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图书馆专业工作计划(合集7篇)

时间:2022-03-10 08:19:29
图书馆专业工作计划

图书馆专业工作计划第1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员;专业馆员;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35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4100

Abstract The status of recognition and demand of professional librarians' professional ability in academic library is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and the number of professional librarians in academic library, recognition and demand of the ability that professional librarians should possess, classified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of the librarian in academic library are analyze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librarians' professional ability development in academic library: the definition of professional librarians and assistant librarians be made clear; the frame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be determined; professional ability promotion system be set up, and establish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authentication system be established.

Key words academic library; librarian; professional librarian;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美国科技情报学会、美国专门图书馆协会、加拿大研究图书馆协会等12家国外图书馆及其相关专业机构都制定了图书馆职业能力声明[1],如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制定的《法律图书馆员研究生课程指南》将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能力与学科能力[2]。美国专门图书馆协会将专门图书馆信息专家应具备的能力分为3种,分别是专业能力、个人能力和核心能力[3]。此外,国外的一些大学图书馆也制定了馆员的职业能力,如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图书馆制定的馆员的核心能力包括责任心、适应性、交际能力、职业知识/技术取向等[4];南佛罗里达大学图书馆制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每年业绩表现检查的代表性指标有8个,分别是:岗位知识、生产率、工作质量、沟通、服务标准、团队协作、能动性、解决问题[5]。我国尚无特定组织对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出标准,仅见一些图书馆和学者对图书馆员职业能力进行了相关培养实践和学术研究。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开展了馆员素养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前沿追踪、其他素养[6];宋姬芳[7]以北京地区16所高校为调查对象,调查了图书馆对聘任人员的学历要求、学科专业要求,图书馆对馆员继续教育的规划、内容与形式等;郭晶等[8]研制了一套“中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能力标准体系”。但目前,图情学界对于专业馆员的职业能力构成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也尚未有明确的指标。本文在调查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认识与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建议。

1 研究方法和过程

本研究中的专业馆员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以下简称《规程》),专业馆员一般是指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的图书馆员[9]。职业能力指专业人员为执行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领域相关知识与技能。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调查问卷根据国内外图书馆职业能力相关文献设计,正式调查前,进行了试调查并征求了数位实证研究专家的意见,在综合考虑收到的反馈意见基础上修改完善问卷。问卷分为选择题和开放题两部分,共设20小题,以选择题为主;问卷内容分为两个部分:问卷填写者个人信息、专业图书馆员认知与需求调查,在专业图书馆员认知与需求调查方面,主要涉及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数量情况、对专业馆员应具备的能力的认识与需求、高校图书馆开展馆员分类管理与馆员培养情况等方面。调查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将问卷内容通过问卷星,并通过C人堂QQ群等多个社交平台发送调查问卷的链接。调查时间为2016年3月31日- 4月30日,收回有效问卷412份。

2 问卷填写者的基本信息

回收的412份问卷的填写者,除一位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外,其他411位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从问卷填写者所在院校的办学层次来看,分别涉及985高校、211高校、地方本科院校、军校、高等专科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等;从其性别来看,女性占67.96%,男性占32.04%;从年龄分布来看,30岁以下人士占12.38%,30-39岁人士占51.7%,40-49岁人士占27.43%,49岁以上人士占8.5%;从其职称来看,正高占5.1%,副高占27.91%,中级占51.46%,初级占12.62%,其他占2.91%;从学历看,博士研究生占6.31%,硕士研究生占57.52%,本科生占35.19%,大专生占0.97%;从其职务看,馆长/书记占3.16%,副馆长/副书记占5.34%,部主任占32.28%,无任何职务者占59.22%。问卷填写者分布范围广,从年龄、职称、学历等方面来看,问卷填写者多为精力旺盛、学历较高、关注图书馆发展、对于图书馆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中坚力量,所以,问卷填写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 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数量情况

本研究设置所在馆的专业馆员数量占本馆总人数的比例分为6个数值段:

3.2 对专业馆员应具备能力的认识与需求

“对专业馆员应具备能力的认识与需求”部分也是本次调查的重点,该部分的调查共涉及4个问题,其中有一个是开放式问题,另外3个问题都设有开放式回答的选项。

(1)“您认为图书馆哪些岗位最需要专业馆员”(可多选),问卷中列出了4大类岗位,分别是学科服务、资源建设、技术支撑、图书馆管理(见图2)。调查

结果显示,各个选项所占的比例按学科服务、资源建设、技术支撑、图书馆管理这一顺序依次降低,选择学科服务岗位和资源建设岗位的比例差不多,可见,问卷填写者对这两类岗位的专业馆员要求已经达成了共识;选择“其他”选项并填写了相关信息的占5.83%,通过这些信息,我们了解到,一些问卷填写者认为:馆长领导层、情报研究、阅读推广、参考咨询、信息检索、文献检索课、科技查新、档案特藏管理、知识服务、读者服务等岗位也需要专业馆员,另有一位问卷填写者认为:每个部门都需要专业馆员,但不是需要每个部门全是专业馆员。

(2)“您作为高校图书馆馆员,已具备以下哪些职业能力”(可多选),此题共列出了7种能力,并允许通过“其他”选项自行填写。其中选择信息素养、基础业务能力(英文文献阅读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岗位业务能力(岗位相关基础知识、岗位操作技能等)、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实效、准确性、与用户沟通能力等)、职业道德(主动服务的意识、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等)等选项的比例都超过了80%,选择学术研究能力(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撰写专业研究论文的能力)的比例为62.38%,选择创新能力(服务项目及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等)的比例为48.3%,可见,问卷填写者普遍比较欠缺的能力为创新能力。此外,有1.7%(5位)的问卷填写者通过该题的“其他”选项填写了内容,涉及具备良好的书面和口头沟通能力(对外能与数据商谈判、对内能够主持各类会议、写报告)、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见表1)。

(3)“您认为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应具备哪些职业能力”(可多选),此题的选项设置与上一题相同。其中,选择信息素养、基础业务能力、岗位业务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职业道德等的比例都在9成以上,选择学术研究能力的比例稍低。此外,有6.55%(16位)的问卷填写者通过该题的“其他”选项填写了内容,他们认为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应具备的能力主要涉及:不断学习的能力,数据挖掘技术及数据推送技术,领导力,数据分析能力,数据管理能力,团队精神,宣传表达能力,更高层次的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感,教学能力等方面(见表2)。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技术环境、应用环境、用户环境,以及我国当下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政治法律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密切相关。图书馆事业为满足不同读者需求而进行相应要素组合所形成的运行形态,是影响图书馆职能及图书馆职业能力变化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信息素养、基础业务能力、岗位业务能力、服务能力、职业道德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均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创新能力的提升尤为迫切。《大学与研究图书馆新闻》(C&RL News)2016年第6期了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研究计划与审查委员会撰写的研究报告《2016年高校图书馆发展大趋势》:研究数据服务;数字学术;馆藏评估趋势;图书馆集成系统与内容提供商/完成并购;学习证据:学生成功,学习分析,证照审核;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新方向;替代计量学;新兴员工职位;开放教育资源[10]。面对上述大趋势,职业能力因需而变,尚有诸多“其他”职业能力涌现。

(4)“您对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有何其他意见或建议”(如专业馆员应该是什么样子?专业馆员应 岗位谈),在412份问卷中,有47份问卷未提出具体意见或建议,其中有42份问卷填写“无”,其他5份问卷表示“不清楚”;其他365份问卷都提出了具体的意见或建议,这些问卷中填写的内容可以归为三大类:第一是关于专业馆员自身能力条件的看法;第二是关于专业馆员制度贯彻实施方面的建议;第三是关于专业馆员及发展现状相关的表达。①关于专业馆员自身能力条件的看法。填写结果中体现的专业馆员应具备的能力条件主要涉及: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意识、创新能力、职业道德、除图情专业外的其他专业背景、信息素养、沟通能力、宣传及营销能力、岗位技能、科研能力、熟悉学校学科设置及课程安排等基本情况、熟悉图书馆各岗位基础工作、团队意识、计算机技术、英文阅读能力、社交媒体运用能力、专业馆的图书馆员应具有双学位、专业馆员应具有硕士学位等;②关于专业馆员制度贯彻实施方面的建议。主要涉及面向上级机构的建议、面向高校图书馆的建议两个方面。在面向上级机构的建议方面,主要涉及如下内容:参考美国(国外)关于专业馆员的政策;国家进行专业馆员资格认证;国家应该出台强制性在职培训制度,将此纳入高等学校评估体系;专业馆员职业能力最好不与职称直接对等;加强政策层面的引导;由统一的机构开展专业馆员培训;工作内容上对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有明确划分;出具更加详实可行的馆员职业发展规划,并由高校图书馆支持馆员进行深造;形成相关的硬性规定,提高专业馆员制度执行的效果;应该用学历要求制定统一的入门门槛;高校提高对图书馆的重视等。在面向高校图书馆的建议方面,主要涉及如下内容: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的建设;高校图书馆有计划引进或培养专业带头人;高校图书馆应鼓励馆员在职学习和进修;高校图书馆的领导要鼓励馆员提升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实行专业馆员进馆后各部门轮岗制;新馆员入馆时辅导其规划职业生涯,确定今后工作发展方向,制定学术发展研究方向和培训计划;专业馆员首先在部分类别中(学科馆员)推行,采用自愿原则,分步培训、考核;鼓励馆员进行继续教育,开展图书馆学界的交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开展岗位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专业馆员应该更加细化,如做学科分析的最好是文献计量学专业出身,做查新的最好是专业技术出身;高校图书馆应该提高专业馆员的比例;高校图书馆目前要做的工作应该是对在职馆员的职业能力进行梳理归类,对每个人进行职业规划,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制订培养计划,派馆员进行培训和进修等;③关于专业馆员及发展现状相关的表达。主要涉及如下方面:一些高校(专科或职业技术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还比较低;受限于图书馆经费,馆员很难有外出培训机会,大多需要自费培训,经济压力大;图书馆内人手紧缺,团队协作意识不够强;个别问卷填写者对专业馆员术语不理解等。

3.3 高校图书馆开展馆员分类管理与馆员培养情况

3.3.1 馆员分类管理

本次调查设置了“贵馆是否实行了或正在酝酿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的分类管理”一题,调查发现,7成以上的问卷填写者选择了“目前还没有”这一选项,而选择“已经实行”选项的仅占4.37%,选择“正在酝酿”选择的占12.62%,其他8.98%选择了“不清楚”。选择“已经实行”选项的问卷填写者来自16所高校,除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外,其他15所高校分布在江苏、广东、辽宁、贵州、湖南、湖北、重庆、浙江、上海等省份,其中,江苏、广东两省各有3所院校;15所高校涉及985院校、地方本科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等办学层次的院校。已经实行馆员分类管理的高校图书馆数量虽然不多,但也说明了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具有了馆员分类管理的意识;这些高校分布的省份较广,涉及不同的办学层次,有利于馆员分类管理理念的进一步传播与推广。

3.3.2 馆员培养

高校图书馆实施馆员培养计划能够促进馆员的发展。本次调查共有2个馆员培养方面的问题。

(1)高校图书馆为提高馆员职业能力开展的培训工作。随着图书馆的发展,馆员职业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为提高馆员职业能力开展一些培训工作,能够促进馆员职业能力的发展。问卷中设置的“贵馆为提高馆员职业能力开展的培训工作包括”选题共设置5个选项,此题为多项选择题。调查发现,开展“岗位技能培训”的比例最高,达67.96%;其次是“图情基础知识培训”,达58.01%,开展“馆员职业道德培训”的为41.2%,没有开展任何馆内培训的占16.75%;可见,“岗位技能培训”和“图情基础知识培训”都是高校图书馆重视的培训内容,这些培训可以让馆员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及相关的图情专业知识,较好地完成基本的岗位工作。选择“其他”选项并填写相关内容的占7.77%,通过问卷填写者填写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除了问卷设置比较大众的三类培训外,个别高校图书馆还开展了数据分析、前沿研究进展、互联网应用能力、学科知识等方面的培训,还有的高校图书馆以交流会的形式安排外出学习馆员回馆后为其他馆员介绍所学知识;也有高校图书馆派馆员参加省图工委举办的业务培训、图情行业内的培训、学术年会等培训或会议,或派馆员到其他高校图书馆交流及学习;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图书馆则有固定的政策,即“每个馆员每年有固定经费,可自由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专业会议、培训讲座;管理员则需要申请”。此外,个别高校图书馆的培训还存在不系统、惠及的馆员少等方面的问题。

(2)高校图书馆培养高层次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以及实行“馆员在职学习和进修”计划的情况。《规程》要求:“高等学校应将图书馆专业馆员培养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重视培养高层次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鼓励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在职学习和进修,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依据《规程》这一要求,本次调查共设置了3个问题。①“贵馆是否重视培养高层次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有41.02%的问卷填写者选择“重视”,其他58.98%的问卷填写者选择“不重视”,可见,尚有较多的高校图书馆未对培养高层次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对选择“重视”选项的问卷填写者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仅有44.51%的高校图书馆制定了相关的激励措施来培养高层次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其他55.49%的问卷填写者所在的高校图书馆还未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②“贵馆是否正在酝酿或已经出台‘馆员在职学习和进修计划’”,选择“已经制定该类计划”的占18.93%,选择“正在酝酿该类计划”的占22.82%,选择“无该类计划”的占36.65%,有21.6%的问卷填写者表示“不清楚”,由此可见,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在职学习和进修还有待于更多高校及高校图书馆的重视,作为高校图书馆,宜针对本馆岗位设置情况,以及本馆工作人员的学历、职称、岗位能力等情况,制定馆员在职学习和进修计划,并积极争取学校有关部门的同意,使本馆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在职学习和进修的途径,进一步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③“您是否有过在职学习或进修的经历”,62.14%的问卷填写者有过这种经历,其他37.86%的问卷填写者没有过这种经历;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在有过在职学历或进修经历的问卷填写者中,有5.67%的人有国外学习或进修经历,另外94.33%有过国内学习或进修经历,可见,被派到国外学习或进修的图书馆员还很少,由于国内学习或进修的花费及办理手续都相对简单,使得更多的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仅有国内学习或进修的机会。

4 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发展建议

4.1 理解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与辅助馆员的界定

笔者在通过QQ、微信等宣传本次问卷调查事宜时,一些高校图书馆员反映,不知道如何界定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规程》中虽首次提出了专业馆员与辅助馆员这两个术语,但也未对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进行明确的界定。对于此问题,参与修订《规程》的专家给出了界定的方法,以帮助高校图书馆员深入理解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如雷震[11]指出:专业馆员承担文献采选、编目、信息咨询、学科文献服务、数字图书馆建设、信息素质教育教学等专业工作,是需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方能胜任的工作;辅助馆员承担文献加工、书库管理、解答一般咨询、安全值守等经过短期培训即能上岗的工作;燕今伟等[12]指出:在区分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应为专业馆员,而中级专业技师职务则是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交叉的一个区域。专家们分别从从事的岗位、培训的内容及时间,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界定了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的区别。结合《规程》中对专业馆员的界定及专家的解读,我们可以理解为:具有硕士学位,或经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并掌握专业服务技能是高校图书馆成为专业馆员的必要条件,能够胜任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工作的文献资源建设馆员、编目员、深层次咨询服务馆员、学科服务馆员、科技查新馆员、图书馆信息技术馆员、阅读推广馆员、信息素养教育馆员等都可以称之为专业馆员,已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馆员也可以称之专业馆员。

4.2 构建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框架

构建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框架,明确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需要具备的能力,是提升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的必要工作。职业能力框架有助于图书馆员认识自身所在机构拥有技能方面的差距,依据有关职位能力的描述,可以开展自我评估,亦可供职业能力培训提供参考。目前,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相关工作才刚刚起步或尚未起步,结合笔者的前期研究成果[1]及此次调查结果,笔者构建了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框架雏形(见图3)。

图书馆事业为满足不同读者需求而进行相应要素组合所形成的运行形态,是影响图书馆职能变化的重要因素。由于泛在网络发展和商业信息服务竞争,使用户需求朝着多渠道、移动化、社交化等方向

发展,进而促使图书馆向着新的业态转变。而图书馆新业态环境要求图书馆馆员职业核心能力随之改变,以应对信息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图书馆的冲击。图书馆员是图书馆运作的重要资源。各类型图书馆对核心能力的要求不同。不同类型的图书馆由于图书馆性质、任务和目标不同,对图书馆员的能力要求不尽相同。职业能力内涵具有历史发展性,并且呈现出逐步丰富与宽泛的趋势。

4.3 建立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提升体系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方式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对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也会随之变化,因此,专业馆员需要根据服务内容与方式的变化提高自身能力。专业馆员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一个个体,其职业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其所处的环境,一是其工作的图书馆,二是图书馆界的整体环境,因而,需要建立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提升体系。

4.3.1 高校图书馆重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培训

高校图书馆需要根据馆内岗位设置情况以及馆内专业馆员的职业能力情况,制定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培训计划。首先,制订馆内培训计划。如对于新进馆的具有硕士学位人员、拟调到新的专业性强的岗位的人员,高校图书馆应开展内部培训,请岗位专业技能强的专业馆员为上述人员开展能力培训,通过馆内培训,提升其岗位能力。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邀请馆外的专家到馆开展培训,如邀请图情界的专家讲授图书馆发展趋势方面的知识,开阔专业馆员的视野,提高其主动学习新知识的意识;其次,制订专业馆员外出培训计划。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馆员参加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如编目培训、科技查新培训等;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还可以与学校相关部门协调,安排馆员在职攻读国内图情专业名校的研究生,全面提升专业馆员的职业能力。

4.3.2 图书馆界上级机构重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培训

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上级机构的宏观协调与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简称“图工委”)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中发挥了协调、咨询、研究和指导作用,中国图书馆学会是我国全国性的图书馆及相关行业的社会组织,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简称“高校分会”)是中国图书馆学会的一个分支机构,“图工委”和“高校分会”都对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图工委”直接指导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因此,“图工委”拟定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将会极大地提高培训效果。首先,“图工委”可以召集高校图书馆界的专家,进一步深入解读专业馆员职业能力,拟定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培训计划,由专家制订的培训计划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其次,由“图工委”组织拟定的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培训计划具有很强的执行力,这种自上而下的培训安排容易得到高校主管领导的认可,从而使高校图书馆更多的专业馆员有机会参加培训。此外,“高校分会”可以发挥联合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号召高校图书馆联合开展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培训,成立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培训联盟,由联盟内高校图书馆的专家组建培训指导委员会,在联盟高校图书馆中开展到馆培训工作。

4.4 建立专业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是对个人是否具备从事图书馆工作所需知识与技能,并达到图书馆行业规定水平的一种资格认证行为[13]。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都实行了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14-17],我国也有研究者提出建立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18-21],但是我国尚未建立此类制度。在美国,专业馆员必须在ALA认定的图书馆学院系取得图书馆学硕士学位。当前,我国也正式提出了“专业馆员”术语,在馆员队伍建设理念方面已经实现了突破,我国图书馆界应该以此为契机,建立专业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首先,专业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建立及实行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研讨,由政府部门进行决策;其次,“图工委”和“高校分会”作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指导组织,应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主动承担起制定专业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及实施方案的工作[22],这也契合了国家关于“按规定需要对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水平评价的,改由有关行业协会、学会具体认定。”的政策要求[23];第三,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应以我国“专业馆员”的界定方法为前提,综合考虑到学位和专业技术职务等两个方面的因素;还要考虑到图书馆专业岗位因素,针对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专业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5 结语

国内对于图书馆员职业能力、高校图书馆的价值、专业馆员等,尚未有明确性的指标或共识。需要结合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发展史、图书馆社会职能和社会责任、图书馆学科体系和工作内容、图书馆工作者特质和素养等多角度考察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我国高校办学方式多样,目前处于又一次改革大潮,国家相关政策在调整之中。全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不平衡,量化指标提出的要求不宜过高,但对于高校图书馆职能的扩展要反映当前形势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本文旨在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认知与需求的情况,征求图书馆专家、同仁对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的意见和建议,并据此做出分析判断,为促进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我们将围绕如何在新业态环境下培养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新的职业能力,通过对图书馆馆长、图书馆员、图书馆学教师、图书馆用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地问卷访谈数据运用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具体量化各个影响因素对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的影响,为提出并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启云.国内外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进展与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4(3):23-29.

[2] AALL Guidelines for Graduate Programs in Law Librarianship[EB/OL].[2016-06-04].http:///about/graduate_guidelines.asp.

[3] Competencies for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EB/OL].[2016-06-04].http:///about-sla/competencies/.

[4] UNL Libraries’Core Competencies[EB/OL].[2016-06-05].http://libraries.unl.edu/StaffDevCore.

[5] Smith D J,Hurd J,Schmidt L E.Developing core competencies for library staff How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Library re-evaluated its workforce[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News,2013,74(1):14-17,35.

[6] 李杨,潘卫.高校图书馆馆员分类发展探索与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33(1):21-27.

[7] 宋姬芳,祝小静,于淼,等.高校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构建问题探析――基于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的调查[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9):44-51.

[8] 郭晶,兰小媛,宋海艳,等.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能力标准与资质认证规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1):48-53.

[9]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教高[2015]14号)[EB/OL].[2016-06-10].http:///sites/default/files/attachment/zxdt/guicheng2015.pdf.

[10] 2016 top trends in academic libraries:A review of the trends and issues affecting academic libraries in higher education[EB/OL].[2016-07-11].http:///content/77/6/274.full.pdf+html.

[11] 雷震.《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前后之比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4(2):14-19.

[12] 燕今伟,朱强.《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述要[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4(2):9-13.

[13] 魏春梅,盛小平.美国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与实施制度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4):17-23.

[14] 初景利,李麟.美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体系[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29-35.

[15] 邝婉玲,盛小平.英国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与实施制度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4):24-30.

[16] 陈娟,盛小平.日本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与实施制度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4):31-38.

[17] 李吉子.韩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41-44.

[18] 陈传夫,王云娣,盛钊,等.图书馆员去职业化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4-18.

[19] 马祥涛,田家才.我国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探析[J].图书馆学刊,2013(7):24-26.

[20] 郭晶,兰小媛,宋海艳,等.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能力标准与资质认证规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1):48-53.

[21] 王凌.从职称制度的弊端论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J].图书与情报,2009(6):123-126,143.

[22] 胡京波.图书馆学会在实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中的作用[J].图书馆论坛,2006(6):328-331.

图书馆专业工作计划第2篇

一、高校图书馆现状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要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对这个规定,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耳熟能详,也非常认可这个规定。我们经常强调图书馆是办好大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学校学术水平的象征。实际上图书馆现在远达不到我们想象的那样高的地位。从多年来的实践来看,学校层次越高,例如北大、清华等研究型大学,对图书馆的依赖性越大,图书馆在高校里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绝大多数高校的图书馆地位就没有那么理想,甚至还有点尴尬,处在高校里的第三世界,排在教学和行政人员之后,这在高校绝不是个别现象。

图书馆人员中非图书馆学人员所占比重大,同时还存在着人员外流、队伍不稳定的问题。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思想不稳定,特别是一些非图书馆专业毕业的人员,工作热情不高,鉴于目前就业的压力,仅仅把图书馆当作跳板,工作只求应付,不去钻研图书馆业务,一有机会就另谋高就。天津高校图工委曾对32所高校图书馆职工做过调查,发现非图书馆学专业分配到图书馆工作的人员中,80%的人对图书馆工作不感兴趣,50%的人已经跳槽。据了解,这种现象在高校图书馆中普遍存在着。

实际上因为图书馆收藏有多种学科的文献资源,也就需要多学科的专业人员,正如《规程》规定的:“图书馆要根据需要聘任多种学科的专业人员”。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和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互为补充共同完成图书馆工作。在图书馆里常规的业务需要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尤其是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相结合的人才,例如采访、分类、编目、一般参考咨询等。而学科参考咨询和学科信息服务需要图书馆学专业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的人员,这也正是体现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价值的地方。但现在在图书馆里这种体现学术性的高层次工作被事务性的借借还还、开门守摊所掩盖,且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很少有机会参加系统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的进修学习。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到馆后由老馆员指点,采用师傅带徒弟式的方式传授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曾说:“最精锐最有实力的馆员是那些带着广博知识或一门专业知识背景而进入图书馆行业的人”。因此,对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开发就很有必要,既可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又能稳定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

二、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职业生涯开发设计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开发员工潜力,开展切实可行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开发势在必行。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职业生涯的自我开发设计;二是图书馆对他们职业生涯的开发与规划。

(一)图书馆员个人职业生涯的开发与规划。职业生涯开发就是结合所服务的单位及所从事的职业工作,并结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制定自己的目标,并将这个目标付诸实践。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从事图书馆工作,就要结合图书馆发展实践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目标,并持之以恒地为该目标而奋斗。每个人都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愿望,只有具备了远大目标才有工作的动力。正如前面所分析的,图书馆是多种学科文献资源的总汇,要求有多学科人才研究文献、开发文献。现在的问题是,分配到图书馆的非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缺乏系统的图书馆学知识。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近200年历史的社会科学,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和方法,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只有系统地学习图书馆学理论知识,才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开发注入活力。

1、热爱图书馆工作。图书馆是反映人类知识和科学进步整体水平的重要场所,是人类知识与信息的主要集散地。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乐业、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是图书馆员素质的首要前提。如果认为图书馆的工作是 “低人一等”或认为整天借借还还,是大材小用,没意思,这样就干不好本职工作。克鲁普斯娅说:“摆在图书馆员面前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爱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自己看重自己的工作。从表面上看,图书馆的工作好像不直接创造价值,其实他们所创造的财富和价值正是反映在人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就曾对图书馆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称“图书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源,在信息时代它将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中心作用”,并称 “微软图书馆是一个我们员工的加油充电站。虽然人们可以上网来获取大量的信息,但是图书馆所做的大量的不可代替的工作更有利于人们提高工作效率。” “微软的网页就是图书馆员制作的”。

2、认真学习图书馆学相关知识。高素质的图书馆员应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理论知识,广博的现代科技知识,高超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假设没有分类学知识,就不会迅速地为读者提供特定的文献资料;没有相关目录学、版本学方面的知识,就不会为读者准确地提供某一专题或某一学科的最佳文献资料等等;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知识以便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借还图书,检索图书及各类数据处理。只有责任感和事业心,没有渊博的知识和业务技能,也不能做好本职工作。图书馆收藏的图书内容十分广泛,古今中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包罗万象,现代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知识不断更新,特别是当今形势下图书馆服务工作已开始朝着现代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对图书馆员的知识背景、知识结构、思想素质、处理工作的能力都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总之,只要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满怀热情地工作,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在图书馆工作中就大有用武之地。

(二)图书馆进行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措施

1、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激励的形式分为物质和精神两类,物质激励满足人生理上的需要,而精神激励是满足心理上的需要。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一个可控的系统,借助心理学理论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给予肯定和激励,有利于工作,也有利于行为得到社会的承认,达到定向控制的目的。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能否有效地工作,是否会对图书馆及其组织目标萌生出责任感、忠诚和热情以及他们能否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满足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组织对其的激励。激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处罚性措施,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因此,激励机制设计的好坏及其能否满足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的各种需要,是能否激发他们为图书馆积极贡献,实现图书馆工作目标,兑现自己内心对图书馆承诺的关键。他们更重视关心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事业发展,希望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渴望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内有所建树,同时他们注重追求自主化、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性,他们要求图书馆能够给予一定的自主权,以便能够以发挥自己才干的方式工作并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图书馆在进行激励制度设计时,应针对他们的特殊需要来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来说应注重以下几种激励方式:目标激励、奖励激励、关怀激励、公正激励、榜样激励、表率激励等。

2、建立有效的测评体系和加强人员培训。图书馆应有创新、有计划、有针对地组织馆员对图书馆的发展目标、个人的发展目标开展讨论,引导馆员正确评估自己及图书馆现状。通过测评,使馆员了解自身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自己的能力及结合图书馆的需求应注意何种提升;图书馆管理者通过对馆员的测评,结合图书馆的发展整合出馆员个人职业计划,并不断为馆员提供帮助。让馆员意识到,在图书馆内部,不仅可以公开地提出自己的理想,而且自己的目标在未来也是可以实现的。测评后需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馆员不断发展的目标需要足够的能力和知识作为基础,而自发的学习是不能适应这种需求的,这就要求图书馆要有组织、多样性地进行培训,如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短期培训、学习考察、离职深造、学术交流等等。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培训,都要注重培训内容的选择,单单技巧技能方面的培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把培训重点放在培养馆员总体策划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图书馆文化方面,才能激发馆员内在的发展潜力,建立起馆员对图书馆事业的忠诚,给馆员更多的事业发展机会。这实际上是一种通过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提升馆员人力资源价值的方法。同时,需要对馆员在馆内实行轮岗制度,让馆员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有体验,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馆员的综合技能,另一方面也为馆员寻找最适合的岗位提供机会。同时,也加强了不同岗位馆员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不同工作环节之间互相沟通与合作。

图书馆专业工作计划第3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面积规划 人口 功能

[分类号]G258

引言

2000年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增加近6.5%,但面积规模却增加了42%。在这一公共图书馆建设高潮中,公众和主管部门都倾向于将图书馆建筑树立为标志性的文化建筑,普遍盲目追求公共图书馆规模、过于注重建筑形式美。在建筑设计史上,芝加哥学派的代表建筑师刘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提出了著名的“形式追随功能(form ever follows function)”思想,指出建筑应以实现功能为主要目标,形式则服务于功能。毫无疑问,相关建设设计机构能够解决图书馆建筑的形式美问题,但因其不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不了解图书馆的业务特点,故难以兼顾图书馆建筑的形式美、功能需要及业务的拓展,这使得图书馆建设从一开始就脱离了图书馆工作的基本规律。因此,如何科学规划图书馆是当前相关领域需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具有专业知识的图书馆人如能参与到图书馆的规划中,将会对实现图书馆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起到重要作用。

笔者有幸拜读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张广钦先生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写就的《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研究》一书,发现“形式追随功能”这一思想在此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张广钦博士独辟蹊径,一改从建筑学角度对图书馆面积规划的认识,从国际化的视野和图书馆人的专业视角,对图书馆建筑如何设计、图书馆面积如何规划等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该书从图书馆业务工作角度出发,分析衡量图书馆面积规划的过程以及设计要素,力求促使建成的公共图书馆更加符合图书馆工作的需要和用户的需求。以实现“以人为本,科学规划,规模适当,功能优先”的目标。仔细研读此书,发现书中很多闪光点和创新之处。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实为一部不可多得的图书馆学建筑方面的力作。

2特点

2.1体系完备

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不是一项孤立的,而是涉及领域较广工作,与建筑规划、业务规划、社会环境、图书馆业务水平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试图全面、具体地认识并研究图书馆面积规划问题,自成体系地从多个方面搭建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的整体框架。作者认为:“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不再单纯是图书馆建筑问题,而是图书馆业务对空间面积的需求分析问题。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不是面向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整体性建设问题,而是针对单体图书馆建设。从这一视角出发,此书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单体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问题之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的知识体系。全书共分为9章,主要从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出发,以国外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实践为参照,以不同学科的理论为依据,系统地研究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影响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的各种因素,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适合中国公共图书馆使用的面积规划方法与通则。

2.2研究内容富有创新性

主要表现在:①作者从图书馆学专业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心理学、建筑学、工程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来阐释其对图书馆面积规划的影响,比较系统地提出图书馆面积规划的理论支撑体系。②面积规划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并不是像国外研究一样仅靠公式的独立计算,而是与众多因素相互关联的。作者全面进行系统性分析,总结影响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的社会因素和业务因素,并探讨这些影响因素各项指标形成的依据、理由,由此探讨它们对面积规划的影响。③强调以人口定面积的原则。人口因素是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的最基本要素,只有确定了人口数量这一指标,才能推算出图书馆资源的数量、阅览室坐席的配备数量等,从而决定图书馆面积规模。书中提出了两种确定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的基于人口统计学和图书馆业务统计的方法。④指标测算方法的创新。书中对一些图书馆面积规划指标给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如图书馆每平方米容纳图书的册数和让读者感到舒适的阅览坐席空间面积。因藏书与阅览坐席在图书馆面积规划的业务影响因素中最为关键,作者这一创新式的计算方法对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2.3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图书馆面积规划本身就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图书馆业务工作。作者的研究就是建立在大量的调查和实践活动基础之上,作者在美期间亲自参与芝加哥地区Palos Height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的实践活动,书中面积规划方法中的许多思想都来自此次实践活动,同时也能够指导实践活动。此外,该书的附录也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附录二――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图书馆功能性空间规划的建筑构成单元》对图书馆建筑构成单元所需空间进行说明,图书馆可以据此明确各构成单元所占面积。而作为附录一的《美国威斯康星州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测算表》更是在每个构成单元(馆藏、阅览坐席、工作人员空间等)所占空间面积的基础上给出一种较为简单的图书馆总面积需求的计算公式,简化了图书馆面积的计算方法。

2.4作者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多维关注

主要表现在:①对图书馆统计的关注。作者提出要想客观、合理地建设图书馆,无论从图书馆建筑角度还是从图书馆业务工作开展的角度,都需要建立起严格的业务数据统计制度,这项工作无论是对个体图书馆的发展还是我国整体图书馆事业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②对残疾人服务空间的关注。书中专门分析了残疾人使用图书馆的特殊需求,并提出无障碍式的空间环境设计。这反映了作者对残疾人的人性关怀。为使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满足所有人尤其是残疾人的需要,就要从在公共图书馆无障碍设施面积规划上做起。③对中小型图书馆,特别是分馆建设的关注。随着公共图书馆服务“惠及民众”以及“普遍均等”服务理念的提出,作者预见县级以下的乡镇、村分馆建设也将很快进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快车道,分馆建设是公共图书馆走向大众的一种趋势,是公共图书馆面积规划的研究重点。

图书馆专业工作计划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馆藏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177-02

我国对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评估过程中,对图书馆的评估通常着重考查生均阅读面积、总藏书量、生均册数、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比例等一些硬性的指标,而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结构和利用状况很少进行深入分析。因此本文借助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要求对图书馆馆藏建设进行特色化分析和研究。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现状

目前我国有一千多所高职院校,大多数是由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近几年来,出于办学基本条件检查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需要,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短时间内突击购书,对办学产生的文献需求和读者阅读需要还缺乏深刻了解,馆藏建设工作没有起到提高馆藏质量、完善馆藏结构的作用。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企业办学的高职院校,在图书馆新馆建设时期,一次性集中采购了大批量图书,现有入藏图书共计40 164种,174 009册。由于该高职院校属于工科高职院校,以机械、电子、自动化专业为主干,但是馆藏资源结构分布并没有彰显出本院的专业特色。例如,属于“工业技术”(T)的专业书籍,目前馆藏种类和册数分别占馆藏种类总数和馆藏总册数的27.9%和22.5%;其中代表机械、电子等专业书籍的种类数和总册数在全馆馆藏中所占比例均在5%以下,显然入藏过少。尚未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馆藏结构,亦未彰显出本院的专业特色。造成此类情况的原因在于,本馆的馆藏纸质资源,大多为新馆建馆时,一次性采购而来,既没有时间充分考虑学院的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也没有能结合自身情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采编制度。

因此图书馆应把文献资源的建设,作为自身工作的中心。必须要建设适合高职院校需要的和具有专业特色的高质量的文献资源,即做好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工作。

二、特色馆藏的建设原则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由于各方面原因,各高职院校图书馆还不具备一定规模的较高学术品位和情报价值的特色化馆藏资源,因此特色馆藏的建设尤其重要,必须要有自身的特点与侧重点。具体来说,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特色化、专业化”原则。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的,并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巩固优势专业和发展新专业。图书馆在建设与发展中,应注意改变传统思路中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建馆模式,充分考虑满足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科研的需求,根据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配置图书,建设凸现学校特色的馆藏文献体系。

2.“藏用并重,服务读者”原则。图书馆藏书应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结构合理,内容新颖,能为广大师生提供学习平台,使图书馆进一步服务于素质教育。

3.“复本控制”原则。根据该类图书在同一时间内的借阅需求宏观控制图书复本。尽量减少价格较高、读者人数较少(专业规模小)的图书复本数。

4.“便于选书、购书”原则。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按照“中图法”分类标准对图书进行分类管理。但由于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需要各系(部)密切配合,因此,资源建设工作必须考虑到学院的专业设置情况。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开设的29个专业,可大致归为“社科、艺术”类、“机械电子”类、“计算机”类等三大版块,因此图书馆特色化建设过程中可依据三大版块的划分来进行资源建设工作。

三、特色馆藏建设的策略

(一)根据专业设置的特点进行馆藏建设

专业特色馆藏主要表现在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特点,根据专业和学生所占比例,科学合理地分配经费。计算公式如下:X(分配比例)=Y(专业文献所占比例)×[(专业数÷学院专业总数+各专业学生数÷在校生总人数)÷2]。具体地说,馆藏比例的分配,必须要考虑到各专业类文献占图书馆总文献的比例,然后还需要综合考虑专业数所占比例及学生数所占比例,建议各占百分之五十的权重。

因此,图书馆在每次购置图书时,必须根据学院最新的动态,专业数和学生数的变化,根据上述计算公式,适当调整比例,以保证购置适合我院读者需要的书籍。

(二)建设属于本院自有的馆藏资源

“高职院校图书馆自有馆藏资源”主要是指本校师生的科研成果,包括本校师生撰写与编译的学术著作、论文、讲义、手稿,特别是本校师生在各类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校领导在校内外高层论坛上的演说;科研规划以及学校的一些史料等学术性文献,它体现了本校优秀科研成果,图书馆应该重点收集、重点建设,逐步融入馆藏。

(三)合理使用经费,构建图书馆专有的信息资源库

在信息电子化、数字化的大潮中,各种数字资源将成为未来图书馆优先收藏的对象,图书馆应将其作为馆藏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图书馆应结合本馆馆藏,精选符合学院专业范围内的各类数字信息资源,构建图书馆专有的信息资源库。这种做法,有助于缓解图书馆文献供需矛盾,提高图书馆满足师生需求的能力。

四、建立适合高职院实情的文献资源建设制度

(一)采编的定义与重要性

图书馆业务工作是由很多相互联系的工作环节组成的,一般包括文献的收集、整理、服务等几个部分,我们通常将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称为“采编”。目前各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地把采编工作重视起来。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缺乏一整套正规的采编制度,虽然在购书前图书馆也编制了购置方案和计划,但具体采购工作仍以查阅供货商的书目为主,简化了按实际需要考察订购图书质量的过程,并且新进图书的编目、加工工作现均由供书商负责。这种做法弱化和淡化了采编工作在人们,尤其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心目中地位,造成采编工作可有可无的印象。实际上采编工作是图书馆必不可少的重要业务,其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馆藏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与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质量的优劣。

(二)建立机构,统筹文献资源的建设事务

图书馆的采编工作,实际上是负责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一项工作,由于其始终处于后台状态,因而,统筹建设全院的文献资源工作,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可考虑在学院层面上建立“图书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文献信息工作的咨询和协调机构。图书馆内则设立专门的采编岗位,指派专人负责采编事务,馆长的领导下协调全院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图书工作委员会”由院领导挂帅,图书馆馆长协助其工作,具体成员包括:图书馆采编工作负责人、各系部负责人及专业负责人。

(三)设计采编工作的具体业务流程

在建立了学院负责文献资源建设的相关机构后,应按学院的具体情况来规划、设计采编工作运作的流程,以期学院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能够规范化、常态化。

1.“图书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以下简称“指标”)的规定,图书馆每年都应按比例购置图书,所以,该委员会应定期(每年一至二次)召开会议,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专业设置的需要、读者的需要及文献市场的状态等原则来制订本年度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的内容可根据如下几方面内容来制订:A、本年度招生情况。根据本年度招生情况,计算在校生人数及各专业学生数,并根据“指标”中人均册数及总册数的规定,预算本年度预增加图书的总量。B、本年度专业设置情况。根据各系部负责人提供的材料,测算各系部专业数及学生数在全院所占比例,并据此估算资金比例。C、本年度学科建设情况。根据各专业负责人提供的材料,掌握各专业本年度最新进展,并据此整理出各专业所需要的最新文献信息资源。D、学院经费情况。根据学院年度经费状况,最后计算购书经费及配置比例。

2.根据会议精神,采购文献资源。在“图书工作委员会”制订出年度计划后,图书馆采编负责人将根据计划,具体负责采购事宜。A、征订目录。根据各高校图书馆的采编工作经验,制订预征订书目是各馆采编人员的首要工作。采编人员将根据“图书工作委员会”制订出的年度计划,并结合本馆现有馆藏进行,最后按实际情况制订出征订目录,已确保图书馆对各类有价值的学术性文献进行系统收藏。B、现场选购。制订出征订目录后,采编人员应积极与各供货商联系,参加各种规模的图书展示会或是赴图书批销中心、大型书店选购图书,并由书店将选中的图书配齐做好图书数据打包送到图书馆。现场选购可直接接触新书并评判质量,避免了只凭书目挑书的缺陷,并且保证了到货率,直观性强。C、网络选配与馆际合作。随着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全院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量在增加、对文献资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图书馆未必能循正常途径选配到一些较为冷僻的、出版年代较久远的文献。在此,采编人员可通过“网络选配”,即网上订购读者所急需的、较为冷僻的资源;或是通过“馆际合作”,即寻求兄弟院校的合作,借阅我们所急需的、循正常途径无法购买的资源。

3.编目、加工。编目与加工工作仍可交由供书商负责,即供书商委派加工人员上门,按照图书馆方的要求,对新进文献分类、编目、制作标签等一系列加工,保证其处于可流通状态,并自备材料。这并不意味采编人员无事可做,其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A、审校MARC(书目数据)MARC。数据是新进资源的身份象征,由供书商提供。该数据直接影响到日后统计的精确度与为读者服务的质量,因此,采编人员首先需要对MARC进行审校。B、监督、配合加工。加工人员上门工作时,采编人员应与其加强配合与沟通,并做好监督工作,以保证加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4.验收。验收是采编工作的最后一道程序,它对进馆文献的质量起着把关的作用,关系到图书馆的文献建设和为读者服务的效果。所以,在加工工作完成后,采编人员一定要重视最后一项验收工作,认真做好分析、研究和总结。

制定适合高职院校现状的特色馆藏建设业务流程,有利于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更有利于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图书馆应在工作中进一步创新优化资源建设工作,使馆藏文献资源更加贴近高职院校发展实际,更能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从而使馆藏文献资源更好地为高职院校师生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姜■.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J].科技信息,2013(8).

图书馆专业工作计划第5篇

天津站巡讲开班仪式由中国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李俊国主持。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社文处处长刘晓梅,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严向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副馆长杨柳针对“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提升计划”中关于全国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情况和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馆员专业知识与技能需求的调研情况作发言报告,介绍了调研的初衷并公布调查成果。

湖南站巡讲开班仪式由湖南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湖南图书馆馆长张勇主持。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孟庆善,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秘书长霍瑞娟,湖南省社会文化处副处长金铁龙,中国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罗建国、中国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李俊国,湖南省少儿图书馆书记蔡菊英参加仪式。

在首轮巡讲中,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王志庚,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教授范并思,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柯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黄如花,德国斯图加特市所有儿童图书馆总馆长凯瑟琳罗斯勒女士等国内外图书馆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分别就“识字与阅读”,“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政策环境及对策分析”,“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理论与实践”,“青少年图书馆服务的理论与方法”,“美国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孩子们的王国: 斯图加特图书馆为所有的儿童提供的全方位加强版服务”等题目为学员们进行讲授,并与学员们展开互动,答疑解惑。

通过首轮巡讲的学习,学员们对图书馆的基础业务、理论前沿、实践拓展等内容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了解了新时期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发展与创新的动向,明确了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阅读推广工作的职责和任务。通过交流和讨论,分享和感悟学习体会。学员们一致表示要坚持不懈地、系统地学习图书馆理论和实践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为读者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学习,提高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新理念,了解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新方法,开阔新视野,启迪新思维,积累新资源,新成果,新经验。通过思索、积累和提炼,能有更多的收获,为提高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王志庚介绍了《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基本藏书目录(2012)》的基本情况。

闭幕式上,中国图书馆学会分别向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授予“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提升计划示范基地”称号。

2012“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提升计划”首轮巡讲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培训内容丰富。既研讨了我国在未成年人服务领域的理论问题,也关照了图书馆工作的实践;既展示了国内未成年人服务现状,也介绍了国外相关领域工作情况。

二是交流形式多样。既有业界专家发言,也有经典案例分析;既有专家主题授课,也有学员交流讨论;既有经验分享、也有成果展示;现场讨论既有争鸣,也有共识。整场培训交流充分,讨论热烈。

三是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这个平台既是广大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工作者就彼此关心的问题开展交流的平台,也是未来加强合作,切实提升服务水平的平台。

图书馆专业工作计划第6篇

1.1专业人才短缺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凭借强大的校园网络平台,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我们也感觉有这样一种不和谐的“信号”———图书信息服务人力资源“短腿”现象比较突出。如果把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视作一条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其中的信息资源则为各类型号的汽车,那么使用和服务图书馆者便是这条信息公路上的驾驶员、管理人和操作者,只有兼备良好素养的人,才能保证这一信息大道顺畅,达到信息流量的最大化。我们所说的人才短缺,不仅是指图书情报人才的缺乏,而且更强调的是指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管理的专项人才的紧缺。目前,我们对浙江省内部分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作了一番调查。如表1所示,硕士以上学历(含第二学士学位)的高层次图书信息管理人才比例相对较低,仅占同期图书馆从业人员的7%比例还不到,可见浙江省高校图书馆高层次专业人才相当紧缺。从调查情况来看,“十五”期间,各高校都普遍重视图书馆硬件建设和馆藏图书资料经费的投入,以生均图书册数为例,浙江工业大学生均图书册数从2001年的79册,增加到2005年的112册,增幅为41.8%;浙江理工大学生均图书册数从2001年的64册,增加到2005年的133册,增幅为139%。比较而言,信息专业人才的增幅远远低于同期学校生均图书拥有量的增幅。应该说,在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上,人力资源建设重视程度远不及图书馆硬件建设那样重视,信息专才短缺现象已是高校图书馆一大“通病”。

1.2人事管理模式陈旧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事业的一部分,机构组成的一分子,人事管理办法纳入高校人事管理范畴,尚未建立与健全一套有自身特色的人事工作制度。目前的高校图书馆人事管理在政策层面上有三大依据:一是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当前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二是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于1999年9月27日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院校编制管理规程(草案)》;三是2000年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些制度在高校得到普遍贯彻。同时,各校也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普遍引入各类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配套实施方案,实行了岗位聘任制,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岗及以岗位工资为取向的分配制度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图书管理岗位工作业绩的考核,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不公正、欠透明的问题。从总体上而言,现在高校图书馆人事管理还是比较传统的,尚未真正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表现在:图书馆领导,尤其是馆长的任用都是由上级管理部门来决定,任期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这样,图书馆领导层任职不确定因素多,随意性大,且习惯于人治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由于传统高校图书馆人事管理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没有引入公平的竞争机制,缺乏充分的激励机制,导致人心浮动。2005年,全国高校图工委对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在图书情报事业单位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调查显示,不安心现工作岗位的竞占60%。此外,在岗人员心浮气躁,对外引进人才困难。随着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信息管理人才需求也相应增加,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生到图书情报单位就业的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毕业生到图书情报单位工作者,从1980年的92%跌至目前的不到20%。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老化”病严重。与近几年高校教学一线加大力度引进年轻、高学历的学科带头人情景相比,图书信息人才年龄结构明显不尽合理,年纪偏大、传统图书专业背景居多、单学科知识结构等状况十分突出,这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极不相协调,不相适应。

2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规划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预测图书馆未来的人力资源结构与需求,积极营造有利于目标实现的人力资源环境,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行动计划。

2.1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做好图书馆人力资源规划应遵循以下三大原则:(1)适从环境变化原则。图书馆事业目标要随着高校发展规划、建设任务和人才培育方向而不断作出调整。这种调整导致图书馆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呈动态变化,加强信息咨询服务,图书馆需要配备更多的信息管理人员;新技术新装备的投入使用,要求工作人员更新知识,掌控操作技能;网络建设、数字化建设,需要兼备有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需求测谋划原则。“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要分析图书馆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变化的走势,及时而准确地对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变化作出判断与分析。专业人员的增加或减少要根据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构架变化作出分析、预测,使用人规模、数量、比例等方面达到最优化组合。在科学、准确预测未来图书馆人力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对组织结构和职位(职数)信息要及时加以传导,使从业人员底数清,情况明,设计个人的职业生涯,寻找个人的发展途径。(3)服务图书馆事业发展目标原则。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目标。在选择人力资源方案和设计人力资源规划时要做到对图书馆组织发展和图书馆从业者自身发展统筹兼顾,寻找双方目标的接近点和共同点,企求“双赢”,甚至“多赢”。这就是说,图书馆工作者的岗位、薪酬、发展机遇和保障机制都能得以充分体现,舒心才会有“尽心”,才能释放工作的潜能。

2.2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人力资源规划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强有力的机制保证,对广大员工来说,规划有着导向、示范和激励作用。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要突出五大作用:

(1)有助于组织战略目标、任务的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规划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工作部门的工作计划,更是图书馆事业整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力资源规划在于配合组织的战略管理,发挥“组合拳”的效用,创造和谐的从业环境,从而推进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

(2)有助于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充足人力资源保障。图书馆工作的外部环境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决定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始终是一个变量。没有一个良好的人才战略储备,事业便失去人才的保证,这就要求人力资源规划去发现、引进和培养、储存人才,来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

(3)有助于协调各种人事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类职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工作分析、岗位配备、选拔、聘用、培训、绩效评估、薪酬及福利等设计是一个有机整体,没有做好选聘工作,以后的任用便会产生问题。选聘的人才没有放到其适应的岗位上,不能算是“量才录用”。人力资源规划作用在于可以使人事工作各项环节达到齿轮咬合般默契。

(4)有助于实现图书馆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尽其才。人力资源规划要着力于发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面对网络化发展、数字化建设的高校图书馆事业,对信息化服务人才多元化需求的格局,使图书馆在人员结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酬薪结构保持一个合理状态,避免人才断层和冗员的负担,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

(5)有助于满足图书馆组织成员的多元化发展需求,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规划描述了图书馆事业的前程,指明了员工的发展机会,这就使从业者得到及时的信息,从中可以设计个人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容易萌发创新的思维。

2.3如何开展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有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应预测和人力资源供需综合平衡。因此,良好的人力资源规划必须做到信息全面、预测准确、程序严密、评估科学、费用经济。

(1)建立模块,服务规划。要原原本本地记录人员聘用、岗位描述、人员培训、技能特长、学科背景、绩效评估、薪酬福利、个人信息等,为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可靠、真实、全面的依据。

(2)科学决策,盘活存量。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决策过程,需求预测和供应需求是两个前提,要根据图书馆事业网络化发展的客观需求,确立专业人才的数量、质量和层次结构;核查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充分盘活人才存量,确定人才的供给计划。而后,做好综合平衡,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人力资源供求计划。

(3)跟踪评估,及时反馈。人力资源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要及时策动图书馆机构内部、读者用户和图书馆平行组织,乃至专业评估机构对人力资源规划编制过程及执行结果进行有效监督和科学评估,重视信息反馈,不断对规划加以充实、调整与完善。

3我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益探索中国计量学院图书馆抓住学校建设国内知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历史性机遇,以组织机构设置调整为突破口,大胆导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着手组织创新,导入人才管理的理念。

图书馆专业工作计划第7篇

一、岗位职责

1.在馆长领导下,负责全馆的日常业务管理和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协助馆长进行业务规划,起草全馆年度业务工作计划、总结及其他业务性文件,定期进行业务统计和分析。

2.负责安排图书馆业务培训和业务评估;负责开展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做好图书馆的科研工作。

3.负责建立和保管业务档案,汇编统计报表、年度报表,做好本馆业务大事记。

4、负责组织开展全校《文献检索与利用》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工作。配合学校教务处和有关教学院系做好《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组织和教学运行管理。

5、负责定期修订教学大纲,建立健全文献检索课各种规章制度、教师培养计划和教学文件,并作好教学文件的建档工作。

7、负责组织为全校师生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文献资源利用讲座。

8、负责组织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9、负责与其他高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先进经验。

10、负责组织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工作。

11、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图书馆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3、具有一定的文字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4、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所学专业为图书情报或相关专业。

5、熟悉图书馆业务。

信息服务部主任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

一、岗位职责

1.在馆长领导下,负责制定信息服务工作计划,围绕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极开展专题信息服务工作。

2.负责做好文献信息开发、信息调研和特色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3.负责调查和了解教学、科研工作,特别是重点学科等对专题文献信息服务的需求,开展课题跟踪、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专题信息服务,并作好专题信息服务的登记和建档工作。

4.负责开展个性化参考咨询服务,通过E-mail、QQ和在线咨询等多种形式主动为读者提供解答咨询服务,并负责做好读者参考咨询服务接待、登记、解答、查询等工作。

5.负责编制《决策参考》、《文献资源利用指南》和《读者手册》等宣传资料。

6.负责吉林省图书馆联盟和CALIS中心馆际互借、原文索取服务工作,帮助读者查找原文,并负责做好登记、解答等工作。

7.负责信息资料的收集、交换、整理、装订及移交等工作,保证交换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8.负责本部门财产管理、安全保卫、消防和清洁卫生工作。

9.负责本部门各项业务工作的统计、读者统计、材料与数据的积累工作。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图书馆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在图书馆专业技术岗工作3年以上)。

2、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3、具有一定的文字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4、所学专业为图书情报或相关专业,具有一定的信息开发能力。

5、熟悉图书馆业务。

文献资源建设部主任岗位职责

一、岗位职责

⒈在馆长领导下,组织本馆各类文献资料的采集、分编工作。

⒉根据文献采集原则及图书经费情况,制定文献采购计划,经馆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⒊负责起草本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业务工作规则。

⒋调查研究本院学科及专业设置情况,掌握图书出版发行动态,了解图书市场变化,根据教学和读者需求,及时采购相关图书。

⒌加强与读者的联系,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了解读者的需求,经常组织相关读者到现场采书,确保采书质量。

⒍负责本部门职工的业务指导,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⒎加强对本部门职工的管理,遵守劳动纪律,做好考勤工作。

⒏负责本部门的综治工作,搞好卫生、安全和思想教育等工作。

⒐遵守财务制度,督促采购人员及时结帐报销。

⒑完成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关专业的硕士以上学位。

2、所学专业为图书情报及相关专业。

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图书馆管理软件并能熟练地进行操作。

4、具有相应岗位的实践工作经验和一定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5、熟悉采、分、编和加工等业务工作流程。

网络技术服务部主任岗位职责

一、岗位职责

⒈在馆长领导下,主持本部的业务、行政工作并协助党政做好本部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⒉负责制订本部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⒊负责全馆自动化和电子阅览室管理;负责维护并不断完善本馆网络系统,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⒋ 负责本馆职工计算机操作的培训。

⒌不断完善本部的岗位责任制,检查本部各项日常工作的执行情况。

⒍检查、指导本部职工的工作,定期进行考核;定期总结;打印统计报表,并向本部职工与馆领导报告。

⒎负责本部门人员的考勤、考核等工作。审批本部人员的三天以内的病、事假及补休手续,并报馆办公室备案。

⒏组织落实馆安排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的素质。

⒐负责本部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清洁卫生及其他事务性工作。

⒑完成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图书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学专业应为计算机或相近专业。

3、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

5、熟悉图书馆相关部门业务。

流通部主任岗位职责

一、岗位职责

⒈在馆长领导下,主持流通部的日常行政、业务和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团结带领流通部工作人员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部门的各项任务,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参加流通部门的具体岗位工作。

⒉按流通部岗位工作的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部门人员的岗位工作。

⒊督促检查流通部人员完成各项任务、质量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予解决。

⒋在图书馆年度计划下制订流通部的工作计划,并检查督促本部执行情况。

⒌做好年终总结,就流通部门涉及到全馆某方面的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提出建议。按时报送各种统计报表。

⒍负责流通部门人员的考勤、考核等工作。审批本部人员的三天以内的病、事假及补休手续,并报馆办公室备案。

⒎组织落实馆安排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的素质。

⒏负责流通部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清洁卫生及其他事务性工作。

⒐负责流通部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安排及管理,做好考勤,按时上报馆办公室 。

⒑完成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图书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图书馆专业技术岗工作满3年以上(含3年)。

2、所学专业为图书情报或相关专业。

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4、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

5、熟悉图书馆相关部门业务。

开架图书阅览部主任岗位职责

一、岗位职责

⒈在馆长领导下,主持开架图书阅览部的日常行政、业务和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团结带领开架阅览部工作人员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部门的各项任务,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参加开架阅览部部门的具体岗位工作。

⒉按开架阅览部岗位工作的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部门人员的岗位工作。

⒊督促检查开架阅览部人员完成各项任务、质量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予解决。

⒋在图书馆年度计划下制订开架阅览部的工作计划,并检查督促本部执行情况。

⒌做好年终总结,就本部门涉及到全馆某方面的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提出建议。按时报送各种统计报表。

⒍负责本部门人员的考勤、考核等工作。审批本部人员的三天以内的病、事假及补休手续,并报馆办公室备案。

⒎组织落实馆安排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的素质。

⒏负责本部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清洁卫生及其他事务性工作。

⒐负责本部门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安排及管理,做好考勤,按时上报馆办公室 。

⒑完成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图书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图书馆专业技术岗工作满3年以上(含3年)。

2、所学专业为图书情报或相关专业。

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4、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

5、熟悉图书馆相关部门业务。

报刊阅览部主任岗位职责

一、岗位职责

⒈在馆长领导下,主持本部的事务、行政工作,并协助馆领导作好本部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本部工作职责所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及其执行结果负责。

⒉规划部门的发展,负责制定本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⒊保证报刊阅览部为读者提供方便、优质的报刊阅览服务。

⒋不断完善本部岗位责任制,建立与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检查本部各项日常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⒌检查本部职工的工作,定期进行考核,定期总结工作,打印各项统计报表,向馆领导汇报。

⒍负责本部门人员的考勤、考核等工作。审批本部人员的三天以内的病、事假及补休手续,并报馆办公室备案。

⒎组织落实馆安排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的素质。

⒏负责本部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清洁卫生及其他事务性工作。

⒐负责本部门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安排及管理,做好考勤,按时上报馆办公室。

⒑完成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岗位任职条件:

1、具有图书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图书馆专业技术岗工作满3年以上(含3年)。

2、所学专业为图书情报或相关专业。

3、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