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海洋教育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6-28 04:50:18
海洋教育论文

海洋教育论文第1篇

学生在学习地理时,能够意识得到,因为历史的变化,我国多次的地壳变动使我国的地形结构反复改变。比如岩土层、粉土层、粘土层都意味着他们承载着过去的历史变迁。然而,海洋是怎样形成的?以高中地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海底地形与成因”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中国地图上我国四大海洋的外观变化。学生会发现我国的海洋变化为由北向南的海域颜色由深变浅。同时南海的海底平均深度也是四大海域中数值最高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的海洋环境变成这样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海洋边缘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盆、海岭的区别,它们就像陆地中的高山、平地、河流的区别。即使同样是海,海底也不是平坦的。学生仔细观察海域,会了解到现在我们所处的陆地可能曾是海洋,现在被称为海洋的地方也许在几百万甚至更久以前是陆地。沧海桑田就是这样形成的。学生通过对海洋的历史变迁能了解到海洋也与人们生活紧紧相连,它是人们生活和人类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就会以海洋意识着手探索我国几千年来的地理变迁。

二、让学生认识海洋中存在的自然资源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享用各种海产品,比如海带、海苔、海盐等食物,学生虽然能了解到海洋中物产很丰富,然而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很难了解到海洋的宝藏。高中地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海洋矿产资源及其开发”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海底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人类历史已经存在了五千年,五千年的岁月里人类已经使用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再生。我国陆地上的煤矿、石油、天然气资源已呈现枯竭的情况。然而由于科学不够发达,海洋资源却是人们没有完全开发的领域,经过初步探测就可以知道中国近海地区蕴藏有天然气的盆地已有7个,它约有70万平方公里,那么在海洋更深处还有多少宝藏呢?学生能意识到海洋中存在的大量自然资源,内心就会产生探索欲望,他们会愿意学好地理知识,探索更多自然资源宝藏。

三、让学生了解海洋中的生态环境

依然有些人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多制造一点点污染也无关紧要,反正自己有生之年也不会没有赖以生存的资源,许多学生也受到这些观点的影响,环保意识淡薄,高中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海洋意识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比如,高中地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由于环境受到污染,我们地壳表面年年都在升温,北冰洋陈年的积雪开始融化,海洋面积继续扩大,人们可生存的空间缩小。由于环境恶化,我国部分海域出现赤潮现象,它给予人类一个警示。2011年我国渤海湾出现严重溢油事件,450吨重油漂入渤海,给海洋造成极严重的污染。认识到污染的严重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注意保护环境,并愿意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保护海洋的环境。

四、让学生知道海洋中存在的领土纷争

谈到海洋这个名词,有些学生曾听到过一些相关的话题。比如归属的话题是近年来一直被各国争议的话题。位属于我国东海,它距温州市358千米、福州市388千米、基隆市188千米,面积约有4383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17.4万平方公里。日本人认为属于他们是由于近代我国国穷民弱,1972年,美国占领琉球并撤离琉球时,将交给日本管理,因此日本人不承认我国在上的。虽然我国一再申明日本在光绪年间就承认属于我国的领土,我国虽然有派驻兵驻守,然而这个历史问题依然未解决。学生能了解到海洋上的领土之争,就会意识到自己必须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让我国成为一个不可任人欺侮的强国。

海洋教育论文第2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 国防教育 海洋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26-02

海洋意识是人们对海洋与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作用、地位及重要性的总体认识或反映。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沿海地区占全国13%的土地面积,却养活了全国40%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一半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民族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对领土、海洋权益的维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海洋价值的认识,而先进的海洋意识离不开广泛而全面的海洋教育。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意义重大。

一、在高校国防教育中加强海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今国际社会,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海洋越来越多地涉及我国的战略利益,牵动着我国的经济命脉,影响着我国的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加强海洋意识教育是树立新时期大海洋防卫观的要求

海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海洋安全一直是以海防形式出现的。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海防所涵盖的范畴大大拓展,目前,我国的海防已经不单是1.8万公里的海岸线,在1.8万公里的海岸线以外,还要维护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理应享有的海洋权益。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国防和经济建设的主力军,高校通过对大学生海洋知识教育,使学生认识海洋,了解海洋,树立“寸海不能相让”的意识及科学的海洋观,为将来保卫祖国海洋安全和投身海洋建设事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知识基础。

(二)加强海洋意识教育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精神的本质在于对国家利益的深刻关注。近百年来,列强入侵,几乎都是从海上来的。近代海军战略家马汉经研究得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的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纪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在这进程中,维护自己的海洋、捍卫领土完整是首先要完成的任务。然而我国目前海洋疆域局势纷繁复杂,部分岛屿被侵占、海域划界争议不断,海洋资源遭到掠夺,渔民生产安全得不到完全保障,已经威胁到我国和领土完整,我们比任何国家都要强调维护我们的海洋权益。在这种情况下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加强海洋意识教育,引导他们关注我们的海洋权益,强化保卫祖国海洋领土和权益的责任感。

(三)加强海洋意识教育是快速提高大学生海洋意识的重要措施

当今世界,海洋权益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不过在相当多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还存在着一个误区,即提起国土,仅知道960万平方公里,不知道还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上述问题从一个层面揭示了在大学生中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的迫切性。海洋意识源自于对海洋的认识,并通过不断进步的海洋实践得以提高和发展。虽然说海洋实践是人类海洋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这种客体对主体的影响是非常缓慢的,仅靠海洋实践来推动海洋意识的快速提高是几乎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海洋意识教育在推动大学生海洋意识发展中的作用就凸显出来。

二、目前我国高校海洋意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国防教育中的海洋意识教育还未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内容设置、时间安排、资金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无法得到保证。

(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海洋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加强海洋意识教育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但是,很多情况下,政策还只是文本上的政策,很难落实下去。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院校,在国防教育中有关海洋知识的内容设置、时间安排、资金投入、师资力量建设等都无法保证。这说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海洋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二)海洋意识教育理论缺乏、教师人数少,学识水平不高

现阶段,还没有一种能够将大学生的海洋意识彻底地唤醒并凝聚起来的海洋意识教育理论。缺乏理论的指导,教育只能是肤浅的、流于形式的教育。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专门从事海洋意识教育的师资人数非常少,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教师一般都来自于军队和院校的公共课的师资人员,他们中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培训,教学质量很难保证。

(三)教育内容不够完整、深入,持续性不强

目前,高校海洋意识教育的内容分散在军事理论教材中的我国周边形势、国防建设等章节中,内容零碎,缺乏联系,不能构成完整的海洋知识体系。教学基本局限在海洋常识介绍,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本内容、海疆领土争议的复杂性、海洋经济的地位以及海洋对政治、外交、文化等方面影响则介绍得很少。教育内容的持续性不强主要体现在,四年的在校学习期间,通常只修一门军事理论课程,或听几次海洋意识教育的讲座,就算完成了教育。

三、在高校国防教育中加强海洋意识教育的对策

针对中国海洋安全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大学生海洋意识淡薄以及高校海洋意识教育现状,我们要正视在海洋意识教育中的不足,寻找改进措施。

(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高度重视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是解决海洋意识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关键。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提高海洋意识的重要性,切实把解决海洋意识教育问题当成迫在眉睫的问题、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来抓,在高校开展海洋意识教育工作中予以政策上和行动上的支持。高校应积极创建和完善海洋意识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对教育管理、教育目标、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教育保障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规定。

(二)加强海洋意识教育理论研究工作,提高师资力量

教育离不开理论的支持,深入研究海洋意识教育理论是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的基础。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要立足当代海洋意识发展的现状,依托各级科研部门和院校,研究出适应于不同教育对象的教育理论。可以把海洋意识教育理论的研究列入国家和各院校的重要课题,鼓励研究人员参加课题研究。在师资力量建设上,一方面要扩大和完善已有的师资队伍,做到定岗定编,并定期进行师资力量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二是依托一些专业院校和科研单位,采用“请进来”的方法,填补师资力量不足和理论知识上的空缺。三是鼓励教师开展关于海洋问题的专题调研 ,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科研活动,提高国防教育的整体水平。

(三)拓展国防教育内容,把海洋意识教育列入军事理论课程中

现阶段,全国各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工作已经普遍展开,特别是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对高校学生迅速提高国防意识,树立现代新型国防观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借助于军事理论课这个平台,把海洋意识教育纳入军事理论课中去。通过军事理论课内容的改革,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海洋意识。本人认为,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可以做如下的改革:在国防建设篇中增加现代海防观内容;在军事思想篇中,增加西方的海权论思想内容;在战略环境篇中,增设海洋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等内容;在军事高科技篇中,增加海洋科技对现代武器装备发展作用的内容。通过对军事理论课内容的改革,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在校大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

(四)在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中增加培养海洋意识的内容

要提大学生的海洋意识,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中增加培养海洋意识的内容。

高校可以围绕时事热点问题 ,组织海洋教育专题讲座。聘请海洋方面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授 ,定期开设高水平的海洋意识教育讲座。鼓励军事理论教师立足于自身的科研 ,开设与海洋意识教育有关的专题讲座。

加大海洋文化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校园媒体,传播海洋知识、海洋信息;举办大学生海洋知识科普展览和竞赛,制作以海洋为题材的影视、动漫作品,深入宣传和普及海洋知识;利用每年的国防日、海洋日、航海日、海军建军纪念日等特殊纪念日进行宣传。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炜,冯梁.国家海上安全[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8.

[2] 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M].北京:出版社,1998.

海洋教育论文第3篇

关键词:海洋史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涉海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23-03

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引起国内外各界高度重视,标志着我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日趋成熟,全体公民对此应有国家意志层面的清醒认识。我国涉海高校作为国家海洋发展人才储备智库,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平台,把握时代脉搏,既坚持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又与时俱进,引入海洋史观、海洋战略教育,是当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有益创新与探索。

一、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海洋史观培育的意义

所谓历史观,指人们对历史的一般看法。历史观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以及顺应这种规律的经验积累,一种历史观的形成对人们价值观的确立有直接的影响。海洋史观的出现则是人们偏重于以海洋为观察历史的视角,对人海互动以及海洋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的深刻认识。

“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其整体性在于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世界性的”[1]。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已融入世界的当代中国人必须以世界史的眼光导航中国现代化变革的方向。尽管“陆地史观”一直是中外学者考察中国历史的基本模式,但占地球70%面积的海洋客观存在,当前国际形势发展以及国家、社会发展对海洋的倚重,引起学界以海洋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并正实现“陆地”与“海洋”的视野通融[2]。这种历史视野的进一步拓宽,无疑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新的路径选择依据。从国家战略看,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海洋权益也即“海权”,包括国家现实的海洋利益、又包括国家长远的海洋利益,既包括海洋经济利益,又包括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军事利益[3]。对海洋世界的关注,从时间和空间角度鸟瞰民族、国家、人类社会发展全貌,多维度审视历史走势并做出民族、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这种来自民族自觉的历史观决定我国未来民族复兴的成败,海洋史观的培育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国家发展战略发生重大飞跃,涉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敏锐洞悉时局,肩负高等教育强国使命,理性梳理中国新的海洋观,将海洋史观以及国家海洋战略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高校课堂成为国家战略的有效传播空间,最终塑造既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又能高瞻远瞩的战略型人才,海洋教育大有可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05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修课之一,同时,也是全国普通高校历史学通识教育的唯一课程设置。该课旨在引导新时期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了解国史、国情,从而坚定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以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4]。“纲要”作为政治理论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属性,引入海洋史学、海洋战略教育,培养国民海洋意识,势必在国民素质、价值观培养层面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有所贡献。

二、基于“纲要”教学的海洋史观培育条件

以“纲要”课程讲授为线索,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海洋史观的培育,既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应有的内容,也是海洋史观培育的有效载体。

(一)海洋史观教育符合“纲要”的本质要求

什么样的历史观决定什么样的价值观。不论是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还是当前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主张,都是我们党经过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而未来我国实现现代化,更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当前,我国海洋战略的规划与实施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海洋观的确立已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因此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应有之义。“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大学生海洋史观以及海洋意识培养教育相适应,是树立正确海洋史观有力的教育平台。

(二)“纲要”的历史学学科特征为海洋史观培育提供教学方法论的便利

我国海洋战略的从无到有以及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的抗争、崛起相始终。在教学中,以中国近现代历史变迁为主线,辅以人类海洋文明史演变的红线,两条线索的历时性契合,形成二者历史观论证所需史料的共享,多视角的历史审视交汇,立体透视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现代化崛起的演变途径,二者相互印证,对大学生肩负强国使命,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启迪作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纲要”课程社会实践环节的设置,为海洋史观培育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对广大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以及国情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是最具说服力的教育方法。当前,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形成是我国长期以来改革开放国情发展的结果,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课程设置与实践,对我国当前海洋战略具体实施的了解与把握,加强高校学生的全球意识,深入领会海洋史观的具体内涵,有利于培育具有战略思维的有用人才。

三、基于“纲要”教学的海洋史观培育路径

首先,应充实、丰富、梳理中外海洋史教学内容,阐释人类海洋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其次,努力将海洋史观培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主旋律契合,做到既坚持阐明本课程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目的,又能提供新的历史视角,培养学生海洋史观、海洋意识,开阔历史思维,二者相得益彰,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在教学法中,宜采取多种历史学方法论,由微观到宏观的教学过程演绎,诠释海洋文明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紧密关联,引导学生对国家海洋战略的综合性分析与研究。

(一)在历史讲述中呈现中国海洋文化风貌

没有对过往历史的梳理与反省,不足以形成真正的历史观。中华文明与海洋文化有着深刻渊源,海洋文化历史与民族发展历程相始终。成书于汉朝的古籍《淮南子》,就已记述了先秦时代东南沿海海洋民族及其海洋生活。其载:“是故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异形殊类,易事而悖,失处则贱,得势而贵”[5]。表示了对越人制舟航海生活习俗的尊重与敬意,这种文化仍见于当今东南沿海人民生活中,甚至凝结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古代东夷部落以及广泛活动于东南沿海的古越民族,具有鲜明的海洋民族文化特征,是我国“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秦汉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纵贯整个中国历史,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大明帝国先进的航海技术、规模巨大的海上经贸代表了当时全球化趋势的最高水平,形成以中国为中心、以太平洋为交流空间的“亚洲经济圈”[6],并以“郑和下西洋”的航海盛世载入史册,也为当前构建亚洲区域合作以及中国特色现代化模式提供参考。直至近现代,围绕南海,广大华人华侨活跃于东南亚(南洋)的拓殖创业,华人社会群体出现,形成遍布全球的华人华侨文化。同时,在近代,中国在西方现代海洋文明挑战下,在海洋开发上取得巨大进步,尤其是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中国现代海权初建。通过对中华文明中海洋文明的历时性讲授,使学生在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脉络的同时,多视角全方位了解我国文化中的海洋性特征,对当代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走面向海洋的国家发展道路选择充满自信。

(二)通过中外海洋战略比较研究,认清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本原因

“纲要”以1840年为中国近代的开端,主要阐明中国迈向现代化之路的曲折与艰辛。东西方文明发展道路的分道扬镳,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现代化命运。在此期间,中国经历与西方殖民者一系列海上军事冲突与战争的失败,由封建帝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纲要”课程历史逻辑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海洋史的重大事件。反省中国与西方较量失利的根本原因,是西方依托现代海洋文明,激发技术的进步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以及由此导致殖民主义扩张的结果。为使学生更深刻领会其中内在关联,宜采取比较历史学的教学方法。

公元1500年左右,以世界地理大发现为契机,意味着人类海洋时代的到来,东西方文明的异质性也在这一时期日益凸显,差距也从这里开始。恩格斯敏锐指出:“这是展现在一切海洋国家面前的殖民事业的时代,也就是建立庞大的海军来保护刚刚开辟的殖民地以及与殖民地的贸易的时代。从此便开始了一个海战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频繁,海军武器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成效的时期。”[7]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国围绕海洋赢得巨大财富,争夺海权直接导致殖民主义扩张的国家战略实施,西方海权思想创始人马汉认为:“所有殖民地的形成与发展都不是天然的,他们的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这个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并逐渐演变成正规的、政治性的海洋历史的一部分。”[8]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明朝中后期为分水岭,中国封建帝国由盛而衰,与国家海洋战略导向的转折直接有关,比哥伦布实施的国家航海计划早60―70年的“郑和下西洋”不久为“海禁”政策取代,统治者耽于海洋冒险对封建帝国统治的威胁,沉湎于传统农业与贸易带来的封建社会经济的繁荣,国家发展因循乏新,陷入历史循环的老路。鸦片战争后,清朝在海上的一系列屈辱与失败,直至1894年甲午海战失败等一系列历史事实,最终导致为后来居上的西方殖民者所侵略欺辱。通过东西方共时性海洋战略横向比较得出结论:“纲要”所阐述的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正是西方国家海权战略实施,打败大清帝国的无情事实。尤见现代国家发展海权战略的至关重要,是树立正确务实海洋史观的关键内容。

(三)运用案例教学,全面展示海洋史观的深刻内涵

海洋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国家在海洋问题上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目前,对国家海洋利益的维系主要包括海洋国土、海洋资源、海洋权益、海洋防卫等内容。海洋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单纯一维的历史教学无法综合分析、理解、评估国家海洋权益全部内涵,因此,结合“纲要”涉及国家海权变迁的历史事件,引入一系列涉海概念、海洋理论、海洋科技、国际海洋法以及海洋军事的相关背景与知识点,更能引起学生对海洋学的关切与深入研究。如在“纲要”绪论中,讲述古代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一节,侧重对郑和七下西洋的具体研究,涉及海洋地理、航海技术、海洋贸易、海洋政治秩序的全方位了解;又如,结合“纲要”课程中清末列强加紧侵略瓜分中国步伐,全国出现边疆危机一节,将归属问题作为个案,把握我国捍卫国家海洋国土的线索与抗争。此案涉及清末中日琉球归属问题谈判、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二战时《雅尔塔协定》规定日本归还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中国的合法性、1951年《旧金山和约》美国委托日本管理,最后,联合国海洋法会议1958年通过《大陆架公约》,对岛屿归属的有关规定。由此引起围绕海洋资源的岛屿归属较量,从而引起学生对我国维权的历史依据与法理依据的探究。由微观入手,全方位切入国家海洋权益各个领域,使学生形成对国家海洋权益的宏观认识,涉海案例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激情。

(四)将滨海地方史引入教学

海洋文化与传统农耕文化差异巨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将滨海地区涉海历史引入“纲要”教学是增加学生对海洋学感性认识的重要渠道,是广大学生理解海洋文化、国家海洋战略深层内涵的桥梁。随着我国国家层面对海洋文化的国民教育重视,海洋社会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也发展起来,在教学中,坚持“纲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教学宗旨,适当介绍滨海地区渔民生活风俗、以“海神”“妈祖”崇拜等为标志的海洋、中国传统航海、造船技术、海商贸易的过去与现实、滨海社会、社区运作、渔民转产转业的内在与外在驱动、海洋执法等等,针对海洋科学集自然、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学科特点,提供综观视角。地方历史沿革的海洋教育、海洋史观的培育,也使学生增加文化认同感,文化归属感,激发学生对人类海洋文明历史的学习与探索热情,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五)结合思政理论课的社会实践环节,开展海洋社会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海洋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仅以课堂为阵地的海洋教育已不能反映我国海洋文明建设的全貌,也不能满足人们对现代海洋文明了解的求知欲,应结合全国高校思政理论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社会实践环节,了解我国海洋国情,关注海洋现实,以期大学生对未来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实际掌握与深刻领会。安排学生走出课堂,考察与了解我国现代海洋军事,熟悉与研究国家渔政、海监等海洋执法部门的机构设置以及执法行动,对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保护,跨区域渔业合作、岛屿开发管理、渔民转产转业、我国航运业作调查研究等,可以使大学生对我国海洋事业深入细致地结构性把握,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现代人才的海洋使命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现有高校人文社科通识教育资源,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载体,在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流意识形态下,以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为线索,丰富思政理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植入中国海洋学与海洋史内容,使该课成为高校人才海洋史观培育的教学阵地,积极贯彻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主张,优化大学教育资源,提升大学人才培养层次,造就可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张光勇.导论――走向全球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

出版社,2002.

[2]李红岩.“海洋史学”浅议[J].海洋史研究:第三辑,

2012,(5).

[3]何立居.海洋观教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4]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0.

[5]齐俗训[C]//淮南子:卷11.北京:中华书局,2009.

[6][日]滨下武志;朱荫贵,欧阳菲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蒋一国,于连坤.马克思恩格斯军事经济思想研究[M].

海洋教育论文第4篇

隐珠中学是一座滨临大海的农村学校,学校恪守“为人生奠基,让生命精彩”的办学理念,依托课题研究,推进素质教育,用心打造海洋教育特色。学校按照“学科引领,校本深化,活动助推,文化升华”的思路,努力构建海洋课题研究、学科教学渗透、海洋知识普及、海上帆船活动为一体的海洋教育体系,引发全校学生认识海洋的兴趣、热爱海洋的情感、建设海洋的意识。

学校自2005年涉足海洋教育,2007年被评为“青岛市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先进集体”,2010年首批被命名为“青岛市海洋教育实验学校”、“青岛市帆船运动俱乐部学校”、“青岛市帆船运动特色学校”, 2011年立项申报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蓝色海洋教育实验研究》,学校以“面对真问题、开展真研究、获得真发展”为科研宗旨,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历经三年,学校校园环境、海洋教育教学、学生海洋意识培养、教师科研氛围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二、课题研究方法

在课题研究与实践中,我们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思想基础,采取了实践研究法和反思性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海洋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研究工作,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

1.研究手段:实践活动、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渗透

2.研究对象:全体学生(受益者)、全体教师(应用者)

3.研究时间:本课题于2011年5月立项申报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经过了三个阶段的研究:

第一阶段:2011年6月-2012年6月,准备阶段与初步实施阶段。

第二阶段:2012年7月-2013年12月,全面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2014年1月-2014年9月,应用成果及总结阶段。

4.研究组织:成立了课题组,对研究人员进行明确分工。

三、课题研究解决的问题

1.塑造海洋特色环境,创建海洋育人氛围

虽然我校地处海滨,南依风景秀丽的黄岛区城市阳台、海水浴场,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沿海孩子的生活越来越城市化,海洋意识越来越淡漠。学校自2010年申报青岛市海洋教育实验学校以来,在教学楼开辟蓝色海洋教育特色文化长廊,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海,每一个边角都讲海,使校园充满了海洋气息和浓郁的海洋文化氛围。

通过宣传橱窗、校园广播、校园网、班团会、国旗下讲话等途径,为师生系统地讲解海洋文化知识,使认识海洋、探究海洋的意识深入到每位师生心中。

2.依托海洋教育资源,发挥海洋地域优势,建立海洋教育基地

建成海洋教育实验室、海洋科普图书室和海洋图书阅览室,建成由海洋动植物标本展览、船模陈列、学生海洋作品展览几个版块组成的校内海洋文化陈列室,供师生随时参观阅读观察研究,为学生提供最直接的感官体验,为学生了解海洋、走近海洋提供物质保障。已招投标购置海水淡化机、海浪发电实验模型等实验设备。

依托帆船运动,拉动海洋教育发展。作为青岛市帆船运动俱乐部学校,学校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帆船运动,每年暑假组织学生参加青岛市国际帆船运动训练营活动,多次在青岛市中小学帆船运动中获奖。学生在帆船运动中,激发了了解、热爱、探究大海的热情。

3.积极拓展海洋知识教育活动载体

如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等重大节日,在学生中组织《蓝色的家园》读书心得、小论文征集等评选活动。组织开展海洋剪纸、海洋绘画、海洋书法艺术作品、海洋贝壳作品创作比赛、海洋风景摄影等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延伸与拓展学科教学。组织或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灵山湾拉网节、金沙滩文化节,让学生置身于海洋文化气息中更深地了解海洋、热爱海洋。通过开展以海洋文化为载体的实践活动,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寒暑假中,各年级各学科结合蓝色海洋教育,组织开展以“海洋科技、海洋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假期中开展实践性、探究性学习,撰写海洋知识小论文、考察报告等,保证了海洋教育的连续性。

4.开发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在开设地方课程《蓝色的家园》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将学科知识与海洋有机结合,将海洋教育课程与课时整合,从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环保、海洋文学、海洋开发、渔业生产、海洋体育、海洋维权、海洋战争等方面进行教育,使海洋教育系统、规范地进入到每一个班级。遵循“发现问题――生成主题――实践探究――开发课程――课程实施”的校本课程开发程序,逐步编辑形成《让海洋浸润课堂――海洋知识篇》、《让海洋浸润课堂――海洋维权篇》、《让海洋浸润课堂――海洋战争篇》三本海洋教育系列校本课程。

5.整合课程与课时,开展海洋教育小课题研究

注重研究的实效性,将课题研究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课堂教学改革密切结合,宁少勿多,宁精勿杂。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现代海洋教育涉及各个年级、辐射各门学科,要求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开展海洋教育。如美术学科的海边写生、海洋手工品制作,信息技术课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进行电脑制图描绘开发未来海洋的蓝图。每个教师学期初制定学科渗透海洋教育计划,撰写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教案,以课堂为阵地,找准教材与“海洋”结合点,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海洋文化教育。各科立足学科实际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积极开展让海洋浸润课堂实践探究活动。

四、课题研究成果

1.依托海洋教育,提升海洋意识

通过《蓝色海洋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研究逐步推进,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切入点的研究氛围日渐浓厚,教师根据自身实际、个人兴趣和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立项研究的积极性逐步提高,教师的海洋教育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显著提升。学校的海洋教育氛围日渐浓厚,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的结合点逐渐增多,初步开发实施《让海洋浸润课堂》系列校本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推进“海洋知识进课堂”,学生形成了正确的海洋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逐步引导学生认识海洋、了解海洋、重视海洋,提高海洋意识,普及海洋知识,树立正确的现代海洋观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探索海洋奥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蓝色海洋教育正成为学校显著的办学特色。

2.学校海洋教育工作经验不断推广

课题组成员刘相华、薛少臣合作撰写的论文《特色强校,打造海洋教育特色品牌学校》发表于《中小学校长》2013年第八期;《用心打造海洋教育科普教育特色》经验介绍刊登在《教育文摘》2014年第六期。

海洋教育论文第5篇

摘要:

通过对现代海洋观教育现状的分析和对海洋观教育拓展必要性的论述,针对目前面对的困境,指出和论证拓展现代海洋观教育的途径和可行性,并展望现代海洋观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现代海洋观;拓展;载体

《现代海洋观》作为一门跟进海洋发展局势,解读“一带一路”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思想,诠释海洋观念课程,旨在引导“爱国爱家,自主自强”的民族精神,引领“程序化和逻辑化”的规划性思维,弘扬“进取奉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国民综合海洋意识和人生内涵。民族性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支柱,单靠理论性教育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对现代海洋观教育的载体、资源和途径进行整合和拓展。

1现代海洋观教育现状

1.1现代海洋观教育的定位

目前,存在将海洋观教育定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海洋观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缜密、立体、长远地考虑了国家的安全、利益和发展,顺应当今国际海洋局势和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发展形势,已经升华为民族意识,形成了现代海洋观的新内涵。其内涵中包含了现代海洋观具有的可以用来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思维和逻辑性原理,值得深入发掘并推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现代海洋观已经超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应当成为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兼备的原理性课程。

1.2现代海洋观的教育对象

面对部队、涉海院校师生和义务教育学校师生的现代海洋观教育正在逐步展开,但距离全面普及提高全民海洋意识的需要仍然相差甚远。

1.3现代海洋观的教育形式

现代海洋观在普及和推广当中被作为一门意识形态逻辑性课程,通常采用讲座或选修课形式实施,仅仅局限于理论性的宣讲和诠释,内容略显空洞,缺乏体验性的实践。

1.4现代海洋观教育的载体

现代海洋观教育引用网络、影视等通用载体,没有凸显其亟待全民推广的特殊性和迫切性,借用海事战备或航海资源建立基地作为载体,受到地域性、领域性等居多限制,缺乏普适性。

2拓展现代海洋观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海洋观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历史学者开始提及清末海洋观与海军建设到总理公开阐述中国海洋观为止,仅仅用了20年左右时间,而且一直经受着经济改革大潮的冲击,海洋观教育基础薄弱,亟待拓展。

2.1发掘现代海洋观课程内涵的需要

现代海洋观作为一种宏观、全面、立体认知海洋发展的国家和民族意识,饱含了深邃的认知事物的逻辑理论,可引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借鉴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海洋观课程内涵亟待理论结合实际地持续发掘。

2.2与时俱进地更新现代海洋观内涵的需要

从郑和下西洋到清朝南洋水师的覆灭,从中国版图的纵向设置,到2016年和在新加坡亲切握手,中国的海洋观念从弱到强,从混沌到清晰,从国家意识进化到民族意识,正在逐步成熟与发展,并向更高层次升华。现代海洋观课程需要与时俱进地拓展以适时合理地诠释现代海洋观的发展。

2.3改善海洋意识教育载体和教育系统性的需要

现代海洋观作为一门综合型课程,跨越了多个领域,简单归类于思政、人文社科或科技类课程都会制约课程内涵和价值的充分发挥,亟待组织合适的师资力量,采用有效的教育形式,形成完备的教育系统,包括教材,实体教学场地和教学资源等。同时,需要建立海洋意识教育与生活实体链接,实现理论与实践实体的结合。现代海洋观的普及教育需要有效拓展载体,链接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才能达到实效。

2.4增强民族意识内涵和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为避免社会意识形态短浅化和趋利化现象蔓延,需要对现代海洋观朴实的程序思维和逻辑思维进行实践性拓展,以充分阐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也是必然要接受世界的挑战,民族意识作为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必然受到长久和激烈的挑战。利用现代海洋观通透理解阻碍国家和平统一和快速发展的现象,以透彻诠释民族生存和国家的发展需要公民的付出,透彻理解民族和国家是个人及家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领地,不可侵蚀和动摇。引导正确分析和评价国家政策,严正对待和应对侵蚀公民生存基础的行为,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有效提高防范民族分裂的能力,增强国民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

3拓展现代海洋观课程的途径

随着中国海洋战略的逐步实践,传统的海洋观已经逐步转型发展为现代海洋观,完全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赋予海洋观现实载体,通过不同途径凸显中国现代海洋观对中国和平崛起和百姓日常生活具有同样的重要意义。

3.1拓展现代海洋观的内涵

现代海洋观作为代表国家和民族意识形态的逻辑体系,其来自浩瀚历史长河的程序性,横跨多领域的全方位逻辑性,战略性规划的缜密性,这些具有独特实用价值的内涵亟待发掘。既能用于引导国家海洋战略,更能引导地区性建设,家庭发展和公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优化,从而与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紧密联系,使其落地生根。

3.2拓展现代海洋观受教育群体结构

现代海洋观教育需要以立体全方位的模式开展,不能局限于部队官兵和在校师生。可以将深刻体会过唇亡齿寒和民族危机的老一辈,辛勤劳作和经营能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中年一代和追求“白富美、高富帅”的新生代链接起来,设立平台进行交流互动,互通有无,拓展现代海洋观教育群体的年龄限制。同时,利用其独有的战略程序性和缜密逻辑性将大学教育与平民生活链接起来,让现代海洋观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而突破现代海洋观教育的沿海地域性限制和涉海专业的专业性限制。

3.3拓展现代海洋观的教育方式

沿用说教和理论分析方式开展现代海洋观教育脱离实践,缺乏说服力。若能以引导学员利用现代海洋观内涵和原理随机分析生活中的细小事务并做出正确决策为要旨,即便是百家争鸣,也能激发责任感,危机感,正义感,通过明辨是非的逻辑演绎达到现代海洋观教育联系实践的根本目的。拓展海洋观教育应当采取百花齐放的方式,达到殊途同归的教育目的。

3.4拓展现代海洋观的载体

现代海洋观以海洋价值认识为主体,蕴含着人类认识海洋的思维方式,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需要多样化的载体体现其全方位价值。除现有的义务教育、新闻、网络载体外,可拓展引用相关教育基地、海洋博物馆、涉海专业实训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等作为载体,有效拓展现代海洋观的应用和诠释时机和空间。譬如:以航海类专业的实训基地为载体可拓展为海洋意识教学,海洋文化宣传,海洋科技创新,现代海洋观辨析堂等等。

3.5拓展现代海洋观的教育体系

现代海洋观教育目前较为偏重于义务教育和高校师生教研。应当向系统化和制度化发展,逐步建立海洋观教育内容专业化、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成果推广大众化的教育理念,形成常态化和持续化的教育体系。并将海洋观的逻辑理论应用于企业的发展规划,科技创新规划和提高生产力上来,亦可用于指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及人生规划上,从而拓展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理论,形成有价值、有应用、有产出的现代海洋观教育体系。

4拓展现代海洋观课程的可行性

通过多种途径发掘现代海洋观底蕴,通过链接企业文化和人文教育充实现代海洋观内涵,通过与实体企业相融合实现现代海洋观原理的应用价值,形成一条全社会共同参与研究和推广应用的产业链,让现代海洋观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

4.1源远流长的资源

中华民族经历五千年的沧桑曲折巨变依然坚强复兴,每一寸热土都饱含着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为现代海洋观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中国近代丧权辱国的历史为拓展现代海洋观教育提供了确凿的经验教训资料。现代“海洋强国战略”等一系列得力举措和丰硕成果为现代海洋观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佐证。古今中外,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相辅相成和此消彼长,大国崛起和国家兴衰的演绎,当今海洋时代“圈海运动”的精彩博弈和前途未卜的发展局势,为现代海洋观的拓展研究提供了源远流长的资源。

4.2恰当成熟的时机

从1980年《国际海洋法》的出台,新中国经过近30年睿智进取,勇于开拓地改革开放和创新,从艰苦走向卓越,从坚韧走向坚强,在风起云涌的世界中不断摸索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海陆空国防基础和国民经济基础。我国是海洋大国,但还不是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是推进国家安全和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与崛起的时代使命。民族复兴,亟待全民参与、响应和支持。需要将海洋意识传送到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中,激活每一个细胞。近年国家确定“航海日”,大力推进“一路一带战略”等一系列海洋强国举措,对于拓展海洋意识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现代海洋观教育的拓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良好的契机。

4.3足够的可拓展空间

现代海洋观课程内涵丰富。从教育科目上可以向地理、人文和哲理等方向拓展;从应用理论上可以向思维程序性理论和逻辑性理论拓展;从学科应用上可以向企业管理和战略规划拓展;从时间上可以追溯千古和探讨未来拓展;从地理空间上可以探索地底和展望太空拓展;从教育模式上可学历教育、通识教育,亦可向全民普及教育拓展;教育方式可课堂教育,亦可向微课、慕课、网络课程拓展;教育规模可开万人大讲堂,亦可向百姓闲聊拓展;从理论联系实践上,可指导说话做人,亦可向制订人生规划和企业规划上拓展;从教育成果体现上,可提高生活质量,亦可向指导企业发展实现产品和货币增加上发展......现代海洋观具有立体空间和发散性的拓展空间。

4.4优越的人力资源保障

通过“海洋强国战略”和“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我们已经具有一批能研究和运用现代海洋观的高级人才。通过课程前期试探性和渗透性教研已经积累了相当一部分能诠释和应用海洋观的高层次施教人才。通过对在校学生进行海洋历史观、海洋建设责任感、海洋战略意识和海洋保护意识等方面内容的教育,为我们奠定了具有时代使命感和危机感的新生代人力基础。这些为拓展现代海洋观课程提供了老中青层次分明,教科研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保障。

4.5有利的平台和载体资源

依据教研平台,共享教学设施和场地,交流师资力量和受教育群体,为海洋观教育拓展的减负和降低阻力。现有健全的教科研体制为现代海洋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成熟的人文教育体系和革命思想教育体系为现代海洋观教育拓展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尤其是交通行业的航标灯精神和铺路石品格,具有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为利用现代海洋观诠释历史问题提供了充足的可拓展资源。雄厚的师资,良好的基础和巨大的远期需求使得现代海洋观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领域上的长足拓展成为切实可行。

5结语

推进全民海洋观教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地拓展和与时俱进地更新才能满足时代和现实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正视国民海洋观教育的现状,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大力发掘现代海洋观的内涵,依据恰当的载体,搭接合适的平台,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育途径,将正规的海洋理论知识教育和非正规的海洋科普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将海洋观的内涵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现代海洋观的平民化,通俗化和实用化,让海洋观的理论接地气,迎朝阳,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以旺盛的生命力更好地服务于海洋强国战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何立居.海洋观课程的创新与实践[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5-46+61.

[2]杨雁,刘杰华.关于海洋观教育实践的思考[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46-48.

[3]朱宗军,韩增林.中国海洋观的变迁[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6):60-63.

[4]胡素清.以人海关系为核心的海洋观[J].浙江学刊,2015,(1):131-134.

[5]王世汉.中西海洋观的变迁与反思[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1991,(1):10-16.

[6]高建平.论国民海洋观教育体系的建立[J].浙江学刊,2012,(1):184-189.

[7]孙光圻.绿色海洋观:历史传承与理论创新[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4):80-95.

海洋教育论文第6篇

关键词:海洋意识 海洋社会组织 海洋民间信仰

进入21世纪,“蓝色国土”、“海洋世纪”等词语不绝于耳目,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及近年来我国关于“”、“南海”等海洋问题的激化,我国的海洋权益、海洋安全和海洋意识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公民的重视,这一切让我们意识到海洋越来越重要。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海洋的开发利用与海洋权益的争取和维护,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海洋意识状况[1]。

一、 世界海洋强国公民海洋意识的发展历程

从世界历史来看,尤其是在近代史上,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它的海洋战略分不开的,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葡萄牙称得上是海上霸权国家,它的发展崛起,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的。亨利王子、若昂二世的海洋意识很强,在他们的支持鼓励下,达.伽马、麦哲伦、迪亚士先后进行了航海探究,这些远航探究使葡萄牙的航海事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也奠定了葡萄牙在海外贸易的主导地位,给葡萄牙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二战后,美国海洋事业获得较快的发展,为提升公民的海洋意识水平,美国教育、科研、海洋各部门相关代表召开了研讨会议,要求因时因地建立多个海洋教育网络中心,为全国海洋意识教育活动的推广提供平台。为了能让海洋意识教育进入美国中小学课堂并在美国全国范围内普及和发展,美国国会了世纪海洋蓝皮书,该书阐述和强调了海洋意识教育的意义,奠定了学校普及海洋意识教育的坚实基础。美国认为海洋意识是为了增强公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意识和知识,是建立公众和海洋之间的联系,让公众通晓海洋问题,知道和理解海洋在他们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美国大力宣传海洋意识教育,努力让海洋成为国家进步繁荣的法宝。

日本作为一个典型的海岛国,它的公民海洋意识相对比较普及,日本政府特别重视全体公民的海洋意识教育,他们在小学生国情教育的教学资料中写到“我们没有土地和资源,只有阳光、空气和海洋”。韩国很早就开始向幼儿园提供海洋玩具,而且在小学、中学中逐步增加海洋内容,在大学开设海洋专业,海洋意识教育逐步深入[2]。

二、我国公民海洋意识相对薄弱的原因分析

在这个海洋的世纪,相比于以上国家,我国公民的海洋意识相对比较淡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历史原因

虽然秦、汉、唐、宋都是海洋意识得到推崇的时代,但这大都是统治者为了长生之道而开展的。秦始皇时徐福东渡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汉武帝时方士寻找海上长生之地等等,唐朝时鉴真东渡还算是有点意义,但是到了清朝时期,为防倭患昏庸的封建统治者实行了消极保守的海禁政策。这些错误在一定程度上使公民的海洋意识弱化了很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伤痛。

(二)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海洋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上重视力度不够

1998年进行的 “中国青年蓝色国土意识调查”显示近九成的被调查者竟然不知道除960 万平方千米的国土外,我们还有300 万平方千米的海疆国土。我国对公民海洋意识教育的探索开始的比较晚,且也只是在部分涉海高校领域内,因此在战略规划和教育体系的研究方面比较匮乏,基础教育研究的深度不够,更欠缺全体国民研究的广度,缺少政策理论和经济物力的支撑,与其他涉海国家比起来差距还很大,海洋意识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3]。虽然政府在公民海洋意识教育上也有较多的政策引导,比如出台了《关于提高海洋意识加强海权教育的工作方案》、《全民海洋意识教育指导纲要》等方案纲要,但还没能细化、没能有效地落到实处,更没能形成有效地指导海洋意识培养的相关理论体系。

综上所述,加强国民的海洋意识教育的任务刻不容缓。要提高公民的海洋意识,中国必须量身定制一些海洋意识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公民的海洋意识。

三、我国公民海洋意识培养模式的探讨

随着世界战略格局的转变和海洋战略地位的提高,人们对海洋权益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的地步。从过去的以军事殖民为目的转变为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由争夺有利的海上通道转变为争夺海洋。当前,我国的海洋权益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岛屿被不良居心的人侵犯、海域被无礼的分割、资源被无情的掠夺,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4]。显而易见,捍卫我国的海洋权益,是不容置疑的事情。但当我们越来越多的将目光投入到海洋权益维护的时候,首先必须要改变的是我们的海洋意识,树立一种全新的海洋观。

(一)改变学校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海洋意识

我国海洋意识教育在学生层面暂时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没有形成一套专门的教育模式理论。但是有一些涉海学校在海洋意识培养模式方面却做出了突出成就,为我国海洋意识培养模式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青岛市39中学在2011年被评为全国第一个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基地。这所学校的做法是,让海洋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引导学生从小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倚重海洋。该校还将海洋教育融入到学校课程中,建立了海洋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班,在校长白刚勋的带领下,青岛市39中学又被评为全国第一个中学海洋教育课程体系,并创立了全国第一个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班。舟山市沈家门小学是我国第一所小学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学校定位在海洋特色教育层面,校园内到处都充满着海洋文化气息,无论是海味七彩园和海洋绘画秀秀墙,还是海洋知识长廊和海洋艺术长廊等,都蕴含着对海洋的热爱与崇敬之情。平时学生可以通过电子影像、报告论坛、博客等各种现代媒体手段了解海洋文化、学习海洋知识。他们的海洋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海洋和了解一些海洋课本知识,而是为了把海洋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浙江海洋大学是全国第一所“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也是一所以海洋为特色的大学,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海洋历史发展战略研究、海洋观教育研究,学校坚持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采用思想政治教育与海洋观学习有机结合的方式,在深化传统理论研究的同时,开展有关海洋的特色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已经在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层次上展开了海洋意识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全国开展海洋意识教育可以借鉴他们的模式,但是这些模式还不是很成熟,因此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努力和探索。

(二)运用媒体的高效传播特性来提高公民的海洋意识

21世纪也是新媒体的时代,各种媒介不断涌现,像微信、微博、QQ等等。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海洋时代的特征将为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注入新的精神内涵,二者互为补充,互为融合,互为促进,相生相长[5]。要提高我国公民的海洋观念,唤起大众传媒的海洋意识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大众传媒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大众传媒的类型以及优缺点见表1。

大众传媒不仅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助推器,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二法宝。在国民海洋意识培养教育过程中,大众传媒的独特特点是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的,我们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制造、翻印、传播有利于提高公民海洋意识水平的新闻、信息、影视作品及娱乐节目,让 “海洋问题”的关注度在公民中不断提高,使有较高海洋意识的现代公民层出不穷,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持。

(三)借助海洋社会组织的作用强化公民的海洋意识

海洋社会组织,是指一切在海洋社会中活动的群体。海洋社会组织有两种,一种是正式的,另一种是非正式的,两者的内容及功能作用,见表2。

正式的宣传海洋意识的社会组织,这些机构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海洋意识的宣传工作,比如开展有关海洋事业成就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有关海洋文化的论坛等。非正式的宣传海洋意识的社会组织,它是由社会热心人士组建的,不要小瞧这种非正式的组织,它是最有效,也是最接地气的组织,它能很好地宣传海洋意识。

(四)运用海洋民间信仰传承海洋精神

海洋民间信仰是指对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信仰和崇拜,认为有神灵主宰海洋、决定人世命运,它是伴随着海洋社会的发展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海洋民俗是指涉海居民依托于海洋,受海洋环境的影响,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它反映着海洋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地貌、社会形态以及日常心理[6]。二者的特点与作用,见表3。

由于古时候海洋科技的不发达,海洋上的一些现象不容易被人们认清楚,海洋的浩瀚和神秘,让人们对海洋有了的无限假想,久而久之人们就不约而同的形成了对海洋的敬畏之情,进而形成了对海洋的信仰。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他的积极作用来培养公民的海洋意识,比如可以利用海洋信仰劝人们爱护海洋,维护好海洋社会的秩序,利用海洋信仰博大的文化内涵教化人们,使人们提高文化知识素养,进而增强海洋意识。

四、结论

十三五规划要求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可见海洋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海洋意识的强弱关乎中国海洋权益的大小和整体利益的得失,中国要想在已经到来的海洋世纪里成为一个海洋强国,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基本国情,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来稳步的提高国民的海洋意识,使国民树立起一种全新的海洋观,让每个国人都对海洋产生一份信仰之情,让他们在了解认识了海洋后,能更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海洋,进而较快的实现海洋强国梦。

参考文献

[1] 赵宗金,尹永超.我国海洋意识的历史变迁的类型分析[J].临沂大学学报,2012(4):65- 69.

[2] 郭景鹏,王雪梅.美国卓越海洋意识教育中心简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10):56- 57.

[3] 高建平.论国民海洋观教育体系的建立[J].浙江学刊,2012(1):184- 189.

[4] 何立居.海洋观教程[M].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01.

海洋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海洋意识教育;形势与政策;国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4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186-03

公元前500年,古希腊海洋学家狄未斯托克提出了“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的预言。在当下,海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的,历史上我们经历了过惨痛的教训:失去海洋上的权利,我们不仅由于战败而丧失民族与国家的尊严,并一度面临亡国的危机。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海洋意识发展有了巨大的进步。海洋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带来了文化科学交流的新天地、也带来了海疆领土争端乃至区域格局的复杂化演变。经历这些变化,中国大学生身处其中,不自觉地产生了海洋意识。除了这种自发的海洋意识之外,高校专门针对大学生所开展的海洋意识教育可谓为数寥寥、成果不彰。尤其身处沿海地区的各级高校,本该走在海洋意识教育的前沿,如今看来,效果堪舆。如何加强高校海洋意识教育,本文就海洋意思教育进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堂的实践做出一些分析和建议。

首先,海洋意识教育进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堂,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必要性。有多项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大学生的海洋意识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海洋价值和海洋战略地位的认识十分匮乏。当今大学生形成的海洋意识多属于自发性的。在信息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媒体,以及报纸、电视等媒介获得新闻知识,相关内容如海洋开发、周边地区形势发展与变化、各国海上力量、区域海洋问题摩擦与争端、海洋环境保护等等,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发的海洋意识。

在大学课堂中,海洋意识教育所占的比重极低,不论是教科书还是课外畅销读物等涉及海洋的内容非常少,大学里开展以海洋为主题的活动鲜见。普遍来讲,高校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理念和方法上是中学阶段海洋意识教育的复制,所以形式简单、内容单一、逻辑散乱、效果不彰。形式主要是海报挂板宣传、海洋知识竞赛等,进入课堂教学内容很少。内容集中在我国海洋国土、海洋权益争端、海洋经济价值等方面,基本上是海洋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国际形势、区域形势的发展变化关联较少。只有当周边区域形势变得紧张而敏感时,高校课堂才做出反应,如2009年“南海问题”、2012年“问题”在部分高校做专题解读。这些略显粗糙简单、仓促和被动的教育方式,很难满足我国要建设海洋强国所需要的海洋意识基础。

就当今高校教育的现状来看,若想使海洋意识教育切实有效地开展,进入大学课堂是必要的方式。而“形势与政策”课,则有着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的先天基础。第一,“形势与政策”课的时政性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自2004年、教育部下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来,形势与政策课针对大学生思想特点,结合国内外热点问题,通过课堂与教育实践,帮助学生认清了国内外最新形势。形势与政策课中的海洋意识教育不仅事关中国海洋利益的维护以及与世界主要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更加包含我国国家战略的走向。同时,当今世界谋求发展的国家无不把海洋权益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方面,海洋意识的发展成为全球趋势。形势与政策课正是应对变化发展中的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的有效教育平台,亦是实施海洋意识教育的有效平台。第二,“形势与政策”课具有思想理论深度和政治方向性。高校开展形势与政策课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与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就是从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和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握形势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认识论,不断提升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和水平。马克思主义政策观就是从推进社会的总体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为人民谋利益,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海洋意识教育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与方法。

海洋意识教育进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堂,需要清晰准确的内容布局。海洋意识教育在“形势与政策”课堂上应当讲授哪些内容?总体来说,海洋意识教育包含六项内容: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技、文化。在这六项内容中,笔者认为前三项是高校海洋意识教育的重点内容,后三项可作为辅助和补充整合为一个内容项。这四方面布局构成了高校海洋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一方面海洋政治板块中,包括海洋权益在国际关系、国际战略、国际法等方面的内容。当前海洋竞争为代表的国际关系呈现出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海洋意识是全球性概念,亟须国际视角加以诠释。国际关系是研究当代海洋问题的重点和基础,缺乏对国际关系的整体性认识,不可能形成完整深刻的海洋意识。比如当今国际关系学界中备受争议却影响巨大的地缘政治学理论,如有美国学者阿尔弗雷德・马汉的“海权论”、英国学者麦金德的“陆权论”和美国地理学家斯皮克曼“边缘地带”论等,均对国家的兴衰更迭和海洋实力之强弱关系做出了有力的阐释。当然,作为高校通识课教育,形势与政策课无须完整系统地讲授地缘政治学理论,但当前全球海洋权益竞争充满深刻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地缘政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当前不少大学生对于南海问题和问题的认识存在误解和困惑,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地缘政治观念。不仅如此,还需要从国际战略的角度构建现代海洋意识。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海洋权益的追求是不同的,所采取的海洋战略也是不相同的。当某一国家告别自然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的时候,就会产生向海洋寻求更大市场和更多资源的客观需求和自觉行动。这期间的海洋意识发展同国家发展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规律性联系,揭示这种规律性联系进而上升为国家海洋战略是高校海洋意识教育的重点。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国际政治民主化,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代表的现代海洋法规基本文件,为确立海洋权益提供了国际法依据和行为准则。需要注意的是,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海洋法并非国际海洋争端的终结,因其是各个国家协调、斗争乃至妥协的结果,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同时其中也因为模糊的解释而使海洋利益纷争广泛存在。但是,《公约》的基本内容对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有利。在指导学生认清海洋权益纠纷的复杂性的同时,还要明确学会利用规则,建立规则,趋利避害,有效维护海洋权益。

第二方面海洋军事板块中,包含军事战略、海上力量等内容。树立正确的战争观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重点之一。在此可以从军事战略和海上力量两方面着手。面对复杂的海洋利益争端,“战争”与“和平”的选择与把握最受人关注,也最容易走向误区。现代国际局势下,军事打击手段的效能是有限的,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非战争手段的积极运用才能有效控制局面。当前我国海上军事战略要追求的不是作战方面的“胜利”,而是战略主动和战斗效能上的“窒息”。这就需要创建边疆空间和强大的海上力量。有学者指出,在沿海国家所属和管辖的海疆基础上,存在一个为维护本国与世界和平、保障公海作业与航行安全而合法延伸的海上疆域,这种战略延伸可称之为“海上战略边疆”,即“战略海疆”。基于这样的战略意图,我国采取的战略选择就必然是主导型的海洋军事战略,强大的海上力量呼之欲出。海上力量主要指海军,但并不仅限于海军,它是国家总体国防力量的集中表现,包括外层空间技术在内的陆海空远程精确打击技术并被应用于海上作战的力量。在这里航空母舰的特殊重要作用凸现出来,航空母舰作为集中陆海空及一切最先进军事技术于一身的作战平台,因其全球范围具最机动性质而成为发展海上力量必不可少的军事工具,所以中国在发展航母的道路上应当走得更远。要明确的是,中国的海洋战略并不走新兴大国挑战传统大国的老路,掀起全面海军军备竞赛并挑战现存的海权优势并不是中国的战略选择。

第三方面海洋外交板块中,主要内容分为海洋条约和协定、地区和国际海洋事务、海洋军事外交、海洋权益争端等。首先围绕海洋事务展开双方或多方谈判,通过谈判缔结海洋条约和协定,以书面形式规定海洋外交中的权力与义务,赋予其法律意义。其次海洋外交还包括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海洋事务,如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上人道主义救援、打击海上犯罪行为、反海盗、开展海洋科考等。军品贸易炮舰外交、海军外交、海洋法律外交、海上合作外交和涉海民间外交。除此之外,还有把军事与外交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国家外交重要分支的军事外交。军事外交即军事部门之间关于海洋活动的交流合作,包括海军互访交流、海上联合军演、建立海上信任措施、开展海上安全合作等形式。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军事外交特点在于积极推动双边和多边安全合作深入发展,既展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也传递出和平发展的理念,表达了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的愿望;与有些国家把海洋军事外交作为推动结盟、兑现安全承诺、威慑潜在危险和孤立竞争对手的工具,不断酝酿新的紧张因素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第四,海洋外交的内容还包括妥善解决海洋权益争端。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各沿海国家均可拥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不超过350海里的大陆架。因此,任何同濒一个海域且海岸线之间的距离小于400海里的两个国家或多个国家之间,都存在海域划界问题。海洋权益争端难以避免。世界上有2/3的海洋权益纠纷未得到有效解决。但存在争端并不意味着一定就会引发危机与冲突,关键在于如何认识问题和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和平、妥善地解决海洋权益争端是海洋外交所争取实现的重要目标。

第四方面海洋经济文化板块中,包括海洋科技、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等三方面内容。海洋科学和技术是世界科学和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健康和实行海洋综合管理的依据,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拓生存空间和扩大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支撑。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主要包括两大类别:一类是融入新科学、新技术和新型管理手段,不断进行结构升级、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传统海洋产业,如海洋造船与运输业、港口业、海洋渔业等等;另一类是依托高新科学技术而直接发展起来的新兴海洋产业,例如海洋油气业、海洋材料化工业、海洋能源产业、海洋生物制药业等等。无论传统海洋产业还是新兴海洋产业,科学技术在其中都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海洋文化是人类在认识、把握、开发和利用海洋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人与海洋之间的关系,通过开发和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海洋文化内涵丰富,按照文化系统所包含内容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四类:海洋物质文化、海洋制度文化、海洋精神文化和海洋行为文化;根据海洋文化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来对其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划分为九类:海洋民俗生活、航海与交流、海港与港市文化、海洋风情、海洋信仰、海洋文学艺术、海洋科学活动、海洋经济活动、海洋环境保护。根据不同地域高校的特点,选择重点,酌情安排海洋文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最后,海洋意识教育进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堂,有赖于师资力量的有效提升。海洋意识教育本身处于交叉学科之中,不仅要求具备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地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关基础性知识,还需要根据形势热点难点的变化对基础性知识加以融会贯通,根据政策要求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和形势评估,甚至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形势与政策的发展走向给出合理的预测和建议。可以说这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是一种难度极高的挑战,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壮大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首先,以专题授课为主要形式,由固定的教师负责所擅长方向的专题。在授课准备过程中,发挥教师团体的优势,集体备课,共同交流,达成共识,确定统一授课教案,强化教师对授课内容的把握。培养稳定性和灵活性共存的教师队伍。其次,建立良性的听评课机制。交叉听评课,课上发现优势与不足。总结经验,对于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方式先进的经验加以推广;反之加以纠正。最后,重视学生课后的反馈和成效评估。海洋意识教育也是一种思想教育,除了理论教学以外,实践应用和实际体验也不可忽视。同时还要与学生建立课后沟通平台,如与学生建立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掌握学生对于海洋形势与政策的理解与把握情况,观测海洋意识教育的成效。根据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检测来发现与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鞠海龙.中国海权战略[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43.

[2]郑志.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中海洋意识教育现状探究[J].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0):28.

[3]杨震,周云亨.中国海权战略选择与战略海疆拓展[J].社会主义研究,2014(1):145-151.

[4]沈雅梅.当代海洋外交论析[J].太平洋学报,2013(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