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餐饮业分析报告(合集7篇)

时间:2022-11-18 10:48:18
餐饮业分析报告

餐饮业分析报告第1篇

2012年11家企业出现负增长,22家企业增长率在10%以下,33家企业增长率在10%—20%,但也有20家企业增长率在30%以上,个别企业增长甚至达到50%。

 

百强企业基本情况

2012年全国餐饮收入实现23448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2011年低3.3个百分点,且连续三年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差距从0.2个百分点扩大到0.7个百分点,创造了近22年来的增速最低水平。成本上升、增速下滑、利润下降的多重考验使2012年的餐饮陷入集体思考,百强企业也在跌宕起伏中分化变迁。2012年餐饮百强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850.56亿元,比2011年百强增长16.5%。与2011年百强相比,2012年出现了16家新面孔,入围门槛明显提高。

 

从企业性质来看,在百强企业中,外商及港澳台企业有15家,营业收入805.57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额的43.54%;民营企业74家,虽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其营业收入只有867.2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额的46.87%,单个企业规模与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差距较大。

 

从区域分布来看,2012年百强企业覆盖北京、上海、四川、重庆、吉林、辽宁等20个省市,其中北京企业入围最多,达到18家,占百强企业营业收入的13.8%。重庆、浙江紧随其后,各有13家企业上榜,收入共占百强的20%,上海虽然只有7家企业入围,但因百胜的拉动而使上海占有百强收入的31.2%。百强企业中,黑龙江、云南、山西、甘肃、贵州、广西、宁夏、青海、西藏等9个省份还是空白。

 

从业态分布来看,餐馆酒楼、快餐(团膳)、火锅依然是百强企业的主力业态,34家餐馆酒楼实现营业收入430.42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额的23.26%,比2011年百强减少3.95个百分点;24家快餐企业则实现858.85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额的46.41%,比2011年百强增加5.85个百分点;29家火锅企业实现收入415.62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额的22.46%,比2011年百强提升1.33个百分点,87家企业占百强92%的营业额。餐馆酒楼、快餐(团膳)、火锅在前10名企业中各有三席,在前50名企业有44家之多。

 

从经营模式看,60%的企业实行直营+特许的经营方式,40%的企业坚持直营连锁。其中上榜的29家火锅企业中仅有3家实行直营连锁,采取直营+特许模式的其他26家企业的特许门店占比达82.6%。入围的24家快餐企业中,13家企业采取全直营模式,开放特许加盟的企业其加盟店已占企业门店总数的75.06%,比火锅企业低7.54个百分点。其中,肯德基2012年在中国的加盟店比例为21%。34家餐馆酒楼中19家开放特许加盟业务,其特许门店占总店数的30%左右,远低于火锅和快餐。从运营效率看,2012年百强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2.35次/年,资产周转率为1.36次/年。

 

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增长速度明显回落

2012年全国餐饮百强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850.56亿元,比2011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5%,比2011年提升2.84个百分点,但从百强企业自身增长来看,2012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8%,比行业增速高3.2个百分点,但却比2011年百强降低11.52个百分点,出现明显放缓态势。

 

随着并购整合的加剧,百强企业的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餐饮企业从2011年的44家增加到47家,其中前10名餐饮企业的营业收入均超过30亿元,总计达到877.54亿元,占百强营业收入的47.42%,比2011年提高0.67个百分点。5亿元以下企业仅有10家,比2011年百强减少8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百胜成功收购小肥羊,百胜的市场力量进一步加强,几乎占据百强三分天下,占全社会餐饮收入的比例超过2%,百胜中国地区的营业收入已占其全球收入的50.6%,中国在百胜全球版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餐饮业分析报告第2篇

2012年11家企业出现负增长,22家企业增长率在10%以下,33家企业增长率在10%—20%,但也有20家企业增长率在30%以上,个别企业增长甚至达到50%。

 

百强企业基本情况

2012年全国餐饮收入实现23448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2011年低3.3个百分点,且连续三年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差距从0.2个百分点扩大到0.7个百分点,创造了近22年来的增速最低水平。成本上升、增速下滑、利润下降的多重考验使2012年的餐饮陷入集体思考,百强企业也在跌宕起伏中分化变迁。2012年餐饮百强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850.56亿元,比2011年百强增长16.5%。与2011年百强相比,2012年出现了16家新面孔,入围门槛明显提高。

 

从企业性质来看,在百强企业中,外商及港澳台企业有15家,营业收入805.57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额的43.54%;民营企业74家,虽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其营业收入只有867.2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额的46.87%,单个企业规模与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差距较大。

 

从区域分布来看,2012年百强企业覆盖北京、上海、四川、重庆、吉林、辽宁等20个省市,其中北京企业入围最多,达到18家,占百强企业营业收入的13.8%。重庆、浙江紧随其后,各有13家企业上榜,收入共占百强的20%,上海虽然只有7家企业入围,但因百胜的拉动而使上海占有百强收入的31.2%。百强企业中,黑龙江、云南、山西、甘肃、贵州、广西、宁夏、青海、西藏等9个省份还是空白。

 

从业态分布来看,餐馆酒楼、快餐(团膳)、火锅依然是百强企业的主力业态,34家餐馆酒楼实现营业收入430.42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额的23.26%,比2011年百强减少3.95个百分点;24家快餐企业则实现858.85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额的46.41%,比2011年百强增加5.85个百分点;29家火锅企业实现收入415.62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额的22.46%,比2011年百强提升1.33个百分点,87家企业占百强92%的营业额。餐馆酒楼、快餐(团膳)、火锅在前10名企业中各有三席,在前50名企业有44家之多。

 

从经营模式看,60%的企业实行直营+特许的经营方式,40%的企业坚持直营连锁。其中上榜的29家火锅企业中仅有3家实行直营连锁,采取直营+特许模式的其他26家企业的特许门店占比达82.6%。入围的24家快餐企业中,13家企业采取全直营模式,开放特许加盟的企业其加盟店已占企业门店总数的75.06%,比火锅企业低7.54个百分点。其中,肯德基2012年在中国的加盟店比例为21%。34家餐馆酒楼中19家开放特许加盟业务,其特许门店占总店数的30%左右,远低于火锅和快餐。从运营效率看,2012年百强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2.35次/年,资产周转率为1.36次/年。

 

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增长速度明显回落

2012年全国餐饮百强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850.56亿元,比2011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5%,比2011年提升2.84个百分点,但从百强企业自身增长来看,2012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8%,比行业增速高3.2个百分点,但却比2011年百强降低11.52个百分点,出现明显放缓态势。

 

随着并购整合的加剧,百强企业的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餐饮企业从2011年的44家增加到47家,其中前10名餐饮企业的营业收入均超过30亿元,总计达到877.54亿元,占百强营业收入的47.42%,比2011年提高0.67个百分点。5亿元以下企业仅有10家,比2011年百强减少8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百胜成功收购小肥羊,百胜的市场力量进一步加强,几乎占据百强三分天下,占全社会餐饮收入的比例超过2%,百胜中国地区的营业收入已占其全球收入的50.6%,中国在百胜全球版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餐饮业分析报告第3篇

百强企业基本情况

2012年全国餐饮收入实现23448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2011年低3.3个百分点,且连续三年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差距从0.2个百分点扩大到0.7个百分点,创造了近22年来的增速最低水平。成本上升、增速下滑、利润下降的多重考验使2012年的餐饮陷入集体思考,百强企业也在跌宕起伏中分化变迁。2012年餐饮百强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850.56亿元,比2011年百强增长16.5%。与2011年百强相比,2012年出现了16家新面孔,入围门槛明显提高。

从企业性质来看,在百强企业中,外商及港澳台企业有15家,营业收入805.57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额的43.54%;民营企业74家,虽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其营业收入只有867.2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额的46.87%,单个企业规模与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差距较大。

从区域分布来看,2012年百强企业覆盖北京、上海、四川、重庆、吉林、辽宁等20个省市,其中北京企业入围最多,达到18家,占百强企业营业收入的13.8%。重庆、浙江紧随其后,各有13家企业上榜,收入共占百强的20%,上海虽然只有7家企业入围,但因百胜的拉动而使上海占有百强收入的31.2%。百强企业中,黑龙江、云南、山西、甘肃、贵州、广西、宁夏、青海、等9个省份还是空白。

从业态分布来看,餐馆酒楼、快餐(团膳)、火锅依然是百强企业的主力业态,34家餐馆酒楼实现营业收入430.42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额的23.26%,比2011年百强减少3.95个百分点;24家快餐企业则实现858.85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额的46.41%,比2011年百强增加5.85个百分点;29家火锅企业实现收入415.62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额的22.46%,比2011年百强提升1.33个百分点,87家企业占百强92%的营业额。餐馆酒楼、快餐(团膳)、火锅在前10名企业中各有三席,在前50名企业有44家之多。

从经营模式看,60%的企业实行直营+特许的经营方式,40%的企业坚持直营连锁。其中上榜的29家火锅企业中仅有3家实行直营连锁,采取直营+特许模式的其他26家企业的特许门店占比达82.6%。入围的24家快餐企业中,13家企业采取全直营模式,开放特许加盟的企业其加盟店已占企业门店总数的75.06%,比火锅企业低7.54个百分点。其中,肯德基2012年在中国的加盟店比例为21%。34家餐馆酒楼中19家开放特许加盟业务,其特许门店占总店数的30%左右,远低于火锅和快餐。从运营效率看,2012年百强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2.35次/年,资产周转率为1.36次/年。

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增长速度明显回落

2012年全国餐饮百强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850.56亿元,比2011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5%,比2011年提升2.84个百分点,但从百强企业自身增长来看,2012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8%,比行业增速高3.2个百分点,但却比2011年百强降低11.52个百分点,出现明显放缓态势。

餐饮业分析报告第4篇

从2006年开始,中国烹饪协会每年一份《中国餐饮产业运行报告》。今年的报告分六个部分,分别阐述了六个方面的问题:①中国餐饮产业运行分析;②餐饮企业信用管理状况及办法;③餐饮业上市情况分析;④餐饮信息经营模式的研究;⑤“中国烹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⑥新型业态与相关产业带动分析。

报告回顾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餐饮业3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数量型扩张阶段、规模连锁发展阶段和品牌提升战略阶段。目前中国餐饮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经营模式连锁化和行业发展产业化的新阶段。

2007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餐饮社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我国餐饮产业再创佳绩,餐饮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全国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9.4%,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15.6%。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上半年,全国住宿与餐饮市场持续高增长,零售额达到7207亿元,同比增长24%,比上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1%,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个百分点。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后奥运阶段的旅游餐饮经济仍将产生持续的拉动作用,预计到2010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左右。

餐饮业分析报告第5篇

中国是有名的餐饮大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经济、文化基础。2010年全社会餐饮业零售额达17000亿元,同比增长16.8%,人均餐饮消费1348.4元。餐饮业的平均利润为10.43%,比2008年下降约3个百分点。目前,全国已有餐饮网点400万个,超大规模企业涌现,有11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有34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5亿元,其中前十强的营业额达到336.76亿元,同比增长18.4%,占百强营业额总量的近五成,达到49.34%,百强企业的整体规模稳步提升,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

分析发现,连锁餐饮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但是向西部地区和中型城市渗透速度在加快。东部地区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数5589个,占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门店的65.6%,比上年增长12.8%;统计发现中部和西部地区门店数分别为1211个和1714个,占14.2%和20.1%,增长5.6%和16.1%,西部地区超过了东部地区门店的增速3.3个百分点。分析师认为2010年,全国餐饮市场增长势头平稳,但增幅落后于其他消费业态。在整体经济形势良好的背景下,原材料上涨与用工荒、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成为第一季度餐饮业的主要问题。2011年1-3月,全国餐饮收入分别为1425亿元、1381亿元和12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3.7%、21.2%和15.3%。

产权形式趋于多元

餐饮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产权形式趋于多元。报告称餐饮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餐饮市场细分不断深化,中餐、西餐、中西合璧餐,正餐、快餐,火锅、休闲餐饮、主题餐饮等快速发展。随着民营资本和国际资本不断涌入,风险投资和股票上市的成功运作,我国餐饮业产权形式趋于多元化。品牌经营效应凸现,现代化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注重品牌经营,餐饮连锁经营扩张步伐加快。全聚德、小肥羊等知名餐饮企业通过加盟、合资等方式走向海外。

现代科技成果不断融入餐饮的产品加工、管理经营、产品开发等各个环节,加速了餐饮业标准化和工业化进程,促使餐饮业从传统手工生产转向现代化生产。采用新的节能设备、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以降低成本和费用,得到餐饮业的一致认同。莫尼塔报告称,如果能耗下降10%至20%,就能极大提高餐饮企业盈利水平。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成餐饮业发展大趋势。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中国餐饮经历了从洋快餐抢滩中国市场到非典的冲击,再到食品安全,中国餐饮业在冲击中,实现销售额不断增长。

模式调整决定企业格局

中国餐饮业的业态、店态和业种的局部量变,最终会决定产业的格局。在我国快餐市场,调整模式决定了企业转型格局:“资本”主义决定了店态审美格局,个决定了流程重组格局,调整模式决定企业转型格局。麦当劳作为成熟的全球快餐连锁企业也要靠调整模式来获得优势。麦当劳24小时经营、送餐业务的推出以及汽车餐厅的导入等一连串经营方向的转型告诉我们,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要不断完善、持续转型。因为产品、企业和企业家都是有周期的,只有不断调整才能实现不断自我超越。

人类的天性是追求美,时代的潮流是热捧美,餐饮企业也要展示美。当美作为主题和元素经营时,店铺审美要发生本质变化。21世纪的今天,审美的概念聚焦在“时尚”的内涵上。在时尚的背后是资本、美丽、精致和品牌。个决定流程的重组格局。莫尼塔投资分析报告认为虽然快餐运作追求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模式,并以速度为核心、批量为基础,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对顾客的个。虽然个涉及生产流程重组,但却值得企业尝试。因为个能留住顾客,让顾客满意和感动,在无形中提升顾客的忠诚度。那些用简餐的手法来做快餐的成功企业,提醒了其他快餐企业不能仅停留在强调批量、速度、标准的层面上。至今,中国快餐业发展取得的诸多成绩,是社会支持和行业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代快餐业的发展不是简单地以开店多少和网点多少来衡量的。

中国快餐的发展需要社会和外部大环境的配套支持,更需要解决深层次的内在问题,肩赋着完成我国烹饪工业化、快餐产业化和餐饮管理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从这方面看,中国现代快餐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中式快餐经营的主要品种

第一是饭食类。如中式套餐类、炒饭、烩饭、盖浇饭、西式套餐等。

第二是面条类。如汤面包括炸酱面、煎蛋面、牛肉面等,炒面以及类似于面条的肥肠粉、桂林米粉、云南米线、酸辣粉等。

餐饮业分析报告第6篇

关键词:餐饮业;烹饪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并以年均增长7%~8%的速度向人均GDP3000美元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不断改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日趋加快,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餐饮业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更趋成熟。

《2012年中国餐饮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研究表明,餐饮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多年以来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从国家统计局统计结果看,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实现4692.9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5.1%。第二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实现4753.4亿元,同比增长16.8%。第三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实现5031.1亿元,同比增长17.2%,1~10月,全国餐饮收入共实现1648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总体来看,全年餐饮收入达到20000多亿元。

另据中国烹饪协会的《2011年中国餐饮百强经营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餐饮百强企业营业额为1605.2亿元,同比增长11.3%,占全年社会餐饮收入的比重为8.1%。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为15.7%,增长速度远远高于GDP增速。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餐饮业呈现新发展趋势:集团化发展,品牌化经营,连锁经营成为未来发展方向;餐饮品牌发展速度加快,餐饮企业上市提速;饭店产品及营销彰显文化特色;餐饮行业发展层次呈多样化。因此餐饮业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对餐饮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尤为急迫。

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烹饪人才,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构建“分阶段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完善“分阶段能力递进、分方向证书融通、以比赛促进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1.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德才兼备烹饪人才为目标,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实现专业课程与专业资格证书对接,完善“分阶段能力递进、分方向证书融通、以比赛促进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充分发挥烹饪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与烹饪行业协会、餐饮企业紧密合作,突出烹饪专业重技能、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形成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完善、优化“工作过程导向”的烹饪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新模式和新体系的贯彻实施,在烹饪职业活动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和甄选典型工作任务,建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按照原料采购、粗加工、切配、烹调、成品的工作过程设置专业课程,使学生专业能力随着课程的推进得到不断拓展和提升。

将《烹饪原料知识》《烹饪营养与卫生》《烹饪美术》《厨房管理》作为专业的基础课程。主干课程《中式烹调技艺》《中式面点技艺》则分别以烹调方法和四大面团为主线,大量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形成“工作过程导向”的烹饪专业课程体系。综合实践课程《冷菜冷拼》《食品雕刻》在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为各级烹饪技能比赛打好基础。《西餐制作》《西点制作》作为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开拓学生的专业思维。特色选修课程则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搭建了平台。

三、建立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1.优化学生实习运行机制

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引入企业资源,把原来学生1年的实习期分成0.5(年)+0.5(年),前半年为教学的轮岗实习,让学生熟悉本专业的各个岗位,后半年为定向的顶岗实习,让学生依据个人能力和企业需求意向顶岗实习,为就业做好准备。完善学生校外实习管理机制,校企共同制定实习课程标准,编写实习指导手册、学生实习成绩考核标准,加强校外实习过程和结果考核。

2.优化工学交替运行机制

优化工学交替运行机制,在前两学年中,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开展工学交替的生产性实践周,学校配备指导教师,企业为每位学生配备师傅,在全真环境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制定和完善工学结合课程标准、考核标准和实际可行的实践周课程标准,制定有效的学生管理方案和考核方案。

四、建设学生创业平台

依托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创业平台。通过配套实训基地的生产设备,扩大教学规模,完善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实战水平,扩大经营品种,培养学生自主研发的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学生独立经营和管理的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08.

[2]2012―2016年中国餐饮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2012-01.

[3]2011年中国餐饮百强经营情况分析报告[J].餐饮世界, 2012(8).

作者简介:

餐饮业分析报告第7篇

关键词 O2O 餐饮外卖 目标市场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这一全新的时代背景下,许多产业都逐渐开始将自己的优势与互联网的优势进行结合,焕发了新的生机。近年来O2O电子商务这一概念被人们普遍关注,O2O是一种线上线下互动协作的全新电子商务模式,依靠线上支付的手段将客流引入到线下的消费终端,在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之间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桥梁,成为了实体经济延伸到虚拟世界的一个纽带。目前O2O电子商务涉及了包括服装、百货、旅游、电影、交通、生活服务在内的多个行业领域,而其中餐饮行业是O2O电子商务模式的“战略要地”,根据2014年中国O2O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国内的本地O2O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2350亿元,其中餐饮行业在市场规模占比中居首,为40.1%,其次是休闲娱乐、酒店、婚恋等。而在餐饮行业中,除了逐渐成熟的团购餐饮业务之外,近年来互联网餐饮外卖业务的蓬勃发展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因此,通过分析与研究来找到O2O外卖餐饮业务的目标市场开拓方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相关研究回顾

胡桂珍(2013)对O2O模式与餐饮行业的融合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餐饮行业能够借助O2O的模式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同样存在包括中餐标准化、复合人才培养与订餐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挑战。陈莹莹、杨渴望(2014)以“饿了么”外卖订餐网为分析对象,探讨了O2O外卖模式的困境,包括随着用户规模不断扩大而出现的卫生监管缺失和订单处理效率降低等问题。徐馥(2014)关注了与O2O外卖业务相关的第三方配送产业的出现,详细分析了第三方配送模式的优点和缺点,指出了第三方配送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杜春娥(2015)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研究了面向在校大学生的O2O餐饮外卖业务,认为在校大学生是目前O2O餐饮外卖的主要消费群体,并且分析了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特征。

可见,目前关于O2O餐饮外卖的研究内容主要以O2O餐饮外卖业务的发展优势与劣势作为分析重点,主要研究的目标客户群体为在校大学生。因此,本文将以都市白领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O2O餐饮外卖的目标市场发展趋势。

2 O2O餐饮外卖业务目标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易观智库的《2015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全年,我国O2O餐饮外卖市场的订单总规模达到了3.76亿,在众多拥有O2O餐饮外卖业务的互联网平台中,百度外卖、饿了么、美团外卖和淘点点等凭借着雄厚的财力优势覆盖了众多城市,依靠市场覆盖率的规模优势成为了餐饮外卖行业的领先者。

O2O餐饮外卖业务刚开始起步时,其主要目标客户群体为各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依靠对校园市场的深度挖掘和分析,O2O餐饮外卖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市场规模以可观的速度不断扩张,目前,在校大学生依然是O2O餐饮外卖业务的主要客户群体。但是,在餐饮外卖发展如此火爆的背景下,都市白领逐渐成为了各大外卖平台竞相争夺的下一个目标客户群体。

由于校园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且学生群体的价格敏感性比较高,因此,目标客户重心向都市白领群体倾斜是许多优秀O2O餐饮外卖平台未来发展战略的重点。其中,百度外卖更是从2014年5月上线开始就将白领市场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市场,主动放弃了参与各大外卖巨头在校园客户群中开展的市场争夺战,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先入优势。

3都市白领市场特点分析

众多互联网餐饮外卖业务的巨头们都纷纷将战略的触手伸向都市白领这样一个群体,这样的现象是值得深入分析的。综合来看,相比起在校大学生来说,都市白领群体具有独特的消费行为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都市白领客户忠诚度高于在校大学生,价格敏感度较低。相比起在校大学生来说,都市白领对外卖的补贴和优惠敏感度比较低,因此容易对一个平台或餐厅产生比较高的用户忠诚度,这种忠诚的消费行为比较难以被各种眼花缭乱的补贴和优惠打乱,因此市场份额的维护成本相对较小。在面对都市白领群体时,战略的重心应当是餐饮的差异化竞争,从而在这一群体中树立一些优秀的品牌。

(2)都市白领具有稳定的收入,消费能力相对较高。相比于在校大学生,都市白领群体都是具有稳定收入的年轻人,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都相对较高。针对都市白领群体实施餐饮菜品的差异化战略也就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和利润空间,由此看来,面向都市白领消费群体的利润空间要大于在校大学生,是值得企业拓展的市场领域。

(3)都市白领市场潜力巨大,竞争格局模糊。目前看来,都市白领市场处于未完全开发的状态,缺乏充分的挖掘,也不存在具有绝对优势的外卖订餐平台。因此,对于各大O2O餐饮外卖巨头来说,都市白领市场具有相当的发展空间,市场潜力巨大,值得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去进行挖掘。以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群体为例,两大巨头饿了么和美团外卖都各自占据了超过30%的市场份额,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逐渐明朗。但是对于都市白领市场来说,所有的互联网餐饮外卖平台理论上都具有充分的盈利空间。

4结语

都市白领市场已经逐渐成为了O2O餐饮外卖行业新一轮的市场竞争焦点,虽然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在校大学生仍然是餐饮外卖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但是由于上述的一些市场特点,都市白领必将为O2O餐饮外卖带来丰厚的利润空间,未来的O2O餐饮外卖行业必然要在都市白领市场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不过,在都市白领市场的开拓上,各大厂商平台需要注意两个重点:第一,送餐及时性需要得到充分保障,因为都市白领的工作在时间上具有比较严格的约束性,送餐及时性必然成为O2O餐饮外卖业务开拓都市白领市场所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二,食品安全需要得到充分保障,食品安全向来是人们关心的话题,无论是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还是对于都市白领来说,食品安全问题是必须严格控制的。只有做好以上两点,都市白领市场的开拓才会对O2O餐饮外卖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否则,都市白领群体将不能够为餐饮外卖行业带来丰厚的利润,O2O餐饮外卖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将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 孙军,南科娜姆.O2O电子商务模式下消费者满意度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4(19):19-20.

[2] 2014年本地生活O2O市场规模分析报告[EB/OL].http://,2014-11-30.

[3] 胡桂珍.O2O模式在我国餐饮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贸,2013(7):128-129.

[4] 陈莹莹,杨渴望.外卖O2O模式发展困境――以“饿了么”为例[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45):95-95.

[5] 徐馥.浅析O2O模式下餐饮外卖的第三方配送模式[J].中国电子商务,2014(16):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