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音乐优秀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8-22 00:52:55
音乐优秀论文

音乐优秀论文第1篇

音乐教学活动本是就是一门具有艺术性与文化性的课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精神层次的追求也越来越重视,对音乐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区域音乐文化传承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推动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朋友们搜集整理的音乐学毕业论文致谢,欢迎阅读赏析!

音乐学毕业论文致谢

历时三个月的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大学生活在这个季节也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作为×××大学(改成自己音乐学专业所在的大学)音乐学专业的我即将告别大学生活,告别亲爱的同学和敬爱的老师,告别我的母校——×××大学(改成自己音乐学专业所在的大学)。回顾在×××大学(改成自己音乐学专业所在的大学)的求学生涯,感慨颇多,有过疑惑,也有过迷茫,但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

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感慨万千,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老师(改成自己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视野雄阔,思想深邃,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音乐学专业领域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音乐学专业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特别是音乐学专业学术上的新概念,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同时我还要感谢所有音乐学专业任课老师和辅导员,特别是—××老师„„(此处列举具体需要感谢的音乐学专业老师姓名)。在音乐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这些老师给予了我很多的教导和很大的帮助。

音乐优秀论文第2篇

修海林,中国音乐史学家、音乐美学家、音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心主任。1952年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先后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1983-1989;2006-)、中央音乐学院(1989-2000)等院校。中国音乐史学会秘书长、副会长,中国音乐美学会理事。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河南大学特聘教授、绍兴文理学院蔡元培艺术学院院长。曾兼任《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长期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国务院有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第八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中国唱片总公司第二届艺术顾问。

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音乐史、音乐美学以及音乐教育史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音乐学论文百余篇,曾有学术论文被译为英文、日文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任“八五”课题“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成果《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副主编、“九五”课题“学校艺术教育实践研究”项目成果《学校艺术教育实践研究丛书》主编、“十五”课题“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主要负责人之一。担任《续修四库全书》“经部乐类”特邀编纂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国家重点项目)、《中华美学历代文库》“乐论分部”主编(北京大学“985”项目),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中华名著要籍精铨》、《国学通览》等辞书撰稿人。

撰写的主要学术著作与教材:《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1997年再版,1991年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1999年获教育部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音乐美学通论》(合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乐妓史》(合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版)、《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003年台湾版,2002年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看得见的音乐:乐器》(合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2004年台湾版);《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006年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方向博士、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教材建设”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小学艺术课程与教材》(师范司审定专业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音乐学之统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大学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郑祖襄,中国音乐史学家。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音乐研究》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委。1952年生于上海,籍贯杭州。1978年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读书,1983年毕业并留院任教。1986年获讲师职称,1990年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1994年至1997年任音乐学系副主任,1995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08年调入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长年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教学与研究。从中央音乐学院到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设的课程有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料分析、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古代音乐史部分)、专业论文写作等。培养中国古代音乐史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数十名。由他领头的教学团队所教授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现已被评为浙江省省级精品课程。他本人所教授“中国古代音乐史”全套课程被超星学术网站拍摄制作后在网站放映。

迄今已出版个人专著五种(《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华夏旧乐新证》、《华夏旧乐新探》、《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读》),发表学术论文、音乐评论、学术综述等近百篇。其中,《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已成为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院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读参考书,并被日本学界翻译成日文公开出版。《中国古代音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出版,已为全国各地多所高校教学所采用。

音乐优秀论文第3篇

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音乐史、音乐美学以及音乐教育史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音乐学论文百余篇,曾有学术论文被译为英文、日文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任“八五”课题“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成果《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副主编、“九五”课题“学校艺术教育实践研究”项目成果《学校艺术教育实践研究丛书》主编、“十五”课题“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主要负责人之一。担任《续修四库全书》“经部乐类”特邀编纂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国家重点项目)、《中华美学历代文库》“乐论分部”主编(北京大学“985”项目),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中华名著要籍精铨》、《国学通览》等辞书撰稿人。

撰写的主要学术著作与教材:《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1997年再版,1991年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1999年获教育部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音乐美学通论》(合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乐妓史》(合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版)、《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003年台湾版,2002年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看得见的音乐:乐器》(合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2004年台湾版);《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006年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方向博士、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教材建设”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小学艺术课程与教材》(师范司审定专业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音乐学之统合》(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大学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郑祖襄,中国音乐史学家。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音乐研究》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委。1952年生于上海,籍贯杭州。1978年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读书,1983年毕业并留院任教。1986年获讲师职称,1990年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1994年至1997年任音乐学系副主任,1995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08年调入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长年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教学与研究。从中央音乐学院到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设的课程有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料分析、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古代音乐史部分)、专业论文写作等。培养中国古代音乐史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数十名。由他领头的教学团队所教授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现已被评为浙江省省级精品课程。他本人所教授“中国古代音乐史”全套课程被超星学术网站拍摄制作后在网站放映。

迄今已出版个人专著五种(《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华夏旧乐新证》、《华夏旧乐新探》、《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读》),发表学术论文、音乐评论、学术综述等近百篇。其中,《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已成为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院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读参考书,并被日本学界翻译成日文公开出版。《中国古代音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出版,已为全国各地多所高校教学所采用。

音乐优秀论文第4篇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 传统音乐学 再认识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2-035-01

民族音乐学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不仅仅是对中华民族音乐进行研究,还包括其他民族各种典型优秀的音乐作品的研究。民族音乐学可以有效促进我国传统音乐学的发展,而传统音乐学又丰富了民族音乐学的内容。可以说两者密不可分。总的来说要想促进我国音乐学的发展就要综合考虑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学的关系,充分发扬传统音乐学的优势,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做指导。

一、中国传统音乐学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重要的文化艺术成就。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利用本民族原有的音乐创作形式进行创造,具有中华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民族音乐。虽然这种音乐被称为传统音乐但是总的来说它不仅包括我国历史上出现流传至今的作品还包括部分当代作品,也就是这种音乐形式不是按照时间来进行区划的而是按照音乐特征来进行划分的。

具体来说中国传统音乐主要包括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五大类。我国比较知名的传统音乐主要包括《二泉映月》、《渔舟唱晚》以及《穆天子传》等优秀作品,可以说中国传统音乐学有效丰富了世界音乐学宝库。但是经济全球化以及其他民族文化的入侵,我国传统音乐受到不同程度的轻视无法完成民族优秀音乐作品的继承与创新,这是人类音乐发展的一大损失。近几年我国有关部门以及众多音乐人为传统音乐作品继承与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议,并在音乐教学中加强了对传统音乐教学的改进。

很多人对民族音乐、民间音乐以及传统音乐认识不清,把这三种音乐相混淆。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以及新音乐,民间音乐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小类,我国传统音乐种类非常丰富,不仅包括民间音乐还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以及文人音乐。

二、民族音乐学

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世界音乐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加强民族音乐学研究可以有效促进各个民族音乐的发展,是人类音乐学发展的一大瑰宝。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样以来民族音乐体系就非常多。我国民族音乐整体上呈现出积极性、活跃性以及鲜明性和艺术研究的突出性决定了对我国民族音乐研究的重要意义。围绕民族音乐开展的音乐学理论研究就是对各个民族在长期的音乐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音乐形式进行研究。在人类漫长的音乐发展历程中,民族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发展模式逐渐趋同。在形式上主要涉及歌曲以及乐器,当然有的民族音乐中还包括优秀的地方戏曲。我国的民族音乐多样化并且每一种民族音乐风格都非常的鲜明,形式各异,可以说在对我国民族音乐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民族音乐学的理论研究是从民族学的角度进行的。正因为如此民族音乐学在音乐理论研究中独树一帜。要进行民族音乐学研究不仅要研究各个民族的具体音乐形式还要研究各个民族的文化环境,所以民族音乐学研究涉及的学科也比较多。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对各个民族音乐研究的过程中对民族音乐的起源、延续、繁荣以及演变等内容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完成对音乐发展的特殊规律以及普遍规律的研究与总结。

进行民族音乐学研究要考虑整个民族学的特点以及文化氛围,所以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就不仅仅是对单一民族音乐的类型进行研究,要对人类所有民族的音乐作品进行研究,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并且要实现对音乐发展背景、音乐蕴含文化以及音乐观念的研究吗,这个研究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要实现纵向与横向的结合,横向上是在研究过程中注意各个民族音乐的相互贯通于影响,纵向上是对民族音乐的发展趋势进行动态监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民族音乐学研究与传统音乐的研究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民族音乐学研究可以有效促进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所以为了促进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我们在音乐研究中一定要以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为指导。

三、民族音乐学研究对中国传统音乐学的影响

研究角度更加科学

以往我国的传统音乐研究模式和研究角度非常的不合理,一些优秀传统音乐形式和优秀作品没有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展。有的学者过于重视对传统音乐的载体的研究,也即是过于注重文献与典籍的研究。有的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又过于重视对音乐的具体表现形式的研究。这两种研究方式都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文化氛围以及人文背景进行研究。这样传统音乐文化的底蕴才能得到最大的实现。随着我国民族音乐学的发展,我国传统音乐研究更加科学,实现了具体的音乐研究与文化氛围的结合。

实地考察得到重视

以往我国对传统音乐的研究多从理论以及文字记载方面入手,对音乐的具体形式研究明显不够。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很多的优秀音乐作品,但是多以文字记载为主,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单纯地进行文字研究,没有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我国很多传统音乐依然流传在乡野民间,根据民族音乐学的理论指导,我们在进行传统音乐的研究时一定要深入到音乐的发源地域中。

研究内容多元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优秀音乐作品非常多,所以在进行传统音乐研究时一定要兼顾各个民族的音乐作品。但是以往的传统音乐研究中过于重视汉族音乐的研究,其他民族优秀音乐作品受到忽视。随着我国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深入,我们在进行传统音乐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加重了对其他民族优秀音乐作品的研究,研究内容更加多元化。

结束语:

音乐是人类优秀艺术成果的一种,它集中反应了人类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各个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为了促进音乐的发展,我们要加强对传统优秀音乐作品的研究,真正做到以民族音乐学为指导。

参考文献:

[1] 杨苗新.论中国传统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关系[J]. 职业技术. 2009(09)

音乐优秀论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策略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中,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优化,声乐教学对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现今,各个高职高专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声乐教学。由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西方音乐进入我国,对我国高职高专学生的音乐审美、音乐认知及音乐方面的兴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仅学生越来越推崇西方音乐,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西方音乐文化的教学,这就导致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逐渐淡出学生的视野。

一、传统音乐文化对高职高专声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丰富高职高专声乐教学内容

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教学内容大多取自声乐教材,由于教材内容相对有限,教学内容主要是声乐理论知识。有限的教学内容不仅不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还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可以有效解决声乐教学内容有限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声乐教学素材,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传统音乐文化内容,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声乐理论知识,还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文化。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使学生在了解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对声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能够使其借助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感受传统声乐的魅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将中西方音乐文化进行对比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西方音乐文化与我国音乐文化的差异性和各自的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声乐课堂教学的内涵,还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1]。

(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相关部门越来越注重对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然而,在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冲击下,传统音乐文化的受众越来越少,其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小,因此,开拓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途径至关重要。高职高专声乐教学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在声乐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掌握音乐知识和文化,而且这种系统性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外来音乐文化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有更加准确的认知,这不仅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还能使学生在正确的文化认知下,积极吸取西方音乐文化中的精华来优化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进一步促进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

(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高职高专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根据地,在声乐人才培养方面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声乐人才。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经了几千年,能够流传至今的都是音乐文化中的精髓,教师将这些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了大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不仅能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还能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知,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等。而且,学生能够在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中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从而增强自身的民族认同感[2]。

二、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具体融入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注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学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已经开设了声乐课程,但是就目前声乐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声乐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学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过分重视对西方音乐文化的普及和传播,而忽视了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和教学。虽然这符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音乐文化多元发展的需求,但是由于没有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造成了高职高专声乐教学没有承担起其传承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职责。因此,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过分注重对西方音乐文化讲解的教育理念,提高对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的重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西方音乐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一些优秀的音乐元素及音乐文化融入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和审美能力,同时促进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3]。

(二)采用情感体验的方式融入传统音乐文化

音乐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我国传统音乐大多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蕴含了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传统音乐作品也有所不同,各具特色。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可以通过情感体验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知传统音乐文化,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还能让学生更加准确地了解与感受不同民族的优秀民风民俗和优秀民族文化。例如,在教学《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传统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声乐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形式)给学生呈现与这首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从情感上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首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所蕴含的民族风情。在情感的引导下,教师再让学生对这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如此才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声乐学习能力。而且,有了情感的引导及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入了解,学生在进行声乐练习的过程中也更容易融入情感,这对提升学生的声乐水平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传承传统音乐文化

传统的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以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讲解为主,而且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固定,教师往往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完成对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教学。然而,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主要是为社会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同样,声乐教学也是为了培养具有一定综合应用能力的声乐人才。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理论基础知识教学仅仅是让学生在理论层面对传统音乐文化有一定认知,由于缺乏实践环节,学生能领悟到的内容十分有限。因此,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进行合理设计,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声乐水平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设计更多具有自主选择性的声乐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对声乐知识及传统音乐文化有所了解后,教师要通过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其创作灵感。

(四)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完善音乐教学设施

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要想更好地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基础教学设施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如购置传统民族乐器,建设声乐教室及编创声乐教材等。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对这些方面的建设,在声乐教材的编创上要充分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内容,尤其是与学生生活环境有关的传统音乐文化,让学生通过学习更深入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音乐文化。另外,高职高专院校要在声乐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大力度。除对声乐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学校还要注重提升声乐教师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使声乐教师具备较高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掌握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内容,同时掌握有效的传统音乐文化渗透方法。除对教师进行系统性统一培训,学校还要制订相关的激励制度,使声乐教师保持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注重对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综合应用型声乐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院校的声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关键性基础课程,而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的提升与传统音乐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教师有效融入传统音乐文化,不仅可以对声乐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丰富声乐课程教学的文化内涵,还能让学生在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下逐渐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以及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进而提高高职高专声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明成.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策略[J].北方音乐,2018,38(04):202.

[2]姜洁.高职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思考[J].黄河之声,2020(07):82.

音乐优秀论文第6篇

一、研究意义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新的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创造、表现和享受美的过程。”而将校园音乐剧融入地方优秀民间故事,因地制宜地结合新教材进行创作、改编,并把演出、评价的全过程引入音乐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研究。因此,探索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的方法,结合我校特点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小学儿童音乐剧是海纳百川、不拘一格的音乐综合实践形式。题材从古至今、由真到幻。在教学上遵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理念来开展。引导学生搜集地方优秀民间故事,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创编、排练、展示音乐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创造才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调查了解我校学生对音乐剧和地方优秀民间故事了解的现状。

2、探索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的方法。

(二)研究内容

1、我校学生对儿童音乐剧和地方优秀民间故事了解现状的调查研究。

(1)针对学生对音乐剧了解与喜爱程度进行课堂观察 。

(2)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调查、收集数据 。

(3)分析小学低高段学生对音乐剧和地方优秀民间故事了解和喜爱程度所造成的的问题和原因。

2、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策略的研究。

(1)教师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表演能力的培养。

(2)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保护和激发学生创编和表演音乐剧的欲望。

(3)针对小学不同学段,有侧重的培养学生创编和表演音乐剧的能力。

(4)针对音乐不同课型,有方法的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剧的创编和表演。

(5)训练方法辅助,提升学生创编和表演音乐剧的能力。

三、研究思路

首先,以本校各年级音乐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将课堂教学与研究工作相结合。在“预设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反思调整计划再实施再反思进一步调整……”的过程中,逐步探究出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的有效策略;最后,把课题研究成果在校内甚至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以实现成果共享,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有关小学音乐剧培养方面的论文、著作等,进一步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通过文献研究启迪我们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访谈等形式,了解小学阶段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音乐剧了解成都,以及他们喜欢音乐剧的情况,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3、行动研究法:在案例设计中侧重体现学生参与度,以课堂为主阵地,实践研究,观察其有效性和高效性,做好反思和记录。

4、经验总结法:通过课堂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总结,探求适合我校学生的音乐剧教授方法,真正将地方文化融入到音乐课堂中。

五、研究步骤

研究时间:2018年1月——2020年1月

准备阶段(2018.1——2018.6)

这一阶段完成课题研究主题酝酿,资料积累,文献研究。通过召开课例组成员会议,确定主题,选择课题,制订研究方案,学习相关理论,挖掘优秀民间故事,为研究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实施研究阶段(2018.6——2019.6)

1、专家论证后,修改课题研究方案,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确定各年级具体研究内容。

2、根据课题方案进行课题组成员分工,确定各年级研究人员,撰写研究方案并开展研究。

3、根据研究需要,定期请顾问来课题组指导,保证课题研究的正确方向。

4、每学期开展一次规模较大的课堂教学研讨会,一方面请课题组教师上课,其他教师或专家听课、评课,进行互动指导。另一方面,开展教学案例、论文、反思随笔的交流与评比。

5、建立课题组月交流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及时有效的交流。探讨研究过程中的困惑,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享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点滴经验、成果。群策群力,不断优化数学语言能力培养教学结构。

6、定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自查,及时整理、积累课题研究材料,作好档案工作。

总结阶段(2019.6——2020.1)

1、在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入手,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组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案例、随笔,编撰课题研究成果集。

3、组织音乐剧校社团的同学们排练和演出,录制优秀儿童音乐剧光盘。

音乐优秀论文第7篇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优秀的民族文化更是比比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蕴藏在传承至今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我国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抓住音乐作品的这一深刻内涵,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作品的分析,对大学生进行优秀民族文化的渗透。本文以音乐作品对民族文化渗透的意义为研究基点,详细分析音乐作品对民族文化渗透的过程,并研究音乐作品对民族文化渗透的作用,以期高校中的音乐教学可以更好的对大学生进行优秀民族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音乐作品分析;大学生;民族文化

前言

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对传统文化的记录与传承早于文字,有着更加朴实深刻的文化内涵,古人善于用音乐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传播自己的文化感受,音乐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独有的艺术象征,也是我国文化传承脉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优秀音乐作品中所蕴藏的民族文化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培养人们的民族意识、增强人们的民族自信,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分析是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所必不可少的,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中去。

一、音乐作品对民族文化渗透的意义

(一)音乐作品分析是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修养的主要途径

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想要实现对音乐艺术的创作,首先便要学会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这是一切创作的根本…。同时,对优秀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可以让大学生从深层次感受到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品创作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气息。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分析,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体会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有助于大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的培养;通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可以将作品中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习者,这是单纯学习演唱或演奏音乐作品所无法感受到的。

(二)音乐作品传承性与民族性的分析是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修养的重要基础

民族音乐艺术也是民族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中音乐教育最终的教育目标还是要落到文化中来,在整个音乐教育系统中,对音乐作品传承性与民族性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其独有的表达方式,在思想感情、生活习惯、文化风俗等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如蒙古族音乐的粗狂辽阔、新疆音乐的异域优美等。而对于文化的源远流长来讲,音乐更像是漂浮在文化长河里的一叶扁舟,其所传承下来的内容,正是文化中最具有生命力的部分,值得被广大音乐传承人所重视。

二、音乐作品对民族文化渗透的过程

(一)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最不能舍弃的部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情怀,这种伟大的情怀也融入到了优秀的音乐作品中,无论经历多少磨难与坎坷,仍然屹立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高校音乐教育中,重视音乐作品的分析,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音乐与文字不同,它是一种动态的传播方式,可以带给学生更强大的震撼力,更容易激发起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怀,利用音乐作品分析,也更容易将优秀民族文化渗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感情中去。

(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个民族的人民如果具有强大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也必将具有强大的民族创造力,这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分析可以是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将自身融人到优秀音乐作品中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命运与祖国未来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而有效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优秀的音乐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思想与精神是积极向上的,这也可以有效驱散学生的一些负面情绪,将民族优秀精神深入到学生思想与精神当中。

(三)增强学生的民族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品格

优秀音乐作品肩负着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正是增强学生民族内涵、培养学生民族品格的重要依托,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对优秀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提升民族品格,受到优秀文化精神的熏陶,驱走学生内心的一些负面情绪,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达到塑造人格、升华意识的作用。与传统耳提面命或文字记录的方式相比,音乐作品分析的方式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民族文化精神的理解与感受,对升华学生品格有着重要意义。

(四)增强学生的民族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现阶段,很多高校虽然意识到了音乐作品分析对大学生优秀民族文化渗透的重要性,但真正能够应用到音乐作品分析的事件与内容仍然相对较少,因此,要通过以下方法来改变这种教育现状

1改变教学观念

当前,很多学生对音乐教育课程并不重视,音乐作品分析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认识,因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要转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认识到音乐作品分析对大学生优秀民族文化渗透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分析的作用。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分析课程的学习,充分了解到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不同,体会我国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与伟大的精神,进而培养起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在对优秀音乐作品分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强化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认知能力,还能通过音乐作品分析,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塑造健康的人格。

2构建教学方法

大学生具有文化层次较高、文化基础较扎实的特点,对传统优秀民族优化也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只是在深度与广度上有所欠缺,因此,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应该以民族历史为依托、以民族文化为载体、以现代教学方式为手段,构建起一套适合既包传统透优秀民族文化内容,又符合现代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教学方法。在对音乐作品分析的过程中,教育工作中可以利用高科技的多媒体与网络传输技术,让学生不仅从听觉方面感受音乐的魅力,更能从视觉层面了解音乐艺术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在选择所要分析的音乐作品时,一定要有一定的标准,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播到学生中去。

3结合音乐历史

中国音乐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史的一个缩影,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有利于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感悟。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应该让学生全面欣赏音乐类型,不仅包括民族音乐,还包括古典以及现代音乐,并对其代表作品做出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同与差异,了解不同类型音乐的不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更全面的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进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力,让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有一个更全面客观的了解。通过对音乐历史的讲授,让学生的思想更加开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重视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是音乐系统中蕴藏民族文明最丰富的一个部分,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重视民族音乐更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对大学生的渗透。在日常教学中,音乐教育T作者可以利用民族音乐专题的形式,来组织大学生对民族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这种方式不仅对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还可以激发非音乐专业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改变枯燥的单纯讲授方式,将演唱或演奏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让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民族音乐作品中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并在分析过程中,介绍作者创作作品的背景与思想感情。

(五)增强学生的音乐修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大学生有丰富课余时间这一特点,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会,利用音乐会中真实的唱腔、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音乐会现场观众的气氛,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与内涵,更容易掌握优秀民族文化的真谛;也可以放下枯燥的课堂讲授,让学生模仿演唱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可以组织学生实地采风、参加音乐评论、欣赏影视音乐作品等。

三、音乐作品对民族文化渗透的作用

(一)提高了大学生的民族自信

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分析,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我同音乐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九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期,我国人民在创造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音乐文明。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重视音乐作品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我国伟大的民主文化,进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与自豪感,这是一个民族所必不可少的,蕴藏着中国上下五千年未曾间断的精神传承。一个民族只有具备强大的民族自信,才能发挥出更加强大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

(二)培育了大学生的品德人格

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分析,可以培育大学生的品德人格。中国古语有云:棋品即人品,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心境与人品,便会下出什么样的棋局。事实上,在音乐领域,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的品德人格不仅可以影响到她的音乐表现,音乐艺术也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人的人格。音乐教育是学生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具有唤醒人内在灵魂的作用,它通过长期对学生音乐感受力的激发,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并对学生的审美心理进行塑造,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品德与人格。

(三)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思维

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思维能力,在音乐教育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音乐首先便是一种创作的过程,从作品产生,到进行表演,再到听众欣赏,整个过程都是创作的过程,无论哪一个部分,都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外,音乐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同样一首作品,通过不同演员的演出,便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反之,文学领域有这样一句话“一千个读者眼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音乐领域中也同样适用,同一个人演唱出的同一个作品,在不同的听众耳中,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是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现。

(四)提升了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通过对优秀音乐的作品的分析,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高校中开设音乐教育课程除了陶冶大学生的人格品德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这是一个人想要全面发展自身素质所不可或缺的,无论学生的专业是什么、以后将要从事什么样的行业,都需要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有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发现探索的好奇心以及执着进取的职业精神,这也是民族文化渗透的另一个重要作用。

(五)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通过对优秀音乐的作品的分析,可以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我国民族文化之所以可以繁荣发展,这与过我文化兼容并蓄的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文化不仅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也将本国文化拓展到多个国家,尽管语言不通,音乐在任何语言环境下都是可以共通的,音乐的感情与内涵更容易传播出去,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也顺着音乐的脉络延伸到其他文化当中去,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四、结论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发展音乐作品分析,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也可以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保存的途径更加完善,鲁迅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大学生只有真正意识到音乐艺术的民族性优势,才能真正体会到音乐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

参考文献

[1]王威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方向[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20):206-207

[2]葛卉建立广义的视唱练耳教学理念——对视唱练耳教学中民族性、文化性及社会性问题的思考[J].交响一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02( 15):129-130

[3]桑海波传与统之辩证——评第十五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获奖作品音乐会卟人民音乐,2013,04( 19):105-106.

[4]汪毓和,迎接华人音乐的春天——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曲目而写卟人民音乐,2013,08( 25):224-225.

[5]高慧萍浅议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革新,2013,08( 15):218-219

[6]陈立新.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J].安徽新戏,2014,09( 27):184-185

[7]王晓微型党课,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共同守望精神家园[J].宁波通讯,2011,10( 28):169-170

[8]张静茹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体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03( 25):54-55.

[9]王学华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民族文化遗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2,11( 20):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