有保障。

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教育新体系

构建有中国特色人文教育新体系.是中国公民接受人文教育,发扬光大人文精神,促使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根本保证。

(一)构建途径——走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教育之路

一位人文专家把人文比成“水”.把国家比成“鱼”,他认为东方的人文是江河湖泊,西方的人文是纯净的自来水,如果把养在江河湖泊的鱼放在纯净的自来水里就必死无疑[31。这个比喻很精确,人文教育“全盘西化”是走亡国之路。因此.我们必须做到:

1、整合中外人文思想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深厚的人文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繁衍几千年.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与道家及传人的佛教融合.成为了我国的主流人文思想:西方吸取古希腊、罗马文明以文艺复兴人文思想作为主流人文思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在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上,东西方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东方,人与人的关系突出“礼”的观念,而西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在东方.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被完全融入社会之中,而西方,个人的行为从社会整体中分离出来,成为超越社会的力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东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即人对自然的改造。可以说中西方人文思想各有优劣,有明显的互补性,两者应加以整合、交融。这种整合既不是让西方人文精神让位于东方人文精神。也不是东方人文精神转变为西方人文精神。而是将双方的人文精神的精华提炼出来,将其存在的糟粕剔除出去。使不同文明中的人文思想的合理内核.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财富。只有达到这种整合,才是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新思想。

2、清除人文垃圾

我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文化遗产,同时带给我们不少封建社会的垃圾,如独裁专制、等级观念、封建迷信、宗法观念、男尊女卑等。鲁迅先生是封建社会人文垃圾的清道夫,《阿Q正传》揭露国民的奴性和愚昧性;《祝福》揭示出祥林嫂受封建礼教(包括神权、族权、夫权)的欺压,走向精神崩溃的过程;《孔乙己》里展示孔乙己的迂腐;《孤独者》、《风波》揭示国民的保守;《药》揭示国民对革命的冷漠,恶人对弱者的欺压。这些是封建社会的余孽,都是鲁迅先生要清扫的范围。

西方文化涌入我国,同样也挟裹着不少人文垃圾.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泛自由、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自私等,这些人文垃圾我们也要把它们清扫出国门之外。我国是一个文化宽容的大国.历史上几次文化交融,都促进了人文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国家的昌盛。今天,我们照样要以宽容大度的胸怀,让人文思想在嬗变中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活力。

3、走全民教育之路

人文精神有不可替代性,人文精神财富有着不可转让的特点。一个坐满几千人的影剧院,安静无比.只要一两个人大喊大叫,秩序一下子就乱了。人文教育不是培养几位人文精英的教育,它是全民教育的大事。全民人文教育,首先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其次要规范人文教育的基本内容;然后从强化教育转入自我教育。

人文教育是一个长期而伟大的教育工程,教育目标在于全民族人文精神的积淀和升华.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民族精英.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人文教育不为某个政治集团负责,而是为全民族的利益负责。正像国际教科文组织所展望:“将教育建立在有助于发展学生和成人个性的原则和方法基础之上,这些学生和成人尊重其同样的幸福。并决心促进和平.人权和民主.……并使教育机构成为实践宽容,尊重人权,实行民主,学习文化特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理想场所。”(1994年国际教科文组织19号建议《国际理解教育总结与展望》)。笔者认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是:实践宽容.尊重人权,实行民主、自由平等、健康向上、仁爱诚信、遵守公德、有创造精神、有全球眼光。人文教育的内容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升华,有利于优秀民族的建构。不但在校生要接受人文教育,而且社会各阶层的公民都要接受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一项终身教育,也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自我教育。

(二)构建原则——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和谐统一

科学求真是立世之基。人文求善是立世之本,我们要让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人文思想最繁荣的时代,但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读书人追求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追求功名利禄是当时知识分子的首选,加上统治阶级的倡导“学而优则仕”,当时的国子监、书院、私塾讲的研究的都是经书,写的是应考的八股文。科学研究只不过是工匠或某些读书人的业余爱好,近四百年世界百项伟大发明我国是一片空白.科学理论的建树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也屈指可数。鸦片战争,西方“船坚炮利”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国人震惊西人厉害,一些有识之士才提出:学习西方“长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科学教育也逐渐被国人所认识。五四时期《青年杂志》主张中国必须大力提倡“人权”和“科学”,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圈,我国重视科学教育应该从“五四”以后才开始。古希腊罗马时代人文与科学,都出现较为繁荣的局面;如出现像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思想家、文艺理论家,出现象“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喜剧(《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鸟》)这样伟大的文学作品,同时也出现象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天文学家,阿基米德这样物理学家在经历人文与科学惨遭践踏中世纪之后,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马克思语)英国工业革命后,西方科技更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面对科学技术在失去人文精神支配下而出现的“野蛮”.人们才意识到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单靠科学教育并不能保证科技和人力就一定能用于造福人类的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明确地提出了“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就是要求全人类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当代走向融合。

目前,我国加大科学教育力度,但由于国民素质较低,科技底子薄,经济实力受限制,科技创新能力与国民的科学素质与发达国家还有一段差距。要追上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除了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国民科学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之外,关键在于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杨振宁博士认为科学家要有深厚的人文素质,才能有丰富的想象力,有出科技成果的可能。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78号建议《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提出:“所有社会的进步都受到科学与技术的深刻影响.而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又受到社会与文化因素的强烈影响。为了真正的自由和免受源于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制约性因素的影响.人类需要科学与技术。然而,为了成为解放者,科学文化与技术文化必须与伦理价值和人道主义价值观相联系。”1989年底,“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旨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发展的新形势.倡导人们在学会学习、创造、生存的同时.学会关心人类自身.体现当代社会所要求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

(三)构建保证——健全和完善人文教育新机制

人民教育论文第4篇

1.护理人文教育现状需求。

本研究选择山东省内3所具有护理专业代表性的民办高校、5家二级甲等医院管理层作为调查范围,通过笔者设计的调查问卷,以随机抽样方式对学生和医院管理层进行调查,另外召开座谈会,并进行个人访谈。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本身人文素质不足,超过60%的学生对人文精神及人文知识是认可的,学生学习的课程大多是专业课程,人文课程所占比例很少,但一半以上学生认为应该多学习人文社科类知识。对医院调查结果显示,医院需求与民办高校培养的护士脱节,满足不了病人的需要,护士缺少与患者的心理沟通。这就更体现出护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总结结果是民办高校护理人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①民办高校对护理人文教育重视不够。由于民办高校在经济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有些举办者存在功利主义思想,盲目扩招,在培养目标上还是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面向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忽视了人才培养质量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轻视人文教育。虽然有的民办高校提出了人文教育模式,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有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学时大约只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国外一些医学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德国高达20%~25%,英国、日本约占10%~15%。。人文社科类课程比例偏低,导致学生片面追求生物医学知识理论和技能,严重影响了护理专业人文素质的培养。目前高校在人文学科建设、教育课程评价标准和体系等方面还不完善,不能满足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②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先天缺乏”。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初中、高中采用应试教育,学生只为考试而学习,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民办高校学历层次比较低,大多是专科及以下,学生入学成绩不高,多数又是理科生,对人文社科知识了解甚少,学生整体素质先天缺乏。现在的学生大多是“90后”,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适应能力、沟通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比较低。护理学侧重于自然科学和技术操作,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占用大量学时,人文科目开设很少且课程设置不齐全,部分教师的教育思想、人文修养也与现代护理的要求不符。③师资力量不能满足人文教育需求。目前大多数护理院校都存在护理人文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即使有些院校已设立独立的人文学科教研室,但这些老师缺乏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其教育理念、自身的人文素养与现代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不相适应,不能使人文教育与护理教育相互融合。另一方面,护理专职教师承担一些人文课程,但他们在讲授护理人文课程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护理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有机结合,无法更好地适应护理人文教育的发展需求。

2.护理模式转变的需要。

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改变,护理学也随之发展,赋予护理职能新的内涵,护理工作正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整体护理要求护士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广泛的护理。要做到以上要求,护士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医学知识、整体护理知识,还要有稳定的心态和充足的人文社科知识,这样才能从“人”出发,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理解人和关心人。因此,现代护理教育的发展要求护理学科自成体系,在重视护理专业教育的同时,突出人文素质教育。在整体护理模式下,要求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促进患者健康为目标。

3.国家政策的需求。

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家也出台了关于护理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加快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密切医疗卫生机构与护理教育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以适应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完善护理教育模式。在教学中突出护理专业特点,且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美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因此,将护理人文教育贯穿于护理教育全过程,促进护理可持续发展,培养临床实用性人才。

二、民办高校护理专业人文教育模式的构建

1.改变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无论是护理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民办学校,都存在“重医轻文”传统教育观念,教师常常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相关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培养。从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有相关文献表明,真正能够在本专业领域立稳脚的都是那些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具备相关人文素质的学生。因此,民办各高校决策者在制定培养规划时,必须改变“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观念,加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力度,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优化课程设置。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民办高校护理人文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新护理模式需要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护理人文课程体系。在护理专业课程的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授业”,更要“传道、解惑”,将两者有机结合到一起。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收集人文教育资源,加大人文知识比重和讲授时间,强化护理专业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的相互渗透,逐步建立系统的、合理的、完整的、科学的具有现代护理学特色的护理教育课程体系。改变重理轻文和重医学学科、轻人文学科的现象。其人文课程设置应包括显性课程,也要包括隐形课程的设置。开设适合民办高校大学生特点的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特色课程,举办人文讲座,开展人文活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课程融合。

古今中外,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都是巨大的,“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护理教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的模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远比知识传授深远得多。因此护理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高尚的师德、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为教师提供丰富的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可以通过培训、讲座、继续教育等方式促进人文教师和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教学方法要多样,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角色模范法、对话法、实践法、记关怀日志法等有效提升学生的关怀意识和人文素养。

4.人文环境熏陶。

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引导大学生加强文化道德修养,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浓厚的学风和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会使深处于其中的莘莘学子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进而内化其身。学校要定期举办各种学术沙龙、讨论会、演讲会、征文、辨论会等,开展就业指导月、护理技能比武、艺术文化汇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展对外文化和学术交流渠道。加强图书馆人文社会科学类图书的建设,拓宽大学生人文知识,开阔视野,使大学生在良好的人文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②实习期人文素养培育与熏陶,护理专业学生是学校向医疗卫生服务行业输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在实习过程中人文环境的熏陶对其人文素养的培育至关重要。在实习期间,学校和医院要加强联系,共同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习初期树立正确的护理人文榜样,将优秀护士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会模仿。在实习中期培养人文底蕴,通过实习丰富人文知识,强化人文关怀。在实习后期创建人文举措,学生人文实践主要体现在其人际沟通和交流之中,采用模拟对话和示范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使人文素养得到实践和升华。

三、结语

人民教育论文第5篇

(1)民办高校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知

通过进行一系列的调研活动后发现,我国大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同时通过对相关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有大概23%的大学生对人文素质的意义非常了解,有近30%的民办高校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近40%的大学生表示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所了解,有6%的高校大学生表示对人文素质教育了解较少,剩下1%的学生表示对此问题不是很了解。

(2)民办高校学生文化素质知识的情况

根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大多数的民办高校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较为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认识有些模糊不清,更有一些学生对人文素质一点都不清楚,同时也没有对知识的渴望心理。通过相关权威部门的分析可以发现,民办高校要想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的体制以及条件等各方面与公办高校有所差别,这就造成了我国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的体系构建并不全面,在相关的教学政策、组织管理、以及师资建设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还有相当的欠缺。通过与公办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同相对比后可以发现,虽然民办高校的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但是在价值取向、理论修养以及文化素质方面与公立高校的学生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距离,这种情况的出现不符合国家对高人文素质人才的培养理念。但是我国民办高校也是我国对学生进行高等教育的主要渠道,其同样承担着培养祖国后备人才的任务。

2我国民办高校存在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

(1)我国民办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就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情况来讲,从学校的校领导到各级的基层领导等都没有对此问题进行重视。如果想要在民办高校中建立起相应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在我国开展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定位过于理想化宏观化,导致了绝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不能能很哈的理解,造成了目标模糊的情况出现。同时民办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没有足够的实力,这将严重的影响文化素质教育情况。

(2)课程单一、师资力量不足

就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来讲,民办高校应该具有非常高的自主办学能力,同时在学科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上可以有更多的空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受到教师能力以及办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大多以公办院校所走的道路作为标准,只是一味的走公办院校走过的路,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方面也以达到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为主,并不追求教育的效果,这就造成了民办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育质量较低,只是单纯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并不注重对学生的品格的塑造。

(3)形式较为单一,文化素质教育系统构建

人民教育论文第6篇

所谓教育公平,它应该是教育过程中内生出来的社会公平,是在人才培养制度化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价值公平。本质上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体价值能够得到体现。那么,如何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以确保受教育者的个体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呢?传统哲学中关于何为公平的观点为我们合理确定教育公平的内涵提供了两种方向。一种是目的论,它强调群体的共同利益优先于个体权利,个体权利的实现首先取决于共同利益。这就是目的论公平观的核心原理———共同善原理,它追求互利性效用。另一种是道义论,主张个体权利与共同善无关,它所关注的是个体权利之间的公平关系。这就是道义论公平观的核心原理———公平性原理。这两种不同的哲学价值取向之间的优先性关系,将决定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

(一)教育公平的共同善原理概括来讲,共同善原理是以实现相关个体的应得关系的互利性为目标,以实现互利性共同善为手段。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上,社群构成性地决定自我,同时也决定了个人总是过着社群的生活;也正因为如此,公共利益应优先于个人权利。共同善原理反映到教育领域当中,要求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体利益是应该以全体受教育者的共同利益增进为前提的,也正因为如此,共同善原理支持以整体利益为目的的国家中心教育观,认为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与受教育者的个体利益是统一的。在制定教育政策、确立培养目标、考量培养模式的时候,着眼于增进社会群体共同利益,每一个个体受教育者也将从中获益,也就实现了效用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了教育公平。

(二)教育公平的公平性原理针对共同善理论,有人提出反对观点,他们反对共同性的公平,强调公平原则的具体性、历史性。“我们的社会不是一个一致认同的社会,而是一个分化与冲突的社会———至少在关注正义的本性这一范围内是如此的”。[2]公平性原理首先以保障个体的相互权利为目的,要根据个体的情况平等地分配社会资源。在教育领域当中,实现公平性原理,首先是要保障受教育者的个体权利,强调每一个受教育者个体权利的优先性,反对为了共同利益损伤个体利益。因此,公平性原理更加支持以个体受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观,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只要能够增进个体受教育者的权利,实现相关受教育者之间的应得关系的公平性,这种教育就实现了教育公平。

(三)教育公平的价值选择以上关于教育公平的原理,尽管各自强调了不同的方面,但都有其合理性,同时又各有不足。共同善原理更多地强调结果意义上的绝对公平,忽略正义实现过程当中的程序性,具有功利性的效用;公平性原理过多地强调对个体利益的保障,强调程序意义上的相互互利性原则,而没有看到社会群体利益之于个体权利的基础性作用。正因为两者各有利弊得失,因此,偏执任何方面,都是一种偏失,应当将两者结合起来,彼此补充,才能构成更加合理的教育公平性原理。马克思曾指出:“1.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2.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自为的存在)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为他的存在);3.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3]可见,在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关系上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应当是: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应该努力实现“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也就是努力将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统一起来,将受教育者个体与受教育整体的需要统一起来。换言之,教育公平的实现应该是共同善原理和公平性原理之间的互补性统一。

二、民族中学对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特殊作用

民族中学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教育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它以城乡适龄少数民族青少年为主要生源,以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办学宗旨。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中西部,“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发展基础薄弱、市场开发条件差、自身发展能力弱等原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4]为了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主发展能力,加快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实现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普遍推行现代国民教育的同时,又针对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要,建立并不断完善民族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创办民族中学,是我国全面推进国民教育、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的一项重要创举,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促进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也应当成为体现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民族中学有不同类型。从办学地点的选择而言,有就地办学和异地办学两种基本类型。就地办学就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设立(县级或州级)民族中学,以当地少数民族适龄青少年为主要生源。异地办学则是选择在办学条件比较优越的内地大中城市,创办以边疆民族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适龄青少年为主要招生对象的高级中学或完全中学,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办的中学。从招生范围而言,有地方性和全国性民族中学两种基本类型,前者数量最多,几乎全国所有民族自治地方都有创办;后者数量较少,最典型的是面向全国各民族地区招生的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从学生的民族构成及学校的命名方式而言,也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生源的民族成分比较单一的中学,如中学、回民中学等。另一种是生源的民族构成比较复杂的中学,如广西、贵州等多民族世代混杂居住区域的各级民族中学以及位于北京的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为了办好民族中学,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往往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学习生活基本需要等方面,对民族中学实行政策倾斜。因此,无论哪种类型的民族中学,都是国家针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教育底子薄、起点低、困难多、条件差等具体实际,为了突破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办学条件瓶颈、提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加快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步伐而采取的教育扶持措施,体现的是国家遵循补偿原则、[5]致力于通过实现教育公平最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不懈努力。民族中学不仅作为民族教育体系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而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往往因为国家大力扶持而在教学基础设施、师资条件、教学水平、学生成才率等方面出类拔萃,成为地方乃至全国名校,成为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向往的殿堂,在促进民族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缩小国民教育的地区和民族差距进而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混和式”人才培养模式:民大附中践行教育公平理念的探索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在我国民族中学乃至我国民族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在2013年附中百年华诞之际,给全校学生的回信中充分肯定:“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作为全国唯一一所面向各少数民族地区招生的民族中学,自建校以来,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为人民解放、国家发展、民族团结、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还深刻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学校继承光荣传统,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着力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总理在批示中也指出:“民大附中历经百年风雨,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各族优秀青年。希望你们继续发扬爱国、团结、奉献的光荣传统,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立德树人,笃志好学,砥砺前行,造就更多维护民族团结、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的回信和李总理的批示,深刻指出了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办学使命的特殊重要性,那就是:它不仅应承担和出色履行高水平中学的职能,而且还要将培养堪当坚定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神圣使命的少数民族杰出人才的光荣传统继承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事实上,民大附中多年来正是遵循这样的指导思想、抱持这样的使命感办学的。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已逐步构建起能有效促进各民族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才培养特色模式———“混和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混和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所谓“混和式”(“混”即“多民族、多元文化、多样性”,“和”即“共存、和谐、和平”,类似“掺沙子”)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学校自身在师生构成的民族、文化、地域等方面所具有的多元性、差异性特点,视为有助于培养师生尊重并欣赏差异、包容并接纳多样的宽厚人文情怀的重要而宝贵的教育资源,因而在编班、编组、安排寝室以及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日常接触交往等方面,努力将各民族学生组合、联结在一起,使之逐步走出封闭的自我和各种形式的小圈子,养成与开放、流动的全球化时代和多元社会相适应的开放、包容人格。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明显区别于内地中学、新疆班的“抽离式”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合于多民族中学的多元环境,与前述的教育公平理念有更多的契合。采取“混和式”的办学模式后,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全国特别是民族地区招收各民族学生,使学校成为各民族师生共同学习生活、共同成长进步的大家庭,成为中华民族和谐大家庭的缩影。所谓“混和式”,尽管表面上与“混合式”仅一字之差,但内涵却有重大差别。我们倡导和实践的“混和式”,不仅强调要将各民族学生融汇到同一学校、同一班级、同一学习小组、同一宿舍,将不同民族和地区学生的诸多差异性自然包含其中,而且特别意识到,引导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关注、认识、理解差异极其重要,必须通过正确引导,不仅使各民族学生,同时也包括教师和管理者,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了解、理解、尊重和欣赏差异,养成文化自觉和包容差异的人文情怀,以适应开放、多元的时代和世界。“混合”仅表明了多元并存的事实,而“混和”则强调兼容并包、多元和谐,追求“和而不同”,旨在使所培养的人才能够自觉践行“美美与共”的理念并服务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

(二)“混和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受教育者的共同发展少数民族学生接受现代化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为了个体的生存发展,获得适应社会的生存技能,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如果民族中学的教育实施,不能促进个体少数民族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使个体受教育者获益,那么这种教育的实施就是无效的,从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来看也就是不公平的。因为公平是“给予人应得的东西”即机会公平。对于很多身处民族中学的教育者而言,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应得的东西是有利于其生存与发展的教育价值。促进所有受教育者的发展,意味着教育实施的有效性,追求实际的效用是教育公平的互利性原理或共同善原理的基本要求。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各民族地区发展明显加快。但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同步成长,不少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甚至在加剧消失。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接受了现代学校教育之后,错误地将民族传统文化视为过时、落后的东西,从而疏离传统、背弃传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受此刺激,一些学者和民族基础教育工作者又过度地强调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甚至要求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拒斥外来的优秀文明成果。将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接受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对立起来是极端错误的,二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民族中学的教育设计中,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另一方面又要将现代文明成果充分吸纳到教育教学过程中,使民族、地方的文化与世界的文明,传统的文化与当代的文明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只有实现少数民族的现代化,才能保证少数民族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只有保证少数民族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才能使其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起来并发扬光大。这也符合教育公平的共同善原理,能增进社会群体共同利益,使教育效用最大化,从而实现教育公平。民大附中处在首都北京,这里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科技中心。在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好这里的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学生“站高望远”。这样做,更能从整体上促进少数民族受教育者的共同发展,从长远角度看,也才能更好地实现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三)“混和式”人才培养模式尊重了少数民族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尊重少数民族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要求确认和尊重少数民族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些传统教育观点认为,学生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这种观点实际上压制了少数民族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教育观点反映到国家整体层面上,就会导致国家教育权力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忽视不同少数民族地区之间、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因此要保证民族中学教育的公平性,需要尊重少数民族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保障少数民族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权力和不同学习需求。民大附中为了规范“混和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造形态,确立了自主招生、自主会考、教学反馈等教学管理制度,同时确立了寄宿制管理、开办民族班、多导师制等学生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是以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主体性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可以更好地保障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此外,民大附中构建了国家主体课程为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选课课程门类齐全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国家主体课程黏合民族文化内容,选修课程以民族特色内容为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中重点开发民族文化内容,特别是开发了“社会大课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民族特色课程设置,既尊重了少数民族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传承了少数民族文化,又遵循中学教育的一般规律、符合中学教育的素质要求。最后,民大附中通过弹性化的教学途径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了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改革的原则强调教学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倡导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内容尽量选取能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兴趣的民族生活材料。这些具体而灵活的人才培养措施可以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最终是为了把民族中学教育价值目标取向落实到一切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满足少数民族学生发展需要的根本目标上来。

人民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学;人文精神 ;培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逐渐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在广大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下,学习民族音乐的人越来越多,民族音乐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当前民族音乐教学出现了重技术轻人文的不良倾向,无论是民族乐器的教学还是民族音乐的欣赏教学,普遍重视音乐演奏技能的训练或是作品的技术分析,而音乐背后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却被抛到九霄云外;通过音乐培养人的教育理念并未得到真正落实;我国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也未能得到学习者的理性认同。因此,要想真正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学习者的理性认同必不可少。

理想的民族音乐教育需要塑造理想人格,这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而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从音乐本身的内涵中挖掘,成功的音乐教育应是音乐技能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机融合。因为,人文精神相对于人的终身发展而言,它比一般的学科知识更为基础。有学者认为:“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精神比数理能力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人文精神的缺乏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力的重要内涵”。[1]由此可见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何等重要!

一、人文精神概念的争议

对于这个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学界曾经有过一场长达两年多的学术大讨论,目前国内学界对此看法不一:部分学者认为该词是从西方的“人文主义”(humanismus)翻译过来的,其含义基本等同于西方的人文主义。另有以张汝伦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则认为“人文精神”一词本身就早于西方,对该词的理解也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汉语字面入手的,他们认为“人文精神始终应该是自觉脱离了自然状态的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或理想目标”。[2]总之,人文精神其实是人之为人的一种人文关怀,它体现了人的主体精神,人际间无功利的一种相互理解和尊重,焕发着人性的光辉。

二、民族音乐教学在人文精神培育方面的独特贡献

(一)培养人文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一种思考、判断、辨析能力,是主体意识对客观世界做出的积极反应,具有反思性、批判性、独立性,一般包含数理思辨能力和人文思辨能力。与数理思辨能力相比,人文思辨能力有3个明显的特征:其一,对人文性问题进行思考无法得出像“1+1=2”这样公认的、唯一正确的答案,也就是所主张的观点通常具有较大的争议性。其二,在对人文性问题进行思考辨析的过程中,对所主张的观点进行辩护性解释和说服性论证是维护这一观点的主要说理方式。其三,思考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证明或确证一个科学的定理,而是为了鉴别和选择一个最佳的价值理念或行动准则。民族音乐的教学恰好提供了这种思辨的契机。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音乐资源极为丰富,由于地域间自然条件、社会风俗、语言等不同,音乐风格差别很大,正是这些风格迥异的音乐,构成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姿的多元音乐文化。如此丰富的多元音乐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提供了极为难得的良机。只有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我们才会经历“文化震撼”,才会对人类文化的巨大差异进行反思,从而认识到某一文化的局限性,进而认识自身的缺失。正如我国学者王铭铭在《甜蜜的悲哀》序言中所说的那样“通过边缘理解中心的缺失”。[3]人常常会囿于自己所推崇的文化而无视其它文化的存在,这样的偏见影响着人类的认识能力,而通过对多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我们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给人类情感带来的直接冲击,进而引发对人类自身的反思,从而有利于人文思辨能力的发展,这种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民族音乐中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化精神能给予学生以丰厚的精神滋养

民族音乐植根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世界,凝聚着不同民族的理想,反映着不同群体的日常生活,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国56个民族,其音乐风格鲜明,题材广泛。有些音乐,如新疆的木卡姆在律制上与汉族音乐有较大的差别;有些音乐与特定的民俗仪式紧密相连,如唢呐曲《百年朝凤》是用来娱神与超度亡灵有关;有些音乐与特定的地域环境有关,譬如同样是汉族音乐,北方的音乐往往旋律起伏较大,比较高亢,而南方的音乐旋律则相对比较平缓,感情比较细腻委婉。正所谓“北曲如抡枪,南曲如抽丝”。[4]由人类所创造的音乐亦无可避免地和地理空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音乐可以与归属感相连,用以加强某一地区的特征”, “音乐能够创造一个情感空间,这一空间内的群体在一起倾听音乐、一起跳舞,形成了这一空间的行为规范”。[5]还有些音乐反映了中国千百年来儒家的精神追求,如古筝曲《渔舟唱晚》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寄情山水,回归自然”的生活理想。

从这些极为丰富的民族音乐宝库中,我们可以发现,丰厚的文化内涵是进行师生交流的谈资,如果教学中能够加以利用,必将能够促进学生人文思辨能力的发展,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因为师生间的对话和交流是发展人文思辨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在多元文化的审视中,返观自身,做出选择,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人文理想和精神追求。

(三)民族音乐的交流和传播能促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音乐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在各自的音乐文化中亦反映出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文化间的差异也会造成文化误读,引起民族间、人际间的冲突。反之,如果能够尊重彼此的文化,则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增进民族间、人际间的了解和沟通。中央电视台著名的编导金越在成功地执导了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后,在南京的一次座谈会上感言,他说,2007年将原生态的歌舞引入春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当年的两会期间,许多藏族的代表曾经亲口对他表示,藏族音乐进了春晚安定了边疆,团结了藏族同胞,藏族人民非常自豪,也非常感谢,作为藏族代表,他们对此表示了特别的谢意。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多民族音乐的交流与传播有利于增进不同民族间的了解和沟通。与此类似的是,在当今的北美地区,如美国和加拿大,已经在有意识地大力推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此举在消除种族歧视、促进不同种族间的理解和团结发挥了其他政治手段难以奏效的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由此可见,民族音乐教学活动中蕴含着许多培育人文精神的重要契机,教师如果能够真正领会民族音乐的的文化内涵,是不难把握住这种契机的。然而遗憾的是,很多教师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导致了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偏差,这些偏差构成了当前民族音乐的教学困境,客观上造就了人文精神缺失的危机。

三、当前的民族音乐教学困境

当前,民族音乐的教学由于长期以来受工具理性及西方音乐学科的影响,简单地将西方音乐的体系嫁接到民族音乐教学实践中,形成了重音乐的逻辑构成、轻音乐的文化内涵;重音乐的客观性、轻音乐的情境性等特征。具体而言,以下两点值得深思。

第一,对民族音乐本身的内涵认识不够,教学活动热衷于音乐作品的形态分析,反而忘记了音乐之所以存在的意义。以广为流传的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为例,一般的教学活动我们大多会简单介绍一下该曲的由来及唐代张若虚的诗,接下来就是连篇累牍的曲式分析,学生在如迷宫般的作品分析中浑浑噩噩,最后竟忘了该曲美在何处,难以体验到中国音乐的神韵,更不用说该曲跟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与我国儒家哲学之间的有机关联,以及特定的地域环境,特有的音乐传承方式,特定的历史因素等之间的密切联系。而这些因素恰恰是挖掘音乐意义,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支点。非常可惜的是,很多教师忘了这一点,许多学生对此也不以为然。

第二,民族器乐教学中教师重技轻道,学生成了技术的奴隶,成为“单向度”的人。当前,民族器乐的教学热衷于演奏技能的训练,将掌握一定演奏技能技巧为唯一目的,学生在枯燥无味的技能练习中逐渐成了技术的奴隶,所有的喜怒哀乐随着技能的掌握与否而变化。技能技巧,这种本该服务于音乐的工具转而成为了一种控制人的力量,学习者在技能技巧的规训下,演奏音乐成了一件很机械的事,总是担心某个动作或是某个乐段出现错误,音乐演奏成为演奏者的一种精神负担,更不要说享受音乐之美、之韵了。然而,这种情形在民间艺人中间却非常罕见。民族器乐大都来自民间,民间艺人的演奏往往能够随心所欲,享受音乐之美,抒发至性至情。

四、民族音乐教学的人文之路

由于我国民族音乐在音乐的生成方式、应用语境、音乐行为、音乐语言等方面与西方音乐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在音乐的教学中有必要考虑这种差异,就民族音乐的人文精神培育而言,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着手。

首先,更新音乐认知观念,将音乐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注意挖掘音乐背后的意义,通过对话和交流促进人文思辨能力的发展。音乐是文化中的音乐,音乐与文化紧密相连。音乐也是有历史语境的,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行为方式紧密相关,民族音乐尤其是民族民间音乐往往跟特定地区、特定族群、特定的宗教生活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仍以民族管弦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为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将该曲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这样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该曲的由来是什么?该曲与中国古典文学有何关联?该曲有无作者?为什么?在该曲的历史演进中,所用的乐器发生了哪些变化?春、江、花、月、夜这些题材与中国绘画有何关联?这些关联说明了什么?该曲的音乐风格如何?与地域环境有何关系?你常在哪些场合听到该音乐,说出你的理由;《春江花月夜》反映了古人什么样的生活理想?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有何联系?如果教师就以上问题与学生一起展开讨论,我想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思辨,在这样的质疑、争论、探索中,学生会真正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之博大之精深,进而从内心深处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伟大而震撼、欣喜。

第二,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努力做到“情感先行,技术跟上”。在民族器乐的教学中,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往往是演奏技艺。诚然,没有演奏技艺,就没有音乐艺术,表现艺术是需要技术来支撑的;但是,有了技术就会有艺术吗?未必。没有情感的参与,再好的技术也未必会能让音乐感染人;如果没有情感的滋养,艺术只会是僵死的、机械化的、虚情假意、故作姿态的物理音响而已。从音乐学习心理角度看,如果一开始就过于强调乐器的演奏技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迅速降低,对音乐会很快失去兴趣,这一点在学琴的儿童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成人学琴其实也有这个问题,只是一般隐藏的较深,不会轻易地表现出来。因此,笔者认为,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应努力做到“情感先行,技术跟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习者能以高昂的热情进行学习,也才能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逐步提高音乐感受力、理解力,切身感知声音变化之玄妙,深入享受民族音乐之神韵,进而培育人文精神。

最后,改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提高音乐教师的文化阐释能力。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的高师音乐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沿袭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体系,在学生的培养上侧重于培养表演技能而非教学技能,因此造就了学生重技轻道的现实。而作为一个教师,首要的责任是育人,无论是高师音乐教育还是专业音乐教育都面临这个问题。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地融于民族音乐教育中,需要教育者本身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拥有一定的文化阐释能力。因此在音乐教育课程中有必要增加相应的人文课程,如美学、哲学、音乐人类学、文学等,因为这些课程与民族音乐紧密相关,也是人文思辨能力得以展开的知识基础。

总之,当前的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着重技轻道的不良倾向,如果不加以扭转,民族音乐教育必将异化为追逐某种实利的工具,而所谓的弘扬民族文化有可能成为一张“空头支票”。民族音乐教学中充满着培育人文精神的良机,错失这些良机会使民族音乐教育空心化,既不利于民族音乐的发展,也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既阻碍了人文思辨能力的发展,也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审视当前的民族音乐教育,充分发挥民族音乐教育在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的潜力,使民族音乐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上官子木.创造力危机——中国教育现状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1

[2]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M].香港:文汇出版社,1996 .

[3]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M].王铭铭,胡宗泽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