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融合教学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12-08 09:06:04
融合教学论文

融合教学论文第1篇

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内涵是对教育目标的描述。台湾学者黄俊杰将通识教育概括为“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并与客体情景建立互动主体性的关系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内地学者李曼丽对通识教育理解为“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内地学者陈向明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为,“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人才”。

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对通识教育内容或学生要具备相应能力的表述。教育学者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通识教育进行的解释是:“在高等教育阶段,指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教育的内容。通常分属若干学科领域,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与专业教育有别”。内地学者李曼丽对通识教育进行定义“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以知识的寻根和视野的整体性、情操的陶冶、公民的培育以及价值观的塑造为宗旨,力图将学生培养成博学而心忧天下、甘于奉献,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从通识教育与通才教育、专业教育的区别和联系上理解通识教育。通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精通各种专业领域知识的“人才”或“百科全书式的人才”,重点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但在知识爆炸式发展的今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通识教育的“通”不是通通都识,而在于“人文、社科、自然科学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教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想为因缘与依倚之理”,重点在于开阔人的视野和人格全面发展的基础知识的传授,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从通识教育概念的由来看,通识教育是进行专业教育的基础,从教育的目的来看“通识为本,专业为末”。通识教育的内容或载体本身就是某种专业的知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可以这样形容:专业教育是“人的身体”,通识教育是“人的灵魂”,两者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人”。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的目标与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一致的,其本质是一种培养如何“做人”的教育理念,其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识教育的内容是融合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广泛的、普遍的、相通的基本知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部分共同组成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的内容是教人“做事”要解决人的基本生存能力,提高专业技能;通识教育的内容是教人“做人”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更高层次发展”的需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互为基础、相互结合才能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通识教育的教学理念是指导高校教师进行通识教育教学实践的灵魂

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主要是以通识核心课程的设置为主要方式。而通识核心课程的设置目前各高校是以各自的通识教育理念为原则进行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以“大学生应该学习最主要的一些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而且凭借这些方法和思维模式来获取知识,了解自然社会与人类自身的问题。重要的不是拥有知识,而是知道如何去获取、传播、发现和创造知识,具备思辨和批判的能力”的通识教育理念,把通识核心课程设置为五大类:1、数学与自然科学;2、社会科学;3、哲学与心理学;4、历史学;5、语言学、文学与艺术。复旦大学以“打破分门别类的学科壁垒,贯彻人类学识与知识的共同基础,展示民族文化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的学问创新能力的根基性意义”为通识教育理念。把通识课程设置为六大类:1、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2、哲学智慧与批判思维;3、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4、科技进度与科学精神;5、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6、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

其他大学也是根据各自的教育理念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践如: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目的在于强调实施通识教育既要注重本科基础阶段全面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形成高尚的道德素养、宽厚的知识面、敏锐的思维与判断力,同时又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和培养,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和模块搭建平台;哈弗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是以自由探索为实施宗旨,不以专业相关或职业有用为担当,这种学习提升学生对人类与自然界的认知水平,使其对自己的信仰与选择给予更多的反思,对种种假想与动机增强自我觉醒与批判意识,能够更富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理念:为全体本科生,无论其将来的专业和方向如何,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使之谙熟文学、哲学、历史、音乐、艺术和科学上的重要思想与成就。由于通识教育的理念不同,各高校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也不尽相同,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的爆炸式裂变,各学科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化,可供选择的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也呈现上百种甚至更多的学科知识。各个高校所进行的通识教育实践,现阶段基本上是拼盘式的通识课程传授,并没有体现通识教育的目的,通识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综上所述,作为高校教师要始终以通识教育即“人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并转化为一种“培育具有文明素养、科学的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教学理念贯穿于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高校教师把通识教育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具体途径和方法提出如下几点见解

1、高校教师应加强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等通识知识的学习,并加强对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的研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实践过程中能够融入自身的通识理念及专业知识的研究成果,具体可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关专业理论的起源、发展现状及现实应用等方面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提高学生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自我创新的能力。

2、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实践的最易达到方式之一,是加强学生最基本文字书写能力的培养。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和推广,提高了知识的传授效果,很多课堂作业也是电子版,但老师与学生间的文字交流传递几乎完全电子化、机械化,却忽视对文字书写及思考能力的要求。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的大学生甚至我们的高校教师,对文字书写能力的忽视和不屑,完全失去了文字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教育功能。由此,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布置文字书写类课堂作业,并对文字书写的能力及美感进行把关、督导,强化学生对文字书写能力及美感的认识,达到提高个人文化修养的目的。

3、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实践的另一个方式,是加强对学生语言的表达、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准备的表达、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更多的接触和了解“他人”的现实状态,从而更好的提高对自身的认识和理解。由于高校的扩招壮大了高校课堂的学生容量,使课堂教学过程几乎成为高校教师个人的演讲,教师基本上放弃了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也等同于剥夺了学生之间交流认识的机会。现在高校教育中的普遍现象,是教师不认识所教的学生,学生也不认识在一起上课的同学,结果是同学越来越多了,交流认识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了。由此,在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更多的语言交流互动,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及简洁性以及对语言的理解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传播知识乃至创新知识的能力。同时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4、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实践最好的途径之一,是适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社会焦点事件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自由交流平台,使学生对社会现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挤出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的时间并形成一个惯例,并适当的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阅读书目,引导学生对社会焦点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有更深的理解认识。通过对这些事件的点评和交流,可以从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开阔学生的视野。

融合教学论文第2篇

“产教融合,校园合作”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提前培养学生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能力,为日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和幼儿园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特色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也不同于普通教育,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调动大量的企业资源。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在指导教师(师傅)指导下零距离的观察幼儿,完成对儿童的感性-理性的认知(观察学习法,提升理解水平,强化应用意识);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在指导教师(师傅)指导下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场景教学法,树立实践意识);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在指导教师(师傅)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为完成一个个具体工作任务运用已学的知识,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技能技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让学生首次参与、体验、挑战职业,会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该培养模式能促进学生对幼教职业的理性认识,使她们懂得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要求与职业规范,提升其科学育儿的教育观,使其掌握幼儿园教学的基本规范与流程,增强她们热爱幼儿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能够促进学校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有利于加强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广泛听取幼儿园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与幼儿园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使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更趋合理、特色更加鲜明,最大限度地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行业标准对接”。3)能够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有利于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合作幼儿园进行实践锻炼,既能丰富教师的专业基础理论,又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此外,还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从幼儿园及其他早教机构等聘请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管理与教学水平、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这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也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4)能够促进实习基地建设。“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有利于学校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幼儿园参与共建校内、校外实践和实习基地,采用合资建设、共同使用等方式,从而满足人才培养对实践和实习基地的需求,为学生进行实习、提高实践技能提供可靠保证。5)有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使学生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管理等有亲身的体验和明确的认知,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技能的成长;同时“零距离”与幼儿园师生接触,拉近了与用人单位的感情,从而有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稳定率和工资待遇的大大提高。

2产教融合,把握教育教学主动

2.1教学改革

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上,实现学生培养过程融入幼儿园保教工作全过程;深化以产教融合、校园合作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机融合。以此,探索解决职教的跨界教育中学校、企业两个界面的平衡,试图建立一个融合的对人才培养有效而可控的体系架构。1)校企共建“双课堂模式”。专业教学与学生实践融入一体,开辟职业教育学校理论课堂与幼儿园实践课堂互动的双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做中教、做中学,做中促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尝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三年的培养过程融入幼儿园保教工作全过程,深化以产教融合、校园合作为主线的教学改革。2)建立“一对一”跟踪指导。试点项目班级的新生入学就5~10人/组,安排进入幼儿园一个班级,其幼儿园的班主任就是她们的具体指导教师(尝试建立现代师徒制)。试点班的班主任负责教学指导。学生与幼儿园小朋建立“一对一”结伴成长的关系。学生三年不间断地到幼儿园实践好“一对一”,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真正从头到尾观察一个小朋友幼儿园阶段的各种成长。一年级时每周去1-2次,并参与相应幼儿园班级活动;二年级时“三学六法”课理论联系实践,先在学校学习教育学、教学法等理论基础,再结合教学见习、实习,在幼儿园实践学习;三年级时顶岗实习。整整三年都让她们真正参与到幼儿园的幼教工作中,从观察者到保育员到配班老师再到主班老师,每个岗位都有机会分别见习和实习。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才是真正的校、园一体,是真实的职业环境的体现。

2.2师资融合

1)引师傅入校,带老师入园。实现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交叉任职,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既能担任本专业的教学任务,又在幼儿园任职,完成幼儿园的相关工作,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幼儿园资深教师交叉任职,有利于教师的共同成长,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聘请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来校担任相关实践课程教师,专业课教师也100%到实验幼儿园任职,以获得最新的学前教育信息及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向,并进一步实现校园师资融合。2)教育沙龙,竞技舞台。定期开展各种教育教研活动。可通过聘请国内外学前教育专家开展讲座,也可为学前教育教师们开办主题沙龙活动,还可举办各种各样的比赛,为老师们的相互交流、教学教研提供平台。

2.3德育管理

1)项目实验班推行双班主任制(校内、幼儿园),为学生的在校学习和幼儿园实践提供充分的保障和教育教学指导。2)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册”。“校园融合一体”模式下的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践活动会十分丰富,每次参加都要求学生要有活动过程资料,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过程照片、活动总结等。学生会见证自己的成长,从取得的成绩中体会到成就感。3)实现学生自我完善。在新模式下,学生的管理难度增加,学校的安全责任重大。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学生在此种模式下学习,也扮演了学生与老师的双重身份,他们也能从中成长得更快。因此,在教育中要充分信任学生,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作用。4)推行学校、企业、家长三方管理模式。为提高在“产教融合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定期召开学校、企业、家长三方座谈会。通报学生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学生学习方案和计划,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较好发展。

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模式

3.1建全机构,专家引领

聘请学前教育领域专家、学前教育机构园长、学前教育机构一线骨干教师参与校园合作,并组建产教融合校园合作指导委员会。通过研讨、定期检查和总结,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建设进度及整个建设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2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以专业建设为改革突破点和工作重点,制定或完善促进“校园融合一体”与园校互动相适应的相关制度,包括完善、修订教改试点所涉及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等相关制度,以及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的调整,形成一套有章可循的制度,为园校互动提供体制上的保障。

3.3初探品牌,产教融合

第一阶段,在我校园合作单位中,遴选一家幼儿园进行试点,深入开展校园合作,产教融合新模式。我校和幼儿园共同打造学前教育品牌,形成独立的办学理念和思想,创建独树一帜的幼儿园品牌。同时,该园也作为我校校外实训场地,为学生的教育教学见习服务、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研讨提供试点,为理论与实践搭建平台,成为学前教育研究的先行者,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同时,为第二阶段奠定坚实基础。校园双方共同拥有幼儿园的经营权、股权,真正意义实现产教融合,校园深度合作,开启教育改革试点新模式。第二阶段,结合我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将与优秀幼教机构或幼儿园深度合作,创办教学幼儿园1所,以此为基础打造自有品牌幼儿园,在3~4年内预期发展3~4所分园,以满足本专业教学活动所需,最终形成拥有自己独立品牌的学前教育集团。

3.4扩大规模,形成产教结合链

当前,学前教育集团已成为一种驱势。该项目拟计划形成拥有自己独立品牌的学前教育集团,集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学前教育机构品牌策划、早期教育机构、幼儿园、儿童艺术培训、家庭育婴服务等为一体的产教结合链,真正成为“产教融合、校园合作”改革的先行兵。

3.5效能评价

融合教学论文第3篇

1. 德育内容偏离主体需求

现实中,中学德育内容往往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无视主体的认知需求。例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够、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等。近年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版本虽不断更新,但内容差异不大,它往往只从国家、民族的高度出发讲大道理,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发展现状有一定距离。课堂教师也只是唯书本论,这就使得道德教育表面化、形式化,德育严重脱离现实,实效性不佳。

2. 德育过程主体弱化

在中学德育中,方法简单,手段单一,灌输式、规训化现象严重,忽视其内适性,习惯依据社会本位去模塑社会需要的人。德育自身由于缺乏艺术、审美的内在视角,根本无法充分彰显德育本身应有的审美意蕴。本真的道德教育游离主体本身,失去了其应有的感召魅力而略显苍白,致使德育的人文关怀不足;德育过程忽视主体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体验,急功近利,对德育赋予过高的期望值,即德育目标的标准被过度提升,甚至超越了个体生活需要和生活体验的发展限度,用规范、宣讲、外铄手段来替代心性修养与心灵感悟,用无条件服从取代自由选择;单一的方法,僵化的说教方式,无视学生的困惑,对学生面临的思想、心理等问题仅采用说教的方式去处理,而且语言苍白,缺乏美感,使知情分离、意行割裂,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妨碍了学生自主性的培养,造成德育自身的困境。

3. 忽视主体审美人格的缺失

主体审美人格,体现了自我的审美价值取向与鲜明的道德导向,是促使每个人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与趋向理想、完美生命的人格状态。而事实上,社会性道德危机与个体信仰的失落只是问题的外在表象,其潜隐的内在根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学生缺乏一种艺术、审美化的道德内心体验的心灵涤荡,而对自己行为美丑的辨别能力不高,导致在当代中学生中普遍滋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缺乏积极的人生态度,出现了躲避崇高、精神空虚、没有理想、意志消沉等现象。

二、德艺融合是摆脱德育困境的必然要求

1.“德艺融合”由来已久

早在先秦,儒家学派就提出“尽善尽美”法则,使德、艺两种文化意念水融、难以分割地相互依存。 《论语•八佾》说:“子谓 《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 《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对美的要求,是着重评价其能否给人以感官的、情感的愉悦;对善的要求,则着重评价评判其能否给人以道德精神的熏染。

2. 艺术与德育殊途同归

自古以来,艺术作品所崇尚的真、善、美,恰恰就是现代德育追求的目标。因此,德育与艺术的目标是一致的。艺术是人类情感创造活动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能够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特别是情感需求的功能。如欣赏 《二泉映月》时,那种包含人间心酸与痛苦的思想情绪,至始至终都使人深刻地感受和领略,音乐的鉴赏是在获得超脱自身的情感体验享受中,提升生命的质量。它往往最能触动心灵之弦,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升华灵魂。正是通过激发主体的情感体验而使主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使人受到教育感化,对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产生影响,实现其教化功能,从而使艺术教育与德育殊途同归,统一起来。

3. 把德育作为一种追求美的艺术性教育活动

道德是人的道德,德育是对人的教育。德育对象是道德生活中鲜活的主体,在道德生活之中他们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理解、掌握、运用道德规范,由此决定了德育过程实质上不是由外而内的转化,而是一个由内而外建构或生成的过程。中学德育应以塑造学生的灵魂和人格为核心,以对学生的真切关怀为基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4. 使中学德育工作更具审美价值

要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重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为德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德育的成功决不仅仅取决于德育主任、年级长、班主任、政治教师等少数几个人,更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它应当包涵个体的一切生活现场。当学生步入社会,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是这个使命的承担者;当学生走入家庭,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是这种道德教育的承担者。生活是人生命动态展开的过程,是德育得以生长的土壤。为此,应树立“全员育人,生活育人”的“大德育”意识,使德育以生活为基点,并在动态的生活过程中展开,形成以德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社会育人的良好全员育人氛围。面对现代物质生活的冲击和挑战与精神家园的迷失,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则更有利于良好育人氛围的形成,对中学生的道德发展进行艺术的审美的指引和熏陶,以此唤醒他们的真诚与热情,使其朝着艺术化、审美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与提升,塑造起充满活力的个性生命与和谐的主体审美人格。

三、德艺融合能促进中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时代呼唤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对于培养中学生高雅的兴趣爱好、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等都十分有利。

1. 艺以求真,追求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多元化的。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审美能力在渐渐提高,会慢慢懂得悦纳艺术的美感,懂得欣赏艺术作品所焕发的魅力。在这一成长过程中,对美的认识从稚嫩逐渐走向成熟。中学生在制作陶瓷工艺时,会就作品的形成过程展开探索:人和物的形态结构、几何构图、整体美感、色彩配衬。形成陶具后又如何烧制,需要分析其过程的科学原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在得到精神愉悦的同时,还可以在对美的欣赏中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不断完善身心健美的素质。

'2. 艺以向善,塑造健全人格

在合唱比赛中,学生们唱 《校歌》、唱 《茉莉花》、唱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词是丰富的德育内容、歌曲旋律是审美教育、排练的过程是集体主义教育、登台表演则通过再现艺术情感而起教育熏陶作用。因此,艺术能够提升道德感、完善人格。

3. 艺以启智,激发创新能力

古往今来的杰出人物有很多对艺术情有独钟,如地质学家李四光酷爱小提琴,曾创作了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 《行路难》;核物理学家钱学森就他与艺术的不解之缘,写就了《科学的艺术和艺术的科学》 一书,他和夫人蒋英恰恰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拉得一手好小提琴;科学家爱因斯坦酷爱小提琴更是妇孺皆知。这些杰出人物缘何这般青睐艺术呢?因为艺术教育能给人的思维以活跃与完善,艺术审美开启了人类大脑皮层中两个区域的思维能力,发挥人类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理解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4. 艺以怡情,培养高雅审

融合教学论文第4篇

(一)科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传授和发展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成果,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极大的增强的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教育作为科学知识传授的载体,也是培养大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大学生通过科学知识的系统学习,确立了符合科学价值的标准,了解了科学与技术的世界,培养了科学态度以及认识自然的科学方法。

2.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科学素养,不断增长才干,提高科学的鉴别能力,从而认识当今科学发展的主流和趋势,而且可以指导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创新性的工作。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呼唤着创新,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思维能力。科学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过程中,丰富思维经验,提高思维效率,构建符合科学规律的思维模式,从而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科学教育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意识,与科学精神的本质内涵不谋而合。

(二)人文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提高大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积累了丰富的人文遗产。透过这些遗产大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总结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认识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各种文学和艺术的历史实质上是人类心灵的发展史、社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前进的轨迹,从而受到启发,获得智慧。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人文教育,会对大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积极作用。

2.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内涵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和对精神的漠视导致一些人的异化,使人心灵麻木枯槁,思维呆板僵化,人生态度颓废,行为方式庸俗。大学生如果只具备专业知识,而缺乏人文素养,那么只能成为科技的“奴隶”。人文教育可以丰富人的审美能力,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3.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持

人文素质教育一般是通过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知识的传授来实现的。大学生通过学习人文知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思想,提升了自身人文素养。钱学森也认为:科学工作总是从猜想开始,然后才去进行科学论证,但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因此创新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广泛的阅历,而人文的素质教育恰恰能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这样的智力支持。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在关联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的思想智慧,是研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也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指导思想。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产品,同时也需要精神和情感的满足。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产品,文化的发展来提供了充实的精神食粮,这些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息息相关。科学技术求实严谨的精神,激发人们追求真弃假的科学思维和理性思维,人文精神激发了人们追求自身完美与高扬人的价值的人文精神,二者共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21世纪是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社会。一方面,技术需要人文为其提供精神指导。高科技对创新的追求,对协作的依赖,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都孕育和呼唤着一种新的人文精神。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全面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价值。高科技越发展,就越关心人的发展和生活,就越是与人文价值的要求相一致。另一方面,人文的发展需要新技术为其提供物质手段,现代社会对人的技术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学会运用一些新技术成为高质量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条件。科学技术不能提供价值判断,人文科学所追求的人文精神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价值判断,有了人文精神的引导,大学生就拥有了对科学价值的正确判断,能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进步服务,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人文科学以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力量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掌舵。人文精神为大学生提供了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力量和动力,能引导大学生不断地思考研究课题的意义、作用和价值;树立创新精神与进取意识;,遵守科学的伦理与道德,遵从学术规范;人格趋于完美,追求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安宁,自觉地消除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给他们带来的困惑和烦恼;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工作理想和人生追求。因此科技越发展,大学生就越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人文教育作为一种直接与人的内心世界联系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深入到自我内心世界,理智而真实地认识自己,从而开启心智,广开思路,培养科技创造的灵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都只是教育的一半,缺乏人文教育的科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人文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的同时,还引导着大学生积极地消除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倡导科学研究要体现人文关怀,坚守科技伦理,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造福人类功能的同时,还要努力避免或抑制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教育尽管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但决不是教育的全部,缺乏人文教育的教育是十分危险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者是紧密相联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在《科学与艺术》的讲演中说:“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和富有意义。”

三、理工类高校教育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融合教学论文第5篇

医学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医学知识、医学技能和医学方法的传授,重视这种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医学生掌握人体结构、生理机能及疾病变化、药物诊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具备理性分析事物,运用医疗技术解决人类病痛的能力。这些基础性教育,在学生掌握医学知识,运用医学技能处理人类疾病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教育仅仅是促使学生尽快地成为一名医学执业者,完成了一名社会职业人的基本技能要求,是社会角色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其目的是塑造人的精神世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种教育不仅要求受教育者具有现代化的科学素养,更要有现代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朱清时院士指出:“人才素质绝不仅仅是知识、能力和才干,更为重要的是人才的人文素质,或者是他们为人的品质。”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就会具有更强大的精神动力,更顽强的学习意志,更容易在职业发展中成就一番事业。

2医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性

2.1医学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载体

2.1.1医学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育基础

医学生要健康成长,必须接受严谨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医学生不仅要对人体生理、病理、诊疗等知识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在对待疾病、对待病人的实践过程中,还蕴藏价值观的培养,这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因此,医学教育既是医学科学知识教育,又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医学教育,它是一门围绕人、服务人的学科,在医学教育中,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医学教育的全过程。

2.1.2医学科学精神的培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原核

医学科学精神推动医学生追求真的品格,赋予了医学生创新的动力。一个领悟了科学精神真谛的医学生,把科学精神内化到他的内心世界,化作动力源泉,不但能增长医学智慧,提升医学技能,同样会提高思想精神境界,化作善与美的品格。医学科学求真、务实、理性的精神必然会推动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从根本上维系患者生命健康、体现医学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价值取向,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不谋而合。

2.1.3医学的科学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了借鉴

医学实施的对象是人,医学历来注重精细化教育,从望、闻、问、切的每一个细节开始,都必须秉承科学、规范、精细、高效的理念,要求注重每个细节、每个过程,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知识点联系,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联系,各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在精益求精中追求卓越,这种精细化的教学思维给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了借鉴。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展现了刚柔相济的人本管理方法,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精神,营造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2.2思想政治教育为医学教育提供保障

2.2.1思想政治教育为医学教育提供方向指南

医学生大多在18-24岁之间,他们大多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世界观和价值观处在多变可塑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加之,目前在校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立自主能力不强,适应性有待增强。大多数学生对医学的理解尚处在感性认识阶段,对医学事业的风险性和艰巨性认识不深刻,对医学的使命认识不充分等。为此,明确为谁培养医学生,以什么方式来培养医学生,依靠谁来培养医学生等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重点。在医学新生入学教育时,医学院校应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医学生的教育活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医学专门人才,造就德艺双馨的高素质人才,让学生明白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2.2.2思想政治教育为医学教育提供思维智慧

医学院校学生学制相对较长,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后,面临着繁重而又枯燥的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致使许多学生感受到较大的压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解,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全面系统地传授给大学生,让他们形成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和认识事物,解决他们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通过不断地强化人体结构谱图,考察人类的疾病病理,探寻医学处方“对症下药”和“辅助治疗”的思维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3思想政治教育为医学教育提供精神支柱

医学院校课程相对较多,课程学习压力相对偏重,学制相对较长,给医学生增添了学习和心理负担。据有关资料显示,医学生中有各种轻度心理问题的占62.06%,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等;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占2.67%,主要表现是:强迫、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抑郁与焦虑等。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诠释医学生学习的目的、意义,让他们明白“医乃生死所托,责任匪轻”的道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医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有各自的侧重点,但二者并非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都是对人的教育,促使人成为至善之人,《说文解字》中阐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医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医学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为医学教育提供保障。

3医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3.1融合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均衡发展、自身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提升,物质满足和精神境界的实现,是教育追求的应然目的。医学教育是为国家培养服务人民的医疗卫生专门人才。医学院校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功底,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心。因此,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医学专业人才,既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力、健康的身体素质、积极的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亚里士多德指出,医生并不为“人”治病,他只为各有姓名的人治病。尚有理论而无经验,认识普遍事理而不为其中所涵个别事物,这样的医生常是治不好病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着力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没有灵魂的人如同行尸走兽,轻则无益社会,重则危害社会,这也是马克思主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的原因。马克思指出,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强调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就医学生而言,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围绕他们的全面发展而教育,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包括他们的医学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医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3.2融合发展是化解医患冲突,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目前,医患矛盾与冲突日趋严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究其原因,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思维的存在不无关系。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出现病与人的分离,技术实体与病人主体的分离。病人常常面对冷峻的医务工作者和冷冰冰的医疗机器,有话无处说,有病无处吟。医务工作者面对的往往是机器提供的数据和影像,常常疏忽渴望得到关怀的病人感情,结果使原本“温情脉脉”的医患关系疏远了,医学与人文分离并渐行渐远,医患关系冷漠,极易诱发医患纠纷。缓解医患冲突,需要加强医务工作者及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增强医务工作者的沟通交流能力,重建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人们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柏拉图“理想国”的目标即“和谐国”,孔子提出的“和为贵”,墨子指出“兼相爱”、“爱无差”,孟子描绘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谐社会是一种全面、整体、系统的和谐,而不是某些局部领域、环节和方面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大力宣传和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宣传和弘扬社会和谐、城乡和谐、阶层和谐、群际和谐、人际和谐、代际和谐的价值和意义,化解社会和医疗机构的隔阂,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使全社会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思想。

4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4.1转变医学教育观念

转变医学教育观念,就是要求医学教育工作者从狭隘封闭型的医学教育理念走向宽广开放型的医学教育理念。传统医学教育培养的医学生、从业者和教育者大多是生活在医学世界中的人,而接受传统医学教育培养医学生和从业者容易与患者的生活世界相隔离。克劳塞指出:医学世界中的人很容易陷入“概念上的隔离区”。他认为,专业训练是一个看世界的方式,这个人本身,他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以及他在这个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牢牢地锁住。医务工作者如果仍然封闭在一个同患者无法触碰的世界中,那是无法理解患者,更无法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的。因此,推行融人文教育于一体的宽广开放型的医学教育理念,以敏捷的思维和换位的眼光推进医学教育,可以防止思维定势,使得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能够接近患者、了解患者、同情患者,从而对影响患者疾病的情感因素有一个透彻的理解,避免对患者的了解不全面而出现误诊。医学教育既是一门自然科学,更是一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一定的规律,人文科学也有一定的规律,医学教育是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教育于一体的教育。医学教育重视对人体机能变化可能产生病变规律的研究,同样关注医学研究中的伦理道德原则的使用,良好的医学技术来源于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与敬畏。教育者还要树立全面育人、全员育人的思想。医学院校教职员工的分工虽各不相同,学历、学科背景也可能相差较大,但在育人问题上是完全一致的,分工不分家,要形成教育合力,既要关心医学生的专业学习,又要关心他们的品格提升。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团活动以及班团活动中把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合,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

4.2改革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

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应由共生状态向共融状态转化。在生态学中,“共生”是指两个不同有机体之间有益的至少是无害的相互关系。在这种教育模式指导下,既承认医学教育的价值,也承认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以及二者对人的发展的各自作用及相互作用,这种理解是单向的、不全面和不完整的,容易引发二者之间的隔离。因此,实现医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融教育是医学教学模式的必然趋势。所谓共融,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浑然一体的整体关系。在促进医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融发展过程中,由于学科性质的差异,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明确医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融的有效途径。医学教育必须包含医学理论教育和临床实践技能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来提升医学生的政治道德理论素养。因此,在医学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把医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实践教学考核中利用医学实践中的道德难题进行讨论,通过融合性试题的考核,让学生在临床操作中既领会医学专业知识,又感悟伦理道德价值,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知学习,体验情感,磨砺意志和升华品格。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知识叠加,而是高层次的内在融合,是知、情、意、行的内在统一。

4.3强化师生主体间互动

融合教学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相关,则表明可以互通、互补,区别,则表明应该互动、互补,以求共同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功能上的互补性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而和谐的协调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现实的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

现实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物质生活作基础,而物质需求的满足则要靠人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创造和索取,即人是靠一定的物质创造能力与物质享受来维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与发展的。人的物质创造能力与享受能力,是指人认识物质世界与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及占有这些物质成果发展自身的能力。它包括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人类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水平上,或者说,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与技术发展水平是人类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的文化表现形态。人生存与发展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另一个基本需要,即精神需要。满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人具备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在情感上获得幸福体验和幸福享受。人的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是指人们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关系的基础上,去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以及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中,用这些已有的文化成果指导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和人的追求向着合乎道德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确享受生活的人。一个人若只知科技而不知人文将是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在当今,不懂科技而侈谈人文将是游离于时代的“边缘人”。“空心人”、“边缘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对生活的理解,有善于调节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文修养。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能将物质化为自己的思维与情感。总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精神,高技术、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需要人文文化重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对人生酸甜苦辣的调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推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功能的互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

从教育规律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融合,是因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存在着功能上的互补性。首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能被学生理解内化,以学生的外显行为综合表现出来,并含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内容虽不相同,但却有交叉,且交叉渗透的成分愈来愈多。科学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制约;人文教育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世界。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将会更加自觉,人文知识有了科学内容,将会更加完善。再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相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侧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两者最终目的都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两者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不能用人文教育去代替科学教育,也不能用科学教育去排斥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种“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尤其是科学理论方法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理性、科学精神及科学品质的熏陶与培养。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我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其中求实、理性和创造性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知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与自然协调的人文精神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道德的完善、价值的实现、精神的昂扬、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臻美。杨叔子就曾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性这一雷池半步。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又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融合教学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相关,则表明可以互通、互补,区别,则表明应该互动、互补,以求共同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功能上的互补性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而和谐的协调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现实的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

现实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物质生活作基础,而物质需求的满足则要靠人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创造和索取,即人是靠一定的物质创造能力与物质享受来维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与发展的。人的物质创造能力与享受能力,是指人认识物质世界与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及占有这些物质成果发展自身的能力。它包括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人类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水平上,或者说,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与技术发展水平是人类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的文化表现形态。人生存与发展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另一个基本需要,即精神需要。满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人具备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在情感上获得幸福体验和幸福享受。人的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是指人们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关系的基础上,去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以及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中,用这些已有的文化成果指导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和人的追求向着合乎道德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确享受生活的人。一个人若只知科技而不知人文将是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在当今,不懂科技而侈谈人文将是游离于时代的“边缘人”。“空心人”、“边缘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对生活的理解,有善于调节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文修养。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能将物质化为自己的思维与情感。总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精神,高技术、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需要人文文化重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对人生酸甜苦辣的调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推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功能的互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

从教育规律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融合,是因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存在着功能上的互补性。首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能被学生理解内化,以学生的外显行为综合表现出来,并含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内容虽不相同,但却有交叉,且交叉渗透的成分愈来愈多。科学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制约;人文教育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世界。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将会更加自觉,人文知识有了科学内容,将会更加完善。再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相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侧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两者最终目的都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两者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不能用人文教育去代替科学教育,也不能用科学教育去排斥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种“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尤其是科学理论方法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理性、科学精神及科学品质的熏陶与培养。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我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其中求实、理性和创造性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知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与自然协调的人文精神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道德的完善、价值的实现、精神的昂扬、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臻美。杨叔子就曾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性这一雷池半步。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又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三、和谐的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整个人类生活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使物质财富得到巨大的增长,它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得以较为充分享用闲暇时间,扩大受教育的时间与机会,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成果,也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然而,在现时代,人们在充分享用着科技所赐予的丰硕成果时,却也感受到了种种科技异化的恶果。如它曾被滥用于军事与战争,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相残杀达到毁灭性的程度;当它被当做一种资本为少数人所掌握时就成了一种牟取私利、剥削他人的工具,成了剥夺他人自由发展的手段,使人为科学技术所奴役,导致人的异化;当它被滥用于征服自然时,它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而危害人自身的生存以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当人们把科学技术作为把握世界的唯一准则,它也就成了一种“宗教”,从而排除了反映人类精神需要的文明成果——人文文化,导致人的发展的缺失,社会精神层面的失落,人在精神上变得“无家可归”。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要对学生施加全面的科学文化教育,不仅要使他们获得科学的知识,获得科学技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得到精神的熏陶。美国哈佛大学实行的核心课程,我国台湾省各大学实行的通识教育,我国大陆大学尝试的人文素质教育等,这些教育方式的实行既满足了人们对职业追求的需要,又满足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需求。当然,这种协调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客观上的对立。比如,为了迎合社会分工,增强学生的职业造就性,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专业性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专、深、精;为完善学生人格,又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人文社会综合课程,要求学生达到广、博、厚。而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既要专、深、精,又要广、博、厚,这对于生活在社会分工盛行的当今时代的任何个人来讲,都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而收“鱼和熊掌兼得”的双赢效果。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半人教育”性质的专才教育,实现科学技术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走进教育的“全人时代”。从上世纪末发展至今,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让科学文化纳入人文因素,也让人文文化接纳科学精神,创建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或新的人文主义。杨叔子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同样,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和内涵……科学,求真,一定有求真的责任感;人文,求善,一定有求善的责任感。两者交融,无疑会形成坚不可摧的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