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国内外建筑论文(合集7篇)

时间:2022-07-23 22:12:21
国内外建筑论文

国内外建筑论文第1篇

关键词: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外国建筑史作为高校相关建筑类课程的理论基石,主要由外国建筑史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部分组成。它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外国建筑设计的基本脉络其中包括西方社会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特点、建筑典例、材料、技法等,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把握建筑发展演变规律。由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史学仍不同程度地收受到了影响,面对新技术、新型建筑形式、新型材料和新思潮的冲击,外国建筑史课程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建筑发展的本质与内容,正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1 高校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必要性分析

1.1 教学现状

首先,外国建筑史课程内容与现代建筑的发展存在脱节现象。课程的讲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由于学生所接受的内容主要是关于西方过去建筑历史方面的相关内容,因此缺少对21世纪现代建筑发展的介绍,这一缺失领域具有浓厚的人文内涵和时代建筑艺术气息,应作为外国建筑史的一部分加以教学。其次,教学方式落后。目前高校中,学生、教师、教材是以线性结构为主要构成方式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以教材为参考获得知识,而作为施教者的老师通常是以图示或视频的方式延伸教学,导致学生缺少对西方建筑的感性认识。第三,学时安排与教学目标不符。西方建筑史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宽泛,涉及美术、哲学、宗教、社会、美学等各个方面,然而一般高校72学时的课程设置只能使学生掌握建筑史的基本框架结构和规律性特点,对其中的实践性应用无法安排时间讲解。

1.2 改革必要性

由于外国建筑史主要研究和讲述国外的建筑历史发展规律以及艺术性等特征。而建筑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的,因此新技术和新领域不断出现与拓展。而传统的外国建筑史的内容讲述停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因此,教师需要将建筑发展的前沿知识适时地增加到课堂教学当中。顺应时代的发展,改进和调整外国建筑史的课程内容已是亟待思考的问题。其次,外国建筑史的课堂教学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而各大高校也在积极探索该理论课程的改革教学。例如,数字技术的应用,将外国建筑史利用三维动画加以真实再现。这种教学方式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契合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总的来说,是建筑发展的需求与课堂教学的改革的需求,促使着高校不断认识到外国建筑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1 完善学科脉络,改进教学模式

教学脉络的完善需要授课教师有一个清晰的脉。由于外国建筑史的内容涵盖范围广泛,因此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注意纵向史与横向史的交叉结合并重的教学方式,并以时间为主线建立规律化的教学脉络,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在完善教学脉络的同时,对其中的建筑史进行多角度分析。教学模式的改革要遵循多元化的原则。对于外国建筑史这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来说,教师在讲解时要广泛地将政治、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融入学科理论中,以帮助学生对外国建筑史有一个全面而广泛的了解。具体来说,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可以借助PPT、网络平台、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等进行动态展示,并结合声光影等元素之间的组合,使学生对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掌握和消化知识点。除此之外,通过开设讲座进行有目的的教学提升对外国建筑史的认知性理解,并促进对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对外国建筑史课程的及教学与课程创新方面,教师要做好领路人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善于运用各种资源推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的实现。同时,教师对相关建筑理论的教导要秉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例如,对建筑材料或艺术风格理论的讲授可以联系相关事物加以比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掌握相关建筑理论。

2.2 互动式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当下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着普遍的F象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主动的互动性。在对外国建筑史教学时要秉持“学习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此之前,教师可以预先通过表格调查的方式对学生关于本课程的基本想法,并加以总结找出共性,依次为切入点进行针对性教学。例如,在对哥特式建筑史的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普遍喜欢的形式来丰满学生对这一段建筑史的理解。另外,多样化的小组学习可大大激发小组的学习兴趣,这一方式也是实践的重要方式。例如,对14世纪到16世纪相关建筑类型的学习时,小组之间除了完善思维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之外,在成果展示环节则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这一时期的相关社会、政治、宗教、艺术等方面知识的拓展,结合图片或模型将相关建筑设计理论知识融合其中,从而掌握相关的建筑史理论。掌握理论最好的方式是与实践相结合,除了上述方式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调研的方式了解外国建筑实例,或者选择受此建筑理论影响下流变的建筑形式,通过这种实地调研,最后以实践报告会手绘等形式展示成果。这种方式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能有效和生动地掌握外国建筑史的相关理论知识。

3 结语

外国建筑史的课程教学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吸纳和讲授建筑的新理论。同时要注重创新,不断开创出有效的教学课程方式。面对建筑技术的大量涌现,要立足于课程教学现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善于运用新方法。这样,高校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才能达到所期待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雯,孙莹,张磊.外国建筑史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02).

[2] 刘琮如.启发互动模式的外国建筑史教学[J].艺术科技,2014(11).

国内外建筑论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 建筑史 兴趣 生活 思考

中外建筑史或以此为核心延伸出的相关理论课程,比如,中外建筑艺术史或中外室内设计史,是艺术类院校中环境艺术专业不可或缺的专业理论教学内容。作为一门理论课,又以年代和史实为基础,很容易在学生脑中变为充斥着各种风格与主义,人名与大师的理论名词课。随着当下建筑界对西文理论著作的大量翻译,面对经济发展后更多的本土实践,人们对过往的理解和对当下的反思,使建筑史成为更鲜活的时代映照。就像开放带来的国际化建筑和从传统营建文化中收获的中国式新居并存一样,当下所经历的这些建筑革新终将成为未来的历史,以古建筑、图纸或文字的方式保存。因此,如何调整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史论教学,既使它更符合大学本科二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更契合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性,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改良方向之一,是在建筑史论具有的理论性、书本化和说服力特点的基础上,使其变得更有趣味性,更贴近生活和具有批判力。

一、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史论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丰富内容在有限课时中的传递

环境艺术专业不同于五年制的建筑学专业,往往将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合并成中外建筑史一门课程,且分配课时不多。这使中外建筑史涵盖的古埃及到包豪斯,夏商遗址到非常建筑1)——这代传千古,遍及八方的广博内容,浓缩在有限时长的教学内。教学既为了传递知识,也为学生在课余时间的自我求索提供方法,丰富内容在有限课时中的传递及延续,是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理论趣味在艺术教学中的建立

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浩瀚的理论知识,唯有提高学生的兴趣才能使他们在大学课程的引导下主动获取更多课本以外的东西。艺术教学尤其需要考虑艺术生的特性,他们因习画与动手,往往比普通学生更希望通过图像借由体验的方式来认识事物。常会有学生质疑学习理论的必要性,建筑史论能否从“学以致知”的文化修养转变为“学以致用”的创作宝库,这取决于理论趣味在艺术教学中的建立,这种趣味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关联到自己周边的生活,并在知行合一中真正学会思考。

二、针对主要问题展开的教学尝试

辨明主要问题,能帮助教师有的放矢展开教学改良的探索。为了使建筑史论教学在有限学时内变得更具趣味性、生活化和思考力,以下九个方面是对传统理论教学的补充和细致调整。传统建筑史的讲授将中外建筑历史按时间和建筑类别加以论述,重点介绍每个时期和每种建筑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理论和观点。教学尝试依旧以这种经典模式为基础,但在总体架构、主题引入、讲授形式、现实延伸等各重要环节需加入更多关键性的细节调整。

(一)有限课时问题

针对有限课时问题,最重要的是使理论框架更清晰而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既然将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合并为一个课程,那么建筑学界颇具开放性的中西方建筑文化比较问题,可成为整个课程的开端,问题一抛出,即使学生进入批判性思维,转变被动传授的状态。中外建筑史的总体发展特点和各时期风格要点应在分章节讲述前,于学生脑中形成立体框架。在此基础上,总体框架中的重要内容可由教师在课堂详解,而相对次要的内容则由学生课下获取。虽然只是对总体架构重点设计,但在这种前提下展开教学,教师可在有限课时内根据学生要求灵活调整重点内容,又不失给学生课余自学提供纲要。

(1)中西方建筑文化比较。在中西方建筑文化比较中有两个很有意思的大课题,一是中国善用土木营建而西方钟情于石材,二是中国传统建筑在历史延续中的不变和西方建筑发展的善变。若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开始便意识到这种文化差异,他们便能在今后的具体主题分述中不断怀抱好奇以求验证与解答。另外,建筑师赵辰在《立面的“误会”》中也曾比较过中西建筑立面的态度:中国古建以屋檐面为主立面,而西方以教堂为代表的建筑则以山墙面为主立面。此类比较,深含建筑学未解之谜, 它使建筑史论不再是既定的史实而更具有批判性,这对于正处于怀疑和求索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切入点。

(2)总体理论框架的建立。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可采用不同的总体框架。在上一点明确了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后,对于中国建筑史在时间线上变化不多的情况,宜按类型划分课程的主题,比如:住宅与聚落,宫殿、坛庙、陵墓,还有宗教建筑等;而外国建筑,因在各时代各地区风格迥异,以时间地点来划分则更利于学生了解外国建筑史中朝代更迭、样式迥异的善变性,比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等等。同时,在中国建筑史总览中介绍中国古建筑单体的基本构成,以及由单体到院落的丰富组合发展出来的中国建筑多样性;而在外国建筑史的时间线上,则需强调从宗教到世俗的转变,以及建筑从实体到空间的发现。

(二)理论趣味问题

提高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史论课趣味,既可在教学手段上做文章,比如在静止图像课件之外加入视频媒体,在教师讲课之外增加学生讨论的环节,或是带学生外出参观等等,也应在教学内容的传授中注意更多细节。这些细节将深入到教学过程的引入、外延、语言、图像、构思、巩固等各个方面,以下六点是为总结。

(1)用日常环境作序。每门课程的第一节都是最重要的引导,很多学生会从第一节课的学习感受中直接得出是否会认真学习该课程的判断,课程缺乏细致的引导,就像书籍缺少引人入胜的序言一样。在总体理论框架建立之前,教师不妨将学生从书本引向熟悉的场所——从与他们大学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校园开始,捕捉那些历史建筑的引子。中南民族大学校园建设依托民族教育的环境,校内不乏参照历史样式的建筑设计。此时,教师可以用轻松的方式,帮助学生逐一认识他们每日穿行路过的校门、石碑、教学楼等等。比如,民大校园的校训墙、南湖园入口、图书馆、美院教学楼等等,它们分别是影壁、牌坊、攒尖屋顶、土楼民居的真实再现(图1)。从学生惊讶的表情中,教师能读懂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原来历史会以新的方式在最普通的日常环境中出现。

(2)加入现代建筑实践。在建筑史论讲述中不时加入现代建筑实践,是融合理论与实际的重要方法,这能使学生看到历史式样在现当代创作中的巧取或错用。比如,国际商业事务所SOM通过对中国古代“高层建筑”古塔的形式演变,创作出上海金茂大厦的外观,这是外籍建筑师巧取中国文化的聪明之举(图2)。但若反观中国本土设计的市政建筑,欧式古典可谓蔚然成风,例如,江西九江高级人民法院,这是当下中国“帝王建筑”下属的政府大楼,却完全照搬欧美古典宫殿的门脸,这究竟是设计师对历史背景的忽视,还是中国新权贵喜好的反映。这些现代建筑的现象都将令学生,即未来的设计师们深思(图3)。用历史反思当下,在现实环境中回顾过去,在历史与当代的互动中,教师为建筑史论注入有活力的当下思考,这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建筑史论的意义。

(3)理论语言的生活化。建筑史论中会出现大量专业名词和人物,仅中国传统屋顶的样式就可列出十几种。有些名词被人熟知,易于辨识,比如“斗拱”;有些却显得生僻拗口,比如“墀头”。教师在介绍每一个新的专业称谓时,对新说法的口语化解释非常必要。例如,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分类,在李乾朗先生笔下变得如此生动:住宅与聚落,不如说成“众生居所”;宫殿、坛庙、陵墓,不如叫做“帝王国度”,宗教建筑,实则为“神灵殿堂”。在将来,学生也许无法记住中国古建的所有类别,但他们一定会记得在中国悠长的历史中,有给老百姓、给皇族权贵、给已逝先人或仙人们盖的房子和构筑,这足以让他们理解建筑联系人、神、天地的意义。再如,介绍解构主义女性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也可借用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时尚女魔头”称号,形象且符合年轻人的表达方式。

(4)用图像传达。在图像和文字都能表明观点或陈述事实时,优先选择图像,这既满足多媒体课件宜多图少字的直观阅读需求,也符合艺术教育中艺术生们的专业习惯。例如,为了说明中国建筑史在西方建筑理论中不足称道的地位,不如直接借用英国的弗莱彻在《比较法世界建筑史》中“建筑之树”的图像:中国及日本只不过是西方建筑早期文明的一个次要分支,图像直接传达要点,形象深入人心(图4)。另有一些图像,它的表达趣味能够让人在强烈观感下记忆犹新,也可穿插到教学中。比如,国外艺术类学生为一些著名建筑师所创作的画像,这些脸谱不但捕获了大人物们的标志性神态,又将他们各自的代表性建筑与五官糅杂。因此,当学生想起勒·柯布西耶时,他们会从记忆中搜罗出他的脸谱:一个眼神凝重喜欢戴圆框眼镜的老头,这也是他的建筑杰作朗香教堂的平面图(图5)。

(5)用讲故事的方式。讲故事的方式不仅适用于孩童,也使成人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这种方式不仅能将建筑历史上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变成人物传记,也能将相关联的知识点隐藏在故事的描述中。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中,梁思成和林徽因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一对学者伉俪,他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们俩在毕生的研究和田野考察中,与一个个中国“古建之最”萍水相逢:我国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我国现存最大唐代木建筑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我国现存最早木结构建筑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我国现存最大建筑内塑像的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木塔应县佛宫寺木塔。这么多建筑之最,由梁林夫妇一生的故事串起,才使这些古书和古建筑的传承与存在显得愈发珍贵,这些“最名”因故事中经历的艰辛和坎坷被更好的铭记。

(6)带着理论知识回想体验。学生在建筑历史的课堂学习后,会对以前熟视无睹的房子产生观察的兴趣。曾有学生在认识了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后,很惊讶的发现武汉市街道上很多变电箱的小房子盖着庑殿顶(图6),这种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能使用的屋顶样式,现在却出现在小巷犄角旮旯的辅助设施上,足见历史变迁中的文化变革。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后,让他们带着这些新知回想亲自走访过的美好建筑:校园、家乡或是他们读书旅行生活过的地方,这种温故知新的方式能用理论知识唤醒过去的体验。比如,可以开展建筑历史课程同乡会,让来自同一省份的学生们共同回想那些熟知亲历过的建成环境,组织成主题汇报,与大家分享。理论唯有在真实的体验中令人信服,古罗马万神庙顶部覆盖直径达40多米的穹顶,记住40多米这一数据并没有多大意义,有意义的事情在于当我们有一天真正置身于万神庙穹顶之下,感受到40多米跨度的众神之力。

三、结论

建筑史论教育在信息化时应有所改良。当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日益便捷,当人们到达远方的时间越来越短,当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全球化和利益追逐,当文人情调的史论慢读遭遇实用派的拿来主义。人们更希望从历史阅读中汲取丰年盛世时的文化精华,比较现世生活和古人营居的差异,反思当下建设的优劣。对于学生来说,兴趣让他们善取,生活让他们观察,思考让他们成长。史论教育者更像是精神引路人,帮助学生回到事物的本源。以上九点是为初步尝试,且行且深思。

国内外建筑论文第3篇

关键词:当代建筑理论西方建筑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总体来说中国当代的建筑市场更像是西方建筑设计师展示自己设计理念与才华的试验基地。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就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全球化的世界发展模式必然包括了建筑领域的交融。而在这个阶段中国更多的是对外来文化的吸纳,由于长时间以来中国建筑理论的停滞与断层,必然导致外国设计思想的流入,对外学科、边缘学科的消化吸收。可是现实却是更多的照搬照抄西方建筑理念,中国建筑师自我健全中国的文化体系却是表现的极其不成熟。

二、原因

提到原因,我们有必要提一下当今中国的建筑现状,大量雷同的现代高层建筑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复制粘贴,大众对物质的高度追求,对精神生活世界的忽视。现在的这种状态更像是西方国家现代建筑状态的复制。诚然,经济的发展会促使建筑也需要模数化的材料设计,高技术的声光环境设计,舒适的室内环境设计来迎合高品质的物质需求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筑的需求。由于中国建筑领域文化的部分缺失,政府对城市建筑景观形态的长期忽视,我们的建筑创作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不够地域性,过于玩弄形式主义,过于依赖外国建筑设计师的并不一定适合本土文化的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的理论受基本理论(本体论、价值论、创作论等);应用理论(方法论、工具论、设计原理等);跨学科理论(建筑史学、建筑美学、建筑教育学、建筑技术、哲学、技术等)以及建筑评论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里边最重要的因素应该属人们的观念世界,人们的价值体系以及人们的认知体系。武汉大学赵冰教授曾经总结中国当代的建筑理论――“在我看来,中国近现代从西方输入的建筑理论,其中包括设计理论,在基本形态上保持了西方的特征,它伴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冲击,在文化理智上中断了中华文化八千年承传发展的易的设计理论,象我们通常说的风水理论等。一般的中国建筑师几乎对中华的易的设计理论一无所知,因而中国近现代的建筑根本上是和中国本土相冲突的。而随着殊相文化的中华主义的发展,我们越加感到了中华主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必要。”

而他提出的太极理论,营造思想,语言与书写的设计联想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建筑创作的进步

时下外国建筑师的先进设计理念对我国当代的建筑领域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例如SOM建筑设计事务所、雷姆.库哈斯、安德鲁以及最近较为流行的“建筑女神”扎哈.哈迪得。我们以扎哈为实例来研究一下,扎哈推崇的是一种前卫艺术,她坚信建筑具备一种力量,可以从重力中解脱出来,让身入其中的人们获得解放,感受自由。无疑扎哈的作品充满着动势,流畅的线条让人震撼。扎哈的数学学习经历给她的设计具有深厚的结构到功能的设计能力。尽管人们对她的建筑设计作品褒贬不一。但是扎哈对自己建筑设计理论的深入探讨与执著追求也影响着很大一批中国的建筑师。我国对这类建筑师才华的吸纳也是建筑领域的进步。对处于全球化的中国,对外来文化有选择的吸收与自我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同等重要。

说到这里我们很容易想到提倡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设计理念的设计师――贝聿铭。贝聿铭有着丰富的西方留学经验,有着对中国文化的热忱,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公司经营管理经验。他成功的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建筑设计中去,为业主和更多人接受。这应该算是中国建筑创作的又一进步了。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贝氏的人生经历,他的早期作品偏密斯风格,继肯尼迪纪念图书馆之后寻求了新的出路――柯布式雕塑风,后来当他接手台湾省台中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的设计便开始寻求中国式建筑的出路。贝氏认为中国的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他援引自然,试图为中国的现代建筑寻找新方向。北京香山饭店借鉴古典园林与江南民居,是对中国式建筑的成功探索。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殊技法运用得淋漓尽致,随着贝氏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与发觉,他成功的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典范。

四、当代建筑创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王澍的“业余建筑”是对中国建筑师职业“专业”但却商业的运作的反驳。国内专业领域中有很大一部分崇洋的心理成分。同时方圆大厦、福禄寿大厦以及新建成的广州铜钱大厦可识别性很强但显得过于商业化肤浅化,当然侧面也能体现出中国人对于本族文化浅层次尊崇。毕竟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状态,而我们的建筑理论体系在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断层之后必然呈现对外来建筑理论体系的崇尚与偏好。当然我们当代有很大一批建筑师正在努力寻找本土建筑的出路并有了显著的成效。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状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文化很长一段时间被外来文化侵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缺失导致当代建筑师失去了一部分最重要的文化建筑理论指导。其次,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当代紧张高效的生活状态中,我们似乎忘却了中国人温文尔雅的生活特质,更多的呈现出了对物质与金钱的过度追求以及对精神文化生活、个人修养的缺失。物质与精神,享受与品位同样重要。中国的建筑教育体系有待完善与提升。再者,中国的建筑大潮风生水起,开发商和业主要求的是高效,是利益,更多的建筑师为了生计会妥协于这个现状,缺乏创新性,忽视建筑环境与场所性精神。但我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对艺术的追求愈加强烈,中国的建筑创作之路会愈加成熟。

五、结语

西方建筑美学讲求比例、尺度、色彩、空间、视错觉等分析,追求理性至上主义;而中国本土建筑理论讲求实用理性精神和中国建筑文化中物我一体的环境理论及营造理念,空间与实体并重,钟情于空间与意境的塑造。我们应该树立起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较为清醒地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立性,与更新中传承,与传承中更新。

【参考文献】:

[1] 邹德侬 《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解困――五谈引进外国建筑理论的经验教训》 [J] 华中建筑 1988.09.16

[2]刘林 《活的建筑:中华根基的建筑观与方法论――赵冰营造思想评述》 [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12.30

[3]黄海峰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贝聿铭建筑哲学与作品诠释》 [J] 建筑设计管理 2009.08.28

国内外建筑论文第4篇

收稿日期:2012-10-15

基金项目: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资助(Z2012066)

作者简介:吴农(1966-),男,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建筑系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历史及其理论研究,(E-mail)。

摘要:关于外国建筑史教学的研究国内已有相当多的成果,基本可以分为教学方法探讨、教材及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历史及知名外国建筑史教育家回顾三大类。针对外国建筑史教师素养问题的研究,从历史研究、实地考察、认知程度、学校氛围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关键词:外国建筑史教学;教师素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TU-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04-03 在建筑学专业理论教育中,关于外国建筑史教学的研究国内已有相当多的成果。其中,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关于教学方法的探讨。此类研究占绝大部分,如《建筑史体验式教学法研究——重庆大学外国建筑史课程教改实验报告》[1]《建筑史互动式外国教学研究与实践》[2]等。第二类是关于教材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如《历史唯物主义对建筑史经典教材的深刻影响》[3]《拓展外国建筑史教学内容的探讨》[4]等。第三类是关于教学历史以及知名外国建筑史教育家的回顾。如《“书斋”“乡土”建筑中华——记著名建筑史学家陈志华》[5]《同济外国建筑史教学的路程——访罗小未教授》[6]等。然而,有关外国建筑史教师素养的研究甚少,笔者从历史研究、实地考察、认知程度、学校氛围四个方面就此展开探讨。

一、历史研究

建筑学专业各课程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但又各不相同。从事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的教师如果不从事这方面的研究,那么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正因为不从事或很少接触外国建筑史相关研究,除了为上课而翻越陈志华的《外国建筑史( 19 世纪末叶以前) 》和罗小未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部大陆版外国建筑史经典教材之外,很难再参考其他文献资料,因此在教学中很少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这正是学生对外国建筑史课程感到乏味的原因之一。国内知名外国建筑史教育家刘先觉老先生在《再论外国建筑史教学之道——教研结合,史论并重,开拓外建史教学新视野》中写到:“作为建筑史的教学,不论中国建筑史或外国建筑史,研究都应该在教学之前。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才能说明为什么要教这一部分内容,如何才能教好这一部分内容”。[7]笔者从个人的教学经历,以及对多所设有建筑学专业的高校调查发现,凡直接从事或参与外国建筑史研究相关的教师担当该课程教学,学生课堂反映和教学质量均优于非从事外国建筑史相关研究的教师。 笔者还发现,该现象与各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办学背景关系密切。办学历史悠久、专业知名度较高,以及建筑学专业受重视程度高的学校,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师队伍也相对充实,形成梯队。同时,这些教师的研究也大都与外国建筑史有关。而非上述情况的高校,教授该课程教师的研究领域几乎与外国建筑史毫无关联(根据调查统计,这些教师基本都是从事建筑设计研究或建筑设计),加之教龄普遍短,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旷课和厌学的情况较多。这些教师的外国建筑史专业知识都是上学时学习的,毕业之后也不从事该方面或与之相关的工作,虽然课前也很努力备课,但基本都是照本宣科。

二、实地考察

亲自考察外国建筑是讲解好外国建筑史的一个重要条件。众所周知,建筑学是工科体系中艺术与社会学科相互交叉的一个专业,除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训练外,更加注重对学生体验与经验的培养,教师对历史建筑的了解不仅仅局限于对当时社会现状的认知,同时,对历史建筑物的临场感受也对教学有着很大帮助。只靠二手资料而无亲身体验的教学显然苍白无力,教师想象空间再好,也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对此,笔者深有感触。对于游历过,特别是多次访问过的外国历史建筑,在讲课中总是津津乐道,情绪高昂,这种感染力使学生也能聚精会神,认真听课。在课程结束后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印象深刻的部分常常是教师曾经亲身体验过的建筑。

同时,中国的外国建筑史教材,其写作思维相对单一,基本处于理论研究的初级阶段,大都以国外的研究理论为主。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教授傅朝卿历时20多年,亲自考察上千栋外国建筑,拍摄了数万张照片,最终出版了《西洋建筑的发展史话:从古典到新古典的西洋建筑变迁》一书。他不仅突破了以往世界建筑史研究的时空限制,而且在以东方人的视角解析建筑史方面做出了贡献[8]。这正是外国建筑史教学工作者们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三、认知程度

由于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学专业的外国建筑史教学已基本进入第三代教育模式,即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的转变。第一代是以讲述历史的建筑为中心。第二代是建筑的历史。第三代则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建筑,即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活方式等等)的一个表象,强调社会发展各个阶段的大背景。

二是,教学形式上的变化。第一代以“口述+黑板手绘”为主。第二代为“照片+口述”的形式。目前,随着电子信息、通信、网络等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思维方式的变化,第三代则出现了以教师口述与音像视频、三维模拟、软件技术、现场体验、课堂讨论互动等互为补充的多种形式。

上述变化不仅需要授课教师充分利用好第三代教学模式中各种新的形式,而且需把握好教学内容转变的认知与理解程度,即如何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建筑”。例如:欧洲工业革命之后,史无前例的对外扩张成功,使过去各地区相对独立发展的建筑历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对于古代各地区的交流速度而言)推进到一个方向。这也正是建筑的历史从古代相对独立的体系迈向国际化建筑的根本动力。

四、学校氛围

学校的教学氛围也是影响教师素养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外国建筑史及其相关研究属于建筑学中的纯理论研究,工科中的文科。在当今功利至上、产业办学的大背景之下,很难形成学术及教学氛围。而对于那些年轻的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师来讲,更是一种莫大的压力。一方面来自校方压力,如科研经费到款数目,年度发表SCI或EI文章数目等。而外国建筑史及其相关研究有其特殊性,即科研项目相对较少,成果难以显现,使之易受到轻视。另一方面来自大环境的影响,目前各高校对本科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之以前有所增强,从制度和考核形式上都有了约束,但从实际落实效果看,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监督不到位,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些氛围造成授课教师缺乏提高自身素养的动力。教育部2012年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在第六条“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中明确指出:“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由此可以看出当前中国高校在本科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教授该课程的部分教师并未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研究上,加之,教师自身对外国建筑史的理解不深入等,造成了课程教学质量下降。

以上从历史研究、实地考察、认知程度以及学校氛围四个方面对于教授外国建筑史教师的素养问题作了理论分析,其中三个方面有待教师通过自身努力加以提高,而学校的教学氛围需要整个学校,乃至全社会对其产生良好影响。先进的教学手段固然重要,也可以多样化,但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本身,即教师的素养问题。具有外国建筑历史良好素养的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较好地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志勇,张兴国,杜春兰,等.建筑史体验式教学法研究:重庆大学外国建筑史课程教改实验报告[J],高等建筑教育,2011(3):10-16.

[2]张娟,宋波.建筑史互动式外国教学研究与实践[J].华中建筑,2011(6):189-190.

[3]郦伟.历史唯物主义对建筑史经典教材的深刻影响[J].高等建筑教育,2012(1):5-8.

[4]刘华钢.拓展外国建筑史教学内容的探讨[J].建筑与文化,2009(8):106-107.

[5]张朵朵.“书斋”“乡土”建筑中华——记著名建筑史学家陈志华[J].美术观,2008(6):118-119.

[6]卢永毅.同济外国建筑史教学的路程——访罗小未教授[J].时代建,2004(6):27-29.

[7]刘先觉.再论外国建筑史教学之道——教研结合,史论并重,开拓外建史教学新视野[J].建筑与文化,2009(11):66-71.

[8]杨纯红.世界建筑史教学:体验式教学模式渐成主流——2009 年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侧记[N].中华建筑报,2009-12-15(5).

Teachers’ quality in architectural history of foreign countries course teaching

WU Nong, FAN Wenxiu

(School of Mechanics and Civil & Architectur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72, P. R. China)

国内外建筑论文第5篇

论坛开幕式由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教授主持。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周畅、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栾永玉等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词。大会首先由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柳肃教授做了“刘敦桢、柳士英创建湖南大学建筑学科80周年回顾”的发言,回顾了湖南大学建筑学科建设的历史。随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刘叙杰教授回忆了父亲刘敦桢先生的光辉一生。接着,天津大学彭一刚院士、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susunnaBorf010tto教授、湖南大学魏春雨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徘徊在传统与现实之间”、 “老挝世界文化遗产VAT PH0u保护项目”和“地域类型实践”的主题发言。

11.14下午11.15下午,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报告厅和交流厅两个分会场,举行了本次大会的高峰论坛,共分为四项议题:1.“建筑与文化”讨论会二十年回顾,2.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中的“文化”问题,3.地域建筑中的文化传达,4.当代先锋建筑中的文化基因。论坛中发言嘉宾主流性建筑智慧交锋,国际化设计思维碰撞,其论点包括:王辉――“强势的弱建筑”,张雷――“因地制宜”,王路――传承与创新,王昀――建筑空间与意识空间,孙一民――走向精明建造,秦佑国――建筑与数学,张应鹏――是与非,张顾――建筑更新设计实践,刘育东(台湾)――下一代基因建筑,刘先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孔宇航――非线性有机建筑笔记……,几十位国内外知名建筑师在限定的短暂却充实的20分钟时间内阐述了他们的建筑观和对论坛议题的成熟思考。

11.15傍晚,闭幕式在柳肃教授和李晓峰教授的共同主持下举行,历时两天的论坛在感人与奋发的基调中落下帷幕,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及各协办单位的精心组织下取得圆满成功。同时,第十二次建筑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将转交新疆大学与新疆建筑设计院共同举办。

国内外建筑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以建筑模数设计建筑开间,再由建筑开间构成建筑物,即组成建筑群,因此,建筑群的空间尺寸也有标准的模数,这是我国建筑的一个特色;在建筑外形上,我国建筑又体现了建筑构造的艺术化特点。如:梁、柱、墙壁上及门外饰物的雕饰、曲线屋顶、飞檐形式等,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造型、色彩各异,非常优美,是艺术造型和技术构造的优秀组合;门窗、连廊、楼梯、隔断等也采用雕饰、彩绘等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形象,使建筑艺术与标准化设计完美结合,既充分考虑建设效率,又不失建筑的艺术魅力。这是我国建筑的又一特点。

国内外建筑论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以建筑模数设计建筑开间,再由建筑开间构成建筑物,即组成建筑群,因此,建筑群的空间尺寸也有标准的模数,这是我国建筑的一个特色;在建筑外形上,我国建筑又体现了建筑构造的艺术化特点。如:梁、柱、墙壁上及门外饰物的雕饰、曲线屋顶、飞檐形式等,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造型、色彩各异,非常优美,是艺术造型和技术构造的优秀组合;门窗、连廊、楼梯、隔断等也采用雕饰、彩绘等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形象,使建筑艺术与标准化设计完美结合,既充分考虑建设效率,又不失建筑的艺术魅力。这是我国建筑的又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