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文学欣赏(合集7篇)

时间:2022-07-18 06:41:39
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第1篇

文学欣赏课分两种类型:

一是语言欣赏课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精神外衣,最具魅力,最值得回味,也最值得鉴赏,令人受益无穷。而且可以通过语言之美来涵泳情感之美、体悟精神之美,从而提升生命的质量。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引领学生在语言的大花园中涵泳,领略它的含蓄、它的壮美、它的朴实、它的清新、它的无穷韵味。我们的文学欣赏课应该帮助学生揣摩语言,发现弦外之音,了解言外之意,品味韵味之致。

二是情感思悟交流课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任何文学作品是传情达意的,都会具有动人心魄的魅力。文学欣赏无论是技法还是形象的欣赏,它的落脚点都应该归结到对情感的思悟上。例如《端午的鸭蛋》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而《藤野先生》使我们感受到了鲁迅深深的爱国之情。这样的课型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净化心灵,以灵魂的真善美,情感的美好和高贵,引领学生一生做善良的人、真诚的人、高尚的人、正直的人、坚毅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不管是哪一种文学欣赏课,优秀的文学作品因充满美的张力而成为审美的对象,为读者提供了无比阔达的审美空间。文学欣赏课是语文教学中最值得咀嚼回味的大餐,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体现教师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体现语文魅力的最佳领域。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不仅能习得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领略古今中外丰富的文学作品,能够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滋养丰厚心灵,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品德,提升个人修养。同时丰富人的想象力,拓展延伸思维能力,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对生活的真诚热爱,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激励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学会做人和做事,为回报社会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而这正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文学欣赏第2篇

关键词:文学欣赏 差异性 欣赏主体 原因

一、文学欣赏及其特征

文学欣赏是欣赏主体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的一种艺术思维活动。其主要特征如下:

1、文学欣赏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一种感觉与理解相统一的审美认识活动。这种审美认识活动不是简单地重现作品塑造的形象,而是对形象意蕴的深刻理解,对形象的意会,对形象的理性认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的感觉它”。审美主体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只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深刻的感受。

2、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它创造的形象具有间接性。欣赏主体对它的欣赏,需要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形象思维的能力,对语言进行理解和感悟,对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境界进行想象,进而领会其思想内容。它表现为欣赏者以作品塑造的形象为基础,结合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去感受、认识、欣赏作品形象;通过欣赏主体的想象、联想,重新创造欣赏形象。

二、文学欣赏存在着差异性

文学欣赏是对文学作品创造的既有形象的欣赏,欣赏主体与作者之间通过作品的形象引起共鸣,引起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而文学形象又具有间接性、意象性的特点,具有不确切性与可塑性, 也就出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出现了对《红楼梦》的不同欣赏:“……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文学欣赏这种再创造活动,具有欣赏主体的独创性、新颖性,欣赏主体与作者、欣赏主体之间欣赏结果存在差异性。

三、文学欣赏差异性之欣赏主体原因探索

本文主要探讨欣赏主体的原因:

1、欣赏主体的文学知识和文化水平高低不同。文学本身是有层次的。主题有明确与朦胧、内容有单一与丰富、表达方式有含蓄与直白、艺术风格有现实与浪漫、意义有深邃与浅显、语言文字有直接与深奥等区别。例如:鲁迅和茅盾的作品相对要含蓄甚至隐晦一些,他们有时还刻意用曲笔;欣赏外国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对相关的文学知识、社会知识、历史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认识、了解的多少,必然会造成欣赏的差异。可见,欣赏主体拥有的文学知识的多少和文化水平的高低,是文学欣赏差异的原因。

2、欣赏主体的知识结构不同。欣赏主体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受到欣赏主体的知识结构的影响。看下面的文字:“成为冬虫夏草绝不是菌的美德,而是菌的鸠占雀巢,菌的侵略行径,菌的霸权主义。是冬天开始的弱肉强食,冬天里的作为,生物界的罪恶逻辑。是菌将自己的幸福生活乃至未来建筑在他人的死亡之上。谁能想象得出虫的死亡过程有多痛苦?……我以为冬虫夏草不折不扣就是披着虫皮的‘狼’。”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动物界如此,生物界也如此……这种科学的真实让人不寒而栗,让人感到现实的残酷和冰冷”。“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生长冬虫夏草”……在茫茫的生物界,既然需要这么多条件,蝙蝠蛾幼虫和冬虫夏草菌才能够结合在一起,产生出完全不同的新生命――冬虫夏草,那么,我宁愿把这种“弱肉强食”、“侵略行径”、“罪恶逻辑”看成是命运的安排,看成是它们彼此之间的缘份,是蝙蝠蛾幼虫的“牺牲”或者是对“爱的奉献”成就了冬虫夏草的骄傲……”

前一段文字摘自杨文丰先生的《冬虫夏草》,后一段文字是笔者读了《冬虫夏草》写的感想,杨先生看了也吃一惊,说不知会让读者有不同的感觉。杨先生是学理的,笔者是学文的,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这样不同也许与知识结构有关。

3、欣赏主体人生的经验、人生的感受和见解不同。完形心理学(或称格式塔心理学)的 “异质同构”说对文学欣赏颇具启示意义。欣赏主体把文学作品看成富有生机的生命存在,它所蕴含的某种情感倾向与人的某些生命机能相对应,从而形成一种同构关系,欣赏主体对作品的欣赏玩味就是对自己生命活力的释放。对人生有相同的感受或相同的见解,就会产生共鸣:“心有灵犀一点通”;否则,就会“无缘对面不相见”,出现“对牛弹琴”的现象。有过寄人篱下生活经历的人一定会对“林妹妹”多洒一掬同情之泪。这时候,欣赏主体哭的不只是“林妹妹”,哭的也是自己曾经的命运。没有这种经历的人,也许就会觉得 “林妹妹”过于敏感和小气。

4、欣赏主体后天的艺术修养不同。“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文学欣赏的主体应该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他的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欣赏的范围与深度。“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否则,即使欣赏主体读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等脍炙人口的诗句,不会产生共鸣;看到四时变化,春夏交替,高山大海,也一样没有“情”、“意”、感叹、悲喜。

5、欣赏主体生存的环境与心境不同。文学欣赏的环境,是指文学欣赏过程中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环境与自然环境;文学欣赏的心境,是指文学欣赏过程中主体的心情、心态。心情指主体某段时间的情感状态,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心态,主要指文学欣赏过程中具有普遍性的审美态度。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的个人心境不同必定导致欣赏心理需求的变化,从而造成欣赏的差异性。

欣赏主体处于不同的生存环境与心境,对同一部作品的认识会有很大的差异。仕途一帆风顺官运亨通的人只会嘲笑范进的疯癫,穷困潦倒的士人才能体会范进癫狂背后的深刻悲哀。追求觥筹交错灯红酒绿的人无法领会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闲适;沉溺爱河卿卿我我的恋人无法体会“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的凄苦悲凉;人情练达世事洞明的人也无法理解孔乙己的迂腐。

5、欣赏主体的审美经验和欣赏情趣不同。欣赏主体的审美经验往往受到个人的欣赏习惯、人生阅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影响。不同的欣赏主体在进行文学欣赏时往往偏重与自己性格气质、欣赏情趣相近的作家作品。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豪放派、阴柔派;爱情文学、历史巨著等,不同的欣赏主体有不同的偏好。之所以喜欢唐朝的李白、李贺、李商隐,是因为本身就是一位浪漫主义气质很浓的诗人,他们拥有相近的审美经验和欣赏情趣。

6、欣赏主体的艺术思维能力不同。欣赏主体的艺术思维能力往往受到生理条件、心理素质、后天训练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不同。在进行文学欣赏时欣赏主体的观察角度和思想情感的侧重点就会不同,有的善于捕捉对象的细微变化,有的侧重对对象的整体性把握,有的注重对象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有的擅长欣赏时加以想像与联想。“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将白居易《醉歌》诗中嗟老叹衰之词反用其意,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欧阳修欣赏山景有层次有情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之心寓之酒”,而其他人就只能“从太守游而乐”,更不能“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有人把“悠然见南山”改为“望”南山,把陶渊明怡然自得的情怀变成了寻寻觅觅,意境全非,辞官后的喜悦荡然无存。

文学欣赏差异性欣赏主体方面的原因很重要也很复杂,笔者深感难以一一深入阐述,仅作一点粗浅的探索以求教方家。

参考文献:

[1]. 杨文丰:《冬虫夏草》中国散文网。

[2].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3]陆机:《文赋》

[4].刘勰:《文心雕龙》

[5].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文学欣赏第3篇

自从五代后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春联贴出后。经明太祖朱元璋的御旨提倡,身体力行的弘扬,至今贴春联一直成为我国春节最传统的习俗之一。

清代梁章钜在《楹联丛话》首卷开宗明义地指出,“尝闻纪文达(纪昀)师言:楹联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桃符就是挂在门两旁的两块桃木板,上画驱邪的“门神”,如“神荼”“郁垒”二神的画像,以禳灾祈福。孟昶(919~965)为蜀开国国君孟知祥第三子,在位三十年,每年除夕都更换桃符,初只题“元亨利贞”四字,他为太子时曾自题策勋府桃符“天重余庆,地接长春”。《洛中记异录》则记为“天隆余庆,圣祚长春”,赐子孟喆“至于寝门左右”。

其实,对联产生于东汉。最有力的证据是(《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孔融)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座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既而与(祢)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座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联语对仗工整,既对又联,联意切合孔融(153~208)身份。这副经常吟诵的联句,当是有意为对。有楹联的特征,成为我国第一副口语联。如此说,产生于公元200年左右的这副楹联要比孟昶(964年)早750多年。汉代末年,已具备楹联产生的基本条件。孔融生活的建安时期,正是中国五言诗的旺盛时代。孔融能诗,与王粲等文学家齐名。他的联句,正体现了这时期五言诗的特点。并与楹联的特征基本相一致。

经过魏晋、六朝的发展。唐代的楹联始盛行于文人、士大夫间,逐步向民间传播,尤其是反映民俗的春联(时称桃符)广泛用于民间。唐代楹联的创作者上至帝王官史,下至文人、僧俗各个阶层。体裁有题赠联、居室联、春联、山水联等,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侧面。这标志着楹联作为独立的文体已经形成。

楹联形成独立的文体,为宋元两代的楹联发展铺平了道路。楹联伴随着宋词元曲的兴盛而发展。由于受五七言律诗的影响,此前的楹联多为五言联、七言联。宋元两代楹联的品类、内容和应用范围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有春联、胜迹联、居室联,还出现了寿联、挽联、书斋联、书院联、题赠联、自题联、灯联、谐巧联等。宋代春联叫春帖子,写春联叫题桃符。北宋时,春联得以日益推广和普及。

楹联到明代进入繁荣期。朱元璋大力提倡楹联,且身体力行。楹联打破五、七言的格局,联文逐渐增长,作品逐趋灵活自由化。明代几代皇帝、臣僚及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大都是楹联家。楹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类楹联品类均已出现,各行各业都普遍运用。

随着楹联自身的演变、发展、日臻完善和成熟,清代以降进入了鼎盛,楹联成为有清一代格律文学中的主流文体。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诞生100多年里,楹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思想性、政治性、艺术性等方面都有所突破。新中国成立后,楹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向复兴。

楹联的概念

楹联俗称对联。所谓楹。即厅堂前的木柱。顾名思义,楹联就是张挂或雕刻在楹柱上的一组对仗句。由于楹联使用于宫廷画阁,楼榭亭台,园林牌坊,庙宇寺观,官邸衙署,贡院学堂,宅第书斋,又由于文人学士以雅为好,大抵到清代中叶,楹联便作为对联的雅称。从广义上说,楹联即指书写张挂的对联。也包括只书写不张挂的对联,还包括印成文字的对联或对旬。

楹联别称还有对旬、对子、对语,联语、联对、联句、联文、联话、楹帖、楹语、桃符等,及不常用的联偶、俪语、俪言、俪旬、对锦、柱对、韵对、楹句、抱词、小品、小道、“两行诗”。诗中诗”“袖珍诗”等别称。

楹联缘于对偶,凝聚了中华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精髓,其核心是对立统一,其本质是对仗。对仗旬用于文章称骈文,用于诗歌称律诗,单独使用就是楹联。故楹联是独立使用的对仗句,是一种独特的文体。这样的定义基本体现了“对”与“联”的统一,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对仗句”指上下联两边的字句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体现r楹联本身固有的词语、结构,声韵等因素在上下联中的“对立”,“独立使用”体现了楹联本身的主题思想在上下联文中相互的“统一”。这种既“对”又“联”的对称关系正是楹联的本质属性。所谓文体“独特”,主要是由中国力‘块汉字所具有的音、形、义的特点决定的。

在楹联的创作和理论阐述中,经常用到以下术语:

上联:楹联的前半部分,也叫上比、对公。上联…般以仄声收尾,张贴于面对的右侧。

下联:楹联的后半部分,又叫下比,对母。下联一般应以平声收尾。张贴于面对的左侧。

全联:整副的楹联,包括上联和下联。

言:即指“字”。以单边计算字数时称言。每边5字者称五言,每边7字者称七言,每边12字者称十二言,依此类推。一般短联、中联以单边字数计算。但长联不以单边字数计算,而以总字数计算。不称“言”,而称“字”。如孙髯云南昆明大观楼长联,不称90言长联,而称180字长联。钟云舫拟题四川江津临江城楼联称1612字长联。

句脚:在多句组成的楹联中,前头每一短句的尾字叫句脚。

联尾:上、下联的最末一个字。上下联尾一般分别是仄平声,即上仄下平。

出句:别人先出的半联。所出的是上联,也可能是下联,均称出句。

对句:与出句相反,是应对别人所出的半联。别人出上联(仄收),则应以下联对之(平收)。别人出下联(平收),则应以上联对之(仄收)。

节奏:原指音乐中强弱、高低、缓急变化组合成的细小段落。在楹联中指音、义的停顿规律。分声律节奏(也称声调节奏或音步)和语意节奏(也称意义单位)。前者是两个字为…节奏,语意节奏是每个词语为-一节奏。多数情况下,二者在联句中是一致的,但也有很多五、七言的联句中,二者是不一致的。

节奏点:每节奏中最末一个字为节奏点。

横批:一般指配合春联使用的文字。与名胜楹联配合使用的称横额。横批和横额的语意十分凝练。成为楹联内容的补充或概括。与上下联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升华联意。烘托主题。

横批和横额的字数。以四字为正格,也有用三言、五言的。鉴于与上下联的珠联璧合,应注意横批和横额的平仄协调,多化用成语、诗句或常用语。

楹联欣赏的条件

楹联欣赏就是人们在阅读楹联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感受、理解、联想、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而形成的认识、体味和感悟的审美活动。欣赏是检验楹联作品社会效果的必要途径。欣赏者是楹联作品实现和确定自身价值的前提条件,如果楹联作品没有或失去欣赏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意义。

首先,楹联作品要具有艺术魅力。其次,欣赏者要具备审美能力。

另外。主客体之间要“心心相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的楹联作品,总是首先受到青睐。楹联欣赏是沟通作者与读者之间思想感情的渠道和桥梁。欣赏中有沟通,沟通了才有欣赏,才有审美的享受。

楹联欣赏的规律

楹联欣赏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思维活动,虽然有规律可循,但在具体的欣赏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阶段很难截然划分。在感性阶段,在感受形象时,常伴有一定的分析、比较和审美判断,在理性认识阶段,又总离不开具体的艺术形象。

这里从四个方面说明和概括楹联欣赏的基本过程和规律。I一)欣赏中的感受与理解

楹联的审美活动首先是从形象感受开始。作品的外部形象作用于欣赏者的感觉器官。通过眼看、口读、耳听,凭借着自己对楹联基本知识的掌握,对作品进行充分地感受。如一副小花园联:“愿他十邑诸公,清风扇野;容我一年四季,明月锄花。”

这是副十言联,中间断句,成节奏,很富人情味的。愿他”和谦和的“容我”为领字,可直接顺读,无须断句。词性、结构、节奏、对仗十分工稳。上下联每边各自平仄交替,上下联平仄相对(领字除外)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清新悦耳,使人产生美感。从联语的语意中,可以感受到它的艺术形象。“清风扇野”“明月锄花”给人展示出无比美好的图画。使读者“入目动心”。

理解是通过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逐步加深对事物认识,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寻找作品与时代及作者的联系,以及作品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具体到小园联,此联是为什么花园所题,园主人是谁,作者何人,他们各是什么身分背景,对以上问题了解了、理解了。整个欣赏过程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查阅梁章钜《楹联续话》:“英观察焕堂守登州时,筑小园既成,属严问樵代撰联”。英焕堂为清代登州府的道员(俗称道台),当时辖山东半岛的蓬莱、栖霞、黄县、招远、莱阳等县地。严保庸,号问樵。清江人。道光九年进士。入翰林,曾在栖霞做了二年的知县,因母病忧归故里。英氏小花园联就是严问樵知栖霞时撰写的,当时严是英道台手下的知县。联中的“十邑”显然是指登州府道所辖的各县,“诸公”即指各县知县。明白了楹联内外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就形成了对此联的完整印象,也就达到了一定水平的理解。这种理解在楹联的欣赏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

每一副楹联作品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上下联的内容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要从整体做出评价,有时必须弄清时代背景、人物关系、创作过程、用典寓意等,联系人物所处的环境。从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进行整体考察与评价。这就需要形象感受、情感体验与分析思索的交织与互动,达到感受与理解的综合。

(二)欣赏中的联想与想象

严问樵题英观察小园联给人强烈的美感吸引力,不但对称美、节奏美,而且语言美、声韵美,在对作品有所感受、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就自然唤起欣赏者种种联想和想象。

“清风扇野”当然可指大自然的清风吹遍原野。惠风和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我们还可以做这样的联想,清风指政治上的“清风”,即执政公正,为官清廉。“愿他十邑诸公,清风扇野”,所企及的是这样一种景象:希望在他辖管的范围内的各县诸位长官,个个清正廉明,勤于政务,公正执法,爱护百姓,无贪赃枉法、贪污受贿的腐败现象,成为老百姓爱戴的清官,让政绩的清风吹拂到境内每一片土地,使人民受惠,安居乐业。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则可以“容我一年四季。明月锄花”了。人民无忧,官场无讼,我则无愁。每天轻松地料理公务,晚上则有余暇和闲心在月光下的自家小花园内锄草浇花,既当好道员,又做个园丁,多么潇洒、悠闲、超逸的生活,又是多么美好、理想的境界!

我们的联想和想象是否符合作者的原意呢?可以这样说,一副小花园联,由于创作者和欣赏者两次创作加工而变得更美,更富有美学效果和认识价值。

英氏小花园当是在庭院内,应当带有官署的色彩。写庭园而要言及政事,当道员又要做园丁,写属下还要说州道。殊非易事。严问樵是个制联高手,作为园主人下属的知县,他恰如其分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小花园联以一条自然的纽带将道员与县令连接在一起。上边调动下边的积极性,各县治理好了,道台亦可自得其所,自得其乐。上联是原因,下联是结果,一气流转,串对得巧,自然天成。以一位地方行政长官的口吻表达了对政绩的盼望和对牛活情趣的追求,为这位道台庭园增添了文化亮色。

严问樵的小园联应看做官署联。官署联是中华楹联文化和封建王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体现儒家倡导的“修、齐、治、平”学说和仁、智、礼、义,信的积极用世思想。欣赏古官署联,应站在历史的客观角度,去审视、分析、品评。其中许多合理成分,诸如治国大道、为官正道、勤政治道、爱民仁道等,需要我们认真领悟。清代有一颜姓巡抚曾题官署联自警:“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官况;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

一个“人”字,让人如沐春风,乃传神之笔。且暗喻廉洁之风长驻己怀。下联将皓月照满庭院来隐喻自己清正之心如同明月。用语蕴藉,立意清新逸远,与严问樵联有异曲同工之妙,自然而然地唤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楹联的欣赏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进行能动的积极的再创作。在楹联的审美活动中,欣赏者用自己知识积淀,生活经验。感情记忆,依照自己审美习惯和愿望,给作品的内容以补充和丰富,使得许多表面上看来不大可能存在的现象,变成为可能(如“直上中天揽日月,欲倾东海洗乾坤”),使一些本来没有生命的事物,变得鲜活起来(如“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通过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可以使楹联中的景物、事物和人物从小见大,从个别到一般,从有限到无限;可以使楹联作品的形象静中生动,以假当真,栩栩如生,充满活力。欣赏者还可以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对联作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思接古今,沟通中外,让自己的神思邀游在楹联作品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之巾。

天仙都化美人来。问上界琼楼,可有六朝新乐府?

韵士不随流水去,看玉树,依然十里旧秦淮。

这是南京天韵楼联。作者将天韵楼嵌中,不写天韵楼内外景观,却以浪漫的手法,评说前代的兴亡。南京是六朝的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人长江,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游宴享乐的场所。上联作者“神与物游,想落天外”,写出这个六朝兴衰之地,历代帝王都沉迷于声色,寻欢作乐,不思国事,最终六朝都寿终正寝。而这里的美人都是天上下凡的“天仙”。作者向下凡的“天仙”突发奇问:上界玉宇琼楼中的天帝怎么样?是否也像人间六朝国君一样沉湎歌舞、纸醉金迷呢?下联作者接着说明江山虽然易改,而高人韵士的名篇却能千古流传。六朝兴亡虽成往事。但像。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这样的绝唱如十里秦淮一样。长留人间。作者凭着海阔天空的想象,引导读者神游八方,思接千载。上下联的一贬一褒。一讽一扬,表现了清醒的作者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情。

楹联欣赏中的联想和想象,可以完成对原作品内涵的复归,更可以实现对原作品的意境进行新的开掘和升华,

(三)欣赏和感情相伴

楹联的创作需要感情。欣赏亦同样,欣赏总和感情相伴,欣赏过程中,如果不能动之以情,就不能产生美感。只有伴随着情感状态中的种种切身体验。欣赏者对于楹联作品美的感受才是深刻的,难忘的,对作品的理解才是到位的,对作品的感悟才是深刻的,

在楹联欣赏过程中。感情活动不是孤立的心理活动。前面所谈到的感受,理解、联想、想象等属于认识范畴的心理活动,都与情感活动紧密相连,彼此之间起着互相促进的作用。这样才构成了完整的欣赏心理机制。它伴随着我们走过欣赏的全过程,

在欣赏中。感觉与知觉往往引起感情的活动,如有一联:“发上等恳,结中等缘。亭下等福;向高处立,在平处坐,从宽处行。”

上下联每个分句中各用了一个相同的字,上联三个“等”,字。下联三个。处。字,既押了同字腰韵,又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读起来给人声律很美、表达效果很强的感觉。因而产生了继续欣赏的兴趣,

朱熹在江西庐山修复白鹿洞书院,为书院制定洞规,亲自教导生徒。并题写了书院联。表达了复兴儒学的真挚感情:“日月两轮天地眼,读书万卷圣贤心。”

此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段。激发欣赏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捕获楹联的内涵,欣赏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浓郁的兴致与欢畅的情绪都与感受、想象和理解交织在一起了,楹联所以能成为你欣赏的对象。是因为你的感情移人了对象。于是主客融化。物我同一,情感使想象装上翅膀,趋向理解。化为感知,逐步深入。实现升华。

情和景是不可分的。创作之“情”离不开“景”,楹联欣赏之“情”的产生也离不开“景”。外界的客观存在的“景”并非艺术中之景,只有当作者的思想感情注人以后,才成为艺术之“景”。而用楹联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便成为楹联艺术品了。原来是美的景,这时就会显得更美,具有一种新的艺术魅力,如湖南邵阳双清事联:“云带钟声穿树出。月移塔影过江来。”

作者是用感情写出来的,让欣赏者产生仙境般的感觉:白云带着悠扬的钟声穿树而“出”。银月悄悄地把宝塔的身影“移过江来”,以动写静。又化静为动,有声有色。动感强烈。又给“云”“月”以人格化,使之变成了有灵性、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的化身。形象生动,意象深远。给欣赏者以出神人化的美感享受。

诸多名胜联中。多是上联写景,为下联抒情作铺垫。下联的抒情又使上联的景在欣赏者眼中得到升华,如岳阳楼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此联为清代陈大纲撰,联语说。登岳阳楼可俯瞰八百里洞庭,可眺望远处的君山。四面八方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于是千家万户的忧愁和欢乐一齐涌上心头,欣赏者颁略壮阔的湖山之景,自然联想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使之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陶冶,

自然景色本身并无艺术可言。写景的橇联因为注入了作者的情感成为艺术作品。

(四)欣赏中的意境开掘

优秀的楹联作品都有意境。这种意境是作者创造的。是艺术形象的比喻、象征、暗示等作用的充分发挥造成的,它的境界比艺术形象本身更广阔,更深远,这种意境是意和境的和谐统一,而且又是一种。意想”中的境界。既是作者意想中的境界。又是欣赏者意想中的境界。这种意境需要欣赏者去体会和感受,达到和作者相默契,作品中的意境往往能够意会。而难以言传。

有些楹联的意境往往不在艺术形象本身,而在形象之外。欣赏者要从“象外”去体味意境,如河北正定隆兴寺联:“云笼夜月原无碍,鸟宿秋林亦放参。”

佛寺的夜月笼罩在薄薄的云雾之中。月色的有无浓淡本都一样,就连那栖息在枝头的小鸟也闭眼垂头。入定参禅。此联的描写形象生动,但其意境却在形象描写之外——秋夜的宁静,作者以动设喻,却取其不动之境,隐含着佛寺的清静,更衬托出佛性的清静。鸟儿垂头闭目地“放参”。将人定参掸的专注境界巧妙地托出,似乎鸟儿也与众生一道羽化登仙,

这时忘我的欣赏者也在寂静中领悟着禅家空无寂灭的禅理,这种“景生象外”“意在言外”的清寂的意境,给欣赏者一种超然物外,心无挂碍的审美感受。

有些楹联的意境是实境和虚境相结合的产物。实境是具体的,有形的、现实的;虚境是存在于想象中的无形幻境。它是由实境的暗示,象征作用产生的,如硕庆题云南昆明黑龙潭联:“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

上联写实境,描写了黑龙潭的唐梅和潭水。点出了这个风景区的特殊景观。并未对唐梅和潭水作细致的工笔刻画,下联用虚写的方式,给欣赏者一个奇特幻境——“四时烟雨半山云”。欣赏者受作者现实的具体境界的启发和诱导,自然地将烟笼云锁、溟潆茫远的虚景和梅花、潭水的实景完全契台一起,将一个优美的画面推向极远之处,并化画面有限境界为广阔天地,使欣赏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也就是突破有限,通向了无限。从作者的画巾情。欣赏者体悟到画外意;作者画中取象,欣赏者画外取境。

作者所描写的现实的具体境界必然要导致欣赏者产生与作者所要传达的相一致的想象境界,这是一种自然的默契。

“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

这是泰山壶天阁联。上联说,攀登泰山一半,就到了壶天阁,它既是实写,又语意双关,蕴含着对泰山的由衷赞美:才登上泰山一半就进入了令人迷醉的神仙境界——“壶天”。道家将“壶天”称为仙境。道家经典(《云笈七签》载:“(施存)学大丹之道……后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称‘壶公’。”后来人们称神仙为“壶天”。下联为探幽揽胜者展现了一个美好前景,攀越那重重叠叠的千嶂万壑,到达泰山极顶才是真正的“福地”!透过字面,可以领悟出联语为欣赏者揭示出一种人生的真谛:只要不畏艰难险阻,只要不停步地攀登,就能达到光辉的顶点!只要追求并超越有限,就能达到无限,达到永恒,达到与大自然相融会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只有当人与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才能得到所谓“极乐”“至乐”的审美境界。

一个出色的楹联欣赏者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所获得的审美内容远远不止作品表面所显现的含意,而是通过感受与理解,在原作品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开掘拓宽楹联作品的内涵,扩展出一个新的审美世界,以获得更为丰富多彩的精神享受。

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遇到坎坷,相知的朋友往往赠送这样的楹联,表永安慰和鼓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此联对仗工整,节奏明快,语言晓畅,形象生动鲜明,给人以美的感受。再深入一步,我们了解到此联是一副集句联,集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此涛的背景是,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此时白居易亦从苏州归洛阳,二人相逢扬州。白居易在筵席上赋诗相赠,其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句。对刘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刘禹锡在酬诗中有两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此作为对白诗中二句的应答。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身遭不幸,但没必要为此消沉颓唐。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逢春。他从白诗中翻出此两句。反而成了对白居易的劝勉: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变迁要从容应对,对宦海沉浮要达观。该联充分表现了刘禹锡坚韧不拔的意志。

文学欣赏第4篇

关键词:文学欣赏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通称美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审美教育作为审美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审美活动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审美活动与教育活动的结合,与其他教育一样同是人生实践的重要方面。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与趣味,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的生活更富有情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和完整的心灵和人格。审美教育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以艺术和美作为其特殊的教育手段,它既要服从于审美教育的目的,又以其特殊性必然会反过来制约审美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学中必须要处理好审美与教育这二者的关系,既不能以审美吞没教育,把审美教育变成一种消遣、娱乐活动,又不能不顾艺术和美自身的审美特性,从而导致审美教育主旨的丧失。把审美与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正是确定文学课审美教育独特内涵的基本出发点。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任务在于,把美感和许多世纪以来创造的美变为每个人心灵的财富,变为个人的和人们之间道德关系中的审美素养。”文学课的审美教育,正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实践。

一、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是一种“动之以情”的美感熏陶式教育,是一个寓教于乐,感染陶冶的过程。文学课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剖析形象来教育人,通过朗读来感动人,使学生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体会作品深邃的思想内涵,进而转化为自己对美的欣赏,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例如:《祝福》,展现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惨酷,讲授时可以借助影像资料再现祥林嫂悲苦的一生,使学生有一个形象认识:妇女解放必须自身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能进行有效的斗争。同时也认识到悲剧的美感作用。《爱莲说》塑造的是“出淤泥而不然,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形象,讲解时借助绘画手段,完整地再现莲花“亭亭净直”,“不蔓不枝”的高洁形象,使学生由莲花的形象联想到一切具有莲花品质的人,进而明白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体会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寓情于景于物,意境优美。

审美教育在朗读中也有所体现。朗读是完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陶冶学生美好情操的重要手段。朗读可以带给学生一种愉悦的美感,这种美感来自文章斑斓的色彩,来自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发现的喜悦,欣赏的感动。轻吟漫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会陶醉在那注入了纯情的一个个意象中,感受到他那故地重游、乍逢即别的一段思绪和一步几回头、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情如云飘逸,情如水清爽。在一遍遍的朗读中,美感自然渗透于学生的心灵。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二、欣赏文学作品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人们欣赏文学作品而感到愉快,一方面因为他在这一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也因为他感到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欣赏对象中得到了肯定,审美能力只有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审美能力是人们发现、感受、鉴赏、评价以至创造美的能力。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正是发现美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文学欣赏是一件艰难而复杂的事情,需要我们多阅读、多思考、多品味。比如:在读《红楼梦》时,有人只是看到了撕心裂胆的宝黛爱情悲剧;有人却从爱情悲剧中看到了封建叛逆者的形象,看到了深刻的爱情悲剧变成了深刻的社会悲剧,看到了围绕着宝黛的爱情悲剧,作者展开了对于封建主义统治的全面的广泛的揭发和控诉,听到了作者对于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挽歌。这两种人中,显然后一种人的鉴赏水平较高。前一种人只是被动的着眼于故事,后一种人着眼于艺术,他们从现实的描写中看到了问题的实质。这就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欣赏,而这种欣赏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在欣赏文学作品时,首先,要对作品进行考察、研究,阅读时要加入自己的情感活动,想象活动,理解活动。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始终要处于主动地位,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阅读每一部作品都需要仔细玩味咀嚼。艺术史上曾有这样一个著名的事例:“唐阎立本至荆州,观张僧繇旧迹,曰:‘空得虚名耳。’明日又往,曰:‘尤是近代佳作。’明日往,曰:‘名下无虚士。’遂坐以观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作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审美能力不可谓不高,但他初见张氏的画作,却未能发现其真正的艺术价值,这说明艺术欣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揣摩。如:《哈姆雷特》表面看写的就是一个复仇故事,但实际上它真实地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这深一层的意义只有在深刻阅读理解之后才能体会,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称为文学欣赏;才能从好的作品中得到更深刻更自然的感动;才能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其次,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人的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注意这些素质的培养,并能把良好的素质与文学欣赏结合起来,那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

教师除应具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等素养,还应有审美素养。审美素养包括对美的感知能力、欣赏水准、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心理品质,只有具备相当的审美素养,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才能通过自身的修养影响和塑造自己的教育对象。卢梭说:“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一个有着高品味审美修养的教师必然具有美的师德,这是审美化人格的外化力量。教师加强审美修养,提高审美素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有一定的审美经验,并以此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能力。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知多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一方面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又以自身的品德、学识、情操以及仪表影响学生。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不光是科学和艺术的知识,而且有道德和人格的示范,这是一个远比传授知识复杂得多、深刻得多的道德和审美施教与受教过程。因此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和各类人才的造就者,不但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素质,而且还应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艺术知识和完美的人格,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

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质就是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挖掘作品的各种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结合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以达到完善学生人格学会审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78。

[2]杰普莉茨卡娅:《教育史讲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58。

文学欣赏第5篇

(一)文学欣赏选修课对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文学欣赏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应充分利用其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加强艺术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修养的目的。郭俊敏认为文学欣赏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能力,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素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心理素质”。邹积艳在研究中提出了在文学欣赏课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方法。王秀娟就文学欣赏课程的性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如何有效地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等问题进行探讨。赵志英、王爱峰从高职院校进行人文教育的意义、文学类公选课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高职文学类选修课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举措三个方面,探讨文学类公选课与大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

(二)文学欣赏选修课是学生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从小接受语文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学重在语言文字基本知识的记诵,真正能在文学世界中欣赏、体味,得到审美享受的机会并不多。王晓彬尖锐地指出“,中国的学校教育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的文学教育”“,现行的语文教育充满功利色彩”“,文学教育彻底远离了情与美,文学作品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学生也对文学失去最基本的兴趣”。郭俊敏认为,“利用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语言教育的价值”,而“文学欣赏课是展示、发挥文学作用的最好形式”。文学欣赏课能“通过对古今中外的名作赏析,使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通过作品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个性”。罗杰文指出,文学欣赏课应重视培养审美情趣,并与审美文化教育结合,而其关键在于教师。

(三)文学欣赏选修课对学生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罗杰文还指出,文学欣赏课要促进健康人格的完善,并与心理健康教育挂钩。教师应注意通过文学作品中典型形象,对学生进行形象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健康人格不断完善。“这种与文学教育挂钩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来得更加深刻和扎实,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更具恒久性。”席云玲、袁庆华等研究者具体分析了文学欣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等。谭莉萍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进行了专门的表述,提出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除了知识素质目标、能力素质目标外,还应树立思想品德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有机、有序、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

(四)文学欣赏选修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出学生的整体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也通过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文学欣赏课程在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充分利用文学欣赏这一宝贵资源“,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活动内容,于潜移默化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王世银提出,文学欣赏是构建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流样式,文学欣赏态度与观念是校园文化构建的方向,文学欣赏课程是校园文化构建的平台,文学欣赏活动是校园文化构建的方式。

二、开设现状分析

文学欣赏选修课在高职生学习生涯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其课程开设现状及实际收到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研究者纷纷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以期改进课程的教学状况。陈萍、李连富认为,深化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澄清学生在以下问题上的模糊认识:选修课与必修课、文学欣赏课与语文、文学欣赏课与专业课。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并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文学欣赏课的学习对掌握专业知识、习得职业技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付玉东分别从学生自身、学校、社会角度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文学欣赏能力不高的原因,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在文学欣赏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文学欣赏教学应当遵循感性体验和理性启悟相统一的原则,改革的途径主要是吸收传统文学审美教育的“和谐”理念、树立批评意识、把握科学理性的价值取向。朱建宏认为当今文学欣赏选修课开设存在以下问题:选修课发展不平衡、文学欣赏正受冷落;选课程序不够规范、教学环节缺少管理;选修制度不够健全、文学师资力量缺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加强文学欣赏课程价值认识;规范文学欣赏课堂教学管理;加大文学欣赏选修制度管理;配备文学欣赏课程优秀师资;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选编高质量的教材。马春志针对文学欣赏课程实际教学效果下降的问题,提出要针对高职学生特点,重视学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万薇薇则针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刘丽娟指出“,职业技术学院文学选修课的根本性矛盾表现为教学内容与特定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之间的尖锐冲突”,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寻求目的与手段、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三、教学改革研讨

传统的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重理论,轻运用实践;重讲授,轻参与。学生学习完全是被动的接受,失去了学习兴趣。为适应高职教育目标的需要,高职文学欣赏课程需要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王婷认为“教学内容应当突出文学文本的常识性、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和文学体验的情感性,同时应选取一些贴近高职学生日常生活和情感生活的文本”,“在理论讲授部分,应该注重深入浅出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课程也承担着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功用。万薇薇提出当代流行文学作品的选择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讲课篇目的制定,以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王丁在概述了不同学者对文学欣赏概念的诠释并阐释了文学欣赏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形成集师生文本选择互助、课堂文本赏析互动、课后文本创作促进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万薇薇根据教学实践,设计出“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主要由五部分构成:教师讲授、课堂讨论、个人发言、教师评点、书面成文”。

(三)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王婷针对高职学生思维活动较为活跃的特点,提出应该采取和开发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问题讨论分析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陈娴娴具体探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文学欣赏课程中的具体操作,如“采用头脑风暴法,激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采用角色扮演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何彩霞指出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被学习”转为“要学习”,由灌输变为引导,包容不同观点,由“必须”转为“如果”。王晓彬提出要“大力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直观形象教学,以帮助他们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

(四)教学手段改革研究

冯华提出为提高教学效果,需引入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融文学、绘画、音乐、解说、视频技术为一体,声情并茂、图文流畅,使课堂生动活泼”,并介绍了多媒体软件应用于课件制作的案例。

(五)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王婷、万薇薇等研究者指出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多元化也需要建立与之相一致的评价机制,注重考核形式的多样化、过程化,综合上课考勤及纪律、课堂活动参与度、课下读书笔记情况和期末考核五部分,从以知识为主向以能力为主转变,让考核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此外,还有研究者将先进教学理论和思想引入文学欣赏课程研究,如樊洁、王芳《对话理论在文学欣赏教学中的应用》、何红梅《高职院校文学欣赏模式化教学探析》等。

四、学情学法研究

还有研究者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要发挥学生在文学欣赏中的主体性作用,掌握文学欣赏的方法,提高文学审美能力。许丽总结了“以文学的眼光赏析文学作品”、“走近作者的世界”、“入其内,出其外”及“体味深层的哲学意味”四种方法。闫灵芝在总结高职学生文学欣赏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提高高职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途径:稳定注意、感知形象、展开想象。万薇薇还提出要有效利用第二课堂等方式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作品并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

五、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研究展望

文学欣赏第6篇

论文摘要:表象有其独特的特点,具象性、概括性、可塑性、间接获得性。因其独特的特点,创作者根据文学创作规律把现实世界里丰富多彩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塑造出丰满、形象各异的文学形象。表象的存在也是读者欣赏的基础,在文学欣赏中,读者只有借助于头脑中固有的表象,才能将文学作品呈现给我们的奇异美妙的世界还原成一个形象生动的审美世界。表象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表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文学创作和欣赏就其过程而言,都是综合了多种因素,诸如作家读者的生活、经验、学识、兴趣、感知、理解等,都是各种因素经过复杂融合的过程。我们无法把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中的要素进行单

一、细化、明晰的分割,形成科学定理、公式一样的内容。但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仍然需要从不同细小的点出发,来认识它们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促进或完成文学的创作和欣赏。

什么是表象?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与感知种类一致,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觉表象等。表象有具象的表象和抽象的表象,它不仅是一个或几个画面,一个或几个形象,还可以是一段故事,一段情节、一种体会、感触甚至可以是一种意境、一种寄托、一种憧憬。表象具有五种形态。第一,个别表象,即是某一个具体、个别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在大脑留下的印记,它具有定性的特点。第二,概括表象,它是指记忆中某一类事物的形象。它比第一种带有概括性,带有类的特点。第三,回忆表象,是指头脑中重新浮现出的过去生活经验的积淀,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头脑里可以呈现出小时候玩伴的形象、自己以前住过的房间的布局及各种用品的模样等等。它是再生的表象。第四,想象的表象,是指大脑中未曾记忆过的凭借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内心表象。例如,日本的富土山,即使是没有登过它的人,也能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座巍峨的雪山。第五,不同感官感觉知觉的表象,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通感所获得的不同的表象。

文学创作不像其它科学创造发明,是直接对物质实体的加工、改造,那么,文学创作的对象是何物,我们从直接来源上看,就是表象(当然是源于对生活感知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表象就是文学创作的基源,没有表象,文学创作就无以为托,缺少了加工的原料。当然,如此说,也不是有了表象就有了文学创作。表象不仅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源,它也贯穿文学创作的始终,金开诚就说过“从量上说,文学创作的自觉表象运动贯穿于全过程,无所不在,因此它在整个创作的心理活动中占有巨大的比重。但更重要的是从质上说,自觉表象运动本身就是反映客观事物、进行艺术构思、结出艺术成果的主要手段。rr(1]101文学创作不是一毗而就,它是个过程,这里试从文学创作的不同阶段和文学欣赏来分析表象在创作和欣赏中的基源和手段作用。

在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首先是材料(信息)储备,无论作家的材料是来源于自身的直接感知,还是源于间接的文字阅读,他们都终将转化成一种记忆表象,作为材料存储在作家的头脑中,黑格尔说过,艺术家需要“通过常在注意的听觉和视觉,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人心灵里”,川形成创作的基础。普希金娜的相貌表象存储在托尔斯泰的脑中,几十年后,作家依此创造了安娜的相貌;凡尔纳在书刊中获得的信息表象,成就了他的一百多部(篇)幻想小说。

作家头脑中储存的表象数量不可计数,不是每个都转化成了作品,这就要经过艺术发现阶段,也可以说成是,作家对表象的意义的一种发现,周敦颐在莲花身上看出了君子的本色。有了这些,在一定的动机下就可以使作家投人文学创作中,在这个过程中,表象有时可以成为创作的诱因、动机。巴金一次夜里醒来,看到黑暗中湿流流的闪着微光的抹布,在这一表象的触动下(创作时离开了具体事物存留的就是表象了),开始了小说《抹布》的创作。

具备了上述内容后,文学创作进人了构思阶段,开始形成创作的内在意象。“意象对于任何物象的再现,本质上都是主体对记忆痕迹的再现”,〔’〕所以说,构思阶段就是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就是各式各样的自觉表象运动,主要是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这常被说成是运用想象(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作中将形成的形象都非作家头脑中储存的表象,它已注人了情感、思维的改造。关于构思中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许多作家和理论家都结合实际的艺术经验做过生动的描述。歌德在讲他对《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女主人公夏绿蒂形象塑造时,就说得极为明确:“我写东西时,我便想起,一个美术家有机会从许多美女中撷取精华,集成一个维纳斯女神的像,是多么宠幸的事。我因不自揣,也模仿这种故智,把许多美女们的容姿和特性合在一炉而冶之,铸成那主人公夏绿蒂;不过主要的美点,都是从极爱的人那)L撷采来的。好诊索的读者因此可以发现出与种种女性的相似之点,而在闺秀们中,也有人关心到自己也许是个中的人物。>.y)so这是构思中表象自觉运动(分解和综合)的很好诊释。构思过程中,无论是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还是表象的深化、异化,都是创作构思中对表象的加工,正是因对表象的创造,才有了文学形象的胚胎。

内在的构思要借助语言文字外化于笔端,才算完成了作家角度的文学创作。“语言的斟酌是始终联系着作者的表象运动的”,f}lu2>贾岛在创作“僧敲月下门”一句时,对“敲”的选择到底是“推”或“敲”,他总在做手势,这不难想象他脑子里正在进行相应的表象活动。还有,作家根据情感进行创作,一定要把情感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种意象。“他自己对于这个情感一定要变成一个站在客位的观赏者,然后才可以得到形式的完美。..}a)作家需要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反复思考,所描绘形象是否贴切、真实传达了自己的审美理想,这一过程是必要有表象的参与。还有文学创作中的各种创作手法,如比喻、象征就是各种各样的表象联想。

从狭义上可以说,文学创作就是积累表象—加工表象—创造新表象的过程。

二、表象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

按接受美学的观点,作家完成创作并不等于真正完成了作品,作品需要读者的阅读、欣赏,才算真正的完成了。表象在创作中是创作的基源、手段,并贯穿文学创作的始终,在文学欣赏中表象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于其它科学、哲学著作的阅读,文学以形象性为主,为更好地欣赏作品,同样需要借助于表象。这里表象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更好阅读、体味的手段使用吧。例如,读一首唐诗,大概只要几十秒,可如果人们真的只用这短暂的时间去读,那就决不能算作欣赏艺术。“只有对诗句进行反复的吟咏和玩味,才能由本身并不具形象性的语言符号引起相应的的表象、联想,从而产生丰富的形象感,并领略其中的意境或理趣。a[1)373表象可以加深你对作品意韵的体味,并形成深刻持久的阅读记忆。新晨

文学欣赏第7篇

1.1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生活调节的作用

文化学习阶段任务很重,尤其是高中生,不仅有学习中的压力,在精神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他们可以听音乐来舒缓紧张情绪,调节学习的节奏,调整神经疲劳,减轻心理压力。因为听音乐能使人快乐,有一种享受的感觉。此外,科学证明,当音乐通过听觉器官进入大脑,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伴随着感情的变化,人能感到精神愉快、兴奋,同时,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分泌,促进消化,缓解疲劳。

1.2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道德文化培养的作用

音乐欣赏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思想品德,不仅能发挥政治文化的作用,还能起到更深层次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作用。从音乐本身来说,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能唤起学生心中的高尚道德情操。通过优美的音乐,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便陶冶了高尚的情操,可以说音乐和艺术是学生心灵塑造的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刺激与净化,促进学生的精神升华,使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审美观,形成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和“假”、“美”和“丑”“、善”与“恶”的基本素质。

1.3音乐欣赏教学模式加强情感素质的作用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必须特别注重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引导。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模式可以通过音乐欣赏的过程使学生得到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无限的想象,音乐引领学生的艺术观念,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使他们在思想、道德、性格、气质等各个方面发生变化,提升修养,甚至升华成道德情感和道德信仰意识。

2音乐教学中的欣赏教学模式改进对策

2.1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发学生的想象力

欣赏教学要使学生将音乐作品和生活经验的表现手段联系起来,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用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造力。学生对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意,但却不敢说出来、表现出来。为此,在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请你们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请大胆地演讲出来,我们的教室是你们的舞台。音乐带给人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

2.2从音乐本身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交流

我们欣赏这类的作品,都会遇到一些艺术歌曲、歌剧,这些学生都比较陌生,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作品所显示的特点与具体内容,重点探讨音乐内容,分析创作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情感。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可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欣赏积极性。

2.3教学安排学生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作品

完善音乐中的欣赏教学,还需要教师在上课时多安排一些学生熟悉、或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作品。欣赏教学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欣赏一些世界名曲,或是教材上那些经典的却基本上没有学生听过,也不为学生所感兴趣的曲子。学生不熟悉、或者不感兴趣就不会集中注意力,从而达不到欣赏教学本来应该发挥的作用。所以,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合理的安排欣赏题目,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喜好来进行选择,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网络上的一些流行作品来选择。相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作品势必会为课堂增添更多的活力。

2.4以流行音乐为引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