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3-03-21 17:10:57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第1篇

关键词:旗袍;和服;中日文化;古代审美;赏析研究

中日两国自古便是一衣带水的隔海邻邦,翻看中国历史资料,最早关于日本的介绍来自于班固的《汉书》,在其《地理志》一章中标注了“乐浪海”上的倭人诸国,即现在的日本九州一带。而据《后汉书》记载,中国最早与日本通商往来可追溯到光武帝时期。早在公元57年,光武帝赐以印绶,拉开了中日长达两千年的交流往来。在不断通商交流的过程中,中日文化产生过摩擦、碰撞及融合,直至明治维新之前,二者已然达到水融,并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了共性与差异。而这其中,自唐朝服饰影响而发展至今的日式和服,其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并融合了自身民族精神入服饰文化之中,最终形成了匠心独运的日式审美;而在我国,在清文化影响深远的基础上,满族旗袍作为我国古代代表服饰之一,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一大审美特色。对此,本文以分析中日古代审美文化为目的,探究旗袍与和服的发展历程与审美异同,从而明晰二者所反馈出的中日古代审美文化特色。

一、中国旗袍的发展史

中国旗袍的发展历史要追溯到清政府统治时期,就《辞海》中对旗袍一词的解释来看,旗袍的兴起源自于满洲妇女的着装,并在随着时间演变的过程中,成为现代中国极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旗袍的款式自清满时期便大同小异,即使经历了时代的变革也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款式基础,即立领,右开襟,随身形,衣下摆过膝,两侧开衩,并分长短袖。不过,进一步追溯旗袍的诞生渊源,由满族女性着装推广之前,旗袍的前身――长袍便已经是我国较为广泛穿着的服饰。《诗经・无衣》中针对“袍”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句,由此证明春秋战国时期“袍”便已经出现。而在《后汉书・舆服志》中,袍则被描述为西汉时期较为普遍的服饰,无论是官员、王亲,亦或是普通百姓,都会着装袍。此后,到了东汉时期,袍的发展逐渐从日常私服向“贵人”礼服方向转变,并有原有的内衣变外外部着装。后至努尔哈赤时期,统一女真建立满族“八旗”制度后,袍正是成为满族人典型的特色服饰。再到清兵入关,统治汉人的满族贵族逐渐推行满汉一家,并在原有满族旗袍特色的基础上融汇了更多的汉族元素,进而形成了先阶段极具民族融合,又有浓厚少数民族特色旗袍。辛亥革命后,封建政府被,但其宝贵的服饰艺术却仍获得社会大众的一直认同,并由此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极具特色的着装服饰之一。

二、日本和服的发展史

日本的和服文化是日本文化中极为典型的文化之一,作为90%以上属于“大和”民族的日本人来说,和服文化如其他历史传承的文化一样,均是当今日本人十分珍视并谨慎传承的文化。其实,了解中国文化者不难发现,“和服”一词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是近年来较为普遍的外来词汇。正如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深远一样,中国诸多的新名词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日本文化的反影响,“和服”一词便源自于这种反影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和服”一词源自于日本文化的反影响,但是和服的原型却起源于中国古代。在《魏志・倭人传》中便记载着运用一副整布,中置一洞,头至其中,不需量体的穿着,而其便是后世的和服雏形。在此之后,和服不断的发展与演变,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并在大和时代进一步吸收了中国织造元素与纺织缝纫技术,从而促使和服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与发展。随后传至奈良时代,日本遣唐使带回的唐朝赠予服饰获得了当时天皇的青睐,故此,以传统服饰为基础,融入了唐装元素与款式的日式和服逐步在日本普及,并借助日本本土优质的植物染料与矿物染料资源实现了自身色彩的丰富化与多样化。到了室町时期时代,日式和服的款式已然基本成熟,并根据穿着的人不同而产生了应需性变化,普通劳作人员穿着窄袖便装,而上流富足人家则依然穿着宽袖礼服。但到室町后期,贵族的奢靡引发的战乱使武家逐步成为政权的中枢,崇尚节俭的武士逐渐淘汰了宽袖和服,从而使窄袖成为日本和服的主流趋势。自此以后,经历了江户时代、明治维新等时代的洗礼,窄袖便装逐渐受到日本人的青睐,并成为和服创作大师笔下美丽的代名词,直至今日仍被日本人民所钟爱。

三、旗袍与和服的审美异同

从旗袍与和服的发展历史中不难看出,其均源自于中国古代服饰的进化,受到汉文化影响深远,虽然融入了本地域的风俗特色,但终究仍保留着传统的基础特点。只是,既是一脉相承,又各有审美特色的两种服饰,深究其服饰中存在的审美异同,大体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旗袍与和服的审美相同点

旗袍与和服传承于中国古代汉文化,虽然其设计方法不同,穿戴模式有别,但是其中蕴含的审美相同点却是相同的。具体来说,旗袍与和服均经历了长时间的历史演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迎合人需而产生了不同的变化。旗袍由“袍”演化而来,在成为满族人代表服饰之时融入了大量的满族文化特色;相应的,和服在吸收中国古代制衣技巧与唐代设计风格的同时,也利用了本土特色织染技术,结合本土实际文化漂染成漂亮的和风花色,丰富着和服的款式与色彩。当然,无论是旗袍还是和服,其最终服务的主体均是人,因此在旗袍与和服发展的过程中,其均依照人的意愿而进行改良,这种改良既凸显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审美思维,同时也实际的反馈出不同时期不同人的不同需求。以旗袍为例,随着其应用场合的不同与变化,旗袍由原有的长袍逐渐变为短袍、上下两件等形式;相对的,和服则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穿着人身上发生了不同的变化,由长袖变为短袖,并根据不同的场合而改变样式。由此可见,根据人的需求与文化的差异来改变服饰样式,从而融汇入自己的民族习惯,并使其适用于社会需求是旗袍与和服审美发展变化的共同点。

(二)旗袍与和服的审美不同点

旗袍与和服审美变化存在相同趋势,但从具体细节中却有极为明显的不同点。中国自古便拥有独具特色的思维体系,虽然早期存在百家争鸣,但由于历史及政治等多方面原因,儒家思想于百家争鸣中异军突起,由此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因此,在儒家思想的思维引导下,中华服饰的变化更讲求内涵化及民族化,各地区民族服饰的特色极为鲜明。对此,旗袍作为由汉服演化而来,又通过满汉文化融合而进一步发展的民族服饰,其在审美设计上也逐步迎合了中华儒家思想理论,其内容花色表示等级,设计图案也沿用中国古代图腾花样。而且,不可否认的是,旗袍作为清时期典型的服装款式,其本身的时代性特别强烈,无论旗袍演化发展如何,其均代表了清代及民国两个时期的社会审美。相对的,和服演化时间悠久,其传承与发展也日新月异。即使在如今,和服漂染技术仍然代代相传,其借助染料渲染的布匹可呈现出自然的千姿百态。对此,日本作为崇尚自然,尊重自然,信奉自然的民族,其本身的文化体系便是由神传人。故此,在日本的和服发展中,与自然的融合是其一项注重的。顺天而行的日本在和服设计中极为忠于使用者的需求,即使在现代也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和服,并⑵渥魑日本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由此可见,旗袍与和服虽然在审美发展的大方向趋于相同,但在其内在审美侧重上却也因文化的差异而存在区别,这种区别保证了不同地区民众的文化独特性,从而实现了地区服饰的特点差异。

四、旗袍与和服反应的中日古代审美特征

在满语中,旗袍被称为“衣介”,其经历了多年的演化与时代的变革,于现代服饰中作为具有中国代表特色的服装之一,在融入了众多新鲜的元素与时代特征后,已然成为极具艺术性的服饰之一。相对的,在日本,和服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却经常可以见到。日本女性穿着和服一般被称为“きもの”,写为汉字“着物”;男性使用和服被称为“はかま”,汉字写作“F”,两者均是正式场合所穿着的服饰,包括婚礼、毕业礼、丧礼等在内,虽然不同场合的着装礼仪有别,但日本人在重要的时刻普遍会选择穿着和服。由此可见,无论是旗袍还是和服,其在各自国中均具有一定的文化地位与应用价值。对此,借助两种服饰去探究两国古代在审美发展上的特征,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注重服饰的作用。服饰原本是用来遮蔽身体的存在,但当人类社会出现等级制度,服饰的作用便逐步丰富起来。地位、权利及金钱决定了不同人的着装差异,而这些差异也逐渐体现在人类的着装之上。例如旗袍,不同阶级人所穿着的旗袍无论在质量、色彩及图案上都有所不同;相对的,和服也是根据不同的人的职级、分量高度给允许其穿戴不同的服装。由此可见,在古代的审美意识中,地位的尊卑是决定服饰穿着的关键,而服饰本身也是展现穿着者地位的重要道具。

其二,文化思维的展现。旗袍与和服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注重迎合人需而改变款式,其花色样式的差异也充分展现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的审美差异。现代社会中人们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上普遍穿着随性,基本都以西方服饰为主。但在古代,服装的差异可以表现出个人的职业、素养及地位。例如,旗袍中根据穿着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色彩来表示人物的官位是极为常见的事情,黄马褂便是最好的例子。而在日式和服中,武将与贵族在和服穿戴上也有十分迥异的差别。这样的穿戴差别不仅是展现了不同身份人的不同地位,同时其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中国普遍以黄色为贵,因此黄色是帝王象征,黄马褂自然是帝王的代表。相对的,日本武士崇尚节俭,并需要经常活动身体,因此比较钟爱短袖和服。由此可见,不同民族的不同行为习惯,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侧重都在服饰上有淋漓尽致的表现,这也是古代审美趋势的最终表现。

五、结语

综上所述,旗袍与和服在发展中可谓一脉相承,但根据地区的不同,吸收元素的差异而拥有了天差地别的变化。但认真追求其审美特征不难发现,两者在发展中都遵循了迎合人需与展现文化特色的特点,是各地区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容缺失的存在。和服作为日本人重要场合与庆祝活动的主要服饰,一直是日本生活着装的重要选择。而且,随着日本文化传承的意识越发浓厚,有诸多注重传统回归的日本甚至于平日里也开始穿戴和服上街。相对的,我国的现代都市街头,旗袍的着装率却并不高,不仅是旗袍,具有中国特色的汉服、唐装也并不多见,吸纳并融合了西方文化的现代都市人,已然不会将旗袍等具有民族性特色的服饰穿着于身。对此,随着中国人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逐步觉醒,诸多国人希望借助文化的反影响来激发国人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热爱与钟情。因此,现代社会许多注重传统文化保护与弘扬的青年志愿者,将包括旗袍、汉服、唐装等众多的中国代表服饰的再设计与再推广作为自己生活的关键,因此得到的效果也十分显著,正逐步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国服饰,热爱中国服饰,传承并发展中国服饰。

【参考文献】

[1]李亚楠.论日本文化的精致性――以和服和日本料理为中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02):111-113.

[2]王舒蕾.从古代民族服装风貌观现代服装设计的民族文化传承与运用[J].天津纺织科技,2016(02):101-103.

[3]王子成.我国民间布艺的成就及其对日本布艺文化的影响[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80-182.

[4]佐藤伊奈.「旗袍と和服に比^について――中日I国の不一致の美文化をも反映する[J].MagazineHouse,2014(05):101-104.

[5]Pan Miao.Research on Digital Technology Used in Inheritance of Cheongsam[J].Women of China,2015(09):78-79.

[6]吕国伟.吴韵和风――从苏绣与日本刺绣的异同看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方向[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06):160-162.

[7]徐竹君.20世纪前后中国和日本传统服饰色彩异同分析――以旗袍与和服为例[J].艺苑,2016(02):96-102.

[8]江玲君.长衫、旗袍、中山装――试论中国国服的勘定及发展传承[J].服饰导刊,2015(01):46-51.

[9]宋小娟.藏与露的艺术――简析和服与旗袍的审美艺术特点[J].艺术科技,2015(08):96.

[10]张祝平.中国国服丧失原因浅探――从近代中日服饰变化比较说明[J].历史教学,2015(11):28-31.

[11]庞晓虹.中日传统文化保存现状对比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6(S1):341-342.

[12]贾晓丽.古服之变与时代审美――中日服饰近现代演变与发展比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02):120-122.

[13]蒋晶晶.空间・结构・文化――当代日本服装结构设计艺术特征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5(05):157-158.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第2篇

郑钦仁、李明仁编译,台北:稻乡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2年再版

我们今天约定俗成作为“中华民族”政权通称的“中国”指称,与“历史上的中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前者是在晚清遭遇西方时,“中国”被迫开始从“天下”逐渐演变为国际体系中的一个“国家”的进程中产生的。民族国家观念中所具有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内涵,需要确立一种一体化、同质化的民族认同,政治家和学者们不约而同地到历史中去寻找构建民族的元件,从而产生了以“炎黄子孙”为代表的“始祖”论和血统论,“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并对应了一个国家实体:“中国”。曾几何时,历史上是否存在这样一个同一性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成为了一个问题。“征服王朝论”即为众多质疑之一,它从北方民族的立场出发,对同一性“中国”的历史叙述方式提出挑战。

“历史上的中国”之双重民族性

就纯学理而言,征服王朝论有其产生的正当性。此前,在构建中国近代民族国家的语境下,中国近现代学者所叙述的是一部部汉族本位的“中国史”。如,傅斯年先生将中国史分为上世、中世、近世、现世四个阶段。其中,自南朝陈以上的上世为“第一中国”,即“纯粹汉族之中国”。自隋迄宋的中世则为“第二中国”,其划断依据是:自公元4世纪西晋为胡人所占据后,汉族遂为胡人所挟,传至隋唐,风俗政教胡汉相杂,直至宋朝才胡气渐消,因而需要将唐宋之中国与“纯粹汉族之中国”分别看待。而宋亡之后至清帝退位为近世阶段,“全为胡虏之运,虽其间明代光复故物,而为运终不长矣”。这其实在暗示民国之后的现世为“第三中国”。显然,这一分期法是“皆依汉族之变化与升降以立论”。

傅斯年先生的观点在近现代学者中颇具代表性,他们多强调中国民族发展的汉族同质性,认为其他入主中原的民族对中国没有什么贡献,往往被汉族所消融、同化了。梁启超先生就认为,虽然汉人常常遭受北方异族的武力征服,但在精神与文化上,汉人实现了对其反征服。在此类历史叙述中,北方民族被消解于汉族史中,其“中国性”也因之成为疑问。一个典型的现象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激发国民的爱国意识,宋代的抗金将领岳飞被诠释为抗击外敌的“民族英雄”。

1949年,美国汉学家魏特夫在《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一书序言中正式提出征服王朝论,他把近两千年的“中国帝制史”划分为十大时期,两种类型:

一、典型中国朝代

1.秦汉(B.C.221-A.D.220)

2.分崩离析时期之汉族王朝(220—581)

4.隋唐(581—907)

5.宋(960—1279)

6.明(1368—1644)

二、征服与渗透王朝

3.拓拔魏(386—556)及在其先后之其他北方异族所建立的王朝

5.辽[契丹](907—1225)

6.金[女真](1115—1234)

7.元[蒙古](1206—1368)

10.清[满洲](1616—1912)

其中,秦汉隋唐代表典型的中国帝制;北魏则是渗透型王朝的代表,该类王朝侵入汉地的方式是半和平的渗透式,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忘记本民族特征甚至民族本身;而作为征服型王朝的辽、金、元、清则在很短的时间里以武力征服方式将部分或整个汉地纳入自己的版图,同时始终把“祖宗根本之地”视为本政权领土构成中的重要部分,这类王朝的统治民族对汉化的态度是有所保留的,始终维持着部分本民族特征。

征服王朝论的核心在于否认所有外来民族都被汉族“同化”的观点,其所借用的理论武器是1935年以来美国人类学家Redfied等提出的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理论。所谓涵化,是指包括各种不同文化的群众在不断接触中所产生的现象,以及原有各种文化在接触中所产生的变化。同化理论所说的两种文化的完全合并只是涵化的很多历史可能性之一,而只要完全的社会融合无法办到,文化的差异将继续存在。在某种条件下,文化交流的结果是两种相互适应文化的共生,其结果可能产生与其母文化相异形态的第三文化。魏特夫认为在征服王朝中就存在着农耕、游牧文明共生下的第三文化形态。但与此同时,他也注重从游牧社会对汉文化的吸收方面去分析征服王朝游牧、农耕二元性格的成因,认为辽、金分别代表了征服王朝形态的两大类,辽是文化抵抗型,金是文化让步型,清介于两者之间。

最终,魏特夫并没有将北方民族社会从中国政体中分离出来。相反,他认为辽、金、元、清等应属于中国帝制史的组成部分。他通过对辽代社会史的研究,率先揭示出北方民族政权所具有的二元特性,并赋予其与汉族政权对等的中国征服王朝地位,从而揭示出“历史上中国”北方民族与汉族共存的双重民族性,及北方民族对汉族的反影响。此为征服王朝论之精髓所在,在学理上有极大的借鉴价值。魏特夫的征服王朝论后经由田村实造等人有系统地介绍到日本,引起日本学界的广泛讨论,该理论遂又增添了新的内容与特色。

征服王朝论在日本学界的演变

日本学界将是否存在二元统治特征作为衡量征服王朝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也承认当征服王朝进入汉地时即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这些都是对魏特夫理论的沿袭。他们主要批判魏特夫完全没有从征服主体的北方民族方面去分析征服王朝建立的主要原因,并认为征服王朝所具有的农耕·牧畜社会的二元性格是北亚历史自身发展的结果,其中,突厥、回鹘的兴起可视为从匈奴、柔然等纯粹的游牧帝国过渡到辽、金等征服王朝的中间环节。

经由日本学界改造,征服王朝成为独立于中国农耕社会之外的北亚世界的自我孕育,这与魏特夫立足于中国农耕、游牧社会文化共生的视角有极大的不同。立论基础的不同造就了两者在征服王朝界定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日本学界内部也存在,大致有以下三类现象:

其一,村上正二主张将金、清朝排除于征服王朝之外。这是因为辽、元建立者契丹与蒙古族为游牧民族,而金、清则为狩猎、农耕民族之女真、满洲族所建立,两者在生产体系和文化性格上存在某些差异,将它们集中在同一路线上去论证北亚发展道路的一元性有一定的障碍。但田村实造、护雅夫、吉田顺一等人认为,辽、元与金、清朝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应视为北亚世界内部历史与传统的差异,且两者达到的征服目的是相当的,因而金、清与辽、元一样,都可以置于征服王朝之列。

其二,田村实造、谷川道雄等将魏特夫所界定的渗透王朝———北魏看做征服王朝的“前史”,江上波夫则在《骑马民族国家》一书中将北魏看做最早出现的征服王朝。江上波夫还将征服王朝论与骑马民族论相结合,提出古代北方民族的国家形态经历了由“骑马民族———游牧帝国———征服王朝”三个演进阶段,将征服王朝论扩张成包括日本及整个欧亚大陆游牧和其他民族在内的历史理论体系。

其三,岛田正郎在《辽代社会史研究》一书中明确提出,契丹族政权在社会组织、宗教、祭祀等方面具有很强烈的北亚民族意识,不当视为中国历史上的征服王朝,而应从中国史的系列中排除,是与中国并立的“胡族国家”。

日本学者的以上认知有其自身的学术背景。至明治20年代以来,特别是甲午战争后,日本学者民族自信心强化,逐渐意识到日本作为亚洲民族,代表了与西洋文明相对的东洋文明的趋势,在史学领域开创了以“东洋史”代替“中国学”的研究范式。这一方面破除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历史叙述,把东洋史研究领域从“中国”扩大到周边包括东洋诸国、东洋诸民族的历史;另一方面破除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取东洋各民族完全没有差别的平等立场。在此背景下,日本中国学研究者不再把中原王朝与边疆异族政权看成是一个同一体,宋史属于“东亚史”,辽、金则被归于“北亚史”的研究范畴,而两者都被统一在东洋史的研究视角下。葛兆光先生称这一学术取向是以“大”涵盖“小”,以东洋史、亚洲史等更大的研究论述单位,淡化了“历史上的中国”的特殊性与同一性。

而自20世纪初白鸟库吉开创北亚史研究以来,日本学界对于中国王朝中非汉族政权性质的研究已颇为留意,先后出现的理论有“南北对立论”、“异民族统治中国论”等,都强调中国南北地区差异、汉族与非汉族的对立。当魏特夫的征服王朝论传入后,日本学者普遍认为用征服王朝或渗透王朝比用异民族王朝更能体现出北亚民族的统治性格,并接受了这一概念。在他们看来,这些征服王朝在进入汉地之时属于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但在此前及撤离汉地之后则恢复了自身独立发展的状态。显然,梁启超先生所说的汉人对北方民族精神与文化上的反征服在这里是不存在的,从精神到武力上,北方民族都是作为纯粹的征服者的姿态出现。此种意识若达到一定程度,将割裂“中国”的同一性。在岛田正郎那里,辽朝的“中国”身份就成了一个很大的疑问。日本学界还倾向认为,当元朝撤离中原之后,北亚世界又进入了独立发展道路,今天的东北地区是满清带给中国的“礼物”。考虑到征服王朝论在日本盛行的时代政治背景,此类认识显然有为日本侵华张目的嫌疑。

北方民族与“历史上的中国”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第3篇

我在日本留学期间,每年“成人节”的时候,都会驻足欣赏穿着和服去参加成人庆典活动的日本女孩,总也看不够。除夕之夜,一边听演歌,一边欣赏千姿百态、浓淡相宜的和服,它真不愧是日本服饰文化的经典。记得我在伊藤忠商社担任汉语讲师时,课间偶尔谈起和服,发自内心地赞叹过它的美和对它的喜爱。细心的细江同学听说我还没穿过和服,就热情地邀请我到他家体验一下。

我如约而至,细江给我介绍了在大阪专业从事和服设计和技师培训的岳母内原阳子女士和妻子佳子。她们一边同我闲聊,一边为我化妆。先前只是听说和服的穿法比较复杂,很讲究,但没想到竟然用了2个多小时。化好妆后,先穿贴身衬裙,之后穿贴身汗衫和长衬衫,最后穿上和服,系上“细带”与“兜包”。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时,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断地问她们那是我吗?我都不认识自己了,和服真是太美了。

在日本,“七五三”节时,孩子们会穿上新和服,在父母的带领下参拜神社。“成人节”时,年满20岁的姑娘穿上“振袖”和服参加庆典,以示成人。婚礼上,新娘要穿象征神圣、纯洁的“白无垢”和服。参加各种祭典仪式或庆祝传统节日时,总能看到穿上漂亮和服的女性,不仅增添了现场气氛,还传承了日本的服饰文化。正是因为她们对本国文化的热爱和坚持,和服与富土山一样,成为日本的象征,给世人留下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使今天的我们有幸欣赏到千年前的服饰文化。

练太极拳

认识田岛文子女士是在一次座谈会上,她会说汉语,谈吐富有感染力,还邀请我们参加她的太极拳培训班。说实话,我一直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的运动项目。与己无关,同时也有些怀疑,日本人怎么能教中国人太极拳呢?出于好奇,我去了东京都文京区男女平等中心。

太极拳的练习场所在和室里,最初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她们打招呼时说“晚上好”,播放的也是中国音乐,数数时用“一、=、三”。她们的组织叫“向日葵会”,已成立6年,每星期四晚上6~8点练习,每月3次,会员平均60岁左右。这些老年人面带微笑,慈祥可亲,动作虽然不太专业,却营造出一种和谐、平等和宁静的氛围。休息时,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茶,一边聊天,分享着各自带来的特色食品。之后大家一起动手收拾好茶具和垃圾,一切那么自然、惬意。时间很快过去,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释然。练习结束后,“向日葵会”的朋友们都会说:“下周见!非常期待你的到来。”现在,我每星期四都去,不去反而有种失落感。

当我问起田岛女士为什么开办“向日葵会”时,田岛女士说:“日本社会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老年人自闭症现象也很突出。组织这个活动,通过锻炼身体的形式聚一聚,对交流思想,愉悦身心也是有好处的。虽然是小规模的民间活动,但它对减轻社会负担方面的贡献,不逊于医院和养老院之类的社会机构。入会的每位老人都非常期待星期四的到来,因为‘向日葵会’给她们带来了轻松与愉陕。”

在日本,像田岛女士这样关心社会问题,从自我做起的人士还有很多。如东京都文京区有个民间组织,叫做“绿色垃圾银行”,定期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对社区居民进行环保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如生活垃圾的堆肥技术经验交流会、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垃圾处理的流程见习等。当然,每次活动都属义务劳动,不收任何费用。我参加了几次类似活动后,对日本人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和对社会认真负责的态度所感动,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参加例会

我的导师盐田长英教授的“研究同人荻窿研究所”,是专供志同道合者讨论日本政策课题的场所。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下午3~6点开一次例会。每期自由讨论的内容不定,如日本人与宗教的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国际纷争中应该如何考虑谢罪方式等问题。主要成员是已退休的大商社职员或大学教授,也有年轻人和政治家,规模在七八个人左右,自己准备谈话资料,复印好后,交3000日元参会费。按理说,给别人讲课应该获得报酬,他们却付费后得到讲话机会。我在国内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种形式的例会,觉得很有趣。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文化的发展,其中也包括服装的流行趋势,经济发展态势、社会治安状况尤其会直接地影响青少年的服饰流行。

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文化的发展,其中也包括服装的流行趋势。服装的流行趋势以主流服装为主,年轻人的流行风潮也是其中不可小视的一部分。青少年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从他们身上所反映出来的流行风潮往往能更加直接地折射出社会的经济状况,也会对一个国家未来的时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当这一代青少年成长起来以后,他们的品味与欣赏倾向将会成为社会最主流的思想力量。

就青少年服饰流行趋势发源地而言,日本是很有代表性的。自二战以后,日本开始大力投资教育、发展科技,使得受战争重创的国家经济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扭转,同时也大量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人才以及流行文化。例如,二战后,美国的R&B就被邀请到日本;1947年,西方的时装开始在日本流行; 1948年,日本首次进行时装表演 ;20世纪50年代出现时装杂志《美国样式》和《十七英寸》; 1955年,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发行《装苑》杂志; 1957年,在日本境内,西餐馆占餐馆总数的40%,日本餐馆占39%,中餐馆占14%,其他占17%; 1970年,日本出现第一家汉堡店;迪斯尼东京乐园是迪斯尼公司在海外建设的第一个游乐园;到2001年为止,全球著名快餐连锁店肯德基在日本已经拥有800家分销店;可口可乐目前在日本市场众多饮料品牌中销量排名第一。与此同时,日本的经济文化也在向全世界大范围扩张,在美国、法国等很多欧美国家都开设有日本的艺术展厅以及寿司店。在经济蒸蒸日上的时候,日本国内的中小学以及大学的教育形式也在平稳上升,水准不断提高。日本的中小学生制服以其优良品质以及高水准的设计独树一帜,青少年着装力求整齐、健康、统一,强调团队合作,这与日本企业重视团队合作精神是十分一致的。在这里,应该看到无论日本如何引进西方文化、技术,但是从民族精神层面上来讲,他们从来没有丢掉“和魂本位”的思想传统。这种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深深植根于每个日本人心中,从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就能够体现出来。这种有些过于强调整齐划一的思想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但是,在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不断进步的同时,新生的文化形态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也在日益升级,这种冲突表现在服装上就形成多种形式并存的状态。如果传统民族文化占据优势,整体趋势就相对比较传统; 如果新生文化占优,服装流行趋势就比较激进一些。

在一系列海外扩张的同时,逐渐在亚洲失势的日本也在20世纪90年代重新重视这片市场,确保不丢掉亚洲的投资份额。但是,随后爆发的亚洲经济危机却给日本以致命的打击。首先是日本几家大银行的倒闭使日元贬值,然后是近十年的经济疲软,连著名企业丰田公司也于1995年首次大规模裁员。日本的社会状况亦在20世纪末的时候发生了一些重要转变。以教育为例,有一种说法就是“日本失去的十年”①,阐述了日本在这十年中教育水准下滑以及前景堪忧的青少年成长现状。首先是从教育立国到教育误国的转变,日本学校教育状况十分混乱,课堂崩溃,校园失控,青少年犯罪的势头激增,学生无心学习,能力普遍下降,缺乏生气的日本大学被称为“小学十三年级”。青少年的着装这时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在大量引进欧美文化的时候,伴随其它流行文化一起传入日本的服饰文化也发展迅速,从街头文化发展起来的Hip-Hop风格着装——宽大的上衣和肥大的裤子以及运动鞋。这些原本是美国贫民区的黑人少年因为经济困难的原因穿兄长剩下的大号衣服而流行起来的服饰,后来因为结合了音乐、滑板等多种因素而在青少年群体或者更广的范围里风靡开来。日本年轻一代又结合本国特色,将其发展演变成为有日本特色的前卫着装,如紧身的金属质感服装、厚底娃娃鞋、短裙长裤搭配的稚嫩扮相、晒黑皮肤、涂橄榄油并且画艳丽的彩妆、男孩的极度女性化造成性别错位等。日本的音乐作品也有相当一部分在极力渲染性别错位所造成的视觉、听觉上的冲击。这种风潮并没有因为日本经济在21世纪伊始的好转而有所消退,以至于波及到了周边的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韩国的情况没有日本那么典型,但是也同日本有很大相似性。在日本受到亚洲经济危机困扰的同时,韩国经济也一度由于政府官员乃至总统的贪污腐败行为而受到影响。在经济危机期间,同样难逃一劫,韩币也在大幅地贬值。韩国青少年的激进态度愈演愈烈,就服饰而言,大有赶超日本之势。以青年乐队为例,韩国的H.O.T是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十分有影响力的流行组合,他们的服装、化妆造型、行为举止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韩国的一代青少年。染彩色头发、男孩的女妆造型、阴柔妩媚的举止等成为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典范。同样,黑色或者银色的瘦长风衣也在舞台上大展风采,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超级肥大的印有卡通图案和文字的上衣和裤子,上衣要长至膝盖,裤腰的肥度要求扎皮带有三分之一余量后刚好卡在胯上,再配以金属链条或者耳环鼻环一类的饰品。由此可见,以日本、韩国为例,也可以看到青少年的服饰发展趋向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的,当经济发展越是不景气的时候,服装的流行风格就越是前卫和叛逆,反之则趋缓。

无论是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亚洲国家,青少年服饰的流行趋向总是与本国或者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紧密相连。亚洲的代表国家——日本的青少年们则是在用另一种民族化强一些的语言反映他们的心声。在经济发展良好的时候,整齐划一的民族精神占据主导地位,个性化的服饰语言比较弱。当经济发展不乐观的时候,反叛、暴力风格的服装涌上街头,他们用夸张的色彩、性别互换的款式来装扮自己,配合反常规的行为方式来宣扬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总体来说,青少年的服饰潮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发展状态的晴雨表,他们会十分敏感地捕捉到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态、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势。

从以上分析我们基本可以了解到,经济发展良好、社会稳定的时期,青少年的服饰流行风格会比较自然、健康、平和,并会在有限的范围内做一些个性化的调整。而当经济发展状况恶化的时候,反社会的前卫、激进的服装就会伴随着一定的社会思潮大量出现,并且其流行范围相当广泛。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文化的发展,其中也包括服装的流行趋势,经济发展态势、社会治安状况尤其会直接地影响青少年的服饰流行。

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文化的发展,其中也包括服装的流行趋势。服装的流行趋势以主流服装为主,年轻人的流行风潮也是其中不可小视的一部分。青少年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从他们身上所反映出来的流行风潮往往能更加直接地折射出社会的经济状况,也会对一个国家未来的时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当这一代青少年成长起来以后,他们的品味与欣赏倾向将会成为社会最主流的思想力量。

就青少年服饰流行趋势发源地而言,日本是很有代表性的。自二战以后,日本开始大力投资教育、发展科技,使得受战争重创的国家经济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扭转,同时也大量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人才以及流行文化。例如,二战后,美国的r&b就被邀请到日本;1947年,西方的时装开始在日本流行; 1948年,日本首次进行时装表演 ;20世纪50年代出现时装杂志《美国样式》和《十七英寸》; 1955年,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发行《装苑》杂志; 1957年,在日本境内,西餐馆占餐馆总数的40%,日本餐馆占39%,中餐馆占14%,其他占17%; 1970年,日本出现第一家汉堡店;迪斯尼东京乐园是迪斯尼公司在海外建设的第一个游乐园;到2001年为止,全球著名快餐连锁店肯德基在日本已经拥有800家分销店;可口可乐目前在日本市场众多饮料品牌中销量排名第一。与此同时,日本的经济文化也在向全世界大范围扩张,在美国、法国等很多欧美国家都开设有日本的艺术展厅以及寿司店。在经济蒸蒸日上的时候,日本国内的中小学以及大学的教育形式也在平稳上升,水准不断提高。日本的中小学生制服以其优良品质以及高水准的设计独树一帜,青少年着装力求整齐、健康、统一,强调团队合作,这与日本企业重视团队合作精神是十分一致的。在这里,应该看到无论日本如何引进西方文化、技术,但是从民族精神层面上来讲,他们从来没有丢掉“和魂本位”的思想传统。这种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深深植根于每个日本人心中,从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就能够体现出来。这种有些过于强调整齐划一的思想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但是,在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不断进步的同时,新生的文化形态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也在日益升级,这种冲突表现在服装上就形成多种形式并存的状态。如果传统民族文化占据优势,整体趋势就相对比较传统; 如果新生文化占优,服装流行趋势就比较激进一些。

在一系列海外扩张的同时,逐渐在亚洲失势的日本也在20世纪90年代重新重视这片市场,确保不丢掉亚洲的投资份额。但是,随后爆发的亚洲经济危机却给日本以致命的打击。首先是日本几家大银行的倒闭使日元贬值,然后是近十年的经济疲软,连著名企业丰田公司也于1995年首次大规模裁员。日本的社会状况亦在20世纪末的时候发生了一些重要转变。以教育为例,有一种说法就是“日本失去的十年”①,阐述了日本在这十年中教育水准下滑以及前景堪忧的青少年成长现状。首先是从教育立国到教育误国的转变,日本学校教育状况十分混乱,课堂崩溃,校园失控,青少年犯罪的势头激增,学生无心学习,能力普遍下降,缺乏生气的日本大学被称为“小学十三年级”。青少年的着装这时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在大量引进欧美文化的时候,伴随其它流行文化一起传入日本的服饰文化也发展迅速,从街头文化发展起来的hip-hop风格着装——宽大的上衣和肥大的裤子以及运动鞋。这些原本是美国贫民区的黑人少年因为经济困难的原因穿兄长剩下的大号衣服而流行起来的服饰,后来因为结合了音乐、滑板等多种因素而在青少年群体或者更广的范围里风靡开来。日本年轻一代又结合本国特色,将其发展演变成为有日本特色的前卫着装,如紧身的金属质感服装、厚底娃娃鞋、短裙长裤搭配的稚嫩扮相、晒黑皮肤、涂橄榄油并且画艳丽的彩妆、男孩的极度女性化造成性别错位等。日本的音乐作品也有相当一部分在极力渲染性别错位所造成的视觉、听觉上的冲击。这种风潮并没有因为日本经济在21世纪伊始的好转而有所消退,以至于波及到了周边的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韩国的情况没有日本那么典型,但是也同日本有很大相似性。在日本受到亚洲经济危机困扰的同时,韩国经济也一度由于政府官员乃至总统的行为而受到影响。在经济危机期间,同样难逃一劫,韩币也在大幅地贬值。韩国青少年的激进态度愈演愈烈,就服饰而言,大有赶超日本之势。以青年乐队为例,韩国的h.o.t是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十分有影响力的流行组合,他们的服装、化妆造型、行为举止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韩国的一代青少年。染彩色头发、男孩的女妆造型、阴柔妩媚的举止等成为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典范。同样,黑色或者银色的瘦长风衣也在舞台上大展风采,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超级肥大的印有卡通图案和文字的上衣和裤子,上衣要长至膝盖,裤腰的肥度要求扎皮带有三分之一余量后刚好卡在胯上,再配以金属链条或者耳环鼻环一类的饰品。由此可见,以日本、韩国为例,也可以看到青少年的服饰发展趋向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的,当经济发展越是不景气的时候,服装的流行风格就越是前卫和叛逆,反之则趋缓。

无论是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亚洲国家,青少年服饰的流行趋向总是与本国或者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紧密相连。亚洲的代表国家——日本的青少年们则是在用另一种民族化强一些的语言反映他们的心声。在经济发展良好的时候,整齐划一的民族精神占据主导地位,个性化的服饰语言比较弱。当经济发展不乐观的时候,反叛、暴力风格的服装涌上街头,他们用夸张的色彩、性别互换的款式来装扮自己,配合反常规的行为方式来宣扬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总体来说,青少年的服饰潮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发展状态的晴雨表,他们会十分敏感地捕捉到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态、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势。

从以上分析我们基本可以了解到,经济发展良好、社会稳定的时期,青少年的服饰流行风格会比较自然、健康、平和,并会在有限的范围内做一些个性化的调整。而当经济发展状况恶化的时候,的前卫、激进的服装就会伴随着一定的社会思潮大量出现,并且其流行范围相当广泛。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文化的发展,其中也包括服装的流行趋势,经济发展态势、社会治安状况尤其会直接地影响青少年的服饰流行。

 

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文化的发展,其中也包括服装的流行趋势。服装的流行趋势以主流服装为主,年轻人的流行风潮也是其中不可小视的一部分。青少年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从他们身上所反映出来的流行风潮往往能更加直接地折射出社会的经济状况,也会对一个国家未来的时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当这一代青少年成长起来以后,他们的品味与欣赏倾向将会成为社会最主流的思想力量。 

就青少年服饰流行趋势发源地而言,日本是很有代表性的。自二战以后,日本开始大力投资教育、发展科技,使得受战争重创的国家经济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扭转,同时也大量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人才以及流行文化。例如,二战后,美国的r&b就被邀请到日本;1947年,西方的时装开始在日本流行; 1948年,日本首次进行时装表演 ;20世纪50年代出现时装杂志《美国样式》和《十七英寸》; 1955年,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发行《装苑》杂志; 1957年,在日本境内,西餐馆占餐馆总数的40%,日本餐馆占39%,中餐馆占14%,其他占17%; 1970年,日本出现第一家汉堡店;迪斯尼东京乐园是迪斯尼公司在海外建设的第一个游乐园;到2001年为止,全球著名快餐连锁店肯德基在日本已经拥有800家分销店;可口可乐目前在日本市场众多饮料品牌中销量排名第一。与此同时,日本的经济文化也在向全世界大范围扩张,在美国、法国等很多欧美国家都开设有日本的艺术展厅以及寿司店。在经济蒸蒸日上的时候,日本国内的中小学以及大学的教育形式也在平稳上升,水准不断提高。日本的中小学生制服以其优良品质以及高水准的设计独树一帜,青少年着装力求整齐、健康、统一,强调团队合作,这与日本企业重视团队合作精神是十分一致的。在这里,应该看到无论日本如何引进西方文化、技术,但是从民族精神层面上来讲,他们从来没有丢掉“和魂本位”的思想传统。这种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深深植根于每个日本人心中,从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就能够体现出来。这种有些过于强调整齐划一的思想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但是,在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不断进步的同时,新生的文化形态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也在日益升级,这种冲突表现在服装上就形成多种形式并存的状态。如果传统民族文化占据优势,整体趋势就相对比较传统; 如果新生文化占优,服装流行趋势就比较激进一些。 

在一系列海外扩张的同时,逐渐在亚洲失势的日本也在20世纪90年代重新重视这片市场,确保不丢掉亚洲的投资份额。但是,随后爆发的亚洲经济危机却给日本以致命的打击。首先是日本几家大银行的倒闭使日元贬值,然后是近十年的经济疲软,连著名企业丰田公司也于1995年首次大规模裁员。日本的社会状况亦在20世纪末的时候发生了一些重要转变。以教育为例,有一种说法就是“日本失去的十年”①,阐述了日本在这十年中教育水准下滑以及前景堪忧的青少年成长现状。首先是从教育立国到教育误国的转变,日本学校教育状况十分混乱,课堂崩溃,校园失控,青少年犯罪的势头激增,学生无心学习,能力普遍下降,缺乏生气的日本大学被称为“小学十三年级”。青少年的着装这时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在大量引进欧美文化的时候,伴随其它流行文化一起传入日本的服饰文化也发展迅速,从街头文化发展起来的hip-hop风格着装——宽大的上衣和肥大的裤子以及运动鞋。这些原本是美国贫民区的黑人少年因为经济困难的原因穿兄长剩下的大号衣服而流行起来的服饰,后来因为结合了音乐、滑板等多种因素而在青少年群体或者更广的范围里风靡开来。日本年轻一代又结合本国特色,将其发展演变成为有日本特色的前卫着装,如紧身的金属质感服装、厚底娃娃鞋、短裙长裤搭配的稚嫩扮相、晒黑皮肤、涂橄榄油并且画艳丽的彩妆、男孩的极度女性化造成性别错位等。日本的音乐作品也有相当一部分在极力渲染性别错位所造成的视觉、听觉上的冲击。这种风潮并没有因为日本经济在21世纪伊始的好转而有所消退,以至于波及到了周边的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韩国的情况没有日本那么典型,但是也同日本有很大相似性。在日本受到亚洲经济危机困扰的同时,韩国经济也一度由于政府官员乃至总统的贪污腐败行为而受到影响。在经济危机期间,同样难逃一劫,韩币也在大幅地贬值。韩国青少年的激进态度愈演愈烈,就服饰而言,大有赶超日本之势。以青年乐队为例,韩国的h.o.t是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十分有影响力的流行组合,他们的服装、化妆造型、行为举止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韩国的一代青少年。染彩色头发、男孩的女妆造型、阴柔妩媚的举止等成为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典范。同样,黑色或者银色的瘦长风衣也在舞台上大展风采,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超级肥大的印有卡通图案和文字的上衣和裤子,上衣要长至膝盖,裤腰的肥度要求扎皮带有三分之一余量后刚好卡在胯上,再配以金属链条或者耳环鼻环一类的饰品。由此可见,以日本、韩国为例,也可以看到青少年的服饰发展趋向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的,当经济发展越是不景气的时候,服装的流行风格就越是前卫和叛逆,反之则趋缓。 

无论是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亚洲国家,青少年服饰的流行趋向总是与本国或者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紧密相连。亚洲的代表国家——日本的青少年们则是在用另一种民族化强一些的语言反映他们的心声。在经济发展良好的时候,整齐划一的民族精神占据主导地位,个性化的服饰语言比较弱。当经济发展不乐观的时候,反叛、暴力风格的服装涌上街头,他们用夸张的色彩、性别互换的款式来装扮自己,配合反常规的行为方式来宣扬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总体来说,青少年的服饰潮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发展状态的晴雨表,他们会十分敏感地捕捉到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态、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势。 

从以上分析我们基本可以了解到,经济发展良好、社会稳定的时期,青少年的服饰流行风格会比较自然、健康、平和,并会在有限的范围内做一些个性化的调整。而当经济发展状况恶化的时候,反社会的前卫、激进的服装就会伴随着一定的社会思潮大量出现,并且其流行范围相当广泛。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 旅游景区 外宣资料 日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72

The Status of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Materials of

Luoyang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LIU Chenxiao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23)

Abstract The publicity materials 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is tourism scenic area to the outside world show their own mirror,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materials will natur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Luoyang has a rich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Luoyang tourist scenic spots of Japanese translation of gradually exposed, specific performance for the incomplete, imperfect, not careful, inappropriate, which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s the tourist service quality.

Key words Tourist attractions; publicity materials; Japanese translation

对于翻译的定义,日本翻译研究家别宫贞德认为是:“ある言Zで表Fされた情螭颉eの言Zの等な情螭酥盲Qえること”。(将用某种语言表现出的情报置换为用其它语言所表现出的等价情报)。由此可以看出翻译在情报的传递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于翻译的标准,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写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矣,则达尚焉。” “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矣。” “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这三句话对信达雅的标准进行了精辟的概述,为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翻译工作提供了基本思维。对于翻译的功能,谭载喜的《新编奈达论翻译》从语言的交际功能来论述翻译的功能,认为翻译的语言交际功能有表达功能、认知功能、人际功能、信息功能、祈使功能、移情功能、交感功能、施变功能、审美功能等等。在推动旅游资源对外开放,走进国际视野的历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翻译对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注重翻译对体现人文关怀、提高地区知名度的作用。

洛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对这些旅游资源外宣资料的日译现状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研究有很大的必要性。只有不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才有成为现实的可能。不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探究,洛阳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外宣资料的日译情况都存在一些问题。宏观意义上的日译问题指外宣资料的有无,微观意义上的日译问题指现有外宣翻译资料中,语法、用词等细节方面存在的的漏洞和不足。为此,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不同侧重的调研,针对每一个侧重点进行了相应的现状分析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1 文化旅游资源网站日文宣传的现状及对策

文化旅游资源不能与日本游客和日本文化建立一个有效的连接点和契合点。本研究通过集体考查的方式对河南旅游门户网、龙门石窟官方网以及洛阳旅游网关林庙的相关介绍进行了考察。在已知的调查资源上,我们有了以下发现:

(1)河南旅游门户网日文界面存在漏洞。该网站为河南省通向外界的窗口,外界能否通过这个窗口准确地认识和了解其中涉及的各种旅游资源,直接影响到河南旅游门户网站自身的建设是否完善。在网站主页面的右上角我们找到了日语界面的链接按钮,但是在多次点击之后,页面未能出现日语版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给日本游客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惑。

(2)龙门石窟官网无白园日文介绍。龙门石窟是国家著名的5A级风景区,每年为洛阳贡献了丰厚的财政收入。在龙门石窟有我国著名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住所白园。对日本人而言,他们酷爱中国的诗词歌赋,对白居易自然流露着难以言喻的膜拜之情。比如在中国广为流传的《长恨歌》在日本同样享有无上的荣誉,甚至有的日本人可以做到全文背诵的程度。但是通过对龙门石窟官方网站的调查,我们找到了禹王池、潜溪寺、宾阳中洞、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等相关日文介绍,但是唯独没有找到的就是关于白园的相关日文介绍,因此该网站的建设可以说也是存在问题的。

(3)对关林庙的日文介绍无实质性内容。在日本,以中国的《三国演义》为模板和素材改编的游戏、书籍和影视作品有很多,日本人热爱三国,那些逐鹿中原的英雄符合日本民族崇拜强者的民族心理,在三国中不可忽视的人物就是关云长。通过对洛阳旅游网的调查,我们找到了关林庙的日语相关介绍,但仅仅是其价格方面,对景点更为深入的介绍则没有涉及。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这事关国家、社会、甚至个人。针对网站建设,就国家政府部门而言,应完善网站服务机制,引进先进服务器技术,鼓励网站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就社会而言,应发挥媒体监督,舆论渲染的集体力量,督促,监督网站建设。就个人而言,应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或景区服务中心完善网站建设,定期进行网站维护和检查,提高网站服务质量。

2 景区内部外宣资料的现状及对策

外宣资料服务范围局限,质量水准低下,缺乏包容性。外宣资料是旅游景区和外界相架接的一个桥梁,是介绍旅游景区的一种宣传手段。它包括一个旅游景区的宣传手册、宣传标语、标识语等等。研究小组对龙门石窟、关林庙以及王城公园进行了实际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以下存在的问题。

(1)关林景区的宣传页和内部的交通指示牌以及内容介绍牌等均没有日译。宣传页等事关游客对景区的一个大致的把握和了解,如果缺少日文介绍,对日本游客而言,很显然不足以准确的把握景区的构成元素及内涵。再者,我们讲究图文并茂,如果只有图有景而没有文,日本游客很难理解其深层意义。除此之外,缺少日译也会降低服务的包容性,难以为日本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经研究小组实际考查拍摄的20多张照片均无日译,尤其是对“旋生柏”、“结义柏”等著名看点的介绍。(2)龙门石窟景区日译资料不完善。龙门石窟是洛阳一大招牌,作为考察的重点对象,对宣传牌、交通指示牌、警示牌等研究小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在考察的50多张照片中,有70%均无日译,剩下的30%还存在语法、用词习惯等不同程度的问题。(3)王城公园外宣资料局限性明显。作为全国第一座遗址公园和河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公园。王城公园对于中外游客而言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研究小组实际考察共30多张照片,其中,英语和韩语几乎涵盖所有外宣资料,而日语则零覆盖。日韩同为东北亚重要国家,同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市场客源,这种外宣资料上体现的局限会直接影响对日游客的服务质量。

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建议景区相关部门能够借鉴我国民航(西部航空)服务手册的宣传经验(涉及英、俄、韩、日四种外文),以开放的,多元化的思维认识外宣资料的重要性,完善景区外宣资料。

3 景区内日语导游配备现状及对策

“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如果从广义的角度出发,导游也可以被归为外宣资料的一种。只是在性质上而言,宣传页等外宣资料属于物理性质的,即“硬”性质的,而导游则属于人文性质的,即“软”性质的。通过游客亲身直接的感受和导游间接的译解,旅游的效果会大大提升。然而经过我们小组的实地调查,得知洛阳市的多数景区内未配备日语导游。就这点来说,景区的服务质量是缺少人文关怀的。

针对这一问题,旅游景区相关部门自身应该完善导游服务体系,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在现有的服务对象基础上,扩大服务对象范围。作为游客,应积极通过各种网络媒体和官方渠道强化社会诉求,监督和促进相关部门完善“软”基础设施建设。

4 现有日文宣传资料现状及对策

翻译宣传资料细节处理不当。在经调查收集的外宣资料中,日译过的外宣资料仅占很小的比例,而且在细节上而言,还存在很多漏洞,通过对日译资料的归纳和整理,总结出了以下代表性问题,以龙门石窟为例作以简要分析:

(1)语法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警示牌“请勿攀爬”被译为「登るないでください。在日语语法当中,「登る是基本形,它后面的「ない属于否定,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登る必须要实现变形,即由基本形「登る变为未然形「登ら ,然后再接「ない,这样准确的翻译就是「登らないでください。(2)用词习惯问题。以“旅游礼品商店”的翻译「Q光念のお店为例,该翻译如果从汉语字面意思去分析是没有错误的,但是该翻译不符合日本人“接地气”式的表达,即日语式的表达。换句话说,该翻译不大符合日本人所认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习惯。所以经过和小组成员的探讨和老师的交流,建议用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针①提出的归化法②翻译为「お土bのお店。

针对翻译细节上的问题,作为旅游相关部门要深入了解日本文化,使与日本相关的宣传资料内容更加符合日本游客的思想意识,增强宣传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同时要紧跟语言发展的最前沿,提高旅游标识语等相关用语的准确度。作为个人,我们可以利用学校或者社会的专业资源,发挥专业优势,与日语专业人士进行深入的沟通,从词汇、语法、翻译方法等角度,对已有的错误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改正,进而给相关旅游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提高服务质量。

5 结束语

文化旅游资源是人类共有的物质文化遗产,它沉淀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孕育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历史长河赋予了华夏文明铸就的人文旅游资源。不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经过对洛阳文化旅游资源外宣资料日译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外宣资料日译现状还存在相当多的漏洞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日译范围还需进一步扩大,日译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相关部门的旅游服务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在日益剧增。解决洛阳文化旅游资源外宣资料的日译问题对于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地区知名度,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都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地方高校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河洛文化旅游资源的日文宣传资料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10464036)和2015年河南科技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项目“洛阳文化旅游资源的日文宣传资料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096)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劳伦斯・韦努蒂针 (Lawrence Venuti)是美国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自2000年起,他的归化与异化翻译概念以及翻译的差异伦理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甚至引起了归化与异化的大讨论。近年来,韦努蒂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主要包括翻译伦理、翻译的解释学模式、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等方面。

② 归化法:反对中化(原文为欧化)的表达方式,强调发挥日语(原文为汉语)表达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意译。

参考文献

[1] 陶振孝.现代日汉翻译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雷鸣,付黎旭,肖辉.日汉互译理论与实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4] 赵嫣璐,李聿淼.试论旅游公示语日译规范问题――以西安碑林博物馆为例[J].大众文艺,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