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人才培养教育(合集7篇)

时间:2022-11-21 19:00:01
人才培养教育

人才培养教育第1篇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思考

1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以满足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才需求为目标,主要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结合我国现阶段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来看,高技能人才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也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从我省来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主要落在高职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的肩上。

2存在问题的分析

2.1混淆高职与普通专科、本科教育的区别,无高职特色

长久以来,由于社会上存在重学术轻技术、重学历轻技能的偏见,再加上高职院校普遍办学时间短,办学理念不成熟,实训设施和实训教师不到位,管理不完善,而且生源相对较差。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职院校不是在学科专业建设和办学特色上下功夫,而是在“专升本”、“专接本”上动过多脑筋,并以此为吸引学生,甚至误导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脱离学校的培养目标,难以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2混淆高职、高技与中等技工教育的区别

在高职教育工作中,有人认为高职教育就是培养技术工人,所以基础课、理论课可有可无,只需让学生掌握某一方面操作技术,通过技能鉴定,然后把他们推向企业即可。这种片面迎合企业现实用人需求,片面追求就业率的做法,短期内看,可能对学校吸引生源、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等都有好处。

3改善和扭转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3.1改革现有专业课程体系模式

高职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也不同于大学普通教育,它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的特征,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延续、提高和发展。它典型的应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课程设置应始终围绕培养对象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不能单纯追求现有工作岗位能力培养需求,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体系。

3.2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专业建设对学校发展起着关键和核心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应立足于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适应学科专业发展需要,整体规划,重点发展。加强与学科专业相配套的科研和实训基地建设。强化重点学科专业的带动作用,以重点学科专业为依托,形成具有较强实力的特色学科专业,带动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2.1领导重视,群策群力

学科专业建设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学校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学科专业建设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校级领导到所有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人人参与,需要经过长期努力和大量的投入以及相应的机制。

3.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技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人才资源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学科专业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办好学科专业的重要因素。从学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需要出发,有重点、有倾向性地引进急需人才,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加优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并使其各尽所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宽严适度、人人奋发向上的人事管理环境,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加强在职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岗位培训,使其由单纯的“理论型”或“技能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加强教研、科研工作,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2.3加大学科专业建设经费投入

经费是学科专业建设的保证。目前很多院校虽然经费比较紧张,但还是要对学科专业建设投入必要的经费。同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用有限的经费投入来促进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投入,滚动发展。

3.2.4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科带头人制度

积极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并从制度上营造有利于学科带头人的成长和发挥才干的良好环境和学术氛围,扶持更多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有潜力的青年教师通过调研、进修、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等方式,进入学科带头人行列,使学校的学科队伍后继有人。

3.3在教学工作上,坚持“两手抓”

坚持“两手抓”,就是一手抓理论教学,使培养对象具备扎实、够用和适度超前的理论知识,能在一定程度上凭借理论知识独立解决问题,主动适应社会生产方式、方法的变革,在理论基础方面超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一手抓实践教学,就是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保证实践教学时间至少应为总学时的50%;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与生产一线的沟通与联系,使教学更贴近生产,缩短学生岗位适应期;增加实践创新内容,让学生对某一设备或工艺进行小改小革,评价重点可放在学生的思路和过程中,结果次之。让学生大胆创新,大胆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4优化教学评价方法,充分发挥导向激励作用

在教师评价中,可聘请专家或各专业优秀退休教师组成教学督导组,制定科学合理的督导方案,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另外还应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充分发挥教师在自评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以及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对改善教学的作用。

在学生评价中,应采用同级同专业课教师集体制定考核方案和标准,提高命题的科学性、导向性和综合性。实践教学考察着重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使命题贴近生产实际,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及对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3.5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当前,学校道德建设习惯于进行理想层次的道德教育,而忽视规则层次的道德教育,造成道德理想与现时的严重脱节。加强学生道德建设应改变陈旧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摒弃大而空洞的道德说教,以切实可行、贴近实际的道德规则和职业意识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教育第2篇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构建的特定的由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能力和素质结构、教学装备、评估和反馈等因素组成的一个方程,是一个教育的系统工程。

教育部《有关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摘要:高职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明确了高职的培养目标是摘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体现的是“重应用、重技术、重技能、重现场”的教学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而培养同一类型的人才,其培养模式不是惟一的,而是可变和多样的;但对于某种类型的教育模式,为实现其特定的培养目标,其风格或特征必然有较为稳定的基本范型。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教育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此,培养目标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适应性。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化,这就要求有关方面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实训环节、考核评价、教师培训等一系列环节入手,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并整体优化,达到最佳效果。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为主导

专业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对接是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和高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主动、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自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专业设置方面,和地区的市场需求、职业岗位要求具有更直接、更紧密的联系,专业方向也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要方面,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设置专业,将陕西省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向作为确定专业主体框架的依据,采用“交叉复合、分合有序”的方法,实行多专业方向,大类化、市场化、个性化教学,以扩大毕业生就业适应面。

制造业、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将逐渐成为陕西“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相关行业的人才将成为人才需求的重点,根据此趋向,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摘要:一是新增现代服务业的空中乘务专业;二是把一些相近专业先复合起来,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和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条件,逐步分设若干专业方向。如在原营销和策划专业中增设机电产品营销、金融保险营销方向;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中增加物流连锁、市场营销连锁方向;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开设财务方向和税务方向;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增设导游方向和酒店营销方向。并以人才需求市场为导向,每年调整一次专业设置方向,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人才。

通过以上专业设置的改革,建设起来的专业将具有几个特色摘要:第一,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够较快适应社会职业需求热点的转换。第二,重点突出,特色较为明显,能够充分适应行业或产业结构长期变化和发展的趋向。第三,节约教学成本。专业设置范围不离“群”,在教学条件、师资、实训等方面可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益。

(二)在教学设计上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宗旨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遵循高职人才培养的规律,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的做法,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这个模式是以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为出发点布置课程,达到培养学生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能力的目的。本文以营销和策划专业为例进行说明摘要:

第一,分解岗位能力。对有关专业(或专业方向)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和分解,这是高职专业教学设计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项工作。由企业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参和,依据一线市场营销人员的岗位(策划人员、销售人员、市场调查分析人员、客户管理人员)能力要求,对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进行分析并具体分解,有选择地确定该专业的学生能完成哪些具体岗位工作,确定本专业人才定位。

第二,确立专业核心能力。根据岗位(群)所需要的核心技能,确定岗位核心技能,形成销售能力、营销沟通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客户管理能力4个专业核心能力。

第三,构建能力课程模块。依据岗位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要求,构建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营销策划能力、营销沟通能力、销售能力、客户管理能力等5个能力课程模块,并由此建立专业的支撑能力课程群。各能力课程模块中分别设置工学结合课程,并以工学结合课程为支撑,培养学生相应能力。

第四,依据企业活动流程,布置各能力课程模块在教学过程中的顺序,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同时完成配套教材、教学课件、精品课建设等教学资源方面的建设,形成以职业活动流程为主线、能力培养为主导、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第五,根据社会需求灵活布置教学进度。在对企业用人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培养目标,对每学期的教学进度进行灵活布置。在企业经营销售的旺季,及时把学生送到企业工作岗位上,用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企业用人需求旺季过后,学生再回到学校课堂,总坚固践经验,有针对性的学习理论知识。用灵活的教学节奏,建立灵活的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同时达到服务社会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这种专业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对教学进程进行简单的计划和布置,而且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围绕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一线营销人员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充分体现岗位核心能力,以工作流程布置课程教学顺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相一致,最大限度地缩小所学知识和实际工作岗位之间的距离。

(三)在课程模式上采用工学结合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仅仅依靠在学校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应有足够的时间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对环境的感受是和在课堂完全不同;现代企业理念、良好行为习惯、应变能力、新的实用技能、创新能力也只有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才能学到或形成。培养什么样的职业岗位人才,就应该有什么样的职业岗位教育环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只能在工学结合中实现。

一是建立讲、学、练相结合,教师学生互动的情境授课模式。在各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穿行来自生产实际的典型案例讲解、虚拟环境演练等综合性模拟练习,通过角色扮演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使理论教学更加鲜活。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将课堂教学内容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突出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实现,为今后的职业活动打下基础。

二是学习场地的多元化。根据教学的需要改变原有单纯在教室上课的模式,分别在教室、实训基地、企业和工作现场实施教学,实施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性较强、需要讲解、讨论、练习的内容,可以在教室展开;对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及有效利用陕西经济、文化现有资源,实施现场教学,把实际工作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在和工作岗位的零接触中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直观认知度,培养学生工作适应能力。如西安高职院校在上《旅游文化》课中讲到饮食文化时,可在西安饭庄上课;讲到建筑文化时,可在钟楼、鼓楼上课;讲到宗教文化时,可带学生去大小雁塔、法门寺心得等。

三是推广应用任务教学法。将职业活动过程设计成课程任务,通过带领学生对任务的一项一项完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新问题的能力。商品学、消费者行为、商务谈判技巧、营销软件应用、ERP沙盘模拟等课程可逐步采用任务教学法。

四是利用项目承接锻炼学生应用能力。首先充分在校内挖掘可供专业教学和能力培养利用的活动项目,由学生来承接一些校内的项目。例如校庆、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活动的策划,毕业生回访、学生状况调查等的调查报告的完成可以交给学生来做,并将完成项目的情况作为课程考核的指标,使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实际项目的承接中完成。在此基础上,由学校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和一些其他途径,承接校外的策划、调研等项目,既培养学生能力,又利用学校资源服务社会。广告理论和实务、卖场管理、营销策划实务等课程可实施项目教学法。

五是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真切地负责特定的工作岗位,练习学生的市场调研、人际沟通、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能力,并以工作业绩作为考核能力的方式,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四)在师资上建设“双师型”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难度很大、费时较长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拟采取以下一些办法。

聘请技能实训教师和兼职教师。聘请相关专业的行家里手担当专业课和技能实训课教师。这种做法所具有的好处是摘要:一是弥补技能实训课教师的不足;二是保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三是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四是保持学校师资结构的灵活性,有利于专业的调整和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对于没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分期分批地派遣他们到工商企业实习、顶岗锻炼,参和企业的财务管理、产品营销和职工培训等,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进行教师资格认定。逐步在专任教师中(不含公共课教师)根据个人不同的经历、资格和能力,分别进行“双师经历”、“双师资格”、“双师等级”教师的资格认定,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通过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精心设计教学,采用多样化的课程模式,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职业技能培养和工学合作,打造“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摘要:

1.教育部《有关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李建求.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特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和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01

3.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陕西省政府网站,2007

人才培养教育第3篇

应用型本科是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对人才的培养以职业为导向,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但应用型本科人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人文素养的教育是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讨论了人文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如何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人文教育;应用型本科;相融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国家的教育政策导向有了明显的转变,高等院校有了研究型和应用型的分化发展,大学教育从以前以学术教育为基础,以培养精英为目标的教育逐渐分化,国家对部分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呼声越来越高,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的构建成了各高校探讨的关键,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应用型本科对人才的培养既要体现时代精神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观。近年来对应用型本科的内涵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以“应用”为主要特征,在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探索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理论基础。虽然应用型本科对人才的培养以职业为导向,但人文素养的培育却是不能忽视的,因为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全面协调的复合型人才,人文素养恰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及人文教育

1.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内涵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不断强化专业实践和职业性,使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得到加强,在专业规范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新性和职业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以行业为本位,以技术体系为依据,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专业经验知识)并重渗透,形成复合性、动态性和先进性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应该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应用性和职业性的专门人才[1]。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是跨学科跨专业人才。

2.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教育

关于什么是人文精神,曾有过激烈的讨论,或认为是人的终极关怀,或认为是知识分子精神,或认为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或认为是一种超越又现实的精神。无论如何,人文精神的实质与核心是强调“人之所以为人”[2],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人文精神直接体现出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教育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育,以人生理想、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为核心,涉及道德、知识、法律、审美等各方面。人文素养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包含人文素养。应用型本科与以往的传统本科教育模式的区别是从只关注专业教育到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本科教育模式。人文教育本身即是一个终身教育的概念。人文素养涉及文、史、哲、经济、法律、政治等学科领域,应用型本科的人文教育需要从整体的角度设置人文课程,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人文教育的特点主要有:强调以思考、理智、判断等能为为主要特征,不是某种领域的知识;要求学生以常识为本,以亲近智慧为目标的知识活动,不以积累和提高专门知识为目的;其知识在交流中产生,以主体的体验、理解为基础。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解放人的心智和促成人心智的成长[3]。人文教育不是专门知识的灌输,看似无用的知识,却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吸取人类智慧中提升自我素养,促进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个人职业生涯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对人文教育的忽略

服务国家,从属于经济的教育格局一直是大学教育的方向,应用型本科的转型开始注重加强本科的职业教育,注意加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难免持有“职业至上”的观念,试图为各技术领域培养专业适应能力较强的人才,但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是由于对人文教育较忽视造成的后果。人文素养课程在多数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中比重普遍还是相对较小,且人文素养课程门类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囊括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等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多数应用型本科专业的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很少挖掘出具有本学科本专业所应具备的人文精神特质,无法渗透于专业教育中。多数教师只关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对专业所涉及的人文精神极少关注。总之,高校的人文教育存在问题,应用型本科中的人文教育得到重视程度更低,这无疑对真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阻碍作用,培养出的学生即便有很好的专业技术,也缺乏相应的职业发展。为职业做准备无可厚非,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技能上要出类拔萃,还有心智健全,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都与人文教育关系密切。

二、人文素养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应用型本科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应用型本科转型之初,各高校为了强化专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求,十分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正确的途径,但人文素养教育也同样不能剥离。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打破了学科单一性,综合性和交叉性是目前各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复合型人才即是适应这样的社会背景的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具有跨学科意识和创新性的人才,其特点是知识面广博,知识交融性高,思维辐射宽,社会适应能力强[4]。复合型人才体现了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应用型本科教育倡导宽口径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体育、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人文社会科学包涵哲学、文学、历史、政治、法律、经管、艺术。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一般而言,专业教育重在培养人的“知”,人文素养教育重培养人的“情”、“意”,要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必须是“知”、“情”、“意”的统一。在教育培养目标上,人文素养教育试图在人格健全、人格独立方面有所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对社会有益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不仅仅满足于作为一个劳动者所具有的技能,还应该培养有明确目标、情操高尚、有一定审美趣味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各行业领域中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紧俏,各企业单位都强调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所以应用型本科中的人文素养教育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应给予高度重视。

2.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提升眼界,有助于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

应用型本科强调的是专业技术,专业课程和科学实验课程可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事实判断,而人文素养却能解决价值判断的问题,即“应该如何”,仅有专业技术而缺乏人文素养,是无法看到前方的,人文素养教育往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个人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在价值判断方面的成长有助于学生眼界的拓宽,对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涵盖德育、智育、美育的全面体系,而学生的职业生涯中这些基本的元素是不可缺少的。比如人文素养中的德育教育在培养人的基本道德感的同时,还涉及职业道德,某些企业认为学会做人态度和技能是人才的第一层次,实用技术为第二层次,知识才是第三层次,在实际工作中善于与人和谐相处,真诚地对待工作对象,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对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相当重要。而人文教育中的文、史、哲知识、经管、法律知识能从不同的层面有助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可持续。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与终身学习密不可分,因为除了学校所学知识之外,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终身学习,个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指人生各阶段中,为求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正式的、非正式的学习。终身学习是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包括学习态度等英国如何被开发和运用的全过程,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学习场所也不限于家庭、学校、文化中心或企业等[5]。人文精神是终身学习的内涵之一,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地发现自我,培养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能力。

3.人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具有积极思维个性和心理品质的人在各种社会环境活动中取得社会进本成果的能力”[6]。个人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等。一线创新人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一,而人文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人文素养是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基础,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培养创新人格、启发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精神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实践证明,创造性人才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人文教育既可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持、思想基础,又可创造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人文教育通过校园文化营建、校园文化活动等培育创新环境。总之,人文精神的陶冶和人文教育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实现。

三、人文素养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结合的建议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应该将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形成完整体系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可以相融的,要实现二者的结合应该首先改变急功近利,职业之上,只看眼前的培养人才观念,改变忽视人文教育价值的观念。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提倡促进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优化应用型本科的专业课程结构,适当增加人文素养课程比例

要真正实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课程结构的优化十分重要。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程教学,以往课程设置偏重于专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则适当地向实践性和职业化倾斜,人文素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开设的人文素养课程门类偏少,且缺乏全局意识和系统性,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较僵化,很多人文素养类课程流于形式,脱离实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无法达到人文教育应有的教育效果。优化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试图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效的融合,推进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调整人文素养类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并且在人文素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要与时俱进,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参与式教学方式为主,显示人文素养课程的独特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挖掘专业学科的人文内涵,科学设置课程

专业技术有与某种人文精神是相通的,没有人文素养作为支撑的专业技术也将是行之不远的。每一个专业领域基本上都有一些与之相合的人文精神,以这种人文精神指导开展专业教育,有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如理工科类专业可以挖掘与专业技术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创造力思维培养、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的树立等。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应该深度挖掘专业学科的人文内涵,为之设置与专业契合的、更合理的人文素养课程,营建校园文化,培养人文精神。

3.营建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人文精神最好的体现,虽然不是课堂教育,却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影响,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形成校园文化人文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和谐的校园师生关系和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人文教育形式,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将人文素养课程纳入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比例,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挖掘专业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氛围是人文教育与专业校园融合的合理途径。

作者:吴建冰 李作华 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旅游学院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性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8.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2-3.

[3]徐贲.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

[4]黄江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11.

[5]周春儿,洪茹燕.终身学习政策研究:香港的理念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6.

[6]曹蓉蓉,吴毅.创新意识与能力[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59.

人才培养教育第4篇

 

(3)与教学模式的区别。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有独特风格的方式方法,教学模式并不是教学过程中的管理活动,而是教学活动本身,属于认知领域,而培养模式属于管理领域。(4)与学校管理活动的区别。培养模式是管理活动中的一部分,而非整个教学管理活动。比如图书管理与建设,学风、校风管理等,虽然含有育人的功能,但不属于培养模式的范畴。培养模式涉及的只能是也必须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带方向性的管理活动。(5)与教学方式方法的区别。培养模式虽侧重于方式方法,但比方式主法有更丰富的内容,它具有反映培养目标,预测培养过程和培养结果的功能,而方式方法则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对上述概念的分析比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否则对培养模式的改革就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坑或模糊不清的境地。

 

二、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突出以学生为中心

 

在我国“以学生为中心”仅停留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教学评价仅停留在为教师打分方面,课程与教法的改革,具体政策的制定,院校的管理工作这些紧密关系学生发展方向的问题都找不到学生的身影。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160名体育专业学生的调查,这一人群只有3%。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必须对现有的教育观念进行根本转变。不仅要注重课程教学,更要注重课外学习时间,多读书、多写文章,多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社会,既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关教学内容的讨论,更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的进行业余训练,学习和提高,学校应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要加强场地、器材、图书资料、课外辅导、社会实践等一系列软环境的建设。

 

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改重视学生思想、知识和运动技术的评价为重视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价,改重视结果评价为重视过程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能力、教学能力、训练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改重视考试笔试和运动技术的重复再现为重视口试和让学生创造性完成技术的形式,以满足于学生毕业后进行教学和训练的需要。

 

三、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由于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所以必须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有目的建设培养,使其掌握创新的原理和方法,具有引领、前瞻的思想高度,有兼容科学与人文的深厚底蕴,融科学研究和教学为一体,集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于一身,能够密切联系学科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走向,赋予教学与训练方法以科学研究特色,创造性的进行体育教学工作。根据各地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教学,作为教师,不仅传授一般的体育知识和训练方法,更是一种哲学,是思维方式,在探索和研究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

 

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推进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将理论学习和运动实践紧密结合,强调“以问题为纲”,而不是“以结论为纲”,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教学训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完成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条件化、清晰化,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将运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有目的学习和提高,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重“渔”而不只是重“鱼”。

 

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以科隆体院为例,其学生课外工作的机会近50%,在我国除了教育实习,有课外工作机会的同学只有10%左右。在科隆体院,学生团体是进行课余训练、基层比赛的主要组织者,每个团体每年要举行一次大会,每季要举行一次沙龙,双月要举办一次职业研讨班,每周要安排一次课余训练,每年的春秋季节要安排成员到其它体育院校观摩实习,拥有自己的刊物,而在我国的体育社团中,自主的举办活动太少,缺乏必要的融资手段,和社会联系不够,无法独立完成训练比赛任务,而学校通常很少主动为学生提供课外工作的机会。另外学生的课外学习,课余训练也缺乏必要的引导。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课余辅导,大胆将学生推向社会,针对学生的特点,挖掘开发学生潜力,引导学生自我发展。

 

四、科学与人文相结合

 

我国当前体育院校的人文学科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种是思想品德教育,另外一种是体育人文学科。在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我们的人文教育表现出三个特征:一是共性大于个性,形成我国有特色的高校,有创见的学术流派和有个性特征的科技人才为数不多;二是服从大于自主,只注重对人才的加工,忽视人才外塑和内在的有机结合;三是信仰大于探索,由于体育专业人才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容易相信已有的理论,缺乏对真理的论证精神和对现有理论的怀疑精神。

 

为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实行体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在重视体育人文专业课程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主修、跨学科的选修,使学生能够多视角的认识他们自身和周边世界,为他们的人生打下知识和技能基础,使他们能够享受终身学习的乐趣并适应变化的环境。

 

转变以“学科本位”为主线的课程设置思想,构建知识教育课程、体育学科教育课程和体育学科方向积极整合一体的结构模式,增强课外素质拓展和创新实践,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素质培养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天赋和兴趣,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通过参与研究课程,还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真正的兴趣和特长,实现卡斯佩在斯坦福大学做演讲时所说:“在最好的大学,教、学和研究是探索知识这一整体同等重要的部分。对知识的这种探索发生教室里,发生在图书馆里,发生在实验室里,发生在书房里,甚至发生在大方院(学生宿舍)里。你们对知识的探索和我们对知识的探索是相互依赖的,将知识传给你们和向你们提出挑战是我们的任务,质疑和挑战我们、寻找和我们在一起做研究的机会以便继续探索知识是你们的任务。”

 

综上所述,为实现体育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体育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适应发展需要。

人才培养教育第5篇

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重创新”的一专多能的体育人才。

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见习时间短,学生实践能力欠缺

由上表看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存在实习时间短、安排过于集中、过于偏后等一系列弊端。这种培养模式加长了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的周期,不利于知识的强化和应用,学生脱离社会,很难获得学习的现实效果,更不利于及时发现、弥补自身的不足[1]。

2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相对陈旧

(1)课程设置单一化

各高校根据教育部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减少总课时量,增大选修课比例,增设新课程的门类,主观上力求加强学生通史教育、课后实践能力培养,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与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相比,我国体育院系必修课程比例依然过高。我国体育院系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量约为75%和25%,远远不能满足素质化培养的需要。以日本体育的课程设置为例,日本体育大学必修课基本上低于课时总量的50%[2]。

(2)课程设置缺乏人文性和综合性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倾向专一化,没有重视学生的通史教育。综观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跨专业、学生自由选修的课程太少,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非专业课程不受重视,甚至一些基础的学科,如数学、语文,在一些体育院系被削减,最终导致学生知识过于单一,就业门路狭窄。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小组在其题为“主动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的报告中指出,“谁也不能确切知道,新技术将会怎样影响我们未来的劳动力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我们的教育不是为某一具体职业而进行的狭隘训练,而是使学生能适应变化的世界,为未来做准备的一种教育”[3]。

(3)课程设置缺乏专业师范性

2003年《方案》中所列的体育专业属性课程涉及教育科学的课程几乎没有,忽视了体育教育的专业属性。体育教育作为师范类教育,不能将专业教育模糊化,应该在涉及本专业的课程上突出师范特性[4]。

3教学的传统化

21世纪的人才应是能充分发挥自我效能的社会化人才。具体到体育教育专业,合格的毕业生应该能充分地展示自我,发挥自我的最大效能。而传统教学法过于陈腐、传统,在培养社会化人才的过程中显得极不适应。

多媒体具有声形兼备、动静结合、直观形象的特点,现在它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效益,但是却没有给体育教学带来更加深刻的变革。

目前,我国体育院校设施囿于传统的模式,主要是运动器械,而代表体育前沿领域的设施匮乏,学生对各种精密的测量评价设备的理解过于麻木,导致我国体育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直接进入高层领域发展。

4专业技能的薄弱

体育教育专业的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绝大部分学生在升入大学前几乎没有受过系统的体育训练,学生的体育基础薄弱。2003年的《方案》要求,学生在入校后的大学一、二年级要将所有主干课程规定的术科内容学习一遍,三、四年级再选择一个主修和一个副修进行专门学习。根据调查显示,70%的学生在大三后将主要精力都用到了发展专项能力上了,很少花时间练习普修和选修课程中所修的运动项目。而我们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中小学教师,技能示范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技能的薄弱严重影响体育教学质量[5]。

5师资力量不足

英国大学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水平高,一般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有一些体育教育专业还特别设立示范者职称,并聘请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体育人士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相对比,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师资则表现为学历低、技能有待提高、社会阅历较浅等特点[6]。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大幅度扩招,造成师生比加大,弱势群体激增,越来越多的学生得不到教师的直接指导和帮助,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社会化培养的改革对策

1.增加选修课比例,特别是自由选修课的比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变革原有的普修、选修、专选相结合的术科课程方式,让学生重点学习3—4门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以便有更多的时间练习,提高学习效果。

3增加专业类教育课程,加大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突出对学生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体育教学和管理的基本能力和技巧。

4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加强人文体育学科、社会体育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渗透与融合,开设综合性的跨学科课程,强调培养包括社会价值标准、个人价值标准、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在内的道德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责任心的培养。

5更新和增加实用性训练课程。如计算机的使用操作,营养学、法学、统计学、多媒体技术等应该更多地纳入课程体系中。在体育教育中应加大开发计算机多媒体的力度,应用多媒体技术分析技术动作的关键环节和战术的演练,使教学更加形象化、科学化[7]。

6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实行导师制,为学生配备专业学习、品德修养、学术研究的导师,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加强教师再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素质。通过校际交流、进修、社会体育实践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多方面素质和能力。

7实施教学改革。(1)建立“理论讲解、课件演示——激发兴趣、制定目标——主动练习、共同探讨——掌握技术、获取知识——精益求精、提高水平”的全新教学模式。(2)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去获取知识技能,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3)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引入社会。

8.学校、相关体育部门及行政单位加大体育设备的资金投入,使学生了解、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知识、技能,适应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一般的本科教学经常将学生排除在科研之外,导致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学生的自我实践能力弱,自我创新意识淡薄。创新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和最终归宿。创新精神是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思维的人,是不可能开拓进取、有所作为的。未来社会是不同领域科技创新结合的社会,体育院校的发展同样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努力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新型高素质的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丽红.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师范性教育的缺失与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3)

[2]彭健民.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

[3]田振军,等.论21世纪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与定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4]赖建敏.新世纪地方性师范院校体育人才的培养对策[J].2005(10)

[5]朱静文,丛林.如何加强高校田径课程的吸引力[J].田径,2007(1)

人才培养教育第6篇

[关键词]社会体育人才模式人才培养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体育观念也随之更新,全民健身时尚正在形成。大众向往健康生活,社会需要体育越来越显示出一种明晰的发展趋向;一个内容多元化的社会体育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社会体育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们关注的问题。

二、行为特征与基本模式

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行为特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社会体育市场已初步形成。群众不断扩大体育娱乐消费进行体质与健康投资已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一些单位和个人开始涉足体育市场,开始兴办商业性体育场所;一些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如: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门球、台球等更加普及;一些层次较高的体育项目如:高尔夫球、网球、保龄球等也开始进入大众消费领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达到健身、健美、娱乐的目的,已逐渐成为时展的潮流。与计划经济时期比较社会体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在追求的目标上,从单一的健身为价值取向健身、娱乐、休闲、康复乃至体育的经营开发、咨询指导等多元目标转化;(2)在组织管理上,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向政府行为、地方团体行为,民间团体行为乃至个人行为协同的全社会行为转化。(3)在开展方式上,从单一的福利型向福利型、经营型和消费型相结合方向转化;(4)在活动空间上,从传统的单位举办活动向单位、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活动空间转化。(5)在参与形式上,从少数人被动参与向全社会自觉主动方面转化。

由此可见,社会体育形成与发展根本的社会动因是社会进步与发展,是体育自身发展趋势所决定的。社会体育表现出来的社会性、娱乐性、消费性、健身性和经营性等方面的特点,为我们培养社会体育人才提供广阔而全面的社会视角。

2.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基本模式

从以上基点出发。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社会体育人才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高素质——具有较高思想政治水平较全面的综合素质;新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高技能——具有较全面的社会体育专业技能,适应性强。

三、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传播者,其作用的发挥对大众体育的时一步深化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社会指导员现状调查》一文中显示,我国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仅6万人,而根据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我国城市应有社会指导员18.7万人,农村应有4.5万人,总数应为23.2万人。即使现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41-50岁的占31.43%,50岁以上的占26.1%,30岁以下仅占15.27%,暴露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在群众体育活动点的指导员,获等级称号的比例很小,仅占15.8%,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大部分没有经过培训,没有获得社会指导员证书。

四、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

1.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关键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一个学术性问题,同时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教育行政人员、相关学科专家、教育心理专家及广大教师的通力合作。在了解国家对社会体育专业基本人才规格要求、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目前基本素质状况及未来社会对其可能的要求、科学技术发展为培养春所提供的学科基础的前提下,对社会体育专业人地的成长规律进行研究,对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根据各地生源情况及专业的国学条件,进行筛选、加工组合,从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2.所以要逐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制度

社会指导员是群众体育运动的具体指导者和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群众体育的具体开展。因此,我们学校应大量培养专业人才,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发挥我校优势,使其成为培养高等社会体育人才的培训基地。

3.扩大资金投入,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体育场和设施的建设和利用。提高自己已有场地设施的利用率,各种场地设施应向社会开放,可实行合理收费,以减轻国家的支出。各级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则时,要首先考虑周围群众对体育设施的需要。完善群众体育的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锻炼场所。如:搞好社区体育,营造社区健身乐园,发展企业体育,鼓励上班进行身体锻炼;提倡家庭体育健身。

4.课程实施的院校联合,是深化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趋势

如前所述,构建全新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工作还处在开创与探索阶段,实施中暴露出的问题需不断改进与完善,而这些具体而复杂的工作如果靠各院系自身的力量解决,则又会造成专业的低质量重复建设和办学资源的浪费。为此,要让社会体育专业真正担负起培养新世纪所需人才的重任,课程研究应进行院系联合。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5.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在教学中,要真正把教学目标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来,首先,要进行的是对教师教学评价手段的改革。而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既要体现国家有关教育法规的精神实质,又要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实际情况,力求反映出自己的特色。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指导性原则:评估体系既要对教学工作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又要通过它实现对教学过程、方法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师行为予以监督和引导;科学性原则:按教学基本规律确定评估内容,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评估结果客观精确,消除主观因素;可行性原则:评估体系结构层次和指标内容中,尽量将指标量化。

人才培养教育第7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一些具体环节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目标出现偏差,专业设置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人才培养的模式较为单一,这些都是影响成人教育健康发展的原因。现代社会,我国的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和综合性的特点。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为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力求突出特点注重品牌,培养出技术精湛,视野开阔,职业道德良好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成人教育是我国实行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己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接受和普遍认可,已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但是,我国的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既要发扬传统,也应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博采众长。因此,我们对当今国内外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比较,总结出对我国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有益的东西。

1.培养目标比较

中国成人教育培养目标主要还是为了提高学历层次,属于“学历型”教育。而对于知识结构、能力储备、创新思维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美英等国成人教育培养目标是没有终点的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属于终身教育的范畴。这也是发达国家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

2.办学模式比较

中国成人教育办学模式:办学主体多样化。是由中央和地方各有关部门、工会等群团组织以及各大企业及其他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组织实施的,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也呈多样性发展的趋势。发达国家成人教育教学模式:社区政府主导的社会大学。当地社区政府根据居民的学习需求,依法租赁当地大学的教学设施,为学员提供学习场,参加学习的成人学员可以在在周末或晚间来学校学习,办学的形式也呈现多样灵活的特点。

3.课程设置比较

中国成人教育课程设置:求多求全。目前,无论是在专业设置上还是课程安排上,国内的成人教育都存在“求多求全、内容空泛、结构失衡”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成人高校往往还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层面而忽视了实际应用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还很差。发达国家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务实多样。英美等发达国家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现的是一种多样性的特点。

4.教学和教师管理比较

我国成人高等的教学模式还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方式方法,教学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没有与市场结合。授课的教师仍然是各高校本科的授课教师,与社会和行业没有完全接轨,这都严重影响成人教育的质量。发达国家成人教育是开放式的管理模式。美国社区学院的管理和教学是开放性的,社会各界人士可以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而英国成人教育则形成了大学、地方教育局、民间教育的三足鼎立之势,形成了较完备的成人教育网络。

5.考评制度比较

从我国考评制度来看: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成人教育考评制度相对单一,还局限于期末考试的方式来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好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考核形式还没有从单一的应试教育中摆脱出来。发达国家成人高等教育考评制度是综合性的。有以下三个特点:考评方式的综合化、考试形式的多样化、评分方式的多样化。

6.招生制度比较

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择优录取。学生要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达到录取分数线,被各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学院录取之后,才能参加学习。发达国家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是宽进严出。许多发达国家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一般都实行“低门槛”、开放入学的招生方式。

二、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需要提升

首先,由于人们长期形成的重视普通高等教育而忽视成人高等教育的倾向和观念,使成人教育在当前社会上被人们认可和接纳的程度很低。因此,全社会都要提高认识,成人今天的从业者也要提高办学质量,为社会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使人们在思想意识上能够接受和认可这种教育形式。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成人教育人才培养之路。

2.结构模式需要优化

成人教育的类别、层次、途径乃至于目标的多元化,体现了相对于普通教育的特色与优势。为了使我国成人教育能够走出一条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之路,需要我们各个办学单位积极调整结构,丰富办学模式,在积极完善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争取共同进步。

3.组织管理需要加强

成人教育的分散性特点,使成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增加了难度。各办学单位要对成人教育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一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完善成人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对社会办学机构,要积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和扶助,也要积极从监管上进行监督和管理;二是要加强对办学单位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严格对成人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三是充分发挥社会评价和国家监督的作用,建立起权威的评价机构,健全成人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与运行机制。

4.办学质量需要提高

衡量当前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如何,一定又会引起一番争论,对成人教育办学质量的判断不在于标准怎么看,而在于实际效果怎么样,在于成人教育学习者除了文凭之外,还有哪些可使其终身受益的东西。成人教育的学生既要学到知识,又要提高技能,是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得到很好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改革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办法

要推进成人教育科学发展,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用科学思想指导实践

新时期的成人教育,其发展已经超出传统成人教育模式的正常轨迹,成人教育的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开拓创新。作为成人教育的实践者,应该在未知的教育领域准确的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恰当采取对策,产生一大批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把成人教育引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2.以“特色”服务“重点”

我国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发展需要统筹规划,而每所学校的具体发展又面临竞争。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巩固已有成果,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争取新辉煌。对国家重点发展,又是社会急需的领域,成人高校应该广开门路大胆进入,这既可以扩大成人学生服务范围,也可以扩大成人高校的社会影响,以借助成人教育的实践优势来促进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这是具有长远意义的发展策略。

3.以创新思维促发展

终身教育的思想,以人为本的理念,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成人教育转型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因此,用教育改革推动培养模式的转型发展,用创新实现发展,是成人教育的时代特征。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创新教学模式。把现代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成人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媒体多元化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其次,要优选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群体的需要,确立不同模块的学习内容。最后,要活化管理办法。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成人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服务意识,坚持依法治教的理念,实施学分制管理,形成终身学习的氛围。